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开通沿黄城市带城际公交试点方案
开通沿黄城市带城际公交试点方案
开通沿黄城市带城际公交是推进自治区沿黄城市带同城化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工作。为加快构筑沿黄城市带综合客运网络体系,促进沿黄城市带的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方便广大群众安全便捷、经济出行,根据《宁夏沿黄城市带(群)总体发展规划》要求,结合我区道路旅客运输市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加快沿黄城市带综合客运网络建设,促进城乡客运一体化,服务沿黄城市带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
(二)工作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先行试点、逐步推开,普快并存、协调发展,安全便捷、服务群众”的原则,以现有经营线路和运营车辆为基础,按照公交化运营的方式进行改造提升,实现城市公交、城际公交和农村客运无缝衔接,保障旅客“零距离”换乘。
二、开通范围及试点线路
(一)城际公交的开通范围:沿黄城际公交开通的范围主要分布在沿黄地区的近距离地级市府所在城市之间,跨地级市近距离较大城市之间,银川市兴庆区至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和灵武市之间。
(二)城际公交的试点线路:银川兴庆区至宁东能源化工基地,银川兴庆区至灵武市,吴忠市利通区至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吴忠市利通区至灵武市等四条线路。
地级市本辖区内近距离县(市、区)之间,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开通公共交通。距离较远、不易开通公共交通的地区应以客运班线为主发展旅客运输,加快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
三、工作步骤
第一阶段:2010年3月至6月,主要开展调查研究及可行性论证,制订具体线路工作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2010年7月至10月制订每条线路的具体试点方案;做好站点布局、统一标识、统一管理规范、统一服务标准等准备工作;试点运行银川至宁东、银川至灵武、吴忠至宁东城际公交。
第三阶段:2010年11月至12月,总结经验,完善方案,制订宁夏城际公交相关管理制度,为全面开通城际公交做好准备。
四、主要措施
(一)经营主体。
组织现有运输企业和经营者按市场化方式运营城际公交。
(二)车辆标准。
现有营运期超过4年的客车更新为技术等级一级、类型等级中级以上、达国ⅲ排放标准的客车。每条线路营运车辆应逐步统一车型、统一颜色、统一标识,配有语音报站系统等设备、设施。
(三)站点布设。
以现有城市客运站为起讫点,途中按照距离适度、运行快捷、安全停靠、方便群众的原则在沿线工业园区、农业设施基地、村镇、学校、集贸市场布设停靠站点。
(四)安全及市场监督管理。
城际公交的安全管理和市场监管执行班线客运管理规定。车辆按座位数载客,安装gps,实行全程实时动态监管。公安交管部门要加强路面监督管理,保证城际公交运营线路交通秩序良好,不超员、不超速,依法严厉打击非法经营行为,保障合法经营者正当权益,保障良好的运输市场秩序。
(五)运行模式。
1.实行定线路运行、定时发车、定站停靠、限时到达。
2.实行循环发班。
3.固定首末班时间和发车间隔时间。
4.实行统一进站、统一调度、统一安检,统一服务标准运行制度。
(六)运价规则。
城际公交实行市场定价原则,经营者根据运输成本、合理利润等因素确定运输价格,并报物价部门备案。
五、组织领导
沿黄城市带城际公交试点工作在自治区政府领导下,由交通运输厅组织实施,各级运管部门具体落实,相关市、县(区)政府和部门要加强领导,通力协作,密切配合,确保试点工作顺利进行。
第二篇:武黄城际铁路将于5月份开通 全线设10个车站
武黄城际铁路将于5月份开通全线设10个车站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10日 10:46 来源:楚天时报
2月9日在黄石市举行的《推进黄石新型城镇化、特色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上,湖北省联合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红云透露,武汉至黄石城际铁路将于今年5月份开通。
