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国学经典的体会
學習國學經典的體會
國學經典,一開始選修這門課時,我對其概念毫不理解,只覺得它是十分高雅的文化,似乎僅可遠觀,不可靠近。懷著忐忑的心來學習這門課後,才一點一點地瞭解,知道它也不是那麼深奧不可觸碰。同時,隨著學習時間的延伸,自己也漸漸感受到它的魅力所在,認識到了學習這門課的必要性。
什麼叫國學?在這個問題裏,我開始了學習國學經典的第一步。聽到老師的發問時頭腦完全空白,不知如何回答,後來在老師具體而詳細的解釋裏我才得知,它最早的意義是國家的學府,是中國古代的中央學府;後來指一國之學,是一國的學術;再後來,一直到現在,主要指以儒學為主體的中央文化與學術。
瞭解到國學的大概意思後,原先空洞而抽象的理念逐漸顯得清晰起來,我對國學經典的看法也開始了第一次轉變。
在之後的學習裏,八位老師陸續對經部·史部·子部·集部的內容進行了講解,對國學經典的理解也隨之越來越深刻,同時更深切地沉浸在其魅力中。對比學習前的認識,轉變頗大。
在以前,我認為國學是死板的課程,而學習過程裏,八位老師輪流教學,各有不同的講解內容和獨特的教學風格,使國學經典課程的學習顯得生動且有吸引力。同時,老師講解的豐富多樣的內容也使人瞭解到國學經典並不是枯燥無味的。
在以前,我認為國學經典只是屬於文學院學生的學習內容,對現實生活沒什麼實際作用,而通過這一學期的學習,我才認識到國學經
典對思想行動,對生活實際的意義十分重大。學習國學經典可以開發人的熟悉想,國學的豐富思想也可以使人思想受到極大啟發,讓人的思想得到洗禮,以更美的思想成就更美的人生。同時,把國學經典的諸多理論運用到學習·生活和將來的工作中,一樣受益匪淺。
在以前,我還認為國學經典只是教條主義類的東西,通過學習,領略到其魅力後,我才感受到它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文化的精髓所在,是華夏兒女在歷史中遺留下來的的瑰寶。五千年光陰流轉裏,經典名句被世人流傳,滋潤了一代又一代華人的心靈。漫漫歷史長廊裏,國學如一根堅韌的紐帶,將中華文明連在一起,展現著中華民族的精神,是我國精神智慧的結晶,是值得深入學習體會的寶貴思想財富。
回望一學期的學習歷程,發現前後自己的理解真的發生了很大的轉變。與此同時,在八位老師的講課裏,對經部·史部·子部·集部各自的內容也有所瞭解。
經,最初來源於織絲,引申為書籍;春秋戰國時書籍的專名,主要與儒家有關;漢代時指常發,專指儒家經典。經學,先秦時期指文學,先王經典;漢代開始專指研究儒家經典之學,又稱之為學術,關於儒家經典闡釋學。從五經到十三經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也是經及經學內容的發展完善過程。流傳至今的經學內容多樣,啟發豐富。厚重的歷史永遠有不可估量的偉大智慧,因此對史部的學習是我們學習生涯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正得失;以史為鏡,可知興替矣。學習失學,可以瞭解前人的智
慧,以提高自身思想高度和個人修養;還可以汲取前人的教訓,防止重蹈歷史的覆轍,以更好地行走于自己成長的道路上。
子部的內容分為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四個部分,通過對子部的學習,我對諸子百家的大致內容和諸子百家在中國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瞭解。看到這些燦如群星的學說和思想深沉,風格各異的傑作,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感也不知不覺裏增加了,我由衷地為中國的博大文化感到驕傲。
集部的目錄包括賦·詩·詞曲文和小說。在集部的內容裏,我學習了不同體裁的文學,瞭解到不同體裁下的文學各有特色且各具魅力,感受到了中國文化的多樣性。從不同體裁的文學裏,我也瞭解到了不同的文化,得到了多方面的啟發。
在四部分的各自學習和綜合分析消化後,我意識到,在當今社會,我們學習國學經典是非常有必要的。通過讀《國學》,我們的心靈會有所啟迪,有所受益,可以對照前人我們是如何做人和交友的,我們有哪些是君子行為,又有哪些是小人之舉,我們對待學習和生活的態度是否正確……
我們要用心去讀,認真品味,才能夠蕩滌內心深處的污垢,淨化我們的心靈,提升我們的道德水準,做一個實實在在的好人。我們也只有用心領會,將國學的思想運用到學習生活裏,才能使它發揮出實在的作用。
第二篇:国学体会
“学孔论孟思辨仁义礼智,参禅悟道感受禅宗道德,修身治企品悟易学人生”。华夏五千年,中国国学常盛不衰,中国传统文化生生不息;四顾寰宇,华夏文化乍起,华商捭阖纵横,数英雄人物还看今朝;溯本寻源,尽在道然中,尽在古代文明中。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学习国学,让我更进一步的了解孔子及其他教育家、思想家的学说。
今天,是一个经济飞速发展、个性空前张扬的时代,更是一个竞争激烈、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们面对着来自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压力,竞争越是激烈,越是需要调整心态,调适与他人的关系。《论语》中娓娓道来,轻轻拂去你心灵的尘土,教会你做人的道理。毕竟,这不是一个人的世界,不管多聪明能干的人,离开他人的帮助,是难有建树作为的。一个人只是一叶“舟”,而众人才是既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水!
