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邓小平共同富裕的理论与实践
一百五十年来,世界上无数马克思主义者对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两大历史任务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列宁、毛泽东分别在俄国和中国成功地进行了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各个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长期艰难的探索,但是都不成功。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深刻的历史反思后,认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和基本特征,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针对我国现阶段所处的历史时期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提出了实现共同富裕所应该具备的基本前提是生产力的发达和经济的繁荣,并且把公有制为主和实现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看成是社会主义之所以区别于资本主义的两个重大的标志。
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突破
传统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家们由于历史的局限,将私有制看成了一切罪恶之源,认为要实现社会主义的理想就必须要将生产资料私有制改为公有制,既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又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主要特征,公有制的实现以及实现程度成为衡量社会主义的及其成熟度的标志。因此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在取得革命胜利后,由此废除了私有制和商品经济,走上了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道路。但是,经过众多社会主义国家几十年的实践证明,公有制与计划经济并没有给人民带来共同富裕,只能导致共同贫穷,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内遭受了重大挫折。
(一)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马克思、恩格斯在十九世纪曾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力高度发展、高度成熟的前提下,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实现社会主义。他们认为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是: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是社会主义的物质前提,生产资料由全社会占有,实现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消费品的分配方式上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有计划地组织生产,没有商品、没有货币,实行计划经济。在他们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所作的原则性构思想中,发展生产力被看作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十月革命后,列宁在创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之初,由于囿于马克思、恩格斯原来的设想,认为:工人阶级取得政权后,就需要利用国家权力,以社会的名义把全部生产资料变为国家所有;而国家一旦实行了社会所有,货币和商品生产就要废除,旧的分工和竞争也随之消失,为统一的计划经济和直接的产品分配所取代,社会将进入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只保留按劳分配)。在1919年制定俄共(布)八大新党纲时,列宁坚持社会主义是非商品经济的社会,并且在实践上尝试在俄国建立以产品经济为内容的高度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体制——“辛迪加”。在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之初,为了巩固无产阶级国家政权,列宁依据当时国内战争需要,没有实施关于社会主义“辛迪加”的设想,而是实行战时共产主义的体制和政策。战争结束后,1921年初,俄国农民由于余粮征集制而对苏维埃政权产生不满,城市工人因生活困难而对俄共(布)产生不信任,对社会主义产生怀疑。现实使列宁重新认真考虑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到底应建成什么样子这个重大问题。根据俄国的实际情况,他在晚年写的八篇文章中集中探索了在落后的俄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提出了新的经济政策。如关于发挥私人资本主义作用的观点,关于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的观点,关于允许和鼓励小农经济发展等观点。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基本上是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实行全社会的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的设想,领导苏联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由于在整体上忽略俄国生产力相对落后的情况,逐步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形成了斯大林模式。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斯大林模式逐步表现出既束缚生产力发展,又限制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从而影响人们积极性的发挥的严重弊端。苏联七十几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发展重工业和备战方面取得很大成绩,但是,随着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体制僵化越来越限制了生产率进步,大大限制了社会主义发挥的应有经济潜力。正是这种具有严重弊端的体制,才使矛盾逐步积累、激化,导致斯大林逝世后一系列历史事件的发生,最终导致社会主义苏联的崩溃和解体。与此同时,东欧诸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基本上是照抄照搬斯大林模式,同样形成了僵化的经济政治体制,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最终造成社会主义在东欧的失败。反思前苏联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失误,就是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并且为此消耗了过多的宝贵资源和科技力量,60年代虽然曾一度有所调整,但是,由于未能根本改变农业、轻工业落后的局面,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导致执政基础的流失,共产党痛失执政地位。美国国际战略专家布热金斯基认为,前苏联的计划经济虽然能够生产出大量的洲际导弹和核潜艇,但是,无法生产出充足的 “黄油面包”,经济的长期发展方向令人民失望,因为在经济增长中,人民几乎得不到多少好处,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而导致了失败的结局。
(二)毛泽东三十年艰难的探索
建立一个国家,巩固执政地位关键在于通过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物质文化水平,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社会,毛泽东先后在不同的场合提出要代表人民利益,但是在如何实现人民利益的问题上,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进行了艰辛的探索。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领导人充满着胜利后的激情,怀着一种赶超先进国家的强烈愿望,调动和利用了新社会制度诞生使全体劳动人民地位改变的巨大政治效应和政治热情,针对中国落后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采取外延扩展型经济增长和高积累、低消费的投入带动型赶超并重的发展战略,优先发展重工业。充分发挥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高度动员能力,迅速动员和集中使用了全国的资源,借助前苏联的援助,以苏联模式为样本,在旧中国及其落后的基础上,实行均衡发展战略,在生产力空间布局上以“均衡”为主,提高不发达地区的发展水平,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由于忽视了在中国占绝大多数农民的问题,建国几年后农业出了问题,引起了执政党的重视。但是在发展农业的问题上却采取的盲目冒进的办法,生产没有搞上去,国家的稳定却出了问题。经历过社会主义革命的毛泽东再一次感到了新生政权的巩固重要。从1956年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到“文化大革命”,毛泽东一方面在拨高生产关系上做文章,误以为用先进的生产关系就可以把落后的生产力带动起来。误以为公有制越大越好,越纯越好,希望通过人民公社这个“一大二公”的公有制形式,一下子过渡到共产主义,这种只是在拔高生产关系上做文章的办法,阻碍、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狠抓思想意识领域里的阶级斗争,试图通过抓阶级斗争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三大改造”完成后,毛泽东认为,在政治思想战线上,无产阶级战胜资本主义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之后的首要任务,是要继续进行意识形态领域内的阶级斗争,抓革命、促生产,彻底解决在意识形态领域谁战胜谁的问题。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做法,严重偏离了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由于对于社会主义基本理论问题还没有完全弄清楚,忽略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为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就能把生产力促上去。发动了一系列针对不同意见的党派和个人的政治运动,建设问题自然而然被忽视了。“文化大革命”结束时,生产力受到严重破坏,国民经济已经到了濒临崩溃的边缘。
建国以后的前三十年社会主义实践,毛泽东虽然采取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实行逐步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具体政策,在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中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艰难任务,形成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但是在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上实践也证明了:区域平衡推进和收入平均分配的选择是低效率的,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社会发展十分落后的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资源首先发展一部分地区,以此为动力逐步推进其它地区的发展。
(三)邓小平理论的提出
