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兔儿爷与中秋节读后感
我是一个生长在南方的孩子,每年中秋节,一家人团坐桌边,挂灯笼、吃月饼、赏明月,很是温馨和谐。却殊不知,在遥远的北方,中秋节除了吃喝玩耍外,还有卖“兔儿爷”的。这就是我读了《兔儿爷》后的收获。
文中说:这“兔儿爷”是一种用来祭月用的泥塑玩偶,兔子脸,人身,有各种各样的服饰、坐骑,很神气。不同的“兔儿爷”大小、身高也不同。“兔儿爷” 的起源大约是在明朝末期,到了清朝,功能便从祭月转变成了儿童的玩具,随之有了更多的种类、形态。“兔儿爷”大的有将近一米,小的有一二寸,捧着沉甸甸的。“兔儿爷”一般都是粉白面孔,抹上一层淡淡的胭脂,让人感到滑稽可笑,而又亲切。
从《兔儿爷》这篇短文里,我体会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无所不有。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很自豪。而华夏人民的智慧也是非常可叹的。从一个个神话故事中,人们创造出了许多有趣、生动的形象,还将这些形象具体化,做成了各种玩偶、物品,点缀了我们的生活。同时,我还感受到民间的艺术的丰富多彩,就我所知,除了兔儿爷,在北方,还有吹糖人、捏泥人等小玩意,这些可爱的小东西都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在网上,我还查到关于兔儿爷很多有趣的歇后语呢:
兔儿爷拍心口--没心没肺
兔儿爷折跟头--窝了犄角
兔儿爷掏耳朵--崴泥
兔儿爷满山跑--还是归老窝
兔儿爷洗澡--一摊泥
兔儿爷打架--散摊子
兔儿爷带胡子--假充老人儿
不觉中,兔儿爷在我心中已经变得亲切可爱起来,我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还可以发现更多象兔儿爷一样的民间艺术,生活和学习就是在这样不断的发现中越来越快乐,越来越美!
第二篇:兔儿爷与中秋节读后感
我是一个生长在南方的孩子,每年中秋节,一家人团坐桌边,挂灯笼、吃月饼、赏明月,很是温馨和谐,兔儿爷与中秋节读后感。却殊不知,在遥远的北方,中秋节除了吃喝玩耍外,还有卖“兔儿爷”的。这就是我读了《兔儿爷》后的收获。
文中说:这“兔儿爷”是一种用来祭月用的泥塑玩偶,兔子脸,人身,有各种各样的服饰、坐骑,很神气。不同的“兔儿爷”大小、身高也不同。“兔儿爷”的起源大约是在明朝末期,到了清朝,功能便从祭月转变成了儿童的玩具,随之有了更多的种类、形态。“兔儿爷”大的有将近一米,小的有一二寸,捧着沉甸甸的。“兔儿爷”一般都是粉白面孔,抹上一层淡淡的胭脂,让人感到滑稽可笑,而又亲切。中国论文联盟www.xiexiebang.com编辑。
从《兔儿爷》这篇短文里,我体会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无所不有。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很自豪。而华夏人民的智慧也是非常可叹的。从一个个神话故事中,(人们创造出了许多有趣、生动的形象,还将这些形象具体化,做成了各种玩偶、物品,点缀了我们的生活,读后感《兔儿爷与中秋节读后感》。同时,我还感受到民间的艺术的丰富多彩,就我所知,除了兔儿爷,在北方,还有吹糖人、捏泥人等小玩意,这些可爱的小东西都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在网上,我还查到关于兔儿爷很多有趣的歇后语呢:
兔儿爷拍心口--没心没肺
兔儿爷折跟头--窝了犄角
兔儿爷掏耳朵--崴泥
兔儿爷满山跑--还是归老窝
兔儿爷洗澡--一摊泥
兔儿爷打架--散摊子
兔儿爷带胡子--假充老人儿
不觉中,兔儿爷在我心中已经变得亲切可爱起来,我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还可以发现更多象兔儿爷一样的民间艺术,生活和学习就是在这样不断的发现中越来越快乐,越来越美!
第三篇:老北京八月节的兔儿爷(专辑)
老北京八月节的兔儿爷(专辑)
目录(1)老北京八月节的兔儿爷--北京侃爷(2)老北京为什么管男同性恋叫兔爷?(3)老北京文化传承:北京兔儿爷(4)老北京口头禅(兔儿爷版)(5)兔儿爷:老北京的吉祥物--曹洋(6)兔儿爷是怎么落户老北京的?--北京志·人民生活志(7)剪纸作品兔儿爷(搬不倒)-张晓林(8)老北京的 “兔儿爷”--张善培(9)指尖上的北京—老北京“兔儿爷”_redwork(10)北京稻香村的“兔儿爷”情结(11)老北京兔儿爷全解读—_优视画坊(1)老北京八月节的兔儿爷
恭祝兔爷生辰喜乐!农历八月十五是兔爷的生日,关于兔爷的传说,有两个版本。版本一:古时,北京城里忽然起了瘟疫,几乎每家都有人得了病,一旦得了就治不好。月上嫦娥看到此情景,心里十分难过,就派身边的玉兔去为百姓们治病。玉兔变成了一个少女,她挨家挨户地走,治好了很多人。人们为了感谢玉兔,纷纷送东西给她;可玉兔什么也不要,只是向别人借衣服穿,每到一处就换一身装扮,有时候打扮得像个卖油的,有时候又像个算命的……一会儿是男人装束,一会儿又是女人打扮。为了能给更多的人治病,玉兔就骑上马、鹿或狮子、老虎,走遍了京城内外。消除了京城的瘟疫之后,玉兔就回到月宫中去了。于是,人们用泥塑造了玉兔的形象,有骑鹿的,有乘凤的,有披挂着铠甲的,也有身着各种做工人的衣服的,千姿百态,非常可爱。每到农历八月十五那一天,家家都要供奉她,给她摆上好吃的瓜果菜豆,用来酬谢她给人间带来的吉祥和幸福,还亲切地称她为“兔儿爷”、“兔奶奶”。兔儿爷在北京可谓是家喻户晓,因此也就派生出了许多与兔儿爷有关的俗语和歇后语,比如“兔儿爷的旗子——单挑 ”,这是因为兔儿爷的靠旗只有一边;还有“隔年的兔儿爷——老陈人儿”,因为兔儿爷是泥制的,很少能保存到第二年,所以,如果见到去年做的兔儿爷,那可就属于老兔儿爷了。版本二:传说好远好远以前,兔子、狐狸和猿是结拜的好朋友,哥仨儿同向药师如来学道。有一天,药师如来说,我想派你们其中一个到月亮里给嫦娥作伴,但要看你们三个谁的道行合适。