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前农村党员教育管理面临的情况分析与对策
文章标题:当前农村党员教育管理面临的情况分析与对策
——年党员统计年报分析报告
一、农村党员结构变化的趋势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现代化管理制度的进一步确立和完善,社会的经济结构、组织形式、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退耕还林后我乡出现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待业人员,他们对村级组织的依赖逐步减少,而务工需要依赖度逐渐增加,由“农村人”向“社会人”转变,因此,农村承担的社会责任也随之加大、加重。随着城市管理重心的下移和农村居委会职能的转变,农村居委会地域比原来的居委会要大的多,农村所承担的社会职能越来越多,农村党组织管理的党员也已不再是村委会原来所管理的那些退休职工党员,农村党员大部分外出务工,外出务工就业的党员、流动党员也将更多地由农村委会党组织来管理。这样,农村党员正逐步呈现出三多现象:即老龄党员增多,流动党员增多,文化程度不高的党员增多。同时,这些现象的出现也对农村党组织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据今年党员年报统计,2006年全乡共有党员249名,其中农村党员为184名,农村党员中60岁以上党员为69名,比1996年净增30名,高龄党员占农村党员的37.5,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农村老龄化现象的出现,这一发展趋势还会进一步加剧。
其次,流动党员增多。1996年以前,几乎没有流动的党员。2003年至2004年,全乡大面积实施退耕还林后,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加之沿海地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增多,为农民党员务工创造了条件,2005年,全乡处出务工党员达31人,2006年,外出务工党员16名,随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农村中的流动党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会有快速增长的趋势。
再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农村地域范围的扩大及流动党员的增加,农村党员的文化结构也呈现出下降的趋势。1996年农村党员中,初中文化程度以下党员为105名;2006年农村党员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为175名,占全乡党员总数的70.8,比1996年上升6.7。由此可以看出,文化程度偏低,不能适应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新知识、新技术接受能力较低,不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村的要求。
从以上我乡农村党员的数字资料及分析可以看到,农村党员的结构正逐步趋向老龄化和文化程度较低,流动党员占一定比例这一方向发展。
二、党员结构变化对当前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带来的影响
农村党员的结构变化对当前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中党员数量的比例有了提高。随着大批企事业单位退休职工党员和企业转制后失业、待岗职工党员转移到农村,使得农村中党员人数的比例有了明显的提高,现在,在我乡的7个村中,平均每百户中就有11—12名党员,比以往提高了4—5个百分点。带来的直接效果就是农村党组织的党员队伍壮大了,党员人数的增加有利于党组织发挥作用,有利于党员发挥模范作用,也有利于农村中其他优秀分子要求入党,增加了农村党组织在农村建设中的影响力。
2、党员的结构变化给教育管理带来了难度。农村党员的增加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加了党员的数量,增加了党员的影响力。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农村党员队伍的质量并不可能同时俱增,从2005、2006两年的年报分析来看,党员的数量变化不大,但大多数农村党员80以上的是61岁以上党员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从2006年年报看,目前,全乡农村党员中70.8的党员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因此,在党员的教育管理中,这些党员思想中的老观念多、新思维少,对现代化的教育管理思想上有抵触,还是以老眼光来看问题,与农村党组织的沟通上还有一些距离。另外,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们的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且相对滞后,这一矛盾的存在使得相当一部分老党员在思想上难以接受,认为党组织没有考虑到他们,年纪偏大,文化程度不高,怎样支持,搞新农村建设?因此,对这些党员的教育、管理相对要难些。如何在农村建设和农村党建中发挥他们的作用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还有相当一部分党员受经济条件的影响,外出务工,他们务工地点不稳定,外出时间长,流动性较大,党组织难以联系,教育、管理上也存在一定的难度。
三、我乡在农村党员教育、管理中的做法和今后打算
农村党员是农村党建和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力量,抓好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努力发挥好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一直是乡党委关注的问题,自我乡开展农村党建以来,我们在农村党员教育管理中主要有以下一些做法。
1、努力提高农村党务者的水平。从98年以来,乡党委为了加强农村者的力量,连续几年都由乡党委下派干部
挂任村支部书记,乡干部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干部充实到农村者队伍中去,特别是充实到农村党组织负责人位置上,有目的地加以培养,努力提高农村党组织负责人的整体水平。近年来,乡党委利用乡党校、农村远程教育点对村干部进行科学文化知识等方面的培训。从几年的实践来看,这种方法比较好地解决了以往在农村干部中存在的年龄老、文化程度低、做事婆婆妈妈等现象,年轻的农村党务者积极性高,善于探索,对于加强农村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带来一定的好处。
