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应急储备与管理储备的区别
考试
应急储备与管理储备的区别与联系 应急储备
应急储备是为未规划但可能发生的变更提供的补贴,这些变更由风险登记册中所列的已知风险引起。
应急储备是由项目经理自由使用的估算成本,用来处理预期但不确定的事件。这些事件称为“已知的未知事件”,是项目范围和成本基准的一部分。
关于应急储备,归纳如下几点是必须要理解的:
<1>应急储备由PM负责管理。
<2>PM可支配应急储备。
<3>PM可支配的费用一般。
<4>应急储备是为将来应对的“已知的未知风险”做准备的储备。
<5>应急储备是是成本绩效基准的一部分,同时也属于项目预算。
<6>若无估算依据,应急储备可按总成本的一定比例(例如10%)计算。管理储备
管理储备则是为未规划的范围变更与成本变更而预留的预算。
管理储备是一个单列的计划出来的成本,以备未来不可预见的事件发生时使用。管理储备包括成本或进度储备,以降低偏离成本或进度目标的风险,管理储备的使用需要对项目基线进行变更。
关于管理储备储备归纳如下几点是必须要理解的:
<1>管理储备是为预先考虑的那些“未知的未知风险”做准备的储备。
<2>管理储备由发起人或管理层负责管理。
<3>PM使用管理储备,需要向发起人或管理层申请。
<4>管理储备是项目预算的一部分。
<5>管理储备不是成本基准的一部分。
<6>管理储备不纳入挣值计算。
<7>管理储备在项目的结束点反映。
<8>管理储备的多少取决于管理层对风险的判断,若无估算依据,管理储备可按总成本的一定比例(例如10%)计算。
特别提醒
PMP考试中,如果没有特别指明是“管理储备”,则应理解为“应急储备”。
第二篇:应急储备实施方案
应急储备实施方案
为全面提高分局公路系统应急管理工作水平,确保应急管理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以 下实施方案:
(一)建立稳定应急保障队伍,完善调整应急管理工作领导 小组。
按照应急管理工作要求,布尔津公路管理分局设立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分局局长任领导小组组长,统一领导、协调系统内的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每个养护站负责人为应急管理小组成员,要具体落实保通工作责任制,继续做好防灾抢险的各项工作,组织好职工及时抢修灾害公路,确保抢通保通工作及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二)要加强沟通协调,确保信息畅通。
主汛期要严格执行24小时防汛值班制度,工作领导小组全体成员手机24小时开机,确保通讯和讯息畅通。遇有持续降雨等重大灾情时,应于每日上午10时前将国省干线最新交通阻断和抢险保通等情况及时汇报。进一步加强各级应急管理办事机构建设,加强充实各级应急管理办事机构力量,适应新形势下协调处置各类突发事件能力。
(三)分局要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切实加强对重点路段的值守。在汛期,主要国省道要安排专人值守巡查,特别是要求对雨后的山体、边坡进行排查,对水毁严重并多次重复发生坍方路段制定避险或绕行方案,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一旦发现公路、桥梁险情,要及时报告并迅速启动抢险预案。进一步加强专业应急队伍的建设。同时,建立完善,各方面力量,参与救援的联动机制。基本形成“统一领导、专兼并存、优势互补、运转高效、防范严密、公众参与、保障有力”的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和“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处置快捷”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应急救援队伍基本满足本区域和重点领域突发事件应对工作需要。
(四)加大日常巡查力度,及时发现险情,协调路政执法人员对水毁严重或重点路段实行交通维护,及时清除路障,尽力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保障抢险救灾物资运输,确保水毁公路车辆和行人安全通行。
(五)对目前国省道路况较差路段要加强日常养护,及时采取路面修补等措施保证公路的正常运营;对路基缺口、沿线设施受损部位要做好交通维护,及时修复,保证公路的通行安全。分局准备应急装备(挖掘机、装载机、除雪设备等),各养护站班要及时准备好应急材料:(如防滑砂、融雪剂、铅丝笼等材料),储备充足,布局合理,根据储备计划或方案,结合现场核查情况建立相应的内业资料。
(六)加强完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
按照应急管理工作的要求,结合管辖内工作实际,抓紧修订完善各级各类总体、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分局要借鉴应对南方雪灾和四川抗震救灾的经验,对相关预案进行修订完善。
(七)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列支一定数量的应急专项资金,保证应急管理工作需要。建立健全多元化应急保障资金投入机制,适应应急队伍、装备、交通、通信、物资储备等方面建设与更新维护资金的要求。
(八)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制度。
根据实际情况对各类应急物资进行核查,及时补充和更新。要合理确定储备品种和规模,尽快解决储备数量不足、品种不全和储备库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加强对应急储备物资的动态管理,建立应急物资生产、储备、调拨、征用、紧急配送体系,为应急处置和恢复重建提供有力保障。
