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龙乡执行2009年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指标分析报告

时间:2019-05-12 16:47: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雅龙乡执行2009年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指标分析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雅龙乡执行2009年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指标分析报告》。

第一篇:雅龙乡执行2009年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指标分析报告

雅龙乡执行2009年人口和计划生育

目标管理责任制指标分析报告

2008年10月至2009年9月,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口计生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乡党委、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雅龙为目标,认真贯彻上级文件精神,坚持“四个不动摇”和“三为主”方针,严格按照年度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要求,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乡人口计生各项工作任务得到较好完成。现就我乡2009跨年度各指标完成情况分析如下:

一、约束性指标完成情况。我乡下辖13个行政村366个村民小组和乡直22个单位,共7192户。截止2009年9月30日,全乡总人口30035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5345人,占全乡总人口的17.8%。2008年10月至2009年9月,全乡共出生388人,其中男220人,女168人,性别比为131,符合政策生育348人,符合政策生育率为89.7%,高出责任状指标值3.7个百分点;一孩出生256人,其中男139人,女117人,符合政策生育252人,一孩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8.%;二孩出生122人,其中男73人,女49人,符合政策生育93人,二孩符合政策生育率为76.2%;政策外多孩出生7人,政策外多孩率为1.8%,低于责任状控制指标值0.1个百分点。全乡出生率为12.9%0,低于责任状控制指标1.1个千分点。全乡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104本,其中农村87本,机关 1

单位16本,区间内增加了52本。

二、指导性指标完成情况。全乡累计完成当年长效节育措施344例,其中结扎34例,放环310例,当年长效避孕率为84.1%,高于责任状指标值9.1个百分点;共征收当年社会抚养费8.2万元,当年社会抚养费征收率为13%,低于责任状指标值12个百分点。

三、其他指标完成情况。全乡已婚育龄妇女采取节育措施人数4690人,综合避孕节育率为87.7 %,其中长效避孕节育率为81.4%,药具使用率为6.3%。全乡共完成“四术”任务577例,其中女性绝育92例,男性绝育8例,放环456例,人流引产21例。女性初婚190人,其中23岁以上人数106人,晚婚率55.8%,死亡人数169人。

二〇〇九年十月十日

第二篇:XX乡2012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执行情况汇报

XX镇2012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

执行情况汇报

中共XX镇委员会 XX镇人民政府

2012年8月8日

2012年以来,XX镇人口计生工作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业务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坚持“科学发展、和谐计生”工作理念,以巩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成果,提升优质服务水平为工作目标,重点开展“四优一满意”、“两无一提高”创建活动,深入实施“强基提质工程”,在规范管理、优化服务、诚信计生、依法行政等方面下功夫,加强领导,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人口计生工作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今年的工作情况向考核组各位领导汇报:

一、工作结果指标完成情况

据统计,2011年10月1日至2012年7月31日,我镇主要结果指标完成情况,全镇人口出生225人,符合政策出生220人,出生政策符合率为97.78%,比正常值高1.78个百分点,二孩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8.07%,有6个村无计划外生育,全镇无多孩生育,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15(比去年同期低4个百分点)。区间内应采取长效避孕措施122人,已落实长效避孕措施106人,区间内长效避孕率为 86.89%(比指标值高1.89个百分点);应参加孕前优生健康检查109对,已参加126对,完成115%;应征收社会抚养费64万元,已征收35.8万元,征收率为55.9%。总体来看,全镇人口计生工作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二、工作措施及成效

(一)强化领导,狠抓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落实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工作目标实现。我镇始终把人口计生工作纳入镇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层层落实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认真执行“一票否决”制,做到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形成了各部门、各单位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今年年初,我镇召开研究人口计生工作的专题会议,由镇党委书记亲自布署

全年的计生工作,与各村村委会签订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状,制定分片包干和奖惩办法,把各项任务指标分解到村,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目标管理体制。另外,每月我镇定期召开计生工作专题会议,听取计生工作汇报,党政主要领导不定期到计生办了解工作开展情况,着力解决人口计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今年以来镇党委、政府先后召开了责任追究、“三大活动”的开展、打击“两非”、机构编制、流动人口管理等计生专题会议11次,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2.加大财政投入,确保各项计生工作经费的落实。2012年以来,我镇投入计划生育事业经费累计39万元,各种配套资金(服务所建设、计生利益导向政策资金)100%拨付到位,经常性计生工作经费得到切实保障。一是保证了基层计生工作人员待遇的落实,按时发放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及村计生副主任工资报酬和村人口管理员的岗位津贴。二是按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有关规定,把用于免费提供避孕节育技术服务手术费及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专项投入列入财政预算,严格抓好政策、法规的落实和兑现,让广大育龄群众能享受到法律规定的免费提供避孕节育技术服务及健康检查的待遇。三是确保法律、法规的各项计生奖励优惠政策及时兑现,保证计生工作正常运转。

3.深入实施规范化管理建设,重点开展“四优一满意”创建活动,努力构建人口计生信息网络。我们把抓好镇、村两级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抓紧抓好。一是狠抓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硬件建设。今年以来,镇财政及时投入规范化管理硬件工作经费16万元,重新购置了复印机、办公桌椅、计算机、档案柜等一批办公设备,更新防盗门窗、制度宣传栏等设施,并争取扩大内需项目配置乳透仪、红外线治疗仪等医疗服务设备,进一步改善了镇计生服务所办公条件和服务功能。在完善镇级服务所的基础上,加大投资力度,完善了全镇9个村(社区)计生服务室建设,并按自治区要求已完成8个村级“幸福家园”服务平台建设任务,20121

个“幸福家园”点的选址及业务用房也已落实,为广大育龄妇女提供了舒适优美的服务环境。二是狠抓帐卡表册统一规范建设和相关档案资料管理。我镇按照分类准确、查找方便、整齐规范的归档原则,做好统一规范帐卡表册建设及相关档案资料管理工作,将统计、政法、技术、药具、宣传、协会、流动人口、档案文件等各种帐卡表册、服务资料分门别类,并统一卡表册模式及标准。三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努力构建人口计生信息网络。今年以来,我镇加强以信息引导服务,提高信息数据质量,人口基础信息录入准确,同时努力提升信息运用水平。目前我镇总人口19777人,至2012年7月31日已全部录入完毕,其中录入身份证18866人,身份证录入率为95.3%,全员人口的数据完整率达95.82%,逻辑错误率仅为2.69%,人员重复率仅为0.1%,已婚育龄妇女主要数据完整率达94.67%,各种数据均达到了自治区的指标要求。

