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转载——对现代企业制度下党群工作模式的探讨
对现代企业制度下党群工作模式的探讨
摘要:文章创造性地提出了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党群工作要定位在“围绕中心起作用”、“进入管理起作用”、“在工作着力点上起作用”三个方面,党群工作模式可从寻求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的契合点、始终树立“投入产出”理念、把“凝聚力工程”和“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工作密切结合起来、与行政工作相得益彰、打造数字化绩效型机制、用个人的人格魅力去推动党群工作等六个方面实现突破和创新。
关键词:现代企业;党群工作模式;绩效型
一、现代企业制度下党群工作的现状及成因
(一)国有企业党群工作现状
一是党组织的地位、作用弱化。改制前党委会是国有企业的最高决策机构。改制后,按公司法规定,董事会、股东会成为企业的最高决策机构。二是党群工作者队伍受冲击。改制后的党群部门大都与行政相关部门实行合署办公,党群工作岗位兼职化,职数、待遇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一些党群干部感叹:十年技术成高工,十年业务路路通,十年营销成富翁,十年政工一路空。党群工作者队伍建设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三是领导对党群工作的重视不够。企业领导认为经济工作是硬指标,党群工作是软指标,务虚解决不了企业改革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减少和切断了党群工作开展的资源供给。四是党群工作创新不足。党群工作者将党群组织作用发挥的载体局限于“三会一课”等基本组织制度上,面对变革,不寻求突破,抱守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观念,党群机构形同虚设,党群工作就会丧失发展空间。
(二)国有企业党群工作现状的成因
就目前改制企业党群工作的现状而言,分析其原因,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国有企业改制是一项全新的改革,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再加上理论研究和相关配套政策相对滞后,因此,一段时间内造成了企业党群组织与现代企业制度难以适应。
主观原因:首先在定位上造成了主观错位,存在发展过程中的短视行为。其次在行动上,表现不够主动,敷衍了事的多、积极应对的少。再次指导不力,党群组织的上级主管部门未能及时给予引导,布置工作多,解决困难少。
二、现代企业制度下党群工作的发展方向和定位
现代企业的中心任务就是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企业党群组织的全部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这个大局,把融入生产经营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企业发展成果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主要标准。具体到实际操作就是要做到党群工作要“围绕中心,进入管理起作用”,通过党群工作体系与企业管理流程的融合,使“思想政治工作直接参与管理和财富的创造”。
(一)围绕中心起作用
企业党群组织要善于从改革发展的难点、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入手,始终把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作为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切入点,把民主集中制贯穿于重大问题决策的始终,强调集体决策、依法表达党委意志,确保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发挥。
(二)进入管理起作用
企业管理包括决策、执行和监督三个基本环节,要想使“思想政治工作直接参与管理和财富的创造”就必须打破党群工作的“自我循环”,从上述三个环节全面进入。这种进入的主要方式不是通过权利的争夺、制度的约束,而是通过人的意志表达。观念可以决定行为,行为最终决定成败。
具体来说就是抓好以下四个层面的工作,即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维护稳定工作。
(三)在工作着力点上起作用
党群工作必须找到着力点,才能使工作落到实处。这些着力点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把握政治方向,支持经理和经理办公会依法行使职权。国企基层党群组织是党的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的重要单位,一方面要对上级党群组织负责,确保“党对国有企业在政治上的领导地位”,按照“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定位开展工作,不要“越位”;另一方面要支持经理和经理办公会依法行使职权,紧紧围绕生产经营开展各项工作,在“实效”上下功夫,真正做到工作“到位”。
2、充分发挥基层群众性组织的支持作用。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和其他群众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要为员工的成长提供可靠的保障,为才能的展示搭建广阔的平台,为民生民意畅通反馈渠道,为健康的生活营造良好的氛围。
3、认真发挥党组织的监督作用。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发挥和落实监督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决策的监督,看决策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是否符合企业发展建设的需要,是否符合民主、科学的决策程序,是否符合上级党委的要求,是否符合职工群众的意愿;二是对执行过程的监督,通过监督确保决策“不走样,不变形”,根据发现的情况及时进行总结和反馈;三是通过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引导党员干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和政绩观。
三、现代企业制度下党群工作模式的探讨
(一)党群工作要从员工需求入手,寻求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的契合点
企业发展主要包含四个方面:即企业经济效益——经济目标;企业社会效益——社会目标,社会形象;企业人才效益——可持续发展目标;企业人的全面发展——企业的最高目标。员工发展需求主要包括工资收入、学习成长、价值现实、精神生活、健康娱乐、权益维护、社会参与、个性需要等。党群工作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的结合点:即员工的学习成才和企业的长远目标一致,能够带来持久的经济效益;员工的道德精神需求与企业的社会目标紧密相连,实现企业的社会责任;员工的健康、丰富的闲暇生活、恋爱婚姻家庭问题的圆满解决是企业稳定持续发展的基础;维护职工权益、关照员工的特殊需要、关注员工个人价值的实现和企业发展的最高目标相一致。在上述关系中围绕尊重人的价值,实现人的愿望,满足人的要求,促进人的发展来开展工作,就能体现“企业所需,员工所求,党群所能”。
(二)党群工作要把握“求实创新”原则,始终树立“投入产出”理念
党群工作不同于企业的其他工作,有其自身的工作特点和工作对象,必须结合这个实际,牢牢把握工作务实这一主线。务实就是要坚持重点原则、效益原则和品牌原则。要在头绪多、范围广、资源有限的矛盾中破围而出,力争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以重点带动一般,以特色求发展,重点关注员工的生理心理需求,在情绪管理、压力释放、健康锻炼等方面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本着服务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和人才效益最大化的宗旨来开展,对效益突出的活动要精心策划,提前安排,认真实施,务求实效;要在突出重点原则的基础上树立打造精品、形成特色的思想,从其重点活动中选出既有显著经济效益和人才效益,又能突出员工精神风貌的品牌活动,进一步扩大党群部门的影响力。同时,党群工作要坚持观念创新原则、载体创新原则和方法创新原则。要克服“就活动而活动”的观念,在争取服务企业效益最大化上做文章,要转变“向八小时以外渗透”的观念,正确引导员工力争在八小时以内实现本职工作岗位效能的最大化,把更多的业务时间留给员工自己;要尽可能避免追求规模效应而导致工作和活动流于形式,应把员工工作的重心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重心和员工的岗位成长成才紧密结合起来,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和不同的切入点来促进企业的创新增效和服务职工的成长进步;要致力于通过各项活动的设计、规划
