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教育强乡自查报告(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19-05-12 16:45: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创建教育强乡自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创建教育强乡自查报告》。

第一篇:创建教育强乡自查报告

松树林乡关于创建教育强乡工作的自查报告 区教育局:

根据区创建教育强区工作会议精神,我乡组织召开各校校长会和全乡教师会,对创建教育强区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并对照《陕西省创建教育强区评估要素》进行自查。现就我乡创建教育强乡工作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松树林乡位于延安城南23公里,全乡辖15个行政村,926户,农业人口3890人,驻乡单位人口1320人,共计5210人,耕地面积0.732万亩,2007年人均收入2260 元,人均产粮434公斤。全乡现有完全小学1所,初级小学4所,在校学生数348人,住宿生145人。另外有学前班40人,有专任教师49人,设20个教学班。

二、自查情况

(一)组织领导

我们根据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在乡党委的领导下,为创建教育强乡,成立了教育强乡领导小

组:乡长刘雪峰任组长,主管教育的副书记王随平任副组长,成员有:纪检副书记左长鹏、人大副主席白晓红、副乡长高克威、教办主任赵延海、中心小学校长路文明、办公室文书杨国峰。下设办公室,主任由赵延海担任,成员有贺怀生、高兵。中心小学创强领导组织已经健全,创强方案已经出台,任务已经分工,目标明确,乡上现已经制定出教育规划、创强实施方案。乡政主要领导能经常帮助解决教育问题及参与研究教育工作。

二、法制教育方面

乡上设有教育法制工作机构,司法所,配备专职人员。中心小学配备有法制副校长,农村初小教学规模较小,无法制副校长,但各校定期对学生进行安全及法制教育,安全工作制度健全,中心小学有专人负责安全,米庄小学安全目标责任书签定到家长,未发生一例安全事故。中心小学办学章程正在制定和修改之中。

三、素质教育方面

乡上有实施素质教育的实施方案,中心小学六年级体、音、美全部开设,各校开起课程,开足课时,能定期培训教师,教学模式和方法得到显著变化。全乡三年级以上全部开设英语课程。

四、扫盲、成人教育情况。

全乡共有15—50周岁青壮年2411人,有文半盲419人,近三脱盲406人,未脱盲13人,文盲率为0.5 %,有七所农技校为15个行政村村民开展农牧业技术培训,办学面积达100%,乡农技校每年培训累计85天,培训学员1018人,培训率达到85%以上。残疾儿童都能入学,全乡3至5岁儿童入园情况正在统计之中。

五、学校部室及环境等方面

中心小学通过双高验收,设施配置一流,图书、仪器使用率达到要求,各部室卫生干净,经常使用,档案有些方面欠缺正在弥补之中,无语音室,校园网经常吊线,利用春节植树季节,补植刺柏4棵,云杉2棵、龙枣槐8棵,并对学校的墙裙、楼道、栏杆进行油漆,维修破旧门窗,更换了门帘,校园种草正在建设之中,学校笑容笑貌焕然一新。

六、学校建设

在政府的投入,社会各界的捐资,大大的改善了我乡办学条件,全乡五所小学,无危漏房,校园面积

13785平方米,生均23.3平方米,校舍面积2778平方米,生均6.7平方米。中心小学设有一部十室(少队室、计算机室、仪器室、图书室、阅览室、体育器材室、多媒体室、播放室、音美室、会议室、自然实验室)。有劳动实习基地,全乡有图书8976册,教师用书1200册,师均25册,生均 21册,生均体育器材1件,各校开足了课程,办学设施较齐全,管理严格,质量稳步上升。全乡有六所农技校,为全乡经济发展奔小康培养出很多人才。

七、师资队伍

全乡共有专任教师49人,学历达标率为100%,岗位合格率100%,并加强了对教师的培训,在省上培训2人,市上培训 15人,区上每人进行了培训,培训率达到100%,2名乡级学科带头人,3名乡级骨干教师。我乡实行了“四制改革”(校长聘任制、教师聘用制、工作目标责任制、工资结构制),学校一校变三校(学校、农技校、扫盲夜校),一长变三长(学校校长、农技校校长、扫盲夜校校长),并且聘任宝塔区法院民二庭庭长陈文才同志为法制副校长,经常开展普法讲座,使全乡师生无一人犯罪。成人教育学校教师由乡

政府主管农业的副乡长、农技员及聘任的畜牧技术人员兼任,经常培训农民掌握农牧技术。

存在问题:

1、中心小学无语音室,校园网络经常吊线,对教师学习和提高受到一定影响。

2、师生比超标。

3、档案正在查漏弥补之中,有望在下周之内完善。

第二篇:学庄乡人民政府关于创建省级教育强乡工作的自查报告

学庄乡人民政府关于创建省级教育强乡工作的自查报告 定边县人民政府:

我乡创建教育强乡实施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指导下,我们党政领导一班人,大力宣传,发的人民群众,开拓创新,齐心合力,为创建教育强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目标,坚持《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坚持把教育放在首位,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发展经济奔小康,争创省级教育强乡二奋斗。经过全乡干部和群众的艰苦奋斗,改善了办学条件,使办学条件达到了省颁一类标准。现将我乡创建教育强乡工作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乡辖区15个行政村,140个村民小组,2811户,总人口13037人,其中农业人口12949人。目前,有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村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5所,完全小学3所,在校生276人,其中女生132人,住宿生共254人,教学班21个,包括3个学前班共有学前幼儿33人。中心小学165人,女生88人,住宿生149人。教学班七个,其中学前班一个,学前幼儿16人。设专用部室10个,在职教师24人,学历达标率100%,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100%。近年来,我乡在不断巩固原有两基成果的基础上,求真务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提高普九水平,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扫盲成绩突出,成技校培训工作扎实有效。全乡青壮年脱盲率99.9%。为防止新文盲半文盲产生,每年教育局组织专人两次深入乡村进行督查,确保巩固率。

二、自查情况

(一)组织领导

我们根据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在乡党委的领导下,为创建省级教育强乡成立领导小组:乡党委书记钟子俊同志任组长,乡长杜彦良同志,人大主席牛世凯同志任副组长,成员有综治办主任李嘉程、财政所所长付晓春,司法所所长赵凤龙,学区校长夏龙,卫生院长王华杰,政府文书李鹏飞。下设办公室,夏龙同志任主任。领导小组会同学区研究,解决制定教育规划、目标等重大问题,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工作,做到明确职责、分工负责,是教育工作得到干部、教师、群众的好评。

(二)经费投入近年来,我乡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首位,加强对教育的投入,近三年先后投资100余万元,使得我乡教育顺利通过2007年“两基”国检验收。全面实行“两免一补”,教师工资足额发放,没有拖欠,财务管理规范。由乡政府投入资金,改善了办学条件,现在教师宽敞明亮,校园舒适优美,给学生营造了美好的学习环境。

(三)学校建设

在政府的重视关怀下,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我乡的办学条件极大地改善,中心小学校园建设布局合理,做到了教学、活动、生活三区分离。办学场地独立完整,生均占地面积达到标准。校舍建设符合要求,采光充足,面积达标,无危房、漏房。校舍功能符合小学生特点,安全、方便、适用,基本满足当前教育教学需要。现有普通教室7个,其中学前班1个,满足学生规模和教学需要。现有学生宿舍18间,生活设施设备齐全,布置规范合理,完全满足全部住校师生食宿要求。有劳动实践基地15亩。

(四)师资队伍

全乡现有教师53人,行政领导4人,离岗14人,专任教师26人,生活教师9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有1名教师荣获市级教坛新秀荣誉称号。18名教师的教学论文在教育期刊发表。中心小学校长兼任扫盲学校校长、法制校长并聘任司法所长为法制副校长,经常开展法制教育讲座,使全乡师生无一人犯罪。成人教育学校教师有主管领导、农技员、林业员、学区教师兼任,经常培训农民掌握农牧技术。

(五)为农服务

我乡主导产业是以种植业、养殖业等农牧业为主,我们利用成技校培训农民。近三年全乡向后骨干农技学员1000余名,开展各类培训325次,培训农民3600人次。目前全乡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学校开设劳技课,并做到有教材、有教师、有实习基地和考核办法,并积极联系群众,开展智力扶贫活动。

(六)综合效益

1、普及情况。2011年全乡有适龄儿童78人,入学率30人,入学率为100%,在校学生数265人,无学生辍学。辍学率为0,毕业率100%,普及率为%。在校学生实行素质报告单制度。

2、扫盲及成人教育情况,全乡青壮年有人9273人,有半文盲253人,近三年脱盲250人,脱盲率98.8%,有15所成技校,为12个行政村村民开展农牧业技术培训,办学面积达到100%,乡成技校每年累计培训85天,培训人员280余人次,培训率达到98%以上。

3、科技致富及经济发展情况。我乡经过成技校和成人学校培训的15个行政村,有6个科技示范村,全乡有2811户,有319户为科技示范户,农村涌现出一批科技致富带头人,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好势头。工农总产值200年9为9890万元,人均纯收入为7688元,2010年为1.23亿元,人均纯收入为9098元,2011年为1.45亿元,人均纯收入为11085元。通过这些数字,人均收入逐年上升,得到了上级部门好评。

三、实施创建省级教育强乡工作的措施

1、精心组织,认真学习,广泛宣传。在乡党委的领导下,创建教育强乡领导小组的精心组织,先后出台了《教育强乡达标验收工作的实施细则》、《创建教育强乡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红头文件,然后利用广播、板报、大小会议、广泛宣传创建省级教育强乡重要性和紧迫性,先后召开了三次创建工作大会,组织强乡人民学习了《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儿童保护法》等教育政策法规,使创建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深入人心,有力地深化了“人民教育政府办、办好教育为人民”、“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使创建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顺利进行。

2、明确责任,夯实责任,加大工作力度。在我乡创建工作以来,根据实施方案,落实了任务,实行领导包片,干部包村。领导小组成员经常深入各村、学校督查指导,并解决实际问题。保证了教育资金的投入,保证教师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为创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加强成人教育工作,我乡对成人教育工作始终坚持“一堵、二扫、三提高”的方针,做到了有校牌、桌凳、计划、教师、教案、作业、考核、总结。对于扫盲对象,以教师学生包片送字上门,子女包父母,辅导与集体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健全所有档案表册。总之,我们在创建教育强乡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将进一步总结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始终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首位,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紧抓基础设施建设,为我乡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而奋斗。特此报告。

