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主题学习讲课稿
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庆祝建党90周年,我们欢聚一堂,上上党课,重温一下入党誓词,重新思考研究我党的执政理念、宗旨,以此来纪念党的生日,无疑是必要的、必须的,也是很有意义的。与以往不同,这次上级党组织专门下发文件,明确要求我们以“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为主题,由主要负责同志讲一次党课。关于“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我觉得确实是一个好命题,很有新意,很有深意,是动了心思的,题目出得好!但由我来讲,则显得命题过于宏大了一些,意蕴过于厚重了一些,内容过于艰深了一些,要求也过于高难了一些,确非我所能胜任,难免诚惶诚恐、惴惴不安。不过既然是组织要求,职责所系,上命难违,只能姑妄言之,也只好请同志们姑且听之。讲错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
上党课,其目的就是要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党性觉悟,增强党性修养。首先,我想试着就如何认知、理解、把握以人为本和执政为民之间的关系谈谈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其次,与此相关,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和践行执政为民的主体都是人,是执政的共产党人。在座的各位都是党员,都是执政党的一员,在老百姓眼里都是官,都是在做人、做官、做事。从这个角度来说,认知和把握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之间的关系问题,就是如何正确认知和把握做人、做官、做事的关系问题,这是第二个问题。第三个问题,我们说党性觉悟的提高,党性修养的提升,是一个常抓常新的问题,如何从传统文化的经典中汲取营养,更好地处理学习和借鉴、继承和创新、坚守和丰富的关系问题,也应该是新时期共产党人更好地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好地执政为民的要求所在。所以,今天我主要围绕以人为本和执政为民,讲三个问题,一是以人为本与执政为民;二是关于做人做官做事;三是传统文化和党性修养。
第一个问题,关于以人为本与执政为民。
什么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我党新时期新阶段的一个重要理论贡献,是党的建设一次伟大的理论创新,是新时期我党重要的执政理念,是党的宗旨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最集中、最生动、最简洁、最深刻的表述。以人为本是全方位的,这个“本”说明,人是一切、是根本、是核心,是出发点也是归宿,是我们党第一次把“人”的问题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和位置来看待。提出以人为本,就意味着要一切为了人、一切围绕人,一切服务于人,更不要说对人的生命、生存的尊重。我曾经说过,对上要以人为本,对下也要以人为本,对己固然要以人为本,对人更要以人为本。面对上司领导的时候,要把自己当人,面对下属、被领导的时候,把他人、别人当人。我们讲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那么以人为本的核心或者精髓是什么呢?我的理解就是“人其人”,就是把“人”当成大写的、真正的的人来对待,尊重人、依靠人、帮助人,成全人,科学发展的最高层次是发展人、实现人。这里的“人”不是单一的、少数人,而是多数人、绝大多数人,与执政为民的“民”是相通的,可以划等号的。如果我们对绝大多数的人都做到了以人为本,都做到了人其人,那么离共产主义也就大大近了一步,或者说至少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了。所以,以人为本,说到底,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最核心的是要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通俗地说,就是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民共享。
什么是执政为民?首先作为一种执政理念,它与以人为本有相通相近的地方,但同时它比以人为本更直接、更直观、更具体,更具有实践性和操作性的要求和特点。执政为民是对执政党及其队伍来说的,它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行为,是一种活动、实践过程,是党领导我们改革、建设、发展一切活动的总和。它是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外化、固化。如果把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落到了实处,也就体现了执政为民,反过来说,如果将执政为民落到实处,也就实实在在地实现了以人为本。我们是不是真正践行了科学发展观,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关键就看在执政为民的活动上和实践中,在关系国际国内的重大问题、国计民生上,我们为人民办了多少实事好事,解决了多少实际问题,提高了人民多少幸福指数。可以说,处理好以人为本与执政为民的关系问题,应该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中一切突出矛盾和问题的金钥匙,也是检验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和执政生命的试金石。
第二个问题,关于做人、做官、做事。
共产党人执政做官,就要为民干事,就要有业绩、政绩。做人要有人品,做官要有官德,做事就应该遵循规律和准则。反过来说,如果我们能够把人做好了、把官做好了、把事情做好了,也就体现了以人为
本理念,亦即把执政为民落到了实处。托党的福,弹指一挥间,我从担任副科长开始,做官做事迄今已近三十年了,应该说讲这个问题有一些阅历、体会和感受,有一定的发言权。常言道,“做官一阵子,做人一辈子”,好人未必是好官,但是好官的前提必须是好人。古人曾经把人分成四类,一等是德才兼备,二等有德无才,三等有才无德,四等才德皆无,荀子把人分成国宝、国器、国用、国妖。做人是做官、做事的前提和基础,是根本。郑板桥曾说:“读书中举,中进士做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做个好人。”传说三国时关公曾用篆书给关平写下12个字:“读好书,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明代一个楹联写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共产党人的楷模郑培民同志说:“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可以说,这些说法都言简意赅,意味深长,道出了做人、做官、做事的深刻联系与内涵。对于执政的党员干部来说,做人做官做事应该是三位一体,互为关联。做人是根本,一个人可以不做官,但必须做好人、做好事。人做正了,做事容易,做官就不会出大问题。反过来说,没有一流的人品作底子作保证,做官从政就很容易栽跟头。那么到底如何做人呢?
