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睢阳区李口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

时间:2019-05-12 16:56: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08睢阳区李口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08睢阳区李口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

第一篇:08睢阳区李口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

睢阳区李口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

汇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李口镇党委政府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紧紧结合全镇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按照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统筹规划,强化措施,精心组织,扎实稳妥地推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一、发展思路

为扎实推动新农村建设工作,李口镇成立了以书记谢书君同志为组长,镇长董慕石同志为常务副组长的新村建设领导组,为整体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工作中我们具体制定几项原则:一是以点带面,逐步推进。我们选定基础较好的五里杨、李大庄、李辛庄三个行政村村为试点村,其他各村选一个自然村为试点村,以点带面,逐步推进。二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从全镇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任务,不搞一刀切。三是注重实效,不搞形式。根据实际,选择当前全镇群众最急需解决的问题,选择发展经济为各项工作开展的重心。

二、具体实施情况

1、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方面。我镇始终认为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更好的建设新农村。为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我们狠抓特色农业、精品农业,搞好产业结构调整。按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原则,科学调整产业结构,把无公害早熟西瓜作为龙头工程来抓,通过采取更新品种,扩大面积,加强技术指导等措施,增加产品科技含量,提高市场占有率,并积极做好了西瓜销售各项工作。08年全镇种植面积达3万亩,由于措施得力,今年全镇西瓜销售形式喜人,出现了供不应求的良好局面,价格高达0.8元/公斤,创历年新高,全镇销售西瓜共9000多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7200多万元,人均增收1000余元。同时,我们还坚持“一村一品一特色”的发展思路,狠抓优质棉种植和畜牧养殖业等产业。通过正确引导,合理布局,努力使全镇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五大基地“格局,即形成了以五里杨、孙楼村为主的3万亩无公害西瓜生产基地;以李大庄、清河口村为主的2万亩优质棉种生产基地;以李口、火楼村为主的3500亩小杂果生产基地;以温堂、张集村为主的3000亩优质蔬菜生产基地;以前苗、李辛庄村为主的规模化畜禽饲养基地。二是大力发展私营经济。我镇积极采取政策放宽、资金扶持、技术帮扶等一系列措施引导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并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使全镇私营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全镇现已发展有楝木加工、桐木材加工、水泥预制,棉花加工,饲料加工等多个工业体系。三是搞好劳务输经济。年初,镇政府便提出了“走出一万人,带回一个亿”的工作口号,为此,特成立了镇劳务输出领导组,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政策宣传、业务培训和就业引导,建立集信息发布、用工考察、人员培训、组织输送、跟踪服务于一体的统筹就业体系,通过这些措施,全镇已实现劳务输出4500余人次,成功组织了赴昆山电子厂、赴青岛服装厂、赴新疆务工等大型劳务输出。

2、“村容整洁”、“乡风文明”方面

改善环境,改变村容村貌,重点搞好规划建设。我镇着眼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趋势,结合实际认真制定全镇新农村发展规划,每个试点村也都制定了各自的新村建设规划。规划体现节约用地、集约发展的原则,体现生活方便、生态合理的原则,体现功能齐全、彰显特色的原则。工作中,确定以“村村通”建设和“六位一体”沼气工程建设当作工作的突破口,把“村容整洁”的要求落到实处。公路建设方面,一是搞好宣传发动,积极通过广播,宣传车等形式做好公路建设的宣传,经过深入动员,为全镇公路建设创造一个人人理解、家家支持的良好舆论环境;二是与各行政村签订目标责任书。三是积极做好配套资金筹措和限时上解,保证工程及时开工;四是是确保工程质量,把每一条路都建成优质路、民心路。通过努力,五里杨村已全部实现自然村“村村通”,共修村间、田间公路9条,路程5公里。李辛庄村和李大庄村也都实现了自然村“村村通”。全镇村村通建设

里程共30多公里,全镇23个行政村已基本实现村村通。沼气工程建设方面,一成立沼气工程建设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认真组织生产实施。二是强化措施。在具体工作中实施目标责任制和层层承包制,与各村签定目标责任书,并进行定期考核,实行动态管理,加强工作的督导。三是搞好宣传。积极通过出动宣传车、刷写标语等有效宣传形式,认真宣传发动群众,让群众充分了解农村实施“六位一体”沼气池建设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与文明村镇建设相结合、与发展庭院经济相结合、与改变村容村貌、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相结合,宣传兴建沼气工程的优越性,切实提高他们参与此项工作的积极性。四是抓好示范。镇党委、政府在认真总结沼气池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全镇工作实际,决定确定五里杨、李辛庄、李大庄为全镇沼气工程建设示范村,清河口、张集、李口村为重点村,计划发展示范户160户,全镇发展沼气池600个,通过抓好精品,党员干部、各村科技能人带头示范,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扩大示范,从而全面促进沼气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五里杨村完成“一池三改”96户,李辛庄村76户,李大庄瓦房庄自然村98户“一池三改”工作全部进行完毕,全镇累计建成沼气1216座,年沼气总量65万立方米,年产优质沼肥1.6万立方米,年新增效益达300万元。