邓小平针对我国人民生活水平长期没有得到改善的局面,对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深刻的历史反思和理论探索。小平同志讲“我们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过什么叫社会主义的问题,我们现在才解决。坦率地说,我们过去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很多问题。我们很早就发现了,但没有解决好。我们现在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建设的是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和毛泽东同志一样,邓小平也认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只有通过生产力的发展才能实现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利益。1979年邓小平指出: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的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的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邓小平反复强调,中国的革命和建设,都是“紧紧抓住合乎自己的实际情况这一条。所有别人的东西都可以参考,但也只是参考。世界上的问题不可能都用有一个模式解决。中国有中国自己的模式。”在社会主义应该贫穷还是富裕的这个根本性问题上,他以马克思主义者的巨大理论勇气和胆略,进行了划时代的拨乱反正。首先,他深刻批判了“四人帮”以极左面目出现的主张贫穷的假社会主义,指出:“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深刻揭示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的、根本原则、最大优越性和本质。在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中,邓小平既讲到了生产力问题,又讲到了生产关系问题,而最终用“共同富裕”把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起来,把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统一起来,把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与社会关系统一了起来,把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和最终目的统一了起来,并且划清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就是社会主义坚持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
共同富裕的构想不仅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问题,而且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问题。邓小平多次指出,中国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特别是农民多,现在仍然是世界上很贫穷的国家之一,这对我国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制约,决定了我国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来逐步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对实现共同富裕的问题,邓小平讲得最多而又简洁明了:允许和鼓励一部分有条件、发展快的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个人,帮助和带动发展慢的地区和个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先富加上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此邓小平同志制定了“三步走”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实际上也就是共同富裕的战略,即第一步,到20世纪80年代末,解决温饱,摆脱贫困;第二步,到20世纪末,实现小康,走向富裕。制定了“三步走”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实际上也就是共同富裕的战略,即第一步,到20世纪80年代末,解决温饱,摆脱贫困;第二步,到20世纪末,实现小康,走向富裕。共同富裕战略构想对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问题做出了明确回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了科学界定。
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推进
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积累物质财富,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二十五年的中心任务。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改革在经历了开始阶段的扩大企业自主权实验不成功、国有经济改革停顿不前的情况下,为了减少改革的阻力,积蓄改革的力量,缩短改革的进程,采取了增量改革的战略,既运用一些修补的办法维持国有经济运转,使改革的重点,从城市国有经济转向农村的非国有经济方面,在那里创建市场导向的企业,并依托它们实现增长。1980年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村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此基础上,以集体所有制为主的乡镇企业也蓬勃发展起来。这种改革战略在农村取得初步成功以后,又把它推广到其它部门中,促进非国有经济的增长,使非国有企业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力。经济发展的基础杠杆——利益杠杆启动以后,这种最基本的制度构造发挥了巨大的效应,按照商品经济本性生长出来的各种经济主体,表现了极大的活力,整个中国经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渐进式改革最显著、最有成效的农村经济开始活跃,乡镇企业异军崛起,长期压抑的中国生产力得到了释放,经济总量的外延扩大并迅速发展,很快填补了对资本需求较少的部分,中国经济的运行和发展有了保持稳定的最根本的条件。
在利用有利国际形势,实行对外开放、与世界经济连接的战略指引下,中国借鉴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沿海地区大力发展有限投资能带来迅速增长的工业部门,大力引进外资,优先考虑轻工业和中型工业,以发挥其投入产出周期较短效益较高的优势,利用发达国家因经济成熟和工资提高急于将劳动密集型和土地密集型工业转移到比较便宜地区的要求,实现区域经济的优势互补,在中国广大沿海地区引发了一场来势凶猛、规模巨大的经济高速增长,大约三亿多人口的地区实现着年均10%左右的经济增长。十几年的增量改革,给中国经济带来了高速增长。1978-1990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6%,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1%。在“体制外”的改革已经成为全面建立市场经济制度准备了必要条件的情况下,由于多数改革者对于市场取向的改革没有明晰的理性认识,仍然习惯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推进改革,未能及时实现改革战略的转变,因此,国民经济中已经搞活的“体制外” 部分和在很大程度上仍受传统经济体制束缚的“体制内”部分之间出现了剧烈的摩擦,经济体系中存在着许多漏洞,影响到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党的十四大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后,中国的改革在宏观经济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上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原来国有经济一统天下的局面发生了改变,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迅速下降,但是政府和国有企业仍然是稀缺资源的主要支配者。一部分人在旧体制中有既得利益的人,以种种借口阻碍改革的进行,国有经济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1997年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初级阶段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随后的几年一个以混合所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的轮廓开始显现在人们的面前。
由于中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不是以革命的方式、而是以改革的方式进行的,这就是说,它不是在政权发生更迭的条件下急速地进行的,而是在原有的执政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逐步实现的。特别是在改革的初期阶段,采取的经济改革优于政治改革的策略,使经济在稳定的环境中起步,避免了大的社会震动。不但非国有部门的经济得到发展,国有经济采取的“放权让利”的政策几乎使人人得益,人民群众对于改革的认同度很强。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经过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通过10年的艰苦努力,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了制度保证,极大地增强了经济发展的活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使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工作着重点的转变使经济建设成为中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最重要的前提。
1979—2000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5%,是全世界最快的。按可比价格计算,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是1980年的6倍以上,超过原定20年翻两番的目标。许多重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商品供应短缺状况根本改观。经济结构实现重大调整,在农产品总量迅速增长的情况下,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由28.1%降到15.9%,农业劳动者占就业人口的比重由70%降到50%以下,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传统产业得到提升。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我国已经由工业化初期阶段进入中期阶段。人民生活实现两大历史性跨越。20世纪80年代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90年代由温饱达到小康。改革开放二十五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消费水平提高的速度居于同期世界前列,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快的时期。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由57.5%和67.7%下降到37.9%和47.8%。群众消费由追求基本生活资料数量的满足发展到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结构从以农产品消费为特点的温饱型进入以工业品消费为特点的小康型。城乡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2.5亿农村贫困人口中85%以上已经脱贫,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由30.7%降到3%。据国家统计局课题组对小康进程的综合评价,20世纪末全国总体平均生活水平跨入小康社会的初级阶段,有3/4的居民初步过上小康生活。
在增量改革时期,针对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经济成分采取了不同的政策,使不同地区、不同企业中就业的人们收入差距扩大。在改革的后一阶段,国有企业改革长期滞后,引起企业效益低下,大大限制了职工工资收入的稳定和提高,老职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以及下岗工人的生计等问题,不断降低人们对改革的认同度。同时也由于城市工商业改革滞后造成的低效率和浪费,城市企业开工不足,下岗职工增多,城市不能创造足够的新的工作岗位来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在非农产业中就业:农民的收入增长速度下降,负担增加;都引起了人们的显著不满。普通劳动者包括国有企业的职工,特别是一般农民从改革中得益不多,生活改善不大,甚至收入水平下降,而少数掌握支配资源权力的贪官污吏和有寻租门道的人却能够凭借权力成为暴富,贫富差距的迅速扩大,严重地影响着社会的安定,给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难题。据2002年底著名经济学家王绍光、胡鞍钢、丁祝元在《经济繁荣背后的社会不稳定》一文中表明,全国城镇居民对生活状况不满意的约1-2亿人,占全国城镇总人口比例的22%-45%,全国城镇居民对生活状况非常不满意的在3200-3600万人,占全国城镇总人口比例的7%-8%,社会分配不公是不稳定的终极根源。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改革也推动着中国社会的转型,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的社会阶层已经由1978年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阶层的组成情况,分化为十大阶层,即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经理人员、私营企业主、专业技术人员、办事员、个体工商户、商业服务业员工、产业工人、农业劳动者、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在这些社会阶层中社会中间阶层的规模过小,农业劳动者阶层规模过大,过大的农业劳动阶层,影响着共同富裕的实现。
