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我县村两委不协调情况的调研报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必须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这两个最重要的农村基层组织作用。村委会全面推行直选后,我县农村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情况,也面临新的挑战。如何进一步巩固发展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和民
主政治建设的成效,建立和完善统一协调的村两委工作机制,正确处理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成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亟需研究和解决的一大课题。
一、我县村两委不协调的基本现况
近年来,我县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村两委班子建设,农村基层组织和民主政治建设明显得到加强,《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简称《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简称《组织法》)和《**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得到较好地贯彻执行,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不断增强,村两委关系趋于融洽。从2005年村级组织换届以来的运行情况及前段时间问卷调查、明察暗访、蹲点调研情况分析,全县642个行政村,两委关系协调和基本协调的村628个,占总数的97.8%;两委关系不协调的村14个,占2.2%。全县后进村35个,两委不协调的村悉数在内,占40%。虽然两委关系不协调的村只占少数,但从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仍不容忽视。
村两委力量相对均衡的,表现为“三各”:
一是各管各的事。村两委各管一块,各行其是。个别村委会主任,甚至部分群众认为,党支部书记是少数党员选举产生的,村委会主任是全体村民选的,才能真正代表全体村民。主张“书记管党务,主任管村务”,把村两委变成“两驾马车”;有的村党支部也放松或放弃了在村级组织中的领导责任,只负责党务,疏于、怯于过问村务,导致党支部和村委会“两张皮”现象严重。
二是各唱各的戏。村两委互相揽权,唱“对台戏”。一些村支书认为自己是村里的“一把手”,工作方式搞“一言堂”,包办或代替村委会的工作,忽视发挥村委会的职能作用。个别村主任则片面强调自治,服从意识不强,把《组织法》与《条例》对立起来,把村民自治与党的领导对立起来,淡化党支部核心地位,拒绝组织监督,对上级布置的任务不听,甚至与村党支部唱反调。
三是各拉各的人。有的村选举村委会、党支部,由于掺杂着血缘、宗派、地缘,甚至是不良势力或外来势力干扰,选出的村两委干部往往成为一方利益的代表。有的村支书为了保住或巩固自己的地位,一方面在选人上专权,在“直选”中强行让村民选自己圈定的人选,搞“近亲繁殖”;另一方面不关心“直选”干部的成长,错误地认为会“育了苗子,夺了位子”,在他们入党问题上百般阻拦,排斥异己。
村两委力量相比悬殊的,表现为“四不管”:
一是不让管。一些村委会主任认为,村委会是几百人、几千人选出来的,而村党支部只是十几个人、几十个人选出来的;村委会是高度自治的,村党支部管不着村委会。甚至有的村委会以自治为山头,只对下负责,不对上负责,拒不执行上级政府和村党支部布置的任务。其实质就是以村民自治代替党支部。
二是不敢管。一些村委会工作缩手缩脚,不能积极主动履行职责开展工作。有些地方的村委会主任一切看党支部书记眼色行事,对村里的事务不敢管,村委会几乎成了摆设。在这种情况下,村委会处从属地位,村民自治的主体作用难以发挥。
三是不会管。一些被选上的村委会干部,虽然有威信,但素质不高,能力较低,是好人但不是能人。有些村干部不懂管理,发展经济的办法少,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因此,不能与党支部协调一致地开展好农村的各项工作。
四是不愿管。一些新当选的村干部原来对村两委的工作期望值较高,上任后发现实际情况与原来愿望相差甚远,没有太多的权力,而且费力不讨好,便得过且过,不负责任。
村两委不团结、不协调,导致村里正气受抑,邪气滋长,干事无人,矛盾增多,上访不断,影响了农村的社会稳定和民主政治建设,影响了农村集体经济和公共事业的发展,影响了党和政府各项农村政策的落实,农村建设滞后,农业发展受阻,农民增收缓慢。
二、村两委不协调的原因分析
造成村两委关系失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政治的、经济的,也有文化的;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有来自村两委自身的,也有来自村两委之外的;有人的素质问题,也有制度规范问题。它是当前农村各种社会因素的综合反映。通过调研,我们认为村两委班子不协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工作职责不清,认识错位。《条例》和《组织法》分别对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职责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但两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许多工作特别是在重大事项决策上是有交叉的。有的村党支部书记认为,既然党支部是村级组织的领导核心,所有事务都应由党支部说
了算,对村民自治不支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村委会这个村民自治组织的“自我”空间。有的村委会主任片面地理解《组织法》中关于“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含义,认为村委会是村民自治组织,依法享有自治权,可以不接受党支部的领导而独立开展工作,导致“自我”膨胀,甚至对党支部有一定的抵触情绪。
2、干部素质不高,争权乱位。我县地处山区,一些传统的观念、陋习仍然对村级班子的运行带来较大的冲击。一是农村宗族、派性势力的干扰。在一些村两委选举中,每个宗派的人都以投“自己人”的票,从而造成派系之争。一些村干部当选后仍然把历史积怨带进工作中,在原村级财务遗留问题和重大项目招投标等操作上,咬住不放、纠缠不清,大做文章。二是少数村受恶势力的干扰。一些村民慑于淫威,投“违心票”,把一些思想政治素质差、作风恶劣的人选进了村级班子,致使村务工作不能正常进行。三是狭隘的监督观念影响。一些村民担心村两委关系协调后,会使村主要干部的权力过分集中,因此在选举时把会提意见、能起到抗衡作用的人选上来,形成书记、主任间相互对立,互相监督,造成新的冲突。
