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论安全生产执法中简易程序的适用
试论安全生产执法中简易程序的适用
廖基任浙江省海宁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摘 要安全生产监管工作面临着量多面广、人少任务重的严峻形势。行政处罚简易程序手续简易,效率较高,在处理案情简单、处罚较轻的行政违法行为时得到了比较普遍的运用,在安全生产监管中适用简易程序执法具有重要意义。相关法律法规对处理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有适用简易程序的规定,配套的罚则却极少,完善和规范简易程序执法体系,有利于安全生产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安全生产行政处罚简易程序
安监部门在对企业进行安全检查时,经常会遇到情节简单、后果轻微的违法情形,依据《行政处罚法》可适用简易程序进行行政处罚。然而,安全生产监管法律法规中处罚条款、种类、幅度,符合简易程序条件的太少,执法人员遇到上述情形往往束手无策,只能警告了事。这也是基层执法工作难以开展的原因之一。在此,笔者就安全生产执法中简易程序的适用谈几点想法。
一、安全生产执法适用简易程序的重要意义
(一)多适用简易程序有利于加强监管。
行政处罚简易程序在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等方面得到了比较普遍的运用。金华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在2006年的一年时间里,运用简易程序对一万多个行政相对人实施了 1
行政处罚,效率之高,教育面之广,是一般执法程序所不能比拟的。交通警察对违反道路交通管理的行为,绝大多数是按简易程序当场处罚的。实践证明,这种便捷的处罚方式,对宣传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很有利,值得我们借鉴。
目前,安全生产监管工作面临着面广量大、人少任务重的严峻形势。例如,浙江省杭嘉湖地区,经济较发达,每个县级安监局工作人员只有十多名,监管的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却有几万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千家。
按一般程序处理安全生产违法案件,执法人员要制作大量法律文书,多次往返,当事人如要复议、听证、诉讼,更需要花费大量精力,执法周期长,对当事人的即时教育作用有限。如果对所有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都按一般程序进行查处是不现实的,客观地讲也是做不到的。实践中,有些执法人员以当事人违法情节较轻,处罚要走比较烦琐的一般程序,索性口头警告,不予处罚。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也是违法的,不利于教育当事人,更不利于提高安全生产执法的地位。
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情节较轻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适用简易程序处理,既可以即时教育当事人,警示周围群众,提高安全生产执法的权威。同时简易执法程序作为一般行政处罚程序的补充,也丰富了监管手段,增强了行政处罚的威慑力。从表面看来,适用简易程序对行政相对人利益影响不大,或者严厉程度不够,处罚太轻。但基层安监部门的执法力量有限,加上存在部分违法行为人流动性较强、身份不易确认、若不当场进行处罚事后难以执行等问题,简易程序的合理适用是十分必要的。安全生产执法越多(适用简易程序能够处理更多案件),效果会越明显。
(二)多适用简易程序有利于查处“三违”。
据资料统计分析,近年来80%以上的事故都与“三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和违反劳动纪律)有着直接的关系。“三违”一般都事实清楚,情节简单,是各级安全监管人员安全检查的重点,也是容易发现的安全隐患。当前,对“三违”行为的处理,适用条款是《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5号)第四十四条,除单独给予警告的处罚外,只能适用一般执法程序,处理周期长、效率低。在未发生事故的情况下,部分执法人员索性只给予口头警告,交生产经营单位内部处理,起不到威慑作用,当事人听之任之,也容易促使当事人习惯性违章。
查处“三违”,如果适用简易程序,当场给予处罚,手续简单,效率高,可以缩短案件的处理时间,提高行政处罚效率,还能及时威慑行政相对人并教育周边群众。在安全生产执法中,以简易程序当场处罚为主,一般程序重点处罚为辅,做到点面结合,有利于提高安全生产执法的效率,减少和杜绝“三违”现象。
(三)多适用简易程序有利于加强安监队伍建设。
当前,基层乡镇安监队伍建设不尽如人意,工作人员不懂相关法律法规,不熟悉安全监管业务,并且人员流动性大,有的还是没有编制的临时工。客观上,乡镇安监机构没有独立的行政执法主体资格,部分省、市正在推行委托执法制度,以原乡镇安监机构人员为班底设
立安全生产监察中队,这部分人员一般没有办过安全生产违法案件,急需培养。行政处罚简易程序与一般程序相比较,简易程序所需法律文书少(仅一张当场行政处罚决定书)、程序少,所以执法人员比较容易学习。新手掌握了简易程序后,再学习一般程序,循序渐进,容易提高办案水平。
同时,简易程序当场作出处罚决定,执行周期也短,处罚侧重于教育,罚款额不多,行政相对人理亏一般都会认罚,“托关系、走门路”千方百计腐蚀安监干部的干劲不足,执法人员也不会为这点蝇头小利“吃、拿、卡、要”。有利于减少监管监察人员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保持安监队伍的纯洁和对外形象。
二、安全生产执法适用简易程序的现实条件
(一)安全生产行政处罚适用简易程序的相关法律条款。从现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分析,有关简易程序的条款有:
1、规定简易程序的条款。《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5号)中第二十条、二十一条。
2、简易程序相关罚则。《安全生产法》第八十二条、八十三条;《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5号)第四十四条。
(二)安全生产行政处罚适用简易程序的几个问题。
1、法律法规处罚原则上有冲突。例如:《安全生产法》对违法行为以教育为主,许多条款都设置了限期改正的前置条件,处罚偏轻。
新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则去除了前置条件,并提高了罚款额下限,处罚趋重。
2、可以适用简易程序的罚则太少。2008年1月1日,新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5号)开始实施,该办法中只有第四十四条中的警告处罚可以适用简易程序,而修改之前有九个条款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安全生产法》中也只有第八十二条、八十三条两条罚则,且有前置条件,不适用对初次违法行为的查处,安全生产执法适用简易程序遭遇“无法可依”的尴尬。
3、缺少必要的强制措施,行政处罚执行难。在现实执法中,对数量不大的经济处罚,有些单位罚款不到位,很难做到停产或停业,对个人的罚款也难以收缴到位。没有强制措施,企业或个人不主动交纳罚款的情况下,简易执法程序罚款标的小,法院强制执行的可操作性不强。
三、完善规范安全生产简易执法程序
健全的法治是从根本上解决安全生产问题的必由之路,安全生产简易执法程序是其中的一环,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需进一步完善规范。
1、在安全生产立法中,进一步明确违法行为情节简单、后果轻微的情形,适当增补调整可以适用简易程序的条款,适用简易程序的罚款额度上下限差不应太大,减少执法人员的自由裁量权。
2、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确保行政处罚执行到位。在执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行政相对人故意拖延、拒不交纳罚款的情况,在转交
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同时,可以参照《道路交通安全法》违法行为的处理模式补充相关法律条款,行政相对人有安全生产违法罚单未处理的,作为否定前置条件不予行政许可或参加评优活动,保证安全生产执法的权威性和威慑力。
3、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执法监督体系,进一步完善规范处罚程序,确保行政执法合法又合理。简易程序手续简单,效率较高,同样,执法人员也更容易侵犯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因此,适用简易程序要有理有据,依法办事,“简易”与“程序”并重,不能取其“简易”而舍弃“程序”。依法出示证件,收集和固定证据,说明理由,告知权利,听取意见,当场制作并送达处罚决定书,及时备案,相关环节一个也不能少。
第二篇:浅谈简易程序的适用
民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的民事案件,适用简易程序。简易程序,其关键在简便易行上,但在审判实践中时常体现不出简便易行,或简而不易,或易而不简,始终受普通程序的束缚,不能突出简易程序的优势,体现不出简易程序的简便性,法律规定简易程序是相对于普通程序而言的,是简化了的普通程序。下面笔者就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作如下探讨:
一、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同属于第一审程序,二者相比较,简易程序具有以下特点:
(一)起诉方式简便,方便群众诉讼。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按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原告可以用口头起诉,原告递交起诉状与否,不是案件是否受理的条件,人民法院不能因为原告不提交诉状而拒绝收案。当然也不排斥原告递交书面诉状。但是,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无论原告是口头诉讼的,还是递交书面诉状的,法院都应当将起诉的内容,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通知被告,以便被告做好应诉的准备。这样就方便了群众的诉讼。
(二)审判程序简便,提高了办案效率。按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可以不用书面通知被告应诉和答辩,当事人双方可以同时到基层人民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在接受当事人双方请求后,根据需要和可能,可以当即审理,也可以另定日期审理。审理案件不受开庭三日前发布公告和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限制,开庭时也不受法庭调查,法庭辩论顺序的限制,这样简便了程序,缩短了办案周期,提高了办案的效率。
(三)传唤方式简便,便于法官办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可以用简便的方式,随时传唤当事人、证人。例如,通过基层组织的干部、当事人的亲朋好友捎口信带条子,或者用电话、广播通知当事人、证人出庭,或者依口头约定,按照指定的时间、地点、听取当事人陈述、证人作证。这样,便利群众诉讼,便利人民法院办案,体现了我国司法制度的重要特点和优良传统。
