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国文明镇创建工作汇报
抓文明创建振古镇雄风
——定西市安定区巉口镇“全国文明镇”创建工作纪实
巉口历史悠久、文化灿烂。1925年出土的国家一级文物“新莽权衡”和镇域内广为分布的汉墓群及古安西城遗址就是历史的见证。巉口素有“甘肃咽喉、兰州门户”之称,是安定区北部经济和文化中心。境内310、312国道,巉柳高速公路、天巉高等级公路、巉郭公路等国家和省级交通主干线错综交汇,陇海铁路纵贯全境,区位独特、交通便利、物流畅通。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以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以基层组织建设为总揽,以小城镇建设为突破口,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小康建设为目标,着眼于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传播和谐文化,对三个文明建设做到了同部署、同安排、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格局,有力地促进了全镇三个文明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
巉口镇党委、政府一贯把创建全国文明镇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立足实际,制订计划,明确目标,落实职责。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形成了“敢想、敢试、敢闯、敢干”的干事创业精神,并以身作则,廉洁奉公,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在群众中树立了较高威望。为切实做好文明镇创建工作,镇上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定期不定期组织检查、督促创建工作的进展情况。同时,每年初镇上与各村、各单位都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并进行半年和年终考核,严格兑现奖罚。在创建工作中,他们把文明镇创建列
入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健全了统一领导、分工负责、整体推动的工作机制。从而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具体成员积极抓的良好局面。目前,镇党委已达到“五好乡镇党委”标准,又被命名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
文明镇的创建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作支撑。巉口镇党委、政府按照“改善条件、依靠科技、瞄准市场、调整结构”的总体思路,走“巉口人民要致富,少生孩子多栽树,三种两养输劳务”的路子,坚定不移地实施“一区两城”战略,从而使该镇经济实力大增。
自2000年被列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以来。该镇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项目资金9.6亿元,完成了以“世纪大道”为主线的“三纵三横”主干道路及供、排水管道工程建设;建成了330KV、110KV变电站和投资1200万元的自来水项目;先后培育的扶正制药、金羚生化、陇峰淀粉、蓝天淀粉、薯峰淀粉、田丰面业等工业企业已投产见效;引资新建的总投资1200万元的圣大方舟6万吨变性淀粉项目正在建设;建成无绳电讯塔、移动电讯塔和联通电讯塔各一座;还建成了中国马铃薯之乡——巉口市场和地下式、半地下式马铃薯贮藏库4座共200窖,累计贮藏能力达到3万吨。
在生态建设方面,该镇走出了退耕—种草—养畜—沼气—肥田—增收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子。累计完成退耕还林
6.57万亩,荒山造林5.8万亩。朱家山、金盆山、凤凰山、龙滩等九条流域治理示范点已成为干旱地区生态治理的典范。目前全镇绿化面积达120平方公里,绿化率达37.5%。
基础条件改善方面,全镇累计修建水平梯田11万亩,使农民人均有了4.1亩的口粮稳饱田;新修、维修镇村道路44条244.6公里,过水桥及拦储工程3处。截至2007年底,全镇共建成水窖15300眼,户均达到2.3眼,基本解决了人畜饮水问题;已有1500多户农村居
民用上了沼气,占总户数的1/5。2008年,结合“141”工程建设,全镇规划建设水窖368眼、集流场132处,目前已完成水窖300眼、集流场114处。
培育优势产业方面,镇上按照“三个顺应、三个遵循”的要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007年,全镇种植马铃薯
8.7万亩,总产量达到8.9万吨,人均马铃薯产业收入达到1340元,输出劳务6730人,人均劳务收入增加至1200元。截止目前,全镇种植优质牧草4.49万亩,建设养殖小区2处70户,改建标准化圈舍1800多间,发展肉羊及小尾寒羊养殖1700余户6800多只,使全镇畜禽饲养量累计达69000头。2007年,全镇GDP达到1.59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1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00元。
在全国文明镇创建过程中,巉口镇营造载体,丰富内涵,积极搭建创建工作联动平台。
一是结合各类评先活动,大力推进文明建设。该镇坚持开展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要内容的各种争创评比活动,引导群众在参与活动中获得实惠、受到教育、得到提高。同时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及爱国主义教育,形成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氛围。目前,全镇已有省级文明村1个,市级文明村1个,区级文明单位10个、文明村8个。“三选五评”户144户,十星级文明农户2085户,占31.5%,七星级以上文明农户3686户,占81.3%。
二是结合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在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活动中,该镇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积极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全镇品德端正不违法、计划生育不超生、家庭和睦不拌嘴、孝敬老人不忤逆、邻里互帮不生非、崇尚科学不迷信、健康娱乐不赌博、移风易俗不浪费等文明新风不断涌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强化社会和家庭
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责任,使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相互衔接,形成了社会化开放性的思想道德建设格局。
农村党员群众的学习教育中,结合农村“小三讲”活动,充分利用镇业余党校、党员活动室、文体活动室及农村远教站点等教育阵地,定期组织村班子成员、农村党员群众参加学习培训和辅导讲课,仅今年,全镇共组织各类培训238场次,受教育人数达11900人次。通过宣讲和学习培训,使每户农民家中有一名“科技明白人”,提高了广大群众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参与率。
