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激励关怀机制

时间:2019-05-12 15:49: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党员激励关怀机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党员激励关怀机制》。

第一篇:党员激励关怀机制

党员激励关怀机制

为切实做好关心爱护基层党员的工作,切实尊重党员主体地位,进一步落实党员权利,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大力激发党员身份感、荣誉感、归属感和成就感,不断增强党支部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努力营造团结和谐、积极进取的党内氛围,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党内激励、关怀制度如下:

1、在党员队伍中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做到奖优罚劣,使党组织更具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2、每年年终,村党组织要根据与党员签订的《党员年度目标责任》完成情,进行奖惩。对目标责任完成好的,在全体党员大会上进行表扬,也可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对目标责任完成差的,在全体党员大会上进行批评,也可给予一定经济处罚。

3、通过每年的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对测评出的不合格党员,按照党章及处置不合格党员的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理,并报上级党委审批。

4、每名党员的责任目标完成情况,要在党务公开栏进行公示,使优秀党员上光荣榜,不合格党员上曝光台。对在重大政治任务中成绩突出、重大事件中表现优秀的党员,要及时予以表扬,并作为年度评选优秀共产党员的重要依据。

5、在每年“七一”或年终结合党员目标责任明白卡评议考核,集中对优秀共产党员进行表彰奖励,对不合格党员进行结对帮教转化,对帮教仍不见效者,按有关规定进行组织处理。

6、对生活困难党员、鳏寡孤独党员、老弱病残党员等特殊群体党员分类建立统计台帐,确保弱势群体党员始终处在组织的关爱之中。

7、实行困难党员“六个必访”,即:每年“七一”、元旦、春节、重阳节等重大节日必访;党员发生意外或家庭受灾必访;党员生病或亡故必访;党员生产生活遇到困维必访;党员有思想情绪或意见时必访;党员不及时参加组织生活必访。了解党员思想动态和实际困难,主动为党员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8、在党员的入党纪念日,组织党员重温入党誓词,通过送“入党生日贺卡”、召开党员会、与其谈心谈话等多种形式,为党员过“政治生日”。

9、每年组织一次困难党员免费到村卫生室进行体检。平时为党员群众提供健康咨询、康复指导和护理培训服务。

10、党员亡故时,在尊重党员遗愿和亲属意愿的前提下,由各党支部为其举行一定形式的吊唁活动,由支部书记介绍生平,并给予一定数额的安抚金。

11、以支部党员活动室为主阵地,采取集中培训、上党课、电化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分类别、有计划地抓好农民党员的理论政策、法律、科技知识以及再就业技能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党员自我发展能力。

12、建立党员创业帮扶基金,鼓励党员带头创业,为创业党员提供政策和资金扶助。

第二篇: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

建立激励、关怀、帮扶机制 激发基层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

近年来,XX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在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上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狠抓落实,发挥党内关爱的社会影响力,确保党内关爱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努力使基层党干部在个人利益上有保障,工作上有激情,前进上有动力,后顾时无忧虑。

一、农村(社区)党组织和干部队伍现状

XX区现有党总支部25个,党支部366个,党员8275人,其中60岁以上党员1874人,占全区党员总数22.65%;农村党员1052人,占全区党员总数12.71%;60岁以上的农村老党员277人,占农村党员总数的26.33%;行政村32条,村“两委”干部207名,社区38个,社区“两委”干部330名。基层党员在我区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中流砥柱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党员干部队伍一此党员干部工作热情不高,工作效率低;也有个别党员因年老、体弱、多病,生活需要照顾。

二、主要做法

为了体现党对党员的关心和爱护,我区坚持以人为本,结合实际,建立起措施有效、保障有力的长效机制,做到政治上激励、思想上关心、精神上关怀、物质上保障,进一步增强基层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激发了广大党员对基层工作的热情和动力。具体 做法是:

(一)立足于调动积极性,建立健全党内激励机制。一是制定业绩考核办法。制定了《XX区农村(社区)“两委”班子及其成员业绩考核办法》,建立健全了农村(社区)党(总)支部委员会、村委会(社区居民委员会)班子及其成员业绩考核机制,细化考核内容,如村党(总)支部委员会班子的考核内容包括党建工作、生产发展、社会管理、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五大方面;村委会(社区)班子的考核内容包括班子建设、生产发展、社会管理、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五大方面;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的考核内容包括思想作风、组织能力、履行职责、廉洁自律四大方面,量化评分标准,实事求是地评价村、社区“两委”班子及其成员业绩。在考核结果运用中,把“两委”班子成员考核结果与补贴挂钩,如考核结果评为优秀等次的,可领取足额业绩考核奖金;评为良好等次的,领取足额业绩考核奖金的80%;评为合格等次的,领取足额业绩考核奖金的50%;评为不合格等次的不予领取;考核奖金如有剩余,留存并纳入下业绩考核奖金一起发放。今年区考核小组对村“两委”干部207人2010工作业绩考核,优秀等次的有87人,每人发放1232元;良好等次的有102人,每人发放986元;合格等次的有18人,每人发放616元。三是开展评先评优活动。每年“七一”前夕,区委都会评选出一批在党建工作、经济发展、社会事业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人才,并进行表彰奖励。通过表彰先进、优秀的导向作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对照先进和优秀找差距,针对不足抓整改,增强干好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营造学先进、争先进、当先进的良好氛围。三是优化干部选拔制度。注重对基层一线党员干部的培养、锻炼和使用,跟踪培养基层一线的年轻党员干部,在选拔干部时优先考虑在业绩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的干部,使优秀党员干部得到重用和提拔。2010年,在基层干部队伍中新提拔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四名、街道办副主任七名。

(二)立足于增强凝聚力,完善党内关怀机制。一是完善干部保障机制。为解决基层干部的后顾之忧,增强基层干部凝聚力和战斗力,我区着力建立完善村(社区)干部保障机制。从2002年起,区财政将社区干部工资和养老保险纳入区财政预算。2002年,区财政为社区“两委”干部发放职务工资380元/月,缴纳养老保险金141元/月;2011年,区财政为社区“两委”正职发放职务工资500元/月,副职450元/月,委员400元/月,为社区“两委”干部发放财政补贴400元/月,缴纳养老保险金191元/月。2006年起,区财政将村干部生活补助纳入区财政预算,并积极与社保局等相关部门进行协商,力争早日将村干部养老保险纳入区财政预算。2006年,区财政为村“两委”正职发放生活补助400元/月,副职350元/月,委员300元/月;2011年,区财政为村“两委”正职发放生活补助550元/月,副职500 元/月,委员450元/月。同时,制定《XX区村级干部生活补贴发放办法(试行)》,根据历年来到龄不再任职和落选(解聘)的农村干部任职年限和落选(解聘)前的职务,划分为在职、退职、离职和落选等四种情况,从2007年10月起,定额发放生活补贴。截至目前,共有143位退休退职农村干部享受到105元/月至360元/月不等的生活补贴,共有48位落选(解聘)农村干部享受到一次性生活补贴。二是建立荣誉党员管理办法。针对我区存在年老体弱、不能参加正常组织生活的农村党员逐渐增多,党员老龄化日趋严重的现状,制定出台了《XX区老党员管理办法》,规定年满70岁、行动不便、不能正常参加各类活动、因病不能正常表达自己的意愿、身体残疾、无法履行党员义务的农村老党员均可申请为荣誉党员。对这部分党员的教育管理,主要以体现党的温暖,增强荣誉感为主。区、街道、村(社区)三级党组织经常党员干部上门向荣誉党员通报党支部的各项工作,定期为“荣誉党员”送去相关学习资料,并确定一名年轻党员定期联系,及时了解和反馈他们的思想、生活状况。每年至少对荣誉党员进行一次免费体检和两次集中慰问。目前,全区41名农村党员已按荣誉党员进行管理。三是加强党内关爱平台建设。我区建立“街道党员服务中心”,形成了“一心”(街道党员服务中心)带“多站”(社区党员联络服务站)的服务党员网络。并通过积极完善社区组织功能,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初步形成了党员教育、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构建了关爱关心 党员和基层干部平台。

