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证据先行登记保存”措施在城管执法中的运用
浅析“证据先行登记保存”措施
在城管执法中的运用
“证据先行登记保存”措施作为行政处罚调查取证过程中常用的一种证据先行保全的措施,在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活动中被频繁使用,尤其城市管理工作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以后,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集多项权力于一身,经常遇到一些各种各样的复杂问题和矛盾,为顺利解决或处理这些问题和矛盾,这一措施更是被经常运用于行政执法实践,但由于该措施在法律规定和实践中不是那么确定和成熟,常常会引起公安、法院等有关部门的质疑,更是引发执法纠纷,管理相对人阻碍执法、暴力抗法的主要诱因,引起了城管执法领域和相关部门的关注,为明确这一措施的正确使用方法,笔者对此试作一浅析。
一、“证据先行登记保存”的概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七条第二款之规定,证据先行登记保存是指行政机关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对需要保全的物证当场登记造册,暂予先行封存固定,等待行政机关进一步调查,作出处理决定。所谓证据,是指用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行政处罚证据则是指能够证明行政违法案件真实情况的客观事实,是行政执法机关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事实根据。作为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证据,必须具有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三个基本特征。
二、城管执法大量使用“证据先行登记保存”措施的原因
城管执法部门之所以大量使用“证据先行登记保存”措施,其原因有如下两点:
1、城管执法部门缺乏强制措施。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以后,城管执法队伍行使了多方面行政处罚权,这些行政处罚权分别由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城市规划管理、城市绿化管理、市政管理、环境保护管理、工商行政管理、公安交通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规定。虽然行使了多方面的行政处罚权,但赋予城管执法部门暂扣物品强制措施的法条极少,其他强制措施基本上没有。
2、保证城管执法管理效果。城管执法工作具有动态性和反复性特点,管理相对人流动性大,法律意识淡薄,城市意识较低,文明素质较差,城管执法人员在日常从事大量的市容等管理工作,尤其是在实施行政处罚时,若不当场扣押当事人的物品,不易管理,处罚决定难以执行。
三、“证据先行登记保存措施”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日常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活动中,经常会碰到一些执法人员滥用、误用“证据先行登记保存”措施,借“证据先行登记保存”之名,行“变相扣押当事人物品”之实,将“证据先行登记保存”措施当作执收执罚的“有效手段”,在运用这一措施时,思想认识上产生误区,认为不采取“证据先行登记保存”措施,处罚就执行不到位,使用这一措施不合法、不严肃、程序不规范、手续不齐全。“证据先行登记保存”是行政机关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难以取得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措施,它的使用在于为正确实施行政处罚而提供事实证据,这种证据在行政处罚后,便失去它的主要功能与作用。这种登记保存与司法部门的证据保全性质一样,具有强制性,如果运用到与收集证据无关的执法活动中去,不仅会引发执法人员与管理相对人的矛盾冲突,而且一旦发生矛盾和冲突,行政执法部门就会在由此引发的行政诉讼中败诉。
四、“证据先行登记保存”措施的正确运用
正确运用“证据先行登记保存”措施,应严格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1、在行政执法案件调查阶段为保全证据,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使用。这就意味着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可以采取登记保存作为收集证据的唯一方式。
2、实施“证据先行登记保存”措施必须经行政执机关负责人批准。这一规定体现了立法者这样的立法意图:作出这一具体行政行为,不能凭个人一时冲动,感情用事,必须履行批准手续。凡不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而采取登记保存行为都是违反执法程序的行为。从实践看,不少执法单位为便于执法,提高工作效率或图一时之便,在实施登记保存时,往往由本单位负责人批准或只加盖行政机关印盖,而没有履行“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的程序,都不符合执法程序。针对“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理解为:可以是“一案一批”也可以是“事先授权”即在明确具体标准的情况下,授予行政执法人员根据具体情况处置的权力,行政执法人员采取“先行登记保存”后,应及时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汇报,以取得“追认”。