三个伙伴你看我,我看你,不知怎么表达自己才能符合药师的要求,更不知怎么表示自己学道的水平,於是说:“师傅,您怎么说,我们怎么做。”药师如来说:“我在当菩萨时,曾许下过普救众生的十二大愿,总需要有具体的药物来做灵丹,你们各自给我找一件最能表达你们善意的东西给我,我才好知道你们的道行。”不一会儿,狐狸拿来一串葡萄送给药师说:“葡萄能使人聪明灵俐,又象征子孙昌盛,我深受其益,特送菩萨。”药师将其放在桌前,微笑不答。白猿也兴高采烈跑了回来,手里托着一亇个大桃,对药师说:“桃子味鲜形美,象征长寿,我最深爱,特敬菩萨。”药师依然把桃放在桌前,仍笑而不答。不一会儿,白兔跑了回来,两手空空回到药师面前。药师问:“你的礼物呢?”白兔响亮地回答:“我的礼品就是我自己,只要菩萨需要,我跳到火里就变或一顿美餐,随時听菩萨调遣!”地蒇菩萨听了微幑一笑:“善哉!玉兔深得佛法真谛,可以升天!”以后白兔就成了月光娘娘,专门定期下凡为大伙办善事。后来这位娘娘不知時候成了兔爷奶奶,与兔爷同骑在一只红色老虎身上,一同在八月十五受北京老百姓的祭拜。如果你一定要问个究竟,我只能说八月十五是月圆的日子,兔爷下凡;而咱们这儿只是“月牙”、“月光”,又是娘娘庙,再高、再灵,只能称“奶奶”!老北京庙会上常见的兔爷有以下几种,它们各有寓意:坐象兔爷寓意为吉祥如意,象与祥同音,象本身也是祥瑞的象征。坐虎兔爷寓意为事业兴盛,虎为百兽之王,是统帅者。因此骑虎兔爷象征事业有成,人脉广博。麒麟兔爷因麒麟吐书的典故而流传,象征着学识广博,学业有成。坐牡丹兔爷寓意富贵尊荣。坐鹿兔爷寓意着身体健康长寿。
坐葫芦兔爷象征着福禄双全,因葫芦与福禄同音,葫芦在民间也是平安吉祥的化身。(2)解析老北京人为何管男同性恋叫兔儿爷?众所周知,老北京的兔爷儿月中秋节有着深厚的渊源,但同时老北京兔爷与同性恋也有着不可名状的关系,至于原因,民间传说有有以下两种解释
一、因为《木兰辞》中有“双兔傍地走,安能辩我是雌雄?”之说,所以同志也被称为兔子。
二、因为中国没有“同性恋”一说,书中便以“兔”作为代称。那时封建的社会思想是不容许同性XX的(会被认为是侮辱门第),所以也是一种隐讳作用性:雄的兔子可以和雄兔交配,也可以和雌兔交配,只是和雄兔交配不会受精。每一个兔子都是这样。说白了一点,就是只要是雄兔看到另一只或几只兔,不管是公母,都会去做就是了。所以在古代,人们不知道同性恋这个词,就用兔子来代替。所谓“余桃”、“断袖”、“安陵”、“龙阳”等等,皆属文人雅士之语,至于古代的民间对同性恋还有不少俚俗之称,例如“相公”、“兔子”、“兔儿爷”、“像姑”、“小唱”、“香火兄弟”、“契兄弟”、“契父子”、“旱路姻缘”、“寡独书生”等等,而“契若金兰”、“菜户对食”等则是专指女同性恋的。(3)老北京文化传承:北京兔儿爷说了那么多APEC涌现或者还没有正式出现在大众视野的中国传统文化,今儿个咱也念叨念叨咱秀水街根正苗红的文化传承——北京兔儿爷。说起北京兔儿爷,那可是有悠久的历史了。兔儿爷,源自清朝,兴盛于清代,经过三百八十年传承的兔儿爷,自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逐渐消失。兔儿爷的恢复得益于当代著名工艺大师——双起翔老先生。话说现如今,兔爷儿已成了稀罕物。少数商场的工艺店里还能偶见。在北京的一些人家里,还保留着过年摆兔爷、拜兔爷的习俗。今天啊,小编就给大家推荐一家正宗兔儿爷小店。秀水街4层F4-2090兔儿爷专营店,这可是咱老北京地地道道的文化传承呢。秀水街F4-2090兔儿爷专营店,作品由民间工艺大师(双起翔老先生之徒)林爱幸亲手制作而成。兔爷儿,不仅仅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传承和精神,咱们老北京这些个传承可不简单,怎么样,各位,开眼了吧~(4)老北京口头禅(兔儿爷版)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口头禅有的是跟地区有关的,有的是跟动物有关的,还有许多,今天我们就说一说北京有关兔儿爷的口头禅。“兔儿爷掏耳朵——崴泥。”泥塑的兔儿爷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耳朵特别长。因此会引起儿童的遐想:兔儿爷怎么掏耳朵?如果掏耳朵不是只能掏出一堆泥吗?这里的“崴泥”两个字,表面上是往外挖耳朵里的泥,实际是北京的土语、比喻把事情办坏了,或者是办事过程中遇到了问题,碰了钉子。“兔儿爷折跟头——窝了犄角”或者“兔儿爷拿大顶----窝犄角”这又是一句形象幽默的歇后语。因为兔子本身耳朵长、尾巴短,民间艺人在制做兔儿爷时,往往在耳朵上加以夸张,有的干脆把一对长长的耳朵做成活的,可以随意拆卸。摆在桌上插上耳朵,兔儿爷就显得活灵活现,北京的小孩把这对可拆卸的耳朵称为犄角,如果让兔儿爷折上一个跟头,那么这对犄角非被窝坏了不可。北京人就用这个来形容某人办某件事受到了挫折,显得十分形象。“兔儿爷拍心口——没心没肺”。泥塑的兔儿爷中间是空膛儿的,什么也没有。兔儿爷拍心口自然里面没有心也没有肺。北京人常用这句话来形容某些人没有心计,不会应付,不会算计,大大咧咧。听到这句歇后语,再想想憨姿憨态的兔儿爷,常常会使人捧腹大笑。“兔儿爷洗澡——瘫啦”,这句歇后语也是突出兔儿爷是用泥塑的这一特点。试想,把泥制的兔儿爷放到水里去洗澡,还有不瘫成一堆泥的吗?这里借以形容那些在铁证面前瘫软下来的罪犯,也常用来讽刺某些在威势前面败下阵来丧失气节的人。“兔儿爷打架——散摊子。”当年出售兔儿爷的小贩,都把各式各样的兔儿爷摆在桌案上,俗称“小摊”摊上的兔爷要是互相打起架来,还不碰个乱七八糟?到那时摆摊的小贩只有散伙回家。这里的“散摊子”也是一句北京土语,意思是散伙,即各干各的去了。“兔儿爷带胡子——假充老人儿”。人年岁大了才留长胡子,兔儿爷带上了胡子,不过是一个冒充的老年人。这句话中的“老人儿”应当把重音放到儿话韵的“人儿”上,是指家长或长辈,说时常带有戏谑的意思。“兔爷儿的旗子——单挑 ”,这是因为兔爷儿的靠旗只有一边;“隔年的兔爷儿——老陈人儿”,因为兔爷儿是泥制的,很少能保存到第二年,所以,如果见到去年做的兔爷儿,那可就属于老兔爷儿了。
(5)兔儿爷:老北京的吉祥物