(三)立足于增强归属感,建立健全党内帮扶机制。一是建立老党员帮扶制度。近年来,我区从实际出发,用好用活中央关爱老党员、困难党员的政策,努力探索党组织关爱保障制度。制定了《XX区发放老党员、困难党员生活补贴暂行办法》,从2010年1月起,按80元/月•人的标准,每年从区管党费中安排专项资金,对全区没有固定工资(补贴)和社会保险养老金收入、党龄在55周年以上的农村、社区老党员,以及年龄在50周岁以上、党龄在20周年以上领取低保的农村、社区困难党员定额发放生活补贴,想方设法保障老党员和困难党员基本生活。二是健全党内结对帮扶制度。制定《XX区城乡党组织“一帮一”活动方案》,通过建立城乡党组织结对互助关系,制定互助计划,落实互助措施,规范城乡“一帮一”结对帮扶工作,组织有能力、有实力的党员对困难党员结对帮扶,使“城乡互联、结对共建”实现了全覆盖。同时,积极推进“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开发工作,采取雪中送炭性的生活性扶助措施,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帮扶思路,全面落实区内23个行政村242户贫困户的帮扶工作,帮助他们解燃眉之急,使他们感受到党的温暖,坚定生活信念,进一步增强面对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三是建立困难党员救助帮扶基金。区、街道两级采取党费划拨、财政支持、党员捐助、社会募集等办法,设立困难党员救助基金,加大对生活特困党员、遭受突发性事故党员的救助以及缺技术、缺技能困难党员的帮扶力 度,为困难党员实现就业或再就业提供物质支持、就业指导和就业岗位信息等,切实解决困难党员的生活难题。

三、成效和体会

(一)激发了基层党员干部活力、动力和潜力。通过采取一系列党内约束、补助、激励、关怀、帮扶措施,解决了村(社区)干部生活工作的需要和后顾之忧,稳定了干部队伍,充分调了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推动了村(社区)的建设。特别是实施业绩考核后,激励了基层干部的干事热情,使他们先进的干部有荣誉感,中间的有紧迫感,后进的危机感,比有平台,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追有方向,化压力为动力,涌现出一批像黄会衡、林木珠、吴金等的农村和社区好带头人。

(二)提高了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吸引力。实施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在全区党员中营造了互相关心,互相帮忙的良好氛围,使有困难的党员得到关心和照顾,使有能力的党员提升了致富的本领,使全体党员在思想上、感情上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使更多的思想觉悟高、能力强的群众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踊跃地加入党组织。

(三)扩大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实施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党员干部走进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增进群众信任,让群众可以知道政府在想什么、要做什么,使群众充分享有知情权,有效监督基层党员的行为。在考核时,群众对党员工作成效有了充分的了解,并参与了评分,拉近政府和群众的距 离。

(四)促进了党内民主、和谐。实施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不仅在生产生活上解决了党员的困难,更重要的是通过党内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架起了党员之间的“连心桥”;通过发扬民主,营造了党内以诚相待的浓厚氛围,党员的个人意愿、自由意志可以得到完全地表达,使得广大党员心情舒畅、团结协作、和谐共事,实现了党内和谐并且有效地促进了社会和谐。

(五)推动了基层各项工作的开展。实施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增强了党组织号召力,使党员的先进性得到体现,群众致富能力得到提高,群众对党组织更信任了,基层干部工作起来更顺心了,有力地推动了基层各项工作的开展,促进了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

第三篇: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定稿)

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

一、党内激励机制

1、建立责任激励机制。健全完善领导干部抓基层党组织建设,并认真抓好落实党建工作目标任务。

2、建立表彰激励机制。党支部每年对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进行表彰。对在各项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及时分类进行表彰奖励。加强对优秀党员先进事迹的宣传,培养广大党员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激励广大党员在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努力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3、建立物质激励机制。对在党建工作中作出一定成绩或所做工作具有一定创新性且具有推广价值的先进典型,予以物质奖励。