2、着力提高农村党员的文化素养。全乡各党支部非常重视农村群体的文化素质培养,特别注重对农村党员进行文化知识更新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通过几年的努力使农村党员的文化素质有一定的提高。除此之外,乡党委实行了“村为主”机制,努力提高村干部报酬,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够客观地、正确地看待社会的发展,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3、热情关爱农村党员的生活。农村党员大部分年龄大、生活压力重,要发挥他们的作用,增强他们的党性观念,首先要从思想上、上、生活上加以关心。几年来,积极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实行“一岗双责”、“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活动,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同时让这一些党员充分发挥他们的一技之长,如年老的党员以教育好自己的家人为岗位,村组干部是党员的,充分发挥他们的一技之长开展为民便民服务,使他们看到自己的价值,重新在生活上树立勇气。从本质上来说,这些党员毕竟受党教育多年,只要他们基本生活能得到保障,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还是能体现的。
4、今后的打算。以上三点是我们近年来在农村党员教育管理中的一些做法,通过几年来的实践,应该说效果是好的。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我国加入WTO,市场的竞争更加日趋激烈,农村中富余劳动力的数量在大幅度增加,部分党员有外出流动的趋势。因此,我们对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要在理论上进一步加以研究,在实践中进一步加以探索,以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求。从明年开始,除了要进一步做好以上3点外,乡党委准备在农村党员分类管理上做好文章,在农村中分别对不同类别的党员进行分类指导,分类管理。在农村党员教育管理中,充分发挥村支两的作用,利用现有资源开展各种培训,在教育、管理上努力适应形势的需要,主要开展以过一次组织生活会、作一次思想汇报、掌握一门技术、找一个合适岗位、为农村建设作一份贡献为内容的“五个一”活动;开展活动灵活多样,支部的要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这个主题,着重通过党员责任活动来培养一批入党积极分子,影响一批身边的人,党支部要通过开展“党员两带”,开展技能比赛等活动来增强凝聚力和号召力,使村级党组织真正成为农村党的的战斗堡垒。此外,我们还要充分发挥乡“三农”服务队的作用,以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组织网络,开展好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人员的“四定”便民利民活动,努力为农村党员服务,共同抓好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当然要搞好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任务还很重,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积极探索新时期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新办法,认真抓好党的作风建设,进一步完善我乡农村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
《当前农村党员教育管理面临的情况分析与对策》来源于网,欢迎阅读当前农村党员教育管理面临的情况分析与对策。ED8
挂任村支部书记,乡干部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干部充实到农村者队伍中去,特别是充实到农村党组织负责人位置上,有目的地加以培养,努力提高农村党组织负责人的整体水平。近年来,乡党委利用乡党校、农村远程教育点对村干部进行科学文化知识等方面的培训。从几年的实践来看,这种方法比较好地解决了以往在农村干部中存在的年龄老、文化程度低、做事婆婆妈妈等现象,年轻的农村党务者积极性高,善于探索,对于加强农村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带来一定的好处。
2、着力提高农村党员的文化素养。全乡各党支部非常重视农村群体的文化素质培养,特别注重对农村党员进行文化知识更新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通过几年的努力使农村党员的文化素质有一定的提高。除此之外,乡党委实行了“村为主”机制,努力提高村干部报酬,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够客观地、正确地看待社会的发展,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3、热情关爱农村党员的生活。农村党员大部分年龄大、生活压力重,要发挥他们的作用,增强他们的党性观念,首先要从思想上、上、生活上加以关心。几年来,积极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实行“一岗双责”、“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活动,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同时让这一些党员充分发挥他们的一技之长,如年老的党员以教育好自己的家人为岗位,村组干部是党员的,充分发挥他们的一技之长开展为民便民服务,使他们看到自己的价值,重新在生活上树立勇气。从本质上来说,这些党员毕竟受党教育多年,只要他们基本生活能得到保障,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还是能体现的。
4、今后的打算。以上三点是我们近年来在农村党员教育管理中的一些做法,通过几年来的实践,应该说效果是好的。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我国加入WTO,市场的竞争更加日趋激烈,农村中富余劳动力的数量在大幅度增加,部分党员有外出流动的趋势。因此,我们对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要在理论上进一步加以研究,在实践中进一步加以探索,以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求。从明年开始,除了要进一步做好以上3点外,乡党委准备在农村党员分类管理上做好文章,在农村中分别对不同类别的党员进行分类指导,分类管理。在农村党员教育管理中,充分发挥村支两的作用,利用现有资源开展各种培训,在教育、管理上努力适应形势的需要,主要开展以过一次组织生活会、作一次思想汇报、掌握一门技术、找一个合适岗位、为农村建设作一份贡献为内容的“五个一”活动;开展活动灵活多样,支部的要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这个主题,着重通过党员责任活动来培养一批入党积极分子,影响一批身边的人,党支部要通过开展“党员两带”,开展技能比赛等活动来增强凝聚力和号召力,使村级党组织真正成为农村党的的战斗堡垒。