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祖与民间信仰

时间:2019-05-12 15:13: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清明祭祖与民间信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清明祭祖与民间信仰》。

第一篇:清明祭祖与民间信仰

清明祭祖与民间信仰

祭奠祖先,悼念亡灵,古已有之。据史料记载,周代时百姓受帝王祭祀礼仪的影响,就有郊祭先祖的习俗。《孟子·离娄下》记有齐人郊外乞墓祭者祭馀的故事,说明战国时就有上坟祭祖之俗。但将清明确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却自唐代始。唐代之前各类文献资料尚无有关清明节的记载,南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介绍岁时节日的著作,其中就未见有清明节的记录。至唐代时,无论官方正史还是民间野史及文学作品,关于清明节的记载突然多了起来,可见,清明节日在唐朝时已成习俗。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统治者顺时应势,将清明正式确定为国家的法定节日。史载,唐玄宗开元二十年君主正式下诏:清明之时“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从此,清明作为农时节气和国家节日的双重身份一直传承至今,虽然其活动形式随着岁月的推移在不断发生变化,其间也发生过像“文革”这样特殊时期将清明祭祖视为封建迷信而加以禁止的现象,但留存于人们心中的报本追远的感情和对祖宗神灵的信仰却是任何外在力量所阻隔不了的,因而一旦这种悖逆人心的外在强制力量被解除,清明祭祖这一盛大节日又以新的形式重返民间。清明前后,那些散居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要遵从祖先的召唤,不远万里,奔赴自己的祖灵之地,祭奠逝去的先人,同时与亲友团聚。我国自2008年以政府法

令形式恢复清明节假日以来,在清明时节扫墓祭祖、追思先人几乎成为一种全民性的活动。

从文化学的观点来看,凡流传经久的民间节日,都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积淀和记录,是其民族精神和观念的物化表征。无疑,一种民族习俗的形成是“集体无意识”的结果,并非某个圣人的主观构想和自觉设计,但透过这种节日习俗,我们却可以体认其所隐含的文化意象和精神内涵。

在我看来,清明祭祖这种民间习俗之所以能传之数千年而不衰,乃是因为它承载和包蕴了丰富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尤其与稳固而顽强的民间信仰相勾连。从根本上说,清明祭祖,可以培植孝亲仁爱的人伦道德。

尽管清明节的活动形式在两千多年的世代传承和延革中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其本质内涵却保持了相对稳定。据史料记载,在唐代,上坟扫墓、改火、治蚕室、斗鸡、蹴鞠、拔河、秋千、宴饮、踏青、插柳等,是清明节日的主要活动。宋代基本上沿用唐朝旧习。自元以后,改火的活动从上至下被逐渐废除,各种娱乐活动亦因地因时而有所不同,然而,清明的核心内容却并无改变。自古至今,清明来临时,庶民百姓都要把修葺坟莹、祭拜先祖、凝聚亲族、重温遗训等作为必作功课,这些可以看作是清明节的核心内容。

历代统治者之所以重视清明祭祖活动,是因为它符合儒家所

倡导的孝亲仁爱思想,有利于社会道德的淳化和提升。儒家一再强调,孝悌即是仁的根本,忠与孝相连,仁与孝相通。孔子《论语》在开首第一章就指出:“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第一》)孟子也提出:“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孟子·告子下》)这就是说,孝敬父母,尊敬兄长,是仁爱的根本,也是尧舜之道的实质。这是因为,在儒家看来,一个人的仁性、爱心是从热爱自己的父母开始的,也是建立在这种基于人类本然之爱的基础上的。所以,儒家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中庸·第二十》)一个连父母都不爱的人,不可能去爱别人,更不可能具有博大仁爱之心。因而,要培植仁性爱心,首先必须培植孝道孝心,仁不过孝的扩展和升华。孝道不仅表现为对在世父母和亲人的敬爱,而且表现为对已逝先祖的崇敬。儒家特别重视对死者的丧葬之礼。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第二》)这不仅是子女的应尽之责,而且关乎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对此,孔子有十分明确的论述。他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第一》)这就是说,如果一国之民都能谨慎地做到依礼办好父母的丧事,诚心诚意地祭祀先祖,那么,整个社会的民风民德自然得到提高。

