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开选拔干部理论考试热门简答题及答案(二)
公开选拔干部理论考试热门简答题及答案
(二)1、怎样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答: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着重从以下五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加强教育引导,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二是营造舆论强势,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贯穿到各级各类媒体传播之中;三是坚持以文化人,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要求渗透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之中;四是注重实践养成,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要求融入到日常工作生活之中;五是强化机制保障,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要求体现到制度设计、政策法规制定和社会管理之中。
2、为什么要强调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答:党章修正案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命题写入党的建设总要求之中,强调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原则要求,反映了新时期党的建设工作的新特点,对党的建设具有全局和长远的指导意义。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时代的要求,有效服务党的伟大事业的需要,有效解决党的建设新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重要经验。
3、为什么党的建设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
答: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是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和根本思路,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指明了努力方向,提出了检验标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高度重视执政能力建设问题。胡锦涛同志强调,我们党是执政党,党的各方面建设,最终都要体现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上来。党的十六大明确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作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全面部署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各方面工作。可以说,党执政后的全部实践活动,都是围绕着执政展开,都是围绕着提高执政水平、完成执政使命来进行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党的建设各个方面。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党的先进性是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依据,是党赢得人民信赖和拥护的根本条件。党的建设的一切活动,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保持党的先进性;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归根到底要靠自身理论、路线、纲领、政策和实践的先进性;抓住了先进性建设,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根本,抓住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
4、为什么强调要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
答: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必须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这对于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大意义。各级领导班子是党执政活动的组织者、执政使命的践行者。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必须全面提高各级领导班子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领导班子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等各方面建设,都要围绕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来进行,都要体现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上来。全面提高领导班子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5、党章修正案对科学发展观是如何如何阐述的?
答:第一,党章修正案是紧密联系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实践进程和新的历史起点来阐述科学发展观产生的历史背景的。阐明了科学发展观是在这个过程中根据新的发展要求、集中全党智慧提出来的。同时,还把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贯彻,同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及新的历史起点、新的发展要求联系起来,揭示了科学发展观产生的历史背景;第二,党章修正案对科学发展观作出了科学定位。党章修正案强调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这种继承性和发展性,最主要的,体现在继承和发展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正是在对这些重要思想既承前继往又与时俱进的基础上,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党章修正案强调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6、党章修正案增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大意义何在?
答:其重大意义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可以帮助全党同志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第二,可以帮助全党同志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第三,可以激励全党同志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广阔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7、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的内容写进党章有何重大意义?
答:第一,有助于全面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第二,有助于正确应对各种挑战和风险,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第三,有助于整体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8、党章修正案突出强调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有什么重大意义?
答:党章修正案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命题写入党的建设总要求之中,强调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原则要求,反映了新时期党的建设工作的新特点,对党的建设具有全局和长远的指导意义。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时代的要求,是有效服务党的伟大事业的需要,是有效解决党的建设新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重要经验。
9、怎样理解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答: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范畴之一。马克思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不同领域和层面,深刻论述过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马
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必须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了关于发展问题系统而丰富的思想。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10、怎样理解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答: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的集中体现,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科学发展观强调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充分依靠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发展的主体和基本力量,同时又把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思想,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的理论。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推动物质文明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科学发展观强调协调发展,特别是促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社会之间协调发展,努力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体现并丰富发展了事物之间普遍联系、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体现了科学的自然观,是关于人与客观世界之间关系的基本观点。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我们提出“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是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重要战略方针,是党和国家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基本政策取向和行为导向。在每一个“统筹”中,都有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措施。真正做到这“五个统筹”,最大限度地兼顾各个方面,其结果必然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社会和谐,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因此可以说,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途径和一般方法。
总之,科学发展观是包含了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途径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关于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可以说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二篇:公开选拔干部理论考试热门简答题及答案(四)
公开选拔干部理论考试热门简答题及答案
(四)1、建设创新型国家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2、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是什么?