“乡风文明”方面,一是加大全镇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建设力度。巩固发展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加大扶贫助学力度,对全镇贫困家庭学生实施“两免一补”,切实做到应免尽免,全镇享受政策学生达6474人,为群众减免资金达85602元,全镇基本消除因贫上不起学现象;加强宣传、强化措施,大力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全镇已基本实现75%群众入保,大大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积极与市有线广播电视台联系,推进广播电视进村入户,全镇已开通李口、五里杨、温堂、李大庄、徐村铺等行政村,其他各村正在积极铺缆架线之中: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联系电信部门,建设了“李口镇新农村信息服务站。二是开展群众性的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发挥农村红白理事会的作用,全镇23个行政村均成立了红

白理事会,镇成立了红白理事会领导小组,并加强了殡葬改革工作力度,为改革婚丧陋习、破除封建迷信、维护社会稳定、建立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同时,开展了“文明村”、“文明户”创建工作,在3月份全镇的“三好两户”评比创建活动中共评出好公婆、好媳妇、好妯娌600多人,安全文明户、遵纪守法户900多户。

3、管理民主方面。

建好建强基层组织,是搞好新农村建设的保证,我镇以三大实践活动活动、村支部换届选举为契机,把思想好、政治过硬、作风端正、素质高,具有一定威望并能起好模范带头作用的年轻知识分子和青年农民吸收到两委班子,进一步壮大党员队伍,优化党员结构。农村“管理民主”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二是要积极探索农村民主管理的长效机制。坚持和完善农村“党员议事会”、“村民代表议事会”、“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等行之有效的民主制度。我们重点督察了各村村务、财务公开制度落实情况,各村认真落实村务公开、财务审计、民主评议、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等各项制度,增加了村务工作的透明度,提高了干部管理村级事务的法制水平和操作能力,提高了党员和村民的参政、议政能力。

四、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从现实情况来看,我镇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农业基础设施仍较落后,部分农田水利建设老化、落后,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抗风险能力薄弱。

2、主导产业无公害西瓜种植,缺乏统一指导管理,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

3、部分群众和个别干部自身素质有待提高,思想不够开发,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

4、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资金问题,建议上级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

根据存在问题,我镇下一步将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1、积极争取上级各项扶持资金,搞好道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

2、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以无公害早熟西瓜为龙头,继续发展“瓜棉套”,扩大种植面积,强化管理,努力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种植。

3、引导各村找到一条强村好路子,以工业理念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招引选上工业项目,以工强村;发展运输、商贸流通等服务业,靠三产兴村。

4、把村容村貌整治活动引向深入。以“五清”(清路障、清垃圾、清废弃房屋、清室内外卫生、清柴堆)、“四改”(改路、改水、改厕、改圈)、“三建”(建沼气池、建垃圾收集点、建长效机制)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整治活动。要达到村庄内道路硬化(水泥路、柏油路)、排水通畅、道路顺畅,65%以上的农民住宅实现室内“净化”、室外“美化”、人畜分离、畜禽圈养的要求。

5、力争宽带入户率达20%、电话入户率达90%,有线电视入户率达50%。

6、积极创造条件建设各村的文化、体育、卫生等农村公共设施,以配套完善各种便民设施为重点,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生活质量。

第二篇: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方案

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牧农村建设活动,推进牧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促进三个文明建设,从2006年3月起,在全 镇开展社会主义新牧农村建设活动,现根据省市县有关指示精神,结合本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指导思想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求,以村容村 貌整治为突破口,以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基础,以家家户户发展经济项目为支撑,以培训教育和文明创建为手段,着力开展社会主义新牧农 村建设活动,实现“四通”,即实现通路、通电、通电话、通电视;实施“五 改”,即实施改水、改厕、改路、改灶、改房;做到“五有”,即做到有组织网络、有建设规划、有文化体育场所、有垃圾处理场、有禽畜饲养栏;达到“五 化”,即乡村环境建设要达到净化、绿化、亮化、美化、优化;建设“五好”,即在加强牧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建设方面,做到建设一个好班子、选准一条发展好 路子、培养一支好队伍、完善一套好制度、兴办一个经济效益好的项目。

二、基本原则

——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加强领导,转变职能,切实履行牧农村公共事务管理 和服务职能,组织和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新牧农村建设;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调动群众积极性,以农民自愿、村民自治为主,不搞强迫命令,不搞大包大揽。

