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个儿子与母亲的感人故事
一个儿子与母亲的感人故事
从前,有母子两人。有一年遇上大旱,颗粒未收,家中粮只够一个人食用。于是,母亲对儿子说:”孩子呀,现在家中缺粮,如果我们娘俩吃的话,都要饿死,我已年纪大了,你还年轻,改天你把我背到山里葬了吧。“儿子不愿意,可粮食越来越少,母亲苦苦哀求,他终于答应了。这一天,雪呼呼得下着,儿子背着母亲向深山走去。走着走着,儿子发现母亲用手折着树枝,不断往雪地上扔。儿子觉得奇怪,便问:”妈呀,你都要死咯,还折树枝干嘛?母亲说:孩子呀,我是怕你扔了我以后,自己找不到路回家呀!……
第二篇:母亲与儿子的故事
母亲与儿子的故事
宁静的夏日午后,一座宅院内的长椅上,并肩坐着一对母子,风华正茂的儿子正在看报,垂暮之年的母亲静静地坐在旁边。
忽然,一只麻雀飞落到近旁的草丛里,母亲喃喃地问了一句“那是什么?”闻声抬头,望了望草丛,随口答道:“一只麻雀。”说完继续低头看报。
母亲点点头,若有所思,看着麻雀在草丛中颤动着枝叶,又问了声:“那是什么?”儿子不情愿地再次抬起头,皱起眉头:“我刚才告诉过您了,妈妈,是只麻雀。”说完一抖手中的报纸,又自顾看下去。
麻雀飞起,落在不远的草地上,母亲的视线也随之起落,望着地上的麻雀,母亲好奇地略一欠身,又问:“那是什么?”儿子不耐烦了,合上报纸,对母亲说道:“一只麻雀,妈妈,一只麻雀!”接着用手指着麻雀,一字一句大声拼读:“摸—啊—麻!七—跃—雀!”。然后转过身,负气地盯着母亲。
老人并不看儿子,仍旧不紧不慢地转向麻雀,像是试探着又问了句:“那是什么?”这下可把儿子惹恼了,他挥动手臂比划着,愤怒地冲母亲大嚷:“您到底要干什么?我已经说了这么多遍了!那是一只麻雀!您难道听不懂吗?”
母亲一言不发地起身,儿子不解地问:“您要去哪?”母亲抬手示意他不用跟来,径自走回屋内。
麻雀飞走了,儿子沮丧地扔掉报纸,独自叹气。
过了一会儿,母亲回来了,手中多了一个小本子。他坐下来翻到某页,递给儿子,点指着其中一段,说道:“念!”
儿子照着念起来:“今天,我和刚满三岁的小儿子坐在公园里,一只麻雀落到我们面前,儿子问了我21遍“那是什么?”,我就回答了他21遍,“那是一只麻雀。”他每问一次,我都拥抱他一下,一遍又一遍,一点也不觉得烦,只是深感他的天真可爱„„”
老人的眼角渐渐露出了笑纹,仿佛又看到往昔的一幕。儿子读完,羞愧地合上本子,强忍泪水张开手臂搂紧母亲,深吻着她的面颊„„
原来,母亲不是患有老年痴呆症,只是看到麻雀,回忆起往昔母子间的亲密,故意反复的提问。日记本中那位可爱的孩子,如今已长大成人,不再追着妈妈问“那是什么”,却只是低头自顾看报,对于身边的母亲,不再关怀。往日的温馨已成追忆,眼前的他,仅仅被母亲问了四遍就火冒三丈,不能耐烦。
这是一个令人反思的故事,不足五分钟,却浓缩了一个沉重的话题:假如爱有长度,儿女对父母的爱,比起父母对儿女来说,相差几许?