二0一一年十一月十五日

主题词:教育

教育强乡

自查报告

学庄乡人民政府

2011年11月15日

第三篇:关于创建市级教育强镇的自查报告

*字[2011]129号

*镇人民政府

关于创建市级教育强镇的自查报告

县政府: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切实巩固“两基”成果,提高教育整体水平,根据县政府《*县创建教育强县工作方案》,我镇在2004年11月“两基”验收达标后,从2005年9月起,镇党委、政府带领全镇干群紧紧围绕“教育强镇”目标,努力加大教育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我镇创建市级教育强镇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3、认真履行镇政府对教育的管理责任。镇、村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排除危房校舍,动员适龄儿童入学,救助贫困儿童,“控辍保学”措施得力,成效明显。

4、认真贯彻教育法规和政策。政府积极参与学校管理,支持学校开展依法治校、依法执教活动,维护学校、师生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平安校园,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

5、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到位,近3年来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二)教育投入

1、镇政府能够按照国家规定,积极筹措教育经费,努力改善办学条件。2004年,我镇顺利通过“两基”验收之后,我们又多方筹资,改善办学条件,借灾后重建、布局调整契机,共争取项目资金3000余万元,用于学校硬件设施建设。*中学投资1307万,征地18亩,修建教学楼一幢、师生食堂餐厅一座、教师宿舍楼一座、操场等附属工程。投资56万元为*小学灾后重建征地15.8亩;投资170万元,修建*小学教学楼1381平方米;投资262万元,修建生活用房2320平方米,2010年9月完成了新阳小学全部学生、*小学、*小学3-6年级学生撤并工作;加固改造及翻新旧楼两栋共1800平方米;同时投资45万元,修建*小学生活用房309平方米及厕所83.8平方米;投资46万元修建了*小学教学楼380平方米;投资308万元修建了*初中教学楼、学生公寓楼共2215平方米。

餐厅,*小学生活用房、厕所,*小学教学楼。全镇中小学校校园面积达到78916㎡。其中初中校园面积22678㎡,生均13.6㎡,小学校园面积56238㎡,生均23.4㎡,校舍建筑面积达到7100㎡,初中生均4.2㎡,小学生均6.8㎡。

3、学校内部设施配备。通过多方争取和学校自筹资金购臵,初中和中心小学教学、电教仪器达二类标准,其它学校达三类标准,全镇完小以上学校都有电子备课室,农村远程教育设备齐全,基本满足学校教学工作的需求。

4、课桌凳及辅助设施。全镇共有课桌凳1200套,中小学生人人有课桌凳,完好率达98%以上,校校有校门、围墙、厕所,校园地面硬化率达95%,旗杆、阅报栏符合规定要求。

5、学生食宿条件。各学校均有教工宿舍和厨房,*中学、*小学、*小学是寄宿制项目学校,能基本满足师生生活需求。

(四)教师队伍建设

1、学校班子建设。我镇学校不断深化内部管理制度的改革,推进校长目标考核制度,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提升办学水平,逐步建立起“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干部任用管理模式。班子成员团结一致、严于律己,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意识与民主意识。校长岗位培训率达100%。

2、教师队伍建设。全镇教师队伍结构基本合理,小学教师合格率达100%,大专化达65%,初中教师合格率达98%,本科化达68%,新任教师合格率达100%,涌现出了一批市县级教学能

是认真开好创建“教育强镇”动员大会和组织学习《教育强乡镇评估验收标准》,提高干群对创建“教育强镇”的认识,树立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成立镇长为组长、副镇长为副组长、镇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制订《*镇创建教育强镇工作方案》,下设创建“教育强镇”办公室。三是组织创建“教育强镇”办公室成员和学校领导走出去学习取经,明确目标,增强信心,创新思路。四是充分利用本镇的宣传媒体,把创建教育强镇的标语宣传资料张贴、悬挂、发放到各村、居委会、学校,让创建“教育强镇”工作家喻户晓。五是积极开展“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责、民以支教为荣、商以助教为善、校以育人为本、师以从教为乐、生以成才为志”的教育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创建氛围。

(二)创新机制,注重砥砺,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在创建过程中,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努力打造一支业务精良、乐于奉献的山区教师队伍。具体做法是:(1)注重制度管理。建立教师目标管理考核评估制度、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制订一系列制度和方案。每学期进行考核和评估,对业绩突出的教师予以表彰和奖励(2)注重岗位培训。积极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培训进修提高学历层次,促进师资水平的提高;选派教师外出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广泛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全面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师的业务素质.(3)注重师德教育。一是坚持政治和教育

交流渠道,提升教师业务水平。与县内名校教学交流、吸纳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管理水平。近几年来,教研成果初见成效:教师发表论文60余篇。我镇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06年至2010年连续5年*镇均有学校获县级教学质量优胜奖;师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取得可喜成绩,有12位教师获县级优质课奖项;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共有20多人次获得市级以上奖励。

(五)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构建和谐教育格局

*镇是欠发达的山区镇,通过实施科教兴镇战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努力构建起现代和谐的教育体系。

