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外交部翻译孙宁大学时的演讲
外交部翻译孙宁的演讲
孙宁,1981年生于南京。1993年考取南京外国语学校,其间获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和中澳国际英语能力竞赛高中组特等奖。1999年保送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口译专业学习,其间获“21世纪·爱立信杯”第七届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冠军并出版译作三本。2003年8月入外交部翻译室工作,次年9月公派赴英国留学。
孙宁分别在2009、2010、2011年3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二、三、四次会议上为发言人李肇星担任口译。以下是他当年参加第七届“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获冠军时的演讲:
Globalization: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China's Younger Generation
全球化:中国年轻一代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Good morning, Ladies and Gentlemen.Today I’m very happy to be here to share with you some of my thoughts on the topic of Globalization.And first of all, I would like to mention an eventin our recent history.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很高兴今天能在此就“全球化”这一主题来和大家谈谈我的想法。首先,我要提到的是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
Thirty years ago, American President Richard Nixon made an epoch-making visit to China, a country still isolated at that time.Premier Zhou Enlai said to him, “Your handshake came over the vastest ocean in the world-twenty-five years of no communication.” Ever since then, China and America have exchanged many handshakes of various kinds.The fundamental implication of this example is that the need and desire to communicate across differences in culture and ideology is not only felt by the two countries but by many other nations as well.三十年前,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来中国进行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访问,那时中国正受到美国孤立。周恩来总理对他说了这样一番话:“你与我的握手越过了世界上最为辽阔的海洋,这个海洋就是互不交往的25年。”自从那以后,美国和中国已经握过多次不同的手。这一事件充分表明:不同文化、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交流不仅仅是两个国家的需要和愿望,也是更多其它国家的心声。
As we can see today, environmentalist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are making joint efforts to address the issue of global warming, economists are seeking solutions to financial crises that rage in a particular region but nonetheless cripple the world’s economy, and diplomats and politicians are getting together to discuss the issue of combating terrorism.Peace and prosperity has become a common goal that we are striving for all over the world.Underlying this mighty trend of globalization is the echo of E.M.Forster’s words, “Only connect!”
正如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不同国家的环保专家们正齐心协力在全球变暖这一问题上各抒己见;经济学家们一同寻找着对付金融危机的办法,虽然这一危机只发生在一定区域,但它还是会阻碍世界经济的发展;外交官和政治家们则聚到一起探讨打击恐怖主义的问题。和平与繁荣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奋斗的目标。如此强大趋势的“全球化”正应证了E.M.福斯特的那句话:“但求沟通!”
With the IT revolution taking place, traditional boundaries of human society fall away.Our culture, politics, society and commerce are being sloshed into a large melting pot of humanity.In this interlinked world, there are no outsiders, for a disturbance in one place is likely to impact other parts of the globe.We have begun to realize that a world divided cannot endure.随着IT产业的出现,传统的人类社会分界线也随之消失。我们的文化、政治、社会和商业都被放入一个人性的大熔炉里。在这个互相联系的世界里,没有局外人,任何地区性的不稳定因素都可能波及全世界。我们已意识到一个分裂的世界是无法长存的。
China is now actively integrating into the world.Our recent entry to the WTO is a good example.For decades, we have taken pride in being self-reliant, but now we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participating in and contributing to a broader economic order.From the precarious role in the world arena to our present WTO membership, we have come a long way.中国现在正积极地融入世界,前不久加入世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几十年来,我们总是以自立为荣,但是现在我们意识到了参与和促成更为广阔的经济秩序的重要性。从世界舞台上的一个不稳定角色到如今的世贸组织成员,我们走过了一段漫长的路。
But what does the way ahead look like? In some parts of the world people are demonstrating against globalization.Are they justified, then, in criticizing the globalizing world? Instead of narrowing the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they say, globalization enablesdeveloped nations to swallow the developing nations’ wealth in debts and interest.Globalization, they argue, should be about an earnest interest in every other nation’s economic health.但是前方的路又将如何?世界上部分国家的人民示威游行,反对全球化。那么,他们责怪世界全球化有道理吗?他们又说,全球化只能使发达国家通过债务与利息吞并发展中国家的财富,而不是缩短贫富之间的差距。全球化,他们认为,应该是对其它国家经济健康的一种关注。
We are reminded by Karl Marx that capital goes beyond national borders and eludes control from any other entity.This has become a reality.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are seeking the lowest cost, the largest market, and the most favorable policy.They are often powerful lobbyists in government decision-making, ruthless expansionists in the global market place and a devastating presence to local businesses.卡尔·马克思提醒我们,资本跨越国界,便会逃离对象国政治实体的管制,这一点已成为现实。跨国公司一直在实行寻求最低成本、最大市场和最多收益的政策。他们常常在政府做决定时施加强大的影响力,在全球市场上无情地扩张并在地区贸易中形成极强的杀伤力。
For China, still more challenges exist.How are we going to ensure a smooth transition from the planned economy to a market-based one? How to construct a legal system that is sound enough and broad enough to respond to the needs of a dynamic society? How to maintain our cultural identity in an increasingly homogeneous world? And how to define greatness in our rise as a peace-loving nation? Globalization entails questions that concern us all.对于中国来说,仍然是挑战居多。我们如何确保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平稳过渡?如何建立一个足够健全、足够广泛的法制体系来适应一个生机勃勃的社会的需要?如何在这个日益同化的世界中保持我们的文化特性?还有,如何树立我们这个爱好和平的国度的良好形象?全球化所牵涉的问题关系到我们大家。
Like many young people my age in China, I want to see my country get prosperous and enjoying respect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But it seems to me that mere patriotism is not just enough.It is vitally important that we young people do more serious thinking and broaden our minds to bigger issues.And there might never be easy answers to those issues such as globalization, but to take them on and give them honest thinking is the first step to be prepared for both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coming our way.And this is also one of the thoughts that came to me while preparing this speech.Thank you!
和中国的许多同龄人一样,我期待着我的祖国变得繁荣,受到国际社会的尊重。但是对我来说,仅仅爱国是不够的,我们年轻人多做一些冷静的思考,把视野拓展到更大的问题上,这才是最为重要的。也许回答那些诸如全球化的问题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我们可以关注它们,对它们做一些认真的思考,这是我们迎接所有机遇和挑战的准备工作的第一步,这也是我准备这次演讲比赛时时刻刻的想法之一。谢谢!
第二篇:孙宁英语演讲稿翻译
外交部翻译孙宁的演讲
孙宁,1981年生于南京。1993年考取南京外国语学校,其间获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和中澳国际英语能力竞赛高中组特等奖。1999年保送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口译专业学习,其间获“21世纪·爱立信杯”第七届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冠军并出版译作三本。2003年8月入外交部翻译室工作,次年9月公派赴英国留学。
孙宁分别在2009、2010、2011年3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二、三、四次会议上为发言人李肇星担任口译。以下是他当年参加第七届“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获冠军时的演讲: globalization: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chinas younger generation 全球化:中国年轻一代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good morning, ladies and gentlemen.today i’m very happy to be here to share with you some of my thoughts on the topic of globalization.and first of all, i would like to mention an event in our recent history.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很高兴今天能在此就“全球化”这一主题来和大家谈谈我的想法。首先,我要提到的是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
三十年前,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来中国进行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访问,那时中国正受到美国孤立。周恩来总理对他说了这样一番话:“你与我的握手越过了世界上最为辽阔的海洋,这个海洋就是互不交往的25年。”自从那以后,美国和中国已经握过多次不同的手。这一事件充分表明:不同文化、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交流不仅仅是两个国家的需要和愿望,也是更多其它国家的心声。
正如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不同国家的环保专家们正齐心协力在全球变暖这一问题上各抒己见;经济学家们一同寻找着对付金融危机的办法,虽然这一危机只发生在一定区域,但它还是会阻碍世界经济的发展;外交官和政治家们则聚到一起探讨打击恐怖主义的问题。和平与繁荣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奋斗的目标。如此强大趋势的“全球化”正应证了e.m.福斯特的那句话:“但求沟通!”
随着it产业的出现,传统的人类社会分界线也随之消失。我们的文化、政治、社会和商业都被放入一个人性的大熔炉里。在这个互相联系的世界里,没有局外人,任何地区性的不稳定因素都可能波及全世界。我们已意识到一个分裂的世界是无法长存的。
中国现在正积极地融入世界,前不久加入世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几十年来,我们总是以自立为荣,但是现在我们意识到了参与和促成更为广阔的经济秩序的重要性。从世界舞台上的一个不稳定角色到如今的世贸组织成员,我们走过了一段漫长的路。but what does the way ahead look like? in some parts of the world people are demonstrating against globalization.are they justified, then, in criticizing the globalizing world? instead of narrowing the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they say, globalization enables developed nations to swallow the developing nations’ wealth in debts and interest.globalization, they argue, should be about an earnest interest in every other nation’s economic health.但是前方的路又将如何?世界上部分国家的人民示威游行,反对全球化。那么,他们责怪世界全球化有道理吗?他们又说,全球化只能使发达国家通过债务与利息吞并发展中国家的财富,而不是缩短贫富之间的差距。全球化,他们认为,应该是对其它国家经济健康的一种关注。
卡尔·马克思提醒我们,资本跨越国界,便会逃离对象国政治实体的管制,这一点已成为现实。跨国公司一直在实行寻求最低成本、最大市场和最多收益的政策。他们常常在政府做决定时施加强大的影响力,在全球市场上无情地扩张并在地区贸易中形成极强的杀伤力。for china, still more challenges exist.how are we going to ensure a smooth transition from the planned economy to a market-based one? how to construct a legal system that is sound enough and broad enough to respond to the needs of a dynamic society? how to maintain our cultural identity in an increasingly homogeneous world? and how to define greatness in our rise as a peace-loving nation? globalization entails questions that concern us all.对于中国来说,仍然是挑战居多。我们如何确保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平稳过渡?如何建立一个足够健全、足够广泛的法制体系来适应一个生机勃勃的社会的需要?如何在这个日益同化的世界中保持我们的文化特性?还有,如何树立我们这个爱好和平的国度的良好形象?全球化所牵涉的问题关系到我们大家。
和中国的许多同龄人一样,我期待着我的祖国变得繁荣,受到国际社会的尊重。但是对我来说,仅仅爱国是不够的,我们年轻人多做一些冷静的思考,把视野拓展到更大的问题上,这才是最为重要的。也许回答那些诸如全球化的问题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我们可以关注它们,对它们做一些认真的思考,这是我们迎接所有机遇和挑战的准备工作的第一步,这也是我准备这次演讲比赛时时刻刻的想法之一。谢谢!篇二:外交部80后“总理翻译”孙宁的学习心得 my english journey——第七届“21世纪-爱立信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冠军孙宁 孙宁:1981年生于古城南京。1993年考取南京外国语学校,其间获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和中澳国际英语能力竞赛高中组特等奖。1999年保送进入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其间获“21世纪-爱立信杯”第七届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冠军并出版译著三本。2003年8月入外交部翻译室,2004年9月公派赴英留学。colin powell说过,没有美国就没有今天的他,自然也就没有那本风靡一时的my american journey。不是因为英语的缘故,今天的我不会是这样,也就不会有这篇文章。powell说过,自己是a student of history。我也以自己是a student of english而自豪,是为题记。
a bumpy start 开始接触英语是在小学五年级。那时每学完一课,老师会在黑板上写下生词的中文,然后找人上去写英文,完了再带大家读一遍。为了不当“出头鸟”,每到英语课,一向很皮的我总是变得很乖。可这一天终究躲不过,虽然手心写了“阿姆布热拉”之类,可在黑板前吭哧了半天也没把umbrella拼对。
小学升初中英语考了96,但周围清一色的满分让我抬不起头来。好在英语要折成20分满分——加上我语文不错——才勉强进了外语学校。
外语学校集中了全市的优等生。我的同桌就很厉害——告诉我他有英文名了,叫superman。但第一节课过后,他终究没能保住自己的名字。老师给我们取名:我叫peter,他叫paul——日后有人调侃:“xx催你还钱,没钱就找孙宁借”,打成语一个:rob peter to pay paul。
这堂课让我再次感到自己不是学语言的料。同班一个女孩的名字(laura)我舌头怎么也绕不过来;课代表名字(margaret)的拼写是到初三时才记住的。getting on my way 孺子不可教,但老师却有教无类。中学第一位英语老师叫程翠瑛,有近三十年的教龄。程老师要求很严,但我们却很感激她:没有严师,哪来高徒?她上课条理清楚,一丝不苟;课下还主动帮我们答疑,给我们念诗,教我们唱歌。初二寒假前,程老师说下学期不教我们了,我知道当时我的眼里是有泪水的。这就是我爱上英语的第一步,有一位好的启蒙老师。
磁带上的那些“鸟语”,我很快就听懂是什么了。相信下面几句在日后外校同学聚会时都会提起并得到大家响应:meet sandy and sue.this is sue’s class.her teacher’s mrkrisp ?。这就是被我们简称为3l的look, listen and learn!,那代学子心中的经典。爱屋及乌,我们自然也就崇敬它的编者,一个秃秃的小老头。数年后某天下午,老先生辞世的消息从收音机里传来,才好像真正宣布那个时代的终结。现在,每当我看见外研社边老先生的塑像,就会
默默祈祷每个刚开始接触英语的人都能有我这么幸运,有本好的启蒙教材。
虽然喜欢英语,可高分总和我无缘。有半年时间,我的英语成绩一直在88到89.5之间徘徊。“peter,怎么又是89.5,不能再高哪怕0.5分?”程老师曾经恨铁不成钢地问我。其实,铁不是刚,不全是因为粗心,也不总是运气不好,全是因为火候未到。只要点破了那层窗户纸,就会豁然开朗。
举个例子,一次考填空,答案是chimney。全班有一半同学都想到了,就是不会拼。拿到卷子我才悟到:原来拼写多数情况下都是按读音走的呀!这么简单的道理,原先怎么没想到呢?
