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
旺山村委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
(2010年——2015年)
第一章、旺山村委概况
(一)地理位置
鉴江开发区旺山村委地处茂化公路傍,旺山村委位于化州鉴江东面。毗邻东方红村委,属平原村,辖15个自然村,幅员面积7平方公里,常年气温23摄氏度。距市区4公里,距镇政府2公里。
(二)人口状况
旺山村委会辖15条自然村,总户数为890户,总人口为4920人,其中男性2706人、女性2214人。全村共有劳动力1722人,其中男劳动力1033人、女劳动力688人。残疾或精神病者85人,五保户8人,低保户53户。经商个体户320人,从事汽车运输55人,种植业大户13户,养殖业大户32户。
(三)务工和就业情况
常年外出务工550人,其中男性370人,女性180人,市镇内务工330人,男性主要从事建筑业,女性主要从事服务业。
(四)农民生活条件及基础设施状况
农民居住方面:目前仍有40户195人还居住在危房内,主要集中在九介坡村和酒铺村。生活用水方面:目前受工厂污水影响,饮水困难户数470户2730人,牲畜数1030头。交通方面:村级公路12公里,硬化路面宽约5米。淡水养殖方面:旺山村委共有鱼塘69张。
(五)土地资源和经济发展情况
全村有土地资源3800亩,其中农业用地3000亩(田3000亩,山地800亩),林地面积930亩;鱼塘面积875亩。人均耕地面积0.7亩。粮食作物2300亩,产量1380吨。2010年生猪出栏6300头,小家畜10030只,人均纯收入3800元。
(六)社会事业发展基本情况
全村有电视农户130户,电话800户,卫生站点1个,村小学1所学生320人,幼儿园1所35人,村党员活动室和村两委办公室占地80平方米,计划生育服务室1个。2010年4200人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
(七)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党支部和团支部基本情况。共有党员81名,其中男性党员73人,女性党员8人;高中及以上文化25人,初中文化38人,初中以下文化18人;35岁以下13人,35至45岁27人,45至59岁20人,60岁以上21人。党支部委员会由6人组成,郭建平同志任党支部书记。共青团员107人。
村委会基本情况。村委会由6人组成,陈伟同志任村委会主任。分别成立了民事调解委员会、治安巡逻队、应急分队、计生协会、村民代表大会、民主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村务公开领导和监督小组。
第二章、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
发展思路: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四位一体”和推进城乡一体化“三个集中”及新农村建设工作要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发展、基层组织建设、农村环境建设,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发展定位:重点打造养殖业。投资8万元,其中申请省财政扶贫资金0.52万元,帮扶单位筹集资金7.48万元开发经营瓦窑山养殖场,预计可使村委会集体经济年收入逾3万元。购买碾米机。投资金额8万元,资金全部由帮扶单位筹集,预计月加工大米1.5万斤,使村委会集体经济年收入逾0.6万元。同时实施土地规模经营,壮大集体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发展目标:到2015年,土地规模经营达到60%以上,农民集中居住达到90%以上,农村劳动力就业率达到90%以上,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4万元,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00元以上,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基本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第三章、产业发展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区域统筹、城乡统筹、环境统筹、社会服务统筹、基础设施统筹”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客观规律,尊重农民意愿,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坚持规划先行,适度超前,政府主导,依靠群众,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节约土地,配套建设,形成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产业规划项目
1、种植业。在旱坡地、易地开发地发展甘蔗650亩。
2、养殖业。动员广大农户积极发展养殖业,抓好生猪及小家禽的养殖,2015年生猪出栏达到6300头,小家禽达到10060万只。
(三)产业运行管理规划
1、形式。组建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将土地整理后的新增耕地由公司集中规模经营,实行公司化管理,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
2、集体经济的利益分配原则。集体经济壮大后,一是继续扩大开发、建设规模。二是发展社会事业。三是保证农民在务工中获取稳定的收入。
第四章、基础设施建设
(一)完善道路建设
为使村组、集中聚居点、企业等的连接更畅通、密切,2010年至2013年将新增1条硬化路面4.6千米,泥结碎石路6条共计8000米以改善目前村道道路状况。
(二)巩固水利设施建设
2010年至2013年将完成农渠3条,新建农渠1条,完成人畜饮水工程;通过以上工程可基本解决全村村民生产生活用水问题。
第五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环境建设1、2010年底,完成57户农户安装自来水管网。
2、加大对市争取力度,认真落实危房改造,2年内将将旺山村委所有的危房改造成砖瓦房或楼房。
3、加强院落环境整治,实施农村生产生活垃圾分类集中统一处理,对公路沿线农户的垃圾实行集中清运。
第六章、社会事业发展规划
1、完善集培训、教育、党员活动为一体的建筑面积90平方米的多功能村级标准活动室,设置信息化教育、电化教育和远程教育室、文化服务站、农村便民书店、村广播室,以此为载体,加强党员、群
众的政策理论、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学习和农村实用技术及农民就业的培训,培养一支发展现代农业的新型农民队伍。
2、建立村级标准化卫生站,继续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完善计生服务体系,建立计生服务室,抓好“三查一治”,保持低生育水平,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3、落实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完善救助体系,不断提高对农村低保户、五保户、特困户等群众的救助能力和水平,落实农村泥砖房改造,扩大泥砖房改造面。
4、切实搞好劳务培训,实现充分就业。认真做好本村劳动力调查、核实与登记工作。重点抓好以制衣为主的技能培训,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实现村劳动力就业全覆盖和充分就业目标。
第七章、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规划
(一)党组织建设规划
1、继续开展村级党组织“五个好”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2、配强配足村级班子,认真开展好后备干部的考察培养工作,对个别年龄大、能力差的村干部进行调整,充分发挥“一村一名”大学生参谋助村作用。
3、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按照“十六字”方针,力争每年发展一至二名新党员。
4、加强党员教育与管理,巩固先进性教育成果,抓好党员的政策理论、法律法规和农村实用技术的学习与培训,重点加强流动党员、在外务工党员管理,充分发挥党员特别是无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5、建立和完善党员活动室,规范各项工作制度,以此为载体,发挥阵地作用,培养、造就一支新型党员和农民队伍。
(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全面实行党务和村务公开,完善民主管理、民主议事、民主决策、民主选举、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继续完善“一事一议”制度,引导农民自主开展农村公益性设施建设。
(三)精神文明建设
深入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经常组织文化支农助教活动,加强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特别要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教育。通过努力,形成生存环境怡人、生活条件优越,文化生活丰富,家庭和睦,勤俭自强、诚信守法,各项事业健康发展,文明程度较高的新农村、新风尚,塑造农村新风貌。
附
1、旺山村委2010年至2013年新村扶贫发展规划表
化州市政协办公室(盖章)鉴江开发试验区(盖章)旺山村委会(盖章)化州市委统战部2010年5月10日2010年5月10日 茂名市耀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2010年5月10日
第二篇:北京市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
北京市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
前言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十一五”时期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重点解决的问题。
“十一五”时期是首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阶段,也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时期。作为“十一五”时期全市重点专项规划,本规划担负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规划农村产业布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任务,对实现中央提出的新阶段向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方向转变,打破城乡二元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实现“新北京、新奥运”的战略构想和构建首都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具有重要意义。
本规划以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为依据,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市委九届十次全会的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历史任务,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提升非农产业水平,推进村镇规划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具体落实《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本规划所指的农村,包括北京市域内的乡镇和村庄。截至2005年底,有185个乡镇,3953个行政村,乡村户数为142.2万户,乡村人口为381.8万人。
本规划期限为2006年-2010年。第一部分“十一五”时期新农村建设的背景
“十五”时期,北京市农村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全市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发展水平的大背景下,农村作为首都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的主要空间,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生态日益改善,人民生活富裕程度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十五”时期各项计划目标顺利完成,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框架初步确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站在新的起点上。
一、发展基础
都市型现代农业格局正在形成。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城市区域功能定位,实现了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区域主导产业正在形成,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体系和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加强,培育出一批具有首都特色、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农产品品牌;农业的生态功能加强,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绿化隔离带等工程建设,改善了首都生态环境,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50.5%;农业向第二三产业延伸,生态旅游、民俗旅游、观光农业成为新的增长点。具有多功能的都市型现代农业格局正在形成。
农村工业化基础得到加强。工业进入企业集中布局、产业区域定位、积聚效益突出的集约化布局新阶段。实施重组引资战略,使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实现质的飞跃。二次创业成效显著,都市型工业发展加快,规模企业贡献率加大,外向型经济快速增长,非公经济比重提高,郊区二三产业比重已经达到89.2%。
郊区城镇化带动村镇建设。小城镇迅速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重视。集中供水、污水处理、电力设施等一批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了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及投资环境。山区水利富民工程、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村村通油路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等民心工程,提高了道路、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
城乡统筹开创协调发展新格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统筹城乡发展决策,政府职能部门开始建立城乡统筹协调管理机制。从产业布局、土地利用、投资建设、就业保障、文教卫生等多方面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促进了城市优质要素向农村加快流动,社会资源配置和国民收入分配向农村倾斜,城乡一体化的建设管理格局已经初步建立。
体制改革创造发展新环境。落实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免征农业税,建立财政对村级组织运转补贴机制。完善农业支持和保护政策体系,实行农村低保、粮食直补、小额贷款、银农合作、富民养山及生态林补偿等政策,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起到明显的作用。增收机制促进农民生活迈向全面小康。制定农民就业鼓励政策,建立农民培训机制,鼓励农民自主创业,调整征地补偿政策,改善社会保障措施,形成以区县为主导的非农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加快转移。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4687元增加到2005年7860元,已经接近农村全面小康社会标准。
专栏1:“十五”时期农村经济发展指标完成情况
——农业增加值