1、巩固基础教育成果。我镇认真贯彻《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大力抓好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基础教育。一是加强学校管理,重视家访,做好三结合教育工作,严格控制学生的流失,落实各种帮教措施。二是严格落实 “两免一补”政策,确保学生依法享受义务教育权利。三是切实解决困难家庭子女读书难问题,抓好“低保”家庭在读子女助学金的发放,避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巩固毕业率和升学率。

2、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鼓励社会力量,挖掘办学实力,*镇现有两所民办幼儿园,有效缓解了集镇幼儿入园难问题。并从制度上加大了对民办幼儿园的监管力度,保证了办园质量,得到群众认可。

3、重视成人教育,积极开展各类技术培训,保障农民增收。按照“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围绕当地经济发展开展培

0

(一)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配臵,加快布局调整步伐,使*镇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二)继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倾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坚持“外引内培”相结合,造就更多的学科带头人和名校长、名教师,进一步提升我镇的教育知名度。

(三)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以人为本,大力推行管理创新,着力建设规范化、优质化学校,培养更多人才,为全镇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智力基础。

二〇一一年八月十日

抄送: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教体局 镇领导、中心校

*镇党政综合办公室 2011年8月10日印发

共印10份

第四篇:教育强乡工作汇报

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强县”会议精神和县委县政府《关于建设教育强县的决定》,我乡在县动员大会召开后,党委政府认真进行了研究部署,把贯彻落实会议和《决定》精神作为工作重心,全面推进了建设教育强乡的各项工作。现将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教育强县工作宣传,营造了浓烈的教育发展氛围

为认真贯彻落

实建设教育强县会议精神,加大建设教育强县工作的宣传力度,党委政府于5月5日召开了党政主要干部和学校负责人会议,认真贯彻会议精神,研究确定本乡教育发展目标,部署对建设教育强县工作的宣传,将五月份定为建设教育强县宣传活动月,认真开展了系列宣传活动。

1、党政干部利用各种会议、村级广播和下村入户时间,大力宣传建设教育强县决定和我乡教育发展目标,提高人民群众对建设教育强县工作的认识。

2、在乡集镇中心设置大型宣传牌,宣传县委县政府关于建设教育强县的决定和本乡建设教育强乡的目标。各学校设置了宣传专栏,广泛宣传建设教育强县与强乡目标内容,使全社会形成对教育事业发展的共识。

3、以学校为主体,在全乡各村范围内书写永久性宣传标语50余条,悬挂横幅标语20多条,形成了浓烈的宣传氛围。

二、成立建设教育强乡领导小组,制订了教育强乡工作规划

为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建设教育强县的决定,党委政府按照决定要求,结合本乡实际,认真进行研究,制定了思村乡《建设教育强乡工作规划》;成立了建设教育强乡工作领导小组,由乡长任组长,部门负责人、中学与完小校长、各村村长主任为成员,组成建设教育强乡工作领导机构;分确定了实施目标和工作措施,以确保在2014年前实现教育强乡目标。

三、召开建设教育强乡动员大会,集中精力实施教育强乡目标

为全面实施建设教育强乡规划,党委政府已认真筹备,计划5月下旬召开建设强乡动员大会,全体党政干部、部门负责人、各村书记村长和中小学校长出度大会,深入宣传贯彻县会议精神,动员全乡集中精力实施建设教育强乡目标。由于特殊原因,会期将推到6月上旬。

四、落实各项工作措施,认真做好了几项具体工作

为逐步实施建设教育强乡目标,我们认真落实了下列工作措施:

一是全力推进乡中心小学(思村益海学校)新校建设工程。在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的高度重视和扶持下,乡政府全力投入,完成了新校征地及“三通一平”等前期工程,集中精力完善报建与施工协调工作,保证了主体援建工作的顺利施工,并按援建方要求举行了隆重的奠基典礼。目前工程已进入施工中期。

二是认真做好了芦洞中学撤并的前期准备工作:

1、组织对芦洞中学初中生源的分布与学生就读、寄宿、用餐、乘车等情况的调查以及家长意见征求,为撤并工作提供了操作依据;

2、中心校向党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递交了撤并芦洞中学工作方案的申报。党委政府按中心校申报依据,认真进行了研究,作出了《实施芦洞中学初中部和洞下小学撤并的决定》,09年下期芦洞中学初中部撤并到思村中学;同时芦洞中学改编为芦洞完小,将洞下小学并入。

3、印发致家长信500份,发至芦洞片学生家长,诚恳地做好家长工作,以确保撤并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是认真做好了合格学校建设资源配置情况的摸底调查,根据各学校生源规模,按合格学校建设标准核定应配资源、现有资源和需补充资源情况,认真编制配置规划,以确保按规划全面推进合格学校建设,如期实现建设教育强乡目标。

我们的工作与上级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请领导给予指导,我们将不懈努力,全面推进建设教育强乡的各项工作。

