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精选5篇)

时间:2019-05-12 15:29: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保障党员民主权利》。

第一篇:如何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保障党员民主权利

如何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根本,以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为基础,切实推进党内民主”。这是发展党内民主必须坚持的原则和方向,是使党内民主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证。

推进党内民主要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根本,是因为党内民主从本质上讲,就是全体党员在党内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和政治制度,离开党员民主权利的充分行使和切实保障,党内民主就无从谈起;推进党内民主要以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为基础,是因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只有通过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使“基础”和“主体”活跃起来,我们的党才能充满生机活力。

一、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发展回顾

改革开放30年来,当代中国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面对不断变化的形势,我们党在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取得重大进展。

文革后,鉴于“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我们党早在《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就明确提出“保障党员的权利不受侵犯”,并在十二大《党章》中恢复了对党员的义务与权利的规定。党的十三大和十四大报告,分别从制度建设的角度提出,要“制定保障党员权利的具体条例”,“疏通和拓宽党内民主渠道、支持和保护党员依据党章规定的权利发表意见”。党的十六大把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上升到体制机制层面,提出要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党的十七大为“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提出:“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这些不断升华的明确要求与制度法规,为保障和实现党员民主权利,进一步明确了抓手,拓宽了思路。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0年6月颁发的《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和1994年1月颁发的《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选举工作条例》,使基层党内选举工作逐步向民主化、规范化、法制化方向发展。主要做法包括:一是在候选人的推荐、提名、酝酿上,坚持走群众路线,民主推荐、民主协商,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二是候选人考察过程公开。三是在充分竞争基础上,实行差额选举。从具体情况看,农村实行“两票制”、“两推一选”、“三推两考一选”等方式,确保党的书记既得到党员的支持,也增强了领导班子的民意基础。此外,部分省市进行的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由乡镇全体党员直接选举乡镇党委书记)的试点,也受到了广大党员和群众的欢迎。

2003年,《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的制定与实施,既是党内监督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保证广大党员参与基层党内民主监督的重大举措。在近年来的实践中,许多地方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党内情况反映制度和党内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重大决策公开和多层次咨询论证制度等。此外,党组织注重发挥党代表在民主监督中的作用,积极探索党代表评议党委政府工作,列席党委会、列席民主生活会,参与当地重大事项决策等方式与途径;推行以“党委委员联系党代表、党代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为主要内容的“三联”制度。在基层组织疏通和拓宽党内民主监督渠道,使党内民主监督得到较好的落实。

二、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发展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从规律的高度,总结30年来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做法与经验,对于党内基层民主建设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

第一,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必须坚持分层次、稳妥有序地推进。民主本身是一定历史时期一定经济发展水平的产物。不同经济社会条件下,基层党员和群众对党内民主的认识不同,对民主的诉求也不尽相同。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表明,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要注意因经

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所导致的民主诉求的差异,也要注意不同基层党员群体、基层干部群体对民主内容要求方面的差异。要从试点开始渐进式推开,坚持边试点边总结,边总结边推进,避免片面追求民主的“轰动效应”和“一刀切”。

第二,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必须坚持协调共进方针。一是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党内外群众对党内基层民主的要求相适应。任何超前或滞后,都是与发展党内基层民主的要求相违背的。二是要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总要求相协调。不能借口实现党的领导而否定民主的作用,也不能以人民民主取代党内民主,党内基层民主必须在党内法规制度的框架内推进。三是要注意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与基层党建各项任务的总体筹划,整体推进,避免纯粹完成任务的“单打一”。

第三,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必须坚持重点突破原则。选准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突破重点,可以达到以点带面,全面发展的效果。“从近几年的实践和效果看,发展党内基层民主,必须首先从改革和完善基层党内选举入手,真正让党员群众选择自己信得过的‘当家人’。”“落实党员对党的组织负责人的选举权,是党内民主建设的一个核心问题。选举权是一个综合的民主权利,既体现对重要事务发表意见的权利,又体现了充分参与决策的权利,同时还体现了有效监督和制约党的领导干部的权利。”

