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1月党思想汇报 余华杰
敬爱的党组织:
怀着无比激动地心情和难以抑制的自豪感,我走进了第66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这里,是追逐信仰、提高觉悟、升华思想的地方,也是让我们学有所获的知识大讲堂。
培训班的第一堂课就是学习中国***的党纲。那么,究竟中国***的党纲是什么呢?它又有着怎样的重要意义呢?相信对于这两个问题,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说出一两句,毕竟,即使没有从课本上学习过也或多或少在电视、报纸、广播、杂志或他人的口中听到过一点。可是对于中国***的党纲,又有几个人真正的去认真学习、认真理解、认真体会过它的内容和深刻意义呢?也许,的确有那么一些人曾经研究或正在进行这一方面的学习或研究,可这样的人真的太少了。作为一个研究生,不可否认的是,一直以来,我对党纲的了解不过是残存在脑海中的一些多年前在政治课本上学习到的、支离破碎的记忆,如今,随着时间的增长,这种零星的记忆也更加模糊了。至于认真理解和体会就更加惭愧了。这次课程的学习,我们主要从五个方面重新学习了中国***的党纲:一是党纲与政党的关系;而是中国***的最高纲领;三是中国***的最低纲领;四是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关系;五是拥护党的纲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通过对这五个方面知识的深入学习,我对党纲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党纲是一面公开树立起来的旗帜,这面旗帜不仅能够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展示我们党的形象,而且能够凝聚力量,组织和号召广大人民群众齐心协力,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
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中,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导致了某些社会主义国家的灭亡,导致了那些国家***的灭亡,这些事件的发生正向我们表明:一个政党,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一个正确指引方向的纲领,没有实施正确的、科学的、民主的决策必然会最终走向亡党亡国的命运。而我们伟大的中国***,一直在他国的历史教训和自身的逐步探索下不断地成熟、不断地发展和壮大,伴随其成熟和完善的还有我们的党纲。党始终在向实现****这一最高理想行进的过程中,根据时代发展变化和我国国情的实际,在不同时期制定不同的纲领以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社会环境。正是有了党纲这面旗帜不断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才使中国***发展到了如今这样大的规模,才使党带领下和党纲指引下的社会主义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走向了繁荣富强。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无论一个政党还是一个国家,必须要有一面自己的旗帜,要有一个适合自身的纲领,要走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强国富民之路,相反,一个没有了前进方向和明确目标的国家或政党是不会成功的。
对党纲这一节内容的学习,不禁值得我们深思。从国家或政党看我们个人,不论国家还是政党都需要正确的纲领和章程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那么小到组织、小到个人的我们就更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才能向自己的理想靠近。一个人,不应只有理想,而且应该有为理想不懈努力拼搏的热情和决心,更重要的是,要为自己确立一个合乎自身实际的明确的目标,为自己树立一个前行的向导,只有这样,实现理想的路途才不会迷失方向。
让我们已选择党组织作为自己政治信仰的年轻学子,坚定信念,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知识素养,朝着尽早加入党组织这一目标前进吧。
汇报人:余华杰
2010-11-7
敬爱的党支部:
通过这次学校组织的党课培训,我感觉收获颇丰。在这次的课堂上,主要的收获在于什么是党员的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首先,什么是价值和价值观?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价值是指主客体关系
中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事物、人或某种现象,对社会、阶级、他人有积极
意义,成为人们的追求对象,就具有价值。价值观就是人们关于价值的根本看
法,是人们头脑中有关价值追求、价值判断、价值选择等内容的系统的观点。
而人生观是指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
人生观是由世界观决定的。其具体表现为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等。人生观
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人生
