第一篇:信用卡遭遇克隆危机
信用卡遭遇克隆危机 两招可防信用卡泄密
春节临近,小心你的信用卡被黑商户克隆!近日有媒体报道,中国银联日前向商业银行发出风险提示函,部分商户可能涉嫌盗取持卡人信息,部分持卡人的信用卡存在被克隆盗刷的风险。一些信用卡客户已经收到发卡银行的提醒短信,冻结了信用卡并建议客户尽快开通消费凭密码功能。那么对于个人而言如何防范信用卡被黑商户克隆呢?
小心信用卡被黑商户克隆
近日,一则银行信用卡提示短信引起了王女士的不安,“您的××信用卡涉嫌资料外泄风险,需暂停使用,建议您尽快开通消费凭密码功能。”在接到短信的同时,王女士信用卡亦被银行冻结。
为何银行会冻结持有人的信用卡?近日有媒体报道,一些银行由于近期接到信用卡组织向其发出的风险提示,部分不法商户在终端POS机安装了盗取客户银行卡信息的装置,致使部分持卡人存在信用卡被克隆盗刷的风险。“出于保护持有人利益,我们第一时间向部分持有人发出风险提示短信,并且基于安全考虑冻结了部分持有人的信用卡。”银行人士称。
记者昨日向南京多家银行信用卡中心咨询,银行相关负责人称目前他们并没有接到类似的风险提示函,不过,一家银行的卡部负责人称,客户信用卡被黑商户克隆的事情,在东南亚地区比较常见,尤其是春节去东南亚旅游的客户要格外小心,防止自己的信用卡信息被黑商户克隆。
两招防止信用卡泄密
黑商户究竟是怎么克隆信用卡信息的呢?昨日记者采访了南京的一位业内专家,这位专家表示,POS机是严格加密的,黑商户是没法通过POS机本身破解信用卡信息的。一般来说,是黑商户在POS机上安装了一个盗录银行磁条信息的设备,在客户刷卡的时候,把卡内的磁条信息给录了下来。但是光有磁条信息没有用,不法分子还需要有密码。
“因此防止信用卡信息泄露并被克隆的第一招,就是最好给自己的信用卡加个密码,在刷卡时保护好自己的密码。”这位专家表示,目前国内发行的大部分信用卡都是有密码的,一般来说,有银联和VISA双标识的卡可能不需要密码,不过以62开头的纯银联标识的卡都是设密码的。即使信用卡磁条信息被盗录,但是密码没被偷窃,信用卡还是不会被克隆的。
第二招,是申请IC芯片卡。“磁条信息本身是没法加密的,而IC卡芯片是智能的,本身能加密,所以IC卡不容易被克隆。”据了解,到2015年所有银行新发卡都要求是IC卡。目前工行已经发过交通卡、会购卡等IC芯片卡,交行也发行过IC芯片卡的世博储值卡,此外,据业内人士透露,今年发行IC芯片卡的银行将迅速增加,目前江苏银行IC芯片卡系统已经建好,此外农行、中行今年都有计划发行IC芯片卡。
----本文由福州贷款网(http:///)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
第二篇:当中年危机遭遇职业危机是什么滋味
当中年危机遭遇职业危机是什么滋味
高科技企业“被离职”人群日益年轻化,技术人才的“职业生涯”缩短了吗?这些人再就业难不难? “人工智能”时代走近,那些被程序和算法替代的岗位,裁撤下来的人将何处去?会加剧收入贫富分化吗? 经济社会发展,劳动者的健康、教育水平不断提升,许多精力体力智力都还“在状态”的中年人,却不得不面对离职赋闲的失落。如何让他们继续贡献聪明才智,为社会服务的同时也提升自己的生活水平? ……
这些人力资源市场的新问题、新现象,与你我息息相关,也给各行各业带来挑战。看似“危机”,“危”中有“机”——作为“第一生产力”的技术革新提速,以及劳动力年龄的延长,理论上应该创造更多财富,造福所有劳动者。为实现这一目的,个人要有终身学习的习惯,企业要有立足长远的人力规划,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教育等部门要强化预先研判并不断完善政策制度体系。
——编 者
当中年危机遭遇职业危机是什么滋味?某大型通信企业清退中年员工的传闻,让不少同龄人人心惶惶;一则中年人创业失败,露宿街头的新闻也让人感叹人生易变。前程无忧发布的《2017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显示,高科技行业员工跳槽频繁,离职率达25.1%。高科技企业中年员工离职现象越来越突出。
被称为“人生赢家”的他们为啥频繁离职?被房子、孩子、票子压弯腰的他们,还能否再承受离职之重?中年员工如何踢好人生的“下半场”? “有公司在董事会上点名让某些员工离职”
来自年轻人的冲击力大,晋升通道窄,不少中年员工“被离职”
上海某外企白领李梅经历过两次“被离职”。第一次是在她34岁的时候。在为一家医疗材料外企工作4年后,李梅被迫提交了离职书。“作为元老级员工,我被通知不能参加当天召开的重要会议,这意味着我无法掌握公司全年业务规划,被排挤出了核心团队。”一气之下,李梅越级向领导反映,却被视为违反公司规定,无奈之下,她只能选择离开。
