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食品安全消费环节信用体系建设思路初探
食品安全消费环节信用体系建设思路初探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没有信用,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食品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存在着信用问题。目前,我国正处在由生存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转变,在这一重要时期全社会对信用的价值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加之信用制度建设滞后,失信行为没有受到有效的防范和严格的惩戒,违规失信已成为带有普遍性的社会现象,特别是食品安全消费领域的经营企业(主要是县级以下)近些年来出现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从业人员食品卫生意识和食品卫生知识水平普遍较低,城乡结合部和广大农村地区餐饮单位硬件设施简陋,采购渠道不规范,卫生状况差,内部管理不严,饮用水受到污染,监管上出现“真空”,食品安全等级事故频繁出现,这些问题的显现,从一定意义上讲,是由经营企业信用瑕疵,信用意识淡薄,信用管理缺失所造成的,它严重制约了食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影响到国家的形象。
在消费环节中建立怎样的信用体系才能够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安全,这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结合工作实际,笔者认为宜从以下几方面寻求答案。
一、加强宣传,努力形成浓厚的社会氛围。
宣传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宣传的目的是教育群众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只有让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支持和参与,形成共识,消费领域中的信用体系建设才能扎实开展。(1)通过媒体加以
宣传。县级新闻媒体主要平台有广播、电视、网站等,媒体系统覆盖面广,要把消费环节中信用体系建设等一系列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方针、政策、法律、方案、承诺、做法、态势以及识假秘籍等,进行认真梳理、分解和归类,并以专栏、专辑形式,通过新闻媒体定期向群众播报,让群众了解真实情况和工作动态;(2)针对热点加以宣传。消费环节中的食品安全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二是餐饮业食品安全。在餐饮业尤其是建筑工地和夜间大排档食品安全问题突出,这既是热点问题,又是难点问题,要定期召开这些经营人员会议,把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意义、目的告诉他们,教育他们遵守法律法规,增强诚信意识。对学校食堂的经营承包者也要经常召开座谈会,敦促他们堵塞疏忽、防止漏洞,做到警钟长鸣,未雨绸缪;(3)开展承诺加以宣传。组织有一定影响的食堂、饭店、餐馆、酒店等企业,把本企业人员、采购、加工、制作、规程、质量、价位等细节,以书面形式向社会作以承诺,接受社会监督,让群众评判;(4)运用载体加以宣传。对信用体系建设的宣传除广播、电视、网络外,还要积极利用墙报、板报、条幅、标语等有效载体在显著位置加以宣传,使宣传工作不留死角;(5)进村入户加以宣传。消费环节中信用体系建设的薄弱地方在农村,应积极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利用农闲、节日等,通过戏剧、小品、电影、大棚车等喜闻乐见形式向群众宣传信用知识,教育他们做新时代的诚信人。
二、健全组织,努力向基层延伸监管网络。
健全的组织网络是信用体系建设的根本保障。政府有关部门应积
极围绕群众终端消费环节,建立健全组织,一方面各级政府要成立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拿出实施规划和工作方案,统筹安排,齐抓共管。另一方面监管的触觉要向村级延伸,每一个行政村聘请一至二名协管员,协助政府有关部门督促落实信用体系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群众的建议、主张、要求和意见,使信用体系建设在基层有人抓、有事干、有作为,不在成为虚无缥缈。为了把信用体系建设引向深入,县级可以成立餐饮总协会,乡镇可以成立分协会,作为群众组织,协会应吸纳在餐饮领域中有成就、有威信、能协调、守本分的同志担当重任,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可以在协会中兼任顾问或名誉顾问,通过协调来加强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沟通,服务于企业的发展,用协调和服务发挥政府无法替代的作用,充分发挥监督的职能、自律的功能、协调的功能、服务的功能,为企业发展出点子、为企业服务出招数。
三、建章立制,确保信用体系建设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好的工作制度对于推动信用体系建设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制度建设上要立足现实,着眼长远。一是建立食品安全信用征集制度,如实反映消费领域中各经营企业食品安全各类信息、内容、标准和要求等,做到既有指导性,又有操作性。二是建立食品安全信用评价制度。要确定评价机构、评价指标、评价原则、评价等级、评价方法和评价效力,做到评价公开、公平、公正,用良好的评价推动工作开展。三是建立食品安全信用发布制度。根据综合评价情况,定期由相关部门对餐馆、饭庄、酒店、学校食堂等饮食业的遵章守约、诚信经营正
