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党的理论创新与历史经验(邓小平时期)

时间:2019-05-12 16:15: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来党的理论创新与历史经验(邓小平时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来党的理论创新与历史经验(邓小平时期)》。

第一篇:来党的理论创新与历史经验(邓小平时期)

建党九十年来党的理论创新与历史经验

之邓小平改革开放阶段

理论创新

一、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自诞生之日起,我们党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邓小平改革开放阶段,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理论结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实现了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

二、恢复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的正确的思想路线。在这个问题上,邓小平同志的重大贡献在于,他不仅重新确立了我们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且率先提出要解放思想,把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联系起来,深刻阐述了解放思想对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正是在正确的思想路线指引下,全党在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

三、确立并发展了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总目标。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逐步深入,我们党的建设目标越来越明确,表述越来越全面。1983年,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新时期党的建设的目标,即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

四、拓展党的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布局。我们党成立后,党的建设一直围绕思想、组织和作风三大建设来展开。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强调制度建设更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由思想、组织、作风三大建设发展为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四大建设。

五、将发展党内民主提到重要位置。“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邓小平指出:民主是社会主义和现代化的一个本质特征。我们党致力于维护和保障我国公民的人权,并把生存权、发展权放在首位,使公民享有我国宪法规定的各项基本权利,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这就明确了党在执政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六、邓小平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问题,深入思考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执政、中国如何发展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顺应时代潮流、符合人民要求的新思想新观点,为新时期党的执政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七、“发展是硬道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邓小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指出:“社会主义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他提出的“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靠自己的发展”,“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等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我们党的执政目标和根本任务。

八、“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邓小平提出,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他还强调,开放也是改革,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项基本国策。这就明确了党在执政过程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方法和动力。

九、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邓小平深刻指出:“必须使民主制

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他还指出,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要靠法制来引导、规范和保障。这些重要思想,明确了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

十、“压倒一切的是稳定”。邓小平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

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他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才能有一个稳定的社会主义中国。这就明确了共产党执政必须坚持的政治原则,以及应当具备的执政条件和执政环境。

十一、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党的全

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邓小平反复强调,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不能有丝毫的动摇。这就明确了共产党执政的根本目的和最终归宿。

历史经验

一、伟大工程离不开伟大事业,必须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来推进党

建理论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全部理论和实践的核心内容。几十年来,我们党紧紧围绕这个大局推进理论与实践创新,不仅为伟大事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不竭的动力支持,党的自身建设也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和加强。实践表明,党建理论只有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现实任务来展开,才能找到自身的创新动力和时代价值,才能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开拓新局面、取得新成效。

二、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始终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史进程

来推进党建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是照耀人类前行的灯塔,也是中国共产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而始终坚持的行动指南。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贯彻到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创造性地推动党的建设理论创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实践表明,只有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党建理论创新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开拓前进,才能使党的建设的航船不断破浪前行。

三、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必须坚持以改革创新、求真务实的精

神推进党建理论创新。思想解放、理论创新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30年来,我们党关于党的建设和理论创新的累累硕果,无一不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产物。实践表明,只有立足于新的历史起点和新的历史任务,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发扬求真务实精神,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努力认识和掌握党的建设的规律,才能推动党的建设在实践上有新开拓,在理论上有新成果。

四、理论的价值在于运用,必须坚持面向实际,着眼于解决重大现实问题来推进党建理

论创新。科学的理论植根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同时也只有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才能发挥出巨大的指导作用。30年来,我们党不仅十分重视理论建设,而且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建设实践中检验理论、发展理论。实践表明,只有坚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感受实践的脉动,倾听群众的心声,认真研究解决新的条件下党的建设面临的新课题,认真总结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实践中创造的新经验,才能使党建理论创新不断取得新成果,才能使党的建设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

五、实践发展永无止理境,党建理论创新也永无止境。当今世界和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

深刻的变革,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将是长期的,也是严峻的。党的理论创新引领各方面创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特别是党的建设理论,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使党的建设更富有时代气息、更富有实际成效,是当代党建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的庄严使命。

第二篇:建党九十年来年来党的理论创新与历史经验研究(定稿)(模版)

建党九十年来党的理论创新与历史经验研究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

论文摘要: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以来,党的民族理论创新和民族工作不仅取得伟大成就,而且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这是我们宝贵的思想财富。认真总结建党以来的民族工作和民族理论创新历史经验,对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我国民族问题,做好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促进党的民族理论不断创新和发展,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理论发展创新历史经验

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以来,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理论的创新在不断吸取经验教训中取得了伟大成就,形成了据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政策,解决我国民族子建党以来各个时期的历史性问题,这是我们宝贵的历史经验和精神财富。

一、建党九十周年来的理论创新

1、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反复告诫人们,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其主要内容是,用暴力形式推翻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外”,正是这样的思想理念促使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毛泽东在六中全会上,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自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先后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新中国成立以来不断涌出的思想热潮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中国共产党人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这片富满生机的土地上体现出巨大的理论威力。

2、毛泽东思想的成立对中国的重要性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历尽艰辛获得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大发展。

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其基本思想是把我们的发展方针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从中国实际出发,找出适合中国情况的前进道路,并依靠中国人民的力量实现自己的斗争目标。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独立自主思想得到新的体现和发展。

毛泽东独立自主思想的基本内容:首先,在政治上,主张建立适合于中国国情的政治体制。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党和毛泽东就提出了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主张。在工农联盟基础上的人民民主专政,而究其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建国后,我们采取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这一点与苏联东欧实行的元产阶级专政国体相比,在本质上一样,但具体内容和具体形式有自己的特色。在政党关系和政党体制上,党和毛泽东始终坚持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使之成为我国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这一独具特色的政治体制的确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提供了基本保证。其次,在经济发展模式上,提出走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对中国工业化的目标模式、中国工业化道路中的基本经济关系以及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具体方针等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在《论十大关系》中,他专门论述了中国和外国的关系问题,指出:“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

3、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他贯穿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贯穿于这一理论的各个方面,是这一理论的思想基础。这一理论指导了改革开放,使我国不断发展进步。

“ 三个代表”的思想体现了对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的深刻认识。“三个代表”是对于历史规律性与必然性的把握,而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归根到底是为了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4、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科学发展观是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二、建党九十周年来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总结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历史经验,对于推动新世纪的理论创新,进而引导实现新的社会变革,具有积极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告中强调,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胡锦涛同志的深刻论述,既是对我们党的思想理论发展历史的精辟概括,也是我们党的思想理论发展的方向和指南。

1、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回顾党90年的历程,经历了两大失误两大发展,第一个大失误大发展是建党初期,党对当时中国实际缺乏了解,多照搬苏联十月革命的经验,指导中国革命,犯了许多错误造成了重大损失。毛主席在分析这段历史时曾指出:“这时的党终究还是幼年的党,是在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个基本问题上都没有经验的党,是对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特点、中国革命的规律都懂得不多的党,是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还没有完整的统一的了解的党。”这种没有很好掌握中国实际、结合中国实际指导革命,盲目性、主观性很大,使革命遭受了重大挫折和损失。直至遵义会议,确立了毛主席的领导地位,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使革命转危为安。并指导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取得全面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另一个大失误、大发展,是在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初期,由于对当时国际形势和国内情况缺乏深入正确的掌握,怎么建设社会主义知之甚少,社会主义建设又遭到严重挫折。邓小平同志后来在总结这段历史的经验教训时指出:“1957年后‘左’的思想开始抬头,逐渐占了上风,在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后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长期性缺乏认识,以及骄傲情绪的滋长,使得急于求成思想迅速发展起来,又由于缺乏对现实国情和时代特征的全面把握和深刻认识,既未科学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又对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的新变化缺乏深入了解和研究。”邓小平同志的全面深入的分析使我们联想到当时组织发动的许多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违背客观规律的运动和斗争,如“反右倾”“四清”,直至最后发动的“文化大革命”,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1976年一举粉碎“四人帮”。1978年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同志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纲领性的讲话,实际上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会议一致通过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从此开始全面纠正“文化大革命”及以前的“左”倾错误,拨乱反正,坚决批判“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决策,明确提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逐渐形成了指导改革开放、实

