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进一步明确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评指标内容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明确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评指标内容的通知
各市及广德、宿松县人口计生委:
根据《安徽省2012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评方案》(皖人口组„2012‟3号)和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改革和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的指导意见》(国人口发„2008‟21号),为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强依法行政,鼓励求真务实,提高群众满意度,结合当前形势,经研究,进一步明确以下考评指标内容:
一、取消对二、三类县二女户及二多孩结扎指标考核,增加对利益导向指标的权重。
二、杜绝大月份引产(怀孕27周以上),比照《2012年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评加减分办法》有关规定,从8月1日起,每发现1例扣2分,情节特别严重的,直接列入重点管理。
三、加强对各种违法案件的查处工作,对查处属实的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扣分;对网络舆情反映的群众相关诉求经查实计入群众来信来访和举报事项考评。
四、对“单项预警县”之一的群众满意度调查得分,以群众满意度第三方调查中的依法行政内容得分计算;
五、将江淮地区纳入皖南地区考评的12个县的统计年度出生量(总出生量、政策内二多孩出生量)、二多孩政策符合率和出生人口性别比等三项指标列为年度监测范围,并纳入年终考评;
各市、县要对本级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评方案内容要进行认真清理,对不符合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的考评内容、范围和次数等进行自查自纠并限期整改,省将加强督查和暗访力度,对整改不力的将纳入对市级考评规范扣分。
二〇一二年七月三十日
第二篇:关于进一步明确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评指标内容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明确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
责任制考评指标内容的通知
各市及广德、宿松县人口计生委:
根据《安徽省2012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评方案》(皖人口组„2012‟3号)和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改革和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的指导意见》(国人口发„2008‟21号),为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强依法行政,鼓励求真务实,提高群众满意度,结合当前形势,经研究,进一步明确以下考评指标内容:
一、取消对二、三类县二女户及二多孩结扎指标考核,增加对利益导向指标的权重。
二、杜绝大月份引产(怀孕27周以上),比照《2012年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评加减分办法》有关规定,从8月1日起,每发现1例扣2分,情节特别严重的,直接列入重点管理。
三、加强对各种违法案件的查处工作,对查处属实的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扣分;对网络舆情反映的群众相关诉求经查
实计入群众来信来访和举报事项考评。
四、对“单项预警县”之一的群众满意度调查得分,以群众满意度第三方调查中的依法行政内容得分计算;
五、将江淮地区纳入皖南地区考评的12个县的统计出生量(总出生量、政策内二多孩出生量)、二多孩政策符合率和出生人口性别比等三项指标列为监测范围,并纳入年终考评;
各市、县要对本级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评方案内容要进行认真清理,对不符合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的考评内容、范围和次数等进行自查自纠并限期整改,省将加强督查和暗访力度,对整改不力的将纳入对市级考评规范扣分。
二〇一二年七月三十日
第三篇: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评方案
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评方案范文
