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高等学校党委工作条例

时间:2019-05-12 15:57: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陕西省高等学校党委工作条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陕西省高等学校党委工作条例》。

第一篇:陕西省高等学校党委工作条例

陕西省高等学校党委工作条例

2003-04-22 10:16点击次数:68 次

陕西省高等学校党委工作条例(1996年1月11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和改善党对高等学校的领导,加强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办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有关规定,结合我省高等学校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高等学校党组织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三条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党委统一领导学校工作,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按照《教育法》规定的职责范围支持校长积极主动、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保证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各项任务的完成。

第二章党委组成与职责

第四条根据党章规定,高等学校党委由党员代表大会或党员大会选举产生,每届任期四年。选举产生的委员报上级党组织备案,选举产生的常委、书记、副书记应报上级党组织批准。中等规模以下的学校,党委委员一般设5—11人,不设常委。规模大、党员人数多的学校,党委委员一般设17—23人,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党的委员会可设立常务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一般由5—9人组成,由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产生。根据工作需要,可适当增加党政之间的交叉兼职,具备条件的党员校长可兼任党委副书记,一名副书记可兼任副校长。

第五条党委会(常委会)应由政治坚定,具有较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原则,作风正派,清正廉洁,密切联系群众,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熟悉学校工作规律,决策议事能力较强,善于治校治教,并具有一年以上党龄的党员组成。党委班子要有合理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

第六条党委书记要由具有较高的马列主义理论素养,能够全面准确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掌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有较强的驾驭全局工作能力和领导工作经验,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党性强,作风民主,清正廉洁,谦虚谨慎,能坚持原则,团结同志,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熟悉学校全面工作情况,带领一班人开拓进取的同志担任。党委书记主持党委日常工作,组织贯彻党委会的决议,检查决议的执行情况,搞好党委和行政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

第七条党委应本着精干、高效和有利于加强党的建设的原则,设置必要的办事机构。中等以上规模的学校,一般设立党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学生工作部等工作部门。规模小的学校可设党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但必

须有专人负责统战工作、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第八条高等学校党委的主要职责是:

1.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依靠全校师生员工推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按照从严治党的方针,加强学校党组织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发挥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3.讨论决定学校改革和发展以及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4.领导学校思想政治工作。

5.按照于部管理权限,负责干部的选拔、调配、教育、培养、考核和监督工作。

6.领导学校的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和教职工代表大会。

7.做好统一战线工作。对学校内的民主党派实行政治领导,支持他们按照各自的章程开展活动。

第九条高等学校设立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由党员代表大会或党员大会选举产生,受学校党委和上级纪委双重领导。纪委书记或主持工作的副书记应参加(或列席)党委(常委)会议。

第十条高等学校党总支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开展工作,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领导本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系党总支是全系的政治核心,对本单位业务工作的完成起保证监督作用,参与本系行政管理工作重大问题的讨论决定,支持系主任在职责范围内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领导本系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负责本系干部的教育管理工作和师生员工选派出国等方面的政治审查。

第十一条高等学校应建立党校。党校的主要任务是培训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

第三章思想政治工作

第十二条高等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发挥行政领导和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做到齐抓共管。

第十三条高等学校党组织要对师生员工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和国情教育,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教育他们牢固树立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第十四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紧紧围绕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密切结合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各项工作和师生员工的思想实际,分别不同层次,采取多种方式进行。

学校党组织要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师生参加社会实践,引导他们自觉走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第十五条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途径是:

1.认真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教育课的教学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2.坚持政治学习制度,组织好师生员工的政治理论和时事政策学习,提高学习、教育成效。

3.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师生参加社会实践,引导他们自觉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4.动员组织广大教职工,结合本职工作,开展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活动。

5.动员各级干部和广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向群众宣传、解释党的方针、政策,有针对性地解决群众的思想认识问题。

6.加强管理,把思想教育与严格管理结合起来。

7.党政组织要大力支持并正确引导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紧密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认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积极、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第十六条要建立一支以专职为主、专兼职相结合、精干高效的政工干部队伍(包括党务干部队伍),其编制一般应占全校师生员工总数的1%左右(不含学生辅导员、专职团干部);规模较小的学校,可适当增加编制。专职政工人员(党务干部)专业技术职务的评聘,可纳入教师系统或研究系列,享受其他专业人员同等的职称待遇。

第四章干部工作

第十七条党委对学校干部工作实行统一管理,负责选拔、教育、培养、考核和监督工作,决定干部的调配和任免。

第十八条要全面准确地贯彻执行干部“四化”方针,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坚持注重实绩和群众公认的原则,坚持按程序任用干部,选拔干部要进行全面的历史的考察,把革命化放在首位。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

根据上级党委要求,学校党委负责向上级主管部门推荐正副校(院)长(及同级干部)人选的工作。

第十九条高等学校部、处、系级干部的任免,要严格按规定程序办理。要广泛听取意见(包括行政主管领导的意见),进行民主推荐或民意测验,由党委组织部门进行全面考察后,提出任免建议,提交党委会(常委会)集体讨论决定,其中行政中层干部由校长按规定程序任免。

第二十条高等学校党委协助上级干部主管部门制订校级后备干部工作规划,落实培养措施。注意选拔、培养符合条件,有一定管理能力的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少数民族和妇女干部担任领导职务。

第二十一条高等学校党委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重点联系一批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教授。党委要参与对副高级以上人员职称评聘、晋升、奖惩工作的领导。教授及相当职称人员的调动,要征得党委同意。

党委参与出国人员的选派,并负责政审工作。

第五章党委和民主党派、群众组织

第二十二条党委对学校内民主党派实行政治领导,支持他们按照《宪法》和各自的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党委和行政要定期向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通报学校情况,听取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团结校内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充分发挥他们在学校两个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第二十三条党委要加强对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的领导,定期研究群众组织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支持他们依照法律和各自的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

第二十四条党委要加强对教代会的领导,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支持教职工代表大会及各专门委员会正确行使职权,在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第六章党的自身建设

第二十五条高等学校党委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努力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党委成员要密切联系群众,廉洁奉公,自觉接受同级纪委、上级纪委和党员、群众的监督,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团结。

第二十六条高等学校党组织要对党员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引导党员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不断提高政治、业务素质。

第二十七条党委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党委(常委)会议制度,请示汇报制度,向党员报告工作制度,联系群众制度,廉政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以及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

第二十八条党委要重视党支部建设。合理设置党支部,选配好支部书记,定期分析党支部班子和党员队伍状况,总结推广先进党支部的工作经验,指导和帮助党支部开展工作,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第二十九条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和有关规定,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和考察,有计划、有重点地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第三十条健全和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党委要加强对组织生活的指导和管理,提高组织生活的思想性、政治性和原则性。党员领导干部都要参加双重组织生活会。

第三十一条教育和监督党员严格遵守党纪党规,模范遵守国家宪法、法律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大力表彰先进,坚持从严治党,搞好党风建设,坚决查处违纪案件,清除腐败分子,妥善处置不合格党员。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二条本条例适用于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其他高等学校可参照执行。第三十三条高等学校党委可根据本条例精神,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第三十四条本条例由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三十五条本条例自下之日起施行,原试行条例同时废止。

第二篇:普通高等学校党建工作基本标准党建党委

为了加强和改善党对普通高等学校的领导,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现按照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要求,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规定,结合普通高等学校实际,制定《普通高等学校党建工作基本标准》。

一、党委对学校工作的领导

第一条 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法规,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把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

第二条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切实领导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改革思路清晰,奋斗目标明确,有切实可行的改革和发展规划。主动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第三条 不断深化和完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了精干、高效的机构,运行机制有利于加强教师队伍、党政管理队伍和职工队伍建设,有利于吸引优秀人才、稳定骨干和有效地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在提高教师队伍、党政管理队伍和职工队伍政治、业务素质,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等方面有新的进展。第四条 能够驾驭复杂形势和正确处理突发事件,努力维护学校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二、领导班子建设

第五条 重视领导班子的组织建设。按期召开党员代表大会或党员大会,审议工作,选举学校党委领导班子。党政领导成员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较高,年龄、知识、专业结构合理。