1、关于做人。“人”字一撇一捺,结构简单,但真正“写”好并非易事。世事繁杂,进退维谷,太多的人感慨活得太累——做人难,做个正直的、有所作为的好人更难。因此,真正做一个好人需要一种很高的修养。做人一要善良。要怀着一颗善心,待人宽厚、忠厚、宽容。与人为善,善于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推己及人,以心换心,以情换情。要宽容大度,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给他人以足够的空间和改过的机会。善良和宽容是一种大智慧,也是人性的一种升华,可以换来理解、换来友谊,从而做到和睦、和谐、和衷、和合。二要正直。做人善良是对的,但是没有是非标准也不行,不能光做老好人,做人还要有正气,要正直。一个正直的人,光明磊落,正气昂然,有气节胆识,会散发出巨大的人格魅力,用现在时髦的话说,“该男人的时候要很男人”。三要诚实。诚实诚信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古人讲:“以诚感人者,人亦以诚应;以诈御人者,人亦以诈应。”我曾经说过自己的“三个发现”,其中之一就是“做人真诚、做事实在,长期坚持,并不吃亏”。天地之间自有补偿机制:台上失去的,台下会得到补偿;领导那儿失去的,群众那儿会得到补偿;物质上失去的,精神上会得到补偿;甚至活着时失去的,死了以后会得到补偿。我们说信——“人言也”,守信用,不食言,言行统一,自然会赢得组织的信任、同事的认可、部属的支持、群众的爱戴,就会为自己做人树立无形品牌。四要有担当。要有事业心和责任感。“责任”是一个很厚重的概念,是检验做人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和尺度。组织行为学上有一个名词叫做“角色期待”。在社会中每个成员都扮演着特定的角色,而且任何一种社会角色都与一整套的权利义务和行为模式相联系。人们对角色有一个相应的期望值,能否达到这个期望值,就在于你对你所扮演的这个角色有没有足够的责任感,能否将这些角色和谐地统一起来。对国家的忠诚、对亲人的关怀、对朋友的帮助、对事业的付出都是一种责任。角色越多,承担的责任也就越多。五要有境界。“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是做人的最高境界。水有七善,“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正因为水的善良,它才能滋物、守柔、不争、处下,滋养哺育了万物,却不争名夺利。《思想撒野》这本书中说:“人缘关系好者往往是放大别人,缩小自我。人的毛病往往是认为世界上我最聪明,最厉害,别人都不如自己,别人都是傻瓜。”人如此,企业亦如此,如果哪个企业认为自己天下第一,至高无上,骄傲自大,最终离破产失败也就不远了。所以我鼓励大家都向水学习,在不争中有所得、有所悟。所以我鼓励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把我们供销社系统打造成一个“为而不争,利而不害,和而不同,群而不党”的小环境,从而为我们更好地做人做官做事提供有利条件。
2、关于做官。做官是比做人更高一个层次的要求,是一种责任托付,是一种使命的担当,是一种权力的使用。既然做了官,你就不再是一般的人,就要对你的做人提出更高、更严、更全面的要求,封建的官如此,共产党的官更应如此。当官难,当一个正直、有所作为、无愧党心、无愧民心、无愧我心的好官更难,不仅吃苦受累,要照顾到方方面面,还要与自己的懒惰、贪婪、追求舒适作斗争,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也是一个有很大风险的过程。古往今来,为官者千古流芳者有之,遗臭万年者有之。陈毅元帅曾经说过,当官,第一想到不忘本,来自人民莫作恶;第二想到党培养,无党岂能有作为?第三想到衣食住,若无人民岂能活?第四想到虽有功,岂无过失应惭愧。这四句话现在读来仍然具有极大的借鉴作用。那么到底怎样才能做个好官呢?我以为,好官至少要做到四个字,即公、廉、勤、明。一是要公,力求公正公允。古人讲,“夫居官守职以公正为先,公则不为私所惑,正则不为邪所媚。”又说“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民不畏吾严,而畏吾廉。公生明,廉生威”。公就是公正、公道、公平、公允。做事为多数人着想,不是为个人,也不是为放大的个体、小团体、小山头、小宗派。正就是正派,心要正,身要正、行为更要正。古人说,“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行无愧于人,止无愧于心”。做人正是做官正的基础,做官正则有更高的要求,因为做人正只是对自己负责,做官正则要对一个群体、一个部门乃至全局负责。做官正关键要以身作则,处理问题做不到公正,不能一碗水端平,不能为群众说公道话,做官准则就会受到质疑。所以孔子才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正与不正,说到底,实际上是一个政治方向问题,是一个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问题,它反映着一个干部从政以什么为目的、以什么为核心、以什么为基础、以什么为标准。我们讲公正,就是在为官的实践中努力做到让开拓者无忧,让实干者无悔,让公正者无畏,让谏言者无虑。二是要廉,要有所畏惧。也就是说要廉政、廉洁,不能贪。一般意义上说,做生意要赚钱,要盈利。但做公务员亦即当官就不一样。做官要廉,是与贪、腐相对应的。很多贪污腐败的失足干部都有一个共性,都曾经为党和国家做过贡献,都很有能力,几乎都有一个苦难的童年,一个奋斗的青年,一个上升的中年,但最后都有一个悲惨的晚年。之所以这样,归根结底,就是随着权力的增加,地位的上升,他们抵御诱惑的能力却下降了,放松了个人的党性锻炼,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慢慢扭曲,失去了自制力,成为一个失去正常人格的人。所以老子说,“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今天参加上党课的有机关普通干部,有各处室负责同志,还有企事业单位的领导班子,大家一定要慎权、慎欲、慎初、慎微、慎独、慎交,要能够守住做人的根本、做事的原则、做官的底线。我们常常说,某某人有胆识,有魄力,这是对的。但是一个人什么都不怕,就非常可怕,最好不要与之交往。人在任何时候都要有点敬畏感、敬畏心,特别是在党纪国法面前。我以为,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到“五个敬畏”,即敬畏法律、敬畏纪律、敬畏规律、敬畏历史,敬畏人民。“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欲而及于祸”。所谓心有所敬,行有所循,心有所畏,行有所止;所谓以史为鉴;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三是要勤,执政为民。“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当官要为民做主,为民干事,要有政绩,要出业绩。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认真履职,该面对的矛盾要面对,该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该碰硬的要碰硬,甚至该冒的风险也要去冒。如果执政者干不出业绩,干不出效果,做不出贡献,执政者就没有绩效,以人为本更落不到实处。四是要明,善于判断决策。明是光明、聪明乃至开明、英明,是相对于昏庸而言,为官者不能迂腐、昏庸。明是对领导者的决策能力、判断能力、预知预见能力的客观要求,兼听则明,要多作调研,不断增强判断力、决策力。作为领导者,事务繁杂,但总要理出重点,理出头绪,要从实际出发,按事情的客观规律办事,既不冲动妄想蛮干,也不保守消极丧失机遇,行所当行,止所当止。
