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儿童免疫接种卡、证建立使用管理制度
儿童免疫接种卡、证建立使用管理制度
1、按国家规定为每名适龄儿童建立预防接种卡、证。卡、证书写工整、文字规范、填写准确、齐全,时间(日期)栏(项)填写均以公历为准。
2、儿童出生后1月,监护人应为其办理预防接种卡、证。未按时建立预防接种证或遗失者及时到接种单位补办。
3、7岁及以下儿童寄居本地时间在3个月及以上的,应及时建立预防接种卡,无预防接种证者需同时建立预防接种证。
4、儿童迁移时将儿童既往预防接种史的证明交给儿童家长转迁入地接种单位;儿童迁入时向儿童家长索查儿童既往预防接种史证明。长期外出儿童,在卡上注明外出时间。儿童死亡后及时注销接种卡,并注明死亡原因。
5、预防接种证由儿童家长或其监护人保管。预防接种卡城区由接种单位保管,农村由乡级预防保健单位保管。保管期限应在儿童满7周岁后再保存不少于15年。
6、对儿童实施预防接种时,查验预防接种证,并按规定做好记录。内容填写准确、齐全。
8、接种单位每半年对责任区内的儿童预防接种卡进行一次核查和整理,剔出的卡片由接种单位另行妥善保管。
9、接种单位在儿童入托、入学时,配合托幼机构、学校查验预防接种证,发现未依照免疫规划受种的儿童,应及时补种。
第二篇:预防接种卡、证使用管理制度
一、凡本地0—7岁儿童必须一人一卡一证。外来、外迁的儿童要及时索补卡、转卡,超龄儿童按《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实行剔卡,剔除的卡片要保存备查。
二、儿童预防接种证由儿童家长保管。接种卡要以乡(镇)卫生院集中专柜保管,7岁后的卡片必须保存15年以上,接种期间下发至各接种门诊(点),接种时及时的由接种人员填卡、填证,做到卡、证填写一致,不得弄虚作假。
三、接种结束后,由接种人员将接种卡交回乡(镇)卫生院防疫医生保管,防疫医生负责统计、上报工作。
四、接种卡每年以乡(镇)为一本,以村为序组装,同时按出生为序,同年出生儿童按出生先后排列。
五、每年1月份对卡片进行一次整理核对,该转的转,该剔的剔,并将整理情况逐级上报,统计本乡(镇)0—7岁儿童分村、分龄统计表。
第三篇:猪场免疫接种管理制度
免疫接种管理制度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按县级兽医主管部门的统一布置和要求,认真做好口蹄疫、高致病蓝耳病、猪瘟等强制性免疫病种的免疫工作。
2、严格按场内制定的免疫程序做好其它疫病的免疫接种工作,严格免疫操作规程,确保免疫质量。
3、遵守国家关于生物安全方面的规定,使用来自于合法渠道的合法疫苗产品,不使用实验产品或中试产品。
4、建立疫苗出入库制度,严格按照要求贮运疫苗,确保药苗的有效性。
5、废弃疫苗按照国家规定无害化处理,不乱丢乱弃疫苗及疫苗包袋物。
6、疫苗接种及反应处置由取得合法资质的兽医进行或在其指导下进行。
7、遵守操作规程、免疫程序接种疫苗并严格消毒,防止带毒或交叉感染。免疫接种人员按国家规定作好个人防护。
8、疫苗接种后,按规定佩戴免疫标识,并详细记入免疫档案。
9免疫程序:猪瘟
21-28日龄首次免疫 60日龄第二次免疫 每年春秋各免疫一次
猪丹毒 猪肺疫
仔猪 小猪 公、母猪,21-28日龄首次免疫 60日龄第二次免疫 每年春秋各免疫一次
口蹄疫
小、中猪 各种年龄,35日龄首次免疫 90日龄第二次用于 每年1月3月各免疫一次
喘气病
10日龄3-4月龄每年接种一次
伪狂犬病
21-28日龄 每年春、秋各一次
链球菌病
28-35日龄 免疫 蓝耳病
群体免疫
卫生防疫制度
为了杜绝各类病毒的侵袭,减少疾病的发生,经研究特制定本制度,望有关人员认真执行。
一、防疫时实行区域部长负责制和饲养员确保防疫到位制度,每个防疫程序做完后,必须经部长验收签字。
二、实行病因查源制度,重点对各种传染病查找病源,一旦出现病情,应马上向部长报告,由部长向场长汇报。了解病因并说清病因,不清楚病因的要说明病的症状,以利于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疗。对失职者追究责任,直至赔偿,并同时追究部长的责任。
三、防疫失误或者对猪只漏防,造成传染病的发生,直接发追究防疫人员的责任,对造成的损失进行处罚,并追究部长的责任,直至赔偿。
四、周边地区如发生重大疫情,需要加防的防疫人员要及时提出加防建议。如有失误,追究防疫人员的责任。
五、防疫人员根据季节防疫程序及时制订药品购买计划。
六、对传染病必须实行隔离制度,各部应严格按照指定隔离区定点隔离。如有失误造成病猪传染,直接追究部长的责任。
卫生消毒制度
1、消毒剂:要选择对人和猪安全、对设备没有破坏性、没有残留毒性,消毒剂的任一成份都不会在猪肉内产生有害积累的消毒剂,所用药物要符合NY5040的要求。