(四)简化了审判组织,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减轻当事人的负担。按照民事诉讼法第四十条第二款、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这是简易程序的又一个重要特点。也是与普通程序的重要区别。但也有人认为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也可以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这是一种误解,混淆了两种不同程序的审判组织的界限,只有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才能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当然更不存在陪审问题。但是审判员一人审理不等于审判员自审自记,必须由书记员担任记录。这种审判程序手续简便、方式灵活,避免了当事人和审判人员在诉讼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费工、费时,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减轻当事人的讼累和国家财政负担,降低了办案成本。
(五)审理的期限短,缩短了办案周期,能集中更多的力量审理重大、复杂的民事案件和从事调研工作。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从立案起三个月内结案。本审理过程中,如果发现案情复杂,三个月内不能结案的,应当转为普通程序审理。简易程序规定三个月内结案,较普通程序六个月内结案,提前了三个月结案,且不得延长审限,加快了办案速度。这样,能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审理重大复杂的案件,扩大办案的社会效果,还使办案人员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审判调研工作,更有利于法官业务水平的提高。
二、适用简易程序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要正确处理好目前案件多、人少与适用简易程序的关系。民事诉讼法规定,只有简单的民事案件,才能适用简易程序。凡是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规定的三个条件的民事案件,都属于简单民事案件,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基于目前人民法院处于案件多、人手少,任务重这种基本状况,现在新上手的案件几乎都是采用简易程序,在审理中发现案情复杂,不能按期审结,方才转为普通程序审理,这种把本来不属于简单的民事案件,甚至是重大、复杂的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审理,不仅难以保证案件质量,而且会出现“回炉”现象,增加上诉和再审案件,费时费事,贻误时机、增加工作量。因此,对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也应从严把握,绝不能将本来属于应按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而按简易程序审理。
(二)要摆正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的关系。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同属于第一审程序,是第一审普通程序的简化。但简易程序不是完整的程序,其具体表现在对于起诉的条件和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处理、诉讼中止和终结、判决和裁定等,民事诉讼法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在审判实践中,在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时,就得按照第一审普通程序中有关的规定执行。总之,应针对案件的客观情况和客观事实来适用审判程序,在保证办案质量的同时,提高办案效率。简易程序通过简化诉讼程序和手续来提高办案效率,既要反对简易程序复杂化,又要反对普通程序简单化。不论是简易程序还是普通程序都要求法官具有一定的业务素质和技能。
(三)适用简易程序的法官较适用普通程序的法官更具认证的能力。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都要求法官具有一定业务素质。简易程序法官就其审判的独立性而言,其独自认证的特点,比普通程序法官更要具有高度责任心和准确判断力以及单
独办案的能力。因为,普通程序的法官是通过集体讨论而产生对证据真伪作出取舍,俗语说的好“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普通程序的法官作出的判断,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不能看出个人的认证能力和技巧。而独任审判的法官,不仅要有较强业务素质,还应有高度的责任心、准确的判断能力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从诉讼效率出发,应拓宽和完善简易程序的范围
