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解读目录

时间:2019-05-12 15:12: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语》解读目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语》解读目录》。

第一篇:《论语》解读目录

前言

儒学,上承尧、舜、夏、商、周文治德政先圣之道;下传两千五百年,儒学理所当然誉谓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政治、思想、教育、文化之根本。

儒学深厚道德之积淀,广义文化之内涵,深厚、光明、悠远、长久如天地之道不可逾越。儒学,其光明如天,覆照天下之万物无所不至;其广博深厚如地,生育万物,养育万物。

纵然儒学被辱沒边缘了百余年,而今仍然十人九儒,遍及世界之中文学校皆以“孔子学院”命名,大概这就叫做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辉,至诚无息吧!

儒学,是仁本文化,无仁不成儒。亘古不变的是人心无不向仁,无不向善。故而,历经不衰的儒学缔造之先圣孔夫子,今天仍然被世界推崇谓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儒学率人皆固有善本立道施教,遵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之德政风化天下,使天下和谐不治而致,无为而成。《大学》,教人明其明德,自诚自道,素其位而行止于至善,无入而不自得焉。《中庸》,教人识天命,明物理,居中正崇仁和,通权达变逢其和而终身受益。《论语》,为人生构仁宅垦义道,助人独善自身,教人兼善天下。佑人坦荡泰然而善始善终。《孟子》,论政辩道,好善忘势,重民轻政,天下为公。

儒学政治:志在继承中国传统文治徳政,创造了以仁孝为根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徳政礼制政治理论。德政礼制致

使治与被治的政民关系相互亲其亲,长其长,创建治国如齐家的政治秩序。

儒学思想:率人固有仁、义、礼、智、忠、孝、诚、信之善本天性立道施教风化天下,效天地之道善养天下。顺自然法则为天命,遵天命为真理。崇尚中庸遵守权变,以求天、地、人、三者和一。

儒学教育:“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提倡学而优则士。倡导乐道而学做人就是作学问。施教引而不发,教人求学务本学以致用,下学求上达,知致而格物。

《读四书做有根的人》全套丛书满臷688篇文章,《大学》45篇,《中庸》45篇,《论语》382篇,《孟子》2l6篇。

《读四书做有根的人》在解读中克除玄乎其玄食而不知其味之奥秘;改变千篇一律食而不获其实之俗套而自成一格。该丛书注重解读,句句逐一立目,谨遵四书原典融会贯通,论据互相佐证,力求解读把握正确,还给儒学本来固有的伟大,光明与正确,还给儒学本该顶礼模拜的高尚价值。

目 录

《论语》

学而篇

不亦悦乎„„„„„„„„„„„„„„„„„„„„005 本立而道生„„„„„„„„„„„„„„„„„„„010 巧言令色少仁德„„„„„„„„„„„„„„„„„015 一日三省„„„„„„„„„„„„„„„„„„„„018 先修德而后作学问„„„„„„„„„„„„„„„„023 做人就是做学问„„„„„„„„„„„„„„„„„027 君子要自重„„„„„„„„„„„„„„„„„„„031 遵本溯源„„„„„„„„„„„„„„„„„„„„035 温良恭俭让„„„„„„„„„„„„„„„„„„„039 父志子承„„„„„„„„„„„„„„„„„„„„043 礼之用和为贵„„„„„„„„„„„„„„„„„„047 好学者之道„„„„„„„„„„„„„„„„„„„052 贫而乐富而好礼„„„„„„„„„„„„„„„„056 知人难„„„„„„„„„„„„„„„„„„„„„061

001

泰伯篇

三舍王位让贤才„„„„„„„„„„„„„„„„„067 行之以礼„„„„„„„„„„„„„„„„„„„„070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075 谦虚与谨慎„„„„„„„„„„„„„„„„„„„078 任重道远死而后己„„„„„„„„„„„„„„„082 民可使不可知„„„„„„„„„„„„„„„„„„086 好经不要念歪„„„„„„„„„„„„„„„„„„090 求学做官不急于求成„„„„„„„„„„„„„„„093 做官志在自尊„„„„„„„„„„„„„„„„„„097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101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104 以忠事主从强事弱之德„„„„„„„„„„„„„107

为政篇

以德服人„„„„„„„„„„„„„„„„„„„„113 人生历程„„„„„„„„„„„„„„„„„„„„117 孝不违礼„„„„„„„„„„„„„„„„„„„„122 爱甚于孝„„„„„„„„„„„„„„„„„„„„125 孝不只是养„„„„„„„„„„„„„„„„„„„129 尽孝色难„„„„„„„„„„„„„„„„„„„„132 大智若愚„„„„„„„„„„„„„„„„„„„„136 观人有术„„„„„„„„„„„„„„„„„„„„140

002

温故而知新„„„„„„„„„„„„„„„„„„„144 君子不器„„„„„„„„„„„„„„„„„„„„148 先行而后言„„„„„„„„„„„„„„„„„„„152 君子周而不比„„„„„„„„„„„„„„„„„„156 学习与思考„„„„„„„„„„„„„„„„„„„159 立中无害„„„„„„„„„„„„„„„„„„„„163 真诚是智者„„„„„„„„„„„„„„„„„„„167 做官之道„„„„„„„„„„„„„„„„„„„„171 举直错诸枉„„„„„„„„„„„„„„„„„„„174 正己而后正人„„„„„„„„„„„„„„„„„„178 治家就是为政„„„„„„„„„„„„„„„„„„182 人而无信不可„„„„„„„„„„„„„„„„„„186 继往开来的政治思想„„„„„„„„„„„„„„„189 祭祀之道„„„„„„„„„„„„„„„„„„„„193

八佾篇

仁人乐礼„„„„„„„„„„„„„„„„„„„„199 孝不可违„„„„„„„„„„„„„„„„„„„„203 君无德不如无君„„„„„„„„„„„„„„„„„206 君子争而无敌„„„„„„„„„„„„„„„„„„209 心诚则灵„„„„„„„„„„„„„„„„„„„„213 天不可违„„„„„„„„„„„„„„„„„„„„217 与时俱进„„„„„„„„„„„„„„„„„„„„221

003

学问是知礼„„„„„„„„„„„„„„„„„„„224 竞争不苛求„„„„„„„„„„„„„„„„„„„227 有取就有舍„„„„„„„„„„„„„„„„„„„231 慎辩忠与谄„„„„„„„„„„„„„„„„„„„234 上下礼尚往来„„„„„„„„„„„„„„„„„„237 乐不淫哀不伤„„„„„„„„„„„„„„„„„241 既往不咎„„„„„„„„„„„„„„„„„„„„245 对事不对人„„„„„„„„„„„„„„„„„„„249 尽善尽美„„„„„„„„„„„„„„„„„„„„253 施礼根在仁德„„„„„„„„„„„„„„„„„„256