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各方面都有较大发展。从以上两大失误两大发展正反两个方面可以看出,我们付出的代价很大,给我们提供的教训很深刻,经验也很宝贵。其中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关系到我们事业上的成败,国家的兴衰。两者结合好了,革命建设改革才能顺利发展,结合的不好,我们的事业就遭受挫折甚至失败。所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科学规律,是中国快速稳步发展的根本保证。

2、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思想理论创新的基本原则。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大胆创新,才能与时代发展同步,才能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统一思想中凝聚智慧和力量。只有这样,才能使一切劳动、知识、技术、治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进发,使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才能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用创新精神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决不能停留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原则、某些本本的教条式理解上,或者停留在对社会主义的一些不科学的甚至扭曲的熟悉上,或者停留在那些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正确的思想上,必须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使思想适应发展变化的新形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地推进思想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3、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这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回顾历史: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为挽救国家和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其中比较大的斗争有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康有为、梁启超发动的君主立宪的戊戌变法,以农民为主体的义和团运动;以孙中山为领袖的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封建王朝,具有重要历史意义,但由于中国新生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辛亥革命的成果很快被袁世凯为代表的旧封建势力北洋军阀所篡夺。这些事实表明,尽管这些运动的领导者曾经提出过这样那样的救国方案,但他们的活动都失败了。中国共产党在不断的斗争中肩负起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使命,这已经被几十年历史所证实的颠覆不破的真理。1979年邓小平同志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文中写到:“在中国、在五四运动以来六十多年中除了中国共产党,根本不存在另外一个像列宁所说的联系广大劳动群众的党,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新中国,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谁来组织社会主义经济、政

治、军事和文化,谁来组织四个现代化?党的领导当然不会没有错误,而党如何才能密切联系群众,实施正确而有效的领导,也还是一个必须认真考虑和努力解决的问题,但这决不能成为要求削弱和取消党的领导的理由。我们党经历过多次错误,但是我们每一次都依靠党而不是离开党纠正了自己的错误”。邓小平同志三十年前提到这些看法,今天仍然对坚持党的领导具有指导作用。

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的自身建设,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党的建设都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有力保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主席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党的建设作为三大法宝之

一、不失时机的进行教育整顿、解决党内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党进一步从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反腐倡廉各方面开展党建工作,增强了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使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是我们还要看到一方面世界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局势发生了新的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继续在曲折中发展,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并没有改变,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世界并不安宁。国内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我们党只有不断解决好这一课题,才能保证我们党在世界和国内两个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另一方面我们党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问题,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形式,还不完善,一些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思想理论水平不高,解决复杂矛盾的本领不大,一些党员干部事业心责任感不强,思想不端正,作风不扎实,脱离群众,一些基层党的组织软弱涣散,一些党员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部门单位还比较严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也较普遍,这些问题都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认真解决,我们要永远深刻汲取世界上某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坚持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要警钟长鸣、常抓不懈,才能与时俱进,永葆青春。

参考文献、中图分类号:C95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644(2010)06——0005——04、《邓小平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毛泽东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第三篇:党的理论与创新论文

党的理论与创新论文

党的理论与创新论文

中国共产党的90年,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根据变化的历史条件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90年。中国共产党人根据现实条件的变化,不断与时俱进、进行理论创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可以说没有他们的勇于创新,就没有社会主义新中国,就没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提出走不同于十月革命城市武装起义的、由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斗争道路,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他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革命的各个方面,包括哲学、政治、军事、文艺和其他领域,都有创造性的见解。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国情和实际,提出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度的理论。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则更高度重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领导和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恢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并在实践中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指导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科学发展观,不但给马克思主义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而

且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又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所创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理论观点,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些思想都是理论上的卓越创造,都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重大发展。

回顾90年党的历史实践,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与时俱进是党的理论创新的灵魂,是贯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一条主线。实践证明,什么时候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和不断变化的实践相结合,在继承中创新,我们党的事业就顺利、前进;什么时候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一些个别论断去裁剪现实,我们党的事业就受挫,就失败。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始终遵循着实事求是这一理论品质,坚持不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成果。可以说,中国共产党90年创新理论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历经艰辛,走过了一条波澜壮阔的发展道路,伴随这条道路的,也是党自身的不断发展和壮大,是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复兴,也是中国人民的翻身解放和扬眉吐气,而指导这条道路的,还是不断创新的科学理论。90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不断开拓,我们党的事业的每一个伟大胜利,社会主义实践的每一次历史性飞跃,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结果。与时俱进作为党的理论创新之魂,充分体现在它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事业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这也正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魅力所在和力量源泉。

党的90年理论创新的经验告诉我们,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是我们党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的根本所在,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的根本所在,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根本所在。

第四篇:党的创新理论

党的创新理论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 “一二五”期间,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以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为主体,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3.坚持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相统一,是军队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4.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5.胡主席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上指出,我们党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关键则在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6.胡主席提出领导干部要具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战略意识。决策平是各级党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能力的集中体现。7. 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永远是领导人民开创事业新局面的核心力量。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源泉是实践,发展依据是实践,检验标准也是实践。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8.我党的三大历史任务是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9.必须划清的“五个重大界限”指的是: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中国特色军事制度同西力军事制度的界限。

10.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军队党的建设,必须把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作为根本目的。军事斗争准备是我军履行使命的基本实践,是最重要最现实最紧迫的战略任务。

11.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关键是要科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必须军民结合、寓军于民,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12.文化软实力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I3.党的十七大报告详细阐述“党员主地位”的基本含义包括党员是党的主人、党员是党内权力的源泉、党员是党内行动的主体。

14.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

15.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l6.当前要抓好培养的“四类人才”指的是联合作战指挥人才、信息化建设管理人才、信息技术专业人才、新装备操作和维护人才。

17.胡主席把我军的优良传统概括为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人民军队必须深入开展军队历史使命、马克思主、战斗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四项重大教育。

18.党的十七大提出,适应世界军事发展新趋势和我国发展新要求,推进军事理论、军事技术、军事组织、军事管理创新。

19.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首要的是应对国家被侵略、被颠覆、被分裂的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首要的是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

20.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是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提供坚强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发挥重要作用。

21.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政治工作,是实现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军队履行职能使命的根本保证,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生命线。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必须从思想上、政上、组织上确保我军始终成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确保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确保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史使命。我军政治工作本作风和方法是实事求是和联系群众。

22.当今和今后一较长时期,我军建设的主要矛盾仍然是现代化水平与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要求不相适应、军事能力与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要求不相适应。

23.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五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整体,是反映我军官兵与党、人民、国家、军队的关系以及我军官兵相互间关系最基本、最核心的价值观念。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思想政治建设的根本任务。