第六条 重视领导班子思想理论建设。认真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有计划,有考勤,效果好。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理论培训。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不断提高领导成员的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

第七条 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有健全的议事规则。党委领导成员正确处理个人与组织、少数与多数、下级与上级的关系。设常务委员会的党的委员会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委员会全体会议。对学校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人事、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以及大额度资金使用等,坚持集体讨论决定。

第八条 重视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有勤政廉洁、监督制约的严格规定和措施。领导成员敬业爱岗,艰苦奋斗;作风正派,严于律已;坚持原则,勇于负责;深入实际,联系群众;敢于抵制不正之风,坚决同各种腐败现象作斗争。党政领导团结协调、勤奋努力、开拓进取。

第九条 重视领导班子制度建设。领导班子学习、议事、监督、管理等各项制度健全,坚持领导班子成员过双重组织生活和定期(一年一次)民主评议领导干部的制度,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第十条 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按照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任用干部。在干部的选拔、教育、培养、考核和监督方面职责明确,制度健全,程序规范,措施落实。校、系(处)级后备干部建设符合上级规定和要求。

三、党的总支、支部建设

第十一条 党委重视总支、支部建设,责任明确。党委把总支、支部建设列入了重要工作日程;有明确的工作思路和具体的工作条规;建立了切实加强总支、支部建设的目标责任制;实行了分类指导,考核、检查措施得力。

第十二条 重视系(处)级单位党组织建设。系(处)级单位党总支(党委、直属党支部)能按时换届选举,特别是认真选配好党总支(党委、直属党支部)书记。系(处)总支(党委、直属党支部)能在本单位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积极参与讨论和决定本单位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事项;支持行政负责人在其职责范围内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

第十三条 定期进行党支部改选,特别是选配好党支部书记。党支部书记政治素质要好,群众威信高,热心于党的工作。支委会团结、协调,认真做好党支部工作。注意抓好对党支部书记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

第十四条 党支部委员会正确履行职责,党支部书记参与讨论决定本单位、本部门的重要问题,保证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及学校各项决定在本单位、本部门的贯彻执行;积极开展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第十五条 加强和改进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以提高素质和增强党性为目标,紧紧围绕学校根本任务和中心工作,结合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实际,认真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坚持党支部学习制度、组织生活制度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积极探索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办法。共产党员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党内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表彰先进,弘扬正气,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

关心离退休教职工党员的思想和生活,经常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

第十六条 积极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要求和“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加强对申请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考察工作;发展工作有计划,重点突出,特别重视在优秀学生和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

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第十七条 学校党委统一领导思想政治工作。同时,积极发挥行政领导和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共同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第十八条 坚持对师生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开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帮助他们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十九条 结合国内外形势,围绕学校根本任务和中心工作,针对师生员工思想实际,利用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注意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有稳定、精干的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特别注意加强对青年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十条 学校德育体制、机构、队伍健全,适应工作需要,符合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求。积极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改革和建设,教学效果好。重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有制度,有要求,有措施。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列入教学计划,在人力、财力、场所上有保证,长期坚持,效果良好。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经常、及时。

第二十一条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建设活动。在校内形成健康向上的环境气氛,舆论导向正确,核内秩序良好。

第二十二条 重视德育工作队伍建设,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各项政策落实。建立了一支以专职人员为骨干、兼职人员为主体、专兼职相结合的德育工作队伍。这支队伍具有干部、教师双重身份,具有教育管理等功能。

五、组织机构和党务干部队伍建设

第二十三条 党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学生工作部、统战部等工作部门健全,职能作用发挥好。党的纪律检查机构健全,认真做好党的纪律检查工作。

第二十四条 重视党校建设。组织健全,办学,方向明确,并有人员、设施和经费保证。

第二十五条 本着精干、高效原则,按规定和条件配备党务工作干部;落实党务干部的各项政策。

六、对工会、共胃团、教代会、学生会和统战工作的领导

第二十六条 党委重视研究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支持并指导它们依照国家法律和各自的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

第二十七条 建立了教代会制度,支持教代会正确发挥其职能作用。工会组织健全,干部素质与能力适应工作需要,在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开展教书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活动,开展有利于教职工自我教育和身心健康的活动等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第二十八条 重视共青团工作。指导、帮助共青团搞好思想政治建设和组织建设,发挥共青团团结教育青年的作用和党的助手作用,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共青团组织开展有利于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活动。

第二十九条 关心学生会、研究生会建设,党委领导成员支持并经常参加学生会、研究生会组织的重大活动。

第三十条 加强对统战工作的领导,积极做好民主党派和党外知识分子的工作。

普通高等学校党建工作基本标准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第三篇: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师破格晋升副教授[范文]

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师破格晋升副教授、教授职务试行办法

2008-05-27 17:27 陕人发[2004]67号

一、为了切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和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实现十六大提出的“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战略目标,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走人才强国之路,造就和选拔一批为我省政治、经济建设服务的拔尖创新人才;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加快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高等学校教师队伍,根据《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和《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试行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二、高等学校申请破格晋升副教授、教授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指在教学岗位上的在职教师(含以科研为主的教师),虽不具备《条例》规定的资历、任职年限,但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达到了担任副教授、教授职务任职资格的相应条件;在本单位高级岗位职数范围内可破格申请晋升副教授或教授职务任职资格。申请破格晋升副教授、教授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必须具备学士以上学位并获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三、根据我省高等学校数量较多,承担教学科研任务不同的特点,本《办法》对我省高等学校教师破格晋升副教授、教授职务采取了不同的评审政策、实行分类评审的办法,目的在于充分调动各个层次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勤奋工作,努力拚搏,创造辉煌的业绩。

四、破格晋升的基本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努力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能全面履行现职职责,理论联系实际,学风端正,团结协作,积极承担工作任务。热爱集体体,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公益活动。

(二)参加全国职称外语A级考试,成绩合格并在有效期内(1996年以后的副教授晋升教授不再参加职称外语考试);参加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A级考试并取得合格证书;任现职以来考核均在合格以上,其中至少有一次优秀。

(三)取得博士学位后;从事本专业教学工作1年以上者,可破格申报晋升副教授职务任职资格;从事本专业教学工作2年以上者,可破格申报晋升教授职务任职资格。对于具有学士或硕士学位,申请破格晋升副教授或教授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要求担任现任专业技术职务2年以上。

五、破格晋升的业绩、学术成果条件

(一)“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

1、破格晋升副教授的必须具备下列(1)、(2)并(3)中之一者。

(1)以教学为主的承担过3门以上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效果良好,年均教学工作量180计划学时以上(其中每门课程不得少于30学时,下同);以科研为主的承担过2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效果良好,年平均教学工作量在80计划学时以上(其中每门课程不得少于30学时,下同)。

(2)任现职以来,在本专业领域核心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篇以上或发表的学术论文中2篇被SCI、EI、IS TP收录或被人大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新华文摘全文收录或中国社会科学全文发表(本人为第一作者,下同)。

(3)成果及获奖:

A.任现职以来,公开出版学术专著(译著)或教材1部(该教材为学校或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教材编写任务),本人撰写10万字以上。

B.任现职以来,获得校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校级一等奖前2名、二等奖第1名;省部级特等奖前5名、一等奖前3名、二等奖前2名;国家级获奖证书持有者);或校级及以上教学名师;省级及以上优秀教师。

C.任现职以来,作为主要参加者(本人排名前三位)完成地(含省级厅、局,下同)级政府下达的纵向课题1项,已通过鉴定或验收。D.任现职以来,获得地市级政府(含省级厅、局,下同)科技进步奖2项以上(本人为一等奖前3名、二等奖前2名)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项(本人为一等奖前5名、二等奖前3名、三等奖前2名)。

2、破格晋升教授的必须具备下列(1)、(2)并(3)中之一者。

(1)以教学为主的承担过4门以上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效果良好,年均教学工作量180计划学时以上;以科研为主的承担过3门 以上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效果良好,年平均教学工作量在80计划学时以上。

(2)任现职以来,在本专业领域核心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1篇以上或发表的学术论文中3篇被SCI、EI、IS TP收录或被人大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新华文摘全文收录或中国社会科学全文发表。