4.实施“强基提质工程”,推进队伍职业化建设,提升人口计生队伍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一是成立机构,充实计生行政人员。按照自治区计生委要求挂牌成立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镇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所,“一办一所”合署办公,认真落实计生办及服务所工作职能。镇计生服务所配备了8名计生专职人员,并在人员紧张的情况下,及时从镇移民站、农业服务中心调济2名干部充实到镇计生部门协助工作。同时,按照《关于镇镇有关机构编制问题的通知》落实镇镇计生办行政编制2名,并配备了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站站长及2名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员。二是配齐配全基层计生专干。全镇配齐了9名村计生专干(兼村级流动人口管理员和药具管理员),配备了65名村民小组人口管理员,村级计生专干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三是加强镇村两级计生协会建设,从服务所人员中调整充实了1名专职计生协会编制。四是提高计生工作人员待遇。临时聘用计生专干月工资相应提高,由原来的800元提高到1200元;村(居)计生专干列

为定工干部,其工资待遇享受与村(居)副主任月工资待遇,从原来的300元提高到550元。五是按“创国优”标准,配备了3名技术服务人员,其中执业医师 1名,检验医务人员1名,计生技术服务人员持证上岗。六是加强对镇村两级计生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计生队伍的行政执法能力和技术服务水平,打造一支作风优良、技术过硬的技术服务队伍。七是开展“三大活动”,制定了队伍作风优化年工作方案,开展“解放思想、赶超跨越”大讨论活动,针对我计生所人员存在的庸”、“懒”、“散”、“粗”等作风问题进行教育并责令整改,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规范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及管理,杜绝一切违法违规收费现象发生。

(二)创新工作机制,突出重点,全面提升人口计生工作水平

1、全面推行诚信计生,开创和谐计生新局面。我镇作为全县推行诚信计生的试点镇,确立起“突出特色,强化导向,民主制定,规范运作,注重实效”的工作思路,去年6月率先在XXX开展“诚信计生”工作,两个试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特别是XX村“深化诚信计生村规民约,提升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水平”的诚信计生工作经验,得到市、区领导的认可。当年9月,XX村支书代表全市在全省诚信计生会议上做 “XXX经验”的典型发言。目前,我们镇的诚信计生工作已全面开展,并初见成效。全镇9个行政村成立诚信小组267个,签订诚信计生协议书267份,建立起“政府诚信、群众守信、村(居)民互信”的“双向承诺,充分自愿,依法自治”的诚信计生模式。

2、开展创建镇(镇)无政策外多孩生育和村(居)无政策外生育活动。为“两无一提高”创建活动取得实效,我镇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落实责任,并及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做到了网络建立健全到位、政策落实到位、宣传教育落实到位、孕前孕情跟踪管理服务到位。至2012年7月31日止,我镇实现了无政策外多孩出生,全镇有6个村实现无计划外生育,占全镇9个行政村的66.67%。

3、推行层级动态管理责任机制,工作重心下移。我镇坚持把实行

动态管理责任制,作为落实计生工作长效机制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一是制定了《XX镇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实行镇领导挂村、镇干部包屯、村干部包户动态管理责任制。镇领导班子成员每人包1—2个行政村,全体镇干部分成9个驻村工作组,每个工作组包1个行政村,每名干部包1—3个自然屯。每周负责掌握和反馈联系点的婚、孕、育及参加季度服务情况,配合计生部门将联系户的补救措施或节育措施在规定时限内落实到位。二是实行孕前孕期责任跟踪服务管理三项制度,建立了镇村干部孕前孕情跟踪管理服务包干制度、孕前孕情层级动态管理服务责任和奖惩制度。根据责任表,将跟踪对象名单分给镇、村、组三级责任人(形成“三盯一”),责任人要明确职责,开展“三查”和跟踪管理,掌握孕情。孕情跟踪管理服务做到一月一随访、一月一登记、一月一报告。2012年累计跟踪到怀孕对象 306人,现孕61人,其中政策内一孩43人,政策内二孩18人,孕情跟踪率达98%以上。

4、依托“农事村办”平台,推动人口计生工作发展。我镇充分利用“农事村办”这个平台,全面开展“人口计生五项服务”,在服务内容上,重点突出了人口政策咨询、生育文化传播、计生证件办理、奖励扶助金兑现、避孕药具发放等五个方面。在人口政策咨询方面,以“农事村办”服务站点为主阵地,全方位开展政策法律法规咨询服务,为群众解难答疑;在生育文化传播方面,利用宣传栏、版报、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开展新型生育文化教育,帮助群众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在计生证件办理报务方面,除《二孩生育证》和《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由区人口计生局审批办理外,《计划生育服务手册》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等证件,均由派驻“农事村办”服务站点计生工作人员审核相关材料属实、齐全后,当日受理,免费办理;在避孕药具发放服务方面,各个“农事村办”服务站点内均设有避孕药具发放点,方便群众就近取药。

(三)加大宣传力度,严厉打击“两非”,努力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势头

1、大力开展“争创生育文明示范村,争当生育文明模范户”活动,培育农村生育文明。我镇以XXXX和XXXX作为示范点,重点结合“关爱女孩”、独生子女父母奖励、60周岁以上计生人群奖励扶助等工作,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把所有的村(社区)培育成生育文明示范村、把5%左右的农户培育成生育文明模范户、把80%以上的农户培育成生育文明户。同时,不断创新宣传载体、建设和完善镇村人口计生宣传教育阵地,通过设置户外大型公益宣传牌、建立“人口计生文化长廊”、宣传栏等方式,增强计生宣传的艺术性、欣赏性和吸引力,实现了宣传教育工作新跨跃。据统计,今年以来共投入宣传教育经费3.2万元,开展婚育新风和“关爱女孩行动”文艺活动3场次,受教育1.2万人次,制作永久性宣传标语牌(画)356块(幅),发放宣传品(单)3.5万多份,计生宣传品进村入户率100%。群众享有的基本权利知晓率达91.5%,避孕方法基本知识知晓率达86.8%。