2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26.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是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就业是民生之本。

27.胡主席“七一 ”重要讲话深刻指出,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一是毛泽东思想,另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8.胡主席“七一”重要讲话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斗争中顽强求索的必然产物。

29.90年的奋斗历程,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这“三件大事”,一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是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三是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0.胡主席“七一”重要讲话高度概括了“三件大事”的重大政治影响和社会意义,深刻指出“两个不可逆转”,即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

31.胡主席“七一”重要讲话一个鲜明的亮点,是概括了我们党领导人民经过90年奋斗、创造、积累的“三大成就”,即:

1、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形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

33.胡主席“七一”重要讲话指出,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四个考验”,即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34.胡主席“七一”重要讲话指出,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四个危险”,即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

35.胡主席“七一”重要讲话指出,全党同志和全社会都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牢固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

36.胡主席“七一 ”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这“四个选择”,是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得出的最重要最基本的结论。

37.胡主三席“七一 ”重要讲话用无可辩驳的事实做出“两个不愧为”的历史结论,即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

38.胡主席“七一”重要讲话深刻指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要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

放,要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道路,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要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五个坚定不移”大政方针。

39.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40.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是和谐文化。

党史军史

41. 1920年各地先后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当时建立最早并作为建党发起组的是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42.1927年八七会议土,中共中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确立了实行土地革命和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

43.1927 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部队在江西永新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建立了党的各级组织和党代表制度,主要包括:

1、支部建在连上。

2、连以上设立党代表。

3、建立各级士兵委员会。

4、营、团建立党委等内容。

44.1928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45.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在瑞金举行,宣告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临时中央政府决定,以南昌起义的8月1日作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46.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红军于1934年10月开始长征,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47. 1936年12月发生的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有效促成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共中央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的会议是瓦窑堡会议。

48.1937年9月,八路军第115师在平型关战斗中,歼灭日军1000余人,取得了自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华北战场上对日作战的第一个大歼灭战。

49. 1939年l0月,毛泽东在《 <共产党人>发刊词》 首次提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50.中国抗日红军大学的教育方针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51. 1944年9月8日,为悼念张思德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 为人民服务》 的演说。

52. 1948年9月12日至1949年1月31日,人民解放军先后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154 万余人,使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毁。

53. 毛泽东在西柏坡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全党同志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54. 1948 年1 月,毛泽东在《军队内部的民主运动》 中,第一次把我军民主制度概括为政治民主、军事民主、经济民主,这是人民军队本质的体现。

55. 1949 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讨论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制定了国旗,规定了国歌,决定了首都。

56.1951 年5 月23 日,中央人民政府代表团同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经过谈判,签署《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

57. 1964 年10月16 日,我国在西北核试验基地首次进行原子弹爆炸试验,获得圆满成功。58.1971 年10 月25 日,第26 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的票数,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和立即驱逐台湾当局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的2758 号决议。59.1987年10月,党的十三人首次概括和全面阐发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60. 1992 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政策法规

61.《 军队基层建设纲要》 提出的“四个基本”是指:基本教育、基本队伍、基本制度、基本设施。

62.连队行政例会主要包括班务会、排务会、连务会和连军人大会。班务会每周召开一次,排务会每月召开一至二次,连务会每月至少召开一次,连军人人会每月或者一个工作阶段召开一次。

63.连队日生活依次包括起床、早操、整理内务和洗漱、开饭、操课、午睡、课外活动、点名和就寝等内容,休息日和节假日可以推迟三十分钟起床。

64.升国旗时,队列军人应自行立正,行注目礼,位于指挥位置的军官、文职干部,行举手礼;单个活动的军人,应自行立正,着军服时行举手礼,着便服时行注目礼。

65.军人不得与社会上的非法组织和非法刊物以及有关人员联系,不得参与地方大众传播媒介开展的交友活动。

66.军队的连队及相当的基层单位和各级机关,凡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应当设立党支部,原则上都应当设立支部委员会。

67.全体党员都应当严格遵守会议制度、党日制度、党课制度、报告工作制度、民主生活制度、党员汇报制度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等七项组织生活制度

68.党委议事和决策必须按照确定议题、准备预案、提前通知、充分酝酿、民主讨论、会议表决、形成决议、决策实施的程序进行。

69.创先争优活动是巩固和拓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重要举措。公开承诺,领导点评、群众评议、评选表彰的“一诺三评”活动,是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主要方式。

70.先进基层党组织“五个好”的内容包括:党委班子好、制度落实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成绩好、官兵反映好。

71.严禁军人家庭计算机接入军队各种涉密计算机网络系统。严禁用军用电话接入地方互联网。

72.不准在家庭计算机上处理办公、教学、科研等涉密信息,不得使用地方互联网电子邮件服务传送涉密信息。不得在互联网电子公告系统、聊天室等上发布、谈论和传播涉密信息。

73.严禁在对外交往和招生宣传中泄露与军队体制编制、武器装备等有关的军事秘密。上互联网时不得暴露军人或国防生身份,不得利用到部队见习锻炼拷贝、复印和保存涉密资料。

74.驻校选培办要坚持每季度安排一次保密知识学习教育,每半年组织一次安全保密检查,每年逐级逐人签订保密责任书。办公电脑设定开机口令和系统密码与互联网实行物理隔绝。

75.军队人员不得开通手机位置服务功能,不得在办公场所使用手机上网。严禁将手机带入作战室、情报室、机要室、通信枢纽和舰艇、战备工程等重要涉密场所。

76.军区为贯彻落实军委5号文件精神,明确规定凡涉密计算机违规上网、“机跨两网”的行为一经查实,一律先免职再处理。

77.使用未安装《计算机及其载体保密管理系统》 的计算机和未注册的移动存储载体处理、储存涉密信息的,一律按违纪论处。

79.招收国防产生,应坚持的原则是统筹规划、按需培养、注重质量、公平竞争、全面衡量、择优录取。80.报考普通高等学校国防生的基本条件是:一是政审合格,志愿从事国防事业,毕业后服从分配;二是品德优良,遵纪守法;三是年龄在二十周岁以下;四是体检合格。

81.招收国防生时,男性身高162CM以上,女性身高160CM以上,每一眼裸眼远视力在4.6以上,矫正视力在4.9以上。

82.从高校在校中选拔国防生时,选拔范围以理工类专业为主,本科生从二年级学生开始选拔,研究生一般从一年级选拔。在高校享受其他定向专业义务性奖学金的学生不参加选拔。

83.国防生报考研究生时,应当向驻校选培办提出书面申请,由军区级单位政治部干部部审批。培养目标为指挥干部的,毕业时不得报考、免试推荐攻读研究生,培养目标为非指挥类干部的,毕业时经批准可报

考或免试推荐攻读军队院校、培养国防生高校的研究生,被军队院校录取的,按照有关规定直接办理入伍手续。

84.国防奖学金按照每人每学年10000元执行,由学费、杂费和生活补助费构成。其中学费、杂费学杂费5000元,由驻校选培办挂靠单位后勤财务部门与高校结算,其余部分由国防生本人缴纳;生活补助费5000元由驻校选培办逐月发放给国防生本人。

85.发放国防奖学金的起止时间,从招收或者选拔当年9月份起算,止于毕业当年6月份。国防生提前毕业到军队任职的,在首次任职命令下达当月起停止发放国防奖学金。

86.国防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发或者不发国防奖学金:(一)在规定学制内未完成学业需要延长学习时间的,延长期内不发国防奖学金;