二、党内关怀机制

1、建立经常性谈心制度。领导班子成员之间、领导班子成员与工作人员之间、党支部书记与党支部委员之间要经常交流思想,沟通情况,并坚持与党员开展谈心谈话制度。做到在党员遇到困难、发生矛盾、出现失误、存在问题、提拔使用等情况时必须进行谈话。谈话形式既可以单独谈心,也可以集体谈话。

2、建立走访慰问制度。每年春节、古尔邦节、“七一”等节假日或党员患病住院、家庭发生意外、生活遇到特殊困难、有较大思想波动时,党支部负责人要及时进行走访慰问,以体现党组织的温暖。

3、建立生活关怀机制。研究探索建立党员生活困难救助补助制度和关心老党员、流动党员制度,形成党员遇事有人管、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解决的工作机制。积极创造条件解决党员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增强党员的归属感。

4、建立政治关怀机制。重视党员的成长进步,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党组织的换届选举、重要事项决定、发展党员、党费收缴、使用等党员关注的问题都要进行公开,保障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三、党内帮扶机制

1、建立困难党员信息台账。结合党内年报统计,对生活困难、独居、老弱病残等困难党员做好登记工作,为开展党内帮扶工作提供准确信息。通过日常的关怀帮助,使困难党员始终处在党组织的关爱之中。

2、建立党内结对帮扶制度。开展党员结对帮扶、党员志愿者行动等活动,对困难党员要确定帮扶对象,制定帮扶措施,落实帮扶责任。对帮扶点的困难党员要积极开展互助活动,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第四篇:老党员关怀机制

广元市利州区杨家岩街道老党员关爱机制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着眼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以关爱老党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政治上关怀、思想上关心、物质上帮扶,建立健全责任明确、措施有效、制度完善、保障有力的工作机制,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进一步激发老党员热爱党、忠于党、为党的事业不懈奋斗的热情和动力,不断增强党组织的亲和力、凝聚力,为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始终尊重和落实党员主体地位,关心党员、爱护党员、依靠党员,为老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二是坚持分类帮扶。坚持“因人制宜、因家制宜、因地制宜”原则,通过为老党员改善生活环境、送医送药、赠送生活用品、代办事务、政策咨询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对老党员进行关爱帮扶。

三是是坚持多方参与。街道、社区(村)及其它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分级负责,职能部门配套联动,广泛吸收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整合资源,凝聚工作合力。

三、关爱对象

列入关爱范围的党员,必须能够忠实履行党员义务,忠诚党的事业,认真执行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党纪国法,积极帮助党组织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并符合以下任一条件。

1、党龄50年以上的或年龄70岁以上的老党员。

2、未纳入敬老院集中供养的60岁以上“三无党员”,即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无生活来源的。

四、关爱措施

(一)建立健全党员志愿者服务制度。按照资源共享、队伍共建、服务联动的原则,组织机关在职党员、双报到党员、社区党员、农村致富带头人党员,以及入党积极分子、共青团员共同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充分发挥在职党员的职业特长、社区党员的服务优势和农村致富带头人党员的技能专长,建立党员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关怀互助机制。确定每月第一个星期六为“志愿服务活动日”,组建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村)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深入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

(二)建立健全结对帮扶制度。通过组织结对、党员个人结对等方式,按照“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方式,安排有条件的党员进行结对帮扶,统一制作“连心卡”,做到每位老党员都有人联系,对于身患重病和特困老党员,可采取“多 对一”的方式,安排多名党员进行集中结对帮扶。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双报到党员至少帮扶联系1名以上老党员,确保每一位老党员都有1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双报到党员联系,参与结对的党员,要落实“三个一”的帮扶目标,即:半年至少上门看望老党员一次;春节等重大节日至少给老党员家庭送温暖一次;结对帮扶期间至少为老党员解决1-2个实际问题。