三是结合和谐社会建设,进一步关注民生。目前,全镇有418户1351人纳入农村低保,做到了应保尽保。总投资90万元、建筑面积950㎡、的“五保家园”工程正在建设之中。同时,不断加大救灾救济工作投入,真正实现“灾有所救、贫有所济、困有所帮、残有所助、老有所养”的目标。近年来,该镇先后新建了赵家铺学校、大柏林学校、松川学校;巉小、幼儿园实现了通水、通暖;完成了龙滩小学、景泉中学、周家庄小学的排危建校和刘家坡小学的整体搬迁;完成了巉口中学教学楼建设。全镇学生总数达到5866人,“双基”教育达标,标准化学校达到100%,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农村医疗条件明显改善,18个村均建有标准化卫生所。通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开展,解决了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仅今年,全镇共参合6648户25218人,参合率95%以上。
同时,农村文化阵地进一步拓展。各村都建立了文化活动室。2006年建成了藏书2100余册的康家庄“农家书屋”,2007年又建成了成列从古到今的农村生产生活用具的“陇中人家”。目前,全镇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8%以上,电话覆盖率达到70%以上,镇区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80%以上。
四是结合综合治理工作,全力维护区域社会稳定。该镇全面落实维护社会治安责任制,每年初镇上与各行政村和企业签订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实行分级负责制。同时,加强了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和护庄队、护厂队、护校队为主的防控体系,设立了110报警点,并在扶正制药厂建立了警务室,在康家庄、赵家铺等村建立了技防示范点。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始终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同时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确保小事不出社、大事不出村、特大事不出镇。目前全镇社会治安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五是结合环境优化工作,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镇上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使环境保护知识得到了普及。三家淀粉企业全部建了排污设施,使镇区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达标。围绕“镇风文明、村容整洁”的要求,通过多种形式的整治活动,使农村“六乱”现象得到了治理,杜绝了滥砍、滥伐、滥采、滥挖等破坏生态事件的发生。
按照“二十字”方针,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目前,112户的新农村示范点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且每户配套了圈舍、沼气、水窖和菜窖。加之去年实施的300户的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巉口镇将形成以马铃薯市场为主的物流商贸业、以肉羊等特色养殖为主的养殖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同时,通过希望学校工程、生态富民工程、农村通达工程和新农村电气化工程的实施,以及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的建设,已有15个行政村达到了“五有、五通、五化、五改”的标准,占全镇18个行政村的63%。
巉口的文明创建吸引来了中央、省、市领导关注的目光。2004年5月17日,原国家副主席曾庆红来到巉口,她参观了赵家铺村的退耕还林点,并走访了农民家庭。2004年7月25日,原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吴官正又来到巉口……各纪领导的到来,对该镇的三个文明创建给予了很大的关怀、支持和鼓舞。
迎着新世纪的朝阳,和着新时代的脚步,巉口古镇流光溢彩,新韵焕发。梯田如诗,林草似画;路网纵横,车辆飞奔;产业兴旺,事业发达;经济繁荣,社会和谐……
第二篇:文明镇创建工作汇报(范文模版)
文明镇创建工作汇报
××镇位于××东南,杭州湾南岸,东距××40公里,西离杭州148公里,正在建设的杭州湾大通道与镇内329国道互通立交桥,省道叶东公路沟通甬—杭—沪高速公路,地理位置优越。镇域面积60.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6万人,外来人口3万多人,下辖14个行政村、l个居委。近几年来,我们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
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镇经济社会得到健康协调发展,先后跨入了“浙江省教育强镇”、“××市卫星镇”、“××市科技教育先进镇”、“××市经济发展先进镇”和“优秀工业园区镇”等行列。2004年,全镇可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3.68亿元,工农业总产值71.46亿元,财政总收入1.603亿元,其中镇可用财力9518万元,分别比上年增加18.03、32.77、12.12、16.50。
自去年以来,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创建××市文明镇作为统揽全镇三个文明建设的总载体和总抓手,按照“建设一流的现代化工业强镇,一流的江南水乡型卫星镇和一流的文化休闲镇”的工作目标,在巩固××市文明镇创建的基础上,着力推进××市文明镇创建工作。在创建过程中,我们着重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明确目标,加强领导,完善创建工作机制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文明镇创建工作,把创建文明镇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来抓,并把这一工作列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根据我镇实际,制订了创建文明镇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目标,落实职责,形成了齐抓共管、团结协调的组织领导体系。
1、成立工作班子,做到组织上落实。为切实做好文明镇创建工作,我镇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党群书记、政法书记任副组长,其他党政班子领导为成员,并组建了创建工作办公室,由镇宣传委员兼创建办公室主任,抽调了经济发展、农业、教育卫生等办及城管、环卫、工商、卫生院等单位的人员,形成了齐抓共管、团结协调的创建工作局面。同时,镇党委还经常在书记办公会议、党委扩大会议上专题商量和研究创建工作,听取工作汇报,并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检查、督促,从而确保了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2、制订工作计划,做到制度上落实。在创建工作中,我们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末有总结。制定了《××市文明镇创建活动实施规划》,实行党政领导分工负责制,各项任务均落实到分管领导和牵头部门,逐项分解到各办、线、村,从而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具体成员积极抓的良好氛围,健全了“统一领导、分工负责、整体推动”的良好工作机制。
3、加大资金投入,做到经费上落实。镇党委拔出专项经费,用于各项创建活动,加大投入强化各项软硬件设施建设,如增加环卫投入,改善道路、河道等清洁面貌;建设渣土中转站、城区内建设小型停车场、规范化蓄粪池等;设置××大街“十不”规范一条街和横街文化一条街;在主要道口设置大型广告牌,建设宣传、科普长廊;广泛开展城镇、平原、村庄绿化等。
