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五篇模版]

时间:2019-05-12 14:08: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加强民主法治建设》。

第一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加强民主法治建设

党的十八大精神

理论研讨会论文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加强民主法治建设

——以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为背景

党的十八大报告根据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明确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推进依法行政,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这是十八大对依法治国的最新阐述。党的十八大报告吹响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军号,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依法执政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就是把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从而保障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把依法治国作为治国方略,是我们党执政方式和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方式的重大发展和转变。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把依法执政同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一起作为我党执政党建设的总体目标。依法执政的基本内涵和要求是: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和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督促、支持和保证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支持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1

提高司法人员素质,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和保障;以保证司法公正为目标,逐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形成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为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提供法制保障。在我们党长期执政的情况下,国家政权机关中的骨干绝大多数是中共党员。这就意味着,我国能否实行依法治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党及其广大党政干部能否做到依法执政。当前,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所在。

二、要把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作为执政党执政为民的职责 执政党要实现执政为民的宗旨,首先必须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这是因为:只有将人民的正当的利益、要求、愿望和诉求权利化,才能使执政为民转变成公权力机关具体的法定职责,才能使人民的正当要求、愿望和诉求转变成一种具有法律程序保护的请求权,才能使为人民服务走上公开、透明、公平、可持续之路,才能使人民的合法权益得到法治的保障和司法的救济。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一要在“广泛”上做文章:不仅要保护人民私法上的权利,而且要保护人民公法上的权利;不仅要承认国民的法定权利,而且要承认国民的基本人权与正当利益;不仅要不断扩大人民的政治权利,而且要不断扩大国民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权利;不仅要强化对自由权的保护,而且要强化对平等权的保护;不仅要保护当代人的权利,而且要保护子孙后代的权利。二要在“保证”上下功夫:一要为权利的行使提供必要的物质资源;二要使每项权利相应的义务或职责具有对应支持;三要有效防止权利遭受公共权力的侵害;四要切实保障权利的平等行使;五要健全权利受损的救济机制。

三、要把对公共权力的有效监督和制约作为民主法治建设的核心内容

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是依法治吏,基本要求是合理限制权力,防止和纠正权力被滥用。而要合理限制权力,防止和纠正权力被滥用,从依法执政的角度讲,就必须强化法律监督,督促和保障公务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并通过对其职务犯罪行为的追究,促使各项公务活动按照宪法和法律确定的标准和程序实施。

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是任何法治形态的基本要义;公共权力具有二重性,唯有法律方能使其扬长避短和趋利避害;破坏法治的最大危险在一般情况下都来自公共权力;只有约束好公共权力,国民的权利和自由才可能安全实现。有效监督和制约公共权力,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狠下功夫:要科学配置权力,使决策

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要规范权力的运行,为权力的运行设定明确的范围、条件、程序和界限;要防止权力的滥用,为权力的行使设定正当目的及合理基准与要求;要严格对权力的监督,使违法或不正当行使权力的行为得以及时有效纠正;要健全权益恢复机制,使受公共权力侵害的私益得到及时赔偿或补偿。

四、要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执政党对六十多年执政经验教训的总结。三者的有机统一,不仅反映了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规律,而且体现了政党与国家和人民之关系的基本准则。要实现三者的有机统一,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党应当通过宪政路径吸纳、整合、表达民意,并通过立法程序将党的意志和政策变成国家意志和法律;要使党的领导融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之中,并通过权力机关的立法权、人事选举罢免权、重大事项的决定权和监督权实现党对国家的领导;要使党对国家的领导方式与宪法所规定的国家权力运行方式协调、统一起来,确保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职权。

五、加强民主法治建设,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改革、发展、解纷、维稳中的棘手问题

宪法和法律是人民公意的规范表达,是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也是党的各种政策的有机整合。因此,宪法和法律是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循的准则。法治是治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本方式。无论是深化改革还是推动发展,也不论是化解矛盾还是维护稳定,都不得以任何借口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都应当以法治思维进行谋划和决策,都必须以法治方式进行决断和处理。要按照法定的权限举事,不得超越或变相超越本机关或本职位的职权范围,不得随意扩大自己的职权范围,即使目的正当也不得在法外行使权力;要按照法定的条件处事,不得曲解法定的条件行使职权,也不得随意变更法定的条件行使职权,更不得无视法定的条件行使职权;要按照法定的程序行事,不得任意减损或增加法定的步骤和方式,不得随意颠倒法定程序的顺序,不得无视法律的形式或标准,不得随

