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腊口镇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腊口镇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腊口镇位于青田县西北部,距县城56公里,新行政中心距丽水市仅9公里,是离市区最近的一个镇。全镇总面积103.2平方公里,下辖21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总人口是
2.26万,素有浙南油库、柑桔之乡之称。实施“十五”计划以来,全镇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基础设施有较大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大幅增加。人均收入达元。2006年,腊口镇把“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龙头工程和有效载体,整合各方资源,不断加大推进力度,整治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一、加强宣传、成立组织、强化考核
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发放宣传手册,及时召开镇全体干部会议、村两面委会议、全体村民大会,加大新农村建设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让新农村观念深入民心;成立镇、村一把手为组长的两级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把一批有能力、有水平、能带领村民致富的能人贤士纳入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配强组织力量;把新农村建设工作和村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相持钩,充分发挥各村整治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作用,做到人人有责任、个个有担子。
二、全面实行“两沿”环境“净化”、“亮化”、“绿化”工程
1、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全面清理卫生死角,添臵环卫设备,改善环卫条件;2004年开工建设投资25万 1
元垃圾埋场于2006年初正式投入使用,购臵垃圾运输车一辆,增设垃圾箱327个,聘请保洁员,对垃圾实行统一集中处理,拆除露天厕所86个,新建公厕5个。同时加强民营企业环保监督工作,对于排污不达标、影响瓯江水质的企业,积极联系县级环保部门加强对企业的环保业务技术指导和服务,并成立企业环保监督组,加强监督,保证达标排放,减少污染,保障群众的根本利益。
2、积极推进亮化、绿化工程。征求广大群众意见,加大投入,对国道沿线和各村加强绿化,安装一定数量的路灯;2006年全镇共安装路灯89盏,绿化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极大地改善了村庄面貌。
三、加大水、电、路建设,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1、重点项目进展顺利:2006年,完成镇政府办公大楼建设;完成腊口防洪堤主体工程建设,增强防洪能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石帆大桥胜利通车,改善瓯江南北两岸交通环境,为武洋、外洋工业区建设打下良好基础;完成石帆老水厂厂改造,解决八千多人的用水问题;完成铁资中学教育集团新教学楼及石帆校区餐厅建设;西部组团供水系统工程进展顺利即将正式动工。
2、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完成腊章、陈山埠至官庄、浮弋至大坑康庄路建设,格山、阳山、平斜等康庄工程有序推进;完成坑口、大坑、浮弋和腊口自来水联网工程,新建自来水管道6000多米,解决了广大群众反映强烈的吃水难、水质差的问题,新安装有线电视20个村,实施家村电网改造,实现户户通电工程。
四、2007年的主要任务和工作举措
为扎实推进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要求和我且“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实施方案,将继续做好以下工作:
1、以建设社会主义以建设社会新农村为动力,做好“三农”工作,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一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健全村级配套组织,深入开展“十村、百村整治”工程,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丰富村民业余精神文化生活;二是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加快“万亩优质果基地”和“1500亩绿色柑桔生产基地项目”、“优质食用型甘薯新品种地公害生产基地”建设,引导发展上京、张庄等特色小水果生产带,壮大北、大坑蔬菜基地和石塔苗木基地,大力扶持发展油茶产业;三是引导农民实现异地就业,推进工业区建设,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加快扶贫小区建设,鼓励偏远山区的农民下山脱贫,组织农民参加生产技能培训,鼓励农民进城务工,实现异地就业致富目标。