4.加大舆论宣传,努力营造文明镇创建氛围。今年,我镇召开了创建××市文明镇动员大会,贯彻精神,部署工作。同时,利用有线电视、黑板报、广播、横幅标语、喷绘、灯箱等宣传工具,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发动,并组织文艺宣传小分队下村进行宣传,努力使创建活动家喻户晓,形成了创建文明镇的良好氛围。制作了各类宣传标牌、灯箱宣传牌30块,悬挂横幅15条,文明镇创建专题公民手册3000份,发放创建公开信12000份。
二、以人为本,强化教育,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一)全面推动道德素质教育活动
1、大力开展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活动。镇妇联在14个行政村开展推选“文明家庭”活动,同时结合正反二方面的典型,进行讨论学习;形象使者和青年志愿者开展了上街宣传“十不”的活动,分发宣传资料5000张;在9月20日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组织形象使者、青年志愿者上街宣传《公民思想道德规范》。今年,又广泛开展礼仪文明教育活动。在全镇人民包括外来务工人员中,开展了促进个人礼仪、家庭礼仪、社交礼仪、公务礼仪、商务礼仪等方面的活动,向社会分发《礼仪文明知识读本》总计3500册;各村、企事业等部门举办专题讲座及培训总计18次;在全镇举办“市民礼仪教育知识竞赛”,参赛人数达2500人次;举行礼仪文明纳凉晚会5次。在本次活动中受教育人数达15000多人,受教育率达20以上。
2、扎实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今年来,我们从基础抓手,突破难点,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先后组织了党委中心组成员集中学习,机关干部以办单位学习,村干部座谈会。镇教办组织全体中小学教师进行了学习、讨论。同时,我们成立了镇、村、学校三级领导小组。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
第三篇: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工作汇报
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工作汇报 玉山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
按照县委创建全国文明县城活动工作部署和“十大整治”工作要求,结合我局实际,认真履行各项工作职责,采取有力措施,精心组织,迅速行动,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县城争创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组织有力,细化创建各项目标任务
为高效保质完成在全国文明县城创建中所要求的各类指标及承担的各项任务,根据县创建办统一部署,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工作调度表”和“工作任务表”,加强组织协调,分解落实工作职责。
1、制定实施方案,分解落实工作职责。按照创建工作的部署,对照”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工作调度任务表”要求,制定了《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市容环境秩序整治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职责分工和实施的步骤。
3、加强协调,全面推进创建工作。根据创建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县创建办的统一部署,定期召开专项组工作会议,及时协调落实各项工作,使创建工作任务得到有效推进。
二、突出重点,落实创建各项工作
(一)切实做好“两违”整治。执法局以创建为契机,积极策应我县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大国土和规划执法力度,分片区强化巡查。针对各类违建依然突出的现状,主要做法:
1、建立健全《玉山县违法建筑管理责任追究办法》等“两违”管控相关制度,确保“两违”管控长效化。
2、加大动态巡查,坚持24小时轮流交叉巡查制度,巡查到边到角,不留任何死角,保持对违法建设查处高压态势,坚持从严、从重、从速狠刹我县重点工程周边违法建设之风。
3、严厉打击违法建设行为。做到“防控查”相结合,对违法建设做到“早动员、早行动、早见效”,采取“挖基时填埋,筑墙时推到,盖顶时拆除”的方法,全力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至今年十一月份:共依法查处非法占地433起,查处面积22867平方米,拆除387起,拆除面积20589平方米;依法查处违规超建356起,涉案面积25956平方米;依法强制拆除299起,拆除面积23163平方米;拆除围墙41起,长度1391米。
(二)、抓住关键,破解市容环境秩序管理工作难点。通过开展集中整治、强化日常巡查、健全督查机制、明确监管责任、建立保障机制等措施,着力解决我我县市容秩序难点区域存在的日常管理缺位、监管手段不多等问题。我们以分片市容中队为责任主体,建立“责任具体、分工明确”的路段管理责任制,为全面清理整治市容秩序难点区域提供制度保障。各分片市容中队首先对辖区内的管理网格进行责任划分,确保辖区内所有道路都有明确的管理责任人;在此基础上,细化工作方案,将问题发现处理的各个环节进行细分,明确每个环节的掌控标准和运行方式,确保长效管理机制的有效推行。
1、针对城区部分区域“脏、乱、差”的现状,今年来,我局共出动城管执法队员7500余人次,车辆4000余车次,大力开展无证设摊、占道经营、市场(院校)周边、停车秩序、废品回收站、广告店招、店外洗车、“三乱”等各类专项整治,教育取缔占道经营、无证设摊260余起;开展市场、院校周边整治60余次;清理户外破损门店招牌286直约1600m²,拆除破损高炮6面约700m²,责令规范整改门店招牌约1270m²,清理破损围档广告约1600m²,拆除违规悬挂横幅176条,查处违规宣传车辆31辆,清理墙体喷绘广告约1260m²,拆除单立柱高炮二座约480m²,拆除乱挂灯箱广告29个。我县市容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提升。
2、集中清理整治城市“牛皮癣”。彻底清除了临街商店、饭店800余家在玻璃门上大量无序粘贴的各类宣传广告字帖5000余份,对在墙体及建筑物上乱涂写乱贴画非法小广告,发现一处清除一处,全年共清理2万余处。为方便居民信息需求,疏堵结合,我局在合适地段设置了便民广告信息张贴栏10处。通过多项措施治理,极大改善了城市立面环境。
3、一是紧紧围绕创建全国旅游名城的工作目标,坚持发展与规划并重,立足高起点、高标准,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的原则,集中规范打造“沿河夜市”凸显我县夜市的人文特色。我局组织队伍负责对夜市规划区内限时占道及夜市规划区外占道经营的管理,宣传。引导原址经营户主动搬迁到新址经营,市民与游客们游玩吃喝一条龙,极大的方便和丰富了市民夜间文化生活。二是集中整治取缔扰民户外烧烤18家,彻底解决了金山大道、人民路、火车站等露天烧烤集中地段污染环境及扰民现象。规范城区夜市摊点。通知并每天检查武安西路、万柳路夜宵摊,每张桌子配置一只垃圾桶,督促摊主规范摆放并搞好门前卫生。规范夜市广告牌统一放置线内,规劝客人车辆临时停放要有秩序,必须整齐、顺向摆放线内。取缔了不适宜设置夜市的政府广场四周各类临时摊点和火车站四周夜市摊点。劝阻在夜间擅自破坏人行道行为,并责令其立即恢复原样。