除了顿悟,还要善于观察、归纳。语言不是数学,没有一定之规,有也总有大量例外。但纵使归纳错了,也是一个收获,不是吗?一次测验,考stop后面跟的动词形式,当时虽学过like加不定式和动名词的区别,但没学过stop加doing,更别说to do,考得有点超前。但我想,既然like有这样的区分,stop可能也有吧,于是选了to do。试卷发下来,我错了。但我觉得自己比那些无论是(扔硬币)蒙对的还是想都不想就填了to do的人都厉害,因为我动了脑筋。虽然我的推断最后证明是错的,但通过这么一番类比,我对stop to do和doing的分别印象一定比别人深,这就是收获。
找到了这样一个窍门,我以后每次英语都考在九十分以上,再没有失手过,还不时拿第一,先是班上的,然后是年级、省市乃至全国。英语学习的轻松,还带动了我其他课的成绩,从“一枝独秀”到“春色满园”。is there a short cut? 如果就此以为学英语有捷径,那就错了。有的办法虽然“笨”,只要持之以恒就一定有效果。“笨”办法有很多,我愿意和大家分享我自己实践过、确实感到有用的几种。一是听录音。初中时要求,每篇课文要听三十遍。我不知道别人有没有坚持下来,我反正照做了:每天晚上捧着随身听(那会儿还没有复读机),听一遍在纸上划一道杠,直到划满六个“正”字。虽然不能说每遍都精神高度集中,但那么多小时听下来,对语感是一个很大的提高。当然,录音质量一定要高,最好是英语是母语的人用正常速度录制的,那种哗众取宠的“洋话连篇”之类就像魔咒,听得越多坏处越大。二是抄句型。我学3l时,老师上课要大家口头轮流造句,下课还要付诸笔头,造一页纸、大约十来句。我的句型就是这样学来的,一点秘诀都没有。当然,抄的时候不能“有手无心”,当时抄错是要重罚的。
三是默读。平时做题、温书总是喜欢读出声来。时间一长竟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语感比同龄人好了许多,应该得益于此。
用功,再加上点巧劲,进步会更快。要善于琢磨,举一反三。我记性差,不愿背(课文、单词、语法),就试着多理解,理解了就不用背了。到底是two third还是two thirds,中间有没有连字符?一般说on monday,但前面的介词可不可以拿掉呢?是不是一定得说fish and chips,反过来就不行呢?这些都是我研究的对象。得到了答案还不满足,总要想一想能不能推广到其他地方,举一反三。
做题也一样,每次都会问自己:出题人想考的是什么?这样,就不用陷于题海战术,白白浪费掉宝贵的时间和学英语的兴趣。那时只要考英语,前一天我准保在家看闲书或温习其他功课,第二天仍然考第一。
初二上学期,我开始觉得自己上课“吃不饱”,怎么办?自己“开小灶”。当时广播里介绍台湾的一个英语教学节目let’s talk in english,心里就痒痒的,也没管学校只教到一般过去时的规则变化,就“初生牛犊不怕虎”,买了书和磁带,跟着学了起来。刚开始很吃劲,生词多,语法没见过,经常莫明其妙。好在广播里老师教得耐心,我学得专心,渐渐地“拦路虎”少了。到了后两册,则几乎没有什么难点,跟复习一样了。
有了这次经验,我就一发而不可收,不知天高地厚地学起了family album usa。刚开始每课恨不得能有几十个生词,正常语速、美国口语不太习惯,有时根本不知所云,别提多郁闷了。但我没有放弃。单词多,就一个一个查。一本《新英汉字典》,没多久边就被我摸黑了。语速快,就“抓大放小”。很快,我就学进去了,直到不能自拔。
就这样,学习的劲头越来越大。但我没有急躁冒进,而是反省自己:自学没有老师指点,会不会学得太“油”了?于是想要找本扎实的教材帮自己夯实基础。恰巧这时中央台要播“零起点”的《许国璋电视英语》。我没觉得从头再学一遍字母、发音是浪费时间,儿时学书法的经历告诉我,基础越扎实,日后才能学得越快。整整一年,从abc到鲁滨逊的故事,书上留下了我详细的笔记,课后习题的答案也密密麻麻地写在了留白处,到现在都是我轻易不示人的珍藏。
每件事好像冥冥中都有安排。学鲁滨逊“伐木造船”时,我并没想到五年后大学的泛读课上会要求我们读这本书,而初三暑假我就已经一个字一个字地把这本书啃了一遍。学《看听学》时,也完全没想到日后会与作者的另一本力作new concept english打交道,甚至爱不释手。
“牛抗”(new con的昵称)课课都堪称经典,每册都有自己的风格,字里行间透着英国人与生俱来的幽默和高贵。这套教材影响之大,有很多趣闻可资佐证。随便拉一个外校毕业生,让他说出一到三册第一课的标题相信都不是难事:从excuse me到a private conversation到a puma at large,每课都是一段美好的回忆。大学写作课,一次题目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同学中只要学过《新概念》的很难找到不用such is human nature that ?的;翻译课,老师问“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怎么翻,很多人想都不想、张口就来:one man’s meat is another man’s poison。
这里要提到许多外国语学校的一个早已不是秘密的法宝:背课文。初中三年,从3l到nce前两册一共360课,我们背了整整三年。古代私塾先生要求童子诵读先贤哲言,否则就不能掌握祖宗文字;学外语其实也一样。如果说我现在有什么后悔的话,就是觉得当时背的东西不够多。
学完了3l最后一课,快乐、充实的初中生活就要结束。暑假做了遍当年的高考英语题,用了一半的时间,居然也能得131分。虽然知道标准化命题不能反映客观水平,做题在行并不表明英文水平高,但——凡人如我——心里还是挺得意 into gear 上高中后渐感升学压力,于是多埋首于数理化的题海,少有心在英语世界里流连。但人生有时就是这样,用功时没人在意,倒是在你不期待时,荣光自己找上门来。初中播下的种子,高二时终有收获。那年参加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一不小心”得了个特等奖,到北京白玩了一趟。
一年后参加中澳国际英语能力竞赛,再获高中组特等奖。澳方主办者邀请获奖的前几名去悉尼领奖,是我第一次出国。但澳洲牛肉我实在吃不惯,那里的空气也实在太爽利。悉尼城区让我想起了上海,高楼中有老屋夹杂。那里的海水很蓝、沙滩很美,人也颇热情。歌剧院很漂亮,绿地很养眼,但最难忘的还是悉尼近郊一个叫“卧龙岗”的农场。
在那里,我第一次放马山间,为此还买了保险;第一次看牧人剪羊毛,剪下的毛除了两个耳朵洞仍是完整的一块;第一次看牛绕圈耕地;第一次亲身喂猪,并在第二天清晨看她“分娩”;第一次见到鸸鹋,却搞不清它和鸵鸟的分别;第一次日落时分躲在灌木后面,想一睹袋鼠的“芳容”而未遂;第一次到半夜仍未睡,在草原上支起篝火,趁着当地billy tea的劲儿和人聊天;第一次早上不用人叫,五点就起床,和人在斜坡上玩飞去来器,差点砸坏人家的屋顶——不管怎样,那是个美丽的夜晚,美丽到清晨我们怎么都舍不得走。
高中课文(senior english for china)很无聊,英语课便大多用来做数学题,倒符合效率最大化的理论。一晃终于到了要保送的时候,我却不知道自己以后想做什么。出于对上海的偏见,拒绝了复旦。从小在南大操场边玩大,觉得那儿适合玩耍而非学问,也没考虑。
思来想去,只有两个选择:北外英语系,北大东语系。不愿再把英语当专业,觉得自学就够了,学点别的多好:于是向往北大,那里的湖光塔影。但老师不这么看:与其做大池塘里的小鱼,干嘛不做小池塘里的大鱼?信然。
这里有件事要插叙。高一时,学校组织了英语兴趣小组,每周六上午活动。一次,董正璟校长——也是英语特级教师——给我们讲小说:十多页纸的故事,写一个南非黑人小孩的遭遇。文章很感人,读了几遍后,我萌生了把它翻成中文的想法。
整整一个周日,晚上九点前终于成稿,第二周上课交给了校长。一周后,董校长把译稿还给我,上面做了些改动,还有些鼓励的话,而且说可以帮我联系发表。
我终究没有胆量把自己的处女作付诸文字。但这件事一定给校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毕业前一个晚上亲自打来电话,说手头有几本小书问我有没有兴趣翻。我欣喜若狂,自负的少年谁不想把自己的劳动成果变成铅字,何况还能署名。董校长很高兴,答应借我字典并为我校稿
从六月中到八月初,我挥汗如雨,晨昏不息。那些书原是一套里面的几本,出自牛津、剑桥学者的笔下,智慧、文字相映成辉:有讲宇宙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有讲全球升温的前景;有回顾男性地位的今昔;有探讨未来人口的数量和结构;还有探讨基因技术可能给世界带来的影响。
翻译这些书,对我既是语言、知识上的考验,也是意志的磨练——多少次,截稿日期的临近让我寝食难安。一年后摸着崭新的书页,我心中的喜悦实在难以用文字传达。我要感谢董校长的提携,也要感谢江苏人民出版社的信任,自此开始了一段愉快的合作经历。谁又知道,毕业后我选择翻译为职业,和这次际遇没有关系呢?——不过这是后话了。
大二时,我译了第二本书,耶鲁一位学者写证券市场的高智商犯罪,共二十万字。书的内容很专,原是学语言的人不甚了了的。但我碰巧对经济学感兴趣,大学里听了些课,再加上临时恶补、多方请教,终于做到没有“露怯”。
大
三、大四我的专业是口译,课上课下做了不少练习。我很幸运,有很好的老师带我入门。在他们的帮助下,我意识到和口译相比,笔译功底至少同样重要;和同传相比,交传的底子至少同等重要。工作后,我终日沉浸在翻译中,更深深体会到了:不是说学了十年英语,翻译就一定行,称职都未必。由此而生一种谦卑感,日日催我反省,摆正自己的心态和位置。a less travelled road 中学六年尤其高中三年,我都把英语当作一门我可以考高分、可以给我信心的科目,而没有意识到英语作为语言本身的魅力;所谓兴趣,不免带上了功利色彩。这种局面直到我把英语作为自己唯一的兴趣所在和着力点——也就是到了北外英语系——才得到改变。英语作为专业该怎么学?这是我在北外第一学期遇到的最大难题。一开学,挫折就纷至沓来:语音、口语免修考试双双没过。怎么办?没办法,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赶。苦恼没法驱遣,就把它们淹没在书本中。但学习之余心里也嘀咕:自己到底行不行?
