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医政主要工作2

时间:2019-05-12 17:54: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年医政主要工作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年医政主要工作2》。

第一篇:2012年医政主要工作2

千阳县卫生局

2012年卫生工作重点

一、全力做好医改工作

(一)不断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一是做好2012年新农合筹资工作,广泛宣传,发动群众积极缴费。二是全面推进城乡医疗保障制度一体化,建立城乡居民医保统一经办服务机制,集中统一办公,方便群众报销。三是进一步完善大病救助制度,解决城乡居民看大病难和因病返贫问题。四是推进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在县级公立医院实行单病种付费,乡镇卫生院和县级医院实行总额预付制度,县级医院公立公立医院全面开展临床路径管理。

(二)深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一是继续巩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基本药物配送和零差率销售管理。二是把基本药物制度向县级公立医院延伸,在全县实行基本药物集中配送,单独核算。三是组建县级基本药物管理中心,设专人、专账负责基本药物信息报送、货款结算、配送统计工作。四是落实新的村医补助政策,重新核定村卫生室设置和人员配备,制定《乡村医生管理细则》和《村卫生室管理绩效考核办法》,严格考核兑现。

(三)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在县级医院实行“两放开、一考评、两挂钩”。“两放开”即:放开人事权和分配权,县人事部门给医院 “定编定岗不定人”,“一考评”即:建立以服务质量、岗位工作量和社会满意度为主的综合绩效考核监督机制,“两挂钩”即对医疗卫生机构的考核 1

结果与经费补助挂钩,对医务人员的考核与个人收入挂钩;乡镇卫生院按照省政府《关于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重新核定人员编制,建立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落实绩效工资制度。同时,探索多种形式、行之有效的奖励措施和办法,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特别是业务骨干的积极性,真正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

(四)加强公立医院改革

1、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根据《宝鸡市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结合卫生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制定千阳县区域卫生规划。进一步完善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三级网络配置。

2、建立科学管理体制。强化政府规划、投入、监管、准入职能,建立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实行院长任期目标管理,以公益性为核心,推行绩效考核管理制。

3、改革公立医院运行机制。一是医院内部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大型设备购置、大额资金使用等事项,按照管理权限和规定程序报批、执行。二是实行竞争上岗,全员聘任,以岗定酬制。三是严格预算和收支财务管理,加强成本核算与控制、资产管理,合理控制经营风险。

4、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一是政府承担公立医院公共卫生职能医疗机构补偿,药品加成政策取消后的补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补偿,政府举办的公立医院已形成的债务补偿,公立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补偿,公立医院承担的其它公共卫生服务补偿。二是逐步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医院减少的收入,由政府投入予以解决。三是探索按人头付费、总额预付等方式,推行按病种付费、次均费用等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提高支付比例,落实医疗救助、慈善助医的项目管理和支付制度,解决低收入人群的医疗费用。

5、加强公立医院管理。一是加强县医院开展临床路径试点和预约诊疗服务工作,提高急救服务能力建设。二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实行医疗工作“首诉负责制”,设立投诉科室,及时处理并答复投诉人,建立医患纠纷调处机制,加强正面宣传,营造医患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的氛围。三是加快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步伐,逐步实现公立医院内部信息系统互连互通,与基层医疗机构信息互连互通,与药物配送信息互联互通,与医保合疗结算监管信息互通。

6、健全公立医院监管机制。一是加强医疗服务监管职能,建立健全医疗服务监管机制;二是加强对公立医院功能定位和发展规划的监管;三是全面推进医院信息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7、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一是建立人才引进机制,聘请专业领军人才和优秀专科医师,提高公立医院整体服务水平。二是设立县级医学人才培养基金,每年选送一批公立医院在职专业和管理人员去省市医学院校或医院进修学习,强化“三基”培训与实践。三是建立完善公立医院新进人员的业务培训机制。