4、全面加强建筑工地和建筑余土运输管理。为适应城市管理工作需要,扎实推动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工作的有效开展,坚决遏制施工扰民现象,我局坚持常态执法与专项整治相结合,全面加大对无证施工、无证运输排放建筑垃圾、余土运输洒漏、车轮带泥污染路面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一是强化日常监管,对在建工地实行逐一登记造册,细化管理,在做好政策法规宣传教育的同时,落实巡查监管措施(要求所有在建施工工地缴纳保证金、设水冲平台、出口处硬质化等),及时制止查处各类工地违法行为;二是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与建设主管部门紧密联系、协调联动,对违法情节严重的施工工地提请建设部门加强行政管理和实施行业制约,形成了强大的监管合力。一年来共查处车辆遗撒行为300余起,均依法进行处理。现在运送沙石、垃圾车辆均能封闭运输或平车装运,沙石遗撒现象明显减少。
2、综合化治理城市“牛皮癣”,成效明显。开展城市“牛皮癣”的专项整治。一是探索清理“牛皮癣”市场化运作模式。参照宁波等地运作模式,推向市场化运作,加大对城区内“牛皮癣”的清理力度。二是对市场化运作实施考核。以考核小组抽检为形式,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与盲点,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清理单位,限期改正。同时加强监督管理,实现全方位管理。三是从源头上打击制贩假证等违法行为。县城市管理机动警察大队于4月30日查获涉嫌制贩假证案,32名违法嫌疑人落网。6月29日,又查获一起贩卖假证案件。此类案件的侦破有力打击了制贩假证违法分子的嚣张气焰,从源头上遏制了制贩假证行为的继续蔓延。
3、基本遏制跨门经营、占道经营现象。县城区内有跨门经营现象的经营户九百多家,以日用小百货、水果、修理加工等经营户居多,且不同程度有占道经营的现象。通过发放宣传单、上门做宣传劝导等工作。分别开展了水果店跨门经营现象专项整治、解放西路电瓶车店占道经营专项整治、摩托车修理店占道修理污染路面的专项整治等。针对67户汽车装饰、修理店占道作业,组织开展了专项重点整治,使城区的占道作业、跨门经营现象得到有效治理。
4、开展户外广告灯箱、水泥侧坡、遮阳蓬等集中整治。经过前期大量的宣传教育工作,开展户外广告灯箱、水泥侧坡、遮阳蓬等集中整治活动。累计拆除户外广告灯箱455只,其中用户自行整改拆除有175只;清除固定式水泥斜坡506个,装运建筑垃圾8车;拆除遮阳篷358只,其中自行拆除125只,市容面貌大大改观。
5、落实学校周边长效管理措施。学校周边中午和晚上两个放学时间段,是店外出摊、无证设摊以及各类教育培训机构摆摊招生的集中点,严重妨碍道路通畅和威胁学生身体健康。为此,对城区内各中小学周边加强了长效管理措施,增加了巡查密度,提高了执法力度,使学校周边的店外出摊得到有效遏制,无证流动摊贩无可乘之机。取缔了魏塘五小、镇中心小学、魏塘镇中学、嘉善中学、实验幼儿园、魏塘四幼等学校周边的流动商贩。在中高考期间,加强专项管理,为考生“保驾护航”。
6、进一步规范城区道路两侧建筑工地管理。城区建筑工地的运输车辆存在抛、洒、滴、漏污染路面的现象,由于运输车辆的动态性较强,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难度。为推进省级示范文明县城创建在对建筑工地污染路面的行为加大日常巡查力度的同时,对城区所有的建筑工地进行了排查,对经常性存在违章行为的,主动与工地负责人进行沟通,相互配合,大大减少了城区工地污染道路现象的发生。
四、主动参与,配合开展创建整治工作1、3、配合社区做好环境卫生工作。深入各社区,参加社区组织的环境整治日劳动、清理楼道乱堆放等形式多样的活动,配合做好社区创建工作。
六、加强督察,做好创建工作信访反馈工作。创建期间,进一步加强督察力度,不定期进行工作督察,定期对督察工作进行通报,实现各类问题、不足在督察中及时发现、及时通报,使所涉及中队及时处理、及时反馈。进一步加强信访反馈工作,对来自人大、文明创建老干部巡访员等有关部门、个人的问题、意见,及时由专人落实,及时进行处理反馈,反馈率达 100 %。
第四篇: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工作汇报
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工作汇报
尊敬的**部长、检查组的各位领导:
首先,感谢**部长和市级相关部门及各区(市)县宣传部、文明办的领导长期以来对郫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代表中共郫县县委、郫县人民政府就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工作作如下汇报。
一、创建工作主要成效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认真贯彻全省总体工作取向和全市总体战略部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试验区建设重大机遇,深入实施“三个集中”、“三化联动”战略,积极推进城乡统筹综合配套建设,努力克服宏观经济形势与“5.12”地震灾害带来的“双重压力”,强力推进“清洁城乡大行动,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工作,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郫县正逐步建成一个“基础设施配套、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优美舒适、人民生活宽裕”的现代文明县城。
2004年以来,我县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绿色小康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中医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国际都市农业示范区”、“中国盆景之乡”、“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四川省文明县城”、“四川省卫生城市”、“四川省平安县”等荣誉,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连续10年位居全省“十强县”,进入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50强、位居中国西部百强县第八位。
——经济保持快速发展。坚持把“三个集中”和“三化联动”贯穿于城乡统筹、科学发展的全过程,县域经济发展实现了速度、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明显增强,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2008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9亿元,比上年增长1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0亿元,比上年增长30%;实现地方财政收入6.7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83元,增长12.1%。农民人均纯收入6165元,比上年增收780元;城镇化率达到59%,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
——政务环境廉洁高效。建立健全政府部门集中办公的“一门式”政务服务中心和审批报建大厅,全县28个部门入驻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行政许可事项。优化政务服务流程,实行并联审批、VIP服务和星级服务,全县清理后保留的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共166项,比原来减少了215项,减少56%左右;行政事业性收费由原来的376项归并为74大项。建立惠民帮扶网站和惠民帮扶管理系统平台,率先在全市建立了延伸至镇、村(社区)的惠民超市、惠民药房(店)、惠民康复中心、惠民法律援助中心、惠民 社保和就业服务中心等。建立了政务网站,推行网上办事、审批服务,实现网上审批表格下载和导航服务。严格执行“县领导信访接待群众日制度”,开通县长电子信箱,县政府及部门负责人直接受理市民反映的问题,共受理市民咨询投诉12850件,办结率达90%,抽样满意率达95%。健全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群众对行业风气满意度达89%以上。