(二)服兵役的,服役期间不发国防奖学金;

(三)提前毕业的,从毕业的下一个月起停发国防奖学金;

(四)符合《 国防生教育管理规定》 违约、淘汰条件的,驻签约高校选培办应”几及时停发国防奖学金。

87.国防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视为违约,解除协议,取消资格:1.违背四项基本原则,反对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或者参加非法组织和非法活动的;2.触犯国家法律受到刑事处罚,严重违反治安管理有关规定或者被高校退学、开除学籍的;3.违反规定转学、转专业、考研、结婚或者不执行其他有关规定,情节严重的;4.以逃避到军队工作为目的,故意不达到军政训练要求,在规定学制时间内不完成学业的5.无正当理由要求解除协议或者拒不服从毕业分配,经教育无效的;6.采取其他手段,拒绝、逃避到军队工作的。

88. 对违约国防生的处理措施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国防生在校学习期间违约的,高校应当作退学处理,情节恶劣的开除学籍;2.毕业后拒绝、逃避到军队工作的,在有关法律规定年限内不得被录用为公务员、国企职员、报考研究生或者出国。3.军队和高校应当将违约情况记入学生档案。4.违约国防生应当退还已享受的国防奖学金,同时缴纳2 至3倍的违约金。5.是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应按照《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给予党纪处分。

89.国防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淘汰,解除协议,取消资格:1.受到高校记过、留校察看处分的;2.因为自身学习训练原因(主观故意者除外),在规定学制时间内不能达到培养目标的;3.因为身体疾患原因(自伤、自残者除外),经一年以内时间治疗仍不符合体格检查标准的;4.其他不适合继续作为国防生培养的。

90.军区在签约高校国防生中开展评选“优秀(毕业)国防生”时,优秀国防生主要从享受国防奖学金满一年的国防生中评选,评选比例不超过各年级国防生总人数的20% ;优秀毕业国防生从当年毕业的国防生中评选,评选比例不超过毕业国防生人数的10%。91.优秀国防生在9 月份评选,优秀毕业国防生在6月份评选,驻校选培办要对评选对象进行不少丁于10 天的公示。优秀国防生由驻校选培办研究批准报军区备案,优秀毕业国防生由选培办确定推荐对象报军区审批。

92.国防生在校学习期间,除享受普通生权利外,还享有下列权利:① 享受军队提供的国防奖学金;② 享受军队提供的军事教育训练资源;③ 对驻校选培办的有关处理有异议,可以逐级申诉;④ 达到培养目标毕业后,到部队任职。

93.国防生在校学习期间,除履行普通生义务外,还应当履行下列义务:① 遵守军队有关规定,自觉维护国防生形象和荣誉;② 服从驻校选培办的教育管理;③ 完成规定的军政训练任务井达到考核标准;④ 履行培养协议,毕业时服从军队分配。

94.高校和选培办组织国防生新生复审复查,时问应当控制在国防生新生入校后的15 天内,复审复杳合格者,经大军区单位干部部门批准后,确认国防生资格;不合格者,取消其国防生资格,按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处理。

95.国防生档案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 部分是由签约高校档案管理部门管理的大学生档案材料,第二部分是由驻校选培办管理的国防生培养材料。其中第一

部分材料由签约高校档案管理部门负责收集、整理和保管,第二部分材料由驻校选培办收集、整理和保管。96.国防生档案转递时必须填写《 档案材料转递单》,应通过既要通信寄达接收单位干部部门或者派专人取送,不得交国防生本人携带,转出逾期1个月未收到回执的应及时催要。未足额退缴国防奖学金和违约金的淘汰、违约国防生,驻校选培办要协调签约高校档案管理部门不得为其办理档案转递手续。

97. 驻校选培办应以住校办公为主,住校办公应建立考勤登记制度,每个干部每周住校时间一般不少于4天,双休日、节假日因组织国防生军政训练或其它活动末休息的,可以安排调休;参加省军区(警备区)组织的集中性学习教育活动时,每所高校要安排一名干部值班。

98.国防生招收选拔、毕业分配、报考研究生、淘汰解约等重要事项,驻校选培办应集体研究、提出意见,经省军区(警备区)政治部审查把关后,报军区审批;国防生违约淘汰处理,实行相对集中办理,军区每半年研究一次。

99.对国防生在校选拔、毕业分配、评先评优、党员发展等敏感事项,驻校选培办应视情采取会议通报、张榜公示、网上发布等方式,实行计划、条件、程序和结果“四公开”。

100.选调驻校选培办干部一般应具有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干事选调对象应具备旅团以上机关或基层营连主管一年以上任职经历,职务在正连职与正营职之间;教员选调对象应具有部队任职经历,具备师以上教导训练机构或军队院校3 年以上教龄、讲师以上职称。

第五篇:论邓小平的收入分配理论及其创新

浅谈邓小平的收入分配理论及其创新

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物质产品还不太丰富的国家,究竟应采取怎样的收入分配理论,既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又有利于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长期以来,我们并没有真正搞清楚。

实践证明,从建国初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盛行的“大锅饭”、平均主义,是对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的扭曲,无法实现共同富裕,只能导致共同贫穷。

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中,积极探索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真正符合并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正确的收入分配理论,从而创立了“先富”与“共富”相结合的收入分配理论。那么,这一科学的收入分配理论的立论基础、基本内涵、重大创新、现实意义何在,本文试作一简单的分析。

一、邓小平收入分配理论的主要内容

邓小平的收入分配理论主要包括“部分先富论”和“共同富裕论”两大理论。

(一)部分先富论

“部分先富论”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角度出发,承认适度收入差距的合理性。邓小平认为,在未达到共产主义社会前,人们 都有追求物质利益的动力,应该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实行按劳分配,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从而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

1。讲求物质利益,主张收入分配向贡献大的人倾斜 摁格斯曾经指出“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社会主义同样必须承认物质利益,并把这一原则贯穿于经济过程之中。邓小平坚决反对长期以来在收入分配中存在的不讲物质利益原则的平均主义倾向。他指出“为国家创造财富多,个人的收入就应该多一些,集体福利就应该搞得好一些。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讲艰苦奋斗,很必要,但只靠这些远远不够,最根本的因素,还是经济增长速度,体现在人民的生活逐步地好起来”。① 邓小平高度重视劳动群众个体的行为动机和利益要求,从而使党和国家的经济政策,建立在正确的理论基础上。

邓小平认为,为了持续不断的调动人们搞经济建设的积极性,早日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物质鼓励也不能少”。②“各种行之有效的奖惩制度都要恢复,奖金制度要恢复,对发明创造都要给奖金,特殊贡献单位和个人也要给奖金,把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结合起来,两者不能偏废”。这样,必然引导广大劳动群众不仅从物质利益上关心个人发展与贡献,而且关心企业的生产经 营成果,关心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坚持按劳分配原则

