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隽水镇宝塔村简介
隽水镇宝塔村简介
宝塔村位于通城县隽水镇南端,面积2.1平方公里,辖9个村民小组,268户,1369人,村组和企业共有中共党员118名。村属企业7家,固定资产1.8亿元,2010年实现工农业产值3亿多元,村民人平纯收入过万元。宝塔村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湖北省村级党组织十面红旗”、“湖北省小康村建设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宝塔村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即“一路三园”建设。一是配合政府投资2000万元建成宝塔大道,万株桂花,绿化成荫,4车道,成为通城县功能最齐全、风景最优美的样板路;二是投资1500万元建设宝塔农民生态公园,改造了银泉寺、千步岩和景区道路,2008年被评为“湖北省农业旅游示范点”;三是投入5000万元建成农民自己的住宅——宝塔农民花园,具有古朴、清新、典雅的湘鄂赣风俗风情,目前已建成别墅35栋,公寓楼6栋;四是计划投资10-15亿元在经济开发区建设宝塔高科技产业园,其中一期宝塔研磨项目投资4亿元,引进世界最先进的德国施瓦贝生产线,二期计划引进汽车产业项目,现正在洽谈,该产业园将为宝塔村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篇:隽水小学教导处工作总结
隽水小学教导处工作总结
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的生命线。本期,教导处在校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中心开展教学教研活动:加强教师业务素质培训,努力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加大常规教学管理力度,整体教学工作有条不紊。
一、加强业务培训,抓好教师素质提高。
为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我们从加强教师理论学习和个人基本功训练入手。
1、积极组织教师以校本培训为主要方式,深入学习各科课程标准和教育局颁发的《学科指导意见》,人手一份资料,认真学习,认真作笔记。领悟新课改精神、新课程理念,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巩固强化对已有理念的领悟。
2、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走出去学习。3月28日---30日,瞿细华和李荣赴十堰参加省《综合阅读》课题开题会,领取了课题研究通知书;4月12日---14日黄二甫和吴豪参加省《小学数学学习与评价》课题研讨交流会,上交的阶段性研究总结材料被纳入相关的材料汇编中;4月21日---23日邱小明和汪珊燕赴仙桃听语文竞赛课。教师“取经” 回来后,都要向领导、教师汇报,以点带面,共同进步。
3、把好的经验“送”出去。5月中旬,我校的毛小平、胡玲、吴豪三位老师参加了送教下乡活动。他们的课赢来了教育局领导和老师们的好评。
4、理论指导实践。学校对教研组的教学研究活动、集体备课次数、教师的听课节数作了具体规定。实行推门听课制度,既检验教师新理念的领悟程度,又推动同伴互助互学。
5、本学期开展了许多教学教研活动:新进教师的公开课;
三、四月份的语文、数学研究课;校本教研沙龙;单元集体备课等。每次活动都有讨论,有记载,有评价,有总结。这些教学教研活动,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舞台。教师们学有所得,研有所乐。
6、初步创建了教师业务档案,里面收集了教师的工作业绩,月查情况记载,教学事故登记,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等。
二、加大常规管理力度,教学管理系统化。
本学期在教学常规方面,教导处加大了检查管理力度。
1、每月一次对教案、听课记录、业务笔记、教学随笔、教研组活动检查记录等进行认真检查,及时公示记录并反馈本人,每次检查结果与工资挂钩。
2、加强早自习管理。每天教导处都对各班自习进行巡查,自习情况及效果及时与班主任沟通。大多数班级都能利用早自习进行古诗词背诵、口语交际、语言积累等。
3、本学期加强了巡课,加大了对课堂教学的监控力度。
4、不定期抽查教师的教案和学生的作业本。从抽查效果看,许多教师能对中心发言人主写的教案进行个案修改,每讲完一个内容就写教学后记。学生的作业本簿比较规范,但学生书写还需加强。日记评改及时,质量高。
三、加强教研组管理,教研活动经常化。
本学期7位年级组长和3位教研组长切实起到了带头作用。教研组活动内容有主题、时间有保证。在教导处的指导下,大家能围绕校本课题进行实验研究,他们在研究中有方案、有过程、有总结,研究过程踏实、稳进。专科组在学生特长培养方面成效比较显著。集体备课在教研组活动中占了很大比例,教师们能深入钻研教材,研讨问题,课前精心讨论,中心发言人能精心设计教案,上课认真扎实,课后能较好地研讨反思。
四、教学教研成绩:
本学期各位教师努力工作,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3月份夏娟参加县小学体育优质课竞赛,获一等奖;4月份洪雄伟和徐小芬参加市小学数学课说课竞赛分别获一、二等奖;5月份李荣参加市小学语文课说课竞赛获一等奖。李琼、严蜀葵、李继武、胡玲在省教案设计比赛中获二、三等奖。瞿细华、李荣、黄二甫、洪雄伟、徐小芬等人的教学案例送交省、市参评。李荣的《公益广告的家庭教育效应》、王海雄的《信息技术兴趣班调查问卷报告》、李琼的《长征》教学设计在《教研天地》上发表。第三本校本教材《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出版并已使用。三至六年级的学生综合阅读课已开设。教育局征集教育教学问题,何成林校长亲自带头写,瞿细华、吴巍、李荣、黄二甫、李朝晖、洪雄伟、王海雄、游华玉也分别写了自己的见解和体会。