和组织,加强党群干部工作方法的交流与学习,进一步引导党群干部更新工作思维和拓展工作领域,进而培养和提高他们开展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三)党群工作要把“凝聚力工程”和“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工作密切结合起来,建立服务职工群众的党群工作机制
开展“凝聚力工程”建设,就是以尊重人为基本出发点,建立健全了解人、关心人、提高人、规范人、激励人和依靠人等六个方面的工作制度,达到凝聚人、促进职工和企业共同发展的目的。围绕“六个人”,各级党群组织要发挥各自优势,在时间和空间上统筹协调起来,在组织活动上要按照“主题鲜明、意境新颖、时地制宜、小型多样、见缝插针”的要求来开展“凝聚力工程”建设,持之以恒、与时俱进地把服务职工群众的工作做得更好。
(四)党群工作要创新工作手段,延伸工作手臂,构建“同心多层”的党群工作机制,与行政工作相得益彰
党群组织要努力优化有利于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适应员工需求多样化的趋势,在日常生活、人际交往、工作实践等方面,为员工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建立能够广泛联系和覆盖员工的非正式组织,积极探索和建立适应不同员工需求的各类协会、社团、沙龙、俱乐部。通过社团、协会等组织,促进员工学习成才、创新实践和沟通交流;通过这些健康向上的社团活动,帮助员工解决婚恋需求、舒缓工作压力、满足业余爱好、陶冶个人情操。
(五)党群工作要创新考核方式,打造数字化绩效型机制
党群工作要数字化、职能化。党群工作者要具备系统的思考能力,要充分认识到党群系统各部门虽有分工,但是一个整体,工作要围绕中心目标和共性任务形成合力,发挥整体优势。要探索建立一套数字化党群工作评价机制,打造绩效型组织。
1、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中心目标,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求真务实、创新求效观念,按照强化责任意识、规范程序标准,加强激励约束、鼓励创新探索,发挥整体优势、服务中心工作的思路,打造一个数字化、职能化、绩效型党群组织部门。
2、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的制定既要坚持系统全面、重点突出,又要坚持务实创新,指标量化的原则。要按照党建基础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企业文化建设以及群团活动开展等六个大类构建考核标准体系,并将其细化量化。在此基础上,为体现实效性,促使党群工作由重过程、重做法、重形式向重效果、重内容、重实际转变,还可设置中心任务、安全生产、严重违纪条件、重大稳定事件及违反计生政策问题等5项一票否决性指标。这样就在企业建立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党群目标责任体系,有效改变党群工作软任务、软指标现象。
3、实施严格的考核奖惩。按照责、权、利对等和奖优罚劣的原则,通过薪酬福利、培训开发、职位升迁、岗位轮换等手段对绩效优劣者实行奖惩,激发党群干部的活力和潜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
(六)党群干部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用个人的人格魅力去推动党群工作
1、具有丰富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党群工作岗位是一个要求综合能力较高的岗位,这需要党群工作者具有丰富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结构。党群工作者要学点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心理学、项目管理、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要在培养自己的组织策划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下功夫。党群工作者只有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党群工作才能更好地融入企业中心工作,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在企业中的独特作用。
2、要具备健全的人格。党群工作的柔性决定了党群工作者必须具备一个健全的人格。党群工作要得到领导的认可、员工的支持,除了党群工作者需要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外,还需要有良好的亲合力、需要有耐心、需要身体力行、需要自律、需要乐观和进取精神等。要用自身的素养和示范去感染员工,用创新工作的本领去不断提升员工的生活体面度和幸福指数。
参考文献:
1、周小亮.深化体制改革中的利益兼容问题探索[M].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7.2、周深影.比较优势利润原则及其实现机制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3、黄海嵩.中国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研究[M].中经文通图书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4、李平.企业智力资本开发理论与方法[M].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7.
第二篇:浅谈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党建工作
浅谈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党建工作
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国有企业发展的历程表明,党建工作始终是国有企业的独特政治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关键要搞好党的建设,而企业党建又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进企业党建工作,已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
2013年6月,桥梁公司成立了调研小组,针对现代企业制度对党建工作提出的新挑战,赴京福项目、合福绩溪项目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在此基础上,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认真思考,对下一步如何加强党建工作提出了建议。
一、现代企业制度对党建工作提出的新挑战
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新的企业领导体制中,企业党组织如何“定位”?
长期以来,构建企业领导体制的着眼点往往在囿于如何处理好党政两者的关系上兜圈子。建国后企业的领导体制先后经历了“一长制”——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党委一元化领导——厂长负责制的变迁。但无论怎么变,在企业的领导体制中一直存在着党政两套并存的“板块式”的组织结构,理顺党政关系、摆正“中心”“核心”始终是困扰企业的一大难题。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打破了这种囿于党政关系来构建企业领导体制格局,在公司制企业中由分属三个层次的“四个机构”来组成公司的领导体制和治理机构。这就是决策层中作为公司最高权力机构的股东会和作为经营决策机构的董事会;执行层中以总经理为首的经营指挥机构以及监督层中作为公司自我监督机构的监事会。这些机构按《公司法》章程各自独立、各司其职,职责分明,相互制约。那么显然带来一个新的问题,就是在这种权力框架下,企业党组织如何“定位”呢?这是第一个挑战。
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新的企业运行规范中,党组织政治核 心作用如何体现?