第二次是在她38岁的时候。“当时没有一丁点心理准备,突然被告知不再续约。我刚在上海买房,几乎没有存款,陷入了重度焦虑,整夜失眠。”李梅回忆到。
公司领导层变动,团队重组,不知不觉她就上了“离职名单”。
“奔四”的手机工程师孙毅经历了三次裁员。“前任公司是一家知名国际手机厂商,因为业务收缩,公司裁了一批员工,我不幸也在其中。”
“工程师攻克技术难关,就像战士打仗,战场都没了,一身本领难以施展。”孙毅说,为了寻求新“战场”,他选择到美国深造,“每天和比自己小一轮的同学一起上课、做实验,虽然累但很充实。中年员工要咬着牙爬坡过坎,拼了不一定行,但不拼一定不行。”
“高科技企业中年员工‘被离职’现象已经很普遍。”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李育辉说,她在调研中发现,甚至有公司在召开董事会的时候,点名让某些员工在规定时间内离职。
按理说,高科技企业中年员工耕耘多年,技术成熟,阅历丰富,是企业宝贵的人力资源,为何频繁“被离职”? 首先,这是高科技行业的人才供应现状决定的。李育辉说,高科技企业的年轻劳动力供应充足,从数量上看,每年有大量技术类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从质量上看,年轻人学习能力强,这正是高科技行业看重的特质。“以互联网人才市场为例,年轻一代是互联网‘原住民’,更擅长运用互联网思维,对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更敏感。很多崭露头角的互联网公司CEO都非常年轻,不少人自嘲现在是‘70后给80后打工,80后给90后打工’。”
“新人经过一两年的锻炼,很容易上手。相比中年员工,年轻人工资低、干劲足。从企业把控成本的角度考虑,一些中年员工失去了竞争优势。”李育辉说。
其次,这与高科技企业的组织架构和晋升渠道相关。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倪渊介绍,高科技企业岗位大体上可分为技术、市场类的基层岗位,管理岗位和决策岗位。基层岗位人数众多,呈年轻化趋势,中高层吸纳的人数有限,导致员工晋升通道狭窄。员工到了40多岁,还停留在一线岗位,很容易被淘汰。
“我在职业培训中遇到这样的例子,公司把技术能力突出的员工提拔到管理岗,他因不适应,提出再回到技术岗上,不久后这位员工就上了公司的裁员名单。”李育辉说。
“大型高科技企业的中年员工‘被离职’概率更高。企业规模越大,越强调分工专业化,员工成为技术流水线的一个环节,长此以往,对周围环境的适应力不强,技术能力并没有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倪渊说。
“只要自身技能过硬,不愁找不到好机会”
中小企业众多,创业大潮涌动,不少中年员工选择主动离职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处在40岁关口的高科技企业员工中,不少人选择主动离职,化解职场危机。
40岁的时候完成了从技术到管理的转型,目前在杭州一家车联网公司担任高管。“大学毕业后,我在外企从事技术开发工作,很快就遇到瓶颈,处境尴尬。“不用老板说,自己就会觉得干不下去。”
周培良的第二份工作是在一家智能家居公司从事运营管理。“技术人员每天和程序打交道,运营人员则需要考虑市场和用户。我的工作内容从不断完善技术细节变成了协调人际关系,有诸多不适,但通过不断学习,补上了短板。”
“我希望在职场上更上一层楼。经过一年多的犹豫,再次选择了辞职。”周培良说,因为经验丰富,他很快找到新工作。“我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逐渐升为副总经理,进入了公司决策层。”
倪渊说,高科技行业的特点是“新”,新的技术和商业模式会催化出一批中小企业,它们处于高速成长阶段,急需大量的高端人才。在大型企业锤炼多年的中年员工,成为中小企业在人力市场上争抢的对象。不少中年员工面临职场“天花板”后,选择进入中小企业的管理层甚至决策层,迎来了职业生涯的“第二春”。
倪渊认为,人力资源理论强调“无边界职业生涯”,员工不应紧盯着一家雇主,而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提升技能,实现在不同组织间流动,开拓职业发展新空间。