“瞥眼忽惊佳节近,满街争摆兔儿山。”曾几何时,老北京的中秋节一定要有兔儿爷相伴。大大小小、花花绿绿的兔儿爷摆在楼梯式的货架上,形成一座壮观的“兔儿爷山”,为各大庙会平添一道耀眼的景致。时过境迁,如今再想寻觅这旧时场景已然很难。
数百年前已风靡京城
兔儿爷属于北京泥彩塑的一种,是北京地区特有的文化符号。它的起源无从考证,但史料中多有中秋拜兔儿爷的记载,据此推断应不晚于明代。明人纪坤的《花王阁剩稿》中有:“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明代《北京岁华记》记载:“市中以黄土博成,曰兔儿爷,着花袍,高有二三尺者。”清末徐柯在《清稗类钞·时令类》中说:“中秋日,京师以泥塑兔神,兔面人身,面贴金泥,身施彩绘,巨者高三四尺,值近万钱。贵家巨室多购归,以香花饼果供养之,禁中亦然。”
从“以泥抟兔形”“以黄土博成”的描述来看,明代兔儿爷的制作工艺略微粗糙,兔儿爷的形象也较为朴素,可能是习俗的萌发阶段。到了清代,兔儿爷已经“面贴金泥”“身施彩绘”,形象上华丽许多,而且身价倍增——“值近万钱”,“贵家巨室多购归”,甚至“禁中亦然”。可见供奉兔儿爷的习俗已经蔚然成风,不仅平民百姓、达官贵人祭拜,连皇宫禁苑也不能免俗。
北京兔儿爷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双彦说:“中秋节拜兔儿爷源于古人对健康的期盼,兔儿爷左手托臼,右手执杵,做捣药状,是医者的化身。古代医疗条件差,人们很怕生病,所以每逢中秋,要请一尊兔儿爷供奉祭拜,希望祛病除灾、永葆安康。”
俗话说“请神容易送神难”,就是说所有的神只许你请,却不许你送走,但对于兔儿爷来说却是个例外。兔儿爷就要年年请、年年送。每年农历八月十五请新兔爷后,要先把上一年请的兔儿爷摔碎。这一摔可有讲究,因为兔儿爷在你家一年,已经把你一家的晦气全吸附在它的身上,摔了兔儿爷就是祈求家人健康,将晦气摔走。所以,请兔儿爷叫请祝福,送兔儿爷叫送健康。
兔儿爷其实是兔儿奶奶
老舍在《四世同堂》中这样描写过兔儿爷:“脸蛋上没有胭脂,而只在小三瓣嘴上画了一条细线,红的,上了油;两个细长白耳朵上淡淡地描着点浅红;这样,小兔的脸上就带出一种英俊的样子,倒好像是兔儿中的黄天霸似的。它的上身穿着朱红的袍,从腰以下是翠绿的叶与粉红的花,每一个叶折与花瓣都精心地染上鲜明而匀调的彩色,使绿叶红花都闪闪欲动。”
不同于印象中兔子温顺乖巧的形象,兔儿爷神情肃穆,朱袍金甲,俨然一副不怒自威的将军模样。事实上,这位威风凛凛的“将军”是个女扮男装的“花木兰”,我们称呼了几百年的兔儿爷其实是位兔儿奶奶。
为什么兔儿奶奶会是男性将军的形象呢?老北京曾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有一年北京闹瘟疫,玉兔下凡给大家治病,但它是“女儿身”,不得随意抛头露面,只好去庙里借来神像的盔甲,打扮成男人的样子。为了尽快给更多人治病,玉兔将马、鹿、老虎等各种动物当坐骑,跑遍了京城内外。瘟疫消灭后,玉兔也累倒在庙门外的旗杆下,现出原形。人们这才知道救人的就是玉兔,感其恩德,每到农历八月十五那天都要供奉它,给它摆上好吃的瓜果菜豆,也祈求它给人间带来幸福吉祥。
至于管兔儿奶奶叫“兔儿爷”,这跟老北京的“爷文化”有关。老北京很讲究“爷”这词,走到哪里,“张爷”“李爷”“赵爷”不绝于耳。“爷”这称谓在这种时候和辈分没什么关系,就是一种尊称。于是,有恩于百姓、又深受大家喜爱的玉兔也得了一个“爷”的称号。
老手艺要守规矩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秋拜兔儿爷的习俗日渐式微,兔儿爷也慢慢淡出百姓的视野,成为老辈人记忆里的一抹乡愁。
双彦与兔儿爷的缘分起于他的父亲——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双起翔。双起翔生于1931年,13岁随二舅——有“泥人圣手”之称的李荣山学习彩塑,17岁学满出师,此后一直从事泥彩塑工作。20世纪80年代,会做兔儿爷的老艺人大多已离世,为了复兴这一传统技艺,中国美术馆研究员李寸松找到50多岁的双起翔,希望他能把兔儿爷恢复出来。双起翔不负众望,凭着记忆和双手将兔儿爷重新带回人们的视野。
生于这样的家庭,双彦子承父业,投身泥彩塑,是必然的选择。传统的兔儿爷是由胶泥烧制而成,但由于胶泥越来越少,双彦把原料换成了陶泥,这样就更易于保存。兔儿爷是用模具翻塑出来的,由于兔儿爷是空心的,所以陶泥要擀成片贴进模具里,合成一个空心的胎。刚制好的胎要晾一段时间然后进行抛光,修掉毛边,给兔儿爷“美容”,把它的脸打磨得光滑细腻。接下来,就是进窑里烧制了。烧好的兔儿爷还要经过最后的“化妆”,上色彩绘,勾勒面部表情,穿上金光闪闪的盔甲,插上两只大白耳朵。这样一个神气活现的兔儿爷才大功告成。
近年来,国家日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掀起来一股前所未有的非遗热。一些人看到其中商机,做起了传统手工艺品的生意。但由于缺乏民俗知识,加之“短平快”的制作模式,出来的产品大都是粗制滥造的盗版。双彦说:“现在很多人都在做兔儿爷,但因为不懂其中的民俗文化内涵,随心所欲地创作,做的兔儿爷不合规矩。”
双彦特别反对有悖传统的肆意创新。比如,传统兔儿爷只有一杆靠背旗,有人为了好看,增加到两杆、四杆。“这就是不了解民俗文化。”双彦说,“兔儿爷后背的一杆旗说明了它的出处。传说里兔儿爷是在寺庙的山门外被发现的,这杆旗代表了它被发现的地点。从前老北京有句歇后语叫'兔儿爷的靠背旗——独挑’,市井小混混打架时常用,意思是一对一单挑,因为兔儿爷只有一杆靠背旗。”
双彦认为,像兔儿爷这种脱胎于民间习俗的物件,它承载的民族记忆是极其有讲究的。他制作的兔儿爷依然沿用清代以降的造型,没有为贴合现代审美做过多的改变。也许在老手艺人的心里,只有经得起时光的砥砺,才能称得上至美。
小贴士
兔儿爷坐骑知多少
坐象兔儿爷:“象”与“祥”同音,寓意吉祥如意。
坐虎兔儿爷:虎为百兽之王,是统帅,寓意事业兴盛、人脉广博。
坐黑虎兔儿爷:镇宅平安,健康有寿。
坐麒麟兔儿爷:取意于“麒麟吐书”典故,象征学识广博、学业有成。(曹洋)(6)兔儿爷是怎么落户老北京的?又是一年中秋将至,兔儿爷登场依然引人关注,可小小兔儿爷是怎么落户老北京的呢?为什么其貌不扬的兔子能成了爷?