3、监督机制不力,工作越位。一些村虽然建立了一整套的规章制度,但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差,流于形式。特别是对涉及群众关心的村务公开、财务审批等事项,没有明确的规范操作程序和要求,致使一些村的政务管理混乱,甚至暗箱操作,加上一些村两委干部不称职,罢免程序比较复杂,组织实施难度大,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措施。如有的村党支部书记人权、财权一把抓,独断专行;有的村委会主任利用审批发票的权利,为所欲为,不讲原则,甚至从中谋利,在一些重大问题的决策上超越党支部的领导。
4、经济基础不强,能力欠位。我县农村经济发展基础相对较差,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一些贫困村地处偏僻,既无资源优势,又无资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缺乏好路子,“发展无路、致富无门”相当普遍。全县35个落后村,村集体经济稳定收入在5000元以下就占了25个。加上一些村干部政治理论水平不高,工作能力不强,带领群众发展经济能力低下,群众不满意,村两委自身的威信和影响力受到影响。对村干部个体而言,由于村级集体经济薄弱,长时间的误工报酬等不但难以兑现,有的甚至还要倒贴,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工作积极性,出现了有的工作消极、有的辞职不干、有的长期外出经商等现象,直接造成部分村党支部或村委会瘫痪,个别村甚至“两委”全部瘫痪。
三、协调村两委的机制建设
如何协调村两委关系,提高整体战斗力,具体的办法很多,但要达到长效管理的目的,根本途径是建立和完善村两委工作协调机制。
1、选拔任用机制。一是积极探索建立和试行村干部基本条件和任职资格制度,保证当选干部基本素质达到要求。二是严格执行村党支部选举“两推一选”制度,既由党推荐,又请村民推荐,再在党员中选举,扩大群众基础。三是建立村后备干部制度,在现有干部和后备干部中重点推荐候选人,进行教育培养,加强实践锻炼。四是探索和建立“两选联动”做法,提倡党支部书记及支委成员积极参选村委主任和委员,提高两委交叉兼职率,有条件的可以实行书记、主任两个职务 “一肩挑”。五是严格换届选举法律程序和要求,坚决查处不正常选举行为,保证选民依法行使权利。
2、思想教育机制。一是健全培训制度。对第一次当选的村干部,特别是主要干部,必须组织正规的上岗培训;县里每年对村两委主要领导培训一次;乡镇每年至少组织两委成员培训一次;继续加强村干部的“双证书”教育。二是完善学习制度。村两委成员坚持每月集中学习一次,由上级党委政府进行督促检查指导。三是丰富教育培训内容。重点学习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和领导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提高村干部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四是建立谈心制度。通过乡镇党政领导与村两委班子集体谈话、找村干部谈心、村两委干部之间互相谈心,加强沟通和交流,统一思想,消除误解,化解矛盾。
(三)村事决策机制。一是明确重大问题的范围及标准。凡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经济所得收入的管理使用,享受误工补贴的人数及标准,经济发展或公益事业项目的立项与招投标等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事项,都要实现民主科学决策。二是坚持村两委联席会议议事制度。由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碰头确定议题,书记召集村两委联席会议集体研究并形成决议,实行村级重大事项由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联签联章,建立主要工作相互通报制度。三是充分发挥党员和村民代表在决策中的作用。村两委联席会议决议要按照先党内后党外的原则,先在党员大会上通过,然后由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表决通过,再交村委会具体实施。四是建立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对违规决策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要坚决查处。
(四)监督制约机制。一是完善村务、财务两公开制度。对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间、程序要作出明确规定,切实将村级民主理事、民主理财的要求落到实处。二是建立定期开展民主评议制度。民主评议以党员代表、村民代表、乡镇以上的人大代表和老干部为主体,每年至少开展一次民主评议活动,对村两委成员及驻村干部的工作进行评议、质询,民主评议的结果作为评价使用村干部的重要依据。三是建立健全村两委民主生活会制度。四是实行会计委托代理制度。在坚持集体资产所有权不变、资金使用权不变、财务管理审批权不变和自愿委托的前提下,村级财务由乡镇会计委托代理中心代管,各村只设一名助理会计履行出纳和报帐职能。五是实行管理权与监督权的分离,把管理村务工作的职能交给村委,把召集村两委会议和组织村务工作的权力交给支部。
5、奖惩激励机制。一是健全科学评价村干部的办法。通过制定行政村的年度工作目标,明确村干部的责任,对村干部进行认真年终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精神鼓励、经济奖励直接挂钩,激励村干部奋发有为。二是解决好村干部的报酬问题。要通过争取上级支持补一点、县财政拨一点、乡镇村想办法筹一点,切实解决村干部的误工报酬问题,调动和保护村干部的积极性。三是打破框框,敢于起用优秀农村干部进乡镇领导班子,形成大家争做优秀村干部的良好竞争氛围。四是积极探索解决不称职和违法违纪干部的有效办法,畅通村干部的出口。
四、促进村两委工作机制协调有效运作的对策措施
(一)围绕中心、注重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条例》和《组织法》,努力实现支部工作规范化、村民自治法制化。
1、必须牢固树立农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政治领导、利益表达、服务支持、监督制约的作用。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党支部自身建设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从本地实际和群众的愿望出发,因地制宜地确定工作思路、活动内容,注意提高领导艺术,通过说服、引导、教育、监督等方式,把党的主张变成村民的愿望,把党的号召变成村民自觉的行动,真心实意支持村委会依法独立自主、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相互帮助、相互补台,实现“将相和”。