——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从实际出发,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推进新牧农村建设工作;制定新牧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时,既要按照新牧农村的标准严格要求,又要切合实际,切实可行,不增加农民负担,不搞强 行摊派,不搞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要深入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因组制宜。在村镇规划上,要根据当地客观条件,区别不同情况,科学编制规划;在新牧农 村建设模式上,力求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格调新颖,形式多样;在方式方法 上,先易后难,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不搞齐步走、一刀切。

——循序渐进,务求实效。要尊重客观规律,因势利导,抓好典型引路,抓好示范带动,做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扎实推进,务求实效;不急功近利,不搞形 式主义,切忌违背群众意愿和客观条件强行硬推。

三、目标任务和实施步骤

1、目标任务

从今年开始,用5年时间在全镇牧农村中开展以村镇规划建设、“三清三改”和 文明村镇创建为主要内容的“五新一好”(新村镇、新产业、新农民、新经济组 织、新风貌和好班子)新牧农村建设活动。总体目标是:一年突破,三年见效,五年变样,充分调动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各方面的力量,发扬优势,力 争实现村村通油路和有线广播电视,并率先在所有村全面完成规划编制,与县城

整体发展规划接轨;率先在全镇牧农村完成“三清三改”;率先在牧农民生产方 式、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的现代化上取得明显成效。经过5年的努力,全镇80%以 上的村基本达到“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安康,环境整洁优美,思想道德良 好,公共服务配套,人与自然和谐,治安秩序良好”的文明村镇标准。同时达到农业主导产业做大做优做强,农民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高,牧农村面 貌大改观,基层组织战斗力明显增强的目标。具体目标要求是:

——建设新牧农村。全面开展村规划设计工作,三年内完成全部村庄的总体规划 编制;引导牧农民在规划区内拆旧建新,以旧换新、改造民房;规划区内新建的 民房,要求设计美观,格调鲜明,特别要设计一些独具一格且有艺术性的民居,不搞简单的整齐划

一、千房一面;建立和完善村服务体系,加强文化、体育以及 供电、电视、电信等配套设施建设,使所有村达到“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设施 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目标。

——发展新产业。加快调整牧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精准牧农业、生态牧农

业、品牌牧农业、创汇牧农业;实施优势发展战略,各村要根据当地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区位特点和市场需求,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 产、科学化管理”的要求,着力培育做强2-3个牧农业支柱产业,提升牧农业产 业化水平;将产业发展与改水改厕结合起来,大力推广“猪-沼-菜”等生态牧 农业模式,发展绿色食品生产,提高牧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培育新牧农民。推进“牧农民知识化”工程,加快培育新型务工牧农民和产 业牧农民,实现全镇18岁以上、45岁以下年龄段的牧农村劳动力基本掌握1-2门 牧农业实用技术或务工职业技能;大力开展以遵纪守法、移风易俗为主要内容的 思想道德教育,着力提升广大牧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逐步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促进我镇新牧农村建设相适应的道德体系,造就一批既有较高科学文 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又有一定专业技能、文明守法、移风易俗的新型牧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按照“先运行、多扶持、后规划”和“民办、民管、民

营、民受益”的原则,发育、壮大牧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为牧农民提供产前、产 中、产后服务;推广各种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形式,建立 起覆盖牧农业产业的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群体,做到主导产业有协会或专业合作 社,合作经济组织覆盖农户达到60%以上,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围绕“新品 种、新技术、新组织”的要求建立健全良种繁育、农资供应、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和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体系,培育专业化的经济服务组织。

——塑造新风貌。以“三清三改”为突破口,以创建文明村镇为动力,整体推进 精神文明建设。从今年起在全镇各村全面开展群众性“三清”活动,所有村部所 在地做到辖区无成片暴露垃圾、污泥和路障,彻底改变牧农村“脏乱差”现象,明年底力争90%以上的村达到“三清”要求;按照“科学规划、完善机制、分类 指导、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要求,扎实有效开展“三改”工作,选择一两个 重点村开展“三改”试点工作,今年内重点村全面完成“三改”任务,今后每年 完成三分之一村落的“三改”任务,5年内力争90%的村庄基本达到道路硬化、庭 院净化、街道亮化、村庄绿化的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 育,组织牧农民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反对封建迷信和宗族宗派势力,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建立健全牧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困难牧农民 救助体系;村公共设施配套,农民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 正常开展,牧农民就医、就学方便,病残孤寡牧农民生产生活有保障。

——创建好班子。将新牧农村建设列为“三项创建”活动的主要内容,继续创新 和深化“双培双带”活动。把“三清三改”、村镇规划建设、文明村镇创建为重 点的新牧农村建设成果作为衡量、检验好班子、好干部的重要标准;要以新牧农 村建设工作为切入点,转变职能,改进作风,加强执政能力和构筑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能力的建设,着力提高村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在新牧农村建设中组织协调、管理服务和帮助牧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能力和水平;把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 活动与新牧农村建设工作结合起来,发挥牧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牧农村党员在新牧农村建设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2、实施步骤 按照“规划先行、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全面发展”的思 路和“一个突破、三年见效、五年变样”的目标,我镇新牧农村建设具体分三个阶段有序推进。㈠启动阶段(2006年)。开展新牧农村建设宣传工作,营造氛围,动员群众积极 参与;扎实开展2个重点村的规划建设、“三清三改”和文明村创建示范工作,做到因地制宜、一村一策、科学指导、重点突破;继续大力推进农村水、电、路、通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全镇13个村全面开展“三清”工作;组织开展全村规划编制工作,力争全镇85%以上的自然村落完成规划编制。