2、根据各村的特点、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水平,因地制宜的开展以治理“脏、乱、差、散”为重点的环境整治。全面拆除整治村村内的露天厕所;对高速公路沿线赤膊墙进行改造;在重点村全面推广垃圾集中处理工作;做到村庄规划搞建设,无私搭乱建筑物和构筑物;实现外墙白化,庭院绿化。努力做到“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
第二篇:腊口镇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材料2009
腊口镇2009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腊口镇位于青田县西北部,距县城56公里,新行政中心距丽水市仅9公里,是离市区最近的一个镇。全镇总面积103.2平方公里,下辖21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总人口2.4万,素有“浙南油库、柑桔之乡”之称。新农村建设以来,全镇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基础设施有较大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大幅增加。2009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5.1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其中农业总产值1.1亿元,比上年增长
6.8 %,工业总产值4亿元,比上年增长21.2%,农民人均纯收入5769元,比上年增长10%。2009年,腊口镇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围绕农民增收六大目标,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为内容的新农村建设为载体,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发展农村经济,着力改善农村面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一、加强宣传,成立组织,强化考核
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发放宣传手册,及时召开镇全体干部会议、村两面委会议、全体村民大会,加大新农村建设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让新农村观念深入民心;成立镇、村一把手为组长的两级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把一批有能力、有水平、能带领村民致富的能人贤士纳入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配强组织力量;把新农村建设工作和村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相持钩,充分发挥各村整治新农村建设的 1
主力军作用,做到人人有责任、个个有担子。
二、狠抓落实,扎实推进,效果明显。
一是加快产业发展。特色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椪柑、油茶等特色产业不断壮大,柑桔总面积达1.7万多亩,预计总产量2.7万吨。充分发挥浙南山茶油厂建在本镇的优势,着力发展山茶油,全镇油茶面积3万亩,产量370吨,抚育面积3000亩。大力发展高效农业。推广“心香”、“紫心”蕃薯种植,面积达500亩,发展反季节、高山蔬菜120余亩。加大对柑桔种植实用技术培训,加大低效桔园改造力度,今年完成大坑柑桔低产改造试点工作(试点面积25亩),全镇改造面积500亩,开展各类技能培训5期,培训人次2300多人,及时向农户发布生产技术和市场需求信息1000多条。培育农业龙头企业3家,农业合作组织8家,发展农产品营销队伍15支,培养柑桔营销员34人。特别是今年,积极争取县里优惠政策,帮助大部分桔农解决卖桔的问题,发放补助资金150万元。
二是促进农民增收。围绕农民增收六大目标,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完善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加快推进“外迁内聚”工程,按照自然村萎缩化管理和群众自愿原则,稳步推进高山、远山、深山农民的梯度转移,完成小规模自然村搬迁5个村43户137人。以低收入农户集中村为重点,完善低收入农户“一户一策一干部”结对帮扶机制,提高低收入农户持续增收能力。对1525户3042人低收
入农户进行一对一帮扶,落实帮扶资金30多万元,帮扶项目50余个,转移就业1500余人,年人均收入2500元以下的农户22%以上实现基本脱贫。大力发展来料加工业,进一步形成规模优势,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增收。
三是培育第三产业。充分利用县委、县政府出台的有关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充分发挥毗邻丽水的区位优势,深挖山水资源优势,结合岩壁头风景旅游的优势,积极发展休闲观光业,重点扶持了3家有一定规模和档次的农家乐。积极配合业主做好大清文化园的前期调研及选址,争取留在腊口。
第三篇:腊口镇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2008年