(3)成果及获奖: A.任现职以来,公开出版学术专著(译著)或教材1部(该教材为学校或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教材编写任务),本人撰写15万字以上。

B.任现职以来,获得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特等奖前3名、一等奖前2名、二等奖第1名;国家级获奖证书持有者);或省级以上教学名师、优秀教师。

C.任现职以来,作为主持人完成省部级下达的纵向课题1项,已通过鉴定或验收。

D.任现职以来;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项(本人为一等奖前3名、二等奖前2名、三等奖第1名)。

(二)普通本科院校

1、破格晋升副教授的必须具备下列(1)、(2)并(3)中之一者。

(1)以教学为主的承担过2门以上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效果良好,年均教学工作量200计划学时以上;以科研为主的承担过1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效果良好,年平均教学工作量在80计划学时以上。

(2)任现职以来,在本专业领域核心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篇以上或发表的学术论文中1篇被SCI、EI、ISTP收录或被人大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新华文摘全文收录或中国社会科学全文发表。

(3)成果及获奖:

A.任现职以来,公开出版学术专著(译著)或教材1部(该教材为学校或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教材编写任务),本人撰写8万字以上。

B.任现职以来,获得校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校级一等奖前3名、二等奖前2名、三等奖第1名;省部级特等奖前7名、二等奖前5名、三等奖前3名;国家级获奖证书持有者);或校级及以上教学名师、省级及以上优秀教师。

C.任现职以来,作为主要参加者完成地市级(本人排名前三位)政府下达的纵向课题1项,已通过鉴定或验收。

D.任现职以来,获得地市级政府科技进步奖1项以上(本人为一等奖前3名、二等奖前2名)或省部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1项(本人为一等奖前7名、二等奖前5名、三等奖前3名)。

2、破格晋升教授的必须具备下列(1)、(2)并(3)中之一者。

(1)以教学为主的承担过3门以上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效果良好,年均教学工作量200计划学时以上;以科研为主的承担过2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效果良好,年平均教学工作量在80计划学时以上。

(2)任现职以来,在本专业领域核心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8篇以上或发表的学术论文中2篇被SCI、EI、ISTP收录或被人大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新华文摘全文收录或中国社会科学全文发表。

(3)成果及获奖:

A.任现职以来,公开出版学术专著(译著)或教材1部(该教材为学校或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教材编写任务),本人撰写 12万字以上。

B.任现职以来;获得校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校级一等奖第1名;省部级特等奖前5名、一等奖前3名、二等奖前2名; 国家级获奖证书持有者);或校级及以上教学名师;省级及以上优秀教师。

C.任现职以来,作为主持人完成地市级政府下达的纵向课题1项,已通过鉴定或验收。

D.任现职以来,获得地市科技进步奖2项以上(本人为一等奖前2名、二等奖第1名)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项(本人为一等奖前4名、二等奖前2名、三等奖第1名)

(三)普通专科学校、高职学院、成人高等学校

1、破格晋升副教授的必须具备下列(1)、(2)并(3)中之一者。

(1)承担过2门以上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效果良好,年均教学工作量240计划学时以上。

(2)任现职以来,在本专业领域核心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篇以上。

(3)成果及获奖:

A.任现职以来,公开出版学术专著(译著)或教材1部(该教材为学校或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教材编写任务),本人撰写 10万字以上。

B.任现职以来,获得校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校级一等奖前2名、二等奖第1名;省部级特等奖前5名、一等奖前3名、二等奖第2名;国家级获奖证书持有者);或校级及以上教学名师;省级及以上优秀教师。

C.任现职以来,作为主要参加者(本人排名前4名)完成地市级政府下达的纵向课题1项,已通过鉴定或验收。D.任现职以来,获得校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1项以上(校级一等奖前2名、二等奖第1名;省部级一等奖前5名、二等奖前4名、三等奖第3名;国家级获奖证书持有者)。

2、破格晋升教授的必须具备下列(1)、(2)并(3)中之一者。

(1)承担过3门以上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效果良好,年均教学工作量240计划学时以上。

(2)任现职以来,在本专业领域核心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篇以上或发表的学术论文中1篇被SCI、EI、ISTP收录或被人大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新华文摘全文收录或在中国社会科学全文发表。

(3)成果及获奖:

A.任现职以来,公开出版学术专著(译著)或教材1部(该教材为学校或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教材编写任务),本人撰写12万字以上。

B.任现职以来,获得校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校级一等奖第1名;省部级一等奖前3名、二等奖前2名、三等奖第1名;国家级获奖证书持有者);或校级及以上教学名师、省级及以上优秀教师。C.任现职以来,作为主要参加者(本人排前2位)完成地市级以上政府下达的纵向课题1项,已通过鉴定或验收。

D.任现职以来,获得地市级政府科技进步奖1项以上(本人为一等奖前2名、二等奖第1名)或省级及以上政府部门科技奖1项(本人为一等奖前5名、二等奖前3名、三等奖第1名)。

对不具备获奖或论文条件,但在经济建设主战场取得突出业绩者也可破格晋升职称:对围绕我省经济建设“一线两带”和关中、陕北、陕南、渭北四大基地以及能源化工、电子信息、有色金属、装备工业、果品加工、生物医药六大支柱产业开发,知识创新、技术创新,获3项国家发明专利,或1项国家发明专利成果已被开发转化,其年产值达1000万元以上者,或在培育、研制开发的新品种、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经推广年产值达 3000万元以上者,可申报破格晋升副教授。

对获得5项国家发明专利,或二项国家发明专利成果已被开发转化,其年产值达2000万元以上者,或在培育、研制开发新品种、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经推广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者,可申报晋升教授职称。

六、破格晋升的程序

1、高等学校教师系列破格晋升副教授、教授职务任职资格的 评审工作由省高校教师职务评委会统一组织进行(已具有教授、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权的学校除外)。

2、被推荐人在本校教师高评会专业学科组初评通过后参加论文、教学答辩,答辩通过后再由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动综合评审,评审通过后上报省高校教师职务评委会进行评审。

3、申请参加破格晋升副教授、教授职务任职资格的教师,在省高校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评审未能通过的情况下,下不得再次申报破格晋升,但下已达到正常评审的条件时,可以参加正常情况下的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

七、本办法未尽事宜由省教育厅负责解释。

上一条: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评审工作实施办法(试行)下一条:《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第四篇: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评审

陕教师办〔2009〕2号

关于印发《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评审

工作实施办法(试行)》、《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师破格 晋升副教授、教授职务试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的通知

各高等学校:

为了使我省高等学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等学校教师队伍,根据省职改办意见,省教育厅职改办对《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评审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和《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师破格晋升副教授、教授职务试行办法》进行修订的意见在2008年9月26日召开的全省高等学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布置会上进行了部署。

自2008年10月来,省教育厅职改办组织了6名多年参与并熟悉职称评审工作的同志经过近半年多的调研、讨论,对已经使用了近5年的《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评审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和《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师破格晋升副教授、教授职务试行办法》进行了修订,并两次召开有36所不同层次高校的人事处长、师资科长参加的讨论会。经充分讨论后整理修订的《评审办法》(征求意见稿)基本得到了与会人员的赞同。

现将修订后的两个《评审办法》(征求意见稿)下发各高校再征求广大教师的意见,以进一步完善。请各高校认真组织、抓紧征求广大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汇总于3月25日前以电子版和纸质版两种形式上报省教育厅职称改革办公室。

联系人:唐澍,电话:029-87338624 E-mail:sxsfcts@126.com

二○○九年三月十二日

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评审工作实施办法(试行)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快建设一支适应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高等学校教师队伍,根据《教师法》和《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试行条例》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

第二条 在国家全面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情况下,申报评审高等学校教师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必须获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取得教师资格证书。

第三条 教师职务评审要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全面考核、择优晋升”的原则,在坚持政治标准的条件下,把思想品行、工作态度、学术水平、工作能力、工作实绩作为评审的依据,以确保评审质量。