㈡实施阶段(2007年-2009年)。大力推进村组建设,建成一批“规划科学、布 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文明村;全面完成所有村庄的“三 清三改”;全面完成全镇和村组配套设施建设,大力推进牧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成立一批牧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做到主导产业均成立产业协会或专业合作 社;实现80%以上的牧农村适龄劳动力基本掌握1-2门实用农业技术或职业技 能,培育一批新型务工牧农民和产业牧农民。

㈢提高发展阶段(2010年)。统筹推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90%以上的村庄完成“三清三改”,基本达到“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设施 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要求,90%以上的牧农村适龄劳动力掌握1-2门实用农业技术和务工职业技能,word.org.cn90%以上的农业主导产业成立了合作经济组织,90%以上的村镇有若干农业主导产业,主导产业市场优势突出,创建 一批全面达标的文明村镇,实现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 展。

四、工作措施

1、深入发动,形成合力。开展社会主义新牧农村建设,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能否有效地组织和开展群众工作,对搞好社会主义新牧农村建设至关重要。各村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在思想发动、组织动员上下功夫,采取有力措施抓人头,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积极引导群众正确认识新牧农村建设,尤其是村容村貌整治与自身利益的关系,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投身社会主义新牧农村建设,在前一阶段水利建设的基础上,迅速掀起以村容村貌整治为重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热潮。

2、强化责任,明确奖惩。各村、相关站所要强化责任意识和全局意识,密切配 合,通力协作。各村要把社会主义新牧农村建设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明确目标任务,认真落实一把手负责制为核心的工作目标责任制。各相关站所要充分担负起责任,做好指导工作。

3、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抓好社会主义新牧农村建设是进一步贯彻“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是关心牧农民群众利益的根本要 求,与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广大镇村干部要予以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确保顺利完成任务。党员干部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社会主义新牧农村 建设中发挥先进性,为社会主义新牧农村建设建功立业。

第三篇: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牧农村建设活动,推进牧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促进三个文明建设,从2006年3月起,在全镇开展社会主义新牧农村建设活动,现根据省市县有关指示精神,结合本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指导思想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求,以村容村貌整治

为突破口,以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基础,以家家户户发展经济项目为支撑,以培训教育和文明创建为手段,着力开展社会主义新牧农村建设活动,实现“四通”,即实现通路、通电、通电话、通电视;实施“五改”,即实施改水、改厕、改路、改灶、改房;做到“五有”,即做到有组织网络、有建设规划、有文化体育场所、有垃圾处理场、有禽畜饲养栏;达到“五化”,即乡村环境建设要达到净化、绿化、亮化、美化、优化;建设“五好”,即在加强牧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建设方面,做到建设一个好班子、选准一条发展好路子、培养一支好队伍、完善一套好制度、兴办一个经济效益好的项目。

二、基本原则

——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加强领导,转变职能,切实履行牧农村公共事务管理和服务职能,组织和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新牧农村建设;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调动群众积极性,以农民自愿、村民自治为主,不搞强迫命令,不搞大包大揽。

——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从实际出发,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推进新牧农村建设工作;制定新牧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时,既要按照新牧农村的标准严格要求,又要切合实际,切实可行,不增加农民负担,不搞强行摊派,不搞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要深入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因组制宜。在村镇规划上,要根据当地客观条件,区别不同情况,科学编制规划;在新牧农村建设模式上,力求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格调新颖,形式多样;在方式方法上,先易后难,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不搞齐步走、一刀切。

——循序渐进,务求实效。要尊重客观规律,因势利导,抓好典型引路,抓好示范带动,做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扎实推进,务求实效;不急功近利,不搞形式主义,切忌违背群众意愿和客观条件强行硬推。

三、目标任务和实施步骤

1、目标任务

从今年开始,用5年时间在全镇牧农村中开展以村镇规划建设、“三清三改”和文明村镇创建为主要内容的“五新一好”(新村镇、新产业、新农民、新经济组织、新风貌和好班子)新牧农村建设活动。总体目标是:一年突破,三年见效,五年变样,充分调动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各方面的力量,发扬优势,力争实现村村通油路和有线广播电视,并率先在所有村全面完成规划编制,与县城整体发展规划接轨;率先在全镇牧农村完成“三清三改”;率先在牧农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的现代化上取得明显成效。经过5年的努力,全镇80以上的村基本达到“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安康,环境整洁优美,思想道德良好,公共服务配套,人与自然和谐,治安秩序良好”的文明村镇标准。同时达到农业主导产业做大做优做强,农民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高,牧农村面貌大改观,基层组织战斗力明显增强的目标。