里仁篇

里仁为美„„„„„„„„„„„„„„„„„„„„263 仁者安仁智者利人„„„„„„„„„„„„„„„266 诚己是仁„„„„„„„„„„„„„„„„„„„„271 欲之有道„„„„„„„„„„„„„„„„„„„„274 仁是道德之根„„„„„„„„„„„„„„„„„„278 观过有情„„„„„„„„„„„„„„„„„„„„282 朝闻道夕死可以„„„„„„„„„„„„„„„„286 求学要俭朴„„„„„„„„„„„„„„„„„„„289 义在无可无不可„„„„„„„„„„„„„„„„„293 君子与小人不同的心怀„„„„„„„„„„„„„„297

004

第二篇:论语解读

《论语》章句解读分享68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第七》

君子何以能做到胸怀坦荡荡呢?因为君子执守‚中庸之道‛,遵循天地不变之常理。君子也是活生生的人,也有喜怒哀乐。‚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庸》)君子常守持中道,其喜怒哀乐涵养于清净而空灵的心体里面,不轻易释放发泄。当率性而起有感而发时,也‚从容中道‛,不过而无不及,恰到好处,祥和周全。因此,君子之德,可以诚明无私,如天地之广博,如日月之明朗,与天地日月和其德:‚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心底无私天地宽,这样的人,能不坦荡荡吗?

戚戚,利字当头,欲望先行,求之不得便因忧患而怨妒愤懑、矫情乖戾。

以朱熹为代表的宋明理学主张‚存天理,去人欲‛,常被人误解,被嗤之为‚不近人情。‛其实天理中有人欲,人欲中存天理。打个比方说,人人都要吃饭,这就是天理;整天想着山珍海味想吃好的,这便是人欲。凡事适度,安贫乐道,富贵不骄,这便是天理与人欲圆融和洽归于一体了。君子能做到这点,普通老百姓受各人秉气所制、欲念所牵,受情绪所左右,不能超越解脱,常常怨天尤人而‚戚戚‛。【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第八》

士,这个春秋时期出现的特殊阶层,以进学修德为标签,以治国安民为使命,与贵族乃至君王分庭抗礼,书写了三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他们是平民中的贵族,是贵族中的平民;是有道德、有思想、有学识的人;是有崇高社会理想的人;是圣人君子的后备军。曾子及孔门七十二贤人没有人敢以君子自诩,却都以‚士‛自居自免。

曾子说:‚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不可以不心胸宽广、气度宏大、性情刚毅,治国平天下的使命赋予我们的任务沉重而且路途遥远。为什么说任重而道远呢?你看把万善归一又博爱万物的‘仁’作为自己的担当,不是很沉重吗?直到死的那一天才停下来,不是很遥远吗?‛

曾子这段著名的宏论,为后世的社会精英(士)们奉为圭臬而效法,挺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论语-泰伯第八》

曾子自己就是个君子,虽然儒家的真君子从不以君子自居,都谦逊好学,进学修德不辍。君子论君子那都是心得。曾子在此形象生动地道出了君子可以信赖、可以托付身家性命乃至江山社稷,可以舍生取义的品德,而且清楚到告诉我们,君子再伟大再优秀再难能,他都是人,而不是神!

曾子说:‚以君子的德性、才华、能力,可以把年幼的君主托付给他,摄行国政发号施令,临国而不贪,临欲而不乱;其忠义气节可以临危不惧舍生忘死。君子是这样的人吗?对,这样的人就是君子。‛

历史上的伊尹、周公旦、陆秀夫、文天祥、谭嗣同,戏剧《赵氏孤儿》中的程婴等,都是这样的君子。中国不缺少君子,悲剧源于小人往往当权。

《论语》章句解读分享88 16.7.28 【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失;邦无道,如失。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史鱼,春秋时卫国大夫,卫灵公时任祝史,是负责社稷神祭祀的官。

当其时,卫国有位贤人蘧伯玉(孔夫子周游列国在卫国时在他家住了两三年),为人正直且德才兼备,但卫灵公却不肯重用他;另一位叫弥子瑕的,是个拍马舔菊谄媚专营的小人,卫灵公反而委以重任。史鱼屡次进谏,让卫灵公纳贤去佞,灵公就是不听。

后来,史鱼有病要死了,临终前将儿子唤到床前说:‚我作为卫国的史官,却不能够进荐贤德的蘧伯玉而谏退奸人弥子瑕,身为臣子却没有能够扶正君王,有罪过啊!既然生前不能正君,那么死了也不必用大臣之礼来殓葬。我死后,你不要在正室治丧,把我的尸体放在窗下就行了。‛史鱼的儿子遵从父命而行。

卫灵公前来吊丧,见到大臣史鱼的尸体竟然被放置在窗下,如此轻慢不敬,愤怒地责问孝子,史鱼的儿子便将老父生前的遗命告诉了卫灵公。卫灵公听后很惊愕,脸色都变了,说道:‚这是我的过失啊!‛于是马上命令将史鱼的尸体按大臣礼仪移放正堂。回宫后立即诏用蘧伯玉,斥退了弥子瑕。

孔夫子听到这件事,赞叹道:‚古来有许多敢于直言相谏的人,到死了也就停止了,没有像史鱼这样的,死了以后,还用自己的尸体来劝谏国君,以自己一片至诚的忠心使君王受到感化,难道称不上是秉直的人吗?‛

‚史鱼尸谏‛是个成语典故,出自《孔子家语》。《论语》中的这段论及史鱼和蘧伯玉的章句应该也是孔子据此有感而发的言论。孔子说:‚卫国的史鱼可真是耿直呀,国君仁道国家太平,他向箭一样挺直而尖锐;国君昏庸国家混乱他也向箭一样地挺直而尖锐。蘧伯玉这个人可真是个君子呀,国君开明国家遵行道义,他就出来做官辅佐贤君;国君昏庸国家乱政,他就收藏起自己的智慧能力,免于乱世。‛

明哲保身是圣人道,心性修炼不到家的人做不到这一点。所以孔子尽管称赞史鱼的耿直,还是用蘧伯玉处乱世的‚卷而怀之‛来暗喻史鱼还未修炼成君子的情性。龙逢炮烙,比干剖心,虽忠诚有加,但也是鸡蛋碰石头,既改变不了桀纣,也挽救不了国祚。何不留得青山在呢?