第四条 根据我省高等学校所承担国家教学科研任务的不同,可划分为:一,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学校。此类学校除承担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任务外,还承担国家科研任务,属教学科研型大学;二,普通本科院校。此类学校主要承担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任务,又承担部分科研任务,属以教学为主的学校;三,普通专科学校、高职学院、成人高等学校。我省高等学校类型多样,所承担教学、科研任务不同,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中实行分类评审,能更切合学校的实际,发挥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为西部大开发培养更多合格人才。

第五条 对教学科研型大学,在坚持教学科研并重的情况下,鼓励教师进行科学研究和科技推广,强调科研成果对于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的作用;对以教学为主的院校,应把握突出教学业绩,同时兼顾科研的原则;对普通专科学校、高职学院、成人高等学校,应以教学业绩为主,重点考察其教学方面的突出成绩,鼓励广大教师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第二章 评审条件

第六条 基本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努力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能全面履行现职职责,理论联系实际,学风端正,团结协作,积极承担工作任务。热爱集体,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二、任现职期间考核均在合格(称职)以上,但在规定的任职年限基础上,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从下年起延迟申报。

(一)在规定的任职年限内,考核无一次优秀,延迟1年。

(二)考核基本合格(基本称职)及以下;受警告处分或发生教学事故造成一定影响者,每次延迟1年。

(三)受记过以上处分或发生严重教学事故者,每次延迟2年。

(四)有谎报资历、业绩等弄虚作假行为者,延迟3年以上。

三、剽窃他人成果或伪造学历、学位、学术成果等情节特别严重者,取消其现任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四、对违反文件政策规定评定专业技术职务的,取消其现任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并对其所在单位作出相应处罚。

五、1975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人员在晋升副教授时必须具有硕士以上学位;1970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人员在晋升教授时必须具有硕士以上学位。

六、凡脱产攻读学位者,其脱产上学时间不能计算任现职年限;且脱产学习期间不得申报高一级职务任职资格。

七、补充说明

(一)本条例所称“以上”、“以下”、“以后”均含本级。

(二)申报人工作业绩中同一成果取得不同级别奖励的按最高等级统计,不重复计算。

(三)论文均指第一作者,学术期刊不含增刊、特刊、专刊、专辑、论文集等形式的刊物。

(四)专著、编著、教材不含论文集、习题集等。其工作量的认定以前言或后记中的说明为准。

第七条 业务条件

一、晋升助教的条件

(一)具有学士学位,参加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经过一年以上助教岗位试用,经考核,表明能胜任和履行助教职责。

(二)具有硕士学位,第二学士学位,经半年考察,表明能胜任助教职责。

二、晋升讲师的条件

(一)外语、计算机要求(符合相应免试条件者除外。下同)

参加全国职称外语等级考试,取得相应等级合格证书且在有效期内;参加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并取得合格证书。

(二)学历(学位)及任职年限

具有学士学位,受聘助教职务4年以上;具有第二学士学位,受聘助教职务3年以上;具有硕士学位,受聘助教职务2年以上;具有博士学位,经过3个月以上的考核表明能胜任讲师职责,自受聘为教师之日起认定其讲师任职资格,对未参加青年教师岗前培训的,应参加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对获得第二学士学位或硕士学位前已取得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且各考核合格者,其获得学位证书之前的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时间可按两年折一年计算。

(三)教学业务能力

能全面履行岗位职责,系统讲授过1门课程,经考核合格。任现职以来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在120计划学时以上(公共课160计划学时;专业课120计划学时;音乐、美术院校和其他院校的音乐、美术专业教师还要按文化部的规定完成相应的工作量)。

同时,应有半年以上实践工作经历,承担并胜任本学科主干课的实验教学、实验室建设及实验室管理等工作任务,熟练掌握本学科主干课程及所授课程的实验,或参加生产实践活动。对条件有限或体育、外语、数学、艺术、社科类等不具备实践条件的学科专业,须参加任职单位安排的其他教学实践活动或学生管理工作(如兼职辅导员、班主任等)。专职学生政治辅导员此项不作要求。

(四)科学研究能力

积极参加教学、科学研究或技术创新,任现职以来公开发表与本专业相关的教学、科研论文至少2篇;或在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与本专业相关的教学、科研论文1篇;或公开发表与本专业相关的教学、科研论文1篇,并撰写2万字以上公开出版发行的著作或教材。

三、晋升副教授、教授条件

必须参加全国职称外语等级A级考试(符合免试条件的除外),且成绩合格并在有效期内(申请教授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凡在晋升副教授时参加过全国职称外语等级考试且成绩合格,在申请晋升教授职务任职资格时可不再参加全国职称外语等级考试)。

(一)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学校 1.晋升副教授条件

(1)学历(学位)及任职年限

具有博士学位,受聘讲师职务2年以上;具有硕士学位,受聘讲师职务5年以上;具有第二学士学位,受聘讲师职务6年以上;具有学士学位,受聘讲师职务7年以上。

对获得博士学位前已取得中级职务任职资格且各考核合格者,其获得学位证书之前的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时间可按两年折一年计算。

(2)教学水平受聘讲师以来,主讲过1门以上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以科研为主者1门,以教学为主者2门),在教学中能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优良。对以教学为主的教师,进行了一门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其中更新教学内容在1/3以上,或按计划开新课一门,成效显著,可视为完成2门课程的讲授任务。

具备指导硕士研究生的能力,指导或协助指导过青年教师、进修人员或硕士研究生。

(3)工作业绩及学术水平

受聘讲师以来,积极承担学校教学、科研和实验室建设任务。具有系统而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已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能及时把握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发展动态。

① 以教学为主的教师,必须具备下列A、B并C中之一条。

A.任现职以来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在180计划学时以上。

B.在与本专业相关的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教学、科研论文5篇,其中被SCI、EI、ISTP、SSCI收录、CSCD、CSSCI全文发表或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收录至少2篇;或在与本专业相关的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教学、科研论文3篇,其中被SCI、EI、ISTP、SSCI收录、CSCD、CSSCI全文发表或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收录至少1篇,并撰写10万字以上公开出版发行的专著或教材。C.成果及获奖

(a)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二等奖前两名、一等奖前三名、特等奖前五名;国家奖获奖证书持有者);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师;

(b)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或实用新型专利2项(艺术、体育专业教师参加专业比赛的作品(成绩)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亦按此对待);

(c)获得地市级以上政府部门科技奖(三等奖第一名、二等奖前三名、一等奖前五名);

(d)主持并完成地市级以上政府部门下达的纵向科研课题1项;或主持并完成横向科研课题1项以上,到款经费20万元以上(理科6万元、文科2万元)。

② 以科研为主的教师,必须具备下列A、B、C并D中之一条。A.任现职以来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在80计划学时以上;

B.主持并完成地市级政府部门下达的纵向科研课题1项;

C.在与本专业相关的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教学、科研论文6篇,其中被SCI、EI、ISTP、SSCI收录、CSCD、CSSCI全文发表或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收录至少2篇;或在与本专业相关的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教学、科研论文4篇,其中被SCI、EI、ISTP、SSCI收录、CSCD、CSSCI全文发表或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收录至少1篇,并撰写10万字以上公开出版发行的专著或教材。

D.成果及获奖

(a)主持并完成地市级以上政府部门下达的纵向科研课题1项;或主持并完成横向科研课题1项以上,到款经费20万元以上(理科6万元、文科2万元);

(b)获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科技奖1项(三等奖前三名、二等奖前五名、一等奖及国家奖获奖证书持有者);

(c)获地市级政府部门科技奖(三等奖第一名、二等奖前三名、一等奖前五名)2项,其中1项排序为前两名;(d)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或实用新型专利2项。2.晋升教授条件

(1)学历(学位)及任职年限

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受聘副教授职务5年以上;具有第二学士学位,受聘副教授职务6年以上;具有学士学位,受聘副教授职务7年以上。

(2)教学水平

受聘副教授以来,主讲过2门以上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以科研为主者2门,以教学为主者3门),且每门课程讲授两遍以上。对以教学为主的教师,进行了一门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其中更新教学内容在1/3以上;或按计划开新课一门,成效显著,可视为完成2门课程的讲授任务。