(三)建立健全走访慰问制度。各基层党组织要注意了解党员的困难和思想动态,对本单位或本辖区的老党员进行 “六必访”。即:在改善老党员生活环境的同时,注重在精神上给予老党员慰藉和关怀,除在春节、元旦等重大节日进行走访慰问外,坚持做到老党员过生日必访、患病住院必访、家庭受灾或发生意外必访、生活遇到特殊困难必访、家庭成员去世必访、老党员亡故必访。要结合走访开展好谈心谈话活动,掌握党员思想脉搏,及时帮助老党员解开思想疙瘩。对因子女不孝、不敬造成老党员生活困难的,基层党组织要负责帮助做好党员的维权工作,经常深入党员本人及子女家中做好思想开导和劝说工作,必要时可提供司法援助,通过思想教育和法律手段保障生活困难党员的权利。

(四)建立党内关爱帮扶专项资金制度。除及时发放区委对80岁以上无固定收入老党员和离任村(社区)干部补助外,采取财政列支、党内捐赠、企业捐助等方式,设立党 内关爱帮扶基金,每年不低于3万元。专项资金由街道党工委代管,设立专户,专款专用。开展党员“双生日”活动,在党员“生日”当天,由基层党组织指定专人向党员赠送生日贺卡和一份生日蛋糕券,祝贺党员的生日,体现党组织人性化的关爱,在党员“政治生日”当天,由党支部指定的谈话人给过“政治生日”的党员赠送“政治生日”贺卡,向党员祝贺“政治生日”,体现党组织政治上的关心。每年从老党员中确定5名特困党员,按照每人5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救助金(原则上不连续享受一次性救助金)。

五、预期目标

通过开展此活动,让老党员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困有所帮,不仅让老党员感受到了党组织的关怀与温暖,也让党员干部在与老党员的接触中激发爱党之情、感恩之情、奉献之情,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在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六、组织领导

(一)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各基层党组织要把关爱老党员纳入党的建设整体规划。各基层组织书记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老党员所在党组织书记要履行具体责任人的职责,亲自研究关爱措施,带头参与关爱活动,抓好工作落实。各相关单位部门要发挥自身优势,关心、支持、重视老 党员关爱工作,努力形成纵横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建立台帐,动态管理。各基层党组织要在深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了解掌握本辖区、本单位老党员的数量、家庭住址、家庭结构、收入情况、思想动态、急需何种帮助等信息,建立老党员信息库。街道党工委在认真梳理核实的基础上,建立全街道老党员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定期维护信息,将新增老党员及时纳入信息库,已故党员及时调整出信息库,实现信息台帐的动态管理。

(三)注重宣传,营造氛围。要大力宣传开展党内关爱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多种形式及时宣传报道,为开展党员关爱帮扶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及时树立和宣传关爱老党员的先进典型和事迹,强化典型引领示范作用。要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关心支持老党员关爱工作,着力形成关爱老党员的长效机制。

第五篇: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探讨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探讨

张掖市委组织部政策法规科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对促进党内和谐,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按照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要求,开展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建立健全相应的长效机制,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探讨的一个重大问题。

一、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基本原则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涉及党员队伍建设的方方面面,事关基层党组织功能作用的发挥,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和导向性。在具体工作中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遵循和把握以下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坚持把尊重、理解、关心、爱护党员体现到党员队伍建设的全过程,在精神上激励党员、生活上关心党员、工作上支持党员,做到知党员所想、解党员之困、帮党员所需,使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更具人性化。

(二)统筹兼顾原则。坚持把激励、关怀、帮扶有机结合起来,把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和其他群体党员都纳入激励、关怀、帮扶的范畴,把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融入激励、关怀、帮扶的各个环节,防止顾此失彼、相互脱节。

(三)分类指导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群体党员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激励、关怀、帮扶措施,不搞一刀切,做到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分类帮扶,真正把不同群体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

(四)科学规范原则。坚持把制度建设贯穿到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的始终,积极探索建立配套、完善的工作机制,广泛接受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的监督,保证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公开透明、规范操作、科学运行。

(五)注重实效原则。坚持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党内激励、关怀、帮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决防止图形式、走过场、一阵风,通过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使广大党员真正感受到党组织的关爱和温暖。