武汉至黄石城际铁路是省联投集团的重点投资项目,2009年9月1日开工,按铁道部、湖北省批复项目工期28个月;建设过程中不断有开通时间传出,但均未如愿。今年1月中旬在武汉召开的省两会上,省长王国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4年“确保武汉至鄂州、黄石、黄冈的城际铁路投入运营。”
据了解,武汉至黄石城际铁路,自武汉枢纽武汉站引出,途径武汉东湖高新开发区、洪山区九峰乡、鄂州市葛店经济开发区、华容区、鄂城区、花湖经济开发区、黄石市黄金山开发区,至于大冶北站,正线全长97公里。全线设10个车站,分别是南湖东、流芳、花山、葛店南、华容南、鄂州(城际场)、鄂州东、花湖、黄石北、大冶北,其中大冶北为办理列车始发终到车站。铁路等级是客运专线,双线,设计速度200公里/小时及以上。
第三篇:宁夏沿黄城市带发展战略研讨和规划审查论证会在银川举
宁夏沿黄城市带发展战略研讨和规划审查论证会在银川举行
中广网银川10月17日消息(记者廉军、杨勇)宁夏沿黄城市带发展战略研讨和规划审查论证会今天上午在银川市举行,来自国内8位城市规划方面的权威专家对宁夏沿黄城市带的发展规划进行了研讨和审查。
宁夏回族自治区副主席李锐致辞 城市群(带)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宁夏沿黄河分布的银川、石嘴山、吴忠、中卫、平罗、青铜峡、灵武、贺兰、永宁、中宁10个城市,以43%的国土面积集中了全区57%的人口、80%的城镇和90%的城镇人口,创造了全区90%以上的GDP和财政收入,已初具城市带的雏形。从今年1月起,宁夏全面开展了沿黄城市带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目前,规划编制工作初步完成。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司长唐凯讲话
规划提出要将沿黄城市带打造成为“黄河金岸,塞上明珠”,即具有宁夏特色的精品城市带;宁夏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北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示范基地,西部大开发新的经济增长极;全国十大新天府,中国面向穆斯林国家的经济文化中心。
著名经济学家、教授 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学会副理事长管益忻作研讨发言
宁夏沿黄城市带发展战略初步计划在2008年到2010年三年中开展十项同城化工作,主要包括打造以银川为中心,辐射带动石嘴山、吴忠的“一小时经济圈”,实现城市带内小组团式、圈与圈之间紧密联系的同城化发展模式;组织实施宁东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和石嘴山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启动第二批30户循环经济试点;2008年年底前要先开通中宁至中卫、青铜峡至吴忠、灵武至银川段以及石嘴山境内的滨河大道,开工建设永宁至银川段滨河大道,2009年实现全线贯通。2008年年底优先开通银川至吴忠、银川至石嘴山城际公交。2009年上半年开通银川至宁东基地和吴忠至宁东基地城际公交。2009年,依托滨河大道,统一规划建设沿黄滨河特色景区,开通沿黄旅游专线,打造沿黄观景长廊;2009年底前,在区号不做调整情况下,在银川、石嘴山、吴忠、中卫实行统一的通讯资费标准,降低或取消手机漫游费和固定电话长途费;在邮政编码不做调整的情况下,统一四市邮政资费,推行当日送达邮政服务。2010年实现银川、吴忠、石嘴山三市“同号同价”。此外,还将于2010年,启动实施银川、石嘴山、吴忠、中卫四市试行公积金贷款购房“同城化”工作;出台沿黄城市带内高校教师跨地区授课政策;研究制定银川、石嘴山、吴忠、中卫四城市之间跨地区流动人员养老保险和其他保险关系的转移和接续办法,逐步统一四城市社会保障投保资金标准;研究异地提取养老金、异地就医结算等相关事务,在2009年实行社保医保“一卡通”。
宁夏回族自治区建设厅厅长刘慧芳汇报宁夏沿黄城市带基本情况和发展思路
在今天的研讨和规划审查论证会上,专家们对宁夏沿黄城市带的发展规划进行了深入研讨。著名经济学家、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管益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干峙等专家在宁夏沿黄城市带的发展、规划等方面都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据了解,根据本次会议审查意见,《宁夏沿黄城市带发展初步规划》将进行再修改完善,并于11月底正式提交规划成果。
第四篇:加强组织协调强化督促检查加快推进沿黄城市带建设奋力打造(共)
加强组织协调强化督促检查加快推进沿黄城市带建设奋力打造“黄河金岸”