2、必须坚持以民主、公开、法制为重点,大力加强村民自治组织建设。认真推行由村民直接选举村民委员会制度,是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的重大举措,也是村民参与最广泛、最直接的民主活动之一,是调动广大村民当家作主积极性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放大基层民主应以民主、公民、法制为重点,尽快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村民自治制度体系。制度建设一定要结合各村实际,要管用、有针对性、易于操作,与五大机制的有效运作相配套。
(二)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最后归宿。
协调村两委关系,确保“两驾马车”同道行驶,必须坚持在发展路子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创新、依法管理创新上下功夫。
1、规划村级经济发展目标,确保村两委为同一目标奋斗。发展农村经济是解决好村两委关系协调问题的基础,每一个村必须制定远期和近期相结合并可操作的发展目标。明确了发展目标,村两委就会集中精力谋发展、干实事,用创新的办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一是采用股份制发展村级经济。二是盘活集体资产,增加资产附加值。如:许多村把旧礼堂、集体土地出租给企业办厂,这样既帮助企业降低了投入、减少了运行成本,又为村集体经济增加了收入,实现了双赢。三是利用资源优势招商引资。如胡源乡榧树根村引资办厂开采花岗岩,村民在打工中增加了收入,村集体在管理和服务中得到了回报。四是投资相对低风险的产业,确保村集体经济的稳定收入。
2、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增强村班子的凝聚力和影响力,确保村两委高效运行。继续在农村深入开展“先锋工程”活动,使党员真正成为农村“三个代表”的实践者,在基层组织和民主政治建设中发挥“一个党员一面旗”的先锋模范作用。村两委要切实将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的要求落到实处,改变过去那种标语式和指令式的做法,把帮助村民排忧解难、增收致富作为工作着力点,多听取群众意见,保护群众的首创精神,真心实意为百姓办事,在发展经济、服务村民的过程中,树立班子威信,增强班子的战斗力。
3、推进依法管理创新,优化村两委关系协调的外部环境。一要创新舆论环境。从战略的高度正确看待村两委关系中出现的问题,多看主流,多宣传村两委关系中的正面典型,不要因为出现一点矛盾和失误,便大惊小怪,或片面强调党的领导,消极对待村民自治;或把党的领导视为村民自治的障碍,企图取消党的领导。二要创新服务和政策环境。树立领导和指导都是服务的观念,摆正乡镇与村两委的关系,科学领导,依法行政,不包揽,多指导、理解和支持村两委工作,把农民是否拥护、高兴和满意作为制定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对村两委中存在的问题要旗帜鲜明、态度明朗,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不姑息、不偏袒。
(三)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着眼于研究解决村两委关系中出现的新问题,切实将村两委工作协调机制建设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建立和完善村两委五大工作协调机制,重点要抓好落实。一是要把村两委工作协调机制建设列入各级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通过扎实工作,提高村干部的整体素质,增强和提升村级基层组织带领群众致富、建设小康社会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农村各级工作的开展。二是要结合实际,制定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规划。做到既要有明确的目标任务,又要有具体的责任单位;既要有长远的打算,又要有分步骤实施的工作安排;既要有短、平、快的工作载体,又要强化村两委工作协调机制的建设。三是要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实行分类指导。各级党委及组织部门的领导要深入农村,开展调查研究。要深入分析村两委关系协调的原因,总结其经验并加以推广;要针对村两委关系不协调的类型、内外因,落实具体措施加以转化;要抓两头,促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四是要以开放的理念、改革的精神,研究解决农村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要积极稳妥地探索开展行政村撤并工作,优化农村资源配置;探索总结农村土地流转、劳动力转移的做法与经验,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第二篇:村两委换届调研报告定稿
关于农村“两委”换届选举的调查报告
中共崔木镇委员会
2014年8月2
4今年,是我县农村“两委”班子换届之年,镇党委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提前谋划,提早动手,由镇党委书记李乃兴同志牵头,组成3个专门调研组,通过座谈和走访的形式,深入全镇15个村开展调查研究。先后召开由包村干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委员、村委会委员、村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参加的各类座谈会15次,座谈人数达370余人。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村“两委”领导班子现状分析
我镇下辖15个行政村,村级两委班子运转正常,能够及时完成党委、政府安排工作任务,及时解决群众提出困难和要求。
全镇共有村党组织书记15人,村委会主任11人,支部副书记1人,村委会副主任3人,其中,村党支部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5人,涉及5个村。高中以上学历的21人(其中高中学历的19人,大学专科历的2人),占84%;36—45岁的4人,占总人数的16%;35岁以下的2人,占总人数的8%;45岁以上19人,45岁以上76%;全镇共有4个村选聘了大学生村官。
存在主要问题:一是个别村干部文化程度低,不能胜任工-1-