“十五”计划100亿元,2004年农业增加值初步统计数据为105.93亿元,由于国家调整GDP核算方法,与经济普查相衔接调整为95.5亿元,2005年实际完成97.7亿元。
——郊区二、三产业比重
“十五”计划87%,实际完成89.2%。
——农业总产值中养殖业比重
“十五”计划58%,实际完成58.5%。
——农业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十五”计划60%,实际完成>60%。
——郊区城市化率
“十五”计划45%,实际完成>48.1%。
——林木覆盖率
“十五”计划48%,实际完成50.5%。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
“十五”计划6%,实际完成9.9%。
二、历史机遇
“十一五”时期是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构建现代国际城市基本框架的关键时期,也是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入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
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和向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要阶段性转变,为进一步理顺城乡关系,解决好“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坚持“五个统筹”的发展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为进一步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全面实施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落实区县功能定位,开发新城建设,将进一步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激发农村的发展活力。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京津冀及环渤海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深化,将进一步拓展农村的发展空间。
公共财政等社会投入全面向郊区倾斜,城乡在资源、空间、市场、科技、人才、品牌等多方面优势互补、互相促进格局的形成,必将使农村面临空前有利的发展环境。
三、面临挑战
“十一五”时期,北京农村发展面临经济全球化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可持续发展战略日益凸显等基本趋势。面临着资源环境和市场的制约、制度障碍和基础薄弱三个主要方面的问题与挑战。
资源环境制约主要是土地、水资源、能源以及环境保护等约束日趋严峻。资源利用效率不高跟资源紧约束的状况和节约型城市的要求存在明显反差。保护农业用地与加快城乡发展之间的土地供求矛盾突出。占全市用水总量近40%的农业用水将面临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限制。此外,农业还面临着入世后国内外优质低价产品的市场压力。
制度障碍主要是城乡二元体制尚未从根本上打破,城市带动和支持农村的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制约着政府、集体、农民和全社会形成合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基础薄弱主要是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滞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仍在扩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水平不高;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偏低,职业教育与义务教育有待进一步衔接,农民的生活方式有待进一步改善。特别是处于城镇化进程加快的社会矛盾凸显时期,需要正确认识面临的问题,增强忧患意识,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
第二部分“十一五”时期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十一五”时期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围绕发展的主题,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以创新为动力,抓住突破城乡二元体制障碍的关键,以改革促发展、促统筹、促和谐,构造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和机制,统筹好城乡和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方略,落实中央“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富裕农民、繁荣农村为落脚点,切实转变增长方式,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按照区域功能定位调整发展思路,推进城镇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村镇,为“新北京、新奥运”和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主要原则
(一)城乡统筹。贯彻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思路,以突破体制障碍、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为目标,统筹城乡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协调发展,积极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二)区域协调。因地制宜落实区域功能定位,协调区域之间的关系。协调城市与农村、近郊与远郊、平原与山区之间的关系,加快提升农村、远郊、山区等薄弱地区的发展水平,兼顾区域性建设与社区性建设,促进实现农村小康社会。
(三)规划先行。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积极引导农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发展带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高水平地科学谋划农村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建设等布局和实现途径。
(四)集约发展。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的宗旨,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益为核心,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强科技支撑,大力发展节约型、循环型、环境友好型经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创新机制。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努力探索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和机制。通过改革和创新,为农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六)以人为本。坚持从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快速增长;依靠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尊重农民意愿,建设美好家园;完善农民社会保障机制,切实改善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生活品质,满足农民的物质文化需求。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围绕“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平稳较快发展,到2010年,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综合指数达到9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0年翻一番,与全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初步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
专栏2: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综合指数
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综合指数是国家统计局研究制订的一套衡量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的指标体系,共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口素质、生活质量、民主法制、资源环境等6个方面18项指标。2005年北京农村全面小康综合指数达到86.5%。
与首都经济现代化水平相适应,深化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积极转变增长方式,大力加快非农产业发展。远郊区县经济发展保持10%的年增长率,第二三产业的比重达到95%,建立具有生产、生态、生活等多功能的都市型现代农业新格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超过10000元。
与首都社会现代化水平相适应,全面改善农村社会事业状况,建立城乡衔接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明显提高农村社会保障覆盖率和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科技和就业等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乡风文明和民主管理水平,保持社会稳定,基本实现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与首都城市现代化水平相适应,全面展开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改善农村的道路交通、给排水、治污、能源供应等基础设施状况,基本建立新农村建设的管理机制、支撑体系和发展模式,农村初步形成新民居、新环境、新设施、新面貌。
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奋斗,初步扭转城乡在基础设施、居住质量和社会保障等多方面差距过大的局面,形成城乡要素相互交流促进、共同繁荣兴旺的制度保证,形成资源节约、技术密集、功能多样、品质安全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体系;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总量扩大,结构优化,效率提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以扩大空间为主的外延式增长向提高资源产出效益的内涵式增长转变;农村城镇化水平大大提高,农村居民进入全市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农村规划和建设逐步铺开,农村地区的居住和服务条件得到显著改善,构建一批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模式。为到2020年把农村建成具有地方特色、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的现代化农村新型社区,奠定扎实的产业基础、设施基础和制度基础。
专栏3:“十一五”时期北京市新农村建设主要指标
——经济发展指标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速6%以上。
远郊区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速10%以上。
农业劳动生产率(按产值计算)达到50000元。
——社会进步指标
农村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年。
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保持85%以上。
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60%。
——村镇建设指标
*农村居住质量指数达到85%以上。
污水处理率达到50%。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
——生态环境指标
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80%。
万元农业增加值用水1343立方米。
大型规模养殖场粪便处理率达到100%。
注:农村居住质量指数是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综合指数中的一项指标。包括农户人均住房面积;钢混、砖木住房比重;引用自来水农户比重;使用清洁能源农户的比重;享有卫生厕所的农户比重;室外道路硬化的农户比重等共6项。2005年北京农村居住质量指数达到69.8%。
第三部分“十一五”时期新农村建设的重点
新农村建设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把培养新型农民作为重要任务。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结合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和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发展的各项工作要实现新的突破和延伸。农业的发展,在继续强化生产功能的同时,向突出生态功能和服务功能的方向延伸;非农产业的发展,在继续增强区域经济实力的同时,向重点扩大农民就业的方向延伸;农村的发展,在继续夯实经济基础的同时,向重点加强社会事业、促进全面协调发展的方向延伸;农村的建设,在继续完善区域性基础设施的同时,向兼顾社区性基础设施的方向延伸;政府支持政策的重点,在继续支持和保护农业的基础上,向推进农村区域发展的方向延伸。
一、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
按照“生态、安全、优质、集约、高效”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方向,以服务城市、改善生态和增加农民收入为宗旨,以“221行动计划”为抓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和生态保障能力,实现功能多样化、布局区域化、设施现代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产品安全化、景观田园化、环境友好化。
专栏4:221行动计划
“221行动计划”是2004年提出的“摸清资源和市场底牌,加强资金支撑和科技支撑,建设市场信息平台”的一项行动计划。221行动计划的实施,在摸清郊区资源和首都市场两张底牌的基础上,面对市场的新需求和自身资源的优势,开始新一轮更加主动的、深层次的产业结构调整,并确定了科技支撑和资金支撑的范围和领域,“221行动计划的实施也推动了农业信息平台的建设和应用。
(一)优化都市型现代农业布局。按照五个发展圈层规划首都区域农业发展重点。由城区和部分城近郊区组成的城市发展圈,重点发展以城市绿地、园林景观、楼宇居室美化及农产品展示交易等为主要内容的景观农业和会展农业;由六环路以内城乡结合地区组成的近郊农业发展圈,重点发展园区农业、体验农业、科普农业和精品农业;由远郊平原地区及浅山区组成的平原农业发展圈,重点发展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标准化的大宗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农业;由北部、西部和西南部山区组成的山区生态涵养发展圈,加强生态工程建设,重点发展以唯一性特色农产品培育、山区民俗旅游、生态旅游等为主要内容的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休闲农业;将北京周边津、冀部分地区纳入环京外埠合作农业发展圈,本着优势互补和区域合作的原则,加强合作,重点抓好安全生产基地建设以及生态保护屏障建设。