刘慧芳: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代表自治区沿黄城市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就前一阶段沿黄城市带建设整体进展情况作一简要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前一阶段工作进展情况
4月9日沿黄城市带建设启动大会后,自治区人民政府及时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沿黄城市带发展的实施方案(2009—2012)》,安排部署了2009年重点工作,全面启动实施了沿黄城市带建设。自治区党委陈建国书记、王正伟主席及其他领导先后多次对沿黄城市带建设进行了视察和深入调研,进一步丰富了沿黄城市带建设的内涵,确定了重点突破口,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自治区沿黄城市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认真履行职责,加强组织协调,强化督促检查,及时反映工作动态,宣传推广各地各部门的好经验好做法,促使沿黄城市带建设开局良好,进展顺利。自治区各有关部门、沿黄各市县认真贯彻《沿黄城市带发展规划》,按照《沿黄城市带发展实施方案》要求,牢固树立“沿黄城市一盘棋”的思想,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掀起了沿黄城市带建设的高潮。滨河大道建设快速推进,景观绿化效果显著,标志性工程建设启动,同城化建设有了实质性进展,区域经济发展加快,沿黄城市带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夯实基础,滨河大道建设快速推进
以打造生命保障线、抢险交通线为目的,统筹防洪、交通、旅游、生态、土地开发和城乡发展等要求,进一步优化建设方案,加强建设管理,强化质量检测,全面推进滨河大道建设。截至目前,已建成滨河大道170公里,二期工程建设累计完成土方开挖321万立方米,土方填筑1990万立方米,占计划的80%。累计完成投资10.6亿元,占计划总投资的60%。吴忠市、青铜峡市、灵武市领导重视,措施有力,建设速度快,路基工程已全部完成,计划7月底前开始铺油,9月底建成通车。石嘴山市、银川市9月底可完成路基工程,年内实现滨河大道全线贯通。
(二)突出特色,加快建设沿黄景观长廊
一是精心打造标志性建筑。依据沿黄各城市功能定位,以规划为龙头,以水系为主线,突出地域、民族和历史文化特色,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重点打造了一批标志性特色建筑,提升了城市品位,营造了良好环境,延续了“塞上江南”、“全国十大新天府”的美誉。目前,中卫黄河古镇,中宁枸杞博物馆,青铜峡黄河楼、滨河新村,灵武黄河书院、枣博园,永宁世界穆斯林城,沿黄特色小城镇已开工建设。青铜峡黄河大峡谷、黄河圣坛、水工博物馆,银川黄河小镇已完成规划设计。银川黄河湿地旅游休闲娱乐城,石嘴山水城,平罗天河湾主题公园、永乐古镇,吴忠穆民人家、乡村游、黄河古镇,中卫黄河文化城、黄河渔村正在规划中。二是大力实施生态绿化景观建设。抓住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对建成的滨河大道两侧进行绿化美化,开发治理黄河湖泊湿地,打造绿色景观长廊。今年,沿黄10个城市共在黄河两岸栽植各种树木4100多万棵,新增生态绿地9.8万亩,绿化滨河大道120多公里,新增水面5万多亩。吴忠市和青铜峡市深入推进相向发展,做足做活“水”、“绿”、“特”三篇文章,在滨河大道两侧实施了黄河金岸生态防护林、湖泊湿地恢复保护工程建设,绿化滨河大道50多公里,新增防护林景观绿地6000多亩。银川市全面启动了黄河金岸生态防护林建设项目,开工建设黄河大桥湿地生态公园、贺兰县金马河湿地生态公园和沙枣林等。中卫市突出生态旅游和交通枢纽的城市定位,组织实施了应里湖、腾格里湿地生态工程,新增水面1万多亩,建设生态绿地2.5万亩。惠农区结合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实施了独具特色的“七彩园”绿化工程,为黄河金岸增添了一条亮丽的绿色景观。三是规划建设一批沿黄特色小城镇和滨河新村。按照《沿黄城市带发展规划》的要求,对我区《小城镇规划》和《“塞上农民新居”三年建设规划》进行调整,结合产业发展和农村危房改造,将分散的村庄适度向黄河边集中,沿黄河两岸高标准、高起点、高品位地规划建设了中卫黄河第一村、吴忠黄河人家、青铜峡黄河新村、灵武滨河新村、银川黄河渔村、金凤区轻型钢结构抗震示范村等一批各具特色的新农居,把新农居建设与产业发展、旅游商贸结合起来,统筹城乡发展,打造黄河金岸新风貌。