改革开放20多年中国经历了持续的高速增长,出现了空前的经济繁荣。但是,经济繁荣并不必然或自动导致社会公平、社会公正和社会稳定。25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表明:凡是保证了社会公正的时期(如80年代初中期),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也得到了保证;凡是牺牲社会公正的时期,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也会受到威胁,特别是90年代下半期。社会分配不公是中国社会不稳定的终极根源。因此,遏制分配不公平,纠正社会不公正现象已经不仅仅是个伦理问题,它是危及社会稳定的社会问题以及国家政权稳定性的政治问题。经济发展固然是硬道理,社会公正也是硬道理。坚持“共同富裕”不仅是社会主义的最大优越性,也是中国共产党及其政府合法性的基础。能否坚持“共同富裕”防止贫富两极分化,是中国改革成功或失败的关键标志。
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完善
在一部分地区和个人迅速富起来,在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并由基本小康向全面小康越来越靠近的同时,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也确实已经出现了必须研究和解决的课题,其主要表现是分配不公和贫富差距拉大。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进程中,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和财富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是必然的,也是允许的,但差距若过分悬殊,长期得不到改变,势必挫伤大多数人的积极性,影响改革的顺利推进。
(一)共同富裕是小平同志理想中的价值追求
邓小平一方面从社会形态运动规律的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又从历史活动主体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价值目的的角度,阐示了社会主义作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追求的崇高社会理想,还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虽然这里所概括的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与马克思所说的“人的全面发展”还不等同,但是,这却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逾越的现实要求。邓小平的发展思想是以民为本的发展思想。他心目中的发展,不仅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还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早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把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作为解放思想,激发人民群众生产积极性的一个大政策提了出来。他说:“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改革首先要打破平均主义,打破‘大锅饭’”,让一部分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必然会产生巨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这是一个“大政策”,一个“新办法”。这个大政策和新办法是以承认差别、克服平均主义、打破“大锅饭”为着眼点,以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为前提条件,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的严谨而完整的体系。这个大政策和新办法,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现状,是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的战略决策。总之,共同富裕决不可能是同时富裕、齐步走。因此,让一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便成了共同富裕的现实基础和逻辑起点。不仅如此,这还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在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构想中,先富是作为后富和共富的条件提出来的,它一开始就被共富目标所规定,尽管先富是共富目标的一部分,但它毕竟不是目标本身。在先富、后富、共富链条上,部分先富是手段,共同富裕是目的,而先富带动和帮助后富,后富追赶和超越先富,则是其中的关键环节。所以,先富只有加上后富,最终才能达到共同富裕。这个具体的目标的实现邓小平认为是21世纪中叶。“因为我们这里没有剥削阶级,没有剥削制度,国民收入完全用之于整个社会。相当大一大部分直接分配给人民。”这就告诉我们,我国人均四千美元所过上的生活要高于资本主义国家人均四千美元的生活水准,因此,可以说是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的目标。
市场经济是效率经济,自发地倾向于效率,并因此而使效率高的社会成员获得较高的收益,从而使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拉大。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大,还和社会成员所拥有的要素资源有关。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收入的多少是按要素贡献来分配的,是否拥有生产要素,拥有的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都决定着其收入的高低。而社会成员所拥有的要素有是不平均的,有的人有,有的人没有,有的人拥有的多有的人拥有的少,有的拥有的要素质量高,有的拥有的要素质量低,从而导致了他们之间在收入分配上差距的存在。而这种差距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还会产生马太效应,使收入多的越来越多,收入但是少的越来越少。我国的体制转型从一开始就偏离了现代经济学正统理论开出的“药方”,在路径选择上也没有听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或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等国际机构“休克疗法”,而选择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摸着石头过河”渐进式改革之路,而且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中国体制改革和转型,试图走出一条在市场经济基础上通过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现代化的新路,也就是既符合现代型经济、社会的基本要求,又具有社会主义属性的另一种现代化形态。这种现代化是与资本主义现代化处于同时段(同在商品——市场经济阶段)的现代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是一场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制度创新,是依据现代经济运动中出现的可以使公有产权建立并有效运行的客观条件,自觉进行的一种历史性的探索和创造。实现这种结合的关键是探寻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客观条件和实现形式。这是社会主义改革实践提出的崭新问题,而且是理论和实践上都没有彻底解决的颇具难度的问题。探索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各种新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任务,这种市场型公有制,就是既坚持公有制的本质内涵和本质要求,又具有适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形式的公有制。回顾我国25年来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市场经济主体的结构演变过程。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全民、集体等公有制企业覆盖全社会,到90年代中后期国有、集体、外资和民营等多种所有制的企业并存发展,出现了全社会范围内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增长速度快于国有、集体等公有制企业情况,处于主体的地位的国营经济大量壅塞于竞争领域,而国营经济自身又因为种种弊病而竞争力差,这使国民经济在整体上竞争力弱,活力不足,从总体上影响了经济效能的提高;国企的大量存在耗费了财政大量资金,从而使得其它经济成分得不到应有的支持,妨碍了大多数人的发展;大规模国有资产的流失,导致非法致富大量产生,加速了两极的恶性分化。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一部分人依靠自身长期勤劳与冒着巨大风险,得益于新的市场机制成为先富起来的人,而一少部分人则利用转型期的体制弊端,敛取不义之财。由于人们获得机会率的不均等,尤其是通过权力市场化而形成的收入差距在相当程度上已经成为中国贫富差距的主要根源。这种由于机会的不平等造成的贫富悬殊,必须通过市场取向的改革和实现机会的平等来解决。因此,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社会公正这种普世性的价值观,努力保持机会的平等和起点的公正,防止权贵资本主义的产生,只有切实运用法律和政策的手段,才能防止在所有制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公共财产向少数人流失,避免出现财产初始占有的两极分化。
(二)共同富裕是立足中国国情的选择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形成了以《论十大关系》为代表的新思路,其中提出了“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以促进内地工业发展的战略构想。邓小平曾高度评价《论十大关系》所蕴含的宝贵思想,认为“对当前和今后都有很大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邓小平认为,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是矛盾统一的。不顾东西部地区的客观差异,人为地推行均衡发展政策,已被实践证明不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办法,而是走向共同贫穷的办法,是行不通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理论界在研究区域问题时,逐步转向梯度发展理论。“七五”正式提出了“梯度发展理论”为核心的相对完整的区域发展战略。“梯度发展战略”以“效率优先”为基本指导思想,打破了片面强调“均衡布局”的传统布局模式,承认了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强调遵从由不均衡到均衡的客观发展规律,强调集中资金和资源实行重点发展,同时在地区间形成产业结构转换的连续关系,从而使产业空间分布与地区经济发展相联系,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相结合,经济发展与产业政策相适应,较好地反映了当时中国特定经济发展阶段的发展要求。这一战略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它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积累能力,比分散投入平衡增长要大得多。目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区域差距拉大,地区间矛盾日益尖锐化。效率与公平成为经济政策的两大目标,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制订中,既要注重效率优先,同时也应兼顾公平。