3、关于做事。人生在世,就要做事。如何做事?孔子倡导“事思敬”,即做事要敬业,要严肃,要认真。荀子呼吁做事要“心不使焉”,以至于做到“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孙中山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做事方式虽各有千秋,但不外乎要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把事做好、做对、做实、做完美。做事有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用力做事,第二种境界是用脑做事,第三种境界是用心做事。一个人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想干好事、干成事,我认为应当注意以下几点:一要精益求精,做事标准要高。高标准指的是做事的高目标、高要求、高姿态和高志向。有了高目标才能高瞻远瞩,有了高要求才能精益求精,有了高志向才能胸有大志。在这些“高”的引领之下,我们就会从内心深处产生向上攀登的欲望和积极进取的动力。孙子云:“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做事情就要高起点定位,对照先进找差距,放眼全局定目标,勇于探索不怕失败,敢于创新不怕风险,勇于突破不怕挫折。二要善于谋划,做事思路要清。中庸曰:“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做事需要事先准备,着眼全局,通盘谋划,全方位考虑。思路对头则事半功倍,工作就有成效,事业就能发展。否则,事倍功半,甚至是处处碰壁。凡事只要认真、科学、积极地去谋划,摸清实际,确立方向,胜算就会掌握在自己手中。“谋”,可以把不可能转化为可能,把常规转化为超常规,甚至把危转化为机。三要统筹兼顾,做事方法要活。思路是解决方向问题,方法是解决桥和路的问题。思路明确了,关键是要采取科学的方法加以推进。对于一般干部、一般事情,要讲究效率,化繁为简,做策马奋蹄的先行者,不可做得过且过的撞钟僧,要事急干,急事早办,动必量力,举必量技。对于领导干部来说,要顺利实现领导目标、推动事业向前发展,更需要讲究工作艺术,方法必须对路。结合自己的感受,简单列举几个,如弹钢琴的工作方法,工作中分清轻重缓急,讲究文武之道,抓住主要矛盾;以点带面的方法,做好典型引路;抓两头带中间的方法,发扬好的,揭示差的,推动整体全面进步;调查研究的方法,搞清楚事情的过程、规律,实事求是;统筹兼顾的方法,把握全局,全面看问题,防止片面性;综合协调的方法,充分运用好各项机制,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等。四要脚踏实地,做事作风要实。《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事物都是由小到大发展起来的,我们做任何事都要脚踏实地,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小事做起,不能好高骛远,华而不实。好多人,谈起来头头是道,但一到做事上,就分出高下,不少人小事不想做,大事做不来,还经常抱怨怀才不遇。每个人的岗位不同、职务不同,但只要安心本职工作,热爱自己的岗位,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把平凡的事情做好了就很不平凡。
被毛泽东同志称为朴素唯物主义者的王夫之老先生,将为人处事做官总结成了“六然四看”,为我们树立了一面镜子。所谓“六然”,一是“自处超然”。自己独处的时候要非常超脱,人生在世不求功名,但求功德,多作贡献。二是“处人蔼然”。与人相处的时候对人要和蔼,与人为善,天地皆宽。三是“无事澄然”。宁静致远,要学会忙中偷闲,保持一种清净无为,善于自我反思静思。四是“处事断然”。遇事要果断,机不可失,时不我待。五是“得意淡然”。人生顺利时淡薄名利,淡然处之。六是“失意泰然”。人生失落不失志,尽可能做到荣辱不惊。李白在失意时曾发出感慨:“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所谓“四看”,一是“大事难事看担当”。成就事业,就要甘于干大事,揽难事,这是一个人的眼界、气魄和胆略的体现。二是“逆境顺境看襟怀”。要有胸襟,胸怀大志,虚怀若谷。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一些同志,不能正确看待自己,身处顺境飘飘然,洋洋得意,但一受到点挫折,就怨天尤人,牢骚满腹,甚至误入歧途。三是“临喜临怒看涵养”。无论面对高兴的事,还是委屈的事,都要冷静对待,努力做到“大喜临门不张扬,无故加之而不怒”。四是“群行群止看习惯”。和大多数在一起的时候,要有公德,团结共事,相互支持,尊重团体规范,形成和谐。
第三个问题,关于传统文化和党性修养。
无论以人为本,还是执政为民,无论是做人、做官,还是做事,都需要一个引导的东西,规范的东西,都需要有精神支柱和文化支撑。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人品、官德、做事的能力和水平,以及党性修养、党性觉悟,它们都不是天生的,不是一日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而是存在于一个常抓常新的过程,必须经常汲取健康的营养来加以培养孕育,经常用先进的文化进行熏陶,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一些积极的、健康的、有益的东西来为我们所用,提升我们的涵养素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有一个丰富、完善、创新的问题,传统文化也是如此。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儒释道都有一些理念被西方世界所推崇,孔子学院也在世界各地四处开花。老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经被西方作为一种普世的价值予以接受推广。对于老祖宗留下的这些好东西,我们不仅要注重学习,更要正确处理好学习和借鉴、继承和创新、坚守和丰富的关系。儒释道是我们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其中儒家的影响要大些,儒家中孔孟的影响则更大些,而孔孟之道可以简单概括为三道:即仁爱之道,君子之道,中庸之道。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范畴,时至今日,在我们的党性锻炼和修养中,仍有不少值得学习和借鉴之处。
仁爱之道可以用“仁”和“和”来概括。仁,从传统文化角度、政治层面、社会管理层面、人文道德层面看,都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理念。什么是仁?儒家认为,仁既是安身立命之学,又是经世致用之学。仁是立国安身之本,育人树人之基。“仁”是二人,是人和人关系的总和和最高准则,是人区别于非人的根本标志,而“和”则是仁至的结果和成效。国泰民安,社会有序运转,人和人之间和谐和睦,必须施行仁、做到仁,这样才能使人与人之间泰然相处。仁的本意,“仁者爱人”,仁就是爱,人与人之间最重要、最需要的是爱。仁要有四心,即慈爱之心,怜悯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
