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荡村工作法大全
农村党支部书记工作法
————海南镇西荡村党支部书记赵桂华
一、主要内涵
“九懂九强工作法” 是依据当前农村工作实际,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工作面临着新的形
势,与以往相比,农村工作的目标、性质、环境、对象等方面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找准农村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行政村规模调整后的新村融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九懂九强工作法” 做好农村工作。
二、主要做法
(一)懂得农村政策,增强服务水平的能力
农村基层干部要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工作,我认为必须吃透有关文件精神。如果没有吃透文件精神,掌握政策精髓,你要用政策去凝聚人心,教育村民同党保持一致;去号召村民跟党走,向先进看齐;去组织村民搞生产发展,走致富之路;去解决实际问题,让群众满意;那就是一句空话。如何去消化农村政策?首先,态度一定要端正。文件出台后必须认真学,开会认真听,认真记,直到弄懂为至,然后结合实际多观察、多思考,使农村政策扎根在脑子里,其次,在比较中理解政策。要弄清今年的文件精神与去年的文件精神有什么区别?有什么共同点?重点主要是什么?这样来理解,政策在脑子里就越来越清晰,工作起来就能目标明确。三是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别人的先进经验,唯我所用,千万不能拒之门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因为农村干部只有懂得农村政策,服务农村才有资本,否则上面怎么说,你就怎么说,甚至不知怎么说,那是做不好农村工作的。
(二)懂得农民语言,增强交流思想的能力
有人认为,农民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同农民打交道,“谈笑无鸿儒,往来多白丁”,不需要多少知识,多少技巧,实际上持这种想法的农村工作是危险的,工作难以开展。上级组织安排你做农村工作,将一方水土交给你,就是用你的知识文化水平,去影响周围的群众,去教育农民,去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把理论的东西变成实践的东西,把实践的东西上升为理论的东西。坚持学中思,思中学,把深奥的道理变成浅显易懂的农村话语。这样同农民交流才达到思想上贴近,感情上沟通,做起工作来就有成效。所以学好农民语言,增强交流能力,就能了解真实情况。
(三)懂得农业技术,增强辅导和指导的能力
农业适用技术的推广、运用普及,关键在干部。干部如何由外行变成内行,如何在培训农民,传授农业适用新技术,推动农业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上,就要下功夫去学习相关技术知识,刻苦钻研,把复杂的东西变成简单的道理,快速地交给老百姓,使农业实用技术不断得到普及提高,地方经济不断发展。因为基层干部就要心想群众,有指导群众发展生产的能力,干部只有懂得一技之长,才能避免用行政手段、行政命令去强迫农民搞生产、避免用违法违纪的办法去处罚农民推动农业生产、避免用集中突击的办法抓农业生产。只能用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去指导发展生产,说话才有力、村民听,干群关系才融洽,工作开展才顺利。
(四)懂得服务承诺,增强提高办事效率的能力
要在群众中有威信,就要为群众服务,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言必信、行必果。公开承诺的事就要说到做到。但实际工作中,有的同志嘴上讲要全心全意为人服务,而自己却我行我素,承诺的事不认真履行,想办就办,不想办就推,上面责怪,假话欺骗,最后是害人害已,损害党在群众中的威信。现在的我们的党员干部就是人民的公仆,不是人民的领导,作为党员干部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服务村民的意识。会服务,服好务,是一位党员干部应当做到的最基本职责。党的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窗口部门的干部,更要注意做好服务工作,增强服务意识、端正服务态度,服务水平,才能取信于民。
(五)懂得分清主次,增强统筹兼顾的能力
