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厚德敦行,文明修身”主题班会
“厚德敦行,文明修身”主题班会
时间:2012年5月9日
地点:文412
到会人员:09规划全体同学
主持人:杨志
会议目的:
目的在于引导大学生树文明之风,践文明之行,使同学们自觉树立良好风范和形象,以求将文明修身活动常态化,推进和谐班级建设。
会议内容:
“厚德敦行,文明修身”告诉我们当代大学生要讲德行、做一名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大学生。通过对此主题的阐述,告诉我们在活动中体验,在感悟中成长,在行动中磨砺,内修大学生文明素质,外塑大学生良好形象。
班会中副班长将我班近期出勤情况向全班同学作了汇报,较大一,大二出勤率明显下降,借此次主题,提醒我们要以身作则,从平时小事做起,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良好的形象。另外提醒大家无论考研还是就业,都要从当下做起,适时规划自己的未来;班长从自身说起,分享自己平时的学习生活,课余时间,充分利用网络和人际关系,丰富自身知识并了解未来就业形势,以便使自己面对未来从容不迫。
活动总结:
这次主题班会使同学们对如何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大学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学们纷纷表示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做起,崇尚文明、端正学习态度、提升内涵,充分利用青春美好时光完善自己。
第二篇:厚德 端行文明修身主题班级班会
厚德 端行文明修身班级:11253文明礼仪的团会总结
活动目的:为增强同学们对文明礼仪的认识,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涵养。活动时间:2012.5.20 活动地点:综合楼107
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没有了文明,就没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线,那我们纵然拥有了高深的科学文化知识,对人对已对社会又有何用?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有了深刻的认识,受到了很好的教育。现把团会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注重感悟,让“文明”深入人心。
要让同学们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就必须提高自我意识,让同学们在回顾、交流、讨论中体会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在活动中让“规范”深入人心,让文明之花遍地开放。通过张子健同学的主持,让同学们学习礼仪常规和待人接物的原则,使“规范”深入人心。
二、文明活动形式多种多样,使文明具体化。
对同学们进行自觉的感知与觉悟后,要让同学们真正掌握“文明礼仪”的内容,运用各种形式的活动体现学生一日常规的文明礼仪,在活动中对学生的行为进行了熏陶与教育引导。诸如:
1、请一些同学在一些选项中找出不文明现象并指出应该怎样做。
2、请一些同学讲文明礼仪的故事。
3、将不文明的行为写在纸条上丢进垃圾桶,向不文明行为宣战。
三、联系实际行动,创造文明的环境。
为了让同学们深刻地体会到优美环境的好处,在活动中引导同学们对班级、校园文明的重要性与实用性深有体会;让同学们人人参与,处处感悟,学以致用。在分享中感受文明的好处,从活动中受到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让同学们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将对文明礼仪常识的认知转化为文明礼仪行为,逐步提高自身的文明修养。其实文明也许是一张纸的厚度,也许是一点耐心的等待,也许是一句善良的问候,更也许只是一个微笑。一言一行总关情,在不经意间,我们传播着热情,尊重,关爱和友谊,这就是文明。这点点滴滴的赞美和欣赏,如甘霖似雨露,滋润着我们的心田,陶冶着我们的情操,提升着我们的道德素质,促使我们茁壮成长!
想必每个人的父母和老师都曾经告诉过我们,人活在世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做人。做人就是做一个讲文明的人。人要是不讲文明,再富也会变成穷人,再聪明也会被人鄙视。有些人以为做一个讲文明的人很难,其实只要你去做了,就会发现其实很简单。
最后我们千学万学要首先学会做人,学做文明人,学做社会人,清洁环境,文明校园,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让文明礼仪之花在校园处处盛开。
第三篇:厚德端行文明修身班会总结
“厚德端行 文明修身”主题班会总结
社会在发展文明在进步,大学生作为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理应在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中坐在社会的前列,并自觉肩负起引领社会公众向更加文明的方向发展的重任,然而如今部分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和道德素质远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开展一次对大学生的文明教育活动成为一件必要且紧迫的事情。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文明素质,积极响应学院团委的号召,我班积极筹划组织此次以“厚德端行,文明修身”为主题的班会,班会主要围绕大学生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比较普遍的不文明现象进行,以下是我班学生的积极探讨踊跃发言的场景:
讨论宿舍不文明行为
探讨手机使用的文明礼仪
公共场合的文明礼仪
讨论口吐脏话现象
讨论宿舍及公共场合吸烟的危害
同学们认真聆听
讨论宿舍臭袜子现象
讨论课桌文明
大家倾听台上同学的发言
详细讨论宿舍内卫生问题
讨论乱用别人东西的不文明现象
团支书做最后总结
此次班会选取的大部分是大学生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的不文明现象,大家积极讨论,通过对一些不文明行为的罗列,加以何为文明行为、怎样做才算符合礼仪规范的教育引导,大家感到受益匪浅。班会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对此次班会上提到的不文明现象感触颇深,并且一定尽力改掉往日的不良习惯,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努力加强自身道德修养,高标准严要求对待自己,争取做一名高素质的大学生!