不仅如此,儒家的孝亲仁爱思想最终还与信仰直接贯通。“仁

者,人也。”(《中庸·第二十》)我的理解,这里的“人”,是指人性、人的本质,即是说,所谓仁爱之心,不是从外面附加于人,而是由人之为人的本性所决定的。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儒家提出了“性善论”。在儒家的道德思想中,“仁”不仅是贯穿于道德之中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思想,而且是道德赖以存在的人性论基础。不论何种道德,归根结底都是建立在一定的人性论基础上的。良好的道德是建立在善良人性的基础上的,人性不善,如何行德?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由于儒家把道德建立在人之为人的人性论的基础上,这就确保了道德一以贯之的良善本性及其传承的稳固性。儒家创始人孔子在论人伦道德时,不是就事论事,拘泥于具体的道德准则,而是极力阐明道德得以存在的人性本源,这正是其高明之处。

然而,儒家的道德学说并未到此为止,而是进一步从人性上升到神性,从人道上达到天道,使之臻于一个绝对超越的至善之境。《中庸》开首就指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就是说,天命、天理、天道与人性是相通的,而人性又具体表现为一定的道德准则,按照这种道德准则去修养自己就是教化。这体现了儒家人天合一、性理相通的基本思想。

在儒家看来,一个人能尽己之心,不做违心忤逆之事,就是尽人本然之善性;能尽人本然之善性,就能参与天地万物的生长化育,与天地比肩而立了。孟子所提出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的思想,《中庸》所阐发的“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观念,所体现的就是儒家心、性、天三者一体贯通终极信念。当我们把道德践履提升到天命、天道、天理的至极之境时,我们就达到了一个绝对超越的无限的终级的神圣的信仰领域,在这个纯粹的信仰世界里,个人及其行为被融入到宇宙本体之中,与其合二而一,从而达到永恒和不朽。

清明祭祖活动对于培植人们的这种孝亲仁爱思想特别是提升道德信仰,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祭祀先祖的庄严仪式中,人们的一片哀思和真情从现世延伸到了来世、从地上升华到了天国、从人性飞跃到了神性,正是在这种超越和飞渡中,人们确立起了自己的信仰,找到了自己赖以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

也许因为清明祭祖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历代统治者和儒士们才会不遗余力地加以倡导和推行,而民间也积极予以响应。真可谓清明之祭,崇天祀祖,教化民众,利国利民,何乐而不为哉!

(作者系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第二篇:清明祭祖

清明祭祖

中国人对先人的祭祀是道德信仰,是表达情感的诗意之举,是发自个体情感的感恩与缅怀。谁都清楚,祭奠的酒馔一滴何曾到九泉,但我们却相信亲人、先祖能够领受我们的情意与祭奠,这种庄重的仪式是一种情感的、道德意义上的真实。为什么要在清明扫墓呢?

这是因为冬去春来,草木萌生,人们到先人的坟墓,会亲自察看坟墓是否因雨季来临而塌陷,或被狐兔穿穴打洞。在祭扫时,给坟墓铲除杂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烧猪,燃香奠酒,焚烧纸钱及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表示对祖先的怀念。

清明祭祖扫墓,是中华民族敦亲睦族、行孝品德的具体表现,清明节因此也成为全球华人的重要节日之一。不少海外侨胞、华裔,都有清明回乡扫墓的习惯,以示不忘先人,不忘故土的爱国之情。

国家与文明的历史,靠个人与家庭的传续来完成;没有个人与家庭的传续,历史将是苍白、抽象而没有人情味的;清明节的祭奠仪式是个体与历史连接的精神脐带,使今人的身份清晰而神圣。追远不仅有民德归厚的教化意义,还会让我们获得面向未来的力量,确定个体与时代的历史位置。在崇拜新与未来的今天,这是必不可少的仪式。我们缅怀先人,祭祀先祖,因为他们是自己的来源,他们的辛劳和奋斗乃是我们继续前行的起点。这是尊重生命与敬畏历史的不绝之流。