农村工作千头万绪,作为农村干部、尤其是村里一把手要懂得分清主次,合理分配任务,明确责任。现在的农村工作越来越细,考核指标越来越具体,人民的期值越来越高,各项任务越来越明确。作为基层,无论是乡(镇)书记或乡(镇)长、还是村支部书记或村民委员会主任,要落实好这些指标任务,就必须要周密思考提前安排。主要抓什么?次要抓什么?派什么人去抓?这些都是主要领导应该考虑的事。如果考虑不周,安排不好,就会给整个工作带来被动,影响发展,影响稳定,影响诚信。我认为要避免矛盾转化,把工作做好,主要是发挥班子的核心作用,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营造好干事的氛围。班子强不强,关键在是不是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能共事。我想作为一把手就要善于激发大家、鼓励大家、引导大家、鞭策大家做合作共事的模范。只有这样各项工作才能完成得好,“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事才能实现。如果处理不好这些关系,唱独角戏,就很难做好工作。作为基层的主要领导,就要善于统筹协调,懂得弹好钢琴,各方面的工作才能有序推进。
(六)懂得化解矛盾,增强身先士卒的能力
现阶段农村的予盾,有些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有些是发展中造成的,有些是方法不当引发的。不管是什么矛盾?基层领导干部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去化解。矛盾出现了就要及时弄清产生矛盾的根源是什么?背景一定要弄清楚,这样去做化解时心中就有数,就不会产生大的对立情绪。一是矛盾出现时引起重视,我们常讲要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什么是萌芽,就是刚出现时。萌芽状态时解起来,既轻松,又不会产生大的影响,现在许多矛盾为什么会造成大的影响,省里、市里、县里层层签字,最后才逼着去解决,致使难度又大,效果又差,时间又长。二是突发性矛盾出现时,一把手要身先士率。一把手亲自到场,可以根据现场的情况,临时调整处臵措施,避免矛盾恶化和扩大。三是对发展中产生的因土地、撤迁造成的个体上访也应引起高度重视,时间越长者老百姓就越反感,就要越级上访。农村矛盾无论是小矛盾,还是大矛盾,只要领导身先士卒,就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七)、懂得民主议事,增强提高村务决策水平
农村决策不民主,议事“一言堂”,曾一度困扰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加强民主议事,明确议事范围。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将粮补资金发放、土地征用及调整、财务收支、公益事业建设、干部任用、项目建设、村民福利、干部工资待遇、村民救济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纳入民主议事的重要内容。规定凡涉及村里经济发展、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社会和谐稳定的事情,都必须经过村民代表民主议事决定,使民主议事贯穿于村级的各项工作,真正做到“村事民作主”。
拓宽议事方式,提高议事效率。民主议事实行定期例会制和急事召会制,村党支部书记在年初、年中、年末定期召开由村干部、村民代表、纪检小组成员参加的民主议事会议,主要讨论商议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日常性工作。遇到突发事件以及临时性重要工作,村党支部召开紧急会议,做到特事特议、急事急办。
为了真正体现议事民主、议事规范,对议事过程采取了“提”、“听”、“理”、“议”、“督”五字议事法。“提”,就是会前提出议事的议题;“听”,就是会前倾听群众对村党支部、村委会工作的意见及建议;“理”,就是将群众的意见、建议整理分类,并形成议事材料;“议”,就是村“两委”班子成员初议后,村民代表一起复议,然后上报乡镇党委、政府审议;“督”,就是纪检小组监督村党支部、村委会及时公开评议结果,并督促执行。
(八)、懂得民主理财,增强加大财务管理力度
农村财务是最敏感的话题,如何理财事关社会和谐稳定、集体经济兴衰。注重加大村级财务管理力度,推行民主理财,使村级财务做到还干部一个清白、给群众一个明白。
建立民主理财组织,选准村级“铁管家”。通过村民代表提名,按照办事公道、业务精通、群众信任的标准,村推选出5至7人成立民主理财领导小组,负责协助村委会民主管理集体资产、审核村级收支。
健全民主理财制度,严肃财经纪律。村制订了财务管理制度、民主理财审核制度,每月28日对当月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逐一清理审核,半年进行一次复核,一年进行一次清理,严把财务收支关。
在民主理财中,实行了“查”、“审”、“核”、“改”、“示”五字理财法。“查”:查看村级台账、收支平衡账、库存账,查清本月资金情况是否健康运行;“审”:审查招待费、会务费是否超标,工程项目投资是否超出预算等;“核”:核实费用支出是否符合财经制度,是否符合实际,每张发票必须由理财小组5人以上签字,对合理开支,加盖财务专用章后方可入账;“改”:理财小组拒付不合理的开支后,并要求村委会整改;“示”:按月对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公示,让群众清楚集体家底,使干部明白开支,有效杜绝了包包账、账外账等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九)、懂得民主公开,增强干群监督意识