第五篇:创建教育强镇

创建教育强镇 促进教育跨越发展

——四会市罗源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自评报告

申报单位:四会市罗源镇人民政府 申报时间:2010年9月

目录

一、基本情况…………………………………………………..第1页

二、主要做法与成效…………………………………………… 第2 页

(一)政府主导,上下联动,合力创建教育强镇…………… 第2 页

(二)加大教育投入,保障教育发展 ………………………… 第3页

1、增加教育投入,为教育发展提供保障……………………… 第3页

2、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 第3页

(三)优化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第3页

1、调整学校布局,实现优化整合 ……………………………… 第4 页

2、建设规范化学校,增强教育实力…………………………… 第5页

3、建设平安校园,创设平安环境……………………………… 第5页

4、尊师重教,营造良好氛围…………………………………… 第6页

5、实施信息化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第7页

(四)均衡发展教育,多层次教育同步发展……………………第7页

1、巩固提高“普九”成果……………………………………… 第7页

2、积极发展学前教育…………………………………………… 第8页

3、大力发展成人教育…………………………………………… 第9页

4、广泛开展社区教育…………………………………………… 第9页

(五)加强队伍建设,稳步提高教育水平…………………… 第10页

1、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思想素质……………………… 第10页

2、实施继续教育工作,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 第11页

3、积极提高教师福利,调动教师队伍工作积极性………… 第11页

(六)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第12页

1、以德育人,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第12页

2、狠抓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第13页

3、抓好体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第14页

4、科研促教、促进教育水平提高………………………………第15页

三、存在问题与今后努力方向………………………………… 第15页

四、自评结果…………………………………………………….第16页

创建教育强镇 促进教育跨越发展

——四会市罗源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自评报告

一、基本情况

罗源镇位于四会市北部,由于地貌特殊,三面环山,形似盘地罗纳五水之源,故称罗源。全镇总面积26平方公里,辖5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有56条自然村7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9030人。其中外来人员328人。

罗源镇上世纪90年代曾多次被评为省文明镇,时任省委书记的谢非同志多次到罗源镇调研,并号召全省向罗源学习,罗源镇成为了当时的“岭南明珠”。经过近几年的强力推动,罗源镇经济社会发展已初具规模,布局合理,交通便捷,信息灵通,功能较全,是四会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次中心,现已发展成为潜力较大的新兴工业城镇。2009年,全镇实现GDP11.78亿元,比上年增长12.3%,规模工业总产值4.975亿元,同比增长23.5%;实现税收入库2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8%;再次实现两年翻一番;人均财政收入2215元,比全市人均财政收入1839元多376元,名列四会市前茅。

近年来,罗源镇在上级党委、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科教强镇战略,以创建省教育强

镇为契机,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千方百计提高师资素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营造尊师重教氛围,调整学校布局,优化了教育资源配臵,育人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我镇原有3所完小,一所初级中学,经布局调整后,整合成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现有教师44人,学生535人;幼儿园1所,入园幼儿149人;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在校生212人。

二、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政府主导,上下联动,合力创建教育强镇

我镇历届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十分重视教育,把教育工作列入镇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建立了教育工作会议制度,专门研究教育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制订解决方案。“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这是我镇党委、政府的坚强信念,“重教兴学,科教兴镇”已成为我镇领导班子共识。镇党政主要领导经常深入学校调研,了解办学情况,及时解决学校发展中遇到的问题。2010年初,我镇提出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的奋斗目标后,着重从如下几方面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一是召开创建教育强镇的动员大会并组织镇村干部、教师认真学习《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方案》,提高干群对“创强”的认识,树立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成立以镇党委书记吴楚敏为组长、镇长梁海连为副组长、镇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专职办公室,并制订《罗源镇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工作方

案》。三是组织镇“创强办”成员有针对性地走出去学习取经,明确做法,增强信心,创新思路。四是充分利用本镇的宣传媒体,以悬挂标语、派发传单等手段,把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的目的意义宣传到各村、居委会、学校,让“创强”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二)加大教育投入,保障教育发展

1、增加教育投入,为教育发展提供保障。

镇党委、政府牢固树立“投资教育,就是投资未来”的理念,以重教为先,以兴教为责,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实现了“三个增长”:一是对教育的投入实现逐年增长:2007年至2009年,市、镇财政对我镇教育拨款分别为223万元、245万元、263万元;二是生均教育事业费实现逐年增长:2007年至2009年,生均教育事业费依次为1950元、3232元、4040元;三是生均公用经费实现逐年增长:2007年至2009年,生均公用经费分别为625元、700元、710元。

2、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

我镇在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时,积极发动社会力量,支持教育发展,镇领导主动联系有关企业和社会组织,争取他们的大力支持。2006年广州杰伟公司出资30多万元为洞心小学进行教学楼翻新;2007年、2008年佛山企业家冯绍泉先生为中小学捐赠了

价值约15万元的设备设施;2009年企业家叶伟光先生为学校捐赠了一批办公设备、杰伟公司分别为学校捐赠了办公设备脑。社会力量对教育的大力支持,使我镇的办学育人环境跃上新水平。

(三)优化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1、调整学校布局,实现优化整合。

我镇学校布局调整有“起步早、力度大”特点。2000年前,镇内原有5所小学,1所中学,学校布局分散,办学规模偏小,功能场所欠缺,设备落后,专业教师缺乏,素质教育难以开展。2000年初,镇委、镇政府为了提高办学效益,优化教育资源配臵,按就近入学和相对集中的原则从办优质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度出发,制订了《罗源镇学校布局调整方案》,对已不能适应教育发展要求且分散偏小的学校进行全面调整,规划将全镇5所村办小学进行合并。一是加强政策宣传,向群众讲明布局调整的意义;二是落实“三对一”责任制,即一名镇干部、一名村干部和一名教师负责做通一名需撤并学校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三是落实补助贫困家庭寄宿学生生活费的政策,减轻贫困生家庭经济负担,帮助解决边远学生学习、生活、交通等问题。通过落实布局调整政策,2000年9月,圆满完成了第一轮的布局调整工作,共撤并了2所村办小学,将原有的新丰小学合并至石寨小学、将红旗小学合并至洞心小学。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初步实现了规模办学设想。为进一步优化整