具体目标要求是:

——建设新牧农村。全面开展村规划设计工作,三年内完成全部村庄的总体规划编制;引导牧农民在规划区内拆旧建新,以旧换新、改造民房;规划区内新建的民房,要求设计美观,格调鲜明,特别要设计一些独具一格且有艺术性的民居,不搞简单的整齐划

一、千房一面;建立和完善村服务体系,加强文化、体育以及供电、电视、电信等配套设施建设,使所有村达到“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目标。

——发展新产业。加快调整牧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精准牧农业、生态牧农业、品牌牧农业、创汇牧农业;实施优势发展战略,各村要根据当地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区位特点和市场需求,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科学化管理”的要求,着力培育做强2-3个牧农业支柱产业,提升牧农业产业化水平;将产业发展与改水改厕结合起来,大力推广“猪-沼-菜”等生态牧农业模式,发展绿色食品生产,提高牧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培育新牧农民。推进“牧农民知识化”工程,加快培育新型务工牧农民和产业牧农民,实现全镇18岁以上、45岁以下年龄段的牧农村劳动力基本掌握1-2门牧农业实用技术或务工职业技能;大力开展以遵纪守法、移风易俗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着力提升广大牧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逐步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我镇新牧农村建设相适应的道德体系,造就一批既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又有一定专业技能、文明守法、移风易俗的新型牧农民。

——组建新经济组织。按照“先运行、多扶持、后规划”和“民办、民管、民营、民受益”的原则,发育、壮大

牧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为牧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推广各种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形式,建立起覆盖牧农业产业的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群体,做到主导产业有协会或专业合作社,合作经济组织覆盖农户达到60以上,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围绕“新品种、新技术、新组织”的要求建立健全良种繁育、农资供应、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和农产品加工流

通服务体系,培育专业化的经济服务组织。

——塑造新风貌。以“三清三改”为突破口,以创建文明村镇为动力,整体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从今年起在全镇各村全面开展群众性“三清”活动,所有村部所在地做到辖区无成片暴露垃圾、污泥和路障,彻底改变牧农村“脏乱差”现象,明年底力争90以上的村达到“三清”要求;按照“科学规划、完善机制、分类指导、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要求,扎实有效开展“三改”工作,选择一两个重点村开展“三改”试点工作,今年内重点村全面完成“三改”任务,今后每年完成三分之一村落的“三改”任务,5年内力争90的村庄基本达到道路硬化、庭院净化、街道亮化、村庄绿化的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组织牧农民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反对封建迷信和宗族宗派势力,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建立健全牧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困难牧农民救助体系;村公共设施配套,农民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正常开展,牧农民就医、就学方便,病残孤寡牧农民生产生活有保障。

——创建好班子。将新牧农村建设列为“三项创建”活动的主要内容,继续创新和深化“双培双带”活动。把“三清三改”、村镇规划建设、文明村镇创建为重点的新牧农村建设成果作为衡量、检验好班子、好干部的重要标准;要以新牧农村建设工作为切入点,转变职能,改进作风,加强执政能力和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建设,着力提高村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在新牧农村建设中组织协调、管理服务和帮助牧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能力和水平;把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新牧农村建设工作结合起来,发挥牧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牧农村党员在新牧农村建设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2、实施步骤

按照“规划先行、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全面发展”的思路和“一个突破、三年见效、五年变样”的目标,我镇新牧农村建设具体分三个阶段有序推进。

㈠启动阶段(2006年)。开展新牧农村建设宣传工作,营造氛围,动员群众积极参与;扎实开展2个重点村的规划建设、“三清三改”和文明村创建示范工作,做到因地制宜、一村一策、科学指导、重点突破;继续大力推进农村水、电、路、通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全镇13个村全面开展“三清”工作;组织开展全村规划编制工作,力争全镇85%以上的自然村落完成规划编制。

㈡实施阶段(2007年-2009年)。大力推进村组建设,建成一批“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文明村;全面完成所有村庄的“三清三改”;全面完成全镇和村组配套设施建设,大力推进牧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成立一批牧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做到主导产业均成立产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社;实现80以上的牧农村适龄劳动力基本掌握1-2门实用农业技术或职业技能,培育一批新型务工牧农民和产业牧农民。

㈢提高发展阶段(2010年)。统筹推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90以上的村庄完成“三清三改”,基本达到“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要求,90以上的牧农村适龄劳动力掌握1-2门实用农业技术和务工职业技能,wenmi114.com90以上的农业主导产业成立了合作经济组织,90以上的村镇有若干农业主导产业,主导产业市场优势突出,创建一批全面达标的文明村镇,实现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工作措施

