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非公企业党建联促会_ 党建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模式
“非公企业党建联促会” 党建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模式编者按:十七大以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县党建工作立足服务科学发展和自身科学发展,大力弘扬基层组织的首创精神,在实践中创造了许多成功经验。在十七届四中全会即将召开之际,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本报推出“党建创新在宁海”专题报道,宣传我县党建工作创新方面的好做法、好经验,反映我县在党建工作方面取得的新成就。
“党建创新在宁海”专题报道
“非公企业党建联促会”———党建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模式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我县在“区域统筹化”、“城乡一体化”的党建指导思想下,探索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新载体,统筹推进“非公企业党建联促会”建设。
非公企业党建联促会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建立的一种非营利性社会组织,经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取得社会团体法人资格。联促会采用会员制,会员为各乡镇(街道)非公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及企业法人代表。为进一步扩大影响面,根据自愿原则,吸收部分意愿入会但未单独建立党组织的企业法人代表。联促会一般设会长一名、副会长若干名,会长一般由有一定威信的党员业主担任。目前,全县已建成14个联促会,涉及非
公企业党组织697家,规模以上企业532家,会员871人。
凝心聚力促发展 做好“聚”字文章
一是“聚焦”找准共同点,搭建党委、政府与非公企业的交流沟通平台,建立非公企业党组织的帮扶机制,完善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彰显机制,建立利益共同体。二是“聚心”找准结合点,建立区域内企业主交流沟通的平台,形成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经营互促、企业共赢的局面。三是“聚力”找准着力点,加强对企业党建工作的整体规划和整体推进,建立非公企业党建联促会的作用发挥机制,调动非公企业支持党建工作、关注民生利益、参与社会服务的积极性。
整合区域党建资源 做好“联”字文章
整合区域党建资源,把非公企业党建联促会这个平台做大做精。一是制度联建、党员联管。区域内统一制订非公企业的党建规划和党员管理的具体方案,开展同步管理和联合教育;创办统一的党建会刊、网站、论坛,提升非公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二是载体联设、活动联动。结合企业发展,统一组织区域内企业开展“党员示范岗”、“创新技术能手”等活动,开展党员“三学三比”、“争四型创五好”等先进评比,使活动求实求效。三是阵地联享、资源联通。共享党员活动中心、党员电教播放室等阵地资源,提高党建资源的使用效率,整合各非公企业党、团、工、青、妇等人力资源,以设立党建工作轮值岗、设置党建联络员、轮流开设大党课等形式,开展好交流活动。
统筹党建经济发展 做好“促”字文章
发挥好非公企业联促会的作用,促企业发展、促公共服务、促社会和谐。一是以会促工作,架设“连通桥”。在党委和企业之间增设一个服务企业促发展的中间站,提高工作效率;吸收企业主以会员身份参与党建工作,加大对企业党建工作的支持度。二是以会促发展,搭建“服务台”。增强企业团队意识,打造团队精神,在创业创新中打“高新牌”、走“品质路”;在迎难发展中“抱团过冬”,走大企业接单、小企业加工的“捆绑式”发展之路,搭建银企对接平台,今年上半年就通过联促会为困难企业融资近3000万元。三是以会促统筹,推进“一体化”。依托联促会发挥服务作用,打造服务企业促发展、服务职工聚人心、服务党员保先进、服务社会促和谐的“四层面、立体化”党组织服务新体系;发挥助推作用,开展“百企联百村,共筑大党建”、“党群同行、一体推进”等活动,构建“村企互助、党群互动”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
非公企业党建联促会统筹14个乡镇(街道)打一套“组合拳”,通过举办会长交流会、培训班,加强联促会的交流合作。统筹经济与党建的发展打一张“双赢牌”,一方面通过联促会提升了非公企业的党建工作水平,另一方面发挥非公企业党组织的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了企业发展,在保增促调、转型升级的特殊背景下,发挥着特殊作用。
点评:宁波市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党建领导参阅》认为:宁海的非公企业党建联促会加强了党建工作力量,营造了良好氛围;整合了党建资源,提升了整体优势和效应;增强了企业活力,促进了区域企业发展;形成了长效机制,初具“大党建、大统筹”格局。
第二篇:非公企业党建联促会总结
内增实力外强服务
不断发挥非公企业党建联促会作用
岔 路 镇
为积极推进非公企业区域化党建工作,进一步提高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水平,我镇根据县委组织部要求,立足于“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这一目标,内增实力,外强服务,认真开展非公企业党建联促会工作,不断发挥非公企业党建联促会作用。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整合资源,建强一个组织