二、加大医疗质量管理和医疗安全工作

(一)加强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一是严格医疗机构、人员、技术、大型医疗设备准入管理,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行为。二是推行医疗技术项目分类管理,严格申报审批程序。三是加强药事服务管理,完善处方点评制度,规范临床用药,加强合理用药检测。

四是加强重点专科建设的评价标准和管理办法。五是加强医疗服务价格管理,规范医疗机构收费行为。

(二)发展中医药事业。实施“名医、名科、名院”战略,合理配置中医药资源,完善中医药服务网络,开展县中医院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中医重点专科建设,拓宽中医药参与农村合作医疗和重大疾病防治的途径,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先进单位,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

(三)做好卫生支农和“三下乡”活动。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和县级医院对口支援镇卫生院工作。

(四)大力推进医药信息化建设。建立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区域卫生信息共享平台,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共享平台,逐步实现资源共享、远程会议和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对社会公众提供网上办公、解答疑问等一站式服务。

三、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内涵建设

(一)加强特色科室建设。积极做好县人民医院心血管专科建设和县中医院中医理疗专科建设,做好全国基层中医先进单位创建、县妇幼保健院二级甲等医院创建、乡镇卫生院等级复审工作。

(二)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人才队伍建设。对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镇卫生院实行全额预算管理,镇卫生院根据承担工作量,增加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人员,开展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培训。

(三)加强妇幼保健机构人才队伍建设。对县妇幼保健院重新定编定员,加强妇幼保健队伍建设。

(四)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在合理定编定员的基础上,确保县中医院中医药人员大于全院医药人员的60%以上,推进全县

镇村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中医药服务,加大县中医人才培训基地建设。

(五)加强卫生监督执法队伍建设。开展法律法规培训,提升卫生监督员执法水平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六)建立住院医师培训机构。加强在岗住院医师培训,通过送出去进修学习、请上级医院专家授课、加强新招聘医学生院内转科学习、强化“三基三严” 考核,不断提高住院医师整体水平。加强基层医疗单位突发事件医疗救治、院前急救知识培训,提高全县急诊急救指挥能力和救治水平,建立健全护士准入制度,加强护士继续教育,提高护理工作整体水平。

(七)提高基层卫生人员服务水平。对乡镇卫生院配备公共卫生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通过基层医疗机构万名医生培训项目,组织符合条件的在岗医生的参加理论和临床实践学习,对村卫生室在职在岗卫生人员继续以开展卫生人员“大比武、大练兵” 活动为契机,强化专业技术人员学习和培训。

(八)加强基层医疗单位公共卫生和医疗质量管理。建立门诊日志和传染病登记制度,及时收集、登记、核实并按法律规定和疫情网络直报要求报告传染病疫情;做好结核病、艾滋病等管理工作,建立流动登记制度,落实治疗督导措施;组织并落实辖区内免疫规划、妇幼卫生孕产妇保健、儿童保健相关工作;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确保直通车顺利通畅。

(九)继续深化镇村一体化管理,积极推行“县镇村一体化,医生进农家”模式。将县镇村卫生组织融为一体,实行统一人员培训、统一药品配送、统一公共卫生考核、统一新农合政策实施、统一业务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管理体制。

(十)提高中医药使用率,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农村防病治病中的独特优势。以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为契机,加强对村卫生室人员的中医药知识培训,熟练掌握中医药基本知识和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药防治技术。加大对中医药诊疗服务基本设施的投入,所有村卫生室必须配置中药柜,配备常用30种中成药和200种常用中药饮片,积极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能运用中医药开展预防保健,定期举办中医药预防保健等科普宣传栏。