仁的基础源于孝悌。古人云:“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就是仁的基础。当弟子的,在家里孝顺,在外面友爱尊重,把这种孝悌推而广之,泛爱众,就达到了仁。论语上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经》云,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就是说,孝的初始境界是对自己的双亲孝顺,中等境界是对自己的领导忠诚,最高境界是作为自己安身修身的根本。古人还说,“其为人也,孝悌而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就是仁的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往往从尊敬自己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子女开始,推广到他人的父母、子女,全社会都这样了,就做到了仁。
仁的主旨是把自己放在一边,成就别人。首先是自己的父母,然后推广到社会成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反之,“己之所欲,先施与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立”,先让别人“立”,自己想“达”,先让别人“达”,然后跟着“达”。“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所以我们说,领导干部就要善于为别人的成功搭桥铺路,别人成功了,自己也就成功了。
仁的实践标准是义。义者,宜也。宜是合适的意思。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人,做出合适的事,又把合适的事做得恰如其分,这就叫义。仁是内在的要求,义是外在正确的行为。孟子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与义相对的是利,亦即我们所说的义利之辨,义利的抉择。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义而忘利、先义后利,还是见利忘义、先利后义,这是一个严肃的、重大的抉择。面临抉择有时候必须学会放弃。从供销社来说,我们是经济组织,是生意人,讲究盈利,追求利润最大化,但我们追求的“利”不能触及三农的“义”。当二者发生严重矛盾时,当我们的利侵害服务对象“三农”的义时,就要懂得放弃,不为利干坑蒙拐骗的事,干巧取豪夺的事,干缺斤少两的事,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得到了义。
仁从哪里来?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求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克己就是修己,克服自己的缺点,克制自己,提升自己,磨练自己。克己的具体要求就是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这三戒就是克己,就是修己,“君子修己安人为己任”。那么什么是礼?礼是施行仁的保障。“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礼过去指的是礼仪、礼教,指封建社会的规矩,“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从而用礼来安社稷,定国家,序人民,反映在今天就是法律、制度、党纪、国法,就是循规蹈矩,有所畏惧。由礼就讲到了“和”,和也是一个传统文化的范畴,是仁所施行的必然结果和外在体现。需要用礼来“节之”。“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这个过去说得比较多,今天就不再赘述了。
仁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我们今天讲就是爱人民,为人民服务,执政为民,亦即民本思想。封建社会尚且在思想上重视人民,所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有“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就是说,为人民的快乐而快乐的人,人民也同他一起快乐;为人民的忧愁而忧愁的人,人民也同他一起忧愁。快乐和忧虑都是为天下人,这种人不能成为王是不可能的。这就是孟子讲的王道。孟子认为得天下有道,得其民、得其心、得民意便得到了天下。对于领导干部来说,“爱”人的境界和要求,就是成就别人,成就同事、成就下属、成就客户,成就别人的同时也就是成就了自己,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智即智慧的智,是对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决策水平、智力智商的要求,一般说从事科技工作的人,要求智商高;从事企业管理人才,要求智商高的同时,情商也要高;而要当一个合格的领导干部,则不仅要求智商高,情商高,还要有胆略,适时决策,胆商要高才行,这就是综合的智。智是施行仁也是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必要条件。
当领导干部要讲究君子之道。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关键在领导。合格的、称职的、优秀的领导要当新世纪、新时代的君子,最重要的职责是修己安人,安百姓。所以《大学》上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好这一条的基础是诚意正心,要达到诚意正心,就要格物致知。衡量一个君子的标准,就看是否“知止”。孔老夫子曾经说过,一只鸟都知道什么时候停,停在哪里,君子难道还不如一只鸟吗?我曾经讲过,企业的“企”字,就是人止,企业的领导者更要知止,知止才能当合格的领导者。知止最关键、最重要的是要止于“至善”。当领导者要注意领导艺术,特别是作为君子的领导干部,应该要“君子不器”。器就是器具,是个固定的东西。担当大责任的领导干部,你不能执着于、拘泥于只做一个器具,只能做某个工作,只专于某项技术,那不行。对于领导干部这一类的新时期“君子”,必须是通才,什么都要会一点,都能干一点,不至于把每样东西都做精,但要把每样事都做精的人聚拢到你的周围。这就是领导艺术,这就是君子。决策和用人不是具体做事,它追求一种团体绩效,不是个人的绩效。我过去讲过,主干不要和枝叶争绿,不要什么事都要自己出风头,主干和枝干争风头,主干就完了,主干干主干的事,枝叶干枝叶的事。古人有个教训,君闲臣忙,国家就安定昌荣;君忙臣闲,只有君王一个人在忙,大臣们都在闲着,诚惶诚恐,畏首畏尾,社会国家就完了,就非乱不可。所以说领导者是教练员,不是运动员,不要老想着下场踢两脚,表演表演,你干的是决策和用人的事,选准人用对人,重在创造环境,提供服务;重在提高掌控、决策、领导能力;重在把更聪明、更有能力、更有水平的人聚拢在自己的周围,充分授权,及时监督。还是那句话,要学会成就他人,成就下属,成就伙伴,成就客户。在用人问题上,领导人、君子用人要“使之如器”,就是说根据下属的能力特长,该干啥事就让他干啥事。孔子说,君子和小人、好的领导人和差的领导人区别在于“君子易事而难悦也,悦之不以道,不悦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易悦也,悦之虽不以道,悦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就是说,好的领导人你很容易与他共事,但你要接近他、讨好他、取悦他,不采取正道的方法,他是不高兴的。等到用人时,他不因为别人没请客、没送礼、没讨好就不用,而是根据这个人的能力水平,该干什么就让他干什么,这就是君子。小人恰恰相反,难共事但是好对付,喝点酒、送点东西、甜言蜜语、拉拢拉拢就能取悦他,但是当真正用人时,小人就喜欢求全责备,不是根据别人的能力水平,看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这不放心那不放心。这就是君子之道。
