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党建促进经济发展以产业带动农民增收
商家镇以党建促进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
商家镇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工作大局,以“兴村富民”为目标,以创建党建示范点为宗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在党建责任片区的带领下,扎扎实
以先进性建设为导向,以质量建党为目的,以服务群众为重点,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的新途径,对责任片区进行任务分解 落实,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工作责任制、协调责任制和督查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为将这一民心工程办好,确保群众得实惠,该镇对工程质量高度重视,成立了《王营镇重点工程招投议标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加大对城市背街小巷、农村公路、安置房建设、桥涵水渠、沼气池、农贸市场摊位建设等工程项目的监督检查力度,每个项目都实行专人负责、全程监督,如在背街小巷改造时,该镇为确保建设质量,广泛接受社会监督,聘请沿线居民为义务监督员,从而有效地保证了背街小巷的改造质量。
在为民办实事过程中,该镇实行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和“工作倒逼法”,采取时间倒逼进度,进度倒逼工期,工程倒逼人员的方法,挂图作战,坚持“早六晚九”、“五+二”作息时间,狠抓落实,确保项目推进与实事落实“一竿到底”。同时,镇纪检监察部门牵头,强化监督与督查检查,每季度通报一次实事项目进展情况。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决不放空炮”。
政府办实事,农民得实惠。随着一条条农村通村公路的建设、延伸,帮助村民搭建了致富奔小康的“绿色经济通道”;一个个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建成使用,彻底解决了村民饮水健康问题;一口口沼气池则将村民们从烟熏火燎中解脱出来,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晓 冬 业 石)
团结和带领广大村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招商引资,解决村民富裕劳动力就业安置,增加农民收入。认真开展全民创业活动,走出了一条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紧密结合,共
同发展的新路子,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建强支部,凝聚民心
一是精心组织安排好“践行科学发展、创业实干打硬仗、建设美好新家园”主题教育,组织在村的广大党员、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三争一促”为抓手,努力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通过以会代训、现场观摩、参加县、镇党校集中培训、外出学习考察等方式,进一步加大了对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进一步提升了党支部一班人管理、创业能力水平,村“两委”班子成员有80%参加了县镇培训,支部书记鲁世俊同志参加了市委组织部组织的村干部外训班和全省村支部书记轮训学习。强化党支部在村级组织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调动各支部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把具备“一面旗、一团火、一盘棋”能力和素质的干部选入村班子,相互交流意见、沟通思想、协调步伐,办事公平、公正、公开。其次是从抓党员队伍入手,常年坚持三会一课和党员冬训、党员联系户、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全村党员每两年参加一次党员活动日,进农户、进贫困户、进科技致富带头户、进党员贫困户,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积极开展定岗定责和帮扶活动。近几年,有20名党员先后领取了卫生监督岗、政策宣讲岗、民事纠纷调解岗等岗位,有22名党员与贫困户结成了帮扶对子,已帮助13户贫困户摘掉了贫困帽子,吸收12名致富能人加入了党组织,在致富路上,党员走在了群众前头,全村55名党员,被群众称为一面旗帜,把党支部称为火车头。并在基层党建中完善了
“平时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冲得出来、危难时刻豁得出来”的党员先锋曲,唱响了“发挥模范带动、协调服务互动、组织群众联动、投资投劳主动”的党群互动歌。
二、群策群力,发展经济
村党支部强化发展意识,把加快发展列为“两委”班子的任期目标。认真组织实施“产业富民”战略,依托正大集团养殖技术,引导党员群众大力发展生猪养殖业。目前已建有标准化生猪养殖场3处,全村50头以上规模养殖户达150余户,成立生猪养殖协会1个,会员380人,全村年出栏生猪21000多头,已成为兰州市较大规模特色产业基地。全村仅生猪养殖业一项人均增收3000多元。同时,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成立了“马莲滩村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优质玉米1200余亩,逐年扩大亩数;成立了“永登河桥惠民养殖专业合作社”,规模化养猪、科学化养猪、信息化养猪;引进新疆薄皮核桃种植技术和苗木,建成“马莲滩核桃示范园”,亩数1200多亩;建成马莲滩标准化屠宰点一处,保证了肉食品安全。
三、发展公益事业,推进和谐建设
近年来,完成道路硬化6.3公里,全村主道、巷道均已硬化,出行方便通畅;建成小型提灌泵房一座;新建320平方米的村级办公阵地一处,有效地改善了基层组织的办公条件。建成了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内设文化室、篮球场、乒乓球台、健身器材,每年定期举办青年篮球比赛,社火表演、联谊会、邀请赛、合唱节,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健康向上的活动竞赛,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营造了氛围、激活了信心、振奋了精神。目前,村规民约不断完善,民风淳朴友善,村民秩序良好,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社会和谐稳定。
马莲滩村多次被河桥镇党委评委党建先进集体、全民创业先进集体;2007年被列为市级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年末评为市级文明村;2008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平安村”;农村党建事迹上了“永登党建网”,鲁世俊书记多次被评为县镇先进个人和创业之星。
第二篇:以蔬菜产业带动农民增收
以蔬菜产业带动农民增收
余培发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消费水平日益提高、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对蔬菜的高营养、无害化要求与日俱增。发展绿色、环保蔬菜产业,已成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效益和带动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门路。为总结发展绿色无公害蔬菜产业、带动农民持续增收的典型经验和有关情况,笔者近期到南充市嘉陵区河西乡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发展概况
