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城管执法中关于行政处罚简易程序执行的体会
[在城管执法中关于行政处罚简易程序执行的体会] <> 在城管执法中关于行政处罚简易程序执行的体会
当前,重实体轻程序的思想在我国行政执法人员中比较普遍,在城管执法中关于行政处罚简易程序执行的体会。虽然执法依据和处罚本身没有错误,但由于执法程序的缺失,往往导致在行政诉讼中败诉,给社会造成执法人员水平低、素质差的错觉,影响了执法形象。
一、简易程序中,执法人员的执法程序缺失
行政处罚的程序有三种:简易程序、一般程序、听证程序。简易程序在行政执法工作适用比例高,容易引发争议,是执法人员不得不慎重对待的一种最重要的处罚程序。5月21日,《法制日报》曾报导过一起倍受法律界瞩目的行政诉讼案件:郑州市城管执法人员在巡查中,发现宋某私家车违章停放在人行道,因车主不在场,执法人员便锁定了车辆,在车窗贴上罚单,通知宋某到执法局接受处罚。宋某以执法程序违法为由将执法局起诉到法院,经审查,法院判决执法局败诉。无独有偶,深圳律师袁某违章停车被城管执法人员锁扣,并在车窗上张贴通知:“车辆违章停放已被锁扣,请与城管监察大队联系”。袁某交了罚款后,不服处罚行为,起诉到法院。深圳市福田区法院判决该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败诉。
上述两个案件中,执法人员适用的都是简易处罚程序,因简易程序比一般程序、听证程序相对简单,许多执法人员只看到了其“简易”的一面,而忘了其“程序”的规定。按照《行政处罚》第31条规定,行政机关在做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做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第32条规定,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证据成立的,行政机关应当采纳。
对照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行政处罚简易程序存在的违法现象主要有:未出示证件、表明身份;未说明理由、告知权利、听取意见;未当场制作并送达处罚决定书;违反规定直接收取罚金;未备案等。
二、导致执法程序缺失的主要原因
简易执法程序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执法人员思想作风过硬、执法机关制度不健全、监督不到位等。
(一)执法程序意识淡薄,执法程序缺失。
执法人员想当然地认为,简易程序就可以“一简到底”,在执法中三步并作两步走,没有出示证件、表明身份、说明理由等便直接进行处罚,使被处罚人应当享有的合法权利被“简易”掉,如了解执法人员身份的权利,当面被告知处罚事实、理由和依据的权利,当面陈述与申辩的权利等。而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机关即使在适用简易程序时,也必须按法定的程序进行,缺失任何一道程序的行政处罚都是违法的。
(二)官本位思想严重,服务意识差。
“官本位”思想表现在执法就是管人、执法就是“罚款”的思想上。在行政执法中只重视自己的权利,忽视自己应尽的义务。依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执法机关在简易程序中所承担的主要义务有:向被罚人当面表明身份的义务,查清事务的义务,处罚决定做出前告知被处罚事实、理由、依据、权利的义务,当面听取被处罚人意见的义务,当面交付处罚决定书的义务等,心得体会《在城管执法中关于行政处罚简易程序执行的体会》。执法人员在行使处罚权时必须履行这些义务,热衷于权力而忽视义务势必造成执法违法。
(三)执法程序制度不健全,操作性不强。
《行政处罚法》对简易程序作了比较原则的规定,在具体执法过程中还需要有关部门根据法律作出详细的规定。否则,执法人员很可能无所适从,难免犯些错误。此外,执法机关在创造新的执法方法和模式时,也可能由于执法程序制度不健全,而损害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利。
(四)监督不到位,执法行为得不到有效监督。
执法监督是我国法律监督的一种,要保证其实效性,必须有相应的配套措施作保证,否则,执法行为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就会出现权力膨胀,产生乱罚款、乱执法的违法乱纪现象。
三、防止执法程序缺失的对策
(一)强化培训学习,提高依法执政的水平。一是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进一步强化行政执法人员特别是一线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二是加强一线执法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尤其是要对行政处罚简易程序中暴露出的问题,采取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的方法,有针对性地搞好交流,相互取长补短,杜绝违法现象的重复发生;三是对执法人员进行严格的考核,合格者上岗,不合格者待岗。对行政执法人员的考核应当把好五关:立案标准关、调查取证关、履行告知义务关、依法提出处罚决定关、规范法律文书关。
(二)加强思想教育,提高服务意识。
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动力,结合行政执法的工作实际,深入开展“文明执法树形象”学习教育活动,在执法人员中明确执法就是服务的思想,依法行政,文明服务。要充分认清开展学习教育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确保学习教育活动不走形式,不走过常要以“创优、争先”为主题,开展优质服务活动,促使执法人员自觉改进服务质量,争创文明模范,要建立与执法服务对象的联系机制。及时收集信息,努力改进工作,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执法对象的满意率。