21与4之间的差距,不是数字,而是难以言说的爱;
是儿女穷尽一生也无法偿还的亏欠,那里面蕴含着太多牵挂; 从小到大,从生到死,伴随我们人生的每一步,始终如一;
父母深挚的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毫无保留,毫无怨言,因为不求回报,才更加难以还清。
第三篇:第二个母亲感人故事
一
作为儿女,没有比失去伟大的母爱更痛苦、更悲伤。虽然我已年过半百、两鬓班白,但仍盼望母亲永远健在。
秋季开学的第二天,我和镇德义协会的领导们正在调查被救助特困生的家庭情况,突然,妻子打电话来,哭着告诉我说,母亲去世了。
我不相信这是真的,昨天我还给母亲通过电话,怎么今天就去世了呢?于是我又拨通了母亲的老年机,电话是大姐接的,哭喊着告诉我,“老三,快来吧,母亲去世了!”消息太突然,我蒙了,不知所措,止不住的眼泪一个劲的往外流。
领导们猜测到我家中出了大事,说要停止家访。可我要坚持继续,我强忍悲痛走访完最后一个家庭。
二
母亲是在大姐家去世的。
我带着乡镇最好的医生骑着摩托车不顾一切的飞奔而去。也许我们最后的努力能使母亲起死回生,我期盼着,我祷告者。可是等我看到母亲时,母亲已经没有了任何生命特征,像往常一样安然的躺在了床上,面容依然是那么坦然、那么慈祥。医生最后告诉我:老人不行了,准备后事吧。
我们怎能承受得了如此的打击与痛苦?我和妻子抱着母亲失声大哭,哭声震天动地,悲痛欲绝。
大姐一再埋怨自己没有照顾好母亲,让母亲自杀了。自责、悲痛、心疼交织在一起,难以控制,哭的死去活来,撕心裂肺。其他姊妹像天塌一样痛哭、叫喊,乡邻们无不流下了同情的泪水。
一切都晚了,母亲再也听不到我们的哭声、叫喊声。
三
母亲为什么要走绝路?无论怎么我们都无法逃脱责任。我们都为自己的行为和言语反思着、懊恼着。母亲生前几个经常在一起的同代老人告诉我们:身患绝症的消息你母亲早已知晓,高昂的医药费怕影响你们的生活,把你们压垮,人总有一死,不如早死早解脱。免得自己受折磨还拖累孩子们。她早有自杀的念头,我们谁都劝不到她心里,不幸终于发生了。
这样的母亲为什么不让我感动?我为什么没有早早察觉?我后悔莫及,无地自容。
我的亲生母亲于二十年前因病离世,我一直把我的岳母称作我的第二母亲。岳母像亲生儿子一样疼我、爱我、关心我、呵护我;我对待岳母像对待自己的亲生母亲一样孝敬、照顾、疼爱。
我为有一个这样的母亲自豪、骄傲。
母亲太傻了。孝敬父母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付出再多是我们心甘情愿,我们无怨无悔。母亲为什么要采取极端的措施?我们面对苍天无语,我们面对众人无话。
母亲太果断了。
毫无顾忌的夺走了我们疼爱、孝敬的机会和时间;毫无怨言的带走了我们的幸福和欢笑,毫不客气的带走了我们的骄傲和自豪,带走了我们的至爱与至亲。
是太疼爱还是太伤心?我们说不清楚。只是一味的难过、流泪。
四
尽管无法接受母亲去世的事实,但这终究是事实。再哭、再喊都是无济于事的。料理后事成了我们的大事和重点。我们姊妹五家和母亲娘家人一起召开家庭会,商议如何送走母亲。老大说:“母亲拉把我们五个不容易,场面要办得大一些,一切要买最好的,母亲活着的时候不能亏待,死了更不能亏待。”
老二安排:“母亲活着一辈子没有享福,我给母亲买最好的寿衣、最好的棺材,让母亲风风光光的走。”我是中共党员,又是女婿,在母亲的丧事上我坚持一切从简,按当地风俗办理,我许下:丧事上的一切费用由我一人承担。姐弟们都是通情达理的人,老大、老
二、老
四、老五赞同我的意见。母亲娘家人也同意我的做法。
在母亲去世第三天,按照当地风俗,我们把母亲送到了天堂。
五
母亲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但母亲的善良与坚强永远激励着我们。
母亲是个心地十分善良的人。她做过的善事太多太多,救助、帮衬过的人太多太多。我听老人讲,六十年代,生活极其困苦,谁家孩子多,把自己的口粮瞒着岳父(岳父是一位教师)偷偷给人家送去,救活了大人,也救活了孩子。村东头张三家活下来的孩子现在已经是国家干部;七十年代,岳父吃国家粮,生活有些结余,母亲把粮票、煤票、布票送给生活最困难的家庭,董家有六个娃,两个老人还有病在母亲的帮助下,孩子都能活下来并且都能成家立业,为此董家孩子认母亲为干娘。
八十年代,实行责任承包制,母亲主动帮助年老体弱的家庭种地、秋收;生活好了,母亲为了给老刘家、赵家、李家孩子操心成家,几乎跑断了腿、说破了嘴,一对对青年男女最后终成眷属。母亲给人以生命,给人以帮助、给人以幸福,人们都说母亲是他们心中的大善人、活菩萨。在母亲出殡那天,来奔丧的人络绎不绝,站满了大街,哭声接连不断。