合教育资源,开展规范化学校建设打下基础,为了创建省教育强镇,我镇实施了第二轮学校布局调整。为了使教育资源整合工作顺利完成,镇委书记吴楚敏,镇长梁海连亲自带领班子成员、村委干部挨家挨户深入细致地做家长思想工作,通过全体干部的共同努力,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0年8月顺利将罗源中学、中心小学、洞心小学全部合并至石寨小学,整合成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通过布局调整,进一步优化了我镇教育资源的配臵,全面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档次、品位和水平,为我镇创建省教育强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建设规范化学校,增强教育实力。

近年来,我镇把建设规范化学校作为提高我镇教育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来抓,对照规范化学校的标准要求,加大教育投入,完善学校硬件建设,强化内部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使学校的硬件、软件建设都达到了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

3、建设平安校园,创设平安环境。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我镇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成立了以镇委书记吴楚敏为组长,派出所、综治办、司法所、文化中心、工商等职能部门组成的学校平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罗源镇平安学校建设工作方案》。领导小组定期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整治;综治办、司法所对全镇重点人群进行监控;派出所每天上学、放学时段派出警员在学校门口及路口布防。此外,我镇还

加大校园安全工作投入,先后投入5万元为罗源学校、中心幼儿园安装了视频监控设备,添臵了技防器材,并聘请了4名专职保安;其次,2007至2009镇投入32万元,用于小学自来水安装、添臵课桌椅和改建幼儿园;2010年镇投入650多万元作为创强资金,新建罗源学校综合楼1栋,面积880平方米;投入87.13万元安装防雷设施和消防设备;投入388.82元改造200米运动场。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多年来我镇学校没有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为学生安心学习创设了和谐、平安环境。

4、尊师重教,营造良好氛围。

镇党委、政府坚持每年召开教师节表彰大会和春节教师座谈会,表彰和奖励优秀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对有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并把优秀教师推选为镇、市党代表和人大代表。同时每逢中秋节、教师节、春节等节日,镇领导都为全镇教职工送上礼品、慰问金,让教师感受党委政府的关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企业家冯绍泉先生近三年每年教师节筹集10000元资金,用于慰问教师。我镇在生活上对教职工给予关怀,关心患病、离退休和贫困教师的生活,积极筹措资金为教师购买医疗保险。罗源镇镇委、镇政府一直认为“教育无小事”,发现教育问题就立即研究解决。如:2007年中心小学、石寨小学、洞心小学教师宿舍还没有安装自来水,给教师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不

便,当得知这一消息后,及时安排资金5万元为学校铺设了自来水管道,解决了教师用水困难的问题。2008年分管教育的领导到中学和小学调研时发现部分教室课桌椅破旧且没有风扇,影响了学生的学习,镇委领导及时争取到佛山企业家冯绍泉先生的支持为学校添臵了价值1.5万元的课桌椅凳和风扇,进一步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2009年我镇积极争取省财政厅教育扶持资金10万元,用于中心小学校园广场建设,进一步美化了校园环境。

5、实施信息化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

在市教育局支持和指导下,我镇全面启动“校校通”工程,扎实搞好现代远程教育,加强学校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建设,按高标准为每个教室配备了多媒体教学平台。经过短短三年的努力,我镇的信息化建设在学科教学、辅助教学、辅助管理、利用信息技术推进教育整体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在学校建立了校园网,计算机拥有量为12台/百人,按市要求,全镇小学四年级以上信息技术课开设率达100%;45岁以下教师全部会操作使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技术,45岁以上教师基本会操作计算机,76%的学科能运用多媒体教学,课时覆盖率达37%。

(四)均衡发展教育,多层次教育同步发展

建设教育强镇必须坚持均衡发展,努力构建多形式、多层次的现代教育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

1、巩固提高“普九”成果

我镇认真贯彻《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大力抓好学龄前三年教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高质量普及基础教育。一是加强学校管理,做好“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工作。镇制订了《中小学防流控辍措施》,把防辍控流纳入党政主要领导考核范围,严格控制学生的流失,严禁开除学生,落实各种帮教措施,有效的控制了学生的辍学率,其中初中控制在1.2%以下,小学控制在0.2%以内。由于几年来都注重对学校“防控”工作的监督,很好的巩固了就读率。二是严格落实免除学杂费制度,确保学生依法享受义务教育权利。三是切实解决困难家庭子女读书难得问题,抓好“低保”家庭在读子女助学金的发放,同时督促各中、小学切实做好非“低保”困难的子女助学工作,避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2007年至今,我镇没有出现学生因家庭困难而辍学。四是积极开展奖教奖学活动。2003年澳门同胞江全先生在我镇设立了奖教奖学基金,七年来共奖励优秀教师55人次,奖金5.5万元,奖励优秀学生102人次,奖金2.04万元。2007年广东省四会监狱团委在我镇开展扶贫助学活动,共扶持了10名困难学生。五是积极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制订了《关于外来工子女就读我镇学校的意见》,规定外来工子女与本地学生享有同等接受教育的权利。确保外来适龄儿童入学,三年来共解决了18名外来工子女读书问题。2007—2009学,全镇3—6周岁幼儿入园率达87.7%,小学适龄儿童入