意违背法律的期间规定和时间要求;要按照证据规则定事,对事件进行定性必须满足法定的事实要件,认定事实必须有足够的证据支持,所运用的证据材料必须合法客观并与待证事实具有关联性;要按照正当合理原则办事,不得受不应当考虑的因素的干扰或拒绝考虑应当考虑的因素,不得违反比例原则及合目的性、合正义性之原则;不得滥用对法律规范的解释权以及实体或程序的自由裁量权。

六、加强民主法治建设,要为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创造体制条件,并设置高度正当的司法程序

司法的性质、功能和使命,要求司法主体必须具有中立性。司法不中立便无法获得当事人的认同和接受;而司法的中立必须以确保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并有足够的能力抗拒任何形式的干扰为条件。在中国,对司法的干扰,不仅来自“金钱”和“权力”,而且来自“人情”和“关系”,这种国情和现实,使中国的司法所面临的干扰风险非常之大。因此,需要建立坚固的体制障碍和制度隔离,使任何干扰都无法对司法的公正性产生实质性的消极影响。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进一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和制度完善。然而,独立性并不是公正的充分条件,而只是必要条件。要实现公正,除了司法人员的优良素质和高度自律之外,还必须通过设立具有高度正当性的程序,通过赋予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充分的程序权利,通过科学、有效且符合司法规律的管理,通过有效而理性的层级监督和外部监督等等,以确保事实认定的客观性、法律适用的正确性以及当事人的可接受性。

总之,只要我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法治规律与中国国情的创造性结合,坚持自上而下有力推动与自下而上全民参与相结合,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就一定能开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局面,就一定能取得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成效,就一定能在社会主义中国创造出与经济建设奇迹相媲美的法治建设奇迹。

参考文献:

党的十八大报告

平南县委党校张福金甘石明吴梅贤

***

pncfj@163.com

第二篇:依法治国必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依法治国必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政府,必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观念是依法行政的基础。要牢固树立法律观念,用法律思维指导行政工作。机关工作人员做任何工作或处理任何事物都要以法律为依据,都要想一想符不符合法律要求,有没有按法律规定程序办理。同时,要充分认识法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依法行政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关键。意识是行动的向导,必须强化法律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有法是依法行政的前提。没有系统的、完善的法律法规,何谈依法行政。立法,就要科学立法,在《宪法》的范围内对行政工作涉及到的重点工作事项、重要工作环节规定制定法律法规,以此制约、规范行政运行。已经有的法律法规,要在行政工作中贯彻执行。立法工作要克服长官意志、临时动议、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倾向,以及部门倾向化、争权诿责现象。要坚持民主科学论证,充分符合国情、地区情、民情,具有可操作性。

懂法是依法行政的条件。有了法律法规,还必须学懂,做到融会贯通,这是依法行政的基本条件。如果对法律一知半解,甚至法盲,怎么依法行政呢?要懂得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真懂真用,必须虚心学习、认真学习、深入学习、学懂学透,做到了如指掌、运用自如。机关工作人员要做学法懂法的带头人,营造起良好的社会氛围。

依法是依法行政的关键。依法行政才能避免办错事,走错路,犯错误。依法行政就是要坚持以法律为标准,公开、公平、公正处事,在办事的时候认真对照相关法律法规,符合规定要求就立即办,按规定办。不符合的,就不能办。要按规矩,走程序,如果破坏程序或简化不该简化的程序,也是违法的具体表现,要做好防范;依法行政就是要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依法行政就是要依照法律程序或制度规定做好重大问题的决策,确保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合法性;依法行政就是要牢固树立为民理念,将法治与德治有效结合起来,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依法行政就是要解决矛盾纠纷,维护好社会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依法行政就是要排除各种违法干扰,确保依法到位。

守法是依法行政的根本。对于公务人员来说,要依法行政,守法是根本。要做到守法,机关工作人员必须严于律己,模范遵守法律法规,认真履行职责,严格依法行政,不设法律之外的特殊权力,不以权谋私,不滥用职权,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

谋。同时,要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在普法教育中发挥职能作用,把普法教育纳入本单位的工作中,开展普遍性的普法教育活动。新闻媒体、宣传教育部门要加强普法教育工作,提高普法实效。要多渠道多方式开展普法教育,帮助广大群众强化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为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守法氛围,人人养成懂法、守法、不违法的习惯。