对沿黄8个小城镇进行特色改造,以沿黄城市带建设全面带动小城镇和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三)优化布局,优势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沿黄城市带建设启动大会后,沿黄各城市、自治区各有关部门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要求,抢抓机遇,积极争取国家政策资金支持,加快优化特色产业发展,一大批投资规模大、产业链条长、附加值高的重点项目启动建设。据统计,4月9日以来,沿黄10个城市新开工项目400多个,投资80多亿元。自治区经信委组织力量,对沿黄城市16个重点产业园区进行了调研,就园区产业发展、入园标准制定了相关政策和办法。宁东煤化工基地、沿黄城市重点产业项目区建设速度加快,一批新项目投产运行,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产业特色明显。在应对金融危机、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中取得了明显成效。
(四)统筹规划,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
以提升沿黄城市带发展建设和对外开放水平为重点,组织实施了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融会贯通“三纵九横”骨干路网,打通对外运输通道,形成方便、快捷、高效的交通运输网络,努力构建内陆开放型经济新格局。截至目前,盐中、滚泉到红寺堡、石嘴山至银川等高速公路全面开工建设,吴忠黄河大桥建设进展顺利。太中银铁路宁夏段开始铺轨;银川火车站改扩建工程设计方案已经国家铁道部批准,进入全面施工阶段;包兰铁路复线银川至惠农段及石嘴山火车站、惠农火车站迁建、改建工程正式通过铁道部专家评审,9月份有望全面开工建设。银川机场老航站楼改造工程进展顺利,年内可投入使用。银川陆港物流中心已开通,宁夏灵武国际空港物流中心综合楼工程实现封顶,中卫迎水桥物流园区开工前期工作准备就绪,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
(五)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全面推进
大力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公共服务覆盖面,切实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今年,新开工建设污水处理厂10座,垃圾无害化处理场6个,已完成投资1.5亿元,占计划的35%。年内可实现县县都有污水处理厂的目标。加大城市建设投入,一大批城市地标性工程和社会事业项目加快实施,城市品位形象有了新的提升。自治区职业教育园区一期工程预计9月底前投入使用,银川市特色街区风貌改造,石嘴山市科技馆、博物馆、规划展示馆,吴忠市“两馆一中心一广场”、职业教育基地,中卫市文体娱乐馆、体育馆、博物馆,青铜峡人民医院迁建和中宁人民医院扩建工程等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加快推进民生工程建设,目前全区已开工建设廉租住房项目32个,完成投资4.43亿元;开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100万平方米;开工新建“塞上农民新居”新村15个,综合整治旧村137个,改造农村危房16456户,已建成5698户,部分群众已住进新居。在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农村住房建设上,严格执行抗震设防标准,示范推广抗震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结构体系,确定了15个抗震农居示范点,建设轻钢结构抗震农居500多户,提高农村住房安全标准,改善城乡群众居住条件。
(六)一体发展,沿黄城市同城化步伐加快
按照打造以银川为中心的“一小时经济圈”,以四个地级市为次中心的“半小时通勤圈”的要求,统筹规划,协调发展,重点在交通、旅游、通信、邮政、金融、教育和社保医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加快实施同城化,降低发展成本,拓宽发展空间,为城市带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便利,推进沿黄城市一体化发展。目前,自治区交通运输部门研究制定了《开通沿黄城市带城际公交实施方案》;通信管理部门开展了沿黄城市带电信同网、同号、同费一体化的规划设计;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制定下发了《关于全区住房公积金异地购房贷款实施意见》;教育部门正在研究“各学校之间相互开放图书馆、科技馆、实验室等教育基础设施”和“沿黄城市带内高校教师跨校跨地区授课”政策。银川市开展了城市公交“一卡通”研究工作,召开了听证会,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广大民众意见的基础上,已在全市推广试行公交“一卡通”。