第二篇:2012医政工作要点

2012医政工作要点

一.制定各项规章制度。

二制定医疗工作计划,组织落实与实施检查,完成定期总结评价。

三、组织院医疗,护理、病案、院内感染、药事等管理委员会完成其质量控制的制度制定、技术指导、病例讨论、监控检查等医疗指导性工作。

四、协调院外、院内日常医疗工作的完成,主要包括:医疗政务一般性管理如重大抢救的实施,疑难病例讨论、各类会诊安排以及门诊、病房工作的日常检查等。

五、承担院内医疗纠纷事故的调查与协调、讨论与鉴定等工作。

六、每月召开全院医疗科室各层次管理人员会议,了解医疗动态,及时协调科室间工作关系,调整工作重点,保证日常医疗工作有序进行。要有每月的会议记录。

七、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管理规定,认真做好每医师,护

士资格考试和职称晋升考试。执业医师注册以及医疗机构执业注册等工作。做好医师护士定期考核工作。

八、做好全院医师护士和其他医技人员三基培训,学分培训管理及登记制度,保

证人人都能有平等的学习机会。

九、每月完成全院医疗质量分析、通报及实施奖惩。包括处方质量,病历质量,护理质量等。

十、每月行政查房工作。

十一、每月认真组织并完成医疗统计信息分析、基本医疗保险、医疗价格等与

医疗直接相关的工作。

十二、其他院部和卫生局布置的工作。

第三篇:医政医管工作要点

附件:

2012年全区医政医管工作要点

2012年全区医政医管工作要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为中心,以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监管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核心,以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为抓手,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改善医疗服务监管,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一、稳步推进医改相关工作

(一)积极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以探索取消县级医院药品加成为突破口,彻底革除以药补医的趋利机制,充分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建立补偿机制,理顺补偿渠道,促进医疗机构健康发展,切实减轻人民群众医药费用负担。

(二)继续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以银川市和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为重点,继续积极探索推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补偿机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改革,鼓励和支持各其他公立医院积极大胆探索;开展县级医院综合改革试点,落实国家和省级重点联系县医院工作,推动县级医院加快发展,今年力争有所突破。

(三)大力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结合全区卫生信息化建设,落实县级医院能力建设项目和远程会诊医疗项目,落实《电子病历基本规范》和《电子病历功能规范》,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年底全区县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实现电子病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

(四)推动建立区域医疗服务共同体。推动建立以二、三级医疗机构为龙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为枢纽、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和其它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的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建立专家定期坐诊、巡回指导、双向转诊等制度,对大型检查检验仪器设备实行开放共享,形成各级医疗机构间功能互补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五)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继续推进以常见病种、重大疾病为主的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三级、二级综合医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病种数分别不少于50个和30个,试点病种中符合入径标准的患者入组率不低于50%,入组后完成率不低于70%,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

(六)丰富医院便民服务措施。完善预约诊疗制度,创新预约方式,二级以上医院全面开展预约诊疗服务。优化门急诊诊疗流程,设立方便门诊,实行错峰、分时段诊疗,全面推广叫号服务,合并挂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简化就医手续。探索推进住院流程再造,积极实施预约出院结算。推行先诊疗、后结算和志愿者医院服务模式。

(七)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落实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政策,鼓励社会资本举办提供高端医疗服务和康复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加强对社会资本举办的医疗机构管理培训,促进社会资本办医规范健康发展。

(八)推进医师多点执业试点。出台《宁夏医师多地点执业管理办法》,引导医师到基层服务。

二、落实四项“工程”和四个“活动”

(一)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工程。按照卫生部的安排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落实我区5个国家重点临床专科建设任务,保证项目实施效果,有效提高我区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自治区级优势专科建设工程。按照《自治区医疗机构省级优势专科发展规划(2009-2013年)》,启动第二批自治区级医学优势专科和特色专科建设工作。

(三)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继续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服务模式,加强护理内涵建设,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临床科室护理服务要充分体现专科特色,探索开展门(急)诊、手术室等部门优质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规范化的优质护理服务,实现优质护理服务全覆盖,建立持续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的长效机制。三级甲等医院、三级乙等医院、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分别达到80%、60%和40%以上。

(四)“健康快车”复明手术工程。实施“健康快车”复明手术项目,为我区1000例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