我可以在国学经典的丛林中漫步,可以在经典国学的长河里凌波;可以在国学经典的宝库里采撷如花的词语,构筑我心中最美好的扶贫诗篇;可以用心中的最美的画笔描绘一幅幅山青水绿欢声笑语的画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国学》,只有接续《国学》薪火,才能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所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扬和光大革命精神,一定要从国学开始。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今后, 我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也为我的教育事业添光加彩。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以此为傲,也希望大家能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国学文化,使其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永不衰竭!
学习《国学》,不是我们这一代的事,也不是这几代的事,而是我们中华民族千秋万代的伟业,《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得以传承的基石。让我们在《国学经典》的丛林中漫步,在经典国学的长河里凌波,在国学经典的宝库里采撷如花的词语,构筑我们心中最美好的诗篇,用最美的画笔描绘一幅幅山青水绿欢声笑语的画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三篇:国学经典体会
学习国学的心得体会
一、学习国学提高了自身素养 经典的力量能震撼人心,它能启迪思想,开阔文化视野。修身是一切的根本,要想完善自身,只有用知识来武装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比如:工作中我要做到认真负责,无怨无悔,踏实务实;凡是能够干大事的人,都是能够坐的住的人。
很多事情失败的原因,不是行动前没有计划,而是缺少计划前的行动。要善于从自身找不足,制度切实可行的计划,立足实际,向着眼前的目标奋进。
二、学习国学丰富了我做人的道理
古为今用,是我们学习古代文学的唯一目的。学习国学,让我了解了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丰富了知识,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陶冶了情操,提高了文化素养。
通过学习国学,让我明白对自己的父母和亲人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包括听父母的话,尊敬父母和其他长辈,关心体贴父母;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热爱学习,与家人共同创造和谐快乐的生活;真实的感受父母养育之恩,有效的培养孩子关爱家庭、孝敬父母。
对待有困难的人,应该以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待犯了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教育孩子方面,从小要教育孩子讲礼貌,做一个有礼貌的人;要让孩子学会感恩,有孝心,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国学是中国人的国粹,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我要继续学习国学,让国学经典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的人生走的轻松而洒脱。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从学习国学开始,接续国学薪火,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篇二:学习国学心得体会
学习国学心得体会
陈彩云
经过此次的学习,让我对国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感受到国学中的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经典理论,细细的反省一下,我感觉确实受益匪浅。
一、学习国学可以提高自己的素养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识能够让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发怒不是指责,要从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个短期和长期目标,放在一个最显眼的位置,能够时时的看到,这样你就能比较容易的实现目标。
二、国学让我学会感恩
用。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讲礼貌,尊敬长辈等。它在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可以说,国学知识里面对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今后, 我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以此为傲,也希望大家能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国学文化,使其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永不衰竭!篇三:国学经典心得体会
读国学经典心得体会
童红
近段时间,我们通过研修网学习了国学经典,通过学习渐渐地了解了书中的意思。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著作中,《论语》一直闪耀着特别的光芒。两千多年来,《论语》中“仁爱”的核心思想,始终浸润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光芒,它为不同时期、不同年代的人们所推崇,所向往。原来总以为孔子是离自己很遥远的古代圣贤,《论语》是学术家们才研究的历史文化遗产,从没有想到它会如此亲近地来到我们身边。《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作为教师,假如我们能感受到这些,那我们的心中肯定会少许多怨言,肯定会是一名快乐而幸福的教师。真正好的老师应像孔夫子这样,平和地跟学生商量把这种天地人三才共荣共生的关系讲透。面对不同的学生,我们老师就需要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就像孔子所说的那样要“爱人”、“知识”。关爱别人,就是仁,了解别人,就是智。对学生多些了解,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对成绩差的学生应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正确地引导,相信他们一定会在自己的教育下有所转变,只是迟早而已。