下面讲一下中庸之道。儒家所提倡的“中庸”,就是“不偏不易”,无过无不及,就是“允执厥中”,执中守正,说穿了,就是使事情得以科学合理地解决。所谓“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所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当领导干部的,无论是执政为民,还是具体工作,都要学一学中庸的观点,要讲究方法,要讲究科学,要把握好“度”,这应该属于“方法论”的范畴。如此,才能在没办法的时候拿出办法,遇到困难的时候走出一条路来。孙子兵法有段话,“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善中至善、好中最好的不是百战百胜,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故上兵发谋,其次伐交,其次发兵,其次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我们和他人打交道,与其他企业联系,怎么做到求同存异,怎么做到化争端、竞争为合作联合,怎么能够实现双赢、共赢,这就是中庸之道所要研究的。利益是错综复杂的,我们不可能尽占便宜、好处全得,如果尽占便宜,就是不占便宜,最终得不偿失。与人打交道也是如此,如果永远都想占便宜,就没人愿意和你打交道。中庸之道要求我们多从对方、多从客户、多从合作的角度设身处地得为别人着想,最终别人得利了,我们也得利了。要擅于取人所不需,赢在“不争”处。什么是做生意?做生意就是寻求双方或者几方之间的利益均衡点,没有谈不成的生意,只有谈不拢的价格。找到这么一个均衡点,我们的生意就能做成、做好,就能做长远。
似乎扯得远了一些。好在会前已发给大家一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党性觉悟》的文章,那是我上世纪90年代关于党性锻炼的感悟体会,作为今天讲课的辅导材料供大家参考,今天讲跑题的部分,以那篇文章作为弥补。总结一下,一句话,我们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东西,一些理念,一些范畴,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革故鼎新,古为今用,这对于我们共产党人,在新的时期、新的条件下锻炼党性、提高党性修养和党性觉悟,无疑是必要的,必须的,也是很有益处的。最后用两句话与大家共勉。第一句话,“以平常心做人,以进取心做事,以宽容心做官”,这样做人、做官、做事就能统一起来。平常心做人,该看淡的看淡,该想开的想开,该放弃的学会放弃,有时舍就是得;以进取心做事,做事总要往最好的方向努力,要有进取心,总要把事情做好、做实、做完美;以宽容心做官,不要一当官,职务一提升,就不知天高地厚,别人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要学会宽容宽厚,营造宽松的环境。第二句话,“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素,过去归之于零。”
谢谢大家!
第二篇:以人为本 执政为民主题教育
东党发[2011]45号
东塔镇“以人为本 执政为民”
主题教育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十七届六次全会上提出的“我们必须进一步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贯彻落实到党和国家全部工作中,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全党同志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使我们的事业经得起任何风浪、任何风险的考验。”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加强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切实引导全镇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使广大党员干部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转变成自觉行动,根据市纪委《关于在全市干部中开展“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主题教育的通知》(灵纪发[2011]14号)精神,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的
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区、市纪委三级全会精神,以“坚持以人为本理念、践行执政为民宗旨”为主题,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树立和自觉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深入推进“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惠民生”专题活动,在服务群众、履行职责中力求大的转变,为东塔镇“十二五”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和思想保证。
二、主要任务和方法步骤
主题教育分为深入学习、整改落实、总结提高三个阶段进行,具体任务为:
(一)学习讨论阶段(4月至5月)
1、成立组织,制定方案。4月20日前完成主题教育实施方案的制定,成立主题教育领导小组,明确活动要求。
2、动员部署。4月25日前召开镇、村、队三级干部会,传达市委召开的全市群众观点主题教育动员会议精神,学习市委主题教育实施方案等文件,就全镇开展主题教育进行动员部署。
3、组织学习。(1)明确学习内容。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届五次全会、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市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创新专题研讨班、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学习市十二五规划纲要、《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结合全镇工作实际和“五送两带”活动,开展“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惠民生”活动。(2)保证学习时间。集中学习不少于20学时。(3)创新学习形式。采取个人自学、集中学习、在线学习、讨论交流、参加培训、听取报告、撰写心得体会、知识测试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干部进行学习。结合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中查找出的风险领域、风险岗位和风险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党纪条规教育,制作干部岗位廉政风险点提示宣传专栏,促进广大党员干部遵纪守法意识有明显提高、工作作风有明显改进、服务能力有明显增强。党员领导干部还要指导包村工作,给农村党员干部上一堂树立和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党课。通过集中学习,切实增强全体党员干部群众观念和宗旨意识。