腊口镇2008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腊口镇位于青田县西北部,2001年由原石帆乡、腊口镇合并而成,距青田县城56公里,离丽水市区9公里,330国道穿越全境,金丽温高速在石帆设有出口,交通便捷。下辖21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其中包括四个移民点,分别是腊口、龙山头、同心、振兴。总面积103.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575亩,2008年农业总户数6234户、总人口2.1万人,其中滩坑库区移民803户2743人,劳动力9924人,占数人口的46%,人均耕地面积0.23亩。2007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3.59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其中农业总产值9496万元,比上年增加8.6%,工业总产值2.64亿元,比上年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4665元,比上年增长8.9%。人均年收入在2500元以下的农户为1525户3042人。我镇做到应保尽保,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100%。
2008年,腊口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镇干部、党员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立足实际,发挥优势,通过实施小规模村集体搬迁等一系列措施,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扎实推进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政治文明建设不断推进。
1、领导班子坚强有力。腊口镇有一支团结有力、踏实肯干的干部队伍,带领群众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任务,有效地促进了腊口镇的发展建设,加快了腊口镇新农村建设进程。
2、依法建制,完善村民自治。在各村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核心内容,不断完善了村民自治,建立健全了规范的村务、村财务两公开制度,做到每个季度公开,重大项目单独公开,积极推行村民代表大会制度、村务恳谈会制度及干部述职评议制度。
3、重大项目建设村民作主。“重大项目建设,由村民作主”这是腊口镇全体人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体现。在腊口镇,凡涉及人民生活切实利益的重大项目,都会请村民代表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论证,村两委充分听取各方意见,集思广益,对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论证,认真负责实施,由群众监督完成。
二、物质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1、重点项目有序推进。投资600余万元的三条康庄路已开工建设并部分完成,预计明年上半年将全面完成。投资400余万元的西部供水工程已全面启动,并进行主体工程建设;投资200多万元的腊口至大坑自来水工程已全面完工,正在对山体进行加固处理;投资300多万元的中心卫生院迁建工程已完成前期工作;腊口广电专业用房已开工建设。
2、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交通路网不断完善,石塔康庄路
已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腊口三潭汇康庄路已完成近一半的地基平整工作,预计明年年底前将正式投入使用;腊溪至周山的康庄路已完成近一半的工程,预计明年上半年将投入使用;高坟岗村的水泥路工程已开工建设;腊溪村的自来水工程已开工建设,阳山村的自来水已着手前期准备工作;石帆垃圾焚烧炉已建设好并正式投入使用,使村民的垃圾得到有效处理。
三、精神文明不断引领新风尚。
1、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坚持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浙江省公民道德规范》,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和“孝敬、感恩”等隔代教育,积极开展文明家庭创建评比活动,推进精神文明不断向新的高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如“农民学法”知识讲座、计划生育知识竞赛等。积极推进殡葬改革,火化率达100%。扎实推进农村低保工作,全镇1525户3042人实现了应保尽保和动态管理,并及时足额发放低保金,稳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积极组织参保人员进行免费健康体检,积极实施大病救助,有效遏制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
2、积极打造“平安腊口”。各村组建了农村义务消防队、治保队、扑火、防汛应急小分队等群防群治队伍,警民共建,积极打造“平安腊口”。认真学习和推广枫桥经验,做到小事
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民间纠纷调解率为100%,群众的满意率达95%。
3、积极构筑“农村信息网络平台”。为了丰富广大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全镇21个村两个居委会开通有线电视和现代远程教育,极大的丰富的村民的文化生活。
腊口镇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县主管部门的有效指导下,通过全镇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呈现出道路顺畅、墙壁干净、庭院整洁、环境舒适的新农村景象,令人耳目一新。