3、实施“证据先行登记保存”措施必须遵守期限规定。实施“证据先行登记保存”措施,应当在七日内及时作出处理决定。《行政处罚法》规定这一期限是基于依法行政,提高效率,保障公民及及法人或者组织合法权益的立法考虑,主要有两个含义:一是行政机关“证据先行登记保存”期限最多为七日,超过规定期限,先期作出的“证据先行登记保存”决定视为无效;二是作出处理决定,是指对登记保存的证据的处理决定,而不是对行政管理相对人财产或整个案件做出的处理决定。一般说主要包括:对需要进行技术检验或鉴定的,应决定送检验、鉴定部门进行科学鉴别或判断;对依法应予没收的财物,应决定予以没收;对依法应移送其他有关部门处理的,应决定移送;对依照法律规定应予查封、扣押的,或经初步检验、鉴定尚未能做出最后结论,需进一步检验、鉴定的,应决定予以查封或扣押;一旦确认和证明当事人没有违法行为应当及时解除“登记保存”。行政执法机关作出上述决定,应及时送达当事人。
2、实施“证据先行登记保存”的物品必须与违法行为有直接的必然关系。“证据先行登记保存”措施是行政机关收集证据的一种方式,但绝不是行政机关对当事人采取的强制措施,两者性质截然不同,先行登记保存的物品必须是那些与案件有联系并且能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与违法行为有直接的、必然的关系。与违法行为没有直接的、必然的关系的物品,不能先行登记保存。作为执法人员一定要正确理解“证据先行登记保存”的含义,决不能将登记保存作为行政执法取证之外的强制措施乱用。如处罚执行不了时,将当事人违法行为无关的容易搬动、容易收拾的物品进行登记保存,这就不叫“证据先行登记保存”,是强制抵押或强制扣押,在实践中就出现过当事人在商店门前倒垃圾,执法人员搬走当事人屋内的电器、商品等现象,这就是错误的,因为其屋内的电器及商品与倒垃圾这一违法行为并没有直接的、必然的关系。
3、实施“证据先行登记保存”措施必须有正式执法人员进行。目前,不少城市城管执法局由于工作任务重,财力有限,都聘用了一定数量的协管员。但是协管员只能协助正式执法人员管理,不能参与执法活动。“证据先行登记保存”是行政机关的执法调查活动,所以,实施“证据先行登记保存”措施必须也只能由正式执法人员进行,不能由协管员实施。当然,协管员帮助清点、搬运是可以的。
4、实施“证据先行登记保存”措施必须认真制发有关法律文书。“证据先行登记保存”是一项严谨的执法活动,实施时必须严格按程序履行相关手续。按照有关规定制发“证据先行登记保存单”则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手续。实际执法工作中,有的执法人员对此不够重视,清点、登记不够认真仔细,或者不制作“证据先行登记保存单”或者不认真制作,以至于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登记保存的物品内容。当后续处理活动结束,放还登记保存物品时,执法人员与相对人在保存了哪些物品,物品数量、质量如何等问题产生分歧,处于被动,处理不甚还可能被投诉或提起行政复议。执法机关就会因某个人的工作疏忽而承担赔偿,责任人被追赔,不仅经济受损,而且名誉受损,形象受损。当然,为达到取证的全面与完整,可采取对“证据先行登记保存”措施进行全程录像,使证据能相互印证,互为补充。
7、关于先行登记保存的物品后续问题。在行政机关实行先行登记保存措施之后,可能会出现如下问题:一是当事人放弃领取被先行登记保存的物品;二是当事人不主动履行行政处罚。在这个问题上,执法机关应按行政处罚一般程序办理,在执行过程中,告知当事人领回被先行登记保存的物品,如当事人继续放弃不予领取,可由人民法院委托物价鉴定部门对物品作出价格鉴定后,再委托有关部门变卖后保存价款,用来支付赔偿款或抵作罚款。但这些行为只有人民法院实施。才是合法的。
五、关于保存方式的探讨 《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七条第二款关于“证据先行登记保存”的规定,并没有指明保存的方式,这为理论上的争议埋下了伏笔。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只能就地保存;二是就地保存、异地保存都可以。赞成第一种观点的人认为,法条指出“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不得销毁或者转移证据”结合法条的精神,联系第三十七条前后三款中的表述(执法人员、当事人、有关人员),有关人员不包括执法人员。法条没有说“执法人员不得销毁或者转移证据”,因此,物品保存只能保存在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那儿,不在执法机关。所以,保存方式只能是就地保存,而不包括异地保存。实践中,有的部门规章(如公安部规章《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的法条清楚地表明应当就地保存,也印证了这种观点。
笔者认为,第一种观点虽然有一定道理,但理论上并非无懈可击、完全正确。首先,法条并没有禁止异地保存。其次,法条中的“有关人员”并不排斥执法人员。第三,有些地方的立法活动也支持了第二种观点。如北京市《关于解决查处无照经营违法行为中若干执法问题的意见》中规定:鉴于无照经营活动流动性大,其违法经营的商品和工具不当场采取措施,事后难以执行的特点,有关执法部门在查处无照经营违法行为时,可依据《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对违法经营的物品和工具作出“先行登记保存”的决定,并实行异地保存。第一种观点在实践上就相对不易执行,若当事人转移就地保存的物品躲避起来,执法人员将无法应付,使“证据先行登记保存”形同虚设,执法权威无法树立。同时,它束缚了执法人员的手脚,不仅使有关执法工作难度加大,而且执法效率、执行效果严重降低。因此,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认为对于可能妨害公共秩序,公共安全或可能被转移、销毁等就地保存有困难的,行政执法机关可以采取异地保存。
