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循环农业壮大农村经济

时间:2019-05-12 16:51: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发展循环农业壮大农村经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发展循环农业壮大农村经济》。

第一篇:发展循环农业壮大农村经济

发展循环农业 壮大农村经济

郑中华

2009年第11期 ——经济建设

近年来,沙洋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建设农业强县目标,科学规划,勇于探索,大力发展循环农业,不断壮大农村经济。今年上半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23.8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2%;完成农业增加值10.0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5%;实现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522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5%。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规划引动,引领循环农业科学发展。近年来,我们立足农业、水产、畜牧大县的资源优势,确定了重点发展三大农业循环经济的模式:即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水生资源综合利用模式、农畜产品加工转化模式。尤其是去年以来,我们抓住荆门市被确定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市的契机,通过深入调研,及时提出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思路,制定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确定了“一心三区十园”的循环经济发展格局。即以沙洋经济开发区农产品加工循环经济示范园为核心,将全县划分为秸秆综合利用循环经济区、水生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区和楚风楚韵生态旅游区等3个不同类型的农业循环经济区,并根据各自区域优势和资源特点,着力建设沙洋经济开发区农产品加工、垢冢秸秆综合利用等10个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目前,沈集、曾集、高阳、十里铺、李市等5个园区建设进展顺利。

——板块联动,夯实循环农业物质基础。今年上半年,我们加大板块基地建设力度,调整产业结构,壮大产业实力,为发展循环农业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一是抓好优质稻板块建设。按照“建立一个基地、联系一个龙头、签订一份订单、建设一个高产示范区、成立一

个协会、建立一个合作社、人均增收一百元”的“七个一”目标,抓好优质稻板块基地扩规上档,全县优质稻种植规模达到70万亩,其中高档优质稻生产面积达到5万亩。二是抓好优质棉基地建设。以凯丝仓储、彭岭棉花公司为依托,建设了11万亩优质棉花基地,大力推广彩棉种植,使全县彩棉种植面积达到了3000亩,成为全国第二大彩棉生产基地。三是抓好林业板块建设。今年,我县以建设现代林业示范市为契机,围绕“林纸一体化”项目建设,把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同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有机结合起来,全面完成了全年的林业生产任务。四是抓好蔬菜原料基地建设。以纪山郭店食品工业园区为依托,大力发展藜蒿、金针菇、双孢菇、荸荠等绿色蔬菜食品原料基地。

——产业拉动,延伸循环农业产业链条。我们按照标准化生产、健康生态养殖的要求,大力发展肉牛产业和水产养殖,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今年上半年,实现畜牧产值9.19亿元,同比增长28.18%;水产品产量57954吨,同比增长8.22%。一是肉牛养殖产业初具规模。以高阳镇为核心,以科牧公司、青禾公司为龙头,辐射带动李市、马良、沈集、曾集、五里铺、十里铺等6个镇,形成了以肉牛养殖为主体的秸杆综合利用的循环农业产业带。今年上半年,全县新建畜禽养殖小区15个,肉牛出栏2.95万头,同比净增1.28万头。二是生猪、家禽养殖板块建设力度加大。生猪养殖小区建设速度加快,上半年全县生猪出栏29.43万头,同比增长4.6%;家禽生产保持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上半年全县家禽出笼541.09万只、禽蛋产量15830吨,同比分别增长12.8%、34.4%。三是水产养殖板块规模不断扩大。充分利用丰富的水产资源,紧紧依托“楚玉”、“东湖”等龙头企业,推广了“鱼鸭共育”、“猪——沼——鱼”、“猪——沼——鱼——鸭”等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建设了以后港、毛李、官当、拾回桥等镇为重点,以水产品生产和加工为主要特色的循环农业产业带。

——龙头带动,提升循环农业发展层次。龙头企业是循环农业发展的骨干和支撑。近年来,我们重点建设以“汉宜线”为主的食品加工产业带,形成了粮油、水产品加工等产业集群发展态势。一是精心培育粮油加工产业群。以官当为中心,支持洪森、凤池、龙池等粮油加工企业进行强强联合,逐步整合全县粮油加工企业,淘汰弱小企业,壮大龙头企业,形成粮油产业集群,使全县年粮食加工能力突破了70万吨,油料加工能力突破了35万吨。二是精心培育水产品加工产业群。以后港和沙洋经济开发区为中心,依托“楚玉”、“东湖”等龙头企业,壮大水产品加工业。支持“楚玉”进入省级龙头企业行列,扶持“东湖”规模化生产,使全县水产品年加工能力达到了5万吨。三是精心培育优质畜禽加工产业群。积极扶持“仙羽”、“楚小鸭”、“蛟龙”等加工企业做大做强,使它们由小作坊变成了大龙头。目前,我们正抓住正邦集团投资沙洋的机遇,对肉牛、生猪、水产品进行深度开发与加工,力争实现大的突破。

——品牌促动,增强循环农业竞争能力。我们按照“打造一批优势品牌,包装一批新生品牌,整合一批老品牌,开发一批特色品牌”的思路,立足全县农产品资源优势,帮助龙头企业搞好技术改造、名牌产品申报、产品宣传推介等工作,进一步提高“洪森”、“楚玉”、“龙池桥”、“蛟龙”、“东湖”等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打造了一批精品名牌。目前,全县已拥有湖北省名牌产品2个,湖北省著名商标3个,获得有机食品认证的农产品3个,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品牌10个,通过无公害食品认证的农产品10个。

——科技推动,促进循环农业持续发展。近年来,我们着眼现代农业建设和农业科技创新,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有力促进了循环农业持续发展。积极完善“以钱养事”新机制,充分发挥民办科技实体的作用,健全了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稳定、壮大了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深入实施“科技入户”工程,抓好农业试验示范,加