第三篇:清明祭祖

清明祭祖

伏以千枝竞秀,抚时切报本之恩,万派众新触目动迢,远之念,天时著于雨露,节届清明,人事宜于宗亲,典隆以祭,聊修粗豆,敢云孝思不遗,读凫鹜之泳,谁其福禄来成,诵昌炽之歌,但翼孝子有庆,士攸宜而克敏,利遂名成,家丕振而族同光,兰香桂馥,念我先人,陟降庭止,惟予小子敢竭,鄙忱。

第四篇:清明祭祖

清明祭祖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逢清明时节,人们都会去祖先的坟前扫墓、祭拜,以表达对先人的哀思之情。今年清明节期间,我和爸爸、大伯、三叔、二爷一起去上坟。

由于风很大,我们一直等到下午风小了才去,我们带着纸钱、各种贡品一起先去太太的坟地里。一路上我不停的寻思着太太的坟究竟在什么地方?风水还不错吧?正想着就已经到了坟地里,原来太太的坟在马路旁边的山坳里,坟的周围长了很多的野草,坟堆上光秃秃的。二爷用铁锹铲了一堆土,把挖断的野草在离坟稍远的地方埋了起来,然后到坟堆旁用铁锹拍打着松散的坟土,并在坟的中央和四周压上白色和黄色的纸卦子,干完这一切后,我们跪在坟前开始烧纸。可是风太大了,怎么也点不着,无奈之下,只好拿了一个大纸箱子,把纸钱放在箱子里,用打火机点燃,然后想着再把纸钱赶紧倒出来,但还是晚了,纸箱子也随着纸钱快速的燃烧起来,不一会儿,就和纸钱一块儿化成了灰烬。大伯拿了一些水果、蛋糕撒在坟的周围,然后奠酒,最后我们对着太太的坟磕头、作揖。我在心里默默地祈祷:“希望太太保佑我们一大家子平平安安、万事如意,让我的学习越来越好,爸爸妈妈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之后我们又祭拜了太爷爷、三太爷、爷爷。听爸爸说,爷爷去世已经二十四年了,是生病去世的,那时爸爸才上高中,爷爷一生过得很清苦,当过民办教师,就在转正的当口却离开了人世,他对子女们要求很严。我真想看看爷爷以前是什么样子的!

祭拜完后,我和爸爸、大伯们回头凝望着爷爷们的坟墓,恋恋不舍,汽车慢慢的开动了,我的思绪依然停留在对爷爷的思念中……

2012年4月5日

第五篇:清明祭祖

“清明祭祖,勿忘防火”安全主题班会

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班会,使学生在欢乐的活动中掌握防火安全知识,增强学生的防火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减少火灾难事故的发生,促使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活动过程:

清明节来临,我们倡导从“无火不成祭”转变为“无火祭奠”,将“无火祭奠”这一方式变成一种风尚,还清明节以“清明”。因为这种风尚既寄托了哀思,又传播了文明,它不仅仅是一种祭奠方式的转变,更是一种观念的转变,它需要我们的参与和维护,它需要走进寻常百姓家,为大众所认同。

1、着火了,怎么办?

发生火情,同学们一定要保持镇静。火灾初起阶段,一般是很小的一个小点,燃烧面积不大,产生的热量不多。这时只要随手用沙土、干土、浸湿的毛巾、棉被、麻袋等去覆盖,就能使初起的火熄灭。如果火势十分猛烈,正在或可能蔓延,切勿试图扑救,应该立刻逃离火场,打119火警电话,通知消防队救火。

2、怎样报火警?

(1)、牢记火警电话119。没有电话或没有消防队的地方,如农村和边远山区,可以打锣敲钟、吹哨、喊话向四周报警,动员乡邻一齐来灭火。

(2)、报警时要讲清着火所在地址。

(3)、说明什么东西着火,火势怎样。

(4)、讲清报警人姓名、电话号码和住址。

(5)、报警后要安排人到街道口等候消防车,指引消防车去火场的道路。

(6)、遇有火情,不要围观。有的同学出于好奇,喜欢围观消防车,这既有碍于消防人员工作,也不利于同学们的安全。注意:不能随意乱打火警电话。假报火警是扰乱公共秩序、妨碍公共安全的违法行为。如发现有人假报火警,要加以制止。

3、使用火炉要注意什么?