我镇所属企业有1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8家。根据县委组织部要求,6月30日,镇党委组织召开了规模以上企业家座谈会,专题讨论了非公企业党建联促会组建工作,详细说明了联促会的机构性质、功能定位。在充分征求了企业主的意见和建议后,初步搭好了联促会的基本框架,确定在岔路镇商会的基础上筹建,22家企业参加,其中单独建有党支部企业12家,32名会员,其中企业主21人(非党员业主13人),涉及党员65名。7月15日,召开了联促会成立大会,推选出一名会长、两名副会长和秘书长,同时通过了各项活动章程。
二、规范运作,制定二项制度
为充分利用非公企业党建联促会这一平台,发挥党建在企业发展中的牵引助推作用,根据联促会会长会议商定,联促会办公地点设在镇工业经济服务中心,联促会管理实行二项制度。一是活动经费管理制度。经费来源采用会员制,平时活动可另行采用
1赞助协办方法筹集。经费收缴由镇财政开具票据,统一缴纳镇商会户头,实行专款专用。开支实行会长、秘书长联签报销。二是工作例会制度。以企业家论坛形式为抓手,建立企业党建月交流制度,同时带动各企业党组织每月一次开展党日活动;以上党课、读书周、志愿者服务等形式,每制度开展一次企业党员活动。
三、发挥作用,强化三项服务
为切实发挥联促会的作用,增强联促会影响,镇联促会发挥集聚、联动功能,强化三项服务。一是服务职工,增强企业凝聚力。制订《岔路镇非公企业党建联促会党员教育培训计划》,采取集中培训、专题辅导、观看录像等办法,提高企业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满足企业党员职工学习进取方面的需求。十月份将组织一次企业党员上党课活动。建立党组织与企业困难职工结对帮扶活动制度,建立困难员工关爱基金,发动企业党员与企业困难职工、结对村的困难家庭开展结对帮扶,解决职工后顾之忧。二是服务企业,增强企业发展源动力。7月份,联促会组织召开了企业家座谈会,商讨如何更好地应对原材料上涨、生产成本上升、劳务成本提高、人民币升值、银根从紧、出口退税减少等因素影响,帮助企业共渡难关。8月份,由联促会牵头,在企业党员、职工中开展了“创业创新大讨论”、“节能减耗金点子征集”等活动,努力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同时组织已成立的“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党员突击队”开展劳动竞赛、技能比武,有效地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另外,联促会帮助一些中小型企业做好贷款的牵线搭桥工作,由荣华、波特、振业等企业出面为3个中小型企业承担银行贷款担保,为这些企业发展
赢得资金周转空间。三是服务社会,促进社会和谐。11家规模企业与行政村结对,每年提供3-5万元的帮扶资金,同时解决部分村群众的就业问题。镇商会每年提供近10万元开展慈善活动,结对帮扶困难群众、学生,充分体现回哺社会的功能。在四川汶川大地震募捐活动中,镇非公企业共筹集捐款达26余万元,其中特珠党费21000元,500元以上有30多人。
四、开拓创新,开展四项探索
下阶段,联促会将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探索区域化企业党建的有效途径和方式,进一步提升企业党建整体水平。一是实行资源共享。各企业间相互开放原有的党建活动阵地,如图书馆、阅览室、篮球场、放映厅等,实现阵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二是实行人员联管。除了各企业均要求设立若干个先锋岗位、党员责任区、青年突击队外,各企业联合建立党员志愿者队伍、企业夜巡队等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三是实行活动联办。除定期联合开展企业家论坛、企业党员活动日等活动外,结合五一、七
一、中秋、十一等重大节日开展庆祝、联谊、学习活动,增进企业间的联系,增强联促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四是实行企业互助。开展信息互通、优势互补、资源调剂,建立企业间的相互沟通机制,解决企业局部困难,促进共同发展。
2008年9月1日
第三篇:非公企业党建联工作总结
沙湾镇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总结
各位领导、各位同行,你们好,今天很高兴与你们谈谈党建工作的一些体会,希望能多多提点。
我镇党委于2007年6月份招聘4名专职非公党建指导员,分四片负责我镇的非公企业及社区的党建工作,对已经建立独立支部的企业,指导员要及时指导和跟进这些企业的的党建工作。考虑到没条件成立支部的企业党员的党组织生活难以保障,为了进一步规范对企业党员的管理和服务,镇党委批准于07年的8月份,成立非公企业联合党支部,该支部的支委由镇的专职党建指导员担任。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不断地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力度,具体工作情况如下:
一、深入非公企业,加大党建工作的宣传力度