(一)简化诉讼程序,拓宽认证的渠道。简易程序审理案件是通过简化诉讼程序和手续来提高诉讼效率的,这就要求在保证案件质量和规范审理的同时,其程序越是简便,越能体现效率。如何简化诉讼程序,主要是法官的认证渠道如何拓宽的问题。对于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笔者认为,当庭质证只是质证的一种形式,质证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查清案件的真实情况,而查清事实为何非要局限于当庭质证这一种形式?审判实践中,可在庭前、庭外交换证据,开听证会进行听证,被告通过答辩状承认事实,法官找当事人谈话时出示证据,让当事人质证,记录在卷,进而对证据加以固定,当事人单方自认等,这些都是积极质证形式。还有消极的质证形式,比如当事人用传真对案件基本事实的认可,法院向债务人发出支付令后,债务人未在十五日内提出异议,这样法院就认定债务成立,这也是一种消极的质证形式。法律规定了简易程序,即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民事案件,适用简易程序,这里的简易也应该包括简易的质证方式和方法,既然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法律在规定审理程序时也未作过多的要求,因而质证的方式也应当多样性。相反,则体现不出简易程序的优点。
(二)对于没有争议的案件,不经庭审,也可直接判决。在审判实践中,时常会遇到这样的案件,对于权利人的起诉,被告对案件事实予以认可,这样法院直接召集双方当事人调解,被告也同意给付,最后双方仅为给付期限而未能达成协议,对于这类案件,笔者认为,法院完全可以依职权判决,对于这类案件,如果再开庭审理的话,完全没有必要,法官和当事人都会在庭上觉得乏味,结果是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
(三)适用简易程序的庭审,应不拘一格。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简单的民事案件不受三日前发出公告,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诉讼参与人的约束,不受法庭调查、法庭辩论顺序的限制。笔者认为,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开庭也不一定非要在法庭进行不可,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比如重症者,就有可能到农舍、病床前开庭,对被劳教的人,可选择在教管所开庭,总之,开庭也要贯彻方便群众、方便法院的“二便”原则。
(四)在立法上应扩大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法庭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的民事案件。这一条限制了简易程序只能由基层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庭适用。笔者认为,简易程序是为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的民事案件而设立的,而不应专为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而设立,此条又限制了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事实上,是否适用简易程序主要取决案件本身的客观情况及客观事实。实际上目前各级法院收案范围主要取决于案件的标的额及案件的类型,并不都是重大、疑难、复杂的案件,中级以上法院管辖的一审民事案件相当一部分也都是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为何不能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呢?所以应从立法上扩大适用简易程序的范围,笔者建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修改为:“各级人民法院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的一审民事案件,适用简易程序”。
第三篇:浅谈简易程序的适用
。如何简化诉讼程序,主要是法官的认证渠道如何拓宽的问题。对于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笔者认为,当庭质证只是质证的一种形式,质证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查清案件的真实情况,而查清事实为何非要局限于当庭质证这一种形式?审判实践中,可在庭前、庭外交换证据,开听证会进行听证,被告通过答辩状承认事实,法官找当事人谈话时出示证据,让当事人质证,记录在卷,进而对证据加以固定,当事人单方自认等,这些都是积极质证形式。还有消极的质证形式,比如当事人用传真对案件基本事实的认可,法院向债务人发出支付令后,债务人未在十五日内提出异议,这样法院就认定债务成立,这也是一种消极的质证形式。法律规定了简易程序,即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民事案件,适用简易程序,这里的简易也应该包括简易的质证方式和方法,既然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法律在规定审理程序时也未作过多的要求,因而质证的方式也应当多样性。相反,则体现不出简易程序的优点。
(二)对于没有争议的案件,不经庭审,也可直接判决。在审判实践中,时常会遇到这样的案件,对于权利人的起诉,被告对案件事实予以认可,这样法院直接召集双方当事人调解,被告也同意给付,最后双方仅为给付期限而未能达成协议,对于这类案件,笔者认为,法院完全可以依职权判决,对于这类案件,如果再开庭审理的话,完全没有必要,法官和当事人都会在庭上觉得乏味,结果是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
(三)适用简易程序的庭审,应不拘一格。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简单的民事案件不受三日前发出公告,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诉讼参与人的约束,不受法庭调查、法庭辩论顺序的限制。笔者认为,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开庭也不一定非要在法庭进行不可,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比如重症者,就有可能到农舍、病床前开庭,对被~的人,可选择在教管所开庭,总之,开庭也要贯彻方便群众、方便法院的“二便”原则。