具备指导硕士研究生的能力,指导或协助指导青年教师或硕士研究生一届。

(3)工作业绩及学术水平

受聘副教授以来,积极承担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实验室建设任务,积极参与学科建设,具有系统而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渊博的专业知识,在丰富的学术实践基础上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能及时把握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发展动态。

① 以教学为主的教师,必须具备下列A、B并C中之一条。

A.任现职以来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在180计划学时以上。

B.在与本专业相关的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教学、科研论文7篇,其中被SCI、EI、ISTP、SSCI收录、CSCD、CSSCI全文发表或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收录至少3篇;或在与本专业相关的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教学、科研论文5篇,其中被SCI、EI、ISTP、SSCI收录、CSCD、CSSCI全文发表或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收录至少2篇,并撰写15万字以上公开出版发行的专著或教材。C.成果及获奖

(a)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二等奖前两名、一等奖前三名、特等奖前五名;国家奖获奖证书持有者);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师

(b)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艺术、体育专业教师参加专业比赛的作品(成绩)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亦按此对待);(c)获得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科技奖;

(d)主持并完成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下达的纵向科研课题1项;或主持并完成横向科研课题1项以上,到款经费30万元以上(理科10万元、文科3万元)。

② 以科研为主的教师,必须具备下列A、B、C并D中之一条。

A.任现职以来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在80计划学时以上。

B.主持并完成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下达的纵向科研课题1项。

C、在与本专业相关的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教学、科研论文8篇,其中被SCI、EI、ISTP、SSCI收录、CSCD、CSSCI全文发表或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收录至少3篇;或在与本专业相关的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教学、科研论文6篇,其中被SCI、EI、ISTP、SSCI收录、CSCD、CSSCI全文发表或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收录至少2篇,并撰写20万字以上公开出版发行的专著或教材。

D、成果及获奖(a)主持并完成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下达的纵向科研课题1项;或主持并完成横向科研课题1项以上,到款经费30万元以上(理科10万元、文科3万元);

(b)获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科技奖1项(三等奖第一名、二等奖前三名、一等奖前五名、国家奖获奖证书持有者);

(c)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

(二)普通本科院校 1.晋升副教授条件

(1)学历(学位)及任职年限

具有博士学位,受聘讲师职务2年以上;具有硕士学位,受聘讲师职务5年以上;具有第二学士学位,受聘讲师职务6年以上;具有学士学位,受聘讲师职务7年以上。

对获得博士学位前已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且各考核合格者,其获得学位证书之前的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时间可按两年折一年计算。

(2)教学水平

受聘讲师以来,主讲过1门以上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以科研为主者1门,以教学为主者2门)。在教学中能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优良。对以教学为主的教师,进行了一门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其中更新教学内容在1/3以上;或按计划开新课一门,成效显著,可视为完成2门课程的讲授任务。

具备指导硕士研究生的能力,指导或协助指导过青年教师或硕士研究生。

(3)工作业绩及学术水平

受聘讲师以来,积极承担学校教学、科研和实验室建设任务。具有系统而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已初步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能及时把握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发展动态。

① 以教学为主的教师,必须具备下列A、B并C中之一条。

A.任现职以来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在200计划学时以上。

B.对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有较深入的研究,在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教学、科研论文5篇,其中核心期刊2篇,并被SCI、EI、ISTP、SSCI收录、CSCD、CSSCI全文发表或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收录至少1篇;或在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教学、科研论文3篇,其中核心期刊1篇,并被SCI、EI、ISTP、SSCI收录、CSCD、CSSCI全文发表或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收录至少1篇,并撰写8万字以上公开出版发行的专著或教材。

C.成果及获奖

(a)作为主要完成人(前五名)完成过地市级以上政府部门下达的纵向科研课题1项;或主持并完成横向科研课题1项以上,到款经费5万元以上(文理科2万元);

(b)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师;

(c)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或实用新型专利2项(艺术、体育专业教师参加专业比赛的作品(成绩)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亦按此对待);

(d)获得地市级以上政府部门科技奖(三等奖前三名、二等奖前五名、一等奖及国家奖获奖证书持有者)。

② 以科研为主的教师,必须具备下列A、B、C并D中之一条。A.任现职以来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在80计划学时以上。

B.在与本专业相关的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教学、科研论文6篇,其中被SCI、EI、ISTP、SSCI收录、CSCD、CSSCI全文发表或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收录至少1篇;或在与本专业相关的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教学、科研论文4篇(其中被SCI、EI、ISTP、SSCI收录、CSCD、CSSCI全文发表或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收录至少1篇),并撰写10万字以上公开出版发行的专著或教材。

C.作为主要完成人(前三名)完成地市级以上政府部门下达的纵向科研课题1项。

D.成果及获奖

(a)主持并完成地市级以上政府部门下达的纵向科研课题1项;或主持并完成横向科研课题1项以上,到款经费15万元以上(文理科5万元);

(b)获地市级以上政府部门科技奖(三等奖第一名、二等奖前三名、一等奖前五名;获省部级三等奖前三名、二等奖前四名、一等奖前五名;国家奖获奖证书持有者);

(c)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或实用新型专利2项。2.晋升教授条件

(1)学历(学位)及任职年限

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受聘副教授职务5年以上;具有第二学士学位,受聘副教授职务6年以上;具有学士学位,受聘副教授职务7年以上。

(2)教学水平

受聘副教授以来,主讲过2门以上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以科研为主者2门,以教学为主者3门),且每门课程讲授两遍以上。对以教学为主的教师,进行了一门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其中更新教学内容在1/3以上;或按计划开新课一门,成效显著,可视为完成2门课程的讲授任务。

指导或协助指导青年教师或硕士研究生一届,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的能力。

(3)工作业绩及学术水平

受聘副教授以来,积极承担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实验室建设任务,积极参与学科建设,具有系统而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渊博的专业知识,在丰富的学术实践基础上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能及时把握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发展动态。① 以教学为主的教师,必须具备下列A、B并C中之一条。

A.任现职以来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在200计划学时以上,教学效果优良。

B.在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教学、科研论文5篇,其中核心期刊3篇,并被SCI、EI、ISTP、SSCI收录、CSCD、CSSCI全文发表或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收录至少2篇;或在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教学、科研论文3篇(其中核心期刊2篇,并被SCI、EI、ISTP、SSCI收录、CSCD、CSSCI全文发表或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收录至少1篇),并撰写15万字以上公开出版发行的专著或教材。

C.成果及获奖

(a)主持并完成地市级以上政府部门下达的纵向科研课题1项;或主持并完成横向科研课题1项以上,到款经费15万元以上(文理科5万元);

(b)获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前五名);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师;(c)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艺术、体育专业教师参加专业比赛的作品(成绩)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亦按此对待)。

②以科研为主的教师,必须具备下列A、B、C并D中之一条。

A.任现职以来年均教学工作量在80计划学时以上。B.在与本专业相关的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教学、科研论文6篇(其中被SCI、EI、ISTP、SSCI收录、CSCD、CSSCI全文发表或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收录至少3篇);或在与本专业相关的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教学、科研论文4篇(其中被SCI、EI、ISTP、SSCI收录、CSCD、CSSCI全文发表或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收录至少2篇),并撰写15万字以上公开出版发行的专著或教材。

C.主持并完成地市级以上政府部门下达的纵向科研课题1项。

D.成果及获奖

(a)完成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下达的纵向科研课题1项或主持并完成横向科研课题1项以上,到款经费30万元以上(文理科10万元);(b)获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科技奖(三等奖前两名、二等奖前三名、一等奖前五名;国家奖获奖证书持有者);

(c)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

(三)普通专科学校、高职学院、成人高等学校 1.晋升副教授条件

(1)学历(学位)及任职年限

具有博士学位,受聘讲师职务2年以上;具有硕士学位,受聘讲师职务5年以上;具有第二学士学位,受聘讲师职务6年以上;具有学士学位,受聘讲师职务7年以上。

对获得博士学位前已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且各考核合格者,其获得学位证书之前的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时间可按两年折一年计算。