随着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深入开展和依法行政、文明执法要求的逐步提高,必须加强队伍建设,强化执法培训。杜绝滥用、误用“证据先行登记保存”措施的行为,减少对当事人经济、财产造成的损失,避免执法人员承担本不该承担的赔偿责任。所以,城管执法部门必须依法正确使用“证据先行登记保存”措施,才能切实体现出立法的宗旨。
第二篇:证据先行登记保存处理决定书
卫 生 行 政 执 法 文 书
证据先行登记保存处理决定书
文号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对本机关
年 月 日作出的 号《证据先行登记保存决定书》载明的作为证据保存的物品,作出以下处理决定:
当事人签收: 卫生行政机关名称并盖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备注:本决定书一式二联,第一联交当事人,第二联留存执法案卷。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
第三篇:证据先行登记保存处理决定书(卫生行政执法文书)——(医疗卫生- 其他文书)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http://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安全执法中的证据收集与运用
安全执法中的证据收集与运用
在执法过程中,一些安监执法人员不懂得、不重视收集相应证据,作出的相应执法行为不能建立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基础上,由此导致在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过程中,因不能提供有效证据而败诉。这类问题在一些地方屡有发生,不仅造成工作被动,且也影响了安监执法人员的形象。
主要问题 证据的收集与运用
我国《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的有关条款均对执法过程中的证据收集与运用有明确的规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的具体行政行为,必须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证据确凿、处理适当、程序合法,以确保行政处罚的合法性。在行政处罚案件中,证据成为证明当事人违法事实及行政机关进行行政处罚合法性的核心。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应当对其执法行为依法承担举证责任。但由于一些安监执法人员不熟悉行政执法证据规则,或因为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其相应的配套规章尚不完善,在证据收集与运用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取证质量不高,证据不充分
长期以来,安全生产违法案件存在着“重口供,轻事实材料”的现象,证据材料中只有询问笔录,不足以认定事实,不符合“以事实为依据”的行政执法原则;有的检查报告中提到安全生产投入不足等违法行为,而询问笔录中却对此违法事实只字未提,甚至证据材料中也没有相应的佐证材料。
取证程序不规范,甚至不合法
对于什么是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不同类别的安全生产行政案件应当收集哪些证据,或应证明到何种程度等基本问题,我国目前没有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因此,在收集证据过程中,有的检查人员超越检查范围进行检查;有的不注重行政相对人的申述、申辩权利,甚至有的执法案件是先做出执法行为,后取证,甚至是进入复议、诉讼环节才取证。
取证方式相对单一
现行的行政法律、法规制约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调查取证的能力、手段、保障措施,实际工作中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比起司法机关在调查取证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行政执法证据的取证方式主要集中在各种书证复印件、询问笔录、视听材料,而物证、鉴定结论和现场笔录等证据形式相对较少,致使证据来源面窄,证据的证明力较差。
盲目堆砌证据,缺乏必要的整理说明
有的案件较复杂,收集了大量证据;但大多存在着不能对所收集的证据根据具体证明对象进行分类整理的现象,而只是进行简单的堆砌。如有的检查报告和处罚决定书中只叙述认定的案件事实,而对所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依据的证据、认定过程和认定理由不进行说明;还有的案件中所收集的证据之间存在相互矛盾的情况,对于采信了哪些证据,不采信哪些证据,具体理由是什么,均不作说明。
对策之一 证据的收集与固定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证据收集与固定,是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其执法人员,为查明案件真实情况而运用法律许可的方法和手段,按照一定的程序,发现、采集、提取证据的活动。收集及固定证据的目的,在于查明安全生产违法案件真实情况,这是查处安全生产行政违法案件的基础。