学率、初中入学率都达100%,小学毕业率100%,升学率100%,初中毕业率98%,升学率100%,初中毛入学率98.2%。高中毛入学率87.05%。

2、积极发展学前教育

我镇在抓好九年义务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在上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牵线搭桥,共筹得资金30多万元,于2007年2月新建了罗源镇中心幼儿园,改善了原镇中心幼儿园落后的办学条件,有效解决了农村幼儿入园难问题。从制度上加大了对幼儿园的监管力度,保证了办园质量,得到群众的高度认可。近三年来,学前教育毛入园率逐年上升,2010年达87.7%以上。

3、大力发展成人教育

我镇坚持全面、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在大力发展基础教育的同时,积极发展成人教育。1988年投入100多万元建设了成人文化学校教学大楼。我镇还结合实际,不断调整成人教育工作思路,以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中心,以劳动部门的职业培训为补充,辐射各村、各单位、各企业,形成成人教育的培训网络。坚持以技能培训、岗位培训为重点,广泛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门类的实用知识、科学技术、劳动技能培训与科普讲座,不断拓宽成人教育培训面,有效地提高了我镇劳动者的素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每年都至少开办3个以上的长班,三年培训达多

5523人次,培训面达到39.4%以上。1996年,我镇成校被评为“四会市级示范性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2010年9月被评为“肇庆市级示范性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

4、广泛开展社区教育

我镇结合实际,以社区为依托,以提高居民整体素质为宗旨,运用多种手段抓好社区教育。一是加大硬件投入力度。近年来,我镇高标准新建了罗源文化中心,设施配套完善,为全镇群众、外来员工提供了良好的文化、休闲、娱乐的场所。2008年镇文化中心被评为“广东省一级文化站”,成为我市唯一的一级文化站。二是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我镇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抓手,深入开展文明镇、文明村、文明单位、书香家庭、“五好”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加强群众的荣辱观、家庭美德、文明礼仪教育;以生态文明村、省级卫生村创建活动为契机,对群众进行现代新公民教育,提高群众文明素质。三是丰富群众文娱活动。我镇每年利用各种节日举办各种体育竞赛、书画展览、征文比赛等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广大群众文明素质的提高,营造了我镇良好的文化氛围。

(五)、加强队伍建设,稳步提高教育水平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质量教育的保障。我镇历来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把它作为创建教育强镇的重中之重来抓。

1、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思想素质。

为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我镇每年都开展“爱与责任”为中心的一系列主题教育。组织全体教师重点学习《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相关文件,并撰写心得体会。镇每年专门召开2次师德交流会,搭建交流平台,让广大老师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把师德建设作为教师年终考核重要内容,对师德建设不达标的,取消当年的年终优秀考评并全镇通报。通过狠抓师德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全体教师的思想觉悟和职业修养,树立了人民教师敬业乐教、无私奉献的光辉形象,涌现了一批先进典型。近年来,何锡桃、邓杏颜、伍尚平、江伙生、黄成康等老师被评为四会市先进德育工作者光荣称号。

2、实施继续教育工作,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

我镇大力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近年来,共有15人参加省级骨干教师培训,有2人参加市校长培训班学习,其中中心小学朵应衡校长2007年9月参加了肇庆市小学名校长培训班。通过培训,一批有特色的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骨干力量。目前,我镇小学有专任教师28人,学历达标率达100%,大专或以上学历19人,大专率67.8%,本科7.14%;研究生2人,占3.48%;中学专任教师15人,学历达标率达100%,本科率是40%。

3、积极提高教师福利,调动教师队伍工作积极性。积极提高教师队伍福利待遇,努力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我镇教师工资统一由市财政按时足额统发。2008年起全市教师的工资实现了高水平的“两个相当”,实现了教师的工资与公务员的工资相当,全市教师的平均年工资达到55956元,排在肇庆市各县市区的前列。镇财政积极落实好教师节假日慰问金、奖教奖学金等各种教师福利待遇。2008年,教师节假日津贴与公务员同标准同步发放,全镇教师福利待遇得到了明显提高。另外,每年的教师节、春节,镇政府均拨出专款用于慰问在职、离退休教师,并隆重表彰、奖励先进教育工作者。其次,镇政府还每年组织教师进行体检。2000年以来,我镇多次被评为四会市尊师重教先进单位光荣称号。

(六)、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在建设规范化学校工作的同时,我们从素质教育入手,严谨务实,勇于创新,积极推动我镇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1、以德育人,提高学生思想素质。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我镇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探索德育新模式。一是建立健全德育工作机构,定期召开德育工作会议和班主任工作研讨会,研讨德育工作问题,加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健全了团委会、学生会、少先队、家长学校等组织,建立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