——法制环境公平公正。积极推进依法治县,县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得到加强,正式试行党代会常任制。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全县法制教育的普及率达97%。实行政综合执法,形成“依法治县、依法行政”的良好执法环境。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制定出台创新农村基层治理结构“1+4”文件,在安德镇泉水村、花园镇永泉村等创新探索出“三会决策、两章治村”基层治理新模式。深化党务、政务、村务和财务公开,增强了行政运行的透明度和社会监督的实效性。较早建立了110报警服务系统,社区民警值班制度,建成“天网”监控系统。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大扫除黄赌毒和除黑打恶工作力度,一些治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人民群众对公共安全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人居环境日益改善。坚持“经营城市”的理念,先后启动旧城改造、新城区开发、镇村道路改造和新居工程、农村新型社区及农村发展环境建设,累计拆迁改造旧城区85万平方米,新建改造城市道路38公里、农村等级道路42公里、镇村道路129公里,县城片区城市骨架扩展到20平方公里,郫筒、红光和犀浦城市片区建成区面积由6平方公里拓展到18平方公里,实现了镇镇通等级路、村村通水泥(柏油)路和县域全境公交化。建成了21个涉农部门和镇级信息服务中心、165个村级信息服务站,新建25所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全免费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完成了14个镇公立卫生院和165个村级卫生站标准化改造建设,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医疗保健服务体系。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5%,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0%,空气污染指数为100%,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100%,城市地表 水质达标率为100%。今年以来,我县新签约各类项目386个,续建项目420个,总投资规模874亿。2008年,全县14个村被成都市正式命名为2008年“文明生态村”;友爱镇荣获“全国环境优美乡镇”。
——人文环境健康向上。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党员、教育群众,广泛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精心组织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开办“新市民素质学校”,举办“社区论坛”等活动,形成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道德体系。牢固树立文化为民、文化惠民的理念,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覆盖镇村。截至2008年底,全面完成14个镇、139个村(社区)综合文化站(室)建设,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拥有各类图书 15万册以上,电脑400余台全部接入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成功举办“中国(成都)国际望丛古蜀文化节”、《同一首歌〃走进成都新农村》等重大文化活动,推动了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乡村文化的蓬勃发展。县域共入驻高校20余所,整合高校资源,深入开展“大学生进农家”活动,创新推出“乡村辩论赛”、“乡村坝坝晚会”等特色文化项目。2007年,“大学生进农家”成果荣获“中国十大政府创新典型”。建立人才引进和奖励政策,组织开展“建设郫县杰出贡献奖”、“建设郫县杰出人才奖”评选活动,为吸引人才搭建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市场环境规范守信。加快诚信政府建设加快,成立诚信政府建设领导机构、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等,开展全社会“共铸诚信”活动。坚持政务公开,形成社会对政府部门承诺的监督网络,政府公开、公平、公正地行使社会管理职能。充分尊重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坚持市民代表旁听县政府常务会制度,坚持每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公开征集制度,做到件件有交代,事事有回音。大力推进企业和窗口行业诚信建设,积极开展“诚信企业”、“文明示范窗口”和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等评选表彰活动。一批“最佳诚信企业、最佳文明示范窗口、最佳文明家庭”等受到表彰。
——创建活动扎实有效。深入开展“清洁城乡大行动,创建全国文明县城”活动,文明单位、文明镇村、文明社区建设向广度深度扩展,逐步形成文明创建常态化、规范化、5 制度化。特别是在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工作中,县四大班子领导认识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18名县级领导亲自靠前指挥,全力攻坚破难,深入各自承包的片区走街串巷,明查暗访,督查整改,回访抓落实,以普通市民身份带头参加“大清扫、大清理、大整治”活动。县级各部门层层落实责任,像抓工业集中发展一样抓文明创建,像抓城市开发经营一样抓文明创建,像打抗震救灾硬仗一样,团结和带领干部群众全力打好“清洁城乡大行动,创建全国文明县城”攻坚战,更进一步地推动了城市脱胎换骨的大变化、大发展。
二、创建工作主要做法
(一)强化领导,创新机制,提供创建工作保障。郫县作为成都市唯一推荐参加首批全国文明县城的评选,既是压力也是机遇。县委、县政府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进“清洁城乡大行动,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工作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县委、县政府定期听取县文明办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汇报,专题研究部署阶段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县文明委每年召开全委会,学习传达中央、省市委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指示精神,加强成员单位的沟通协调,研究制定计划,部署有关工作,并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成效,作为考核、任用领导干部的基本依据。特别是2008年中央文明委明确提出评选表彰首批全国文明县城后,我县成立以县委书记为组 长,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套班子”领导为副组长,53个县级部门、14个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领导小组,并从全县抽调53名业务骨干组成创建办公室,下设8个专项工作组。先后制定创建领导小组会议制度、督查工作例会制度、每周议题专报制度、奖惩问责等10项工作制度,出台创建工作各类政策法规文件18份,整治工作方案21个,召开专题协调会议27次。各镇和县级各部门按照工作职能,设立相先后制定创建领导小组会议制度、督查工作例会制度、每周议题专报制度、奖惩问责等10项工作制度,出台创建工作各类政策法规文件18份,整治工作方案21个,召开专题协调会议27次。县创建办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将创建各项指标细化分解到各镇和县级部门,23名县领导分别任9个社区及20个驻县单位家属区院落的责任人;由125个县级部门分别负责45条街道(巷)、358个居民院落的具体整改工作,形成全覆盖无缝隙管理格局。