二、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任务措施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要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从完善制度、创新载体入手,认真总结成功经验,积极探索有效途径,着力构建上级党组织关心服务下级党组织、基层党组织关心服务广大党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关心服务人民群众的格局。

(一)着眼于调动党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健全党内激励机制。注重运用政治激励、精神激励、物质激励等措施,不断强化党员的参政意识、党员意识和宗旨意识,引导广大党员在各自岗位上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一是树立政治激励导向。重视在基层一线培养选拔优秀党员干部,加大选派优秀年轻党员干部挂职锻炼力度,积极探索从优秀村干部中选拔乡镇工作人员,为优秀党员干部脱颖而出搭建平台。全面推行党员议事、党务公开、党内情况通报等制度,积极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的多种实现形式,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激发广大党员的政治热情。对政治素质好、议政能力强的党员群众,积极推荐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他们更好地参政议政创造条件。

二是健全奖惩激励制度。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多种形式的争先创优活动,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内表彰奖励制度,坚持定期评选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党务工作者,并大张旗鼓地宣传其先进事迹,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引导广大党员当先锋、作表率。同时,对不履行党员义务、作用发挥不好、有损党员形象的不合格党员,及时进行帮教转化,教育无效的按有关规定进行组织处理。

三是完善责任激励措施。坚持和落实政治学习、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等制度,探索建立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引导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观念,发扬优良传统,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根据不同行业党员的工作实际,积极推行目标管理、挂牌上岗、服务承诺等制度,深入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等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事创业的内在动力。

四是落实保障激励政策。进一步规范村干部工资报酬制度并建立正常增长机制,将村干部工资列入财政预算,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全面推行村干部养老保险、离职村干部生活补贴等制度,将在职村干部纳入社会养老保险范围,对离职村干部按任职期限等情况发放生活补贴,解决其后顾之忧。探索建立老党员生活补贴制度,重点对解放前入党的农村老党员、未享受离退休待遇的城镇老党员给予生活补贴,使他们老有所养。

(二)着眼于增强党员荣誉感、归属感和使命感,建立健全党内关怀机制。针对党员思想动态和现实需求,在党内积极营造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动力。

一是开展交心谈心活动。基层党组织要广泛组织开展经常性的谈心交心活动,党支部书记要主动与党员交心谈心,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与党员交心谈心,全面了解掌握党员思想动态,切实做好消除顾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增进团结的工作。基层党支部对党员要坚持做到“七必谈”,即:岗位变动时必谈,思想波动时必谈,工作失误时必谈,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必谈,出现矛盾和分歧时必谈,有不良反映时必谈,发现苗头性问题时必谈。

二是坚持走访慰问制度。利用“七一”、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组织力量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对生活困难党员和老党员进行重点走访慰问,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广大党员中。根据党员生活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日常走访慰问,坚持做到“五必访”,即:党员生病住院时必访,婚丧嫁娶时必访,发生意外时必访,生活困难时必访,流动党员外出返家时必访,切实让广大党员感受到党组织的关心和帮助。

三是构筑党内服务平台。依托街道(乡镇)一站式服务中心、居民(村民)事务代理中心等社会服务体系,建立街道、乡镇、工业园区党员服务中心,并在有条件的社区、村和劳务基地建立党员服务站(点),面向广大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开展党务政策咨询、党内宣传教育、组织关系接转、流动党员管理、党员求助热线、党员权益保障、党员互帮互助等服务,为广大党员搭建学习、活动、交流、服务的平台。