2、综合治理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我镇始终把出生人口性别比专项治理作为人口计生工作重点常抓不懈。一是成立领导机构,先后制定了《XX镇打击“两非”专项活动实施方案》、《XX镇2012年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实施方案》以及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各项制度,确保了有机构、有方案、有措施,为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组织保障;二是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今年7月份我镇开展了打击“两非”专项整治活动,加强孕情跟踪,密切关注领取《二孩生育证》人员怀孕后的去向问题,目前我镇已发现3例孕情消失案源。经过一系列有力措施,今年我镇人口出生性别比为115,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个百分点,性别比偏高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四)坚持依法行政,推进“阳光计生”建设

1、严格依法执行计生政策。我镇以抓好“六乱”治理,坚持实行凭证生育,绝不乱开生育口子为工作原则,严格依法执行计生政策。今年以来,我镇应发放服务手册142本,已发142本,应发二孩生育证96本,已发放96本,发证率达100 %;对计划外生育者,坚持及时立案处罚,以严肃计生政策,2012年应立案5例,已立案5例,立

案率100%。

2、坚持政务公开。我镇把计生“八个不准”、领取各种计生证件名单和征收社会抚养费情况按季度上墙公布,接受群众监督,今年以来未发生过计生恶性案件,无群众集体上访事件。

3、严格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我镇通过整合部门力量,加强与法院协作,加大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工作力度,推动征收工作,2012年应征收社会抚养费64万元,已征收35.8万元,征收率达55.9%。

(五)以人为本,优质服务,提高群众满意度

今年以来,我镇紧紧围绕生育、节育、不育开展“服务关怀进万家”活动,为育龄夫妇提供婚前婚后、产前产后、孕前孕后一条龙服务,深入镇村做好药具免费发放、术后回访、健康检查等工作,满足群众需求。一是实施孕前孕情跟踪服务管理,对所有服务对象实行跟踪服务责任管理,落实镇村领导干部包村、包组、包对象责任制,定期上门开展服务。目前,跟踪到怀孕对象共61例,孕情跟踪率达98%以上。二是充分发挥计生便民服务作用,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为农村已婚育龄群众提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截止2012年8月2日全镇共有126对夫妇参加了这一健康检查项目,免费服务落实率达100%,其中有9对已怀孕,有1对夫妇已生育。三是开展以“三查”为主要内容的经常性系列服务,先后为育龄群众妇检、康检、义诊5825人次。四是扎实开展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发放出生缺陷干预宣传资料255份,加强了优先监测,已孕妇女监测率达90%以上,新生儿产后7天回访率达90%以上,有效地降低了出生人口的缺陷发生率。

(六)落实奖扶政策,引导群众实行计划生育

一是认真兑现独生子女父母保健费。今年以来,已兑现农村2012独生子女父母保健费411户,共4.92万元;二是认真落实全省农村部分计生家庭奖励政策。目前,有38名60周岁以上计生对象已享受国家奖励。三是全省农村计生家庭奖励救助政策落实到位。今年以来,共兑现30户农村独生子女领证户及落实绝育手术户一次性奖励

3.46万元。落实了19名农村独生子女领证户及双女结扎户子女中考升学加分,落实了1015户的独生子女和双女结扎户新型合作医疗参合费代缴工作,代缴率达100%。落实893户独生子女和双女结扎户参加了爱心保险,参保率达100%。

(七)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推动实现“一盘棋”管理格局

今年以来,我镇认真贯彻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按照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一盘棋”、“三年三步走”的工作要求,切实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服务和管理。一是加强了验证、办证工作。全年共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34本,验证8本。二是每季度由计生办牵头,协同公安部门,对外来流入人口进行登记、造册,与常住人口一样同管理、同服务、同宣传。三是建立健全协作制度,充分利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平台”加大与流入地计生部门的协查协管工作力度,不断强化两地流动人口信息交流和联络,提高信息通报率和反馈率。四是实行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工作,我镇以XXXX为流出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示范点,力争用三年时间,实现全镇流动人口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享受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在现居住地获得免费计划生育基本技术服务全覆盖、优生优育服务同待遇、生殖健康服务共享受。据统计,2012年全镇流出人口365人,已婚育龄妇女39人;全镇流入人口为78人,已婚育龄妇女9人,9人全部享受了免费计划生育基本技术服务、优生优育服务及生殖健康服务。

三、存在问题及今后打算

我镇人口计生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不少工作难点没有突破。如:信息员作用发挥不明显、社会抚养费征收难、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整治难、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难、组织孕情检查难、落实长效节育措施难等问题依然突出。今后,我们坚持做到力度不减、经费不减、机构不撤、人员不散,不断深化优质服务,巩固计生创国优成果,以“诚信计生”工作为重点,继续完善层级动态管理机制,不断推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一盘棋”服务管理工作,积极开展创建“两

无一提高”活动,着力开展基层基础工作,建立和完善人口计生工作长效机制,确保全镇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健康发展。

注:人口和计划生育主要指标:政策符合率、二孩率、政策外多孩率、当年长效避孕节育措施落实率、社会抚养费征收率等“五率”;

创建“两无一提高”活动:开展创建镇镇、街道无政策外多孩出生和村、社区居民委员会无政策外生育,提高计划生育率

“六乱”治理:开展治理行政执法乱为、统计数字乱报、征收社会抚养费乱来、二孩生育证乱发、党员干部违法乱生、专项资金乱用等“六乱”行为。

打击“两非”专项治理活动:打击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专项治理活动

第三篇: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评估指标及其解释

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评估指标及其解释

发布日期:2006-11-30

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及其考核评估对调动各级党政领导、计划生育部门和相关部门落实计划生育责任,严格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发挥了重要作 用,是我国“八五”和“九五”期间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巨大成绩的重要成功经验之一。进入稳定低生育水平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 题和新任务,考核评估工作也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考评指标也随之变化和调整。了解和掌握人口与计划生育考评基本指标,有利于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形势的正确把握,对基层工作检查、监督和指导,并为科学决策服务。