此外,我们还要充分发挥乡“三农”服务队的作用,以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组织网络,开展好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人员的“四定”便民利民活动,努力为农村党员服务,共同抓好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当然要搞好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任务还很重,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积极探索新时期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新办法,认真抓好党的作风建设,进一步完善我乡农村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
《当前农村党员教育管理面临的情况分析与对策》来源于网,欢迎阅读当前农村党员教育管理面临的情况分析与对策。ED8
第二篇:当前农村党员教育管理面临的情况分析与对策
文章标题:当前农村党员教育管理面临的情况分析与对策
——年党员统计年报分析报告
一、农村党员结构变化的趋势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现代化管理制度的进一步确立和完善,社会的经济结构、组织形式、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退耕还林后我乡出现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待业人员,他们对村级组织的依赖逐步减少,而务工需要依赖度逐渐增加,由“农村人”向“社会人”转变,因此,农村承担的社会责任也随之加大、加重。随着城市管理重心的下移和农村居委会职能的转变,农村居委会地域比原来的居委会要大的多,农村所承担的社会职能越来越多,农村党组织管理的党员也已不再是村委会原来所管理的那些退休职工党员,农村党员大部分外出务工,外出务工就业的党员、流动党员也将更多地由农村委会党组织来管理。这样,农村党员正逐步呈现出三多现象:即老龄党员增多,流动党员增多,文化程度不高的党员增多。同时,这些现象的出现也对农村党组织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据今年党员年报统计,2006年全乡共有党员249名,其中农村党员为184名,农村党员中60岁以上党员为69名,比1996年净增30名,高龄党员占农村党员的37.5,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农村老龄化现象的出现,这一发展趋势还会进一步加剧。
其次,流动党员增多。1996年以前,几乎没有流动的党员。2003年至2004年,全乡大面积实施退耕还林后,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加之沿海地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增多,为农民党员务工创造了条件,2005年,全乡处出务工党员达31人,2006年,外出务工党员16名,随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农村中的流动党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会有快速增长的趋势。
再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农村地域范围的扩大及流动党员的增加,农村党员的文化结构也呈现出下降的趋势。1996年农村党员中,初中文化程度以下党员为105名;2006年农村党员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为175名,占全乡党员总数的70.8,比1996年上升6.7。由此可以看出,文化程度偏低,不能适应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新知识、新技术接受能力较低,不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村的要求。
从以上我乡农村党员的数字资料及分析可以看到,农村党员的结构正逐步趋向老龄化和文化程度较低,流动党员占一定比例这一方向发展。
二、党员结构变化对当前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带来的影响
农村党员的结构变化对当前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中党员数量的比例有了提高。随着大批企事业单位退休职工党员和企业转制后失业、待岗职工党员转移到农村,使得农村中党员人数的比例有了明显的提高,现在,在我乡的7个村中,平均每百户中就有11—12名党员,比以往提高了4—5个百分点。带来的直接效果就是农村党组织的党员队伍壮大了,党员人数的增加有利于党组织发挥作用,有利于党员发挥模范作用,也有利于农村中其他优秀分子要求入党,增加了农村党组织在农村建设中的影响力。
2、党员的结构变化给教育管理带来了难度。农村党员的增加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加了党员的数量,增加了党员的影响力。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农村党员队伍的质量并不可能同时俱增,从2005、2006两年的年报分析来看,党员的数量变化不大,但大多数农村党员80以上的是61岁以上党员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从2006年年报看,目前,全乡农村党员中70.8的党员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因此,在党员的教育管理中,这些党员思想中的老观念多、新思维少,对现代化的教育管理思想上有抵触,还是以老眼光来看问题,与农村党组织的沟通上还有一些距离。另外,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们的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且相对滞后,这一矛盾的存在使得相当一部分老党员在思想上难以接受,认为党组织没有考虑到他们,年纪偏大,文化程度不高,怎样支持工作,搞新农村建设?因此,对这些党员的教育、管理相对要难些。如何在农村建设和农村党建中发挥他们的作用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还有相当一部分党员受经济条件的影响,外出务工,他们务工地点不稳定,外出时间长,流动性较大,党组织难以联系,教育、管理上也存在一定的难度。
三、我乡在农村党员教育、管理中的做法和今后打算