很快,从横向比较中,我发现了自己的优势:笔头比较强,基本功扎实。但瑜不掩瑕,口语差、不爱表达是我的两大弱点。这不能怪别人,谁叫中学时一直纵容自己的懒惰,上课从不举手发言;老师要编对话,总是千方百计地躲,欠了一屁股债等着老师“大赦”。
痛定思痛,决定改弦更张。性格一下子改不了,就从其它方面努力。一是恶补语音。每周两次、每次两小时在小花园里一个人苦练:一年后果然见成效,开始陆续有人夸我语音好了,可见天道酬勤。
日后慢慢知道,中国人(尤其是南方人)发音位置普遍靠前,这样发出来的音比较单薄,这是一弊。二是双元音马虎,后一个元音不发足,如bye听起来像汉语的“拜”,大错。三是重音常读错,弄得老外往往不知所云,须知重音在英语里的重要性好比四声之于汉语。四是长音偷工减料,常用短音敷衍了事,如region第一个音节。五是音节尾的m/n常吞掉,该闭口的不闭,如mine听起来像my。六是单元音不够饱满,无精打采掺在一堆辅音里面,如maintain中的两个/ei/很少受重视,总发成/men5ten/,再如man经常听着像men。七是该连的不连,一盘散沙,没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效果,如gre /7dvi:b:5ri:/中加入的连音篇三:英文学习-孙宁习近平首席翻译
***首席翻译教你学英语:兴趣和用功最重要
孙宁,1981年生于南京。1993年考取南京外国语学校,其间获全国中学生英语(精品课)能力竞赛和中澳国际英语能力竞赛高中组特等奖。1999年保送进入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口译专业,其间获第七届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冠军并出版译著三本。2003年8月入外交部翻译室,2004年9月公派赴英留学(课程)。曾先后担任两任外交部长李肇星、杨洁篪随身翻译,现为习近平、李克强的首席翻译。
我的英语学习历程 colinpowell说过,没有美国就没有今天的他,自然也就没有那本风靡一时的my american journey。不是因为英语的缘故,今天的我不会是这样,也就不会有这篇文章。powell说过,自己是astudent of history。我也以自己是a student of english而自豪,是为题记。a bumpy start 曲折的开始
开始接触英语是在小学五年级。那时每学完一课,老师会在黑板上写下生词的中文,然后找人上去写英文,完了再带大家读一遍。为了不当“出头鸟”,每到英语课,一向很皮的我总是变得很乖。可这一天终究躲不过,虽然手心写了“阿姆布热拉”之类,可在黑板前吭哧了半天也没把umbrella拼对。小学升初中英语考了96,但周围清一色的满分让我抬不起头来。好在英语要折成20分满分——加上我语文不错——才勉强进了外语(课程)学校。
外语学校集中了全市的优等生。我的同桌就很厉害——告诉我他有英文名了,叫superman。但第一节课过后,他终究没能保住自己的名字。老师 给我们取名:我叫peter,他叫paul——日后有人调侃:“xx催你还钱,没钱就找孙宁借”,打成语一个:robpeter to pay paul。
这堂课让我再次感到自己不是学语言的料。同班一个女孩的名字(laura)我舌头怎么也绕不过来;课代表名字(margaret)的拼写是到初三时才记住的。getting on my way 上路
孺子不可教,但老师却有教无类。中学第一位英语老师叫程翠瑛,有近三十年的教龄。程老师要求很严,但我们却很感激她:没有严师,哪来高徒?她上课条理清楚,一丝不苟;课下还主动帮我们答疑,给我们念诗,教我们唱歌。初二寒假前,程老师说下学期不教我们了,我知道当时我的眼里是有泪水的。这就是我爱上英语的第一步,有一位好的启蒙老师。磁带上的那些“鸟语”,我很快就听懂是什么了。相信下面几句在日后外校同学聚会时都会提起并得到大家响应:meetsandy and sue.this is sue’s class.her teacher’s mr.krisp „ 这就是被我们简称为3l的look,listen and learn!,那代学子心中的经典。爱屋及乌,我们自然也就崇敬它的编者,一个秃秃的小老头。数年后某天下午,老先生辞世的消息从收音机里传来,才好像真正宣布那个时代的终结。现在,每当我看见外研社边老先生的塑像,就会默默祈祷每个刚开始接触英语的人都能有我这么幸运,有本好的启蒙教材。
虽然喜欢英语,可高分总和我无缘。有半年时间,我的英语成绩一直在88到89.5之间徘徊。“peter,怎么又是89.5,不能再高哪怕 0.5分?”程老师曾经恨铁不成钢地问我。其实,铁不是刚,不全是因为粗心,也不总是运气不好,全是因为火候未到。只要点破了那层窗户纸,就会豁然开朗。
举个例子,一次考填空,答案是chimney。全班有一半同学都想到了,就是不会拼。拿到卷子我才悟到:原来拼写多数情况下都是按读音走的呀!这么简单的道理,原先怎么没想到呢? 除了顿悟,还要善于观察、归纳。语言不是数学,没有一定之规,有也总有大量例外。但纵使归纳错了,也是一个收获,不是吗?一次测验,考stop 后面跟的动词形式,当时虽学过like加不定式和动名词的区别,但没学过stop加doing,更别说to do,考得有点超前。但我想,既然like有这样的区分,stop可能也有吧,于是选了to do。试卷发下来,我错了。但我觉得自己比那些无论是(扔硬币)蒙对的还是想都不想就填了to do的人都厉害,因为我动了脑筋。虽然我的推断最后证明是错的,但通过这么一番类比,我对stop todo和doing的分别印象一定比别人深,这就是收获。
找到了这样一个窍门,我以后每次英语都考在九十分以上,再没有失手过,还不时拿第一,先是班上的,然后是年级、省市乃至全国。英语学习的轻松,还带动了我其他课的成绩,从“一枝独秀”到“春色满园”。is there a short cut? 有无捷径
如果就此以为学英语有捷径,那就错了。有的办法虽然“笨”,只要持之以恒就一定有效果。“笨”办法有很多,我愿意和大家分享我自己实践过、确实感到有用的几种。一是听录音。初中时要求,每篇课文要听三十遍。我不知道别人有没有坚持下来,我反正照做了:每天晚上捧着随身听(那会儿还没有复读机),听一遍 在纸上划一道杠,直到划满六个“正”字。虽然不能说每遍都精神高度集中,但那么多小时听下来,对语感是一个很大的提高。当然,录音质量一定要高,最好是英 语是母语的人用正常速度录制的,那种哗众取宠的“洋话连篇”之类就像魔咒,听得越多坏处越大。二是抄句型。我学3l时,老师上课要大家口头轮流造句,下课还要付诸笔头,造一页纸、大约十来句。我的句型就是这样学来的,一点秘诀都没有。当然,抄的时候不能“有手无心”,当时抄错是要重罚的。三是默读。平时做题、温书总是喜欢读出声来。时间一长竟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语感比同龄人好了许多,应该得益于此。
用功,再加上点巧劲,进步会更快。要善于琢磨,举一反三。我记性差,不愿背(课文、单词、语法),就试着多理解,理解了就不用背了。到底是twothird还是twothirds,中间有没有连字符?一般说onmonday,但前面的介词可不可以拿掉呢?是不是一定得说fishand chips,反过来就不行呢?这些都是我研究的对象。得到了答案还不满足,总要想一想能不能推广到其他地方,举一反三。
做题也一样,每次都会问自己:出题人想考的是什么?这样,就不用陷于题海战术,白白浪费掉宝贵的时间和学英语的兴趣。那时只要考英语,前一天我准保在家看闲书或温习其他功课,第二天仍然考第一。
初二上学期,我开始觉得自己上课“吃不饱”,怎么办?自己“开小灶”。当时广播里介绍台湾的一个英语教学节目let’s talk in english,心里就痒痒的,也没管学校只教到一般过去时的规则变化,就“初生牛犊不怕虎”,买了书和磁带,跟着学了起来。刚开始很吃劲,生词多,语法 没见过,经常莫明其妙。好在广播里老师教得耐心,我学得专心,渐渐地“拦路虎”少了。到了后两册,则几乎没有什么难点,跟复习一样了。
有了这次经验,我就一发而不可收,不知天高地厚地学起了family album usa。刚开始每课恨不得能有几十个生词,正常语速、美国口语不太习惯,有时根本不知所云,别提多郁闷了。但我没有放弃。单词多,就一个一个查。一本《新 英汉字典》,没多久边就被我摸黑了。语速快,就“抓大放小”。很快,我就学进去了,直到不能自拔。