在非公企业开展党建工作,关键在于取得企业主的支持,同时也要消除员工亮出党员身份后的思想顾虑,我镇加大了在非公企业开展党建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氛围。一是召开全镇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部署会议,统一思想认识,理清工作思路,明确职责分工。二是通过镇广播电视站每晚滚筒式播放相关信息,进行连续性宣传。三在党团员之家、各村、社区建立流动党员联络站。四是非公党建指导员深入企业,开展党建宣传工作,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到村(居委)了解企业的一些基本情况和企业对党建工作的现有态度后,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诚恳交谈,向他们耐心地解释开展党建工作的意义及重要性,然后在各村(居)、企业的宣传栏张贴《致流动党员的一封公开信》,以便流动党员与党组织联系。另外,在员工上下班前后到企业与他们交流,表明企业是支持党建工作的,以消 1 除员工对党建工作的顾虑,鼓励流动党员亮出身份。通过加大党建工作的宣传力度,使企业主和员工初步认识到党建工作的重要性,为下一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创新工作模式,加强党建工作力度
1、横向联动,巩固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我镇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工会组织覆盖率相对较高,为使我镇的工会工作与党建工作互相促进,双赢发展,我镇党委决定由四位党建指导员兼任镇的工会协理员,以工会组织为基础,推进党建工作的步伐,建立完善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管理网络和协调联动机制,保证党建工作的正常开展,使全镇形成良好的抓非公企业党建的氛围。实现三个“联手”,使党的组织建设与思想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社会稳定工作相结合。
2、提供场地,保证时间,开展多种形式活动
由于流动党员的特殊性,我镇以非公企业联合党支部为平台,特精心策划和组织非公企业的党员参加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党组织活动,如:“迎国庆·贺中秋”座谈会,沙湾镇金湾生活区“迎国庆·贺中秋”系列活动,“党旗下的风采——沙湾镇非公企业联合党支部党员活动日”,在十七大胜利召开后,为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支部组织了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了“沙湾镇学习十七大会议精神宣讲会”,沙湾镇“学十七大精神,共建和谐社会”党员演讲比赛等等,以提高党员对十七大精神实质的认识,为十七大精神在非公企业中得到落实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此外我们还以党团员之家为阵地,为企业的党建活动提供宽松的活动环境,让他们过上灵活、健全的组织生活。在业余时间,将利用党团员之家的大小影厅、阅览室、党员专门活动室来组织开展党员活动。党团员之家内的大小影厅既可以为党员播放电影,也可以为党员提供电化教育学习;阅览室可为党员提供各种各样的报刊杂志进行学习;此外,还专门设有党员活动室,在这里,流动 党员们可以通过参加活动,了解党的方针政策、最新动态,还可以就时势等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创新组织生活和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强他们的党性观念和党员意识,促进他们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
3、努力做好《沙湾非公企业党建》
为党员更好地了解党建工作,非公企业联合党支部于2008年7月出版了《沙湾非公企业党建》,向企业、党员传达最新的党建新闻,进一步加大了党建工作的宣传力度。
三、立足壮大队伍,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加快单独组建非公企业党组织的步伐 抓好非公企业的展党工作,确保非公企业良性发展是给党组织增添新鲜血液的需要,同样也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今后要努力把符合条件的生产经营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骨干,使党员成为企业的优秀人力资源。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要求,认真抓好党员发展工作。非公党组织对有入党要求的员工及时进行培养考察与教育,针对员工提出的申请,安排专人负责,对他们多次谈话,了解思想动态,进行细致工作引导,积极发展优秀知识分子、生产经营一线的优秀青年员工入党。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探索依托镇工业公司、商会党组织做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在工作中不断探索新思路、新办法,进一步拓展党的工作覆盖面,提高党建工作成效,在原有的基础上,稳步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对具备条件成熟独立党支部的非公企业,成熟一个成立一个,成立一个巩固一个,以点带面,构筑党建工作新阵地。
第四篇:非公党建促和谐
胡锦涛总书记2005年2月19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作为以贸易和旅游等非公有制经济为主要产业的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满洲里市适时提出了构建富裕、文明、和谐的新满洲里的奋斗目标,非公有制企业和谐发展已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非公企业为新形势下,拓展非公党建工作内容,提升非公党建工作层次,全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平台,指明了方向。