现场检查 《行政处罚法》第36条规定了行政检查:“……行政机关发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的,必须全面、客观、公正地调查,收集有关证据;必要时,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进行检查。”《安全生产法》第56条规定:“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对生产经营单位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第27条规定:“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人员对与案件有关的物品、场所进行勘验检查时,应当通知当事人到场,制作勘验笔录,并由当事人核对无误后签名或者盖章。当事人拒绝到场的,可以邀请在场的其他人员作证,并在勘验笔录中注明;也可以采用录音、录像等方式记录有关物品、场所的情况后,再进行勘验检查”。
可以说,现场检查是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的常规手段。现场检查的任务主要是查明案件的现场状况,获取现场证据。通过现场检查,可以直接获得与案件有关的物证、书证,还能制作现场检查笔录。在现场检查获得证据的过程中,必须要有2名以上(含2名)持有省政府颁发的《行政执法证》的执法人员进行检查,并应向当事人或有关人员出示证件。当事人或见证人必须在现场检查笔录上签字或盖章。
先行登记保存
《行政处罚法》第37条规定:“……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第26条对先行登记保存的要求作了明确规定。证据先行登记保存作为行政执法调查取证的专门方法,在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使可能灭失的证据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证据,提前得到有效的固定,防止因自然或人为因素而失去某些有效证据。使用证据登记保存的方式固定证据时,必须经过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负责人批准,并在7日之内作出处理决定,在此期间,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不得销毁或者转移证据。
抽样鉴定
《行政处罚法》第37条规定:“行政机关在收集证据时,可以采取抽样取证的方法。”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第26条对抽样取证也作了基本相同的规定。对于抽样取得的证据,行政执法机关委托或聘请具有安全生产鉴定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相关的技术鉴定,对专门性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后作出结论性意见,这就是鉴定结论。
在抽样送检获得鉴定结论的过程中,抽样提出物证时应开具物品清单,由2名以上(含2名)办案人员和2名以上(含2名)见证人签字或盖章,同时送检样品需要双方认可;要委托或聘请具备相应资质要求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报告必须符合有关形式上的要求,如应当载明委托人和委托鉴定的事项、向鉴定部门提交的相关材料、鉴定的依据和使用的科学技术手段、鉴定部门和鉴定人鉴定资格的说明,并应有鉴定人的签名和鉴定部门的盖章等。
调查询问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第24条规定:“……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应当如实回答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人员的询问,并协助调查或者检查,不得拒绝、阻挠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案件在任何时候都可以采用此方法进行调查。安监执法人员通过询问当事人,听取当事人对案件情况的陈述,并记录下来作为一种证据,就是询问笔录。安监执法人员通过询问其他了解有关案件情况的人,记录下来作为一种证据,就是证人证言。在调查询问取得相关证据时,必须要有2名以上(含2名)持有省政府颁发的《行政执法证》的执法人员进行询问,并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证件,表明身份和调查目的;在向案件有关证人取证时,应当个别进行,并对证人说明不得提供伪证或隐匿证据,同时证人的证言材料应交证人核对无误后签字或者盖章;询问当事人时应制作笔录,笔录允许当事人提出修改补充,经核对无误后,当事人须逐页签字或盖章,当事人拒绝签字或盖章的,办案人员应在询问笔录上注明情况。
调取或索取有关资料并进行复制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第25条规定:“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人员应当收集、调取与案件有关的原始凭证作为证据。调取原始凭证确有困难的,可以复制,复制件应当注明„经核对与原件无异‟的字样和原始凭证存放的单位及其处所,并由出具证据的人员签名或者单位盖章。”