就这样,学习的劲头越来越大。但我 没有急躁冒进,而是反省自己:自学没有老师指点,会不会学得太“油”了?于是想要找本扎实的教材帮自己夯实基础。恰巧这时中央台要
播“零起点”的《许国璋电视英语》。我没觉得从头再学一遍字母、发音是浪费时间,儿时学书法的经历告诉我,基础越扎实,日后才能学得越快。整整一年,从abc到鲁滨逊的故事,书上留下了我详细的笔记,课后习题的答案也密密麻麻地写在了留白处,到现在都是我轻易不示人的珍藏。
每件事好像冥冥中都有安排。学鲁滨逊“伐木造船”时,我并没想到五年后大学的泛读课上会要求我们读这本书,而初三暑假我就已经一个字一个字地把 这本书啃了一遍。学《看听学》时,也完全没想到日后会与作者的另一本力作newconcept english打交道,甚至爱不释手。
“牛抗”(new con的昵称)课课都堪称经典,每册都有自己的风格,字里行间透着英国人与生俱来的幽默和高贵。这套教材影响之大,有很多趣闻可资佐证。随便拉一个外校毕 业生,让他说出一到三册第一课的标题相信都不是难事:从excuseme到aprivate conversation到a puma at large,每课都是一段美好的回忆。大学写作课,一次题目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同学中只要学过《新概念》的很难找到不用such ishuman nature that „的翻译课,老师问“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怎么翻,很多人想都不想、张口就来:oneman’s meat is another man’s poison。
这里要提到许多外国语学校的一个早已不是秘密的法宝:背课文。初中三年,从3l到nce前两册一共360课,我们背了整整三年。古代私塾先生要求童子诵读先贤哲言,否则就不能掌握祖宗文字;学外语其实也一样。如果说我现在有什么后悔的话,就是觉得当时背的东西不够多。intogear 进入状态 上高中后渐感升学压力,于是多埋首于数理化的题海,少有心在英语世界里流连。但人生有时就是这样,用功时没人在意,倒是在你不期待时,荣光自己找上门来。初中播下的种子,高二时终有收获。那年参加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一不小心”得了个特等奖,到北京白玩了一趟。
一年后参加中澳国际英语能力竞赛,再获高中组特等奖。澳方主办者邀请获奖的前几名去悉尼领奖,是我第一次出国。但澳洲牛肉我实在吃不惯,那里的 空气也实在太爽利。悉 尼城区让我想起了上海,高楼中有老屋夹杂。那里的海水很蓝、沙滩很美,人也颇热情。歌剧院很漂亮,绿地很养眼,但最难忘的还是悉尼近郊一个叫“卧龙岗”的农场。
在那里,我第一次放马山间,为此还买了保险;第一次看牧人剪羊毛,剪下的毛除了两个耳朵洞仍是完整的一 块;第一次看牛绕圈耕地;第一次亲身喂 猪,并在第二天清晨看她“分娩”;第一次见到鸸鹋,却搞不清它和鸵鸟的分别;第一次日落时分躲在灌木后面,想一睹袋鼠的“芳容”而未遂;第一次到半夜仍未 睡,在草原上支起篝火,趁着当地billytea的劲儿和人聊天;第一次早上不用人叫,五点就起床,和人在斜坡上玩飞去来器,差点砸坏人家的屋顶——不管 怎样,那是个美丽的夜晚,美丽到清晨我们怎么都舍不得走。
这里有件事要插叙。高一时,学校组织了英语兴趣小组,每周六上午活动。一次,董正璟校长——也是英语特级教师——给我们讲小说:十多页纸的故事,写一个南非黑人小孩的遭遇。文章很感人,读了几遍后,我萌生了把它翻成中文的想法。
整整一个周日,晚上九点前终于成稿,第二周上课交给了校长。一周后,董校长把译稿还给我,上面做了些改动,还有些鼓励的话,而且说可以帮我联系发表。
我终究没有胆量把自己的处女作付诸文字。但这件事一定给校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毕业前一个晚上亲自打来电话,说手头有几本小书问我有没有兴趣翻。我欣喜若狂,自负的少年谁不想把自己的劳动成果变成铅字,何况还能署名。董校长很高兴,答应借我字典并为我校稿。
从六月中到八月初,我挥汗如雨,晨昏不息。那些书原是一套里面的几本,出自牛津、剑桥学者的笔下,智慧、文字相映成辉:有讲宇宙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有讲全球升温的前景;有回顾男性地位的今昔;有探讨未来人口的数量和结构;还有探讨基因技术可能给世界带来的影响。
翻译这些书,对我既是语言、知识上的考验,也是意志的磨练——多少次,截稿日期的临近让我寝食难安。一年后摸着崭新的书页,我心中的喜悦实在难 以用文字传达。我要篇四:外交部翻译孙宁英语学习心得_bb 外交部翻译-孙宁英语学习心得 发布于2014年12月21日 23:03 孙宁:1981年生于古城南京。1993年考取南京外国语学校,其间获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和中澳国际英语能力竞赛高中组特等奖。1999年保送进入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其间获“21世纪-爱立信杯”第七届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冠军并出版译著三本。2003年8月入外交部翻译室,2004年9月公派赴英留学。colin powell说过,没有美国就没有今天的他,自然也就没有那本风靡一时的my american journey。不是因为英语的缘故,今天的我不会是这样,也就不会有这篇文章。powell说过,自己是a student of history。我也以自己是a student of english而自豪,是为题记。
a bumpy start 开始接触英语是在小学五年级。那时每学完一课,老师会在黑板上写下生词的中文,然后找人上去写英文,完了再带大家读一遍。为了不当“出头鸟”,每到英语课,一向很皮的我总是变得很乖。可这一天终究躲不过,虽然手心写了“阿姆布热拉”之类,可在黑板前吭哧了半天也没把umbrella拼对。
小学升初中英语考了96,但周围清一色的满分让我抬不起头来。好在英语要折成20分满分——加上我语文不错——才勉强进了外语学校。
外语学校集中了全市的优等生。我的同桌就很厉害——告诉我他有英文名了,叫superman。但第一节课过后,他终究没能保住自己的名字。老师给我们取名:我叫peter,他叫paul——日后有人调侃:“xx催你还钱,没钱就找孙宁借”,打成语一个:rob peter to pay paul。
这堂课让我再次感到自己不是学语言的料。同班一个女孩的名字(laura)我舌头怎么也绕不过来;课代表名字(margaret)的拼写是到初三时才记住的。getting on my way 孺子不可教,但老师却有教无类。中学第一位英语老师叫程翠瑛,有近三十年的教龄。程老师要求很严,但我们却很感激她:没有严师,哪来高徒?她上课条理清楚,一丝不苟;课下还主动帮我们答疑,给我们念诗,教我们唱歌。初二寒假前,程老师说下学期不教我们了,我知道当时我的眼里是有泪水的。这就是我爱上英语的第一步,有一位好的启蒙老师。
磁带上的那些“鸟语”,我很快就听懂是什么了。相信下面几句在日后外校同学聚会时都会提起并得到大家响应:meet sandy and sue.this is sue’s class.her teacher’s mrkrisp ?。这就是被我们简称为3l的look, listen and learn!,那代学子心中的经典。爱屋及乌,我们自然也就崇敬它的编者,一个秃秃的小老头。数年后某天下午,老先生辞世的消息从收音机里传来,才好像真正宣布那个时代的终结。现在,每当我看见外研社边老先生的塑像,就会默默祈祷每个刚开始接触英语的人都能有我这么幸运,有本好的启蒙教材。
虽然喜欢英语,可高分总和我无缘。有半年时间,我的英语成绩一直在88到89.5之间徘徊。“peter,怎么又是89.5,不能再高哪怕0.5分?”程老师曾经恨铁不成钢地问我。其实,铁不是刚,不全是因为粗心,也不总是运气不好,全是因为火候未到。只要点破了那层窗户纸,就会豁然开朗。
举个例子,一次考填空,答案是chimney。全班有一半同学都想到了,就是不会拼。拿到卷子我才悟到:原来拼写多数情况下都是按读音走的呀!这么简单的道理,原先怎么没想到呢?