(九)加大应急知识普及和宣传力度。
要加大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和推广应急避险常识,增强广大群众自救互救能力。
(十)搞好应急管理培训工作。
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培训机构,对广大干部职工进行应急管理培训,增强职工应急能力和应急管理工作人员综合业务素质;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应急避险意识。
(十一)严格责任追究。突发事件发生后,各养护站站长要按照分局规章制度规定,按时如实上报,对于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公共事件重要情况,或者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要依据对有关责任人给予相应处罚。
(十二)布尔津公路管理局应急值班电话
第三篇:应急储备计划
应急储备计划
建立应急储备制度,是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保障。为全面加强我院的应急物资储备工作,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故的物资保障能力,建立健全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我院按照“统筹管理、科学分布、合理储备、统一调配、实时信息”的原则进行应急物资储备。应急物资储备工作主要根据物资种类视不同情况采取实物储备、协议储备、动态周转相结合的储备方式。重点加强防护用品、救援器材的物资储备,做到数量充足、品种齐全、质量可靠。
一、储备原则
(一)统筹规划,分级负责。应急物资储备实行统筹规划,分级实施,统一调配,资源共享。
(二)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应急物资储备要结合实际,针对行业内常发的、影响大的安全事故确定物资储备的种类,先急后缓。应急物资储备数量要与生产规模、人员编制等情况相适应。
二、储备内容
见应急物资储备目录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领导。成立应急物资储备工作领导小组,由公司应急办公室主任任组长,以上承担应急物资储备工作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职责:审核应急物资储备规划及应急物资储备方案;掌握各部门应急物资储备情况;统筹应急物资的使用调配;指导各部门应急物资储备工作。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由应急办公室负责,应急办要建立应急物资储备数据库,定期对应急物资储备工作进行督促检查,根据需要统筹调配应急储备物资。
(二)加强资金保障。要切实加强对应急物资储备的资金保障。财务部要将应急物资储备资金纳入预算。应急物资储备资金主要用于应急物资的购买、储备管理等。
(三)加强动态监管。各部门要建立健全应急储备物资监测网络,加强对储备物资的动态管理,及时补充和更新,并实行资源共享。要确保储备物资品种适宜、质量可靠、数量充足、常备不懈。
第四篇:储备资产管理
Section 2
Management of Reserves 储备资产管理
一、国际储备的供给
主要有:(1)国际收支顺差(2)干预汇市所得.。其次:(3)分配的SDRs(4.)在 IMF中的储备头寸(5)购买黄金
二、国际储备的需求管理
1、黄金和外汇“总量”的确定。“总量”不足会影响使用,出现国际支付出现困难;但如果太多,则也没有必要,会增加机会成本。
储备需求目标区的确定:即确定出储备持有额上限和下限的目标区,也就是最多需要多少和至少需要多少。上限:保险储备量。即能满足可能出现的国际收支失衡时的对外支付,又能保证经济增长所需要的实际资源的投入,而且不会出现通胀。下限:经常储备量。即保证经济增长所必须的进口,不因储备不足而受到影响。是一国最低限度的储备量。
关于最佳储备量的确定,国际间主要有以下几种学说:对外贸易说、机会成本说、国际收支说、储备需求函数说。
(1)对外贸易说。认为贸易收支因是影响国际收支状况的重要因素,因而与储备有直接关系。不同观点如下:
1、储备与进口的比例(R/M)。认为储备量与贸易收支有关系。通过将储备与贸易收支变动进行比较。发现储备需求会以某种方式随着进口总额的增长而增长,尤其是当排除了影响储备的某些短期因素和随机因素后,一国的储备量与进口总额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Triffin根据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一国的储备对进口的比例一般以40%为适度,低于30%就需采取调节措施,最低不能小于20%。按全年储备额对进口的比率计算约25%,即一国的储备量应以满足三个月的进口为宜即著名的“特里芬法则”(Low of Triffin)。
2、进口与出口比例。即二者变化程度。如果进出口额大体平衡,则对储备需求较少,反之,如果贸易条件恶化,则需要较多的储备。因此,发展中国家常需要较多的储备。(2)机会成本说。认为影响国际储备适度规模的决定性因素是机会成本。机会成本就是国内投资的收益。但由于持有外国银行的存款和政府债券可以生息,因此,机会成本=国内投资收益率 – 利息收益率。即国际储备的机会成本等于持有国际储备而放弃的将国际储备用于其他用途可能得到的最大收益。