在调取或索取有关资料时,调取或索取的材料须是与案件有关的资料,并由提供人在原件或复制件上签字或盖章,以证明该证据来源或进行确认;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提供个人隐私的资料,行政执法人员应为其保密,否则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拍摄、录音、录像等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第27条规定:“……也可以采用录音、录像等方式记录有关物品、场所的情况后,再进行勘验检查”。
根据行政处罚及诉讼的证据要求,在取得视听证据时,拍摄、录音、录像时应公开进行,以偷拍、偷录、窃听等手段获取的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证据材料不能作为定案依据。拍摄、录音、录像时一般不作单独的调查取证方法,而作为其他调查取证时的辅助形式或补充,因此,保存有关资料的原始载体,注明制作方法、时间、制作人和证明对象等,声音资料应附有该声音内容的文字记录。
另外,在收集和固定证据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确定相对人证据的收集,此项证据是至关重要的,也是首要的。公民的则需有其身份证,法人或其他组织的,需有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受委托人需有委托书;当证据中的相对人确定有冲突时,需有其他证据排除冲突;各证据中的相对人能互相印证为同一主体。同时,证据一定要合法。证据必须是由执法人员依照法律的规定程序,进行收集、固定、保全的。
对策之二:证据的正确运用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第3条规定:“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也就是说安监执法人员在具体执法办案中要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其核心内容就是证据必须具有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证据链完整闭合。
用来证实违法事实的每一个证据应是可定案的证据
可定案的证据必须具有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合法性是指可以作为证据的事实材料不仅要符合法定的表现形式,而且取得证据的方法要合法。在安全生产行政执法过程中,安全生产监管部门不得采用违法的手段取得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等证据;同时,证据必须符合法定的7类表现形式,否则,所作出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关联性是指证据须与违法事实相关联,与违法事实无关、无关紧要、过于重复的证据不能作为案件定案的依据。真实性是指证据事实须客观存在,被处罚当事人不予认可的复印件、复制品,被当事人或他人进行技术处理、无法辨明真伪的证据材料,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证人证言等证据,不能视为该证据真实存在,不具有法律效力。
证据在整个行政执法过程中应形成证据链 从行政执法程序的受理——调查取证——审理——执行——结案5个环节中不难看出,每一步程序都涉及获取相关证据和纪录。案件的受理程序应有投诉人、接待人、主管领导的批示,有关纪录证据或案发现场的有关纪录证据;调查取证应获取大量的人证、物证、视听材料、证人证言、行政相对人陈述,调查笔录、现场勘验检查笔录、检验检定或鉴定结果等证据;审理环节可涉及审理纪录、证人证言、行政相对人陈述以及行政相对人提供的各种证明资料、文件等证据;执行环节肯定有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通知,需要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案件,还应有申请强制执行申请书,以及执行情况的纪录证据;结案程序反映的是案件已执行完毕,应有结案申请表,并有同意和批准结案相关部门、领导的签字纪录。以上程序中的证据形成了最后归档程序的证据链。
证据应随案卷一起存放
不能随文书装订立卷的证据,应当放入证据袋中,随卷归档,并在证据袋上注明证据的名称、数量、提取时间、地点等内容;不能随文书立卷装订的录音、录像或者实物证据,需在证据材料备考表中注明录制的内容、数量、时间、地点、责任人及存放地点等内容。
第五篇:浅谈先行组织者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浅谈先行组织者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浅谈先行组织者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论文摘要] 先行组织者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D.P.Ausubel)于20世纪末60年代初提出的一个概念。根据奥苏伯尔的经典解释,组织者是先于学习材料呈现之前呈现的一个抽象概括水平较高的引导性材料。它分为陈述性组织者和比较性组织者两种。由于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材料呈现之前呈现的一个引导性材料,因此它成为导人新课的一种有效工具。本文主要从语文课堂的导入新课入手,浅谈先行组织者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主 题 词] 先行组织者 语文课堂 导入新课
一、先行组织者的阐述