四、2009年的主要任务和工作举措
为扎实推进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要求和我且“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实施方案,将继续做好以下工作:
1、以建设社会主义以建设社会新农村为动力,做好“三农”工作,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一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健全村级配套组织,深入开展“十村、百村整治”工程,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丰富村民业余精神文化生活;二是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加快“万亩优质果基地”和“1500亩绿色柑桔生产基地项目”、“优质食用型甘薯新品种地公害生产基地”建设,引导发展上京、张庄等特色小水果生产带,壮大北、大坑蔬菜基地和石塔苗木基地,大力扶持发展油茶产业;三是引导农民实现异地就业,推进工业区建设,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为农民提供更
多就业机会,加快扶贫小区建设,鼓励偏远山区的农民下山脱贫,组织农民参加生产技能培训,鼓励农民进城务工,实现异地就业致富目标。
2、根据各村的特点、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水平,因地制宜的开展以治理“脏、乱、差、散”为重点的环境整治。全面拆除整治村村内的露天厕所;对高速公路沿线赤膊墙进行改造;在重点村全面推广垃圾集中处理工作;做到村庄规划搞建设,无私搭乱建筑物和构筑物;实现外墙白化,庭院绿化。努力做到“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八日
第四篇:镇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
首先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感谢省委、省政府在这次新农村建设中把省中小企业发展局和**市**区**镇接成包保对子,希望通过这次包保对接能够促进**镇新农村建设各项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加深我们之间的沟通。
一、基本情况
**距市区6公里,辖3个行政村(2002年税费改革将原有7个村合并为3个村),总人口17346人,其中农业人口11939人。地域面积169.1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871公顷,林地面积12757公顷。2005年,金厂镇社会总产值实现4.6亿元,财政收入52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470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6亿元。1999年被**省评为综合经济改革试点镇,2003年被评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并被省环保局推荐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同时,还是经过省生态专家联合论证通过的第一个生态经济城镇。2005年被列为**省“十强镇”发展和改革试点镇,同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创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镇荣誉称号,**村幅员面积55平方公里,总人口2740人,辖13个行政小组,耕地面积249公顷,林地面积44.61平方公里,水域面积2.6公顷。2005年***村村本级纯收入43万农民人均收入3353元。
二、**镇新农村建设的规划设想
1、全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按照区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镇将以“六有工程”为载体,重点在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加快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乡镇财源建设和集体发展上下工夫。通过落实“六有工程”,开创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具体抓好以下几个重点:
一是大力发展蔬菜产业,提高产业竞争力。通过目前建成的207亩高标准无公害蔬菜科技示范园区,带动***蔬菜产业的布局调整,有步骤的在远郊建立蔬菜基地,目前园区已通过省级无公害蔬菜基地的认证。园区内黄瓜、番茄、茄子、茼蒿、白菜、芹菜6个品种通过了国家无公害蔬菜的认证,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3510亩,年上市量达4500吨,产值达620万元。
二是扩大畜牧业生产规模,进一步发展好特色养殖。牧业有奶牛、生猪、肉牛、蛋鸡4个支柱产业,**镇清泉肉牛养殖场是**市规模最大的肉牛养殖基地,年出栏万头以上,收入可达200万元。以大明奶业为龙头企业,实行饲养、防疫、销售一体化,通过公司加农户的生产模式,走出了一条以工业企业促进农业发展、带动农民致富的新路。
三是科学谋划特产业,用信息引导做活镇域特产经济。加大对万亩林下参、千亩药园、五味子园、细辛园等具有规模的药园的引导和扶持。同时,推进零散种植户规模的扩充,提高中药材的经济收入,对于食用菌产业、花卉产业、果品产业将采用科技扶持和信息引导扩大生产规模,带动农民增收。