(二)提高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依靠科技优势,保持生态和品质安全,按照节约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要求,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向多功能和多链条方向发展。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搞好基本农田分等定级管理和动态监测;建立耕地质量动态监测预警系统,改善土壤营养结构,提高农田质量,加大改造中、低产田;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新增以温室、大棚为主的各种类型农业设施面积20万亩,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水平,建设高标准农田200万亩;加强节水型农业灌溉系统建设,推广农业节水技术,农业节水灌溉面积提高到95%以上;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加快先进实用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农村路网等基础设施和农田林网建设,提高农田生态涵盖和生态保护能力;建立行之有效的农业基础设施管理机制,保证农业基础设施可持续运转。
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形成与本地资源和功能相适应的优势主导产业带及产品群。立足农业资源条件,创造唯一性产品,满足个性化需求,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水平,增加农业生产效益。充分利用首都科技资源优势,围绕特色产品和优势产业,尽快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加快引进、推广优良品种,实现良种更新,保持生猪、奶牛、肉羊、水产、专用玉米、特种瓜菜等良种在全国领先的地位,强化特色良种产业。
加强农业安全生产体系建设。继续完善以质量为核心的安全农产品生产体系,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建设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1000个,推进标准化工作由生产领域向加工和流通领域延伸。完善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和监督检测制度以及产品质量跟踪、追溯制度,加强市场监管。加强国家和国际产品质量认证工作以及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的认定与管理工作,积极推进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生产,支持开展名优农产品创建品牌工作。全面加强动物卫生安全体系和植物保护监测体系建设,强化对各环节的监管,建立应急预警机制,提升农业公共安全水平。落实《2008年北京奥运食品安全行动纲要》,加强奥运食品基地建设,确保2008年奥运会食品安全,本地农产品质量检验合格率达到97%以上。
(三)提高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社会服务能力。适应城市居民日益增强的崇尚健康、回归自然的理念和对农业的观赏、休闲、文化、景观等需求,适应农民延伸产业链条、增加致富门路的愿望,大力拓展农业的社会生活服务功能。
优化乡村旅游布局。近郊重点发展集生产、示范、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园区;远郊鼓励发展以观光、采摘为主的专业型旅游观光休闲农业园区,发展融教育、休闲观光和生产于一体的体验型农业;山区重点发展民俗旅游、休闲旅游和观光旅游,发展一批为广大市民游客度假和疗养服务、规模较大、设施完善的中高档“绿色氧吧”。
改善旅游设施条件,提高旅游接待能力。结合奥运和新农村建设,加强对乡村旅游接待地的道路、垃圾污水处理、厕所、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旅游接待服务条件。完善对农户家庭旅游接待服务的规范,制定标准、加强指导、强化监督;开展民俗旅游接待户在接待、烹调、礼仪、卫生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乡村旅游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四)提高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生态保障能力。发挥农业的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功能,提高农业生产的自净能力,发展生态农业,提升农业生态服务价值。
提高农业生态效益。调整种植业结构,农田逐步实行园艺化管理,减少裸露农田和扬尘;将不适宜种植农作物的荒滩、荒地纳入绿化美化用地规划;加快规模畜禽场粪污治理,提高养殖业排泄物污染治理水平,实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发展种养一体、农牧结合的生态型生产方式;鼓励加工生产和科学使用有机肥,逐步替代化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鼓励动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运用循环经济理念,发展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农业循环经济产业,促进再生资源和非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
加强山区生态环境建设。鼓励开展人工种草、植树、哺育幼林和封山育林,改善山区自然植被,进一步提高山区生态林保护物种、涵养水源、防风固沙、调节温湿、改良土壤、固碳制氧、消除污染和杀菌净气等生态功能,加快实施山区森林植被建设与恢复、流域综合治理、水源地保护等生态建设工程。建立山区资源开采型企业和污染企业的转移退出机制,加强关闭矿山的复垦和生态修复。为把北京建设成为山川秀美、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创造条件,为2008年“绿色奥运”提供环境保障。
专栏5:流域综合治理
山区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是2005年由市农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国土局、市水务局、市园林绿化局和市农业局等7个单位共同组织实施的一项山区重点工程。山区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林、田、路、村统一规划;拦、蓄、灌、排、节、治(污)综合治理;农、林、牧、副、渔、游科学开发,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促进山区可持续发展。
(五)提高对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支持力度和保护能力。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建设。大力发展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认定一批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实行财政扶持、信贷支持、税收优惠,引导龙头企业做优、做大、做强。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在优势农产品产地普遍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实行市场运作与政府扶持相结合,因地制宜,规范发展,使之成为本地主要农产品或特色农产品进入市场的重要组织形式,带动60%以上的农户和70%以上主要农产品。
加强农业支撑体系建设。重点建设种养良种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等七大体系。认真做好农业普查工作。
突出科教兴农战略。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在农业生物技术、良种选育技术、动植物疫病控制技术、食品安全控制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农业工厂化技术、可持续农业技术、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等领域实现创新和突破;实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工程、科技培训工程,倡导涉农科研院所、院校与区县、乡镇开展技术合作,加大农、科、教统筹力度,显著提高农民应用新技术的能力;推进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强化政府农技推广部门的公益性服务职能,鼓励科技人员、科研推广机构以及经营性服务机构开展有偿服务,逐步建立健全高效和富有活力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预警监测系统,开发信息资源,做好信息发布工作,为农民提供便捷、有效、及时的服务。
坚持农业依法行政。以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保护、农机管理法规等为重点,做好法规规章的调研起草,加快农业地方性法规立法进程,完善和落实相关配套法规;推进农业执法行政体制改革,推行农业综合执法,理顺农业行政管理和执法体制;加强农业行政执法工作,加大执法力度;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集中力量对农业生产资料源头进行综合治理,规范农业生产资料企业的经营行为。
二、提升非农产业发展水平
非农产业的兴旺发达,是增加农民收入和建设新农村的根本出路,也是繁荣农村经济的突出任务。要按照符合首都发展方向和适合本地特点的要求,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增加总量与优化结构并重,发展产业与扩大农民非农就业紧密结合。努力转变增长方式,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完善产业和区域布局。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县功能定位,通过加快农村发展来落实“强化郊区”的要求。在城市功能拓展区,围绕首都各重要功能,发展服务型、生态型产业,加强绿地等环境建设。在城市发展新区,以工业园区和农民就业基地为依托,发展产业集群,打造新的增长极。在生态涵养发展区,转移影响生态和水源涵养功能的产业,严格控制并逐步淘汰资源开采型产业,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
主动适应与配合全市高新技术、现代制造业等支柱产业的发展,积极探索农村产业与城市产业联合发展的新路。在为城市产业提供发展空间的同时,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并充分利用其增加农民就业与收入的潜能,较大规模地、超前性地对农民进行就业培训和安置服务。
积极发展都市型工业。以新城、重点镇等城镇为主要聚集区,在区县范围内实行统筹和集中布局,重点发育产业集群,扩张总量,促进集聚,优化结构,增强区域经济实力和就业容纳能力。
放手发展中小型工商和服务业企业。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以就地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为主要目标,按照“大分散、小集中”的布局,在工业化地区的村镇预留工商和服务业发展空间,在生态建设地区的村镇预留服务业发展空间。
(二)加快农村工业发展。本着“整合资源、改造提高”的方针,加快发展乡镇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发展都市型工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劳动密集型工业。
农产品加工业着重发展利用郊区农产品,增值幅度大,有较高科技含量,能够促进农产品生产的专业化、产业化、带动农民增收的加工项目。扶植市场潜力大,品牌知名度高,科技研发能力强,可形成较大规模的农产品加工项目。支持创建自主特色名牌。
都市型工业优先发展利用郊区农产品原料及服务于人民生活的食品工业,优先发展利用人才、科技等优势及现有生产条件的时装工业,优先发展服务于城市功能的高档次、高水平、高质量、高科技的印刷包装工业,优先发展适合本地条件的劳动技术密集的项目。重点支持有利于山区提高就业能力的项目。
现代制造业重点发展适合当地产业发展方向的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企业和产品知名度高、资源消耗少、有利于增加就业的项目。鼓励外来企业参与对农村现有企业的升级与改造。
(三)重点发展农村服务业。旅游业要努力扩大总量,提高质量,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集中开发一批旅游景点和特色项目。全面整合现有观光农业项目,形成一批知名品牌。加强度假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建设,搞好配套设施,提升文化品位,建设一流的旅游度假区。开发度假、运动、会展、体验等旅游产品,发展时尚休闲旅游。以自然景点、景观、教育基地为主,以吃、住、行、游、娱、购、教为主要内容,开展民俗游、风景游、红色游、知识游等特色旅游项目。实行农户分散接待与集中接待相结合,提升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物流业要与绿化隔离地区、新城、重点镇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加快特色专业市场、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支持已形成一定规模、可带动周边地区销售和加工的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建设。建设以商品集散地为中心,以区域优势为依托的批发市场;引导农民入市交易,发展农业经纪人队伍,积极培育农产品代理商、批发商和配送企业;改进交易方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远程交易和电子商务。
农村生活服务业要围绕乡镇建设,引导创办各种便民利民企业,重点发展商业、卫生、再生资源回收、文化、图书、老年服务等行业。大力发展城乡联营的便利店、餐饮、农村超市商业网点。
(四)加快增长方式的转变。引导乡镇企业深化产业、产品、组织、资本、布局等结构调整,加快技术改造升级。
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与京津冀经济圈发展相结合,提升一产,优化二产,拓展三产。引导企业发展外向型和区域型经济,完善自主开发技术产品和市场的能力,形成有发展前景的特色经济、优势产业和拳头产品;鼓励和支持企业产品出口,发展自营出口。对资源型企业转型予以必要的支持。
调整组织结构。鼓励农民创业,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着力培育一批大型骨干企业,逐步形成大、中、小型企业优势互补,龙头企业与专业化配套企业有机结合。
调整资本结构。加快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改组的步伐,鼓励和支持企业以资本、技术、管理为纽带,通过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多种方式,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重组,提高资产质量,建立国际资本、企业资本、民间资本的对接平台。
调整布局结构。与城镇建设相结合,引导企业在小城镇经济区域内适当集中,形成布局结构合理、功能设施配套、集聚效应明显、优势特色突出的格局。对集中发展并形成“块状经济”的企业,在开办、用地、税费缴纳、信贷、项目审批等方面予以适当优惠。充分挖掘潜力,整合存量,扩大增量,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单位土地产出效益。
三、推进村镇规划建设
以改进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生活条件、缩小城乡差距、改善村容村貌为出发点,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开展村镇规划建设,紧密结合生态环境建设,提高乡村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到“十一五”末,使农村面貌有明显改观,农民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