(二)大力宣传,营造氛围,组织发动全民参与。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创建全国文明县城作为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质,增强城市“硬实力”和“软实力”的一项重大“民心”工程。先后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动员大会、万人誓师大会,县委、县政府的坚强决心赢得了全县人民的积极支持和热情参与,促进了创建工作上档次、出精品、见成效。县创建办牵头制作宣传广告5000余平方米,各类 7 宣传生活用品4万余件,印发宣传资料10万余份,大型宣传展板300余个,并协调移动公司向全县市民发送宣传短信90余万条。县创建办还编印创建工作简报36期,各部门积极撰写创建工作信息200多篇。县电视台、《新郫县》内刊社和郫县公众信息网分别开设“创建全国文明县城”专栏,对创建工作进行动态报道。加大正面宣传力度,中央精神文明报、四川日报、成都日报、成都电视台等7家中央、省、市级主流媒体对我县“真创真干”的做法和经验进行了集中采访宣传报道。结合实际,广泛开展文明“进机关、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系列活动,组建10余支创建工作宣传队伍,深入社区开展文明知识巡回展、文明知识有奖问答、超市有奖购物活动、中小学生“一带六”等活动,并组建流动文明劝导队,对市民不文明行为进行及时纠正和劝导,在全社会形成了人人参与创建、支持创建的浓厚。
(三)狠抓硬件,加大投入,不断提升城市品质。2004年以来,我县坚持以科学规划为龙头,以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增强硬实力为目标,积极创新投融资方式,组建国投、西汇、港通等融资公司,多渠道投入建设资金70多亿元,大力推进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建设,增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承载基础。2008年,我县以开展“清洁城乡大行动,创建全国文明县城”为契机,加速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多渠道投资4亿多元,完成了旧城区一环路、东福路等中小街道和安靖、犀浦、唐昌等镇街道改造建设工程,累计改造建成20米以上的城市道路31公里,修复城区60条街道受 损人行道花岗石、彩砖15100余处,整治破损路面、绿化带28000平方米。县政府投资6000万元完成城区所有外墙立面的修补、粉饰,新增节点景观绿地4500平方米,新建18个公厕全新改建成星级厕所。为突出“聚”和“集”的效应,在城市片区和城镇中心区域统一规划了31个总计320万平方米的农民集中安置社区(农村新型社区)及其配套的经营性、服务性项目建设,已建成西汇锦苑等210万平方米的新居工程和农村新型社区。
(四)严管重罚,综合治理,全面改善城乡环境。县委、县政府按照“严管重罚、综合治理”的工作思路,从严整治“临街摊点乱摆、橱窗广告乱贴、车辆乱停乱放、见红绿灯乱闯、生活垃圾乱倒、口痰随意乱吐、工地粉尘乱扬、公共绿地乱踏、走廊杂物乱放、晾台衣物乱晒”十乱现象,加大对背街小巷和城效结合部的整治和改造力度,规范设置道路的标志、标线,新建改造一批农贸市场、停车场所、垃圾中转站等,彻底解决市场设施差、市民停车难等公共设施滞后的老大难问题。结合实际,对城区机动车在禁停道路、禁停区域停车,超范围、不在指定划线范围内停放、车辆闯红灯和摩托车、自行车占用人行道停放等现象实行严厉处罚,有效遏制了交通违法和市民不文明现象的发生。通过集中整治,郫县城市道路两侧建筑物外立面干干净净、清清爽爽,除门头店招外,没有杂乱无章的户外广告;沿街店家玻璃橱窗上没有广告招贴,商品摆放整齐有序,没有倚门出摊现象,大街小巷没有流动摊点、占道经营,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辆停 放整齐,城市道路、沿街立面和居民院落原有的非法小广告(牛皮癣)等有损城市容貌的问题得到了彻底根治。今年以来,整治改造道路35条,清运建渣5000余吨、历史垃圾3000余吨,清理纠正出摊占道、乱堆乱放20700户(次),拆除不规范户外广告牌、灯箱880个,开展专项联合执法21次,下达督办通知书288份,依法取缔临时占道农贸市场3个,新建临时停车场6个,对城区407家餐饮店、907家各类占道经营单位进行了全面清理整治。
(五)强化管理,严格问责,提升城市管理质量和水平。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坚持把过去抓创建工作习惯于搞临时突击的作风转向治“标”和治“本”,从突击转入攻坚,从攻坚转入常态,强化日常管理和问题管理,形成严格规范、有章可循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涉及城市建设管理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我们按照“建管分开、市场运作”的思路,科学确定县、镇、街道(社区)三级管理职责与职权,健全完善公正、公平的可操作绩效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进一步开放作业市场,走市场化管理的新路子,引进专业清洁保洁公司授权负责辖区内的市容、环卫、绿化、道路保洁。探索郫筒镇社区、居委会划分和调整,建立“政府花钱买机制,百姓出钱买服务”的管理体制,将城市管理和执法机构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实行社区、居委会、“三无院落”环卫管理市场化、专业化运作。结合实际,制定《郫县爱国卫生管理实施细则》、《郫县居民院落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办法》、《郫县星级居民院落评定办法及测评标准》、《郫县 居院落爱国卫生协管员制度》等规范性制度。在严格管理和监督的基础上,县统计局参照成都市“清洁城市大行动”测评打分办法,每月对全县14个镇的街道和居民院落进行暗访测评,并将测评数据、测评分数、测评排名及相关责任单位向全县进行了通报。同时,制定出台《郫县“清洁城乡大行动”测评考核问责暂行办法》,对创建工作行动迟缓、措施不力、影响全局的及时通报批评,对履行职责不力,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单位主要负责人追究责任。郫县通过深入思想发动,下达“攻坚令”,定下“硬标准”,掀起“问责”风暴等措施和手段,干部队伍精神面貌、工作作风明显改观,执行力大大增强,形成全县上下齐抓共管的浓厚氛围。