第四,党内基层民主必须与基层人民民主互动发展,带动和促进基层人民民主。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既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内民主建设的经验,也是今后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方向。因此,党内基层民主要健康发展,必须实现与基层人民民主的有效对接和良性互动,防止党内基层民主滞后于社会基层民主和类似“全体村民选村委会主任,少数党员选党支部书记”的现象。同时还要注意基层党组织主导民主进程与党员群体参与度不够的问题,防止单纯由党组织甚至党组织领导人个人主导基层民主,党员群体被动参与。

三、如何进一步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保障党员民主权利

实现党内基层民主,是一个长期目标,在推进中总会出现一些新问题、新矛盾。如理论支撑不足;部分党员主体意识不强,民主的动力来源不足;一些制度法规滞后需适时调整;如何控制和降低基层民主成本等。我们不能苛求改革开放以来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做法与经验,给我们提供破解这些问题的所有答案。但从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分析,正是这些做法与经验,奠定了当前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它提供给我们的思考,主要有:

第一,坚持推进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同步,注意理论研究的针对性和系统性。从全党的角度分析,这是防止由于理论准备不足而导致党内基层民主步入误区风险的重要条件。从基层党建分析,这是统一党员干部思想、形成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强大动力的必要准备,也是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学习思考如何推进基层民主建设,解决在实际运作中遇到的技术性问题的必要前提。因此,必须立足于当前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生动实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系统研究党内基层民主理论问题。一是对党内基层民主的内涵作出较为系统明确的界定,解决党内基层民主建设“是什么”,以及目标、任务、原则、路径等基础性理论问题。二是科学设计党内基层民主的运行程序,即解决好贯彻执行党内基层民主的具体规则、重要环节和基本程序。三是深化对几个关系的理论研究。从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出发,深化对党内民主与一般民主的关系、党内基层民主与人民民主的关系、党内基层民主与民主集中制的关系、党内基层民主与服务党员以至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关系,党内基层民主与党内和谐的关系等问题的理论研究,澄清思想理论上的模糊认识。

第二,创新党内基层协商民主形式,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的直接选举。一方面,推进党内基层民主,要不断创新党内基层协商民主形式,通过各种形式使党员参与民主管理,使决策过程成为党员共同参与、民主协商的过程,从而激发和调动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如果说协商民主是一种过渡,那么直接选举则是一种更能体现民主本质与目标的、更为公开更为彻底的民主。在实践中北京市门头沟区的直选试点就取

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我们认为,党内基层民主将随着“公推直选”试点范围的扩大,最终的轨迹必然通向直接选举。

第三,在注重原则性规定的同时,更加重视规范程序和控制成本。在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中,做出一些原则性、制度性规定是十分必要的。但从党内基层民主实践暴露出的问题分析,目前党内基层民主并不是没有原则性、制度性的规定,而是在运作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民主形式掩盖下的个人专断”,一些素质不高的人总能通过各种变通来应付过于笼统的制度规定。因此,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必须从程序的角度去规范,要通过具体的、刚性的制度和程序,使党内基层民主得到真正落实。具体说,一是要确立程序民主的科学理念和原则。二是要着手建立党内基层民主的程序规范。既要注意程序的科学性,又要防止其过于繁琐不适宜操作以及随意性操作所带来成本过高等问题。三是严格按程序办事,凡违反程序的任何做法,都应予以纠正。

第四,坚持继承基础上的创新,通过创新激发党内民主的活力。推进党内基层民主不能否定传统,也不能一成不变地照搬以往的经验,而是要力图在原有基础上有新的突破和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成功实践正是走的这样一条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创新之路。据此,我们认为,今后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科学路径,同样要坚持继承基础上的改革和创新,重点是进行党内基层民主的制度创新。要在增强制度设计的科学性、前瞻性、预见性和相对稳定性的基础上,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和鼓励地方和基层的探索实践,注意把成熟的创新实践制度化,进一步激发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创新活力。(刘永顺)