(一)抓紧做好村镇规划。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启动乡镇域和村庄规划,做好乡村布局、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产业布局等专项规划。要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和谐村镇的高度进行规划设计,安排好生活与产业的发展,使规划符合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实现村容整洁、保持乡村风貌、营造文明村风、适应城乡居民休闲的需要。注意保护农村历史文化资源。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村庄要根据需要进行不同深度的村镇规划。在原有村庄的基础上,通过推进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促进适当集中紧凑,使中心村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环境整洁、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生态良好、生活便利、群众安居乐业的农村新型社区。
(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向乡村延伸和倾斜。按照村镇规划建设标准,以提高生活安全质量为主线,逐步配套搞好与农村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点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道路硬化、能源清洁、环境美化、防灾减灾、信息畅通等问题。
交通先行。形成内外衔接、方便快捷、城乡一体、功能完善的道路运输网络,改善乡村公路网络,改善村内主干道。加快建设旅游道路,加强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十一五”末,实现所有平原区重点镇与高速公路相联结,行政村通油路,自然村主干道路路面硬化,形成城乡一体化的路网系统。
建立农村安全饮水保障体系。实施农民安全饮水工程,通过新城自来水管网扩户覆盖,乡镇新建集中供水、联村或单村供水,提高水源保证率。改善农村供水基础设施,逐步更换老化设施。到2010年,农民饮水水质达到国家要求,平原地区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提高农民节约用水意识,逐步实现计划用水、定额管理、适当收费,从多方面节约农村生产和生活用水。
逐步完善供电供气体系,优化能源结构,确保能源供应安全。完善城乡供电网络,逐步提高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清洁新能源的生产消费比重。依托通讯管线、基站等设施建设,形成高标准的城乡通讯网络体系。加快城乡燃气一体化建设工程,做好区县燃气管网建设工作,并逐步向中心镇、一般建制镇所在地延伸。鼓励使用天然气、液化气等清洁能源和沼气等生物质能。
健全基层环卫机构。实现乡镇有专职环卫队伍,村村有专门环卫人员,提高乡村垃圾收集、清运和处理的水平。生活垃圾处理实现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限制工业垃圾和建筑渣土进入生活垃圾,建立有毒有害垃圾收集系统。各类环卫设施要合理布局、做到隐蔽、美观和园林化。
建立乡村水环境保护体系。加强污水处理、水源地保护、水土保持,提高乡村污水处理能力,完善小城镇排水体系建设。到2010年,3200平方公里的地表饮用水源保护区和地下水源防护区污染得到初步治理。提高农村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选择和推广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净化效果高的自然生物处理技术,并为污水处理工艺升级留有余地。继续鼓励乡村改厕,到2010年农村卫生厕所(户厕)基本普及。加强雨水资源化和再生水利用。
加强农村防灾体系建设。做好农村安全隐患调查,健全乡村公共消防设施。抓紧农村防洪体系建设,逐步健全防洪排涝基础设施网络。
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光缆入村,网络入户;健全市、区县、乡镇、村及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协会)等各级各类信息服务机构,研发适合农村需要的信息化产品,推动信息入户;开发适合农村的农业专家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市场信息系统,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水平;积极发展以农村远程教育为主导的信息化培训体系。
(三)全面整治农村环境。村庄整治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2008年以前,配合奥运会的举办,在农村普遍开展环境整治活动。村庄整治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稳步推进,要尊重农民意愿,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设施,不搞不切实际的大拆大建,防止盲目照抄照搬城镇建设模式,防止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强行推进。村庄整治的重点,是对垃圾、污水、厕所、道路进行四位一体的整治。通过农村环境治理,初步实现垃圾清理有序化、污水无害化、厕所卫生化,初步建立农村环境管理的运行机制和乡级专职环卫队伍,整合与完善村镇的各种活动设施,为创建和谐村镇创造条件。
(四)积极推进旧村改造。旧村改造是根本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形式。旧村改造要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通过发展生产,为旧村改造创造条件。对全市不同类型的村庄要实行分类指导,多数村庄进行环境整治,达到整齐、干净、美观的效果;部分村庄以加强内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主,实现村庄整理;少数具备一定条件的村庄,可开展高水平的旧村改造,按照“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的要求,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全面进行民居和设施的改造建设,提高房屋质量和防灾性能。“十一五”时期,再有一批村庄建成国内一流的现代化新村,再有一批村庄按照规划启动新村建设,再有较大一批村庄搞好现代化新村规划。
(五)继续加强中心镇建设。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示范带动的原则,通过适当归并、重新整合和强化产业依托,基本建成一批经济发达、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具有较强辐射力的重点镇,使之要素集聚和经济辐射功能明显增强,集散、生产、管理、服务和创新等功能强化,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建成比较完备的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供气和污染治理、防灾减灾等现代化城镇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改善人居环境,改善投资环境。
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以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村镇为主题,解决农村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问题,形成民主制度健全,社会秩序良好,基本社保均衡,公共服务完善,生活环境舒适,邻里互助友爱的新型农村社区,培养有文化、讲道德、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一)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维护好农民群众的利益。农民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主体。农村各项工作都要一心一意为农民谋利益,要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努力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让农民分享改革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成为城镇化进程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按照“转移农民、保障农民、提高农民、富裕农民”的原则,适当控制农村人口增长,稳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农民培训、就业、保障体系,逐步形成户籍、就业、保障联动机制,使农民逐步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考虑到不同地区发展、不同群体收入的不平衡性,要特别关注那些低收入和困难群众的疾苦,在扶助政策上予以必要的倾斜。
(二)逐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按照“分层次、广覆盖、应保尽保、循序渐进”的原则,从解决农民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入手,逐步扩大保障范围和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创新农村社会保障模式,加强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相互衔接,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保障差距。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建立体系完整、制度统一、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医疗、住房、教育等专项救助相配套,灾害救助、临时救助等应急救助和社会互助为补充的综合性、多层次的农村社会救助体制,有效保障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初步实现农民可以人人享有社会保障。
(三)基本实现农村教育现代化,塑造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是提升农业、振兴农村的希望所在,也是转移农民、富裕农民的关键所在。把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摆在农村工作的重要位置,建立与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结构变化相适应,结构合理、灵活开放、机会均等的教育体系。全面提高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水平,免收杂费、书本费,对困难学生实行食宿补贴。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辐射,组织优秀城镇教师到农村支教,加快提高农村地区教育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制定特困学生接受高中和大学教育的扶助措施,形成不同教育阶段采取不同方法的教育救助体系。加强农村教育培训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按照首都经济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范围和不同形式的培训教育,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要以促进就业和稳定就业为目标,提高劳动者技能,每年培训农村劳动力10万人次。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要提高农民扩大生产和自主创业的能力,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要加大对农村妇女、大龄人员和有劳动能力的残障人员等农村弱势群体的培训工作,为其学习劳动技能、增加收入创造条件。
(四)突出农村公共卫生安全,加强农村卫生事业。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完善基本医疗制度、加强公共卫生为重点,加强农村卫生事业建设,保障农民身体健康。加大农村卫生投入力度,逐步增加农村卫生机构经费和建设资金,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到2010年,建立起适合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基本满足农民卫生服务需求的卫生服务体系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基本设施齐全的三级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农村社区服务站和标准化卫生室的行政村覆盖率达100%。制定有关政策,加快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建设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农村卫生服务队伍,使农民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健全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制度,促进健康公平。
(五)加强农村科技、文化、体育工作。建立农村科技推广体系。深化农技推广体制改革,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的要求,调整各级各类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对执行公益性职能的农业科技推广机构,财政要保证经费。创新农业科技服务组织,鼓励和支持各类企业、社会团体、科研院所、中介机构等开展农业科研和推广活动,实现农业科技工作多元化、社会化。发展农村文化体育事业,加强农村文化设施以及娱乐场馆建设,消除社区文化中心、行政村文化室建设空白点。丰富广播电视“三农”节目,增加农村广播电视节目频道数量,提高广播电视节目收听收视质量,推进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实现所有行政村有线电视基本覆盖。大力开展健康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全面推进全民健身计划,坚持文化下乡等措施,依托农村文化资源,以城带乡,促进农村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
(六)发展农村社区建设,创新村镇社区管理。农村社区建设要运用现代社区管理理念,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把村镇社区建设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与农村公共事业建设、移民扶贫和计划生育工作结合起来,与发展村民自治、创建自治型社区结合起来,与贯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创建村民自治模范村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结合起来,推动农村社区互助互济活动,引导农村逐步形成新型生活方式和管理方式,努力把村镇社区建设成为各社会群体和谐相处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村镇社区要按照管理民主的要求,在经济管理、社会治安、移风易俗、计划生育等方面,着力创新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基层组织的工作保障机制。建立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实现公共资源公平配置,提高城乡基层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公正;完善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和基层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形成农村自身健康发展机制和矛盾自我排解机制;着力解决基层社会管理和建设经费不足的问题,改善工作条件,增强城乡基层组织管理社会、服务群众的功能。
第四部分“十一五”时期新农村建设的保障
“十一五”时期要把农业发展放在全市国民经济的循环中、把农村进步放在全市社会的进步中、把农民增收放在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中,统筹考虑,加强领导,做好制度、政策、工程等多方面的保障。
一、制度创新
以突破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融和为主题,通过加强法制建设,形成解决“三农”问题的工作机制。