观的形成是在人们实际生活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受人们世界观的制
约。不同社会或阶级的人们有着不同的人生观。
因此,作为一名党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必须将自己的认知和价值判断牢牢地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理论基础之上,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切实把握前进的方向和掌握正
确的方法。更要把握唯物主义的辩证思想和历史唯物主义武装到自己的思想深
处,从而真正的认清周边发生的事情和过去的历史。
作为一名党员,更要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
路线,要依靠群众,相信群众,服务群众。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树立坚定的正确信念的同时,更要敢于和擅于同错误的观
念作斗争,坚持正确的方法认知,坚持无神论,坚持唯物主义,同趋同论,异
化论,唯心主义等一切错误的观点和态度进行坚决而彻底的斗争。
在当今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作为一名党员,更要时时
刻刻牢记着自己的信仰,不能被歪风邪气冲昏头脑。***员是人类历史上最进
步的阶级即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的目标和宗旨要求我们一定要最大限度
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就要求每一名党员要以实现****伟大理想为精神支
柱,以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推动人类社会历
史不断进步,作为自己人生最崇高的追求。一个***员,只有真正具有了这样的人生价值观,才能变得精神高尚,眼界开阔,胸怀坦荡;才能坚持正确的政
治方向,科学地观察事物、判断形势、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才能在胜利
和顺境时不骄不躁,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消沉不动摇,经受住各种风浪的考验,真正做到胜不骄败不馁;也只有如此,才会彻底冲破一己私利的精神牢笼,在亿万华夏儿女创造历史的广阔天地里找准自己的位置,为国家为社会为集体的利益奋不顾身地工作,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毕生精力。
这一些看起来很难,但当我们真正融入到***这个最为先进和伟大的组织
之中后就会发现,早已经有无数的老前辈们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上有鞠躬尽瘁,为党和国家无私奉献了一辈子才华的周总理,下有从点滴小事做起的人民的好
同志雷锋。远有宁死不向敌人低头的小英雄刘胡兰,近有为人民付出每一滴血
汗的好公仆焦裕禄。在中国***算不得太长的历史里,却涌现出了不计其数的优秀模范和榜样,这之中,不得不说是党的先进性和党员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完
美体现。
是的,这就是我们向往的组织,中国***,只有在他的领导下,我们才会
真正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虽然现在我还不是一名正式的党员,但我相信只要恪守党的纪律,严格服从党的领导,以一名党员的条件要求自己,真
正认识到党的先进性。总有一天我也会加入这个伟大而光荣的组织。
汇报人:余华杰
2010年11月7日
敬爱的党组织:
我们都听说了党校是最好最神圣的课堂,在大学开学初我们都积极交了入
党申请书,都想早日进入这个课堂学习,能使自己的思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是自己的思想向党组织靠拢,争取早日入党。
当然,谈到入党就会涉及到入党动机,我们都知道,入党动机就是一个人
要求入党的原因和目的,有些人是因为对他的信仰与崇拜,她们从心里上拥护
中国***的纲领、政策、方针。想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最终能为人民服务。
而有些人呢,她们只是盲目的随从,因为身边的同学都入了党或者成了预备党
员,然后就盲目的跟从,也想入党,然而他们心里面关于入党就没有什么想法。
还有些人对此表现的态度是无所谓,还有的人是为了以后大学毕业后容易就业,他们认为“党员”这个代称能为他们以后的就业减少很多压力,因为在大家的心目中党员是一个很神圣的称谓,党员总是为人民服务而从不抱怨,他们有很
高的素质,如果自己也有了这个称谓,那么在找工作时是很有竞争优势的。还
有的人认为进入党校学习,入党,都是对自己很好的锻炼,这个动机虽不能说
错误的,但是这个动机确实是不存的,它从某个意义上来说也是不正确的,因
为他入党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而党的宗旨是为人
民服务,从这个角度来说他的目的不是为了人民,而是为了自己,很显然后面
四种入党动机是不存的,是不正确的,这是很不可取的。
我们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入党动机,才能有持久不衰的动力,刻苦学习马克
思主义理论,更加自觉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把对****事业的忠诚同执行
