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商机关采取先行登记保存措施应注意履行下列程序 2
工商机关采取先行登记保存措施应注意问题
履行下列程序:
一、经工商机关负责人批批准;
二、由两名以上行政执法人员实施;
三、通知当事人到场;
四、出示执法人员证件;
五、当场清点有关证据,填写先行登记保存证据清单和先行登记保存通知书,并履行确认和送达手续;
六、制作现场笔录,由行政相对人和行政执法人员签名或盖章,当事人拒绝的,在笔录上注明;
七、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权利和救济途径,认真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意见,并记录在案。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合法权益,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向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鉴于先行登记保存措施时限短,当事人可通过多种途径即时提出复议申请。工商机关采取措施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现有的法律未设置先行登记保存的延期规定,当遇到有特殊情况与先行登记保存情形发生冲突时,可依据以下规定准确把握。(2)先行登记保存的证据在七天内做出处理决定,这种处理决定仅限于登记保存的证据处理,可以是行政处罚的一种补充形式,但不能取代行政处罚。在法定期限内未做出处理决定的,视为自动解除先行登记保存措施,应如实返还登记保存的证据。采取先行登记保存措施对行政相对人造成损害的,应负赔偿责任。
第二篇:尾矿库汛期前应采取下列措施做好防汛工作
尾矿库汛期前应采取下列措施做好防汛工作
(1)明确防汛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值班、巡查和下游居民撤离方案等各项制度,组建防洪抢险队伍;
(2)备足抗洪抢险所需物资,落实应急救援措施
(3)及时了解和掌握汛期水情和气象预报情况,确保上坝道路、通讯、供电及照明线路可靠和畅通。
(4)洪水后应对坝体和排洪构筑物进行全面认真的检查和清理。发现问题应及时修复,同时,采取措施降低库水位,防止连续暴雨后发生垮坝事故。
(5)不得在尾矿滩面或坝肩设置泄洪口;有地形条件的尾矿库,可设置非常排洪通道。
第三篇:案例 工商机关应当履行撤销公司登记的义务吗
案例
工商机关应当履行撤销公司登记的义务吗
国务院关于印发注册资本登记制度 改革方案的通知 国发〔2014〕7 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许可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法释〔2009〕20号
股权变更登记虚假签名问题如何处理
2013-07-23 文/南京市工商局 徐真《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中规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工商登记环节中的申请材料实行形式审查”,明确了工商机关在工商登记环节中只需审查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文件和材料是否齐全、是否符合法定形式。形式审查提高了登记效率,符合商事制度改革的目标。然而在实践中,行政相对人因股权纠纷而以登记材料虚假提出撤销登记申请的情况越来越多,工商机关是否应当作为、应当如何作为,成为工商干部关注的问题。本文以一起撤销公司登记申请案例来分析。案情
2014年5月,蔡某委托北京某律师事务所向某市工商局发出律师函,请求工商机关撤销虚假的公司变更登记行为。理由是:2014年1月,南京XX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经该市工商局核准,将股东蔡某变更为陈某某。但该股东变更不是蔡某的意思表示,蔡某与陈某某间未发生股权转让行为,公司在申请变更登记时提交的《股权转让协议》及《股东会决议》上蔡某的签字非蔡某本人书写。评析 接到律师函后,针对工商机关是否要对上述撤销公司登记申请进行核查处理,以及应当如何处理撤销公司登记申请,执法人员产生了争议。讨论争议前,笔者认为应当先明确撤销公司登记的性质。首先,公司登记属于行政许可。《行政许可法》规定,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等,需要确定主体资格的事项,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公司登记包括设立登记、注销登记和变更登记,符合上述规定,属于行政许可范畴。其次,撤销公司登记不属于行政处罚。公司登记是授予性行政许可,撤销公司登记则是剥夺性行政决定,是对公司登记行政许可决定的否定,属于《行政许可法》调整的范畴,不是对行政相对人的惩戒,不属于《行政处罚法》调整的范畴。2013年3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山西星座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不服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工商行政登记一案法律适用问题的答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一百九十九条(现为一百九十八条)规定的撤销公司登记,其行为性质不属于行政处罚。