大农业科技普及推广力度,全县共发展科技示范户3550户,建设科技示范片20万亩,充分利用国家提高农机补贴的政策机遇,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目前,全县机械化综合作业水平较去年同期提高了15个百分点,达到70%。■

(作者系中共沙洋县委书记)

第二篇: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培育壮大特色产业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培育壮大特色产业

——海南州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专题培训班交流材料

(2013年11月)

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当前资源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是提高经济效益、应对国际竞争的重要措施,是降低碳排放、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和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应对经济环境全球化、经贸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也是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现代农牧业的重要内容,是加快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客观要求。

一、海南州发展循环经济培育特色产业的优势

海南州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好,污染少,具有得天独厚的培育特色产业和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势。一是地域优势独特,生态环境优良。海南州地处相对封闭的青藏高原,是全省乃至全国的重要生态屏障,是世界公认的“超净区”之一,土壤和水资源几乎没有受到污染,农牧业以草地畜牧业和传统农业为主,区域内具有独特的高原气候和明显的冷凉气候特征,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病虫害发作轻,农药使用规模小且频率低,这种良好的农牧业生态环境,是发展有机、绿色、无公害农畜产品的优良基地。二是绿色农牧业资源优势明显。藏羊和牦牛肉、油菜、青稞、蚕豆等农畜产品不仅是当地人民群众喜爱的产品,而且是青藏高原

藏区农牧民的传统主食,同时也逐步受到内地消费者的青睐。这些产品加上马铃薯、食用菌和中藏药材等特色农畜产品的开发利用也有了一定的建设规模,且光、热、风和生物等自然资源丰富,为发展循环经济培育特色产业蕴藏着巨大的潜力。三是政策优势加大。国务院出台的《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生态畜牧业和高原特色农业,促进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扶持高原特色加工业发展”和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体会议上强卫书记指出:“要着力推动绿色发展,大力发展生态农牧业”,都把大力发展绿色产品作为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措施来抓,为全州发展生态农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再加之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对发展循环经济培育特色产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二、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培育壮大特色产业的思路及措施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找准优势,准确定位,要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牧业发展中,转变农牧业增长方式,拓展农牧业发展领域,通过普及应用节约型农牧业新技术,循环利用农作物秸秆、农村牧区生活垃圾和污水、畜禽粪便,降低生产成本,防治农牧业面源污染,结合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有效解决农村牧区环境脏、乱、差问题,将传统“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生产方式转变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农牧业生产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重点要组织实施好节约型农牧业技术推广、农牧业资源保护、农村沼气“一池三改”、测土配方施肥、旱作节水农牧业等项目,尤其要抓好全州5个示范点和51个启动点的生态畜牧业建设工作,走舍饲半舍饲和种草养畜之路,进一步规范运行模式,完善利益分配机制,确保实现增加群众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和以草定畜草畜平衡,改善生态环境的目标。积极做好已注册的兴海县河卡镇高原有机(天然)畜产品资源生产批发基地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着力打造“高原牌、绿色牌、有机牌”。同时,大力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探索以循环农牧业为基础,循环工业为主体,循环第三产业为补充的循环经济体系,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引导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在资源节约、清洁生产、废物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迈出坚实的步伐,从而使循环经济真正成为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和拉动全州经济持续发展的增长点。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加强对发展循环经济的组织领导。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形成共同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合力,促进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编制总体规划和科学布局,将全州循环经济发展引入快车道。加强对全州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题研究,规划编制适合海南州农牧业产业特点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适用范围、主要内容、重点任务、目标体系和保障体系,建立发展循环经济战略目标及分阶段推进计划。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步入快车道,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为特征的社会大循环、示范园区中循环、企业小循环的发展目标。

(三)要按照循环经济发展理念,规划和建设好贵德、共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要硬件、软件并重,设施、科技并举,切实有效地提升示范园区的科技

水平。在编制规划和建设中着重考虑:一要充分发挥园区产业集聚发展、企业集中布局、土地集约使用、污染集中处理和废弃物循环使用的功能。二要着力促进园区内各类产业、企业进行废弃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土地集约利用、水资源逐级利用和循环利用,共同使用基础设施和其他公共设施。三要鼓励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推广机构与园区联姻、与农牧民牵手,大力推动先进适用技术到农家牧户、田间地头,充分有效发挥科技引领和支撑作用。

(四)紧紧围绕特色产业,狠抓项目建设,做大做强循环经济。一是突出高原特色,大力开发当家品种。明确以牦牛和藏系羊肉、青稞、油菜、蚕豆、果品、反季节蔬菜、中藏药材等为重点,建立一批具有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的高标准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在种植业基地建设上,要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标准,多施有机肥和生物肥,以生物防治技术为主防治病虫草害;在养殖业基地建设上,要饲喂无污染饲料和生物添加剂,采取综合措施防止畜禽接触污染源。二是改变传统生产方式,按标准化组织农畜产品生产。从生产基地抓起,建立标准化示范体系,从龙头企业入手,建立农畜产品加工体系,加大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力度。同时要提高绿色农畜产品营销水平和现代营销技术及包装技术。三是实施绿色产品名牌战略,突出生态农牧业特色。选择有市场竞争力的“拳头”产品,精心培养一批如“可可西里”、“雪峰”等名牌绿色产品,努力扩大名牌比重,充分发挥名牌效应,提高市场占有率。应鼓励并支持具有较强经济实力和辐射力的龙头企业,在改进生产工艺和提高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积极扩大主导品牌在市场上的容量。对已成为青海省