答: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3、如何走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
答: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核心就是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快组织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切实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要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激发创新活力,增强创新动力,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在关键领域和若干科技发展前沿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和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努力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有四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5、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是什么?
答: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必然要
求,是我们凝聚和统一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思想的有力武器。只有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抓住社会主义价值需要、价值创造、价值实现的关键,才能在和谐文化建设中突出重点、抓住根本,保证正确的方向。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答: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些都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想根基,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动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割裂它们之间的联系,忽视任何一方面的建设,都是十分有害的。、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答:社会主义社会最核心价值就是要使得创造财富的人享有财富,从而从根本上结束 自有人类社会以来财富的创造与财富的占有之间的分离。从劳动出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强调民主、自由与平等是劳动者的民主、自由与平等,因而是大众的民主、大众的自 由与大众的平等。但是,这种核心价值并不否定个体自主与独立的意义,相反,强调这个个 体自主与独立应该充分落实于创造财富的劳动者身上。
8、为什么说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答: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关于发展的科学理论,必须依靠求真务实的作风来贯彻落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关键在党,关键在党的领导干部,领导干部的作风问题解决不好,科学发展观就很难贯彻落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改进领导干部的作风,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 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才能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有力的保障;要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建设,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坚持重实际、说实话、干实事、求实效,以深入、扎实、细致的工作把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要密切联系群众,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坚持调查研究,克服主观主义;要狠 抓工作落实,反对工作飘浮;要着眼全局,反对工作片面性。
9、为什么说加强领导干部阼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答: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一种安定、有序、祥和的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各级领导干部的良好作风,本身就是凝聚人心、强基固本、促进和谐的巨大力量。只有大力加强作风建设,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能力,才能履好职尽好责,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领导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10、为什么说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答: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性的建设,先进性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其基本要求之一就是坚持“两个务必”(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领导干部的作风优良与否,是衡量一个执政党是否具有较强执政能力、能否永葆先进性的重要标志。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必须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发挥表率作用。认真解决理想信念、廉洁从政、求真务实、联系群众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良好的作风带动素质能力的提高,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
11、为什么说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做好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工作的必然要求?
答: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反腐倡廉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大任务,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促进社会和谐的紧迫任务。廉洁奉公,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其人格修养的核心,更是其能力建设的基本内容。党的性质和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了我们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决定了我们反腐倡廉的责任要求。领导干部要深入开展党风建设,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利益观、地位观,自觉做到为民、务实、清廉,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从某种意义上讲,作风就是旗帜,作风就是战斗力,作风就是领导干部的生命。执政党的作风,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深入、持久地抓好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突出思想作风建设,不断增强领导干部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12、建立健全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性是什么?
答: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党中央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在科学判断形势的基础上,为做好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必然要求,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根本举措,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新形势下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重大战略决策。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加强制度建设,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根本举措。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执政能力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迫切需要。只有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才能实现党内和谐,才能以党内和谐带动社会和谐;党才能始终得到最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才能永葆先进性,才能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13、如何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答:加强马克思主义直到思想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巩固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激发各族人民建设的热情和活力。深入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和以
文明县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为主的精神文明“三大创建”活动,抓好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进家庭活动,推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社会主义新风尚。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道德建设水平。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移风易俗,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三篇:2014台州公开选拔干部考试备考面试习题二
2014台州公开选拔干部考试备考面试习题二
问题:古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你认为领导者应如何对待犯过错误的下属?