除了顿悟,还要善于观察、归纳。语言不是数学,没有一定之规,有也总有大量例外。但纵使归纳错了,也是一个收获,不是吗?一次测验,考stop后面跟的动词形式,当时虽学过like加不定式和动名词的区别,但没学过stop加doing,更别说to do,考得有点超前。但我想,既然like有这样的区分,stop可能也有吧,于是选了to do。试卷发下来,我错了。但我觉得自己比那些无论是(扔硬币)蒙对的还是想都不想就填了to do的人都厉害,因为我动了脑筋。虽然我的推断最后证明是错的,但通过这么一番类比,我对stop to do和doing的分别印象一定比别人深,这就是收获。
找到了这样一个窍门,我以后每次英语都考在九十分以上,再没有失手过,还不时拿第一,先是班上的,然后是年级、省市乃至全国。英语学习的轻松,还带动了我其他课的成绩,从“一枝独秀”到“春色满园”。is there a short cut? 如果就此以为学英语有捷径,那就错了。有的办法虽然“笨”,只要持之以恒就一定有效果。“笨”办法有很多,我愿意和大家分享我自己实践过、确实感到有用的几种。一是听录音。初中时要求,每篇课文要听三十遍。我不知道别人有没有坚持下来,我反正照做了:每天晚上捧着随身听(那会儿还没有复读机),听一遍在纸上划一道杠,直到划满六个“正”字。虽然不能说每遍都精神高度集中,但那么多小时听下来,对语感是一个很大的提高。当然,录音质量一定要高,最好是英语是母语的人用正常速度录制的,那种哗众取宠的“洋话连篇”之类就像魔咒,听得越多坏处越大。二是抄句型。我学3l时,老师上课要大家口头轮流造句,下课还要付诸笔头,造一页纸、大约十来句。我的句型就是这样学来的,一点秘诀都没有。当然,抄的时候不能“有手无心”,当时抄错是要重罚的。
三是默读。平时做题、温书总是喜欢读出声来。时间一长竟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语感比同龄人好了许多,应该得益于此。
用功,再加上点巧劲,进步会更快。要善于琢磨,举一反三。我记性差,不愿背(课文、单词、语法),就试着多理解,理解了就不用背了。到底是two third还是two thirds,中间有没有连字符?一般说on monday,但前面的介词可不可以拿掉呢?是不是一定得说fish and chips,反过来就不行呢?这些都是我研究的对象。得到了答案还不满足,总要想一想能不能推广到其他地方,举一反三。
做题也一样,每次都会问自己:出题人想考的是什么?这样,就不用陷于题海战术,白白浪费掉宝贵的时间和学英语的兴趣。那时只要考英语,前一天我准保在家看闲书或温习其他功课,第二天仍然考第一。
初二上学期,我开始觉得自己上课“吃不饱”,怎么办?自己“开小灶”。当时广播里介绍台湾的一个英语教学节目let’s talk in english,心里就痒痒的,也没管学校只教到一般过去时的规则变化,就“初生牛犊不怕虎”,买了书和磁带,跟着学了起来。刚开始很吃劲,生词多,语法没见过,经常莫明其妙。好在广播里老师教得耐心,我学得专心,渐渐地“拦路虎”少了。到了后两册,则几乎没有什么难点,跟复习一样了。有了这次经验,我就一发而不可收,不知天高地厚地学起了family album usa。刚开始每课恨不得能有几十个生词,正常语速、美国口语不太习惯,有时根本不知所云,别提多郁闷了。但我没有放弃。单词多,就一个一个查。一本《新英汉字典》,没多久边就被我摸黑了。语速快,就“抓大放小”。很快,我就学进去了,直到不能自拔。
就这样,学习的劲头越来越大。但我没有急躁冒进,而是反省自己:自学没有老师指点,会不会学得太“油”了?于是想要找本扎实的教材帮自己夯实基础。恰巧这时中央台要播“零起点”的《许国璋电视英语》。我没觉得从头再学一遍字母、发音是浪费时间,儿时学书法的经历告诉我,基础越扎实,日后才能学得越快。整整一年,从abc到鲁滨逊的故事,书上留下了我详细的笔记,课后习题的答案也密密麻麻地写在了留白处,到现在都是我轻易不示人的珍藏。
每件事好像冥冥中都有安排。学鲁滨逊“伐木造船”时,我并没想到五年后大学的泛读课上会要求我们读这本书,而初三暑假我就已经一个字一个字地把这本书啃了一遍。学《看听学》时,也完全没想到日后会与作者的另一本力作new concept english打交道,甚至爱不释手。
“牛抗”(new con的昵称)课课都堪称经典,每册都有自己的风格,字里行间透着英国人与生俱来的幽默和高贵。这套教材影响之大,有很多趣闻可资佐证。随便拉一个外校毕业生,让他说出一到三册第一课的标题相信都不是难事:从excuse me到a private conversation到a puma at large,每课都是一段美好的回忆。大学写作课,一次题目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同学中只要学过《新概念》的很难找到不用such is human nature that ?的;翻译课,老师问“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怎么翻,很多人想都不想、张口就来:one man’s meat is another man’s poison。
这里要提到许多外国语学校的一个早已不是秘密的法宝:背课文。初中三年,从3l到nce前两册一共360课,我们背了整整三年。古代私塾先生要求童子诵读先贤哲言,否则就不能掌握祖宗文字;学外语其实也一样。如果说我现在有什么后悔的话,就是觉得当时背的东西不够多。
学完了3l最后一课,快乐、充实的初中生活就要结束。暑假做了遍当年的高考英语题,用了一半的时间,居然也能得131分。虽然知道标准化命题不能反映客观水平,做题在行并不表明英文水平高,但——凡人如我——心里还是挺得意 into gear 上高中后渐感升学压力,于是多埋首于数理化的题海,少有心在英语世界里流连。但人生有时就是这样,用功时没人在意,倒是在你不期待时,荣光自己找上门来。初中播下的种子,高二时终有收获。那年参加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一不小心”得了个特等奖,到北京白玩了一趟。
一年后参加中澳国际英语能力竞赛,再获高中组特等奖。澳方主办者邀请获奖的前几名去悉尼领奖,是我第一次出国。但澳洲牛肉我实在吃不惯,那里的空气也实在太爽利。悉尼城区让我想起了上海,高楼中有老屋夹杂。那里的海水很蓝、沙滩很美,人也颇热情。歌剧院很漂亮,绿地很养眼,但最难忘的还是悉尼近郊一个叫“卧龙岗”的农场。
在那里,我第一次放马山间,为此还买了保险;第一次看牧人剪羊毛,剪下的毛除了两个耳朵洞仍是完整的一块;第一次看牛绕圈耕地;第一次亲身喂猪,并在第二天清晨看她“分娩”;第一次见到鸸鹋,却搞不清它和鸵鸟的分别;第一次日落时分躲在灌木后面,想一睹袋鼠的“芳容”而未遂;第一次到半夜仍未睡,在草原上支起篝火,趁着当地billy tea的劲儿和人聊天;第一次早上不用人叫,五点就起床,和人在斜坡上玩飞去来器,差点砸坏人家的屋顶——不管怎样,那是个美丽的夜晚,美丽到清晨我们怎么都舍不得走。
高中课文(senior english for china)很无聊,英语课便大多用来做数学题,倒符合效率最大化的理论。一晃终于到了要保送的时候,我却不知道自己以后想做什么。出于对上海的偏见,拒绝了复旦。从小在南大操场边玩大,觉得那儿适合玩耍而非学问,也没考虑。
思来想去,只有两个选择:北外英语系,北大东语系。不愿再把英语当专业,觉得自学就够了,学点别的多好:于是向往北大,那里的湖光塔影。但老师不这么看:与其做大池塘里的小鱼,干嘛不做小池塘里的大鱼?信然。
这里有件事要插叙。高一时,学校组织了英语兴趣小组,每周六上午活动。一次,董正璟校长——也是英语特级教师——给我们讲小说:十多页纸的故事,写一个南非黑人小孩的遭遇。文章很感人,读了几遍后,我萌生了把它翻成中文的想法。
整整一个周日,晚上九点前终于成稿,第二周上课交给了校长。一周后,董校长把译稿还给我,上面做了些改动,还有些鼓励的话,而且说可以帮我联系发表。
我终究没有胆量把自己的处女作付诸文字。但这件事一定给校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毕业前一个晚上亲自打来电话,说手头有几本小书问我有没有兴趣翻。我欣喜若狂,自负的少年谁不想把自己的劳动成果变成铅字,何况还能署名。董校长很高兴,答应借我字典并为我校稿
从六月中到八月初,我挥汗如雨,晨昏不息。那些书原是一套里面的几本,出自牛津、剑桥学者的笔下,智慧、文字相映成辉:有讲宇宙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有讲全球升温的前景;有回顾男性地位的今昔;有探讨未来人口的数量和结构;还有探讨基因技术可能给世界带来的影响。
翻译这些书,对我既是语言、知识上的考验,也是意志的磨练——多少次,截稿日期的临近让我寝食难安。一年后摸着崭新的书页,我心中的喜悦实在难以用文字传达。我要感谢董校长的提携,也要感谢江苏人民出版社的信任,自此开始了一段愉快的合作经历。谁又知道,毕业后我选择翻译为职业,和这次际遇没有关系呢?——不过这是后话了。
大二时,我译了第二本书,耶鲁一位学者写证券市场的高智商犯罪,共二十万字。书的内容很专,原是学语言的人不甚了了的。但我碰巧对经济学感兴趣,大学里听了些课,再加上临时恶补、多方请教,终于做到没有“露怯”。大
三、大四我的专业是口译,课上课下做了不少练习。我很幸运,有很好的老师带我入门。在他们的帮助下,我意识到和口译相比,笔译功底至少同样重要;和同传相比,交传的底子至少同等重要。工作后,我终日沉浸在翻译中,更深深体会到了:不是说学了十年英语,翻译就一定行,称职都未必。由此而生一种谦卑感,日日催我反省,摆正自己的心态和位置。a less travelled road 中学六年尤其高中三年,我都把英语当作一门我可以考高分、可以给我信心的科目,而没有意识到英语作为语言本身的魅力;所谓兴趣,不免带上了功利色彩。这种局面直到我把英语作为自己唯一的兴趣所在和着力点——也就是到了北外英语系——才得到改变。
英语作为专业该怎么学?这是我在北外第一学期遇到的最大难题。一开学,挫折就纷至沓来:语音、口语免修考试双双没过。怎么办?没办法,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赶。苦恼没法驱遣,就把它们淹没在书本中。但学习之余心里也嘀咕:自己到底行不行?
很快,从横向比较中,我发现了自己的优势:笔头比较强,基本功扎实。但瑜不掩瑕,口语差、不爱表达是我的两大弱点。这不能怪别人,谁叫中学时一直纵容自己的懒惰,上课从不举手发言;老师要编对话,总是千方百计地躲,欠了一屁股债等着老师“大赦”。
痛定思痛,决定改弦更张。性格一下子改不了,就从其它方面努力。一是恶补语音。每周两次、每次两小时在小花园里一个人苦练:一年后果然见成效,开始陆续有人夸我语音好了,可见天道酬勤。
日后慢慢知道,中国人(尤其是南方人)发音位置普遍靠前,这样发出来的音比较单薄,这是一弊。二是双元音马虎,后一个元音不发足,如bye听起来像汉语的“拜”,大错。三是重音常读错,弄得老外往往不知所云,须知重音在英语里的重要性好比四声之于汉语。四是长音偷工减料,常用短音敷衍了事,如region第一个音节。五是音节尾的m/n常吞掉,该闭口的不闭,如mine听起来像my。六是单元音不够饱满,无精打采掺在一堆辅音里面,如maintain中的两个/ei/很少受重视,总发成/men5ten/,再如man经常听着像men。七是该连的不连,一盘散沙,没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效果,如gre /7dvi:b:5ri:/中加入的连音/r/。八是该吞的不吞,如united states,又如want to。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举了。篇五:***首席翻译孙宁谈英语学习方法
我在之前公司的工作没有多大的发展前景。2.i expected to be paid in accordance with my effort and abilities.because i think salary should b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ifficulties and importance of the job.我希望薪资水平能与我的努力和能力相一致。因为我觉得薪资高低应与工作的难易程度和重要程度密切相关。
3.i put my family before my work.so i don’t want to be so busy.我是家庭第一,工作第二。所以我不想那么忙。4.i’d like a good-paying job with flexible schedule.我想找一份薪水优厚的工作,并且工作安排要比较灵活。
我希望找到一个公司能认同并奖励辛勤工作的员工。1981年在南京出生的孙宁,1993年考取了南京外国语学校,1999年保送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口译专业,其间获第七届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冠军并出版译著三本。2003年8月入外交部翻译室,2004年9月公派赴英留学。曾先后担任两任外交部长李肇星、杨洁篪随身翻译,现为习近平、李克强的首席翻译。2013年,孙宁在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上展现“大白话现场翻译” 的神功,赢得掌声一片。来欣赏下吧。?(政府削权)“我们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 we should have the determination to cut the wrist like brave warriors.?“腐败和我们政府的信誉应该说水火不容” ?(两岸关系)“使其花团锦簇,我想花好总有月圆时”...so that it will be full of flowers.when flowers are in full blossom, there will be a time for the moon to be full again.?“至于食品安全,那可以说是天大的事” food safety is of utmost importance.?(查处)“假冒伪劣和黑心食品” punish the heartless producers of substandard and fake food ?“绿水青山贫穷落后不行,但殷实富裕环境恶化也不行” it is no good to be poor in a beautiful environment, nor is it good to be well-off and live with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talking the talk is not as good as walking the walk 孙宁谈英语学习