四是加强产业化基地建设。重点抓好蔬菜、中药材、花卉、食用菌等种植基地建设,同时对养殖基地要加强扶持和管理,使**镇的种养殖基地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2、全力加快社会公益事业建设,提高农村综合服务水平
一是搞好村部建设,改善办公条件。
为彻底改变村里办公环境差、没有会议室、培训室的现状,2006年计划重建各村村部。
**村计划新建二层楼村部,占地面积4亩,建筑面积400平方米。村部内新建文化活动室80平方米,室内安装电视、购买各种图书、完善文体设施;村部内新建计生室15平方米。总投资30万元。
二是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努力改善教学环境
**镇小学校教室已全部实现楼房化、标准化建设。但镇域内的二十中学教室还是平房,校舍老化,急需改造。2006年计划新建四层教学楼,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计划投资260万元。目前,正准备开工建设。另外,2006年计划投资2.5万元,为**希望学校购买微机;为龙头学校改造锅炉房及购买桌椅等。
三是加快村医疗站建设,满足农民求医问药需要。
**镇镇区有3000平方米的镇中心医院一所,有医护人员20名,床位20个,医疗设施完善,医疗条件能满足金厂村农民的需求; 夹皮村医疗卫生站现有床位5个,也基本能满足村民求医问药的需求;2006年在龙头村将新建200平方米医疗卫生站,计划总投资10万元,改善龙头村医疗条件。
四是做好农村低保和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目前**镇有231户共计541人享有每人每年360元——720元的农村低保,政府每年发放低保资金合计13.14万元。
2006年,**镇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开始实行农村合作医疗,采取每人市级补助5元、区级补助10元、镇政府补助10元、农民自己交纳10元的形式,目前共有2825户7027人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率达到了86.6%。
3、全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环境
一是加快中心小城镇建设
为改善村民住宅条件,继续实施居民小区建设。现我镇在市土地局已办完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用地手续,2006年将开发4.2万平方米小区,总投资约
5000多万元:一是金厂镇集资建设3万平方米小区;二是**村农民集资建设1.2万平方米住宅。2007年争取完成4.8万平方米小区建设。小区内水、电、供暖、通讯、有线电视等设施齐全,同时小区内实行美化、绿化、硬化。
二是完善村路建设
2006年计划修路6条,总长11公里,总投资310万元,其中:新修**村九组水泥路1.5公里,宽6米,总投资45万元;新修**村夹皮片一组、七组,江沿片一组、六组水泥路7.5公里,总投资205万元; 新修龙头村新立片一组工建营至五组国防战备道(途中需建两座桥、四道涵管),路长2公里,宽4.5米,总投资60万元。
三是加强对镇内河流的治理
目前,总投资1200万元的**河流域治理工作已经展开,该工程对镇内防汛工作和环境治理将起到巨大的改善作用。其他地段小流域未来几年也要全面整治。
4、全力发展镇村集体经济,壮大发展势力。
一是鼓励各村发展自身集体经济
**村的集体砖厂、**村和**村的山场、参场都为村本级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二是鼓励招商引资,培养税源。
镇政府为发展经济,与各村签定协议,企业落户生产后镇本级税收入的20%反还村里作为村集体发展资金,极大的调动了各村的积极性,2005年,**镇新落户生产型企业4户,其中双鑫食品、金恺威药业、纳森木业三家在夹皮沟村内,投入生产后产值可达4000万元,利税300万元。
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村经济发展步伐还不快,农民增收相对缓慢。主要是乡村缺少主要带动力的项目,农民增收产业不够突出,规模小。
二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缓慢,乡村投入不足,争取项目、资金力度还不大。
三是镇内中小企业发展缓慢,企业的产品开发、技术改造、效益提升还存在着很多困难。
四是乡村集体经济实力不强,主导新农村建设、自我发展的能力较弱。
以上是我镇对新农村建设的初步想法,恳请各位领导提出宝贵意见给予批评指正,同时也希望省中小企业局的领导对我们今后的新农村建设给予关心、关怀,帮助我们破解工作的困难。
第五篇:镇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2011年***镇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镇党委、政府
2011年***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按照“一横两纵三业四新”的发展思路,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为抓手,力争在新型社区建设和休闲观光农业上有新突破,加大星级示范村建设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全力打造“中国黄金小镇”、“全区南部工业重镇”。