【答案要点】
任何人都难免会犯错误,从来没有过失的人是找不到的。因此,每一位领导者都面临着
如何对待犯过错误的下属的问题。它是衡量一位领导者会不会用人、会不会教育人、会不会
调动人的积极性的重要标志。
(1)要对下属所犯错误作具体分析;
(2)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
(3)对犯错误的人要肯定其价值;
(4)对犯错误的人要尊重和信任,要帮助引导;
(5)对犯错误的人要宽容,要放手使用。
第四篇:体育理论考试答案(简答题部分)范文
体育理论考试简答题的参考答案(自己择要点选取)
1、如何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答:1.加强思想教育2.合理安排教学、训练和比赛3.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4.认真做好准备活动5.加强易伤部位的训练6.加强保护和自我保护
7.加强保健指导 8.要认真做好场地、器材和个人防护用具的管理和安全卫生检查。
第二种答案:
1.训练方法要合理。要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和运动技术,科学地增加运动量。对于不同性别、年龄、水平及健康状况的人,训练时在运动量的安排上应因人而异、循序渐进。
2.准备活动要充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不少运动伤是由于准备活动不足造成的。因此,在训练前做好准备活动十分必要。
3.注意间隔放松。在训练中,每组练习后为了更快地消除肌肉疲劳,防止由于局部负担过重而出现的运动伤,组与组之间的间隔放松非常重要。
4.防止局部负担过重。训练中运动量过分集中,会造成机体局部负担且过重而引起运动伤。
5.加强易伤部位肌肉力量练习。
除上述几条以外,搞好医务监督,遵守训练原则,加强保护,注意选择好训练场地,也是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内容。
2、谈如何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
答:
(一)1、锻炼时要把握好运动的量。
2、注意动作速度。
3、控制好练习次数。
(二)体育锻炼应该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1、循序渐进原则:要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由
简到繁,逐渐进行。
2、全面发展原则。
3、区别对待原则:根据每个锻炼者的年龄、性别、爱好、身体条件、锻炼基础等不同情况做到区别对待。
4、经常性
原则。
5、安全性原则。
(三)体育锻炼还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做必要的热身。
2、做必要的伸展运动。
3、做必要的水分补充。
4、运动最后需要必要“冷却”。
3、“健康就是没有疾病”说法对吗?为什么?
答: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因为健康的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所以这句话是不全面的。
4、常见的运动性疲劳的消除方法有哪些?
答:
1、睡眠
睡眠是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的好方式。睡眠时大脑皮层 的兴奋过程降低,体内分解代谢处于最低水平,而合成代谢过程则相对较高,有利于体内能量的蓄积。成年运动员在平时训练期间,每天应有8一9小时的睡眠。
2、温水浴
训练后进行温水淋浴是最简单易行的消除疲劳方法。
3、按摩
按摩是消除疲劳的重要手段。
4、吸氧
5、营养
运动中各种营养物质消耗增加,运动后及时补充,有助于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糖、维生素
C、维生素B、水等,均应得到足够的补充
6、药物
为了尽快消除疲劳,可适当应用一些药物。
7、心理恢复
是通过调节大脑皮层的机能达到消除疲劳的目的,气功、意念、放松练习等都属于此类。
5、结合生活实际,谈大学生如何进行科学减肥?
答
1、运动减肥,减肥的同时,还能提高心肺功能,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是健康、有效的减肥方式。
2、腹部按摩减肥,腹部按摩减肥手法常用二指叠按法及波浪式推压法,通常选取关元穴、天枢穴及中皖穴。
3、药物减肥,比较快速的减肥方式,无需节食,服用方便。
6、具体分析自身《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情况,哪方面的健康素质指标有所差距。