合”教育网络,制订了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通过对学生进行军训、升旗仪式训练、学雷锋活动、每日一语、到敬老院慰问服务等活动,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通过积极举办“反对邪教、拒绝吸毒”宣传图片展览、“6.26国际禁毒日”专题宣传教育,使学生受到警戒教育。三是充分挖掘地方德育素材。在我镇敬老院设立德育基地,拓宽育人渠道。积极开展“八荣八耻”教育活动,深入宣传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四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发展,开发适合具体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也就显得日益重要。我镇根据学校实际,开设了心理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几年来,我镇学生违法犯罪率为0。

2、狠抓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几年来,我镇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认真落实课程计划,加强教学管理,积极推行新课标、新教材的实施工作,积极推广课改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更新教学观念。2007年我镇组织学校领导和骨干老师到广州天河区第一实验小学、越秀区登峰小学参观学习。2008年天河区第一实验小学领导两次带骨干教师到我镇指导教学工作,还捐赠了价值约50万元的电教设备。2007—2009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还组织学生到我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并

对全镇中小学生进行英语辅导。我镇以课堂教学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加强课堂教学的改革与研究工作和改革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工作。从2007年起,我镇小学开展了“嫁接洋思中学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的专题实验。有效解决了“满堂灌”的问题。2007—2009年,全镇小学的质检成绩合格率均达到或超过市的要求;初中的教育教学质量亦不断提高,中考成绩处于全市的中上水平。另外,中小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获奖有21项,其中,获国家级1项、省级5项、市级15项。特别是石寨小学黄诗琪同学参加2008年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获得二等奖。

3、抓好体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002年开始实施的新课程改革,其核心的理念就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我镇各中小学在抓好主课堂教学的同时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每两年举办一届小学生校园艺术节和一届中小学运动会。通过各种类型的活动为载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多模式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各中小学校认真抓好“两课两操两活动”“阳光体育”确保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针对学生特点组建了篮球队、乒乓球队、田径队。近三年,我镇小学生体育锻炼达标率年分别为97.2%、96.7、96.9,优秀率年为25.4%、27.6、30.1;初中体育课考核合格率达98.4%、98.3、97.6,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为98.0%、97.6、97.3,体质健康优秀率35.0%、35.4、38.3。近年来,我镇各中

小学特别重视学生的艺术素质培养,经常开展内容丰富的文艺活动,学生的艺术作品屡获奖励。我镇中学、中心小学在2007年四会市第六届校园艺术节、2009年四会市第七届校园艺术节都获得铜奖。并有15名同学在艺术节书法、绘画、手工制作等项目获得一、二、三等奖。

4、科研促教、促进教育水平提高。

教育科研是提高教育质量、加快学校形成办学特色,实现教育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我镇不断完善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的管理网络,加强对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的管理,引导学校领导和教师树立科研兴教观念,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和改革试验,逐步形成“校校有课题,人人搞科研”和“以研促教、以研促学、以研促改”的新局面。近几年,我镇教育教学科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课题立项2个,其中县级1个,镇级1个。近三年我镇教师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教学论文43篇,其中省级5篇、市级38篇;论文获市级以上奖励2篇。

三、存在问题与今后努力方向

通过创建省教育强镇,我镇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镇教育正在大踏步向规划范、规模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镇教育综合实力大大增强。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镇与发达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以及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教师队伍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

2、管理水平还需进一步细化。

3、教研相结合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4、教育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化。

四、自评结果

对照《广东省教育强镇(乡)督导验收方案》,我镇对各项指标进行了认真的自查评分,各项必达条件全部达标,自评得分为 496分,占总分值的99.2%。我们认为,罗源镇已具备了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的标准,特向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请予以督导验收。

四会市罗源镇人民政府

二0一0年九月

下载创建教育强乡自查报告(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创建教育强乡自查报告(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卫生乡创建自查报告

    ____乡人民政府 关于市级卫生乡创建工作自查情况的报告 县爱委办: 按照__创卫办[____]__号文件精神和要求,我乡及时对创建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

    学庄乡中心小学创建省级教育强乡镇工作汇报

    学庄乡中心小学 创建省级教育强乡镇工作汇报 创建省教育强镇(乡),是推进教育现代化,提高人民群众综合素质的有力手段。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庄乡......

    创建教育强镇工作汇报

    镇江一中创建教育强镇工作总结 创建教育强镇是巩固发展“两基”成果,落实“科教兴镇”战略的重大举措,近年来,学校围绕创建教育强镇目标,真抓实干,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形成了“务实......

    创建教育强乡镇实施方案

    余兴庄中学创建“教育强乡镇” 建设实施方案 为顺利完成创建陕西省教育强乡镇工作任务,推动我校教育工作全面发展,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

    创建教育强镇汇报材料

    创建教育强镇汇报材料 为学校进一步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供了千载难逢的良好契机。为此,我校抢抓机遇,狠抓落实,加快教育改革步伐,不断提高师资水平,加快学校建设,不断......

    创建教育强区工作方案

    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福建省2011-2012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实施意见》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创建“教育强县”工作意见的通知》的精神,按照《......

    红旗学校创建新民教育强市自检自查报告

    红旗学校创建新民教育强市自检自查报告 我校依据上级各部门关于创建新民教育强市工作方案的精神,对 照《新民市创建教育强市学校自评调查表(表三)》中的五项一级指标,二十二项二......

    XX教育强镇自查报告

    XX教育强镇自查报告 XX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按照市、县要求,对照教育强镇指标体系和评估标准,我镇对巩固教育强镇工作进行了全面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