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百楼村简介
西百楼村简介
西百楼村位于东三环以西,107国道以东,是乡政府所在地,总人口2600人,510户。我村两委干部7人,党员57人,其中预备党员1人,大专以上学历12人,党员平均年龄45周岁。住宅面积1200余亩,耕地面积1200余亩,以种植玉米小麦为主。
我村两委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十八大”伟大旗帜,扎实推进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程,掀起“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大讨论活动的高潮,积极落实城市管理“6S”行动。两委在工作中密切配合,坚持“一定三有”原则,坚持“三会一课”制度,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积极开展“党员一句话承诺”活动,积极开展“党员义务劳动日”活动,使全体党员得到教育,为群众起到了表率作用。我村以农业为主业,近年来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全面利用废地、荒地,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引进投资2.5亿元的重点项目公安头盔厂,三家大型医药批发公司,十余家低碳无污染的工商企业。解决200多人就业,为我村集体经济增收50余万元,人均收入提高到7000元。支部连续5年被区委、乡党委命名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我村2007年被评为省级“生态文明村”称号,并被省政府授予“省级新民居建设示范村”称号,村支部书记王树仁同志被省委授予“省级优秀党支部书记”称号。
我村有中心小学一座,有民营企业15家。近几年为改善民生,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我村新民居一期工程于2009年完工、建成村民服务中心一个、骨灰堂一座、公交站于2013年6月正式运营,燃气管网进村入户。为给村民创造平安稳定的生活环境,全村各个主要路口都安装了视频监控设备,使百姓安全感大为增强。全村上下水改造工程正在积极建设中。
我村今后要抓住区位优势借助城市管理“6S”行动这个大势,把我村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以良好的环境树立形象,加大力度吸纳客商,以发展、稳定、民生三大任务为重点,顺利完成组织交给的一切任务。
第二篇:西贺村简介
高村乡西贺村简介
高村乡西贺村位于侯马市西侧,毗邻新绛、北临108国道,东连环乡公路,南靠侯西铁路并设有西贺站,西接大运高速公路,大西高铁从村西穿行而过。全村共有389户,1475人,耕地面积为1664亩,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兼有苹果芦笋等经济作物。村庄土地肥沃、交通便利、运输业较为发达人民富裕安康。
两年来共计投入340余万元,硬化680米通村公路、硬化村内小巷14000余平米;配套了2000余米排水排污管道。投资56万元打深井5眼并配套7000米地埋管及其它附属设施,村民生产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在支村两委的努力下,我村先后获得了“2008年先进基层党组织”、“2009年农村救助先进村”、“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评先进村”、“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评先进村”、“2010年生态文明建设先进村”、“2010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村”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党支部书记曹建华:1993年-----1996年担任村妇女主任期间获得“双学双比女能手”“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1996年至今但任党支部书记期间两次获得侯马市优秀人大代表称号,获得“村村通水泥路先进个人”“人口与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优秀妇女干部”“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和谐家庭”“关心支持教育优秀党支部书记”等荣誉称号。
村委主任常通春:中共预备党员中专学历。1996年-----2002年担任村委副主任期间,多次获得上级领导的好评;2008年担任村委主任期间获得“生态文明建设先进个人”“矛盾纠纷调处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第三篇:寺村中心校(西校区)简介
扬 帆 起 航
——象州县寺村中心校(西校区)简介
象州县寺村中心校(西校区)坐落在象州县寺村镇境内,距寺村镇政府所在地约一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象州县寺村中心校(西校区)的前身是象州县第三中学,是一所全日制高完中,她先后经历了寺村中学、寺村第一中学,到2006年9月成立象州县第三中学。象州县第三中学的原校址在寺村街中心地带,于1986年9月搬至现址。2011年秋学期,象州县实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撤并象州县第三中学,原校址移交给象州县寺村中心校办全日制寄宿制学校,学校隶属象州县寺村中心校管辖。因象州县寺村中心校(本部)是非寄宿制校区,为方便起见故把寄宿制的校区称作象州县寺村中心校(西校区)。
象州县寺村中心校(西校区)占地面积67亩,校舍占地面积为11408平方米。校园绿树如荫,环境幽雅,教育教学设施完备,功能齐全,育人氛围浓厚。学校几经沧桑,历经原寺村中学、寺村第一中学、象州县第三中学师生们多年的辛勤创校,学校教学设施和教学环境得到不断改善。学校拥有教学楼一幢,综合楼一幢,学生公寓楼一幢,学生食堂宽敞漂亮,两间多媒体教室;有电脑室,语音室,功能齐全;教师实现电脑办公,教学基本实现现代化;体育设施齐全,运动场地充足,有标准的200米跑道运动场。
学校现有27个教学班,1059个学生,生源主要来自于寺村镇12所村民委,实行全封闭管理。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业务精良、事业心强的年轻教师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87位,其中男教职工49人,女教职工38人,平均年龄42.6岁。教职工中本科学历22人,占25.3%,专科学历39人,占44.8%,教师合格率100%。
象州县寺村中心校(西校区)的成立,意义重大。一是解决了寺 1
村镇农村边远地区的学生住宿就读的愿望,又解决了孩子上学的困难;二是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从根本上解决了寺村镇学校布局点多面广、规模小、成本高、效益低的问题;三是缓解了教师紧缺困难和部分专业教师不足的问题得到互补;四是优化教育资源,统筹城乡均衡发展,实现了教育公平。
我们相信,新校区的建立,是一个正确的决策。今后我们将在上级领导的正确指导和关怀下,把象州县寺村中心校(东区)的书香校园在西校区薪火相传,青兰相续。继续恪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德治校,以德育人,不断强化“管理立校,科研兴校”,“质量是生命线,科研是源动力”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让 “明理、和谐、自强、进取”的校风,“严谨、务实、敬业、博爱”的教风,“尊师、守纪、善思、奋进”的学风发扬光大,扎实抓好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工作,把学校办得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象州县寺村中心校(西校区)全体师生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随着教育改革的大潮,团结一致,不懈努力,乘风破浪,扬帆起航!