国学经典里的每一个故事都告诉了我们许多人生的哲理和处事做人的道理,在扩大我们的阅读量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的思想、行为。让优秀的国学经典始终伴随着我们,让我们一起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
《国学经典与教育》之教育思想心得体会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绵延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也是因为国学文化一直贯穿于每一个中国人的成长历程。
我学习《论语》的收获是很大的。在论语中,孔子表达的“学”,不仅仅是读书学知识,而是泛指学习做人处事的道理。孔子一生热爱学习,而且乐此不疲,一直到了晚年还刻苦钻研非常深奥难懂的《周易》,故有“韦编三绝”的美传。
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其次,学习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第三,是要专心致志,知难而进。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意
思是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世俗所累。第四,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说明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在教学中,我们更要鼓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但学生树立志向后,又为这个志向做出了什么呢?我们是否只是鼓励学生凭空说出的一种空想呢?这个恐怕有人很少考虑。远大的志向谁都能说出很多,也能说得很大、很远,但关键是要看看是否能付诸实际行动!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却对“远大”的理想大加赞扬,对现实的理想“哂之”又“哂之”,认为这是学生胸无大志的表现,没有出息的表现。好象他做的都是小事,没有什么舍己为人的大理想。但是他的内心是充盈的,他的理想是现实的,可行的,不是空洞的,不着边际的。比如:我们教育学生爱国,怎样做才是爱国?什么样的行为是不爱国?学生心目中有没有一个完整的定位?有的教育专家提出:学生能主动捡起一片纸,这就是爱国!所以我们教育学生励志,不妨把眼光收回来,放在眼下能付诸行动的,哪怕为了理想只迈出一小步。“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年代已经
过去,励志要切合我们的实际,不能盲目地做“假大空”的文章。
学习《国学》有以下感悟:
一、学习国学可以提高自己的素养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识能够让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发怒不是指责,要从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个短期和长期目标,放在一个最显眼的位置,能够时时的看到,这样你就能比较容易的实现目标。
二、《国学》让我学会感恩 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讲礼貌,尊敬长辈等。它在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可以说,国学知识里面对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今后, 我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以此为傲,也希望大家能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国学文化,使其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永不衰竭!篇四:学习《国学经典与教育》心得体会
学习《国学经典与教育》心得体会
2010年9月至11月,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国学经典与教育》的学习。这次学习分为两种学习方式,一是通过网络听教学视频(教授讲座),二是学习教材《国学经典与教育读本》(一、二)。原来我对国学仅仅是知道而已,平时教学中虽有涉及,但受小学生的接受能力的限制,也是粗略的给小学生讲解,并未更深地从中国文化的历史传承,从《国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上,对中国人的影响上过多考虑。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深刻地领会到《国学》中的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经典理论,感觉国学不仅在庙堂上生辉,在民间照样闪光。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绵延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也是因为国学文化一直贯穿于每一个中国人的成长历程。细细的反省一下,我感觉确实受益匪浅。
一、国学经典源远流长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是华夏沃土灿若晨星的瑰宝。亘古历今,经典名句滋润了一代又一代华人的心灵,炎黄子孙在“经典”的摇篮里孕育,华夏儿女在“名句”的吟诵中成长。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国学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像一根坚韧的纽带,将形形色色的中华文明之珠串连在一起,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其优秀的思想文化已超越时空界限,融入到世界文化和现代文明之中,成为了传之千古、放之四海的人类共有的文明与智慧的结晶。
二、学习国学可以提高自己的素养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识能够让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发怒不是指责,要从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个短期和长期目标,放在一个最显眼的位置,能够时时的看到,这样你就能比较容易的实现目标。
四、修身养性,德行人生。
而要达到此目的,教师自己首先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因此,教师必须修身养性,经得起各种不良现象的诱惑。
五、学习《国学》,让我懂得如何学习和如何教育学生。