(二)整改落实阶段(10月至11月)
1、开展向王有德、王晓花等身边模范人物学习活动,深挖群众身边勤廉双优典型人物,大张旗鼓进行宣传报到,营造“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良好氛围。
2、深入开展“大走访、大接访”活动,切实为民办实事。针对工作中的问题千万百计予以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向群众说明情况,积极创造条件解决问题。包村领导及干部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为民办实事的具体事项和措施,在集体经济发展、困难户脱贫、一般家庭增收等方面要提出合理化建议,切实帮助联系村理清发展思路,提高发展水平。
3、建立符合“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要求的决策机制。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建立畅通、协调、规范、有效的民意反映机制,让群众更多地参与到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决策过程中来。结合全市“双争”目标和十件大事二十件实事及“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年”活动,落实和完善党委民主决策、“三重一大”(重点工作调度、重大项目安排、重大事件处置、大额度资金使用)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和工程项目建设等制度,以保证班子所做决策、政策能够充分考虑到群众利益、充分尊重到群众意愿,统筹协调到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三)总结提高阶段(9月1日—10月31日)加强督促检查,在增强实效上下功夫。通过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促使全镇党员干部切实增强“六种意识”,即:加强党性锻炼,增强宗旨意识;坚持科学发展,增强实干意识;树立正确权力观,增强责任意识;加强作风修养,增强廉洁意识;拓宽监督渠道,增强民主意识;坚持依法行政,增强法治意识。10月份镇纪委将对全镇主题教育开展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并通报情况。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党支部要把组织开展这项活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制定工作计划,明确责任,强化措施,狠抓落实。镇纪委将组织人员加强督促指导,总结推广经验。
(二)创新方法,务求实效。各党支部要根据各自实际,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把集中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把正面典型示范教育与反面典型警示教育相结合,把近期教育与长远教育相结合,把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为民办实事与民主生活会党性分析和述职述廉相结合,切实增强主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三)统筹兼顾,推动工作。把开展主题教育与创先争优、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庆祝建党90周年、“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惠民生”专题活动以及社会管理创新活动结合起来,科学安排,统筹兼顾,处理好开展活动与推动工作的关系,做到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四)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充分利用宣传栏、电子屏等载体,进一步营造宣传声势,调动广大干部投入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0一一年四月十二日
第三篇:学习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心得体会
“党员干部要做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最根本的是要牢固树立和自觉实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的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加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教育,打牢党员干部的思想基础,使广大党员干部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转变成自觉行动
。
在刚刚过去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新成效、积累了新经验,同时也仍然面临一些突出问题。比如,权力集中部门和岗位腐败案件依然多发,资金密集领域和行业商业贿赂、内幕交易等现象严重,土地和矿产资源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监管薄弱领域违纪违法问题突出,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屡禁不止。这些情况表明,只有打牢党员干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思想基础,使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成为党员干部的工作要求、行为准则和衡量标准,才能从思想源头上拒腐防变,建树良好党风政风。
打牢党员干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思想基础,关键就是要着力加强三个方面的教育。加强党的性质和宗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加强科学发展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牢固树立和自觉坚持正确政绩观,时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多干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好事实事,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加强责任意识、公仆意识、服务意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理解权力就是责任、干部就是公仆、领导就是服务,凡是对人民群众有利的事情都要全力做好,凡是对人民群众不利的事情都坚决不做。