先行组织者(advance organizer)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D.P.Ausubel)于20世纪末60年代初提出的一个概念。根据奥苏伯尔的经典解释,组织者是先于学习材料呈现之前呈现的一个抽象概括水平较高的引导性材料。组织者可以是一个概念、一条定律;或一般概括性说明文字,它是新知识与旧知识发生联系的桥梁。组织者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相联系,提供一个能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的一般观念,为学习新观念提供一个“观念固定点”,使新知识顺利地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有效地促进演绎教学,帮助学习者组织要学习的材料。
先行组织者策略是奥苏贝尔学习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从“组织者”一词演化而来的。奥苏贝尔认为,促进学习和防止干扰的最有效的策略,是利用适当相关的和包摄性较广的、最清晰和最稳定的引导性材料,这种引导性材料就是所谓的组织者。由于这些组织者通常是在呈现教学内容本身之前介绍的,目的在于用它们来帮助确立学习的方向,因此又被称为先行组织者。奥苏贝尔认为,先行组织者有助于学生认识到,只有把新的学习内容与已有的认知结构中特别相关的部分联系起来,才能有意义地获得新的知识。
简单来讲,先行组织者是用来引出一个主题的策略。它可以帮助学生预知将要学习的内容,帮助他们在“已经知道的”与“需要知道的”知识之间架起认知的桥梁,并且帮助他们储存、分类和整理学习的内容,以便他们记住和未来使用。
二、先行组织者的分类
先行组织者分为陈述性组织者和比较性组织者两种。
陈述性组织者是指可以帮助学生同化新知识的引导性材料,一般在不太熟悉学习材料的情况下使用,它是可以帮助学生同化新知识的引导性材料。例如:在教学《开国大典》一文时,老师考虑到开国大典离现在已经有五十几年了,理解上可能回出现偏差,于是在课前向学生介绍大量有关开国大典的背景资料。通过这些组织者,把同学们带到了那个久远的年代,仿佛身临起境,成为了广场中的一员,亲眼目
浅谈先行组织者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睹了这一盛况,感受到了新中国人民的无限自豪。因而这个组织者为学生学习《开国大典》这篇课文提供了同化新知识的认知框架,有利于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比较性组织者是指可以帮助学生辨析新旧知识异同的引导性材料,一般用于学习材料比较熟悉的情况。例如:一位教师在教《林海》时有这样的这样开场:“同学们,以前你们学过《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课文先概括地写小兴安岭树木成林,几百里连成一片的壮美景致,然后分述春夏秋冬四个不同季节中小兴安岭的不同特点,而且对春天的绿叶、河水,夏天的晨雾、野花,秋天森林中的物产,冬天的风雪、动物,作了具体的描写。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林海》一课,也基本上是这样写的,但它比《美丽的小兴安岭》写得更具体细致,更生动形象,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注意加以比较,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这个组织者既有对旧课知识的复习,又有新课教学目的之明确要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辨析新旧知识异同的认知框架,同样有利于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三、先行组织者在语文课堂中的作用
由于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材料呈现之前呈现的一个引导性材料,因此它成为导入新课的一种有效工具。导入新课可以广义地理解为一门语文课的导言课、一个语文教学单元的引言部分、一堂语文新课的导入与课堂内先后内容的衔接与过渡。本文主要从语文课堂的导入新课入手,浅谈先行组织者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导入新课即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它的目的只有一个,即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去动用自己的各种感官获得知识,发展智力,提高技能”。
将先行组织者原理运用于语文新课导入设计,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开篇引趣,诱发好学之乐。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力,激发学生兴趣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力措施。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导入新课,如果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必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教师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创设出好的课堂开头,从上课一开始就能深深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点燃起学生知欲望的火花,使他们能情绪饱满地主动地去接受新知识。如教师在执教《金色的脚印》一课时,通过师生交流对话引出话题:“狐狸是不是狡猾的代名词?”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小小的话题,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探知答案的欲望。