《明儒学案》曰:“古人之於学者,其不轻授如此,盖欲其自得之也。即释氏亦最忌道破,人便作光影玩弄耳。”古代的老师不轻易的传授知识就是想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即便佛教传经也最忌讳完全说破,因为那样学生就会轻松获得而把学习当成玩乐。现在的教学,再也不能用以前填鸭式的方法了,寓教于乐才是教师的首选。“师者,善于传道,授业解惑也;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也矣。”老师要善于传授道理教授学业和解答疑惑,不懂道理,学业不精湛,学生有疑惑却不能解答,这算不上老师。所以,老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技能,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参加学习和培训。要想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就要满斛水。《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学习《国学》,不是我们这一代的事,也不是这几代的事,而是我们中华民族千秋万代的伟业,《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得以传承的基石。今后, 我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也为我的教育事业添光加彩。让我们在《国学经典》的丛林中漫步,在经典国学的长河里凌波,在国学经典的宝库里采撷如花的词语,构筑我们心中最美好的诗篇,用最美的画笔描绘一幅幅山青水绿欢声笑语的画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篇五:国学经典心得
读《国学经典与教育》心得
教与学是个双向的过程,正如儒者所言“教学相长”,除了老师的教授外,受教育者自身也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1、深造自得
孟子从“尽心、知性、知天”思想出发,认为知识的学习,并非从外而来,必须经过自己主动自觉的努力钻研,才能彻底领悟;既然万事万物的道理都在我心中,那么只有自求自得,才能深入心灵而有所得,才能达到运用自如的地步。所以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左右逢原”他认为君子要得到高深的造诣,需要运用正确的方法,这就是要求他自觉的追求而得到。自觉追求而得到的,掌握得会比较牢固,牢固的掌握了,就会积蓄得很深,积蓄的深了,就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据此,孟子主张,学习的深化,必须要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尤其是学习中要有独立思考精神,读书是必要的,但应求理解,而不能书云亦云,对前代的文献典籍,不要轻信,不能盲从。
2、反求诸己、改过迁善。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离娄上》)在行动和学习上,要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主体要自觉反省。对于比自己优秀的人,不能埋怨他,“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也。”(《公孙丑上》)
3、立志持志、磨练意志。
孟子说:“仁义而已矣。??居仁由义,大王之事备矣。”(《尽心上》)一个人能以“仁义”为志,才能分辨善恶,认清当为与不当为之事,“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离娄下》)孟子强调立志的同时,也非常重视“持志”,“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尽心上》)即要求人们不管处在得意或穷困的时候,都要能坚持自己的理想。除了立志、持志外,“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佛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告子下》)一个“大丈夫”经过磨炼,应当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滕文公下》),并且为了道义,在必要时要能“舍身取义”。
4、专心致志、持之以恒。
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孟子举例说: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两个人同时跟一个围棋国手学习下棋,但结果大不相同,这决非由于其智力差异,而是由于专心与不专心的缘故。因此,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集中注意力,这是孟子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科学原则。
孟子主张专心致志的同时,还提出了持之以恒的思想。他告诫学生说: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山间小道经常去走就变成了一条路,如果有一段时间不走,便会被茅草 所堵塞。学习亦然。如果停下一个时期不用心学习,学到的知识也会遗忘。因此,学习要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他说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有所作为的人做一件事如同掘井,掘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水,就停止挖掘,结果等于没挖,这说明有为者必须有恒心,不能半途而废。学习也是如此,必须坚持到底,不能功亏一篑。孟子反对一曝十寒的学习态度,他说: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即使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晒它一天,冷却十天,也不可能得到生长。都是反复强调学习要持之以恒。
第四篇:国学体会
诵读《国学》心得
《国学》诵读活动,让我受益匪浅。从这里,我获得了自己以前不知道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我知道了历史上的许多故事。它们含义深刻,仿佛就是一条智慧的长河。
从这里学到了《大学》告诉你怎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高尚情怀。《中庸》则会告诉你什么是不偏不倚。
本学期的诵读活动,让我了解了“道”。它是摸不到,看不见,听不见的,而它就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
总之,《国学》就像知识的海洋,让你了解无穷无尽的知识,让你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比如:“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这么区区几个小字,却是蕴含着多么深刻的道理!