(一)大力完善农业经营组织制度。通过制定地方法规、加大财政扶持、实行减免税收政策、加强指导与管理等措施,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培育和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确立其合法地位,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组织,带动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
(二)加快推进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按照“资产变股权、农民当股东”的方向,将现行的集体共同共有的产权制度改革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按份共有产权制度。“十一五”期间完成10个乡和300个村以上的集体经济组织的产权制度改革。采取承包、租赁拍卖等方式积极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管理使用的改革。
(三)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为重点,初步建立起全覆盖的、与社会发展水平相当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农村低保标准调整机制,保障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扩大受益面,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养老保险待遇调整机制,市、区县财政要安排专项资金,对参保农民进行补贴,进一步扩大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切实维护农转居人员的社会保障权益,建立完善与现有社会保障制度接轨的相关政策,满足近郊城乡结合部地区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需要。
(四)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和乡镇机构改革。在全面免除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以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农村综合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财政供给体制和公共产品投入供给机制,加大财政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进一步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把乡镇政府的主要精力转到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逐步建立起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乡级管理体制。进一步规范村级开支,搞好“一事一议”。研究探索化解村级债务的办法和途径,促进村级经济健康发展。积极推进城乡结合部地区撤村建居试点工作,农民实现“农转非”,纳入城镇社保体系,集体经济组织的产权制度进行股份合作制或股份制改造,行政管理和公共事业费用、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任务,转交区县政府承担。
(五)建立稳定、健全、高效的支农制度。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建立稳定的“三农”投入增长机制,在保证投入依法增长的基础上,新增的教育、卫生、文化、计划生育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按照区县功能定位,进一步完善市与区县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增强农村商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支农服务能力。引导各金融机构制定支持“三农”的措施,加大新增存款用于支持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力度。建立产业风险规避机制,加快农业保险制度建设,扩大农业保险试点范围,鼓励商业性保险机构开展农业保险业务。逐步建立农村信用制度。探索对生态或资源保护地区人口、贫困人口、弱势群体的基本保障机制。
(六)努力构建协调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加强农村建设要实行设施建设与制度建设并进,逐步形成政府、集体、农民和社会共建的协作机制,健全村镇建设规范,实现依法建设、依法治村。在“十一五”时期的新农村建设中,本着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与社区性基础设施建设并重的精神,由全市统筹建设饮水、节水、交通、教育、医疗等重要建设项目的布局和结构,重点建设一批区域型基础设施;由区(县)统筹、市一级转移支付乡村其它基础设施建设,先点后面、按不同类型、分期分批辅导,有重点地搞好乡村的污水、垃圾、供气(热)、防灾、绿化等社区型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村、乡镇、区县各负其责的垃圾管理体制,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置结合的污水处置管理体系。建立解决农村公共设施正常持续运行的有效机制。
二、政策引导
“十一五”时期,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发展政策引导机制。在落实农村基本政策的前提下,根据城乡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认真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在放活农村政策,搞活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合理配置与重新组合,推动城区优质资源向郊区农村流动,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一)投资政策。确保增加农村投入。建立城乡统一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管理机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加大对农村各项事业的支持力度。以银农合作为切入点,形成政府资金与金融资金的联动机制,形成社会资本引导机制。增加信贷资金,吸引社会融资,发挥市场配置作用,鼓励扩大农民投入。对农业生产、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对农民的就业、教育、培训、保障等,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增加直接补贴,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建立对农村环境维护费用的补偿机制,完善失地农民权益保护机制。继续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和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与发展任务较重的重点功能区的财政支持力度。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引导更多的国外资金和国内社会资金参与农村发展和建设。
(二)土地政策。切实保护耕地特别是保护好基本农田,加强土地规划和用途管制,建立完善耕地保护和土地管理责任制度。完善承包地经营权流转制度,在严格保护耕地、稳定承包关系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的途径,规范土地流转行为,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农村建设用地置换制度,加强集体建设用地的规划和管理,鼓励农村开展土地整理和村庄整治,积极探索集体建设用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置换及建筑指标等流转的途径。完善旧村改造的用地周转、用地取得方式、新建房屋土地产权、改造节余土地使用方式及收益分配等政策,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为农村发展提供有效空间。完善农民宅基地与房产制度。进一步深化征地制度改革,完善征地补偿标准,拓展安置途径,规范征地程序,探索建立征用农村土地出后,土地出让收益的返还制度,形成农民在开发中长期享受土地收益的长效机制。
(三)就业政策。以提升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形成稳定收入的长效机制为重点,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培训、保障联动的服务机制。各级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明确职责,加大转移农民就业工作力度,为城乡劳动者创造公平的就业条件。全市各项事业发展新增就业岗位,要为农民创造机会。要在促进农民非农就业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上有所创新和突破,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就业登记制度,完善乡镇村就业服务网络体系,强化乡镇公共就业服务功能。根据当前农村劳动力以在本地区就业为主、以乡镇企业就业为主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较快的特点,积极扶持农村二三产业发展,鼓励并支持镇域内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将城镇失业人员自主创业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扩大到农村转移劳动力,积极开发适合农村劳动力创业发展项目,加强针对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的指导与服务工作;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在加强近期就业培训的同时,展开适应全市主导产业就业条件的超前性培训;实行农村转移就业免费培训服务政策,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补助经费标准等。
(四)科技政策。把城乡统筹作为科技工作的重点领域,加大倾斜力度,推进首都科技优势进入农村建设主战场。全面整合首都农业科技资源,建立以市属院所及中央在京科研机构为核心,以科技型支柱企业为龙头,以新型推广服务组织为基础的科技支撑体系。完善新型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以农民专业经济技术合作组织为着眼点,兼顾政府推广机构、高校院所服务实体、农业企业或科技中介公司三类推广组织的协同发展。建立新型产、学、研合作机制,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及资源化。加强农民科技素质培训,提高农民接受科技和利用科技的综合能力。“十一五”期间,农村科技将重点支持良种更新换代、特色农产品开发、实用农业技术推广等工程,围绕区域特色产业,进行产前、产中、产后重大关键技术的攻关,创造品牌效应;重点支持节水型技术、生物有机肥、生物农药、生物能源、工厂化设施的研发应用;重点支持加强农村垃圾、污水、改厕等先进实用技术与管理措施的研究和推广工作,推广新材料、新技术,建设节能型农民住宅;重点支持加大科技人才体系建设,建立人才引进机制,提高基层科技人员待遇,引导和鼓励高等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定向培养村镇建设专业人才;通过建立成果转化机制和实施主题计划、涌泉行动、引擎行动等促使科技要素向农村汇集。
专栏6:主题计划、涌泉行动和引擎行动
主题计划是指2005年市科委提出的八大科技主题计划。2005年,在全国现行科技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市科委启动实施了以经济社会目标为引领、以需求为导向、以技术领域为支撑的“科技工作主题计划”(简称“主题计划”)。实施主题计划的实质,是调整政府科技管理模式和科技计划体系的重心,实现由技术导向的科技管理方法向企业、市场和社会需求导向的科技管理方法的根本性转变。科技进步促进区县发展是其中之一。实施主题计划的原则是“需求导向、主题引领、汇聚资源、领域支撑”。
涌泉行动是市科委提出为支持郊区县经济发展的系列项目计划方案。“涌泉行动”的核心是促进以中关村为核心的城区创新要素和成果向郊区县强力辐射,充分发挥科技资源的“溢出效应”,带动区县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引擎行动是市科委提出为支持企业成为创新主体的系列项目工程计划方案。“引擎行动”的核心是,力促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使技术创新成为推动首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引擎。
(五)区域政策。按照不同区域功能定位,逐步完善不同农村地区的区域政策。城市功能拓展区的农村,要加快城镇化进程,着重解决产业、就业、社区等转型过程中合理配置资源和改进社区管理及外来人口管理等问题。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加强绿地等生态环境建设,维护城市绿色空间。城市发展新区的农村,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依托新城和开发区,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快城镇化进程。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水源保护区,要鼓励生态环境的治理、保护和涵养,加强水源地保护,对于生态修复与建设过程中环境友好型产业、生态有机农业的发展要予以重点支持,建立并完善水资源补偿机制,促进生态环保与农民增收。
三、落实工程
围绕“十一五”时期农村发展的目标和任务,要适当集中力量,落实资金和技术,由政府投入引导和带动实施一批重点工程项目,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软件与硬件建设结合起来,把制度设计、机制创新与工程建设结合起来,促进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增收。重点实施六个方面的工程:一是都市型农业现代化工程,包括设施农业建设工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工程、农业产业化建设工程、食用农产品安全体系建设工程等;二是繁荣农村产业建设工程,包括农村劳动就业基地建设工程、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工程、乡村旅游建设等工程;三是新农村建设工程,包括农村环境治理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旧村改造等工程;四是山区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包括山区生态涵养建设工程、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山区生态搬迁工程、山区“十百千”农民致富等工程;五是农村信息化工程,包括现代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农村管理信息化应用等工程;六是新农民素质教育工程,包括农村就业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农村科技实用技术推广等工程。要通过农业、农村和农民重点工程项目的实施,切实带动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专栏7:山区“十百千”农民致富工程
山区“十百千”农民致富工程是指在七个山区区县通过选择100个相对落后的山区村,由市牵头抓10个,区县牵头抓90个,培育发展1000个骨干户,根据“221”行动计划的要求,围绕农民增收,在市及区县相关部门的指导下,通过规划整合政策、聚集力量,实现百村较快发展。并通过运用典型带动的方式,使百村发展带动周边村、农户的发展。
四、加强领导
实现“十一五”时期农村发展目标,反映了首都现代化建设对农村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的趋势,代表了郊区农村和全市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切实加强领导,组织和动员广大干部群众,振奋精神,同心同德,艰苦创业。要改进领导方法,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能,提高执政能力,履行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搞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和协调。
