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余干召开全县卫生工作会议
抓中心,促医改,强基层,保健康
余干召开全县卫生工作会议
3月6日,余干召开全县卫生工作会议,会议的主题是:“围
绕医改、围绕服务、围绕卫生文化建设,推动全县卫生工作
上新台阶”。会上,余干县卫生局卢平局长全面回顾了2011
年的卫生工作,他指出,2011年,在全县卫生工作者辛勤努
力下,余干县荣获上饶市2011年扩大计划免疫规划、妇幼
保健和社区、儿童两病、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等工作4项先进
单位称号,全县医改不断深入,卫生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2012年,全县卫生工作将围绕中心、把握方向,克难奋进,协调兼顾,不断提升全县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会上,余干县政府雷红霞副县长作了重要讲话。雷红霞强调,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全县卫
生系统必须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各项医改任务的落实。要着
眼于提高疾病预防水平促进疾病控制制度建设;要着眼于健
全机制,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和综合改
革,要实行以乡村一体化管理为主的乡村联动机制;要着眼
于提升能力,推进医疗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继续加强基础设
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卫生人才培养培训工作;要着眼于
利民惠民,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全面优化流程,改善服务,把控制费用不合理增长作为重点,制定有利于公立医院公益
性的补偿政策和机制。(高晓声)
第二篇:全科技工作会议召开
以下是哈尔滨市科学技术局局长于沐琳同志在2012年全市科技(知识产权)工作会议全文报告摘要:
团结一心 乘势而上 再创辉煌
为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同志们:
这次全市科技(知识产权)工作会议,是经市政府同意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科技、知识产权工作会议和市十三次党代会、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精神,认真总结2011年科技工作,全面部署2012年科技工作,并表彰先进、交流经验、签订市校合作协议,以更好地发挥科技进步与创新在全市的支撑引领作用和在全省的龙头带动作用。
下面,我代表市科技局作工作报告。
一、“十二五”科技工作实现良好开局
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科技部和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我市科技工作坚持科技引领转型、创新促进发展,大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和科技创新工程,“十二五”实现良好开局。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实现2452亿元,同比增长20.1%;专利申请量实现13005件,同比增长99.3%;技术合同交易额实现57.6亿元,同比增长13.1%;获得各级科学技术奖318项;从国家争取各类科技资金40多亿元。科技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和服务对象的高度认可,我市连续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2011年跻身“中国十大创新型城市”。市科技局再次荣获省文明单位标兵、市“关注民生、服务发展”群众满意单位称号。
(一)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通过超前谋划、顶层设计,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及成果产业化,带动了整体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实施了一批重大科技攻关专项。通过重点支持、连续支持,2MW大型立式风电机组、重型燃气轮机、天然气燃压机组、超临界汽轮机凝汽器、核电站应急发电系统空冷器、超声波油井增油设备、新型生态修复材料、大型飞机发动机轴承、双参乙肝滴丸、抗肺纤维化药物、高能光量子恶臭气体治理装置等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填补国内多项空白,在国际相关高新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落实了一批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项目。通过哈科会及专项洽谈对接会等措施,使全地形全天候军民两用双节履带运输车辆、超硬材料刀具先进连接技术、耐高温隔热材料用胶粘剂、引进种质资源俄罗斯蓝靛果等一批国际高端技术在我市实现了合作研发和产业化。
培养了一批创新型科技人才。加大了高新技术领域学科带头人、企业技术带头人、留学回国人才、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及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养力度,取得92项创新成果。2011年投入科技经费1191.8万元,支持科技创新人才项目271项,进一步激发了科技人才的创新创业和市场开发意识。培育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连续支持了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LED用2-7英寸蓝宝石单晶衬底晶圆、高效三维运动混合机等一批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通过验收。2011年有117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立项支持。加大对松北科技创新城支持力度,为其引进了一批科技型企业,高效真空滤油机、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在线监测装置、红外温场在线监测系统、组织干细胞库等高新技术项目落地实施。松北科技创新城国家级对俄科技合作基地建设进展顺利,促进了研发和产业化能力的提升。
形成了一批自主知识产权。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建设,深入实施大中型企业知识产权培育工程,加大宣传培训、政策扶持、行政执法等工作力度,科技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程度大幅提升。专利申请量首次突破万件,基本实现当年翻番,增速在15个副省级城市列第一位。同时,专利质量不断提升,结构不断优化,发明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21.7%,企业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72.4%。哈飞集团、哈汽轮机厂等10户企业实现年专利申请量超百件。