诵读《国学》,让我知道应该怎样去做人:要关心老人,关爱少年,信任朋友,勤勉敬事,不居功自傲。
《国学》诵读活动让我受益终生。
读《国学》有感
我们诵读了两年的《国学》。我积累了许多的好句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人乎?”“夫唯唯弗居,是以不去”等。所以我喜欢这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通过诵读,我明白了它的道理是:‘道’产生浑然一体的元气,元气又分裂成对立的阴阳,阴阳互相交融达到和谐状态,万物就在这种和谐状态中产生。
而道生一是一个漫长的阶段,“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一个变化的过程。它哺育着万物。人们常说人算不如天算,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一切事物都由命运决定的,比如他这辈子可能从贫穷到富有,是要经过漫长的时间和努力才能得到。也可能很短暂就得到,那是找到了正确的道路。就像道生“一”,有了“一”才能去创造“二”和“三”。最后才可以去开辟出来一个光明的道路——“三生万物”。它们每个过程都需要漫长的时间去实践和努力创造。
通过诵读,我不仅积累了这样的好句,而且也知道了无论做什么事,都不会出现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而是要靠我们自己去创造和用我们的双手努力才能换回。
学习国学的感受
国学博大精深,自问知之甚少,我原本以为“国学”只是年老学者们钻在故纸堆里埋首做的文章。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才明白国学几千年来一直是我们中国国学博大精深,是我们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我们中国文人的精神脊梁,自问知之甚少,其实一直以来,我觉得国学真的很深奥。更何况这种知识小的学生又怎能看的懂。老师还一直叫我们读、背,我一看到国学书上那难背又绕口的句子我头都大了。
但是,当我仔细体会和回味时,却又受益匪浅。是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终于体会到古人写下这句诗时,感触是多么深。
一句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让我明白了学习是要靠思考和不断努力才能成功。只有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惘;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有危险
一句话隐藏着这么深奥的意义。只能说它是我们国家国民智慧的结晶。它既是民族的、国家的、同样还是人类的、世界的。此时此刻,我发现了一本书,一句话,只有慢慢的体会,才会感悟那难以令人理解的道理。仅仅一句话,便让我有如此深厚的感触,让我对学习国学更是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每个民族都欲弘扬本民族的文化,提倡自己的国学,按此思路去放宽我们的视野,身为中国当代学生的我们,努力、扎实地学习国学,绝对是责无旁贷的!
学《国学》后感
从二年级开始,我们班就一直开展国学诵读活动,我非常喜欢。我们现在学习的是:国学《老子篇》。学了这册书,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永生难忘。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这是国学中令我感悟最深的一句话。它的意思是: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喧杂的音乐使人听觉不灵,丰盛的美食使人口味败坏。我们应该避免它,因为小学生就是这样,总是认为什么都是最好的,可那个东西总会害了你。
在《国学》里,一个汉字就是一部微型的文化史,一首好诗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日积月累通过讲述许多生动的故事,帮助你积累文化知识。他们像 钢筋;水泥和砖瓦共同构筑起你自己的文化大厦。
在夏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们通过读、想、说、写的深切体验,真正走进由国学经典构成的看似古老,实则鲜活的文化世界。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厚重、湿润与美好。
《国学》是一条经典文化的长河,从这里,我们将进入祖国传统文化的圣殿,获得成长的自信与快乐,获得人生的智慧与力量!
