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丰县安西镇田垅畲族村简介(最新)
信丰县安西镇田垅畲族村简介
该村位于‚赣南脐橙‛发源地信丰县东南部, 距县城35公里,全村辖21个村民小组,1936人(其中少数民族996人),党员37名,下设4个党小组;耕地面积1423亩,人均0.7亩,山村面积6400亩,脐橙面积1940亩。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村,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该村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实党建促发展‛,将党建融入到全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去,实现了党建与‚三农‛工作的全面推进。近年来,该村先后评为全市特色文化新村、全省少数民族重点村、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全省文明村镇,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被全国精神文明委员会评为‚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
该村党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是:
一是党建工作基础牢。近年来,该村按照‚抓好党员带民富,建好支部促民生‛,‚选好一个人,振兴一个村‛的理念,抓实了支部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实施了‚红旗标兵工程‛(党支部争创红旗党组织、党员争当‚创业〃服务标兵‛),开展了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和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活动,投资30多万元高标准建设了集干部办公、群众学习阅览、远程教育培训、群众接待服务于一体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成为了全镇、全县的党建示范村。特别是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干部下基层‚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活动中,建立了‚两服务双落实‛(两服务即:服务群众生产经营、服务群众生活改善,双落实即:落实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全覆盖、常态化要求)工作站,干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搭建了平台。注重优化党员结构,近五来培养发展了13名‚双带‛能力强的青年农民党员,加强了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和关爱困难党员工作,成立了村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党员互助站,党员队伍充满活力,党支部的战斗力、号召力大为增强。村党支部多次评为‚全县先进党支部‛,村党支部书记王桂英多次被评为信丰县‘十佳’村党支部书记、全市优秀共产党员,是连续两届的赣州市党代表。
二是民生投入力度大。该村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后投资260多万元用于改善村组道路,目前全村15个自然村、21个村民小组全部通上了水泥公路,率先在全镇实现了通组公路全面硬化,成为全县少数几个组组通水泥公路的行政村,也是全省第一个修建通村水泥公路的民族村。同时,该村新建了420平方米群众文化休闲广场,全村改水改厕率100%,特别是新建了贯穿全村的自来水工程,使全村老百姓家家都用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率先在全省民族地区实现了组组通公路、户户通自来水的目标。该村注重基础教育投入,投资 20多万元,新建一个农家书屋,改善了村小教学条件,全村尊师重教尚学的氛围日益浓厚。近年来,先后有20多位学子考入了二本以上普通高等院校,仅考入中央民族大学的畲族子弟就有4人。
三是致富产业发展好。该村按照‚一村一品‛和生态农业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脐橙、西瓜、生猪、养牛等特色产业,成立脐橙、西瓜两支党员带头的志愿服务队,为群众提供上门服务。在服务队的带领下,成立注册了畲民脐橙、精美西瓜两个专业合作社,拓宽了农产品的营销市场。目前,全村脐橙实现人平一亩果,总产量达到250万斤,西瓜种植面积1400亩,年产量达2800多吨,总产值300多万元,脐橙、西瓜等特色产业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该村发展生态农业的做法在全省召开的民族地区‚一村一品‛经验交流会上得到了充分肯定。
四是民族文化有特色。该村近年来着力推动民族地区塑造新风貌工作,加快了发掘和整理畲族文化步伐。09年投资30多万元新建了34米长、以‚和谐畲族‛为主题的大型畲族文化墙,新建了一幢畲族民俗文化展览馆和一个具有浓厚畲族特色的歌舞戏台。并于2009年和2010年农历三月初三连续举办了两届‚三月三‛畲族乌饭节,开创了全省民族地区自办大型民俗活动的先例。通过节日展示了畲族歌舞、畲族民俗文物、畲族服饰、畲族饮食等独具畲族特色的民族文化,乌饭节活动在全省民族地区引起了强烈反响,先后在《人民网》、《江西日报》、江西卫视等10多家中央、省、市媒体进行了报道。该村在挖掘和整理畲族文化工作方面走在了全省民族地区的前列。
第二篇:西贺村简介
高村乡西贺村简介
高村乡西贺村位于侯马市西侧,毗邻新绛、北临108国道,东连环乡公路,南靠侯西铁路并设有西贺站,西接大运高速公路,大西高铁从村西穿行而过。全村共有389户,1475人,耕地面积为1664亩,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兼有苹果芦笋等经济作物。村庄土地肥沃、交通便利、运输业较为发达人民富裕安康。