第二篇:市委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工作总结

去年以来,泰安市适应形势发展要求,探索建立了以公推直选领导班子成员—党内重大决策票决—重大事项提出建议—党内事务质询监督—定期评议领导班子及成员为主要内容的“五位一体”党员意愿表达机制,把党员主体地位落到实处,推进了党内基层民主建设。

(一)积级采取各项工作措施

一、实行公推直选领导班子

成员制度,保障党员选择权

明确规定村(社区)党的(总)支部委员会,机关、事业、企业和其他经济社会组织党的(总)支部委员会任期届满或缺额的,一般要通过公推直选方式产生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乡镇、机关、事业、企业单位基层党委,以及科级单位党的(总)支部委员会,经县市区委批准后,也可以通过公推直选方式产生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公推直选中,主要采取“三改进一扩大”的方式。即改进候选人提名方式,采取组织推荐、党员推荐、群众推荐和个人自荐相结合的办法产生候选人,把党组织成员初始提名权交给党员群众;改进候选人介绍方式,通过组织介绍、多媒体展示、业务技能测试、党务知识考察等形式,让党员更加全面充分地了解候选人的德才表现;改进监督方式,邀请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代表列席正式选举会议,实现“阳光选举”;扩大差额比例,规定民主推荐比例一般不低于200%,正式选举比例一般不低于100%。目前,全市共有143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了党组织领导班子公推直选,共选举产生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470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406人,占86.4%;共有104个村进行了党组织领导班子公推直选,共选举产生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347人,有效地优化了班子结构,提高了班子整体战斗力。

二、实行党内重大决策票决制度,保障党员决策权

要求基层党组织对党内重大决策要充分征求党员意见,由党员投票表决。需要票决的重大决策一般包括:党组织成员的推荐和选举,出席上级党代会代表的推荐,党员发展及奖惩,党员干部违纪违规处理,党内评先树优以及党组织重大事务。基层党组织对党内重大决策,要召开票决会议,组织党员无记名投票,并当场公布票决结果。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确定决策是否予以实施。对于票决通过的事项,认真抓好落实;票决未通过的,暂缓实施。同一事项连续两次未能通过的,一般不再进行票决。如有必要,可以在票决前召开听证会,为党员票决提供依据。目前,全市各基层党组织普遍把票决作为决定重大事项的主要方式,就党员关心的重大决策普遍进行了投票表决。去年以来,全市基层党组织共票决事项13734件,已落实11736件,否决事项1106件。通过票决,坚持大家的事大家议、大家定,集中了党员智慧,较好地防止了决策失误,推动了工作顺利开展。

三、实行重大事项提出建议制度,保障党员建议权

党员可就党员和群众关注的党务、政务(村务、财务、厂务)、民生等重大事项,以“民情提议”的形式向党组织反映,由党组织在规定时间内予以办理。提议由党员个人或党员联名提出,以提议专用单的形式提交,也可以口头形式提出。党员对重大事务提出提议,由党组织研究并提出意见后,确定责任人,抓好落实,并在15日内办理完毕,及时答复提议人。条件不成熟或短期内难以办理的,要及时向提议人作出解释。基层党组织应把党员提议内容、责任部门、责任人员、办理时限、进展情况以及办理结果等及时向党员群众通报,全程公示,自觉接受党员群众监督。为更好地落实这一制度,建立了党员联户制度,规定每名党员联系3—5户群众,充分了解民情,定期收集群众提议。实行这一制度,进一步畅通了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成为党员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载体,激发了党员干事创业、推动发展的活力。去年以来,全市各基层党组织共收到民情提议10829件,办结9449件,解决党员群众关注的难题4975件。如东平县公路局针对105国道收费站党员提出的“解决职工白班夜班收入不平等问题”的提议,研究出台了值班待遇补贴办法,并以票决的形式获得通过。