在原有的企业体制中,由于企业的权力机制和组织结构都是依从于行政隶属关系,厂长、书记一般都由上级主管部门委派。因此,党组织的作用,往往是直接以党委的名义,以企业政治领导的身份,以党政联席会议为载体来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协商讨论和共同决策,然后再借助一定的行政手段来体现。尽管这种做法没有明确的、统一的法规保证,在具体操作中也有不少矛盾、磨擦之处,但鉴于国有企业党政在根本利益取向是一致的,再加上主要依靠党政领导的个人素质,如果形成一种“哥俩好”的关系,那么党政的优势也能得到互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也能得以体现。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使企业的权力框架和治理结构均发生了变化,企业不再依附于行政隶属关系,而是以独立的法人财产权对自己经营活动负责。在公司内部党组织面对的关系远比与厂长一个人的关系复杂得多。如果再沿着过去那一套约定俗成的做法就不那么可行了,这就要求党组织根据公司制企业的运行规范探索实现“政治核心”作用的新途径和新方式。这是第二个挑战。
3、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新的企业工作机制中,党组织的工作 思路和活动方式如何适应?
长期以来,在原有企业机制下,企业党建工作形成了一套工作思路和活动方式,其中确有不少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但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党建工作的环境和条件的变化仅仅依靠老办法,老经验已远远不够了。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努力探索适应新的企业工作机制下企业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方式已成了当务之急。这是第三个挑战。
二、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上的误区
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旧的体制被打破,新的体制在建立,这 必然带来各种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的冲突和碰撞,使一部分人对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产生认识上的偏差和观念上的落差,主要有三种具体表现:
“无用论”。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按《公司法》的规定,企业决策由股东会、董事会决定,与党组织无关,另外,继续保留和建立党组织与国际惯例不符,不利于同国际接轨,反对在企业中保留和建立党组织。
“怀疑论”。认为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行政事务为主导,企业党组织没有地位,工作难于开展,对能否继续发挥核心作用疑虑重重,对企业党建工作信心不足。“无望论”。对党内的腐败现象认识偏激,对企业党建工作产生失望心理。
2、党建工作的弱化
由于思想观念和认识上的不足,有些国企党组织涣散,党组织 作用被淡化和削弱,对企业党建工作方针、原则和任务、要求,没有抓好落实。甚至因为党建工作的严重弱化,导致领导班子建设出现问题,轻者表现为领导班子管理企业、抓发展的能力不足,重者把企业带入关停破产的境地。这些问题的背后,经常是腐败滋生蔓延、害企误国。
3、党政关系的失调
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厂长、经理、董事长处于企业经营管理的中心地位,党组织处于政治核心地位。一些企业 党政领导受权力和利益的引诱,没有 很好地处理“中心”与“核心”的关 系,发生党政一把手甚至整个行政管理领导和党组织领导不和的现象,严重阻碍了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党的建设。
4、工作方法上的不适应
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情况下,如何做好党建工作,有些企业党务工作者思想观念陈旧,工作方法缺乏创新。一些企业党组织面对国企改革给党建工作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创新意识不够,仍习惯于传统的工作模式,在工作方法上缺乏时效性和针对性。
三、现代企业制度下创新党建工作的建议
1、确立新的理念,寻找现代企业制度与企业党建工作的相融性和结合点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目前企业已经完成了公司制改造,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意识到现代企业制度与企业党建工作的相融性和结合点。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工作的重心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党建工作服务服从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企业而言,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发展生产,搞好经营,提高经济效益,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条铁的定律。企业的经济活动从微观上讲是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壮大自己;而从宏观上讲是推动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而新时期党的中心工作就是发展经济,这一点,实际上就体现了党的中心工作与企业的根本目的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使我们寻找到了现代企业制度与企业党建工作的相融性和结合点,这就是,现代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和确保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游戏规则,而企业党建是通过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服务和支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证力量。因而两者的根本目的具有相融性和一致性,它为做好企业党建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活动空间和展示平台。
企业的现代发展,企业党建工作不但不可削弱,而应是大有可为的。必须树立正确的理念,寻找到加强企业党建工作与推动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共同点,确立企业党建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要明确企业党建工作的目标和方针。企业党建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服务、保证、监督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党建目标和方针,然而不同的目标中有相同的共性,这个“共性”应该是“建设好班子;带领好队伍;创建好机制;塑造好文化”。在这样一个目标下,企业党建工作的方针应该是“提升企业党建工作质量,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保证”。
2、确立企业党建工作定位,根据公司制企业的运行规范探索实现“政治核心”作用的新途径和新方式
当企业成为独立的经济主体之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如何在企业中得到贯彻落实,这就必须依靠企业党组织来发挥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定位,就应该是“政治核心”,这个定位并不会与企业在市场化下的企业目标、要求和运作规则相矛盾,董事会是企业的战略决策机构;企业行政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指挥机构;企业职代会是企业的民主参与机构;企业党组织是企业的政治核心机构。这样,不同的组织定位明确,职责分明,几驾马车共同协调,必将大力推进企业向前发展。
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最重要的两道“关口”,是“参与决策”和“党管干部”。
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是党章赋予企业党组织的重要职责,是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主要内容和主要体现。