(三)健全各项制度,规范执法程序。要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建立健全行政处罚分级管理和备案制度、行政处罚错案追究制度、行政处罚证据及暂扣制度物质保存制度、法律文书使用归档制度等,形成一套完整的执法管理制度,使执法工作的全过程有章可循。在制定制度的过程中,要注意按照职责分工,切实把行政执法过程中的各项工作用责任制的形式加以规定,保证各项工作的落实。对落实行政执法制度的情况,要通过定期开展检查评比,肯定成绩,纠正不足,规范执法程序。
总之,在对待简易程序问题上,要依法办事,“简易”与“程序”并重,不能取其“简易”而舍弃“程序”,出现执法违法的现象。
第二篇:在城管执法中关于行政处罚简易程序执行的体会
<>
在城管执法中关于行政处罚简易程序执行的体会
当前,重实体轻程序的思想在我国行政执法人员中比较普遍。虽然执法依据和处罚本身没有错误,但由于执法程序的缺失,往往导致在行政诉讼中败诉,给社会造成执法人员水平低、素质差的错觉,影响了执法形象。
一、简易程序中,执法人员的执法程序缺失
行政处罚的程序有三种:简易程序、一般程序、听证程序。简易程序在行政执法工作适用比例高,容易引发争议,是执法人员不得不慎重对待的一种最重要的处罚程序。
5月21日,《法制日报》曾报导过一起倍受法律界瞩目的行政诉讼案件:郑州市城管执法人员在巡查中,发现宋某私家车违章停放在人行道,因车主不在场,执法人员便锁定了车辆,在车窗贴上罚单,通知宋某到执法局接受处罚。宋某以执法程序违法为由将执法局起诉到法院,经审查,法院判决执法局败诉。无独有偶,深圳律师袁某违章停车被城管执法人员锁扣,并在车窗上张贴通知:“车辆违章停放已被锁扣,请与城管监察大队联系”。袁某交了罚款后,不服处罚行为,起诉到法院。深圳市福田区法院判决该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败诉。
上述两个案件中,执法人员适用的都是简易处罚程序,因简易程序比一般程序、听证程序相对简单,许多执法人员只看到了其“简易”的一面,而忘了其“程序”的规定。按照《行政处罚》第31条规定,行政机关在做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做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第32条规定,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证据成立的,行政机关应当采纳。
对照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行政处罚简易程序存在的违法现象主要有:未出示证件、表明身份;未说明理由、告知权利、听取意见;未当场制作并送达处罚决定书;违反规定直接收取罚金;未备案等。
二、导致执法程序缺失的主要原因
简易执法程序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执法人员思想作风过硬、执法机关制度不健全、监督不到位等。
(一)执法程序意识淡薄,执法程序缺失。
执法人员想当然地认为,简易程序就可以“一简到底”,在执法中三步并作两步走,没有出示证件、表明身份、说明理由等便直接进行处罚,使被处罚人应当享有的合法权利被“简易”掉,如了解执法人员身份的权利,当面被告知处罚事实、理由和依据的权利,当面陈述与申辩的权利等。而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机关即使在适用简易程序时,也必须按法定的程序进行,缺失任何一道程序的行政处罚都是违法的。
(二)官本位思想严重,服务意识差。
“官本位”思想表现在执法就是管人、执法就是“罚款”的思想上。在行政执法中只重视自己的权利,忽视自己应尽的义务。依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执法机关在简易程序中所承担的主要义务有:向被罚人当面表明身份的义务,查清事务的义务,处罚决定做出前告知被处罚事实、理由、依据、权利的义务,当面听取被处罚人意见的义务,当面交付处罚决定书的义务等。执法人员在行使处罚权时必须履行这些义务,热衷于权力而忽视义务势必造成执法违法。
(三)执法程序制度不健全,操作性不强。
《行政处罚法》对简易程序作了比较原则的规定,在具体执法过程中还需要有关部门根据法律作出详细的规定。否则,执法人员很可能无所适从,难免犯些错误。此外,执法机关在创造新的执法方法和模式时,也可能由于执法程序制度不健全,而损害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利。
(四)监督不到位,执法行为得不到有效监督。
执法监督是我国法律监督的一种,要保证其实效性,必须有相应的配套措施作保证,否则,执法行为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就会出现权力膨胀,产生乱罚款、乱执法的违法乱纪现象。
三、防止执法程序缺失的对策
(一)强化培训学习,提高依法执政的水平。
一是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进一步强化行政执法人员特别是一线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二是加强一线执法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尤其是要对行政处罚简易程序中暴露出的问题,采取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的方法,有针对性地搞好交流,相互取长补短,杜绝违法现象的重复发生;三是对执法人员进行严格的考核,合格者上岗,不合格者待岗。对行政执法人员的考核应当把好五关:立案标准关、调查取证关、履行告知义务关、依法提出处罚决定关、规范法律文书关。
(二)加强思想教育,提高服务意识。
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动力,结合行政执法的工作实际,深入开展“文明执法树形象”学习教育活动,在执法人员中明确执法就是服务的思想,依法行政,文明服务。要充分认清开展学习教育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确保学习教育活动不走形式,不走过常要以“创优、争先”为主题,开展优质服务活动,促使执法人员自觉改进服务质量,争创文明模范,要建立与执法服务对象的联系机制。及时收集信息,努力改进工作,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执法对象的满意率。