五、存在问题及构想
教导处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不是一句空口号,它需要以扎实而创新的日常工作为基础。在工作中我们也感到一些问题的存在,如教师的业务提高,名师的培养、深造问题;转入学生知识漏空特别是英语学科知识漏空问题如何更好解决;怎样才能更好实现分层次递进教学,全面提高学生能力;怎样使集体备课落到实处;小六与初中如何更密切衔接的问题等。2006年秋我们的设想是把日常教学工作的开展再扎实一些,创造性更多一些,创新求实,稳步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
第三篇:**镇**村基本情况简介
**镇**村基本情况简介
(2020.3)
**村位于**镇北部,距离县城40公里,幅员面积10.7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72亩,林地面积12009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5%,辖2个居民组,总户数117户,居民301人,常住人口228人,荣获通化县新农村建设标兵村称号。
一、基本情况
**村整体建设规划布局合理,村民住宅全部为砖瓦住房。村内道路总长度5.075公里,主路和巷路已全部硬化。安全饮用水达到了107户,占总户数的99%。光纤入户达到30%以上。供电率达到100%。村内河流水质和土壤土质均达标,工业、农业无污染,生活垃圾、污水都做到了妥善处理,设有堆肥场1座,垃圾分类间1个,垃圾箱12个,湿地1处,垃圾清运车2辆,保洁员1人,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100%。
二、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村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60万元,新修建水泥路2500延长米;投资128万元,新建浆砌石800延长米;投资50万元,新建围墙640延长米;投资40万元,新建柏油路430延长米;投资7万元,修建边沟140延长米;投资52万元,打造景点1个;投资4万元,新建桥梁1座;
投资40万元进行村部维修;投资12万元对村部前1800平方米空地进行了硬化和绿化,栽植白桦树、曲柳树、五角枫树、海棠树等200余棵、绿篱2400棵。
三、产业发展
1.项目概况
**村拥有优良的水源、肥厚的土质具备中草药种植的资源优势、地理环境和农业生产基础优势。
2018年村集体自筹50万元,种植龙胆草(50亩)、威灵仙(15亩)、苍术(3亩)和白鲜皮(2亩)共70亩。2019年**村新成立通化县助民中药材有限公司,增加投资80万元(扶贫资金10万元,村集体自筹70万元),在原有基础上扩大规模,中药材种植项目运营周期为三年,前两年投入资金,第三年方可产生效益。2019年发展龙胆草50亩、苍术5亩、桑黄大棚6个。2020年龙胆草见效50亩,预计收益70万元,净收入15万元。2021年中药材种植项目村集体预计获利80万元,净收入20万元。
该项目采取中药材种植、粗加工、销售的经营管理模式,由村集体统一管理,以“雇工+分红”模式,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增加贫困户收入。目前该项目药材长势良好,前景较好。
2.收入情况
中药材种植项目运营周期为三年,前两年投入资金,第三年方可产生效益。以目前的市场行情来计算,龙胆草为70元/公斤,亩产干货300公斤,利润为2.1万元/亩,扣除成本1万元/亩,纯利润1.1万元/亩;苍术为100元/公斤,亩产干货600公斤,利润为6万元/亩,扣除成本1.5万元/亩,纯利润4.5万元/亩;威灵仙为30元/公斤,亩产干货600公斤,利润为1.8万元/亩,扣除成本0.8万元/亩,纯利润1万元/亩。
中药材项目三年产生效益,村集体预计年均获利45万余元,累计获利135万元。该项目收益的30%将用于贫困户和边缘户分红,带动**村12户贫困户脱贫致富;该项目收益的40%用于发展扩大规模;收益的30%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和改善村基础设施建设。
3.发展前景
2021年中药材种植项目村集体预计获利93.5万元,年均获利31.17万元。为规避中药材种植市场及资金风险,我村通过实地调研,借鉴东宝药农的中药材种植成功经验,因地制宜选择高效益药材,关注市场信息,注重循序渐进,采取先少量引种,成功后逐渐扩大规模的方式,稳定销售渠道,提高市场风险预判能力。
四、招商引资
2018年,**村通过招商引资,积极争取通化百禾汇食品有限公司项目。该项目总投资
700万元,占地面积2726平方米,建筑面积1690平方米,预计年产值可达400万元。
该项目以食品深加工、精加工为主,如泡菜、罐头、蔬菜泥、果泥、婴幼儿辅食等。公司与农户签订合作协议,统一验收、回购,预计收购1000亩五谷杂粮和蔬菜;收购年出栏散养土鸡1000只,年出栏有机猪100头。
该项目将带动**村劳动力就业30余人,优先解决残疾人、贫困户就业6户8人,每年可促进农民增收40万元,同时,**村以地上物(老村部)作价款40万元入股该企业,每年分红2万元,该企业转让或转卖之前一次性支付给**村40万元。
第四篇:宝塔镇2012年村建中心上半年工作总结