绿色名牌产品的,要想方设法提高档次,争创国内、国际名牌。四是加强实施以农村 “一池三改”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沼气建设项目,大力推进“秸秆——沼气——有机肥--无公害作物”的农村新型能源产业链。五是太阳能的推广应用应因地制宜,重点推进,注重成效。在农牧区要紧密结合发展现代农牧业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加紧普及太阳能户用电源的应用,全面解决尚未通电村户的用电问题;加速实现农民户户有塑料温棚、牧民户户有牲畜暖棚、农牧民家家有太阳灶的目标;积极引导,大力推进农牧民太阳能暖房和中小学太阳能校舍、卫生院和乡镇机关太阳能暖房建设,使太阳能的推广应用成为现代农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成为改善民生、发展事业的重要措施。

(五)增强循环经济技术创新能力。加强对循环经济共性和关键技术的开发,产业化示范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一是发挥政府统筹协调功能,采用各种鼓励和优惠政策,千方百计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加强科技队伍建设,提高全州科技创新能力。二是安排财政资金,吸引社会资金,组织力量进行科技攻关,力争在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废旧产品和物资的回收及再生利用技术、高效生态农牧业发展及农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与处理技术等方面有所突破。三是在招商引资中要引入高科技含量、新技术装备、新工艺水平的项目。四是以项目为依托,推进技术装备的改进。通过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的改进和管理进步,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水平。

(六)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一是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

展循环经济、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社会对循环经济的认知程度,自觉参与循环经济建设,逐步使节能、节水、节材、节粮、垃圾分类、减少一次性产品使用等,变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二是对领导干部、企业家、技术人员加强参观学习并开展多层次的培训,学习外地好的做法和经验,加强指导和技术推广工作。三是在中、小学校开展国情、省情、州情、县情教育,编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教育手册,将可持续发展观教育普及到每个孩子身上。四是加强舆论监督,通过新闻媒体及政府网站设立发展循环经济专栏,及时报道全州各个行业、重点单位发展循环经济的情况,吸引和激励公众的广泛参与,使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全社会人员的自觉行动。

第三篇:发展农村经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经验材料

依托地缘优势 谋求经济发展

根据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发改规划[2005]1194号文件通知精神,我们认真总结了“十五”期间农村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绩,同时为了在“十一五”期间农村经济发展能取得更大的成绩,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现将XX市CC乡CC村在发展农村经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做法与经验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市CC乡CC村地处XX市西南城郊314国道两侧。全村共有765户,总人口3587人,有104名党员。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户30%以上;全村共有耕地5850亩。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944元,比上年增加371元。村集体收入85万元,村集体累积达590万元,固定资产300万元,先后被地、市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04年被XX地委命名为“红旗村”党支部。

二、发展历程

多年来,XX市CC村主要以种植小麦、棉花、玉米为主,村民们辛辛苦苦一年,生活仍处于贫困状态。近几年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壮大,村里的土地逐年减少,为了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村党支部提出了“抓支部强队伍、更新观念创财富”的口号,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村里先后引资兴建了多浪牛羊屠宰中心、牲畜养殖小区、名优苗木示范基地、特色花卉种植基地,建起了两个占地200多亩的农家乐风情园,使全村集体积累达到590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一)调结构、促增收。CC村人多地少,如何充分挖掘地域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区位优势,努力实现农民增收的目标,是村“两委”班子要着力解决的问题。经过走访农户、座谈了解,外出考察学习,村党支部结合本村实际提出了“依托城郊优势,主攻林果业、蔬菜业”的发展思路,发挥群众有种植蔬菜传统经验的优势,引进高新农业技术,投资150万元发展温室蔬菜70亩。并借鉴兵团的种植管理技术,实行集体统一筹资,统一购买生产资料,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销售,分户管理,分户结算,分户取酬的“六统三分”管理模式,使每年人均增收300余元,集体每年增收2万余元。为进一步带动温室的快速发展,把蔬菜业做大做强,村里又将所建温室承包给农户经营,每年收取8万元租赁费。村“两委”班子紧盯市场,加大种植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引导村民种植樱桃,人参果等名优作物和反季节蔬菜,帮助维吾尔族农民发展温室大棚1200亩,产值达1050万元,净收入574万元,人均1581元,实现了“群众快速增收致富和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的双赢的目标。

(二)上养殖、促发展。为了给更多的群众提供一个增收致富的平台,村“两委”班子提出“以养促种、以畜促农”的种养结合新路子,在乡党委、政府确立的“1555”奶牛养殖发展模式思路的引导下,村干部带头投入,村民积极响应,在不到10个月时间里就建成了占地110亩的奶牛养殖基地,促进了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现全村奶牛有400多头,日产鲜奶5-6吨,每年为集体增加收入8万元。

(三)兴产业、宽路子。“无商不活,无工不富”。为将集体资产盘活,村“两委”班子顺应形势,他们做出了“依托城郊、服务城市,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先后投入约350万元用于发展二、三产业,通过多年来的发展建设,CC乡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户就多达240户。同时为了发展特色农业,他们与大户联手,与公司挂钩,采取“反租倒包”的形式,兴建牛羊养殖育肥小区和旅游观光民族风情园、特色花卉种植基地等,并多渠道开发,多方位发展,极力打造现代化农村,积极开辟了一条“以资本经营、资源经营、搞活集体土地经营,以地生财”的新路子。