党组织对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过程插不上手,说不上话,就无法实施保证监督,政治核心作用也成了一句空话。当然怎样插手,如何说话,一定要符合公司制企业的运行规范。其方式和途径应注意二点:第一,必须界定哪些属企业重大问题。明确在企业的哪些问题上党组织必须插手、说话,这是党委有效参与决策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一些公司制试点企业从实际出发,明确提出凡提请股东会或董事会决策的问题均属企业重大问题,党组织必须参与。因为根据公司企业多层决策分工的原则,与日常的经营指挥性决策不同,提请股东会或董事会决策的问题一般均为方针性、规划性、原则性的决策,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方针,投资方案,长远规划、计划改革方案、机构设置、工资调整方案,自有资金分配和使用方案以及对公司主要管理干部的选聘等。在这些问题上,党组织应当参与,也必须参与。第二,必须改变参与的方式。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目的是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于决策之中,而不是去直接制定决策。其途径和形式应该是:(1)借助国有控股的优势,以国有股份的名义,推荐符合条件的党组织负责人经过法定程序进入董事会,由兼任了董事身份的党委成员把党委的意图体现到董事会的决策过程之中。这一点应当是党组织参与决策的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形式。(2)注意发挥党组织的整体优势。力求做到在决策前,董事会中的党委成员要将董事会准备讨论的重大问题报告党委,党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及时召开党委会先行讨论研究。(3)制定出台有关公司党组织工作条例,从制度法规上来保证党组织参与决策的规范性。应当根据《公司法》的要求,配套出台有关党组织参与决策的操作规范,例如建立公司党员行政领导定期向党组织报告工作的制度,公司党组织定期向党员通报重大问题的制度等。(4)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在间接参与决策的情况下,党组织应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通过组织公司党员领导成员学习基本理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统一认识,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组织倡导的思想变为班子成员的自觉认识,潜移默化地渗透在决策之中。
贯彻党管干部原则是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另一个重要体现,也是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组织保证。但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人事管理规范明确规定,董事会成员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董事长由董事会选举产生,总经理、副总经理及以下各部门管理人员分别由董事会、总经理分层聘任。在这一规范下如何体现“党管干部”的原则呢?其关键在于把“党管干部”的原则与现代企业制度的人事管理规范有机相衔接,做到把握“一个前提”,抓好“三个环节”。“一个前提”是,党管干部不等于由党组织去直接任命决定各层干部。而是体现在贯彻党的干部路线、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优化企业领导班子结构,提高干部的整体素质上。“三个环节”是,一是培养、教育环节。现代企业制度下对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更高了,党组织应与行政领导一起努力培养、造就一支觉悟高、素质好、懂管理、善开拓的企业管理人员队伍,并要创造条件按复合型干部的要求,进行双向培训,双向交流。二是考察、推荐环节。对主管部门的管理干部认真做好考察工作,积极提出建议和意见,然后按法定程序选举产生或聘任。三是管理、监督环节。党组织要重点教育、管理、监督进入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中的党员干部按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行使规定的职权。
3、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开展有特色的党建工作
加强和改进企业党建工作,重在改进和创新。企业党建工作与地方、部门的党建工作不同,它必须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这个中心,根据企业改革的难点、生产经营的重点、职工关心的热点开展工作,而这三个方面的情况在不同企业有不同的表现,因此,企业党建工作必须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开展符合本企业特点的特色工作。在这个问题上,主要应做到“六个转变”:
一是在指导思想上,要从纯政治性的就党建抓党建的自我循环转变为“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大循环。要把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把凝聚人心,调动积极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作为现代企业制度下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是在工作思路上,要从计划经济下那种等布置、听指令转变为从企业实际出发,把企业改革、发展、经营中的难点,作为党组织工作的重点,找准企业经济工作和党建工作的结合点。
三是在教育内容上,要从单一的政治性教育灌输转变为溶政治、思想、经济、管理、文化为一体,全面提高员工的素质,培养复合型人才,以适应企业发展的各方面需要。
四是在活动方式上,要从习惯搞集中、统一、大型的活动为主转变为以小型、灵活、多样的活动为主。尤其是要加大围绕生产经营开展党内活动的力度,进一步搞好党内争优创新,党员责任区、岗位练兵,劳动竞赛等项活动。
五是在活动时间上,要从以脱产活动为主,转变为以业余时间活动为主,少占或者不占工作时间,做到时间求短,效果求实。
六是考核标准,要从单纯考核党内活动的形式、次数转变为综合考核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结合的程度及其产生的实效,把党建达标与经济达标捆在一起。
总之,企业制度的创新,既向企业党建工作提出了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机遇。企业党建工作应当在转变中求适应,在适应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使企业党组织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中不断获得新的生机与活力。
第三篇:浅谈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如何开展纪检监察工作
浅谈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如何开展纪检监察工作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需要和适应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如何开展纪检监察工作,这是纪检监察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引起共鸣。
一、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必须紧贴生产经营活动 开展工作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一场涉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许多领域的深刻革命,需要改变原体制下固有的和体制转变过程中形成的各种不合理的利益格局。实行了几十年的计划经济,遗留了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企业只有按照国家计划组织生产,没有经营自主权。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市场来调节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使企业真正成为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这就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同时,企业从国家“母亲”的怀抱中脱离出来,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将承受巨大的压力。特别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后,一方面,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了自主权,可以根据市场的需要调节组织生产;另一方面,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破产”等市场规律,在威胁着企业,对企业增加了危机和风险。两个方面的情况,都迫使企业要练好“内功”,自动搞好自身的生产经营,千方百计降低“内耗”,提高效率,增加效益。因此,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无疑也必须紧贴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开展工作,把纪检监察工作渗透到生产、经营、分配、流通、管理各个领域,以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正常高效地运转,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为此,纪检监察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做到“三保证”,即:一是保证公司法人能够正确把握企业生产经营方向和经营决策;二是保证公司法人面向市场组织生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成为法人实体;三是
