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四节植物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和利用

时间:2019-05-12 15:19: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三章第四节植物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和利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三章第四节植物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和利用》。

第一篇:第三章第四节植物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和利用

第三章第四节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科组:高二生物组编写:覃良昕审核:高中生物组时间2009/10/9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植物细胞的吸水方式

2、识记渗透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渗透系统的条件

3、理解细胞渗透吸水的原理

4、掌握验证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的实验方法,领会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密切关系。

5、识记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利用和散失,知道合理灌溉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

1、理解细胞渗透吸水的原理

2、掌握验证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的实验方法,领会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密切关系。

三、相关连接

1、植物的根尖分为:、分生区的细胞呈,排列紧密,有点处于分裂状态。成熟区的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

2、蒸腾作用 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汽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它是植物吸收和运输水分的主要动力,可加速无机盐向地上部分运输的速率,可降低植物体的温度,使叶子在强光下进行光合作用而不致受害。植物蒸腾丢失的水量是很大的。蒸腾作用的过程如下:土壤中的水分根毛→根内导管→茎内导管→叶内导管→气孔→大气。

3、复习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所:,物质变化:,此过程发生的能量转化是:。

暗反应的场所:,物质变化:,此过程发生的能量转化是:。

4、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有:。

5、叶绿体中的色素有:和蓝紫光的色素是。对绿光吸收最少的色素是。

自主学习

一、植物吸收水分的器官和部位

1、植物吸收水分的器官:主要器官是根,叶等器官也可以吸收水分,但量较小

2、根吸收水分最活跃的部位:。

二、植物细胞吸收的方式

1、吸胀吸水:未成熟的植物细胞靠细胞内的和分。例如:和。

2、渗透作用:成熟的植物细胞(细胞形成中央液泡)主要靠吸收水分。

三、渗透吸水的原理

1、半透膜:是指一些物质可以通过,另一些物质的多孔性薄膜。

2、渗透作用的定义:水分子(或其他液的扩散,叫做。

3、渗透作用的条件:一是具有,二是。

4、原生质层包括:;我们可以把原生质层看做是一层。

5、当溶液浓度A大于溶液B时,水分就透过半透膜由流向。当溶液浓度A小于

溶液B时,水分就透过半透膜由流向。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就通过渗透作用,逐渐表现出的现象,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就通过渗透作用,逐渐表现出的现象。

6、根吸收的水分,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运输到植物的地上部分,其中只有1%---5%参

与等生命活动。其余的水分通过作用散失掉了。

7、合作探究

1、简述课本演示实验《渗透作用和水分的流动》中实验的过程和实验现象,并解释出现此实验现象的原因。

实验过程:在一个长颈玻璃的漏斗口处密封上,往漏斗内注入,使漏斗内。

实验现象:。

解释现象:参见课本。口述实验现象出现的原因。

2、为什么可以把植物细胞看做是一个渗透系统?。

3、简述实验七《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原理,过程与结论

实验原理:

1、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的伸缩性大。

2、当外界溶液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

开来,也就是逐渐发生了。

3、当外界溶液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

了。

实验过程与实验现象

1、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临时装片

2、高倍显微镜观察3、4、高倍显微镜观察

实验现象:

5、6、高倍显微镜观察

实验现象:

4、你认为《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这个实验具有什么意义?(参见导练)

第三章第五节植物的矿质营养

科目:高二生物编写:覃良昕审核:高中生物组时间2009/10/12

一、学习目标

1、知道矿质元素的概念,识记植物的必需元素、大量元素、微量元素的种类以及生理作用

2、了解溶液培养法及其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及意义

3、理解根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及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4、懂得根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和对水分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5、知道合理施肥的基础知识

二、学习重点

1、了解溶液培养法及其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及意义

2、理解根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及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3、懂得根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和对水分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三、知识连接

1、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C、H、O、N、等,微量元素:Fe、等。

2、生物体中最基本的元素:基本元素:主要元素是:。糖类的元素组成是:,蛋白质的主要元素组成是:,核酸的元素组成:。

3、原生质主要包括:细胞膜、。细胞膜的结构以为基本骨架。小分子和离子进出细胞的主要方式和。主动运输所需要的条件是:物质可以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需要,需要。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具有性。

4、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用所要的条件是。

自主学习

一、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1、矿质元素:是指除了以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植物的必需的矿质元素有种,其中属于大量元素的有:N、P、K、S、等,那么属于微量元素的有等。