7、结合自身体验,阐述体育对人的身体、意志品质、公共关系及团队凝聚力的作用。答:人们在进行体育运动时,特别是在运动训练过程中,要克服许多由体育运动产生的特有的身体困难,体验到很多在正常条件下不可能获得的身体感受。这也是人们在从事其他活动过程中很难体会得到的身体感受。它对一个人的内在意志品质具有特殊地培养和陶冶作用。强筋骨、强意志、调感情是体育的特殊功效,可以起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作用。体育的这些功能对青少年的意志品质的培养作用尤为重要。体育有利于人的“社会化”。竞赛是体育运动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体育竞赛能有效地培养人们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没有强烈地取胜欲望和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在体育竞赛中不可能取得胜利。人类现实社会是一个充满着激烈竞争的场所,需要团结和协作精神。体育竞赛,特别是在集体项目的竞赛过程中,要想取得胜利,既要有力争胜利的顽强竞争意识,又要懂得与同伴和队友的团结协作,才可能达到目的。而体育的这种“模拟社会”的功能,是体育运动所独有的。
8、结合自己体验,谈体能、体育锻炼、疾病之间的联系。
答:体育锻炼是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最积极、最有效的方法。经常参加科学的体育锻炼,能
全面增进人体健康,预防心血管疾病和肥胖;提高消化系统的功能;改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的功能,使人精力充沛地完成各项工作和任务,最终达到人类延年益寿的目的。体育锻炼的最大作用是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
9、从现代健康的角度,谈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答:
一、体育锻炼可使人体健康发展
1、促使人体健康发展
2、可使人体功能得到充分发展
二、体育锻炼可促使人的心理健康发展
1、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2、调节人的情绪,提高人的精神
三、体育锻炼可提高人适应社会的能力
1、提高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
2、促进社会交往和增进友谊
“健康”是体育的终极目的。在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学中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已经
确立,培养学生终生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以达到培养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目的。
10、试述有氧运动及其锻炼特点。
1)大肌肉的全身运动 运动时参与的肌肉群愈多愈好,如果是局部的小肌肉群运动,容易引起局部疲劳,是运动中断不能持久,同时,还不易造成足够的氧气消耗量,因而很难有心肺循环系统的刺激效果。
2)持续性的运动 时间可以由运动者自己控制,但必须是持续进行。
3)具有节律性的运动。这样的运动,运动强度比较容易控制,如此才可能将运动强度维持赛合适的有氧运动强度的范围内,效果最好,间断性的运动,运动强度变化比较大,效果不太理想。
4)运动强度可以根据个人能力调整的运动.运动强度可以根据个别能力调整的运动 由于个体差异,每个人进行有氧运动时,都应采取适合自己的强度,好的有氧运动应该可以由运动者以合理的强度去实施。比较常见的有氧运动包括快走、慢跑、游泳、骑固定式自行车、跳绳以及有氧舞蹈等,同时,这些运动也是比较受推崇的有氧运动,在改善心肺耐力方面效果显著。
11.简述体育锻炼的原则。
体育锻炼应该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1、循序渐进原则:要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渐进行。
2、全面发展原则。
3、区别对待原则(讲求实效原则):根据每个锻炼者的年龄、性别、爱好、身体条件、锻炼基础等不同情况做到区别对待。
4、经常性原则(持之以恒原则)。
5、安全性原则。
6、自觉积极性原则。
12.运动中和运动后的正确饮水方法是什么?
答:
1、最好的补水时间应该是运动前30分钟左右,因为这个时候补水才能进入人体循环系统,有利于人体的新陈代谢。
2、在进行大强度运动时,中间也可以适量补充水分,但每次的补水量不可过多,否则既不利于吸收,又会使胃部膨胀,影响运动效果。
3、运动中饮水,无论什么季节,水温应控制在15℃~22℃之间,最低不要低于5℃,否则会给身体造成伤害。参与时间较长、消耗能量较大的运动时,可适当地补充含糖量在3%以下的果汁饮料,出汗较多情况下,因为其无机盐的流失量较高,可适当地补充温盐水或含有钠、钾、氯、镁、钙、磷等矿物质的饮料,但尽量不要饮用白开水。
4、无论是在运动中,还是在运动后,过度地饮水或者其它饮料,都是有害的,可能会引发生命危险。
13.为什么饭后不宜立即从事剧烈运动?
答案:
1、饭后立即做剧烈活动,会抑制消化分泌和消化管道的蠕动,同时因为作剧烈活动时,全身骨胳肌肉的血液增加,胃及内脏的血液相对减少,而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和吸收不良,甚至造成慢性消化不良病,所以饭后立刻做剧烈运动是不适宜的。
2、那幺饭后需要隔多少时间才能做运动?经常做运动的健康人,休息半小时至一小时后,就可以做运动,至于不经常活动或体质较弱的人,休息时间要较长一些。有轻微胃病的人,要征求医生的意见后才确定。另外,休息时间与食物的性质也有关系,吃了不易消化的食物,休息时间也需长一些,而且正式的锻炼与剧烈紧张的比赛,最好在饭后一小时半至两小时才可进行。
14.体质测试与评价的意义是什么?