一、人口控制效果指标

(一)总人口

又称人口总数,是指某个时间、某个地理(空间)范围内有生命人数的总和。总人口受地域和时间的制约,即由一定地域时期内由不同性别、不同年代出生的现存人口组成,反映人口发展的规模和水平。

总人口包括期初总人口、期中总人口、期末总人口。期初总人口是指在观察期的起始时点的总人口数;期中总人口是指在观察期期中时点的总人口数;期末总人口是指在观察期结束时点的总人口数。

例如:观察期为一年,则期初总人口即为年初总人口,指当年1月1日零时的总人口数;期末人口即为年末总人口,指当年12月31日24时的总人口数;期中总人口即为当年7月1日零时的总人口数。

(二)平均人口

平均人口是指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各时点平均生存人数。它是一个时期指标。常用的计算方法为将期初人数和期末人数相加除以2,即:

平均人口数=期初人口数+期末人口数

(三)出生人口数

出生人数是指某一地区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出生的有生命现象的婴儿总数。

所谓有生命现象的婴儿是指婴儿离开母体后,至少有过一瞬间的呼吸、心跳、随意肌抽动、脐带搏动四种现象之一。对刚刚出生即刻就死去的婴儿,既要做死亡统计,又要做出生统计,否则就不能够真正反映人口出生和死亡的实际水平。

(四)人口出生率

人口出生率是生育度量中最常使用的一个综合指标。它是用一个人口在某个特定时期内的出生人数除以该人口在同一时期内的平均人数。出生率通常按年计算,并以千分数表示,说明一年内平均每千名人口中的出生人数。计算公式为:

出生率=一年内出生人数×100‰

年平均人口数

出生率作为一个人口生育水平的综合指标。出生率能够精确地表明生育对人口总数的影响,但它不是一个精确的生育度量指标,它只能提供一个人的真实水平和变化的很粗糙的信息。

(五)人口的自然增长数与自然增长率

人口自然增长数是指某一地区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与死亡人数之差,常用的是人口年自然增长数。计算公示为: 年自然增长数=全年出生人数-全年死亡人数

人口自然增长率(通常以年表示)是指一年内人口自然增长数与年平均总人口数之比,通常用千分数表示。计算公式为:

年自然增长率=年自然增长数×100‰

该年平均总人数

(六)人口的性别构成人口的性别构成是指男性和女性人口的数量及其在人口总数中所占的比例(用男女各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几来表示),也可以用女性为100计算的男女人数之比来表示,称为性别比。计算公式:

性别比=男性人口×100

女性人口

出生婴儿性别是指婴儿刚出生的时候男婴与女婴的对比关系,是在一定时间内出生的婴儿中男婴人数与女婴人数之比。

出生婴儿性别比是由生物学规律决定的,在没有人为因素影响下,出生婴儿性别比一般保持在103—107之间。

(七)育龄妇女及构成妇女构成,包括育龄妇女构成、已婚育龄妇女构成和已婚育龄妇女的孩次构成。育龄妇女通常是指年龄在15—49岁范围内的妇女。

育龄妇女构成是指15—49岁女性人口的数量及其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已婚育龄妇女构成是指育龄妇女中已婚妇女的数量及其分别在总人口和育龄妇女中所占的比例。

已婚育龄妇女的孩次构成是指某一地区、某一时点的已婚育龄妇女中,现有不同孩子数目的妇女占全体已婚育龄妇女的百分比,按不同孩子数可分为无孩妇女比重、一孩妇女比重、二孩妇女比重、多孩妇女比重。

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是指年龄在20—29岁的育龄妇女,大多数育龄妇女的实际生育期处在本年龄组,因此,本年龄组育龄妇女的占总人口的构成直接决定当地的政策生育水平。

20—24岁平均单岁年龄育龄妇女数是20—24岁育龄妇女总数÷5所得,绝大多数妇女在本年龄组初婚,统计表明,20—24岁平均单岁年龄育龄妇女数与当年女性初婚数相当,因此,通常以此数据来推算当年初婚人数,进而推算下一的一孩政策内出生量。

(八)政策符合率

政策符合率是指某一地区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符合《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出生人数,占同期总出生的比重,一般以百分比表示。计算公式为:

政策符合率(%)=期内符合政策出生人数×100%

同期总出生人数

政策符合率是反映一个地区计划生育工作效果和工作质量的一个综合性指标,说明该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生育夫妇中,有多大的比例是按照计划生育政策要求进行生育的。

(九)长效节育措施完成率

长效节育措施完成率是指某一地区一定时期内生育和引流产的应采取长效避孕节育措施的已婚育龄妇女中已采取长效避孕节育措施人数所占的比例(长效避孕节育措施包括男性绝育、女性绝育、宫内节育器和皮下埋植)。计算公式为:

期内生育、引流产的已婚育龄妇女且

已采取长效节育措施人数×100%

长效节育措施完成率=期内生育、流引产的已婚育龄妇女中

应采取上环、结扎或皮埋措施的人数

(十)上环到位率

上环到位率指某一地区一定时期内生育和引流产的一孩妇女中已上环(或皮埋)的人数占应采取措施人数的比例。计算公式为:

期内生育、流引产的一孩妇女

上环到位率=且已采取上环或皮埋措施的人数×100%

期内生育、流引产应采取上环或皮埋

措施的一孩妇女人数

(十一)结扎到位率

结扎到位率指某一地区一定时期内生育和引流产的二、多孩夫妇中已绝育的人数占应采取措施人数的比例。计算公示为:

期内生育、流引产的二、多孩夫妇

结扎到位率=且已采取绝育措施的人数×100%

期内生育、流引产的二、多孩夫妇

应采取绝育措施的人数

二、工作质量报告

(一)出生统计准确率

出生计准确率通常指报表上报数据的准确程度,统计准确率又可以用统计误差表示,即:

出生统计准确率=(1-统计误差率)×100%

统计误差又称报表误差率、漏报率或统计水分。统计上报所说的误差,泛指测得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异。计划生育统计误差一般指统计报表与实际调查值之间的差异(即统计水分)。

计算公示为:

统计误差率=调查数-报表数×100%

调查数

计划生育统计误差中使用的最多的是出生上报误差,主要是指因出生信息瞒漏报所导致的误差。

(1)出生上报综合误差

随着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求和工作水平的提高,对出生上报不仅要求没有瞒漏报,也不允许错报情况发生,因此,在目标责任制考评中引入了出生上报综合误差的概念。公式表示为:

出生上报综合误差=出生漏报数+出生错报数

出生错报包括:政策内外错报、孩次错报、性别错报、时间错报(指期内政策外出生报期外)、重报和虚报。出生上报综合误差率=出生漏报数+出生错报数×100%

期内实际调查出生数

(2)性别上报误差

除出生上报外,对出生婴儿性别上报和节育措施上报也引入上报误差的概念。即:性别上报误差和节育措施上报误差

性别比上报误差=女婴漏报、性别错报、重报和虚报数×100%

实际调查女婴数

(3)节育措施上报误差

节育措施上报误差=节育措施漏报、错报、重报、虚报数×100%

期内节育措施数

(二)计划生育宣传品入户率

计划生育宣传品入户率是指已婚育龄妇女家庭中有计划生育宣传品的比例。一般用百分数表示。计算公示: 计划生育宣传品入户率=家中有计划生育宣传品的户数×100%

走访已婚育龄夫妇家庭数

已婚育龄夫妇是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主体,是生殖健康、生殖保健的主要服务对象,为提高已婚育龄夫妇的政策法规、生殖健康、避孕节育和奖励扶助等基本知识水平,必须向广大育龄妇女提供必要的宣传品。

(三)人口和计生基本知识知晓情况

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知识和晓情况是指通过广泛宣传,使已婚育龄夫妇对生殖健康和避孕节育基本知识,群众对我国现行的计划生育基本政策(如再生育 条件)、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包括我省正在实行的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扶助制度落实等应知应会内容的了解程序。通常通过对广大育龄群众的走访和问卷调查来获得。

(四)奖励优惠政策落实率

奖励优惠政策落实率是指按照国家有关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规定,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应享受奖励优惠政策落实的比例。以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落实率为例:

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落实率指持有有效“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独生子女不满16周岁)的夫妇中,按照《安徽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的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得到落实的比例。一般用百分数表示。计算公式:

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落实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落实人数×100%

领取有效独生子女证人数

(五)术后随访率

术后随访率是指已婚育龄夫妇在接受计划生育节育手术后(包括放置(取出)宫内节育器、皮埋、人流引产、绝育),由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或医疗卫生机构的专业人员按照手术技术常规提供规范随访服务的比例。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术后随访率=术后进行规范随访的人数×100%

期内节育手术人数

(六)孕(环)检参检率和孕情检出率

孕(环)检参检率是指每次孕(环)检参加检查的人数占应参加孕(环)检人数的比例。计算公式:

孕(环)检参检率=参加孕(环)检的人数×100%

应参加孕(环)检人数

在孕(环)情监督工作中,根据不同的孕(环)检对象按照分类管理的要求,每人在一个内应参加若干次检查(如环检2次/,孕检2—4次/年不等),因此,为确保孕(环)检质量必须要求其全程足次参检,参检率可由以下公式表示:

孕(环)检参检率=参加孕(环)检的人次数×100%

应参加孕(环)检人次数

孕情检出率是指采用尿检、B超、经期保健和孕情访视等查孕手段,每次孕检掌握的已怀孕已婚育龄妇女数(包括政策内怀孕和政策外怀孕)占总人口的比例。计算公式:

政策内(政策外)每次孕检掌握政策内(政策外)

孕检检出率=怀孕的已婚育龄妇女数×100%

该地区人口总数

(七)早期孕情发现率

早期孕怀发现率是指每次孕检掌握怀孕4个月以内的已婚育龄妇女数占同期在孕的已婚育龄妇女总数的比例。计算公示为:

每次孕检查出4个月以内

早期孕情发现率=怀孕的已婚育龄妇女总数×100%

同期在孕的已婚育龄女女总数

上述公示是按照时点指标计算的,也可以按照时期指标计算:

早期孕期发现率=出生、补救的育妇中怀孕4个月以内发现孕情人数×100%

同期出生和人流引产育妇数

(八)政策内孕情跟踪服务率

政策内孕情跟踪服务率是指对政策内怀孕特别是怀孕4个月以上的妇女进行孕情跟踪服务的比例。计算公式: 政策内随情跟踪服务率=进行跟踪服务的政策内怀孕妇女数×100%

期内政策内怀孕妇女数

发现早期孕期并对政策内怀孕的已婚育妇(特别是大月份怀孕的妇女)提供全程控制政策外出生、综合治理性别比的基础性和源头性工作,应予以高度关注和重视。

(九)政策内怀孕无出生比例

政策内怀孕无出生比例是指一定时期内超过孕期且未报出生的政策内怀孕妇女数占同期政策内出生人数比例。计算公式:

政策内怀孕无出生比例=超过孕期且未报出生的政策内怀孕妇女数×100%

同期政策内出生人数

政策内怀孕无出生产生原因除部分是由于出生瞒报外,主要是性别鉴定及选择性引流产所致,其直接后果是破坏生育秩序和导致出生人口性别比的上升。

(十一)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指标

1、流出已婚育龄妇女婚育证明办证率

流出已婚育龄妇女婚育证明办证率是指流出已婚育龄妇女中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比例。计算公示:流出已婚育妇中已办理