(七)科学定位,十大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启动
按照《沿黄城市带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石嘴山、吴忠、中卫、灵武、平罗等市县启动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其中,灵武市已完成规划大纲,并通过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技术审查,目前正在编制正式成果。自治区国土资源局已着手组织修编《沿黄各市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委正在组织编制《沿黄城市带工业园区建设规划》、《沿黄城市带信息化建设规划》和《沿黄城市带产业发展规划》;交通运输厅、环保厅、林业局、水利厅分别组织开展了《沿黄城市带公路交通规划》、《沿黄城市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沿黄城市带区域水资源利用规划》,自治区旅游局已完成了《沿黄城市带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近日组织评审;教育厅、文化厅、科技厅、卫生厅、体育局联合开展了《沿黄城市带科教文卫发展规划》前期研究,与《沿黄城市带发展规划》全面对接,把沿黄城市带发展的宏伟蓝图落实到空间布局上,落实到具体项目上。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要加强协调,做好服务。认真履行沿黄城市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加强组织协调,强化督促检查,及时掌握情况,发现问题,研究提出有关政策措施,全力推进沿黄城市带建设,奋力打造黄河金岸。加快推进滨河大道建设步伐,力争9月15日前全部完成路基工程建设任务,实现滨河大道全线贯通。同时,加强滨河大道景观设计,强化生态景观工程布局整体性、功能多样性、水资源节约性,融防护、生态、文化、旅游功能于一体,以生态环境建设为突破口,推进区域经济发展。
二要突出特色,打造标志性工程。沿黄城市建设离不开项目的带动。下半年,我们重点抓好标志性工程建设,打造特色建筑。加强标志性工程的前期工作。按照“在建项目要抓进度,新建项目要抓开工,规划项目要抓落实”的原则,加快推进中宁枸杞博物园、青铜峡黄河楼、灵武黄河书院、枣博园和黄河新村建设步伐;力促青铜峡黄河圣坛、水工博物馆,银川黄河古镇、特色小城镇等工程下半年开工建设;高起点、高标准完成中卫黄河文化城、吴忠中国穆斯林食品用品城、民族文化村和石嘴山水城、黄河渔村、塞上人家、电影展示城等项目的规划设计,为明年开工建设打好基础。
三要加强督查,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全面、准确掌握沿黄城市带工程建设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及时向沿黄城市带领导小组汇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整体推进沿黄城市带建设。要加强现场督查,对领导重视、组织得力、措施实、成效好的市县给予表扬,对进度缓慢、落实不到位的给予通报批评,并实行重点督查和跟踪督导,确保今年各项任务按期完成。
四要示范带动,强力推进同城化。以沿黄城市带的核心地区,即银川—吴忠—宁东同城化为先导,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提升银川辐射带动功能,以局部同城化促进整个沿黄城市带一体化发展。8月份启动实施全区住房公积金异地购房贷款同城化,力争年底前开通银川—石嘴山、银川—吴忠、银川—宁东、宁东—吴忠的城际公交,开展医保社保“一卡通”试点工作。
五要科学规划,健全完善发展机制。牢固树立“沿黄城市一盘棋”、“一张蓝图管到底”的思想,按照《沿黄城市带发展规划》要求和城市定位,高标准、高起点编制完成沿黄10个市县的城市总体规划和10大专业规划,深化细化沿黄城市带发展目标和任务。建立完善沿黄城市带(群)联席会议制度,严格执行《沿黄城市带发展实施方案》,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突破区划束缚,打破地区壁垒,消除部门限制,加强地区合作,促进各项要素合理流动与优化组合,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第五篇:试点城市方案(第二次集中)
缓解能源供需矛盾
实现经济绿色增长
——电力需求侧试点城市建设方案