实行村务公开,加强民主监督是村级民主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解矛盾、融洽干群关系、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途径。为提高村务公开的质量,在公开程序上,实行了“选”、“评”、“公”、“集”、“馈”五字公开法。“选”,就是由村务公开领导小组根据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选定公开内容;“评”,就是公开前由村务公开监督小组认真评议村务公开的各项内容是否全面、真实,否则要求及时补充、完善后方可公开;“公”,就是将审定后的内容在村务公开栏上进行公示;“集”,就是收集群众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并由村务公开监督小组负责收集整理;“馈”,就是针对群众提出的意见,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要及时予以解释,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将整改结果进行公开,反馈给群众。按照民主公开程序,认真组织公开、评议内容,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和参与,使民主公开栏越办越好,在干部群众中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三、工作启示
“九懂九强工作法” 就是所有村级重大事务在村党组织领导下,改变了过去村干部靠命令开展工作的方式,使以往村里事少数人说了算的现象得到根治,真正实现了村里的事情“村民提”、“村民定”、“村民办”、“村民管”。不管你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做农村工作,记住一条只有让老百姓从心里佩服你、尊重你,村书记说话才能有分量,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和认可。要做到这一点,只要遇事都能出以公心,坚持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就能得到大多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第二篇:上半年工作总结(顺荡村)
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上半年工作总结
顺荡村指导员 李红英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完成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担任指导员期间,我结合顺荡村的工作实际,逐步转变工作角色,积极参与协助村“两委”换届工作,详细了解所驻村旱情和群众在抗旱救灾中存在的困难,及时做好灾情收集,密切联系群众,深入走访调查,广泛宣传教育,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顺荡村位于白石镇北端,国土面积54平方公里,距县城73公里,距镇政府18公里,村内最高海拔2480米、最低海拔2175米,是云龙县具有代表性的高寒冷凉贫困村。全村有10个村民小组,403户1600人。其中少数民族以傈僳族、白族为主, 占总人口的99.8%。耕地面积1830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 1.14亩。
顺荡村自然条件恶劣、基础条件落后,经济基础薄弱,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低,贫困程度深,是一个集民族、边远、贫困、山区四位一体的小山村。当地人多地少、气候冷凉、生态脆弱、干旱缺水,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经济、社会发展缓慢,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艰苦。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继续加强抗旱救灾工作