反面信用信息,通过媒体和政府网站予以发布,接受社会监督。四是建立食品安全信用管理制度。根据对消费环节各企业信用评价结果的差别,确定不同的监管力度,充分发挥食品安全信用差异对企业的奖惩功能,开展消费者评价、建议、投诉活动。五是建立食品安全信用奖惩制度。对各企业实行分类监管。对长期守法诚信企业应给予宣传、表彰、支持和扶持,并建立长效保护和激励机制,对严重违反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严重失信的企业,采取信用提示、警示、公示,取消准入资格,或限期整改并接受经济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通过建章立制,规范监管者与被监管者的行为,推进消费环节的信用体系建设健康发展。
四、完善机制,以落实责任为契机不断加大行政推力。
不断加大行政工作推力,有效地凝聚方方面面的工作合力,建立起一整套科学完整,行之有效的工机制、运行机制、奖惩机制、预警机制和应急机制,是促进消费环节信用体系建设落实的重要措施。一是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前抓的工作机制。政府主要领导人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要牵头抓总,亲历亲为,切实制定好消费环节中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抓督查、抓落实。分管领导要深入一线,直接进户入室,上前台,抓具体、抓落实、抓案例,以责任的落实推动工作的落实。二是建立上下联动、内外协调的运行机制。在食品安全消费环节中开展信用体系建设涉及到社会各个层面,必须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形成工作合力。一方面,食品安全、卫生、教育等行政部门要按照机构改革方案的总体要求,在政府的领导下,各司其职、各管其事、通力合作,加强协调,强化监管,全力落实信用体系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另一方面,各经营企业,餐饮网点、学校食堂等信用体系建设的载体要明确职业道德、社会责任和行为规则,不断强化自律意识,以职业道德的模范推动信用体系建设,向深入开展。三是建立褒奖守信、惩戒失信的奖惩机制。把消费环节中的经营企业分好中差三类进行管理,对重信誉、讲诚信、管理好的餐饮企业,要给予通报表扬,并作以排头兵,推介至整个行业,引领行业发展。对那些食品安全基础薄弱,安全信用意识较差的企业,那些媒体曝光频率较高,群众反映集中的经营单位,要责成限期整改,整改不过关的,坚决取缔。对那些既不算好,也不算差的企业要经常性地提醒,敦促他们严格要求,严于自律。四是建立安全有效的预警机制。有关职能部门要定期地对食品污染状况和污染物水平进行动态分析和评估,并按有关程序,对可能发生的流行性、灾害性的疫情和食品污染事件提前进行预测预报,并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五是建立快捷高效的应急机制。应急管理机制主要是因消费环节中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而设定的,其着力点应放在问题较多的单位,放在可能发生问题的薄弱环节。
总之,食品安全终端消费环节中的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艰苦性工作,是一个复杂而又系统性工程,需要方方面面努力,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当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牢固树立科学监管理念,不断开拓创新,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升华,以勤勉敬业的精神,踏踏实实地淌出一条符合当地工作实际的诚信路子。
(陶殿华)
第二篇: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情况
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情况
加强企业信用建设,是搞好食品安全工作的治本之策,我局对此十分重视。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活动期间,我局积极倡导食品经营企业开展了《诚信宣言》的承诺签名活动,并将引导企业加强自律做为一项重要的监管措施,先后与60余户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加工户签订了食品安全承诺书。我县还结合食品安全准入工程的实施,为企业建立了诚信档案,积极推进粮油、肉制品等行业生产经营档案示范文本的应用,建立和规范了各食品监管部门的行政执法档案。通过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市场运作和社会监督等措施,加大了对失信企业的惩戒力度,初步建立了食品安全信用体系。
推进食品安全生产加工、市场流通、标准认证、检测预警、企业信用、法制保障和宣传教育“七大”体系建设。
在推进食品安全生产加工体系建设。主要是:一推动以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监管体系和完善动植物检疫防疫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农产品生产体系建设;二推动以实施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健全安全卫生监管责任制和强化监管为主要内容的加工食品生产体系建设;三推动以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加强制水供水管理、强化饮用水安全监督为主要内容的饮水安全体系建设。
在推进食品安全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方面,主要是:一推动以严格食品上市准入和退出制度、落实食品安全经营责任、完善食品监督抽查制度、注重儿童食品及农村食品市场整治和加强餐饮监管为主要内容的食品流通监管体系建设;二推动以加强现代食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行连锁经营和品牌经营、加快“绿色通道”建设为主要内容的食品流通体系建设。
在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主要是:一推动以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社会信用建设意见和加快制定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相关配套制度为重点的食品安全信用制度建设;二推动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运行机制,抓好厦门市试点工作,开展诚信道德教育,实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