四、实行党内事务质询监督制度,保障党员监督权

明确党员可就日常工作中不清楚、不理解、不满意的事项,向基层党组织提出询问、质询,党组织予以答复或办理。各基层党组织都设立了“党员询问、质询日”,实行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接询;明确了党员询问、质询受理、办理和答复程序,要求基层党组织对反映合理的询问、质询要认真落实,及时向询问人或质询人进行答复;落实有困难的,要向询问人或质询人说明理由。实行党员询问、质询制度,把党组织的工作始终置于党员监督之下,理顺了党员情绪,推动了各项工作的落实。去年以来,全市共有12338名党员提出询问、质询11477件,得到有效落实或答复的11388件,达99%。肥城市湖屯镇国庄村过去使用附近煤矿的电,电价比其他村高。今年初,部分党员对此

提出质询,村党支部在认真研究、进一步征求党员意见后,投资20余万元改造了电网,使群众用电每度下降了0.12元。

五、实行定期评议领导班子及成员制度,保障党员评判权

规定每半年对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及成员进行一次民主评议。民主评议时,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要向党员和群众代表述职,并接受党员、群众的询问、质询

;民主评议时,全面听取党员和群众代表对党组织领导班子及成员的评价意见,并把民主评议结果作为干部调整和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对被评为“基本适应”的领导班子,与党组织负责同志进行谈话;对评为“基本称职”的领导班子成员,由上级党组织指派专人与其谈话、打招呼;对连续两次被评为“不适应”的领导班子予以调整,对评为“不称职”的领导班子成员实行诫勉。去年以来,共组织评议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9327个,评议领导班子成员27112名,对676名干部进行了谈话、打招呼,对115名干部进行了诫勉。定期评议制度,让党员切实感受到“说了话能管用”,同时也增强了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基层干部的压力感,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同时,泰安市加大党务公开工作力度,保障党员知情权。坚持“党员想知道什么就公开什么”,对领导班子成员及分工、工作目标、重大决策制定、重点工作部署和考核、干部任用、党内救助、评先树优、发展党员、党费收缴管理等党员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重要事项,全方位进行公开。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单位实际,采取灵活的公开形式。比如,农村(社区)通过公开栏、明白纸、召开专题会议等形式;企业通过职代会、公开栏、电子屏幕等形式;机关事业单位通过文件、简报、网络等形式。除在单位内部公开外,上级党组织还应采取情况通报、信息公开、公开电话等形式,向下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公开党务事项。注意把握好公开的时间和节奏,让党员随时能了解工作进展情况,提出意见建议,接受工作监督。

(二)、建立党员意愿表达机制

一是党员主体意识得到强化,党员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从制度上保障了党员权利,基层党组织想问题、作决策,注重听取党员意见,党员的“主人翁”地位得到切实体现。肥城市王瓜店镇南仪仙村在“城中村”改造工作中,村党支部将拆迁改造方案交由党员讨论。根据党员意见,村党支部对改造方案先后几次进行修改完善,最终该方案在党员票决大会和村民大会上获得一致通过。该村旧村改造这一“老大难”问题的有效解决,全村党员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是决策集思广益,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建立党员意愿表达机制,畅通了党员与党组织之间的联系渠道,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管理的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东平县公路局部分党员针对公路建设市场的严竣形势,联名向党组织提出了“走出东平找市场,挣外地钱养东平路”的提议。党组织采纳该提议后,多方搜集信息,拓展公路建设市场,顺利承接了河南省一项公路建设工程,为单位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县职业中专开通了“党员意愿直通车”网站,收到党员“金点子”50余条。其中“利用国外资金办学”的提议被党组织采纳后,争取到政府扶持资金150万欧元。该资金到位后,将会极大地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

三是营造民主氛围,促进了党群和谐统一。党员意愿表达机制把党员的意见、建议摆到“台面”,解决了工作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以党内和谐促进了社会和谐。东平县州城镇大寺村党员群众对村内生产道路维修存在分歧,党支部主动征求党员意见,邀请专家论证,票决通过了改造方案,使该村多年的分歧轻松得以化解。

四是基层党建工作得到了加强。围绕搭建进一步发挥党员主体作用的载体和平台,在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中实施了“泰山先锋”工程,引导广大党员在建设经济文化强市、创建国际旅游名城中当先锋、作表率。全市各个行业都涌现出了一大批“泰山先锋”,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