作进行研究,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换届选举工作领导组和办公室,派出了7个专门指导组,驻村具体负责换届选举工作的指导与协调,切实加强对换届选举工作的领导。二是强化摸底调查。镇党委在认真总结前三届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基础上,结合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分析检查阶段开展了民主评议现有村“两委”班子成员和民主推荐村“两委”班子后备干部工作,建立了村“两委”班子成员后备干部库,对现有班子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准确掌握了现有“两委”班子成员在群众中的认可度,力求摸清各村的实际情况和党员群众的要求意愿,切实做到心中有数。三是强化学习培训。及时召开了由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各村换届选举工作指导组参加的换届选举业务培训会议,对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政策法规、工作流程等业务进行了全面具体的培训,明确要求需要把握的重点工作内容和关键工作环节。四是强化氛围营造。要求各村要尽快通过板报、标语、召开群众会议等形式广泛宣传村“两委”换届选举的政策、目的、意义、程序、步骤,教育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群众依法组织选举,为换届选举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截止4月20日,白石镇7个行政村全面完成换届选举工作,共产生7名支部书记,7名村主任,其中6个村实现“一肩挑”,圆满完成县下达的目标任务。
(三)抓实抓好春耕备耕工作
为切实抓好2010年的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我镇狠抓了以春耕备耕为重点的农业生产。
员转送至镇卫生院进行救治,同时,将其他受灾群众妥善安置到附近群众家中,安排相关人员做好受灾群众的思想工作,稳定灾民情绪。同时,松水村党总支部也连夜组织党员干部,成立救援突击队,疏散群众,维护秩序,开展抢险救灾。救灾就是职责。按照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各村党组织立即行动起来,组织带领广大群众抗洪抢险,帮助灾民度过难关。松水村党总支部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垂范,深入抢险救灾第一线,到泥石流灾情最严重的地方开展救人抢险工作。灾区广大党员把泥石流抢险救灾第一线作为创先争优的主战场,冲锋在最前面,坚守在最险处,争当抢险救灾的先锋队,在废墟当中和沿江两岸努力搜寻着失踪人员,力求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党员就是主心骨。在灾难面前,广大党员舍小家、顾大家,谱写了一曲曲感人的篇章。松水村党总支部书记张述全,泥石流灾害过程中1名失踪人员就是自己的亲戚,但在灾情发生后,他顾不上寻找自己失踪的亲人,在第一时间率领党员干部群众投身救灾主战场,及时把伤员转送到医院救治,疏通河道,清理淤泥,抢运物资。机关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到救灾第一线,有的负责搜寻失踪人员,有的负责搬运救灾物资安置灾民,有的负责统计、搜集信息,有的负责送饭、送水提供救灾后勤保障,不管在哪个岗位都克服困难,冲锋在前,充分展示了党员干部创先争优的光辉形象。
三、存在的问题
(一)抗旱救灾工作方面。一是水源地寻找难度大。白石镇的地下水源贫乏,寻找新的水源地和打新的水井难度较大。二是救灾资金不足。白石镇受灾面积比较大,需要扶持帮助的群众很多,且各种水池、水窖、水渠位置较为分散,如何进一步协调水资源的利
第三篇:“一线工作法”富民强村
“一线工作法”富民强村
2014年起,水城县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构建基层导向型管理机制,按照“乡镇为主、部门自愿、行政村全覆盖”的原则,精心选派305名县、乡机关干部挂任各村(居、社区)党组织第一书记,对本村(居、社区)工作全包干、负总责,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工作效率明显提升。
一线工作法 书记勤作为
水城县全面推行包村工作制度,加强乡镇党委书记、村党组织书记和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三支队伍建设”,由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全面统筹,由第一书记分解落实各村工作,构建了“乡统筹、村为主”基层导向型管理机制。
各村第一书记将村级工作“一对一”分解落实,绘出了一幅幅民富政通的美好画卷。
蟠龙镇李家寨村第一书记付杰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取信于民的大事来抓,积极争取到各类资金共计88.2万元。她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组织发动群众修建通组、串户公路9公里,硬化庭院、美化墙面共计5100平方米,修建小水池、水窖5个,切实解决了该村民小组40余户400多人的生产生活用水困难问题。