嘉陵区河西乡位于嘉陵江下游,距嘉陵城区28公里,全乡幅员面积32平方公里。该乡辖12个行政村,总人口14788人,现有耕地10279亩,河坝冲积土面积13500亩,其中蔬菜种植面积10500亩。
自2004年以来,该乡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蔬菜产业,每年种植胡萝卜、韩国萝卜、黑皮冬瓜、西瓜、南瓜、黄瓜、丝瓜、苦瓜、海椒等无公害蔬菜9000亩以上,先后建成了四川省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有机供港蔬菜基地,使特色蔬菜产业成为了带动当地农民持续增收的骨干产业。
在大面积发展露天蔬菜种植模式的同时,该乡近年来还建成了优质蔬菜大棚50个,试验种植了青椒、西红柿、莴笋、四季豆、芹菜等温室大棚蔬菜50亩,因地制宜地探索了丘陵地区优质无公害反季节蔬菜的种植模式。
为加大对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有机供港蔬菜基地的建设力度,该乡在蔬菜基地内改善了“路、渠、池、棚”等生产配套设施,新安装了频振式杀虫灯50盏,性诱杀虫剂装置40个,还引进了种植业主5个,带动发展蔬菜种植大户158户、蔬菜种植农户816户,注册了地方特色无公害蔬菜品牌“河西胡萝卜”商标,组织160户蔬菜种植农户成立了富华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了“猪—沼—菜”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同时还引进了大民食品加工厂对韩国萝卜和冬瓜等无公害绿色蔬菜进行加工,年加工冬瓜10000吨,韩国萝卜5000吨,既解决了农产品销路问题,又发了业主、富了农民。2008年,该乡特色蔬菜总产8000多吨,全乡蔬菜收入达600多万元,农民人均蔬菜增收560元。
二、主要做法
(一)引进良种,培训技术。该乡始终坚持用现代经营理念发展特色蔬菜产业,积极按照“压缩大路菜、稳定特色菜、扩大精细菜”的种植思路,加快蔬菜品种的更新换代,近几年成功引进和推广了“韩国萝卜”、“寒将军”、“天鸿春”、“寒春甘蓝”、“黑皮冬瓜”等10多个适宜在河滩地种植的蔬菜新品种,实行10种蔬菜净作种植模式,调整优化了当地蔬菜种植结构,确保了全乡蔬菜生产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大大降低了市场风险。为确保种植技术能够及时跟上,乡农业服务中心每年都要定期聘请市农广校和市、区农业局的专家及技术人员到乡举办引进新品种种植技术培训班,采用田间地头示范、现场答疑解难等方式,对菜农们进行蔬菜栽培、病虫害防治、市场预测等方面的技能培训。
(二)扩大规模,降低风险。乡党委、政府根据南充市内蔬菜市场还有较大需求空间的实际情况,及时提出了“从产业化入手,走市场化道路”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做大做强特色蔬菜产业这个中心,加大对外宣传和招商引资力度,从蔬菜生产、加工、销售等多环节引进业主搞规模经营,先后引进张健等5个种植业主,承包当地农民土地600余亩,种植花白菜、苦瓜,地膜花生、西瓜等经济作物,切实壮大了当地蔬菜发展规模。同时,通过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有效提高了当地蔬菜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大民食品加工厂每年与菜农签订韩国萝卜、冬瓜的销售合同700多份,以最低保护价收购农产品,富华蔬菜专业合作社通过支部牵线搭桥,构建起“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与160户合作社成员签订了蔬菜种植、销售合同,基地村90%的种植户与广丰、高瑞福等农业公司签订蔬菜购销协议,实现了订单种植,拓宽了蔬菜销路,降低了市场风险。
(三)科学引导 循环发展。首先,乡政府对引进业主从租地、融资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扶持,对种植大户给予适当物资奖励,对种植技术好的农户购买良种给予50%的种子价款补贴,对种植技术差的农户由村上统一安排育好苗后,再将菜苗免费发放给他们栽植管理。其次,乡村两级分别成立了蔬菜营销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专业营销队伍,每年专门派人到达州、广安、重庆等地了解市场行情,给广大蔬农提供市场需求信息,帮助菜农搞好蔬菜营销。第三,遵照循环经济发展规律,大力推行“菜—猪—沼”种养模式,实行精菜卖钱,下脚菜喂猪,猪粪尿作沼气原料,沼气作生活用气,沼液作蔬菜肥料的办法,使各种资源得到了循环有效利用,既节约成本,又清洁卫生,生产的各种蔬菜,全都是无公害的绿色产品,在市场上非常畅销。
三、存在问题
(一)产品科技含量不高。总体看来,大众菜、低档菜多,精细菜、高档菜少,新材料、新技术应用较差,导致部分产品科技含量较低,缺乏市场竞争力。
(二)市场信息难以把握。由于市场需求信息有时失灵,菜农难以准确预测蔬菜产销走势,盲目种植的现象还时有发生,不仅使经济利益受损,而且也造成了部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资源的浪费。
(三)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目前,该乡的蔬菜生产主要靠农户自身投入,多数菜地基础设施简陋,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蔬菜的科技推广和产品加工还缺乏物质支撑,缺乏项目和资金扶持,直接影响到该乡蔬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对策建议
为推进该乡特色蔬菜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更好地带动当地农民增收,我们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配套完善基础设施。要在适合蔬菜产业规模发展的片区,配套完善相关生产设施,改善路、渠、池等基础设施,尽量使各项工程能发挥出最大效益,为集中成片发展大棚蔬菜和日光温室蔬菜奠定良好基础。
2、加大资金技术投入。要继续争取上级政府支持,增加财政经费投入;要主动争取当地信用社和区农行等金融部门,为菜农和业主扩大优质蔬菜生产经营规模优先提供信贷支持。要大力推广设施蔬菜种植技术,扩大大棚菜、地膜菜、轮作菜种植面积;要适应市场需求,增加特色蔬菜品种,在稀特菜、野生菜上多做文章,尽量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廉”,加速蔬菜品种的更新换代,切实增强绿色生态无公害蔬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提高种植加工能力。要形成一个以乡农业服务中心为主体、以相关技术指导人员为支撑、以种植大户为基础的三级科技人才网络,定期召开会议总结交流蔬菜生产经验,并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对他们进行生产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生产技术水平,再通过他们去指导带动广大菜农种好各种适应市场需求的优质特色蔬菜。要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培育壮大蔬菜加工龙头企业,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好国家对蔬菜产品加工的专项资金扶持,尽快扩大蔬菜食品加工厂的生产规模,切实改变当前蔬菜加工“小、散、粗”的状况。
4、建立市场信息网络。乡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微机上网联网工作,由乡财政出钱新建一个农业信息收集发布网站,配备必要的硬件设施,尽快与市内外、省内外乃至国内外的重要农产品批发市场,以及本地蔬菜种植大户和加工企业联上网,并配备懂微机网络技术的专业人员,经常利用农业信息网站,及时向本地蔬菜种植大户和加工企业提供各种新鲜蔬菜和加工产品的市场价格与需求信息,竭力为他们成批量地销售蔬菜产品服好务蔬菜。
第三篇:以城镇兴产业 促进农民增收