第三篇: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思考

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以落实党员主体地位为出发点,以程序性、保障性制度建设为着力点,以广大党员干部最为关注且有一定实践基础的工作为切入点,重点突破,整体推进。

一、完善推选机制,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民主推荐和民主选举是党员的重要权利。完善民主推荐和民主选举机制,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努力:一是改进候选人推荐提名方式。不事先拟定酝酿推荐候选人建议名单,而是采取党员群众直接酝酿提名、多轮投票筛选的办法进行,切实将大多数党员群众的意愿作为推荐候选人的基础,差额确定初步候选人。二是规范考察选举方式。公开考察过程,扩大参与考察范围,完善候选人介绍办法,扩大差额的比例和范围,让候选人充分竞争、党员充分选择,使选出的代表或干部真正体现民意,防止产生利用民主程序实施不民主的意图、形式上民主实质上并不民主的问题。三是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并适度放宽候选人推荐提名条件。目前仍存在根据内定人选规定候选人提名条件、把提名人圈定在很小的范围内的情况。这实际上限制了党员的选举权。

二、改进决策方式,提高党员群众参与度

科学的决策离不开群众的智慧。党内重大事务的决策,必须按照有关程序扩大参与范围,体现广大党员群众的意志,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为此,要建立以下三项制度:一是建立党内重大事项征求意见制度。基层党组织要确定重大事项的范围,列出重大事项清单。决策重大事项,要加大党员的直接参与的力度,事先通过邀请党员参加座谈会、讨论会、意见征询会等形式,畅通党员表达意见的渠道,组织党员对事项的可行性、解决的办法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进行思考、讨论,使民主讨论的合理意见成为决策时应考虑和吸纳的重要内容。二是推行讨论决定党内重大问题票决制。基层党组织选举党组织班子成员和出席上级党的代表会议代表、党员发展和预备党员转正、党员表彰和处分、集体收益管理使用等重大问题,应召开全体党员会议票决。党组织研究决定党内重大问题和重要干部任免,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进行投票表决,防止“私下授意、背后通气”的行为。三是探索推行党员代表常任制和任期制。要实现党代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和党员的广泛参与,必须完善县、乡党代会代表选举制、代表年会制,明确党代表的会议审议权、决策权、选举权、提案权和闭会期间的督查权、视察权,定期听取和审议党委工作报告、提案办理工作报告以及提交的其他重大事项,共同讨论和决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并作出决议。同时,建立党委委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的制度,建立健全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和基层党组织、党员、群众反映意见的便捷通道,构建党代表特别是基层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平台。

三、推进党务公开,提高党内工作透明度

党务公开是推进党内民主的一大抓手。20*年以来,我市适应广大党员的要求,加大党员发展工作公开力度,在民主推荐入党积极分子、确定发展对象、预备党员转正三个环节全部进行公示,切实提高了发展党员的质量。但从党务公开的整体运行情况来看,还存在随意性较大的问题,有的单位党务公开避重就轻,有的只公开过程不公开结果,有的公开不够及时到位。下一步,应该就党员群众关心的重要事项加大公开力度,进一步丰富和规范公开形式,切实保障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深、更多的了解和参与。一是开放“三会”。召开市委全委会、乡镇党委会、村党支部会前,对有关议题进行公告,本着自愿的原则,按一定程序吸收对有关议题感兴趣的基层党员(代表)参加。二是透明“三过程”。透明财政预算、项目实施、城镇改造、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事项的决策过程,透明干部推荐、考察、选举、公开选拔、竞争上岗、职务任免等重大人事变动的操作过程,透明重点工程招投标、重大问题处理和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过程。三是搭建“三载体”。建立党员会议通报情况制度,定期通报党内重要情况;建立党务公开栏,及时张榜公布党员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在党建网站建立交流互动平台,随时反映党建工作动态,听取党员群众意见,让党内各项工作的运行始终置于阳光之下。