(1)、在安装火炉时,同学们要提醒爸爸妈妈,安装火炉应与床铺、纸顶棚、木窗框等可燃物保持一段距离。农村使用的砖炉土灶,要远离柴草。

(2)、炉旁不要放废纸、刨花等易燃物。(3)、烘烤衣物要有专人看管。

(4)、掏出的炉渣要等完全熄灭后,倒在安全地方,特别注意不要带着红火倒炉渣。

4、学习麻江县森林防火戒严令。

(1)、宣读麻江县森林防火戒严令。(2)、讲解重点知识。

(3)、要求学生把今天学习的戒严令知识在家中进行宣传,与亲人共同学习戒严令。

5、班主任总结

火是人类的朋友,它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温暖,带来了人类的文明和社会的进步。但火如果失去控制,酿成火灾,就会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一些同学有玩火的坏习惯。有的点火烧纸、烧柴草,在野外堆烧废轮胎、废塑料,还有的在黑暗处划火柴、点油灯照明,或弹火柴棍、烧马蜂窝„„

玩火极易招致火灾,近几年因玩火引起的火灾每年达3000余起,使200多人死亡,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如果用于希望工程,可使10万失学儿童回到课堂。

同学们要充分认识玩火的危害性和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任何时候都要坚决做到不玩火。同学间还要互相监督、互相提醒。如发现有同学玩火,应该立即制止,并报告老师和家长,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

同学们,美丽的大自然需要我们的呵护,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吧!2012、4、1

下载清明祭祖与民间信仰word格式文档
下载清明祭祖与民间信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清明祭祖

    清 明 祭 祖 三(1)班顾倍诚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今年清明,我们一家和大伯伯、二伯伯一起去岱西的老家顾家山上祭祖。那座山虽然不高,但很陡,山路两边都是密密麻......

    清明祭祖

    清明祭祖之真义 诗曰: 父精母血产斯身,怀抱三年备苦辛, 教养劬劳形渐老,无存孝道枉为人。 祭祀乃祀天神、地祇之通称,孝经有云:【能保其禄位,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足见祭祀为族传......

    清明祭祖

    清明祭祖记“又是一年芳草绿”,伴随着春姑娘的脚步,清明节很快就到了。星期天,我们一家人回老家祭拜去世的各位前辈。 爸爸的老家离城区不远,妈妈的家可就不是了,它在一个偏僻的......

    清明祭祖

    清明祭祖 清明时节雨纷纷。又到清明,有是下雨。以往的清明节或许感受不到什么,但自从清明节被定为法定节假日之后,清明节就日渐热闹起来。扫墓、祭祖等缅怀先人的活动日益丰富,......

    民间信仰与民俗文化浅谈

    民间信仰与民俗文化浅谈黄奎中国民间信仰与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凝结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文化心理积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并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及中外文......

    清明祭祖与人伦道德

    清明祭祖与人伦道德清明祭祖的首要作用是培植孝亲仁爱的人伦道德,其次是寻找人类精神的信仰之地。中国是一个实行“祖先崇拜”的国度。在传统社会,大多数人包括知识分子虽然没......

    清明祭祖文[大全]

    2014年清明祭祖文 今天是祭奠列祖列宗的清明节。清明祭祖扫墓是我们华夏儿女缅怀先祖 ,思亲睦族,行孝尚德的优良传统。现在,刘氏族人聚集于此,祭奠我们共同的先祖及已逝去的亲......

    清明 祭祖文

    清明 祭祖文 岁在辛卯,时届清明,万物复苏,神州太平。盛世中华,百业复兴,黔北高原,水绿山青。陈家冲前,炊烟袅袅,大马湾上,集聚族亲。近者烹茶备酒,以尽地主之谊;远者驱车百里,备尝旅途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