答:、进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意义
《学生体育健康标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中的具体应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目的是为了贯彻落实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精神,促进学生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上好体育课,增强学生的体质和提高健康水平,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通过《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可以使你清楚地了解自己体质与健康的状况,还可帮助你监测自己的体质与健康状况的变化程度。这些都有助于你在新的一年里有的放矢地设定自己的锻炼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锻炼策略,制定切实可行的锻炼计划。
2、评价的意义
测试和评价涉及到身体形态和身体成分、心血管系统功能、肌肉的力量和耐力以及身体的柔韧性这四个方面。测试和评价所涉及的四个方面都与你终生健康的每个特定状况有密切联系,而每一项测试内容又都反映了你身体健康素质的一个或多个要素。
15.简述如何欣赏一场体育比赛。
答:
1、从技术、战术角度观赏体育比赛
2、从人体能力和运动精神的角度来观赏比赛
3、从体育文化的角度来观赏体育比赛
从技术、战术和人体能力的角度来观赏竞技体育比赛可以得到外在美的享受。这主要是体育 比赛处处洋溢着有形的外在美;人们从体育文化的角度来观赏就会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内在美。
16.如何根据个人特点制定运动处方?
(一)根据体育锻炼的“四条原则”,安排计划
1、从实际出发。要根据个人的爱好、兴趣、身体状况、学校、家庭、社
区场所,选择锻炼内容。
2、循序渐进。锻炼过程中要循序渐进, 逐步提高运动负荷、难度。
3、持之以恒。要坚持经常不可间断
4、全面发展。要选择多种多样方法进行身体锻炼。
(二)根据形态、机能、素质现状、确定锻炼内容
如:该同学脂肪多、耐力较差,可确定长距离跑变速跑、跑走交替。
(三)根据掌握运动水平和体育课成绩,确定锻炼内容
如可以考虑体育课的弱项什么进行锻炼,使自己在体育学习中尽快提高。
(四)根据学习生活规律制定锻炼时间
贵在坚持,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要坚持,生命在于运动。
(五)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运动负荷的大或小,都对锻炼起到作用,小了达不到刺激作用,过大会损害身体。
第五篇:党校考试简答题及答案
党校学员学习思考题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主要经历和伟大意义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贡献和基本经验?三大历史任务是什么?
答:历史条件:(1)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壮大。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以及在五四运动中发挥的主力军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提供了阶级基础。(2)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中国出现了一批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他们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初步结合起来,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3)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和活动,进一步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伟大意义:(1)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2)中国共产党与以往任何政党不同,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是新型的、工人阶级的革命政党;(3)它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还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4)它的诞生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贡献:我们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我们建立了独立的和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我们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全国人民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我们实现了国家的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的空前团结。我们锻造了一支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我们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历史任务:
1、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
2、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炎黄子孙的夙愿(反台独)
3、维护世界和平与繁荣,促进人类共同发展和进步(中非合作)
2、什么是政党?政党有哪些主要特点?中国的政党制度是什么?