作;二是个别村干部组织纪律性较差,工作主动性差;三是个别村干部工作方式生、冷、硬群众意见大;四是个别村干部大局意识差,个人利益至上,群众感情淡漠;五是团结协作意识差,个别村存在两委班子主要负责人不和,导致群众意见大,农民增收不明显。
二、上届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出现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1、群众认识不到位。相当数量的村民缺乏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对换届选举认识不清晰,态度不积极。也有部分农村干部群众抱着“事不关己”、“爱选谁选谁”,“选谁是谁”的消极模糊心态,被动应付甚至不愿参加选举。
2、宗族观念浓厚。由于历史因素,宗族社会残留意识在村民中依然存在而且根深蒂固。有些村党支部书记发展党员时,侧重于发展自己的亲属及家族派系人员,抵制异己人员入党。相当一部分村民在看问题和处理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家庭,其次是家族,再次是宗派。换届选举时,家族、宗派都可能形成一方势力,影响正常的选举工作。
3、人选不理想。当前大量人口外出打工,农村文化程度高、头脑灵活人基本外出,留守人员以老年人、儿童为主,两委班子领头人没有理想人选,只能是矮子中选将军,虽然是人选出来了,群众感觉不满意。由于人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存在推动工作不力现象。
三、本次换届态势预测分析:
一是村两委干部素质将得到大幅度提升。结合此次换届,我镇计划让一些年富力强、能力出众、有真知灼见的年轻干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在岗村官条件成熟的转任村党支部书记,进一步激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是进一步提升村干部队伍的整体文化水平。在此次换届中,我镇将提高对候选人文化程度的要求,原则设定两委会负责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预计此次换届完成时,我镇的村两委会主要负责人高中以上学历的将达到25人,占总人数100%(其中高中学历的19人,大学专科历的6人)。
三是2014年我县村级干部待遇大幅提升,换届选举竞争会更加激烈,有利于我们选出德才兼备优秀干部。
四、对候选人资格条件设定的意见建议;
为有效防止不能胜任工作的人进入村级“两委”班子,对候选人尤其是“两委”班子正职的任职资格必须进行明确规定,增加刚性条款,严格按照规定给参选对象“画像”,把群众想选的、真正想为群众办事的人,纳入村两委班子。建议年龄条件设定在30岁至45岁,文化程度不低于高中,家庭无拖累(有利于全身心开展工作),提倡交叉任职,提倡异地任职,提倡全体选民进行信任投票,确定参选资格。建议在乡镇选拔一定数量干部(占行政村30%左右),在村上任职,加强村级干部力量,也有利于干部成长和后备干部培养,为乡镇换届打下基础。
五、对拉票贿选等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建议;
在选前和选中,抽调镇机关干部组成工作组,驻村开展指导工作,主要是对贿选行为、扰乱破坏选举秩序行为进行大力宣传打击,对排查出问题采取必要措施,及时化解处理;对经教育任然顽固不化的,采取强力措施严厉打击,形成威慑态势,以稳定选举秩序,维护广大选民的权利。建议对于查处拉票贿选,由公安机关按照相关规定予以严惩。
六、对新一届全市村级换届工作的意见及建议;
一是充分利用黑板报、公示栏、悬挂标语、制作喷绘等多种形式,印制告广大选民公开信,召开群众会议,组建工作组,加大对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宣传力度;让群众真正明白村“两委”换届选举的目的意义,正确对待选举,积极参与选举,正确行使民主权利。
二是选拔德才兼备的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或产业发展带头人到村两委任职,优化村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战斗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三是在选举程序严格把关,切实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要选择德高望重、公正不阿、文化程度高、群众认可的人进入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全程参与和监督选举工作,确保选举结果为群众所信服。
四是加强检查督查,发想问题及时解决,确保换届工作做到称序到位、群众认可。
五是组织领导、经费保障到位。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细化工作任务,将工作任务落实到人,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加强经费投入,保障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开展。
第三篇:2017村两委换届前期工作调研报告
2017村“两委”换届前期工作调研报告
下面是为您准备的2017村两委换届前期工作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噢!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后续精彩不断,敬请关注!
**县位于**最南端,总面积1503平方公里,辖9镇78个行政村,人口5.9万。有农村党支部、村委会各78个,现有党员4036名,其中农村党员2115名。为及时掌握我县村级换届选举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切实做好换届前期准备,确保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安排专人对我县的村情民情、班子状况、换届可能出项的问题等进行了调查摸底,结合历届换届实践,认真做到摸清情况、找准问题。现将调查汇总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当前村级组织运转情况、村干部队伍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当前村级组织运转情况。我县9镇78个行政村各项工作运行良好,村两委班子成员能自觉服从各级党委、政府的安排和部署,干部队伍整体稳定,制度运行情况良好。村级班子主要负责人,除我县牛头店镇白珠村村支书空缺外,其余村班子主要负责人配备到位。有少数村干部工作有所懈怠,积极性、主动性不高,责任意识不强,个别村委委会领导班子软弱涣散,思想观念、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陈旧。