在推进食品安全法制保障体系建设方面,主要是:推动以加强食品安全执法工作、建立监管协作机制和建设农村食品安全群众监督网为主要内容的食品安全执法体系建设。
在推进食品安全宣传教育体系建设方面,主要是加强食品安全宣传体系、教育体
系和专家体系建设,提高全社会食品安全意识,培养合格的食品行业管理者、生产者、零售者,建设保障食品安全的技术队伍。
第三篇: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汇报
*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汇报
宿 豫 食 安 办
一、进展情况:
全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分别在农林、卫生、工商、质监、经贸等部门共建立60家诚信体系单位,区食药安办于于10月28日-31日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了初验,结果显示各生产经营单位初步建立了基础信用档案,各部门监管信用档案已建设到位。
二、主要做法:
上半年,我们遵循先易后难、统筹协调、分步实施的原则,采取政府推动、部门组织、企业为主、社会参与的方式,根据各监管环节食品行业、企业特点,由环节监管部门确定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企业,并具体负责组织与实施。具体做法为:
一是充分调研,名单确立到位。区食安办组织有关成员单位召开座谈会,将任务层层落实,并通过现场调查的方式,初步确定了75家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单位,然后根据各监管部门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进行优胜劣汰,最后确定工商、质监、卫生各15家,农林11家,经贸4家信用体系建设单位名单
二是制定方案,责任落实到位。根据市食安办制定印发的《宿迁市2008全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推进方案》,我们明确全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实施步骤和工作要求,同时按照“分段监管”的原则,将各项具体工作任务划分到区食安委办、工商局、卫生局、质监局、农林局、经贸局、粮食局等有关部门,坚决做到了“政府组织、部门负责、任务落实、齐抓共管”。
三是加强宣传,工作氛围到位。宣传教育是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我们将通过召开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座谈会,让相关职能部门和信用企业共同研究开展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使建设工作启动之初就做到从各行业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我们通过采取日常例会与专题会议相结合的方式,对相关职能部门领导、联络员、企业质量负责人进行反复培训,交流开展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做法,专题讲授食品安全信用知识和监管法律法规,明确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操作程序,探讨在工作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进一步增强做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信心。
四是建立信用档案,基础工作到位。为了使企业在开展这项工作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指导和督促,我们对信用企业负有指导责任的监管部门、企业和政府结成工作伙伴关系,共同完成企业信用档案建立的工作任务。我们采取“六句话”的工作思路。即:“产品有标准,管理有制度,操作有规程,过程有记录,逆向可追踪,产品能召回”。各信用企业按照“六句话”的要求,参照《江苏省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两档”指南》,结合企业的实际建立以生产经营过程管理监督为核心,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为对象,以对企业负有监督职责的监管部门为节点的信用档案。
五是帮助守信企业,支持发展到位。充分发挥公众媒体的导向作用。通过新闻媒体进行系列宣传报道,推介守信企业及其产品,做到报刊有文、电视有影、广播有声,提高守信企业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营造支持企业发展壮大的良好氛围,让守信企业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从而调动尚未加入信用体系建设企业的积极性。
六是建立完善信用制度,保证信息共享到位。积极探索逐步建立起综合监管部门的监管信息、行业信息、企业信息的食品安全信用信息的共享机制。结合我区实际认真研究并逐步完善《*区食品安全信用评价制度》和《*区食品安全信用管理制度》等,使之更加科学、合理和可行,从而达到调动具有比较优势企业参与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积极性和褒奖守信、惩戒失信、带动示范、发展产业的目的。
三、存在问题:
1、部分乡镇和部门意识淡薄,紧迫性不高,未能及时将
创建任务及时分解落实,使工作浮于表面。
2、食品安全生产经营单位信用档案建设工作进展缓慢,且资料不全,需部门对创建单位进一步明确标准,快速推进此项工作
四、下一步打算:
一是加强宣传,工作氛围到位。宣传教育是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我们将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我们将通过召开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座谈会,让相关职能部门和信用企业共同研究开展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使建设工作启动之初就做到从各行业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我们将通过采取日常例会与专题会议相结合的方式,对相关职能部门领导、联络员、企业质量负责人进行反复培训,交流开展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做法,专题讲授食品安全信用知识和监管法律法规,明确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操作程序,探讨在工作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进一步增强做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信心。
二是建立信用档案,基础工作到位。为了使企业在开展这项工作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指导和督促,我们将对信用企业负有指导责任的监管部门、企业和政府结成工作伙伴关系,共同完成企业信用档案建立的工作任务。我们采取“六句话”的工作思路。即:“产品有标准,管理有制度,操作
有规程,过程有记录,逆向可追踪,产品能召回”。各信用企业按照“六句话”的要求,参照《江苏省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两档”指南》,结合企业的实际建立以生产经营过程管理监督为核心,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为对象,以对企业负有监督职责的监管部门为节点的信用档案。
三是帮助守信企业,支持发展到位。充分发挥公众媒体的导向作用。通过新闻媒体进行系列宣传报道,推介守信企业及其产品,做到报刊有文、电视有影、广播有声,提高守信企业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营造支持企业发展壮大的良好氛围,让守信企业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从而调动尚未加入信用体系建设企业的积极性。
四是建立完善信用制度,保证信息共享到位。积极探索逐步建立起综合监管部门的监管信息、行业信息、企业信息的食品安全信用信息的共享机制。结合我区实际认真研究并逐步完善《*区食品安全信用评价制度》和《*区食品安全信用管理制度》等,使之更加科学、合理和可行,从而达到调动具有比较优势企业参与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积极性和褒奖守信、惩戒失信、带动示范、发展产业的目的。
第四篇: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总结
为建设和打造和谐社会、信用社会,全面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安徽省关于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指导意见》精神,结合我县食品行业的实际,2005-2007年我县分别在食品生产企业和餐饮业中开展了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现将试
点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认识到位
为了加强对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领导,2005年我县成立了绩溪县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局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食品安全(协调)委成员同志为成员。同年,在全县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会议上,高建斌主任带领大家学习了《安徽省关于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指导意见》,使安委会各成员认识到抓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是改善食品安全信用环境、培育食品安全信用意识、提高我县食品安全水平的需要,是探索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规范运行机制,培育企业良好的信用,增强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充分发挥信用制度的奖惩作用的需要,也是全面推进食品安全体系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二、制订计划,完善制度
为了做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我县分别制订了2005、2006、2007年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制订了企业《生产经营档案示范文本》。
三、确定单位,明确分工
经过县食安委会议研究,我县确定了跃宇酸奶有限公司、皖灵农工贸有限公司为2005年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单位,白酒生产企业:绩溪县胡氏宴酒业有限公司、锦屏山酒厂、龙川酒厂、龙须山酒厂、板桥头酒厂为2006年试点行业和单位,2007年,确定我县餐饮业为试点行业。做好宣传发动工作,3年中,共召开4次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动员会进行工作指导和部署。同时,发挥部门的职能作用,2005和2006年,由县食药监局负责统筹安排、工作部署、信用信息发布、落实信用体系建设内容、信用监督管理、督查统计;县质监局协助督查工作;各试点企业负责信用体系建设的具体性操作,建立信用体系建设档案,接受县食安委办公室的信用监督管理、督查、指导,报送有关信用信息。2007年,县食药监局负责统筹安排和信用信息发布,其余各项工作均由县卫生局和试点企业完成。
四、积极行动,强化督查