发展小城镇是手段,不是目的,是现阶段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一条不可逾越的必经之路,这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带动第二、三产业发展,从而达到农村地区社会经济繁荣,进而成功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支点,是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的一个战略突破口。近年来,我市把加快小城镇建设作为推动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的着力点,以小城镇为载体,以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二次创业为支撑,紧扣发展这个主旋律,围绕“造城兴业,活镇强市”的发展战略,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壮大“支撑”活“载体”,搞活“载体”促“支撑”,三位一体,共兴共荣,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培育龙头企业,壮大乡镇经济实力,夯实了小城镇健康、快速发展的物质基础,促进了我市农民收入的大幅增长。
特色是小城镇的灵魂,是小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我市在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中紧紧抓住规划这个龙头,按照“突出特色,适度超前”的原则,坚持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从规划布局、绿化品位、人文环境等方面反映出每个村镇的个性和特色。把单个城镇的发展纳入全市城镇体系的整体规划当中,做到科学规划,统筹部署,协调发展,准确确定了农业产业化带动型、乡镇企业带动型、旅游带动型、国道带动型、边贸带动型、国有大企业带动型等城镇发展方向。在自然景观的塑造中,山地小城镇以山造景,塑造地域性、民俗性、民族性的小城镇景观;平原、丘陵小城镇因地变景,以堰塘粮田为基调色,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创新建筑形式,形成平原风光;在建筑设计上,注重民居特色,古建筑风貌,现代风格,西方流派的不同选择。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和实践,一座座独具特色的小城镇,在黄土岗山上崛起,初步实现了“五大转变”:即从发展小城镇向培植区域中心镇转变;从重视小城镇建设向村庄建设延伸转变;从注重扩大外延向城镇建设内涵转变;从着眼于规划建设向严格管理转变;从小城镇发展梯次推进向整体联动推进转变。100多万“泥腿子”“洗脚上田”“换脑进城”,实现了从农民到市民的历史性跨越,43%的人口城市化率,高出全省近十个百分点。
一、农业产业化带动型城镇。在小城镇建设中,我们借助小城镇的区位、交通、通讯和人才科技等方面的优势,实施龙头带动、科技带动、市场带动、外向带动、品牌带动战略,充分发挥小城镇在农业产业化中的载体和纽带作用,把小城镇建成农业产业化的加工中心、销售中心和新产品开发中心。为重点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全市先后投资5000多万元,为200多家带动力强、附加值高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配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目前,这些企业年创产值60多亿元,年实现利税5.5亿元。围绕龙头企业开发生产基地620万亩(含山场、水面),开发名优农副产品200多个,其中21个获得国家和省级名牌,形成了龙头在城镇,基地在农村的产业化生产经营体系。谷城县五山镇是襄樊市的一个山区小镇,种茶、产茶一直是此地的主要产业,近几年,他们依托城镇造优势,在镇上发展茶叶加工、包装企业18家,投资100多万元建成了茶叶专业交易市场。念茶经,实行一个集团管总(“玉皇剑”集团),一条龙生产经营,一个品牌创天下,建成茶叶基地3万亩,年产茶叶200多万斤。茶叶集团通过土地入股、合同购销、技术服务等形式,将90%的农户纳入茶叶产业化体系,实行企业管理、逐级核算、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玉皇剑”茶被评为全省十大名茶,年销售额达5000多万元,仅此一项人均增收2000多元。襄阳区黄集镇依托自身农业大镇的优势,通过在城镇建设专业化的交易市场,并依托交易市场大力发展“两园三瓜一花”六大特色产业。产业壮大后,他们又在镇上成立了经销公司,企业通过契约方式,与农民签订合同,农民按合同种植,企业按合同收购,用公司制农业的思路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产业发展壮大后,其吸引力、辐射力同步增强,又吸引了大批客商到黄集运销农副产品,从而又使该镇形成了鄂西北农副产品的一个重要集散地。实现了乡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年财政收入达3500万元,位居全区11个乡镇之首。另一方面,小城镇的发展,带动了农村劳动力大转移。目前,全市小城镇已吸纳近百万农民(其中今年有近2万人)进镇落户,小城镇已成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大批的农民进镇务工经商为农业分工分业创造了条件,进入小城镇的农民转出耕地80多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2.8%;极大地推进了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经营。据统计,全市种植20亩以上的农户增加到8万多户,占总户数的1/10;种植面积160多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4;创产值17亿元,占种植产值的1/3,专业村由97个增加到317个。枣阳市兴隆镇成立了镇农业产业化经营公司,反租土地200亩,多方筹资200多万元,兴建高科技农业示范基地,引进世界先进品种,聘请全国一流的专家做技术指导,实行农民承包,企业化管理,亩平纯收入5—10万元,最高的达到17万元。
二、乡镇企业带动型城镇。我们针对乡镇企业重复建设、布局分散、机制退化等突出问题,以小城镇建设为载体,以调整结构和机制创新为重点,实施乡镇企业“二次创业”。调整结构主要是优化区域布局,引导乡镇企业逐步向小城镇的工业小区集中,彻底改变乡镇企业“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传统模式;强化优势产业,引导乡镇企业向工业小区集中,向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服务集中,向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集中,充分利用存量资产,形成发展的新优势。老河口市仙人渡镇依托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以工业园区的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一是依托沙石资源优势,构建了预制建材工业园区;二是依托交通区位优势,构建服装纺织工业园区;三是依托资本积累与流动优势,构建了酿酒经济园区;四是依托汉江水土优势,构建新奇特果蔬产业化园区。其中前3个园区集中于镇区,占地面积为镇区面积的一半,构成了小城镇的主体框架。2001年3区实现产值10亿元,占全镇乡镇企业产值的75%,占镇区乡镇企业产值的95%。枣阳市吴店镇在加快小城镇建设的过程中,科学规划,兴建了2平方公里的工业小区,先后投资9000多万元兴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对企业实行专线供电,吸引了21家镇办工业企业和110多家个体私营企业进入小区,形成聚合优势,集结发展。目前区内初步形成了机械、纺织、化工、造纸等四大支柱产业,培植了10家年产值过千万元的企业。去年区内工业产值达4.8亿元,在全镇工业经济中三分天下有其一。谷城县石花镇是鄂西北一个具有数千年历史的古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九十年代以后,石花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大力实施“兴工强镇、科技兴镇、建设名镇”的发展战略,使石花镇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了大跨越。