一、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基本情况
目前,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共计9300多户,从业人员约2.2万人。其中个体工商户8900多户,从业人员约1.3万人;非公有制企业362户,从业人员约0.8万人。建立党组织64个,其中党委3个,党总支2个,独立党支部53个,联合党支部6个,党员759人,从业人员50人以上的非公企业31户,建立党组织的29户,向262户未建立党组织的非公企业选派了142名党建工作指导员。
二、近年来以党建工作推动和谐非公企业建设的做法
近几年来,满洲里市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按照“紧紧围绕扩大经济总量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逐步理顺和协调各种关系,使党在非公经济组织中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党在非公经济组织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为促进非公企业健康和谐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㈠以思想政治工作为切入点,促进人际关系和谐。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非公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协调各种人际关系。在非公企业中开展党建工作,必须取得企业主的支持,针对企业主的不同心态,我们开展了“三心教育”,即对“有心者”指导、对“无心者”引导、对“疑心者”疏导,打消了部分企业主的思想顾虑,达到了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的目的。党组织建立后,有针对性的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为了党组织的中心工作,我市非公经济党组织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作法,其中华颐老年病防治院党支部创造出了党政同心、目标同向、措施同行、工作同步、风险与失误同担的思想政治工作“五同”法,调动了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企业主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团结互助、平等友爱、融洽相处,使企业发展充满了活力。
㈡推行“五属管理”,促进党建隶属关系和谐。我们从满洲里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实际情况出发,确立了非公党建工作“五属管理”方式,即属会管理、属行业管理、属条管理、属地管理、属资管理,将全市非公党建工作任务分解到17个直属党委、总支,建立了全市非公企业党建情况信息库,并实行动态管理,改变了以往非公党建工作底数不清、隶属关系不明确、责任分解不到位的情况,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方位覆盖的党建工作网络。承担非公党建任务的党组织一手抓党组织的组建,一手抓党员作用的发挥,采取单独建、联合建、依托建和区域统建的方式,每年都新建非公企业党组织3至5个,党的工作覆盖面不断扩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有效发挥。
㈢保障员工切身利益,促进劳资关系和谐。非公企业党组织在开展工作中一直坚持以人为本,把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与提高企业员工生产技能结合起来,把开展党的活动与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结合起来。满洲里市盛达工程运输公司特别注重员工培训,几年来累计投入十几万元送员工到知名院校学习培训,并提出了“一年入门、三年过关、五年骨干”的培养目标,在职工中掀起了“比思想、比技术、比贡献”的良好风气,企业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职工也得到了实惠,人均月工资翻了两番。此外,非公企业党组织还及时向企业主反映企业员工的意见,妥善调解和处理劳资矛盾。经济合作区进口资源加工园区木材加工企业较多,企业员工劳动强度大,没有休息场所,园区距市区较远上下班不方便,党组织主动协调取得了业主支持,为员工解决了休息场所,联发实业公司还为员工雇用了通勤车,受到了员工的欢迎,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内部环境。
㈣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关系和谐。非公企业党组织活动的方式是“灵活、小型、分散、务实”,培育企业先进文化,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就是良好的载体。非公经济党组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致富思源,回报社会。满洲里市华颐老年病防治院党支部多次组织义诊;扎区一办非公经济联合支部捐资助学;发达实业公司建立扶贫基金;盛达公司冠名全市诗歌朗诵大赛;平安创伤医院组建了由医护人员组成的器乐队,创作了自己的院歌,并经常参加全市的各类公益演出活动。积极健康的先进企业文化,使企业主和企业员工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了促进非公企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㈤发挥党建指导员作用,促进地企关系和谐。