(四)在立法上应扩大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法庭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的民事案件。这一条限制了简易程序只能由基层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庭适用。笔者认为,简易程序是为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的民事案件而设立的,而不应专为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而设立,此条又限制了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事实上,是否适用简易程序主要取决案件本身的客观情况及客观事实。实际上目前各级法院收案范围主要取决于案件的标的额及案件的类型,并不都是重大、疑难、复杂的案件,中级以上法院管辖的一审民事案件相当一部分也都是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为何不能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呢?所以应从立法上扩大适用简易程序的范围,笔者建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修改为:“各级人民法院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的一审民事案件,适用简易程序”。
第四篇:继续适用简易程序申请书
继续适用简易程序申请书
申请人:张三
男,汉族,1961年11月29日生,身份证号***6。住址:XX省XX市XX小区1号2-3-4。
申请事项
对张三诉某公司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一案,继续适用简易程序审判。
申请理由
张三诉某公司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一案,已于2016年3月8日由人民法院受理,审理期限现已到期。因该案事实清楚、原被告双方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符合适用简易程序的法定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57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258条之规定,申请人申请并同意人民法院继续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此案,延长审理期限。
此致 XX市人民法院
申请人:
二〇一六年七月五日
第五篇:关于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例分析
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
课程考试论文(案例)考核
刑事诉讼法
作者考试批次学籍批次学习中心奥鹏学习中心层次高起专
专业法律事务完成时间2012年3月1日
关于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例分析
一、案例
被告人于虎在2009年2月7日深夜23时半左右,潜入一居民室内,对女主人欲行强奸,女主人大声呼救,并奋力反抗,致企图未逞。被告人逃跑时,恰遇该区法院审判员黄玉良从办公室加班后回家,将其扭送公安机关处理。此案经公安机关侦查终结后,移送该区检察院。检察院经审查,以强奸(未遂)罪向同级法院提起公诉。
因本案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于虎对指控的事实供认不讳,区检察院便建议区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本案。法院经审查,同意适用简易程序,遂由审判员黄玉良和陪审员两人组成合议庭,公开审理了此案。开庭审理过程中,被告人除对指控犯罪供认不讳外,还主动交代了半年前实施的抢劫罪,并表示愿意交出所抢劫的财物。经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和被告人最后陈述等程序,合议庭评议后当庭宣判:以强奸罪判处被告人于虎有期徒刑5年,以抢劫罪判处被告人于虎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金500元,决定执行有期徒刑6年并处罚金500元。宣判后,告知被告人如果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第二日起5日以内上诉于市中级人民法院。被告人于虎接到判决书后的第3天上诉于市中级法院。
市中级法院接到上诉状后,经审理认为,原判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但量刑过轻,于是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判。原审法院接到案件后,以审判员黄玉良为审判长,与本院两位审判员组成合议庭重新审理此案。经过重新审理,在原认定事实完全不变的情况下,以强奸罪判处于虎有期徒刑10年。并告知本判决为终审判决,不得上诉。
结合上述材料,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论述(1)本案在审判程序上存在哪些错误?(2)本案一审时区检察院建议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那么,区检察院应向区法院移送哪些材料?