争议一:工商机关是否要对撤销公司登记申请进行核查处理?一种意见认为工商机关不应处理此类撤销公司登记申请。申请人应当通过民事诉讼途径解决民事纠纷,工商机关根据民事判决书撤销公司登记。理由为:《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指出,“股东与公司、股东与股东之间因工商登记争议引发民事纠纷时,当事人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寻求司法救济”。另一种意见认为工商机关可以建议申请人先通过民事诉讼途径解决民事纠纷,但申请人不接受的,工商机关应当核查情况后予以处理。理由为:首先,行为的性质。公司登记申请人向工商机关提交虚假材料的行为,是用欺骗的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破坏了正常的公司登记秩序,属于行政监管事项。其次,处理争议的部门。“股东与公司、股东与股东之间因工商登记争议引发民事纠纷”中涉及到两个法定的解决争议的部门:一个是解决民事纠纷的人民法院,一个是处理工商登记争议的工商机关。《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并未免除工商机关的处理职责。《行政许可法》中规定申请行政许可的材料必须真实。在行政许可申请阶段,法律将保证材料真实的义务交给了申请人(《行政许可法》第三十一条:申请人申请行政许可,应当如实向行政机关提交有关材料和反映真实情况,并对其申请材料实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在行政许可决定作出后,保证行政许可材料真实的义务则转移到有行政许可决定权的行政机关(《行政许可法》第六十九条规定,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机关或者其上级行政机关是撤销行政许可的执行机关)。工商机关作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机关,有义务对提供虚假公司登记材料的行为予以纠正。再次,先处理民事纠纷的优势。从解决争议的本质来看,解决民事纠纷的人民法院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争议。只要确认了公司股权的归属,那么相应的公司股东也就明确了,工商机关凭着生效的法院判决或者相关当事人的认可,解决工商登记争议,省时省力,且没有后顾之忧。最后,工商机关应当对撤销公司登记申请进行核查处理。先处理民事纠纷不是法律规定解决工商登记争议的必经途径。而从工商机关与行政相对人的角度来看,工商机关有履行职责的义务,行政相对人有选择的权利──可以选择先申请工商机关处理工商登记争议,恢复到违法前的状态,然后解决民事纠纷。综上,工商机关在建议不被申请人采纳的情况下,应当对撤销公司登记申请核查情况后予以处理。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争议二:如何处理撤销公司登记申请?目前,对于工商机关应当如何处理撤销公司登记申请,法律法规未作具体规定。笔者试从公司登记及撤销公司登记中当事人应承担的义务来分析处理流程。公司登记及撤销公司登记中的当事人包括三类:公司登记机关、公司登记申请人以及撤销公司登记申请人。第一,公司登记时,当事人应承担的义务。公司登记机关:根据《行政许可法》第三十四条和《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五十一条的规定,公司登记机关应当审查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文件、材料是否齐全(如是否缺少登记申请书等),是否符合法定形式(如登记申请书上是否有法定代表人的签名等),即“形式审查”。而对于股东的签名、盖章是否真实,公司登记申请是否是材料署名人真实意思表示等“实质审查”内容,因为法律法规并没有规定这是公司登记机关的审查事项,所以均不属于公司登记机关的审查义务。公司登记申请人:根据《行政许可法》第三十一条和《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二条的规定,申请办理公司登记,申请人应当对申请文件、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如果公司登记的申请文件、材料虚假,申请人应承担过错责任。第二,申请撤销公司登记时,当事人应承担的义务。一种是公司登记机关存在过错的情况下。撤销公司登记申请人:仅需提出撤销公司登记的申请。公司登记机关:在接到要求撤销公司登记的申请时,应当核查公司登记机关自身是否存在《行政许可法》第六十九条规定的“可以撤销”的情形,即自身是否存在违法行为,重点核查公司登记机关是否尽到审慎审查义务。经核查,公司登记的申请文件、材料不全,或不符合法定形式,表明公司登记人员未尽审查义务,公司登记机关在登记过程中存在过错,导致公司登记不符合准予登记的要求。此时,公司登记机关应主动纠错,要求公司登记申请人改正错误的公司登记,或者撤销错误的公司登记(不会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公司登记机关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公司登记申请人:在能够改正的情况下,应当予以改正,使其符合准予登记的要求。一种是公司登记机关不存在过错的情况下。撤销公司登记申请人:提出撤销公司登记的申请时,应当提供相关符合撤销公司登记的初步证据。一类是证明公司登记申请人向公司登记机关提交的材料与真实的材料不符合的证据。