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措施,是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电力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颁布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有效缓解“十二五”期间严峻的能源供需矛盾,建议创新管理思路,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城市建设模式的试点,实现城市绿色发展,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步发展。
一、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城市试点的重要意义
电力需求侧管理是以政府为主导,综合运用法律、政策、技术、经济和行政手段,统筹协调电力资源配置的综合用电管理活动。通过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可以缓解能源供需矛盾,提高电能利用效率,实现有保有限,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随着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我国快速增长的电力供给已赶不上更快增长的电力需求,迎峰度夏(冬)期间,部分地区仍出现时段性电力供不应求。截止2010年底,我国电力装机容量已经到达9.6亿万千瓦,但是由于存在峰谷差,在高峰电力相当短缺的同时,低谷时段有近1/3的机组闲置,据初步统计分析,全国
全面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城市能源管理水平,推动城市电能管理信息化、服务专业化、市场产业化,实现科学用电、节约用电和有序用电,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绿色增长动力。
(二)基本原则。
试点城市以地级市为主,具有区域代表性;城市经济发展受到资源能源和环境保护的约束;城市工业基础较扎实,产业转型升级动力较强;管理者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善于抓住机遇;原则上年用电量在200亿千瓦时以上,“十一五”期间年均用电增速10%以上;能源管理和电力需求侧管理基础较好;试点具备示范作用,且可复制、易推广;或可选择特大型城市用电较为集中的工商业园区开展局部试点,逐步推进。力争“十二五”期间建设20个城市或园区试点,目标完成5个。
(三)试点目标。
1、缓解电力供需矛盾。优化用电方式,有效削减城市尖峰用电负荷,相当于少建X×30万千瓦容量燃煤机组。
2、优化工业用电结构。建设能效电厂X万千瓦,促进电力资源配置向高技术、高附加值、高效率工业领域倾斜,使城市工业用电增速和工业总产值增速的差值比上年低0.5个百分点。(弹性系数)
3、实现电能管理信息化。构建城市公共电能服务平台,建设用电实时监测网络,统筹协调电力资源合理配置。
技术手段有效开展有序用电,强化负荷管理,规范工作流程,组织各行业单位实现避峰、错峰。探索运用市场经济手段,采用财政资金补贴,积极组织用户开展电力需求响应项目,向用户购买高峰时段的电力需求;尝试利用价格杠杆吸引用户主动参与尖峰负荷调节,削减城市最高用电负荷。通过有效削减尖峰需求,可以相当于少建X*30万千瓦机组,缓解电力供应压力,提高电力设备利用率。
(三)打造城市低碳示范园区。选取有代表性的工商业园区,充分发挥产业聚集和住宅的关联效应,形成工商业、办公、居住等和谐发展的低碳示范园区。按照低碳经济模式规划、建设和改造园区,对园区内工商业企业和住宅提出资源综合利用和污染物排放要求,设计区域能源整体供应解决方案,推广冷热电三联供和智能用电系统,集中协调能源供应。将电力、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等资源纳入能源统一规划分析,建立能源高效利用体系,统筹能源供应和能源消费,使能源消费向清洁能源倾斜,引入低碳产业,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建设智能用电双向互动平台,实现主要用户全覆盖,通过智能用电专家系统对终端用电信息的采集、挖掘、分析,可以提供完整的园区有序用电及终端用户电能管理优化方案,全面提升园区内企业电能管理水平和电能利用效率,在保障工业集中区电力正常供应的基础上,确保工业园区最