2﹑消毒制度:
(1)、进入猪场大门和生产区大门口处设消毒池,并设人员过往消毒通道,消毒药物可用2%的火碱溶液,消毒对象主要是车辆的轮胎和人员的鞋底。
(2)、大门口处设喷雾器械,消毒对象是车身和车底盘。(3)环境消毒:猪舍周围环境每2-3周用2%火碱液消毒或撒生石灰一次;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坑、下水道出口,每1-2个月用漂白粉消毒1次。在大门口设消毒池,使用2%火碱或煤酚皂溶液。(4)人员消毒:工作人员进入场区要经过洗澡、更衣和紫外线消毒。
(5)猪舍消毒:进猪舍或转群前,将猪舍彻底清扫干净,然后用高压水枪冲洗,再用0.1%的新洁尔灭或4%的来苏尔或0.2%过氧乙酸或次氯酸盐、碘附等消毒液全面喷洒,然后关闭门窗,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
(6)用具消毒:定期对猪喂料器用具进行消毒。可先用0.1%新洁尔灭或0.2%-0.5%过氧乙酸消毒,然后在密闭的室内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30分钟以上。
(7)带猪消毒:定期进行带猪消毒。消毒药物选用0.3%过氧乙酸、0.1%新洁尔灭、0.1%的次氯酸钠等。
(8)、作好经常性的环境消毒、带猪消毒,消毒剂应按性质经常更换。
人员管理制度
1、凡进入猪场的人员,无论是进入生产区或生活区,一律先经过猪场大门口进行脚踏消毒池(垫)、消毒液洗手、紫外线照射5分钟后方可入内。
2、所有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必须坚持“三踩一更”的消毒制度。即:场区门前脚踏消毒池、更衣室更衣、消毒液冼手、生产区门前消毒池及各猪舍门前消毒(盆)消毒后方可入内。
3、外来人员禁止入内,并谢绝参观。若生产或业务必需,经消毒后在接待室等候,可以借助录像了解情况。若系生产需要(如专家指导)也必须参照生产人员入场时的消毒程序消毒后入场。
4、饲养人员除工作需要外,一律不准区窜舍,工具不得互相借用。
5、任何人不准带饭入场,更不能将生肉及含肉制品的食物带入场内。场内职工和食堂均不得从市场购肉,吃肉问题由场内宰杀健康猪只供给。
6、外来买猪或送饲料的人员和车辆必须经过全面消毒后报领导批准,方可进入猪场大门外等候。
7、饲养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传染病患者不得从事养猪工作。
8、场内兽医人员不准对外诊疗猪及其他动物的疾病,猪场配种人员不准对外开展猪的配种工作。
9、每天打扫猪舍卫生,保持料槽、水槽用具干净,地面清洁。经常检查饮水设备,观察猪群健康状态。
10猪场工作人员应按时完成每日的资料记录
10.1 认真做好日常生产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引种、配种、产仔、哺乳、断奶、转群、饲料消耗等。
10.2 种猪要有来源、特征、主要生产性能记录。
10.3 做好饲料来源、配方及各种添加剂使用情况的记录。
10.4 兽医人员应做好免疫、用药、发病和治疗情况记录。
10.5 每批出场的猪应有出场猪号、销售地记录,以备查询。
10.6 资料应尽可能长期保存,最少保留2年。
第四篇:6.XX学校免疫接种证查验制度
XX学校免疫接种证查验制度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疫苗流通及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进一步加强我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认真执行免疫接种证检查制度,规范我校内预防接种工作,特制订本制度:
一、新生办理入学手续时,家长或监护人必须出示新生《接种证》。
二、认真查对学生各疫苗免疫剂次和我县的标准免疫程序,判断学生是否完成全部规定剂次的疫苗接种,并将有关信息放入学籍档案或健康档案,《接种证》交还儿童家长保存。
三、对无《接种证》和漏种的学生,告知家长到当地承担预防接种的医疗卫生机构办理《接种证》或到相应的医疗卫生机构补种。
补种要严格按照疫苗的免疫程序和注意事项。四、凭《接种证》入学工作纳入常规业务工作范围,建立健全有关管理制度,加强日常性督促检查。
在新生招收通知或报名须知上告知凭《接种证》入学的具体要求和有关事项。xx学校
2020年3月20日
第五篇:中小学幼儿园免疫接种证查验制度
中小学幼儿园免疫接种证查验制度2篇
为了确保幼儿园卫生工作有序展开,保证每位幼儿的健
康档案完善,必须健全幼儿园卫生工作制度,建立幼儿园预