创业创新大潮为中年员工创造了很多新机遇。由腾讯研究院等多家国内权威机构提供大数据支持的《2016中国创新创业报告》显示,科技人员成为创业的主要人群。“知识型员工掌握一定的资源,对职业发展拥有较强的自主性,创业欲望强烈。”李育辉说。
“在美国,为一家公司工作一辈子是不可能的事情。特别是高科技行业,离职更是家常便饭。”在美国一家计算机公司工作的贾汀曾因为公司内部调整离职,“同事们的技术水平不错,加上平时没放松学习,纷纷找到了满意的平台。”
“中西方文化,员工对待离职的态度不同。中国强调找铁饭碗,但这在以‘新、快、变’为特点的高科技行业里是不现实的,员工要有忧患意识,把离职作为整个职业生涯规划的一部分。”贾汀说。
“没有稳定的工作,只有更强大的自己”
员工要防止进入“自动电梯”模式,企业要瞻顾长远利益,多些“人情味” 李梅说,再就业的过程很艰难,就像赶着去参加一场场相亲会,高不成低不就,多年来积累的自信一扫而光,人生陷入了一团乱麻。两次意外失业让她意识到:没有稳定的工作,只有更强大的自己。
不久前,一篇《中年失业家庭的财务悲剧》的帖子广泛传播,引发不少人共鸣——中年人上要赡养父母,下要抚养儿女,一旦遭遇失业,陡然增加的财务压力,让人不堪重负。
不管主动离职还是被动离职,提早谋划,做好家庭生活和职业发展的规划,才能未雨绸缪,不乱阵脚。
如何规划个人资产?西安某技术公司的软件开发工程师安晓辉说,从30岁开始,应该注重积累财富,理性消费。有条件的,可以争取拿到公司股权。到中年后,才能够更从容地应对变化。一般而言,大型企业的制度比较规范,对于离职员工,会提供一笔赔偿金,符合条件的还能领取失业保险,可以缓解一定的财务压力。
安晓辉认为,员工还要警惕进入“自动电梯”模式,企业需要什么,就学什么、干什么,这容易导致与市场需求和科技发展前沿脱节,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主动规划,有针对性地“充电”。
“中年员工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裁掉一个人有时会让一个家庭陷入窘境。”李育辉认为,企业要有人情味,综合考虑员工的家庭负担、个人贡献和再就业衔接,裁员不能简单粗暴。
李育辉认为,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的工作对象不同,对能力要求不尽相同。现在不少科技企业注意到了这个问题,经常举办职业规划课程,帮员工拓宽职业通道。
有的员工提到,平日工作压力大,经常加班,还要照顾家庭,想主动学习,却有心无力,况且企业不希望员工占用工作时间。贾汀认为,美国科技公司的培训制度值得借鉴。“很多公司有技术分享文化,定期邀请专家就职工关心的问题展开研讨;聘请专家,开设技术课程。”他的一位同事通过参加公司培训,成功从硬件研发转向了软件开发。
倪渊介绍,作为高科技企业,稳定的人才队伍是核心竞争力。在对待中年员工的问题上,企业应该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在把控人力成本的同时,应更注重挖掘员工的内在潜力。以日本企业的终身雇佣制为例,这套制度为员工提供了多元的培训体系和晋升渠道,与员工形成了紧密的利益联结纽带。员工强烈的归属感和奉献精神,促使不少日企快速壮大。
“一旦被盯上,企业会想尽各种办法迫使员工离职。”广东劳法律师事务所主任蒋四清律师经常遇到这类法律纠纷。他说,“被离职”“软离职”在法律法规层面上的规定尚不完善,比如对企业采取哪些手段让劳动者提出离职,是否属于“被迫”,很难判断。员工应尽可能通过协商的方式,争取满意的赔偿金。如果企业出现违反劳动合同,甚至威胁员工人身安全的行为,员工要注意搜集证据,寻求法律途径维护权益。
蒋四清认为,雇主和雇员应做好沟通,遵从劳动合同的规定,避免劳资冲突,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和气生财。(人民日报 记者 王 浩)
第三篇:酒店管理层遭遇不信任危机分析
酒店管理层遭遇不信任危机分析
酒店员工对管理层不信任危机是指酒店员工对管理层所下达的一些规章制度、工作指示、员工活动策划等持消极或抵触的情绪,并由此而对酒店经营形成的不良影响。酒店员工对管理层的不信任产生的原因众多,形成的不良影响同样非常严重。首先,由于员工对管理者的不信任引发对自己未来前景的不明朗,表现在工作上消极对待,从而直接影响到酒店的服务质量。其次,由于员工对管理层的消极抵触情绪,造成酒店工作难以展开、困难重重。第三,恶性循环,促使酒店的效益不断下滑,顾客感知、外在声誉不断受损。