在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这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个重大问题。邓小平以其政治家的敏锐眼光深刻地认识到把按劳分配,社会收入不平等等现象当作“资产阶级权利”加以限制,在分配上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其结果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④他多次强调社会主义要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并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第一,平均主义不符合按劳分配的原则,不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邓小平指出“如果不管贡献大小,技术高低,能力强弱、劳动轻重,工资都是四五十块钱,表面上看似乎是平等的,但实际上是不符合按劳分配原则的,这怎么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李第二,按劳分配的尺度只能是按劳,不能按政,也不能是按资格。邓小平认为“按劳分配就是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根据这个原则,评定职工工资级别时,主要是看他的劳动好坏,技术高低,贡献大小”。“处理分配问题如果主要不是看劳动,而是看政治,那就不是按劳分配,而是按政分配了。”②第三,按劳分配的实质是按贡献分配。邓小平十分强调,人的贡献不同,在待遇上应当有差别他主张对贡献大的人,有特别贡献的给予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第四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年邓小平在《坚持按劳分配》的谈话中,明确提出“按劳分配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不是资本主义的”。司后来又说“合格的管理人员、合格的工人,应该享受比较高的待遇,真正做到按劳分配。这个并不是资产阶级的,平均一百元二百元的工资,变不成资本家”。①邓小平的这些论述,是对把按劳分配看成是“资产阶级权利”而加以限制的观点的否认,是对长期以来根植于人们思想深处的错误认识的澄清,为社会主义做到真正的按劳分配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不仅如此,邓小平还深该地认识到,按劳分配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为此,他号召各级经济管理干部和经济理论工作者深入调查研究,积极探索按劳分配的有效实现形式。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对如何在公有制经济单位贯彻按劳分配原则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首先,在农村普遍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农民的收入与他的劳动成果挂起钩来。责任制创造性地贯彻了按劳分配原则,大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在国有企业实行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挂钩,按比例浮动的分配制度。实践证明,工效挂钩的分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旧的工资制度和工资管理体制的僵化格局,为落实企业分配自主权,在企业内部扩大工资差距,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创造了前提条件。这对平均主义“大锅饭”形成了有力冲击,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

3。、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邓小平在主张讲求物质利益、坚持按劳分配原则的基础上,富有创造性地提出了“部分先富”的思想。

邓小平指出“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②他在会见外宾时又强调指出“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气年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再次比较具体地阐述了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构想。他指出“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部分先富”作为一种导向性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起了积极的牵动效应,激发了各阶层人们勤劳致富的愿望和市场经济中的竞争意识。同时,由于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些符合市场需要,经营管理的好企业,能力强和勤劳的人就能得到较高的收入。反之,那些不符合市场需要、经营管理不好的企业,收入就会少些。这种收入差别成为一种杠杆,一种激励手段,促进了市场经济部门的发展,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的勤劳致富积极性的发挥,从而带动了整个经济的发展。

二、共同富裕论

“共同富裕”论,即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在创新性地充分论述“部分先富”的同时,他依据马克思、毛泽东等关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思想,又积极开展了“共 同富裕”的理论探讨。他认为,“共同富裕”是我国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的终极目标,是“部分先富”的目的。因此,在逐步走向富裕时,要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关系,把握好先富的“度”,防止两极分化,要认识到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目标,不能因为现阶段我国出现了一些贫富差距,就怀疑甚至否定“共同富裕”的理论。、在分配问题上必须坚持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相钻合 邓小平清醒地认识到,群众是注重眼前利益的个人利益的,党和国家在制定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时必须反映群众这一基本要求,要使他们切实感受到生产增长与生活条件的改善完全一致的。同时他又大力提倡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暂时利益服从长远利益,或者叫做小局服从大局,小道理服从大道理。表现在分配问题上,必须坚持把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结合起来,不能片面地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邓小平指出“我们提倡按劳分配,对有特别贡献的人和单位给予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也提倡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方由于多劳多得,先富裕起来。这是坚定不移的。但是也要看到一种倾向,就是有的人、有的单位只顾多得,不但不照顾左邻右舍,甚至不顾及整个国家的利益和纪律„„多得也要照顾整个国家和左邻右舍”。②他在答意大利记者法拉奇问时强调指出“按照马克思说的,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这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必须实行按劳分配,必须把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才 能调动积极性,才能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①

要防止两极分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收入分配领域不但出现了差距,而且有些地方还出现了差距在不断扩大的事实。有人担心会出现两极分化。邓小平一直比较关注这个问题。邓小平认为,“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乡而社会主义是应一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的。我国的基木经济制度是以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这就决定了收入分配上必然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因为所有制结构决定分配结构,有什么样的所有制结构,必然会有什么样的分配结构。只要我们坚持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就不会产生两极分化。相反,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只能让少数人富裕起来,解决不了共同富裕的问题。“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使中国百分之几的人富裕起来,但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的人生活富裕的问题。而坚持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就不会产生贫富过大的差距。再过二十年、三十一年,我国生产力发展起来了,也不会两极分化。”③怎样解决贫富差距过大怎样避免两极分化邓小平提出了如下方案先富起来的地区,通过多交利税和技术转让支持落后地区和单位先富起来的个人,通过征收所得税和社会捐献活动帮助其他的人。二十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到那个时候,发达地区要继续发展,并通过多交利税和技术 转让等方式支持不发达地区”。①第三,先富帮后富的程度,不能搞成传统的均贫富。共同富裕并不排除富裕程度上的差距。强调先富帮后富是要解决贫富悬殊过大,防止两极分化和出现新的资产阶级,让百分之九十几以上的人实现共同富裕,但绝不是在先富和后富之间完全扯平,搞均等富裕。如果人为地那样去做,就会重新回到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老路上去,结果影响效率。

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目标

邓小平多次指出,中国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特别是农民多,现在仍然是世界上很贫穷的国家之一,这对我国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制约,决定了我国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来逐步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也就是说,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从年完成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之时起,到世纪中叶,至少需要一百年左右的时间。、现阶段我国贫宫差距的理性分析

如何正确认识现阶段我国贫富差距,也是我们全面准确的理解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的重要方面。现在有人认为,我国现阶段的贫富差距就是两极分化,偏离了共同富裕的道路。本文认为,这个观点是极其错误的。首先,现阶段我国的贫富差距,是在居民总体收入水平提高的基础上产生的收入差距,是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基础上产生的收入差距,是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绊生现象,是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先富后富的差别,而不是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降低一部分人的收入为代价的。因此,这种差距是相对差距,而不是绝对差距,在木质上它与中国人民的致富实践活动是同向的而不是逆向的。其次,现阶段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绝不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造成的什么恶果,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根本原则下进行的。我们提倡的是勤劳致富、守法致富,任何损公肥私、损人利己,用歪门邪道坑害国家、坑害别人,都是政策与法律所不允许的。另外,我们党和政府一直提倡先富带动和支持后富,并采取适当的政策帮助和支持后富。所以,我们要坚持“致富光荣”而不能因收入差距拉大而有所动摇。因为只有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才一能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三 部分先富与共同富裕的拼证关系