二○一二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二○一二年,我镇村镇规划建设工作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在县规划局、住建局的正确指导下,根据我镇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切实保护、合理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对我镇进行全面规划,科学管理,合理开发、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努力制止非法乱建、乱占现象的发生,严格按照规划实施土地开发利用,强化规划管理和监督,协调配合有关部门,抓好我镇的村镇规划及管理工作,促进我镇经济发展,较好地完成了今年工作任务,下面就今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抓好宣传工作。结合我镇的工作实际,利用各种渠道,采用广播、张贴标语等形式向全镇广大干群宣传《土地管理法》、《城乡规划法》、《省城乡管理条例》及《建湖县村镇规划管理实施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文件,宣传依法占用土地和保护耕地的重要性,在全镇范围内营造依法建设、规划建设的良好氛围,促进本地区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二、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完善镇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的修编。今年利用全县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对镇总体规划进行了编制,于三月份在规划局的组织下进行了初次专家评审,十月份前将完成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的编制。
三、坚持抓好规划建设的管理,安全建设常抓不懈。我镇共有10个行政村2个农业居委会,规划村庄布点42个。对于申请建房户,先向所在村居(个人)打申请报告并递交镇村建中心和国土所,然后村建中心和国土所现场踏察,符合要求发放相关报批表,由村居审核填制报村建中心和国土所两部门,一并上报县规划局、国土局审批同意后,由县规划局现场放线后方可动工。建设中,我们还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对于不履行协议的建房户的不按安全要求施工的我们坚决予以制止。对于不按要求施工的我们勒令强行整改,对于不戴安全帽进行施工的,我们坚决要求其戴上安全帽方可施工。对于单位施建的我们要求施工单位要有资质;其次要签订安全责任状并报村建办备案;第三要求施工工人必须戴安全帽,工地上架设安全网等安全设施。在施工竣工后,我们要进行竣工验收,对于单位施建的,我们将配合县局进行检查验收。
四、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带动集镇城镇化建设
1、镇政府筹资150余万元对集镇建邺路路进行全面黑色化改造,增设人行道和景观绿化带,新装路灯56盏;
2、投资20万元改造农贸市场,对农贸市场综合整治,营造整洁、优美、有序的市场环境;
3、投资65万元对集镇绿化升级改造,提升集镇绿化品味;
4、筹资1300万元余新建商住小区一座;
5、完成县殡仪馆600米范围内居民拆迁安抚工作。
下半年工作思路
突出以人为本,进一步强化服务。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踏踏实实为人民办实事的服务宗旨,强化基础性工作。一是按程序办理各类建设项目相关手续;二是做好建邺路工程扫尾工作;三是做好县殡仪馆周边拆迁安置房建设工作;四是做好宝塔、港口、等村居党群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工作;五是做好镇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六是做好港口中心村规划、建设工作;七是完成镇党委、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宝塔镇村镇建设服务中心
二○一二年六月
第五篇:石鼓镇玉皇顶村简介[模版]
石鼓镇玉皇顶村简介
玉皇顶村位于丹江口市石鼓镇东部,紧邻丹江口库区,与河南省淅川县仓房镇为邻。全村面积30平方公里,共有7个村民小组,505户,2016人,总耕地面积4500亩,其中水田600亩,旱地3900亩。2012年全村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9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252元,同比增长14%以上。主导产业柑橘已累计发展315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0%以上。另外新发展水产养殖1000亩;橘园养鸡大户10户,养殖量达20000只以上;养猪大户5户,发展薄壳核桃300亩。同时,扶持发展农家乐20户。大力发展休闲生态农业和水体旅游业,推动全镇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我村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湖北省档案管理条例》,着力抓好档案管理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使我村档案工作步入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轨道,各类档案的管理、利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3年被列为省二级新农村示范乡镇。到目前为止,我村档案室收集卷宗总数为72盒,其中:文书档56案件,科技档1案件,实物档案10件,村干部、档案档案5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