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通过以上的保证措施,使纪检监察工作真正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疏通渠道,排除干扰,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在健康的、法制化的轨道上正常运行。
二、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纪检监察工作要对企业重大问题的决 策提供服务和实施监督
为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提供服务是纪检监察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责,这样做,既有利于纪检监察工作发挥保证监督的作用,又有利于纪检监察工作保证和支持公司法人制的推行,还有利于形成整体合力,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企业的发展。纪检监察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目的在于推进企业民主科学决策,避免和减少失误。纪检监察要站在改革的前列,积极支持和参与改革,理直气壮地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认真负责地支持和保障董事会、厂长(经理)依法行使职权。因此,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纪检监察工作在为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提供服务和实施监督方面:首先,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把服务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当成份内的事,作为纪检监察的政治责任,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其次,要进一步明确服务与监督的范围和内容。纪检监察部门要明确企业的生产规模,经营范围,奋斗目标,在企业进行重大决策时,及时施以保证监督的职能。再次,要提高服务能力,纪检监察工作人员既要熟悉纪检监察工作业务,又要懂经营会管理,这样,才能提高服务能力,也就是说,在企业决策重大问题时,才能真正把纪检监察工作溶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去。
三、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纪检监察部门是对企业内部专司监督 职能的机构
监督机制是企业管理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健全的监督机制不可能保证企业正常运转。因而纪检监察部门监督作用的发挥,对企业的管理工作、经济效益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纪检监察工作要根据市场经济反映的新情况、新问题,建立起一种超前的监督制约机制,不断规范
领导、党员、干部的行为,使人不能以权谋私。特别是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原体制的弊病没有完全克服,新体制还没有完全形成的情况下,可能为一些不法分子造成可乘之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有一支强有力的,对企业内部专司监督职能的机构,而企业纪检监察正是具备了这种职能的机构。因此,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纪检监察部门行使监督职能的重点是:
第一,对领导层的监督。作为企业的领导层,是对企业生产经营全面负责,并具有决定、指挥企业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权力。因此,企业负责人能否依法正确地行使职权,决策是否正确,指挥是否得当有力,生产管理是否严格科学,对企业能否完成生产经营计划至关重要。对此,纪检监察对企业领导监督的内容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情况,企业的经济效益情况和有无滥用权力,以权谋私、失职渎职和贪污受贿等腐败行为的情况。通过对领导层的监督,用党的政策、法律、法规来规范企业领导个人的行为和企业行为,保证企业领导带领企业走廉洁经营的道路。
第二,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从我们办案的实际工作中看到,在案件线索中,群众意见大,反映强烈的管理工作方面的问题占有相当的比例,而企业的管理工作主要是以规章制度来制约。从目前企业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看,一是制定得多,遵照执行的少;二是随意性较大,使有的规章制度成了有名无实的一纸空文;三是缺少系统的、操作性强的监督条规体系;四是线条粗,原则性强,规定不准干什么的多,违反不准,怎么处理的少。由此,纪检监察部门对制度执行情况监督的内容是:在规章制度的制定方面,要监督检查制度的制定是否符合生产经营方向,是否有利于企业管理,是否具体和便于操作;在规章制度的执行方面,要监督检查管理人员是否严格按制度办事,违反了是否进行处理;在规章制度的检查方面,要监督检查制度的完善情况,对不适应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制度是否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把监督检查施以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才能惩治违法违纪。
第三,对窗口单位和要害部门的监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
的建立,窗口单位和要害部门是企业对外交往、对内管理的关键性单位,这些单位掌握着企业的人、财、物、供应、配套、销售、运输等。从当前贪污贿赂等腐败现象的特点来看,贪污人员多是管钱的,受贿人员多是掌握人、财、物、权力的。因此,对企业的窗口单位和要害部门监督的内容是:对外交往,对内管理的情况,它包括劳动用工情况;财务收入、支出情况;物资采购、管理、发放情况;以及供应、配套、销售、运输的业务往来情况;重大经济合同的签订以及废旧物资招、投标等等。在对以上内容监督的同时,还要针对企业管理漏洞和薄弱环节,监督、协助这些部门制定和完善一些切实有效的管理制度,做到互相制约,分权制衡。
四、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纪检监察部门要不断开创效能监察的有效 途径
效能监察是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为 企业生产服务,为改革开放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单纯的查案、办案,显然已不合时宜,需要赋予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以新的内容,这就是开展效能监察。
在企业开展效能监察,就是纪检监察部门要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对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及其效果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同时还要通过分析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原因和管理上的薄弱环节,提出堵塞漏洞,建立健全制度,改进工作,加强管理的监察建议。并总结推广那些遵纪守法,尽职尽责,善经营会管理,效益显著的先进经验,从而促使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有人认为,纪检监察部门就是查办案件,抓效能、效益是业务部门的事。我认为,在建立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中,由于有的政策不配套,制度不健全,如果不提供保证监督措施,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消极因素,资产阶级腐朽没落东西就会乘隙而入,权钱交易,以权谋私,损公肥私等行为就会产生。这样,就必然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一些不利因素,直接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那么,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纪检监察部门怎样来拓宽效能监察的思路和渠道,加大效能监察的力度,我认为,应从以
下几方面思考:
1、选择效能监察的项目。目标明确,是开展好效能监察的前提,因此,我们在选择效能监察的项目时,首先,要围绕企业的中心任务选定效能监察项目,使效能监察同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和管理目标密切地结合起来,通过效能监察,保证和促进企业中心任务的完成;其次,要围绕严重影响经济效益的问题选定效能监察项目,通过效能监察避免或挽回经济损失,提高经济效益。再次,围绕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选定效能监察项目,通过效能监察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增进团结,化解矛盾,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促进企业的发展。
2、开展效能监察方式的多样化。效能监察的方式是由效能监察的任务和内容所决定的。一般在效能监察中采取得较多的方式有全面监察、专项监察、事中监察和事后监察。因此,为了加大效能监察的力度,运作的方式应多样化,除以上几种方式外,还有跟踪监察、热点监察、事前监察、决策监察等等。特别是事前监察,它同其它监察有着不同的特点,就是对某项重要的业务活动或某些容易发生违法违纪问题的工作,纪检监察部门提前介入参与,以防患于未然,也就是说,这项监察要做在发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前面,变事后监督为事前预防。
3、效能监察的处理。纪检监察部门对开展效能监察的情况应定期进行分析,对于恪尽职守,依法经营,工作实绩和工作效率显著者,建议主管领导予以表扬和奖励,并总结推广其先进经验。对于监察中发现的问题,要实事求是地分清是非,分清责任,并分别不同情况进行恰当的处理。对于尽职尽责,因经验不足或在改革探索中产生的失误,要帮助其总结经验教训,鼓励其改正缺点,大胆工作;属于渎职失职以及贪污受贿等违法违纪问题,凡符合立案条件的,纪检监察部门要按规定程序立案查处;对于发现的企业管理上的漏洞和其他问题,要提出监察建议,督促有关单位建章立制,改进工作,加强管理。
4、在开展效能监察中,纪检监察人员要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效能监察不仅涉及很多政策问题,而且涉及很多业务技术问题和经营管理问题。纪检监察干部如
果不具备相关的基本知识,开展效能监察就比较困难。因此,练好“内功”,才能有力地出击,是摆在我们每个纪检监察人员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一方面要加强理论方面的学习;另一方面要多深入实际,参与一些单位的重大生产经营活动,以培养自身调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也才能把握效能监察的尺度,更好地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
五、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纪检监察部门要努力抓好党风廉政责 任制的落实
建立和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邓小平党风廉政建设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的具体运用和体现。过去,不少同志认为,反腐败就是由纪检监察部门负责,如果搞不好,纪检监察部门责无旁贷。实际上,反腐败靠孤军作战是不行的,是不可能收到预期效果的。经过几年来不断的实践和总结,得出了反腐败的领导体制,实际上就是责任制。因此,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纪检监察部门如何抓好党风廉政责任制的落实。我认为,要在企业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抓好以下几方面的落实:
1、在制定党风廉政责任制的基础上,要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教育,要让各级领导了解掌握党风廉政责任制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责任主体、责任内容、责任考核、责任追究等基本内容,明确自己担负的责任,搞清尽职守责和失职渎职的界限,提高领导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水平。
2、要细化和分解责任。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应承担的责任逐级分解,层层落实到人。要认真贯彻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既明确领导班子的责任,又明确“一把手”和班子成员的责任;既要有人具体负责,又要有人总负责。努力做到责权统一,上下紧扣,相互监督,层层把关,确保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3、要严格责任追究。纪检监察部门要在监督检查党风廉政责任制执行情况的基础上严格责任追究,重点追究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失职渎职行为和有关领导人的责任,对于不认真履行责任制规定和违反责任制规定的行为,要严格按照责任追究
的规定,给予有关领导干部组织处理或党纪政纪处分。实行责任追究,要实事求是,分清责任,严明纪律,从严执纪,以维护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严肃性。总之,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纪检监察工作领域日益拓宽,面临的任务越来越繁重,特别是在今后公司制企业中引入纪检监察工作的成功经验,就是对形成有中国特色企业内部监督机制的有益尝试,如果在现代企业中有一个强有力的监督机构,则会更有利于向新的企业制度转换。
第四篇:现代企业制度下如何做好办公室工作
现代企业制度下如何做好办公室工作
集团办公室宋富强
就企业的办公室职能而言,同国家机关单位的办公室相比职能有很大的区别。尤其是现代企业制度下办公室的职能更是趋于全面化、多能化。传统的功能可以概括为“三办”,即办事、办会、办文。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仅限于“三勤”,即腿勤、手勤、眼勤。随着现代化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办公室的工作性质和内容也随之发生改变。在此种形式下,现代企业办公室工作的特点与重点、方向与方法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也是企业办公室能否适应形式,找准位置、主动工作、发挥职能、优质服务的关键所在。结合现在企业所处市场经济环境以及现代企业经营的竞争性、效益性等特征,综合分析现代企业办公室所从事的工作,现代企业办公室工作具有如下特点:
⑴事务性。随着企业竞争的战略化,现代企业领导的工作重心已有过去的事务处理转变为企业发展战略决策。作为企业办公室,理所当然地要帮助领导处理好企业的具体事务。同企业其他工作部门相比,现代企业办公室的事务处理具有范围广、内容杂、重复多的特点。
⑵服务性。现代企业办公室所从事的活动是一种服务活动,其总任务是为企业领导提供综合服务,辅助领导完成管理职能。当然,现代企业办公室在做会务、公关交际等工作时,客观上服务于整个企业。
⑶公关性。现代企业办公室以公共关系有着天然的联系,企业办公室工作中即渗透着公共关系的因素,又包含着部分公共关系工作。公共关系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企业形象,塑造的艺术,而企业办公室工作中的公共交际、对内对外宣传、办公室环境整理、文件处理等工作都设计到企业形象问题。因此现在企业办公室必须具有公关意识,并掌握相应的公关技能。
⑷专业性。企业都分属于各行各业,所有制不同,隶属关系不同,规模大小不同,这些都决定企业办公室工作的专业性特点。例如,股份制企业办公室就一定要熟悉公司法,知晓资本运作方式与技巧,并能起草公司章程,员工守则等一系列,维护公司正常健康运转的体系文件。现代企业办公室若不能快速掌握所服务企业的行业和专业知识,是无法协助领导做好管理工作的。
⑸商务经营性。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行,现代企业必须以管理效益、经营稳健性为原则,企业的各项活动都必须围绕这个原则目标开展。因此,面对庞杂繁多的事务,1现代企业办公室必须采用办公自动化提高办公效率;商场如战场,知晓企业大量秘密的办公室,必须高度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针对经济一体化,竞争全球化的现实,现代企业办公室人员必须适应企业的国际化大趋势,掌握相关的经济、贸易、法律知识。
综合考虑新形势下,现代企业办公室工作的以上五个特点,要做好现代企业办公室工作应该重视以下四个层面的问题。
1转变观点,适应新的形势
现代企业办公室工作,要适应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需要必须树立以下5种观念: ⑴战略观念。现代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企业办公室在协助领导制定和作出决策时应高瞻远瞩,从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和企业的长远利益考虑,克服短期行为,也就是要有战略观念。
⑵市场观念。在企业走向市场的过程中,企业办公室必须意识到市场的地位和作用,要增强开拓进取精神,大胆探索、深入研究企业在进入市场后遇到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掌握市场的发展趋势,为企业领导的科学决策提供高质量、有价值的资料,真正当好企业领导的参谋助手。
⑶竞争观念。在竞争中发挥本企业的优势,扬长避短,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当然,在竞争中,不能损人利己,以劣充优,牟取不正当利益。企业办公室在树立竞争观念时,既要想到本企业又要想到客户和国家的利益。