答:政党:政党是近现代社会中代表一定阶级、阶层和集团的根本利益,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的而组织起来,围绕着国家政权而活动的有纲领、有纪律、有一定成员的政治组织。特点:
1、是阶级组织,它和阶级有紧密的联系
2、组织性。任何政党(尤其是大众党)都具有比较稳定的组织原则、组织纪律、组织结构。
3、目的性。所有政党的共性在于它的存在目的是追求政治权力。政党是围绕着国家政权而活动的政治组织。
4、中介性。政党被其成员和其他人看作是构造公民与政策制定者之间联结的机构。他们存在的目的就是在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建立起事实上的联系。
中国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什么是党章?党章对于政党具有哪些重要作用?十七大党章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党章:党章即党的章程,它是一个政党为实现党的纲领、开展正规活动、规定党内事务所规定的根本法规,是党赖以建立和活动的法规体系的基础,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和规定。
作用:党章在党内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调整党内关系。正确处理好党内关系,是保证党的统一和团结的重要条件。二是指导党的工作。党的工作一刻也少不了法规作为依据。三是严格党的纪律。党章是权责分明、信赏必罚的规范性文件。历史经验证明,有了一部好的党章,并能得以正确施行,对于严格党的纪律是有着重要意义的。四是战胜党内动摇及各种危害分子。党章解决的是关系党的性质和战斗力的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是保证党在政治上、组织上的纯洁性的重要武器。
十七大党章的主要内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
2、科学发展观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内容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
线的内容
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容
6、充实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容
7、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容
4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什么?
答: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使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党章总纲第一段就从不同方面完整科学地表述了党的性质。①揭示了党的阶级基础及其先进性;②提出了党的根本宗旨;②明确了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以及党与其他各个组织的关系。
5、什么是党的根本宗旨?怎样按照先进性的要求忠实实践党的宗旨?
答:根本宗旨: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实践: 要强化公仆意识要培养无私奉献精神要努力办实事办好事
6、什么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涵?
答: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内涵: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毛泽东思想书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的科学总结;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总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者构成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他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发展先进生产力史实现先进文化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前提和基础;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是发展先进社会生产力和保证;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则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目的和归宿。
7.、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答:内涵:
1、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2、坚持以人为本(核心)。
2、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许发展(基本要求)。
3、必须坚持统筹兼顾(根本方法)
8、党的最高纲领是什么?党为什么把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作为自己的最总奋斗目标,怎样理解共产主义的基本含义?为什么说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
答: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
原因:
1、共产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是人类历史上最崇高、最壮丽的事业,是人类最美好、最理想的社会。2社会经过长期发展最终达到的一种高级状态。
3、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含义:一是指共产主义是一科学的理论和思想体系,即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二是指在这种科学思想体系指导下所建立的最合理的社会制度,即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三是指在这种科学思想体系指导下,以建立这种社会制度为目的的实践活动,即共产主义运动。因此,共产主义就是共产主义思想、运动与社会制度的统一。
实现:
1、这是由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2、资本主义不是永恒的、绝对的社会制度
3、社会主义的建立具有合理性和必然性
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基本路线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基本纲领是什么
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10、什么是党的组织制度 党的组织制度是指对党的组织原则、组织机构和组织纪律用党规党法的形式固定下来,并要求所有党的组织和党员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办事的组织规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
它有哪些基本原则
(1)“四个服从”的原则—关于组织纪律的原则
(2)民主选举原则—关于民主得以保障的原则
(3)定期报告原则
(4)相互沟通原则——党的上下级组织关系原则
(5)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原则
(6)禁止个人崇拜原则 ——关于民主与集中在领导与群众关系上的原则
为什么必须坚持党的组织原则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
(1)中国共产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的政党
(2)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运作的马克思主义的政党
(3)党的领袖高度重视民主集中制则。
11、什么是党的纪律
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党组织必须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共产党员必须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它有哪些特征
1、自觉性
2、铁的纪律
3、铁的纪律和自觉的纪律的统一
它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有利于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利于增强党员干部的自我的约束力和控制力,有利于增强党员干部的免疫力和防范力,有利于党员干部自觉遵守国家法律,严格依法办事。