如身份证明是虚假的,那么撤销公司登记申请人在提出申请时,应当附带提供真实的材料或获取真实材料的渠道以供公司登记机关核查。另一类是证明公司登记申请人向公司登记机关提交的材料不是出自材料署名人的真实意思表示的证据。如公司法定代表人、股东等称申请材料不是其本人签字或者盖章,那么撤销公司登记申请人在提出申请时,应当提供笔迹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材料。公司登记机关:应当根据撤销公司登记申请人提供的初步证据进行核实。对于第一类情况,公司登记机关查证两种材料不符合,即可认定公司登记申请人提交了虚假的材料;对于第二类情况,即使鉴定材料认定申请材料中的签字或者盖章与署名人的签字或盖章不符,公司登记机关仍要核实申请材料是否是署名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即署名人是否委托他人为其署名。公司登记机关应当责令公司登记申请人限期提供相关证据(要求公司登记申请人提供证据的理由是:被授权人实施被授权的行为,应当具备被授权的证据)。经核查,公司登记的申请文件、材料确实存在虚假,公司登记机关应当责令公司登记申请人对公司登记申请文件、材料中的虚假内容予以改正,使其符合准予登记的要求;如无法改正,则撤销公司登记(不会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公司登记申请人:应当配合公司登记机关的核查。有代他人署名的情况,应当出示相关证据(包括书面的委托书或者材料署名人此前已明知申请材料不是其本人签字或者盖章却未提出异议,并在此基础上从事过相关管理和经营活动的证据等,提供不出优势证据的认定为代署名不成立)。如公司登记的申请文件、材料确实存在虚假,在能够改正的情况下,应当予以改正,使其符合准予登记的要求。第三,撤销公司登记的处理流程。根据上述撤销公司登记中当事人应承担的义务,对于蔡某的撤销公司登记申请,某市工商局可以按照以下流程处理:一是核查该市工商局登记时自身是否有违法行为,是否尽到形式审查义务。二是工商局不存在违法行为,则要求蔡某提供南京XX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申请变更登记的文件、材料虚假的初步证据(蔡某的签名非蔡某本人书写的鉴定材料)并核实。三是蔡某的签名非蔡某本人书写,则要求南京XX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提供证据(蔡某委托他人在公司登记材料上签名的书面委托书或者蔡某此前已明知申请材料不是其本人签名却未提出异议,并在此基础上从事过相关管理和经营活动的证据)并核实。四是南京XX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提供不出有效证据,则要求其对虚假材料进行改正。五是南京XX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无法改正,则作出拟撤销公司登记处理建议,告知南京XX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并给予陈述申辩以及听证权利。六是作出撤销公司登记处理决定。思考
公司登记只是行政许可中的一种,撤销公司登记的处理程序,应当与撤销其他行政许可决定程序相一致。然而,公司登记行为基于股东与公司、股东与股东之间各自独立的民事利益,较其他的行政许可,有其特殊性、复杂性,因此撤销公司登记的程序也相应有其独特性。《行政许可法》施行至今已有10余年,对于授予性行政许可决定的程序,法律法规均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对于剥夺性行政许可决定,一类是吊销许可证,属于行政处罚程序,法律法规也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另一类是撤销行政许可,处理程序至今仍是空白。笔者试以本文,盼对出台撤销行政许可的程序规定有所启发。(此文发表于《工商行政管理》半月刊2016年第14期)
第四篇:查处无照经营采取扣留措施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查处无照经营采取扣留措施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工商基层执法工作中,查处无照经营为主要工作,而扣留对这一主要工作来说,是一种比较严厉、有效的强制手段,运用得当,既可以惩戒无照经营户,又可以警示其他人。如运用不得体,不仅影响我们的工作效能,而且会降低工商执法人员的威信,损害整个工商队伍的形象,笔者认为在查处无照经营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四个问题:
一、应明确认识可“扣留”相应的法律、法规
在我们工商基层工作中,针对无照经营,可采取扣留强制措施的法律、法规有:
1、《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第九条,我们具体工作中,最为有效的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适用这一法规。
2、《河北省个体工商户条例》第三十六条,没有在法律条件文中予以规定,只是在处罚中涉及“收缴物资,没收生产工具”。另外有些法规,如《音像制品管理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也与其是相同,在处罚中涉及没收相关的工具。
3、《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有一定局限性,仅限于商品市场中,又有一定的扩能性,不仅为无照经营这一违法行为,还有其它方面违法行为,均可以采取这一手段。