(2)教学水平

受聘讲师以来,主讲过2门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且每门课程讲授两遍以上。进行了一门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其中更新教学内容在1/3以上;或按计划开新课一门,成效显著者,可视为完成2门课程的讲授任务。对于高职学院、成人高校的教师,受聘讲师期间担任过一门实践课的讲授任务,具有熟练的动手能力,教学效果良好(公共课教师除外)。

指导或协助指导过青年教师。(3)工作业绩及学术水平

受聘讲师以来,注重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风端正;积极承担学校及所在基层组织安排的教学、科研和实验室建设任务,任现职以来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在240计划学时以上,且教学效果优良。在教学中能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并取得下列成果之一:

① 对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有较深入的研究。在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教学、科研论文5篇,其中核心期刊2篇;或在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教学、科研论文3篇,其中核心期刊1篇,并撰写8万字以上的公开出版发行专著或教材。同时作为主要完成人(前三名)完成校级以上科研课题1项。

② 获得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前三名)或二等奖2项(前两名)。

③ 任现职以来获得省部级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1项或二等奖2项。④ 任现职以来获得省部级优秀教师荣誉称号1次。⑤ 对从事科研工作的教师,任现职以来年均完成的教学工作量在120计划学时以上,在与本专业相关的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教学、科研论文3篇。同时主持并完成相关领域纵向科研课题1项或主持并完成横向技术开发课题1项以上,到款经费8万元以上。

2.晋升教授条件

(1)学历(学位)及任职年限

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受聘副教授职务5年以上;具有第二学士学位,受聘副教授职务6年以上;具有学士学位,受聘副教授职务7年以上。

(2)教学水平

受聘副教授以来,主讲过3门专业课或(和)专业基础课(其中,对于高职学院、成人高校的教师,要求担任一门实践课的教学任务),每门课程讲授两遍以上(对成功地进行了一门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其中更新教学内容在1/3以上;或按计划开新课一门,成效显著,可视为完成2门课程的讲授任务)。

(3)工作业绩及学术水平受聘副教授以来,注重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风端正;积极承担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实验室建设任务,任现职以来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在240计划学时以上,教学效果优良。在教学中能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并取得下列成果之一:

①对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有较深入的研究,在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教学、科研论文5篇,其中核心期刊3篇,并被SCI、EI、ISTP、SSCI收录、CSCD、CSSCI全文发表或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收录至少1篇;或在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教学、科研论文3篇(其中核心期刊2篇,并被SCI、EI、ISTP、SSCI收录、CSCD、CSSCI全文发表或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收录至少1篇),并撰写15万字以上公开出版发行的专著或教材;或在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教学、科研论文5篇,其中核心期刊3篇,并撰写8万字以上公开出版发行的专著或教材。同时作为主要完成人(前三名)完成地市级以上政府部门下达的纵向科研课题1项或主持并完成横向技术开发课题1项,到款经费12万元以上。

② 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前二名)或二等奖2项(第一名)。

③ 任现职以来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师荣誉称号1次。④ 对从事科研工作的教师,任现职以来年均完成的教学工作量在120计划学时以上,在与本专业相关的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教学、科研论文5篇(其中被SCI、EI、ISTP、SSCI收录、CSCD、CSSCI全文发表或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收录至少1篇)。同时主持并完成地市级以上政府部门下达的科研课题1项或主持并完成横向科研课题1项以上,到款经费10万元以上。

第八条 各院校要严格教学水平和质量考核,考核过程中都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制定操作性较强的考核办法。主要考核内容:是否吸收了本学科领域最新成果及进展;批改作业的质量和数量;指导实验实习及批改实验实习报告的质量和数量;考核担任授课的门数和教学时数情况。

第九条 评审各级教师职务时,对任现职期间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而获得省部级及以上政府表彰或奖励者,在同等条件下要优先晋升。

第十条 对于“双肩挑”教师,对其教学工作量进行减免:担任正处级职务的教师在任职期间年均教学工作量减免相应职务的1/2,副处级减免1/3,教研室主任减免20计划学时,教研室副主任、支部书记减免15计划学时。专职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其年均教学工作量应达到80计划学时,不再予以减免。第十一条 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等方面成绩卓著,达到《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师破格晋升副教授、教授职务试行办法》规定条件的教师,予以破格晋升相应技术职称。

第十二条 凡经省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评审未获通过人员第二年不能申请职称评审。

第三章 转评系列

第十三条 凡由其他系列转换为高校教师系列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本人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须与拟转高校教师系列专业技术工作相同或相近;

二、经过一年以上教育教学环节实践,经考核表明能胜任本专业教学工作;

三、具备拟转职务的任职条件;

四、转换满1年方可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但须满足以下条件:

(一)“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须在转换副教授以后在与本专业相关的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教学、科研论文4篇(其中被SCI、EI、ISTP、SSCI收录、CSCD、CSSCI全文发表或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收录至少2篇),同时主持并完成地市级及以上政府部门下达的纵向科研课题1项或主持并完成横向科研课题1项,到款经费15万元以上;且任副高级职务以来所有成果满足正常晋升教授的条件。

(二)普通本科院校:须在转换副教授以后在与表本专业相关的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教学、科研论文2篇(其中被SCI、EI、ISTP、SSCI收录、CSCD、CSSCI全文发表或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收录至少1篇),同时作为主要完成人(前三名)完成地市级以上纵向科研课题1项或主持并完成横向科研课题1项,到款经费10万元以上;且任副高级职务以来所有成果满足正常晋升教授的条件。

(三)高职高专院校:须在转换副教授以后在与本专业相关的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教学、科研论文2篇,同时主持并完成校级以上科研课题1项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前三名)完成纵向科研课题一项。且任副高级职务以来所有成果满足正常晋升教授的条件。

第四章 评 审

第十四条 学校成立15-25人的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本校各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成员要尽量涵盖学校大部分学科,由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及业务素质、学术造诣高、作风正派、在群众中具有较高威信的教授担任,如果学校教授人数不足时,可选用部分副教授人员,但学校评委会委员中,具有教授职务的人员应占2/3以上。每届评委会任期一般为3年(各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每年作适当调整)。评审工作要坚持标准,保证质量,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各校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成员名单应报省教育厅审批。

第十五条 教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的一般程序

一、教师本人根据其任职单位岗位设置情况及本人条件,提出申请,经初审合格,填写《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并提交能够反映其政治表现、品德修养、教学质量、学术水平及履行现职以来的业绩等方面的材料,并利用3-5天时间在全校范围内集中公示。

二、对经过公示后无异议的申报材料,学校召开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根据本单位岗位设置情况和申请人的条件对其思想素质、政治表现和工作业绩进行认真、全面的考核。其中思想政治方面主要考核政治态度、工作态度、职业道德、教书育人、社会服务等。业务水平方面主要考核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实际技能以及与教学和科研有关的各种能力。工作实绩方面主要考核完成教学工作情况、科研成果、编写教材、著书、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等。对教学成绩的考核,实行教学效果一票否决制;对科研成果的考核应注重应用效益和实际效果。评审结果上报省高评会前必须公示,广泛听取意见,增加评审工作的透明度。

三、助教任职资格由学校人事部门会同基层单位根据本人表现考察确定。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或经省教育厅授权的高等学校讲师任职资格由学校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评审。副教授、教授任职资格由学校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评审后报省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评审。对具有副教授、教授任职资格评审权的学校,要严格按照国家和省上有关规定进行评审,不得私自扩大评审范围、用权范围和降低评审条件。凡按规定要报省上评审的学科,应继续报省上评审。由学校评审的人员要及时将评审结果报省教育厅备案,以便监督检查评审权使用情况。

第十六条 学校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召开的评审会议,全体成员2/3以上出席,评审结果方为有效。评审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经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同意票数超过出席会议成员人数的2/3方为通过。未出席评审会的委员不得委托他人投票或预先投票或补充投票。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七条 教育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由省职改办批准。

第十八条 教育系列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结果,经教育厅审核后,报省职改办审批,审批工作结束后,由各学校统一办理高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证书。