为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综合考评各乡镇、街道、工业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执行情况,充分发挥考评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的导向作用,按照省、市人口计生目标责任制考评思路和对考核评估体系的总体要求,并根据__文件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考评主要内容及分数权重
(一)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各成员单位及有关部门(100分)
1、主要考核内容及分数权重:
(1)部门履行职责情况(60分);
(2)出台相关政策的兼容情况(40分);
2、与区政府签订《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的11个部门,为重点考评单位。
(二)乡镇、街道、工业区(100分)
1、年终考核(50分);
2、半年考核(30分);
3、平时考评(20分,其中季度考评10分,其他工作10分)
二、考评办法
(一)对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各成员单位及有关部门的考评细则,根据综合治理成员单位及有关部门工作职责和《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的有关内容,另行下发。
(二)对乡镇、街道、工业区的半年和年终考评方案,根据省、市有关规定以及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的有关内容,另行制定。
(三)对乡镇、街道、工业区的平时工作考评
1、考评原则:实行无过错满分,发现问题扣分原则。
2、考评内容及分值设置:平时考评先采取百分制计算,年末再按照季度考评10%,其他工作10%的比例折算后计入全年总成绩。
(1)各类报表和WIS数据上报:包括常住人口统计报表、流动人口报表、城镇违法生育报表、有奖举报报表、科技药具报表、信访报表等。未按时上报每次扣1分,质量不达要求每次扣1分。WIS数据和全员流动人口信息系统数据存在问题较多影响工作开展,或不按要求积极整改的,每被通报一次,扣1分。
(2)各类文字材料报送:包括工作信息(含民生工程)、计划、总结、方案、宣传稿件、信访件、奖扶特扶申报等材料。未按时报送每次扣1分,质量不达要求每次扣1分。
(3)各类计划生育证件办理:包括受理群众申办《生殖保健服务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受理病残儿鉴定等业务,实行首问负责制。因工作人员不作为而导致群众上访投诉的,查实1例扣3—5分。
(4)专项工作完成情况:包括上级布置的临时性任务完成情况,各类重要会议(活动)参与及贯彻落实情况;因人为原因影响工作任务完成的,视情节扣2—5分;不能按要求参会或组织不到位的,视情节扣1—3分。(市级以上布置的重要任务,列入重点工作进行加分)。
(5)利用省办公平台开展业务情况:包括规范使用省平台讨论区和协作举报区交流、反馈信息情况、置顶信息反馈情况、流动人口信息通报及双向联系情况。在省、市、区级讨论区和协作举报区发送与工作无关信息、涉及本区域的信息回复不及时、不准确、不完整,涉及流动人口双向管理问题不及时解决的,流动人口各种信息未通报或通报不及时的,一例扣2—5分。
(6)季度调研督查情况:根据区季度调研督查的考评情况评定分值,进行扣分;对流动人口网上信息交流情况的督查纳入季度督查一并进行。
3、考评程序:区人口计生委各科室,根据各自的职责,对发现存在的问题,在5个工作日内提出扣分或改进建议,经分管主任审批后填表报办公室备案,同时将备案情况告知有关单位。
三、考评加分与减分
(一)加分内容
1、为省级以上会议提供经验交流主要现场的,奖励1—2分;为市人口计生委召开的全市计生重点工经验交流会提供主要现场,且做法受到市人口计生委肯定推广的,奖励1分。
2、在省级以上会议发言介绍经验的,奖励1—2分。
3、计划生育工作有创新并取得明显成效,受到国家表彰的,奖励2分;受到省人口计生委表彰,或人口计生工作有创新并被市委、市政府通报认可的,奖励1.5分;为省级以上检查、督查提供现场并得到认可的,奖励0.5—1分;
4、在xx年人口计生重点工作开展中,成效显著的,奖励0.3—1分。重点工作包括:省人口计生示范街道创建工作、违法生育专项治理工作、承办区级以上大型、有影响集中宣传活动等。
上述加分奖励不重复累加,以最高分计入考核总分,但总分合计不超过100分。各类奖励需持有关文件或经统计核实,由乡镇、街道、工业区申报至区人口计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减分内容
1、瞒、漏、错报出生、手术以及瞒报重大事故,未按规定上报重大紧急问题信息的,扣1—2分。
2、发生严重行政侵权、违法行政或发生重大恶性事件的,扣2分;情节特别严重的,直接列入重点管理。
3、违法孕育出现省级以上信访或者违法孕育乡镇、街道、工业区未查实,被区查实的,扣0.5—1分。
4、在区目标管理责任制考评中,出现对调查组跟踪围堵、篡改统计数据、提供假证明等严重干扰调查的违纪违规问题,扣2—3分;出现不按要求提供相关证据、档案资料,超时拒绝在反馈表签字、干扰或影响群众如实反映情况等问题的,扣1—2分;农村地区期内生育对象家庭成员见面率不足50%的,扣1分,低于40%的扣1.5分;除减分外,相应修正人口出生政策符合率等相关指标值。