09
信计
2009年12月
第四篇:厚德端行 文明修身
厚 德 端 行
文 明 修 身
院系:园艺园林学院 班级:园林 091班 姓名:李 兵 阳
厚德端行 文明修身
——题记: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
人生因什么而精彩?——人生因文明而精彩。
校园因什么而文明?——校园因你、我的文明而文明。
文明是一种进步,是思想的科学,行为的端正,习惯的改善,修养的提高,品质的提升;是人性的解放、自由、完善和超越。从教育成长的角度,文明是告别作日的无知和粗俗,是自觉的控制,是人性战胜,战胜不符合社会、法律、纪律、公德的本能欲望,是把自己从相互敌视、相互防范中解放出来,从心灵的战争中解放出来,从狭隘的功利的和世俗的羁绊中解放出来……
我们同学的成长发展,需要呼唤文明的回归和重建,环顾四周不文明的现象仍然频繁地出现我们身边。
文明的学生,一定是爱学习的人。他总是对知识充满渴望,在课内课外都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者,爱提问题、不怕困难。
文明的学生,一定是讲礼貌的人。礼貌用语在他嘴边,远离污言秽语,他懂得要想别人尊重自己,自己首先要尊重别人,因为尊重他人与尊重自己同样重要。
文明的学生,一定是有着良好卫生习惯的人。他会自觉维护校园环境,他更不会乱丢饮料杯、面巾纸、塑料袋、纸片,因为他懂得环境是大家的环境,把美好留给他人和自己。
文明的学生,一定是爱护公私财物的人。他爱学校的一草一木,不会践踏草坪,不会乱涂乱画,更不会踢门、浪费水电……
文明的学生,一定是遵守纪律的人。他会将自己的物品摆放齐整,会自觉排队就餐,不会大声喧哗影响别人的学习,会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文明的学生,一定是一个有爱心和责任感的人。他会尊敬师长和友爱同学,关爱身边的人和事,不会与同学吵架、搞不团结。
文明的学生,一定会懂得感恩,感恩父母长辈的养育,感恩老师的教导……
文明的学生,一定会坚守正义,会劝阻、制止破坏行为,及时报告。
文明的人必须具有宽广的胸怀
文明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要成为一个文明的学生,必须具有宽广的胸怀。
一个人要登上成功之颠,除了种种努力外,还要有宽广的心胸。试想一下一个斤斤计较得失的人是不会有所成就的,即使是环境给予你不平等的待遇,你也不要太在意,心胸宽广才可以取得成功。
春秋时期,齐恒公听说管仲才干超人,不计前嫌,重用了他,放手让他治理齐国;唐太宗李世民,重用了曾与他唇枪舌箭的魏征,正是由于他的心胸宽广重用了直言进谏的魏征,才形成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贞观之治”,才能有唐朝这么辉煌的历史。
心胸狭窄,斤斤计较个人利益的人是不会快乐的,庞涓历史上典型的忌妒者形象,不仅害了自己也害了别人。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人,你不小心碰了别人一下,他就破口大骂,甚至大打出手,还有人对别人的过失总是耿耿于怀,时时想着揪别人的小辫,这样的人还能谈什么成大器,立大业呢?“争一争,行不通”、“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大家互相让一步,不是都好吗?为小事吵架何必呢?
拥有一个宽广的胸怀,生活会更加美好,与其为小事吵架而不悦,还不如快乐学习,和睦相处的生活!