正确处理部分先富与共同富裕的关系,实质上体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邓小平提出的先富促共富的收入分配理论,是一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理论,是一种将公平和效率统一起来的理论,其表现在第一,“部分先富”与“共同富裕”的收入分配理论,是针对以往低效率和不公平的体制弊端而提出的,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提高效率,发展生产力,实现真正的公平。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在收入分配上采取“一拉平”的“大锅饭”做法,忽视生产条件、生产能力和生产成果上的差别在生产过程中重视劳动态度的好坏而不注重劳动成果的大小重视生产力发展被错误地当作“唯生产力论”加以批判,超出指令性计划范围的生产发展、经营方式和手段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害」掉。其结果,一方面指令性计划限定了人们经济活动范围和活动方式,人们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被动地按指令行事,生产的主动性、创造性受到严重的压抑另,一方面,分配上的平均主义使多劳者有被剥削之感而使少劳者占了便宜,多劳者因不能多得而不再多劳,少劳者则因不会少得而更加少劳,这严重制约了劳动者生产积极性的发挥。最后导致效率的低下、生产的停滞、公平的丧失。先富促共富,在生产领域注重各尽所能,各显神通,充分发挥生产经营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只要是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都是被允许的在分配领域根据劳动成果的好坏决定劳动所得的多少,坚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其结果是带来效率的提高、生产的发展和公平的实现。第二,先富促共富政策引入公平竞争机制,体现了效率与公平的统一。竞争是市场的灵魂,是市场经济产生效率的源泉。没有竞争就没有压力,没有动力自然也就无效率可言。竞争迫使每一个市场主体自求生存、自求发展。有能力、有效率的竞争者生存下来,发展起来没有能力、没有效率的竞争者则被淘汰。这种优胜劣汰的过程,就是效率不断提高,生产不断发展的过程。同时,竞争本身又是市场公平或经济公平的核心内容。竞争排斥特权,竞争要求起点一 致,机会相等,但不要求结果相同。竞争是一种承认差别、产生差别,以判别为表现形式的经济公平。第三,先富促进共富,一方面承认利益差距,引入竞争机制拉开收入差距,以利益差距来激励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又通过种种手段保持收入差距的合理适度,避免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以维护和达到社会公平。这种承认差距、拉开差距,同时又合理控制差距的过程,就是兼顾效率与公平的过程。第四,先富是促共富的手段和过程,它是通过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单位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发展起来,先富起来,有效地促进了效率的提高和生产力的发展,这在客观上又为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即为更高层次的公平创造了前提条件。因此,在从先富到共富的这一过程中,就包含了效率与公平的统一。第五,先富和共富是一个紧密相联系的有机整体,先富是实现共富的手段和过程,共富是先富的发展目的。没有先富的过程,就没有效率的提高,就没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共同富裕也就没有深厚的物质基础没有共富这一目标,先富过程的自然会不可避免地产生贫富悬殊、导致两极分化,从而丧失社会公平,影响社会稳定。先富促共富政策将效率与公平很好地统一起来了。第六,共同富裕这一目的本身,就是效率与公平的高度统一。共同富裕,一方面意味着生产力己高度发展,财富已极大丰富,这是有效率的直接结果另一方面,意味着大家都过上了美好幸福的生活,收入差距缩小,没有贫富悬殊,没有两极分化,财富分配合理。因此,实现 共同富裕的过程,就是实现效率与公平统一的过程,实现了共同富裕,也就达到了效率与公平的高度统一。

二、邓小平收入分配理论的立论羞础

科学的理论,不会凭空产生,它都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以及二者相结合的创新。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所有这些体系都是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的,是以阶级关系的历史形式及其政治的、道德的、哲学的以及其他的后果为基础的。”①邓小平收入分配理论就是以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为指导,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而产生。自它产生以来,一直是影响和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大政策,所引发的巨大社会效应,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因此,探究它的立论基础,是我们研究邓小平收入分配理论的前提和基础。一理论蓦础“部分先富、共同富裕”,是我国理论界对邓小平收入分配理论的权威表述,它同邓小平理论的其他内容一样,是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理论,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从本文掌握的资料看,马克思、毛泽东、刘少奇等对“部分先富”和“共同富裕”的理论,都有过许多的论述。、马克思的“部分先畜”思想 马克思十分重视未来社会中的收入分配问题,他的按劳分配理论形成的标志是,年发表的《哥达纲领批判》,这是马克思按劳分配学说的代表作也是我们研究按劳分配理论的重要依据。那么,马克思在研究按劳分配理论时,有没有探讨在未来社会主义允许“部分先富”呢对此,马克思并没有直接的、系统的论述,但他的理论对这个问题是能够回答的,答案可以从他的理论中符合逻辑地推论出来。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剖析拉萨尔经济思想、论述按劳分配时,第一次提出了依据按劳分配“某一个人事实上所得到的比另一个人多些,也就比另一个人富些”。②根据马克思其他相关论述,已含有“部分先富”思想。首先,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生产力是“部分先富”的终极根源。马克思独有睿智地指出,作为资产阶级法权的按劳分配及其“弊端”的“部分先富”,“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在它经过长久的阵痛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里产生出来的形态中,是不可避免的”。①因为“它不是在它自身基础上已经发展了的,恰恰相反,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个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②只有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生产力高度发达,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才一‘能消灭按劳分配与部分先富,实行按需分配。其次,劳动者及其家庭的差异是“部分先富”的直接原因。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按劳分配原则以劳动为唯一尺度,在劳动面前人人平等,它不承认任何阶级差别,但它默认不平等的个人 天赋,默认不平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由于劳动者的体力、智力不同,勤奋程度不同,因而劳动贡献有大有小,每个得到的劳动报酬有多有少,即使所得劳动报酬相同也会因家庭负担不同,而出现富裕程度的差异。正如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一个人在体力或智力上胜过另一个人,同时在同一时间内提供较多的劳动,或者能够劳动较长的时间而劳动,为了要使它能够成为一种尺度,就必须按照它的时间或强度来确定,不然它就不成为尺度了。„„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其次,一个劳动者己经结婚,另一个则没有,一个劳动者的子女较多,另一个的子女较少,如此等等。在劳动成果相同,从而由社会消费品中分得份额相同的条件下,某一个人事实上所得到的比另一个人多些,也就是比另一个富些,如此等等。”③这种意义的贫富差别,正是按劳分配原则的本意所在,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和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不属于按劳分配的范畴所应解决的问题,这种贫富差别应该由社会扶贫基金和社会保障机构解决。最后,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部分先富”的前提。马克思指出“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④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决定其分配方式是按资分配与两极分化。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已不是个人的私有财产,它己归为整个社会所有。在这种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劳动者既掌握了物质的生产条件,又掌握了人身劳动力的生产条件,那么生产要素的这种分配必然产生消费资料的按劳分配与部分先 富。无庸讳一言,马克思的“部分先富”思想

是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前的一种科学预见,并未付诸实践。马克思对“部分先富”思想,主要是从主体、途径上去论述,他认为“部分先富”的主体是单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劳动者,“部分先富”的途径是劳动。而对于“部分先富”的目的、作用、性质以及与后富关系等多个层面并未涉及。这就为邓小平“部分先富”分配理论的形成,既提供了理论指导,又提供了进行发展与创新的理论空间。、马克思的“共同富裕”思想