第十九条 各级评审组织成员须遵守评审纪律,不得泄露评审情况,对不遵守评审纪律的成员,取消其资格。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行,以前文件规定与本《实施办法》不符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二十一条 本《实施办法》由省职改办、省教育厅按职责分工负责解释。

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师破格晋升副教授、教授职务

试 行 办 法

(征求意见稿)

一、为了切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走人才强国之路,造就和选拔一批为我省政治、经济建设服务的拔尖创新人才,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加快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高等学校教师队伍,根据《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和《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试行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二、高等学校申请破格晋升副教授、教授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指在教学岗位上的在职教师(含以科研为主的教师),虽不具备《条例》规定的任职年限,但已经达到了正常晋升副教授、教授职务任职资格的相应条件,且任现职期间工作业绩特别突出,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取得重大突破,在本单位高级岗位职数范围内方可破格申请晋升副教授或教授职务任职资格。申请破格晋升副教授、教授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必须具备学士以上学位并获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三、根据我省高等学校数量较多,承担教学科研任务不同的特点,本《办法》对我省高等学校教师破格晋升副教授、教授职务采取了不同的评审政策、实行分类评审的办法,目的在于充分调动各个层次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勤奋工作,努力拚搏,创造辉煌的业绩。

四、破格晋升的基本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努力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能全面履行现职职责,理论联系实际,学风端正,团结协作,积极承担工作任务。热爱集体,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公益活动。

(二)参加全国职称外语A级考试,成绩合格并在有效期内(晋升副教授时参加过全国职称外语A级考试且成绩合格者,晋升教授时不再参加职称外语考试);参加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考试并取得合格证书;任现职以来考核均在合格以上,其中至少有一次优秀。

(三)取得博士学位后,任讲师1年以上者,可破格申报晋升副教授职务任职资格;任副教授2年以上者,可破格申报晋升教授职务任职资格。对于具有学士或硕士学位、申请破格晋升副教授或教授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要求担任现任专业技术职务3年以上。

五、破格晋升的业绩、学术成果条件

(一)“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

1.破格晋升副教授的必须具备下列(1)、(2)、(3)并(4)中之一条。

(1)以教学为主的承担过2门以上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效果良好,年均教学工作量在180计划学时以上(其中每门课程不得少于30计划学时,下同);以科研为主的承担过2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效果良好,年平均教学工作量在80计划学时以上。

(2)任现职以来,在本专业领域核心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8篇以上,其中被SCI, EI, ISTP、SSCI收录或被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全文收录至少2篇以上;或在本专业领域核心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篇,其中有3篇被SCI, EI, ISTP,SSCI收录或被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全文收录。

(3)任现职以来,主持并完成省级以上政府部门下达的纵向科研课题1项;或主持并完成地市级以上政府部门下达的纵向科研课题2项,至少结题1项。

(4)成果及获奖:

A.任现职以来,公开出版学术专著或教材1部,本人撰写15万字以上(专著为独著,编著限第一主编);教材指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省级以上教材审定机构批准立项的规划教材。下同)。

B.任现职以来,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特等奖前五名、一等奖前三名、二等奖前两名;国家级获奖证书持有者);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师。

C.任现职以来,获得地市级政府部门科技奖2项以上(一等奖前三名、二等奖前两名)或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科技奖1项(一等奖前五名、二等奖前三名)。

2.破格晋升教授的必须具备下列(1)、(2)、(3)并(4)中之一条。(1)以教学为主的承担过2门以上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效果良好,年均教学工作量180计划学时以上;以科研为主的承担过2门以上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效果良好,年平均教学工作量在80计划学时以上。

(2)任现职以来,在本专业领域核心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1篇(其中被SCI,EI,ISTP,SSCI收录或被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全文收录2篇以上);或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中4篇被SCI,EI,ISTP,SSCI收录或被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全文收录。

(3)任现职以来,主持并完成国家级政府部门下达的纵向科研课题1项;或主持并完成省级以上政府部门下达的纵向科研课题2项,至少结题1项。

(4)成果及获奖:

A.任现职以来,公开出版学术专著或教材1部,本人撰写20万字以上。

B.任现职以来,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特等奖前三名、一等奖前两名、二等奖第一名;特等奖及国家级获奖证书持有者);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师。C.任现职以来,获得省部级政府部门科技奖1项(一等奖前三名、二等奖前两名、三等奖第一名)。

(二)普通本科院校

1.破格晋升副教授的必须具备下列(1)、(2)、(3)并(4)中之一条。

(1)以教学为主的承担过2门以上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效果良好,年均教学工作量200计划学时以上;以科研为主的承担过1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效果良好,年平均教学工作量在80计划学时以上。

(2)任现职以来,在本专业领域核心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篇以上(其中1篇被SCI, EI, ISTP, SSCI收录或被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全文收录);或发表的学术论文中2篇被SCI, EI, ISTP, SSCI收录或被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全文收录。

(3)任现职以来,主持并完成地市级以上政府部门下达的纵向科研课题1项。

(4)成果及获奖:

A.任现职以来,公开出版学术专著或教材1部,本人撰写10万字以上。B.任现职以来,获得省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一等奖前五名、二等奖前三名;特等奖及国家级获奖证书持有者);省级以上优秀教师。

C.任现职以来,获得地市级政府部门科技奖1项(一等奖前两名、二等奖第一名)或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科技奖1项(一等奖前五名、二等奖前三名、三等奖第一名;国家级获奖证书持有者)。

2.破格晋升教授的必须具备下列(1)、(2)、(3)并(4)中之一条。

(1)以教学为主的承担过2门以上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效果良好,年均教学工作量200计划学时以上;以科研为主的承担过2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效果良好,年平均教学工作量在80计划学时以上。

(2)任现职以来,在本专业领域核心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8篇(其中2篇被SCI,EI,ISTP,SSCI收录或被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全文收录)或发表的学术论文中3篇被SCI,EI,ISTP收录或被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全文收录。(3)主持并完成省级以上政府部门下达的纵向科研课题1项;或地市级以上政府部门下达的纵向科研课题2项,至少结题1项。

(4)成果及获奖:

A.任现职以来,公开出版学术专著或教材1部,本人撰写15万字以上。

B.任现职以来,获得省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特等奖前五名、一等奖前三名、二等奖前两名;国家级获奖证书持有者);省级以上优秀教师。

C.任现职以来,获得地市级政府部门科技奖2项(一等奖前两名、二等奖第一名)或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科技奖1项(一等奖前四名、二等奖前两名、三等奖第一名、国家级获奖证书持有者)。

(三)普通专科学校、高职学院、成人高等学校

1.破格晋升副教授的必须具备下列(1)、(2)、(3)并(4)中之一条。

(1)承担过2门以上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效果良好,年均教学工作量240计划学时以上。(2)任现职以来,在本专业领域核心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篇以上(其中被SCI、EI、ISTP、SSCI收录、CSCD、CSSCI全文发表或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收录至少1篇)。

(3)作为主要完成人(本人排前三名)完成地市级政府部门下达的纵向科研课题1项。

(4)成果及获奖:

A.任现职以来,公开出版学术专著或教材1部,本人撰写10万字以上。

B.任现职以来,获得省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一等奖前五名、二等奖前四名、三等奖前两名;特等奖及国家级获奖证书持有者);省级以上优秀教师。

C.任现职以来,获得地市级政府部门科技奖1项(一等奖前两名、二等奖第一名)或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科技奖1项(一等奖前五名、二等奖前四名、三等奖前两名;国家级获奖证书持有者)。

2.破格晋升教授的必须具备下列(1)、(2)、(3)并(4)中之一条。(1)承担过2门以上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效果良好,年均教学工作量240计划学时以上。

(2)任现职以来,在本专业领域核心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篇以上(其中被SCI、EI、ISTP、SSCI收录、CSCD、CSSCI全文发表或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收录至少2篇)。

(3)任现职以来,主持并完成地市级以上政府部门下达的纵向科研课题1项。

(4)成果及获奖:

A.任现职以来,公开出版学术专著或教材1部,本人撰写12万字以上。

B.任现职以来,获得省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前三名、二等奖前两名、三等奖第一名;特等奖及国家级获奖证书持有者);省级以上优秀教师。