自2011年换届以来,我县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力度,通过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完善考核评比、不断增加经费投入,使村干部干事创业的氛围增强,创先争优的氛围进一步提升。一是村班子的报酬待遇大幅提高。第七届村支书、主任人均约3000元∕年,现在根据村人口和绩效,村支书、主任人均年最低12000元∕年,提高4倍。三是激励保障机制逐步完善。从村干部中招录乡镇公务员、从优秀村干部中聘用乡镇工作人员、村干部待遇增长常态化、离任村干部补助等针对村干部激励保障措施得到了逐步完善和提高,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环境和氛围较过去得到较大提升。四是村干部科学管理机制逐步形成。针对村干部的考核、考评,通过积极的探索实践,我县出台了村干部三化管理意见,各镇也制定了切合实际的村干部考核办法,使得村干部的考核逐步步入科学化轨道。
2.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现有村两委主要干部年龄老化。我县村两委主要领导平均年龄44岁,50岁以上70人占总数的47%,55岁以上的44人,占30%。二是村干部能力弱化,能力不足。农民群众盼的是致富、要的是服务、求的是保护、特别希望村干部能带领群众增收致富,但村干部队伍中真正懂管理、熟悉农业科技知识的复合性干部并不多。三是后备干部青黄不接。部分村由于年富力强、头脑灵活、文化素质较高的青壮年和经济能人外出务工经商多,给后备村干部的培养和整体素质带来影响。部分村无后备村干部培养。上届村两委换届中有117名村两委主要干部是连选连任的,占总数的78%,新鲜血液严重不足。四是随着惠农政策的增多和依法治村的加强,村干部违规违纪现象有所增加。部分村干部不能很好的领会党的农村政策,执行中随意性大;有的村务不公正,财物管理混乱;有的以权谋私,违规违纪。
3.村干部队伍现状。2011年村两委换届后,全县78个行政村,选出村支部委员310名,村委会委员302名。现有村两委主要干部149名,村两委主要干部平均年龄44岁,女干部8名,占5%。村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的6名,占0.7%。村两委主要干部连续任职117名,占78%。50岁以上的村两委主要负责人70人,占47%,55岁以上44人,占30%。大学生村官任村两委主要干部3人,其中支部书记2名,村委会主任1名。
二、上届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出现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一是部分镇领导对换届工作不够重视,求稳怕乱,在选人用人上不敢下硬茬;二是党员外出较多、村干部年龄老化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年龄、学历不能完全达到标准;三是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取的措施针对性不强;四是部分村民扰乱选举,甚至有个别破坏选举的行为。
三、本次换届态势预测分析
一是农村人口流动性大,可能出现参选率较低的问题。我县外出务工、子女上学、搬迁等,农村群众不定期流动较多,可能出现参选率低的现象。
二是群众民主意识提高,要求换届的组织严密程度更高。随着群众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对村干部期望值的提升等因素,群众对换届选举的程序、人选等关注更高。部分人泄私愤、落选人闹情绪等将选举的要求提的更高,顺利完成换届选举的难度、严密程度要求将更高。
三是一些不正当的竞选行为,可能影响部分村民正确行使选举权。受群众大局观念和行使民主权利意识的影响,少数群众极易在个别人游说面前丧失立场,从而影响选举结果。
四、对候选人资格条件设定的意见建议
严格选人标准,选好配强两委班子。对村支书年龄严格要求在55周岁以下,初中以上文化。村主任年龄要求在45周岁左右,高中以上文化。(是否符合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五、对拉票贿选等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建议
成立机构,形成高压态势。在换届期间成立由纪委、组织、检查、司法、公安、民政等部门联合组成换届纪律、信访查处的专门机构。要设置工作程序防止拉票贿选行为发生,要尽早发现拉票贿选苗头,一旦发现有拉票贿选苗头,要做深入细致的工作,防止出现拉票贿选现象。对干扰、妨碍、破坏换届选举工作的,情节轻微的,由有关部门予以制止并进行批评教育,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同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调查处理,做好解释答复工作。
六、对村级换届工作的意见建议
一是要强化镇党委的领导职责和具体操作责任。村级换届基层党组织是保障,一定要强化镇党委的领导职责。在换届选举的实际操作过程中,镇党委要全程把关,切实负起具体的操作责任。
一是提前介入整顿。针对可能会影响换届选举工作的重点村、难点村,依次建立台账,及时研究对策,分类进行集中整顿,派专门工作组加强重点指导,认真制定工作预案,及时化解可能影响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各种不利因素,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开展赢得主动权。
二是加强村级班子研判。充分发挥精准扶贫工作队伍优势,积极协调配合乡、镇党委,对现有村级班子和村干部队伍进行研判,重点是村级班子主要成员的能力水平、群众观念、服务意识、发展能力等方面作出正确评价,对村级换届动态提前掌握、人选提前谋划。
三是把村级财物审计作为硬指标。建议换届前,对各村财物、账务、财物进行严格审计把关,并进行张榜公布,待审计过关、群众无异议后在行换届,以此增加农村工作透明度,为选举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是加大城市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和大学生村官的任用力度。利用这次换届选举的契机,城市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和大学生村官原则上都要进入社区(村)两委,特别优秀的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和大学生村干部进一步推向重要岗位,发挥作用,以利他们尽快成长。
五是整合联村单位力量。结合精准扶贫工作,充分发挥好帮扶部门和工作对的指导、监督、协调作用,重点予以考核,保证有充足的工作人员参与村级换届选举相关工作,提高换届质量。