党的基本路线统一起来,逐步培养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人生价值观始终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那么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我们该如何端正我们的入党动机呢?我觉得我们
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努力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一个人入党的动机是不是正确,往往在于他对****事业和无产阶级政党的认识正确不正确
深刻不深刻有直接关系。这是树立正确入党动机的思想基础。
第二,通过实践锻炼,不断端正入党动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人们的正确认识,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并不断循环往复,才
能获得。这里最重要的是实践。要求入党的同志仅有入党的迫切愿望还不够,还必须见诸于行动,在实践中不断用切身体验来深化对党的认识,从而进一步
端正自己的入党动机。
第三,用正确的入党动机克服不正确的入党动机。树立起****的世界观和
人生观,全心全意地为党和人民勤奋工作,以实际行动来端正入党动机。
自己的入党动机是什么,以及如何端正入党动机,什么是正确的入党动机,这些都是我们应该一直思考的问题,只有时时刻刻的思考这些问题,我们才能
够逐步的端正我们的入党动机,才能够在以后入党之后不会偏离自己当初入党的目的,能够真正的做到为人民服务。
现在也有一些老党员偏离自己当初入党的真正目的,他们认为他们在年轻的时候为了人民做出了很多贡献,现在也该是享受的时候了,就不再顾及人民的生活,不再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开始了享乐生活,那究竟是什么使他
们犯了错误呢?那是因为他们没有把自己纯正的入党动机坚持到最后,这就说
明端正入党动机应该是种贯穿我们的一生,我们应该时刻的考虑这个问题,用
它来警告自己。我们应该以一种崇拜和信仰的态度来对待入党。以上是我对如
何端正入党动机的一些看法。
第二篇:余杰-毕业生
毕业生
---余杰
北大的夏天,只有记忆是潮湿的。我们不是植物,不能在这块土地上生生不息。青春在窗边的风中飘逝了。玻璃做的风铃摔下来,发出最后短暂的呼救声。
谁来救我们呢?水瓶躺在床脚,布满灰尘。大四了,没有人像以前那样勤劳,跑到水房去 打水。宁可渴着,要么喝凉水。床头女明星的笑容已经苍白,像一朵枯萎的忘忧草。录音机里还是那首令人心恼意乱的老歌,劣质的磁带,快要转不动了。
毕业论文上的字,像蚂蚁,各自回自己的家。我们或留下或离开,这座城市,我们呆了四年,尚未熟悉。某某人出国了,某某人上研了,某某人找到了一个肥得流油的工作,某某人被遣返回偏远的家乡。一切都以平静的口气诉说,一切都不能引发一点激动。大四的最后几个月是一潭死水。
一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考上研的朋友诚恳地对我说:“没意思。”他拿到那张梦寐以求的通知书后,静静地端着一盆衣服,到水房中冲洗去了。水房中哗哗的流水,总有好心的同学去关上。而时间是关不上的,虽然我们谁也不说。
蝉还没开始鸣,我们的心便开始鸣了。毕竟我们还年轻。那支烟一直燃到尽头也没有吸一口,那根琴弦寂寞了一个星期也没有弹一下。许多老房子消失了,校园里正在大兴土木。老房子留在照片里,我们呢?我们也能留在照片里吗?包括那些做作的微笑和夸张的“V”形手势?
深夜,一长排自行车哗啦啦地倒了,是个丧尽天良的家伙干的。楼上传来几声遥遥的咒骂,却像是上帝在说话。翻个身,又迷迷糊糊地睡去。把愤怒留给新生们,把倦怠留给自己。
快毕业了,粉刺一点也不理会这个变化,依然肆无忌惮地生长,在我们胡须还未茂盛的脸上。随身携带的小镜子摔了好几个缺口,还是舍不得扔进垃圾堆里。照来照去,这个脸庞怎么也不能让女孩喜欢。月光都是伤人的,在一个接一个的不开心的夜晚。
昆德拉说,聚会都是为了告别。还在想江南吗?还在写那些关于江南的诗吗?还在为那个江南的女孩子牵肠挂肚吗?“没有”——说没有的时候,有气无力。大讲堂拆除了,没地方看电影了。而那最后一场电影,恰恰又是看过的。
爱和被爱,似乎都没有发生。自行车骑得太快了,蓦然发觉该停下来的时候,才发现停在没有方向的十字路口。同窗们比陌生人还陌生,即使是那位睡在上铺的兄弟。一直都搞不清楚他的发型是怎么梳出来的。好多次想问,却没有问。
大家都躺在床上看书,不再去教室了。不再去听课,尽管讲课的是妙语连珠的教授,也不去图书馆,尽管图书馆里有460万册藏书。躺在床上是自由的,看不下去的时候,便随手把武侠和爱情扔到床下。
宿舍的墙也会写诗,受诗人们的熏陶,墙上爬满甲骨文,等待着下一届的古文字学家们来解读。他们想象得出,自己所住的铁架床上曾住过怎样的一位前辈吗??女生楼前的白杨树,听惯了那五花八门的呼喊,或悠长,或短促,或如巨钟,或如电子琴,或深情,或绝望。那些呼喊的男生站在树下,日复一日地呼唤一个个女生的名字和名字后 面的如花似玉。以后,还是同样的场景,同样的呼喊,只是换了不同的名字。白杨树拱卫着女生楼,一言不发,一对恋人靠着它接吻。另一边,是另一对恋人。
这座宽敞而狭小的校园。男生都在打扑克,女生都在织毛衣。打扑克不是为了打扑克,织毛衣不是为了织毛衣。毕业前的日子,必须找一种办法来“打发”。前途是否如意,不是我们所能决定的。对于离开,多少有点恐惧,虽然豪言努力地掩饰着恐惧。毕业的时候,我们发现了彼此的不同,水底的鱼浮到了水面,水面的鱼沉到了水底。
校园是不能缩到鞋底带走的。被单已经洗得发白。系领带的时候依然觉得别扭。教授的批评和表扬都忘记了,因为我们将生活在彼处。蝉鸣的时候,行李都打点好了。上路吧,毕业生。
二
长城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唱到一半,就已泪流满面。仅仅是为了这座圆明园废墟上的校园,为了我们未曾燃烧的青春?