(五)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活动。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指导意见》,有效控制药占比、抗菌药物使用率等医药费用相关监控指标,落实“三个挂钩”,充分调两个积极性,实现监控指标“六降六升一规范”,力争到2012年底,我区医疗费用增长水平低于全国平均增 长水平。

(六)“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结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继续深入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进一步加强医院管理,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逐步建立和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长效工作机制。

(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深入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健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抗菌药物管理的有效措施和长效机制。

(八)“三好一满意”活动。继续在全区医疗系统开展“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活动,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升医院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三、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医疗机构管理长效机制

(一)建立健全各类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加快建设自治区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指导建立市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加强对各级医疗机构相关专业的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区医疗安全质量控制长效机制。

(二)继续开展医疗机构等级评审工作。按照《宁夏医疗机构分级管理评审办法》和《宁夏县以上医疗机构等级评审实施方案》,继续开展医疗机构等级评审工作,实行分级管理。

(三)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安全预警机制。落实重大医疗事故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开展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信息和临床用药安全信息报告、收集和分析工作,减少医疗质量安全事件。

(四)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做好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审核工作,规范医疗技术临床应用。严格落实全国统一的手术和麻醉技术管理制度。继续组织做好介入诊疗、人工关节植入、内镜诊疗等重点医疗技术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规范诊疗行为。

(五)积极开展平安医院创建活动。继续深化平安医院创建工作。深入推进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组织和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建设试点工作,组织、引导医院和医师参加医疗责任保险,全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医疗责任保险投保率达到90%以上,完善调处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努力将各类医患矛盾纠纷的处理引入合法化渠道。加强医院内涵建设和文化建设,进一步推进院务公开工作,落实“首诉负责制”等各项工作制度。

(六)加强突发事件和重大疾病的医疗救治能力建设。加强院前急救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强化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职能,组织做好重大传染病和重大疾病医疗救治、重大事件医疗保障工作。

四、强化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一)加强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管理。落实区域卫生规划,严格医疗机构的准入,加强医疗机构审批、校验管理;健全日常监管和抽查相结合的监管模式,探索建立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执业行为监管的有效手段。加强对民营医院执业行为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执业行为信息公示制度

(二)加强医疗服务体系中薄弱环节的建设。加强院前急救体系、儿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县级医院重症医学科、病理科、急诊科、手术室和血液透析室等关键科室的建设。完成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推进建立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

(三)加强医师队伍管理。组织做好医师资格考试工作,推进专科医师准入管理,落实医师定期考核和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

(四)加强医院感染监管。贯彻《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体系和监测网络,健全医院感染管理责任制和医院感染报告制度,落实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工作措施,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开展医院感染管理专项检查,加大对相关事件的处理力度。

(五)加强临床药事监管。落实卫生部《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和《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推行《国家处方集》,建立健全临床药师制度,开展合理用药监测,规范临床用药,提高药物治疗学水平。

(六)加强病案监管。贯彻落实《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等法规、规范,建立健全病历全程质量监控、评价、反馈制度,重点加强运行病历的实时监控与管理,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甲级病历率达95%以上。

(七)加强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加强医疗美容服务管理,执行医疗美容主诊医师制度,促进医疗美容服务健康发展,保证医 疗安全。

(八)开展“优质医院”创建活动和三级医院巡查工作。积极组织参与国家创建优质医院活动。按照卫生部大型医院巡查工作要求,加强对全区三级医院医疗服务监管,不断提高医院运行监管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水平。

五、促进护理事业发展,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一)加强护士队伍管理。进一步贯彻落实《护士条例》,规范医疗卫生机构护士执业管理。加大依法监督力度,促进医疗机构加强护士队伍管理,落实护士配备标准,保障护士合法权利,规范护理执业行为。进一步加强重症监护病房、急诊、手术室等专科护士培训,提高专科护理水平。

(二)贯彻落实《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制定区域护理事业发展规划,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丰富护理内涵、扩展服务领域,提升护理服务能力和专业水平,推进区域护理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六、加强血液管理,保证血液安全