第四篇:村两委换届调研报告定稿123
关于农村“两委”换届选举的调查与思考
今年,是我县农村“两委”班子换届之年。村“两委”同时换届,在我县还属首次。针对上一届选举中程序操作不规范、贿选行为相对突出、干扰破坏选举正常进行的事件多发等实际情况,按着县委常委会“高度重视,提前谋划,提早动手,认真细致地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的要求,县农村“两委”班子换届领导小组从县纪检委、县委组织部、县民政局等单位抽调人员组成专门调研组,于8月11日开始,通过座谈和走访的形式,深入全县各乡(镇)及部分村开展调查研究。先后召开由乡镇领导、包村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村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参加的各类座谈会32次,座谈人数达460余人。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村“两委”领导班子现状分析
我县于2009年2月28日完成第八届村“两委”换届工作,成为全省第一个圆满完成村“两委”换届选举的县区。目前,全县共有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各200人,“两委”成员1447人,其中村党支部成员759人,村委会成员708人,“两委”成员交叉任职人数为319人,涉及200个村;高中以上学历的760人(其中大专学历的189人,大本学历的12人),占49.7%;36—45岁的721人,占46.6%;35岁以下的148人,占9.6%;妇女干部523人,占27.2%;“一
25、选举中的各类“纠葛”多发。以往选举中,在选民资格确认、委托投票、代写选票、程序操作等环节容易发生纷争。如上届选举中,某村一名选委会成员为给自己支持的人拉票,故意把痴傻呆捏的人确定为选民,并获得选委会同意。而当他支持的人没当选时,他就上访告状,说选民资格确认有问题。有的村把迁出户口的人员列为本村选民,有的村把户口在人在却没有列为选民等。由于选民资格认定不合理,群众对选举的结果产生异议。
6、个别乡镇“主角”作用发挥不到位。上届选举中个别乡镇存有懈怠情绪、麻痹思想和通常观念,表现在(1)领导不到位。主要领导重视程度不够,选派的指导人员不当,对农村选情掌握不准,造成选举搁浅。(2)组织不严密。选举中把关不严,违反程序,使村民产生严重的不信任对立情绪,使选举进入“选不下去,翻不回来”的两难境地。(3)监督不到位,对个别乡镇干部违反规定干预插手选举活动,缺乏相应举措。
7、农村德才兼备的后备干部严重缺乏。有相当一部分现任村干部和有意竞选“两委”委员的人员,自身素质还有很大差距。一些贫困村,无企业、无集体收入,有一定能力的人,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当村干部,形成基层组织后继无人的困难局面。
8、部分农村贿选及干扰破坏选举行为相对突出,预防
性打击力度不够。集体经济较好的村,竞争态势激烈,贿选行为相对突出,同时伴有抢夺票箱、强闯密写间、打骂工作人员甚至勾结内外痞霸分子公然威胁选民的违法行为发生,直接造成选举无效或无法继续进行,严重干扰换届选举的正常秩序。有关部门虽然进行了处理,但大多是阻碍和负面影响已经造成,事后查处的社会效果难以令人满意。
上述问题的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农民民主权义意识淡薄。从调查中看,村民的民主权利意识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状况。有一小部分村民关心村委会换届,积极参加选举活动,另有一大部分村民小农意识较强,整体素质较低,对村“两委”班子换届认识不足,缺乏热情,认为怎么选都行,谁当选都无所谓,只要有利可图就行。这种想法往往给企图贿选的人以可乘之机。二是现行法规存在缺陷。主要是现行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还不够规范,存在着有关选举程序和方法的规定太笼统、涉及村民选举的内容较为简单。有些关键问题:如贿选的惩处等没有规定的问题,让企图找茬闹事者有空子可钻。三是乡村治理体制尚不完善。由于我国的村民自治实施的时间还不长,乡村的民主政治还处于初级阶段,现行的乡村治理结构中,缺乏对权力的必要监督和制约机制,村官存在一手遮天的现象,这就给那些通过贿选上台的村官,上台后为捞回“投资”提供了可乘之机。四是惩戒力度不够,警示作用不强。现行法律规定比较原则,对不正
护广大选民的权利。
5、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乡镇党委要当好“主角”,根据本乡镇和各村的实际情况,按照“一乡一案”、“一村一策”的要求,提前制定工作预案,认真做好应对各类突发问题的准备工作。在“两委”换届前,要充分发挥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通过召开党员大会,分析确认目标人选。组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发挥村民代表作用,引领村民选好村委班子。要注重把党支部成员、党员选进选委会,以便正确把握选举进程。党支部的领导不能代替换届选举机构,不能超越法律直接操办村委会换届选举。
6、适时健全领导组织和工作机构。在成立县级农村“两委”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基础上,应相机成立督导组、宣传组、维护选举环境组、贿选预防和查处组、信访稳定组、纪律检查组、业务指导组等工作机构。各乡镇也要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配齐配强人员,明确责任,精心组织,强化领导。
选举期间:加强领导,严密组织,确保依法有序进行
1、选举时间的确定。通过调研走访,大家普遍认为村支部选举至少要在村委会选举之前一个月完成,使新一届村支部委员会能够对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进行正确的指导。村委会选举最好在12月31日前完成,这样有利于处理选举结束后的后续工作。选举日的时间应有个幅度,以便分类实施:
一类村,按着组织程序和要求直接进行选举;二类村,可先进行组织整顿,解决问题后再行选举;三类村,集中领导和力量,在做好村民教育培训,混乱部位重点整治的基础上,视情决定选举的恰当时机。
2、明确任职资格。为有效防止地痞、村霸或不能胜任工作的人进入村级“两委”班子,有必要对候选人尤其是“两委”班子正职的任职资格进行明确。对年龄过大、没有文化、身体状况不佳、受过打击处理的人进行限制。进一步完善并严格执行“五选、七不选”原则,增加刚性条款,确保村干部队伍的整体质量。