“笨”方法
以为学英语有捷径,那就错了。有的办法虽然“笨”,只要持之以恒就一定有效果。“笨”办法有很多,我愿意和大家分享我自己实践过、确实感到有用的几种。一是听录音。
初中时要求,每篇课文要听三十遍。我不知道别人有没有坚持下来,我反正照做了:每天晚上捧着随身听(那会儿还没有复读机),听一遍在纸上划一道杠,直到划满六个“正”字。虽然不能说每遍都精神高度集中,但那么多小时听下来,对语感是一个很大的提高。当然,录音质量一定要高,最好是英语是母语的人用正常速度录制的,那种哗众取宠的“洋话连篇”之类就像魔咒,听得越多坏处越大。
二是抄句型。
我学3l时(look, listen and learn),老师上课要大家口头轮流造句,下课还要付诸笔头,造一页纸、大约十来句。我的句型就是这样学来的,一点秘诀都没有。当然,抄的时候不能“有手无心”,当时抄错是要重罚的。
三是默读。
平时做题、温书总是喜欢读出声来。时间一长竟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语感比同龄人好了许多,应该得益于此。用功,再加上点巧劲,进步会更快。要善于琢磨,举一反三 我记性差,不愿背(课文、单词、语法),就试着多理解,理解了就不用背了。到底是two third还是twothirds,中间有没有连字符?一般说on monday,但前面的介词可不可以拿掉呢?是不是一定得说fish and chips,反过来就不行呢?这些都是我研究的对象。得到了答案还不满足,总要想一想能不能推广到其他地方,举一反三。
做题也一样,每次都会问自己:出题人想考的是什么?这样,就不用陷于题海战术,白白浪费掉宝贵的时间和学英语的兴趣。那时只要考英语,前一天我准保在家看闲书或温习其他功课,第二天仍然考第一。
踏实自学,随时反省 初二上学期,我开始觉得自己上课“吃不饱”,怎么办?自己“开小灶”。当时广播里介绍台湾的一个英语教学节目lets talk in english,心里就痒痒的,也没管学校只教到一般过去时的规则变化,就“初生牛犊不怕虎”,买了书和磁带,跟着学了起来。刚开始很吃劲,生词多,语法没见过,经常莫明其妙。好在广播里老师教得耐心,我学得专心,渐渐地“拦路虎”少了。到了后两册,则几乎没有什么难点,跟复习一样了。
有了这次经验,我就一发而不可收,不知天高地厚地学起了family album usa(走遍美国)。刚开始每课恨不得能有几十个生词,正常语速、美国口语不太习惯,有时根本不知所云,别提多郁闷了。但我没有放弃。单词多,就一个一个查。一本《新英汉字典》,没多久边就被我摸黑了。语速快,就“抓大放小”。很快,我就学进去了,直到不能自拔。但我没有放弃。单词多,就一个一个查。一本《新英汉字典》,没多久边就被我摸黑了。语速快,就“抓大放小”。很快,我就学进去了,直到不能自拔。就这样,学习的劲头越来越大。
但我没有急躁冒进,而是反省自己:自学没有老师指点,会不会学得太“油”了?于是想要找本扎实的教材帮自己夯实基础。恰巧这时中央台要播“零起点”的《许国璋电视英语》。我没觉得从头再学一遍字母、发音是浪费时间,儿时学书法的经历告诉我,基础越扎实,日后才能学得越快。整整一年,从abc到鲁滨逊的故事,书上留下了我详细的笔记,课后习题的答案也密密麻麻地写在了留白处,到现在都是我轻易不示人的珍藏。
每件事好像冥冥中都有安排。学鲁滨逊“伐木造船”时,我并没想到五年后大学的泛读课上会要求我们读这本书,而初三暑假我就已经一个字一个字地把这本书啃了一遍。“牛抗”二三事
学《看听学》时,也完全没想到日后会与作者的另一本力作new concept english(新概念英语)打交道,甚至爱不释手。“牛抗”(new con的昵称)课课都堪称经典,每册都有自己的风格,字里行间透着英国人与生俱来的幽默和高贵。这套教材影响之大,有很多趣闻可资佐证。随便拉一个外校毕业生,让他说出一到三册第一课的标题相信都不是难事:从excuse me到a private conversation到 a puma at large,每课都是一段美好的回忆。
大学写作课,一次题目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同学中只要学过《新概念》的很难找到不用such is human nature that ?的翻译课,老师问“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怎么翻,很多人想都不想,张口就来:one mans meat is another mans poison。不是秘密的法宝
这里要提到许多外国语学校的一个早已不是秘密的法宝:背课文。
初中三年,从3l到nce前两册一共360课,我们背了整整三年。古代私塾先生要求童子诵读先贤哲言,否则就不能掌握祖宗文字;学外语其实也一样。如果说我现在有什么后悔的话,就是觉得当时背的东西不够多。学完了3l最后一课,快乐、充实的初中生活就要结束。
暑假做了遍当年的高考英语题,用了一半的时间,居然也能得131分。虽然知道标准化命题不能反映客观水平,做题在行并不表明英文水平高,但——凡人如我——心里还是挺得意。
语音怎么改
中学六年尤其高中三年,我都把英语当作一门我可以考高分、可以给我信心的科目,而没有意识到英语作为语言本身的魅力;所谓兴趣,不免带上了功利色彩。这种局面直到我把英语作为自己唯一的兴趣所在和着力点——也就是到了北外英语系——才得到改变。英语作为专业该怎么学?这是我在北外第一学期遇到的最大难题。
一开学,挫折就纷至沓来:语音、口语免修考试双双没过。怎么办?没办法,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赶。苦恼没法驱遣,就把它们淹没在书本中。但学习之余心里也嘀咕:自己到底行不行?
很快,从横向比较中,我发现了自己的优势:笔头比较强,基本功扎实。但瑜不掩瑕,口语差、不爱表达是我的两大弱点。
这不能怪别人,谁叫中学时一直纵容自己的懒惰,上课从不举手发言;老师要编对话,总是千方百计地躲,欠了一屁股债等着老师“大赦”。痛定思痛,决定改弦更张。
性格一下子改不了,就从其它方面努力。
一是恶补语音。
每周两次、每次两小时在小花园里一个人苦练:一年后果然见成效,开始陆续有人夸我语音好了,可见天道酬勤。
日后慢慢知道,中国人语音常见毛病:
◆ 中国人(尤其是南方人)发音位置普遍靠前,这样发出来的音比较单薄,这是一弊。
◆ 二是双元音马虎,后一个元音不发足,如bye听起来像汉语的“拜”,大错。◆ 三是重音常读错,弄得老外往往不知所云,须知重音在英语里的重要性好比四声之于汉语。◆ 四是长音偷工减料,常用短音敷衍了事,如region第一个音节。
◆ 五是音节尾的m/n常吞掉,该闭口的不闭,如mine听起来像my。
第三篇:揭秘外交部翻译
揭秘外交部翻译:总理记者会提前一个月准备
2010年3月7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记者会,张璐担任翻译。
张建敏、朱彤(左)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翻译界的“金童玉女”。
《环球人物》杂志记者 刘娜
2010年3月14日上午,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里聚满了中外记者,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这里召开记者会。人们都非常关注温总理如何即兴回答记者的提问。
“我们应该记住这样一条古训:‘行百里者半九十’,不可有任何松懈、麻痹和动摇„„我将以此明志,做好今后三年的工作。”温总理首先发表讲话,引用古训明志。接下来,在回答提问时,他更是引经据典、妙语连珠。
“总理身边的翻译换人了!”眼尖的记者发现,坐在温总理左侧的是一位名叫张璐的女翻译。她是外交部翻译室英文处副处长。在两个多小时的问答中,无论温总理谈到什么诗词、古语,她都能迅速、流畅地进行翻译。
“她真是太厉害了,总理用的典故,好多中文我都不会写。”“这好像是温总理近几年第一次起用女翻译。”„„现场的记者小声议论着。会后,这位穿着深色西装、宝蓝色衬衫,梳着可爱“蘑菇头”的“温总理女高翻”,受到亿万观众和网民的热捧。
超强的政治敏感
3月16日,记者会结束后的第三天,张璐回到了母校外交学院,应邀给学弟学妹们讲述“总理记者招待会翻译的体会”。原本只能容纳200人的报告厅被挤得水泄不通,走廊里、过道上站满了人。
“以前都是听别人做报告,没想到今天却是我给大家做报告。”张璐谦虚地说。她神情专注、认真,唯一不同的是,回到母校的她,多了几分俏皮与放松。
对于自己突然“走红”,张璐有些意外:“其实外交部有很多出色的翻译,只是这次刚好派我去,而一年一度的总理答记者问又备受关注。”
在张璐看来,给领导人当翻译,首先要有较高的政治敏感。“翻译时要保持对原文的忠实,做到如实翻译。”她举例说:“在这次记者会上,温总理澄清所谓中国在哥本哈根大会上‘傲慢’的传言时提到,‘„„我从一位欧洲领导人那里知道,那天晚上有一个少数国家参加的会议„„’因为我跟着总理去过哥本哈根,知道他指的‘那位领导人’是谁,也知道这个人的性别。但当时总理并未提及这位领导人的名字,所以我在翻译时也不能直接说出这个人的名字,甚至不能表明性别。英文里有男‘他’和女‘她’的区别,所以在翻译时,我选择用被动句式来表达。”
张璐说,当一个好翻译还要了解领导人说话的意图,可以结合当时的语境去“巧译”。她说:“大家对我在翻译总理古诗词时的表现给予了肯定。其实,古诗词翻译并不是我的强项,哪怕能再多给我一秒钟时间,我都能翻译得更加准确。”张璐认为,自己这次的表现,主要归功于平时的积累。“我发现总理最喜欢引用刘禹锡、王安石和屈原的诗词。所以,给总理当翻译时,要结合他说话的语境,知道总理在这个时刻引用古诗词是想要传达怎样的一种精神。这一点很重要。”
张璐介绍自己在外交部的工作状态时说,“有点上学时的感觉”。“每天要很早起床,要听BBC(英国广播公司)、VOA(美国之音)等充实自己。晚上回去要做功课,总结、回顾当天翻译的东西。有时候刚下飞机,时差还没倒过来,就被叫去,一翻译就是好几个小时,回来后全身酸痛,疲惫不堪,感觉像是被人痛打了一顿。”不过,张璐也体会到其中的成就感,“尤其是给领导人当翻译,他们是我非常敬重的人,我觉得这是件非常幸福的事。”
“淘汰式培训”
张璐出生于1977年,是土生土长的济南姑娘。她是家中的独生女。在同学眼中,张璐从小就“很洋气”,学习刻苦,一直是学校少先队的大队长,臂上挂着“三道杠”。
进入中学后,张璐的外语天赋显露出来。上英语课时,她经常会被老师叫起来读范文。1996年,张璐被外交学院国际法系录取。虽然她当时就读的是国际法学专业,但英语相当出色,曾多次代表学校参加英语演讲比赛。大学毕业后,她在伦敦的一所大学学习外交学专业,并且拿到了硕士学位。之后,她改行做高级翻译,并进入外交部翻译室英文处。2009年2月,温总理访问英国会见布朗首相时,张璐就曾担任现场翻译。
有人说:“翻译就像一只美丽的天鹅,它的上半身永远都是亭亭玉立、妩媚动人,而它的下半身则在水中不停地扑腾。”对于普通百姓而言,给领导人当翻译很神秘,但他们不知道,这绝非易事。
外交部翻译室的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想进入外交部当一名优秀的高级翻译,必须经得起3道考验:严格筛选,疯狂练习,周密准备。
外交部挑选翻译人员要经过严格的初试和复试:初试一般通过公务员考试排名,或是去专业院校进行笔试。这位工作人员说:“入部考试中的英语水平测试相当难,通过笔试后还必须参加英语面试,其中成绩排在最前面的10至15名,才有可能进入翻译室参加下一阶段的‘观察培训’。”
“观察培训”实质上就是“淘汰式培训”。首先是强化训练,由翻译室的几位前辈每天陪学员做大量的听力、口译和笔译练习。“培训的强度很大,所用的教材时效性很强,基本上都是当天的新闻和评论,或近期的热点话题。”外交部还会邀请一些专家来授课,同时全面观察学员的外语基本功、翻译潜质、领悟力、语言表达习惯、声音状态、刻苦精神、承受高强度工作压力的身体和心理素质、组织纪律性„„“通过初试的人,只有不到4%被最终录用”。
“中国翻译的国家队”
外交部翻译室像是“课堂”,张璐和同事们接受的是“魔鬼训练”。翻译是有一定技巧的,为了提高速度,部分内容会用一些符号来代替。“比如‘四项基本原则’可以用‘四’字来代替,‘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可以用‘和’字外面加一个圈来代替。”除此之外,领导人发言的时候,你不可能让他停下来,即使是连续10分钟的讲话,也得尽可能全部翻译出来。因此,记笔记是翻译的一个工作重点,这就需要不断地练习臂力。
外交部翻译室副主任任小萍曾对外介绍,翻译室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翻译过程必须一丝不苟,从内容到体例,从称呼到专用词,该查的必须一项一项查,决不能马虎或想当然。不仅要查,而且要知道出处。”“翻译人员还必须具有超强的心理素质,既要有信心,又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必须集中全部精力,不能允许有半点虚荣心作怪,否则,遇到难点和问题,就会方寸大乱,就会‘砸锅’。”
接下来,就是没有捷径可走的“疯狂练习”。翻译室的很多工作人员都说,要不是内心真正喜欢,肯定无法坚持下来。他们通过这种练习,最后都能“不由自主,习惯成自然,看到中文时,嘴里就能马上条件反射出英文来。”
经过疯狂练习,最后一道关,就是“战前准备”。“每年总理的记者会,外交部都要提前一个月通知翻译。从那时起,接到任务的翻译就进入‘冲刺阶段’。不过这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有一个团队在一起准备。”翻译室的工作人员说,以总理的记者会为例,“大量前期的准备工作包括:对两会热点问题的调研,整理总理一年来的讲话内容。‘大战’前,还要模拟召开记者会,不上场的同事充当陪练,设计出各种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此外,还要进行‘彩排走场’。”