(四)抓制度、严管理。村民富了,村集体积累多了,如何管好、用好集体资产成为村民的焦点。村“两委”班子严格按照乡党委、政府的有关规定、制度,对农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全部公开上墙,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实行民主管理,认真落实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和“一事一议”制度,对村财务实行了“村有、站管、乡监督”的管理模式。提高了村集体资金使用的透明度。近几年村里还先后投资建设了办公楼、乡村道路、农田水利、学校教室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后劲。同时村里还为每一名村里考上大、中专院校的村民子女补助3000元。极大地鼓舞了全村村民发展本村经济的积极性。

三、合理制定“十一五”规划,为农村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十一五”期间XX地区将全面围绕“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狠抓村级班子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整体水平为切入点,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知音网络.com网。进一步推进地区农村经济向更高台阶迈进。

(一)进一步选优配强村级领导班子,建立健全村干部任用机制。在村党支部书记选配上,坚持多渠道选人,采取“两推一选”、“公推直选”、“交叉任职”等办法,大力选拔政治上靠得住,抓发展有本事,勇于同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作斗争,具有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本领的“双强”优秀人才担任党支部书记。

(二)大力实施“村干部素质工程”,提高村干部执政为民服务群众的能力。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狠抓村干部培训工作,提高村干部的执政能力。一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将其发展成为最具战斗力的组织力量。二是大力开展村级干部学历培训,进一步提高村级党组织的整体素质。三是加强村党员干部的科技培训,使他们能真正成为当地的生产科技带头人,为村级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带头作用。四是加大村级干部的双语培训,使其能真正成为广大村民的贴心人。

(三)进一步完善农村干部激励机制,调动村干部服务群众和为民办事的积极性。为开创农村干部创业的良好局面,充分调动广大村干部服务群众和为民办事的积极性,要大力营造农村干部踏实干事的舆论氛围,进一步加大评选表彰优秀村干部的力度,为广大村干部在基层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充分体现干好干坏不一样,干和不干不一样的工作机制。

(四)积极推进农村村级阵地建设,依托“阵地固村”建立现代化农村。“十一五”期间继续把农村阵地建设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快农村文化阵地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积极引导各村充分利用阵地,与科技培训、文化、卫生等活动有机的结合,将村民集中起来进行有组织,有目标的活动,以此来提高村民素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稳固村干部在村民心中的地位。

(五)加强“民主管村”,大力实施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形成村级民主管理的良好机制。进一步规范村级组织工作力度,加强整顿村干部工作作风,把解决有章理事的问题作为村级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点来抓,形成村级组织民主管理的良好机制。加强实施村级组织规范管理,形成以村党支部为核心,村委会在党支部领导下依法履职,各配套组织各司其职、富有成效开展工作的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格局;进一步规范村级重大事务决策和管理程序。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知音网络.com网。明确责任,公开村务,及时接受群众监督;继续推广村干部星级化管理,建立村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坚持民主管理,推进村级民主,实施“阳光工程”,落实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机制,深入开展村民自治示范活动。

(六)加大“依法治村”工作力度,构筑反分裂斗争的铜墙铁壁。把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排头兵,把政治上坚强作为选拔村级干部的首要标准,把旗帜鲜明的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的政治立场作为村干部任职的重要条件;落实维稳工作责任制,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加大对宗教教职人员的培训力度,规范讲经内容;加强基层政权建设与群防群治网络建设相结合,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治安防范体系,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

四、加强内部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为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对科技成果的认识,村党支部积极组织村民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对村民进行作物种植、林果修剪、牲畜养殖等等方面的培训,使农村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同时也使农民从中得到实惠。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村干部将季节性富余劳动力有机的组织起来,开展多方位有偿服务,积极为农民的增收想方设法。

XX市CC村是我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典范,该村的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物,为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新路子,我们将按照自治区党委的要求,以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不懈地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使我区新型农村经济建设跨入自治区的先进行列。

第四篇:师宗县农业农村经济十年发展回眸

师宗县农业农村经济十年发展回眸

1997年曲靖撤地设市以来,师宗县把加强“三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强化发展基础,全县农村经济较快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乡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农村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2006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2.1亿元,为1997年6.9亿元的1.7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7年的1216元增加到2006年的2061元,10年农民收入翻了0.8番。十年弹指一挥间,历史真实地记载了师宗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事件和辉煌成就。

一、经济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农民增收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师宗是一个欠发达山区农业县,全县国土面积2783平方公里,总人口38.78万人,总耕地面积69万亩,发展农业自然条件优越。1997年以来,全县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标,依托资源、气候和区位优势,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农民增收的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农业农村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粮经比例由1997年59.3:40.7调整为2007年的50.4:49.6。

(一)以粮油、烤烟、畜牧、林业、蔬菜、黑山羊、花卉为支撑的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粮食稳定播种面积,2006年总产量1.47亿公斤,比1997年的1.23亿公斤增19.51%;油菜扩大“双低”种植面积,2007年全县种植“双低”油菜20万亩,比1997年的1.9万亩增9.5倍;烤烟生产优化种植布局,2006年完成36.7万担指令性收购任务、收购总值2.17亿元,分别比1997年的48.6万担减24.49%、2.97亿元减26.94%;畜牧产业重点发展生猪和黑山羊产业,2006年全县肉类总产量3.92万吨、产值4.33亿元,分别比1997年的1.59万吨增146.54%、1.43亿元增202.8%;林产业以发展速生林为主,发展优质商品林75万亩,建成滇东北最大的木材加工和交易市场,年可实现产值2亿元;蔬菜产业实现了零散种植向规模化种植、行政推动型向群众自愿型转变,2007年建成商品蔬菜基地12万亩,年创产值1.5亿元;黑山羊产业加大扶持力度,建成黑山羊养殖小区20个,1000只以上养殖规模的大户达17户,2006年存栏16万只,出栏8.5万只,产值达7000余万元;花卉产业形成以企业和个体生产为主、依靠龙头企业带动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县共引进花卉企业7户,发展花卉1.3万亩(含万寿菊)。年种植高良小黄姜4万亩,实现产值1.2亿元;年种植冬早洋芋3万亩,实现产值6000万元;年种植优质稻4000亩,实现产值600万元;建成1.5万亩苡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