流出已婚育龄妇女婚育证明办证率=《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数×100%

流出已婚育龄妇女数

2、流出已婚育龄妇女孕环检证明反馈率

流出已婚育龄妇女孕环检证明反馈率是指流出的已婚育龄妇女孕检对象中按规定定期向流出地寄回孕环检证明的人数所占的比例。

流出已婚育龄妇女=向流出地定期寄回孕环检证明人数×200%

孕环检证明反馈率流出孕检对象数

3、流出已婚育龄女长效节育措施落实率

流出已婚育龄妇女长效节育措施落实率是指流出已婚育龄妇女中落实长效避孕节育措施比例。计算公式: 流出已婚育龄妇女长=流出已婚育妇采取长效节育措施人数×100%

效节育措施落实率流出已婚育龄妇女人数

4、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信息反馈率

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信息反馈率是指各流动人口的流出地以县级为单位从全国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下载并反馈叔叔及本县流出人口信息数占全国各地提交给交换平台上该县的流出人口信息决量的比例。计算公式: 流动人口信息交换=流出县向交换平台补充反馈的信息例数×100%

平台信息反馈率流入地提交的信息总数

(十二)调查环境情况

1、关门上锁率

2、期内生育对象见面率

期内生育对象=现场调查期内出生时见到本人或本户数×100%

见面率调查期内出生的夫妇数

省考评奖惩办法规定:样本点期内生育对象见面率在60%至40%之间的扣3分至5分;期内生育对象见面率低于40%的,扣5分至10分,同时下调政策符合率5—10个百分点。

第四篇:浅析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的改革

浅析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的改革

08秋行政管理

郭文浪

[摘要] 本文是通过对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的回顾,分析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的现实困境以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改革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的必要性以及改革的方向、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 计划生育 目标管理责任制 改革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内,通过确定责任、检查督促、考核评估等形式,促使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落实所承担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责任的制度规范。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求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制度。无论在严格控制人口增长阶段,还是在稳定低生育水平阶段,目标管理责任制都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可以说,无论怎样评价这项制度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作用也不为过。随着外部环境、人口形势和工作要求的变化,目标管理责任制还不能完全适应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科学发展的需要,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的历史由来和发展

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是现代管理学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的应用。目标管理,是发动全体职工共同参加制定目标,为完成预定目标而确定行动方针,并对成果进行严格考核的一种管理制度。目的是充分调动每一个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责任感。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按照目标管理和基本原理,在国家政策和计划的指导下,层层分解目标,落实责任,并根据责任目标层层检查、考核,以此作为衡量工作好坏和奖惩的依据。它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担子落到各级党委、政府和党政主要领导的

肩上,使各级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各级领导抓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积极性。

(一)起源

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源于80年代我国面临的严峻的人口形势,为了进一步提高全党、全社会对计划生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计划生育工作摆上各级党委、政府更加重要的议事日程。为了努力实现既定的人口控制目标,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加强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特别是党委、政府的第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1991年5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决定》写到:“各级党委和政府应承担完成本地区人口计划的责任,实行和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要把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和完成人口计划作为考核各级党委、政府及其领导干部政绩的一项重要指标,并制订科学的考核标准和监督措施。这是第一次将目标管理责任制写入中央文件。

(二)发展

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自实行之日起就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中。在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的初期,主要的问题在于指标的设计不尽合理、考核次数过多、基层干部群众不理解等。1991年8月31日,国家计生委、国家计委、公安部、国家统计局印发了《人口计划指标口径和考核问题讨论会纪要》,初步明确了考核的指标、形式、步骤、方案等框架体系。1993年,国家计生委在总结推广山东等地的经验后,研究制定了《计划生育评估方法》、《基层人口计划管理实施办法(试行)》。《计划生育评估办法》以规范性文件的方式,系统明确了考核评估工作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组织实施、指标体系、评估数据来源以及质量评价,操作性非常强。之后,目标管理责任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充实完善。2000年3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进一步明确指出,坚持和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对党政领导和计划生育部门分别进行责任考核,落实“一票否决”制度。2006年12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将对党政领导和计划生育部门的“双线考核”,扩大为对党政领导、计生部门和相关部门的“三线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度。

实践证明,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是确保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实现的一个根本性措施。同时,由于目标管理所设定的指标体系具有很可的工作导向性,因此,它对于引导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的现实困境

新世纪以来,我国面临着比20世纪更为复杂的人口形势。今后十几年,我国人口增长的势头依然强劲,20—29岁生育旺盛期妇女数量将形成一个小高峰,近1亿独生子女陆续进入生育年龄,每年出生人口大约在1600—1700万人,净增在800—1000万人左右,呈现出“低增长率、高增长量”的发展态势。同时,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出生人口性别比居高不下,出生人口素质亟待提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问题亟需加强。稳定低生育水平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首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不动摇,坚持实行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一动摇。

但是我们也看到,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变化,这项制度在各地的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是有些地方的考核中党政领导、相关部门与人口计生部门的职责不清,责任指标分解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责任难以真正落实到位。比如,就考核的组织实施主体,有的地方是党委、政府统一组织考核,有的地方是人口计生部门负责考核,还有的地方是成立单独的考核办公室负责组织考核。

二是一些地方考核指标要求过高,严重脱离实际情况。比如,一些工作分类量化不明显,工作基础好的地方和工作基础差的地方一样,经济水平高的地方和经济水平低的地方一样,忽视影响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多种因素,效果指标和质量指标度设计的高低对一些地方缺乏科学性论证,基层在报表上做文章,错报、瞒报、漏报、虚报的现象比较突出。

三是考核项目过多,重点不明。比如,年末考核的指标过细,既有定性指标,也有定量指标,既有加分指标,也有扣分指标,包罗万象,面面俱到。考核时,时间短,人员少,方法单一,致命实际考核中调查走访多数停留在表面层次,深入不下去,程序是走下来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由此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一方面,基层弄虚作假。基层在考核时,不管实际工作干了没有,不管有关文件出没出台,要什么有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另一方面,重点不突出。在考核的指挥棒下,上级考核什么,下级抓什么;上级考核方案要求怎么做,下级照着怎么做、实际是在培养因循守旧,循规蹈矩的工作做法,不利于探索适合自己本地特点、本地实情的工作机制。

四是考核环节、次数过多,基层负担沉重。比如,有的省、市分别考核县,市、县分别考核乡镇。对基层而言,每年省市县三级考核加起来多达6

次,还不包括单项检查考核。基层干部迎接检查考核任务重,整天忙于写材料、整资料、搞报表,许多地方把心思都放在应付检查考核上,为考核而工作,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工作落实上,基层干部群众对此有怨言。