(二)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通过重大科技攻关、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牵动,进一步促进了产学研合作,完善了产业技术联合体,延伸了产业链条,加快了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园区建设,有效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化,培育了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在较高的基数上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在装备制造领域,核电配套装备、码垛机器人生产线、1250冷连轧卷取机、小型飞行器等高新技术产品实现产业化,提高了新型能源装备、大型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线自主创新能力,为装备制造业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生物医药领域,不断促进海参多糖、芩百清肺浓缩丸、注射用奥沙利铂、静注人乙肝免疫球蛋白、生物诊断系列试剂盒等实现产业化,进一步提高了我市生物医药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壮大了生物医药产业。
在新材料与新能源领域,国产碳纤维复合材料、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等实现产业化,进一步提升了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和新型储能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在电子信息领域,LED照明产品、新型汽车电子产品、物联网用系列新型传感器、光学电流互感器、AVLSDK反病毒中间件等实现产业化,进一步增强了电力电子、物联网应用、高效节能灯具和车用控制系统等领域的创新能力。
(三)科技强县成效显著。通过解决农业优质主栽品种缺乏、关键共性技术亟待突破、先进适用技术覆盖率低、深加工产业链延伸不够等问题,大力推进了农业科技攻关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持续组织实施重大农业科技产业化项目,促进了县域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发展壮大。
重大科技专项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积极扩大玉米、水稻、大豆和低毒大麻等农作物优质新品种的种植面积,通过解决大豆重迎茬减产等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带动和促进了种植业水平的不断提高。重大科技专项促进了农村特色经济快速发展。通过重点支持华系大白猪新品种选育、樱桃谷肉鸭扩繁和驯化养殖、无公害商品猪规模化饲养等集成配套技术,区域性特色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重大科技专项促进了农产品产业化规模不断扩大。通过重点支持,依兰红菇娘、延寿南瓜、方正米糠油和膨化米糠粕等高产栽培和深加工项目取得显著经济社会效益。
重大科技专项促进了县域优势产业做大做强。通过科技支持和服务,阿城西林钢铁集团36U型钢、尚志亚麻制品、巴彦轴承、尚志中华养生木屋等产品规模和效益不断攀升。
(四)科技惠民领域更加广泛。通过解决当前人民群众关注的卫生健康、生态环境、公共安全等方面急需的技术难题,进一步促进了科技创新成果更好地惠及百姓。
科技创新进一步提高了百姓健康水平。加大糖尿病前期高危人群的前瞻性干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冠心病最佳防治手段等常见多发疾病重大科技攻关成果的推广应用力度,在有效提高医疗水平的同时,编制并向全市公众发放了糖尿病、高血压相关知识手册8万余册,促进了百姓医疗知识的普及。
科技创新进一步改善了环境质量。饮用水安全保障;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恶臭气体减排;污水处理等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取得一批科研成果,为改善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提供了技术保障。
科技创新进一步支撑了社会公共安全。组织开展的科技强警情报线索信息整合分析系统、人脸识别;中药安全性评价;牛奶品质快速检测;煤矿安全生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等关键技术攻关及推广应用,为建设平安和谐哈尔滨提供了技术保证。
科技创新进一步促进了“菜篮子工程”实施。顶层设计了大白菜根肿病无害化综合防控、无公害韭菜标准化栽培等重大关键技术招标项目,通过解决制约蔬菜生产的关键技术难题,提高了蔬菜质量,促进了菜农增收。积极促成俄罗斯远东科学院化学所与绿保公司合作,开展了纳米改性变光农膜项目对比试验并取得初步成功。
(五)创新服务体系日臻完善。通过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加大社会化公共服务功能,在全市营造了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和条件。
推进了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根据工作需要,调整充实了创新型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完善了各级领导负责、全市合力推进的组织领导体系。召开了全市创新型城市建设表彰奖励大会,统一了思想,总结了经验,夯实了措施,完善了各项工作推进机制。通过有效协调、动态考核等措施,推进城市战略创新等六大创新工程顺利开展。
促进了创新政策进一步落实。落实企业研发费按150%加计扣除政策,享受政策的企业达到110户,加计扣除应纳税所得额5.81亿元。进一步落实了支持大学教师和在校生到科技园区创新创业政策、新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实施的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重点支持政策和重大技术标准制定资助政策,企业和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完善了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通过技术研发平台,积极支持企业新建3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科技资源信息共享平台,促进了大学大所仪器设备、高层次科技人才等实现了科技资源共享。通过科技企业孵化平台,重点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硬件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通过技术转移服务平台,活跃了常设技术市场,完善了30个产业技术联合体和7条高新技术产业链,协调成立了市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及生物医药、先进复合材料等7个分会,先后3次与中科院长春、沈阳有关研究所进行项目洽谈对接,技术合同交易额不断提升。通过科技投融资平台,提高了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和发展能力,同时与市工信委共同制定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具体措施。