(三)健全各项制度,规范执法程序。要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建立健全行政处罚分级管理和备案制度、行政处罚错案追究制度、行政处罚证据及暂扣制度物质保存制度、法律文书使用归档制度等,形成一套完整的执法管理制度,使执法工作的全过程有章可循。在制定制度的过程中,要注意按照职责分工,切实把行政执法过程中的各项工作用责任制的形式加以规定,保
证各项工作的落实。对落实行政执法制度的情况,要通过定期开展检查评比,肯定成绩,纠正不足,规范执法程序。
总之,在对待简易程序问题上,要依法办事,“简易”与“程序”并重,不能取其“简易”而舍弃“程序”,出现执法违法的现象。
第三篇:对行政处罚简易程序运用于文化市场行政执法的思考
对行政处罚简易程序运用于文化市场行政执法的思考
陈耀
发布时间:2008-08-04 08:59:58点击: 1158次
【字号大中小】【打印】【关闭】
摘要:行政处罚简易程序既可以节省行政执法的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又减少了不必要的行政程序对文化行政机关及当事人的拖累,但行政处罚简易程序不是调查取证的简易,也不是告知程序的简易。
关键词:行政处罚简易程序实体取证程序告知
行政处罚简易程序是指在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的情况下可以在规定的范围内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它与一般程序构成了行政处罚程序。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实施以来,出于对多方面因素的考虑,在文化市场行政执法中,普遍采用行政处罚一般程序,而很少使用行政处罚简易程序。如今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工作面临着面广量大、人少任务艰巨的严峻形势,就更要求我们创新执法手段,提高行政效率,因而我们要把法律赋予的程序用起来,并且用好。
文化行政处罚的简易程序具有简便、灵活、快捷的特点,既节省了行政执法的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又减少了不必要的行政程序对文化行政机关及当事人的拖累,一些文化行政执法机关已经将其运用于实际执法办案当中。以下笔者结合案例就行政处罚简易程序运用于文化市场谈谈自己的思考。
【案例】某地文化市场执法大队的两名执法人员出示执法证件对一网吧的检查,发现一名上网消费者未携带有效身份证件,网吧法定代表人当场承认未按规定核对登记该名上网消费者的有效身份证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的规定,执法人员运用简易程序,将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依据、拟处罚的种类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口头告知了该网吧的法定代表人,填写了预定格式、编有号码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当场交付当事人。
以上可以说是文化市场行政执法简易程序的典型案例,我们从该行政处罚的实体和程序两方面对它进行分析。
一、行政处罚的实体要求
行政处罚法对简易程序实体部分的规定是“违法事实确凿”。“违法事实确凿”包含着两方面的意思:一是违法事实清楚;二是证据确凿.但这两方面又是合而为一的,换句话说,违法事实确凿就是能够证明当事人具有违法行为的证据确实、充分,并具有排他性。以下暂且将事实和证据分开进行分析。
首先,案件事实清楚
笔者认为该处罚对违法行为的认定经不起推敲,不符合违法事实确凿的条件。可能有人会问,没有带身份证的消费者在网吧上网被执法人员当场查获,网吧的法定代表人也当场承认了未按规定核对登记该名上网消费者的有效身份证件的违法行为,可谓人赃并获,执法人员对其违法行为的认定和处罚就如板上钉钉,不容抵赖。让我们回过头再分析一下案例。上网消费者未携带有效身份证件是执法人员检查时发现的情况,这只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究其原因有两个:一种情况该上网消费者是成年人,但由于某种原因没有带身份证;另一种情况该上网消费者是未成年人,尚未取得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已经取得,但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显示其尚未成年,所以不敢出示。在尚未调查确认其是何种原因的情况下,我们是否可以直接认定为未按规定核对登记上网消费者的有效身份证件,并认为“违法事实确凿”?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必须查明违法事实;违法事实不清的,不得给予行政处罚。类似于案例中情况也是简易程序运用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执法人员往往出于办案效率等方面的考虑、有意无意地回避了案件中的其他可能性,在没有穷尽其他可能的情况下草率地定案,无异于将一枚枚定时炸弹埋在我们地案件中。
其次,案件证据确凿
笔者认为上述案例缺乏必要的证据支持,甚至可以说毫无证据可证。有人会问用简易程序要不要固定证据?行政处罚法和相关法律法规都没有具体规定,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如今的执法实践中,仅依靠执法人员亲眼所见和当事人当场口头承认就认定违法事实的执法已经站不住脚了,法律意义上的违法事实必须要有证据予以证实。
笔者认为,简易程序并不是调查取证上的简易,其立法目的是为了免去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律依据处罚较轻且危害不大的行政案件也须层层审核审批的繁琐程序,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对当事人不必要的拖累。