向暂时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非公企业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是非公经济党建工作的重要举措。在没有建立党组织的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本着参与不干预、建议不决策的原则,发挥沟通上下、协调内外的作用,为非公企业帮助解决资金、项目、用工等生产经营方面的实际困难,赢得了企业主对党建工作的认同和支持。基层党组织也把非公党建纳入重要日程,合作区开展了以“热爱第二故乡”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评选“十佳打工者”,组织非公企业员工参观博物馆、国门,拉近了基层党组织与非公企业主、企业员工的距离,激发了他们建设满洲里的热情,为企业和谐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当前构建和谐非公企业存在的问题
几年来,我们以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发展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五个好”为目标,为构建和谐非公企业做了一些工作,但也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
㈠对构建和谐非公企业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基础地位认识不足。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条件是经济发展,没有以经济高度发展为基础,构建和谐社会无从谈起。就满洲里市而言,高速发展的非公经济比重已经超过国民经济总量的一半,非公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最具增长性的因素。广大非公企业为社会提供大量产品,吸纳了大量下岗再就业人员,非公企业的和谐建设已经渗透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对此,一些党的基层组织、党务工作者和企业员工都没有足够和深刻的认识,不能站在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来重视抓好非公党建工作,还没有形成全社会积极支持参与非公党建工作的良好氛围。
㈡非公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缺乏有效结合点。非公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决定了非公党建工作具有区别于机关、国企党建的特殊性,开展党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要取决于企业主的认同。个别非公党组织没有找到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最佳结合点,就党建抓党建,务虚多,实干少,简单说教,缺乏活动载体,不能围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来开展党的活动,党建工作在服务性、实效性和灵活性方面还有很多欠缺。
㈢党务工作者的能力素质不能适应构建和谐企业的需要。非公企业从事党建工作人员一般多由中层管理人员兼职,个别党务工作者受企业主态度的影响,工作有一定畏难情绪,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容易发挥,显得办法不多,形式单一。加之受时间和精力的约束,不能及时掌握党的有关方针政策,致使抓党建工作业务不精,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识和能力欠缺。
㈣党员队伍不稳定,作用发挥不明显,制约党建工作开展。非公企业中党员数量少,流动性大,有的党员不愿暴露身份,外地党员不愿办转组织关系,给党员教育管理带来困难;同时党员自身思想观念滞后,缺乏应有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先锋模范作用不能充分发挥,非公企业员工对党员的认同度不高,也使得党员后备力量不足,影响了党建工作的深入有效开展。
四、今后如何加速构建和谐非公企业的对策和建议
构建和谐非公企业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也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要实现非公党建工作质的飞跃,就要突破传统的工作模式和方法,以“抓党建、筑和谐、促发展“为目标,用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文化、先进的措施构筑非公企业和谐发展的长效机制。
㈠以先进的理念构筑非公企业高速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要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和谐非公企业建设。和谐非公企业建设,要真正跳出就党建抓党建的圈圈,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要真正领会和谐非公企业建设的重要意义,真正弄清和谐非公企业建设的实质内容和真正内涵,真正弄清和谐非公企业与和谐社会的内在关系,真正激发和谐非公企业建设的内在动力。