4、《河北省商品市场监督管理条例》第五十四条,仅规定扣留应遵循的规则。
二、应先有一定的法律文书
采取“扣留”,应有一定的法律文书,如限其办照通知书、现场检查笔录、询问笔录、举报材料等,通过这些材料,我们能了解采取强制措施相对人的具体情况,如姓名、地址、经营项目、经营时间、经营态度等等,我们才能站住脚,即使引起复议或提起诉讼,我们也有理有法有利,否则我们将会非常被动,不仅会使我们执法工作失效,甚至涉及到行政赔偿,直接影响我们的工作。有这些法律文书,使我们在下一步行动中有了底数。
三、人员配置应到位合理
《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七条第一款,《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第十六条都有相应的规定,总结为三点:
1、必须有执法人员;
2、执法人员不少于两人;
3、出示执法身份证件及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证明条件。
这里,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人数,以上述相应法律文书为依据,可多可少,如摊主刁横,摊位大,应采取扣留的物品较多,可多去人员,使摊主能配合工作;物品较少,也可少派人。二是如摊主是女的,最好有相应女执法人员参加,碰上摊主撒泼或上前阻止,男执法人员不便,女执法人员处理为好。三是在“扣留”中,既要有能言善辩的说事实、讲道理、宣传相应法律的,又要有身强力壮的,做到有文有武。
四、应注意抓住适当的时间,适当的时机
首先,应在适当的时间内,采取这一措施,处理得当,打击一点,教育一片。如饮食店,生意红火,不可于就餐前去,中午十一点半以后,就餐者较多,还有些订餐的,容易引起就餐者的误解,搞不好我们的执法工作就会遇到围攻;生意暗淡,一般情况下找不到店主,只在“饭口”(就是顾客就餐这段时间)能找到,我们不得不这段时间去,采取这一措施。
其次,抓好适宜的时机,扣留时最好是被扣留相对人在场,并有一定的见证人,如理发店主给一顾客理一半发,我们去扣店主理发工具,显然是合法,而不合常理,掌握好时机,才能使这一措施起必然作用。
总之,在我们基层执法工作,以整顿市场秩序为目的,不能含有任何个人动机和报复心理,才能更有效地运用“扣留”这一强制手段,打击无照经营行为,维护辖区内市场良好运行,促进辖区内的经济健康发展。
第五篇:执行《企业登记程序规定》应注意两个问题
执行《企业登记程序规定》应注意两个问题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工商局徐 林
为更好地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国家工商总局制定了《企业登记程序规定》。从内容看,在执行中有两个问题值得我们注意。
核查
《企业登记程序规定》第三条规定,根据法定条件和程序,需要对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核实的,依法进行核实。但实际情况是,我们目前执行的法律、法规中,尚未见明确规定有核实一项内容,仅是《企业登记程序规定》第十一条作出了“企业登记机关认为需要对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核实的,应当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对申请材料予以核实”的规定。
《企业登记程序规定》是行政规章,属法定程序,符合《行政许可法》第三十四条三款“根据法定条件和程序,需要对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核实的,行政机关应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核查”的规定。问题是,“核查”的标准是什么?根据《企业登记程序规定》中“企业登记机关认为需要”的规定,其标准是由国家工商总局统一“认为”,还是省级、市级、县级登记机关“认为”?“认为”有没有标准?
另外,核查属实质审查的范畴,工商机关对注册登记所实行的审查,应当是形式审查,还是实质审查?或是两种审查兼容?如果实行形式审查,对实质审查(核查)就不需作规定;如果实行的是实质审查,就不需规定“企业登记机关认为需要”;如果实行两种审查兼容,其“认为”就应当有一个标准。否则会“五湖四海”花样百出,显失公平。就工商机关注册登记而言,笔者认为应该实行形式审查。因为注册登记这类行政许可的主要功能,是通过使相对人获得某种能力向公众提供证明或者信誉、信息,只要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就可以登记。
领取
《企业登记程序规定》第十六条规定,作出准予企业设立登记的,应当出具《准予设立登记通知》,告知申请人自决定之日起十日内,领取营业执照。而《行政许可法》第四十条规定,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自决定作出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送达行政许可证件……如果工商部门仅告知申请人十日内来领取,而申请人十日内未来领取,而我们又未去送达,一旦申请人提起行政诉讼,我们该如何应对呢?当然,要在十日内送达,现实中不一定能完全做到。但《行政许可法》既然作了这样的规定,在法规尚未修改前,我们将如何有效地执行?值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