1、深入发动,形成合力。开展社会主义新牧农村建设,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能否有效地组织和开展群众工作,对搞好社会主义新牧农村建设至关重要。各村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在思想发动、组织动员上下功夫,采取有力措施抓人头,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积极引导群众正确认识新牧农村建设,尤其是村容村貌整治与自身利益的关系,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投身社会主义新牧农村建设,在前一阶段水利建设的基础上,迅速掀起以村容村貌整治为重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热潮。

2、强化责任,明确奖惩。各村、相关站所要强化责任意识和全局意识,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各村要把社会主义新牧农村建设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明确目标任务,认真落实一把手负责制为核心的工作目标责任制。各相关站所要充分担负起责任,做好指导工作。

3、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抓好社会主义新牧农村建设是进一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是关心牧农民群众利益的根本要求,与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广大镇村干部要予以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确保顺利完成任务。党员干部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社会主义新牧农村建设中发挥先进性,为社会主义新牧农村建设建功立业。

第四篇: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县委新农村推进工作会议精神,在积极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泾河镇新农村建设工作实施意见》,在宣传发动上突出了广泛性,在安排部署上突出了整体性,在结合实际上突出了针对性,在形式载体上突出了创造性,在狠抓落实上突出了实效性,创新领导机制,找准工作切入点,全面开展了新农村建设工作。主要做法

(一)创新领导方式,形成强大合力为充分发挥镇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工业强镇富民的支撑作用、镇机关(站所)的服务作用和村(居)基层组织的主体作用,成立了由镇、村组成的领导小组,组长由镇人民政府镇长亲自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住房新型化、社会和谐化四个工作组和督查组。各组制定完善了近期、中期、长期发展规划,明确了目标任务。领导小组每月定期召开专题例会,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形成合力,促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快速有序地向前推进。

(二)广泛宣传发动,营造建设氛围 我们从两个方面开展宣传工作:一是组织镇村两级干部深入农户,宣传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内容,讲明新农村建设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群众谋利益,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使群众尽快过上小康生活。二是村(居)委会利用各种会议及村务公开栏等宣传阵地,反复宣传新农村建设的内容、目的和意义。通过宣传,提高了群众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培植典型示范,推进小康进程 从xx年以来,我镇将全面建设小康村作为农村工作的重点,在全镇18个行政村中选出经济发展较快、社会基础较好、村级组织战斗力较强的曹坝、钱庄两个作为全面小康先行村培植,经过一年创建,这两个被纳入全 县30个小康先行村培植之中,曹坝村还被扬州市纳入全市10+1小康创建示范村之中。上半年来,这两个村以创建为重点,制定了规划,建立了组织,编制了19项小康创建指标的台帐,为年终市县验收做好了基础工作。

(四)围绕建设规划,全面组织实施

1、农村工业化建设步伐加快。依托招商引资这条主线,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上半年全镇共新增工业企业13家,投资总额达1亿元,吸纳本地农民就业人员达500人。

2、农业产业化建设进展顺利。按照“产业拉动、龙头带动”的思路,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加强实用技术推广,以西瓜等经济作物种植为重点,增加农民收入。按照“协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组织生产经营,组建了西瓜、鸽业、肉鸡、机插秧和麦套稻等五个专业合作组织,为农户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3、住房新型化建设稳步推进。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净化、硬化”工程,加大旧村改造力度,稳步推进新区建设。已完成了38个农民居住点规划,制定了八浅路一线新区建设方案,优先安排住房紧张急需建房和有住房但愿到新区建设而且愿意拆旧建新的群众建房。

4、社会和谐化建设取得新进展。成立了镇、村警务室、综治办、人民调解委员会,全面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实行“三务”公开,全方位接受群众监督。截止现在,民间纠纷调解率、治安满意率均达95%以上。