毕业前夕的小饭馆里挤满了毕业生,大声嚷嚷着劝酒的,默默地一杯杯喝光的。酒是青春的象征。那些最撕心裂肺的话,是刚刚喝醉的时候从心里流出来的。
第一次喝醉酒。原来醉酒的滋味这么难受,睡又睡不着,站又站不稳,大脑是停止转动的风车。
老板娘说,每年6月,都会出现这样的场面,她已习以为常。而对这一茬毕业生来说,这是最后的狂欢。
剩下的钱刚够点一盘花生米,那就来一盘花生米吧。有人提议焚烧教科书,可没有多少人响应。走道里真的有焚烧的痕迹,纸灰在风中飞舞,像是香港鬼片里的镜头。尘埃落定。把多余的自荐材料揉成一团,扔到屋角里。那些美丽的字句痛苦地呻吟着,它们的主人又爬到床上去了。世界上有这么小的床吗,书占去了一半的空间,剩下的不到一尺。简陋的床上往往会做出美丽的梦来,因此我们将永远怀念它们。毕业生是最早光顾食堂的一群。学弟学妹们都还乖乖地坐在教室里听课,他们就趿着拖鞋走进食堂,一边皱眉头,一边挑选能够下咽的菜。从凉拌海带里吃出一只壁虎的尸体来的经历,以后将成为一个流传不衰的典故。大学食堂里,好吃的就只有典故了。
毕业生不再给家里写信。每次在电话里,懒洋洋地应付几句。这并不能说明他们不爱父亲和母亲了,他们只是找不到更好的表达方式。毕业生比新生更爱母亲。新生最爱的是女朋友,而经历过酸甜苦辣的毕业生们明白,最可爱的还是母亲。毕业生们更多地谈论起故乡,无论回乡还是不回乡的,无论语气是炫耀还是鄙薄。谈故乡好像在谈校园,谈校园又好像在谈故乡,谈着谈着就谈混了。校园,即将成为另一座岛屿,另一个故乡。故乡的小屋和校园的宿舍,两张照片重叠在一起。哪里才是真正的家?
哪里才有家的感觉?围墙外,车水马龙。“332路,开往颐和园。”这是我们出门必坐的公共汽车。以后还会坐么?
一生何求,这是陈百强的歌。
一生何求,这是毕业生的歌。
那么多的哲学著作,还是没有解答这个问题。两点一线间匆忙的日子里,也没有时间思考这个问题。考试分数、名次、奖学金,这是一部分人的生活。及格、无所谓、糊弄过关,这是另一部分人的生活。
两种生活都是一样的。嘲讽对方不如嘲讽自己。试卷就像枯草,绿了又黄,黄了又绿。回想起绞尽脑汁向老师套题时的情形来,每个毕业生都想笑。怎么就到大四了?能够标识大四的,是蚊帐上的洞洞眼眼,是饭盒上坑坑洼洼的摔掉 瓷的地方。而我们自己,失去了什么呢?可惜我们不是蚊帐,也不是饭盒,镜子里还是那张不英俊的脸。
领到毕业证书之后,再看一眼校园,才发现校园陌生得像大观园。照不照一张穿学士袍、戴学士帽的照片?分辨是庄重多一些还是滑稽多一些?
翻开那些读过的书,密密麻麻的批语是自己写的吗?怎么自己也读不懂了?