四、着眼良性互动,提高与经济社会的关联度

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决不能仅就党内抓党内,而应当紧密联系党外基层民主的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首先,在推进政治民主方面,要更加注重党内外民主的互动共进。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当前村民自治的先行探索和经验,通过制度设计,变党外民主的压力为推进党内基层民主的动力;一方面要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和政治优势,为人民民主的探索把握好方向,提供环境保证,使党内民主和党外民主相互交融、良性互动。其次,在推进经济民主方面,要更加注重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当前多种经济所有制并存的情况下,我市农村基层党组织积极探索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有效形式,通过党支部领办行业协会、发展经济合作组织、兴办龙头企业和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培育专业市场等形式,启发带动群众对农村经济的民主化管理,提高了农村经济的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其三,在推进党外民主方面,要更加注重发展基层社会自治和群众自我管理。应按照党建共抓、资源共享、事务共管、文明共建、稳定共保的思路,制定村民自治章程,并以村干部和党员为骨干,建立群众自治组织,从农村规划、婚丧嫁娶,到邻里关系、柴米油盐,都有章可循,有人管理,有效维护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五、注重民主评价,提高党员群众满意度

一要健全基层党组织报告工作制度,让党员群众知情。对于乡镇、部门党委,应实行党委书记年终向党员(代表)述职制度,述职内容包括党组织开展工作情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和改进措施等方面;同时,对党员领导干部工作实绩,每季度向党员群众公示一次,接受群众监督。对村党组织,实行目标承诺制度,每年初根据党员群众意见确定年内重点办好的实事,明确责任人员,在党员群众大会和村务公开栏公开承诺,工作进展情况每季度在党员大会上通报一次,使党员群众及时了解党组织的工作状况。二要健全党组织履行职责情况民主评议制度,让党员群众说话。对乡镇、部门党委书记履行职责情况,每年组织党员代表评议一次。对党组织履行承诺和开展工作情况,结合年终班子考核,组织党员和群众代表进行评议。三要抓好民主评议结果的利用,让党员群众意愿落到实处。评议结束后,上级党组织要将评议结果反馈给下级党组织,提出整改要求。同时,要把民主评议结果作为评先树优、干部任免和评定奖励工资的重要依据。

第四篇:论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专题

文章标题:论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是中国共产党自身立足和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发展党内民主的前提和关键。对此,中共“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这一命题,并对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党内民主、健全党内民主制度做出部署,明确提出要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因此,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大力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既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路径选择,也是中国共产党从容应对各种风险、考验和挑战的需要,更是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选择。

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是党内民主运行的法律和政治基础,也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环节

发展党内民主,是执政党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强化权力监督的基础和条件。按照《党章》规定,党员义务和权利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的,党组织在要求党员履行义务的同时,必须保证党员正确行使权利。

从党内政治生活整体要求来看,党内民主的主体就是广大党员,党员是党的主人翁,是党的权力主体,在党内生活中,要由党员当家做主;各级领导机关及其领导者是党内权力的受托者,其权力来源于相应范围的党员,他们与党员之间形成权力的委托关系;而党员要成为党内民主生活的主体,其首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要有明确的、有保障的民主权利,这种权利主要依靠党的制度和规范来实现。可见,党内民主就是全体党员在党内当家做主的政治权利和政治制度,明确并保证党员的主体权利就是党内民主的本质;保障党员享有基本的党内权利,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全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全党形成民主讨论的风气、积极探索的风气和求真务实的风气,让广大党员能够真正解放思想、畅所欲言,形成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进而把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使全体党员能够拿起批评的武器,对领导干部实行切实有效的党内监督。

从党内权力监督制约的要求来看,执政党掌握着国家权力,执政党要保持先进性,必须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这既是发展党内民主的内在需求,也是党内民主进一步发展的保障。当前,以保障党员享有基本的党内权利为基础,加强党内权力监督制约的实质就是通过对党员权力的配置和规定,确保领导干部在行使职权时尊重最大多数党员的意愿,保证党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杜绝公共权力的非公共利用。因此,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环节在于领导干部能否清正廉洁正确对待权力。因此必须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的要求,大力加强权力监督制度的机制建设。