3、严把选民身份关。一是以选举日为界定日,依据身份证、户口薄,严格做好年满18周岁的村民登记工作。二是做好新迁入本村村民及因婚姻、家庭等关系住进本村村民的登记工作。三是对属于未被依照法律剥夺政治权利及还未判决正在受侦察、起诉、宣判的人,村选举委员会以司法机关法律判决书、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的决定为依据,不予登记。四是对各村组精神病患者、严重智力障碍等特殊人员实地走访调查,确认其是否参与选举。五是选举委员会与本村在外务工人员多方联系,动员他们返乡参选,通过征求其个人意见,及时提供选民证或办理好委托投票手续,确保登记工作不错、不重、不漏。
4、规范选举程序。选委会在选举时的作用非常重要,10
第五篇: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调研报告[范文模版]
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调研报告
一、换届选举基本特点
(一)选民民主意识增强,参选热情高。由于各村准备充分,宣传发动有力,广大选民对这次换届选举十分关注,非常珍惜自己的民主权利,全乡参选率非常高。
(二)竞争激烈,社会秩序稳定。在换届选举中,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同时,大部分选民在处理各种问题时还是比较理智的,对选举工作的一些不明之处和合理要求,都能通过合法途径进行咨询和反映,合法地行使民主权利;对选举过程中出现的疏漏和失误,也能给予指出。尽管个别村出现一些棘手的问题,但在乡换届办的领导下也都得到及时的化解,没有形成影响全局的事件,社会秩序稳定。
(三)严格依法选举,充分体现民意。在换届选举整个程序都做到严格依法进行,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让群众直接选举“村官”。如选举过程中,有的选企业老板,有的选专业大户,有的选现职村干部,有的选在外经商的能人等等,真正体现了民主选举的精神,体现了群众意愿。
(四)整体素质有新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从换届后村委会组成人员看,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与上届相比有新的提高。一是党员比例高。二是文化素质明显提高。三是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四是性别结构渐趋合理。一大批年富力强,政治素质好,有文化、懂经济会管理,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受群众拥护、信任和认可的同志入选村极领导班子,为农村基层组织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换届选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年,群众上访反映强烈并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一)农村家族、宗派意识影响选举问题。由于我国两千年封建制度的影响,宗族社会残留意识在不少农村群众中依然存在而且根深蒂固。相当一部分农民在看问题和处理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家庭,其次是家族,再次是宗族。换届选举时,家族、宗派都可能形成一方势力,影响正常的选举工作。
(二)村委会换届选举中的非正常“拉票”现象突出。在换届选举前,候选人之间有一些不正当的竞选活动。如一些候选人不仅仅通过亲朋好友“游说”,有的以经济手段拉票,或有些候选人及其代理人在选举开始之前四处活动,给选民送烟、送物、请客送礼等。有的甚至通过贬低性言论有意损害竞争对手的声誉,以达到自己当选的目的。
(三)选民资格的认定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较多。从换届选举以来群众上访反映的情况看,每件涉及选举的上访事项,都提出选民资格问题。有的村把迁出户口的人员列为本村选民,有的村把户口在人在却没有列为选民等。由于选民资格认定不合理,群众对选举的结果产生异议。
(四)农民民主权利意识淡薄。从调查中看,村民的民主权利意识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状况。部分村民关心村委会换届,但大部分村民小农意识较强,整体素质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水平,对村委会换届缺乏热情,认识不到自己的民主权利,对村两委班子换届漠不关心,认为怎么选都行,谁当选都无所谓,只要有利可图就行。这种想法往往给别有用心的人以可乘之机。
三、如何杜绝换届选举工作中的不良问题。
第一,要大力宣传《宪法》、《村委会选举法》等法律法规和党的方针政策,尤其要做好涉及选举办法、要求、程序等相关规定的宣传和培训,进一步强化社会主义法制教育,转变残留在村民思想中的家族和宗派势力的封建思想意识。积极引导农民群众逐步树立科学、民主、法制意识,消除宗族家族观念的影响。
第二,要深入细致地做好选举各阶段工作,进一步规范村委会换届选举程序。村委会换届选举的任何程序都不是空置或可有可无的“摆设”,它们都是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必须照办的内容。只有严格每一道程序,才能保证选举秩序的井然,保证选举结果的公正和公平。反之,忽视一些必要的程序,选举的公正性和合法性就会遭到破坏。因此,要针对每个村千差万别的具体情况,要切合实际的分类指导,力争把问题解决在事前,防患于未然。
第三,要通过多种途经加强对村民民主素质的训练和提高,大力引导教育农民,不断完善参政议政的动力机制。同时,要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和指导作用,加强对政府工作人员和村干部的培训,强化对换届选举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及时纠正和查处不合规则,不合程序的行为。第四,工作中要充分体现“严、细、实”的特点。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是关系到一个村的班子的组成问题,好的村班子可能会带动一个村乃至一个地区的经济快速向前发展。因此,在选举的过程中,指导组的工作人员一定要严格审核各个环节的程序和做法,仔细核对村换届小组上报的各项材料和名单,对于不清楚、不明确的,应当重新进行调查处理,必要时可到实地处理,一定要将问题落到实处。
第五,要抓住关键环节,在选准选好村委会班子成员上下功夫。换届选举过程中,村委会要将任期内的工作情况向群众汇报清楚,让群众了解班子工作。对因工作得罪人的好干部,要敢于为其撑腰、说话,肯定成绩,帮助其树立威信。要向广大村民宣解村委会干部的任职资格、标准和条件,特别是把候选人应具备的奉公守法、办事公道、廉洁勤政、年富力强、热心为民服务这五个方面标准讲清楚,正确引导广大村民的选举意识,帮助村民明辨是非,处以公心,正确行使好自己的民主权利,真正选出符合条件的“当家人”。
第六,根据法律规定,对恶意扰乱、破坏选举的,由公安司法机关依法严肃查处,该拘留的拘留,该劳教的劳教,一定要严肃选举程序,稳定选举秩序,维护广大选民的权利。