五是指标体系设计不尽合理,过于繁杂。比如,在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的初期,由于控制人口增长的任务很重,工作很艰巨,因此,把降低人口出生率作为一个主要指标来考核是必要的。随着工作的发展,一些地方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总和生育率降到了较低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仍把人口出生率作为最重要的考核指标主不适当了。还有些地方只重视考核人口数量,而忽视工作质量,忽视群众对服务的需求,这不利于贯彻计划生育工作既要抓紧又要抓好的方针。

六是考核程序不尽合理,流程倒置。比如,按照目前的考核流程,大多是年初签订责任书,年中印发考评方案,年末出台评估标准。责任书的指标较少,考评方案的指标笼统,评估标准多而细。这样,导致年初的责任书的签订成了一种形式,降低了责任书的严肃性。年末的评估标准成了“马后炮”。基层在知道考核结果时,才知道评估标准,工作好环已成定局,即使知道一些工作落实不够好,任务完成一理想,但也来不及补缺补差,达不到指导和推动人口计生工作的目的。

七是一些地方对考核缺乏有效的监督,造成了一些不良的社会影响。考核的导向上有些重视管理结果,忽视管理过程;重视控制数量,轻视提高素质;重视管理手段,忽视服务手段。基层忽视抓基础工作,抓过程监控,一味地地迎检的结果上下功夫,考核结果与真实水平有差距。有些考核指标的内涵不清,资料来源界定模糊,数出多门,难以统一口径,造成认定结果异

议,评分结果不服。

八是考核结果不兑现,影响考核的实际效果和公信力,考核结果是兑现奖惩的直接依据,考核结果只有通过兑现奖惩才能让各级组织和各级干部更深切地体会到不重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严重后果和为此付出的代价,从而增强做好人口计生工作的自学性和责任感。对于至今仍然是天下第一难事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必须进一步强化目标管理责任制奖惩。但由于目标责任制是各级各部门都有责任,是分类分线考核,而奖惩都是以结合成绩为依据,一些地方在责任追究到人时,则过于强调方方面面客观因素,从轻从缓“一票否决”。

这些问题,影响到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也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高效廉洁政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要求不相适应,必须加大力度进行改革与创新的。

三、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的改革思路和方向

实行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一票否决”制度,是党 委、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一条成功经验。推进目标管理责任制的改革创新,是当前人口计生工作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要进一步规范目标管理责任制的内容,精简责任指标,使重点更突出,要求更清楚,导向更明确。坚持把“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建立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框架下来实现,引导各地更加注重利益导向,更加注重服务关怀,更加注重宣传倡导,更加注重依法行政,更加注重分类指导,褒奖先进,鼓励后进,推动各地均衡发展,齐头并进。让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在新阶段更好的发挥作用。

(一)目标管理责任制改革的必要性

第一,目标管理责任制改革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观的重要举措。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要求改革和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考核评价体系。必须通过这项改革,解决基层普遍反映的由于考核次数过多、考核环节过多、考核指标过高带来的负担过重问题,纠正工作方法不当、损害群众利益和育龄妇女身心健康的行为。必须把群众和基层的诉求贯穿整个目标管理责任制改革,把稳定低生育水平建立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框架下来实现,引导各地更加注重利益导向,更加注重服务关怀,更加注重宣传倡导,更加注重依法行政。

第二,目标管理责任制改革是探索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机制的重要内容。2008年,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进一步加强了人口计生委人口宏观管理与协调的职能。中央《决定》和《人口发展“十一五“和2020年规划》提出了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重大任务。这些都是对人口计生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须进一步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探索将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任务分解到各地、各部门,把各级党政领导的注意力和全社会发展的积极性引导到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上来,提高党政领导对人口问题的重视程度和对人口计生工作重大问题的解决力度,推进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体制机制的形成。

第三,目标管理责任制改革是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改革创新和均衡发展的迫切要求。新时期,各地在工作中普遍感觉“不少硬办法不能用、老办法不好用、新办法不够用”,迫切需要加大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的力度。

(二)目标管理责任制改革的方向

第一、加快建立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目标管理考核

评价体系。在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的指导思想上必须紧紧围绕趟走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道路、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这一主线,通过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进一步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对人口问题的自觉重视程度,进一步强化“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意识,引导党政领导把注意力放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上来,提高对人口问题的宏观决策水平,加大对人口计生工作重大问题的解决力度,逐步形成以统筹人口自身协调发展、统筹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导向的目标管理责任制体系。

第二,科学合理地设置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

核指标。坚持在指标内容设置上遵循简明扼要,突出阶段性重点的原则;坚持在指标幅度设置上遵循科学合理,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在考核组织上遵循简便易行,便民惠民的原则。概括起来,就是“四压”:一是把过多的考核次数压下来。对于工作基础较好的地区,可以考虑不再进行一年一度的考核,根据实际情况,以三年为周期进行考核;对于基础较弱的地区,要鼓励自查、主动暴露问题,上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根据自查情况进行验收,针对重点问题进行治理。二是把过多的考核指标压下来。一般性的工作要求不应作为考核指标,考核指标要突出工作重点和解决重大问题,不要什么工作都往考核的箩筐里装,更不要因小失大。三要把过多的考核环节压下来。减少考核层级,降低考核成本。减少拉网式的面面俱到的考核。每年确定需要党政领导解决的重点内容作为评价当年工作的主要依据。四要把过高的指

标压下来。可采取地主自报、专家评估、上级综合平衡的方式设定指标值,防止各级在指标上层层加码,切实遏制基层因应付考核而带来不必要的造假,把基层的注意力引导到踏踏实实做好基础工作上来。

第四,提升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的公信力。客观、准确地评价一个地方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水平,衡量其在考核工作任务的完成程度、工作进步程度、数据真实程度、群众满意程度,为党委、政府兑现奖惩提出依据是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的重要目的。因此,考核的指标要硬、要客观、要减少争议,不能有太主观的指标。考核评估从方案设计到结果公布,一定要公开透明,要把公平、公正、公开贯穿考核评估工作始终。要把全员人口信息数据库、统计报表数据的真实作为“一票否决”的主要依据之一。考核结果兑现应奖罚并重,既要严格执行“一票否决”、“末位淘汰“,对后进单位不评先评优,对其责任人不提拔重用、甚至免职。同时,也要坚持”一票优先“,对目标责任制考核名列前茅的单位应重奖,对责任人应提拔重用。