据老北京地方传说,某年大疫,嫦娥派玉兔到人间施药,为感念其恩,故中秋节拜兔儿爷,但参照各地民间故事,此说不仅牵强,且大有抄袭附会之嫌。
其实,崇拜兔子之风自古就有,嫦娥奔月传说见于汉代,印度也有美女奔月说,奇妙的是,她们都带了一只兔子。先民崇拜兔子,于此可见一斑。因兔子生育能力极强,在多子多福的时代,古人希望将兔子的超能力转移到人的身上。
那么,兔子是怎么和月亮联系起来的呢?因为传说中兔子“望月而孕”,中秋节以月为主角,难免混入兔子崇拜。比如南方有不少兔子庙,仅为求子而设,与中秋节无关,只是到了北方,以其不雅驯,生殖崇拜的含义渐被淡化。
任何习俗都是历史记忆有选择地拼贴,这个拼贴或基于文化习惯,或基于现实功用。生殖崇拜不能明说了,但兔儿爷身上仍留有一些痕迹,比如拜兔儿爷都是夜半进行,且只能女眷祭拜。然而,随着生活日渐世俗化,小孩经常模仿大人礼拜,兔儿爷渐沦为玩具。到明代时,每到中秋,已是大街小巷处处叫卖兔儿爷。
有了市场,兔儿爷品种便不断丰富起来,为了人们的具体需要,兔儿爷也不得不改头换面,比如有“坐象兔儿爷”,象、祥同音,表示吉祥;有“坐虎兔儿爷”,虎为百兽王,表示事业发达;有“麒麟兔儿爷”,所谓麒麟吐书,表示学业进步;有“坐葫芦兔儿爷”,因葫芦与福禄同音。
最奇特的是,怕兔儿爷打光棍,又搞出个“兔奶奶”,古人以为不成家则生活不幸福,可能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据古籍记载,某地有伍子胥庙,天长日久,人们记不住庙的名字,附会为“五髭须”,即5个满脸是胡子的人。附近有个“杜拾遗庙”,拾遗是杜甫的官位,后人尊称他为杜拾遗,可乡民无知,误会为“杜十姨”,看到5个满脸是胡子的人没有婚配,就把“杜十姨”庙迁来,成就美满姻缘。前人善意虽有趣,只是结果颇荒唐。
虽然兔儿爷是“舶来品”,但在北京这块地逐渐扎下了根,留下了深刻的文化印记,很多俏皮话即从此来,比如“兔儿爷的靠旗——单挑”,因它的靠旗只有一边;还有“隔年的兔儿爷——老陈人儿”,因为它是泥制的,很难保存到第二年;此外像“兔儿爷掏耳朵——崴泥”、“兔儿爷洗澡——瘫啦”、“兔儿爷打架——散摊子”、“兔儿爷拍胸口——没心没肺”,都是拿它是泥制的说事。在老北京,兔爷儿不仅可以用来摆设、祭拜,还有一项特别的功用——损人。
本文资料主要引自《北京志·人民生活志》(7)剪纸作品兔儿爷(搬不倒)上下均是兔,左右摇不倒,福寿当头照,兔爷乐逍遥。
如意本是祥云头,玉兔行空任自由;如意本是灵芝草,造福人间身体好;如意本是一条龙,月宫玉兔显神通。
作品中设计有一个寿字、两个兔子、三个蝙蝠,三朵如意祥云和寿山、福海。主图为月宫玉兔用石臼捣制灵丹妙药造福人间,给人们带来祥瑞。
寓意:祝福人们和属兔的人,时逢兔年福运当头、福福双至、福寿双全、吉祥如意、宏图(红兔)大展、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作品整体造型为搬不倒兔爷,意为兔子是小者、弱者,但它不畏任何强者,不怕任何困难,谁也搬不倒。(作者:张晓林)(8)老北京的 “兔儿爷”金秋八月,天高云淡,“出门聊一望,蟾桂斜人间。”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又到了。“一年明月今宵多”。(韩愈)“月好共传唯此夜”(白居易)“最团圆夜是中秋”(殷文圭),古代文人呤咏的八月十五中秋的诗词佳句千古仍在传诵。在中秋节举不胜举的传统民俗中给我印象最深,至今最难忘却的是少儿时买兔儿爷、供祭兔儿爷、玩儿兔儿爷以及有关兔儿爷的往事啦!
年少时我曾居住在老北京一个古老的四合院的宅门里,每逢八月十五的夜晚,当圆圆的皓月当空之际,一家老少就忙碌着在庭院里“竖中秋”、摆供桌。即高竖起一杆亮电灯(古时系燃油灯并搭彩),在院内拜访好两张八仙桌,当时除要在桌上摆上焚香蜡烛用银制供具,鸡鸭鲤鱼(寓喻富富有余)、苹果(寓意平平安安)、长节藕(寓意长长久久)、石榴(红红火火)、西瓜(寓意团团圆圆)、带枝带叶的毛豆(兔儿爷爱吃的食物)等物品外,必要摆上“兔儿爷码儿”和一个彩绘泥塑的兔儿爷。《北京岁华记》载:“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像,符上兔如人立。”月宫符像上面印有银脸太阴星君(月神)以及广寒宫人立的金兔捣药的图案,故俗称“兔儿爷码儿”,旧京时南纸店有售。这兔儿爷即街市上出售的兔首人身三瓣嘴用黏土纸浆等制成的泥塑物,《都门杂咏》曾载:“儿女先时争礼拜,担边买得兔儿爷。”那么这祭月拜月时为什么要拜兔?那兔儿爷又是怎么成为老北京度中秋时的神物和玩物呢?说来话长。
自古相传这兔儿与月亮密切相关。大家知道在远古时帝王非常重视对神的祭祀礼仪古籍载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之礼制,天子们认为月亮是月神,自周代起每逢秋分(自唐代起改为八月十五)都要祭月。明代后皇朝还在北京西郊建有“夕月坛”每逢八月十五月圆时都要举行隆重的祭月祀典。由於月球表面结构复杂,肉眼看到的“月宫”明亮的地方不过是高地或山脉酷似一个站立的小兔,民间就把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与小兔联系在一起。民间传说那嫦娥为反抗无道的夏王太康,毅然抛弃薄情的后羿飞奔月宫,成为月宫之神。传说她在广寒宫里常年与她做伴的只有活泼可爱对嫦娥无限忠诚,为嫦娥捣药的玉兔儿。人们因而也把月亮叫做“嫦娥”、“蟾兔”、“玉兔”、“金兔”、“银兔”、“圆兔”呢!这足以说明人们对嫦娥和白兔儿非常有好感以及兔儿与月亮的关系。最早将中秋与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等结合起来祭月拜月的是在唐代,相传是唐玄宗八月十五梦游月宫,醒后得到了“霓裳羽衣曲”他见到了一个捣药的白兔,见到了广寒清虚府······等梦境,后来历代皇朝与民间都在中秋盛行祭拜月神祭拜兔儿和赏月的习俗。唐宋的文人墨客就写出过“著意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辛弃疾)“上人分明见,玉兔潭底没(贾岛)”“朱弦初罢弹,金兔正奇艳”等有很多有关玉兔的诗句。
由於兔子上了月宫,因此古时的人们度中秋祭月拜月时必摆设兔儿爷,由於它色彩形象异常引人喜爱理所当然地成了儿童玩物。这兔儿爷的起源,在明人纪坤写的《花王阁剩稿》里曾有:“京中秋节多以泥捏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的记载。民间艺人白大成也讲过:“兔儿爷最早是由太庙里守庙的两太监塔子和讷子做出的。他俩平时特喜欢京剧,觉得玉兔的形象很可爱,闲时无事儿就使用黄泥巴仿照京戏里的武将形象,捏了几个人身兔首的小玩艺儿。这种泥捏的兔儿很快流传到民间,被街市里的艺人们仿照并逐渐加工创造出不同样大大小小的玉兔泥塑物。而后来所以把它叫做“兔儿爷”,这与咱老北京人对男人们的称谓有关。老北京人对“憨厚”“仗义”的男人们常爱说:“真够爷们儿”、“老爷们”、“小爷们”等赞颂语。这种尊称后来送给了忠实守候在嫦娥神哦昂的玉兔啦,故称为“兔儿爷”。兔儿爷到了清代民国时期制作越来越精致,越有个“爷”相,头戴帅盔金光闪,身披银甲灿斑斑,护心宝镜明如月,四杆彩旗拥背肩。有骑虎的,有骑麒麟的、骑狮子的、有挎刀的、有手持玉杵的、也有只是个站立的小兔在捣药、还有的三瓣嘴,臂肘部和旗子会动呢,艺人们大胆创作极讨百姓们的喜欢。老北京时自农历七月起就在东西两庙会(隆福寺、护国寺)、东
四、西单、鼓楼前以及卖兔儿爷的大本营花市儿大街上均摆出众多的兔儿爷摊子。摊呈立体阶梯型,多达十来层,大的兔儿爷高达两三尺,小的仅一、二寸,层层摆满色彩鲜艳,琳琅满目非常吸引人。旧京时把这种商摊称为“兔儿爷山”,我家每逢中秋节前家母必带我在花市街市上选购几个大小不同的兔儿爷,那时年少看着那红红绿绿的大大小小的兔儿爷爱不释手,真想让母亲都给我买回家呢!在拜月后这兔儿爷走下神坛就成了我和弟妹们把玩的玩具,常与邻居儿童比看看谁的最好看、谁的大、也常将分得的月饼水果摆在兔儿爷前上供玩。兔儿爷摊子在八月十五后就收摊了,旧京时人们对摆了那么多兔儿爷的摊子,还有句“兔儿爷打架——散摊子”的歇后语呢,喻意原合伙干事未果散摊子,当时“散摊子”这句话流传极广。还有“兔儿爷的三瓣嘴——说话不哩喽了”、“兔儿爷掏耳朵——歪泥了”等俚语旧京时也曾非常流行使用。