第二,引起注意、迅速集中思维。学生由课前玩的状态到真正去接受知识是有一个时间差的,如果教师精心设计导入语,把握好这个时间差的过渡,就能迅速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来。例如于漪老师在教朱自清散文《春》时,讲了这样一段话:”一提到春啊,我们就会想到春光明媚,绿满天政,鸟语花香,万象更新。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都用浓墨重新描绘过春,歌颂过春,现在想一想,我们学习过
浅谈先行组织者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哪些描绘春的诗句?当学生们回忆诗词以后,她接着引导:“我们现在就生活在阳春三月里,但我们自己往往会面不知春。那么我们来看朱自清先生是怎样描绘春天景物的色彩姿态的。”这样的组织者很自然地将学生的注意与兴趣引入到了新课《春》的学习上,调动了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将教的目标转化为学的需求,从而更迅速的集中了学生的思维。
第三,帮助学生建立认知框架,顺利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学习的过程是自我生成的过程,这种生成是他人无法取代的,是由内向外生长,而不是由外到内的灌输,其基础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先行组织者将学生“已经知道的”和“将要知道的”衔接起来,帮助学生在以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接受新的知识。因此,“先行组织者的运用,能够从外部影响学生的语文认知结构,帮助学生提取旧知识,建立有利于同化新知识的认知的框架,实现语文认知行为或技能的有效改变,因而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顺利实现语文课堂教学任务”。
例如:执教《比尾巴》这一课。上课开始,教师出示一组各种动物尾巴的图片。
师: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小壁虎借尾巴》,今天我们再来认一认,这些又是谁的尾巴?
生:壁虎、牛、鱼、燕子------(板书:尾巴)
师:这些动物的尾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引导学生说说这些尾巴的作用)
师:同学们,今天一大早,老师收到了一封来自大森林的信,你们想知道内容吗?让我们打开信看一看。(一年级的小朋友们,大家好!我们是大森林里的小动物。今天,要举行“比尾巴”比赛,为了这场比赛,我们小动物都准备了好久,谁都说自己的尾巴美,都想参加。我们知道,你们都是爱学习的好孩子,对我们动物尾巴的功能可了解了,所以,想请你们来做裁判,不知道你们愿意吗?)揭示课题。
教师用一封来自大森林的信把新旧知识巧妙的联系起来,唤起学生的学习经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
由此可见,语文教师在上新课之前运用适当的导入语,能使课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里所谓的“适当的导入语”是指“导语要导到新课学习的主要内容上,导到学生心坎上。这样,才能起到敲山震虎,顺风拉帆的作用。”哗众取宠,天南地北,离题万里的导入语,不仅起不到导入新课的作用,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课堂氛围,阻碍教学任务完成,难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学习运用先行组织者策略,掌握新课导入的技能显得犹为重要。
四、语文课堂中常见的新课导入方法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导语则处于这门艺术的聚焦之处。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般说来,一堂精彩的语文课,语文教师在上课前总会有一段导入语,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对新课
浅谈先行组织者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学习的兴趣与注意,使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促使学生的语文认知能力实现预期变化。以下笔者将结合本次教育见习例举一些常见的、名师们常用的几种新课导入方法:
1、故事传情
乐意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如在教授《赠汪沦》一诗时,将与本诗相关的资料整理成一个动人的小故事:
李白一生既喜欢做诗,也很喜欢喝酒和游历名川大山,有个叫汪伦的人非常仰慕他的才华,很想与他结为朋友。于是就写了一封信托人带给李白,上面写道:“先生,您喜欢游览吗?这里有十里桃花;您喜欢喝酒吗?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一看,呀!这么好的地方,我得去看看。可是到了那里,既不见十里桃花,也不见万家酒店,李白疑惑不解。汪伦解释说:“十里桃花是十里外有个桃花渡口,万家酒店是有个姓万的人开了一家酒店,并不是一万家酒店。”李白恍然大悟,他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被汪伦的幽默与风趣逗得哈哈大笑起来,两人一见如故。在以后的几天里,汪伦每天盛情款待李白,并带他游遍了当地的名山胜景,他们一起饮酒作诗,情趣相投,短短几天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临别时,汪伦踏歌相送,李白被他的真诚深深地感动了,即兴吟诗一首。
精彩的故事作为开场学生很容易就进入了这首诗的学习状态,而且干劲十足!
2、插图导入
插图把文字信息转化作可观、可感的图像,使课文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运用插图导入课文,使用恰当的语言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可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力。插图导入,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课文中的插图,也可以利用精心选取的,或者自己专意创作的画图来进行课堂导入。这种方法在小学低年级,特别是一年级广泛使用。
3、审题导入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学生接触文章的第一步。透过标题,可以看到课文精巧的构思。审题导入主要是帮助学生通过对标题的讲解分析,理清线索,摸清思路,从总体上抓住文章的主旨,把握文章的大概内容。
4、温故导入
子曰:“温故而知新。”回顾过去学过的相关知识,不仅能唤起学生对旧知的记忆,而且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前所举的《林海》就属于这种方式。
5、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是教师在课堂中酝酿气氛,让学生触景生情,诱发出某种情感。使学生以最佳的学习心理去获取知识,让他们尽快进入课文角色,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可通过语言描绘或者借助于声像技术电教手段,创设出课文情境,激起学生乐学的情趣,使他们带着愉悦的情感步入课文的意境。
浅谈先行组织者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6、引用导入
语文教师恰当地引用与课文相关、学生可以接受的诗词、对联、名言警句,并且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以此来丰富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如文德路小学的Y老师在上《匆匆》一课时用多媒体展示出孔子的名言“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学生通过这句名言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了时间的匆匆。
7、设置悬念
孩子们天生就好奇,如能够通过设置悬念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激起对新课学习的强烈愿望,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级教师于永正教学《燕子使楚》时,就是用这样一个充满悬念的故事开头的:“春秋末期,齐国有个外交官,名叫晏子。他个子很矮。一天,齐王派他到势力强大的楚国去。楚王想污辱他,叫人把城门关了在城门旁边挖了个洞,让晏子从洞中进去。晏子一听,冷笑一声,说了几句话。楚王听说以后,面红耳赤,只得开了城门。晏子说的是什么话?请翻到第18页„„”设置的问题,成了学生阅读思维的催化剂,将学生引入求知的学习境界。
当然,在新课导入语的设计上,除上述示例外,经常使用的导入方法还有好多,比如音乐激趣、简介导入、描摹景物、板书引路、猜谜激趣、背景导入、作业导入,等等。但是,任何一种导语设计,都要为课堂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服务,都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与教学的主要内容紧密相联。具体说来,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二概括性要高,语言和形式应恰当、准确;三是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路。
五、结束语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使用先行组织者,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并能促进学习的迁移。因此,作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大胆地应用先行组织者,充分发挥先行组织者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3]张利冰.对先行组织者策略的一些认识.[J].2005(4)[4]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5]张文贵.语文课堂提问浅论[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0,(4):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