农村党员是农村党建和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力量,抓好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努力发挥好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一直是乡党委关注的问题,自我乡开展农村党建工作以来,我们在农村党员教育管理中主要有以下一些做法。
1、努力提高农村党务工作者的水平。从98年以来,乡党委为了加强农村工作者的力量,连续几年都由乡党委下派干部
第三篇:当前共青团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当前共青团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唐山开滦林西矿业有限公司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7)05-000-01
摘 要 在社会不断发展,企业不断改革的过程中,企业共青团工作也逐步发生变化,同时也面临着新的问题。为此,本文将基于笔者多年实践经验,对当前企业共青团工作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相应的解决对策,以往能给广大同行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共青团工作 问题 对策 分析
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企业共青团组织团结带领下的团员青年,是职工队伍中最具有活力的职工群体,是实现企业振兴发展的有生力量。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的发展以及相应的进入
到了转型的过程中,在这样的条件中,相关的国情与青年人员的相关事务也有了新的问题与情况出现。面对这些变化,企业团组织如何适应发展的需要,在改革中不断改进与解决共青团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成为了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而迫切的课题。
一、当前共青团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一)共青团工作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在大部分企业中,企业领导通常都侧重于企业经济的发展,将企业重心放在经济效益的追求上,与经济指标关系不大的职能和环节就被弱化了,企业共青团工作也往往被忽略。不仅如此,部分企业领导对于团的工作理解过于片面化和表面化,直接导致了企业团组织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团组织职能作用逐渐淡化,共青团组织也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无法有效融入企业经营中心,并且共青团工作对企业改革发展的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出来。
(二)当前青年思想活跃缺乏良好的组织意识
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涌入,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化,青年的成长正处于错综复杂社会环境中,其思想文化受到外界因素的强烈冲击,使得其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等各方面思想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就当前来看,大部分青年思维活跃,重视个体的平等,追求自由与个性化的生活方式,缺乏良好的组织意识。不仅如此,当前青年对于共青团组织缺乏归属感,在组织活动时,往往需要下很大功夫来做宣传动员工作,相比之下,其更清理青睐对聚餐、卡拉OK、外出旅游等娱乐项目,导致企业团组织工作极为被动。
(三)团组织工作方式过于单一
当前不少企业在开展团组织工作过程中常常将把开展团的活动当成了团的工作的全部内涵,导致了团的工作方式单一化。在长久发展过程中,企业共青团工作产生了很多充满生机与活力,并极具创意的活动。但是成于活动,困于活动。不少共青团组织来开展活动时,往往会过于追求活动的效果,从而导致使团工作固定在活动的表面化的不正常现象,使得活动实质性的意义越来越少,导致企业团组织活动的渗透力与影响力大大降低。
二、当前共青团工作所面临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加强对企业共青团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共青团是企业单位与基层员工间的沟通纽带与桥梁,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无论社会如何变化,企业共青团的作用都应当被予以充分重视,而不应该被削弱。为此,企业领导必须要通过多种途径走出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全面认识到企业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性,让企业共青团能稳保活力。此外,企业应当将共青团工作纳入到企业发展中心,要将共青团工作作为企业的生力军,将其优势发挥出来。再者,应当加强企业团组织的建设工作,重视对基层团干部的培养,端正其工作作风、提高其办事能力以及正常执行能力,以确保企业共青团工作都得到有效落实。
(二)全面分析与掌握企业青年的思想动态
只有全面分析与掌握企业青年的思想动态才能够有效了解当前企业青年的思想变化,才能有针对性的采用科学理论来武装与引领企业青年。此外,还应加大对企业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积极展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工作。再者,可以通过建立起 “ 互联网+共青团”一站式服?仗逑担?充分利用微视频、微博以及微信等新媒体来作为引导企业青年思想的新突破口,从而让企业青年更容易接受先进的思想。
(三)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团工作的方式、方法
创新,是这个时代最亮丽的色彩,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在于创新,而创新的希望在青年。在信息科技高度普及的今天,企业团组织应当积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方式来创新共青团工作。如,建立企业青年论坛,或是通过信息交流版块来将共青团思想以及相关工作进行传达与交流,以便于团员能够及时了解最新组织动态。此外,还应当。注意将工作时间与业余时间相结合,针对青年流向多元化,流量多变,兴趣多样的特点,利用闲散时间,开展不同特色的小型活动。再者,可以定期开展过青工文艺汇演活动,并适当进行物质激励,充分调动青年参与热情,提升其综合素质。
三、结语