老北京时的戏曲界也像旧京的饽饽铺应节会出售糕点那样,在中秋节必要出演“白兔记”、“拜月亭”、“天香庆节”、“嫦娥奔月”等应节戏曲,那玉兔、兔儿爷、嫦娥必都是戏里的主角。明清以来《白兔记》是常演的剧目,剧目里的白兔助人完孝于先,帮人全忠在后,白兔被称为灵物、灵兔、剧情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其中精彩的“瓜园分别”等场次,多次被昆曲、川剧等剧种改编演出。《天香庆节》是一出以兔为主的“爱情戏”戏曲名家王瑶卿以内廷供奉之便,从宫内得到秘本,约请熟于戏曲的墨客庄萌棠共同改编为皮黄。这是一出纯粹的兔戏,故事情节热闹跌宕,喜剧色彩浓厚,该戏曾在前门外新建成的第一舞台上演,极受戏迷捧爱。那“嫦娥奔月”的戏里还曾出现过兔儿爷、兔儿奶奶呢!《嫦娥奔月》曾是梅兰芳编演的一出古装歌舞戏,曾在吉祥戏院首演,在第六场中兔儿爷与兔儿奶奶上场悉归丑行应工。当时是由李敬山扮兔儿爷勾金色兔儿脸,画竖长眼和三瓣嘴,身后插一杆大旗,盔上分插两支长长的兔耳。由曹二庚扮的兔儿奶奶,勾银色兔儿脸,穿宫装,凤冠上也插有两支长长的兔耳,其扮相都仿照泥塑的。戏中这对兔儿夫妇,以长耳朵、三瓣嘴等插科打浑调剂剧情引人发笑。
老北京时“兔儿爷”是中秋节风俗的标志之一,曾风靡古城内外,使人难以忘怀。
(9)指尖上的北京——老北京“兔儿爷”_redwork“兔儿爷真叫神,大红帅袍穿在身,将军铠甲金闪闪,背插靠旗好威风。”这是生长在胡同儿里的老一辈北京人耳熟能详的一首童谣。这个“兔儿爷”是一种人身兔面的泥玩具,是老北京中秋节俗的标志之一。旧时京华,每逢中秋前门五牌楼、东四等地,都有摆满大大小小的兔儿爷的售卖摊子,为佳节平添一份喜庆祥和。
兔儿爷是老北京独有的物件,是备受孩童们的喜爱的玩具,是咱北京人中秋文化的象征。“兔儿爷”长究竟什么样?老舍先生在《四世同堂》中这样描写:“脸蛋上没有胭脂,而只在小三瓣嘴上画了一条细线,红的,上了油;两个细长白耳朵上淡淡地描着点浅红;这样,小兔的脸上就带出一种英俊的样子,倒好像是兔儿中的黄天霸似的。它的上身穿着朱红的袍,从腰以下是翠绿的叶与粉红的花,每一个叶折与花瓣都精心地染上鲜明而匀调的彩色,使绿叶红花都闪闪欲动。”几句话让兔儿爷形象跃然纸上。
听家里老人说,当年老北京城的兔儿爷摊子确是琳琅满目,色彩鲜艳。兔儿爷形象各异,大者高达二市尺有余,中型的一尺多,最小的三寸左右。摊呈立体式阶梯式,几层至十几层不等,“兔儿爷”一位挨一位,层层摆满。人们看着看着,不知何由而生遐念,这么多的兔儿爷团聚一处,形成一个大摊。这要是爷与爷打起架来,众爷们岂不一哄而散,最后拆散了摊子。于是留下“兔儿爷打架——散摊子”的歇后语。类似的歇后语还有很多,像兔儿爷拿大顶----窝犄角,兔儿爷掏耳朵----歪泥,兔儿爷着雨----一滩泥等等,都体现出北京人的浪漫心性和乐观幽默性格。
现如今,兔爷儿已成了稀罕物,在厂甸、后海、以及少数商场的工艺店里还能偶见。做兔儿爷的老艺人也已经为数不多了。在国子监成贤街有一家经营老北京传统玩意儿的小店,名为“北京百姓”,便经营着数量颇多、造型各异的“兔儿爷”。老板姓林,他说的一个观点我颇为赞同:传统的东西只有在生活中运用,才不会被大家遗忘。比如汉服,为什么没人穿呢?因为离生活太远。倘若家家都摆兔儿爷,泥塑便可以被传承。如今我们常常听到“复兴”、“弘扬”、“推广”中国文化等字眼,概念很大,落实却很少。我们只有把传统文化融入生活中,让其顺应时代,而不是脱离实际,才可能被更多人关注。
以兔儿爷为代表的老北京泥人是孕育在土地里的文明,是我国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如兔儿爷这般的老北京手艺人手里的绝活儿传承到今天却日渐式微,让我们不禁感叹万千。保护传统技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迫在眉睫,希望中华儿女今后的每个中秋之夜,都能迎来从神话中的月宫落入凡间的兔儿爷,伴随着皎洁的月光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守护着善良人们的精神家园。(10)北京稻香村的“兔儿爷”情结
搭兔儿爷山,摆兔儿爷,是老北京过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北京人对兔儿爷有着不一般的情感。老舍先生曾在《四世同堂》中这样描写兔儿爷:“脸蛋上没有胭脂,而只在小三瓣嘴上画了一条细线,红的,上了油;两个细长白耳朵上淡淡地描着点浅红;这样,小兔的脸上就带出一种英俊的样子,倒好像是兔儿中的黄天霸似的。它的上身穿着朱红的袍,从腰以下是翠绿的叶与粉红的花,每一个叶折与花瓣都精心地染上鲜明而匀调的彩色,使绿叶红花都闪闪欲动。”从这样细致的描写中,可见老北京人对于兔儿爷的热爱。传说 老北京的“兔儿爷”关于老北京兔儿爷的来源,有一个浪漫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北京城里忽然起了瘟疫,很多人都因为这瘟疫痛苦不已。月宫里的嫦娥看到后,派身边的玉兔下凡拯救百姓。于是,玉兔变成一名少女,挨家挨户地治好了很多人。京城的百姓想要送东西给玉兔以表感谢,可玉兔却什么也不要,只是向别人借衣服穿,每到一处就换一身装扮,有时候打扮得像个卖油的,有时候又像个算命的……一会儿是男人装束,一会儿又是女人打扮。为了能给更多的人治病,玉兔就骑上马、鹿或狮子、老虎,走遍了京城内外。消除了京城的瘟疫之后,玉兔就回到月宫中去了。于是,每年一到中秋,人们就用泥塑造了穿着各式衣服、骑着各式坐骑的玉兔,用来感念它给人间带来的吉祥和幸福,还亲切地称它为“兔儿爷”、“兔儿奶奶”。如今,年轻一辈知道兔儿爷的人已经不多了,在京城里也少见了兔儿爷的影子。若是想看见传说中的兔儿爷“真容”,老字号北京稻香村倒是个“有滋有味有景致”的地方。传统 北京稻香村的“兔儿爷”2008年中秋前夕,北京稻香村恢复了老饽饽铺搭兔儿爷山的传统,当时高1米、宽1.5米的兔儿爷山在老字号所有的铺子里与月饼同期盛装亮相,那些身穿铠甲、背插令旗、不同动作、不同衣着的兔儿爷,一出现便吸引了京城人的眼球——老传统回来了!为了传承和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北京稻香村始终在默默出着自己的一份力气。不但从那一年起,每年中秋节都搭起兔儿爷山,还在产品包装、宣传品上宣传兔儿爷文化,更以兔儿爷形象为基础,融合中国传统艺术和现代元素,设计创作了中秋吉祥物——如意兔。这个身穿红肚兜儿的兔儿爷一经推出便受到了顾客的喜爱。人们也知道,看见兔儿爷,就到了该买月饼的时候了。2013年,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和热爱老北京兔儿爷文化,北京稻香村以各地代表戏曲、地方服饰为创意,进行兔儿爷形象的升级,并运用在不同款式的月饼包装上。最让人眼前一亮的,当属北京稻香村今年新推出的“新京味月饼”包装,上面的兔儿爷,是一个盔甲鲜明的京戏武生形象,身背靠旗,头戴银盔。如此新京味兔儿爷,威风凛凛,又不失可爱;苏式月饼的兔儿爷穿上了江南的昆曲戏服,一袭黄裙将兔儿爷映衬得温柔婉约;广式月饼兔儿爷穿的是粤剧戏装,粉色衣裙,蓝色头钗;滇式月饼的兔儿爷就更是可爱了,一身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的装扮,头巾上银饰闪闪;而最为传统的京式月饼自来红、自来白、提浆月饼的包装上,则是选取了最为传统的持杵捣药的兔儿爷形象……恢复宣传兔儿爷文化是老字号北京稻香村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那一点点饶有趣味的服饰变化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现如今,“兔儿爷”已经成了北京稻香村月饼的形象大使,在这传承与创新中,老字号展现了它特有的包容与文化情结。不知多少年后的中秋节,你是否还会想起,今天的你最爱哪一只“兔儿爷”?文/记者 张鑫通讯员 李幸存(11)老北京兔儿爷全解读—_优视画坊旧时的北京,每逢中秋佳节,热闹的街市上总少不了兔儿爷的身影,它们被摆在一层高一层的架子上,远远望去如一座兔儿爷山。民国年间的兔儿爷摊子
傅公钺《北京旧影》兔儿爷的起源约在明末。到了清代,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变为玩具了。
在清朝年间,上至北京东安市场,下至各大庙会集市及繁华街巷都有摆摊卖的“兔爷儿”。
兔儿爷大的有三尺多高,小的只有三寸,均是粉白面孔,头戴金盔,身披甲胄,背插令旗或伞盖。