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为了调动积极性,提高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必须改革平均主义的分配办法,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制度并存的制度。我们的分配政策既要有利于善于经营的企业和诚实劳动的个人先富起来,合理拉开收入的差距,又用防止贫富悬殊,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体现社会公平。为此,就需要一部分人通过诚实的劳动和合法的经营先富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允许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可以适当地拉开。只有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这是因为:首先,共同富裕只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而逐步实现。生产发展是扩大分配、人民富裕的前提。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逐步改善人民的生活,提高人民的收入,必须建立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我国是一个大国,又是一个穷国,人口多、底子薄,决定了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实现共同富裕,而必须经过一个较长的历史发展的动态过程。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率先发展先富起来,不仅为共同富裕创造物质基础,而且通过竞争和示范,能够大大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增加社会产品总值,提高全体人民的富裕程度。可以说,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是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量的积累,是共同富裕的先导,是共同富裕的局部实现。因此,邓小平指出:“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其次,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区域之间自然条件、文化因素、原有基础及经济增长速度存在很大差别。看不到或者不承认这些差别,就不利于消灭差别;只有承认差别,允许和鼓励有条件发展的地区率先发展,率先致富,影响、带动和支持条件差的地区创造条件、加快发展,才能缩小差别,最终消灭差别。再次,我国现阶段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各种经济成份由于生产关系不同,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经营水平和机遇不同,总收入、纯收入和分配方式不同,人们的富裕程度自然不会一样。此外,就每一个劳动者来说,人们的劳动能力不同,所处地域、环境和单位不同,再加上家庭人口不同,平均收入和实际富裕程度也不会一样。总之,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构想,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和社会生产发展的不平衡规律,符合我国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改革开放20多年的实践和成效也充分证明,这一政策是正确的。
(三)实践共同富裕关键在制度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理想,它的核心就是追求社会公正,要求实现共同富裕。由于中国的改革不是一个经济自发演进所必然能够导致的过程,而是一种制度的重新安排。这就意味着经济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而利益的调整又必然会遇到那些不愿意放弃既得利益的人的阻碍和反抗。在过去20年中国的收入不平等性(基尼系数)是世界上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解决社会的不平等不仅只是把蛋糕做大,更重要的是建立国家基本制度,从制度上保证中国防止出现贫富两极分化。
1、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它既决定了社会主义社会应当是共同富裕的社会,又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保证。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产权公平才能实现共同富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产权不仅意味着收入,而且意味着获取收入的手段或依据。社会主义按生产要素所有权分配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要保证起点的公正就必须建立完善处理产权的规章制度。产权制度改革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关键。为了奠定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在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必然要明晰多种形式的产权,现代产权制度是社会化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化、市场化的产权制度,因此,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相当于构建了一个公平有序、创业致富的大平台,从而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只有在维护公有财产权,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保护私有财产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才能增强企业和公众创业创新的动力,形成活力的市场经济。在我国,由于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这就决定了产权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而要改变国有经济一股独大的格局,必须借助产权改革,通过一连串的产权制度安排和产权结构设计,让外资、民资、管理层等各类资本参与到国企管理和发展中来,将国企改造成混合所有制企业,构造出相互制衡的多元投资主体,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发展格局。把各种所有制经济的高度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做大做强经济总量,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农村,要以土地使用权的物权化为核心,深化农村改革。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就是要从法律上明确农民拥有土地的产权,授予农民对所承包土地的转让、抵押、入股等处置权,任何一级政府和组织不得侵犯农民的土地权益,不得干预农民依法行使自己的各项权利。加快农地制度创新,确保农民土地使用权的前提下大力培育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并且在市场准入、交易程序、权利义务、合同格式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实现农地使用权的长期化、资本化和市场化,充分发挥农民最后一道生存防线——土地的作用,在因地而活的基础上,实现因地而富,开辟农民致富新途径。
2、制定和完善分配制度。由于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因而在分配领域必然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从整个社会看,从企业看,由于绝大多数企业产权结构多元化,同时由于存在劳动力个人所有制以及管理者的收入包含机会—风险收入等因素,因而其分配也必然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从企业职工的个人收入构成看,除了上述因素以外,还由于财产收入、投资于股票等因素,其收入来源也趋于多元化。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既是我国现阶段生产要素所有权在分配领域的具体体现,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基础上,重视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现实,采取措施,逐步形成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占少数,中等收入者占多数,“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的分配格局。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在企业中适当提高管理、科技、信息等收入所占的比重,以进一步激发这些生产要素在创造社会财富中的活力;在公有制单位中进一步打破“大锅饭”,适当拉开收入差距,提高关键岗位和有突出贡献人员的收入水平。在个人收入分配中必须合理调节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针对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所占的比重明显偏低的情况,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使更多的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进入中等收入群体行列,成为支撑社会稳定与繁荣的中坚力量;合理调节高收入群体的收入,进一步健全税制,强化税收征管;坚决取缔、严厉打击各种非法收入;规范分配秩序,对某些垄断行业的过高收入进行合理调节;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通过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积极扩大就业,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落实最低工资制度,降低低收入群体在人群中的比重。此外,为了降低经济不安全感和缩小市场初次分配造成的不平等,国家必须通过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从国民收入中汲取必要的经济资源,对初次分配的结果进行再分配。所有公民,不论居住地、职业、性别、教育程度、年龄,都享有平等的经济和社会权利。只有通过规范收入分配,才能使收入差距趋向合理,防止两极分化。
3、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是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发展,关系到全体社会成员切身利益的一项基本的经济社会制度,是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它通过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工伤有保险,灾害有赔偿,失业有救济,残疾有安置,贫困有支援,是社会稳定的“安全网”,我国的社会保障必须以社会安全和社会稳定为目标,满足遭遇各种风险和困难的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因此,在安排财政资金中的社会保障支出时,必须认真清理支出项目,严格控制支出标准和范围,统一部署和确定合理的保障水平和方式。遏制诸如一次性支付失业保险金、提前退休等不规范行为,并在适当时机逐步提高退休年龄。调整城镇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待遇水平,稳步推进农村社会保障。认真分析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及其内部的财力差异,资金分配重点向财政确有困难的地区倾斜,保证其社会保障的基本支出。同时多方筹措资金,如开征利息税、消费税、遗产税等筹集社会保障资金,从而为形成一个稳定的、可持续发展、可信赖的社会保障体系打下经济基础。在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基础上,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坚持“低水平、广覆盖、多层次”的基本方针,根据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水平这个目标确定一个较低的、绝大多数单位和个人都能承受的缴费标准,尽可能把各类人员都“囊括”进来,在此基础上,实现社会保险、补充保险(商业保险)、社会救助和个人责任相结合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实行个人、单位、国家三方负担,职工享受的保障水平,既要能保障职工的基本生活,体现社会公平,又要与个人缴费多少挂钩,以激励职工的劳动积极性,提高效率;商业保险则遵循效率原则。
总之,制度建设虽然不是经济建设,但却是促进经济建设并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由先富到后富是既是一个物质财富逐渐积累的过程,又是一个不断完善国家种制度建设的过程,更是一个全民共同享有社会财富的过程,我们只有在充分学习吸收和借鉴人类现代化国家经验的情况下,根据中国国情进行的制度创新、制度建设、制度实施,才能降低国家的管理成本,调节不同社会集团的利益矛盾,维护经济活动所必需的社会秩序与交易规则,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分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努力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二篇:对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的思考
对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的思考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最终达到丰衣足食的生活水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