国学心得
同学们,你们知道国学是什么,你还知道我们学了几年吗?我们国学足足学了两年,我们以前学到了”唯天下至对,为能聪明睿智,足以有临卫;宽裕温柔,足以有空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溥溥如天,渊泉如渊,见而民黄不敬,言而民不信,行民不莫说,是以声名洋益孚中国”这句话讲他出现在民众面前,民众没有不尊敬的;他所说的话,民众没有不信任的。
这些国学不但教会了我做人、明理,而且教了我怎样不用暴力去解决事情。我在本次学习中所获最大的“绝圣弃智,明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智,盗贼无有”这就是我在本期的收获。
希望同学们都在找来读一读。
学国学感想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他教过的学生不下三千人,人们把他和学生上课时的交流记载了下来,这就是《论语》。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讲的是学习的方法,它让我们在学习后再温习一遍,好好温习了旧知识后,就会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我想起每到课间或回家后,我都会复习一下当天的内容,每次复习后,就会比以前有更深的理解,更深的体会,可总觉得还是有一些没想到,所以以后我要常常复习,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把自己讨厌的东西给别人,不要让别人来做自己所讨厌的事。我想起有一次妈妈在我的碗里舀了很多红薯,我不想吃,就赶快夹给了爸爸,读了这一句话后,我在也没有偷偷地把红薯给爸爸了。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习鲁迅先生,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严于利己,宽以待人。如果人人都能学习鲁迅先生,这世界该多么的美好,多么的和谐啊!
通过学习《论语》,使我明白了:学习要讲究方法;遇到困难,就得去克服它;还懂得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道理。
学《国学》心得
从三年级开始,我们便开始学习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国学》,其中有《论语》、《大学》、《老子》„„它们各有各的道理,常常使我在生活中领悟到。
《论语》中说过,“巧言令色,鲜矣仁”。意思也就是说话再好,也可能是在骗人。
记着,有一次,妈妈带我到市场上买衣服,走到前面,我看到了一件裙子,觉得挺漂亮,便想买。可是一看价钱,8元,价钱有点低,不会是杂货吧。卖裙子的人见我有些犹豫,便说:“小姑娘,这件裙子挺漂亮,非常适合你。快买吧,就剩一件了,不但漂亮,而且质量好!”听了这番话,我有些动心了,便买了。可是,穿了不到一个月就烂了好几处。这才让我领悟到“巧言令色,鲜矣仁”这句话的意思。
这本书的知识面特别广,成语故事,古诗,文言文都有,准会让你学到许多知识。
国学心得
在我的心里国学已经成了比较重要的一课了。它教懂了我许多知识,里面的名句阻止了我许多不良习惯和言行举止。
我现在正学第九册国学,这一册是老子写的《道德经》散文,给我讲了道与自然和道与规律。“道”,她就像一个母亲一样孕育着自然万物;她无色无味也无形,甚至说不清也道不明,但却无所不在。在这几课中,我学习了很多好句子。如:“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中日”“知人智,自知者明”„„其中“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鼓舞了我们备战运动会,让我们知道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胜利。
在每篇课文后都有诗词和小故事,给了我启发,加深了我对课文对理解。课后还字的注解,还写出了这个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和隶书,让我慢慢地接触到一篇又一篇古文。
我读了老子写的短文,仿佛见到了他本人。这本书的知识让给受益匪浅,一生受用。
我学《国学》的收获
你们想知道我学《国学》后的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吗?“巧言令色,鲜以仁”?不对。“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也不对。对了,我学国学印象最深的句子就是:“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这句话出自我们的《国学》第五册。这句话的意思是: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那样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
我给大家讲个小故事吧,这是我前几天亲眼所见的一个真实的事:一个年轻小伙子在路上悠闲的走着,忽然撞上了一位挎着装有鸡蛋篮子的老奶奶。老奶奶摔倒了,鸡蛋也都摔碎了,这个年轻人没有把老奶奶扶起来,也没有清理鸡蛋的残留物,而是在众目睽睽之下,逃之夭夭。想必他一定没有听说过“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这句话。他不知道应该对自己要要求严格。
这句话是我明白了许多道理:在和好朋友吵架时,我应该先承认错误;当我见到老师时,应该规规矩矩的敬个礼;当我撞上别人的时候,应该先道声“对不起”……
这句话将使我终生受益。
学《国学》心得体会
自从学了《国学》以后,我获得了成长的自信与快乐,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国学》这套书中,有许多经典的名句我都非常喜欢。像“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句话告诉我们不合理的事不看、不听、不说、不做。自从我学过了这句话,我在生活中不合理的事我不会看,不合理的话不听,不合理的话不说,不合理的事不做。就是这句话,我时时刻刻的记在了心里,让我受益终生。
当然让我受益终生的不止一句,以“诚”相待,以“信”相许,以“宽”相守,以“怒”相敬。对人要诚恳,对人要守信,对人要宽容,对人要饶恕。这些我都做到了。因为这句话深深的记在了我的心里。
《国学》对我的启发真是太大了,我今后一定要学以致用,让《国学》成为我最亲密的伙伴吧!