2、为确定某元素是否是植物所必需的,我们使用法来验证。

二、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1、矿质元素是以

2、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根吸收矿质元素的主要部位是此过程需要协助,还要消耗,因此是一个的过程。

3、成熟区表皮细胞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是两个的过程。

三、矿质元素的运输个利用

1、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是:蒸腾作用

2、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三种状态:离子状态如,形成不稳定的化合物如,这两种元素在植物体内可以移动,多次利用。形成难溶的稳定化合物如,这种元素只能利用一次,不能移动。

合作探究

1、利用溶液培养法来验证Mg是植物所必需的矿质元素。

2、如何理解根吸收水分和吸收矿质元素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3、影响矿质元素吸收的主要因素有那些?请详细分析。

4、假设某植物缺乏Mg元素,那么首先出现缺乏症的部位是新叶,还是老叶?为什么?

当堂检测

1、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植物必需的大量元素的是

A、P、N、Mn、KB、Ca、N、P、K

C、Fe、S、P、ND、N、S、H、P2、能够促进植物体内对水分的吸收的动力是:;能够促进水分在植物体运输的动力是:;能够促进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的动力是:;能够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运输的动力是:。

第二篇:教学设计方案植物对水分的吸收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 第四节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教学重点】植物体吸水的部位及植物细胞的两种吸水方式;渗透作用的原理;植物体的水分代谢包括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的大体过程;蒸腾作用及其对植物的作用;合理灌溉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运用 【教学难点】渗透作用的原理

【课时安排】授课1课时,实验1课时 【教学手段】挂图、多媒体课件、实验 【教学过程】

1、引言

课前可准备两组天竺葵植株,一株正常浇清水,一株浇浓盐水,以备上课学生观察之用;课前可收集一些我国、世界有关水资源危机的事例或数据;也可结合节水的需要收集一些人类所采取过的一些节水措施;或者是植被对水资源起到保护作用的事例,这样引入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包括我国在内的全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使学生对为什么要节水有一个深切的体会,同时在本节学习结束后也会对为什么要保护植被、大力开展植树造林也会较深的体会。

学生讨论水资源方面的资料,同时观察两株天竺葵的生长异同,从而引入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的学习。

植物的水分代谢包括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及散失。水分代谢对学生来说并不是很陌生,因此,教师可提出一些问题,以了解学生对水分代谢的理解程度,找出学生对水分代谢理解上的偏差和不足,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比如,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

①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是什么?

②植物吸水的主要部位是什么?

③你了解植物根尖的结构吗?

④植物体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通道是什么?你知道这些通道在植物体的哪个部位吗?

⑤水在植物体内都可以参与哪些生理功能?

⑥植物体内水分是如何散失的?

⑦你了解蒸腾作用吗?这个生理过程对植物体的生活有什么重要意义?

在使学生对水分代谢有了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后,教师可专心与学生一起来处理渗透作用的原理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这一难点内容。

在向学生介绍植物的吸胀吸水后,可提出下面的问题供学生讨论:

同样干燥的大豆种子和玉米粒浸入水中一段时间后,大豆种子和玉米粒相比,你认为哪种籽粒膨胀幅度更大?为什么?

干燥的大豆种子和玉米粒浸入水中后,它们的细胞是采用吸胀的方式来吸水的,即大豆和玉米中的亲水性物质,如蛋白质、淀粉、纤维素这些物质吸水引起的。而蛋白质、淀粉、纤维素的亲水能力是不一样的,其吸水能力的顺序由大到小为蛋白质、淀粉、纤维素。而大豆种子中主要的储存物质是蛋白质,而玉米粒中主要的储存物质是淀粉,且它们的细胞壁中都含纤维素。因此豆类种子的吸胀现象就比谷物的种粒明显。

2、渗透作用的原理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向学生介绍植物吸水最主要的方式,即渗透吸水。

(1)分析渗透装置,总结出渗透作用的概念和渗透吸水的原理。

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教材所给的渗透装置,引导学生把与该装置有关问题讨论透彻,这

是一次很好的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机会。

让学生特别注意渗透模型装置所选用的膜是一种半透膜,并向学生说明,这种膜的特点是水分

第三篇:《根对水分的吸收》教案1

第二节 根对水分的吸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说出根吸水的主要器官和部位;

②得出根吸失水的原因并在日常生活中应用。2.能力目标:

①尝试探究根是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

②运用简单的材料和用具,分析细胞吸失水的原理。3.情感目标:

①体验科学探究成功的乐趣; ②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根吸失水的原因。2.教学难点:细胞吸失水的原理。【设计思路】