兔儿爷还有许许多多的坐骑,这些坐骑没有固定的标准,民间艺人想让它坐什么就坐什么。
比较典型的坐骑大概有十几种:白象、黄虎、黑虎、梅花鹿、麒麟,有的骑着孔雀,仙鹤等飞禽;座位有金光洞座、牡丹座、宝葫芦座等;也有兔儿爷只是站着,什么也不骑。这些不同造型各有美好的寓意,表达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企盼。
第四篇:中秋节与感恩节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东亚诸国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1]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南亚和东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生活在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是中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但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中秋节赏月的风俗,据历史学家推断,最初是古代宫廷文人兴起,然后扩散到民间的。早在魏晋乐府《子夜四十歌》中,就有一首《秋有月》描写道:“ 仰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中秋节开始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就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传说唐玄宗梦游月宫,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间才开始盛行过中秋节的习俗。
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芋之声,宛如云外。间里儿童,连宵婚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吴自牧《梦梁录》说:“此际金凤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围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篓之人,解农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卖买,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婆于市,至烧不绝。”更有意思的是,《新编醉翁谈录》记述拜月之俗:“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眼眼饰之,登楼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明清两朝的赏月活动,盛行不衰。“其祭果饼必圆”;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陆启泓《北京岁华记》载:“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免;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云:“是夕,人家有赏月之宴,或携柏湖船,沿游彻晓。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民间以月饼相邀,取团圆之义”。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称:“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者为京都第一,他处不足食也。呈供月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蜡兔之形。”“每届中秋,府第朱门皆以月饼果品相馈赠。至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以供月,并祀以毛豆、鸡冠花。是时也,皓魄当空,彩云初散,传杯洗盏,儿女喧哗,真所谓佳节也。唯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同时这五百多年中还推出“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曳石”、“卖兔儿爷”等节庆活动;其中的赏月,吃月饼、团圆饭等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传统活动
祭月、赏月、拜月
《礼记》早有记载“秋暮夕月”,意为拜祭月神,逢此时则要举行 中秋节 迎寒和祭月,设香案。[7]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在少数民族中,同样盛行祭月的风习。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而云南傣族在 民间拜月 中秋之夜,同样盛行“拜月”风俗。
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到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每逢这一日,“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明清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中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文人士大夫对赏月更是情有独钟,他们或登楼揽月或泛舟邀月,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征团圆的十五明月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宋代文豪苏轼,中秋欢饮达旦,大醉而作《水调歌头》,借月之圆缺喻人之离合。直到今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8] 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9] 燃灯
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做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9] 猜谜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7] 吃月饼 中秋节赏月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俗 月饼
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在福建厦门地区还有博饼的习俗,而且博饼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 赏桂花、饮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
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到了现代,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7][10] 玩花灯
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
花灯