保障党员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现实路径

2004年由中共中央正式颁布实施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是我党关于保障党员权利方面的一部十分重要的党内法规。当前,以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为基础,贯彻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完善保障党员权利的制度体系,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必然选择和现实路径。

围绕党员知情权利,完善党务公开机制,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前提条件。党员的知情权,是指党员依据党章及其他党内法规的规定所享有的了解党内某些信息的权利。党员享有知情权,是发展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权利的逻辑起点,也是党员有效行使党章所赋予的各项民主监督权利的前提。必须根据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逐步推进党务公开,增强党组织工作透明度”的要求,坚持积极稳妥和务求实效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党务公开工作探索的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让党员参与党内事务,尤其是针对容易出现以权谋私、滋生腐败、引发不公现象的事项,只要不涉及党内秘密,都应最大限度地向党员和群众公开,增强党务公开工作的透明度,促使党员在更深程度和更广范围内参与党内选举、决策、管理、监督。

围绕党员的参与权利,完善党内决策机制,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中心环节。党员参与党内事务,是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增强党的生机和活力的重要条件,也是党员行使民主权利以加强党内监督的中心环节。因此,首先要建立健全党内民主决策制度,如建立健全民主集中制、党员民主议事制度、集体领导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完善党委常委会、全委会、党员代表大会的议事规则。其次要建立保障党员表达意志的新机制,如建立干部与党员协商对话的制度、维护党员合法权益的制度、协调处理利益矛盾的制度、接受普通党员批评监督的制度、与党员保持经常性多渠道密切联系的制度等等,疏通党内民主渠道。同时,要把重大问题听取党员意见作为一项重要制度和必经民

主程序。再次要建立起有效的上下沟通机制,保证基层党员和下级党组织的意见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到上级党组织中来。

围绕党员的监督权利,建立健全党内民主监督制度,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环节。党员是党内监督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党员监督权利的实现是党内最普遍最重要的监督力量,它可以通过党员权利的行使确保党科学地决策,正确地用

人,公正地行使权力,从而最大限度地遏制腐败。尊重和保障党员监督权利,建立健全党内民主监督制度,首先要为广大党员真正行使党章赋予的监督权利创造条件、疏通渠道。要进一步完善党员定期向党组织报告工作、党员定期向所在单位的党员干部和群众通报思想和工作、党员行为定期向社会公示等监督体系,把党员行为置于党组织和社会的严密监督之下,把党内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制度化、规范化。其次要实行党务、政务、财务公开监督制度。明确党内监督的重点是加强对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突出对重大决策、干部任免、重要建设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情况的监督。

《论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论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第五篇:发挥党员主体作用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这一论述深刻揭示了党内民主与党的创新活力之间的内在联系,科学阐明了发展党内民主对于增强党的创新活力的重大意义。近期我们结合局机关和系统内党组织的工作实际,对如何搞好党内民主,切实发挥好党内民主的重要作用做了比较详细了解和研究,现归纳几点,阐述如下

一、充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搞好党内民主的基本前提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是党内民主的主体。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程度,反映着党内民主的发展程度。党员主体意识愈强、权利愈得到保障,党内民主就愈充分。胡锦涛同志指出:“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他强调,要坚持党员主体地位,完善党内民主制度,使党内民主意识普遍增强、党内民主制度不断健全、党的创造活力充分发挥。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具体来讲,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就是要在党建工作中牢固树立党员主体地位意识,把激发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广大党员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党内事务的管理,自觉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基层党组织,更要在教育管理中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理念,树立服务意识,切实维护和实现党员的各项权益;把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作为基础,建立健全党员权利保障机制,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被选举权和监督权;引导广大党员树立主体意识,提高素质能力,创造性地做好各项工作,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的环境,鼓励和保护党员敢讲话、讲真话。

二、逐步完善党内民主制度,是搞好党内民主的重要保障

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的创新活力,需要以完善党内民主制度为保障。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一系列积极稳妥、扎实有效地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举措,为完善党内民主制度指明了方向。