(五)找准建设切入点,采取“四结合”,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一是把新农村建设同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在巩固好传统产业粮瓜菜的基础上,着力打造绿色特色产业,推进“一村一品”,做大做强无公害稻米基地、“金禾”西瓜、乳鸽、肉鸡、生猪等产业,广辟农民增收新亮点,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是把新农村建设同基础设施建设结合起来。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田水利建设同土地复垦区开发、低产田改造、防洪保安工程和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继续实施水利“长治”工程,推进“六清六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治理河道、治理村庄。三是把新农村建设同劳动力转移结合起来。着力抓好劳务输出的宣传引导、技能培训、信息咨询、民工权利维护和劳动力市场建设。今年计划培训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xx人以上,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3000人以上,实现劳务收入13800万元以上。四把新农村建设同扶贫开发结合起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大力实施整村推进、安居温饱工程,推进部门挂钩扶贫等工作。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取得的经验一是不断创新领导方式,充分发挥镇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工业强镇富民的支撑作用、镇机关(站所)的服务作用和村(居)基层组织的主体作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是抓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二是不断调整和完善工作思路,找准切入点,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培植小康先行村的示范典型,确保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促进集体经济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三是不断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增强“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始终把解决“有人办事”作为解决“有钱办事”的前提条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投身到“三村四化”建设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努力为家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是抓好新农村建设的决定因素。四是不断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赢得各级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为新农村建设和集体经济的发展增加动力,是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通过半年的实践,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是:一是部分党员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不高,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强,“等、靠、要”的思想严重。二是“四化”工作发展不平衡,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建设相对较快,社会和谐化建设初见成效,住房新型化建设由于受土地政策和资金的制约,发展相对较慢,规划实施的部分建设工程难以按期启动。三是农民群众的整体生产水平不高,质量意识、商品意识薄弱,农业产业化建设起点较低,农业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带动能力不强,各类专业协会工作运转困难。四是社区硬化、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等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投入困难,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下步工作打算

1、把新农村建设与平安村(社区)创建等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改善村民的生产条件和居住环境,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真正把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体现到实践中。

2、扎实抓好“三个工程”,即抓好“班子工程”,建设开拓务实、团结协作、勤政为民、充满活力的“两委”班子,不断增强班子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抓好“载体工程”,找准工作的切入点,推动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抓好“保障工程”,引导、支持村(社区)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以集体经济为支撑,不断加大投入,推进文明村、富裕村、和谐村建设进程,加快“四化”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感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实惠。

3、要切实发挥好“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部门积极配合、村(社区)干部群众主动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领导、强化协调,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新农村建设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真正把新农村建设抓出成效。

4、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围绕实现农业特色优质化、道路房屋整洁化、村风民俗文明化、社会秩序和谐化的要求,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整体推进,通过新农村建设实现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体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更加完善,各种制度建立健全,农民收入稳步增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容村貌明显改观,村民素质明显提高,村风民俗文明进步,社会环境安定有序,使社区成为文明村、富裕村、和谐村,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共2页,当前第2页12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基本情况我们泾河镇位于宝应县中心城镇北边,辖区面积8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4亩,有18个应行政村,3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6.1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5万人。全镇充分发挥交通便利等较好的优势,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注重招商引资,着力基础设施的投入,使全镇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上半年,全镇预计完成地方生产总值4亿元,其中农业增加值7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800元,村集体经济纯收入(总额)达100万元。

今年以来,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县委新农村推进工作会议精神,在积极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泾河镇新农村建设工作实施意见》,在宣传发动上突出了广泛性,在安排部署上突出了整体性,在结合实际上突出了针对性,在形式载体上突出了创造性,在狠抓落实上突出了实效性,创新领导机制,找准工作切入点,全面开展了新农村建设工作。

主要做法

(一)创新领导方式,形成强大合力

为充分发挥镇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工业强镇富民的支撑作用、镇机关(站所)的服务作用和村(居)基层组织的主体作用,成立了由镇、村组成的领导小组,组长由镇人民政府镇长亲自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住房新型化、社会和谐化四个工作组和督查组。各组制定完善了近期、中期、长期发展规划,明确了目标任务。领导小组每月定期召开专题例会,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形成合力,促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快速有序地向前推进。

(二)广泛宣传发动,营造建设氛围

我们从两个方面开展宣传工作:一是组织镇村两级干部深入农户,宣传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内容,讲明新农村建设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群众谋利益,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使群众尽快过上小康生活。二是村(居)委会利用各种会议及村务公开栏等宣传阵地,反复宣传新农村建设的内容、目的和意义。通过宣传,提高了群众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培植典型示范,推进小康进程

从XX年以来,我镇将全面建设小康村作为农村工作的重点,在全镇18个行政村中选出经济发展较快、社会基础较好、村级组织战斗力较强的曹坝、钱庄两个作为全面小康先行村培植,经过一年创建,这两个被纳入全县30个小康先行村培植之中,曹坝村还被扬州市纳入全市10+1小康创建示范村之中。上半年来,这两个村以创建为重点,制定了规划,建立了组织,编制了19项小康创建指标的台帐,为年终市县验收做好了基础工作。

(四)围绕建设规划,全面组织实施

1、农村工业化建设步伐加快。依托招商引资这条主线,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上半年全镇共新增工业企业13家,投资总额达1亿元,吸纳本地农民就业人员达500人。

2、农业产业化建设进展顺利。按照“产业拉动、龙头带动”的思路,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加强实用技术推广,以西瓜等经济作物种植为重点,增加农民收入。按照“协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组织生产经营,组建了西瓜、鸽业、肉鸡、机插秧和麦套稻等五个专业合作组织,为农户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3、住房新型化建设稳步推进。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净化、硬化”工程,加大旧村改造力度,稳步推进新区建设。已完成了38个农民居住点规划,制定了八浅路一线新区建设方案,优先安排住房紧张急需建房和有住房但愿到新区建设而且愿意拆旧建新的群众建房。