每本书都代表着某些时间某些场合某些心情。世界上再也找不到两个像“书”与“学生”一样亲近的名词了,大学里,我们做过的事情中,相同的只有读书。6点钟,等待在图书馆的门口。门卫一开门,便像一群疯狂的股民冲了进去,其实里面不是阿里巴巴的宝库,里面只有书和看书的座位。有一次,哗啦一声,门上的玻璃被挤得粉碎。
在图书馆的电脑前查自己的名字,查自己所借过的书的名字,像跟遥远的老朋友打电话。第一本书是冰心的《致小读者》。那一瞬间,泪眼朦胧。
毕业了,没有挥手,那太矫情。驼着背,背上背着沉重的行囊。记得来的时候,行囊没有这么重。
三
那辆骑了四年的自行车该传给师弟们了,师弟们还看得上伤痕累累的自行车吗?曾经坐在自行车后座上的女孩远在天涯,天涯真的很远,不是心灵所能包孕的距离。
自行车的轮轴发出悠长的声音,像江南水乡的桨声。江南,江南,诗里梦里的江南,在北国凛冽的风中凝结成一块透明的琥珀。
冬天,校园的小路上多冰雪,骑车摔跤是常事。有时,一长串赶去上课的学生摔成一堆。大家笑笑,爬起来拍拍雪花,又疾驰而去。
只是因为年轻。那些垂垂老矣的高官,在带有恒温装置的高级轿车里,真的比我们舒服吗?他们昏浊的眸子注视着这群在雪地上滚爬的青春的躯体,心里会是怎样的感受呢?燕园里,“老人”只有西校门的银杏树,它的年龄肯定比这座学校还要大。从什么时候起,它就在天空与大地之间抖出一片灿烂的辉煌?银杏叶的那种舒展流畅的生命本色,比黄金不知要动人多少倍。
毕业生们都要到银杏树下拍照。人是名,树是影。人的名是虚幻的,花名册一年一换;树的影是真实的,这是天空对大地的给予。什么叫做“成熟”,到银杏树下去找答案。银杏树还会灿烂下去,因为还会有夏天;毕业生们还会灿烂下去,因为他们的心里装着这个校园。
那么,回首的人,自己站在什么地方?我们拥有的只有青春,但这足够了。青春意味着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那是李大钊的青春。鲁迅却说,青年中也有昏蛋,有懦夫,有叛徒。看来,青春也值得怀疑。
他们的青春在昏睡着,他们自称“九三学社”——上午9点起床,下午3点起床。宿舍里各自为政,找不到“公共空间”。唯有睡觉能够达成默契。在痛苦的哲学家与快乐的猪之间往往选择后者,鼾声组成一曲澎湃的大合唱。我短暂的睡梦,时常被鼾声所惊醒。
毕业生们睡眼朦胧地坐在楼前。负暄琐话,只谈旧闻,不谈新闻,大家只对旧闻有兴趣,即使只是一些平淡得像白开水的往事。毕业前夕的日子宛如在梦中。毕业生不属于校园,也不属于他方,两处茫茫皆不见,脚下踏的是一块浮冰,浮冰正在融化。
坚持或背叛,认同或否定,这不是一个问题,到了哪个村子,便入乡随俗。电影院和录像厅里,有一半以上是毕业生,无所事事的毕业生。
坐在电影院里和录像厅里,并不意味着喜欢看电影,只是氛围投合心情罢了。在黑暗中,软弱的部分都被精细地包裹起来,屏幕上有一个玫瑰色的世界。故事本身编造得很拙劣,但毕业生们已不再像大一时那样挑剔地批评。他们能体味出导演的无奈。他们是导演,他们也会这么拍。
在黑暗的、封闭的空间里,时间不存在了。凝视着活动的画面,心里却在想着自己。说甚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转眼零落成泥?电影里的主人公在笑,在哭,在爱,在杀戮,而毕业生们静静地观看,坐成古代英雄的石像,脸上没有什么表情。那些表情,留给告别的那一天。弘一大师坐化之前,挥笔写下“悲欣交集”四个字,毕业生们离开之前,脸上的神情也可以用这四个字来形容。
有位年轻的博士调侃说,中文系的学生与其老老实实地听四年课,不如痛痛快快地看四年电影。听课听不出才气和灵感,看电影或许能够看出才气与灵感。
每一个毕业生想说的心里话也就是这一句。然而,校园生活毕竟不是一部类似于《爱情故事》的电影。当图书馆前面的大草坪被抹掉后,歌者们移师到静园里。
我不喜欢静园的草坪,在周围院落的包围下,丧失了草坪应有的从容。但毕业生们顾不上这么多了,在那些没有繁星的夜晚,围成一圈,在角落里自弹自唱。记得刚到北京时,还能看到满天繁星。后来,日渐稀少,到了毕业的时候,居然一颗也没有了。不是繁星消失了,是心灵蒙上了尘埃。怎么擦也擦不去。今夜,有月皎然,他们在唱卡本特的歌。我坐在另一个角落,歌声从草尖上传来,这首歌从大一听到大四,从进校听到毕业。也许只有逝者能如此准确地把握生命的本质,也许只有毕业生才会真正眷恋这座已经不可爱的校园。