(六)科技创新机制不断完善。进一步加大干部队伍建设力度,通过深入开展“做主人、敢担当,谋发展、惠民生”、“创先争优”、“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创建共产党员先锋岗”等活动,不断增强了主人翁意识,提高了执行力。特别是通过不断创新和完善科技管理长效机制,显著提升了科技管理服务能力和水平。
进一步完善了内部管理机制。对各处室及全体工作人员的岗位进行了全面、深入、细致的界定和规范,进一步明确了职责、任务和程序,做到岗位职责、工作任务、目标考核三位一体,动态考核,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
进一步完善了项目生成机制。在坚持“5+3”立项原则、24小时在线申报、“权力分段运行”、“第三方”评审等基础上,强化“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科技计划的引导性和指导性,进一步完善项目申报系统,不断优化科技立项流程,实施在线动态管理。加大有效调研、顶层设计,使更多好项目、大项目得以及时发现、及时支持。
进一步完善了跟踪问效机制。强化项目跟踪问效,加强过程管理,动态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项目的成功率。加大项目验收力度,严格按照项目合同进行指标考核,促进了项目按期完成,放大了科研成果的辐射带动效应。
进一步完善了廉洁自律机制。认真总结和坚持已有的好经验、好做法,从体制机制入手,全面落实“政风建设年”各项措施,逐级签订责任状,逐项落实保证措施,推进反腐倡廉关口前移,切实加强了党风廉政和政风行风建设,保证了干部队伍和科技工作廉洁高效。
二、2012年科技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主要任务
2012年,科技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当前,对于科技工作来说,主要是一高一低的矛盾突出。一方面是对科技工作的要求高。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的新情况新变化,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创新驱动的紧迫性进一步凸显,科技工作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作用越来越重要。特别是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实施新战略、实现新跨越的工作部署全面启动,“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实施进入关键的第二年,基本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进入倒计时第四年,这些都要求科技工作必须高站位、大手笔,乘势而上,不断创新,才能不辱使命,实现既定目标。另一方面是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我市科技成果转化率虽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差距较大,科技优势还没有真正发挥出来,部分指标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相对靠后。同时,在科技管理上,有效调研、动态服务还不够;工作质量和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基层科技工作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思想认识、工作机制、关键措施等方面有更大的突破、更大的作为,不断自我超越,努力创先争优。
按照全国、全省科技、知识产权工作会议和市十三次党代会、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精神,2012年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提出的经济工作方针,紧紧围绕我省“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创业创新创优”和我市“坚定实施新战略,奋力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的总体要求,结合“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突出“四大方略”、实施“八大专项”、加强“五大建设”,充分发挥科技进步与创新在全市的支撑引领作用和在全省的龙头带动作用,全面开创科技工作新局面。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专利申请量和技术合同交易额分别增长20%、20%和10%。
(一)在谋划全局上,突出四大方略,全面提升科技工作层次。
一是突出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统领方略。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统领方略,就是要充分发挥已有的组织领导和考核体系作用,全面提升科技工作能力和水平。坚持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统领各项科技工作,通过创新型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精心组织和有效推进,加强对市直部门、区县(市)和重点企事业单位的科技工作指导和创新目标监测考核,努力营造全面创新、全民创新、全力创新的良好氛围。
二是突出重大科技专项驱动方略。重大科技专项驱动方略,就是要对重大项目、重点工作实施专项推进,通过政府引导和支持,集成科技资源,强化工作力度,实现重点突破,带动整体发展。结合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工作部署和市委、市政府总体要求,2012年对重点科技攻关、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国际科技合作、专利发展、科技强县、科技惠民、创新人才培育等八项工作实施专项驱动,带动科技工作实现新突破、新跨越。
三是突出先进技术与优势产业深度融合方略。先进技术与优势产业深度融合方略,就是要把我市的科技资源优势与产业优势紧密结合起来,加快科技实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坚持把所有科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到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有利于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来。围绕优势产业,大力推动科技攻关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推动先进技术与资本等要素紧密结合,从科技创新的全过程研究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变科技创新优势为产业发展优势。