二要用发展的思路谋划和谐非公企业建设。必须要赋予和谐非公企业建设新的内容,必须看到和谐非公企业建设与当前形势的重要关系,必须要用新思路去谋划和谐非公企业建设,必须要把和谐非公企业建设与地方的实际、企业的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和谐非公企业建设去带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要用发展的观念支撑和谐非公企业建设。要通过和谐非公企业建设去实现非公企业质的跃升,实现非公企业党建新的突破,开辟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新的境界,用充满活力的企业、企业主与职工融洽相处的企业、企业与企业良性竞争的环境去印证和谐非公企业建设的正确性。
㈡以先进的文化构筑非公企业和谐发展的长效机制。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四个多样化”日趋明显,社会上一些封建迷信等落后文化渗透到企业,必须要充分发挥党组织思想政治优势,倡导积极健康的先进企业文化,通过丰富的活动载体,达到激发内在活力、调动各方积极性、促进内外关系和谐的目标。
第一,要善于调动企业各方积极性,把非公企业主追求利润最大化和企业职工追求福利最大化有机结合起来,为非公企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源泉,用共同目标凝聚、激励企业各方力量;第二,要善于协调劳资矛盾,有效发挥企业党组织“超然体”作用,形成企业主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和谐相处的氛围;第三,要善于促进企业之间合作竞争,在监督非公企业自身照章纳税、守法经营的基础上,引导企业降低竞争成本,实现企业之间合作共赢;第四,要善于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引导企业认识到承担社会责任不是简单的付出,能够提高企业的公信力,是一种互利双赢的行为。
㈢以先进的措施构筑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
如何找准党建工作与构建和谐非公企业的结合点,是值得我们认真探索的问题,按照“量上扩大、面上覆盖、点上突破、质上提高”的思路,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充分发挥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形成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为构建和谐非公企业提供政治保证。
一是要加强领导,努力营造推进非公党建工作的良好氛围。教育各级党组织充分认识加强非公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加强非公党建工作摆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中的突出位置来抓,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加大投入,坚持领导干部非公企业联系点和非公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切实为非公经济党建工作解决实际困难,为加强非公党建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政策环境,营造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和积极参与非公党建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是要抓住重点,创新模式,提高党组织组建质量。继续按照单独建、联合建、依托建、区域统建等不同形式,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在扩大党组织覆盖面的同时,做到组建一个,巩固一个,提高一个。在组建非公企业党组织过程中,要注重抓好非公党建工作与社区党建工作的衔接,把隶属于社区管理的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非公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中的党员纳入到社区党组织管理;抓好国有和集体企业改制与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衔接,保证在企业改组改制时,同步改建或组建党组织。
三是要理顺关系,强化职能,增强非公党建工作力量。坚持“五属管理”原则,以行业管理、系统管理为主,属地管理为辅,实行动态管理;选好配强党组织领导班子,特别是要有一个思想作风正派、组织能力较强、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党组织负责人,不断提高党务工作者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拓宽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渠道,发挥党建指导员联系协调优势,建立党建指导员工作激励竞争机制;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积极参与非公党建,为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开辟新的渠道。
四是要改革方式,突出效果,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不同于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在教育管理的内容和形式上不能千篇一律,要结合各自企业的性质,寓教育管理于各种有益活动之中。在教育内容上,注重抓好共同理想教育、责任意识教育、民主法制教育、业务技能教育和科技管理教育,努力使党员发挥出“平时工作能看出来、关键时刻能站出来、危急关头能豁出来”的骨干力量和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从而有效解决“隐性党员”的问题,也能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靠近党组织,不断壮大党员队伍。