建立统筹城乡的协调机制。农村工作部门是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综合经济部门、各项事业的业务主管部门也负有重要的责任和义务。各部门都要在农村找到为解决“三农”问题服务的结合点和事业发展的支撑点,形成全社会重视、支持农村工作的合力,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第三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
济南市教育局农村教育振兴行动领导小组 工 作 简 报
第四期
(总第20期)
【本期要目】
☆市教育局“六大工程”强力推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 ☆历城区增加财政投入完善“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 ☆济阳县进一步提高城乡教师工资待遇 ☆章丘市加大新农村学校建设力度
市教育局“六大工程” 强力推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
市教育局坚持农村教育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确定在“农村教育振兴年”实施“六大工程”,推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一是农村中小学建设标准化工程。安排资金400万元建设50个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各县(市)区按照1:2的比例
1配套经费建设100个,尽快使农村中小学实验室和功能教室建设达到国家一类配备标准;提高农村学校卫生、食品、饮水、宿舍、厕所建设标准和管理水平,农村学校食堂定点采购率力争达50%以上;安排600万元专项资金解决200所农村“边、滩、穷、山”地区学校学生取暖问题。
二是校舍升级改造工程。新建8~10万平方米符合建设部、教育部学校建设标准和规范的农村学校校舍。
三是师资水平提升工程。继续实施“农村学校校长培训工程”和“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增加专项经费投入,加强县级干训、师训培训机构的建设,分期分批培训农村中小学骨干校长200人、骨干教师1000人。
四是城乡帮扶工程。深入开展“百校牵手,城乡对口帮扶”活动,完善“支教支校”长效机制;试行城镇中小学教师原则上应有一年以上在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经历,方可聘任高级教师职务;公开选拔第二批50名农村教育志愿者,选录志愿服务期满且成绩突出的首批志愿者进入教师队伍。
五是“控辍”工程。强化政府和教育系统的“双线控辍承包责任制”,督促县(市)区将“控辍”效果与干部政绩考核和奖惩挂钩。进一步提高电子学籍档案和考试评价办法的管理效能,强化电子档案过程性管理和中考评估导向作用。
六是贫困生救助工程。提高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两免一补”比例和“一补”标准,扩大资助“低保”家庭范围;济阳、长清、平阴、历城和槐荫两镇四办、天桥河
北两镇“两免一补”比例提高到20%,商河县提高到25%;初中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50元;启动义务教育阶段教科书循环使用工作。(办公室)
历城区增加财政投入
完善“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
历城区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秋季开始,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并将农村教师工资全额纳入区本级财政预算,确保全区教师工资统一标准、按时足额发放,以尽快完善“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为实现这一目标,历城区确定2006年教育支出预算为17088.9万元,比2005年教育预算多支出10978.1万元,增长179.65%;农村中小学财政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也列入区本级财政预算,从而为完善“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奠定坚实基础。(历城区教育局)
济阳县进一步提高城乡教师工资待遇
为加快建立完善的“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济阳县克服财政相对紧张的困难,于今年1月份对城乡教师工资标准作了大幅度调整。乡镇教师在原来工资标准基础上,人均增加月
工资339.62元,全额达到了1030.30元;县直教师在原来的工资基础上,人均增加月工资219.9元,全额达到了1162.46元,均超过了省规定标准。通过提高全县教师工资标准,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增强了事业心和责任感,进一步稳定了教师队伍。这是济阳县委、县政府为振兴农村教育、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采取的又一重大举措。(济阳县教育局)
章丘市加大新农村学校建设力度
章丘市教育局突出重点,统筹规划,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学校建设。一是在项目学校定位上确立建设标准,彰显文化特色。研究制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发展规划》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百”工程教育项目实施方案》,确定示范村学校达到济南市规范化学校标准,幼儿园达到济南市一类标准;建设村学校达到章丘市规范化学校标准,幼儿园达到济南市二类标准。在此基础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将“十百”工程学校建成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亮点。二是在工作措施上突出“两个结合”,实施重点倾斜。坚持项目学校建设与农村中小学标准化改造相结合、与争创“济南市教育工作示范乡镇”相结合;设立“十百”教育工程奖励资金,在人财物上优先向项目学校倾斜,并将标准化改造、布局调整中出现的富余资源优先用于“十百”工程村的幼儿园建设。三是在组织协调上调集精兵强将,加强专业指导。成立建设社会
主义新农村教育工程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项目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协调,下设若干具体项目工作组,直达各乡镇(街道)、村,配合搞好项目工程的规划建设。同时,实行工程建设通报制度,及时将工程进展情况报送有关领导,通报各乡镇(办),以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章丘市教育局)
【简讯】
天桥区开展“建设新农村,满意在教育”主题实践活动此项活动旨在积极发挥城乡学校办学优势,进一步理顺校长管理体制,提高校长管理水平;不断创新教师教育模式,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推进新课程和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成果,解决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难问题;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形成全区教育资源优化均衡、城乡教育共促共荣、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教育环境。(天桥区教育局)
槐荫区召开“争创教育工作示范乡镇”协调会会议听取了“两镇”对辖区教育现状的分析和教育发展规划落实情况汇报,鼓励各镇(街道办事处)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以争创“教育工作示范乡镇”为抓手,以贯彻落实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动力,依据“大投入、大发展、大整合”的工作理念,合理分配和有效使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投入的效益,力争农村教育工作在“十一五”开局之年再创佳绩。(槐荫区教
育局)
平阴县对信息技术教育情况进行“摸底” 日前,平阴县教育局组织全县小学四年级4000余名学生进行了信息技术检测。此举对于全面掌握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真实状况,规范教学行为,提高全县信息技术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平阴县教育局)
章丘市汇泉小学获省“优秀交通安全示范学校”称号该校建立以来,始终将学生安全放在学校工作首位,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交通安全教育,营造了人人关心学生交通安全氛围,强化了师生遵守交通安全意识,成为章丘市唯一获此荣誉的学校。(章丘市教育局)
报:省教育厅办公室,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徐长玉副书记,郭作贵副市长,市委任建新副秘书长,市政府杜平副秘书长 送:各县(市)区政府办公室,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领导 发:各县(市)区教育局,直属学校(事业单位)、机关各处室 审核:王春光编校:杜延泉印发:2006年3月21日
第四篇: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规划
鑫源乡鑫源村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规划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其具体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简短的二十个字,高度概括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其中“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核心目标是发展农村生产力,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广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途径,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我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根据我村自然条件、现有状况及发展潜力,提出以三大主导产业带动特色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思路,制定产业发展规划。
一、鑫源村概况及产业现状
1、基本村情
鑫源村位于佛坪县西北角,距县城72公里,鑫源乡政府建于其中,金水河纵贯南北。全村有6个村民小组,134户,498人,平均海拔1100米,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1.5℃,无霜期210余天。全村有劳力252人,农村经济主要以种植业和传统的养殖业及劳务输出为主,2009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3214元。
2、农业产业发展状况
鑫源村海拔高,气候温润,适宜中药材的栽植,近年来,鑫源村大力发展三大主导产业,以山茱萸,生猪,为主导产业,止2010年底全村累积发展1860亩,垦抚管理1800亩。鑫源村又处于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加之鑫源村是金水河的发源地,境内山清水秀,生态环境保护良好,大熊猫、羚牛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经常出没,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是全县确定的以县城--凉风垭—黑龙潭—鑫源的以
秦岭山水峡谷风情观光的大众性旅游线路的出口,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又将成为鑫源村新的产业发展方向。
目前鑫源村共有耕地478亩,其中水田257亩,旱地221亩,人均耕地达到0.95亩,人均占有水田达到0.51亩,共有堰渠5条10000米,保灌水田250亩,境内年降雨量938毫米,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冬春少雨,夏旱秋淋,农业生产受到一定制约;全村共有经济园林3000亩,其中山茱萸1860亩,板栗200亩,厚朴、杜仲、木瓜等经济园林800亩,新建梨园55亩,有可利用荒坡、荒山860亩;
二、鑫源村产业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规划为龙头,以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为主体,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以自然、生态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旅游业,广辟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途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把鑫源村建设为经济繁荣村民富裕、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推进农村经济建设,力戒形式主义和盲目攀比。
2、坚持稳步推进,务求实效的原则。要根据客观情况,因势利导,抓好示范带动,做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扎实推进,务求实效。
3、坚持突出产业,全面发展的原则,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将生产发展放到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位置,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优化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产业支撑。
4、坚持尊重民意,发挥村民主体作用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以政策和市场为导向积极引导农民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发挥农民主体作用,通过城乡互助资金协会的推动作用,带动优势产业开发,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
(三)产业经济建设目标
近期目标:通过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更多的农户参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到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递增15%。
长期目标:用5年时间,把鑫源村真正建成以生态旅游和特色农业为主导产业的新农村,村民人均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年递增8%,实现小康,农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社会和谐。
三、重点项目建设
(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1、农村水利设施建设
(1)农田灌溉工程。
(2)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
2、耕地质量建设: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提高地力;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推广良种良法和农业机械化,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至2010年良种覆盖率90%,农业机械化水平有较大提高。
(二)产业经济建设