四是突出科技重大事项沟通会商方略。科技重大事项沟通会商方略,就是树立大科技、一盘棋理念,高效集成科技、行政、社会等各类创新资源,合力推进科技事业发展。密切与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的关系,经常请示汇报工作,深入了解重大政策导向和工作部署,积极争取更大支持。加强与市直部门的沟通,对重大科技项目要协调有关部门联合推进。加强与大学大所的联系,共享科技创新资源,强化产学研合作。加强与兄弟城市的交流,互通信息,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加强对区县(市)科技工作的指导和考核,努力提高基层科技工作能力和水平。
(二)在推进重点上,实施八大专项,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
一是实施重点科技攻关专项,加快突破核心关键技术。立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统筹协调各类科技资源,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围绕机电装备、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装备、航空航天、现代农业、新医药、节能环保等方面,组织实施和推进重型燃气轮机、农牧新品种等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5个以上。同时,加大关键技术研发储备,掌握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为长远发展提供后续支撑。
二是实施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围绕装备制造、医药、食品、石化等主导产业和机电装备、电子产品、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优势高新技术产业,组织实施和推进光学电流互感器、DAM13R汽车发动机、头孢西丁钠原料及制剂等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30项以上。主动谋划市级大项目,积极推荐和推进省级产业化项目。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认定工作,推荐企业30家以上、产品50个以上。进一步完善30个产业技术联合体、7个高新技术产业链。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实现2940亿元以上。
三是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专项,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按照我市确定的生物、民用航空、新材料、新能源装备、电子信息和绿色食品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在风电、核电、新能源汽车、光电子、节能环保等方面组织实施和推进重点培育项目20项以上。瞄准云计算等能够迅速形成规模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加大支持力度。按照省、市部署,牵头做好生物产业推进工作,重点支持 15项生物产业项目。加大利民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服务力度,扶持“哈尔滨利民生物医药研发中心药物中试基地”建设。
四是实施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巩固扩大对俄科技合作成果,对前三届哈科会签约项目进行跟踪问效服务,促进重点合作项目实施。全力办好第四届哈科会,征集俄罗斯及其他独联体国家科技成果1200项以上,邀请国外专家学者100人参会对接。加强对俄科技合作中心、基地和信息平台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建立国际科技合作专家和项目联系库,拓展与欧美、韩日、以色列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科技合作,积极与外侨办、投资促进局等部门沟通协调,形成合力,共享资源,广开渠道。
五是实施专利发展专项,加快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化。主动协调有关部门,全面完成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验收工作,积极争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开展专利优势企业培育工程,培育优势企业30家,专利申请量超50件和100件的企业分别增长20%。加大发明专利转化运用后补助工作力度,资助企业发明专利转化运用30项以上。协同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加强专利执法与宣传培训,全面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全市专利申请量突破15000件。
六是实施科技强县专项,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和特色产业发展。加大农业技术创新,在农牧新品种选育、种养殖技术、植物保护、动物防疫等方面加大研发力度,搞好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10个以上。推进县域优势特色农产品开发,解决特色经济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难题,促进5个特色产业开发项目尽快形成规模。推进县域重点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促进4个重点工业企业项目加快工艺改进和新产品产业化进程。同时,通过科技创新,不断提高帮扶、帮建工作能力和水平。
七是实施科技惠民专项,加快改善和提升百姓生活质量。推动人口健康与公共安全,重点支持创新药物研发、重大医疗成果推广应用、食品安全等20项惠及民生项目。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组织开展废水污水处理、建筑节能与节能新材料等10项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与有关部门合作建立2个科普示范基地,组织举办科技活动周、科技成果展、科技下乡等系列活动。
八是实施创新人才培育专项,加快打造科技创新人才高地。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大力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依托科技计划,组织实施创新人才项目280项以上。培养能够开发关键共性技术、突破产业前沿技术的人才团队20个。培养优秀学科带头人100人以上、企业技术带头人和农村实用技术人才100人以上、青年后备人才100人以上、留学回国人才25人以上。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引导作用,研究设立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种子资金,积极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对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领军人才,要给予重点支持。