第四篇:学校简介——前进中的百楼中心校
前进中的百楼中心校
百楼中心校始终坚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构建和谐校园,培养合格人才”的办学宗旨,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二个抓手”、“三个落脚点”开展工作。使学校的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一个中心”就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个抓手”就是抓常规管理和教学质量;“三个落脚点”就是抓常规管理促规范科学、抓教师素质促教学效率、抓学生活动促素质提高。
近年来,我中心校各中小学、幼儿园,坚持“德育为先,教学为主,育人为本”的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合格人才的宗旨,不断强化学校管理,积极推进教学新思维,创设教育新环境,使全乡教育教学工作呈现了良好发展的态势。
通过学区活动,各校间深入交流了教学管理方面所积累的经验和成功的做法,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通过校本培训和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不断强化德育工作的管理,狠抓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这个环节,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积极开展“法制讲座”,“安全教育”、“禁毒教育”等各种讲座,充分发挥了学校广播站的作用,大力宣传报道学生中的典型事迹,积极开展各校学生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学校管理规范化,春花秋实连数年。我百楼中心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先后荣获“安全文明校园”、“德育先进学校”和“ 北市区先进教育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将继续脚踏实地,着眼未来,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五篇:西冯村花草木基地简介
各位领导,下午好,欢迎来到后白镇西冯村。
句容市后白镇西冯村位于道教圣地—茅山西麓,离国家4A级茅山旅游风景区仅5公里。
西冯村原是茅山革命老区的一个贫困村,属于典型的丘陵地形,灌溉困难,青年农民纷纷外出打工挣钱,所以那时候西冯村人称“北大荒”。
2000年以来,在市镇村三级关工委的支持和关心下,提出了“科技兴农、产业富民”的战略。在西冯村青年中组织开展了“农村青年科技致富实施工程”活动,引导青年创业致富。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了以草坪为主;苗木、果园并举的主导产业。发展至今,西冯村草坪种植面积达到3000多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93%以上。成为了西冯村农民创业增收的主要途径。
2011年,西冯村人均纯收入已达到15000元。由昔日的北大荒,变成了今日的绿银行。2008年,西冯村被评为“江苏省农家乐专业村”;2010年被评为“镇江市康居示范村”。几年中,西冯村两委会荣获国家、省、市表彰达30多次,是名副其实的新农村示范村。
为了解决西冯村花草木规模发展后的销售问题,西冯村2003年成立了句容市首家农民合作社,在各级政府的关心下,2006年升级为省级的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供苗、统一管理和统一销售。
多年来,市镇各级关工委请教能人,通过网络、远程教育等方式鼓励青年学生回乡创业,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网上销售草坪、苗木。到目前为止,已在西冯村培养了青年草坪经纪人32人,建立了网上销售平台20多家,为西冯村高效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2008年,西冯村的草坪送到了北京奥运会,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上也能见到西冯草坪苗木的身影。通过关工委的一系列帮扶措施,打响了我们西冯村的知名度。
近年来,在市关工委开展的“夕阳红”科技服务活动中,在老科技专家的指导下,依托江苏省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的资源优势,2010年引进了技术要求高、效益领先、亩收入上万元的沙土草坪,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西冯村花草木事业的发展,不仅解决了200多名年老闲散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还带动了全村草绳加工业、运输业、经纪人队伍、铲草坪队伍的发展。现在每逢高峰期,进出西冯村的花草木运输车辆就有上百辆。
现在的西冯村绿化面积95%以上,为了经济更加健康的发展,西冯村在后白镇率先开展了乡村旅游,重点发展“住农家院、吃农家饭、享农家乐”为主题的乡村旅游产业,先后建立了北大荒农庄、西冯农业生态园等几个农家乐点,还修建了绿道,4个驿站,为游客提供自行车游玩,让游客真正体会到魅力乡村的田园风光。
西冯村村民热情好客,欢饮各位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来西冯村观光旅游,指导工作。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