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完善党务公开制度。公开是党内民主的前提。只有公开,党员的参与权才能实现,党内监督才能有效。要进一步创新形式、扩大范围,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反馈制度、征求意见制度等,疏通党内信息渠道,保障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激发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热情。

二是要完善党内选举制度。改进候选人提名制度和选举方式,推行规范的差额选举制度;采取民主推荐、民主评议、民主测评等多种形式,扩大党员在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中的作用;推广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由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

三是要完善全委会、常委会工作机制。通过制度规定,明确常委会与全委会的权限责任与工作运行机制,理顺全委会与常委会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发挥全委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加强党内权力制约与监督,防止个人或少数人专断,保证各项权力正确行使。

三、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搞好党内民主的主要形式

在党内既要引导党员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又要善于听取各种意见,包括反对自己的意见。陈云同志曾说:“要有勇于承事的精神,不要怕得罪人。共产党里要讲真理,怕得罪人,做‘两面光’,结果会两面得罪。”“不要怕争论,在争论中才能出真理。”陈云同志还指出,党内绝不允许存在庸俗的、无原则的作风。因为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上下通气的必要条件。只有通气,才能团结;只有民主,才能集中。不过这种批评必须以说理和与人为善为前提。另外,要使人敢说话,还必须做到态度好、少戴帽子、在批评人家错误的时候,指出人家错误的根源以及纠正错误的方法。

当前,党风中多少存在着是非不分的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党员要坚持做到是非面前敢于坚持原则,不和稀泥,不做老好人,不做孤立坚持原则的人的事。党内要大力提倡坚持原则的精神,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积极弘扬是就是是、非就是非的精神。只有党内首先形成了是非分明的风气,党的团结才会有基础,党才有战斗力,整个社会风气才会跟着好转,才会使正气上升,邪气下降。

四、认真倾听基层群众的呼声,是搞好党内民主的根本途径

决策的可靠性,来自于决策的广泛性和群众性。党员作为民主决策的主体,理应发挥好责任人的职责,这既是党委正确决策的需要,也是充分发扬党内民主的体现。要使党员充分发挥能动性,行使好民主权利,最基本的途径,就是让党员通过不同的渠道来畅所欲言、倾诉呼声,同时大力营造广泛参与、宽松和谐的党内整体参政议政氛围,弥补决策因针对性不强而容易造成失误的局限性。作为党员要主动把普通群众的呼声和意愿,当作党组织决策的第一信号,当作调整政策方针、完善工作方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党的意志充分表达和反馈民生。要采取多听、多问、多查、多调研的方法,深入基层一线,贴近群众,广察民情,敞开心扉,善纳群言。要通过与群众促膝谈心,问短长、话冷暖,全面树立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时刻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引导群众讲真话、道实情,随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努力增强党组织决策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下载如何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推进新时期党内民主建设

    如何推进新时期党内民主建设武江区惠民街道办事处推进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以保障党......

    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研究

    大学生实践学习报告(论文)题目 课程 姓名 学院 班级 学号成绩 关于党内基层民主建设情况调查研究《纲要》及《概论》自主学习杜 韵 楚外国语学院英日二班4130080203 2010年8......

    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有益探索

    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有益探索 中共XX市委常委、组织部长XXX 200X年4月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从世情、国情、党情出发,推进党内民主有一个从下至上、循序渐进的过程。为更好......

    (园艺蚕桑站)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推进机关党内民主建设的形式(推荐5篇)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 务公开,推进机关党内民主建设的形式(温宿县园艺蚕桑站党支部) 2008年4月7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向全党提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

    基层党内民主建设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前郭县基层党内民主建设工作情况 前郭县共有基层党组织1074个,其中党委69个,总支24个,支部981个,党员18256名。近年来,我县把扩大基层党内民主作为党内民主建设的基础工程和重要......

    社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工作总结

    社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工作总结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以来,我社区党内基层民主工作在街道党工委的正确......

    关于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思考★

    关于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0年4月21日][摘要] 新的历史阶段,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同时也存在不少制约和影响基层民主建设的因素,必须深入贯彻落实......

    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重党员主体地位 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方式,是新时期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举措。只有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增强“党员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