(二)以振华食品、上好花卉、双禾黑山羊养殖等为重点的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1997年以来,累计投入上亿元资金用于扶持重点产业和龙头企业发展,先后引进和培育了振华食品公司、上好花卉、双禾黑山羊养殖等20余户农产品加工、营销龙头企业。其中,振华食品公司被认定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和“全国最大的青刀豆罐头加工企业”,年设计生产优质食品罐头1.8万吨、产值1.3亿元,直接带动农户1.3万余户,促进种植青刀豆的农户年均增加收入500元。

(三)以优质烤烟、优质商品林、无公害蔬菜、“峻王牌”黑山羊、鲜切花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初步建立。围绕振华食品公司、博浩生物科技公司、上好花卉公司等龙头企业抓好基地建设,发展商品林基地75万亩,建成以葵山、彩云、竹基、丹风为重点的12万亩蔬菜基地、1万亩青刀豆基地,以雄壁为重点的10万亩马铃薯基地,以丹凤、竹基、龙庆为重点的4万亩辣椒基地,以五龙、高良、龙庆为重点的5万亩优质稻基地、4万亩生姜基地。

(四)以工农互促、村社互动、城乡市场一体化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雏形基本形成。以工农互促推进城乡共进,上好花卉公司租用农民土地,并返聘农民参与花卉生产,让农民从“靠地吃饭”到“公司”领薪;煤矿企业主高保生投资800余万元建成了上千只的黑山羊养殖基地,吸纳农村劳动力100余人。以村社互动推进城乡共进,丹凤镇发挥社区的人才、资金、信息优势,采取一个社区帮扶一个村委会的办法,推进村社共同发展进步。以市场双向流通推进城乡共进,按照“超市入驻农村、农特产品进超市”物资双向流通的发展路子,通过建立加盟连锁乡村农家店,畅通物流渠道;通过农产品合作社、专业协会等中介组织,让系列地方特色农产品直接进入城市超市,提升了农产品档次和质量。

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一)农田水利建设。1997年至2007年,全县完成总投资22782.77万元、共建成各类水利工程36569件、累计解决了10.86万人和6.94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十年来,是全县病险水库争列国家建设规划和计划项目最多的时期,完成了溜子田水库除险加固配套工程建设,东风、大堵、额则病险水库挤入国家第二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设规划并全面开工建设;完成了以溜子田、五洛河和石洞河三项小流域为重点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治理面积达82.3平方公里;大力发展山区小水窖为重点的山区水利建设,全县新建小水窖30657件,新增蓄水80多万m3;争取烟草补贴资金7033万元,实施基本烟田水利设施建设重点项目93件,受益烟田面积14.6万亩。

(二)乡村公路建设。1997至2007年,全县共完成公路建设项目投资27.23亿元。完成国道324线、省道师弥线、以马线师宗段公路基础设施建设,高等级公路建设里程达78.1公里,实现全县高等级公路建设零的突破;提前3年实现“乡乡通”油路的目标,完成乡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1090.6公里,村村通公路达90%;完成南盘江航运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滇东南、滇东北地区最大的内河航运码头。历经多年的努力,全县基本形成了国、省道公路为主骨架,县乡公路为支线,乡村公路为脉络,铁路、水运为补充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2007年,全县通车里程2209.44公里,是1997年1162.8公里的1.9倍。

(三)农村能源建设。1997年至2007年,全县累计完成沼气池建设14908口,占全县农村总居住户的19.42%,建设县级沼气示范村8个、乡级沼气示范村29个;完成山区节能改灶74386眼,占全县农村总居住户的96.87%。通过农村能源建设,每年可保护森林资源6.71万亩,年创收1480万元,农民户均创收1000元。(四)农机装备建设。至2007年,全县现拥有小型拖拉机3500台,小型微耕机460台,大中型耕作拖拉机135台(套),排灌机械2700台(套),其它农业机械5000余台,全县农业机械总值达到6100万元,农业机械化程度达70%以上。

(五)电力建设。1997年至2007年,全县电网建设实现了一次历史性的跨越。1997年,全县有输电线路1504千米,变电站3座,村、户通电率均达97%,综合网损高达25.2%。2007年,全县有输电线路1440.75千米、变电站9座、110千伏主变压器5台、35千伏主变压器10台、10千伏配电变压器646台,完成83%的农村电网改造工程。

(六)扶贫攻坚。1997年至2007年,全县组织实施了重点扶持村11个、温饱村66个、重点扶持村小组41个,启动了“千村扶贫、百村整体推进”工程。至2006年底,全县共投入无偿扶贫资金4628.5万元,组织实施各类扶贫项目工程6973件,新建安居房2730所,解决了2730户10647人的住房困难问题。通过一系列扶贫开发工作,解决了7.96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摘除了7个省级扶贫攻坚乡、10个市级扶贫攻坚行政村的贫困帽子。

三、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深化,农村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改革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1997年以来,按照中央、省、市要求和部署,师宗县把是否有利于解决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保持农村稳定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一)推进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公司+基地+农户”、“协会+农户”等多层次、多类型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兴办了一批起点高、辐射能力强的农业示范基地。全县发展了大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有各类农产品加工、营销大户500余户,尤其是师宗县花卉生产协会、五龙洋芋专业合作社、高良生姜营销专业合作社、葵山小新村蔬菜专业协会,帮助农户解决了运输难、销售难的问题,提高了农业的组织化程度。