上述4项累计扣分不超过5分。第一、二、三3项的确认方法为经信访举报或调研督查等方式查实的;第四项的确认方法为在抽样调查时,经3名以上群众分别反映并经调查组查实确认的。
四、考评方式和纪律
(一)考评工作突出客观性、现场性、随机性,促进经常性工作落实。
(二)实行“五公开、一监督”制度,即考评内容、考评方法、调查纪律、评分标准、调查结果公开;考评工作全过程接受监督。
(三)调查组和被调查单位必须严格执行考评工作纪律,对违规违纪者严肃查处;调查员违规违纪的,追究其所在乡镇(街道、工业区)的连带责任。
五、考评结果使用
(一)区对各类对象的考评结果,作为兑现区政府《关于做好xx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通知》(庐政〔xx〕9号)中有关奖励和处罚规定的依据。
(二)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乡镇、街道、工业区不得被评为区级先进:
1、工作严重滑坡,影响全区在全市位次的;
2、未完成单项责任目标的;
3、被市列入重点管理或重点帮助乡镇、街道的;
4、人口出生政策符合率、长效节育措施落实率、统计准确率有一项被考核否决的;
5、出生人口性别比高于全市同类乡镇平均值的(有重大案件突破的乡镇除外);
6、奖励扶助、特别扶助数据失实并造成一定影响的;
7、出现严重工作失误、造成责任事故且影响较大的,因方法不当引发较大影响案件或集体上访事件的;
8、乡镇、街道、工业区有明显弄虚作假行为或干扰考评调查的;
9、考核成绩位列全区最后一名。
(三)区直部门末位不参加评先。
(四)对总人口数超过5万人的街道,年终表彰适当倾斜,否决条件不变。
(五)对参加各类考评,成绩突出的社居委(村),年终进行表彰;建立社居委平时工作预警制度(另发文),被预警的村(居),年终不得评先。
六、考评组织实施
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考评工作。领导小组授权区人口计生委根据本考评方案制定各类考评细则和技术方案,并组织实施。
第四篇:毕桥镇2009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评方案
毕计生组字〔2010〕01号
毕桥镇2010年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
考 评 方 案
各村党(总)支部、村委会:
为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充分发挥考评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的导向作用,树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意识,按省、市、县目标管理责任制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经党政联席会议研究,特制定本方案。
一、考评对象:村委会(居委会参照执行)
二、指标设置
镇对各村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评实行月积分、季考核相结合的办法。月积分(每月一次,共12次)占36分,季考核(4次)占64分。
(一)月积分
月积分每月一次,每次按百分制设置,得分按照比例折算后计入考评总分,主要指标共分三类:
1、孕情掌握及上报情况(20分);
2、节育措施落实及上报情况(30分);
3、人口出生及上报情况(50分);
月积分考评细则另行制定。
(二)季考核
主要考核“村为主”落实、村级计生职责履行情况及一段时间内的重点工作。季考核按百分制设置,得分按照比例折算后计入考评总分。主要指标为:
1、人口出生指标(30分);
2、长效节育措施落实情况(25分);
3、流动人口管理(9分);
4、孕情监测、早孕发现及随访工作(18分);
5、基础工作(18分)。
季度考评细则另行制定。
三、考评制度与纪律
考评工作实行“五公开、一监督”制度,即考评内容、考评方法、调查结果、调查纪律、评分标准公开,考核工作的全过程接受各级计生工作领导小组、纪检监察机关及全社会的监督。
实行考评和指导工作相结合的制度,在考评过程中,要对被考评村工作提出具体的整改意见和建议。
四、加分与扣分
有下列情况之一,予以加(扣)分
(1)在上级检查中,为镇考评争得荣誉(县考评前三名、省、市考评成绩突出)的村加分。其中,获第一、二、三名的,在考评中分别加3、2、1分。
(2)受过县级以上计生行政部门表彰的村,在考评中加1分。
(3)由于村级工作不到位,造成镇计生工作退位的村扣分。其中,倒数第一、二、三位的,在总分中分别扣3、2、1分。
五、组织实施
月积分由镇计生办组织实施,季度考评由镇计生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实施。
本方案自2010年2月1日起施行,未尽事宜,由镇计生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附:《毕桥镇2010年计划生育月积分考评细则》、《毕桥镇2010年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评细则》。