简易程序是针对违法事实确凿、处罚较轻的情况设置的。这种程序具有手续简单、效率较高以及执法人员当场给予处罚等特点。但确凿的违法事实也应当通过充分的证据来反映,且行政处罚的举证责任也只能由行政执法机关来承担。《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对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然而,一旦进入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的程序,仅凭一张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机关又如何举证?这方面郑州城管执法和昆明交警在对行政处罚简易程序的诉讼中败诉已经是我们地前车之鉴。简易程序既没有规定案件调查人员与作出处罚决定的执法人员相分离,也没有明确要求执法人员一定不得少于两人。事实上,作出处罚决定的执法人员是融调查身份与决定身份于一体的,不仅如此,还将执法人员与案件的证人相混同,执法人员既是案件的处理人,同时也
是案件的证人。那么,在别无其他证据的情况下,能否以单个的执法人员单方面的证言作为定案的根据?答案如果是肯定的,岂不是助长了个人擅断、扩大了自由裁量权运作的空间吗?由此来看,加强简易程序中的证据固定是十分必要的。
二、行政处罚的程序要求
行政处罚的法定程序有很多,本文着重对简易程序中的行政处罚告知程序进行分析。
(一)在简易程序中行政处罚告知程序的必要性。
笔者认为,行政处罚简易程序无论是简易程序还是一般程序,均应适用告知程序,其理由是:
1、从法律规定看,行政处罚法的第五章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是行政处罚决定程序的总的规定,即具有总则的意义。第五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作为具体程序,属分则的内容。根据法律规范总则指导分则的一般原理,第三十一条规定的告知程序应当适用于分则中的简易程序和一般程序。
2、从设立告知程序的目的看,就是要做到处罚公开和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简易程序虽然是针对的事实清楚,违法行为尚不严重的情形,但执法人员当场作出的决定仍然是行政处罚,对违法行为较轻的当事人不适用告知程序,不符合立法目的。故在简易程序中执法人员仍应履行告知程序。
(二)在简易程序中行政处罚告知内容的规范性。
笔者认为案例中的告知内容就值得商榷。实践中,行政机关在告知拟处罚结果时,往往有以下几种情形:(1)告知拟处罚的所有种类。(2)告知拟处罚的上限、下限。(3)告知拟处罚的单一处罚种类。出现上述三种情形,行政机关的理由是法律未对告知处罚结果详加规定,考虑到在正式作出处罚前留有余地,仅原则地告知拟处罚内容与法不悖。笔者认为,上述几种告知情形均不符合法定要求,应视为未履行告知义务。其理由是:虽然从形式上看,行政机关履行了告知义务,但实质上未能让当事人充分行使申辩权。当事人无从知晓其将要承担的具体的行政法律责任,致使其无法申辩和不敢申辩。故其实质是剥夺了当事人的程序性权利,有违告知程序的立法本意。
(三)简易程序行政处罚告知的形式
案例中的口头告知会给以后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留下隐患。
笔者认为文化行政案件运用简易程序不仅要做好告知程序,而且要当场填写行政处罚事先告知笔录予以书面告知。因为简易程序行政处罚同样受到《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的约束,若当事人对简易程序行政处罚提起行政复议或诉讼,举证的责任要由行政执法机关来承担,口头告知程序若没有采取法定的证据形式予以
固定,执法机关以什么来证明行政处罚的程序合法。
当前,重实体轻程序的思想在我国行政执法人员中比较普遍。虽然执法依据和处罚本身没有错误,但由于执法程序的缺失,而导致在行政诉讼中败诉,就会给社会造成执法人员水平低、素质差的错觉,影响我们文化市场行政执法的形象。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我们文化行政处罚的简易程序的操作流程可以如下:
1、两名以上执法人员出示证件依法检查;
2、对相关证据拍照或摄像固定;
3、制作询问笔录被询问人签字;
4、制作现场检查笔录,由当事人签字确认;
5、制作行政处罚事先告知笔录,告之当事人违法事实,处罚理
由和依据,听取申辩。
6、填制行政案件处罚决定书,当事人签字后,当场交付执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释义》李岳德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
2、《中国行政法学新理念》作者刘莘、马怀德、杨惠基,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
3、《比较行政程序法》作者应松年,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
4、《行政处罚法新论》作者冯军,中国检察出版社出版
第四篇:徐建华城管行政执法行政处罚告知书
城管行政执法行政处罚告知书
泗执处告字〔2011〕第010070号:
本机关依法查处的 徐建华在华胜汽车检测中心(肇事车辆急救中心)院内违反规划许可建设一案,现已调查终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一、三十二条之规定,现将本机关拟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告知如下:
徐建华2000年所建营业室为临时建筑,临时建设许可证号2000年02号,核发日期为2000年12月20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十四条(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三十三条)之规定,《山东省城市临时建设、临时用地规划管理办法》第九条之规定,现已逾期,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十四条(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三十三条)之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六十四条,拟作出对临时建筑限期拆除的行政处罚。2004年徐建华所建车棚为零星建筑,零星建设许可证2004年001号,许可规模为192平方米,而实际建筑面积为313.2平方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十三条(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四十条)之规定,当事人未按规划许可条件建设,违反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十三条(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四十条)之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六十四条之规定,拟作出对当事人未按规划许可建设的建筑作出限期拆除的行政处罚。检测中心车间、厂房、办公楼等建筑当事人徐建华未办理建设工程规划