中国有着13亿的人口,人多地广,而共同富裕并不是全中国人民同时富裕起来,而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由先富帮助后富,然后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实现前提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坚持社会主义,防止两极分化,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牢固的政治保障。
为了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邓小平在1992年进行了南方谈话,邓小平认为要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要先解放生产力,必须进行改革开放。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提到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的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从此,深圳作为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从一个边陲小镇一步步发展成为了一座风景秀丽、投资环境优良、经济比较发达、初具现代化规模的海滨城市。深圳的巨大变化证明了改革开放的正确性,也实现了一部分人民先富起来的愿望。
过去的共同富裕思想是人人敬老,人人爱幼,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也就是孔子所描绘的大同社会。在5000多年前,孔子就已经提出了这样具有共同富裕思想的理念,但这样的理念却是非常空泛的,这只是一个理想中的社会,它并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做支撑,只有当人们都真正富起来,这样的理想才有可能实现。
1985年9月,邓小平着重指出,“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也正是为了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富裕起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之后邓小平就大刀阔斧地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他提出中国必须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其中就包括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思想突破了传统观念,也就是社会主义国家把计划经济体制作为共同富裕最佳体制,邓小平找到了一条有效配置资源和实现共同富裕的最佳途径,使得共同富裕思想不再是一座空中楼阁,不再是所谓的空想社会主义理念,而成为了具有现实操作性的理念。
如今,东部地区已经逐步从小康向富裕迈进,尤其是江浙沪地区和东部的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日趋加快。在东部地区,随处可见的大型超市,名品商场,高档的娱乐场所,尤其,现在在东部地区,可以说是人手一部iphone手机,人们都愿意花几千块钱买一部手机,恩格尔系数越降越低,可见,当今东部地区的人们生活条件已经越来越好。
虽然东部地区和部分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但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脚步却迈的很小,有些偏远地区的经济发展可谓是穷山尽水。在目前的状况下来看,我国的贫富状况似乎有种越拉越大的嫌疑。我国现在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然而这样的收入差距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出现的,是打破平均主义分配和强调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轻而易举的事情,而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必定会遇到贫富差距的问题,这是不可避免的。从总体上看,收入差距现象只是由“高度平均”向比较合理的方向过渡。如今,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只有保持一定的收入差距,才有利于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才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才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美国、欧洲和日本,已经属于发达国家,而这些国家看似很富裕,但在这种富裕的外表下,还是存在着严重的贫富差距,这是现阶段所有的国家都不可避免的现象。因此,现今贫富差距还是比较合理的。然而,在计划经济时代,人们长期实行吃“大锅饭”的分配制度,这种极度平均制度只能一步一步地挫伤人们的生产积极性,长期下去,我国并不能实现所谓的共同富裕,而会变成共同贫穷。
然而对于先富怎样带动后富,邓小平也有他的论述:“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对于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邓
小平也提出了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邓小平的观点就是允许贫富差距的存在,当贫富差距在社会主义制度所允许的范围内并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也就是先富起来的人们和地区具备了支援贫困人民和地区的时候,才需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贫富差距的问题。如今,已经进入了二十一世纪,我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迅速,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全世界人民都感受到了中国的飞速发展,让世界人民见证了中国从一个贫困的国家变成了现今一个综合国力强大的国家,这充分证明了邓小平的言论具有洞穿历史的睿智和远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本质内容之一,是社会主义区别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共同富裕不再只是一种理想,而是现阶段我们必须加以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这个时代的任务,现今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制止贫富差距的进一步加大,要使贫富差距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事公益慈善事业,有越来越多的慈善捐款捐往中西部的贫困地区,使得那些本来读不起书的孩子能有书读,让那些极度贫困的家庭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虽然那些捐款只能解决那些贫困地区的燃眉之急,但长此以往,必定能逐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缩小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多的慈善行为,也反映出了东部地区的人们不仅富裕了,而且在精神文明和思想文明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这说明了中国的发展并不是那种单纯的“暴发户”,对于精神文明建设我国也相当重视。
二十一世纪以前中国共产党寻求实现共同富裕的科学道路还处在为实现共同富裕准备条件和奠定基础的阶段,二十一世纪以后,我国经济社会已经发展到了邓小平所设想的“突出地提出和解决两极分化问题”的时候,发展到共同富裕由理想向现实转化的关键阶段。
中共十三大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经济战略目标,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中共十五大将第三步目标进一步具体化:到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基本上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今已经2012年了,正朝着2020年的阶段性目标一步一步地接近,等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再由小康社会逐步实现为共同富裕。
邓小平在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和生产力落后的现实条件下找到了一条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即“先富—后富—共富”战略。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正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经济和社会发展才跨上了一个新台阶,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如今我国的经济成就已经证明了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证明了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的可行性。
虽然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和阻碍,例如为追求经济的发展使环境遭到了破坏,社会资源分布不均,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和贫富差距日趋严重的趋势等。经济发展决不是单一的追求经济速度的加快,它必须以可持续为前提,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也必须保持协调,因此我国必须强调科学发展观。然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就是要“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困于时间局限未能对共同富裕道路深入展开的深化和完善,有效
保证了我国在二十一世纪初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前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化解矛盾、推动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任务而努力奋斗。使得共同富裕的道路更加宽敞,更加平坦,科学发展观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第三篇:浅谈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
浅谈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
【摘要】:邓小平在领导中国人民脱贫致富过程中, 彻底纠正了毛泽东在贫富问题认识上的偏差和失误, 透辟分析了我们长期不能摆脱贫困落后状态的根本原因, 明确指出了消灭贫穷的必要性、战略步骤和根本途径,最终提出了指导我们摆脱困境的共同富裕思想。共同富裕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内涵。
【关键词】: 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
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思想原理的一个支点,其理论来源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富裕思想的影响,列宁、斯大林的共同富裕思想影响,并且是对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的继承和超越。
1. 共同富裕思想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社会主义追求的价值目标和价值标准。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价值指向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民利益。因此邓小平认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根本的目的,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 1 ] “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 1 ] “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1 ] [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总结多年的认识成果,更将共同富裕上升到社会主义本质的地位:“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 ] 确立了共同富裕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价值目标和价值标准的地位。与之相联系,邓小平认为只有共同富裕才能规定社会主义社会不同于其他社会形态的根本性质,提出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和其他剥削制度的本质特征: “社会
[ 1 ]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在1990年12月的一次谈话中,邓小平又进一步指出, “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1 ]