新街乡马路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在第一书记陶长品的带领下,大力发展规模化种植。目前,全村已发展茶叶种植200亩、特色经果蓝莓种植150亩、樱桃种植50亩、中药材黄精种植1050亩。马路村还争取到61万元资金,新修了2.5公里通组公路,成为全乡第一个实施村民组通水泥路的村。
在杨梅乡,一线工作法取得的成效更为明显。在“第一书记”的带领下,慕尼克村成为全省同步小康创建中等村,群联村成为全县同步小康创建示范村,姬官营村引进资金20万元建成“四在农家”科技示范点1个、蔬菜大棚3个,预计带动周边200余户农户创业致富,并形成长效机制。
集体有积累 群众得实惠
各村第一书记结合农业项目、扶贫项目、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专项项目实施,将各类项目的实施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结合起来,从资金转股金、融资股份合作、乡村旅游、异地置业等八个方面打造出88个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采取产权转股权、资本转股本、农民转股民的方式,将村级组织与经济能人、普通村民融为一体,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消灭“空壳村”,又实现群众发展致富。通过他们的积极努力,全县村级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空壳村从年初的305个减少到157个,减少率达48.52%。村集体经济积累10万元以上的村31个,88个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2015年有望突破30万元以上。
滥坝镇滴水岩村第一书记王瑞召集村“两委”班子商议,充分利用资源、资产、资金,多方筹措,创新思路,积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采取以村集体投资并负责组织实施的方式,投入资金21万元,在滴水岩村建成“滥坝镇劳动实践基地”。目前,该基地除了带动基地周边群众增收外,每年还将为村集体创造近2万元的收入。同时,滴水岩村还引进外商投资1000余万元,创办水城敬月饮食有限公司。公司建成运行后,除了带动企业周边群众增收外,每年还将为村集体创造近3万元的收入。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勺米镇坡脚村、蟠龙镇法那村、滥坝镇尖山村等组织创办经济实体,带动村民就业增收;猴场乡补那村、米箩乡倮么村、俄戛村等通过引进农业龙头企业,为企业提供土地流转、矛盾纠纷调处等服务;老鹰山镇石河村、滥坝镇法都村通过活动场所门面出租等方式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在各村第一书记的带领下,水城县掀起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热潮。通过各级部门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全县各村逐步走上村级集体经济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道路。(作者单位:水城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姚 远)
第四篇:新益村“1+9”工作法
新益村“1+9”工作模式
层级管理法。即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组建党小组长、村民组长、妇女组长、党团员、村民代表、群众贴心人、老干部、老协会员和其他社会骨干力量等九支队伍;各村民组又以“三长”(党小组长、村民组长、妇女组长)为中心,带领本组的党团员、村民代表、群众贴心人、老干部、老协会员及其他社会骨干力量等6支队伍的成员共同管理本组社会事务,村组联动,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层级管理格局。村两委运用“还原法”创新社会管理,通过设岗定责等基本途径给予村民组自治权力,如村民入党、基础设施项目申报、宅基地审批、民政优抚对象申报、准生证发放、参军入伍、本地推荐就业等都要通过“三长”审批,使村组管理更加民主。
荣誉激励法。在干部管理中进行表彰鞭策:将每年的民主评议会、“七一”表彰会、“九九”重阳节座谈会、总结大会等大型活动都拍成影片,制成关盘,并通过村有线电视和广播站,让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能电视里有影、广播里有声;每个季度都对党员干部进行公开评议,给优秀的党员干部予以通报表彰,给党员干部评议差、村民群众反映差的党员干部予以批评并安排优秀党员干部进行结对帮扶;对那些工作不负责、不良反映特别差的“三长”予以大会通报并免职;村两委为连任10年、年长退休的老组长举行退休仪式,颁发退休证,并给予50元/月的退休金,使