(二)推进农村流通体制改革。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完成11户独立核算企业改制、职工身份置换、资产重组等工作,明确了责、权、利关系,增强了发展后劲。积极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全县创办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4个、综合服务社45个、组建和改造7个乡级农资农家店、22个村级农资农家店、10个便民超市,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龙头、乡镇为骨干、村级为终端销售的农村网络流通服务体系。(三)推进农村科教体制改革。对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进行大胆改革,取消学校行政级别,全面推行校长公开选聘制,对全县29校校长全部实行公开招聘;以“民办公助”形式新建师宗第三中学,全县民办学校达19所;对农村义务教育进行改革,免除全县所有中小学学生杂费,共有6.5万名学生享受免杂费。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科技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由1997年的30.5%提高到2007年38.8%。(四)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行“乡财县管”改革,实行预算统编、账户统设、采购统办、票据统管、集中收付,不断降低了各级的行政成本;加大对县乡财政补助力度,继2002年以来,全县累计争取各种补助收入86127万元;逐步推行部门预算,2006年全县非税收入总额达11012万元,是1997年3283万元的3.35倍,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5009万元的73.37%。通过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全县财政总收入从1997年的15321万元增加到2006年的30464万元,增长98.8%。

(五)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和村级组织改革。经过2002、2005年两轮乡镇机构改革,全县乡镇由原来的9个减少为8个,内设机构由原来的36个减少为21个,领导职数由原来的108名减少为72名,保留各类事业单位64个,撤并各类事业单位116个,乡镇事业单位由20个精减为8个。推进村级组织体制改革,建立了104个村委会、5个社区;2007年第三届村级组织换届,全县村委会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达三分之二以上。

(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2003年7月启动农村税费改革,先后完成了“四取消、两调整、一改革、一建立”和“两取消、三改革”。2003年只征收农业税及附加,2005年全县免征农业税及农业税附加。改革后,共减负1709万元,人均减负53.73元,亩均减负48.86元;2006年,对8个农、林场进行了税费改革,免除类似“三提五统”收费582.4万元、养老保险及“三金”总额279.6万元,人均负担508.91元,亩均负担18.08元。为确保税费改革后基层政权良性运转,县财政逐年增加村组干部报酬和办公经费补助,到2007年共增补资金103.99万元。

(七)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师宗是云南省重点林区和省速生丰产林基地县,全县有林地面积达19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3.8%,木材总蓄积量达747万立方米。长期以来,由于集体林权制度的深层次矛盾,林业资源潜能长期无法释放,林业产业处于“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的现状。2007年,全面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立了县、乡、村、组四级工作机构,投入林改经费560万元,抽调109名副科以上领导干部和327名工作人员深入各村社开展林改工作,有序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农村社会稳定

(一)人口与计划生育。1997年至2007年,全县计划生育率人口控制和计划生育指标实现了“四升四降”:计划生育率由95.1‰上升到99.9‰、综合节育率由88.8%上升到90.22%、农业人口独生子女领证户由40户上升到3750户、流动人口验证率由20%上升到86%,人口出生率从14.47‰下降到11.26‰、人口自然增长率由9.02‰下降到6.2‰、违法生育率从4.9‰下降到0.1‰、出生婴儿性别比从142:100下降到134:100。推行“奖优免补”政策,全县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家庭办证数从1997年的40户迅速发展到3750户。2006年,师宗县被评为省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先进县。

(二)农村教育事业。十年来,全县教育事业在规模、质量和效益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1998年实现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1999年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2004年师宗二中晋升省一级三等完中、师宗职校晋升为省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07年完成丹凤一中扩建工程。100%的初中、小学生免除了学杂费,100%的生均公用经费达到省定标准,100%的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全县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完成率由1997年的5.4%增加到13.02%;农村中小学危房率由1997年的30.13%减少到19.11%。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312校,比1997年的169校增加了143校;现有中小学在校学生82369人,比1997年的66836人增加了15533人。

(三)广播电视事业。1997以来,全县广播从中波发展到调频广播,电视收转网历经了电视差转、卫星电视地面收转、有线电视、微波传输和光缆建设等阶段,基本形成了城乡结合、覆盖全县的多种技术手段混合的电视传输覆盖网络体系。到2006年底,全县广播人口覆盖率达93%,有线电视用户2.6万户,电视人口覆盖率达89%。

(四)农村公共卫生。1997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3063万元用于县、乡、村卫生房屋建设和设备购置,群众就医条件明显改善;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2007年全县有29.9151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0.56%,全县109个村社95%以上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得到缓解。

(五)农村社会救助。2006年率先在全市启动农村低保试点工作,2007年进一步完善农村低收入保障制度,建立资金保障机制,使100%特困户、贫困户能够享受生活救助和大病救助、100%的“五保户”得到了有效供养,全县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村居民达17000人,农村五保供养对象达5860人,累计救助特困群众35660人。

(六)农村精神文明建设。1997以来,全县深入开展庆香港、澳门回归、文明村创建、“四下乡”等农村精神文明活动,实施了以“创建一个农村文化活动中心、建设一套农村宣传设施、建立一个村容管理示范区、健全一套村规民约、寻求一条加强农村思想道德教育途径、落实一批为民办实事项目”为内容的“六个一”工程建设。截至2006年底,全县共创建市级文明村34个、文明社区3个、文明乡镇2个、文明村委会1个,县级文明村110个、文明村镇63个。扶持发展文化联合体,全县农村演出队从20余支发展到137支,年创收450万元。(七)农村社会治安。1997年以来,全县深入开展“安全文明村寨”创建活动,共命名安全文明村寨347个;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四级”治安防范体系、边际协作治安防范体系、公路和铁路护路联防体系,在全县建立了乡村110报警点17个、农户轮流值班组2429个、护村队550支、治保调解组织163个;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建立了县、乡、村、组四级调解网络、乡镇综治中心、村社“九位一体”综治室。1997年,师宗县被授予“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03年,师宗县被评为“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