他们先后筹资过亿元,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兴建了占地40亩的综合农贸大市场;扩建了日供水能力2万吨的自来水厂;兴建了一栋可容纳300余人住宿的宾馆;架设了11万伏高压输电线路;兴建了一栋电讯大楼和一座高达68米的数字程控电话塔,使程控电话装机容量由4000门增加到20000门,在原电视差转站的基础上又新建了一个有线电视台,可同时转播24套节目;兴建了一座容纳500余人的县二级汽车客运站,日客运量达1.2万人次;在镇东、中、西出口兴建三处景点,4条主要街道安装路灯350盏,硬化路面188220平方米,主干道硬化率达98%,修建排水管道12950米。兴建水冲式公厕15座,购置环卫车辆3部,增设果皮箱400多个,并已建成了绿化、市场、学校、医疗和文化设施,城镇的服务功能日辏完善。城镇建设的发展带动了石花镇经济的振兴。目前,该镇依托城镇创造的良好环境,兴办各类大、小企业近百家,从业人员近2万多人,初步形成了纺织、蓄电、机械、化工、冶炼、电子、建筑建材、彩印装璜、水泥、家具、造纸等行业,产品高达1000多个品种的发展格局。2001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6亿元,财政收入275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600元,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5000元。现石花镇获得了“全国乡镇企业发展先进镇”的荣誉称号,并被确定为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全国乡镇企业东西部合作示范区。截止目前,全市在小城镇兴办工业小区150多个,其中省级小区10个,国家中西部合作示范区1个,70%左右的乡镇工业企业集中在小区,围绕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组资产15亿元。目前,全市有85%的企业进行了改制,盘活资产存量70多亿元,全市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106.22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25.6%,乡镇企业上缴国家各种税金4.55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16.25%。乡镇企业作为产业建设的代表,最先根植于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小集镇,撑起了城镇的骨架,小集镇又通过乡镇企业的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发展为具有现代气息的小城镇,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两者相互促进,相互依托,互为反哺,带动了我市农民收入的大幅增长。
三、旅游带动型城镇。吴店镇是一代明君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故里,从西汉末年建镇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在城镇建设规划的编制中,我们注重发掘千年古镇这一历史文化底蕴,发挥高起点规划的龙头效应,带动城镇高品位建设。“白水遗龙种、春陵郁帝基”,白水文化渊源流长,人文资源十分丰富。我们充分利用白水历史文化优势,在规划中注重做到“三个结合”:一是注重将经济功能和历史文化功能相结合。在滚河桥北规划了工业小区、商贸小区、肖湾农贸市场、粮食批发市场等经济功能区。同时,把与城镇紧紧连接的白水寺风景名胜旅游区作为文化功能区,并在建设中突出帝乡人文特色,再现“龙飞白水”的历史风貌;二是注重古镇遗韵与现代气息相结合。对桥南老城区,加强了仿古街详细规划的编制和仿古建筑的图纸设计,并对古建筑较多的老东街进行保护,禁止随意拆建古建筑。形成了“青砖码头墙、红梁花格窗、飞檐琉璃瓦、家家开店堂”的古建筑风貌。在桥北商贸小区、瑞春园居民小区,大力推广新颖别致、风格独特的建筑模式,精心设计出一批庄重典雅、气势恢宏的欧式建筑式样。使整个城镇新老结合、动静结合,凝固的诗句与跳动的音符交融,既保持了浓郁的古镇韵味,又充满着强烈的现代气息。城镇建设的发展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游客,每年仅旅游门票收入就达50多万元。枣阳市太平镇走的是“旅游促贸”的发展路子。他们以唐梓山被确定为“湖北省旅游定点单位”和“道教圣地”为契机,投入100多万元,建成唐梓山风景旅游开发区,同时他们又开发了旅游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莲花堰湖水风光、镇人民广场等旅游景点,使唐梓山—莲花堰—旅游农业科技园—人民广场,紧紧围绕省道,一脉相通,如金线穿珠,构筑了旅游黄金开发带,形成了边贸经济大动脉和边镇大旅游的格局。每年三月初七唐梓山旅游节期间,吸引鄂豫两省十多个县市的15万游客,年旅游贸易额达2000万元以上,拉动了边镇商贸的大幅增长。
四、建设国道带动型城镇。在国道带动型城镇中最典型的是襄阳区的双沟镇、枣阳市的七方镇、兴隆镇。这三个镇都座落在316国道沿线。国道成为他们发展经济的生命线。特别是双沟镇,利用便利的交通条件,提出了“抓好城建兴经济,振兴经济促城建”的发展思路,提升城镇的综合实力,增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力和凝聚力,并迅速成长为区域农村社会经济、文化中心。由于双沟镇是周边乡镇的中心镇,公路四通八达,人流、物流、车流量特别大,城镇管理的难度非常大。但是,双沟镇的领导认识到城镇环境卫生是一座城镇的脸面,因此,在整治环境卫生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他们成立了三十八人的环卫队,每天起早摸黑对街道进行普扫两次并做到全天保洁,当天产生的垃圾当天清运完毕。为了理顺市场经营秩序,双沟镇城镇办认真执行划行归市,定点定位经营,国道上严禁出店经营,主干道上不准乱占道经营。为防止车辆乱停乱放,影响交通,城建办监察中队始终坚守岗位,保障街道的畅通无阻,让各种车辆安全有序地通过双沟城区。通过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使原来脏、乱、差的双沟变成现在规模空前、镇容美观、文明卫生、富有现代气息的小城镇,为双沟的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目前,双沟已建成了鄂西北最大的粮油集散地,“买全国,卖全国”,为当地农民和农副产品走向大市场带来极为便利的条件。
五、国有大企业带动型城镇。樊城区太平店镇,也是我市的一个经济强镇,他们走的是一条依托国有大型企业,发展乡镇企业的路子。我国特大型化纤基地-----湖北化纤集团公司,是一家大规模的上市公司,就位于太平店镇。太平店镇紧紧依托湖北化纤集团公司,发展乡镇企业。他们通过完善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密切沟通化纤集团与城镇的联系,把小城镇建设成乡镇企业发展的根据地。几年来,太平店镇共投资5000多万元,建成18--30米宽的街道16条,计22公里,埋设下水管道25公里,供水管道26.2公里,架设路灯464盏,建公共厕所9处,公共绿地面积为1公顷;建35千伏的变电站一座,110千伏变电站两座,总容量为4.5万千伏安,全镇通电率为100%;建有电信分局一处,开通了10000六数字程控电话交换机,无限通讯信号接收基地两处,并彩了120路光纤传输,实现了国际国内长途直拨,同时还架设了一座70米高的无线电发射塔。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已具雏形。另一方面,该镇以为化纤公司配套为主,围绕集镇和化纤公司建厂,现已形成了一个长达3.8公里的纺织工业带。全镇各类企业达1061家,主要工业企业产品70多种,已形成纺织服装、化工、建筑、建材、机械铸造、食品加工、印刷制箱等具有太平店特色的乡镇产业体系,产品远销江苏、浙江、河南、湖南、陕西、广东、上海、北京等17个省、市、自治区。