D.任现职以来,获得地市级政府部门科技奖1项(一等奖前两名、二等奖第一名)或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科技奖1项(一等奖前五名、二等奖前三名、三等奖第一名)。

对不具备获奖或论文条件,但在经济建设主战场取得突出业绩者也可破格晋升职称。对围绕我省经济建设“一线两带”和关中、陕北、陕南、渭北四大基地以及能源化工、电子信息、有色金属、装备工业、果品加工、生物医药六大支柱产业开发,知识创新、技术创新,获3项国家发明专利,或1项国家发明专利成果已被开发转化,其年产值达1000万元以上者,或在培育、研制开发的新品种、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经推广年产值达3000万元以上者,可申报破格晋升副教授职称。

对获得5项国家发明专利,或2项国家发明专利成果已被开发转化,其年产值达2000万元以上者,或在培育、研制开发新品种、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经推广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者,可申报破格晋升教授职称。

六、破格晋升的程序

(一)高等学校教师系列破格晋升副教授、教授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工作由省高校教师职务评委会统一组织进行(已具有教授、副教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权的学校除外)。

(二)被推荐人在本校教师高评会专业学科组初评通过后参加论文、教学答辩,答辩通过后再由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进行综合评审,评审通过后上报省高校教师职务评委会进行评审。

(三)申请参加破格晋升副教授、教授职务任职资格的教师,在省高校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评审未能通过的情况下,下不得再次申报破格晋升,但下已达到正常评审的条件时,可以参加正常情况下的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

七、本办法未尽事宜由省教育厅负责解释。

第五篇:陕西省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意见

中共陕西省委办公厅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意见

陕办发〔2010〕26号

为贯彻落实《陕西省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意见》精神,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结合我省实际,就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一)辅导员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维护高等学校稳定、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近年来,我省高等学校十分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整体素质稳步提高,地位作用日益凸显。但总体上看,我省辅导员队伍现状还不能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存在着配备不到位、队伍不稳定等问题,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二、岗位职责

(三)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全方位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爱国主义、道德法纪、荣辱观、形势政策及心理健康等教育工作,培养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四)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认真组织开展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等事关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管理和服务工作。经常性地开展谈心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有针对性地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加强与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家长的联系,共同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

(五)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组织学生勤工助学,帮助其完成学业。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为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六)增强政治敏锐性,努力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经常深入学生中间,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引导。一旦发生群体性或突发事件,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全力做好稳定学生工作,化解矛盾冲突,切实维护学校和社会大局稳定。

(七)指导学生党团支部、班委会和团体建设,做好学生骨干培养工作,营造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鼓励支持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科技创新和文艺体育等集体活动。注重运用各种新的工作载体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拓展工作途径,提高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配备选聘

(八)辅导员配备要求。高等学校本、专科生一线专职辅导员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配备,由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会同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负责落实。高等学校要按照省上核定的编制配齐配强辅导员。辅导员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研究生辅导员参照本、专科生辅导员的比例配备。

(九)辅导员选聘条件。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把热爱学生工作、具有强烈责任心、具备一定业务水平且有多年在校工作经验的优秀人才选聘到辅导员岗位。辅导员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研究生辅导员应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或副高级以上职称。兼职辅导员应从专业教师、管理干部、在读研究生中选聘,鼓励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做兼职辅导员。

(十)辅导员准入制度。辅导员选聘要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由组织、人事、学生工作部门和院(系)共同参与,坚持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采取组织推荐、公开招聘的方式进行。所有选聘的辅导员必须在接受系统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进入辅导员队伍。

四、培养培训

(十一)加强理论研究和专业建设。辅导员科研工作纳入学校总体规划,按一定比例设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高等学校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事务管理”等专业(或研究方向)的,将其纳入专业建设规划。鼓励和支持辅导员承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政策、心理健康、职业生涯规划、党课团课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要设立高等学校辅导员专项课题。省教育厅要在每年科研项目中,按照定向申报、择优遴选、集体攻关的原则,面向专职辅导员单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定期开展辅导员工作研究优秀论文、典型案例评选活动;在有关学术刊物上开辟专栏,为辅导员的科研成果提供交流平台。

(十二)加大辅导员培训力度。以省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培训为重点,高等学校日常培训为主体,加 1

强对辅导员的系统培训。加大投入,支持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建设。高等学校要按照每位辅导员每年不少于1000元的标准设立辅导员专项培训经费,加强辅导员日常培训。鼓励和支持辅导员参加心理咨询师、职业指导师、创业咨询师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和考试,有计划地组织辅导员到省内外高等学校进行短期挂职锻炼和工作交流。

五、管理考核

(十三)合理设置专业技术和管理岗位。专职辅导员可评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或其他相关学科的专业技术职务,实行指标、评审单列。高等学校要合理设置专职辅导员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坚持工作实绩、科研能力和研究成果相结合,制定辅导员评聘教师职务具体条件,突出其从事学生工作的特点。根据辅导员的任职年限及实际工作表现,确定相应级别的行政待遇。新聘任青年教师和干部,晋升职称、职务,同等条件优先考虑具有辅导员、班主任等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经历者。

(十四)建立辅导员激励机制。高等学校要充分考虑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在保证其享受学校规定的奖金、津贴的同时,按照每生每月不低于2元的标准设立辅导员岗位津贴,确保其实际收入不低于本校同等条件专任教师和管理干部的平均收入水平。

(十五)积极开展评优树模活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组织开展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活动,每两年对工作成绩突出的优秀辅导员进行表彰,评选“全省十佳辅导员”。高等学校要定期开展评选表彰优秀辅导员活动。(十六)建立辅导员评价体系。根据辅导员岗位特点,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常规工作与特殊工作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原则,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考评制度,形成学生、院(系)、学校三位一体的工作评价机制。考核结果要与职务聘任、奖惩等挂钩。

六、加强领导

(十七)切实加强领导。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所属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的领导,将其纳入议事日程,加大投入,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设立高等学校学生工作部,负责管理和指导全省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

(十八)落实领导责任制。高等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要承担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领导责任,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明确专人分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要把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作为教学、科研、管理干部的后备队伍培养。学校党政职能部门和院(系)要通力合作,形成合力,狠抓落实,切实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为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各高等学校要根据本意见精神,结合实际制定相关实施细则,并报主管部门备案。

中共陕西省委办公厅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0年12月17日

下载陕西省高等学校党委工作条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陕西省高等学校党委工作条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陕西省高等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表》填表说明

    《陕西省高等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表》填表说明 为了便于高校、快捷的实施国家助学金的相关工作及降低国家助学金资料报送中出现的问题,现对《陕西省高等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表......

    关于进一步加强陕西省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陕西省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意见 (试行)为了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依据有关法规、制度,现就加强我省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以下......

    陕西省高等学校学生资助信息管理系统填写表

    陕西省高等学校学生资助信息管理系统填写表 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1991-01-09):生源地:身份证号:政治面貌:班号学号: 家庭户口(县镇):孤残:家庭人均年收入:烈士子女:单亲: 申请认定理由(50-......

    《陕西省高等学校国家励志奖学金申请表》填表说明

    附件2 《陕西省高等学校国家励志奖学金申请表》填表说明 1. 出生年月:“****年*月”,如“2010年9月” 2. 民族:如“汉”“维吾尔”“土家” 3. “政治面貌”栏填写“中共党员......

    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章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任务第三章建设第四章体制第五章管理第六章人员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保障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提高办学......

    党委年终工作总结报告

    党委年终工作总结报告四篇党委年终工作总结报告一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本人__,现年_岁,时任__村党支部书记。我村有人口1368人,辖7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225亩,党员45名......

    党委督查工作

    提到党委督查工作,有很多人都会很陌生,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进而支持党委的督查工作,我们东北新闻网将中共沈阳市委督查室李文立主任请到了我们的直播间,听他讲述督查工作中的......

    2012党委工作安排

    中共###公司委员会 关于二0一二年工作安排意见 公司所属各党支部: 2012年是我公司融入西南水泥公司的第一年,也是实施降本增效,扭亏增盈,强化管理的攻坚年。为了充分发挥国有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