2. 共同富裕意味着全体人民共同的富裕, 而不是少数人或阶层的富裕。
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上讲,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社会生产不是为了仅仅满足极少数个人的贪欲, 而是要满足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从而也就界定了共同富裕的主体应是全体人民, 而不是少数个人或阶层。一方面共同富裕意味着发展生产力, 消灭贫穷。在生产力水平极低的条件下要求共同富裕, 只能导致普遍贫穷。另一方面共同富裕又是全体人民的富裕。发达的资本主国家是富裕的, 但它只是少数资产阶级的富裕, 存在着自身无法克
服的两极分化的严重弊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不同特点就是共同富裕, 不搞两极分化。邓小平反复强调:“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 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全体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 这是历史上任何一个剥削阶级都不可能提出的远大目标。1984 年6 月, 他说:“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 可以使中国百分之几的人富裕起来, 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生活富裕的问题。而坚持社会主义, 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 就不会产生贫富过大的差距。再过二十年、三十年, 我国生产力起来了, 也不会两极分化。”他还说:“中国现在有人口, 到那时候十二亿人口, 国民生产总值可以一万亿美元。如果按资本主义的分配方法, 绝大人还摆脱不了贫穷落后状态, 按社会主义的分则, 就可以使全国人民普遍过上小康生活。”
3.共同富裕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同富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物质生活是基础,必须有极大丰富的物质产品来满足人们物质生活方面的需要,这是共同富裕最重要的内容。邓小平指出:“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2]“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1]因此,要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2]但物质生活并不是人类生活的全部内容,不能用物质生活的富裕掩盖和冲淡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邓小平在强调物质文明起第一作用的同时,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绝不能忽视,认为只有精神文明高度发达才能保证物质文明建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只有坚持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共同繁荣和发展,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他多次强调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没有这种精神文明,没有共产主义思想,没有共产主义道德,怎么建设社会主义? ”[2]“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1]“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成功,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 ”[1]“没有好的道德观念和社会风气,即使现代化建设起来了也不好,富起来了也不好。”[4]由此可见,精神和物质是相对应的,社会主义社会在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应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高度的物质文明和高度的精神文明,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也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
4.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而不只是一种理想和道义要求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有许多本质区别, 其中一个根本区别, 就是社会主义坚持共同富裕, 不搞两极分化。贫富两极分化, 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特点。资本主义制度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基础上的, 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动机和实质是剩余价值, 是追求资本价值的无限增值, 而工人阶级由于劳动力价值是他们取得生活资料数量的最高界限, 这就必然造成一方面是资产阶级的财富日益扩大, 另一方面是无产阶级的状况日趋恶化。尽管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 劳动者的生活水平会在资本获得更多剩余价值的前提下得到改善和提高, 但从他们的社会地位、就业状况、精神生活等整体来看, 仍然趋于贫困, 特别是与资产阶级所获得的增长更快的剩余价值和利润相比, 差距在扩大, 生活水平在下降。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假如资本增加得迅速, 工资是可能提高的;可是资本家的利润增加得更迅速无比。工人的物质生活改善了, 然而这是以他们的社会地位的降低为代价换来的。横在他们和资本家之间的社会鸿沟扩大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决定了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只能产生财富积累和贫困积累的两极分化, 而不可能是共同富裕, 这已被资本主义社会长期发展的实践所证实, 也是资本主义必然会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根本原因。
社会主义制度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创造和享有物质财富的制度。只有在这个制度下, 社会生产的目的才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 决定了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两个主体从根本上解决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的矛盾, 为我国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提供了生产关系前提和物质前提。正如列宁所说, 只有社会主义才可能广泛推行和真正支配根据科学原则进行的产品的社会生产和分配, 以便使所有劳动者过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这一点。而且我们知道,社会主义一定会实现这一点。所以,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和其他所有剥削制度的本质特征, 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而不仅仅是一种理想和道义要求。我们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中, 都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这一根本原则。1985 年5 月, 邓小平在同陈鼓应教授谈话时强调指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 不搞两极分化。”1986 年9月, 邓小平在会见美国记者迈克·华莱士时就明确指出:“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 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1992 年, 他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又进一步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5.共同富裕是一个动态的渐进发展过程
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是一个逐步的、动态的渐进发展过程,绝非意味着平均富裕和同
步富裕,而只能是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要求全国人民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以同等速度达到同等程度的富裕,不允许有先有后、有快有慢,是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在这方面我们是有历史教训的。邓小平指出:“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1]正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提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全新思想和主张。他指出:“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 我们知道,邓小平提出的这一共同富裕的构想,也是建立在他对我国国情深刻把握的基础之上的。邓小平曾多次指出,中国底子薄,耕地少,人口多,特别是农民多,现在仍然是世界上的贫穷国家之一,这对我国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制约,决定了我国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来逐步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在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就明确指出,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发展规划。再加上各地的自然资源分布、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地区之间、部门之间、劳动者之间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别,不可能做到同时、同步、同等富裕,这就决定了我国摆脱贫穷、走向富裕是一个有先有后、有快有慢、逐步实现的渐进历史过程。同时,邓小平也多次强调: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使富裕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地发展,以达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一方面,先富裕起来的地区所开创的致富之路、所积累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地区走向共同富裕提供借鉴作用;另一方面,先富起来的地区有责任、有义务对落后发展地区提供援助和支持,带动落后发展地区也走向共同富裕。邓小平指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人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2]为此,邓小平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思想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他强调:“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4]他提出的“三步走”战略则体现
了共同富裕的不同的实现层次,与社会主义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总之,在鼓励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的时候,必须始终坚持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把归宿点放在全体人民、整个国家和各个地区的共同富裕上,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第63页,第277-278页,第115页,第378页。
[2]邓小平文选,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第125页,第258页,第152页,第367页。
[3]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第255页,第78页,第38页,第184页。
[4]张桂岳,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J].江苏社会科学,1998,(6).