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环境下,选出一个好的村班子尤为重要,这不仅关系到民生问题,更关系到全县的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因此,规范村委会换届选举,是我们做好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
四、几点体会
认真总结回顾换届选举工作,最主要的体会有:
(一)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这是搞好村委换届选举工作的保证。在换届选举过程中,乡、村召开各类会议,统一思想认识,健全组织,明确责任,对每一个阶段都作了周密的部署,特别是在村选举委员会产生、各种特殊情况的处理等问题上,各村党支部都能从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和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高度出发,自觉介入,自觉地承担领导责任,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予以密切注意,积极防范,一旦发现,及时妥善处理,保证了换届按《组织法》精神朝着积极、健康、规范的轨道进行。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真正把好的人选出来,贯彻落实《组织法》才会有力度、有成效,农村基层民主化进程才能有步骤、有秩序地得到推进。
(二)必须充分发扬民主,这是搞好村委换届选举工作的前提。在这次换届选举中,真正做到了还权于民,把候选人提名权完全交给选民。一是通过海选、设立秘密写票处、代写处等形式,保证了选民民主权利,同时按照直接、平等、差额、无记名投票的原则制定选举办法。二是由选民推选产生村民选举委员会,并通过村民选举委员会来确定实施从选民登记、监、计票人员推荐选举办法、委托投票等与换届选举有关的各个环节。三是在结果运用上尊重选民民主权利,采用无候选人的选举方式,对候选人的产生不定调子,不划框框,按得票多少确定。因此选举工作开展得比较顺利,特别是老百姓认为这次选举,是我镇历届村委会换届选举中民主法制化程度最高的一次,而且正气、硬气。
(三)必须依法规范操作,这是搞好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的关键。在当前村情复杂,村民参加村干部竞选积极性较高的情况下,选举操作程序是否依法规范,直接关系到选举工作的成败。这次换届,绝大多数村包括一些重点难点和情况复杂村正因为严格按照法定程序,依法规范操作,尤其是对委托投票、代写、流动票箱和投票程序等重点环节作了重要把关,从而保证了选举的成功,而且农村社会秩序也较稳定。实践告诉我们,要做到依法规范操作,首先要确立依法办事的意识。只有依照法律、法规做好每个环节的工作,才能做到依法办事,发扬民主,保证选举质量。其次要强化学法懂法。这次换届,对干部来说是一次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能力的机会,对群众来说,则是一次提高依法履行和享受民主权利能力的机会。只有两个能力都提高了,我们要实现的目标才能与百姓的要求相统一,才能把我们的意志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四)必须做好过细工作,这是换届选举工作成功的基础。换届选举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情况复杂,程序繁多,法律性极强,是综合的系统工程。搞好这项工作,是对镇党委和农村党支部以及每位干部的一次严峻考验。首先是干部工作要认真细致,对每个环节认真把握。其次是领导小组成员不辞辛劳,对工作中碰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能认真分析,负责地、不厌其烦地答复,真正发挥了指导职能作用,保证了整个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开展,派出所通力协作,在换届选举期间,也加强了力量,密切注意动向,认真排摸各辖区村的情况,积极维护选举工作现场秩序,不折不扣地配合镇党委做好工作,确保选举期间社会的稳定。
五、下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村级管理,扩大基层民主。要重视换届后村委会建章立制工作,村务、财务公开工作,要发挥村级财监小组作用,加强民主理财工作。镇领导组要督促指导好各村民委员会做好建章立制工作,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并注重落实。重点做好“三查”,一查应当建立的制度是否建立;二查已经建立的制度是否合法;三查各项制度是否执行到位。
(二)精心处理换届选举善后事件,创造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要高度重视善后事件的处理工作,一方面要对换届选举遗留问题要妥善处理,涉及换届选举的来信来访要慎重处理,适时答复,做好社会稳定工作,对多次到市上访的,有必要组织人员做好调处工作;另一方面对落选的原村班子成员,各包村领导及干部、村支部要分级做好思想工作,正确对待落选现象,使这些同志能继续关心、支持该村工作。
(三)认真总结工作经验,为今后工作打好基础。要对换届选举工作的经验加以认真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打算召开一些座谈会和研讨会,对选举过程及选举结果作一些认真分析研究,总结经验,找出问题,吸取教训,形成书面材料,以利以后借鉴。
六、意见及建议 酝酿、提名新一届村委会成员候选人,是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候选人是否真正反映选民意愿和代表选民意志,关系到新的村委会素质的高低和选举工作的成败。根据我乡各村“海选”时提名人较多,建议实行候选人资格审查制。即在换届选举前“一报二考三训四选”的办法,对候选人进行初筛,“一报”,即有意竞争村委成员的应向村选举委员会报名;“二考”,即实行村干部资格考察制度,“要想当村官,先得考察村干部任职资格”,对报名的人员进行文化知识、政策法规、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综合考察,同时进行资格审查,合格者发给竞选资格证,把一批觉悟高、懂科技、善经营,又有带头致富能力的人纳入选民的视野,从源头上遏制选举中的贿选现象,同时也储备了人才;“三训”即把具备资格的候选人进行集中培训,解决认识及竞争的方式方法,提出几不准,引导他们以正当的方式参加竞选;“四选”,候选人推出后,组织选民进行正式选举。这种办法的好处是把无序竞争变为公开竞争,解决资格认定问题,确保公平、公正,避免群众对立,有利于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