许可证,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十条(原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四十条)之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六十四条之规定,拟作出对未
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建筑限期拆除的行政处罚。对此,你(单位)依法享有陈述权、申辩权,你(单位)
可在接到本告知书三日内,向泗水县城管行政执法局进行陈
述、申辩,逾期视为自动放弃陈述权、申辩权。
地址电话
执法人员签章
年月日
当事人签章接收时间
第五篇:汕头城管理行政执法规范行政处罚
汕头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规范行政处罚
自由裁量权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促进合理行政,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广东省行政执法责任制条例》、《广东省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定》、《汕头市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规定》、《汕头市实施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规定》和《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适用的规则》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结合我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是指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依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对违法行为作出是否给予行政处罚、给予何种行政处罚和何种幅度的行政处罚决定的权限。
第三条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应当遵循处罚法定、公开、公正原则,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注重对违法行为的纠正和对违法行为人的教育。
第四条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应当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适应,遵循过罚相当的原则。对事实、性质、情节及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基本相同的违法行为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时,所适用的法律依据、处罚种类和幅度应当基本相同。
第五条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的法制机构负责对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监察机构负责对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行为进行行政监察。
第六条 各级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应当规范本机关行政处罚裁量权的行使,对按照行政处罚裁量标准办结的行政处罚案件定期进行分析、总结和评估,建立典型案例制度和效果评估制度。
第二章 裁量规则
第七条 《汕头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量化细化基准表》(以下简称《基准表》)为本规定的附件,是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标准。
第八条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时,应当综合考虑违法行为的时间、区域、面积、体积、危害后果、案件标的、主观恶性等基本要素作出裁量结果。
前款所指的裁量结果分为严重、一般、轻微三个档次,分别适用严重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轻微违法行为。
第九条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时,当事人同时具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从重行政处罚情节、且不具有从轻行政处罚情节的,一般应当按最高处罚幅度实施处罚;同时具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从轻行政处罚情节、且不具有从重行政处罚情节的,一般应当按最低处罚幅度实施处罚;同时具有从重行 政处罚、从轻行政处罚情节的,应当综合考虑,根据主要情节实施处罚。
法律、法规、规章对违法行为明确规定不予、减轻、从轻、从重行政处罚情形的,从其规定。
行政处罚实施机关应当全面、客观收集当事人是否具有不予行政处罚、减轻行政处罚、从轻行政处罚、从重行政处罚等情节的证据。