《论语》章句解读分享96 16.8.05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第十六》

君子持戒,是因为心存敬畏,不敢忤逆天命、违道悖理。

何谓天命?中国古典哲学思想中,‚天命‛有着诸多的含义:道家的“天命”大多指人生宿命、命运,墨家的天命概指神的意志,法家的天命是体现的是君王天子意志,而儒家的‚天命‛却是指超越神圣的道德之天和孕育万物的自然之天的意志,引发为体悟天道的圣人君子的理想“使命”。《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本初的人性与天道是浑圆一体的,天人合一。上天的意志就是人的本性;顺随发挥本性就是践行天地之道;修正骗离天道的后天的习性就是教化。

君子都敬畏些什么呢?孔子说:‚归纳起来君子大致有三种敬畏:一是敬畏天命(天命不可违);再是敬畏居上位的人(古人位必有德,德必配位,于今不同。);三是敬畏古圣先贤有道之人的教诲(圣人是人类文明的舵手,其教诲是万世法则)。与之相反,小人的做法是无知无畏,小人不知道天命的不可冒犯而无所畏惧;不懂得在上位者心灵品德的高贵而耍戏亵渎;不理解圣人之言是天理在人间的传喻,随意曲解轻蔑。‛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过一段话,很形象:‚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愚鲁还自以为是的下等人,一听到有人讲天地人生道理,就讥笑不止。这很正常,小人如果能够体认而不讥笑,那就不是天地人间的大道了。

《论语》章句解读分享97 16,8,06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第十六》

思,心之田也。草荒禾秀抑或林花繁盛由我。思维、思想、思考,动脑亦动心。

君子于人事无不尽心尽性。践行天理、善为人道,表现为九个方面的思想考量:眼观外物,则思考眼界如何无所遮蔽而明见;耳听声音,则思考耳路不被堵塞而闻达;神色表情,则思考如何保持温润和乐以现德性;仪态举动,则思考如何恭敬谦逊以合仪礼;言语文辞,则思考如何情真意切以尽忠诚;行事做工,则思考如何保守对天地神圣的敬畏而不伤天害理;心存疑惑迷茫,则思考如何自省或求教师长以解除疑虑;愤怒忿恨,则思考如若冲动而丧失理智将会带来什么样的灾难后果;见到财货利益,则思考此等财利的取得是否符合道义。

圣人至诚,能够从容中道。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君子,则要在各个方面反省明察,修正偏差,改正过错。‚君子求诸己‛,向内求,这样的思考自省,古人谓之‚思诚‛。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子罕第九》)

今天是教师节,而这段章句所表现的正是孔老夫子的为师之道和教学之法。

满腹经纶,博通古今,却说自己没有什么知识。像天,屈尊向下;像地,自甘卑下;像水,乐善居下。这是谦谦君子‚学而不厌‛的为学之道。

《中庸》说‚道不远人‛,道,本身就运行在天地之间、蕴藏在民人百姓的生活日用之中,悟道之人不以大道的高蹈尊贵而疏远、拒绝普通大众;又说‚极高明而道中庸‛,圣人君子,即便是有极为高明的思想和境界,也都以通俗平常的方式行事和表达,以求有教无类。这是‚诲人不倦‛的为师之道。

孔子执守谦道,在传授教学方法时,和弟子们说:‚我有知识吗?我没有。有一个乡下的粗人向我求教,我对他的问题几乎一无所知,我便从他提供的事物截然相反的两端,诸如本末、终始、大小、上下、内外、精粗等等方面来询问和推敲,以求详尽地知道他的问题所在,并据此予以解答。‛

谦逊以学,耐心而教,方法都在问题当中寻找。这样尽心尽力地做老师,怎不让人肃然起敬、感恩戴德呢?

《论语》章句解读分享190 2016.11.08【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卫灵公第十五》)

孔子说:‚不刻意地有所作为,天下国家就得到了很好的治理,这就是大舜帝吧!还须要做什么呢?在君位之上,诚敬庄严、恭己正人,面朝南向端坐而已呀。‛

舜帝大孝,德盛智深,足以化民,不需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马不停蹄地发布政令堵漏补缺;他又善用贤能,派大禹治水、令后稷劝农,也用不着事必躬亲疲影劳形。大舜帝的无为,还表现在他承唐尧之续、开夏禹之端,三圣禅让而居其中,顺势而然。《中庸》说:‚舜其大智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无为而治,是政治的最高境界。为古代圣贤所推崇,道家、儒家在此政治理想上并无分野。只是后来人心不古奸诈出没毁弃了质朴,明德蒙尘道德堕落,儒家才带着不可遏制的悲天悯人的情怀,不得已而为之地提倡礼乐教化,入世、救世、治世、济世、淑世;而道家,则随着骑牛出关的老子和钓鱼梦蝶的庄子到世外逍遥去了。

第三篇:论语“学而篇第一”解读

论语学而篇第一解读

【本篇引语】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原文】

1〃1 子曰(1):‚学(2)而时习(3)之,不亦说(4)乎?有朋(5)自远方来,不亦乐(6)乎?人不知(7),而不愠(8),不亦君子(9)乎?‛ 【注释】

(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5)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6)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音yùn,恼怒,怨恨。

(9)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评析】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本章这三句话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历来的解释都是:学了以后,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也高兴吗等等。三句话,一句一个意思,前后句子也没有什么连贯性。但也有人认为这样解释不符合原义,指出这里的‚学‛不是指学习,而是指学说或主张;‚时‛不能解为时常,而是时代或社会的意思,‚习‛不是温习,而是使用,引申为采用。而且,这三句话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相互连贯的。这三句的意思是:自己的学说,要是被社会采用了,那就太高兴了;退一步说,要是没有被社会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到我这里来讨论问题,我也感到快乐;再退一步说,即使社会不采用,人们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做,不也就是君子吗?(见《齐鲁学刊》1986年第6期文)这种解释可以自圆其说,而且也有一定的道理,供读者在理解本章内容时参考。

此外,在对‚人不知,而不愠‛一句的解释中,也有人认为,‚人不知‛的后面没有宾语,人家不知道什么呢?当时因为孔子有说话的特定环境,他不需要说出知道什么,别人就可以理解了,却给后人留下一个谜。有人说,这一句是接上一句说的,从远方来的朋友向我求教,我告诉他,他还不懂,我却不怨恨。这样,‚人不知‛就是‚人家不知道我所讲述的‛了。这样的解释似乎有些牵强。