4、社会和谐化建设取得新进展。成立了镇、村警务室、综治办、人民调解委员会,全面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实行“三务”公开,全方位接受群众监督。截止现在,民间纠纷调解率、治安满意率均达95%以上。

(五)找准建设切入点,采取“四结合”,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

一是把新农村建设同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在巩固好传统产业粮瓜菜的基础上,着力打造绿色特色产业,推进“一村一品”,做大做强无公害稻米基地、“金禾”西瓜、乳鸽、肉鸡、生猪等产业,广辟农民增收新亮点,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是把新农村建设同基础设施建设结合起来。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田水利建设同土地复垦区开发、低产田改造、防洪保安工程和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继续实施水利“长治”工程,推进“六清六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治理河道、治理村庄。

三是把新农村建设同劳动力转移结合起来。着力抓好劳务输出的宣传引导、技能培训、信息咨询、民工权利维护和劳动力市场建设。今年计划培训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XX人以上,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3000人以上,实现劳务收入13800万元以上。

四把新农村建设同扶贫开发结合起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大力实施整村推进、安居温饱工程,推进部门挂钩扶贫等工作。

取得的经验

一是不断创新领导方式,充分发挥镇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工业强镇富民的支撑作用、镇机关(站所)的服务作用和村(居)基层组织的主体作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是抓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

二是不断调整和完善工作思路,找准切入点,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培植小康先行村的示范典型,确保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促进集体经济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三是不断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增强“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始终把解决“有人办事”作为解决“有钱办事”的前提条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投身到“三村四化”建设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努力为家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是抓好新农村建设的决定因素。

四是不断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赢得各级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为新农村建设和集体经济的发展增加动力,是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

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通过半年的实践,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是:

一是部分党员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不高,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强,“等、靠、要”的思想严重。

二是“四化”工作发展不平衡,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建设相对较快,社会和谐化建设初见成效,住房新型化建设由于受土地政策和资金的制约

,发展相对较慢,规划实施的部分建设工程难以按期启动。

三是农民群众的整体生产水平不高,质量意识、商品意识薄弱,农业产业化建设起点较低,农业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带动能力不强,各类专业协会工作运转困难。

四是社区硬化、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等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投入困难,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下步工作打算

1、把新农村建设与平安村(社区)创建等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改善村民的生产条件和居住环境,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真正把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体现到实践中。

2、扎实抓好“三个工程”,即抓好“班子工程”,建设开拓务实、团结协作、勤政为民、充满活力的“两委”班子,不断增强班子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抓好“载体工程”,找准工作的切入点,推动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抓好“保障工程”,引导、支持村(社区)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以集体经济为支撑,不断加大投入,推进文明村、富裕村、和谐村建设进程,加快“四化”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感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实惠。

3、要切实发挥好“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部门积极配合、村(社区)干部群众主动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领导、强化协调,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新农村建设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真正把新农村建设抓出成效。

4、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围绕实现农业特色优质化、道路房屋整洁化、村风民俗文明化、社会秩序和谐化的要求,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整体推进,通过新农村建设实现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体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更加完善,各种制度建立健全,农民收入稳步增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容村貌明显改观,村民素质明显提高,村风民俗文明进步,社会环境安定有序,使社区成为文明村、富裕村、和谐村,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下载08睢阳区李口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word格式文档
下载08睢阳区李口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xx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xxx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今年入春以来,xx镇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市里的统一安排布署,以“村容整洁”为基本要......

    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同志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镇将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二十字”要求,把握内涵,坚持标准,紧......

    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

    文章标题: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及市、县党委、政府有关精神,有计划、有组织地......

    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

    我镇自去年以来,坚持以“稳步推进、树立典范、以点带面”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紧紧围绕全面构建和谐文明农村的目标,广泛开展了以镇村净化、绿化美化、道德新风、文化......

    睢阳区李口镇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选举办法

    睢阳区李口镇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选举办法 (20l3年3月30日李口镇第四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睢阳区李口镇孙楼小学办学目标[五篇]

    睢阳区李口镇孙楼小学办学目标 一、学校办学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 以人为本: 学校的各项工作都要以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尊重人的价值和个性,促进人的发展,提升人的素质......

    腊口镇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材料2009年度

    腊口镇2009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材料腊口镇位于青田县西北部,距县城56公里,新行政中心距丽水市仅9公里,是离市区最近的一个镇。全镇总面积103.2平方公里,下辖21个行政村和2个社......

    腊口镇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腊口镇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材料腊口镇位于青田县西北部,距县城56公里,新行政中心距丽水市仅9公里,是离市区最近的一个镇。全镇总面积103.2平方公里,下辖21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