在马克思主义的分配理论体系中,“共同富裕”思想占有重要地位。以科学的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实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极大进步,建立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水平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经济制度,完全能够保证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彻底实现。马克思作为第一个建立起科学共同富裕理论的思想家,他的“共同富裕”思想有创新性的科学内涵第一,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共产主义最基本特征是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彻底平等。按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设想,共产主义社会以社会财富的极大丰富为前提。在这里,没有阶级,没有国家,劳动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社会产品实行按需分配,由于社会产品的极大丰富以及按需分配的实现,所有社 会成员的物质生活需要将得到全面满足,而且精神生活需要也将得到极大满足。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类社会将真正实现全面的共同富裕目标。不难看出,马克思讲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的目标。第二,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基本内容是消灭剥削、避免两极分化,实现劳动者自己劳动。由于社会主义只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因此共产主义的共同富裕目标不可能在社会主义社会得到完全实现。马克思认为的社会主义阶段的共同富裕并不是所有劳动者的生活水平的均等。第三,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基本途径是实行按劳分配。马克思指出“每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之后,从社会方面正好领回他所给予社会的一切。他所给予社会的,就是他个人的劳动量。”“他从社会方面领得一张证书,证明他提供了多少劳动扣除他为社会基金而进行的劳动,而他凭这张证书从社会储存中领得和他所提供的劳动量相当的一份消费资料。他以一种形式给予社会的劳动量,又以另一种形式全部领回来。”①之所以马克思强调在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实行按劳分配,就是因为只有按劳分配才能够将资本排除在分配标准之外,从而也才能排除因为资本占有上的不同而形成的分配结果不同。尽管按劳分配也不能保证所有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的一致,但这是发生在共同富裕前提下的,而且因为按劳分配所形成的社会成员生活水平的差异是有限的,所以社会主义条件下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是按劳分配。在马克思看来,社会主义社会的按劳分配对于实现劳动者的共同富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实行按 劳分配,才能将发展生产力与提高所有劳动者的生活水平有机的结合起来。而且,也只有按劳分配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公平原则。同时,按劳分配还是今后向按需分配过渡的最好途径和形式。当然马克思并没有把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看成一个理想社会。在这里由于存在社会成员生活质量高低的不同,因而并没有实现最终意义上的“共同富裕”。惟其如此,社会主义才需要最终向共产主义过渡。、一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是对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 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 社会主义运动就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共产党宣言 中指出

过去的一切运动都

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 为绝

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1]由此可见 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题中应

有之义 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 1 马克思 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的萌芽

们的共同富裕思想 马克思在 1857

1858 年写的 政治经济学批判 手稿中指 出 在未来社会 当生产力的增长不再被占有他人的剩余劳动所束缚 工人群众

占有自己劳动的时候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 以致尽管生产将以所有的

人富裕为目的 所有的人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还是会增加

[2]在这里,他提出了使

所有的人富裕的思想 1876 年 恩格斯在著名的 反杜林论 中进一步指出 生

产资料的社会占有 通过社会生产

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

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 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

展和运用

[3] 由以上可以看出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论述中 已经初步指出了未来的新社会

是以全体成员的富裕为生产目的 同时还强调了所有人的全面发展 并揭示了未

来社会要实现的所有人的富裕必须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 但是他们是

在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剥削制度以及资本家追求最大剩余价值的生产目的从而

导致社会严重两极分化的基础上提出全体社会成员的富裕问题的 由于历史条件 的限制 他们并没有对共同富裕在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 作用及其实现方

式等做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还没有形成共同富裕的概念 3 毛泽东对共同富裕的探索

毛泽东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情况下 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 对中国的

共同富裕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共同富裕 的提法 最早出现在我们党的文件上 1953 年 12 月 16 日 中

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 指出 党在农村工作中最根本的任务

是要善于教育农民迅速联合组织起来 实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以克服工业和农业这两个经济部门不相适应的矛盾 并使农民能够逐步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

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

[10]这是党的文件中首次明确使用 共同富裕 的

提法 但在对象上指全体农民 1955 年 7 月中共中央召开的省委 市委 自治区

党委书记会议上 毛泽东作 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 报告提到了 共同富裕

说 只有在新的基础上 即在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同时实现三大改造 实 现农业合作化 使全体农村人民共同富裕起来

[11]工农联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才能得到巩固 1955 年 10 月 29 日 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座谈会上

毛泽东又指出 我们还是一个农业国 在农业国的基础上 是谈不上什么强的

也谈不上什么富的 但是 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 这么一种计划 是可以

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 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些 更强些 而这个富 是共

同的富 这个强 是共同的强 大家都有份

[12]

综上所述 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的主要内容和贡献在于 第一 在我党和国家

主要领导人中 第一个使用 共同富裕 的提法和阐述中国的共同富裕问题 并

把党的文件中针对农民问题而提出的共同富裕思想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强调

社会主义就是要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第二 指出了要实现共同富裕 必须实现

社会主义现代化 在落后的农业国的基础上 实现不了共同富裕 第三 指出了

实现共同富裕需要一个过程 是一步一步走的 不是一步登 天 一下子就可以做

到的 第四 反对过分悬殊 毛泽东在 1959 年底至 1960 年初读苏联 政治经济

学 教科书的谈话中说

反对平均主义 是正确的 反过了头 会发生个人

主义 过分悬殊也是不对的 我们的提法是既反对平均主义 也反对过分悬殊

[13]总之 毛泽东关于共同富裕的论述包含有许多正确的思想火花 但是在他晚年 的理论和实践中却出现了偏差 形成了平均主义的共同富裕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收入分配的正确认识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运用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与中国历史和现实国情相结合,对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和伟大的实践。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在社会主义时期,物质分配也要按照‘各尽所能、按劳取酬’的原则和工作的需要,决无所谓绝对的平均。”②不难看出,毛泽东的这段论述包含着“部分先富”的思想。如果说毛泽东在探索“部分先富”的分配理论还不够充分,那么,他对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思想就显得非常深入。毛泽东于年月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报告中明确提出“共同富裕”的概念。他说“在逐步地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逐步地实现对手工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逐步地实现对于整个农业的社会主义的改造,即实行合作化,在农村中消灭富农经济制度和个体经济制度,使全体农村人民共同富裕起来。”③同年月,在《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的讲话中,毛泽东又一次提出“要巩固工农联盟,我们就得领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使农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穷的要富裕,所有的农民都要富裕,并且富裕的程度要大大的超过现在的富裕农民。”‘户可见,毛泽东对“共同富裕”是高度重视的。应该指出,毛泽东对共同富裕的探索,是“均中求富”,为此,在社会消费品分配上,毛泽东偏向于按劳分配和平均分配相结合。显然,邓小平的收入分配理论,继承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中的合理成分,抛弃了“均中求富”的非合理因素,找到了一条“先富促共富”的科学的社会主义分配理论。正如邓小平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经验时指出“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②除毛泽东外,其他的领导成员也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特别是刘少奇同志对社会主义的收入分配问题创新性探索,今天看来是十分宝贵的。刘少奇的收入分配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