两年来共计投入340余万元,硬化680米通村公路、硬化村内小巷14000余平米;配套了2000余米排水排污管道。投资56万元打深井5眼并配套7000米地埋管及其它附属设施,村民生产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在支村两委的努力下,我村先后获得了“2008年先进基层党组织”、“2009年农村救助先进村”、“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评先进村”、“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评先进村”、“2010年生态文明建设先进村”、“2010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村”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党支部书记曹建华:1993年-----1996年担任村妇女主任期间获得“双学双比女能手”“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1996年至今但任党支部书记期间两次获得侯马市优秀人大代表称号,获得“村村通水泥路先进个人”“人口与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优秀妇女干部”“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和谐家庭”“关心支持教育优秀党支部书记”等荣誉称号。
村委主任常通春:中共预备党员中专学历。1996年-----2002年担任村委副主任期间,多次获得上级领导的好评;2008年担任村委主任期间获得“生态文明建设先进个人”“矛盾纠纷调处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第三篇:西百楼村简介
西百楼村简介
西百楼村位于东三环以西,107国道以东,是乡政府所在地,总人口2600人,510户。我村两委干部7人,党员57人,其中预备党员1人,大专以上学历12人,党员平均年龄45周岁。住宅面积1200余亩,耕地面积1200余亩,以种植玉米小麦为主。
我村两委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十八大”伟大旗帜,扎实推进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程,掀起“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大讨论活动的高潮,积极落实城市管理“6S”行动。两委在工作中密切配合,坚持“一定三有”原则,坚持“三会一课”制度,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积极开展“党员一句话承诺”活动,积极开展“党员义务劳动日”活动,使全体党员得到教育,为群众起到了表率作用。我村以农业为主业,近年来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全面利用废地、荒地,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引进投资2.5亿元的重点项目公安头盔厂,三家大型医药批发公司,十余家低碳无污染的工商企业。解决200多人就业,为我村集体经济增收50余万元,人均收入提高到7000元。支部连续5年被区委、乡党委命名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我村2007年被评为省级“生态文明村”称号,并被省政府授予“省级新民居建设示范村”称号,村支部书记王树仁同志被省委授予“省级优秀党支部书记”称号。
我村有中心小学一座,有民营企业15家。近几年为改善民生,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我村新民居一期工程于2009年完工、建成村民服务中心一个、骨灰堂一座、公交站于2013年6月正式运营,燃气管网进村入户。为给村民创造平安稳定的生活环境,全村各个主要路口都安装了视频监控设备,使百姓安全感大为增强。全村上下水改造工程正在积极建设中。
我村今后要抓住区位优势借助城市管理“6S”行动这个大势,把我村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以良好的环境树立形象,加大力度吸纳客商,以发展、稳定、民生三大任务为重点,顺利完成组织交给的一切任务。
第四篇:**镇**村基本情况简介
**镇**村基本情况简介
(2020.3)
**村位于**镇北部,距离县城40公里,幅员面积10.7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72亩,林地面积12009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5%,辖2个居民组,总户数117户,居民301人,常住人口228人,荣获通化县新农村建设标兵村称号。
一、基本情况
**村整体建设规划布局合理,村民住宅全部为砖瓦住房。村内道路总长度5.075公里,主路和巷路已全部硬化。安全饮用水达到了107户,占总户数的99%。光纤入户达到30%以上。供电率达到100%。村内河流水质和土壤土质均达标,工业、农业无污染,生活垃圾、污水都做到了妥善处理,设有堆肥场1座,垃圾分类间1个,垃圾箱12个,湿地1处,垃圾清运车2辆,保洁员1人,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100%。
二、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村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60万元,新修建水泥路2500延长米;投资128万元,新建浆砌石800延长米;投资50万元,新建围墙640延长米;投资40万元,新建柏油路430延长米;投资7万元,修建边沟140延长米;投资52万元,打造景点1个;投资4万元,新建桥梁1座;
投资40万元进行村部维修;投资12万元对村部前1800平方米空地进行了硬化和绿化,栽植白桦树、曲柳树、五角枫树、海棠树等200余棵、绿篱2400棵。
三、产业发展
1.项目概况