2010年元月25日
第五篇: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评估指标及其解释
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评估指标及其解释
发布日期:2006-11-30
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及其考核评估对调动各级党政领导、计划生育部门和相关部门落实计划生育责任,严格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发挥了重要作 用,是我国“八五”和“九五”期间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巨大成绩的重要成功经验之一。进入稳定低生育水平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 题和新任务,考核评估工作也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考评指标也随之变化和调整。了解和掌握人口与计划生育考评基本指标,有利于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形势的正确把握,对基层工作检查、监督和指导,并为科学决策服务。
一、人口控制效果指标
(一)总人口
又称人口总数,是指某个时间、某个地理(空间)范围内有生命人数的总和。总人口受地域和时间的制约,即由一定地域时期内由不同性别、不同年代出生的现存人口组成,反映人口发展的规模和水平。
总人口包括期初总人口、期中总人口、期末总人口。期初总人口是指在观察期的起始时点的总人口数;期中总人口是指在观察期期中时点的总人口数;期末总人口是指在观察期结束时点的总人口数。
例如:观察期为一年,则期初总人口即为年初总人口,指当年1月1日零时的总人口数;期末人口即为年末总人口,指当年12月31日24时的总人口数;期中总人口即为当年7月1日零时的总人口数。
(二)平均人口
平均人口是指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各时点平均生存人数。它是一个时期指标。常用的计算方法为将期初人数和期末人数相加除以2,即:
平均人口数=期初人口数+期末人口数
(三)出生人口数
出生人数是指某一地区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出生的有生命现象的婴儿总数。
所谓有生命现象的婴儿是指婴儿离开母体后,至少有过一瞬间的呼吸、心跳、随意肌抽动、脐带搏动四种现象之一。对刚刚出生即刻就死去的婴儿,既要做死亡统计,又要做出生统计,否则就不能够真正反映人口出生和死亡的实际水平。
(四)人口出生率
人口出生率是生育度量中最常使用的一个综合指标。它是用一个人口在某个特定时期内的出生人数除以该人口在同一时期内的平均人数。出生率通常按年计算,并以千分数表示,说明一年内平均每千名人口中的出生人数。计算公式为:
出生率=一年内出生人数×100‰
年平均人口数
出生率作为一个人口生育水平的综合指标。出生率能够精确地表明生育对人口总数的影响,但它不是一个精确的生育度量指标,它只能提供一个人的真实水平和变化的很粗糙的信息。
(五)人口的自然增长数与自然增长率
人口自然增长数是指某一地区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与死亡人数之差,常用的是人口年自然增长数。计算公示为: 年自然增长数=全年出生人数-全年死亡人数
人口自然增长率(通常以年表示)是指一年内人口自然增长数与年平均总人口数之比,通常用千分数表示。计算公式为:
年自然增长率=年自然增长数×100‰
该年平均总人数
(六)人口的性别构成人口的性别构成是指男性和女性人口的数量及其在人口总数中所占的比例(用男女各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几来表示),也可以用女性为100计算的男女人数之比来表示,称为性别比。计算公式:
性别比=男性人口×100
女性人口
出生婴儿性别是指婴儿刚出生的时候男婴与女婴的对比关系,是在一定时间内出生的婴儿中男婴人数与女婴人数之比。
出生婴儿性别比是由生物学规律决定的,在没有人为因素影响下,出生婴儿性别比一般保持在103—107之间。
(七)育龄妇女及构成妇女构成,包括育龄妇女构成、已婚育龄妇女构成和已婚育龄妇女的孩次构成。育龄妇女通常是指年龄在15—49岁范围内的妇女。
育龄妇女构成是指15—49岁女性人口的数量及其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已婚育龄妇女构成是指育龄妇女中已婚妇女的数量及其分别在总人口和育龄妇女中所占的比例。
已婚育龄妇女的孩次构成是指某一地区、某一时点的已婚育龄妇女中,现有不同孩子数目的妇女占全体已婚育龄妇女的百分比,按不同孩子数可分为无孩妇女比重、一孩妇女比重、二孩妇女比重、多孩妇女比重。
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是指年龄在20—29岁的育龄妇女,大多数育龄妇女的实际生育期处在本年龄组,因此,本年龄组育龄妇女的占总人口的构成直接决定当地的政策生育水平。