第四篇: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论文
论文题目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
【内容摘要】现如今,中国当前的贫富差距逐渐扩大、社会问题增多,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不同区域之间、不同行业之间这几个方面。在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脱贫致富过程中, 彻底纠正了毛泽东在贫富问题认识上的偏差和失误, 透辟分析了我们长期不能摆脱贫困落后状态的根本原因, 明确指出了消灭贫穷的必要性、战略步骤和根本途径,最终提出了指导我们摆脱困境的共同富裕思想。共同富裕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最终目标,部分先富、先富帮助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捷径,解决好农民富裕问题是实现共同富裕问题的关健,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四项基本原则分别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和政治保证。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理想地位,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 贫富差距扩大 共同富裕
一、共同富裕的含义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结合上赋予共同富裕以科学的内涵。在共同富裕这个概念中,“富裕”反映了社会对财富的拥有,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共同”则反映了社会成员对财富的占有方式,是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集中体现。共同富裕包含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方面的特质,从质的规定性上确定了共同富裕的社会理想地位,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
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一)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的。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什么,是共同富裕。如果想实现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共同富裕,那就需要我们广大共产党人实实在在去实现它。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广大人民的普遍愿望。实现共同富裕。我们实现共同富裕,要解决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的社会化和私人占有的矛盾。我们要实行生产社会化和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相结合。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是我们的崇高理想,其出发点是为了祖国、人民的利益乃至人类的解放。崇高理想对人生、对社会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和促进作用。
(二)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和原则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少数个人的贪欲,而是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即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因此,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经济繁荣的成果应该由人民共同享有和支配。邓小平强调,在改革中我们应始终坚持两条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基础,二是实现共同富裕”。
(三)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社会主义作为比资本主义进步的一种制度,一方面必须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和更多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物质财富不能只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而应该为大多数劳动人民占有,否则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无法体现。邓小平说:“必须摆脱贫穷。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为了改变目前的“不合格的社会主义”的现状,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等到下个世纪中叶,等到我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时,“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如果说富的越来越富,穷的越来越穷,出现两极分化情况,那么,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但得不到体现,反而会使人对社会主义制度产生怀疑。
三、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核心内容
(一)共同富裕就是要既要反对两极分化,又要反对平均主义
邓小平提出共同富裕思想是从打破平均主义开始的。平等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孜孜追求的目标。但是,平等并不等于平均主义。在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的一段时间里,对马克思主义的平等思想做出了抽象的也不合实际的理解,片面强调生产关系的公有制和分配关系的平等化,偏离了生产力标准,过度强调平均,导致了平均主义,不仅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在深入反思和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指出了平均主义的危害性,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要允许一部分人通过合法经营,合法致富并先富起来。但是,先富并不意味着允许两极分化,共同富裕的内在含义就包含着对两极分化的防御和抵制,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也是共同富裕的直接目的。如果出现了两极分化,不仅改革失败了,就连社会主义也可能失败,必须制止“富的越富、穷的越穷”的现象,这就需要处理好分配等问题。
(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追求
在邓小平论述社会主义的本质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和实现共同富裕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因此,社会主义的中心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创造出更对的物质财富,使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是,创造财富并不意味着只是少数人的富有而多数人贫穷,创造越来越多的财富是为了全国人民都过上富足的生活。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社会主义要求并且能够实现共同富裕,这是由社会主义的公有制所决定的。但是,在这里需要尤其强调的是,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的,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确实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加财富,没有生产力的发展,只能是普遍的贫穷和落后。这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所决定的,生产力具有决定作用,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决定着共同富裕的实现程度。
(三)共同富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坚持先富和共富的辩证发展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比较落后,发展也不均衡,这就决定了我国不肯能一下子就使所有人都过上富裕的生活。因此,基于基本国情,必须允许一部分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在先富的基础上积累了财富和经验,就可以进一步帮助还没有富裕起来的人们,这样就实现了共同富裕的目的。先富是手段,共富是目的。这样一个辩证的动态的发展过程,邓小平有着更为具体的部署,那就是“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在八十年代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在下个世纪的五十年内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个战略其实也就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过程和动态发展阶段,它体现了共同富裕的阶段性和动态性,即从初级的富裕逐步发展到高级的富裕,从少数人的富裕逐步发展到多数人的富裕。
以上就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核心内容,它既提出了共同富裕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基本主张,那就是反对平均主义,但又防范两极分化,并将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加以确认,指出了社会主义的目标就是要实现共同富裕。但是,在中国现有情况下,实现共同富裕又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动态的辨证的过程,先富带动后富。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充满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有着深刻的辨证内涵,在邓小平理论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位置。
四、实现共同富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鼓励少部分先富起来
这个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的战略构想,是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创新,是共同富裕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一项大政策。如今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整体水平与部分发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仍比较落后,不具备实现人
民同时、同步富裕的物质基础,如果我们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先解决我国各地区间的发展与收入的不平衡现状,对一些条件好的地区、一些能力较强的人群,我们应给予一系列优惠政策,允许和鼓励这部分地区、这部分人依靠勤奋劳动先富起来;相反,如果我们不顾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不重视个体劳动者能力的差异,盲目追求共同富裕,就必然会重新导致生产力的极大破坏,就必然严重挫伤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仍会导致共同贫穷。因此邓小平同志提出,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带动多数地区和多数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二)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
1、实现农民的富裕
邓小平对于农村发展、农民致富非常关心。他首先从农村着手。他把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摆脱贫困紧密联系起来。农村改革搞责任制、抛弃吃大锅饭的办法,其目的就是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为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邓小平在经济上切实维护农民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充分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