以上是我县创建全国文明县城的主要成效和做法。近几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委的决策部署,坚持不懈、系统筹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牢固树立精神文明建设总抓手的理念,全力推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党的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所取得的成绩,是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取得的。在创建全国文明县城活动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争创全国文明县城,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五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只有“硬实力”和“软实力”两者互为依托、相得益彰,城市才能既创造物质文明又创造精神文明,形成科学发展的持续动力。争创全国文明县城,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人民 群众生活质量,增强市民文明素质,改善城乡居住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作为创建活动的目标。争创全国文明县城,就是要坚持求真务实、真干真创的精神,全面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建设城市、管理城市、发展城市的能力。
郫县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创建全国文明县城是一项“永不落幕的民心工程”,创建工作永无止境,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攻坚破难、巩固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加大创建力度,深入持久地把创建工作开展下去,全力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业绩!
第五篇:全国文明村镇创建工作汇报范文
XX县XX位于XX县西南部,是*县委、县政府驻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镇域面积*平方公里,辖*个行政村、*个居委会,XX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万人,农业人口×*多人,耕地面积XX亩,农民人均纯收入×XX元。近年来,在全国文明村镇创建工作中,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措施得力,重点突出,工作扎实,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我镇于XX9年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命名为“全国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先进村镇”,先后被评为省级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省级生态乡镇、河南省科普示范乡镇,XX*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百强乡镇”、全市XX个乡镇综合实力排序第×名,全县乡镇综合目标管理连续五年第一名。全镇实现生产总值XX亿元,镇财政收入完成XX*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XX*元,实现固定资产投资XXXX亿元,吸引外资XX亿元,全镇企业个数发展到XX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XX家,其中年产值达亿元×*家,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我们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是: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形成强大创建合力
XX党委、政府始终把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工作作为促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作为扩大对外开放的形象工程,把创建文明村镇和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起来。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切实加强领导,确保工作到位。
一是思想认识到位。怎样看待文明村镇创建工作,把它放在什么位置,这是很重要的。如果把它放在一个可有可无的位置上,文明村镇建设就肯定搞不好。近年来,在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中,镇党委、政府把创建活动当作党政工作的一件大事摆到议事日程上,当作促进本地区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来抓,为我镇创建文明村镇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组织领导到位。镇党委、政府把精神文明建设和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决策范围,摆上议事日程。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党委副书记、宣传委员任副组长的文明村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共同抓的领导机制。健全了有人管事的领导体系和有人干事的工作网络。
三是宣传发动到位。每年年初我们都专门召开全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把创建文明村镇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部署和安排。同时,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广播、板报、传单等各种载体,大力宣传创建文明村镇的目的、意义、阶段工作重点及要求,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四是责任机制到位。结合实际,制定了《城关镇创建文明村镇实施方案》,并把方案中的具体要求和各项任务分解落实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同时,建立奖励机制,把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开展情况作为机关干部目标管理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评先评优的基本依据,并与机关干部的工资挂钩,年终考核,奖优罚劣,大大调动了机关干部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
五是资金投入到位。结合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我们建立了财政拨款、单位出资、社会捐资等多渠道、多层次的创建工作投入筹资机制。镇政府在财政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逐年增加,创建文明村镇所需经费和重大开支及时研究、及时审批、足额到位。从而在资金上确保了创建文明村镇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抓住中心,富民强镇,为创建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如果没有一定水平的物质文明做基础、做保障,精神文明建设就会变成空中楼阁、就会成为纸上谈兵。基于这种认识,近年来,城关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工业强镇、商贸富民、城建带动、稳定社会”的战略目标,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加大招商引资、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全镇上下呈现出“全心全意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可喜局面。2010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XX亿元,镇财政收入完成XX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XX*元,实现固定资产投资XX*亿元,吸引外资XX亿元,全镇企业个数发展到XX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XX家,其中年产值达亿元×*家,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初步形成了以桐材加工、机械吊装、化工生产等为主导产业的工业新体系。实践证明,搞文明村镇建设与抓经济发展二者是不矛盾的,两者互为目的,互为动力。文明村镇建设水平上来了,提升镇档次,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反过来经济快速发展,又为文明村镇创建工作上水平、上档次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以人为本,以德治镇,不断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