(三)在保障措施上,加强五大建设,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一是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建设。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和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积极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进一步推进企业研发费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激发企业创新动力,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引导企业自主或依托在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资源,建立研发机构。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大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产学研合作创新能力。
二是加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推动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明晰技术研发、科技资源共享等五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内涵、职能、内在联系,突出各自的服务重点。技术研发平台,要进一步发挥辐射和服务功能。科技资源共享平台,要研究制定我市科技资源共享补贴及奖励办法,同时加强与省及其他地市的沟通与联系。科技企业孵化平台,要实现在孵企业和毕业企业双增长,推动1家孵化器进入国家级行列。要特别关注哈以孵化器,促其做实做大。技术转移服务平台,要积极组织承办大型科技展会和专业对接会;开展“双走进、双发布”活动,组织100名专家带着成果走访企业,组织100家企业带着需求走访校所,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对接;积极申请建立国家创新驿站哈尔滨工作站,重点解决我市技术转移服务资源分散,专业化服务水平较低等问题;发挥常设技术市场作用,以企业技术需求为导向,开展经常性的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展示、洽谈、对接会,搭建永不落幕的技术、成果交易大市场。全市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60亿元。科技投融资平台,重点推进被投企业上市工作,市科技风险投资基金力争新投资2户高新技术企业。
三是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园区建设。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为目标,以产业集群化发展为路径,加大对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大学科技园区和松北科技创新城的扶持和服务力度。推动基地优势产业发展,突出发电设备、汽车制造、新媒体等基地产业特色,加大重大科技项目谋划实施力度,加快重大高新技术成果向基地转化和产业化步伐,努力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推动科技园区创新创业,启动“打造创新载体,强化创新服务”试点工作,进一步营造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环境。落实激励政策,支持高校学生和教师入驻大学科技园领办创办企业。推动松北科技创新城建设,加快科技资源集成,促进研发和产业化能力的提升。加快对俄科技合作基地建设,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四是加强科技管理创新机制建设。围绕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促进政务公开,高效配置和有效集成科技资源,进一步加大科技管理机制创新力度。强化宏观指导,突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导向,聚焦科技发展的重点难点亮点,加强各类科技计划围绕创新链、产业链发展的系统部署,优化顶层设计,整合完善长期、动态项目储备库,培植项目源。强化规范管理,推动科技计划有效实施,进一步完善评估决策体系,优化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流程,加强科技奖励工作,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热情。强化项目监管,建立信用制度,对执行中的项目进行认真梳理,加强经费使用情况检查审计,加大项目全过程监督管理。
五是加强科技管理团队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从领导班子做起,从全体党员干部抓起,不断提高政治业务素质,为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供可靠保障。在提高思想认识上,积极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执行力,成为“做主人、敢担当,谋发展、惠民生”的楷模。在强化组织领导上,充分发挥班子和基层党组织作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创建共产党员先锋岗”等活动,在全局形成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工作氛围。在提升服务能力上,通过各种学习培训,使干部掌握基本知识,精通业务知识,了解相关知识,提升综合素质。在转变工作作风上,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实际情况,动态解决问题。切实提高软科学研究的前瞻性、时效性和可操作性。在优化工作环境上,进一步加强网站建设,搞好信息管理,提高科技服务和宣传水平;进一步做好信访、安全、保密、诚信等工作,确保全局更加稳定、和谐、守信;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单位的指导,做好老干部等工作,努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保证廉洁自律上,推进反腐倡廉关口前移,坚持依法行政,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检查,确保科技工作风清气正、党员干部廉洁高效,让组织放心,让人民满意。
三、奋力开创科技工作新局面