六、边贸带动型城镇。在加快小城镇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将市场建设放在首位,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周围农村商贸中心,通过市场繁荣,才能扩大就业机会,促进人口集聚,推动小城镇发展。小城镇建设只有在“市”字上做文章,千方百计增加小城镇就业容量,吸引更多的人来小城镇就业、生活,增加小城镇对农村居民的吸引力,才能使小城镇更有生机与活力。我们在推进小城镇建设的过程中,坚持把小城镇的商业及整个第三产业的发展置于重要位置,构建服务于城乡居民和整个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农村市场体系,如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其他专业性批发市场建设;交通、通信、商业服务等居民生活服务网点建设;金融、保险、信息和技术服务等新兴产业发展;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等,为农业的市场化创造条件。老河口市孟楼镇是我市的一个重要口子镇,早在1990年,就以《经济日报》的特约文章,《从孟楼到孟楼》而在全国扬名。此镇与河南孟楼镇街相连地相接,融为一体,不仅是鄂豫两省市场竞争的前沿阵地,也是展示两省形象的“窗口”,河南人透过鄂孟看湖北,湖北人透过豫孟看河南,外界透过两孟看两省,两个孟楼的发展,已成为鄂豫两省经济发展的缩影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湖北省委、政府,襄樊市委、市政府,对孟楼的发展建设十分重视,多次到该镇检查指导小城镇规划建设工作。孟楼镇正确审视自己的区位优势与地域特点,把城镇的发展建设定位于鄂豫边境物资贸易集散中心,注重把城镇作为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信息中心来统筹规划,着重突出边境贸易的功能。在规划编制中,提出“边贸兴镇”的战略发展思路,重点抓了商贸市场的规划,提出了兴建六大专业市场-----汉孟大市场、粮油交易市场、竹木交易市场、牲畜交易市场、工业品市场、小商品市场,以拉动乡镇经济的快速发展,现六大专业市场已全部建成使用,商贸年交易额达3亿元。革命老苏区黄龙镇位于襄樊市东部,地处襄、枣、宜三区(市)结合部,是一个农副产品、日用商品、建筑建材的集散地。作为典型的边贸镇,该镇坚持“人民城镇人民建,公益事业大家办”的原则,发扬苏区人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抢抓发展机遇,以市场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城镇建设步伐。1997年以来,他们充分发挥城镇土地效益,通过盘活城镇土地资产建设农贸、竹木交易、粮油、燃料、牲畜等五大市场,并逐年不断完善,拥有个体经营户2000多户。1999年,他们又利用原供销社内的闲散空地兴建了一个封闭式的工贸大市场,占地7000平方米,拥有摊位360个,其中商品房108间。为密切与外界的联系,2001年新建了汽车客运站和停车场,成立了兴达汽车客运公司,拥有各类客运车辆30多辆。黄龙的城镇建设极大地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2001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2.5亿元,财政收入610万元,社会商品零售额为2.6亿元,集市贸易(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成交额达1.3亿元。
发挥自然资源和农副产品丰富的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为主体,大力推进城镇建设。同时以城镇建设为载体,以为农副产品和资源加工交易服务为主,带动区域内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实现农民收入的大幅增长,让农民富裕起来,让更多的农民走进小城镇,参与小城镇建设,促进小城镇发展。以小城镇建设拉动经济增长,以经济实力来促进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实现国民经济生产、流通、消费的良性循环。这就是我市小城镇发展的基本模式。我市的小城镇发展模式,与我市农村生产力的布局、发展水平和劳动者的素质相适应,充满了发展活力,现在已成为城镇繁荣、农业兴旺、农民富裕、整个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依托。
第四篇:以城镇兴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以城镇兴产业 促进农民增收
发展小城镇是手段,不是目的,是现阶段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一条不可逾越的必经之路,这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带动第二、三产业发展,从而达到农村地区社会经济繁荣,进而成功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支点,是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的一个战略突破口。近年来,我市把加快小城镇建设作为推动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的着力点,以小城镇为载体,以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二次创业为支撑,紧扣发展这个主旋律,围绕“造城兴业,活镇强市”的发展战略,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壮大“支撑”活“载体”,搞活“载体”促“支撑”,三位一体,共兴共荣,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培育龙头企业,壮大乡镇经济实力,夯实了小城镇健康、快速发展的物质基础,促进了我市农民收入的大幅增长。
特色是小城镇的灵魂,是小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我市在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中紧紧抓住规划这个龙头,按照“突出特色,适度超前”的原则,坚持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从规划布局、绿化品位、人文环境等方面反映出每个村镇的个性和特色。把单个城镇的发展纳入全市城镇体系的整体规划当中,做到科学规划,统筹部署,协调发展,准确确定了农业产业化带动型、乡镇企业带动型、旅游带动型、国道带动型、边贸带动型、国有大企业带动型等城镇发展方向。在自然景观的塑造中,山地小城镇以山造景,塑造地域性、民俗性、民族性的小城镇景观;平原、丘陵小城镇因地变景,以堰塘粮田为基调色,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创新建筑形式,形成平原风光;在建筑设计上,注重民居特色,古建筑风貌,现代风格,西方流派的不同选择。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和实践,一座座独具特色的小城镇,在黄土岗山上崛起,初步实现了“五大转变”:即从发展小城镇向培植区域中心镇转变;从重视小城镇建设向村庄建设延伸转变;从注重扩大外延向城镇建设内涵转变;从着眼于规划建设向严格管理转变;从小城镇发展梯次推进向整体联动推进转变。100多万“泥腿子”“洗脚上田”“换脑进城”,实现了从农民到市民的历史性跨越,43%的人口城市化率,高出全省近十个百分点。