总之,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些思想主张在《论语》书中多处可见,有助于对第一章内容的深入了解。【原文】

1〃2 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8)?‛

【注释】

(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岁,一说小33岁。后一说较为可信。在《论语》书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因此,许多人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若所著述。

(2)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旧注说: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

(3)犯上: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

(4)鲜:音xiǎn,少的意思。《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

(5)未之有也:此为‚未有之也‛的倒装句型。古代汉语的句法有一条规律,否定句的宾语若为代词,一般臵于动词之前。

(6)务本:务,专心、致力于。本,根本。

(7)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简单讲,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

(8)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

【译文】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评析】

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这里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对于读者理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伦理思想非常重要。在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其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

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孔子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张都是由此出发的,他从为人孝悌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之事这点上,说明孝悌即为仁的根本这个道理。自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和文人,都继承了孔子的孝悌说,主张‚以孝治天下‛,汉代即是一个显例。他们把道德教化作为实行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锢在纲常名教、伦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对民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也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孝悌说是为封建统治和宗法家族制度服务的,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和分析判别,抛弃封建毒素,继承其合理的内容,充分发挥道德在社会安定方面所应有的作用。

【原文】

1〃3 子曰:巧言令色(1),鲜(2)仁矣。‛

【注释】

(1)巧言令色:朱熹注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但此处应释为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

(2)鲜:少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评析】

上一章里提出,孔子和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仁的表现之一就是孝与悌。这是从正面阐述什么是仁的问题。这一章,孔子讲仁的反面,即为花言巧语,工于辞令。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这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内容。

【原文】

1〃4 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为人谋而不忠(3)乎?与朋友交而不信(4)乎?传不习乎?‛

【注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音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2)三省:省(音xǐng),检查、察看。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三次检查;二是从三个方面检查;三是多次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5)传不习:传,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评析】

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而本章所讲的自省,则是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

在春秋时代,社会变化十分剧烈,反映在意识领域中,即人们的思想信仰开始发生动摇,传统观念似乎已经在人们的头脑中出现危机。于是,曾参提出了‚反省内求‛的修养办法,不断检查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论语》书中多次谈到自省的问题,要求孔门弟子自觉地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加强个人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改正个人言行举止上的各种错误。这种自省的道德修养方式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因为它特别强调进行修养的自觉性。

在本章中,曾子还提出了‚忠‛和‚信‛的范畴。忠的特点是一个‚尽‛字,办事尽力,死而后已。如后来儒家所说的那样,‚尽己之谓忠‛。‚为人谋而不忠乎,是泛指对一切人,并非专指君主。就是指对包括君主在内的所有人,都尽力帮助。因此,‚忠‛在先秦是一般的道德范畴,不止用于君臣关系。至于汉代以后逐渐将‚忠‛字演化为‚忠君‛,这既与儒家的忠有关联,又有重要的区别。‚信‛的涵义有二,一是信任、二是信用。其内容是诚实不欺,用来处理上下等级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信特别与言论有关,表示说真话,说话算数。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

【原文】

1〃5 子曰:‚道(1)千乘之国(2),敬事(3)而言,节用而爱人(4),使民以时(5)。‛

【注解】

(1)道:一本作‚导‛,作动词用。这里是治理的意思。

(2)千乘之国:乘,音shèng,意为辆。这里指古代军队的基层单位。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千乘之国,指拥有1000辆战车的国家,即诸侯国。春秋时代,战争频仍,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在孔子时代,千乘之国已经不是大国。

(3)敬事:敬字一般用于表示个人的态度,尤其是对待所从事的事务要谨慎专

一、兢兢业业。

(4)爱人:古代‚人‛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别。广义的‚人‛,指一切人群;狭义的‚人‛,仅指士大夫以上各个阶层的人。此处的‚人‛与‚民‛相对而言,可见其用法为狭义。

(5)使民以时:时指农时。古代百姓以农业为主,这是说要役使百姓按照农时耕作与收获。

【译文】

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评析】

孔子在本章中所说的话,主要是对国家的执政者而言的,是关于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他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要求统治者严肃认真地办理国家各方面事务,恪守信用;节约用度,爱护官吏;役使百姓应注意不误农时等。这是治国安邦的基本点。

康有为说,孔子的学说是‚爱人‛,泛爱一切人。但本章里所说的‚爱人‛则非此意。他所说的‚人‛不是百姓,而是官吏,是有地位的人;而‚民‛才是百姓,是被治者役使的对象。可见,‚爱人‛不是爱一切人,而只是爱统治集团中的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是合理的,反映了孔子的社会思想。但这与‚爱人‛与否则无太大干系。从另一个角度说,孔子这里是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统治百姓出谋划策。

鲁迅曾经指出:‚孔夫子曾经计划过出色的治国的方法,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这是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看待孔子治国方略的。因而颇具尖锐性。

【原文】

1〃6 子曰:‚弟子(1)入(2)则孝,出(3)则弟,谨(4)而信,汎(5)爱众,而亲仁(6),行有余力(7),则以学文(8)。‛

【注释】

(1)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的‚弟子‛。(2)入: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

(3)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弟,是说要用弟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人。

(4)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

(5)□:音fàn,同泛,广泛的意思。

(6)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

(7)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

(8)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

【译文】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评析】

本篇第二章中曾提到孝悌的问题,本章再次提及这个问题。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

孔子办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学习只是第二位的。事实上,历史上的任何阶级,无论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教育都是为其政治服务的,尤其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现,把‚德‛排在‚识‛的前面,这是阶级的需要。他们就是要培养适应本阶级要求的各方面人才。

【原文】

1〃7 子夏(1)曰:‚贤贤(2)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注释】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4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

(2)贤贤: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的意思。贤贤即尊重贤者。

(3)易:有两种解释;一是改变的意思,此句即为尊重贤者而改变好色之心;二是轻视的意思,即看重贤德而轻视女色。

(4)致其身:致,意为‚献纳‛、‚尽力‛。这是说把生命奉献给君主。

【译文】

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评析】

上一章有‚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句。本章中子夏所说的这段话,实际是对上章的进一步发挥。子夏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他的学问的好坏,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实行‚孝‛、‚忠‛、‚信‛等传统伦理道德。只要做到了后面几点,即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但他已经是有道德修养的人了。所以,将这一章与前一章联系起来阅读分析,就更可以看到孔子教育重在德行的基本特点。