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管理制度,具体要求如下:
1、严格执行国家、省、市的有关免疫预防接种的管
理规定,做好各类计划免疫疫苗接种工作。
2、在儿童入园时,托幼机构指定专人负责儿童预防接
种证查验工作,收取儿童查验证明及接种证复印件,并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免疫规划系统进行建档和查验。
3、从外园转入的幼儿,必须交预防接种证和幼儿体质
健康卡;
4、发现没有预防接种证或未按照国家免疫规划受种的儿童,应当在30日内向托幼机构所在地的接种单位或
OO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督促监护人带儿童到
当地规定的接种单位补证或补种。托幼机构应当在儿
童补证或补种后复验预防接种证。
5、查验工作完成后,托幼机构应将本单位的查验证及
补种情况进行汇总统计,并上报辖区接种门诊。
6、传染病暴发、流行时,需要采取应急措施的,按照
上级规定执行。
篇二
幼儿园健康管理制度
一、晨检制度
为防止传染病患儿进入幼儿园及幼儿把不安全的物品带入园,我园应坚持每天进行晨检工作,要求为:一摸、二看、三问、四查:
一摸:摸摸幼儿额头看有无发热。
二看:看幼儿精神状态好不好,有无疲倦或不适面容,看皮肤有无皮疹、肿块,这是发现并隔离水痘、腮腺炎患儿非常关键的步骤。
三问:问问幼儿在家中的健康情况,有无不适以便在园中观察,如发现问题可细问其有无发执、咳嗽、呕吐、腹泻等症状,在家的睡眠、饮食、大小便情况。
四查:对疑似患病的幼儿进行体格检查协助诊断。检查有无携带易造成外伤的物品、器械入园,最好不要让幼儿自带食品入园。
晨检过程中,班主任教师应注意亲自把关,对普通的感冒、消化不良、皮炎等带药入园的幼儿要进行登记并管理。注意发现幼儿的问题,及时请保健医生复检,应正确对待晨检工作。
二、全日观察制度
教师应对入园幼儿进行全日观察,处理在园幼儿的健康相关问题,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具体工作如下:
对带药入园的患儿,应检查其服药情况、在园活动情况及病情变化情况,以便离园时知道家长,并做好观察记录。
2、对在园幼儿应观察其有无健康问题。
(1)看幼儿的精神状态、面容,必要时测量体温。
(2)观察幼儿的情绪、食欲、大小便情况,注意有无异常情况。
(3)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是否正常。
(4)注意防范意外事故的发生,在园中如果发生摔、碰、划破皮肤等事故应及时处理,离园时必须告知家长,并做记录。
3、离园时应与家长做好交接工作,并进行必要的卫生、安全宣传。
对全日观察中有发现问题的幼儿,或带药入园者,离园时教师应告及时告知家长幼儿在园中的表现、病情的变化情况,提出合理的卫生保健指导和建议。
三、幼儿园
班级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1、儿童饮水杯个人专用,每天清洗并消毒一次。
2、桌面餐前要清洁擦拭并消毒,餐后要擦拭干净。
3、循环使用的餐具每次使用后,分班级进行消毒。
4、生吃瓜果要洗净或削皮,并防止食用的污染。
5、接触儿童饮食的工作人员工作前要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6、儿童饮食实行民主管理:成立伙委会,由园长、保健人员、教师、保育员、炊事员、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儿童伙食中存在的问题并随时征求家长意见,总结经验,以求不断提高伙食质量。
7、儿童与工作人员(包括炊事员)伙食与食物储存和制做要严格分开,儿童伙食费要专款专用,盈亏小于3%。
8、制定四季带量食谱,每周制定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食谱,尽量自制点心,做到品种多样,搭配合理,按量供给,烹调色香味好。每周更换食谱,保证日托热量、蛋白质平均摄入量均达70%—80%以上,每学期对食品结果有分析总结,对存在问题有改进措施。
9、每天各班统计出勤、报告厨房,炊事员应根据各班当天报来的实有人数按量按食谱做饭。做到少剩饭不浪费,买不到所定食品可临时以同类食物代替,并要在食谱上更改,不吃隔夜饭菜。
10、炊事用具生熟分开,食具餐具严格消毒。
11、为儿童饮水提供条件,保证能随时饮水。
12、按时开饭,保证幼儿吃好,吃饱每餐饭,进餐时间不少于20分钟。
13、合理安排饮食,养成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