⑷效益观念。作为直接为领导服务的企业办公室,其市场经济意识和经济效益观念的强弱,对领导决策和企业经营战略有很大的影响。企业办公室的一切工作都应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出发点,无论是办文、办会、办事,都要突出企业的经济效益。
⑸服务观念。为客户服务,是社会主义企业生产经营的宗旨。企业办公室在工作中会碰到与客户直接或间接沟通的一些问题,办公室必须树立牢固的服务观念,采取热情诚恳,细致耐心的态度,把各项服务工作做好。
2当好助手,明确工作重点
现代企业办公室工作内容极为繁杂,范围极为广泛。总的说来,现代企业办公室所从事的工作主要有如下12项:公文处理、领导日程管理、会务组织工作、公关交际、信息服务、档案工作、对内对外宣传、值班工作、办公环境整理、印信事务、领导日常生活照顾、特命事项。但现代企业办公室要想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依据市场经济的可观规律,规范运作程序,明确工作重点。
⑴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开展信息收集工作
做好信息工作是现代企业办公室工作的一项主要的职责,这对于促进企业领导决策的科学化、民族化,推进企业的各项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现代企业正处于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环境之中,要想利于不败之地,就需要不断地研究市场,开拓市场,需要不断的促进企业的现代化管理。而现代化企业管理的重要内涵,就是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决策。因此,企业办公室要及时准确地收集各种信息,只有掌握了大量准确的信息,才能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调控起到有效的作用。信息反馈工作要强化中心意识,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由被动服务转到主动服务上来。也就是说,企业办公室应注意收集与企业经营活动有关的各种信息,这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企业内部信息和企业外部信息。内部信息是指生产经营中质量、销售计划、客户情况、资金投向、成本费用、设备管理等。这些信息为企业组织合理生产活动,提供了必要的依据,既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又有利于调动企业人员的积极性还有利于及时解决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外部信息是指国家的经济政策、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企业面临的市场情况、原材料供应情况、国内外竞争对手情况和市场需求变化及其发展趋势等。企业办公室要改变传统的工作方法,运用科学知识,技术手段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把高质量的信息提供给领导作为科学决策的依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企业办公室为领导提供新、实、准的全方位信息,并协助领导进行管理已成为必要。现代企业办公室辅助决策的职能显得越来越重要,现代企业办公室工作也逐渐转向以辅助领导决策为重点。
⑵适应转换机制需要,重视企业战略研究
企业发展战略是关于对企业前途命运的思考,以及通过思考提出主动引导企业适应未来变化的新思路。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势在必行,企业的战略研究也日益收到人们重视,并在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我国国有企业的升华改革,是为适应世界经济的新变化,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企业办公室承担企业发展战略的管理工作,应该学习和掌握企业战略研究与管理方法,包括战略目标的分析、战略的选择、战略的实施等,面向企业未来发展,从战略高度,为企业作出科学的定位,发动企业员工重视和参与战略研究工作。
⑶适应市场竞争需要,强化公共关系工作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个企业都要作为独立的利益主体,投身于竞争的海洋,企业要靠自身的力量战胜对手,就必须对自身的机制进行改革,使之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企业的内部机构改革,必然引起企业职工、干部的震动。如果企业内部的职工、干部有
情绪,企业自身机制的改造必定有阻力。因此,在消除内部阻力、加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团结向上的企业精神方面,企业办公室是可以协助领导做好工作的。企业办公室可以通过企业内部信息沟通工作让企业职工全面了解企业内情:可以把职工的思想动态、需要、愿望反应给领导;可以协助工会等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职工的归属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另外任何一个企业都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都同社会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开展外部公关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社会小环境。
⑷发挥企业整体效能,切实加强协调工作
为充分发挥企业的整体效能,办公室必须加强协调工作,促使企业内外各方面的高效有机运转。企业办公室因其枢纽地位,可以协调企业内部上下之间的关系、企业与地方之间关系、企业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及领导成员之间关系;尤其要协助领导及有关部门处理好企业与客户之间、企业与社区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协调工作是办公室代表企业进行的,它必须为本企业领导和本部门树立良好的形象。所以协调工作应坚持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原则,这是协调工作的基础;要讲究协调的方式、方法和艺术,以平等为前提,注意身份,既要慎用指令性语言,也不能做无原则的调和与让步;既要讲原则性又要灵活多变;要树立全局意识,以同制异,求同存异,才能最终达到目的;要注意协调的实效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掌握主动积极参与实践
企业办公室作为企业领导参谋部门,没有决策权,但又要协助领导作出正确决策,这就需要办公室人员很自然的参加到企业的管理工作中去,要精通各项业务,逐渐成为工作中的内行,积极参与各项生产经营活动,通过实践掌握第一手材料,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
企业办公室参与实践的主要办法有:一是参与企业的管理活动。企业管理是一项涉及面广操作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括计划、财务、物资、组织、劳资、技术、设备、生产八大管理体系。办公室人员的参与旨在加强管理堵漏洞,使企业朝着高效益、低消耗的方向发展。二是配合销售部门走向市场。做好市场战略研究,预测未来市场消费走向,以适时调整产品结构,并将这些信息及时、准确、快捷地反映给领导。企业生产经营的健康、快速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现代企业办公室人员要经常了解企业在科技公关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以及进展情况,实事求是向领导汇报。
4推行工作自动化体制
办公室工作具有工作面宽,机动性高的特点,所以必须建立工作自动化体制
⑴建立以提供决策依据为主体的参谋系统。现代企业办公室必须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即发展经济、不断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开拓高层次服务领域,为领导提供经营决策系统依据,实现现代企业最佳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办公室要依据提出发现问题——确定目标——分析问题——制定方案——综合评价——优选方案——决策实施——决策反馈的自动化体系。
⑵建立以计算机软件管理为主体的决策保证系统。计算机是现代化企业办公自动化主要手段,企业办公室要发挥计算机信息库的作用,把计算机管理与应用作为提供领导决策依据的主要职能之一。
⑶建立以管理为中心的制约调节系统。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办公室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各项管理制度,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政策和法规,学习和推广同行业或其他行业先进的管理经验,联系企业实际研究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意见,定期检查企业方针目标的实施情况,协调解决承担的问题,协助财务部门搞好成本核算和经济活动分析,强化成本控制真正起到制约与调节作用,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