按照“抓大户、抓示范、抓亮点”的思路,坚定不移地抓好山茱萸、板栗、生猪农业三大主导产业,扩大规模、规范管理、提高效益,进一步夯实农民增收中的产业支撑项目。新发展山茱萸200亩,垦抚管理800亩;嫁接改造野生板栗200亩,垦抚管理600亩;生猪饲养量达到800头,出栏550头。按照“一村一品”模式,以培育示范大户为重点,继续抓好天麻、猪苓、核桃、食用菌、魔芋、土鸡、中蜂、特种
养殖等区域优势产业。发展天麻3000平方米,猪苓1700平方米,核桃100亩,中蜂750箱,土鸡饲养量1500只以上,特色养殖实现突破。
(三)努力拓宽增收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一是通过主导产业带动更多的农户参与,通过组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组织化程度,从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方面全程服务,确保农民产生效益;二是发展板栗、生猪、山茱萸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2、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尤其是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主的餐饮娱乐服务业,以饱满的热情,特色的徽菜,特有的民俗风情,优质的服务吸引游客,从而使农民增收。
3、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增收。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做好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扩大就业空间,壮大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至2010年各种技能培训农民达1000人,外出务工农民120人,人均创收2万元。
4、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确保各种惠农政策资金落实到位,充分调动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增强农民增收活力。
(四)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
在不违背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前提下,从村集体自身条
件出发,盘活村集体现有资产存量,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加强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领导,成立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本村的建设规划,具体措施和分具体实施目标,负责宣传及协调等日常工作。
(二)调动全村力量,发挥“五个优势”,大力营造全民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要通过广泛深
入宣传、层层组织发动,使建设新农村的目的、意义、内容、目标以及具体措施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要发挥村两委的组织带头作用,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积极发挥本村旅外人士、村内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和共青团民兵组织的优势,引导和动员广大群众自觉的投身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使命中来。
(三)加大科技投入,培养新型农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不仅是获益者,更是参与者和推动者,因此要充分认识和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积极培养现代新型农民。一是要用现代理念教育农民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二是要培养具有新理念、掌握新技术的新型农民,为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持;三是加强输出劳务的培训管理,做好农民工外出前的技能培训和输出后的管理、服务工作,使劳务输出成为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渠道。
(四)加强村务公开制度建设。村务公开作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或普遍关注的村务,通过一定的形式告知群众,使群众在了解真实情况的基础上,参与决策与管理,实施有效监督,对推动新农村的民主管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以村务公开推进农村民主管理,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制度,搞好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和财务公开,逐步建立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机制。实行村务公开,有利于增强群众观念、民主意识,保障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力,有利于整合人力、物力、财务资源、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农村工作走上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
二○一○年四月二十五日
第五篇:桐庐县“十二五”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
桐庐县人民政府印发《桐庐县“十二五”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现将《桐庐县“十二五”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一年十月十二日
桐庐县“十二五”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
为加快我县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统筹城乡发展,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依据《桐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杭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特制定本规划。
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条件
1.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要建设新社区、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构建新体制,推动产业新发展,把传统农业建设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现代农业;把传统村落建设成现代文明的新社区;把传统农民培育成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形成城乡共同繁荣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推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有利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利于加强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新型城镇化为主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要求,以支农惠农的新举措促进产业新发展,以统筹城乡的新理念建设新村镇,以改革创新的新思路构建新机制,以现代化的新要求培育新农民,以和谐创业的新目标倡导新风尚,坚持规划共绘、设施共建、产业共兴、环境共保、品质共享,促进城乡融合互动、优势互补,加快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4.基本原则。
——解放思想、创新发展。始终把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第一位,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不断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竞争力,鼓励支持有利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创新和实践,加快形成有利于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坚持以民主促民生,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环境、完善社会保障、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生活品质,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主动承接、融合发展。大力实施融入战略,加快融入杭州大都市步伐,坚持城乡互动、区域联动、优势互补,充分吸收杭州市区在产业、资金、市场、科技、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变郊县为郊区,实现城乡区域融合发展、共同繁荣。
——以城带乡、统筹发展。坚持以新型城镇化为主导,按中等城
文明程度显著提升;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以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农村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城乡统筹的生产要素配臵市场进一步健全,全县发展动力活力显著增强。
——城乡区域规划更加科学。按照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制定集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为一体的发展规划,构建“中等城市(县城)—小城市(中心镇)—特色镇—中心村—特色村”梯次衔接、功能配套、以大带小、节约土地的网络化空间结构体系,形成以省级开发区、重点工业功能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现代农业园区、旅游综合体等为支撑的产业布局体系,促进空间拓展、产业集聚、人口集中、资源节约、生态优化。启动新一轮镇、村规划修编,完善农民集中居住定点规划,制定集中居住区配套规划,完善覆盖城乡的交通、给排水、环保、电力、通讯、社区管理等基础设施规划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实现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布局。
——农村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加快非农产业发展,实现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到2015年,农村非农就业劳动力比重达到85%以上。增强农业的生产、生态、文化、教育等综合功能,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8%以上。
——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到2015年全县70%以上的行政村达到重点整治村要求。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得到加强,到2015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2.5%以上,主要水系监测断面水质Ⅲ类以上比例保持在70%以上,城镇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控制在1.0以下。
合体建设,规划建设高校综合体和高铁综合体,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文创经济,建成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注重县城与开发区、凤川-江南新城建设的统筹,抓好规划衔接、功能互补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协同推进,优化公共交通网络,促进互动发展。
7.推进乡镇集聚发展。按照小城市定位推进分水、横村、富春江、江南等中心镇建设。明确发展要求,分水镇要发挥副中心优势,进一步打造桐庐西部区域中心型小城市,到2015年镇区常住人口规模超过5万人;横村镇和富春江镇要利用邻近县城的区位优势,承接县城的辐射带动,打造城郊卫星城,到2015年镇区常住人口分别达到3万人和2万人;江南镇作为新城建设的主体,以绿色低碳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增强集聚力和辐射力,到2015年镇区常住人口达到3万人。深入推进中心镇扩权强镇改革,认真落实县以上赋予中心镇的各项政策措施,各中心镇可根据人口规模、经济总量和管理任务等情况,在额定编制总数内统筹安排机构设臵和人员配备。理顺县与中心镇的财力分配关系,财力适度向中心镇倾斜,县土地出让金净收益县留成部分返还用于中心镇建设;在中心镇征收的其他规费,除按规定上缴中央和省以外,原则上留给中心镇。加大中心镇范围内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力度,对中心镇建设用地指标给予倾斜,支持中心镇成立土地整治和城镇投资开发公司,着力破解用地和资金难题。推进特色乡镇和风情小镇建设,优化完善其它乡镇建设和管理机制,使更多的乡镇建设成为特色乡镇。
8.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以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加快中心
务体系,以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大学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外来务工人员四类群体为重点,深入实施“充分就业县”和“创业型县”的创建工作,实现城乡就业机构、就业登记、就业培训、就业市场“四个一体化”。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进城务工农民就业指导和权益维护,促进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稳定就业。坚持非农就业和产业内就业“两轮驱动”,拓宽农民就业渠道,鼓励农民转移就业,到2015年新转移农村劳动力1万人,农村非农就业劳动力比重达到85%以上。
12.改善进城务工人员待遇。完善工资支付保证制度,列入工资支付保证制度的企业覆盖率达到95%。坚持县、乡镇、企业和个人联动,逐步形成多形式、多主体、多渠道、多层次的进城务工人员住房保障体系。保证凡符合有关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均能入学。完善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缓解进城务工人员“看病难”问题。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基本形成适应进城务工人员特点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权益维护,到2015年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加入工会组织的比例达到70%,进城务工党员纳入企业或社区党组织管理。
(二)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农业活力
适应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要求,坚持走组织化、规模化、现代化的农业发展道路。以粮食功能区建设为载体,严格保护耕地,稳定粮食生产。深化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都市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设施农业、外向型农业等现代农业,积极提升蜂业、茶叶、蚕桑、水果、竹业、山核桃、香榧、蔬菜、水产等特色优势产业,大