第十条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对违法行为作出罚款的处罚决定,有法定罚款幅度,裁量结果为严重、一般、轻微档次的,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
严重档次处罚:[(X-Y)×70%+Y]以上至法定最高罚款金额;
一般档次处罚:[(X-Y)×30%+Y]以上,[(X-Y)×70%+Y]以下(不含本数);
轻微档次处罚:[(X-Y)×30%+Y]以下至法定最低罚款金额。
上述公式中X为法定最高罚款金额,Y为法定最低罚款金额。按上述公式确定的罚款金额不得超过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限度。
第十一条 对同一违法行为,可以适用多部法律、法规、规章实施行政处罚的,应当遵循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的原则;当事人同一违法行为同时违反同一机关制订的效力相同的法律规范,应当遵循新法优于旧法、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并依据《基准表》的具体规定执行。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既可以单处又可以并处行政处罚的,对轻微违法行为,一般实施单处的处罚方式;对严重违法行为,优先适用并处的处罚方式。
第十二条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处罚:
(一)违法行为人违法时不满14周岁的;
(二)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发生违法行为的;
(三)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四)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处罚实施机关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一)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
(二)初次实施违法行为且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在共同违法行为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且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
(四)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五)主动中止违法行为,且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
(六)受他人胁迫实施违法行为的;
(七)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八)涉案财物或者违法所得较少的;
(九)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其他情形。
第十四条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处罚:
(一)经责令停止、纠正违法行为后,仍继续实施违法行为的;
(二)隐匿、销毁违法行为证据的;
(三)在共同违法行为中起主要作用的;
(四)违法行为造成重大社会影响或者群众反映强烈并上访的;
(五)侵害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儿童等受特殊保护群体利益的;
(六)行政处罚后一年内再次发生相同或者类似违法行为的;
(七)胁迫、教唆或者诱骗他人实施违法行为的;
(八)对举报人、证人打击报复的;
(九)国家机关通过新闻媒体、发布公告等方式明令禁止或者告诫后,仍继续实施违法行为的;
(十)阻挠执法或者谩骂、殴打执法人员的;
(十一)涉案财物或者违法所得巨大的;
(十二)违法行为造成国家、集体或者他人重大经济损失的;
(十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从重行政处罚的其他情形。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不得因当事人申辩而加重或者从重处罚。
第十五条 违法行为符合本规定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规定的不予、减轻、从轻、从重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情形或者《基准表》规定的轻微、一般、严重情节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应当遵照执行,不得擅自增设条件。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适用顺序为本规定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基准表》。
第十六条 本规定第十三条规定有减轻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情形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应当取减轻情形进行裁量。有法定罚款幅度的,在违法行为对应《基准表》规定的处罚档次给予降 档处罚;无法定处罚幅度或者违法行为符合《基准表》规定的轻微档次的,在法定罚款固定值或者法定罚款金额下限以下给予处罚。
按本规定第十三条规定有从轻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情形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应当选择轻微的处罚种类,或者在法定罚款幅度内,按照《基准表》中轻微档次进行裁量。
第十七条 按本规定第十四条规定有从重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情形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应当选择较重的处罚种类,或者在法定罚款幅度内,按照《基准表》中严重档次进行裁量。