学《国学》心得
我们学《国学》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了!其中有一句令我印象深刻的句子:“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这句话的意思是:不合理的事不看、不听、不说、不做。而我已经将这句话作为我的座右铭了,它时时刻刻的在我身边提醒着我。
记得有一次,我看到有两个人打架,还在互相骂。我在旁边津津有味地看着,并且在旁边起哄,甚至还帮着我的一个朋友打另外一个。可是没想到他们却反过来打我,还告老师。我把他们打架的事如实告诉了老师,可他们都不承认。老师把我说教了一顿。第二次,他们俩又打架了,我想起了在我的座右铭:“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我连看都没看就走了。
生活就是这样,如看见一些不合理的事,不要起哄,要远离。这句活让我受益匪浅。从那以后,我再也离不开《国学》这本书了。
我希望大家找来这本书好好读读,它会让你一生受益不尽。
学《国学》心得
读国学学经典,从我个人来说,有不少的收获和体会。收获可以从两方面来说:一,提高自身素养,为学知识打好基础。多从国学与经典学中学到做人的道理,处世的哲学。
在为人处世上我也从国学经典中学到不少。曾学到过孟子的这样一曾学过句话:”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更应该以此做为自身的行事标准。人可以穷,但是要有骨气,要有奋斗的中心。现在这个时代,只要勤劳,就能创造财富。做为一个农民的孩子,我从小就是吃苦长大的。但是我却很感激少年时的贫穷,它就是一笔财富。让我成为人个正直、勤劳的人。现代社会机遇很多,造就了很多骤富的人,但是,由于来得太容易,所以一切都显得那么不塌实。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才过上好日子没几年,不能满足。我想不只是那么富二代,处在这个太平盛世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以“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时刻警醒着我们。
国学知识,渊博广大,我们要将国学知识延续。
学《国学》心得
学了《国学》这本书,我增长了许多的知识。
比方说我知道了:孝,养,目,山,焚,心,身……字的隶书,小篆,金文,甲骨文以及它那样写的意义;还有读了《国学》第六册的第二课《乐》中,“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让我惊讶极了!当时的人时时刻刻都想着吃肉,可孔子听了《韶》乐之后,很久都尝不出肉的滋味。好像《韶》是舜帝时的乐曲,歌颂的是舜的功业。还有一课教育我不合理的事不看,不听,不说,不做.还让我小心花言巧语,伪装的和和颜悦色的人,因为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也让我明白了求生害人这种人不值得人尊敬!我还知道了,流芳百世的岳飞与遗臭万年的秦桧,以及”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这本书让我知道了许多的东西,明白了许多的道理,我真希望再多出几种这样的书,让我对书的喜爱永无止境!
《国学心德》
学了《国学》我感到多了许多的知识,是我知道了以前的古文字,让我们一起打开文化传统的圣堂。
我们主要学了“道”她是宇宙的起源。她就像母亲一样,孕育着自然万物;它无色无味也无形,甚至说不清道不明,但却无处不在。我们还要学习独立思考,不受外界干扰。我们还学了许多的语句,例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处其实,不居其华。”“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等一些好的语句。还有汉字,这是一个很庞大的家族。像一个活泼的小娃娃,各个都有他自己的的本意。比如:“犬”的金文字形,像一只头朝上、尾巴朝下的狗的样子,他本来的意识是狗。是从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是多么漫长的历史长河呀!