外交部翻译室被誉为“中国翻译的国家队”。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从翻译队,到翻译处,再到翻译室,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人才。外交部翻译室的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有被誉为‘中国红墙第一翻译’的冀朝铸,担任过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的翻译;紧接着马雪松、姜江屡屡随同国家领导人出访;随后出现了中国翻译界的‘三剑客’张建敏、朱彤、许晖;现在有雷宁、戴庆利、周宇、费胜潮„„”如今的外交部翻译室,年轻人占80%以上,他们以出色的表现,赢得了越来越多人的尊重和认可。
未获《环球人物》杂志事先书面许可,任何媒体不得转载《环球人物》杂志图片及文字内容,违者《环球人物》杂志将追究其侵权责任。
(环球人物)
第四篇:孙宁演讲稿
全球化:中国年轻一代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Globalization: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China's Younger Generation
Good morning, Ladies and Gentlemen.Today I’m very happy to be here to share with you some of my thoughts on the topic of Globalization.And first of all, I would like to mention an eventin our recent history.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很高兴今天能在此就“全球化”这一主题来和大家谈谈我的想法。首先,我要提到的是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
Thirty years ago, American President Richard Nixon made an epoch-making visit to China, a country still isolated at that time.Premier Zhou Enlai said to him, “Your handshake came over the vastest ocean in the world-twenty-five years of no communi-cation.” Ever since then, China and America have exchanged many handshakes of various kinds.The fundamental implication of this example is that the need and desire to communicate across differences in culture and ideology is not only felt by the two countries but by many other nations as well.三十年前,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来中国进行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访问,那时中国正受到美国孤立。周恩来总理对他说了这样一番话:“你与我的握手越过了世界上最为辽阔的海洋,这个海洋就是互不交往的25年。”自从那以后,美国和中国已经握过多次不同的手。这一事件充分表明:不同文化、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交流不仅仅是两个国家的需要和愿望,也是更多其它国家的心声。
As we can see today, environmentalist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are making joint efforts to address the issue of global warming, economists are seeking solutions to financial crises that rage in a particular region but nonetheless cripple the world’s economy, and diplomats and politicians are getting together to discuss the issue of combating terrorism.Peace and prosperity has become a common goal that we are striving for all over the world.Underlying this mighty trend of globalization is the echo of E.M.Forster’s words, “Only connect!”
正如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不同国家的环保专家们正齐心协力在全球变暖这一问题上各抒己见;经济学家们一同寻找着对付金融危机的办法,虽然这一危机只发生在一定区域,但它还是会阻碍世界经济的发展;外交官和政治家们则聚到一起探讨打击恐怖主义的问题。和平与繁荣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奋斗的目标。如此强大趋势的“全球化”正应证了E.M.福斯特的那句话:“但求沟通!”
With the IT revolution taking place, traditional boundaries of human society fall away.Our culture, politics, society and commerce are being sloshed into a large melting pot of humanity.In this interlinked world, there are no outsiders, for a disturbance in one place is likely to impact other parts of the globe.We have begun to realize that a world spanided cannot endure.随着IT产业的出现,传统的人类社会分界线也随之消失。我们的文化、政治、社会和商业都被放入一个人性的大熔炉里。在这个互相联系的世界里,没有局外人,任何地区性的不稳定因素都可能波及全世界。我们已意识到一个分裂的世界是无法长存的。
China is now actively integrating into the world.Our recent entry to the WTO is a good example.For decades, we have taken pride in being self-reliant, but now we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participating in and contributing to a broader economic order.From the precarious role in the world arena to our present WTO membership, we have come a long way.中国现在正积极地融入世界,前不久加入世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几十年来,我们总是以自立为荣,但是现在我们意识到了参与和促成更为广阔的经济秩序的重要性。从世界舞台上的一个不稳定角色到如今的世贸组织成员,我们走过了一段漫长的路。
But what does the way ahead look like? In some parts of the world people are demonstrating against globalization.Are they justified, then, in criticizing the globalizing world? Instead of narrowing the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they say, globalization enablesdeveloped nations to swallow the developing nations’ wealth in debts and interest.Globalization, they argue, should be about an earnest interest in every other nation’s economic health.但是前方的路又将如何?世界上部分国家的人民示威游行,反对全球化。那么,他们责怪世界全球化有道理吗?他们又说,全球化只能使发达国家通过债务与利息吞并发展中国家的财富,而不是缩短贫富之间的差距。全球化,他们认为,应该是对其它国家经济健康的一种关注。
We are reminded by Karl Marx that capital goes beyond national borders and eludes control from any other entity.This has become a reality.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are seeking the lowest cost, the largest market, and the most favorable policy.They are often powerful lobbyists in government decision-making, ruthless expansionists in the global market place and a devastating presence to local businesses.卡尔·马克思提醒我们,资本跨越国界,便会逃离对象国政治实体的管制,这一点已成为现实。跨国公司一直在实行寻求最低成本、最大市场和最多收益的政策。他们常常在政府做决
定时施加强大的影响力,在全球市场上无情地扩张并在地区贸易中形成极强的杀伤力。
For China, still more challenges exist.How are we going to ensure a smooth transition from the planned economy to a market-based one? How to construct a legal system that is sound enough and broad enough to respond to the needs of a dynamic society? How to maintain our cultural identity in an increasingly homogeneous world? And how to define greatness in our rise as a peace-loving nation? Globalization entails questions that concern us all.对于中国来说,仍然是挑战居多。我们如何确保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平稳过渡?如何建立一个足够健全、足够广泛的法制体系来适应一个生机勃勃的社会的需要?如何在这个日益同化的世界中保持我们的文化特性?还有,如何树立我们这个爱好和平的国度的良好形象?全球化所牵涉的问题关系到我们大家。
Like many young people my age in China, I want to see my country get prosperous and enjoying respect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But it seems to me that mere patriotism is not just enough.It is vitally important that we young people do more serious thinking and broaden our minds to bigger issues.And there might never be easy answers to those issues such as globalization, but to take them on and give them honest thinking is the first step to be prepared for both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coming our way.And this is also one of the thoughts that came to me while preparing this speech.Thank you!
和中国的许多同龄人一样,我期待着我的祖国变得繁荣,受到国际社会的尊重。但是对我来说,仅仅爱国是不够的,我们年轻人多做一些冷静的思考,把视野拓展到更大的问题上,这才是最为重要的。也许回答那些诸如全球化的问题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我们可以关注它们,对它们做一些认真的思考,这是我们迎接所有机遇和挑战的准备工作的第一步,这也是我准备这次演讲比赛时时刻刻的想法之一。谢谢!