一、农业产业化带动型城镇。在小城镇建设中,我们借助小城镇的区位、交通、通讯和人才科技等方面的优势,实施龙头带动、科技带动、市场带动、外向带动、品牌带动战略,充分发挥小城镇在农业产业化中的载体和纽带作用,把小城镇建成农业产业化的加工中心、销售中心和新产品开发中心。为重点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全市先后投资5000多万元,为200多家带动力强、附加值高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配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目前,这些企业年创产值60多亿元,年实现利税5.5亿元。围绕龙头企业开发生产基地620万亩(含山场、水面),开发名优农副产品200多个,其中21个获得国家和省级名牌,形成了龙头在城镇,基地在农村的产业化生产经营体系。谷城县五山镇是襄樊市的一个山区小镇,种茶、产茶一直是此地的主要产业,近几年,他们依托城镇造优势,在镇上发展茶叶加工、包装企业18家,投资100多万元建成了茶叶专业交易市场。念茶经,实行一个集团管总(“玉皇剑”集团),一条龙生产经营,一个品牌创天下,建成茶叶基地3万亩,年产茶叶200多万斤。茶叶集团通过土地入股、合同购销、技术服务等形式,将90%的农户纳入茶叶产业化体系,实行企业管理、逐级核算、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玉皇剑”茶被评为全省十大名茶,年销售额达5000多万元,仅此一项人均增收2000多元。襄阳区黄集镇依托自身农业大镇的优势,通过在城镇建设专业化的交易市场,并依托交易市场大力发展“两园三瓜一花”六大特色产业。产业壮大后,他们又在镇上成立了经销公司,企业通过契约方式,与农民签订合同,农民按合同种植,企业按合同收购,用公司制农业的思路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产业发展壮大后,其吸引力、辐射力同步增强,又吸引了大批客商到黄集运销农副产品,从而又使该镇形成了鄂西北农副产品的一个重要集散地。实现了乡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年财政收入达3500万元,位居全区11个乡镇之首。另一方面,小城镇的发展,带动了农村劳动力大转移。目前,全市小城镇已吸纳近百万农民(其中今年有近2万人)进镇落户,小城镇已成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大批的农民进镇务工经商为农业分工分业创造了条件,进入小城镇的农民转出耕地80多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2.8%;极大地推进了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经营。据统计,全市种植20亩以上的农户增加到8万多户,占总户数的1/10;种植面积160多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4;创产值17亿元,占种植产值的1/3,专业村由97个增加到317个。枣阳市兴隆镇成立了镇农业产业化经营公司,反租土地200亩,多方筹资200多万元,兴建高科技农业示范基地,引进世界先进品种,聘请全国一流的专家做技术指导,实行农民承包,企业化管理,亩平纯收入5—10万元,最高的达到17万元。
发挥自然资源和农副产品丰富的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为主体,大力推进城镇建设。同时以城镇建设为载体,以为农副产品和资源加工交易服务为主,带动区域内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实现农民收入的大幅增长,让农民富裕起来,让更多的农民走进小城镇,参与小城镇建设,促进小城镇发展。以小城镇建设拉动经济增长,以经济实力来促进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实现国民经济生产、流通、消费的良性循环。这就是我市小城镇发展的基本模式。我市的小城镇发展模式,与我市农村生产力的布局、发展水平和劳动者的素质相适应,充满了发展活力,现在已成为城镇繁荣、农业兴旺、农民富裕、整个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依托。
第五篇:以城镇兴产业 促进农民增收(范文)
发展小城镇是手段,不是目的,是现阶段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一条不可逾越的必经之路,这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带动第二、三产业发展,从而达到农村地区社会经济繁荣,进而成功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支点,是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的一个战略突破口。近年来,我市把加快小城镇建设作为推动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的着力点,以小城镇为载体,以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二次创业为支撑,紧扣发展这个主旋律,围绕“造城兴业,活镇强市”的发展战略,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壮大“支撑”活“载体”,搞活“载体”促“支撑”,三位一体,共兴共荣,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培育龙头企业,壮大乡镇经济实力,夯实了小城镇健康、快速发展的物质基础,促进了我市农民收入的大幅增长。
特色是小城镇的灵魂,是小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我市在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中紧紧抓住规划这个龙头,按照“突出特色,适度超前”的原则,坚持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从规划布局、绿化品位、人文环境等方面反映出每个村镇的个性和特色。把单个城镇的发展纳入全市城镇体系的整体规划当中,做到科学规划,统筹部署,协调发展,准确确定了农业产业化带动型、乡镇企业带动型、旅游带动型、国道带动型、边贸带动型、国有大企业带动型等城镇发展方向。在自然景观的塑造中,山地小城镇以山造景,塑造地域性、民俗性、民族性的小城镇景观;平原、丘陵小城镇因地变景,以堰塘粮田为基调色,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创新建筑形式,形成平原风光;在建筑设计上,注重民居特色,古建筑风貌,现代风格,西方流派的不同选择。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和实践,一座座独具特色的小城镇,在黄土岗山上崛起,初步实现了“五大转变”:即从发展小城镇向培植区域中心镇转变;从重视小城镇建设向村庄建设延伸转变;从注重扩大外延向城镇建设内涵转变;从着眼于规划建设向严格管理转变;从小城镇发展梯次推进向整体联动推进转变。100多万“泥腿子”“洗脚上田”“换脑进城”,实现了从农民到市民的历史性跨越,43%的人口城市化率,高出全省近十个百分点。
一、农业产业化带动型城镇。在小城镇建设中,我们借助小城镇的区位、交通、通讯和人才科技等方面的优势,实施龙头带动、科技带动、市场带动、外向带动、品牌带动战略,充分发挥小城镇在农业产业化中的载体和纽带作用,把小城镇建成农业产业化的加工中心、销售中心和新产品开发中心。为重点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全市先后投资5000多万元,为200多家带动力强、附加值高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配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目前,这些企业年创产值60多亿元,年实现利税5.5亿元。围绕龙头企业开发生产基地620万亩(含山场、水面),开发名优农副产品200多个,其中21个获得国家和省级名牌,形成了龙头在城镇,基地在农村的产业化生产经营体系。谷城县五山镇是襄樊市的一个山区小镇,种茶、产茶一直是此地的主要产业,近几年,他们依托城镇造优势,在镇上发展茶叶加工、包装企业18家,投资100多万元建成了茶叶专业交易市场。念茶经,实行一个集团管总(“玉皇剑”集团),一条龙生产经营,一个品牌创天下,建成茶叶基地3万亩,年产茶叶200多万斤。茶叶集团通过土地入股、合同购销、技术服务等形式,将90%的农户纳入茶叶产业化体系,实行企业管理、逐级核算、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玉皇剑”茶被评为全省十大名茶,年销售额达5000多万元,仅此一项人均增收2000多元。襄阳区黄集镇依托自身农业大镇的优势,通过在城镇建设专业化的交易市场,并依托交易市场大力发展“两园三瓜一花”六大特色产业。