【原文】

1〃8 子曰:‚君子(1),不重(2)则不威;学则不固(3)。主忠信(4)。无(5)友不如己者(6);过(7)则勿惮(8)改。‛

【注释】(1)君子:这个词一直贯穿于本段始终,因此这里应当有一个断句。

(2)重:庄重、自持。

(3)学则不固:有两种解释:一是作坚固解,与上句相连,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所学也不坚固;二是作固陋解,喻人见闻少,学了就可以不固陋。

(4)主忠信:以忠信为主。

(5)无:通毋,‚不要‛的意思。

(6)不如己:一般解释为不如自己。另一种解释说,‚不如己者,不类乎己,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也。‛把‚如‛解释为‚类似‛。后一种解释更为符合孔子的原意。

(7)过:过错、过失。

(8)惮:音dàn,害怕、畏惧。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评析】

本章中,孔子提出了君子应当具有的品德,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庄重威严、认真学习、慎重交友、过而能改等项。作为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从外表上应当给人以庄重大方、威严深沉的形象,使人感到稳重可靠,可以付之重托。他重视学习,不自我封闭,善于结交朋友,而且有错必改。以上所提四条原则是相当重要的。作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过则勿惮改就是对待错误和过失的正确态度,可以说,这一思想闪烁着真理光辉,反映出孔子理想中的完美品德,对于研究和理解孔子思想有重要意义。

【原文】

1〃9 曾子曰:‚慎终(1)追远(2),民德归厚矣。‛

【注释】

(1)慎终:人死为终。这里指父母的去世。旧注曰:慎终者丧尽其哀。

(2)追远:远指祖先。旧注曰:追远者祭尽其敬。

【译文】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

【评析】

孔子并不相信鬼神的存在,他说‚敬鬼神而远之‛,就证明了这一点。尽管他没有提出过人死之后有所谓灵魂的存在这种主张,但他却非常重视丧祭之礼。在孔子的观念中,祭祀已经被异化,不单是祭祀亡灵,而是把祭祀之礼看作一个人孝道的继续和表现,通过祭祀之礼,可以寄托和培养个人对父母和先祖尽孝的情感。因此,本章仍是继续深化‚孝‛这一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内容。

儒家重视孝的道德,是因为孝是忠的基础,一个不能对父母尽孝的人,他是不可能为国尽忠的。所以忠是孝的延伸和外化。关于忠、孝的道德观念,在《论语》书中时常出现,表明儒家十分重视忠孝等伦理道德观念,希望把人们塑造成有教养的忠孝两全的君子。这是与春秋时代宗法制度相互适应的。只要做到忠与孝,那么,社会与家庭就可以得到安定。

【原文】

1〃10 子禽(1)问于子贡(2)曰:夫子(3)至于是邦(4)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5)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6)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7)异乎人之求之与?‛

【注释】

(1)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郑玄所注《论语》说他是孔子的学生,但《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未载此人,故一说子禽非孔子学生。

(2)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比孔子小31岁,是孔子的学生,生于公元前520年。子贡善辩,孔子认为他可以做大国的宰相。据《史记》记载,子贡在卫国做了商人,家有财产千金,成了有名的商业家。

(3)夫子:这是古代的一种敬称,凡是做过大夫的人都可以取得这一称谓。孔子曾担任过鲁国的司寇,所以他的学生们称他为‚夫子‛。后来,因此而沿袭以称呼老师。《论语》书中所说的‚夫子‛,都是孔子的学生对他的称呼。

(4)邦:指当时割据的诸侯国家。

(5)抑:表示选择的文言连词,有‚还是‛的意思。

(6)温、良、恭、俭、让:就字面理解即为:温顺、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这是孔子的弟子对他的赞誉。

(7)其诸:语气词,有‚大概‛‚或者‛的意思。

【译文】

子禽问子贡说:‚老师到了一个国家,总是预闻这个国家的政事。(这种资格)是他自己求得呢,还是人家国君主动给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温良恭俭让,所以才得到这样的资格,(这种资格也可以说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许与别人的求法不同吧?‛

【评析】

本章通过子禽与子贡两人的对话,把孔子的为人处世品格勾划出来。孔子之所以受到各国统治者的礼遇和器重,就在于孔子具备有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道德品格。例如,这五种道德品质中的‚让‛,在人格的塑造过程中,就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让‛是在功名利权上先人后己,在职责义务上先己后人。让用之于外交如国事访问,也是合乎客观需要的一个重要条件。孔子就是因具有这种品格,所以每到一个国家,都受到各国国君的礼遇。孔子认为,好胜,争取名声;夸功,争取名利;争不到便怨恨别人,以及在名利上贪心不足,都不符合让的原则。据此可知,让这一基本原则形成社会风尚的可贵之处是:就人情而言,长谦让名利地位之风,人们就多学别人所长而鉴人所短。前者可以导人于团结、亲睦、向善;后者则诱人嫉贤妒能。二者的社会效果截然相反。

【原文】

1〃11 子曰:‚父在,观其(1)志;父没,观其行(2);三年(3)无改于父之道(4),可谓孝矣。‛

【注释】

(1)其:他的,指儿子,不是指父亲。

(2)行:音xìng,指行为举止等。

(3)三年:对于古人所说的数字不必过于机械地理解,只是说要经过一个较 长的时间而已,不一定仅指三年的时间。

(4)道:有时候是一般意义上的名词,无论好坏、善恶都可以叫做道。但更多时候是积极意义的名词,表示善的、好的东西。这里表示‚合理内容‛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评析】

这一章仍然谈的是有关‚孝‛的问题,把‚孝‛字具体化了。鲁迅曾经说过:‚只要思想未遭锢蔽的人,谁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过去。超越便须改变,所以子孙对于祖先的事,应该改变,‘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当然是曲说,是退婴的病根。‛(《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在本章中孔子说一个人当父亲死后,三年内都不能改变他父亲所制定的那一套规矩,这就是尽孝了。其实,这样的孝,片面强调了儿子对父亲的依从。宋儒所作的注说,如不能无改于父之道,所行虽善亦不得为孝。这样,无改于父之道则成了最大的善,否则便是不善。这样的判定原则,正如鲁迅所说的,是歪曲的。历史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人们的思想观念,言行举止都不能总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代超过前代,这是历史的必然。

【原文】

1〃12 有子曰:‚礼(1)之用,和(2)为贵。先王之道(3),斯(4)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5)之,亦不可行也。‛