⑷建立以督办为主体的办文办事办会系统。企业办公室在搞好日常工作的同时,要把着眼点放在加强督办工作上,对会议决议、政策法规、工作部署和领导平时布置的工作、批示的问题,及时督促有关部门落实。对落实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要跟中调查,能解决的立即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要及时反馈给有关领导,研究处理。
⑸建立以职工群众来信来访为主体的稳定条件系统。信访工作是沟通企业领导与职工群众联系的桥梁与纽带。办公室要把职工反映的意见或建议进行分类登记,经研究整理后反馈给有关部门处理。特别是对热点问题,焦点问题,要冷静、沉着、认真的进行研究、调节、化解矛盾、多做正面宣传、解释工作。只有得到职工群众的理解与支持,才能确保企业的稳定与发展。
第五篇: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财务监督
王晓佳
黑龙江省地质矿产测试应用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36
财会审计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财务监督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不断定善和发展,我国灰多的企业逐渐建立了现代企iL制度,企:It面临着复杂的財务关系,所以財务益督问题就变得十分的重要和迫
切。通过在企业的财务上进行有效的监督,可以保企此资产的正常运行,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企业的健康发展。当一些企业在财务监督上存在问题,本文在分析这 些问题的基站上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现代企业财务监督存在问題措旅
现在普遍采用的现代企业制定,已经把资产的经营权和所有权相 分离.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为了防止过高的生 产经营风险和投资风险,保障资产所有者的合法权益,财务监督应运而 生。但目前众多的企业的财务监督工作都是偏重与外部监督.同时也 面临一些实际问题,亟待改进。因而对财务监督进行研究就成为我们 必须面对的问题。
有资产流失。
三、加强和完善财务监督的措施
一、现代企业内部財务监督的重要作用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财务监督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自我 制约和自我调节内在机制,是企业中枢神经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详细来说.企业财务监督包括下面这几点的重要作用:
1、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建立完善的财务监督制度,可以提供一个规范的过程来进行采 集、归类、记Sfn汇总,提供真实准确的企业的各种经营信息,同时还 能及时的发现企业出现的各种问题,并进行处理。所以,息的准 确性和真实性必须得到保证,为决策提供依据。
2、降低企业潜在的经营风险
要想顺利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使企业得到顺利的发展,就要 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种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和预防,而:业财 务监督作为重要的企业内容管理部分.正是最有效和可行的一种 防范企业风险的手段。财务监督可以有效的评估企业风险.对企 业经营中潜在存在的风险进行预防,在萌芽阶段消除企业的各种 风险,这是确保企业安全,降低企业风险的最佳措施.也是最为有效 的办法。
3、维护资源和财产完整安全
完善科学的财务监督体系课堂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物资的 采购、计量、财产验收等不同环节进行科学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保证 企业财产巨额资源的完整和安全,同时还能对各种损失和浪费现象进 行纠正,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
4、促进企业的有效经营
科学规范的财务监督.能够借助业务、会计、统计等各部门的有 关报告及制度规划,把企业的财务、生产和营销等不同部门的工作紧 密的链接在一起,从而促进各部门加强配合,把整体的作用充分的发挥 出来.从而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的顺利幵展。
一企各敗 �古#MlHl 腰
1、、会计信息失真。由于很多企业对于会计工作没引起足够的重 视,企业内部控制弱化管理松驰.财务核算不实,#i十工作秩序混乱,存 在十分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
2、费用支出失挺潜在的号损增加,造成企业报表失真,无法为会 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完整的决策依据。
3、违法违纪现象时常发生,大量国
1、建立复合型财务监督单位。根据企业财务监督的不同主体, 可以划分为个人和组织两类。以个人为主体的监督单位应该包括不 同业务单位单位的工作人员,如财务人员、审计人员、业务人员和单 位领导以组织为主体的监督单位联合多部门共同组建,色
括财务部门、审计部门和业务部门等等。只有组建复合型监督单位, 才能实施有效的财务监督。
2、建立完善的实惩制度。应该把财务监督工作人员的个人收入 与其财务监督工作业绩相挂钩。单纯依靠思想教育很难保证所有的 工作人员都能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因此,必须要要对其工作给予契 惩。对于工作中表现出色的个人或单位要给予奖励和表彰。同时,对 于财务监督工作不认真和弄虚作假的,要严厉惩处,提高财务监督人员 工作的积极性。
3、完善监督范围。现代企业生产过程中,企业的钱一物”,是 财务监督的重要内容。在企业财务监督工作中,除了重点关注资金的 流动.监督资本收支平衡的同时.也要重点关注物的使用。很多企业的 财务监督工作中都忽视了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生的元素就是物,包括 原料和物料,只有掌握了企业的物的使用情况,才能有效的控制企业的 生产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支出。
4、建立自我监督体制。由专门的财务监督部门复杂整个企业的 财务监督工作,监督其它部门的财务情况。同时,财务监督部门也是企 业的一个部门,财务监督部门的工作也是企业财务工作的一部分,也是 财务监督的工作对象。具有多重性的身份.其在生业内部扮演了不同 的角色,这就造成了财务监督部门在工作过程中也会涉及到自身的利 益.会干扰和影响财务监督职能的发挥。因此,为了避免出现财务监督 部门利己行为的出现要建立完善的自我监督机制,确保财务监翻们 的各项工作也都处于另一监督机制之下。
综上所述,为了规范企业财务管理行为,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加强 财务监督己成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一项重要内容。企业的发展 与财务监督的职能是相互依存的,其两者通过建立现代化企业的财 务监督职能、机制来统一管理企业。让企业能够始终保持着发展 的资本、改革的动力,不断的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更上一 层楼。
参考文献
⑴于宝龙.论企业財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m.经济研究导刊, 2010,(15).李越冬,干胜道.企业财务监督主体及内容研究——基于公司法 人財产权保妒的视角[J].会计之友(下旬刊)二010,(10).P]赵新甫.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完善会计监督的建议01.现代经济信
(上接第71页i
立性,真正发挥其内部监督的作用,规避企业风险,规范企业管遷为企 业增收减支,提高经济效益保驾护航。
总之,内部控制与其说是一套制度或一系列程序,不如说是一种理 念、一种意识。企业中每个人都是控制者,又都是被控制者,内音啦制 要由全体员工的一言一行来完成。因此内部控制要富有效果,必须把 工作重点落实到动态的执行过程之中,企业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建 立起来的内部控制体系得以长期发挥效用的前提M业全体员工对 内部控制的深刻认识。如果仅为满足外部法规要求而盲目追求表面 效果的话·无论肺胃的内■制体系看起来有多么完善、多么健全,也 722011.息,2010,(22).只能说是对企业资源的一种浪费和滥用。内控体系与企业运营的有 机结合是企业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只有从企业的经营目标出发,将 内部控制措施有机嵌入企业的曰常经营业务之中,才是内部控制的本 质所在。
参考文献
[1]王德敏编著:《企业内控精细化管理全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 社,2009年.[2]刘永泽、池国华编著:《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操作指南》,大连出 版社,2011年.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