精
神文明建设归根到底是人的思想道德建设,而创建文明村镇要有文明的公民为底蕴,创建工作只有全镇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才有生命力。为此,我们多层面、多形式地开展了各类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努力提高全镇干部群众的文明素质,增强他们参与创建文明村镇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一,坚持不懈抓教育。一是突出政治理论教育。围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把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七大精神、科学发展观作为重要工作来抓,通过报告会、入村宣讲、座谈会、组织考试等形式,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全镇人民;二是突出公民道德教育。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通过粉刷张贴标语,散发学习手册、传单等形式,使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规范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三是突出科技文化教育。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远程教育系统、农业技术培训班等学习阵地的作用,广泛开展科学技术、科学思想的教育,在全镇形成“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第二,破除陋习树新风。在全镇长期开展“讲文明,树新风”等系列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一是抓好村民文明言行的规范活动,倡导文明习惯养成,有力地促进了公民文明素质的提高。二是抓好扶贫帮困活动。2010年,为各类优抚、双拥对象发放资金*万元。发放农村低保金*×万元,集中供养“五保”对象*人,发放资金×元。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余人。完成*余户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新农保试点工作进展顺利,首批新农保养老金2010年底已经发放到位。发动全镇党员干部捐款*元,捐物×*×件。三是抓好移风易俗活动。提高广大群众对科学文明的认识,破除封建陋习、在全镇各街村设立“红白理事会”,大力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省办”的社会新风。四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建立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形成了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
第三,丰富群众文体活动。一是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寓教于乐,既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又提升群众的生活品位。2009年×月先后获得XX庆祝新中国成立×周年爱国歌曲大家唱一等奖、XX庆祝新中国成立×周年爱国歌曲大家唱合唱比赛金奖、2010年×月获得“魅力XX”合唱比赛银奖。二是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强村级文化广场建设,成立了梨园春戏迷协会、盘鼓队、秧歌队等×余支业余文艺队伍,深入各街村开展活动,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三是利用春节、开斋节到清真寺进行慰问,开展节日民俗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第四,树立典型抓示范。在道德实践中我们注意总结培育推广有教育意义的先进典型,用身边的典型事例和榜样的力量来教育人、鼓舞人、带动人,年底发掘表彰好媳妇×名、好婆婆×名。通过典型引入,辐射带动了公民道德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使全镇干部群众的文明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第五,志愿者活动深入开展。在镇干部中成立了×人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在节假日、农忙期间深入贫困农户开展送温暖献爱心志愿服务,帮助孤寡老人、残疾人和留守儿童解决生活困难。
四、规划科学,功能配套,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城镇环境既是发展经济、提升城镇品味的需要,也是改善群众生活的一个重要途径。近年来,城关镇把生态建设作为创建文明村镇的一项硬性指标切实抓好。镇党委、政府着眼于新的发展,以“三创”工作为契机,以拉大城市框架、提升城市品位、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配备城市功能,完善配套设施,开发了“黄XX苑”、“XX花苑”、“城市花园”等居民小区,配合协调了XX行政区开发建设。全年共治理背街小巷×条,配合有关部门建成*、XX两个公园,积极参与县城大环境的综合整治,绿化道路两边花池,改善了居住环境,方便了群众生活,提升了县城品位。镇区建筑特色鲜明,建筑物粉饰一新,商业牌匾规范,卫生状况良好,车辆管理有序,摊点入室经营;自来水普及率达到了×%;有线电视普及率达到×%。2010年,XX镇被评为省级生态乡镇,北*和XX街村分别被评为省级生态文明村、市级生态文明村。
五、抓住载体,有机结合,深化基层创建活动
XX始终把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作为创建文明村镇工作的重要内容,在镇直各职能部门中开展了争创“文明单位”活动,在各街村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和文明村的评创活动,提高了全镇干部群众的文明素质和文明程度。在争创“文明单位”过程中,坚持以优质服务为重点,以“为人民服务,树行业新风”为主题,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在全镇先后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活动”、“机关干部工作作风集中整顿活动”等多项活动,推进了全镇各行各业的文明之风,提高了全镇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