我县的食品生产企业对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热情很高,皖灵公司、锦屏山酒厂、龙川酒厂等企业聘请了专职人员做好本企业的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经常邀请县食药监局和县质监局的工作人员上门指导生产经营档案工作,还建立了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规章制度,以对企业负责、对老百姓负责的态度来做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县食药监局对生产企业进行了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和督查,帮助协调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五、取得成效,通过努力
2005年跃宇酸奶有限公司和皖灵农工贸有限公司分别获得AAA和AA信用等级;2006年绩溪县胡氏宴酒业有限公司、锦屏山酒厂获得AAA等级,龙川酒厂、龙须山酒厂、板桥头酒厂获得AA等级;2007年绩溪宾馆、绩溪县幼儿园食堂获得AAA等级,这些企业都已初步建立起食品安全信用的监管体制、征信制度、评价制度、披露制度、服务制度和奖惩制度,初步建立了食品安全信用管理系统和服务系统,营造了食品安全信用环境,创造了食品安全信用企业文化。
此外,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广泛宣传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使我县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初步的成效。
六、存在问题与不足
1.企业信用意识不强。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有利于从根本上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利于实现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长效机制和治本之策。但在开展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进程中,众多的企业主没有认识到开展此项工作重要意义,积极性、主动性始终不高,工作敷衍,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推进较慢。我们到一些白酒企业去联系工作,企业主对这种短期看来没好处的事不感兴趣,甚至认为我们借机搞钱。2.食品安全信用惩戒机制不健全,作用不明显。企业是追究利益最大化的主体,利益是其发展的根本动力。然而我们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缺乏对企业经济利益的调节作用,不能给企业带来现实利益,导致企业对信用体系建设的积极性不高,信用等级社会认同度低。质监部门在白酒行业牌子是最响的,因为他管证,他的评级是包括省名牌、市名牌,这个对厂家的销售有益,企业认为质监说了我好就是好,信用体系建设有什么?今年的餐饮业信用体系建设也是这样,这个行业的授级单位很多,卫生、工商、旅游都有授级,企业最有用的是旅游部门的,三星、四星就足够了,要你这个有什么用?
3.信用体系建设缺乏法律强制的外在保障。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中,体现诚信原则,确立信用机制的法律法规无论在总体上的还是在食品行业专门领域都偏少,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目前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开展主要以企业的自愿为基础,企业若应付了事,信用信息的征集会不及时、不全面,相关制度的运行效果会打折扣,如此就影响了信用等级的评定。
第五篇:关于加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加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张丰华
食品安全问题,是党和政府,也是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它涉及到千家万户,涉及到每个人。正因为如此,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全国人大代表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然而如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确是个十分艰深的课题。笔者认为,要抓好食品安全工作,除了必须理顺监管体制,加大监管力度,实行专项整治工作外,抓好源头管理,建立食品安全长效机制才是治本之策,而建设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则是长效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如何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呢?笔者从四个方面对此加以探索,以抛砖引玉。
一、实施“食品放心工程”是促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
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贯穿于食品生产、经营、消费各个环节。只有在各个环节都有明确的监管主体,才能激励食品行业的各个层面、各个个体讲信用、守信用。而实施“食品放心工程”,通过食品信用综合评价即根据国际通用的信用等级评价标准,依据质量保障机构和社会监督机构提供的食品质量信誉度建立奖惩考核机制,便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食品安全信用标准包括行政处罚记录、社会信誉度、行业资格审查、生产销售记录台帐、质量检验报告单、食品质量抽检报告、职工健康档案、添加剂测量、客户投诉电话记录及处理和行业标准等。信用标准要以定量分析代替定性分析,将企业信用分成“诚信企业(A)、较诚信企业(B)、一般企业(C)、不诚信企业(D)”四个等级,定期发布,实行动态管理,引入奖励和退出机制。对于信用等级好的企业(如A级企业)可以在监督检查、年检换证等方面给予优惠。如经严格、科学、规范的评定,设置“质量信得过产品”等荣誉称号,扶植信用好的企业创名牌、占市场,做大做强;对于信用等级差的企业(如C级企业)则要加强监管,必要时采取降级和限期整改措施;特别是对信用等级极差的违法违规企业(如D级企业)要实行严厉惩戒,可以采取强制退市措施,确保食品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这样不仅能降低监管成本,提高行政监管效率,而且能实现食品企业公平竞争,既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规则,又促进了市场经济发展。