产业壮大后,他们又在镇上成立了经销公司,企业通过契约方式,与农民签订合同,农民按合同种植,企业按合同收购,用公司制农业的思路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产业发展壮大后,其吸引力、辐射力同步增强,又吸引了大批客商到黄集运销农副产品,从而又使该镇形成了鄂西北农副产品的一个重要集散地。实现了乡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年财政收入达3500万元,位居全区11个乡镇之首。另一方面,小城镇的发展,带动了农村劳动力大转移。目前,全市小城镇已吸纳近百万农民(其中今年有近2万人)进镇落户,小城镇已成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大批的农民进镇务工经商为农业分工分业创造了条件,进入小城镇的农民转出耕地80多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2.8%;极大地推进了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经营。据统计,全市种植20亩以上的农户增加到8万多户,占总户数的1/10;种植面积160多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4;创产值17亿元,占种植产值的1/3,专业村由97个增加到317个。枣阳市兴隆镇成立了镇农业产业化经营公司,反租土地200亩,多方筹资200多万元,兴建高科技农业示范基地,引进世界先进品种,聘请全国一流的专家做技术指导,实行农民承包,企业化管理,亩平纯收入5—
10万元,最高的达到17万元。
二、乡镇企业带动型城镇。我们针对乡镇企业重复建设、布局分散、机制退化等突出问题,以小城镇建设为载体,以调整结构和机制创新为重点,实施乡镇企业“二次创业”。调整结构主要是优化区域布局,引导乡镇企业逐步向小城镇的工业小区集中,彻底改变乡镇企业“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传统模式;强化优势产业,引导乡镇
企业向工业小区集中,向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服务集中,向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集中,充分利用存量资产,形成发展的新优势。老河口市仙人渡镇依托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以工业园区的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一是依托沙石资源优势,构建了预制建材工业园区;二是依托交通区位优势,构建服装纺织工业园区;三是依托资本积累与流动优势,构建了酿酒经济园区;四是依托汉江水土优势,构建新奇特果蔬产业化园区。其中前3个园区集中于镇区,占地面积为镇区面积的一半,构成了小城镇的主体框架。2001年3区实现产值10亿元,占全镇乡镇企业产值的75%,占镇区乡镇企业产值的95%。枣阳市吴店镇在加快小城镇建设的过程中,科学规划,兴建了2平方公里的工业小区,先后投资9000多万元兴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对企业实行专线供电,吸引了21家镇办工业企业和110多家个体私营企业进入小区,形成聚合优势,集结发展。目前区内初步形成了机械、纺织、化工、造纸等四大支柱产业,培植了10家年产值过千万元的企业。去年区内工业产值达4.8亿元,在全镇工业经济中三分天下有其一。谷城县石花镇是鄂西北一个具有数千年历史的古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九十年代以后,石花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大力实施“兴工强镇、科技兴镇、建设名镇”的发展战略,使石花镇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了大跨越。他们先后筹资过亿元,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兴建了占地40亩的综合农贸大市场;扩建了日供水能力2万吨的自来水厂;兴建了一栋可容纳300余人住宿的宾馆;架设了11万伏高压输电线路;兴建了一栋电讯大楼和一座高达68米的数字程控电话塔,使程控电话装机容量由4000门增加到20000门,在原电视差转站的基础上又新建了一个有线电视台,可同时转播24套节目;兴建了一座容纳500余人的县二级汽车客运站,日客运量达1.2万人次;在镇东、中、西出口兴建三处景点,4条主要街道安装路灯350盏,硬化路面188220平方米,主干道硬化率达98%,修建排水管道12950米。兴建水冲式公厕15座,购置环卫车辆3部,增设果皮箱400多个,并已建成了绿化、市场、学校、医疗和文化设施,城镇的服务功能日辏完善。城镇建设的发展带动了石花镇经济的振兴。目前,该镇依托城镇创造的良好环境,兴办各类大、小企业近百家,从业人员近2万多人,初步形成了纺织、蓄电、机械、化工、冶炼、电子、建筑建材、彩印装璜、水泥、家具、造纸等行业,产品高达1000多个品种的发展格局。2001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6亿元,财政收入275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600元,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5000元。现石花镇获得了“全国乡镇企业发展先进镇”的荣誉称号,并被确定为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全国乡镇企业东西部合作示范区。截止目前,全市在小城镇兴办工业小区150多个,其中省级小区10个,国家中西部合作示范区1个,70%左右的乡镇工业企业集中在小区,围绕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组资产15亿元。目前,全市有85%的企业进行了改制,盘活资产存量70多亿元,全市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106.22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25.6%,乡镇企业上缴国家各种税金4.55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16.25%。乡镇企业作为产业建设的代表,最先根植于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小集镇,撑起了城镇的骨架,小集镇又通过乡镇企业的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发展为具有现代气息的小城镇,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两者相互促进,相互依托,互为反哺,带动了我市农民收入的大幅增长。
三、旅游带动型城镇。吴店镇是一代明君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故里,从西汉末年建镇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在城镇建设规划的编制中,我们注重发掘千年古镇这一历史文化底蕴,发挥高起点规划的龙头效应,带动城镇高品位建设。“白水遗龙种、春陵郁帝基”,白水文化渊源流长,人文资源十分丰富。我们充分利用白水历史文化优势,在规划中注重做到“三个结合”:一是注重将经济功能和历史文化功能相结合。在滚河桥北规划了工业小区、商贸小区、肖湾农贸市场、粮食批发市场等经济功能区。同时,把与城镇紧紧连接的白水寺风景名胜旅游区作为文化功能区,并在建设中突出帝乡人文特色,再现“龙飞白水”的历史风貌;二是注重古镇遗韵与现代气息相结合。对桥南老城区,加强了仿古街详细规划的编制和仿古建筑的图纸设计,并对古建筑较多的老东街进行保护,禁止随意拆建古建筑。形成了“青砖码头墙、红梁花格窗、飞檐琉璃瓦、家家开店堂”的古建筑风貌。在桥北商贸小区、瑞春园居民小区,大力推广新颖别致、风格独特的建筑模式,精心设计出一批庄重典雅、气势恢宏的欧式建筑式样。使整个城镇新老结合、动静结合,凝固的诗句与跳动的音符交融,既保持了浓郁的古镇韵味,又充满着强烈的现代气息。城镇建设的发展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游客,每年仅旅游门票收入就达50多万元。枣阳市太平镇走的是“旅游促贸”的发展路子。他们以唐梓山被确定为“湖北省旅游定点单位”和“道教圣地”为契机,投入100多万元,建成唐梓山风景旅游开发区,同时他们又开发了旅游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莲花堰湖水风光、镇人民广场等旅游景点,使唐梓山—莲花堰—旅游农业科技园—人民广场,紧紧围绕省道,一脉相通,如金线穿珠,构筑了旅游黄金开发带,形成了边贸经济大动脉和边镇大旅游的格局。每年三月初七唐梓山旅游节期间,吸引鄂豫两省十多个县市的15万游客,年旅游贸易额达2000万元以上,拉动了边镇商贸的大幅增长。