一、以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为抓手,抓好城镇化建设。2011年,***镇党委、政府将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作为今年全镇的创新项目和亮点工作,我们将按照“生产集约化,居住社区化,养老社会化”的模式,推进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建设,努力将水道打造成***南部的中心镇。年内主要抓好2个社区建设:一是直格庄社区,总建筑面积12.72万平方米。一期工程将西直格庄村整体搬迁至直格庄社区。计划投资1700万元,新建3栋5层住宅楼,新建1000平方米办公楼、3000平方米的农机大棚。通过整体搬迁,西直格庄村从此旧貌换新颜。目前,征地、测绘、规划设计等工作已经完成,工程招标已经结束,2月20日已开工建设,力争9月底竣工,年底前完成群众搬迁入住。二是镇驻地社区。一期工程将榛
子崖、卧龙、罗家屯、肖家、东邓格庄5个村搬迁至社区。首批搬迁的5个村涉及1200多户、3200多名村民。目前,搬迁方案已经初步确定,并下发了明白纸、征求意见书。下一步,在村两委换届结束后我镇将加快各项工作推进。
二、以“四化”建设为抓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今年***镇结合星级示范村创建和新农村建设,将“四化”(净化、硬化、绿化、亮化)工程推广到各村,重点搞好农村环境整治。结合实际选好建好垃圾处理场,安放足够数量的垃圾箱或建立垃圾池,集中清理垃圾,争当全区垃圾集中处理的试点乡镇。建立完善村内环境卫生和绿化管理维护的相关制度,落实专职管护人员和资金保障。具体措施是:
一是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将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管理制度列入村规民约,建立长效的环境整治机制。设立专职的环境管护人员,配备必要的卫生设施,明确卫生清扫、垃圾清运、绿化管护的范围和责任。充分发挥党员和村民代表的监督职能,使全体村民共同参与村庄综合整治。
二是建立健全“四化”管理模式。净化:每个村要合理布局建设垃圾箱,建立“户收集、专人管、村转运”的垃圾管理模式,及时清运村庄垃圾;全面清理村内、村外、村庄连接处的积存垃圾、死角垃圾;清除河道、沟渠、坑塘内积聚的垃圾渣土,清除村庄周边的白色污染。每个村要在村外设立柴草、杂物、砖瓦等集中堆放场所,全面整理主次干道、小
街小巷内乱堆乱放现象;清理房前屋后的杂物堆,腾退绿化用地,庭院内卫生整洁、物料堆放有序。各村要清理整治排水、泄洪渠道,保证排水顺畅,基本实现无垃圾堵塞、无淤泥溢流;对废旧坑塘要进行清淤、护坡、消毒,基本实现水质洁净、水面无漂浮物。硬化:目前我镇,村庄主要街道已实现全面硬化,下一步,各村根据实际要对次街巷逐步进行硬化。亮化:每个村村内主干道要全部安装路灯,以前已安装的路灯要随时进行维修,保证能亮、常亮。绿化:充分利用房前屋后、道路两旁的空地,栽草、植树、种花。各村健身广场、社区办公室、组织活动场所周围要栽植绿化树木,达到“以绿治脏、以绿挤乱”的目标,最大限度提高村庄绿地率。
三、以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为抓手,力争旅游业再有新突破。
一是做大龙顶山旅游度假区。龙顶山旅游度假区位于***镇***村,由***宏伟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1.3亿元,规划占地9.5平方公里(14250亩),已聘请***朗建规划设计院完成了《龙顶山旅游休闲度假区规划方案》,主要建设竹外桃林核心度假村、北国水乡滨水酒店区、绿色农庄农耕休闲区、寻龙源山地运动营地、茶溪谷生态疗养基地、边城小镇综合服务区、龙山寺佛教文化区等七大板块。2011年将进一步完善布局规划,加快建设基础设施,提升环
境档次,推进项目建设进程,重点抓好40万的架电工程、700万元的休闲会所和办公楼工程,并在完成会所建设的基础上,开发一系列节日黄金度假休闲旅游,营造游客休闲度假的乐土。龙顶山会所工程竣工后,初步计划由镇政府牵头,在该景区举行一场100人以上的垂钓比赛。届时将邀请相关领导、市区垂钓协会参加,四海钓鱼频道和其他新闻媒体对该活动进行宣传报道。
二是做强元宝山生态农业区。元宝山生态农业区位于***镇***村,由三立集团投资建设,总投资3000万元,总占地3800亩,已聘请上海中建建筑设计院完成了《元宝山农业生态旅游规划方案》。项目把休闲度假、农耕体验贯穿始终,将主要建设农耕体验区、户外运动区、百果采摘区、作物认领区、接待服务区等5大板块。2011年因三利集团公司进行整体搬迁,初步计划将在原建设基础上,投资80万元,新增果园面积200亩,栽植各类瓜果1万株;平整山地100亩,新增农耕体验区、菜地认领区,并设认领服务中心一处。
三是做活雷公山生态旅游度假区。雷公山生态旅游度假区位于***镇***村,由***鑫鼎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规划占地3平方公里,已聘请齐鲁规划设计院完成了《雷公山生态旅游度假区规划方案》,将主要建设水景区、百果采摘区、农工体验认领区、斗鸡养殖观赏区、黑山羊养殖区、中心服务接待区。2011年计划在现有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按照以“水活山”的理念,高标准进行水景区的详细规划,着手水景区的建设,并对长约3.2公里的主干道进行平整、硬化和绿化。
四是做细金鹏山生态度假区。金鹏山生态度假区位于***镇***村,由金鹏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3000万元,总占地1000亩。该项目以农民为主体,围绕“四特”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即:特色垂钓、特色采摘、特色种植、特色餐饮。2011年计划聘请规划设计院对项目进行详细规划设计,并对现有的4.5公里环山路进行硬化、绿化;对6连池进行扩建改造,打造特色垂钓、养殖池。
2011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