实践一再表明,只有干部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尊重信任干部;只有干部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干部当亲人。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忘记群众、脱离群众,都要为了群众、服务群众,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表率。这样,党员干部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我们党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第四篇:学习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心得体会
学习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心得体会
学习“以人为本、执政为民”,首先思想要先行,必须跟上时代和形势的发展,跟上人民群众的期待和要求,跟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作为一名渔政执法人员,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武装我们的头脑和思想,树立新的执法观念。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因此,在执法工作中,我们重点要始终牢牢把握“以人为本”这一核心。要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认认真真完成工作任务。从做人、做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三个方面做起:
一是要老老实实做人。做人是做事的基础,没有一个好的人格品质,不论从事哪个行业,都将失去起码的条件。因此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坚定理想信念,遵纪守法,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低调做人、虚心做事。尽好每天必尽的责任,做好每天必做的工作,守好每天必守的规矩,这样,做人才会有“底气”,做事才硬气。
二是踏踏实实做事。从小事着手,从点滴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哪怕是一点小事,我们都要注重细节,以积极的态度认真对待,不马虎、不扯皮、不推诿。要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安心尽职、勇于担当、有所作为。真正干一行、爱一行,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事情,努力完成工作任务。
三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我们要树立起“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把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的利益当作第一考虑,把群众的满意当作第一标准。要做到想群众所想,帮群众所帮,积极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出谋划策,真心实意地、扎扎实实地为群众办一些力所能及的实事、好事。为群众做好各项服务。
我们渔政执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法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的管理工作涉及多个方面,管理对象有社会各个层面的人,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任务越来越繁重,给我们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既要注重专业素质能力的培养,又要注重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在坚持严格执法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为民”,在加强执法管理的同时,也要讲究执法办案艺术,自觉地把“以人为本”的核心统一于渔政执法实践中,在刚性的执法中体现人性化。
一要处理好严格执法与维护社会稳定的关系。在日常执法中,必须一切以法律法规为依据,遵循程序合法,执法为民的标准,自觉履行职责。在执法管理过程中,突出重点,坚持严格执法,打击少数,教育多数,增强法律的威慑力和公信力。同时,要切实履行好法律赋予的职责,实现执法权力和执法责任的和谐统一。执法不仅是一项工作,也是一门学问和策略,更是一种艺术,需要因势利导,切忌使用粗暴的执法方式,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
二要处理好严格执法和教育疏导的关系。我们在执法过程中必须破除那种“管理就是执法”、“执法就是处罚”的观念。一是要坚持
执法重心前移,及时发现并制止、纠正违法行为,力求将违法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二是要在纠正违法行为和实施处罚之前,对当事人进行必要的法制宣传于教育,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其由被动接受处罚变为主动认知自己行为的违法性,同时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处理,在确保合法性的基础上,体现执法的人性化,真正达到以法服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和谐执法。
三要处理好严格执法与维护人民利益的关系。在日常执法中,必须做到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和举止文明耐心解答等服务相和谐,从态度上充分尊重管理相对人,遵循嫌疑从无的原则;在作出行政处罚前,要充分听取当事人的陈述与申辩,不因相对人较为激烈的陈述和申辩而加重其处罚;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时,要依法告知其可行使的行政救济权,让执法对象既感受到法律的尊严,也感受到法律的温情,执法的亲和力,在严格执法的同时彰显人文关怀。真正体现“以人为本”。
费康旺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四日