督法是依法行政的保障。要加强党对全面依法行政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全过程。要强化依法行政的制约和监督。依法行政的监督主要是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体系,增强监督合力。要建立依法行政工作报告制度,及时汇报依法行政的进展情况、主要成效、突出问题和下一步工作安排。相关部门要按照政府赋予的权力,定期或不定期地深入机关行政单位,进行依法行政工作检查;要建立和完善依法行政考核办法,明确考核原则、考核内容、考核标准、考核方式方法等。通过强化措施,加强对依法行政的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确保依法行政顺利有效地推进,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第三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96分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考试标题

下试卷 本试卷共有判断题 10 道,单选题 25 道,多选题 15 道,总分 100《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分,60 分及格。

所属课程

下 倒计时 49:36

一、判断题(10 道)

1.保证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

正确 错误

2.伴随改革发展和民主政治的进程,完善法律体系将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长期任务。

正确 错误

3.以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对法治政府建设非常重视。

正确 错误

4.领导干部行使权力时,必须遵守合法性要求。

正确 错误

5.理论界对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及走出目前依法治国的困境等问题,都做了深刻的理论阐释。

正确 错误

6.十八大提出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正确 错误

7.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路,依法治国贯穿其中,无论是改革还是反腐,都强调要在法治的框架下进行。

正确 错误 8.第八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

正确 错误

9.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政府维护。

正确 错误

10.我国法律体系的形成只是实现了立法工作的阶段性目标,并不意味着立法任务的终结。

正确 错误

二、单选题(25 道)

1.中国共产党能够以其独特的魅力,最后成为执政党,其中三大纪律占了很重要的地位,下面属于三大纪律的是:()。

A.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B.说话和气 C.借东西要还 D.买卖公平

2.()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和关键。

A.以人为本 B.科学发展 C.以德治国 D.依法行政

3.规则在适用中具有()特点。

A.灵活性 B.分轨性 C.专一性 D.针对性 4.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非正常上访行为,则依法予以()。

A.取缔 B.逮捕 C.打击 D.罚款

5.城管粗暴执法凸显()缺位。

A.合法性思维 B.权利义务思维 C.公平正义思维 D.责任后果思维

6.()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A.德治 B.法制 C.人治 D.法治

7.()是党的宗旨在法治领域的具体贯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

A.依法治国 B.执法为民 C.服务大局 D.党的领导

8.依法治国是()法治的路径,它与法治是根本一致的,它是通向法治的必由之路。

A.实施 B.开展 C.实现 D.预设

9.新形势下,党和国家选人用人的标准是()。

A.学历高 B.富有创新精神 C.经验丰富

D.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10.法治思维的前提和基础是()。

A.德治 B.以民为本 C.法治 D.法律

11.()提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A.十七大 B.十八大 C.十八届三中全会 D.十八届四中全会

12.法的()是指法是事先而不是事后制定的,人们可以根据预制的法律预期自己的行为后果。

A.预设性 B.正义性 C.至上性 D.公开性

13.()是我国的根本大法。A.宪法 B.民法 C.刑法 D.行政法

14.(),是我们党培养干部的目标。

A.和谐发展 B.以人为本 C.任人唯贤 D.德才兼备

15.习近平在政治局第()次集体学习讲话中提到,要加大司法公开力度,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公开的关注和期待。

A.三 B.四 C.五 D.六

16.法治的核心是()。

A.权利的保障性与权力的制约性 B.法的存在 C.法的正义性 D.法的至上性

17.()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A.社会主义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C.民主集中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8.社会主义改革的目的是为了()。A.更好地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B.解决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 C.建立一个好制度 D.改变我国的落后制度

19.()是世界各国通过实践总结的治国原理,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A.人治 B.法制 C.专制 D.法治

20.()强调党风廉政建设要从具体事件抓起。

A.朱德 B.邓小平 C.周恩来 D.毛泽东

21.“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这句话出自()。

A.伏尔泰 B.狄德罗 C.霍尔巴赫 D.卢梭

22.()是国家权力的主体。

A.政府 B.公务人员 C.人民群众 D.军队

23.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通过十年的努力,依法行政的目标是建设()。

A.责任政府 B.法治政府 C.法制政府 D.阳光政府

24.两千七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管仲提出了“()”的思想。

A.以法治国 B.以人治国 C.以德治国 D.以政治国

25.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A.民主政治 B.协商民主 C.民主化 D.法治建设