第五篇:外交部翻译小资料
淘汰式培训”
想进入外交部当一名优秀的高级翻译,必须经得起三道关考验:严格筛选,疯狂练习,周密准备。外交部挑选翻译人员要经过严格的初试和复试:初试一般通过公务员考试排名,或是去专业院校进行笔试。外交部的一位工作人员说:“入部考试中的英语水平测试相当难,通过笔试后还必须参加英语面试,其中,成绩排在最前面的10至15名,才有可能进入翻译室参加下一阶段的‘观察培训’。”
“观察培训”实质上就是“淘汰式培训”。首先是强化训练,由翻译室的几位前辈每天陪学员做大量的听力、口译和笔译练习。“培训的强度很大,所用的教材时效性很强,基本上都是当天的新闻和评论,或近期的热点话题。”外交部还会邀请一些专家来授课,同时全面观察学员的外语基本功、翻译潜质、领悟力、语言表达习惯、声音状态、刻苦精神、承受高强度工作压力的身体和心理素质、组织纪律性„„“通过初试的人,只有不到4%被最终录用”。
“魔鬼式训练”
外交部翻译室像是“课堂”,张璐和同事们接受的是“魔鬼训练”。翻译是有一定技巧的,为了提高速度,部分内容会用一些符号来代替。“比如‘四项基本原则’可以用‘四’字来代替,‘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可以用‘和’字外面加一个圈来代替。”除此之外,领导人发言的时候,你不可能让他停下来,即使是连续10分钟的讲话,也得尽可能全部翻译出来。因此,记笔记是翻译的一个工作重点,这就需要不断地练习臂力。
接下来,就是没有捷径可走的“疯狂练习”。翻译室的很多工作人员都说,要不是内心真正喜欢,就无法坚持下来。他们通过这种练习,最后都能“不由自主,习惯成自然,看到中文时,嘴里就能马上条件反射出英文来”。
经过疯狂练习,最后一道关,就是“战前准备”。“每年总理的记者会,外交部都要提前一个月通知翻译。从那时起,接到任务的翻译就进入‘冲刺阶段’。不过这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有一个团队在一起准备。”“大战”前,还要模拟召开记者会,不上场的同事充当陪练,设计出各种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此外,还要进行“彩排走场”。
超强的政治敏感
给领导人当翻译,首先要有较高的政治敏感。“翻译时要保持对原文的忠实,做到如实翻译。”张璐在接受采访时说,“在3月14日的记者会上,温总理澄清所谓中国在哥本哈根大会上‘傲慢’的传言时提到,‘„„我从一位欧洲领导人那里知道,那天晚上有一个少数国家参加的会议„„’因为我跟着总理去过哥本哈根,知道他指的‘那位领导人’是谁,也知道这个人的性别。但当时总理并未提及这位领导人的名字,所以我在翻译时也不能直接说出这个人的名字,甚至不能表明性别。英文里有男‘他’和女‘她’的区别,所以在翻译时,我选择用被动句式来表达。”
张璐介绍自己在外交部的工作状态时说,“有点上学时的感觉”。“每天要很早起床,要听BBC(英国广播公司)、VOA(美国之音)等充实自己。晚上回去要做功课,总结、回顾当天翻译的东西。有时候刚下飞机,时差还没倒过来,就被叫去,一翻译就是好几个小时,回来后全身酸痛,疲惫不堪。”不过,张璐也体会到其中的成就感,“尤其是给领导人当翻译,他们是我非常敬重的人,我觉得这是件非常幸福的事情。”(《青年文摘》)
21世纪头号紧缺人才:同声传译
http://www.xiexiebang.comN,做笔记,看《参考消息》和《环球时报》等这一培训分两个阶段进行,前一段时间是强化训练,由翻译室的各位前辈每天陪他们做大量的听力、口译和笔译的练习;第二阶段是在工作中培训,参加一些笔译初稿和不太重要的口译活动。培训结束后,才算成为翻译室真正的一员。
“达到顶级水准,需要很多年的功力积累。”这名翻译家说,像张璐和之前为总理做翻译的费胜潮,虽然看起来年轻,但也“久经沙场”,经验老到了。
温总理历届记者会翻译 2003年翻译
张建敏:1970年出生,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曾经为朱镕基,温家宝等领导人担任口译。
评价:语音流畅,表述准确,有着较快的反应速度。2004年翻译
戴庆利:安徽人,1989年进入安徽大学学习英语,1993年进入外交学院学习,获翻译学硕士,1996年到外交部工作。曾多次为国家领导人担任翻译。
评价:练就扎实基本功,口语和听力都非常出色!2005年翻译
雷宁:外交部翻译室培训处处长 评价:外表沉静,现场反应机敏。2006-2009年翻译
费胜潮:1973年生于武汉,毕业于武汉大学。同年进入外交部翻译室工作,现任外交部翻译室英文处处长。
评价:经验丰富,纪录快速,翻译流利。
2010年3月14日,张璐在温总理的记者发布会上做翻译。张璐,现任中国外交部翻译室英文处副处长
每年“两会”后的总理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总会引用不少经典名句,这些名句的翻译引发网友热议,总理身边的翻译也成为关注的焦点。在普通人眼里,这些外事翻译既能够近距离接触国家重要领导人,又可亲历国家重大事件,然而他们很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因此,他们的工作也显得越发神秘,让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
团队
三四十人当“陪练”
外交部翻译室英文处处长费胜潮曾在2006年、2007年连续担任温家宝总理记者招待会的现场翻译。虽然我们看到的只是在台上翻译的他,但在他的背后,却是整个翻译室在默默地支持,差不多有三四十个人担当他的陪练。
温总理曾经在2006年的记者会上用到“知难不难,迎难而上”这么一句话。当时小组准备时,每天阅读《人民日报》,看到总理在一周前参加人大甘肃团组讨论时,讲了这么一句,于是他们就收集起来备用。想不到一周后的记者会上,温总理真的又讲到了这句话。顺理成章地,费胜潮很顺利地就将这句话翻译了出来:“When you know it is difficultit maybe lessdifficult.We need to face up to the difficulites.”
但是,这样的好运也不是时时降临的。据费胜潮说,现在的国家领导人思维非常活跃,很多时候是临场发挥,话语非常精彩,很少出现对着讲稿照本宣科的情况。因此,即使准备得再细,也不可能完全准备到。这种情况之下,前期准备只是打一个基础,实战时,需要翻译在准备的基础上临场发挥。
在费胜潮的翻译生涯中,一些趣事也常常伴着尴尬而来。让他记忆犹新的是,一次记者招待会接近尾声时,凤凰卫视的记者用中文提了一个问题,他居然没有反应过来,词句机械而顺畅地脱口而出,紧随其后的是全场的大笑,他才恍然大悟:原来,刚才自己是用中文把问题重复了一遍。
求助
现场请杨振宁帮忙
要做好外事翻译,需要极广的知识面,但翻译也是正常人,不可能通晓每一个行当,因而被费胜潮戏称为“Jack of all tradesmaster of none.”(意译:三脚猫)。但不会翻不要紧,翻错了却有可能产生重大后果,“所以拿不准的时候一定要问,或请发言者重复或解释,一定不要怕丢面子。”费胜潮说。
对此,身为外交部翻译室培训处处长的雷宁深有体会,他的秘诀就是当场请教。他曾遇到过激光的发明者CharlesH.Townes,中方领导人对激光很感兴趣,说“现在都有飞秒激光了”。这可难坏了从来没有听说过飞秒的雷宁,幸亏现场有杨振宁博士在座,雷宁求助地望着他,发现他其实也在看自己,因为他也担心雷宁不会翻译。杨振宁博士告诉雷宁,飞秒激光是“F-SecondLASER”,雷宁学了一个发音,为自己解了围。
辛苦
一天做了12场翻译
今年人大闭幕后,温家宝总理的记者招待会成为中外媒体关注的焦点,温总理再次以睿智和博学、以富有文采的回答,迷倒了中外记者。与此同时,坐在温总理身边的美女翻译张璐,由于现场流利地翻译温总理引用的古诗词,也受到亿万观众和网民的热捧。
从2006年到2009年期间,温总理的翻译官一直都是费胜潮,但今年这位美女翻译张璐接替费胜潮,她也是五年来首次被起用的女翻译家。张璐出生于1977年,是外交学院国际法系1996级学生,2000年毕业,曾在伦敦一所大学学习外交学专业,并且拿到了硕士学位。
外交部翻译室目前大约有50名翻译,英语和法语翻译人数最多。想进外交部翻译室,基本都得进行翻译方面的“魔鬼训练”,所以外界看外交部里的工作人员,没有官僚气,都带着不少书生气,张璐也是这样,显得“很淑女”。
记者查阅外交部相关资料,发现张璐有一次跟随李肇星在阿富汗问题国际会议上,一天之内做了12场翻译;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和同事一起,承担了国新办每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的翻译工作。
张璐在给学生作讲座时就说过,自己常常加班加到凌晨两点,每天还要听BBC、VOA、CNN,做笔记,看《参考消息》和《环球时报》等。
张璐的高中同桌陈浩回忆说,高中时代,张璐课桌上总是堆满英文书籍和词典,耐心回答同学的问题;如今在温总理身边出入各种社交场合,却又很低调,常常说“这就是工作而已”。在陈浩看来,现在张璐虽然身居外交部翻译室英文处副处长,但“她还是原来的那个她”。
陈浩透露说,张璐现在的工作非常紧张:每年能回济南的时间少之又少,今年春节回来也只是和几个相熟的同学小聚,“时间很短就走了”。但陈浩表示,从前张璐对英语学习充满热忱,为人踏实稳重,现在也没什么变化。
综合《新闻晨报》、《法制晚报》报道
■相关链接
慈禧太后翻译:裕德龄
裕德龄,满族,1886年出生于武昌,后在荆州、沙市度过了童年及青少年时代。
上世纪初,精通八国外语的漂亮、聪慧的德龄公主,走进了充满神秘、诡异又异常险恶的皇宫,作为御前女官为慈禧太后做翻译工作。
蒋介石翻译:宋美龄
宋美龄1927年12月与蒋介石结婚后,任蒋介石秘书及英文翻译,活跃于外交场合。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全国妇女指导委员会指导长,并主持全国战时孤儿收容会。1943年陪同蒋介石出席开罗会议。在蒋介石同美、英等国增加各方面合作的外交活动中,她不仅是蒋介石的翻译和助手,还是一位有重大影响的顾问。
毛泽东翻译:吴莉莉
大学毕业后,吴莉莉去美国留学,认识了海伦、斯诺和史沫特莱等人。“七七事变”后,她回国参加抗日,就和史沫特莱一起去了延安。
到延安后,当了毛泽东和史沫特莱的专职翻译。
毛泽东翻译:章含之
上世纪70年代,章含之亲历了中美建交、尼克松访华等一系列重大活动。在1971年10月基辛格第二次访华时,章参与了接待工作,当时定下尼克松访华的事。
尼克松称章是他见过的最好的翻译。尼克松的表扬影响很大。半年后的1972年9月,章去出席联合国大会,有一天到联合国总部地下室小卖部买东西,一些年纪大的服务员一看到章就说,“哎呀,我们知道你,你做我们总统翻译,我们总统说你翻译得非常好。”
毛泽东翻译:唐闻生
现在50岁以上的人,大概都忘不了唐闻生。她因一口纯正的英语,万里挑一地给毛主席当英语翻译。常年伴随毛主席左右。每当毛主席接见外宾时,她就给毛主席当翻译。白皙的脸庞,梳剪整齐的短发,穿一身灰蓝色的列宁装。在给毛主席做翻译的十多年中,这一身装扮几乎没有变化过。
邓小平翻译:傅莹
在外交部副部长中,57岁的傅莹格外引人注意。1973年,傅莹考入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毕业后进入外交部。1998年11月,傅莹被任命为中国驻菲律宾第八任大使,成为中国第一位少数民族女大使,也是中国最年轻的女大使。
2000年4月,傅莹出任外交部亚洲司司长。2003年,傅莹出任中国第十任驻澳大利亚大使。2007年4月,转到伦敦,成为驻英大使。获得副外长任命后,傅莹成为继上世纪70年代王海容后的中国第二位女副外长。
傅莹在1982年至1991年担任过外交部翻译室英文高级翻译,当过邓小平、杨尚昆、江泽民、李鹏等中国国家领导人的翻译。
温家宝翻译:张璐
张璐是外交学院国际法系1996级学生,2000年毕业,后来改行做高级翻译,现任外交部翻译室英文处副处长,有着丰富的高翻经验,是国家领导人的首席翻译,也是重要对外场合的首席翻译之一,外界对她的赞赏是:“反应敏捷、举止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