学了《国学》我懂得了,我们要学着独立思考,不受外界干扰。汉字也有这么漫长的历史长河。还有这么一个汉字大家族。
《国学》使我了解了许多的知识,我以后要把他们用在实际的生活当中,灵活运用这些知识。
学《国学》心得
五年级(2)贺晨阳
从四年级开始,我们老师就教我们《国学》,我从中得到了很多感悟。
我们现在正在学第九册出自《老子》选。一开始,里面的话对现在话来说,简直不知在说什么,通过我们细嚼慢咽,才懂得了一点点的知识,我从中得到了许多道理:空虚之处才有大用,世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做人要讲究“道”„„但是,我们开始一直不愿上,要么办手抄报、要么写心得、要么让我们背《国学》、要么„„但是,我们得到了许多道理,使我们的文化又向前了几步。似乎我们都是以前的孩子,光说听不懂的话,但我们又感到自豪。因为我们会背古文,开阔了我们的知识面,又让我学到了做人的道理。
夏老师在带领我们诵读《国学》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却从来不说累,耐心地教我们古文。我们都非常感谢夏老师,她不仅给我们的是知识,更多的是爱。
我今后要好好学《国学》,不辜负夏老师对我们的一片心意。
学《国学》心得
五年级(2)班张泽鑫
学《国学》后,不仅让我认识了孔子孟子等人,还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学到了许多古文。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出自《论语》中《卫灵公》篇的“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这一句。它是我的座右铭,这句话的意思是:对自己要求严格,对别人很少责备。
在生活中,有很多时候我们做的却和这句话说的完全相反。就比如说我自己:有一次,我祈求几个同学帮我折星星。于是,他们答应了,可等到星星折完后,我又嫌那几个同学折得太丑了。从此,那几个同学就不理我了。
从那时起,我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对别人要求宽松,对自己要求严格,这才是做人的道理。这就是《国学》课上学的“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让我们记住这句话吧,按照这就话所说的去做,你身边的朋友会越来越多。
这句话是我终生受益。
我学习国学经典的心得体会
古为今用,是我们学习古代文字的唯一目的。学习《国学》,让我了解了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丰富了知识,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陶冶了情操,提高了文化素养。
通过学习《国学》,让我明白对自己的父母和亲人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包括听父母的话,尊敬父母和其他长辈,关心体贴父母﹔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热爱学习,与家人共创造和谐快乐的生活﹔真实地感受父母养育之恩,有效培养孩子关爱家庭,孝敬父母。
对待有困难的人,应该以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待犯了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教育孩子方面从小要教育孩子讲礼貌,做一个有礼貌的人﹔要让孩子学会感恩,有孝心,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国学是中国人的国粹,承载着中国五千年的文明。我要继续学习《国学》,让国学经典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的人生走得轻松而洒脱。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从学习国学开始,接续国学薪火,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国学》心得
我们开展朗诵国学已经两年多了,国学中有不少句子让我明白也许多的道理。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言必信,行必果。”这句话让我知道了对别人答应的承诺一定要做到,这样才不会让别人对你有不好的印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句话我也很喜欢。有一次,我的好朋友刘嘉瑞让我去她家参加她的生日派对,我斩钉截铁地说:“可以!”但到了她生日那一天,妈妈突然要带我去公园玩。我虽然很想去公园玩,但她今天过生日,我到底去不是不去,我想了很久„„
忽然我想起了一句国学中的话:“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我就对妈妈说:“妈妈,今天是刘嘉瑞过生日,我们能不能下次再去。”妈妈回答说:“好吧!”就是因为这句名言,我才不会失去一个要好的朋友。
《国学》是非常好的一本书,大家有机会一定要读一读。而我也会更加认真的去学习这书,使我终生受益的好书。
第五篇:学习《国学与经典》新的体会
学习《国学经典与教育》心得体会
开学初,我参加了大渡口区进修学校举办的《国学经典与教育》的培训,它包括两本教材及四个教学视频。学校也对我们每位教师进行了培训,原来我对国学仅仅是知道而已,经过此次的培训和学习,让我对国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感受到国学中的一些经典言论,使我受益匪浅。
我们都知道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它提倡注意个人修养,推崇“修身齐家治国天下平。”我们今天所说的“闲时莫论人非,静时反思己过”,“独处静思”,都说明了一个人只有在独处中,在反思中,才能更清醒地认识自己,看清自己个性中的弱点,在反思中逐渐走向个性的完善。于是,尊重、赏识、宽容、谦逊,成为自己人格修养中的亮点,坚持不轻言放弃,成为自己事业的信念。而且知识能够让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发怒不是指责,要从自身找不足,这样就能比较容易的实现目标。
还有,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俤,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使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如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待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它教我们如何去做一个善良的人,孝敬的人,宽容的人,有礼貌的人。为我们指出了正确的方向。
今后,我要加强学习,让“国学经典”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