农业不但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而且是国民经济其它部门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此,他多次强调:“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只有占中国80%人口的农民富起来,中国才算富起来;相反,“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
2、解决农民富裕采取的对策
(1)实行以家庭为单位的责任承包制
农村改革首先是推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生产责任制。在1983年参加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绝大多数。为巩固和完善这一成果,在农村废除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并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并允许农民在市场上销售农产品。通过这种抛弃大锅饭、调动农民积极性的责任制政策,使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邓小平认为,发展农业是推动生产力最重要的标志。只有落实了农村政策,农业形势好,我们才能提高农村的经济基础。但是我们光有知识是不行的,只有科学技术与农业的相结合,我们才能进一步推动农业科技对农业发展。切实组织农业科学重点项目的攻关。在邓小平重视的推动作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们的农业科学技术有很大发展,取得一系列重大农业科技成果。我们还要靠科学,(三)调节贫富之间差距
1、医疗问题
首先实现看病不用钱,现在外国,有些国家已经达到了这种程度,要调节贫富之间差距,首先就要从医疗问题着手,如全社会性的,像之前的非典,今次的禽流感,这些都是社会的共同问题,不是个人的问题,怎可叫个人负起社会的责任呢?然后就是各种疫苗的接种应也不用钱,还有就是各种传染病,如爱滋病,乙肝,肺结核等,然后在到要大花钱的病,如白血病啊,癌症之类,一个人又如何付得起这天价的医疗费呢?之后才是小病之类。虽然中国有向这方面发展的迹象,但目标不明显,没有政略指导,只是在瞎走乱走,没有比较明确的时间表。
2、教育问题
实现全民教育不用钱,你有能力读,就给你读,全部有国家支付,现在才九年义务教育,而且说是免学费,应连书本费等什么费都要免了,做到真真的免费,现在的书本费太贵了,绝对的高于造价,说明还有人利用书本费来赚钱,这是不可容忍的,一个国家的教育,竟还有人来赚这种缺德的钱,首先要把这种人“清理”出去,只有贪污的问题解决了,才能让更多的孩子有书读,有学上。
3。养老问题
每个达到法定离职年龄的人,都应享受养老费,无论是谁,有没有交养老保险的人,都应该有。有交的按国家规定发给,没交的,按当地最低生活标准发。要实现每个人有最保障的生活需求。
(四)解决贫困人口问题
1。失业问题
一切没有工作的人,都可以在政府中领取当地最低消费的救助金,等找到工作后,再偿还,这样就可以解决那些连基本生活都过不下去的人了。
2。收入问题
逐步的将各行各业的工资拉平,国家进行统一标准,如非技术工的一个小时规定是多少,或一天是多少,白领的一个小时是多少,这样就可以逐步的缩小各行各业的差距。
五、总结
改革开放后的一系列富民政策使中国人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消费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我们应该看到,在现阶段,贫富差距扩大问题及其所产生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引人注目,无疑,这与邓小平的共同富裕的愿望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背道而驰,因此,研究邓小平的共同富裕理论在今天仍有重要意义,研究现阶段的贫富差距的表现、查找其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
措施成为当前人们急待解决的焦点问题。
【参考文献】
[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2]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战略中国,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
[3]王庵:《2000年后的农村贫困问题》,调研世界,1999
[4]宁继红:《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07
[5]宁继红:《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07
第五篇:论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
论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
2011级市场开发与营销1班潘英杰2011301120122
摘要:面对今天贫富差距扩大、社会问题增多的现状,研究邓小平的共同富裕理论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的内容是本论重点之一,从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实现共同富裕的捷径、关健、物质基础和政治保证五方面来讲述其内容。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最终目标,部分先富、先富帮助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捷径,解决好农民富裕问题是实现共同富裕问题的关健,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四项基本原则分别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和政治保证。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贫富差距扩大;共同富裕;对策
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思想原理的一个支点,其理论来源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富裕思想的影响,列宁、斯大林的共同富裕思想影响,并且是对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的继承和超越。
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1、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和原则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少数个人的贪欲,而是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即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因此,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经济繁荣的成果应该由人民共同享有和支配。邓小平强调,在改革中我们应始终坚持两条原则:“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基础,是共同富裕。
2、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社会主义作为比资本主义进步的一种制度,一方面必须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和更多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物质财富不能只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而应该为大多数劳动人民占有,否则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无法体现。邓小平说:“必须摆脱贫穷。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为了改变目前的“不合格的社会主义”的现状,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等到下个世纪
中叶,等到我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时,“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二、共同富裕的基本内容
1、鼓励少部分先富起来
邓小平在总结经济建设经验教训时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
2、实现农民的富裕
农民富裕的重要性多年来的经验教训反复证明:什么时候农民有了积极性,农业就发展,农村就繁荣;什么时候农民的积极性受到挫伤,农业就萎缩,农村就凋敝。因此,邓小平同志非常重视广大农民积极性的提高,始终把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农村改革搞责任制、抛弃吃大锅饭的办法,其目的就是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为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邓小平在经济上切实维护农民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充分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
3、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邓小平所采取的一系列发展生产力的改革措施有力地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产水平的提高,使我国走上了强国富民之路。以我国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为例:1995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达57600亿元,提前5年实现了邓小平当年所提出的翻两翻目 标。2001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达95800亿元,这一系列的数字对比有力地证明:在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指导下,在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后,我国确实发生了令人难以预料的、令人可喜的变化。
4、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1年6月,邓小平在总结部分地区“大包干”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指出:农村政策的核心,是尊重和扩大生产队、农民的生产自主权,建立责任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在邓小平这一思想指导下,农村改革首先是推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生产责任制。
5、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邓小平认为,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技。1982年3月邓小平表示,我们落实了农村政策,农业形势很好,但靠政策只能解决一段时间的问题,农业还要靠科学,要加快解决肥料问题
6、实现共同富裕的政治保证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政治保证。邓小平认为,在中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的唯一出路和根本保证。早在1985年8月,邓小平就明确指出:“我们总的原则是四个坚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一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总结
改革开放后的一系列富民政策使中国人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消费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我们应该看到,在现阶段,贫富差距扩大问题及其所产生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引人注目,无疑,这与邓小平的共同富裕的愿望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背道而驰,因此,研究邓小平的共同富裕理论在今天仍有重要意义,研究现阶段的贫富差距的表现、查找其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成为当前人们急待解决的焦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