《旧约·传道书》说:“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远长存。日头出来,日头落下,急归所出之地。风往南刮,又往北转,不住的旋落,而且返回转行原道,江河都往海里转,海却不满,江河从何处流,仍归何处。”这是毕业生们唯一的信念。
第三篇:余华《第七天》
对余华其他作品有兴趣的可跳到我之前发的文章:《活着》,里面附有相关下载地址。
听网络上及出书的人说:比《活着》更绝望,比《兄弟》更荒诞。
开始的时候我也不认识余华,最近买了kindle,Amazon推了一本畅销书我,之前感觉在网络上有接触过“第七天”这词,于是搜了一下。
发觉就是如上网所说,比活着更绝望,比兄弟更荒诞。距上一本书兄弟隔了有7年之久才出的一本书。毕竟现在纸质书市场不太好,但是听说出版商有这书都赶紧下单,最后销售排名居前,畅销书之一。就由于这种种,所以我才觉得这书值得一看。以下是个人书评,文笔不太好,见谅。
第一天,看了几个小时,大概3个吧,看完了“第一天”,“第二天”,刚开始,觉得写法很特意,看的时候一时适应不来,因为一开始,你就已经死了,但还“活着”,“活着”去处理自己的身后事,接着的内容也是说平常百姓的活动与中国现在权势与经济,我个人感觉是暗示中国的经济发展的不协调,生买不起房,死买不起墓地,真是“死不起”-引用里面的话,第二点是说官员的FB及生活和权势、钱能买起一切,包括天安门的碑刻成自己的墓碑。。“第二天”,接着就是寻找是如何死掉的,谈了一下死前的美好生活,还有一个前妻,第二天未时遇见上了,因为她也死了。为什么会死,是因为看着李青(前妻)自杀而失神,没逃离出爆炸现场,直接地来说,用他的话说:是因为一张报纸而死的。
第三天,去回忆他自己的出生,生父生母。现在的养父(父亲)与回忆成长的时光,病重后养父自己离家出走了。
第四天,游荡到死无葬生之地,接着是寻找父亲的过程。里面提出了一个问题:死后去墓地就能安息,但现在这样无墓地,无骨灰盒,无家的游荡是永生?
第五天,找到了父亲,原来是他们相互寻找,但不相同的世界,父亲就是在离家的当天黄昏走去了另一个世界。
第六天,讲述鼠妹(刘梅)的故事,也是那个游荡地区的第一个走向安息之地,因为她男朋友为她买了墓地,让她安息。
第七天,鼠标男朋友的和她的故事,也写出了一个穷人赚快钱的方法-卖肾。最后,由于卖肾的事,没有得到好的后续医疗,也来到了那一个世界,碰见了我,知道了鼠妹也来了这。然而可惜的是,鼠妹前一天去安息之地了,伍超今天才来,相互错过了。最后他问:这是哪?我说:死无葬身之地。
第四篇:浅析余华《活着》
像福贵那样《活着》
——浅析余华《活着》
人们纷纷在这个叫做活着的故事里一一死去。
作为一个冷酷的作者,余华不动声色地让我们跟随他的冰冷笔调,目睹少爷福贵的荒诞、破产和艰难;继而又假惺惺地给我们一点点美好的希望,让有庆得到长跑第一名,让凤霞嫁了人怀了孩子,让某些时刻有了温情脉脉,有了简陋的欢乐。然而就在我们以为噩梦不再萦绕他们的时候,余华丝毫没有犹疑,他铁青着脸让自己的角色们迅速以各种方式死去,毫无征兆,近乎残忍。只留下我们错愕当场。
我承认那天深夜点了灯读它的某个瞬间老泪纵横。
有庆是第一个突然死去的。
“有庆不会在这条路上跑来了。”他的母亲说。大多数人应该在这个时候心痛不已。贫苦艰难的生活,福贵简单而粗暴的教育方式,都不曾让有庆对生活丧失希望。他热爱他的两只小羊,为了割草和上学每天来回奔命。所以当他在父亲眼前拿了长跑第一名的时候,我们都天真地以为悲剧该结束了,事情在慢慢好起来,于是有了一点淡淡的喜乐。
可是我们怎么知道他会猝然死去。就像今天我们知道的许多社会底层的人们一样,有庆的死冤枉而荒谬。由于血型不幸与临盆的县长夫人相同,他竟是因为抽血过多而夭亡的。
“我看着那条弯曲着通向城里的小路,听不到我儿子赤脚跑来的声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满了盐。”
一切就像一个巨大的诅咒。女儿,妻子,女婿,外孙,最后福贵只剩下自己。和一头也叫做福贵的老牛。
因为远离那些动荡的年月,因为并未真正有过艰难和困顿,这个故事让年青的我们不禁有些战栗。薄薄的十二万字,笼罩着“欲哭无泪的压抑”。只是阖上书本之时,内心似乎多了一些超越世俗欲望和纷争的平静。现实生活的无情与残忍,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宽广;而活着,纵使要担当诸多难以承纳的苦痛,但是依然要坚忍,顽强。这应当便是生命的力量罢。