三、多选题(15 道)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意义主要包括()。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B.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C.全面深化改革的迫切需要

D.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需要

2.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

A.首要任务 B.基础性工作 C.根本任务 D.全局任务

3.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的法治政府。

A.职能科学 B.权责法定 C.执法严明 D.公开公正

4.目前我国依法行政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表现在()。

A.有的地方、有的政府和政府部门决策不科学、不民主和不依法 B.执法不作为问题日益凸显

C.执法不重视程序、违反程序的问题较为普遍 D.一些执法人员素质、水平不高

5.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

A.优化司法职权配置 B.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

C.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 D.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

6.目前我国法治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A.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监督机制和具体制度还不健全 B.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执法司法问题还比较突出

C.一些公职人员滥用职权、失职渎职、执法犯法甚至徇私枉法严重损害国家法制权威 D.公民包括一些领导干部的宪法和法律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7.中国宪法的作用包括()。

A.健全和发展了民主政治 B.推动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C.保障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D.促进人权事业和各项社会事业的进步

8.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包括()。

A.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B.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C.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D.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9.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

A.法治思维 B.法律意识 C.法律体系 D.法治方式

10.规则不仅来自于“法定”,也包括“约定”,以下说法对的是:()。

A.可以用合同约定来改变、对抗法律规定 B.不得用合同约定来改变、对抗法律规定

C.对于法定的权利与义务没有必要再用契约重复约定

D.法定义务和责任是不能通过契约转让的,层层稳定责任制的签约只是明确责任而不是转移责任

11.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有()。

A.合法行政 B.合理行政 C.程序正当 D.高效便民

12.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是要把()有机统一起来。A.坚持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做主 C.依法治国 D.社会主义制度

13.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健全司法权力()机制。

A.分工负责 B.统一实施 C.互相配合 D.互相制约

14.总书记提出要努力推动形成()的法治环境。

A.办事依法 B.遇事找法 C.解决问题用法 D.化解矛盾靠法

15.法治思维的逻辑推理包含的维度是指()。

A.合法性思维 B.公正性思维 C.程序性思维 D.权利性思维

交卷

第四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89分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判断题(10 道)

1.十六大明确提出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正确 错误

2.“法治中国”是“法治国家”的“升级版”。正确 错误

3.十八大提出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正确 错误

4.目前我国正在逐步适量加大适用死刑的罪名。正确 错误

5.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正确 错误

6.当前,我国民众普遍缺乏安全感,这与我国的法治制度不够健全、法治环境不够完善没有任何关系。正确 错误

7.十八大提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正确 错误

8.我们要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理念。正确 错误

9.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增强法律文书说理性,推动公开法院生效裁判文书。正确 错误

10.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严格规范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程序,强化监督制度。正确 错误

二、单选题(25 道)

1.()是世界各国通过实践总结的治国原理,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A.人治 B.法制 C.专制 D.法治

2.政治权力的()问题,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A.权属 B.规范性 C.合理性 D.合法性

3.()认为法治就是对法律的普遍服从,同时法律本身应该是良法。

A.亨廷顿 B.丹宁勋爵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4.法治思维的前提和基础是()。A.德治

B.以民为本 C.法治 D.法律

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A.原则 B.重大任务 C.意义 D.总目标

6.中国共产党能够以其独特的魅力,最后成为执政党,其中三大纪律占了很重要的地位,下面属于三大纪律的是:()。

A.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B.说话和气 C.借东西要还 D.买卖公平

7.中国的宪法是在()年公布实施的。

A.1962 B.1972 C.1982 D.1992 8.()是制度和规则的权威和成熟的表现形式。

A.法律 B.经济 C.文化 D.政治 9.()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A.德治 B.法制 C.人治 D.法治