五、新农村建设扎实开展,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从2005年8月开始,先后启动了20个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以点带面推进全县的新农村建设,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环境美村有新改观。围绕“人改造环境,环境塑造人”的目标。累计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6765万元,改造村庄道路180余公里,拆除和改造私厕3000余个、新建沼气池5500余口、美化房屋70余万平方米、绿化村庄30多万平方米,新建改建文化活动广场28个、体育场地64个、图书文化室73个,新改建村级卫生室67个。

(二)产业富村有新拓展。大力发展工矿型、城郊型、热区开发型、名特优品牌型、传统产业型“五型”经济,初步形成了以煤焦化、电力、冶金、建材、蔬菜、花卉、黑山羊、林业、旅游为主的主导产业发展框架。2006年,新农村建设重点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564元,高于全县平均水平503元。其中,雄壁镇雨柱、雄壁、瓦鲁三个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5000元,在全县率先实现“万元增收计划”的目标。

(三)科教兴村有新改善。按照市委实施“素质工程”的要求,以“三校”进村为载体,努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通过县委党校举办培训班、涉农部门采取“菜单式”方式开展培训、邀请专家和农技人员现场培训等办法,全县成规模组织培训600余场次,参训农民达4.4万人次,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

(四)和谐稳村有新成效。按照打造“和谐师宗”的要求,构建农村治安防控网络和农村保障体系,发展农村和谐文化,各建设村达到“平安村”标准,实现无毒、无赌、无邪教、无艾滋病、无刑事犯罪、无越级和集体上访“六无”的目标,民间纠纷矛盾调处率达100%。

回眸师宗农业和农村经济走过的十年,是市委、市政府关注民生、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十年;是市级各部门关心、服务“三农”的十年;是全县各族人民艰苦奋斗,改变家乡面貌的十年;是师宗农业和农村经济从爬坡上坎、负重前行,逐步迈向辉煌的十年。一个山区农业县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显著成效,我们的主要经验是:提高认识是前提。十年来,师宗县各级各部门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搞活农村经济的工作思路,调整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不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使农村经济步入市场经济轨道。加强领导是保证。师宗县始终把农业农村工作放在发展经济的首位,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一齐抓,上下结合、条块配合抓“三农”的格局。发挥优势是基础。师宗县有着得天独厚资源、气候区位优势,立体气候明显,有900平方公里湿热河谷槽区,发展农业自然条件优越。通过找准自身资源优势,优化产业布局,科学规划产业基地,为产业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石。真抓实干是保障。全县广大干部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己任,深入村寨,深入农户,及时调查、研究、督促解决农业农村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了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群众积极参与是关键。各级各部门努力把“三农”工作的政策、思路、决策转化为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引导群众大力发展多种经营,赢得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从而把党委政府的要求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促进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十年回顾,步履艰难,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在今后的工作中,师宗县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培育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为突破口,实施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方针,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加快龙头企业发展,加强基地建设,强化市场开拓,全面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让农业更加发展、农民更加富裕、农村更加和谐。

第五篇:农业的科技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农业经济学结课论文

论文题目:农业可持续发展

学号:20094042129

专业班级:农林经济管理一班 学生姓名:王瑞

授课教师:马凤才

农业可持续发展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然而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证明,如果农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国民经济也会很稳定的增长,可见农业经济对我国的重要性,但是农业经济也离不开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农业资源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对整个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种可持续的发展维护土地、水、动植物遗传资源,是一种环境不退化、技术上应用适当、经济上能生存下去以及社会能够接受的农业。可持续农业以科技和知识化人力资源投入为主,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注重环境保护,是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提出的背景。

持续农业是常规农业面临的一系列危机日益突出的背景下产生的。在当代许多国家里,由于所用技术不适宜,或没有被其应用者很好掌握,从而导致环境恶化。如农药化肥等大量使用,便污染了水源,有害物质残留在食物里,便危害人的健康,大规模专业化单一经营,便是土地生产力下降。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

1投入的合理性。以科技和知识化人力资源为主要投入,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出。

2系统的协调性。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注重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使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有机结合,既能避免以破坏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农业发展,也能避免单一强调保护资源和环境而阻碍对资源的合理开发、充分利用,从而建立其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农业生产体系。

3发展的持续性。通过合理投入,建立科学的农业生产体系,达到资源的永续使用、环境保持优美、农业持续发展的目标。

三、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分析

1农业总产值和农产品总量不断增加。2005年我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只有22718亿元,而2010年上升到62956.5亿,增长了近三倍平均每年递增5.2%,主要农产品产量都有大幅度上升。如肉类、蛋类和奶类产量分别达到8600万吨、3000万吨和200万吨,年均分别递增约2%、1%和8%。

2农业产业结构有了较大进展,取得明显成效。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也随之加快,从过去的只重视粮食生产向发展经济作物转变,从只重视种植业向农、林、牧、渔全面发展转变。如2005年农、林、牧、渔的总产值之比为49.7:3.6:33.7:10.2,到2010年农、林、牧、渔总产值之比为33.6:4.77:15.8:13.9。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不仅更有效更充分的利用农业资源,而且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3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落后,农民依然在靠天吃饭。近年来我国对农业设施的建设比较重视,逐年加大对农业设施建设的投入,在满足人民需要方面提供了较大的利益。但从整体看,我国设施还是比较落后的,水资源的浪费污染情况还是很严重的,由于设备的不健全给人们带来的损失还是很严重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总体上有所改善和提高。2010年我国有效耕地面积为20.26亿亩。同时农业机械拥有量、化肥、农药施用量以及农作物品种生产能力