四、建设国道带动型城镇。在国道带动型城镇中最典型的是襄阳区的双沟镇、枣阳市的七方镇、兴隆镇。这三个镇都座落在316国道沿线。国道成为他们发展经济的生命线。特别是双沟镇,利用便利的交通条件,提出了“抓好城建兴经济,振兴经济促城建”的发展思路,提升城镇的综合实力,增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力和凝聚力,并迅速成长为区域农村社会经济、文化中心。由于双沟镇是周边乡镇的中心镇,公路四通八达,人流、物流、车流量特别大,城镇管理的难度非常大。但是,双沟镇的领导认识到城镇环境卫生是一座城镇的脸面,因此,在整治环境卫生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他们成立了三十八人的环卫队,每天起早摸黑对街道进行普扫两次并做到全天保洁,当天产生的垃圾当天清运完毕。为了理顺市场经营秩序,双沟镇城镇办认真执行划行归市,定点定位经营,国道上严禁出店经营,主干道上不准乱占道经营。为防止车辆乱停乱放,影响交通,城建办监察中队始终坚守岗位,保障街道的畅通无阻,让各种车辆安全有序地通过双沟城区。通过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使原来脏、乱、差的双沟变成现在规模空前、镇容美观、文明卫生、富有现代气息的小城镇,为双沟的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目前,双沟已建成了鄂西北最大的粮油集散地,“买全国,卖全国”,为当地农民和农副产品走向大市场带来极为便利的条件。
五、国有大企业带动型城镇。樊城区太平店镇,也是我市的一个经济强镇,他们走的是一条依托国有大型企业,发展乡镇企业的路子。我国特大型化纤基地-----湖北化纤集团公司,是一家大规模的上市公司,就位于太平店镇。太平店镇紧紧依托湖北化纤集团公司,发展乡镇企业。他们通过完善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密切沟通化纤集团与城镇的联系,把小城镇建设成乡镇企业发展的根据地。几年来,太平店镇共投资5000多万元,建成18--30米宽的街道16条,计22公里,埋设下水管道25公里,供水管道26.2公里,架设路灯464盏,建公共厕所9处,公共绿地面积为1公顷;建35千伏的变电站一座,110千伏变电站两座,总容量为4.5万千伏安,全镇通电率为100%;建有电信分局一处,开通了10000六数字程控电话交换机,无限通讯信号接收基地两处,并彩了120路光纤传输,实现了国际国内长途直拨,同时还架设了一座70米高的无线电发射塔。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已具雏形。另一方面,该镇以为化纤公司配套为主,围绕集镇和化纤公司建厂,现已形成了一个长达3.8公里的纺织工业带。全镇各类企业达1061家,主要工业企业产品70多种,已形成纺织服装、化工、建筑、建材、机械铸造、食品加工、印刷制箱等具有太平店特色的乡镇产业体系,产品远销江苏、浙江、河南、湖南、陕西、广东、上海、北京等17个省、市、自治区。
六、边贸带动型城镇。在加快小城镇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将市场建设放在首位,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周围农村商贸中心,通过市场繁荣,才能扩大就业机会,促进人口集聚,推动小城镇发展。小城镇建设只有在“市”字上做文章,千方百计增加小城镇就业容量,吸引更多的人来小城镇就业、生活,增加小城镇对农村居民的吸引力,才能使小城镇更有生机与活力。我们在推进小城镇建设的过程中,坚持把小城镇的商业及整个第三产业的发展置于重要位置,构建服务于城乡居民和整个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农村市场体系,如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其他专业性批发市场建设;交通、通信、商业服务等居民生活服务网点建设;金融、保险、信息和技术服务等新兴产业发展;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等,为农业的市场化创造条件。老河口市孟楼镇是我市的一个重要口子镇,早在1990年,就以《经济日报》的特约文章,《从孟楼到孟楼》而在全国扬名。此镇与河南孟楼镇街相连地相接,融为一体,不仅是鄂豫两省市场竞争的前沿阵地,也是展示两省形象的“窗口”,河南人透过鄂孟看湖北,湖北人透过豫孟看河南,外界透过两孟看两省,两个孟楼的发展,已成为鄂豫两省经济发展的缩影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湖北省委、政府,襄樊市委、市政府,对孟楼的发展建设十分重视,多次到该镇检查指导小城镇规划建设工作。孟楼镇正确审视自己的区位优势与地域特点,把城镇的发展建设定位于鄂豫边境物资贸易集散中心,注重把城镇作为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信息中心来统筹规划,着重突出边境贸易的功能。在规划编制中,提出“边贸兴镇”的战略发展思路,重点抓了商贸市场的规划,提出了兴建六大专业市场-----汉孟大市场、粮油交易市场、竹木交易市场、牲畜交易市场、工业品市场、小商品市场,以拉动乡镇经济的快速发展,现六大专业市场已全部建成使用,商贸年交易额达3亿元。革命老苏区黄龙镇位于襄樊市东部,地处襄、枣、宜三区(市)结合部,是一个农副产品、日用商品、建筑建材的集散地。作为典型的边贸镇,该镇坚持“人民城镇人民建,公益事业大家办”的原则,发扬苏区人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抢抓发展机遇,以市场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城镇建设步伐。1997年以来,他们充分发挥城镇土地效益,通过盘活城镇土地资产建设农贸、竹木交易、粮油、燃料、牲畜等五大市场,并逐年不断完善,拥有个体经营户2000多户。1999年,他们又利用原供销社内的闲散空地兴建了一个封闭式的工贸大市场,占地7000平方米,拥有摊位360个,其中商品房108间。为密切与外界的联系,2001年新建了汽车客运站和停车场,成立了兴达汽车客运公司,拥有各类客运车辆30多辆。黄龙的城镇建设极大地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2001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2.5亿元,财政收入610万元,社会商品零售额为2.6亿元,集市贸易(本文权属xiexiebang.com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成交额达1.3亿元。
发挥自然资源和农副产品丰富的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为主体,大力推进城镇建设。同时以城镇建设为载体,以为农副产品和资源加工交易服务为主,带动区域内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实现农民收入的大幅增长,让农民富裕起来,让更多的农民走进小城镇,参与小城镇建设,促进小城镇发展。以小城镇建设拉动经济增长,以经济实力来促进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实现国民经济生产、流通、消费的良性循环。这就是我市小城镇发展的基本模式。我市的小城镇发展模式,与我市农村生产力的布局、发展水平和劳动者的素质相适应,充满了发展活力,现在已成为城镇繁荣、农业兴旺、农民富裕、整个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