酒店产生员工对管理层不信任的原因是多方面,笔者认为主要在于管理层的决策失误。因为管理层在酒店运营当中起到掌舵的作用,一系列的制度、规划也都由管理层制定,因此酒店管理层应对出现的这种危机局面负主要责任。首先,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管理者很少深入员工基层做细致的调查,不能了解员工真实的工作情况,对员工的需求知之甚少,员工也不能及时向上级反映,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缺少真实的表达。由此产生的现象是员工感觉上级领导高高在上,对之不甚了解,不能真正得为员工着想,感觉对方不是个合格的管理者,因此对其渐渐产生了不信任。其次,管理者不能很好的以身作则,起不到模范带头作用,促使员工对其充满反感。举例,管理者规定上班期间不能接打手机,对不遵守规定的员工实施处罚,然而自己却不能认真遵守。结果是管理者不能服众,并由此造成很坏的影响。在以后一些制度、指示下发过程中员工会出现本能的抵制情绪,即使这些制度指示是正确的。再次,管理者唯酒店效益至上,缺少对员工的关怀。众所周知,员工是酒店运营发展的基础,任何一家酒店不能时刻考虑员工的需要,解决员工的切身问题都不会得到长足的发展。管理者对员工缺少关怀或者在员工面前总表现为一种虚假的关怀,甚至员工不能得到应有的尊重,都是员工对管理者产生不信任的重要原因。造成的不良后果可想而知,酒店人才流失严重、风气败坏,更不能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第四,管理者不能给员工展现良好的愿景,员工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种不安全感,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越来越明显。尤其是一些刚进入酒店行业的新员工,对未来充满了迷茫,从而慢慢对管理者失去了信心,渐渐影响了本职工作。第五,管理层混乱的管理,职责不清,在一些政策制定上想当然,专断独裁,强制命令下属员工执行。结果在员工心目中,管理者成为一个独裁者的形象,员工对其下发的指示充满麻木,不信任情绪油然而生。
针对这种不信任危机的局面,解决方案也是综合性多方面的。首先,管理者应对出现的问题敢于承担责任,并与员工做好细致的沟通,增加彼此的了解。在沟通过程中,管理者应以平等的身份与下属员工做认真的交流,虚心接受员工提出的意见,不断落实员工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员工中倡导上海南新雅大酒店“家”的意识,大家同舟共济把酒店做好做强,使员工有种成就感、满足感。其次,管理者应在日常工作中起到模范作用,在酒店当中形成积极向上、紧张高效,服务周到细微的良好风气。第三,管理层应做好员工的激励工作。管理者应对每个员工做细致的调查,了解每个员工不同的需要,针对不同员工实行不同的奖励方式,从而实现激励作用的最大化。通过激励,在酒店中形成激烈的工作竞争氛围,大家比学赶帮把服务质量提高上去。第四,管理者应注重培养酒店的企业文化。把酒店一些优秀制度,员工工作态度,良好风气等融入企业文化之中,不断培养酒店优秀品牌员工,打造优秀酒店品牌,在酒店业形成优秀的口碑。
综合来看,酒店员工对管理层产生不信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酒店在日常运营中,管理层应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员工,对产生的问题做好及时认真解决,提前预防,不断促进酒店工作的高效、优质,从而实现酒店的长远发展。
第四篇:家有老人,我正在遭遇的中年危机杂文随笔
“这是个尴尬的年龄,
谈情说爱已老,谈死又太早。
休在家无聊,出去疯怕吵。
和年轻人一起谈经历太幼稚,和老年人一起讲故事又太小。
觉得生活累了,刚想消极下,回头一看,上有老下有小。”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上面这段话最贴近我的现实生活。
我是个独生女,结婚后,还和爸妈住一起,孩爸常年出差在外,家里的事基本顾不上。老妈在我结婚前大病了一场,之后记性渐渐衰退,家务活一样不会干,大闲人一个。平日里,有老爸帮买买菜,做做饭,接儿子放学,生活还算过得安稳。可从16年起,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了。
2016年6月底,二宝妞妞出生了,孩爸要开会要出差,老爸时常痛风发作,还不忌口,饮酒无度,身体每况日下。我们娘俩无人照顾,只能去月子中心做月子。