第三章 裁量程序
第十八条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程序以及相关的执法操作规范实施行政处罚。
第十九条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先责令当事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的,应当先责令改正或限期改正,不改正或逾期不改正的,依法作出相应的行政处罚。
责令改正的期限根据案件实际确定,一般不超过三十日,情况特殊经执法机关负责人批准,可适当延长期限。法律、法规、规章有明确规定的除外。
第二十条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应当坚持公开原则,自由裁量标准应当在执法机关的网站和公告栏公告,自由裁量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外,应当允许社会公众查阅。第二十一条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人员在调查、检查、收集证据和实施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时不得少于两人。
第二十二条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在调查、检查、勘验过程中应当收集能直接支持裁量结果(档次)的证据。间接支持裁量结果的,证据与结果之间需形成有效的证据链,体现两者的关联性。
对所获取的证据,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应当作出书面记录,并以此作为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基础。
第二十三条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在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时应当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充分听取并记录当事人的陈述、申辩;符合听证条件的,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组织听证。
第二十四条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查处行政处罚案件,对违法行为有不予、减轻、从轻、从重行政处罚情形的,应当在案件讨论记录和行政处罚决定书中说明理由和依据。
第四章 监督保障
第二十五条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建立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工作责任制。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负责人对本机关实施的行政处罚裁量权负总责,其他人员按照各自职责对实施的行政处罚裁量权分别负责。
第二十六条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应当建立健全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监督保障机制,定期对本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案件进行复查,发现自由裁量权行使不当的,应当主动纠正。上级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应当依照行政执法监督的有关规定,通过行政执法检查、行政处罚案卷评查等方式,对下级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或者派出机构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有不当或者违法的裁量行为的,应当责令改正。
第二十七条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依照本规定实施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情况,是依法行政的一项指标,纳入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和行政执法责任追究的范围,考核结果作为绩效评估的依据之一。
第二十八条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及其执法人员违反本规定实施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行政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予以通报批评、暂扣行政执法证件或者调离执法岗位;情节严重的,由其所属的监察机关按照《广东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和《汕头市行政执法监督条例》等规定,予以责任追究;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一)过罚明显不相当的;
(二)自由裁量行为显失公平的;
(三)采取不正当的裁量程序和方式的;
(四)对应作出自由裁量行为而消极不作为的;
(五)擅自增设裁量条件的;
(六)其他违反本规定规定实施自由裁量权的。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本规定所称“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第三十条 本规定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五年。有关法律政策依据变化或有效期届满,根据实施情况依法评估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