二、强化监管是加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
企业的内在动力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如果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不以此为出发点,就很难得到企业的认同和支持,从而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企业要实现追求利润的目的,必须以诚信为基础,提高食品质量、降低成本、扩大销售,提高社会的可信度。要实现社会诚信必须达到食品监管部门的诚信和食品企业的诚信。食品监管部门的诚信代表着政府诚信,具有社会公信力,在促进企业发展中作用很大。政府的诚信表现为公正执法、严格执法、打假保优。因为食品监管部门是国家设置的专门用于监管食品安全的执法部门,既有法律支持,又有监管技能支持,对于保护合法经营者诚实守信行为,惩戒欺诈失信行为即打假扶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可以说强化食品监管是实现企业诚信和企业价值统一的最有效形式。通过有效监管使诚信企业从中获利,实现对食品产业的扶优扶强,从而体现出企业的社会公信力。
三、人民群众参与是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社会基础
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因此,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是建设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社会基础。在不断加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中,要不断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权和知情权,通过社会舆论监督和人民群众的参与,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创建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让不讲信用者在社会生活中付出惨重的代价,到处受到舆论的谴责。考察食品监管部门和工作人员是否诚信,食品企业是否诚信,群众心中最有数,最有发言权。为此,我们要认真做好群众接访工作,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同时,还可以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开展执法回访活动,让人民群众发表对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当然新闻监督和人大、政协、纪检的监督也不可忽视,只有把食品监管部门纳入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范畴,才能逐步暴露不足,兴利除弊;只有把食品企业置于新闻监督和社会监督范畴,才能起到规范行为,震慑违法活动的作用。
四、加强法制建设是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保障
食品监管法制建设是促进食品行业诚信建设的法律保障。因为只有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依法行政,公平、公开、公正,才能规范社会秩序,才谈得上建立诚信机制。如果徇私枉法,执法不公就会使诚信毁于一旦。目前,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正处于改革之中,食品监管因法制不健全而导致多头执法(有的环节重复执法,有的环节成为监管盲区),严重影响了工作效能,这从客观上给食品监管事业带来了困难。因此,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积极推动食品监管方面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已箭在弩上,势在必行。我们常说,行政执法中,处罚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监管执法活动,规范行政管理相对人的行为,而只有增加行政行为透明度,使广大食品从业人员了解、熟悉食品监管法律法规,才能有助于规范自身行为,提高其诚信度。同时,通过食品监管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可以增强监管行为的透明度,对于防止执法的随意性和滥用自由裁量权,反对行政执法中的腐败行为也大有裨益。因此,各食品监管部门要在执行好现有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推行“首问负责制”、“责任追究制”、“目标责任制”等制度和措施,以此不断加大“政府诚信”和“社会诚信”的成本,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目前,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正在全国展开,我们相信只要各级政府重视,各监管部门着力,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全社会积极支持,不断强化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制度建设和落实力度,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将不再是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