2016年9月28日下午,老爸坐那久久起不来,动弹不得,疑似中风,被送去了医院。当时,孩爸在外出差,我打电话叫了120,让9岁多的儿子在家看着老妈,不让她出门,以免走失,我背着3个月女儿跟着救护车去了医院。
在办入院手续期间,打电话给堂哥,请求支援。当手续办好,堂哥也赶到了医院,天色也晚了,医院的事就交给他了,我返回家里,做饭煮菜,安顿好儿子老妈,给女儿换了尿裤,喂了奶,背起她又去了趟医院,之前去得匆忙,医保本没带,衣物洗漱用品没带,要送过去。
当我们娘俩再次回到我们小区时,已经是快22点了,路上碰到了我们家楼下的朱奶,她说,你女儿这么小,去医院那种地方不合适,应该给个人帮你抱下,下午你上救护车时,我叫你好几声,想让你把女儿留下给我带下,你都没听见。那会儿,我突然有想哭的冲动,一半是感动朱奶给的温暖,一半是自己无助的处境。
第二天,孩爸回来,他跟堂哥轮流守在医院。我在家照顾老妈和孩子们。
一个星期后,老爸精神状态渐渐好转,能行走了。所有该检查的都检查完了,大问题没有,心脏血压血糖都正常,就是尿酸高,脑萎缩。后回家吃药调养。
从此,开启了我一人带两老和两小的生活。我们总以为过了今天,明天就会好起来的,过了这个难关,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事实上,更大的难关挑战还在后面呢!人生就像打升级怪兽一样,下级只会比上一级更难。
老妈的痴呆症越来越严重了,脑子糊涂得经常找不到家,锁在家里,也不行,她闹得厉害,二者不能出去活动,对她身体也不利,我也不能整天跟着,只能任其自由出入,有时是熟人送回家,有时是警察送回家,有时是我背女儿夜里去找。
这种状态维持到2017年8月份,有一天,她失踪了,我们到处找,都找不到,报了警,还去派出所调监控来看,还是无果,就这样两天两夜没回来,第三个晚上她自己回来了,老爸帮她开的门,当时我们都在外面找她,她是自己回来?还是别人送回来?不得而知,俩老都糊里糊涂的,问也问不出个所以然来。
经历了这几日的折腾,和担惊受怕,全家精疲力尽,我们都无法接受再有类似的情况发生了,不是每一次都能找到,不是每一次都能平安归来。之后我们只能送她去了养老院,总算把她安顿下来了。
人生总是如此,一个问题解决了,另一个问题又来了,层出不穷。
现在,轮到老爸的问题了,痴呆,行动困难,从去年进入冬天后,大小便失禁,大部分时间基本是躺在床上,吃喝拉撒全要我伺候着,其中各种滋味,不忍称说。
俗话说: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无论你曾经有多么幸福,生活有多么平静,一旦跟疾病沾上边,一切都将化为须有。
我常常感到生活一片漆黑,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如同层峦的乌云将人的心堵得密不透风,轻松愉悦的气息再也呼吸不到。
我常常在思考,生活为何如此的艰难?如果父母以前多注重些养生,也不会这般不堪,自己受苦,孩子跟着受累;如果我有个吧兄弟姊妹来跟我一起分担,也不会这么无助又无奈;如果我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也不用事事亲力亲为。
我常常在反思,我做错了什么吗?要受此大苦,也许,是我今生,前生,累生欠下的债,要以这样的方式来偿还。好吧!我接受,我臣服,愿彼此早日解脱,永驻安乐!
这些一切的一切,让我警醒,不能让我们的孩子再经历这些,我该做些什么?
还好,我们家里有俩宝,哥哥和妹妹,她们有彼此相伴,不会像我这么孤单。
其次是每天好好锻炼,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读书写作,让自己健健康康的;还要为自己准备一份充足的物质保障,不拖累儿女,不拖累社会。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最重要的是:要多付出,少索取,多服务于别人,多积德行善,为自己,为父母,为孩子积累更多的福德,使之为我们人生保驾护航,没病没灾,远离诸苦!
第五篇:假如我会克隆
假如我会克隆
当你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你一定会觉得很奇怪吧!克隆是什么呢?其实克隆是一种高新科技,它可以完全复制,从母体中提取的细胞或基因,培育出和母体一模一样的生物。日记日记http://www.xiexiebang.com/zuowen/1437630545/ 【下一页】转载分享本站内容gan.0s.net.cn,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