构建和谐企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非公经济党建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我们要以构建富裕、文明、和谐的新满洲里为目标,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努力探索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的新途径、新方式、新思路,建立起构建和谐非公企业的长效工作机制,把非公经济党建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第五篇:非公企业党建
以党建为龙头以“双赢”为目标
——成都桐林铸造实业有限公司强党建促发展
成都桐林铸造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国内领先的汽车发动机缸体及高端铸造产品开发、生产、销售企业,是国内最大的汽车发动机缸体商品化毛坯供应企业之一。公司年生产能力5万吨,占地14万平方米,员工1200余人,年销售收入达4亿元人民币。公司党组织成立于1990年,现有1个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自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公司党总支紧紧围绕“求真务实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主题主线,不断创新和加强党的建设,实现党建和企业经营的“双赢”。2011年公司党总支被成都市委评为“成都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着眼企业文化建设,做员工思想的引领者。以党建为龙头,充分发挥公司党总支的政治引导、吸引凝聚功能,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营造先进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坚持定期利用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加强学习培训,坚持每月一次主题教育,适时组织开展“入党为什么?党员图什么?为党做什么?”、“在工作中如何体现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等专题讨论,不断强化党员的先进性意识,积极营造“和谐、团结、友爱、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统一职工思想,激发职工的集体荣誉感和主人翁精神。
着眼作用发挥,做创先争优活动的实践者。以“争做创先
1争优活动新标杆”为主题,创新活动载体,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优秀员工”评选、技能比赛、“创意功夫提案”征集等系列活动,设立“党员先锋岗”,划分“党员责任区”,在醒目位置公布党员先锋岗和党员责任区的月度业绩,强化广大党员的责任意识,影响和带动广大员工比创新、比业绩、比奉献。活动开展以来,公司多名党员先后获得各种荣誉称号,党员员工向公司提交“创意功夫提案”398份,仅2011年就为公司节约费用300多万元,公司生产4A13缸体在中国国际铸件博览会上被评为金奖。
着眼队伍建设,做优秀人才的凝聚者。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本。党总支把吸引和凝聚各种人才作为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注重落实把党员培养成优秀管理人才,把优秀管理人才培养成党员的“双向培养”机制。目前公司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有50%以上是党员,从组织上保证了公司干部队伍的先进性,也充分公司党总支是优秀人才的“凝聚者”。2011年公司党总支新储备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60多名,发展党员15名,均为公司生产一线业务骨干或关键岗位管理人员。
着眼关爱员工,做和谐企业建设的推动者。党总支坚持把员工利益放在首位,尊重关心员工,着力建立协调、发展、和谐的劳资关系,推动和谐企业建设。积极与公司管理层协调,不断提高员工福利待遇,设立了工资调整连动机制(即
社会居民生活指数及物价水平上涨到一定水平,公司业务部门即可起动工资调整机制,并且在授权范围内不需要通过管理层审批),农忙补贴、就餐补贴、成长津贴等,落实了员工养老、失业、工伤、医疗保险等制度,稳定了员工队伍,激发了广大员工立足本职干事业的工作动力。设立员工救助基金,积极扶助患病或生活遇到困难的员工及时走出困境。2010年以来,先后帮助18户员工家庭渡过难关,为员工重病家属捐款2次,金额达3万多元。
着眼履行社会责任,做社会公益事业的积极参与者。党总支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服务和回报社会,帮助企业树立良好形象。近年来,公司党总支积极与所在地村党支部实施“企村联建”,开展“携手共建美好新桐林”主题活动,投入44余万元帮助改造了村支部活动场所、修建300余米U型槽解决5社生产灌溉用水问题;为36户贫困家庭人员提供就业岗位;每年为村支部提供10万元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