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考核工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总结和提高的过程,也是一个认识不断深化、方式不断创新的过程。需要专家学者的智慧,也需要实际部门的探索实践,只有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才能不断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更好地服务人口计生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山大学人口研究所编《南方人口》2011年第一期

2、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编《人口与计划生育》2010年第七期

3、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编《人口与计划生育》2010年第八期

3、《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改革和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的指导意见(国人口发〔2008〕21号)》内部资料

4、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编 《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史》2007年版

5、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编《人口与计划生育》2010年第九期

6、国家人口计生委编《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重要文献》2007年版

7、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年年鉴(2009)《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改革和完善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的指导意见》内部资料

目录

一、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的历史由来和发展 1

(一)起源 2

(二)发展 2

二、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的现实困境 3-6

三、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的改革方向 6-7

(一)目标管理责任制改革的必要性 8

(二)目标管理责任制改革的方向 9 参考文献

第五篇:2009社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办法

附件2:

2009社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办法

为切实加强城镇社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根据中共中央《决定》和省、市、县《实施意见》精神,2009年将对松源镇所辖的社区进行人口和计划生育专项考核,具体考核办法如下。

一、考核范围

户籍在社区范围内的育龄人员、区域划分在社区管辖范围内行政村的育龄人员及流入社区暂住3个月以上的流动育龄人员。

二、考核指标

1、计划生育率88%(10分)。当年出生计划生育率达88%以上。考核办法:年终按实际出生人数推算,每低一个百分点扣1分。

2、政策兑现率(10分)。当年违法生育对象实际金额兑现率达75%以上。

考核办法:年终按当年违法人数确定应征收人数,按最低档征收标准计算应征收金额,以实际上交县财政专户金额推算兑现率,每低一个百分点扣1分。

3、避孕节育率(10分)。当年违法多生一胎(含以上)对象落实可靠长效节育措施70%以上,其余对象落实长效避孕措施70%以上。

考核方法:以避孕节育手术证明为准,分别每低一个百分点

—1—

扣0.5分,放置宫内节育器以县指导站及县城各医院证明为准。

4、透环服务率(10分)。对95%以上已婚育龄妇女开展一年两次的透环服务。

考核办法:①根据育龄妇女信息系统生成的数据(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除外),结合上报的县内和外出年龄在45周岁以内的已婚育龄妇女(落实可靠长效节育措施的除外),确定应透环人数,县内透环率为100%,以县指导站、县内各医疗机构实际透环人数(要求医生签名)推算;②外出流动人口透环率为90%,以寄回一年两次的透环证明推算外出透环率。年终按综合透环率推算,每低一个百分点扣1分;③流动育龄妇女透环通知率达90%以上。流动育龄妇女透环通知率按走访结果推算,每低一个百分点扣0.5分。

三、基础工作

1、目标管理责任制(3分)。成立社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社区主要负责人和工作责任人的分工,有考核办法,年终有考核结果。

考核办法:社区未成立领导小组扣1分,工作职责未落实扣1分,无考核办法和考核结果各扣0.5分。

2、宣传教育(3分)。社区管辖范围内的行政村均召开育龄群众大会,宣传品发放及时。

考核办法:未召开育龄群众大会扣2分,宣传品发放不及时扣1分。

3、依法行政(3分)。无恶性案件发生,无乱收费、乱罚款、—2—

行政不作为、行政乱作为现象。

考核办法:若在社区范围内发生因计划生育行政侵权而导致的恶性案件,年终对松源镇实行“一票否决”;出现乱收费、乱罚款、行政不作为、行政乱作为每次扣1分。

4、基层基础建设(10分)。育龄妇女信息准确率100%;村级台帐完整、规范、变动及时,逻辑正确;生育政策、优惠政策、免费服务项目、安排生育对象、再生育审批结果、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等在社区和行政村公开。

考核办法:随机抽查10名育龄妇女,育龄妇女信息准确率每低一个百分点扣0.5分。村级帐册、月报告单变动不及时或差错每项扣0.2分,逻辑错误每差错一项扣0.2分,政务公开每缺一项扣0.5分。

5、优质服务(3分)。全程管理服务到位;育龄群众基础知识知晓率达80%以上;育龄群众对社区工作人员在计划生育方面的满意程度达90%以上;避孕药具管理规范。

考核办法:全程管理服务不到位每例扣1分;知晓率每低一个百分点扣0.1分,群众满意率每低一个百分点扣0.2分,避孕药具库存不合理扣0.5分。

6、流动人口管理(30分)。外来育龄妇女店面登记率100%,出租房登记率95%以上;信息准确率80%;信息录入率95%;计划外怀孕核查通报率80%。

考核办法:检查时随机抽取若干名育龄妇女,店面登记率每低一个百分点扣0.5分,出租房登记率每低一个百分点扣0.2分,—3—

流动人口信息登记准确率每低一个百分点扣0.1分,信息录入率每低一个百分点扣0.1分。计划外核查通报率80%,居住在本社区三个月以上的计划外怀孕对象,核查通报率达80%以上,每低一个百分点扣1分(本项分数扣完为止)。

7、协会工作(3分)社区协会活动开展正常;创建一个优秀“会员之家”。

考核办法:社区协会未开展活动扣2分,无活动记录扣1分。优秀“会员之家”未创建扣2分。

8、队伍建设(5分)社区必须配齐一名专干和2名协管员,并在社区内正常上班。

考核办法:未配齐人员扣2分,工作人员上班不正常扣3分。

四、其他说明

1、本专项考核分占松源镇年终计生考核总分的30%。

2、松源镇其余考核事项按《庆元县2009乡镇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细则》执行,占年终计生考核总分的70%。

—4—

下载雅龙乡执行2009年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指标分析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雅龙乡执行2009年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指标分析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