【注释】

(1)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子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

(2)和:调和、和谐、协调。

(3)先王之道: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

(4)斯:这、此等意。这里指礼,也指和。

【译文】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评析】

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礼记〃中庸》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杨遇夫《论语疏证》写道:‚事之中节者皆谓之和,不独喜怒哀乐之发一事也。和今言适合,言恰当,言恰到好处。‛孔门认为,礼的推行和应用要以和谐为贵。但是,凡事都要讲和谐,或者为和谐而和谐,不受礼文的约束也是行不通的。这是说,既要遵守礼所规定的等级差别,相互之间又不要出现不和。孔子在本章提出的这个观点是有意义的。在奴隶社会,各等级之间的区分和对立是很严肃的,其界限丝毫不容紊乱。上一等级的人,以自己的礼仪节文显示其威风;下一等级的人,则怀着畏惧的心情唯命是从。但到春秋时代,这种社会关系开始破裂,臣弑君、子弑父的现象已属常见。对此,由子提出‚和为贵‛说,其目的是为缓和不同等级之间的对立,使之不致于破裂,以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

但从理论上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又感到,孔子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可见孔子提倡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这是有其合理性的。

【原文】

1〃13 有子曰:‚信近(1)于义(2),言可复(3)也;恭近于礼,远(4)耻辱也;因(5)不失其亲,亦可宗(6)也。‛

【注解】

(1)近:接近、符合的意思。(2)义:义是儒家的伦理范畴。是指思想和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礼‛。

(3)复:实践的意思。朱熹《集注》云:复,践言也。‛

(4)远:音yuàn,动词,使动用法,使之远离的意思,此外亦可以译为避免。

(5)因:依靠、凭藉。一说因应写作姻,但从上下文看似有不妥之处。

(6)宗:主、可靠,一般解释为‚尊敬‛似有不妥之处。

【译文】

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评析】

孔子的弟子有子在本章所讲的这段话,表明他们对‚信‛和‚恭‛是十分看重的。‚信‛和‚恭‛都要以周礼为标准,不符合于礼的话绝不能讲,讲了就不是‚信‛的态度;不符合于礼的事绝不能做,做了就不是‚恭‛的态度。这是讲的为人处世的基本态度。

【原文】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1)有道(2)而正(3)焉,可谓好学也已。‛

【注释】

(1)就:靠近、看齐。

(2)有道:指有道德的人。

(3)正:匡正、端正。

【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评析】

本章重点提到对于君子的道德要求。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作为君子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这是值得借鉴的。

【原文】

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1),富而无骄,何如(2)?‛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3),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4)’,其斯之谓与?‛子曰:‚赐(5)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6)。‛

【注释】

(1)谄:音chǎn,意为巴结、奉承。

(2)何如:《论语》书中的‚何如‛,都可以译为‚怎么样‛。

(3)贫而乐:一本作‚贫而乐道‛。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二句见《诗经〃卫风〃淇澳》。有两种解释:一说切磋琢磨分别指对骨、象牙、玉、石四种不同材料的加工,否则不能成器;一说加工象牙和骨,切了还要磋,加工玉石,琢了还要磨,有精益求精之意。

(5)赐:子贡名,孔子对学生都称其名。

(6)告诸往而知来者:诸,同之;往,过去的事情;来,未来的事情。

【译文】

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评析】

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所有的人们,都能够达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样的理想境界,因而在平时对弟子的教育中,就把这样的思想讲授给学生。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社会上无论贫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便可以保持社会的安定了。孔子对子贡比较满意,在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子贡能独立思考、举一反三,因而得到孔子的赞扬。这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一个显著特点。

【原文】

1〃16 子曰:‚不患(1)人(2)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注释】

(1)患:忧虑、怕。

(2)人:指有教养、有知识的人,而非民。

【译文】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评析】

这段话是孔子对自己学生所传授的为人处世之道。有的解释者说,这是孔子安贫乐道、不求名位的思想。这种解释可能不妥。这不符合孔子一贯的主张。在孔子的观念中,‚学而优则仕,是一种积极入世的态度。这里的潜台词是:在了解别人的过程中,也使别人了解自己。

第四篇:《论语》中庸思想之解读

《论语》中庸思想之解读

摘要:中庸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作为衡量君子的最高道德标准,对中国社会具有深远的影响。作为孔子思想体现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庸思想时时刻刻体现在其伦理观、宇宙观、教育观等各个方面。《论语》一书集中体现了孔子对中庸观念的总结和具体运用,反映出了中庸观念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意义,这是早期儒家对中庸思想的理解和发展。

关键词:《论语》;中庸;时中

中庸是中国古代儒家衡量君子的最高道德标准,无数文人士大夫将其作为一生的追求,所以中庸观念普遍受到重视。后代儒家不断地对“中庸”观念做出自己的阐释和发挥。郑玄注《礼记?中庸》“君子中庸”句说:“庸,常也,用中为常道也”。程颐释“中庸”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苦,天下之正道,庸者,灭下之定理”。朱熹理解为:“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虽然后儒对“中庸”的理解大相径庭,基本一致。但是这和原始儒家的初衷是否一致,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论语》一书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举止的一书,对我们理解原始儒家的“中庸”观念有很大参考价值。

追本溯源,中庸的观念在我国上古三代时期就已经有了萌芽。在《尚书》中就有相关“中道、执中、行中”的记载,这时的中庸观念主要体现在了政治方面。直到孔子正式提出了中庸这一概念,其更多的功用体现在了伦理方面,成为衡量君子的最高道德标准。这一点在《论语》中有较为直观的体现,将中庸观念融合在了各个方面。随后,孔子的孙子子思做出专著《中庸》一书,将中庸思想上升到了宇宙观的高度。又经过汉宋的儒生千百年来的不断发挥和引申,中庸观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成为中国国民性的一部分,最终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深远的影响。纵观中庸的发展历程可以简单概括为,起源于《尚书》,提出于《论语》,成熟于《中庸》,发扬于后儒。对于“中庸”概念的首先出现者,我们可以发现《论语》一书对中庸思想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研究原始儒家的中庸思想十分重要。根据学者统计,《论语》中出现“仁”109次,出现“礼”75次,我们不能否认“仁”和“礼”在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但“礼”是周代就固有的,“仁”是孔子思想的最终目的。即孔子想以“克己复礼”为“天下归仁”。那么,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才能将“礼”和“仁”联系起来呢?善于温故知新的孔子,在对历史文献的钻研中,归纳出了新的观点,即从“礼”到“仁”的方法论武器――“中庸”。孔子赋予了“中庸”在伦理观中极高的地位。所以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1]“中庸”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成为了衡量君子道德的最高标准。