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
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有力武器;
是巩固党与群众密切联系的重要保证;
是维护党员民主权利的保障。
怎样维护和巩固党的纪律
1、认真学习党的纪律,增强纪律观念,明确纪律与自由的关系,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
2、以党纪为准绳,严格要求自己。
3、既要洁身自好,又要敢于斗争。
4、从我做起,防微杜渐。
12、什么是党风 党风是党的无产阶级性质和世界观在党的工作与活动中的表现,是全党包括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个人在政治、思想、组织、工作、生活等方面体现党性原则的一贯的态度和行为。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有那些重要意义
从党的发展历史看,加强作风建设特别是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我们党历经千锤百炼更坚强的重要法宝;
从党所肩负的执政使命看,加强作风建设特别是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我们党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
从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看,加强作风建设特别是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我们党永立不败之地、永受人民拥护的关键所在;
从反腐倡廉的形势和任务看,加强作风建设特别是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我们党保持廉洁性、发展先进性的重要举措。
13、怎样理解党章规定的党员条件
第一,这是我们党从执政党的高度思考党的建设的一个重大成果。
第二,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客观需要。我们党领导人民正在进行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是伟大的、艰巨的和史无前例的。
第三,这反映出我们党对现阶段社会出现的新兴阶层的正确认识。
第四,这是党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与否的标准的重大改变。
第五,这是我们党对党员成分与党的性质关系的重新认识。
第六,这也体现出党的建设同国家法制建设协调发展的理念。怎样理解“中国共产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
第一、中国共产党以中国工人阶级为其阶级基础的,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的产物。
第二、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
第三、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的,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
14、怎么样理解党员义务和权利之间的关系
党员的义务和权利是统一的。党员义务和权利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履行义务是行使权利的前提,行使权利是履行义务的保证。党员要想很好地履行义务,就必须正确地行使权利;同时党员要想充分享有自己的权利,也必须忠诚地履行党员的义务。
党章为什么要规定党员的义务和权利
党章明确而又具体地规定党员的义务和权利作为党员,首先,是要求党员服从党组织要求,发挥党员作用的具体表现;其次,是党员体现其先进性的有效途径;第三,是党员在群众中树立党员形象的需要。
15、入党必须的手续
1、本人向所在单位党支部递交入党申请书
2、接受党组织的培养、教育和考察
3、填写入党志愿书
4、有两名正式党员作介绍人
5、支部大会讨论通过
6、上级党组织审查批准
7、举行入党宣誓
8、再经过预备期的教育、培养、考察,办理转正手续,经过上级党组织批准方可成为正式党员
怎么样以实际行动争取入党
首先,正确认识和把握党员标准。
其次,自觉接受党组织的培养、教育和考察。最后,加强自我修养,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做出实际成绩。
16、正确的入党动机是什么?
为了献身共产主义事业,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而要求入党,才是唯一正确的入党动机。为什么必须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
入党动机正确与否,关系到党的纯洁性和党组织的战斗力。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因此,对于要求入党的人来说,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就是要树立正确的目标即共产主义的理想,要坚定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意志,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怎么样才能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
入党动机属于思想范畴。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的基本要求是:强化五种意识(强化政治意识、、强化表率意识、强化学习意识、强化责任意识、强化奉献意识),加强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主动投身于社会实践,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培养自律意识,提高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自觉性。
18、什么是党性
所谓党性,就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本性,是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
1、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行动指南。
2、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而奋斗终身。
3、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
4、自觉遵守和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和组织纪律。
5、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
6、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为什么必须加强党性修养
1、加强党性修养,是保证中国共产党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需要。
2、加强党性修养,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需要。
3、加强党性修养,也是完成好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的需要。
4、加强党性修养,是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才能与时俱进。
党性修养的基本内容
1、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2、锤炼自身的思想品德,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要不断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与运用。
4、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一是要慎独自律。二是要坚持民主集中制。19.社会主义和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是一个各尽其能并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
2、是一个尊重人民诉求的社会。
3、是一个各得其所的社会。
4、是一个和谐相处的社会。
5、是一个共生共进的社会。
怎样以实际行动为建立和谐社会做贡献
第一提高我们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具有自我发展的意识。具体而言就是要发展自己的道德水准,做一个为社会所欢迎的人
第二,使自己具有自我发展的行动。发展自我单单有意识是不够的,还要有脚踏实地的行动。第三,让自己养成尊重他人的习惯。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被他们尊重,才能构建和谐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