量管理、成本管理、设备状态管理延伸,彰显技术管理优势,直接或间接地提高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六)建立城市公共电能服务平台。城市公共电能服务平台是政府管理与市场运作的创新举措,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在江苏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应用。该平台运用现代通信技术与物联网技术,通过安装监测仪器,采集用电数据,开展分析诊断,为用户提供电能管理整套解决方案,也为政府提供能源监测和调控工具。政府主导是推动平台建设的关键,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公信力和信息优势,积极引导全社会实现资源融合。尽快制定出台推进电能服务产业化的激励政策;积极组织优秀电能服务企业开展城市“公共电能服务平台”推广活动;引入任务倒逼机制,明确平台建设进度时间表,层层落实责任。确保通过两年时间在试点城市建立完善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体系。到2011年末,在前50位的高耗能企业中实现平台应用全覆盖。到2012年末,平台应用能够辐射所有行业领域。“十二五”期间逐年建成可复制、易推广的示范项目共50个,今年建成10个。力争到“十二五”末期公共电能服务平台的应用面达到试点城市全社会用电量的60%。
(七)培育电能服务外包产业。电能服务外包是一个新型的外包服务业,具有服务技能强、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产品
(二)明确目标责任。
试点城市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相关部门责任和分工,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试点城市经济运行主管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履行好组织、协调、管理、监督的职责,加大工作力度,落实试点目标任务;会同有关部门编制试点实施方案并组织专家反复论证;建立试点工作进展情况阶段性检查、监督制度;及时进行总结经验,组织评估,择优推广。
(三)调动各方资源。
电力需求侧管理城市试点是一项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参与的综合性工作,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工作职责,为试点工作创造良好局面。规划部门要将试点工作纳入城市整体规划,在制定和实施投资计划时,应将与试点工作相关的项目列入投资重点;财税部门要加大对试点方案中项目资金的支持力度并优先拨付,对符合国家政策的项目和企业按有关规定予以税收优惠;工商业园区有结合自身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具体试点项目工作方案,组织实施并及时报告进展情况;电网企业、参加试点的单位要切实加强能源基础管理工作,按照要求积极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和落实。
(4)开展宣传培训。
各地要以电力需求侧管理试点城市为契机,展开形式多样、点面结合的宣传培训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报刊等各种新闻媒体,充分发挥电子显示屏、公众广播、手机短信等
服务、第三方测评和能效管理平台等方面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开展城市试点工作,并加强与社会专业能源服务机构在用户能效信息系统建设方面的合作,提升试点城市能效管理水平。合作取得的节能量和成果可以视同电网企业的成果,计入《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考核节能量指标。
(三)设立城市绿色发展公益基金。建立基金以推动能源可持续发展,是众多国家的成功经验,是来源于能源、又用于能源的政策性资金。公益基金易于体现政府的意志,有利于实现与市场手段的结合。建议试点城市对电费中城市建设附加中的10%以及差别电价、惩罚电价等收入纳入专项,征收期暂定5年,设立绿色发展公益基金。由政府职能机构管理,基金使用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使全社会和人民受益。基金主要用于电力需求侧管理技术进步和项目推广应用的补贴,支持能源服务业的发展,促进电力需求侧管理可持续的市场化的建立和发展。
(四)改善金融保险服务。在试点城市中积极探索金融保险业支持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工作模式。加大银行信贷支持力度,逐步实现信贷资金向电能服务业及其应用产业的倾斜;支持引导民间和境外资本进入DSM领域, 鼓励建立DSM风投机制,拓宽能效项目融资渠道;加强贷款项目的监督检查,将资金使用情况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