10.()是指行为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和要求。

A.合法性思维 B.权利义务思维 C.公平正义思维 D.责任后果思维

11.(),是我们党培养干部的目标。

A.和谐发展 B.以人为本 C.任人唯贤 D.德才兼备

12.()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A.宪法 B.民法 C.刑法 D.行政法

13.依法治国是()法治的路径,它与法治是根本一致的,它是通向法治的必由之路。

A.实施 B.开展 C.实现 D.预设

14.(),即要求领导干部旗帜鲜明地站在党和人民群众一边。

A.政治立场 B.政治态度 C.政治方向 D.政治纪律

15.在()国家里,国家的公权力受到法律的控制和社会的监督。

A.社会主义 B.资本主义 C.法治 D.封建

16.规则在适用中具有()特点。

A.灵活性 B.分轨性 C.专一性 D.针对性

17.城管粗暴执法凸显()缺位。

A.合法性思维 B.权利义务思维 C.公平正义思维 D.责任后果思维

18.依法治国是()法治的路径,它与法治是根本一致的,它是通向法治的必由之路。A.实施 B.开展 C.实现 D.预设

19.社会主义改革的目的是为了()。

A.更好地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B.解决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 C.建立一个好制度 D.改变我国的落后制度

20.法治的核心是()。

A.权利的保障性与权力的制约性 B.法的存在 C.法的正义性 D.法的至上性

21.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非正常上访行为,则依法予以()。

A.取缔 B.逮捕 C.打击 D.罚款

22.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素中,作为依法办事中心环节的是()。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23.政治权力的()问题,是首要解决的问题。A.权属

B.规范性 C.合理性 D.合法性

24.“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句话出自()。

A.王岐山 B.习近平 C.温家宝 D.李克强

25.()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A.社会主义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C.民主集中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多选题(15 道)

1.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

A.优化司法职权配置 B.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

C.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 D.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

2.法治与人治的区别在于法治强调()。

A.依法治理 B.因人而异 C.个人权威 D.弘扬民主 3.目前我国法治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A.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监督机制和具体制度还不健全 B.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执法司法问题还比较突出

C.一些公职人员滥用职权、失职渎职、执法犯法甚至徇私枉法严重损害国家法制权威 D.公民包括一些领导干部的宪法和法律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4.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做到()。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5.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健全司法权力()机制。

A.分工负责 B.统一实施 C.互相配合 D.互相制约

6.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有()。

A.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

B.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 C.优化司法职权配置 D.推进严格司法

7.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有()。

A.合法行政 B.合理行政 C.程序正当 D.高效便民

8.中国宪法的作用包括()。

A.健全和发展了民主政治 B.推动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C.保障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D.促进人权事业和各项社会事业的进步

9.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

A.法治思维 B.法律意识 C.法律体系 D.法治方式

10.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指()。

A.唯一可以实现的是规则平等

B.平等主要是法律适用上的平等,不是指法律内容上的相等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并不排斥差别对待

D.平等还应当包括空间上的平等与时间上的平等

11.法治思维是指运用()对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形成决定的思想认识活动。

A.法律体系 B.法律规范 C.法律原则 D.法律精神

12.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方面提出的三项任务是()。

A.建设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 B.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 C.提高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D.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

13.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的法治政府。

A.职能科学 B.权责法定 C.执法严明 D.公开公正

14.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作用。

A.主导 B.强力 C.引领 D.规范

15.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

A.首要任务 B.基础性工作 C.根本任务 D.全局任务

第五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93分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判断题(10 道)

1.目前我国正在逐步适量加大适用死刑的罪名。正确 错误

2.多年来,尽管党和政府不断强调法治建设,但法治问题依然非常突出。正确 错误

3.领导干部行使权力时,必须遵守合法性要求。正确 错误

4.法律是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法。正确 错误

5.十六大明确提出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正确 错误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正确 错误

7.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正确 错误

8.十八大提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正确 错误

9.李克强总理多次在不同场合阐释“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据”这一论断。正确 错误

10.“法治中国”是“法治国家”的“升级版”。正确 错误

二、单选题(25 道)

1.“法治就是法律的统治”是()的观点。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孟德斯鸠 D.哈耶克

2.()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A.社会主义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C.民主集中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同志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制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A.邓小平 B.胡锦涛 C.江泽民 D.毛泽东

4.发展社会主义(),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A.民主政治 B.协商民主 C.民主化 D.法治建设

5.国家的最高监督权由()行使。

A.最高人民法院 B.最高人民检察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6.政府公信力其实质是政权的()。