大事难事看担当
最近,在一本书中读到明代文学家、藏书家、书画家陈继儒的四句话:“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颇受启迪。
还有这样一句很朴实却很有哲理的的话:“人在顺境时要看得起别人,在逆境时要看得起自己”,其实也正是从一个人怎么样对待境遇的变化,看其胸襟,看其气度。是呀,有的人在得意忘形的时候,很容易把自己看得很伟大,把别人看得很渺小,这样的人,往往好日子不长久。一个成熟的人,越是顺境,就越会把一切的成就看成是别人无私帮助的结果,以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越是逆境的时候越不能看轻自己。我们有的同学,犯了错误,总愿把责任推给别人;考试没考好,唉声叹气,一蹶不振;学习没有进步,总是埋怨班级环境不好,老师不好;在家里不舒服,总是埋怨父母没有权,没有钱,不关心自己;尤其一些离异家庭子女,总是抱怨自己家庭不幸等,其实,这些都和你没有太大的关系,都体现了你不能担当大事。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复还来”,要看到,退一步是为了更好地进步,如果只看到自己的差距和不幸,又不想办法克服,不去担当,怨天尤人,这样的人往往会从此一蹶不振,很难东山再起。
第五篇:厚德端行,文明修身
厚德端行,文明修身
正行明德,格物求志。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正是因为有如此美德赋予了中华民族柔中带刚,坚不可摧的强大生命力,由源远流长的文化根基潜移默化而形成的中国魂,使得中华民族得以雄居世界的东方,环顾浩浩寰宇。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香港大学“明德格物”与此颇相神似。我国远古“大学”与现代大学虽跨越前年,概念虽有迥异,但宗义相通。如何成才?何为人才?有德无才谓之庸,有才无德谓之韧,德才兼备谓之贤。“人”和“才”的组合才是“人才”,既成人又成才者才是真正的人才。
在微软公司有一个著名的用人理念:求人不求才。他们认为信息时代,知识更新快,任何刚毕业的大学生很难是完全适合的“才”,因而微软并不重视所谓名校品牌或高学历。他们认为只要是一个“人”,就可以在进入微软后边赶边学,并很快成为“才”。微软所谓的“人”是指聪明、好学、踏实、自信,具备高尚的道德和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如同“璞玉”,微软愿意承担雕琢的工作。专业学习主要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文明修身主主要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文明修身和专业学习同样重要,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同样重要。自然科学主要解决客观世界的问题,人文科学主要解决主观世界的问题(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关系)。自然科学主要求真,人文科学主要求善。但两者相互依存,辨证统一。自然科学为人文科学奠
基,人文科学为自然科学导向。在人类步入后工业文明的新时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两者都不可能单独承担人类文明前进的重任。
文明礼仪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品德,做为具有五千年文明的“礼仪之邦”,讲文明、树礼仪,也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主要方式。“八荣八耻”做为新时期主流价值观和道德建设的标杆,一个人如何看待“荣”和“辱”,反应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八荣八耻”让我们知道了创建美丽校园要爱同学,爱老师,爱劳动,爱科学,爱环境,建立起同学之间的友情,老师之间的亲情。不管你走到哪耳边都萦绕着亲切的问候,心中荡漾着一股暖流,告诉自己许多人都在乎你。很多人每天都会说很多句“谢谢”,感谢别人为自己让路,感谢别人为自己解答难题,在“抱歉”,“打扰一下”,“请”这些众多的礼貌用语中,“谢谢”这个词使用的频率位居榜首,要学会感谢自己身边的人,多说谢谢,没有一个人会因为你多说些谢谢厌烦,反而是更加细致的关心你,一句谢谢竟能产生如此大的魔力,实在使人难以置信。
花开的日子,我们走进大学校园这个快乐的地方,在平安校园快乐歌唱;花开的日子,我们走进大学校园遨游在知识的海洋,和老师一起编织梦想;花开的日子,我们用心情的音符,去谱写校园的欢乐乐章。文明是古往今来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和愿望,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文明校园也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老师们,同学们,构建文明校园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苍茫学海中,我们要做勇敢的水手,乘风破浪,共赴前程。青春的脚步行云流水,青春的岁月需要只是滋养。让我们把我生命中的每一天,用我们的知识和自信的风范,用青春和生命奏起时代的最强音。我们共同努力,文明校园的乐章终将奏响。
未来不是梦,今天在我们是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