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对科技工作寄予厚望,企业、高校、院所及广大科技人员对科技工作寄予期盼。作为肩负重任、众望所归的各级科技行政管理服务部门,如何开拓创新,不辱使命,是我们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重大而急迫的问题。那么,怎样开拓创新科技工作局面呢?根据市委、市政府指示和近一阶段的深入调研,有以下四个问题需要我们引起重视,着力抓好。
(一)扭住中心,围绕跨越抓创新。“坚定实施新战略,奋力实现哈尔滨科学发展新跨越”,是市委、市政府在新时期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和发展目标,科技工作必须紧紧扭住这一中心,从发展布局、项目实施到各项工作摆布,加大支撑和引领新跨越的工作力度。当前,一是要进一步学习把握市委、市政府关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明确重点产业、重点领域的发展方向和技术需求。二是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加强调查研究,认真组织实施科技发展计划,遴选一批重大项目,开展产学研合作攻关,集中突破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支撑和引领重点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同时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突破难点,围绕转化抓落实。我市是科技资源大市,科技成果产出量高,现有成果熟化、转化和产业化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近一时期,省、市领导多次强调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并将解决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列入全市十大需要重点破解的调研课题。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倾全市之力认真研究解决。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市科技局决定将2012年确定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促进年”,制定全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方案,出台专项推进措施。当前,最重要的是抓落实,见成效。一方面要搞好现有成果的筛选,全力推进一批重大成果转化;另一方面要加强顶层设计,围绕企业需求抓产学研合作创新,形成一批有针对性的适用成果。2012年首先投入1000万元,以哈工大作为先期试点,设立“哈尔滨市校(所)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中心”,联合推进重大科技成果熟化、转化、产业化和研发平台建设。通过试点示范,探索新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在全市搞好分类推进。
(三)打好基础,围绕能力抓基层。区、县(市)科技工作是全市科技进步与创新的重要基础,没有良好的基层科技工作,全市的科技工作就不会有大的突破。从目前看,我市部分县(市)科技工作在较大程度上存在着管理人员少、服务能力弱的问题,这种状况很难适应新形势新任务需要。因此,增强基层科技管理和服务能力,打好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工作基础,是当务之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市科技局制定了进一步加强区县(市)科技工作的指导意见,各地要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最近在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上,赵敏厅长强调“对科技管理独立设置的县(市、区)在项目和资金上给予倾斜,对没有科技管理机构的县(市、区)停止立项。”对这一点,我们也要执行。对科技工作乏力、项目管理不力的地方,不再给予项目支持。
(四)强化服务,围绕效能抓问责。新一届市政府的第1号令就是发布《哈尔滨市行政问责规定》。行政问责规定的实施,对加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管理和监督,促进依法履行职责,提高行政效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市科技局已经制定了实施方案,要把行政问责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政风行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进一步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推进负责、有为、高效、廉洁机关建设。对这项工作,我们热诚希望社会各界监督,特别是科技工作的服务对象,对科技工作人员执行规定和“十不准”情况进行经常性多形式的监督反馈,确保科技工作风清气正,廉洁高效。
同志们,科技工作肩负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使命,也迎来了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科技部和省科技厅的正确指导下,团结一心,乘势而上,再创辉煌,为冰城夏都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提供强大科技支撑,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我召开全妇女儿童工作会议
我市召开全市妇女儿童工作会议
——部署妇女儿童“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
7月5日下午,我市召开全市妇女儿童工作会议。市政府副市长、妇儿工委主任赵红出席会议。
会上,市政府妇儿工委副主任、市妇联主席周燕作了“十三五”来妇女儿童规划实施工作报告。“十三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政府妇儿工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按照第六次全国妇女儿童工作会议和省、苏州妇女儿童工作会议部署,加大力度推进规划实施,主动履职保障合法权益,整合力量办好民生实事,顺应时代创新工作手段,努力推动常熟妇儿事业高质量发展。妇儿规划实施成效显著,截止到2017年底,我市妇女儿童规划重点监测的20项指标中17项已提前达标,占85%。报告指出和分析了我市妇女儿童工作存在的一些不足和问题,并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
市政府副市长、妇儿工委主任赵红在讲话中强调指出,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加快推进妇女儿童事业全面高质量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要求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深刻领会新时代妇女儿童工作新要求;突出问题导向,扎实完成新时代妇女儿童工作新任务;压实主体责任,不断完善新时代妇女儿童工作新机制。