围绕重点与难点,通过身边事引入课题并找出探究的问题,学生参与讨论并设计实验,认同设计实验的科学性。

学生观察教师课前准备的演示实验: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是根还是茎叶,得出根是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然后观察培养皿中的小麦苗,推断出根尖吸收水分的区域是成熟区,通过土豆的吸失水实验,得出细胞吸失水的原理。

教师出示挂图,师生共同分析得出根是如何吸收水分的,分析烧苗的原因,与生产、生活相联系。【课前准备】

①土豆、食盐 ②小麦苗、烧杯 ③根尖吸收水分的挂图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通过盆栽植物由于缺水而萎蔫,但浇水后不久就能恢复原状,菜市场上萎蔫的蔬菜被喷水后,茎叶就会变得光亮鲜嫩,植物为什么能吸收水分?吸水的主要器官是什么?

/ 2

探究一:

(一)学生根据上述“根吸水的主要器官是什么?”的问题设计一个实验,分小组讨论并发言(参考课本P20),培养学生认同实验的科学性。

教师演示课前准备的实验:取两只盛有清水的烧杯,分别将10株大小相同的麦苗放入其中,一组根接触水,一组叶接触水。

得出结论:根吸水的主要器官是根。

(二)观察小麦苗的根尖四部分结构及图3-2-5玉米幼苗的根分析根吸水的主要部位:

小组根据根尖结构讨论分析。

得出结论: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探究二:

将课前准备的两个土豆(其上打孔洞,一个土豆洞内放清水,另一个土豆洞内放浓盐水)让学生观察其变化(手捏土豆的软硬,液面的高低);

参考课本P21—22,分析其现象的原因,展示图片:植物细胞的结构,分析哪个细胞周围浓度大;

得出结论: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周围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当细胞液浓度小于周围溶液浓度时,细胞失水。

探究三:

联系生活实际:播放视频展示农业上灌溉,施肥等过程。学生探讨施肥时的注意事项,如烧苗;

学生自学课本P24开眼界,了解节水灌溉,教师播放相应视频。【教学反思】

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及学生有效的参与,比较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的要求,但有些实验所需的周期比较长,不能在课上有限的时间内完整的展现,这就使实验有了间断性,土豆细胞吸失水的定性实验,较之课本的定量实验效果要好,另外土豆要找个儿大些的,要能在其上面打出30立方厘米的洞,倒入的液体量为15毫升为好。

/ 2

第四篇:根对水分的吸收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突出了生物课堂教学中的饿探索性。

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道理,教师并没有像教材那样直接给出结论,然后证明;而是利用学生自行设计的一组探究实验,自己去发现结论,并用命题的形式表述。关于根毛吸水的道理同样没有采用教师直接给出结论的作法,而是引导学生依据细胞吸水原理进行猜想,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和自学能力;同时也渗透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辨证观点。一方面,让学生多角度、快节奏地去认识教学内容,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计算机辅助教学,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带来的饿愉悦,培养学生的生物创新意识。

2、引进了多媒体技术

本课例在引导学生得出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时,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充分调动学生的直觉思维。这样一来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比过去的教学更能够使学生深刻地理解问题。

3、引入了生物开放题

本节课在增大生物课堂探索性,引入计算机技术的同时,在“应用创新”这一环节,增加了开放题,为学生创造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受到了学生的饿欢迎,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不足之处:

1、传统思想的痕迹还在。这节课虽然从时间和空间上,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学习提供了条件,但有的环节仍折射出“教师至高无上,忽视学生主动性的传统教育思想的顽固存在”。

2、缺乏对动态教学过程的关注。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教师不可对课堂有太强的答案预期和预设性。但本节课有的设计在实际教学中,仍对学生可能的表现形成预设,影响了创新意识的培养。

第五篇:为了证明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一、为了证明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你一定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研究,请把研究的过程,看到的现象和结论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吧!研究过程:

1、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滴试管中。

2、将植物的根浸泡在试管里的水中。

3、在水面上滴一些植物油,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

看到的现象:

过几天发现水面下降了。

结论:说明植物的根有吸收水的作用。

二、把一只小老鼠关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罩中,老鼠很快死亡,但当把一株绿色植物和小老鼠同时放进阳光照耀下的玻璃罩中,小老鼠却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安然无恙。请利用学过的知识把合理的解释写下来吧!答:因为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来氧气,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这样同绿色植物在一起的小老鼠有了氧气就活了下来。

下载第三章第四节植物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和利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三章第四节植物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和利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