**村拥有优良的水源、肥厚的土质具备中草药种植的资源优势、地理环境和农业生产基础优势。
2018年村集体自筹50万元,种植龙胆草(50亩)、威灵仙(15亩)、苍术(3亩)和白鲜皮(2亩)共70亩。2019年**村新成立通化县助民中药材有限公司,增加投资80万元(扶贫资金10万元,村集体自筹70万元),在原有基础上扩大规模,中药材种植项目运营周期为三年,前两年投入资金,第三年方可产生效益。2019年发展龙胆草50亩、苍术5亩、桑黄大棚6个。2020年龙胆草见效50亩,预计收益70万元,净收入15万元。2021年中药材种植项目村集体预计获利80万元,净收入20万元。
该项目采取中药材种植、粗加工、销售的经营管理模式,由村集体统一管理,以“雇工+分红”模式,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增加贫困户收入。目前该项目药材长势良好,前景较好。
2.收入情况
中药材种植项目运营周期为三年,前两年投入资金,第三年方可产生效益。以目前的市场行情来计算,龙胆草为70元/公斤,亩产干货300公斤,利润为2.1万元/亩,扣除成本1万元/亩,纯利润1.1万元/亩;苍术为100元/公斤,亩产干货600公斤,利润为6万元/亩,扣除成本1.5万元/亩,纯利润4.5万元/亩;威灵仙为30元/公斤,亩产干货600公斤,利润为1.8万元/亩,扣除成本0.8万元/亩,纯利润1万元/亩。
中药材项目三年产生效益,村集体预计年均获利45万余元,累计获利135万元。该项目收益的30%将用于贫困户和边缘户分红,带动**村12户贫困户脱贫致富;该项目收益的40%用于发展扩大规模;收益的30%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和改善村基础设施建设。
3.发展前景
2021年中药材种植项目村集体预计获利93.5万元,年均获利31.17万元。为规避中药材种植市场及资金风险,我村通过实地调研,借鉴东宝药农的中药材种植成功经验,因地制宜选择高效益药材,关注市场信息,注重循序渐进,采取先少量引种,成功后逐渐扩大规模的方式,稳定销售渠道,提高市场风险预判能力。
四、招商引资
2018年,**村通过招商引资,积极争取通化百禾汇食品有限公司项目。该项目总投资
700万元,占地面积2726平方米,建筑面积1690平方米,预计年产值可达400万元。
该项目以食品深加工、精加工为主,如泡菜、罐头、蔬菜泥、果泥、婴幼儿辅食等。公司与农户签订合作协议,统一验收、回购,预计收购1000亩五谷杂粮和蔬菜;收购年出栏散养土鸡1000只,年出栏有机猪100头。
该项目将带动**村劳动力就业30余人,优先解决残疾人、贫困户就业6户8人,每年可促进农民增收40万元,同时,**村以地上物(老村部)作价款40万元入股该企业,每年分红2万元,该企业转让或转卖之前一次性支付给**村40万元。
第五篇:寺村中心校(西校区)简介
扬 帆 起 航
——象州县寺村中心校(西校区)简介
象州县寺村中心校(西校区)坐落在象州县寺村镇境内,距寺村镇政府所在地约一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象州县寺村中心校(西校区)的前身是象州县第三中学,是一所全日制高完中,她先后经历了寺村中学、寺村第一中学,到2006年9月成立象州县第三中学。象州县第三中学的原校址在寺村街中心地带,于1986年9月搬至现址。2011年秋学期,象州县实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撤并象州县第三中学,原校址移交给象州县寺村中心校办全日制寄宿制学校,学校隶属象州县寺村中心校管辖。因象州县寺村中心校(本部)是非寄宿制校区,为方便起见故把寄宿制的校区称作象州县寺村中心校(西校区)。
象州县寺村中心校(西校区)占地面积67亩,校舍占地面积为11408平方米。校园绿树如荫,环境幽雅,教育教学设施完备,功能齐全,育人氛围浓厚。学校几经沧桑,历经原寺村中学、寺村第一中学、象州县第三中学师生们多年的辛勤创校,学校教学设施和教学环境得到不断改善。学校拥有教学楼一幢,综合楼一幢,学生公寓楼一幢,学生食堂宽敞漂亮,两间多媒体教室;有电脑室,语音室,功能齐全;教师实现电脑办公,教学基本实现现代化;体育设施齐全,运动场地充足,有标准的200米跑道运动场。
学校现有27个教学班,1059个学生,生源主要来自于寺村镇12所村民委,实行全封闭管理。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业务精良、事业心强的年轻教师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87位,其中男教职工49人,女教职工38人,平均年龄42.6岁。教职工中本科学历22人,占25.3%,专科学历39人,占44.8%,教师合格率100%。
象州县寺村中心校(西校区)的成立,意义重大。一是解决了寺 1
村镇农村边远地区的学生住宿就读的愿望,又解决了孩子上学的困难;二是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从根本上解决了寺村镇学校布局点多面广、规模小、成本高、效益低的问题;三是缓解了教师紧缺困难和部分专业教师不足的问题得到互补;四是优化教育资源,统筹城乡均衡发展,实现了教育公平。
我们相信,新校区的建立,是一个正确的决策。今后我们将在上级领导的正确指导和关怀下,把象州县寺村中心校(东区)的书香校园在西校区薪火相传,青兰相续。继续恪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德治校,以德育人,不断强化“管理立校,科研兴校”,“质量是生命线,科研是源动力”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让 “明理、和谐、自强、进取”的校风,“严谨、务实、敬业、博爱”的教风,“尊师、守纪、善思、奋进”的学风发扬光大,扎实抓好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工作,把学校办得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象州县寺村中心校(西校区)全体师生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随着教育改革的大潮,团结一致,不懈努力,乘风破浪,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