——打造休闲观光型农业。依托秀丽的富春山水和底蕴深厚的农业文化,建设一批集度假、餐饮、观赏、娱乐为一体,融现代农业、乡土风情、娱乐休闲、文化教育和农事体验于一身的休闲观光农业景区,建成杭州市区以及长三角城市后花园。
——打造高端设施型农业。通过发展高科技、高投入、高产出的设施化、工厂化农业,实现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可控化、自动化、智能化。充分挖掘现有资源,加大对外招商力度,吸引国外资本、民间资本、工商资本“新三资”投资发展“高、精、准”农业。
13.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大力推进农业布局结构调整,集中力量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到 2015年,建成一个以上省级综合现代农业园区、5个以上省级主导产业园区、15个省级特色农业精品园,每个乡镇至少建有一个特色现代农业园区(基地)和一个粮食生产功能区。
14.优化农业结构布局。在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优化产业布局和品种结构,重点发展蜂产品、名优茶、笋竹、特种水产、干鲜果、蔬菜、蚕桑等优势特色产业,加快都市农业产业带建设。推进农业上山增效,加快“西北部山核桃、中部竹业、东南部香榧”三大经济林带建设。到2015年产业带内生态生产模式达到70%、良种覆盖率达到98%、农产品加工率达到50%、产品优质化率达到90%。
15.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育壮大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做大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延伸拉长农产品产业链,积极发展农产品现代物流,实现贸工农、产供销一体化,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抓好动植物疫病
1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编制低丘缓坡综合利用规划,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低丘缓坡。到2015年,全县土地综合整治面积达到3.55万亩,土地复垦面积达到1万亩以上,累计建设标准农田13万亩,改造中低产田5万亩。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完成县城新区排山洪工程,江南灌区改造工程。推进“千库保安”工程和山塘水库除险加固,开展标准化水库建设,实施“八溪一江”清水河道工程,进行农田灌溉和排涝机埠更新改造。“十一五”期间基本完成分水江流域综合治理,推进小流域治理工程,新建、改建农村渠系,加强水利设施远程监控。建立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提高防灾减灾预警能力。
(三)整治村庄环境,推进农村建设
健全乡村规划体系,加快交通、通信、市政、信息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进村庄整治建设,改善农村生活和生态环境,建设一批规划科学、环境整洁、设施配套、服务健全、管理民主、生活舒适的新型农村社区。
19.加大村庄综合整治力度。加强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实施“十百”工程,继续推进“清洁桐庐”创建和庭院整治,以高速公路、国省道为重点大力实施整村、整镇、整河、整路和区域性连片环境整治,加快推进农村道路硬化、污水治理、水沟治理、卫生改厕、路灯建设、绿化建设、改厨改房等工作,到2015年,完成4 个整乡镇推进村庄环境整治任务,新建10个示范村,70%以上的行政村达到重点整治村的要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9%,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62%。完善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和无害化
3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淘汰落后产能,推广清洁生产和节能技术,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减碳。加强富春江、分水江的水资源保护,加强山地丘陵植被保育,深入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重要堤防加固、山区林道建设、生态公益林建设,2010年基本建成国家级生态县,2011年创成国家级生态县,2015年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2%以上。建设一批绿色城镇、美丽乡村和农村新社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区域环境联合执法,建立城乡一体的污染防治监控管理体系,逐步建设覆盖城乡的数字环保工程。推进规模化养殖综合治理,科学规划畜禽禁养区,加强农村污染企业的整治工作,确保农村饮用水和农产品安全。到2015年主要江河溪库水水质达标率80%以上,规模化养殖场综合治理率达90%以上,秸杆综合利用率达到100%,农膜回收率达90%以上。控制肥药对环境污染,组织实施“农户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推广农村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到2015年,全县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达70%以上。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到2015年林业病虫害综合防治达到70%,高标准建成110万亩生态公益林。建设森林景观林带和生物防火林带,巩固提高生态公益林的建设成果。到2015年建成9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或省级生态乡镇、40个园林绿化村(其中省级8个)、60个生态村。
23.实施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加大农村供水设施建设,通过乡镇集中供水、村级集中供水和分散式供水三种形式,逐步实施乡镇、村级集中供水管网升级改造,提高集中供水保障率和供水质量,到2015年解决16.9万农村人口的安全饮用水问题,全县农村饮用水达
5明意识,树立良好的消费观念、生活观念、习俗观念、就业观念。
(五)发展社会工程,促进农村和谐
协调发展农村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计划生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公共服务对农村的延伸覆盖,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乡风文明程度。
27.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合理调整农村学校布局,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积极支持农村发展学前教育,深入推进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领雁工程”,全面提升农村各类教育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到2015年,全面普及学前到高中段15年教育,建成覆盖城乡的终身教育体系。80%以上的农村初中、小学达到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要求。农村学前3年幼儿入园率达到98%以上。高质量普及高中段教育,优质高中率达90%以上,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例不低于高中段招生比例的50%,95%以上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毕业时取得初级以上专业技能等级证书。全县省级教育强乡镇(街道)达到90%以上。
28.健全农村医疗卫生体系。贯彻落实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重点推进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提升工程、与市级医院对口协作工程、公立医院牵手社区工程,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制度,施行基层医疗机构达标行动。加强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建设,健全城乡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立健全农村公共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调整乡村卫生机构布局,实行结构与功能的改造,优化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加强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设
7廉政文化进农村和“双百结对、共建文明”活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促进文明生育。重视农村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民科学文化水平,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推进移风易俗。加强农村殡葬管理,推进“绿色殡葬”,农村生态公墓覆盖面达到90%以上。
31.加强法制建设,促进农村稳定。深入开展“平安乡镇”和“民主法制村”创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构建农村多元化矛盾调处机制和应急处理体系。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规范基层派出所、人民法庭、司法所建设,探索新形势下农村群防群治组织形式和工作机制,建立村级综治工作站。加大农村法律援助和普法教育力度,增强农民法制观念,引导农民以法律途径解决矛盾纠纷、维护合法权益。
(六)完善农民保障,提高生活水平
按照健全体系、扩大覆盖、提高标准和完善制度的要求,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32.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以建立覆盖全县、制度间可续接、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为目标,整合现有的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城乡居民养老保障制度,完善城乡养老保险有效衔接办法。研究制定土地流转农民参加社会保险办法。
33.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探索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新措施,加大政府对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员的补贴力度,逐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和保障水平,人均筹资额达到上年本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2%以上。推动与杭州市区异地医保网络化结算“一卡通”
9组织阵地建设,运用先进互动多媒体技术,推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鼓励优秀大学生和复转军人回村工作,选拔一批政治素质好、发展能力强的农村干部,培养一批具有带头致富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的党员。发挥农村指导员的促进作用、农村实用人才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团员青年、妇女的助推作用。
36.推进农村民主管理。创新农村民主管理模式,积极推进以“四民主两公开”为主要内容的村级民主政治建设,到2015年,全县所有村(社区)建成“民主法治村(社区)”。推进镇村两级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完善乡镇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制度,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探索民主选举新方式,在乡镇、社区(村)深化实施“公推直选”制度,推进农村基层民主。规范村级重大事务决策程序,建立健全“村级民主议事日”和村级事务“一事一议”制度。
37.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健全完善多种形式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留用地制度,多渠道保障被征地农民长久生计。健全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用足用好留用地资源,大力发展村级物业经济,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深化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土地股份合作、农业专业合作改革,鼓励和支持三大合作组织以多种形式参与工业化、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实施新一轮薄弱村扶持工程,将集体经济年收入低于10万元的村全部列为扶持对象,进一步扩大扶持覆盖面。
38.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
142.抓好示范,以点带面。选择基础条件好、班子力量强、群众积极性高、有鲜明特色的示范点,积极探索路子,认真总结经验,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全县新农村建设稳步开展、有序推进。
43.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方针政策、目标任务、工作成效和典型经验。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新农村建设工作做法、经验和成效。
44.加强培训,提高认识。对全县所有乡镇(街道)党政和村两委的主要领导进行新农村建设专题培训,提高领导新农村建设的本领,把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加强党政机关和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的培训,增强新农村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45.开展调研,探索规律。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正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抓住主要矛盾、关键问题、重点工作和薄弱环节,找准切入点,使新农村建设切合实际、符合民意。
(二)多元投资,建立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机制
46.制定和完善新农村建设政策。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以新型城镇化为主导加快推进全县城乡统筹发展的实施意见》,细化、延伸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完善撤村建居股份制改革的登记、股份转让以及扶持等政策,出台村庄整治建设用地、休闲观光农业旅游设施用地政策,完善农村宅基地整理政策,加强村级不良债务的清理与化解,严格控制新增债务。
47.坚持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坚持“多予少取放活”
351.加大新农村建设的绩效考核。把新农村建设工作纳入对乡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工作业绩考核的指标体系,考核结果与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和提拔任用挂钩。各乡镇(街道)要把新农村建设工作纳入村级工作业绩考核体系。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督查,建立定期报送工作进展情况制度,确保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