20—24岁平均单岁年龄育龄妇女数是20—24岁育龄妇女总数÷5所得,绝大多数妇女在本年龄组初婚,统计表明,20—24岁平均单岁年龄育龄妇女数与当年女性初婚数相当,因此,通常以此数据来推算当年初婚人数,进而推算下一的一孩政策内出生量。
(八)政策符合率
政策符合率是指某一地区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符合《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出生人数,占同期总出生的比重,一般以百分比表示。计算公式为:
政策符合率(%)=期内符合政策出生人数×100%
同期总出生人数
政策符合率是反映一个地区计划生育工作效果和工作质量的一个综合性指标,说明该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生育夫妇中,有多大的比例是按照计划生育政策要求进行生育的。
(九)长效节育措施完成率
长效节育措施完成率是指某一地区一定时期内生育和引流产的应采取长效避孕节育措施的已婚育龄妇女中已采取长效避孕节育措施人数所占的比例(长效避孕节育措施包括男性绝育、女性绝育、宫内节育器和皮下埋植)。计算公式为:
期内生育、引流产的已婚育龄妇女且
已采取长效节育措施人数×100%
长效节育措施完成率=期内生育、流引产的已婚育龄妇女中
应采取上环、结扎或皮埋措施的人数
(十)上环到位率
上环到位率指某一地区一定时期内生育和引流产的一孩妇女中已上环(或皮埋)的人数占应采取措施人数的比例。计算公式为:
期内生育、流引产的一孩妇女
上环到位率=且已采取上环或皮埋措施的人数×100%
期内生育、流引产应采取上环或皮埋
措施的一孩妇女人数
(十一)结扎到位率
结扎到位率指某一地区一定时期内生育和引流产的二、多孩夫妇中已绝育的人数占应采取措施人数的比例。计算公示为:
期内生育、流引产的二、多孩夫妇
结扎到位率=且已采取绝育措施的人数×100%
期内生育、流引产的二、多孩夫妇
应采取绝育措施的人数
二、工作质量报告
(一)出生统计准确率
出生计准确率通常指报表上报数据的准确程度,统计准确率又可以用统计误差表示,即:
出生统计准确率=(1-统计误差率)×100%
统计误差又称报表误差率、漏报率或统计水分。统计上报所说的误差,泛指测得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异。计划生育统计误差一般指统计报表与实际调查值之间的差异(即统计水分)。
计算公示为:
统计误差率=调查数-报表数×100%
调查数
计划生育统计误差中使用的最多的是出生上报误差,主要是指因出生信息瞒漏报所导致的误差。
(1)出生上报综合误差
随着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求和工作水平的提高,对出生上报不仅要求没有瞒漏报,也不允许错报情况发生,因此,在目标责任制考评中引入了出生上报综合误差的概念。公式表示为:
出生上报综合误差=出生漏报数+出生错报数
出生错报包括:政策内外错报、孩次错报、性别错报、时间错报(指期内政策外出生报期外)、重报和虚报。出生上报综合误差率=出生漏报数+出生错报数×100%
期内实际调查出生数
(2)性别上报误差
除出生上报外,对出生婴儿性别上报和节育措施上报也引入上报误差的概念。即:性别上报误差和节育措施上报误差
性别比上报误差=女婴漏报、性别错报、重报和虚报数×100%
实际调查女婴数
(3)节育措施上报误差
节育措施上报误差=节育措施漏报、错报、重报、虚报数×100%
期内节育措施数
(二)计划生育宣传品入户率
计划生育宣传品入户率是指已婚育龄妇女家庭中有计划生育宣传品的比例。一般用百分数表示。计算公示: 计划生育宣传品入户率=家中有计划生育宣传品的户数×100%
走访已婚育龄夫妇家庭数
已婚育龄夫妇是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主体,是生殖健康、生殖保健的主要服务对象,为提高已婚育龄夫妇的政策法规、生殖健康、避孕节育和奖励扶助等基本知识水平,必须向广大育龄妇女提供必要的宣传品。
(三)人口和计生基本知识知晓情况
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知识和晓情况是指通过广泛宣传,使已婚育龄夫妇对生殖健康和避孕节育基本知识,群众对我国现行的计划生育基本政策(如再生育 条件)、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包括我省正在实行的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扶助制度落实等应知应会内容的了解程序。通常通过对广大育龄群众的走访和问卷调查来获得。
(四)奖励优惠政策落实率
奖励优惠政策落实率是指按照国家有关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规定,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应享受奖励优惠政策落实的比例。以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落实率为例:
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落实率指持有有效“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独生子女不满16周岁)的夫妇中,按照《安徽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的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得到落实的比例。一般用百分数表示。计算公式:
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落实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落实人数×100%
领取有效独生子女证人数
(五)术后随访率
术后随访率是指已婚育龄夫妇在接受计划生育节育手术后(包括放置(取出)宫内节育器、皮埋、人流引产、绝育),由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或医疗卫生机构的专业人员按照手术技术常规提供规范随访服务的比例。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术后随访率=术后进行规范随访的人数×100%
期内节育手术人数
(六)孕(环)检参检率和孕情检出率
孕(环)检参检率是指每次孕(环)检参加检查的人数占应参加孕(环)检人数的比例。计算公式:
孕(环)检参检率=参加孕(环)检的人数×100%
应参加孕(环)检人数
在孕(环)情监督工作中,根据不同的孕(环)检对象按照分类管理的要求,每人在一个内应参加若干次检查(如环检2次/,孕检2—4次/年不等),因此,为确保孕(环)检质量必须要求其全程足次参检,参检率可由以下公式表示:
孕(环)检参检率=参加孕(环)检的人次数×100%
应参加孕(环)检人次数
孕情检出率是指采用尿检、B超、经期保健和孕情访视等查孕手段,每次孕检掌握的已怀孕已婚育龄妇女数(包括政策内怀孕和政策外怀孕)占总人口的比例。计算公式:
政策内(政策外)每次孕检掌握政策内(政策外)
孕检检出率=怀孕的已婚育龄妇女数×100%
该地区人口总数
(七)早期孕情发现率
早期孕怀发现率是指每次孕检掌握怀孕4个月以内的已婚育龄妇女数占同期在孕的已婚育龄妇女总数的比例。计算公示为:
每次孕检查出4个月以内
早期孕情发现率=怀孕的已婚育龄妇女总数×100%
同期在孕的已婚育龄女女总数
上述公示是按照时点指标计算的,也可以按照时期指标计算:
早期孕期发现率=出生、补救的育妇中怀孕4个月以内发现孕情人数×100%
同期出生和人流引产育妇数
(八)政策内孕情跟踪服务率
政策内孕情跟踪服务率是指对政策内怀孕特别是怀孕4个月以上的妇女进行孕情跟踪服务的比例。计算公式: 政策内随情跟踪服务率=进行跟踪服务的政策内怀孕妇女数×100%
期内政策内怀孕妇女数
发现早期孕期并对政策内怀孕的已婚育妇(特别是大月份怀孕的妇女)提供全程控制政策外出生、综合治理性别比的基础性和源头性工作,应予以高度关注和重视。
(九)政策内怀孕无出生比例
政策内怀孕无出生比例是指一定时期内超过孕期且未报出生的政策内怀孕妇女数占同期政策内出生人数比例。计算公式:
政策内怀孕无出生比例=超过孕期且未报出生的政策内怀孕妇女数×100%
同期政策内出生人数
政策内怀孕无出生产生原因除部分是由于出生瞒报外,主要是性别鉴定及选择性引流产所致,其直接后果是破坏生育秩序和导致出生人口性别比的上升。
(十一)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指标
1、流出已婚育龄妇女婚育证明办证率
流出已婚育龄妇女婚育证明办证率是指流出已婚育龄妇女中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比例。计算公示:流出已婚育妇中已办理
流出已婚育龄妇女婚育证明办证率=《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数×100%
流出已婚育龄妇女数
2、流出已婚育龄妇女孕环检证明反馈率
流出已婚育龄妇女孕环检证明反馈率是指流出的已婚育龄妇女孕检对象中按规定定期向流出地寄回孕环检证明的人数所占的比例。
流出已婚育龄妇女=向流出地定期寄回孕环检证明人数×200%
孕环检证明反馈率流出孕检对象数
3、流出已婚育龄女长效节育措施落实率
流出已婚育龄妇女长效节育措施落实率是指流出已婚育龄妇女中落实长效避孕节育措施比例。计算公式: 流出已婚育龄妇女长=流出已婚育妇采取长效节育措施人数×100%
效节育措施落实率流出已婚育龄妇女人数
4、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信息反馈率
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信息反馈率是指各流动人口的流出地以县级为单位从全国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下载并反馈叔叔及本县流出人口信息数占全国各地提交给交换平台上该县的流出人口信息决量的比例。计算公式: 流动人口信息交换=流出县向交换平台补充反馈的信息例数×100%
平台信息反馈率流入地提交的信息总数
(十二)调查环境情况
1、关门上锁率
2、期内生育对象见面率
期内生育对象=现场调查期内出生时见到本人或本户数×100%
见面率调查期内出生的夫妇数
省考评奖惩办法规定:样本点期内生育对象见面率在60%至40%之间的扣3分至5分;期内生育对象见面率低于40%的,扣5分至10分,同时下调政策符合率5—10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