总而言之,共青团工作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针对共青团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应当积极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不断促进企业共青团工作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冯专.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推动新时期企业共青团工作全面发展[J].改革与开放,2011(12):60-60.[2] 吴俊祥,武惠敏.新时期企业共青团工作面临的形势及对策[J].山东工会论坛,2010,16(5):160-160.
第四篇:当前农村宅基地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农村宅基地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宅基地矛盾日益突出,因宅基地纠纷引起的农民上访案件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影响农村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农村宅基地管理成为国土管理工作的热点、难点,如何管理好、利用好农村宅基地,缩小城乡差距,确保社会稳定等问题的解决已迫在眉睫。同时也给我们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抢占宅基地现象。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城乡结合部或主要交通道路两侧。建房者往往不具备依法获得宅基地的条件,就私自花钱买土地或者与他人私自交换承包地建房,房子建成后自己居住或转让、出租;有的干脆在自己承包的路边地里建房经商赚取大额经营利润。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城区房地产升值较快,带动了周边民房的升值,使宅基地成为投机者的香饽饽。
(二)村干部私自规划宅基地。个别村居干部不经过法定程序审批,就给村民划宅基地,以至于房子建成后,办不出房产证、土地证,致使村民到处上访。村干部私批宅基地现象时常发生,一方面反映有些村干部土地法律意识淡薄,另一方面跟执法不严有关,很少有村干部因私自划宅基地受到严厉处罚的,往往是写一份检讨,补办手续了事。这给一些村干部造成错觉,认为私划宅基地不会出现大的问题,因此屡禁不止。
(三)宅基地分配不公。有些宅基地虽然是按照审批程序批准的,但由于把关不严,甚至有意疏忽,出现了“人情宅基”、“权力宅基”,造成了不符合审批宅基地的有宅地、甚至多处,急需住宅的村民反而得不到宅基地,形成分配不公,引发矛盾冲突,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分配不公,主要原因是审批程序不透明,缺乏必要的监督制约措施,村里给谁规划宅基地,事前往往只有村“两委”少数几个人知道,有的村甚至书记一个人就决定了,审批后不按规定公示,欺上瞒下。
(四)“空心村”现象依然存在。特别是在人均土地多的偏远农村,空心村现象比较严重。其主要原因是无村庄建设规划,外延扩张,建新不拆旧。另外,近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到城里经商居住,农村还出现了大量房屋空置现象。
(五)针对违法行为的执法难。对符合村庄规划和用地条件的农户,由于种种原因未经批准就建设了房屋,如果坚决拆除,退还土地,就会给农民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如果不处理,执法部门就是不作为,使执法者左右为难。即使对不符合“两个规划”的住宅想依法进行强制拆除也很难,因为国土资源部门没有强制执法权,申请法院执行又要履行繁琐的程序,具体执行起来也很困难。
二、对策措施
(一)实行宅基地超占部分有偿使用制度。集中开展一次农村宅基地清查整治活动,摸清辖区内宅基地家底,对符合乡村规划,面积不超标,一户一宅的宅基地可以继续无偿使用;对虽然符合乡村规划,但面积超过法定标准的,超出部分实行有偿使用一户多宅的,多出的宅基地实行有偿使用。对宅基地实行超面积收费,不是增加农民负担,只是对极少数乱占、多占宅基地者的制约措施,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土地集约利用和保护耕地的要求。超占宅基地有偿使用费按交纳,张榜公布,让投机宅基地无利可图,杜绝宅基地投机。
(二)严格宅基地规划、审批管理。建立宅基地审批责任和过错追究制度,严把审批关。乡镇国土资源所要对申请人的情况审查清楚,审查其是否具备申请条件,村委会上报前是否按程序张榜公示,村民有无反映,房址是否符合“两个规划”。审查人要签字盖章,以示负责。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在审查时,要随机抽样复审,确认无误后报县政府批准。搞好村庄规划,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合理确定不同类型村居用地规模。对一般农村要圈定村界,“画地为牢”,严禁无度扩展;偏僻的小村、自然村要逐渐向中心村集中,以达到集约用地的要求。在不违背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应允许乡村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相应的村庄用地规划,经县政府批准后实施。对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的村居可以每年统一规划一次宅基地,但应以建楼房住宅为主,禁止建平房,这样既可以满足村民居住需要,又能防止2次拆迁造成的损失,节约用地。
(三)加强“空心村”治理。各级政府应把村庄规划、改造“空心村”作为目前农村工作的大事来抓,制定计划,统筹安排,分步实施。政府应加强领导,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对个别阻挠村庄改造的“钉子户”,政府应协调公安、法院等部门依法惩处,以儆效尤。把“空心村”治理与宅基地的审批挂钩,对“空心村”严重的村居,不再审批新的土地作为宅基地。在“空心村”改造、村庄搬迁中,对旧房没拆完就建新房的,可收取一定数量的拆除旧房押金,待旧房自行拆除后,退还押金;否则,不予返还,可用作雇人拆房佣金和强制拆除费用,以防止建新房不拆旧房、多占宅基地的现象。旧村改造工作不可搞一刀切,应结合乡村实际有计划分步实施,合理统筹资金,尽量减轻农民负担。