母亲是个十分坚强的人。母亲的妯娌告诉我,你岳父在外教书,你岳母一人在家非常不容易,非常坚强。那时孩子小,农活忙,她把孩子们锁在家里,自己起早贪黑种地、收庄稼,从不叫声苦,喊声累。一次麦收打场,晕倒在麦场上,但休息一下接着干,别人想搭把手,他都婉言谢绝。
为了不影响岳父的教学工作,一人承包了家里的所有农活,下雨了,晒的粮食被雨淋了,他拼命去堆收;房子漏了,自己冒雨去修补、遮盖,院墙倒了,自己去垒砌,水缸没水了,自己去挑,孩子生病了,自己去找医生,为此,岳父经常感动得流下眼泪。乡邻们都非常敬佩,都知道母亲是个女强人。
六
前几天夜里,我又梦到了母亲,母亲对我说,她在天堂生活的很好,不必挂念。你们要敢于担当、好好生活、好好工作,一定要做一个无愧于社会、无愧于领导、无愧于大家的有用的人。以后生活的路还很漫长,以后的日子不会一帆风顺,你们要敢于面对一切,学会不再哭泣、勇敢坚强、对人诚善。我在天堂会祝福和保佑你们。
我会永远牢记母亲的嘱托。
永别了,我最亲爱的母亲!我最伟大的母亲!
第四篇:一个感人的故事
一个感人的故事
中午,我和表妹盈盈躺在床上听妈妈讲故事,我选了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四个便士》。
开始讲故事了。妈妈讲着讲着,就讲到了一半,我恍恍惚惚听到了以下这段话:“您是向桑狄买了一盒火柴的那位绅士吧?绅士点了点头。哦,那么——这是一先令剩下的四个便士。桑狄不能来,他的双腿被一辆马车撞断了,医生说他活不了啦。他丢了帽子,丢了火柴,也把您的十一便士丢了。这是能够找到的给您的零钱。”
小男孩把四个便士放在桌子上,伤心的哭了。绅士把小男孩安慰了一番,然后就和他一起去看桑狄。两个小家伙和他们肮脏、酗酒的继母生活在一起。他们自己的母亲已经去世了。可怜的桑狄躺在一堆木屑上面,绅士一进去,他就认出了绅士。他说:“我换了零钱,正要回来,一匹马把我撞倒了,我的双腿断了。鲁比,小鲁比!我肯定活不了了。我走了,谁来照看鲁比?你怎么办,鲁比?”
绅士拉住可怜的桑狄的手,告诉他:“我将永远照顾鲁比。” 桑狄懂得了绅士说的,使劲看着绅士,好像要向绅士表示谢意,然后,光彩的从他蓝色的小眼
睛里消失了……
听了这个故事,我的泪水禁不住从眼眶里涌了出来。这个小男孩为了把绅士买火柴付的一先令的零钱找回还给绅士,连自己的生命都丢了,可见他是一个多么诚实的孩子,真感人啊!以后,我也要向桑狄学习,做一个讲诚信的好孩子。
第五篇:一个感人的故事
一个感人的故事
——读《雷锋日记》有感
雷锋(1940—1962)同志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共产主义战士;他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却助人无数,伟 领袖毛泽东主席于1963年3月日亲
笔为他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并把3月5定为学雷锋纪念日;一
部可歌可泣的《雷锋日记》令我无不为之动容。
书包含了雷锋叔叔22年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比如:雷锋在满七
岁时就成了孤儿。本家的六叔奶奶收养了他。他为了帮助六叔奶奶
家,常常去上山砍柴,可是,当地的柴山都被有钱人家霸占了,不许
穷人去砍。雷锋有一天到蛇形山砍柴,被徐家地主婆看见了,这个地
主婆指着雷锋破口大骂,并抢走了柴刀,雷锋哭喊着要夺回砍柴刀,那地主婆竟举起刀在雷锋的左手背上边连砍三刀,鲜血顺着手指滴落
在山路上。一九四九年八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路过雷锋的家乡。雷锋
看见宿营的队伍一住下来便向老乡问寒问暖,还帮助老乡挑水,扫
地.买柴买菜按价付钱,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就从心底萌生了要参
军的愿望。雷锋找到部队的连长,坚决要当兵,当连长得知他苦难的身世后告诉他还小,等长大了才能当兵,并把一支钢笔送给了他,鼓
励他要好好学习,长大了要当兵键立祖国。1962年8月15日雷锋叔叔光荣牺牲。四[3] 阮正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