一收入分配理论的重大创新本文认为,以“双论结构”为基础的邓小平收入分配理论,是传统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的重大理论创新,它重新求解了效率与公平的矛盾,开创了单一的按劳分配方式向多样化分配方式转变的伟大变革。、邓小平收入分配理论是对传统的社会主义收入分配橄式的重大创新。众所周知,传统的社会主义的收入分配模式,是要尽可能缩小人们之间的收入差别,尽管人们之间的真实收入差别并没有缩小,但是名义工资方面看是逐渐缩小了。整个分配理论的基调是尽可能的均等。邓小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肯定了收入分配差别的存在,认可在一定时期、阶段内相对收入差别允许拉大。从而摈弃了传统的社会主义收入分配中以缩小差别、收入均等为目标的原则,确立了以效率第一、强调收入的激励效率这个最重要的分配原则。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既然鼓励、允许人们通过辛勤努力可以比其他人先富起来,也就为勤劳致富者的收入再投入经济循环、获取更高的报酬提供了理论与政策依据,从而突破了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个人收入的分配,仅限于个人生活消费领域,决定人们分配过程中收入差异的,仅仅是个人劳动贡献的多寡。把社会主义的收入分配理论,拓展到个人生活消费、个人投资与财产积累的更广大领域,为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 的确立开辟了通途。显然,邓小平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提出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理论,是有着丰富内涵和极广开拓空间的重大分配理论的创新。不过,这个重大理论创新,是以当时的群众和理论界可以接受的方式以看似极其简单、平常的形式出现的以实际中可以运用与操作,又不至于引起大的误解、纷争、歧见表述方式提出的。只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不断提高,人们才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这种看似简单的先富促共富的理论,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创新的基石和突破口。当然,从长远来看,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不是目标。社会主义的目标是要实现共同富裕。因此,邓小平特别强调“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可见,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理论的阐释与创新,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原则,又充分考虑到中国现阶段的发展水平与现实环境的制约和条件既把实现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与大原则、大方向把握住,又着重于如何才一能有效地实现或逼近这一目标。从而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和最有效地实现共同富裕,承认、鼓励人们追求更高收益,保护收入差别,防止分配不公和严重两极分化,激励辛勤劳动致富和保护合法的要素收入有机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 初级阶级的收入分配理论有了重大创新。、邓小平收入分配理论是对效率与公平的矛后冲突的盆断求解。

传统的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主要强调过程、结果的公平和平等,而不特别关注收入分配的经济效率。因此,在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收入分配模式的预测和描述中,强调的是要排除生产资料或财产占有差异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使收入差异,尽可能限于个人劳动贡献差异决定的边界之内。由于这种分配方式是同旧式分工基本消亡并存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分工差异己经大大缩小,且社会统一计划中心,可以统一度量和配置每个劳动力。所以,个人劳动贡献差异虽有,但总体上不大,且呈日益缩小势头。当然,说马克思、恩格斯描述的社会主义收入分配模式,主要强调公平,不关注效率,并非是其分配理论的遗漏。实际上,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当社会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并在共同占有的基础。,上实际有计划发展时,资源配置会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效率。因此,他们假定效率己经不成问题了,或者说他们是在效率假说前提下研究、设计收入分配问题。然而,问题恰恰出在效率假定的前提是不真实的。一是,效率没有问题的前提,是生产资料的全社会共同占有、统一使用,个人、经济组织之间不存在生产要素占有差异,即使存在也没有经济意义。二是,社会的计划中心拥有充分、准确、完全的资源配置的信息,这些信息可在计划中心协调的各层次的纵向、横向系统无障碍、无成本 因为成本由社会统一支付地流动和传播。三是,个人之间的劳动能力差异较小,以至于计划中心能够准确计算每个劳动者的劳动的质量、数量,而且假定劳动者不会偷懒,没有隐瞒、欺骗等行为的存在。实际上,效率没有问题的这些前提条件,迄今为止,在社会主义国家似乎还没有存在过,即使在可以预见的相当时期,按照我们现有的知识、信息水平,也不可能达到上述条件其实在一个经济社会中还存在资源产品的稀缺人们需要无限而供给有限的情况下,资源、产品需要定价。在价格为正的情况下,资源、产品的使用、消费均需付费,资源、产品等皆需要所有权保护,各种信息的搜集、整理、传播都是有成本的,而且是分散的,由使用支付的。与此相应,劳动的劳动能力与真实贡献难以准确度量,机会主义与搭便车行为总要存在。所以,传统的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的最大问题,是把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的关注重点放在结果是否均等、过程是否公平上面,而把分配效率当作自然而然应有的前提。在传统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中,分配公平是核心和关键,公平分配同效率最优是完全一致的。因此,按照传统收入分配着重于公平的原则、思路,社会主义经济中,收入分配自始至终缩小、消除收入差别来设计、改进体制、模式、机制。中国改革开放前的收入分配模式,就是按照这种方向推进的,缩小和消除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所有制、不同劳动者个人的收入差别,一直是我们的目标与政策导向。结果是平均主义的“大锅饭”盛行,经济增长大起大落和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收入 分配从过程到结果的低效率、低水平的均等,并且这种收入方面表层的均等,没有也不可能缩小、消除实际存在的差别。因此,邓小平收入分配理论的突破,首先要在公平与效率问题上重新求解。社会主义经济中的收入分配,他首先强调效率第一。社会主义应该有着比资本主义更高的资源配置效率。对社会主义来说,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效率,是核心和关键。无论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产权结构,还是分配方式不管是经济运行机制,还是经济体制,其中心与导向是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当然,社会主义也要高度关注公平。但是,这种公平完全不同于空想社会主义的公平,不是超越社会主义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具体环境、条件的理想状态的公平,不是低效率基准上的公平。社会主义经济中的收入分配,应当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所谓效率优先,就是分配方式、分配过程要首先有利于激励经济当事人有效地运用、配置各种资源,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率。兼顾公平就是要尽可能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适度调节收入差距,防止两极分化。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更需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3、邓小平收入分配理论开创了由单一的按劳分配方式向多样化分配方式转变的伟大变革。传统的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仅仅是按劳分配理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居民收入的分配除了单一的按劳分配方式外,不能有其他的分配方式。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作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全社会共同占有。任何个人除了拥有自身劳动能力之外,不再排他性占有生产资料。因此,生产要素归全社会共同所有,决定了经济剩余也由社会集中使用。个人只能根据自己的劳动能力发挥其对社会的贡献,来分得个人及其家庭所需的消费品。个人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等于,储蓄倾向为。然而,现实中的社会主义,从来都没有达到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条件。即使在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最盛极之时,中国的生产资料也没能够实现社会共同占有。在中国,始终存在所谓的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所谓的全民所有制不仅实际上把占全国人口的农民排除在外,即使不同行业、地区之间的全民所有制也有“条块”之分。由于名义上的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是虚幻的,个人不可能充分自由流动,排除生产资料占有差别获取纯粹的按劳分配收入,单一而纯粹的按劳分配方式在中国实际上从未存在过。不过,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这些各式各样的分配都称之为按劳分配。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收入分配理论的指引下,中国收入分配方式逐步多样化了。从传统社会主义的单一按劳分配到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是对分配理论的重大变革。这是对马克思分配理论的回归。

下载来党的理论创新与历史经验(邓小平时期)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来党的理论创新与历史经验(邓小平时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邓小平共同富裕的理论与实践

    一百五十年来,世界上无数马克思主义者对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两大历史任务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列宁、毛泽东分别在俄国和中国成功地进行了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如......

    邓小平法制理论与依法治国试题

    《邓小平法制理论与依法治国》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本质规定和必然要求是。A.民主法制 B.无产阶级专政 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政治协商制度2.发展民主政治,健全直接......

    加强和改进党的理论创新

    加强和改进党的理论创新 今天我要讨论的课题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创新理论。那么,什么是党的创新理论,为什么要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党的创新理论有什么样的魅力,党的创新理论给我们哪......

    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

    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 2009-11-11 13:33:00来源:《浙江日报》2002-09-16作者:黎宇 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学习、研究一个科学的革命的思想和理论,弄清......

    试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

    试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答: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

    试述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

    试述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答: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总结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土地革命时期,党内连续......

    建党90周年征文党的理论与创新

    党的理论与创新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 二○一一年四月四日 党的理论与创新 论文的关键词:理论发展建设创新 论文摘要: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

    创新理论与技能

    一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 二1.创新人才是与常规人才相对应的一种人才类型。所谓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能够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