文质彬彬,取之中道

“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2]是孔子对其弟子的告诫。“君子儒”便成为了后代儒生追求的目标。那怎么样才算是一个合格的君子呢?孔子给出的答案是“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就是说“质朴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多于质朴就未免虚浮,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才能称为君子”。作为君子,既不能“野”,又不能“史”,所以“质”“文”要配合恰当,找到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要恰到好处,才能称之为君子。要想做到“文质彬彬”,只有坚持中庸原则,重点是对度的把握。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就是君子也不会例外。作为一个人,就会有七情六欲,难免会有喜怒哀乐。要坚持理性,不被情绪控制,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十分困难的。面对怎样控制我们情绪的难题,孔子给出的答案同样是坚持中庸原则。“《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3]“乐”是适度的纵情与陶醉,“淫”则是不加控制的欢愉宣泄;“哀”是心中思念至极但又能自我克制的一种情感状态,“伤”则是一任思念不断加深以致造成自我伤害的一种失控状态。坚持中道的“乐”“哀”,摒弃过度的“淫”“伤”。面对自己喜爱的事物,要做到陶醉但不过度;面对使自己伤感的事物,要做到哀婉但不伤痛。

在孔子的伦理观中,仿佛任何问题的解决方案都可以用“中庸”二字来一言以蔽之。中庸之道成为至高原则,成为解决一切问题的上方宝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起点成为了坚守中庸之道。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出发点要恪守中庸之道。经过一生的探索,孔子将自己的观点用“中庸”二字来概括,做得不够不行,做得过了也不行,这看似简单的道理,却包含了无穷无尽的智慧。

过犹不及,取舍有度

在一万一千多字的《论语》中,“中庸”一词仅仅出现了一次。而孔子也没有对“中庸”做出具体的规范的解释。我们只能从《论语》的字里行间对中庸进行揣测,给了我们极大的发挥和想象的空间。用“过犹不及”来形容孔子的中庸之道,虽然不会概括的很全面,但也不至于有很大的偏差。“过犹不及”的意思是“过分和赶不上同样不好”这四个字体现了孔子中庸之道的全部精髓。《论语》中体现这一原则的记载有: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4]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5]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6]

孔子对中庸之道的解释还可以理解为“过犹不及”。即我们要把握一个度的问题,在质变量变中,关键的是度,任何事情只有掌握好度,才能把事情做好。以上的相关记载,我可以看出孔子将“过犹不及”坚持“中行”作为中庸之道的一部分,这些对人的要求,但是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不仅对人,对自然万物也有博爱精神。做为一个“仁”者,他的“仁”不仅只是针对人这个群体,而是扩展到了万事万物。

对与“中庸”二字的理解,孔子将中庸之道发挥的淋漓尽致。正如如他所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做任何事都坚持“叩其两端”,这样就不会将事情做得过了头,也不会出现做得不够的现象。可以说“中庸”观念孔子一生思想奋斗的主要收获之一。“见危授命”与“危邦不入”,是他处理生死的中庸;“敬鬼神而远之”是他对待鬼神的中庸;“周而不比”“和而不同”是他对交友之道的中庸;既要“亲亲”,又要“尚贤”,是他选用人才的中庸;“礼之用,和为贵”是他治国之道的中庸。《论语》一书中时时刻刻阐释了“礼”与“仁”,并且这二字之间是有联系的“礼”与“仁”是互为表里的,“仁是礼的内涵,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基础,礼是仁的上层建筑”。对于“中庸”却没有更多的具体的解释。我们也无法找到“中庸”与“礼”与“仁”的关系。但是如果将孔子的思想体系分成两条主线。一条为“礼”和“仁”,这是明线,这是我们从《论语》一书中可以明确看到的。另一条则是看不见的暗线,是我们从《论语》中记载的孔子的言行中挖掘出来的。(作者单位: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1][2]《论语?雍也》

[3]《论语?八佾》

[4]《论语?先进》

[5]《论语?公冶长

[6]《论语?子路》

第五篇:《论语》的现代传播学解读

《论语》的现代传播学解读

□崔建华

2013-2-1 8:49:49来源:《中国记者》2012年第十二期

孔子堪称古代大众传播的先驱者,也是古代传播模式创新的探索者和生动实践者。尽管孔子并没有专门涉及大众传播的言论,但他的言语,尤其是《论语》经典,用时下最流行的一个词来形容,是世界上最早的微博,其中已经带有传播理论的色彩,闪烁着传播智慧的光芒,体现了烙着中国文化印记的传播规律和人文符号,当今新闻报道实践可以从中汲取很多有益的养分。本文是《衢州晚报》总编辑崔建华在韩国忠南大学纪念中韩建交2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演讲,作为一家之言刊发出来,供探讨。

在社会转型、多元叠加、资讯过剩的现代传媒生态环境下,在追求创新的同时,如何坚守新闻传播某些规律性的符号和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标识?这是摆在现代传媒人面前的一个“时代之问”。

《论语》作为一部承载儒家思想的恢弘巨著,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鲜明的东方文化特征和高度浓缩的理论精华,影响了中国2500多年的历史,并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灵魂深处。

关于传播主体的媒介素养: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在人际口头传播时代,传播主体就是人,而在大众传媒产生后,人与媒体共同构成传播的主体,但人依然是传媒生产力中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传播主体的媒介素养直接决定了传播的效果。

孔子设教招徒,有弟子三千,并培养出精通“六艺”的七十二贤人。从现代传播学理论来看,这七十二贤人就是在当初口头传播生态环境下的“意见领袖”。他们的“媒介素养”直接决定了儒家思想的传播效果。

在孔子看来,传播是一项高尚而严肃的事业,它对传播者的要求很高。《论语·述而篇》中有这样一段话,“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志于道”就是现今说的“理想”,要求人首先要树立一种立志高远追求人生的精神和毅力。“据于德”,就是要重视实现目标、理想的方法和途径,言、动、视、听一律依据首先规范。“依于仁”,就是说首先的主体是“仁”,内心的活动和行为的表现以仁道仁德为载体。“游于艺”,即经常悠游于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的学习和实践中。志道、据德、依仁是为了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和思想品格,即当今提倡的“德”。《礼记》中说:“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所以游艺是培养人的工作能力和生活乐趣。