A.社会化 B.真实性 C.合法性 D.关联性

7.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

A.依宪治国 B.依法执政 C.依宪执政 D.加强宪法实施

8.()是法治的内在机制。

A.监管 B.问责 C.选举 D.监督

9.法治思维的逻辑推理至少包含()。

A.一个维度 B.二个维度 C.三个维度 D.四个维度

10.()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A.德治 B.法制 C.人治 D.法治

11.()提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A.十七大 B.十八大

C.十八届三中全会 D.十八届四中全会

12.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

A.依宪治国 B.依法行政 C.依宪执政 D.加强宪法实施

13.中国共产党能够以其独特的魅力,最后成为执政党,其中三大纪律占了很重要的地位,下面属于三大纪律的是:()。A.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B.说话和气 C.借东西要还 D.买卖公平

14.()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A.德治 B.以民为本 C.对外开放 D.法治

15.()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七大

16.()既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A.执法公正 B.立法公正 C.司法公正 D.全民守法

17.()是制度和规则的权威和成熟的表现形式。

A.法律 B.经济 C.文化 D.政治 18.在()国家里,国家的公权力受到法律的控制和社会的监督。

A.社会主义 B.资本主义 C.法治 D.封建

19.政治权力的()问题,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A.权属 B.规范性 C.合理性 D.合法性

20.现阶段,稳定社会秩序,除了要不断加快发展经济之外,重中之重就是要强调()。

A.平等 B.公平 C.法治 D.福利

21.“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这句话出自()。

A.伏尔泰 B.狄德罗 C.霍尔巴赫 D.卢梭

22.法的()是指法是事先而不是事后制定的,人们可以根据预制的法律预期自己的行为后果。A.预设性 B.正义性 C.至上性 D.公开性

23.()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A.宪法 B.民法 C.刑法 D.行政法

24.()是指行为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和要求。

A.合法性思维 B.权利义务思维 C.公平正义思维 D.责任后果思维

25.政治权力的()问题,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A.权属 B.规范性 C.合理性 D.合法性

三、多选题(15 道)

1.目前我国法治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A.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监督机制和具体制度还不健全 B.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执法司法问题还比较突出

C.一些公职人员滥用职权、失职渎职、执法犯法甚至徇私枉法严重损害国家法制权威 D.公民包括一些领导干部的宪法和法律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做到()。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3.规则不仅来自于“法定”,也包括“约定”,以下说法对的是:()。

A.可以用合同约定来改变、对抗法律规定 B.不得用合同约定来改变、对抗法律规定

C.对于法定的权利与义务没有必要再用契约重复约定

D.法定义务和责任是不能通过契约转让的,层层稳定责任制的签约只是明确责任而不是转移责任

4.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

A.法治思维 B.法律意识 C.法律体系 D.法治方式

5.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作用。

A.主导 B.强力 C.引领 D.规范

6.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的法治政府。

A.职能科学 B.权责法定 C.执法严明 D.公开公正

7.关于依法治国,说法对的是()。

A.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B.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 C.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D.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

8.法治与人治的区别在于法治强调()。

A.依法治理 B.因人而异 C.个人权威 D.弘扬民主

9.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是要把()有机统一起来。

A.坚持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做主 C.依法治国 D.社会主义制度

10.法治思维的逻辑推理包含的维度是指()。

A.合法性思维 B.公正性思维 C.程序性思维 D.权利性思维

11.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A.首要任务 B.基础性工作 C.根本任务 D.全局任务

12.依法行政主要是指()。

A.行政机构要按法办事 B.行政权的来源要有法律依据 C.行政权的行使要符合法律规定 D.违法行政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1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实行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就要()。

A.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B.把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纳入依法治理的轨道 C.崇尚人治和法治相结合

D.依法行政,依法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

1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意义主要包括()。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B.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C.全面深化改革的迫切需要

D.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需要

15.总书记提出要努力推动形成()的法治环境。

A.办事依法 B.遇事找法 C.解决问题用法 D.化解矛盾靠法

下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五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五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9日召开会议,决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之我见 党的十八大报告浓墨重彩地勾勒出一幅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法治蓝图,奏响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黄钟大吕。十八大报告关于法治的论述,有不少新表述、......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定......

    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全面依法治国涉及国家治理各个方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努力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实......

    民主法治,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一、加强民主法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任务,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政治保障。十八届三......

    定稿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建设法治中国而奋斗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为建设法治中国而奋斗 宣讲稿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很高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就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进行交流。 大家知道,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考试题答案(模版)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单选题: (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在最佳答案前点击选择。) 1.法的是指法是事先而不是事后制定的,人们可以根据预......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上)试卷87分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上) 试卷87分 1、十八大提出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正确 2、第八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