余华这么说他写作的缘起——
“我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这首歌深深打动了我,我决定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就是这篇《活着》。”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所以在那些悲伤的情节之间,福贵仍然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述说苦难的时候,眼睛里流出了奇妙的神色,分不清是悲伤,还是欣慰。
正如你终于会明白,无论现时我们经历的是措手不及的幸福喜悦,抑或是无可告人的艰辛苦难,只要继续活着,它们中的大多数细节和感受都将被我们和时间一一遗忘,只留下苍白的结果。那个结果对现时的我们毫发无伤。告诉我,谁还在不堪着高考的煎熬,失恋的痛苦,或者某个伤疤最初的鲜血淋漓?
——我仿佛已经看到许多问号:这样,我们的生存还有什么意义?
嗯,就像那谁说的,企图探究活着的意义注定只能成为一个笑话。人只是一种存在,它与天地万物一样并无意义。
呵,我们也许只需要像福贵那样活着,像那头老牛那样活着。
尽管有些苍凉的意味。
第五篇:解读余华
荒诞与荒凉
——浅析余华小说中的“虚幻”世界
系别:文法学院
班级:098511班
学号:085109030
姓名:杜纷纷
指导老师:刘书营
摘要:余华是80年代先锋派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作为先锋派文学的领军人物,他早期的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四月三日事件》、《世事如烟》、《古典爱情》等无不充满了荒诞、冷酷甚至血腥的色彩。作者借助这种类似于抽象的表述手法,向我们展示了他对现实生活的另一种解读。
关键词:《十八岁出门远行》、《四月三日事件》、荒诞笔法、荒凉世界、现实的虚妄
余华曾坦言:“当我发现以往那种就事论事的写作态度只能导致表面的真实以后,我就必须去寻找新的表达方式。寻找的结果使我不再忠实所描绘事物的形态,我开始使用一种虚伪的形式。这种形式背离了现状世界提供给我的秩序和逻辑,然而却使我自由地接近了真实。”这在他的早期作品《十八岁出门远行》、《四月三日事件》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一、十八岁的成长礼
《十八岁出门远行》这部小说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十八岁的“我”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父亲要求出门远行,在远行的途中经历了一系列的看似荒诞的事情。作者用荒诞的笔法简单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我”的匪夷所思的经历,折射出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困惑和批判。
小说中“我”满怀高兴地走出家门去远行,却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去哪里。“我”向路人询问前面是何方、有无旅店,每一个人都说“你走过去看吧”。“我”费尽周折坐上了一辆货车,司机却想方设法捉弄“我”。“我”努力帮助货车司机阻止一群群抢掠者抢苹果,货车司机却在旁边无动于衷。“我”遍体鳞伤,司机却坐上了其中一辆抢掠者的拖拉机扬长而去,并拿走了“我”的背包。在整部小说中,似乎“我”扮演着小丑的角色,被一群人围观戏弄。
这就是十八岁的成人礼,作者借用一个荒唐的故事向我们揭示了他所理解的严酷的社会。涉世未深的人总是对一切事物抱有幻想,充满希望。然而生活的真实能把每一个心怀梦想的年轻人彻底淹没。在余华的笔下,生活是虚幻的还是险恶的。每一个人都心怀鬼胎,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而十八岁出门远行的“我”注定要经受这一场人生的洗礼。