“三长”的工作激情得到激发,倍增荣誉感。在组织生活中进行荣誉激励:组织受到表彰的党员干部免费外出参观学习,大开眼界,共享科学发展成果,解放思想,齐心谋划新益发展;给予优秀党员干部优惠政策,为在村级各个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党员干部购买养老保险,免收优秀“三长”全年有线电视费和自来水费,免收其他优秀党员干部半年有线电视费和自来水费;在每年的“三八”、“七一”、“九九”、总结会上为与会的党员干部发放纪念品,略表心意,体现组织关怀,使党员干部的荣誉感增强,思想境界提升,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在日常生活中给予组织关怀:在全村大力开展党建“1+1”帮扶活动,安排富裕党员帮扶困难党员;支部每年都会在春节、端午节、七
一、中秋节走访慰问困难党员和流动党员;党员干部中有需大病救助的,村两委帮助书写救助报告,支部书记亲自探病,给予“三长”500元慰问金,普通党员干部200元;党员干部和村民群众中遇有天灾人祸需要救助的,村两委坚持以人为本,组织党员干部捐款捐物,帮助其度过难关,使党员干部深受感动,牢固树立了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
学习教育法。每年定期召开年初动员大会、民主评议会、年终总结会三个大型会议;每年定期举行“三八”妇女干部座谈会、“六一”儿童文艺汇演、“七一”党员座谈会、“7.28”大学生座谈会、“八一”退伍军人座谈会、“9.10”教师座谈会、“九九”重阳老协座谈会等7种不同类别的座谈会;每年开展一次封山育
林、森林防火集中排查活动,每年开展2次爱国环境卫生大检查活动,每年组织一次党员干部外出参观学习活动。以会议和活动的方式加强教育引导,促进思想解放,提升综合素质,凝聚党心群心,推动工作落实。年初动员大会是每年三月初召开,是全年全村工作安排部署的启动大会,全村9支队伍的全体人员都是参加对象;民主评议会是每年五月中旬召开,是“1+9”的民主生活会,所有参会对象都要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认真查找不足,提出建议或意见,对党员进行民主测评,每年评出3名最差党员,并安排优秀党员进行帮扶教育,通过民主评议会统一思想,屡清发展思路,凝聚党员干部力量,形成发展合力;总结会是每年农历12月初召开,是一年来村两委和全体党员干部工作的总结会,也是各类优秀工作者的表彰会;7种座谈会分别是针对妇女、儿童少年、党员、青年大学生、退伍军人、老师、老年人等7种不同身份的人的教育和引导,破除不同类别思想的壁垒,形成融合统一的思想氛围,使各行各业的积极分子、优秀先进典型都能紧紧围绕村支部这个核心努力开展工作,促进村级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封山育林与森林防火的集中排查活动是立足封山育林基本村略,维护新益生态形象的统一行动;环境卫生大检查旨在使全村人民都树立爱护环境、讲卫生的意识,努力创建环境卫生文明村落;外出参观考察学习活动既是对优秀党员干部的表彰和鼓励,更是一种大开眼界、解放思想,促进学习提高的有效方式。
第五篇:靳屯村4+2工作法
推行“4+2”工作法 解决挖沟难题
——望田镇靳屯村运用“4+2”工作法
解决问题案例
望田镇靳屯村360户村民,总人口1651人,6个村民小组,党员36名,村民代表30名。近年以来,靳屯村的水利设施条件落后,一遇到每年的夏末秋初雨季来临时,农田就会严重积水。尤其是近年来,靳屯村在秋粮生产上受到严重的损害。
按照县里的批复,靳屯村实行挖沟排水项目,总长度1000米左右,其中有500米从田间地头横穿而过。村党支部提议挖沟时,遭到靳屯村群众的强烈反对。群众之所以反对挖沟,主要是因为损害了群众的田地,使他们的粮食生产受到损失。针对这种状况,村“两委”班子成员每人联系2名党员,每名党员联系5户群众,深入到群众中去,征求群众的意见建议。同时决定让村民免费承包1000米沟渠,为他们提供技术,并鼓励他们发展水产养殖业。
挖沟的事项经过党支部会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得到了很好的支持。党员们放心了,拥护了,纷纷表示愿意尽力做群众工作。由于外出人员多,挖沟筹资、出劳出力等难度较大。在村民代表会议上,群众提出由于外出人员多,但可以让没有劳动力的家庭出资,聘用大型机械。有劳动力的家庭,就让家里的青壮年出力一起挖沟。村“两委”认为这个提议有一定的道理,于是在樊书记的主持下,一并召开了相关六个村民小组的村组干部会议、群众代表联席会议。代表们热烈讨论,畅所欲言,最后达成了一致意见:由村干部和党员代表动员全体村民无偿出工、出资。大家心里气顺了,放心了,都积极踊跃出资、出力,其中一位年近60岁的老党员当场拿出100元,高兴的说:“花钱为自己办事,这钱花的放心。”在施工过程中,全体村干部和党员代表日夜轮流守护在现场,义务监督工程质量。村干部激动地说:“有群众的支持没有干不成的事”。
沟渠挖成后,村里将挖沟的各项明细费用和出力情况向群众公布,真正实现了群众自己说了算,群众自己干,群众自已管。“4+2”工作法实现了阳光作业,强化了监督,是村干部开展工作的制胜法宝。如今的靳屯村的各项工作在“4+2”工作法的开展下,做得得民心,合民意,全体村民齐心协力构建和谐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