市卫计委、市人社局、市文广新局、海虞镇政府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
会上,还进行了“十三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中期统计监测业务培训。
第四篇:嘉定区召开精神卫生工作会议
嘉定区召开精神卫生工作会议部署今年工作
3月2日,我区2012年精神卫生工作培训会议顺利召开。区精卫办各委办局成员、各街镇精卫工作负责人出席了本次会议
会上,区精卫办主任、区精神卫生中心院长谈佳弟全面回顾了2011年我区精神卫生工作所取得的成效,明确了2012的精神卫生工作计划,并对全区精防工作提出要求。近年来,我区以上海世博会为契机,以国家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为抓手,精神卫生工作发展呈现出喜人局面。各街镇形成了由政府主导,卫生、公安、民政、残联等部门齐抓共管的精神卫生工作有效机制,各村(居)委会均成立了重性精神病人看护小组,落实对辖区内精神病人的随访管理,提高了重性精神病人的规范管理率和免费服药病人治疗率,降低了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率。
随后区疾控精神卫生分中心主任赵姣文对今年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进行了培训,并邀请部分街镇代表作了交流发言。今年我区按照市级部门的要求,各街镇明确了对重性精神疾病实施居住地管理,将常住人口纳入到管理范围,区级业务部门将积极开展实地指导和业务培训工作,根据2012年精神卫生工作绩效考核细则及预防保健精神卫生工作质控标准,落实对各街镇政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点)的考核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工作任务和指标。
谈院长最后指出,精神卫生是一份“朝阳事业”,精防战线的各级人员理应抓住发展机遇期,发扬艰苦奋斗、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各社区要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逐步实现项目工作的常态化,努力将我区的精神卫生工作推向更高层次,使精神卫生事业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同步,继续为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发挥积极作用。
第五篇:奎文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召开
奎文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召开
3月30日上午,奎文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在区级机关服务中心第二会议室召开。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全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去年以来的工作,分析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今年工作任务和措施。区卫计局机关全体人员;局直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要负责人;社会办医院主要负责人;各街道计生站站长参加了会议。
会议指出,过去的一年,在奎文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卫生计生系统以“发展群众满意的卫生计生事业”为目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化改革,创新管理,深化医改取得重大进展,医疗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公共卫生保障能力显著增强,监督执法取得明显成效,中医药服务能力明显提升,计划生育服务管理迈上新台阶,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行风建设取得新成效,获得了“潍坊市免疫预防规范区”、“潍坊市精神障碍综合防治示范区”、“全市招医引院工作先进单位”、“全区2017部门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先进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开创了工作新局面。
会议强调,2018年,奎文区卫生计生系统要全面落实“一七六”思路举措,实行重点工作项目化管理,扎实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一”是明确一个总要求。即以推进“健康奎文”建设为总抓手,以健康产业为引领,以深化医改为动力,开展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紧紧围绕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看病就医突出问题,着力完善制度、优化服务、提高质量,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深入打造群众放心满意的卫生计生事业。
“七”是突出七项重点任务。一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二是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三是实施“振兴中医”行动计划;四是加强疾病防控和卫生应急工作;五是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六是全面推进计划生育各项工作落实;七是全力做好“三招三引”工作。
“六”是着力抓好六项工作。一是加强党的建设;二是强化干部队伍建设;三是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工作;四是加快信息化建设;五是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六是建立重点工作项目化推进机制。
会议就在全区卫生计生系统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进行了安排部署,要求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全区卫生计生系统党组织学习的重中之重,深入开展学习讨论;局班子成员要按照各自分工,每人确定1个重点课题,带队开展调研;持续抓好就医格局不合理、分级诊疗服务体系不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不足等方面的专项治理,制定整改措施,确保完成整改任务。
会议印发了《2018年全区卫生计生工作要点》、《关于2017人口计生目标责任制考核情况的通报》、《关于表彰奖励2017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通报》等文件。
奎文区卫计局 2018年4月2日
会议现场1
会议现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