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
为了促进农村的和谐与繁荣,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服务形式、丰富服务内容、增强服务实效,进一步加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一、联系群众制度。主要是实行“三联三点”制度,“三联”即: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党代表、党代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制度,畅通基层党组织与党员、党员与群众双向沟通的渠道。“三点”即:党员领导结合各自分管工作,确定1-2个基层单位作为联系点;部门领导结合本部门扶贫帮困活动,确定1个下属单位或村级组织作为联系点;党员干部确定1-2个村(社区)或辖区企事业单位作为联系点,并把具体责任落实到人。
二、民意收集制度。在基层党委、党支部中逐步推行党务公开,设置意见箱、热线电话和举报电话,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在党员领导干部中推行“领导接待日”、“党员接待日”、“夜访”等制度,通过面对面交流,征集群众的意见、建议;在全市基层党员中推行“四访四问”制,即:访贫困户,问衣食冷暖;访温饱户,问发展思路;访小康户,问致富经验;访老党员、老干部,问兴村良策,通过多条途径,全方位、多层次搜集民意。
三、结对帮带制度。实施“三培三带”工程,把农村优秀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农村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农村党员中的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同时,组织开展党员与致富能人“一帮一”结对子和党员、致富能人与贫困户二帮一“结对子”活动。
四、服务群众制度。一方面,在党员队伍中推行“三争四做五带头”活动。“三争”,即:争当勤劳致富标兵,争当遵纪守法标兵,争当“三个文明”建设标兵;“四做”,即:做帮扶群众的模范,做结构调整的模范,做勤奋学习的模范,做树立新风的模范;“五带头”,即:带头执行政策,带头反对迷信,带头发展经济,带头维护稳定,带头推进民主;另一方面,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把创建“五个好”村党支部作为服务群众的基础工作来抓。
五、考核考评制度。制订《农村党员民主评议评分细则》。由乡镇党委派员主持召开会议,组织帮扶村全体党员、部分村民代表对党员进行民主评议,参会人员要对照“农村党员民主评议评分细则”对自己和他人进行评价及评分。整个评分细则分十大项指标体系,每大项分2-5个子项,参加测评人对照各子项要求对测评人计分或不计分,然后根据党员民主评议的得分情况确定党员的年度考核结果,农村党员的年度考核结果,优秀、分为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档次。
注:更多资源,敬请关注http://xiexiebang.com/zhidu/
第二篇: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
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是密切党群关系的有效措施,是一项富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是圆满完成工作任务的根本保证。为使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各项措施真正落到实处,特制定本制度。
一、指导思想
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忠实践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拓展党员联系群众的途径,丰富党员服务群众的内容,畅通群众表达意愿的渠道,把帮扶困难群众作为重点,努力解决群众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团结带领群众共同实现党提出的各项任务。
二、具体要求
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尊重和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尊重和维护宪法、法律赋予人民群众的各项权利和正当利益,自觉同侵害群众合法权益的行为作斗争。
(二)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经常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情绪,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的意愿和要求。
(三)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四)虚心向群众学习。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发现群众中的先进典型,及时总结和宣传群众创造的有益经验,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吸取营养、经受锻炼、接受监督。
(五)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向群众宣传解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教育引导群众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凝聚群众力量。
三、主要方式
全局各级党组织要按照上级的要求,并结合自身实际,组织党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选择适当方式,做好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
(一)结对帮扶困难群众。有帮扶能力的党员要与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既要立足于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又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高工作技能,自强自立。
(二)参加主题实践活动。党员要积极参加党组织开展的以服务群众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实践活动,推行党员承诺,有条件的党员每年要承诺为群众办一两件实事。承诺内容要切合实际,具体可行,履行承诺的情况要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
(三)参加设岗定责活动。每一位党员,要根据自身实际情— 2 — 况,按照自主申报和组织安排相结合的办法,选择所在党组织设立的联系和服务群众岗位,履行岗位责任,努力做好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
(四)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党员要积极参加所在党组织建立的志愿者队伍,开展多种形式的便民、利民活动,义务参加党员服务站(点)的工作。积极参加政府或社会团体组织的扶贫、科普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志愿者服务活动。积极参加帮助生活困难群众的捐赠活动。
(五)深入基层调研。党员干部要进一步转变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支部书记每年要有不少于20天的时间,深入基层和企业一线调研,特别要注意深入到艰苦地方、困难地方和问题多的地方,听取群众意见,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要坚持民主决策,把调查研究的成果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充分体现和维护群众的利益。调查研究要讲求实效,切忌形式主义。
(六)做好接待群众工作。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根据各自岗位职责,定期接待群众,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包括信访中反映的问题,能够解决的要及时解决,受客观条件限制暂时不能解决的,要向群众做好解释工作,并协调有关部门创造条件逐步加以解决。
党员领导干部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联系,经常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四、检查与监督
(一)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制度的落实,由支部书记负责,班子成员对分管工作负责,督促检查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抓好落实。
(二)每年对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并采取适当方式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听取意见。对制度不落实、群众不满意的问题,认真进行整改。检查、测评、整改情况要向群众进行通报。
— 4 —
第三篇: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
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
为发扬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光荣传统,特制定党员联系群众制度:
1、建立党员领导联系点制度,定点联系乡、镇、村、企业弱势群众、重点项目,深入联系点调查研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每个党员与1-2名群众或部门建立联系。