(四)强化执法监察。建立国土、公安、司法等部门联合执法办案体系,强化执法能力。对那些不听劝阻、顶风而上的违法者要敢于碰硬,该拆除的要坚决拆除。要健全执法监督举报体系和举报奖励办法,鼓励村民互相监督。特别是要强化基层国土资源所执法巡查职能,对各种非法占用宅基地现象,做到早发现,早制止,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要加强对村干部的国土资源法制教育,强化村干部的宅基地管理第一责任人意识,把好第一关。对宅基地规划管理好的村居干部给予适当的奖励,以提高村干部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五篇:浅谈当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当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论文摘要 随着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不断上升,如何减少和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已经成为突出的社会管理问题。当前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管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本文针对目前的交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以期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机制,保障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畅通。
论文关键词 高速公路 交通安全 管理
高速公路自1988年在我国建成使用,二十多年来通车里程突飞猛进,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被人们形象地喻为“黄金通道”。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起步晚、发展时间短,目前交通管理上还未形成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管理的体制,特别是适合我国高速公路交通特点的管理机制建设还处在探索阶段。由于高速公路全封闭、全立体交叉等特点,交通特性与一般公路存在很大区别,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和车流量的增加,面临严峻的安全形势,重、特大恶性事故时有发生,交通事故发生率、死亡率处于高位状态。2012年全国发生25起特大交通事故中,有13起发生在高速公路上,占总次数的52%,2014年第一季度,全国高速公路发生较大以上事故52起,同比增加5起,而高速公路事故导致的总死亡人数所占比例也同比上升0.6%,占到死亡总数的11.3%。而高速公路里程约为8.5万公里,全国公路里程总约405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只占2%左右。针对严峻的交通安全现状,分析、研判交通问题,探索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新机制,维护高速公路安全、高效的交通环境,是当前道路安全管理刻不容缓的新课题。
一、当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道路存在“先天不足”,埋下许多安全隐患
高速公路建设期间,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道路存在许多“先天不足”,给道路开通后的行车安全埋下了隐患。以广西兴业-六景高速公路为例,由于道路多为软土地基,在桥面与土基交接处,因沉降不均匀,很多路段出现路面高度错层,即“桥头跳”,其是影响行车安全的最常见因素。产生“桥头跳”的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桥台与路堤间的沉降差;排水不畅及填土流失;对桥头高填土及软基等处理措施确切;施工质量控制不严。部分路段道路现行设计存在偏差,如视距不足,转弯超高不合理,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部分道路运行一段时间后交通设施、标志标线老化、缺失没有得到及时修复或补充,对行车安全存在严重隐患。
(二)警力不足制约着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开展
以广西公安厅高速公路交警支队为例,支队现有在编民警290人,管辖里程约680公里,除去支队机关35人,基层大队人员与警力配备指数仅达到0.38人/公里,与公安部《交警队正规化建设标准》要求高速大队警力配置一般按照每公里0.5—1.2人相差甚远。目前该支队实行的是24小时巡逻勤务模式,有限的警力既要负责路面交通管理和治安管理业务,又要承担处置突发事件和各种交通保卫任务。近年来广西新开通的约2000公里左右的高速公路由市、县交通管理部门管理,基层交通管理机关在没有增加人员编制的情况下兼管普通公路、高速公路,可见警力分配的难度。由于警力的不足,民警长期靠加班加点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使工作陷于被动境地。警力不足使得高速公路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很难有条件在工作中创新和发展。
(三)对路面交通情况监控力度不够,路面管理还存在许多盲区
目前高速公路的交通秩序管理上,普遍实行的是24小时巡逻勤务模式。这种动静结合(即白天以固定岗为主,夜间以巡逻和路面清障为主)管理模式在里程短、车流量小的情况下,能够适应管理的要求。但是随着高速公路里程的延伸,车流量不断增大,这种管理模式逐渐暴露出路面监控能力不足的问题。巡逻车只能在特定的时间对特定的一个点进行管理,或者说是对巡逻方向前后方1—2公里的范围进行动态管理,即使增加一定数量的巡逻车,也只是增加了几个控制点,特别是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不断增长情况下,巡逻线路长,在巡逻点之外的更大范围里,民警对路面的状况难以掌控,大部分路段可以说是处在一种管理失控状态。
(四)道路信息收集渠道少,对路面实施全面有效的监控不足
目前,大多数高速公路还没有实施全程监控,信息来源除了巡逻车发现和驾驶员事故报警外,很少有其他信息来源。交通管理是一项互动的管理行为,没有信息来源,交通管理就处于盲目的状态,工作也处于被动,路面信息无法及时了解掌握,交通管理措施便无的放矢。特别是夜间疲劳驾驶、超速行驶、违法停车等交通违法多发,而夜间信息收集来源少,信息的及时收集与反馈处理难度大于白天,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突出,据2013年公安部统计数据,高速公路夜间发生交通事故起数占总事故起数62%,死亡人数占69%。
(五)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以广西区为例,由于高速公路建设、通车起步晚,加上从驾驶员考取驾驶证的培训后期的安全教育涉及高速公路知识普遍较少,影响了驾驶员对高速公路如何安全行车的重要性认识,在高速高速公路上随意违法现象比较突出,广西区交警总队高速公路交通警察支队2012年1-9月查获驾驶员驾车速度超过160公里/小时就有上千起,甚至还有些驾驶员竟然在高速公路上逆行,穿越中央隔离带掉头。2012年3月11日15时许,谢某驾驶桂ALCXXX号小型轿车兰海高速公路南北段2046km处与韦某驾驶的云HXXXX号货车追尾,造成两人死亡,经济损失20多万元。经司法鉴定机构鉴定,发生事故时桂ALCXXX号小型轿车超速行驶,车速为140公里/小时;云HXXXX号货车超载、低速行驶,车速为46公里/小时。高速公路上疲劳驾驶、超速、超载、占道行驶、未系安全带、行人及摩托车进入高速公路等这些交通违法行为成为发生交通事故的“定时炸弹”。