在广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技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另外还有放天灯的,即孔明灯,用纸扎成大形的灯,灯下燃烛,热气上腾,使灯飞扬在空中,引人欢笑追逐。另外还有儿童手提的各式花灯在月下游嬉玩赏。
在广西南宁一带,除了以纸竹扎各式花灯让儿童玩耍外,还有很朴素的柚子灯、南瓜灯、桔子灯。所谓柚子灯,是将柚子掏空,刻出简单图案,穿上绳子,内点蜡烛即成,光芒淡雅。南瓜灯、桔子灯也是将瓤掏去而成。虽然朴素,但制作简易,很受欢迎,有些孩子还把柚子灯漂入池河水中作游戏。
广西有简单的户秋灯,是以六个竹篾圆圈扎成灯,外糊白纱纸,内插蜡烛即成。挂于祭月桌旁祭月用,也可给孩子们玩。[11] 烧塔
南方广泛流传着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游戏。如《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五记: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黄昏时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烧之。俟瓦片烧红,再泼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时四野火红,照耀如昼。直至夜深,无人观看,始行泼息,是名烧瓦子灯”。广东潮州的烧瓦塔,也是以砖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树枝烧起火来。同时还燃烟堆,就是将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结束后烧燃。而在广西边疆一带的烧番塔,亦类似这种活动,但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清代抗法名将刘永福将逃入塔中的番鬼(法国侵略者)烧死的英勇战斗。福建晋江亦有“烧塔仔”的活动。
传说这种习俗与反抗元兵的义举有关。元朝确立后,对汉人进行了血腥的统治,于是汉人便进行不屈的反抗,各地相约中秋节起事,在宝塔的顶层点火为号。类似于峰火台点火起事,这种反抗虽被镇压下去,却遗存了烧宝塔这一习俗。
国外中秋节习俗 朝鲜半岛
韩语称“추석(秋夕)”“중추절(仲秋节)”“가배(嘉俳)”“중추(仲秋)”“가배일(嘉俳日)”“중추가절(仲秋佳节)”。是扫墓并用新收获的谷物和果实祭祀先祖的日子。回乡探亲,向亲朋戚友送礼亦是过中秋节的习俗。所以英文亦把朝鲜半岛的中秋节叫做“韩国感恩节”(Korean Thanksgiving Day)。[14] 越南
中秋节也是越南儿童的一个节日。当晚,孩子们聆听关于阿贵的传说,去看舞狮,有的还得到父亲给他买一个用来舞狮的狮子跟朋友们一起玩耍。越南孩子在中秋夜均要提鲤鱼灯出游玩耍,还预示长大“跳龙门”之意。[15] 日本 日本传统的中秋节被称为十五夜,也叫中秋名月、芋名月。日本人在赏月的时候吃江米团子,称为“月见团子”。由于这个时期正值各种作物的收获季节,为了对自然的恩惠表示感谢,日本人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日本人也会赏月,称之为“月见”,屋内会陈列赏月团子、芒草、芋等。[16] 琉球
琉球人中秋节除了祭祖、拜月外,还会祭灶,感谢灶君保佑一年内家中平安。除了吃月饼,他们会吃一种叫吹上饼的食品,这是一种表面铺上红豆的米饼。除此之外,还有拔河、舞狮、的风俗。
中秋节也是一家团圆的日子,人们都会回到家中一起吃饭、团聚,并且会祭祖,感谢祖先庇佑。也会吃特定的食品,不少都与月亮、团圆有关,这些食品同时也是祭月的祭品,如华人(汉族)、越南人(京族)、琉球人都有吃月饼的习俗;广东、香港有些人会以月光饼代替月饼;日本人(大和族)则会吃月见团子,部分地区会煎太阳蛋,月饼、月光饼、月见团子、太阳蛋都呈圆形,代表满月;朝鲜族所吃的是半月形的松片,象征月亮由亏转盈。琉球人除了吃月饼外还会吃吹上饼。此外,时令的水果和其他农作物如杨桃、柚子、芋头、栗子、菱角、梨子、柿子等,在农耕社会中是农民秋季的收获,也是中秋节的食品和祭品。新加坡
新加坡是一个华人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对于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向来十分重视。对新加坡的华人来说,中秋佳节是联络感情,表示谢意的天赐良机。亲朋好友、商业伙伴之间相互馈赠月饼,借此表示问候与祝愿。[17] 马来西亚、菲律宾 吃月饼、赏月、提灯笼游行是马来西亚华人世代相传的中秋习俗。中秋临 马来西亚
近,马来西亚各地的老字号商家纷纷推出各色月饼。首都吉隆坡市内各大商场都设有月饼专柜,报纸、电视台的月饼广告铺天盖地,为喜迎中秋营造了节日气氛。吉隆坡一些地方的华人社团当前举行了提灯笼游行庆中秋活动,除舞龙舞狮外,一辆辆载有“嫦娥”、“七仙女”的花车漫游其间,服饰鲜艳的艺人和青年载歌载舞。
中秋节是生活在菲律宾的华侨华人非常重视的传统佳节。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的唐人街热闹非凡,当地华侨华人举行活动,欢度中秋节。华侨华人聚居区的主要商业街道张灯结彩,主要路口和进入唐人街的小桥上都挂上了彩幅,许多商店出售自制的或从中国进口的各式月饼。中秋庆祝活动包括舞龙游行、民族服装游行、灯笼游行和花车游行等。[17] 柬埔寨
柬埔寨人“拜月节”:柬埔寨人在佛历十二月举行传统的“拜月节”。这天清晨,人们开始准备供月礼品,当月上树梢头,人们虔心拜月,祈乞赐福。拜毕,老人把扁米塞进孩子嘴里,直到塞满不能咀嚼时方止。这表示“圆圆满满”、“和和美美”。
感恩节
感恩节(美国、加拿大节日)编辑[gǎn ēn jié]
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是美国和加拿大共有的节日,由美国人民独创,原意是为了感谢上天赐予的好收成、感谢印第安人的帮助。在美国,自1941年起,感恩节是在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并从这一天起将休假两天;加拿大的感恩节则起始于1879年,是在每年10月第二个星期一,与美国的哥伦布日相同。近年来,众多国内学者倡议设立“中华感恩节”,以弘扬传统文化。
节日习俗编辑集体庆祝
初时感恩节没有固定日期,由各州临时决定,直到美国独立后,感恩节才成为全国性的节日。
每逢感恩节这一天,美国举国上下热闹非常,基督徒按照习俗前往教堂做感恩祈祷,城市乡镇到处都有化装游行、戏剧表演或体育比赛等。分别了一年的亲人们也会从天南海北归来,一家人团圆,品尝以“火鸡”为主的感恩节美食。[5] 美国当地最著名的庆典则是从1924年开始的梅西百货感恩节游行(Macy's Thanksgiving Day Parade)。每逢感恩节这一 感恩节庆祝活动
天,美国举国上下热闹非凡,人们按照习俗前往教堂做感恩祈祷,城乡市镇到处举行化装游行、戏剧表演和体育比赛等,学校和商店也都按规定放假休息。孩子们还模仿当年印第安人的模样穿上离奇古怪的服装,画上脸谱或戴上面具到街上唱歌、吹喇叭。散居在他乡外地的家人也会回家过节,一家人团团围坐在一起,大嚼美味火鸡,并且对家人说:“谢谢!”。感恩节后,学校会让同学们画一张感恩节的画,大部分学生都画的是火鸡。
同时,好客的美国人也忘不掉这一天邀请好友、单身汉或远离家乡的人共度佳节。从18世纪起,美国就开始出现一种给贫穷人家送一篮子食物的风俗。当时有一群年轻妇女想在一年中选一天专门做善事,认为选定感恩节是最恰当不过的。所以感恩节一到,她们就装上满满一篮食物亲自送到穷人家。这件事远近传闻,不久就有许多人学着她们的样子做起来。不管遇到谁,他们都会说:“Thank you!” 节日购物 感恩节购物已经成为了美国人的习俗。从感恩节到圣诞节这一个月,美国零售业 奥巴马特赦火鸡“勇气”
总销售额能占到全年的1/3强,是各个商家传统的打折促销旺季。疯狂的购物月从感恩节的次日(星期五)开始,这一天即被称为Black Friday(黑色星期五)。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据说是因为周五这天一大早,所有人都要摸着黑冲到商场排队买便宜货,这种行为有个非常形象的说法,叫Early Bird(早起的鸟儿)[6]。在外国“感恩节”和中国的春节一样重要!