2、定期了解被联系对象各方面的情况,做到知其家庭住址、人口、经济情况、技术特长、思想状况及主要社会关系。
3、对来信来访的群众以热情认真的态度接待,能办理的及时办理,不能办理的对其做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
4、及时向被联系对象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交谈工作,交流思想,增进团结,广开言路,畅通民意表达途径,及时了解基层群众所需、所急、所忧、所盼、所想,积极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为他们排忧解难。
5、通过被联系对象,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并向组织汇报有价值的情况。
6、党员要带头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严格遵守各项廉政制度,凡要求干部群众做到的党员应事先做到做好,并自觉接受党内行政及社会监督。
第四篇: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
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制度
一、总体要求
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忠实践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拓展党员联系群众的途径,丰富党员服务群众的内容,畅通群众表达意愿的渠道,把帮扶困难群众作为重点,努力解决群众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团结带领群众共同实现党提出的各项任务。
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尊重和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尊重和维护宪法、法律赋予人民群众的各项权利和正当利益,自觉同侵害群众合法权益的行为作斗争。
(二)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经常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情绪,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的意愿和要求。
(三)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四)虚心向群众学习。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发现群众中的先进典型,及时总结和宣传群众创造的有益经验,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吸取营养、经受锻炼、接受监督。
(五)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向群众宣传解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教育引导群众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
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凝聚群众力量。
二、主要方式
基层党组织要按照上级党组织的要求和自身条件,组织党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选择适当方式,做好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
(一)结对帮扶困难群众。有帮扶能力的党员要与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既要立足于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又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高工作技能,自强自立。
(二)参加主题实践活动。党员要积极参加党组织开展的以服务群众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实践活动,推行党员承诺,有条件的党员每年要承诺为群众办一两件实事。承诺内容要切合实际,具体可行,履行承诺的情况要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
(三)参加设岗定责活动。每一位党员,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按照自主申报和组织安排相结合的办法,选择所在党组织设立的联系和服务群众岗位,履行岗位责任,努力做好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
(四)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党员要积极参加所在部门建立的志愿者队伍,开展多种形式的便民、利民活动,义务参加党员服务站(点)的工作。积极参加政府或社会团体组织的扶贫、支教、保护环境和关心下一代等志愿者服务活动。积极参加帮助生活困难群众的捐赠活动。
(五)做好接待群众工作。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根据各自岗位职责,定期接待群众,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包括信访中反映的问题,能够解决的要及时解决,受客观条件限制暂时
不能解决的,要向群众做好解释工作,并协调有关部门创造条件逐步加以解决。
三、检查与监督
(一)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制度的落实,由党政一把手共同负责,领导班子成员对分管工作负责,督促检查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抓好落实。
(二)每年对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并采取适当方式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听取意见。对制度不落实、群众不满意的问题,认真进行整改。检查、测评、整改情况要向群众进行通报。
第五篇:XXX院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
XXX院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
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每个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为进一步密切党员同群众的联系,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特制定本制度。
一、任务和内容
1、建立健全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制度和网络,构建党群互动的平台,及时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群众中去,使党员在联系和服务群众中切实改进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切实增强党在基层组织的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
2、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经常听取群众对党组织、党员的意见和建议,了解群众的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关心群众疾苦,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自觉维护群众的正当权益,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3、各支部负责本支部工作范围内的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民主党派、党外人士以及困难同志等人员的联系和服务工作。
二、形式和方法
由党支部在党员个人提名报请的基础上确定联系和服务对象1-3人。联系和服务对象名单报院党支部备案。
1、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可采取面对面交流、走访慰问、电话沟通、短信互动、网络共享、工作指导、集体活动等方式。
2、党员每个月至少与联系服务对象联系一次,按季度向党支部口头或书面汇报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工作情况(特殊情况及时汇报)。对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要及时归纳梳理,从解决群众所关心的热点、难点入手,从群众最盼的事情抓起,从群众最怨的事情改起,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
三、检查和考核
1、党支部要定期听取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情况汇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每半年一次检查制度的落实情况,对做得好的党员给予表扬,对不认真履行职责的党员给予批评教育。
2、院党支部每年对各党支部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并把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情况列入党员绩效考核内容,作为评先、评优与提拔任用干部的基本条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