第五篇:学习“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发言稿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能够作为党员代表上台发言,我倍感自豪。2011年1月1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切实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贯彻落实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之中”。
学校从5月开始,将利用两个月时间,在党员干部中集中开展“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主题教育。
科学发展观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为指归,“以人为本”是其核心与灵魂.。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正式提出来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是新一届领导集体执政以来对我国国家发展战略和执政理念的新概括,也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
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这对于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繁荣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那么,什么是“以人为本”呢?温家宝总理今年二月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的讲话中有以下阐述:“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这是对“以人为本”很完整很科学的阐释,也是对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人的因素,一切以人的发展为目的这样一种发展观的最好阐释。
所谓人的发展,无非包涵了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人之所以为人(即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具有物质需求之上的精神需求。相对于物质需求属于低层次、浅层次的需求,精神需求才是人类高层次、深层次的需求。诚然,人类社会首先要满足自己衣食住行之类属于物质层面的需求,这是最基本的需求;但是仅仅达到这种基本的物质需求是不够的,也是不全面的。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还必须满足人们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这是现代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然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告诉我们:物质生活容易满足,精神生活没有止境;经济指标容易追赶,而文化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譬如近年来住房、汽车等发展很快;但人的素质却很难一下子得到提高。因此,繁荣发展各类文化事业,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树立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战略任务。
学校促进教师专业的成长关键体现在“执政为民”。
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教育在国民素质提高、兴国人才培养中的巨大价值,充分认识教育在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宏伟蓝图中的基础作用,始终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和贯彻通过树立推进学校发展的思想理念、目标追求和制订学校发展的具体措施来落实。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努力“在‘立言’和‘立行’上下工夫,努力把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统一起来”。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校党支部将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作为支部建设的重点,通过通读、精读、专题读、专题主讲、交流座谈等形式,同时,要求每个党员、干部既以普通人的身份生活在教职工中间,又要以高于普通教师的素质影响教职员工;支部还通过积极探索建立规范的党员意愿的反映机制、党员利益的表达机制和与党组织和学校发展密切相关的议事制度,通过为党员服务增强党组织自身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包括学校重大事项议事制度,党员干部廉正要求等制度,规范班子成员的言行。在教育方面,为全体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是问题的关键。而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的关键不仅仅是好的环境和好的设备,更在于拥有一批好的教师,好的教师那里来?有关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的研究表明,优秀教师的优秀教学品质大部分是职后锻炼和积累而来。这给学校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命题:那什么缩短教师的成熟期,让你的教师尽快获得职后应得的有效教学资源。我们认为,建立教师校内培养制度,从教师的职业道德入手,强化其对教师责任的认同,从课堂教学实践入手,提高其教学实践的专业化程度。一句话:学校应致力于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基地和乐园,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各种可能,有时采取必要的措施,推着走、拉着走,只有不断发展着的教师用发展了的理念、思想、方法从事教育,培育学生,才是在工作中实践着“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教师可以“自然成材”的观念也必须由同教师一起设计或激励教师自我设计其发展方向的培养方式所替代。基于这些认识,我校着手作了一些工作:
一、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
二、着力培养教师终身学习的思想。
三、培养教师的“专业自我”意识
四、通过校本培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是一句空话,也不应成为一句空话。我认为像我们这样一批年轻的共产党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学识底蕴、实践经验;同时,学校领导以也应该将如何关爱全体教师,为教师的成长不断设计当作一个重大课题,以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