每年一度的总统放生火鸡仪式始于1947年杜鲁门总统当政时期,但实际上这个传统仪式可以追溯到美国内战林肯总统当政的时期。1863年的一天,林肯的儿子泰德突然闯入内阁会议请求赦免一只名叫杰克的宠物火鸡,因为这只被送进白宫的火鸡,即将成为人们的感恩节大餐。
2006年11月22日,布什在白宫玫瑰花园举行感恩节放生仪式上,特赦了一只名 布什特赦“飞鸟”火鸡 叫“飞鸟”的火鸡。
美国总统奥巴马25号特赦感恩节火鸡.并将火鸡被命名为“勇气”。这也是他上任以来,首次特赦火鸡。奥巴马并对保护美国人民身家安全的英勇战士表示感恩。
每年11月的第4个星期四是美国感恩节。在女儿萨莎和玛丽亚的陪伴下,奥巴马特赦了本来要用做盘中餐的火鸡。奥巴马说,我原本打算吃掉这只火鸡。由于萨莎和玛丽亚的干预,我赦免了“勇气”。这只火鸡将被送到迪士尼乐园。为防止意外,当局还准备了一只备用火鸡,名叫“卡罗琳娜”。
第五篇:中秋节与嫦娥奔月
中秋节与“嫦娥奔月”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中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故尔中秋也称仲秋。因为秋季的七、八、九 三个月,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
中秋节正当秋分,太阳直射月亮朝地球的一面,秋高气爽,明月当空,格外明媚。所以,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两汉时已具雏形,唐 时,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欧阳詹(公元785~约827年)于《长安玩月诗序》云:“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云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魂圆,故曰中秋。”
中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 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 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与元宵节和端午节并称为中国三大传统佳节。究中秋节之来源,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故中秋节的民间习俗多与月亮有关。赏月、拜月、吃团圆月饼等,均源于此。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中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中秋节,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究。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近了。
关于中秋节的来历,民间有很多种说法,如:
说法一:中秋节源自嫦娥奔月的故事。据史书记载:“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嫦娥此举所付出的代价是罚作 苦役,并终生不能返回人间。李白为此颇为伤感,写有诗句:“白兔捣药秋复春,女亘娥孤栖与谁邻?”嫦娥自己虽觉月宫之好,但也耐不住寂寞,在每年八月十五 月圆夜清之时,返回到人间与夫君团聚,但在天明之前必须回到月宫。后世人每逢中秋,既想登月与嫦娥一聚,又盼望嫦娥下凡一睹芳容。因此,许多人在焚香拜月 之时,祈求“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年复一年,人们把这一天作为节日来庆祝。
说法二: 中秋节是由唐明皇赏月开始的。唐代《开元遗事》一书中记载:中秋夜,唐明皇偕杨贵妃在月下游玩儿,游到兴处,二人径自登入月宫,唐明皇还在月宫学得半部 《霓裳羽衣曲》,后来补充完整,成为传世之作。唐明皇念念不忘这月宫之行,每年到此时刻,必要赏月一番。百姓也来效仿,月圆之时欢聚一堂,享受人间美景。久而久之,成了一种传统沿袭下来。
说法三: 而有人提出,中秋节原本是推翻元朝统治的一次起义纪念日。在元朝末年,老百姓不堪忍受官府的统治,在中秋季节,把写有“杀鞑子、灭元朝; 八月十五家家齐动手”的字条,藏在烙好的小圆饼内,相互传递。到了八月十五日晚,家家户户齐动手,一举推翻了元朝统治。后来,每逢中秋节,都吃月饼来纪念这次历史性的胜利。
说法四: 另有人提出,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 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个月中间的一天。
《周礼》中出现过“中秋”这个词,但它指的不是中秋节,而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汉代有“秋节”,时间是在立秋的那一天,也不是八月十五。唐朝的类书里有四时十二节令的记载,也没有中秋节,但唐诗中已出现了“中秋月”。“八月中秋月正圆,送君吟上木兰船”(韦庄《送李秀才归荆溪》)。第一次对中秋节作了明确记载的是南宋人吴自收,他在《梦梁录》一书中说:“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临半,故谓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谓之‘月夕’。” 书里还描写了南宋京都临安(今杭州)赏月逛夜市的盛况。
从古至今,民间各地都要在中秋之夜,举行各种各样的习俗活动,如: 八月节
八月节,是中国仡佬族对中秋节的特称。节日这天,人人着新装,聚于寨中宽敞之处。在德高望重的“族老” 指挥下,进行剽牛仪式。剽前,“族老”祈祷一番,乐手奏“八仙乐”,鸣放火枪及鞭炮;剽后,将牛心按全族户数分好,由家长领回,供祭祖先,以示全族“同 心”。然后,杀鸡、宰鹅、煮熟牛肉。在“族老”率领下,众人手捧“三牲”,来到菩萨树下祭祖。祭毕,全族共进节宴,共享天乐,欢呼喧闹至深夜。待大多数人 散去后,青年们仍在明月下弹奏“八仙乐”,纵情歌舞。
第二天,各家采来新鲜谷物、瓜果,举行家宴。宴后,妇女们携儿带女回娘家。男子们串门、喝酒、谈趣。青年们仍沉醉于“八仙乐”之中,如此欢乐,要延续五天至八月二十。
秋暮夕月
中国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 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中秋拜月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男子拜月,愿“金榜题名,早得佳偶”。
赏月玩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 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 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设宴赏月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中秋月饼
中秋吃月饼,是中秋节的习俗之一。其由来有几种说法:
其一,从秦汉中秋敬老用的糍粑饼演变而来;
其二,元朝统治中国后,压迫严重。高邮的张士诚暗中组织串联,在月饼里夹一联系起义的纸条。至中秋之夜,人们吃月饼时,看见纸条,纷纷起义响应。从此每至中秋吃月饼,以示纪念。
其三,八月十五,月圆如镜,民间吃月饼,以取团圆之意。月饼最初乃家庭自制,后来才成为市面上出售的传统糕点。并且饼面上还印有各式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西施醉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