(三)着眼于提升党组织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建立健全党内帮扶机制。以解决党员生产生活中面临的突出问题特别是改善贫困党员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帮扶力度,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一是建立困难党员台帐。坚持定期对困难党员生产生活状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结合党组织和党员信息库建设,分行业、分层次建立困难党员信息台帐,详细记载相关情况,适时查证核实,实行动态管理,为开展帮扶工作提供准确信息。按照个人申请、民主评议、社会公示、逐级申报的办法,规范困难党员申报程序,严格审核确定重点帮扶对象,明确帮扶方向和目标,确保帮扶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二是设立党内帮扶基金。采取财政补贴、党费划拨、党员捐助、社会赞助等办法,多渠道筹措资金,建立公益性、互济性、群众性的困难党员帮扶基金,制定严格规范的管理使用办法,加强监督管理,实行专款专用。在对特困党员家庭进行重点救助的同时,采取无息借贷、定期还本、滚动使用的运作方式,对有致富项目的困难党员提供生产扶持,努力发挥帮扶基金的最大效益。

三是深化结对帮扶活动。建立党内帮扶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帮扶制度,深入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城乡党员、机关党员干部与贫困党员群众结对帮扶活动,组织有帮扶能力的党组织、党员与困难党员结成长期稳定的帮扶对子,切实帮助困难党员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积极营造城乡互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帮互助、共促共赢的良好局面。

四是强化分类帮扶措施。对生活水平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党员,按政策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并通过开设“爱心超市”给予必要的援助;对因病、因灾生活困难的党员和年老、孤寡、残疾党员,在实行生活救助的同时给予更多的精神关怀;对农村贫困党员,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重点从解决生活困难、提高致富技能等方面进行帮扶;对下岗失业职工中的党员,重点从提供就业信息、开展就业培训、介绍就业岗位等方面给予帮扶;对流动党员,重点从生产互助和关心照顾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方面进行帮扶;对从事生产经营且发展潜力较大的党员,重点从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予以倾斜和扶持。

三、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具体要求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激励、关怀、帮扶三者的有机统一,统筹兼顾,综合推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一)普遍关爱与重点帮助相结合。对党员的激励、关怀和帮扶,要在普遍关爱全体党员的前提下,以帮助少数特困党员为重点,对在思想、生活、生产、工作上有特殊困难的党员实施重点帮助,做到特殊情况特殊处理、个别问题个别解决,切实增强关爱帮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精神激励与物质帮助相结合。在激励、关怀、帮扶过程中,既要做好党员的思想疏导和教育工作,注重从思想方面对党员进行精神鼓励和慰籍,又要力所能及地为党员提供一些物质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切实解决他们的具体困难,真正达到凝聚人心、鼓舞干劲、促进和谐的目的。

(三)集中帮扶与经常关爱相结合。在集中资金、物资对特定的困难党员群体进行定期帮扶的同时,要积极探索日常帮扶的方式和渠道,经常性地组织开展谈心谈话、走访交流等活动,广泛听取党员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了解党员的思想动态和愿望要求,促进关爱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

(四)关爱党员与服务群众相结合。教育引导党员正确认识和把握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深刻内涵,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群众利益的关系,使党员在党组织的关爱中激发热情、增长本领,真正做到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更好地服务群众,始终与广大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

(五)保障权利与履行义务相结合。一方面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切实落实和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另一方面要教育引导党员增强党性观念,牢记党的宗旨,严格履行义务,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下载党员激励关怀机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党员激励关怀机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

    兴仁中学关于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 工 作 意 见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对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党作为一个政治组织,每名党员都......

    机关干部激励关怀机制的暂行办法[五篇]

    机关干部激励关怀机制的暂行办法为了切实关心街道机关干部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探索解决机关干部在工作、生活上遇到的实际困难的有效途径和措施,通过制定和完善走访、慰问、表彰......

    关于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几点思考

    关于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几点思考 【摘要】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的要求。它不仅关系到党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也关系着党内和......

    建立健全农村党员干部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研究

    建立健全农村党员干部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研究 中共xxx县委党校调研组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要‚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

    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理论模型

    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理论模型 张书林(1974-),男,山东冠县人,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党建部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执政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党建部党内激励、关怀、......

    完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建议

    浅谈完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新形势下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

    关于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

    关于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客观需要,是尊重党员权益、落实党员主......

    建立健全基层党员队伍激励、关怀、帮扶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基层党员队伍激励、关怀、帮扶工作机制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切实抓好这两大基础工程。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