二、就以上案例本人分析如下
《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调整的对象是公、检、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揭露、证实、惩罚犯罪的活动。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刑事诉讼的任务、基本原则与制度,公、检、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和相互关系,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权利、义务,以及如何进行刑事诉讼的具体程序等。
在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条文中,刑事案件的审理包括第一审、第二审程序,实行“两审终审”制。第一审程序通常采用两种程序来进行,即普通程序与简易程序。第一审普通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民事案件所适用的基本程序,是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最基本的程序,在整个刑事诉讼程序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立法上看,它被规定在众多程序之首,涉及此部分的条文也,内容最复杂,集中体现了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完整性和层次性,并因此成为其它诉讼程序的基础,比较于简易程序,它具有着程序完整性、程序独立性与广泛适用性之特点。
1997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在第一审程序中增设了“简易程序”,其含义是指基层人民检察院在审理某些轻微的刑事案件时适用的较普通程序相对简化的程序。简易程序是相对于普通程序而言的,是基层人民法院审理简单的刑事案件所适用的一种独立的第一审诉讼程序。这种程序的简易性体现在审判组织构成的简易化和审理期限的缩短等。简易程序只适用于事实清楚、证据明确充分简单刑事案件。对于简易程序,当案件涉及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或属于自诉的案件第三类的即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以
及被告人否认公诉事实的和比较复杂的共同犯罪案件,均不能适用简易程序。此外,对于涉及盲聋哑的与无罪辩护的刑事诉讼当事人的,也不能适用简易程序。
在采用简易程序的进行审理时,其具有以下特征,即送达起诉书的程序简便、通知的方式简便、审判组织特殊、人民检察院可以不派员出庭(但若是检察机关监督立案则应当派员出庭)、法庭审理程序简便(对起诉书指控的事实无异议的,可以直接作出有罪判决)、审理期限较短、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适用普通程序,转化后审理程序将被中止,其审限也将重新计算,卷宗的移交也必须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简易程序只能单向转化为普通程序,而普通程序不能转化为简易程序。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二十日内审结。且在审理过程中,发现不宜适用简易程序的,应当按照本章第一节或者第二节的规定重新审理
依照刑诉法第174条第一项的规定,刑事案件适用简易程序的条件为:一是事实证据条件,即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也就是说检察院起诉指控的犯罪时间、地点、行为方式、危害后果、因果关系以及被告人的主观罪过清楚,有足够的证据证实,事实无可置疑。二是刑罚条件,即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件,均可考虑适用简易程序。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被告人可以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进行陈述和辩护。人民检察院派员出席法庭的,经审判人员许可,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可以同公诉人互相辩论。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不受刑诉法关于讯问被告人、询问证人、鉴定人、出示证据、法庭辩论程序规定的限制。但在判决宣告前应当听取被告人的最后陈述意见。
(一)本案的错误之处
结合本案,可知此案中存在的错误主要有5点,包括:
(1)适用简易程序的,应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本案中却由两名审判员组成合议庭,使得这审理程序即符合简易程序的规定,也不符合普通程序关于审判员必须是3人以上单数的规定。
(2)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可能判处的刑期必须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罚金的公诉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案件。
(3)适用简易程序的,不能涉及财产处罚。
(4)在适用简易程序审理过程中,发现有其它犯罪的,审判员应决定终止简易程序,向法院建议转化为普通程序。本案发现于虎犯有抢劫罪后仍适用简易程序明显不当。
(5)按刑诉法规定,刑事判决是在判决书送达后十日内;刑事裁定是在裁定书送达后五日内,期限都从文书送达后的第二日计算。本案判决书中第二日起5日以内上诉于市中级人民法院有错。
(6)案件被发回重审后,其诉讼程序仍为一审,其判决为并非终审判决,是可以上诉的,本安重审后告知判决书为终审判决,不得上诉符合法律规定。
(二)关于检察院向法院移送的材料
对于案件适用简易程序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1998年1月19日联合发布的《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对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公诉案件,无论人民检察院是否派员出庭,都应当向人民法院移送全部案卷和证据材料。
因此检察院向法院移送案件的全部材料,具体包括:起诉书一式八份,且每增加一名被告人增加起诉书五份;证人名单;证据目录;主要证据复印件或照片;侦查、起诉程序的各种法律手续和诉讼文书复印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