孔子在对待事业的态度上也有精辟的论述。他在《论语·雍也篇》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大意是对待任何事业,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实际行动以它为乐的人。从现代传媒的实践看也是如此,只有一个对新闻事业充满了满腔热情,并愿意视为之奉献而当作人生乐事的人,方可真正投入其中,并有所收获。

孔子在《论语·雍也篇》中,还对传播主体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博学于文”,讲的是业务素质,要求广泛学习各种文献技艺,掌握尽量多的资料和知识,换句话说就是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从而才能在传播中拥有底气,并游刃有余。在现代大众传播中,要求记者编辑做一个“杂家”,也就是这个道理。

如何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孔子强调学习,教育者必先受教育。他在《论语·述而篇》中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他还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篇》)他不仅向书本学习,而且向周围人学,向生活学,从研究历史文献中学,从教学相长中学。他曾经去周都洛阳问礼于老子;曾经问乐于苌弘;在卫国向蘧伯学习严于律己;在齐国向晏婴学习贵人贱己,先人后己等等。他学无常师,见贤思齐。他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在学习的方法上,孔子提倡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从深层次去想一想。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篇》)只学习,不思考,在认识上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不学习,那就疑惑难解了。

除了业务素养,孔子还谈到了道德素质,这也是孔子在他的言论中讲得最多的。他要求学生自觉以“周礼”来规范自己的言行,非礼的事情不要去做。这个观点尽管带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撇开这一点,他要求学生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从而在传播中受人尊敬,以礼服人,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孔子还在传播的社会责任方面有专门的论述。他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他还论述了见利忘义,不承担社会责任所带来的后果。“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篇》)意思是说一切依照自己的利害关系行事,就会招致更多的怨恨。当今社会的新闻传播人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利益陷阱,不得不防。时代不同,我们不需要从业者像“子路衣敝氲袍,颜渊箪食瓢饮”那样,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原则还是要坚守。

联系眼下全国新闻界正轰轰烈烈开展的“走转改”活动,与孔子的以上所述

理念是一脉相承的。

关于传播内容的客观真实: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中,记载了不少孔子关于传播的价值取向、社会责任和职业伦理等方面的重要论述。对我们当今的新闻传播实践,同样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论语·子路篇》中有孔子与鲁定公的两句对话。鲁定公接连向孔子提了两个问题:“一言而可以兴邦”“一言而丧邦”,有这么回事吗?孔子以两个“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作答。意思是“话不可以讲得这样肯定,但有与这接近的。”孔子常常告诫他的弟子“慎言”“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子张篇》)。

在舆论传播零时差、多渠道、个性化、互动性和海量性的现代社会,舆论的重要性有目共睹,无论是当政者,还是经商办企业者,甚至是普通公民,都十分重视新闻舆论,因为“记者笔下有财产万千,记者笔下有毁誉忠奸,记者笔下有是非曲折,记者笔下有人命关天”。(新华社原社长郭超人语)作为现代传媒人不能打着道德的幌子,而强奸法律的尊严,当然也不能高举法律的鞭子,而无情地抽打我们道德的同类。

对于传播内容的定位,孔子有自己的原则。他将“礼”作为最完美的伦理规范和制度,同时又将“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和品质。他在《论语·颜渊篇》中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这也是他在阐述传播内容的定位。

孔子治学严谨,他遵循两条原则,即:“述而不作”和“无征不信”,通俗

说法是承传记述而不创作,没有证据就不足为信。在孔子看来,“成人之美”也不是乱“成”的,他提醒要注意有事实根据。他在《论语·卫灵公篇》中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意思是说:“我对待别人,毁谤过谁?赞誉过谁?如有所赞誉,必定是实践检验过他的。”这反映了他对传播内容真实性要求之严格。

《论语·八佾篇》也记述着孔子这样一段话:“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意思是说,“夏代和殷代的‘礼’是什么样,我能说得出来,但夏禹后代杞国和殷后代宋国现行的礼仪,却不足以作为考证的证明。因为文字资料不足,熟悉夏礼、殷礼的贤人也不多。如果‘文’、‘献’足够的话,我就能用它来作考证的证明了。”由此可见,孔子对待“证明材料”态度的严肃认真。

孔子在《论语·阳货篇》中说:“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告诉人们:“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在《论语·卫灵公篇》中又强调:“巧言乱德。”

当今,我们在做新闻报道中也强调“孤证不立”原则,再现一个新闻事实必须要有两方面以上的证据来印证,也是这个道理。也正是“道听途说”和“巧言”,制造了现代社会有损新闻媒体形象的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

不过,孔子也认为,做事难免有错,但要知错即改。他在《论语·学而篇》中说:“过,则勿惮改。”告诫人们,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论语·卫灵公篇》中他则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孔子的学生子贡则秉承老师的精神,他也认为:“君子之过也,为日月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子张篇》)君子因改过而受人敬仰。

在资讯发达的当下,媒体因新闻发布量大,报道速度快而导致一些差错的产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差错产生不可怕,怕的是有差错遮遮掩掩,或“死不认账”,漠视新闻更正,这将对新闻真实性产生严重损害,降低媒体公信力。

下载《论语》解读目录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语》解读目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解读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解读 ——轻工业修订后轻工业相关条目增加较多。《目录(2005年本)》共有条目67条,其中鼓励类16条,限制类32条,淘汰类19条。本次修订中,《目录(2011年......

    《老年人日常生活案例解读》目录

    《老年人日常生活案例解读》目录 家庭赡养篇 1、“空巢老人”有权要求子女“常回家看看” 2、8旬老人无家可归租房住有房儿子可追责 3、以房养老让老年人老有所依 4、协议断......

    2018基药目录解读(合集5篇)

    一、2018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有哪些特点? 2018年版目录主要是在2012年版目录基础上进行调整完善。总体来看,2018年版目录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增加了品种数量,由原来的520种增加......

    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解读

    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解读 转载米内网 核心提示:3月16日,卫生部公布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317种,中成药203种,共计520种。2012年版目录同2009年版......

    2013国家司法考试大纲解读目录五篇

    2013 国家司法考试大纲解读 1 2013国家司法考试大纲解读:商法 2 2013国家司法考试大纲解读:民法 3 2013国家司法考试大纲解读:刑法 4 2013国家司法考试大纲解读:宪法 5 2013国家......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解读机械类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解读——装备制造业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产业关联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技术资金密集,是各行业产业升级、......

    论语节选

    《论语》: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

    《论语(定稿)

    《论语》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论语•学而篇》第四则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地诵读本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