(六)交通事故现场处理不及时、防护措施不力,存在二次事故隐患
在高速公路发生事故后,由于人员伤亡或道路监控信息反馈不及时,导致事故处理机关赶到到场时间长,事故现场处于无警示、无安全防护的“路障”状态;一些事故处理机关赶到现场后不能按照规范划定安全防护的范围,没有在现场来车方向的车道内设置警示标志牌、反光锤筒、现场警戒带等安全防护装备,给途径现场的车辆有效的警示;民警在勘查交通事故现场时警惕不高,思想麻痹,不按规定穿反光背心,事故现场相关的乘员、救援人员随意滞留在路面上,容易引发二次事故。2012年4月30日4时,广昆高速公路490km路段因发生一起事故导致道路拥堵长达数公里,但现场防护及警示措施未能及时跟上,饶某驾驶渝BDXXX号货车与前方停车等候的两辆轿车、一辆大货车碰撞,造成五人死亡,三人受伤的特大交通事故。
(七)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缺乏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措施
目前,交通安全宣传工作注重形式而轻效果,多为单向灌输型,只注意信息单向流动,不关注客体的信息反馈,特别是缺少针对驾驶员、其他交通参与者进行普遍的宣传教育,高速公路的封闭性使得宣传教育难度增加;宣传的方式多以标语、横幅、电子屏为主,缺乏创新措施,不能适应高速公路交通的发展的形势。一些新闻媒体过于对高速公路管理问题过于片面、消极的宣传报道,容易误导群众,导致公众对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支持、配合力度不够、满意率低。
二、建立科学、完整的机制以解决面临的交通安全管理问题
(一)加强高速公路交通管理队伍建设,建立专门的队伍管理的体制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的增加,面对当前的交通安全形势,交通管理部门是管理的主体,各成立一支专门高速公路的交通管理队伍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各省市交通管理部门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根据高速公路发展的实际需要增加人员编制,配足警力,保证每个路段都有足够的警力上路;加强民警高速公路秩序管理、交通事故处理、安全预防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交通民警的专业素质。新开通的高速公路管理必须跟上,防止管理上出现真空状态。由地方交通管理机关托管的路段,由于高速公路管理和交通的特点,其与普通等级道路管理方式、措施差别大,也应落实专门的队伍负责高速公路管理,一部门多管或一路多部门管容易造成管理混乱,难以集中力量针对性解决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问题。
(二)加强路面监控,对高速公路交通进行全面有效管控
1.对高速公路勤务进行改革,形成流动监控、技术监控结合的管理机制。由于高速公路交通情况的发生具有随机性和突发性,在当前警力不足情况下,对交通管理勤务改革是提高路面管控能力的主要措施。交通管理部门要对以静态管理为主的勤务制度进行改革,是实行静态与动态管理的勤务结合,即实行24小时勤务制度,在高速公路主入口收费站处设置交通安全检查服务站,并分班次、分路段进行巡逻管控,加大路面巡逻力度,查处严重违法行为;加强路段和各时段的巡逻密度,运用警灯,警笛或喊话等手段,提醒驾驶员规范行车。同时着重对疲劳驾驶、违法停车、超载、占道行驶等一系列严重违法行为加大纠处力度,消除事故隐患。逐步完善重点路段定点监控、治安卡口监控、流动抓拍系统、区间测速、视频监控等技术监控设施,并进行联网管理,提高路面情况监控的效率。
2.建立与当地政府、部门、机构快速处理突发交通问题的联动机制。高速公路区域跨度大,高速公路的突发事件的处置需要涉及多个地区和部门。特别是在重特大事故、恶劣天气、治安问题、追逃等处置工作,高速公路交通管理部门必须依靠、协调当地政府、公安、交通路政、运管等部门,形成联动处置机制。遇到突发事件,及时启动联动方案,确保各类事件得到快速、有效处置。在警力紧缺的情况下,实行与路政部门、施救单位联动管理可以提高综合治理效果,如与路政联合开展对超载、超限车辆整治行动;将施救单位的清障车辆纳入交通管理指挥调度范围,既起到及时清障作用,又可以起到辅助巡逻的作用,能大大提高路面管理效率。
3.建立与高速公路交通运输企业车辆路面信息实时反馈机制。在路面巡逻监控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和相关企业协作,借助在高速公路营运的客运、物流行业资源,即在高速公路上运行的企业车辆驾驶员向交警部门实时通报路面信息,弥补巡逻车的管理空档。特别是一些大型的客运、物流企业的车辆在高速公路上出现率高,班次、车次时间间隔短,可以形成一个交警值班室为中心,以巡逻车、清障车为处警资源,以营运车辆为重要信息来源的信息反馈网络,将可以大大提高路面的监控能力。同时客运、物流企业车辆交通收集信息也可与本企业、社会共享,可以大大提高信息发现、利用率。
(三)社会各界齐抓共管,建立高速公路综合治理的管理机制
1.建立与承建商、营运管理部门交通安全管理协作机制。高速公路上许多影响安全的客观问题,如路面沉降、路面出现抛洒物、交通设施缺损等问题必须借助承建商、营运管理部门的力量加以解决。与承建商、营运管理部门建立道路交通安全协作管理机制,促使他们重视交通安全工作。通过建立这种机制,承建商、营运管理部门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不断改善道路行车环境。特别是在新开通路段的提前介入管理的工作上,与承建商、营运管理部门建立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机制更显重要,可以避免通车后许产生许多不必要的麻烦,真正实现源头管理。通过积极与承建商、营运管理部门的联系,对道路设计进行更改,增设紧急避险车道、降温槽、停车带、可变情报板等安全设施,完善标志标线,增加道路监控设施,将对通车后的道路安全管理起到基础的作用。
2.建立与沿线村镇、社区、学校维护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合作机制。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设施维护、行人进入高速公路一直是管理工作中的难点,单靠民警在巡逻中发现一起纠正一起,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交警部门必须争取沿线政府、村庄、学校的支持,形成合力,解决好该问题。如在村镇、社区、学校设立专职安全管理员,及时发现、反馈交通安全设施损坏的情况,便于交通管理部门查处和及时修复;将行人违法与“交通安全示范村”和“交通安全学校”的评比挂钩;设立专项经费,建立维护高速公路安全奖励机制,增强群众、村镇、社区、学校干部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