这部小说是余华的第一部作品,也是他的成名作。从中可以看出他对现实世界的清醒认识和惊惧,小说中的“我”即是余华,“我”满怀希望,现实却一步步残酷地去掉伪装,露出了狰狞的面目。作为先锋派文学的领军人物,余华对人生和生活进行了深刻拷问。
“我不知道,把这整部小说视为一场梦的记录是否有帮助。它更像是被延迟,被撤换的焦虑的一个漫长隐喻,而且焦虑也不只是在梦里出现。„„并致力于探索一个由我们的需要和忧虑而不是由物理法则主宰的世界的隐秘的逻辑。”
当然,针对《十八岁出门远行》这部小说,作者不是正在我们眼前写作,也不是在报告他写作的方式。他好像是在用哑剧的方式表现小说的艺术,让读者看到他对他笔下的人物是何等的感兴趣。他并不是在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而是让读者看到小说是怎么编织成的。让读者明白为什么他在乎这个十八岁的主人公以及为什么读者可能也会在乎他。甚至,那种宣称我们不能为明知是捏造出来的人物而哭泣的观点成了一个陈旧的现实主义的偏见。不管在小说里还是在小说外,人物最重要的地方在于,他们的需要对读者而言是否真实,读者是否能在阅读的时候和阅读之后想象他们的人生。所以,小说的虚幻性又有了必然发生的内在合理性。
二、病态的虚无
和《十八岁出门远行》相比,《四月三日事件》则是聚焦在一个十八岁少年的病态的怀疑和恐惧上。少年对父母、朋友都抱着怀疑的态度,觉得他们在策划一个“惊天的阴谋”。终于他在四月三日到来这一天跳上火车逃跑了,他在车上庆幸他们阴谋未得逞,并回忆起了小时候的邻居和他的口琴声。邻居后来死掉了,于是口琴声也死掉了。少年所呈现出来的这种怀疑一切的病态的心理是余华对现实虚妄的最直接表达。
一篇《四月三日事件》,我们可以看到余华对人、对人所构成的生态和人文环境的质疑达到了何等的深度。“四月三日事件”,它其实是一个不存在的事件,一个虚拟的事件,一个莫须有的事件。“四月三日事件”从某种意义上说,与“第二十二条军规”一样,是一种潜存在,是一种隐喻和象征,是高悬于现象世界之上的本质真实,它可能更多地来自于主人公对于人的经验世界的一种怀疑和内心体验,因而,它无需有现象世界的内容,连主人公本人都不清楚:它如果是阴谋的话,阴谋的含义又是什么呢?他相信的唯有一点:周围的人和事都在孕育、酝酿着那个阴谋,他警惕地倾听着,观察着周围的可疑的和并不怎么可疑的声音和事物,从路人的微笑、营业员的低语、父母的说话声乃至呢喃的鸟语。叙述者和阅读者,面对这样的事件,感官将不可避免地处于一种紧张和痉挛之中,并且,无论是叙述者和阅读者,都无力将这一事件最终完成――因为它时时刻刻在发生着,衍变着。只要我们的内心无法摆脱那仿佛来自上苍的指令,那挥之不去、召之即来的怀疑情绪和精神,我们就会成为这一类事件的制造者、参加者、演示者和承受者。说到底,这一类事件来自于人类已有的命运。
三、拷问生活的真实
通过对这两部小说的研究,我们可以总结出余华对现实生活的态度。作为先锋派作家,他的早期作品注定是曲高和寡。他对生活充满了怀疑,他不相信真实性的东西,因此在小说中构建了一个又一个的虚幻世界。他将自己放置在小说里,却发现只有自己一个人是清醒的,而虚幻世界里充满了暴力、残酷、病态和血腥。他努力想唤醒那些麻木的、唯利是图的人们,可一切都是徒劳。于是他跟随着他们慢慢沉沦,这也容易解释《十八岁出门远行》和《四月三日事件》的没有结局的结局。余华试图找出其解脱的方法,可是他没有成功。这也许是先锋派作家面临的同一个问题,他们犀利地指出了生活的虚无和伪真实性,但同时也使自己陷入了“真实”和“虚妄”的两难境地。
而余华在90年代以后将创作中心逐渐转移到了民间,这也许是他冲出虚妄包围的重要尝试。很明显是成功的。但是他拷问生活的真实的态度依然延续着,在人人自乐的氛围里他执着地坚持着自己独立的思考。这注定了他的孤独和固执,却是这个时代渐行渐远的严肃和黑色的冷静和清醒。这印证了鲁迅的那句话“无穷的远方,无穷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参考文献:①《余华作品精选》
作家出版社出版
②《虚伪的作品》
上海文论1989,5
③《解读余华》
攀枝花学院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