(3)国际收支说。认为国际储备与国际收支的调调节有密切的关系。表现在以下:第1,国际储备的需要与国际收支的规模和影响正相关。例如,一个高度多样化的经济结构往往不易出现国际收支失衡。第2,国际储备的需要与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相关。调节机制对国际收支的纠正能力越强,国际储备量就可以越少。第3,国际储备的需要与国际收支的调节政策相关。如果一国货币当局愿意经常动用汇率,则不需要较多的外汇储备。第4,国际储备的需要与货币当局对国际收支调节政策选择的偏好相关。如果当局愿意快速调节国际收支逆差,则需要有较多的国际储备。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逐渐兴起一种综合考虑进口支出、外债还本付息和外商直接投资资金回流因素的分析方法,对储备-比例分析法进行补充。
(4)储备需求函数法。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理论界在批评了比例法的基础上,针对影响一国适度储备规模的诸多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后,建立了许多关于适度储备量的经济计量模型。
弗兰德斯(Flanders)模型。是具有代表性的模型之一。她在构造储备需求函数时,考虑R/M比率与10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包括:出口收益率的不稳定性、私人外汇和国际信贷市场的存在、持有储备的机会成本、储备的收益率、储备的变动率、政府改变汇率的意愿、调节政策所需成本、贸易商品库存的水平及其变化、借款成本和收入水平。
2、黄金与外汇构成的确定:三原则: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 黄金安全性好而流动性差,外汇流动性和收益性较好。
3、外汇内部具体构成的确定:
1.币种数目的确定 ——即确定几种货币为外汇储备; 2.币种的选择——即确定什么货币作为储备货币;3.比重的确定——即每种货币在外汇储备中占的比重
IMF关于判断国际储备不足的指标:1.国内利率太高。2.加强对国际贸易的限制。3.把积累储备作为经济政策首要目标。4.持续的汇率不稳定。6.新增储备主要源于信用安排。附:欧洲中央银行的国际储备制度
欧洲中央银行的储备来源于体系内的15个中央银行的储备。按照《欧洲中央银行体系章程》和《欧洲中央银行章程》规定,欧元区成员国要把最多相当于500亿欧元的外汇储备转移到欧洲中央银行。成员国中央银行负责持有和管理超出这一金额的外汇储备,但欧洲中央银行可以调用。成员国外汇储备的交易受到欧洲中央银行的监控,以保证欧元区内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一致性。按照规定,欧洲中央银行为成员国中央银行规定一个持有外汇储备额的门槛值,对于超出这个门槛值的外汇储备额的交易,必须征得欧洲中央银行的同意,履行事先通报程序。根据另外有关规定,无论是成员国中央银行的外汇交易还是成员国政府自己的所做的外汇交易,都要遵守事后报送制度,以便欧洲中央银行及时了解外汇交易情况。
第五篇: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制度
甘肃窑街油页岩综合利用有限责任公司
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制度
为充分利用应急物资资源,规范救援应急物资管理和使用,保证应急物资的及时调配,为突发事件和事故抢险提供物资储备保障,特制定本制度。
一、应急物资仓库设立和责任单位
(一)应急物资仓库的建立
1、应急仓库1个。
(二)应急物资仓库责任单位
1、应急仓库,由经营管理部负责管理、维护、保养;
二、应急物资的管理
(一)应急物资的采购
公司应急物资的采购,由安全管理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监管部门的相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提出购买应急物资采购计划,并报请公司主要负责人和经营管理部审查批准后,由公司进行招投标统一采购。由安全管理部负责领取后,在应急物资储备仓库妥善保存。安全管理部要建立相关物资台账,对应急物资坚持每月检查一次,并及时补充和更新。
(二)应急物资的配备
公司应急物资储备根据公司受灾害威胁情况,实际能力合理配置,所配置物资符合法律、法规和上级监管部门的相关规定,各应急物资储
备责任单位的主管是物资储备工作第一责任人,要确保物资储备种类、数量与公司的发展相适应,能够满足灾变时应急抢险救灾时的需求。
(三)应急物资的保管
应急物资的保管由经营管理部明确具体管理人员,应急物资做到分类存放,挂牌管理,建立台帐,动态更新。
(四)应急物资的保养和维护
应急物资至少每半年保养、维护一次,并做好登记,发现应急物资损坏、破损以及功能达不到要求的,要及时进行更换,确保应急物资种类、数量满足应急救灾的需要。
(五)应急物资的调拨和使用
应急物资应安全管理部统一调配使用,其他任何部室(车间)或个人未经同意不得挪用,应急物资调拨和使用权限与程序如下:
1、应急救援物资的调配和使用权限:
当有以下情况发生时,可以对应急物资进行调配和使用:
(1)公司发生突发事故或灾害,需要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调拨和使用应急物资进行抢险救灾时。
(2)接到上级主管部门或政府部门,需要调拨应急物资抢险救灾时。(3)公司应急救援管理机构认为需要调配和使用应急救援物资时。
1、应急救援物资的调配和使用程序:
应急救援管理机构下达调拨和使用应急物资命令→安全生产调度中心→应急物资储备单位负责人→应急物资库管员→出库
应急物资出库后,10天内应补齐物资储备库内的应急物资。
(六)应急物资的更新和补充
应急物资因损坏、过期等原因,管理人员应提出补充意见,报相关部门及时更新、补充。
(七)应急物资的组织领导和奖惩
在公司应急管理机构的领导下,定期组织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建议,对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和意见,向公司领导和相关部门汇报,做好协调工作,尽快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