3.拓宽社会舆论渠道,与各新闻媒体建立交通安全宣传合作机制。宣传工作做得好,可以使交通管理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充分利用公共宣传平台,与各新闻媒体建立良好的合作与联系制度尤其显得重要。针对高速公路的交通特点、事故情况,通过与各级电视台、电台、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协作,开设高速公路交通安全专栏,既要讲究宣传的形式,使得广大群众容易获得安全常识;更要注重宣传效果,使得安全教育深入人心;交通管理部门在相关媒体培训一批交通安全宣传专业人员,利用专业化人员形成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各媒体协作工作要有针对性,切勿为吸引群众而片面去报道一些热辣新闻,要与面临的重点工作相结合,有目的引导媒体地开展宣传,宣传工作要和高速公路的交通问题和形势、发展密切结合。
4.建立沿线医疗单位多点快速抢救事故伤员的“生命通道”。由于高速公路大部分路段为县乡区域,离医疗条件较好的急救单位较远,而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伤员严重创伤的比例较高,如不及时抢救,将会造成严重后果。为尽快对事故中伤者进行救护,可以在高速公路沿线选择一些医疗条件好的医院作为联动单位,这些医院成立专门高速公路医疗急救分队,一遇到有人员伤亡事故,交通管理部门通知就近医疗单位派救护车到现场救护,充分发挥这些医院就近、快速到达的特点,及时抢救伤员。
5.加强跨省区域协作,建立与周边省市合作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与周边省市的区域协作和部门配合,建立快速处置高速公路交通紧急事件协作、交通事故逃逸案件追逃协作、打击高速公路犯罪的联动、交通违法行为通报和协查机制等一系列协作机制,坚持“友邻为重,异地优先”的原则,联手打击跨区域交通违法行为,逐步构建思想上联心、行动上联手、信息上联网的稳固的交通安全协作大格局,进一步提高和相邻省市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协作的效率,推动和促进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工作的全局发展。
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方兴未艾,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如何在新的时期做好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维护经济大动脉的健康、顺畅,这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责任。在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要以道路交通管理部门为主导,建立社会共管,各部门、区域协作的机制,才能提高管理效率,达到遏制事故发生的目的,确保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畅通。
参考文献
Seedling0.51seriesmicrocontrollerdesignexamples[M].Beijing:BeijingUniversityofAeronauticsandAstronauticsPress,2003[2]ZhangYi,andsoon.MCS-51singlechipmicrocomputerandthedesign[M].HarbinInstituteofTechnologyPress,2000.[1]buildingran [3]WuKuanming.MCUperipheraldevicespracticalmanual,datatransmissioninterfacedevice[M].Beijing:BeijingUniversityofAeronauticsandAstronauticsPress,1998.HuHancai[4].SCMprincipleandinterfacetechnology[M].Beijing:TsinghuaUniversitypress,1996 [5]metropolis.BasedonDS18B20thegreenhousetemperaturedetectionalarmsystem[J].JournalofLiaoningTechnical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2012,14(2)91-92107.[6]NationalInstrumentsCorporation[M].CodeInter-faceReferenceManua11998.[7]MaYunfeng,ChenZifu,Daniel Wellington bbs.zstime.com LiPeiquan.DigitaltemperaturesensorDS18B20principleandapplication[J].Electroniccomponentsused,2002,2(1):23-25.[8]GanYong,Chunsong.ApplicationofDS18B20digitaltemperaturesensorinmultipointtemperaturemeasurementsystem[J].JournalofHe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2001,35(4):392393 ZhaoJianlin[9].Henanscienceandtechnologydesignandimplementationof[J].smalltemperaturealarm:thefirsthalfof2012(17)59-60 [10]weargood0.51microcontrollerClanguageprogramdesignexamplesoffine[M].Beijing:PublishingHouseofelectronicsindustry,2006.[11]JIEhamodel-basedsoundlocalizationsystemanditsapplicationrobotnavigation[J].Roboticsandautonomoussystems,1999:34~38.[12]LiQuanli,WeiFengZhong,XuJunedited.Singlechipmicrocomputerprincipleandapplication[M].TsinghuaUniversityPress,2006[13]YeJing.BasedonSCMtemperaturecontrolsystemdesign[D].TianjinUniversityoftechnology,2008[14]HuShousong.Automaticcontrolprinciple[M],Beijing:SciencePress,2007 [15]YanZhihao.BasedonDS18B20microcontrollertemperaturealarmsystem[J].ChinaScienceandTechnologyExpo2013(30)180-180[16]ZhaoDe'anetc..Principleandapplicationofsinglechipmicrocomputer(SecondEdition)[M].Mechanicalindustrypress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