都拥有大幅度提高,这些生产能力的提高主要体现在农产品单产的提高上。2010年每公顷耕地粮食产量比2005年单产提高了88.9%。

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人口尽管我国已经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降低,但是人口基数大,其增长率却很高,人口数量并没有显著的降低。人多地少是我国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因此这就造成了我们生存空间的狭小。

2淡水我国现有的水资源总量为2.8亿吨,居世界第六位,而人均占有量只有2700吨,居世界第88位。人均水资源量和耕地亩均水资源量分别占世界平均水平的25%和50%。我国降水的地理分布差异很大,一般为东南多、西北少,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地下水资源分布也不均匀,全国地下水资源约为7000亿吨,但在分布上,地表水多的地方地下水也多,地表水少的地方地下水也少。目前我国北方缺水总面积已达58万平方公里,全国每年农业缺水总量约为300亿吨,受旱面积已达2亿到3亿亩。

3森林粮食开发必须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由多个环境因子构成的综合概念,其中与人类生活及粮食开发有关系渊源最深、对农业生态环境影响最大的是森林。,我国仅拥有世界剩余森林的3%,森林覆盖率为12%,居世界第120位。随着全国建筑的兴起,我国许多地区木材缺乏。尽管今年来我国大力倡导植树造林,但是采伐量仍超过木材生长量。

4自然灾害由于森林过伐、湖泊过度开垦和草原植被减少等原因,是我国农业生态出现了功能紊乱,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温室效应、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酸雨污染以及臭氧层的破坏等严重的威胁着我国的农业生产。农业灾害更主要的是生态因素造成的,洪涝、旱灾、台风、地震、泥石流等一直危害着我国的农业,近年来我国成灾率逐年上升。

5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消费者对粮食的需求越来越高,饮食结构开始多样化,逐渐从粮食为主转向肉类及禽蛋和奶制品。而上述所需食品又需要大多粮食进行转化,这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粮食供应。此外,对鱼类的需求也将日益增长。

五、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

1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粮食储备适量,粮食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食物总量不断增加,市场供给稳定。粮食是农业的基础,是人们基本的生活资料,也是保证市场供给稳定、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安定的物质基础。为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增长,要控制耕地面积与耕地方法。

2农业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达到一个新的水平,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和可再生资源的永续使用能力得到有力巩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充分地利用和有效的保护。形成了以电力为中心、煤炭为基础、新能源为辅助的能源格局,能源结构和布局得到进一步改善

3逐步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科技体系,农业科技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科技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先导。它作为第一生产力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此,要逐步地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科技体系,促进农业科技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4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劳动力素质。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实现人口增长的可控性,就是要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与此同时,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素质。

六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基本对策

1充分认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确定正确的指导思想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直接影响着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状况,影响到农业现代化进程,从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速度。为此要摒弃旧观念,准确认真的认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要确定正确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事情的成败。着力实施科教兴农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2树立正确观念,坚持资源、生态、经济相协调与持续发展原则,实现我国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农业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人们通过多年的探索而提出来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资源、生态、经济相协调与持续发展原则。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不仅如此,还应考虑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因此对农业开发和利用要服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要求,服从经济效益这个中心,也要服从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的要求,以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3搞好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培养、使用和组织管理,不断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素质人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人力资源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要把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培养、使用和组织管理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对待。要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培养出一批有一定文化水平、懂科技、会经营、敢创新的农民企业家队伍。

4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使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可靠的支撑和良好的环境人和自然的协调统一要求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协调统一,除了要通过生产、科学技术、资金注入和市场建设外,还必须全面的社会保障、健全的法律制度和有效的政策手段支撑,以规范社会活动行为和运行机制,优化农业可持续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芮黎明 农业结构调整研究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

朱希刚 依靠技术创新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农业技术经济 2004

叶文辉 农业结构调整与农民征收的深层思考 经济问题探索 2003

下载发展循环农业壮大农村经济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发展循环农业壮大农村经济.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沿边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发展外向化农业是沿边地区农业发展趋势,是迅速提升农业和农村经济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确保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必由之路,也是“兴边富民、提前翻番奔小康”的希望所在。中国加......

    农业农村经济考察报告

    为推动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经县委、政府研究决定,我们组织×个乡镇党委书记、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和重点村村书记,于本月16、×日赴涿鹿、万全、崇礼三县就农业产业化、......

    2009年度农业及农村经济工作总结

    XX镇2009年度农业及农村经济工作总结今年以来XX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地、县委扩大会议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

    125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凤县“十二五”农业和农村 经济发展规划 (2011年—2015年) 二O一O年八月 目 录 前言 一、“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回顾„„„(3) 二、“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条......

    2009年度农业及农村经济工作总结(精选合集)

    XX镇2009年度农业及农村经济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XX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地、县委扩大会议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

    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汇报材料

    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 汇 报 材 料 我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市、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农业稳镇、产业兴镇、生态靓镇、旅游活镇”的发......

    如何发展农村经济

    如何发展农村经济,使农民发财致富 要把这篇文章做好,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必须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根据当地的交通环境,根据当地的优势等来进行农业的发展......

    兵团农业该如何发展循环经济[范文大全]

    兵团农业该如何发展循环经济 兵团经济研究所 刘宗芸 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继人口和环境两大问题之后,资源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温家宝总理指出,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