(一)深入组织开展无偿献血工作。优化无偿献血人员结构,加强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工作,积极推动固定自愿无偿献血队伍建设,建立无偿献血工作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二)健全采供血服务网络建设。进一步推进采血屋和采血点的设置,以血液供应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为目标,完善储备点网络建设。完善采供血机构、用血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

(三)加强血液采供监管。以质量为核心,加强采供血(浆)机构质量体系建设,开展血站核酸检测试点工作,实行采供全过程监管,加强督导检查,保障采供血(浆)安全、规范。

(四)加强临床合理用血管理。落实《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2011版)》,开展合理用血培训及点评工作,加强病员自体输血,提高自体输血比例,最大限度节约血液资源。做好血友病诊疗工作。

七、统筹做好其它各项工作

(一)积极推动城乡医院对口支援。继续推进“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项目的落实,加强管理、考核,研究建立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支援医院、受援医院和医务人员积极性。开展巡回医疗,发挥城市三级医院在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组织实施县级医院骨干医师培训项目。

(二)配合做好儿童先心病、儿童白血病等重大疾病医疗救治工作。

(三)继续做好卫生“三下乡”活动,做好征兵体检、戒毒等其他工作。

(四)加强医政管理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学习培训制度,组织全区医政干部学习新的医疗卫生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不断提高医政管理干部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第四篇:医政工作要点总论

附件:

2011年全市医政工作要点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实现医改近期重点任务和目标的攻坚之年。今年我市的医政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务院、卫生部和省、市的有关部署,以公立医院改革为主线,以满足人民群众医疗服务需求为导向,加大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力度,加强医疗服务体系能力建设,进一步健全医疗服务监管机制,全面落实惠民便民医疗服务举措,狠抓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努力实现“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

(一)有序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要按照“上下联动,内增活力,外加推力”的原则,采取“点面结合、远近结合、边试边推、分阶段、有重点、依条件”的策略,以落实惠民便民措施为抓手,以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提高医疗服务能力为重点,加大力度,有序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1、优化公立医院布局。按照《徐州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1-2015年)》,进一步明确公立医院的类别、数量、规模和布局,采取新建、改扩建、迁建、整合、转型等方式,优化公立医院结构布局。重点加强新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铜山区等薄弱区域公立医院的规划布局,提高基本医疗服务的可及性。

2、建立分工协作机制。进一步明确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功能任务和职责分工。探索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在联系、长期稳定、制度化的分工协作机制,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医疗服务模式。加强沟通协调,建立完善的分工协作机制政策措施。

3、深化运行机制改革。以人事用工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核心,深化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改革。建立适岗评价制度,让合适的人流动到合适的岗位,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人才聘任和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机制。逐步建立公立医院及其人员绩效考核制度,探索建立公立医院人员工资总额和内部分配与其技术能力、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维护公益性、履行社会责任、群众满意度等绩效挂钩制度,实现评聘分开、一岗一薪、易岗易薪、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增强公立医院的生机活力,激发医务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4、重点推进县级医院综合改革。已确定睢宁县人民医院开展县级医院综合改革试点。要改革医院投入补偿机制,加大财政投入,从解决医院离退休人员费用起步,逐步落实国家财政投入政策。改革新农合及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保支付方式,引导医院主动规范服务行为,控制医药费用。非

推进医德医风建设”专项行动的成果,进一步优化就医流程,将人性化服务渗透到医院服务的每个环节和细节。在改善门诊服务方面,要落实窗口服务规范,改革服务流程。开设简易门诊,开展门诊适宜手术、开设日间病房。推进二、三级医院专家门诊预约服务。进一步减少预约检查,力争做到随到随查。实行专家“全日制”门诊,让患者得到连续完整的诊断和治疗。在改善急救医疗服务方面,要强化院前急救服务,农村30分钟内、城市(含县城区)10—15分钟内救护车赶到现场规范开展救治、转运。要强化院内急诊服务,对急危重病人先抢救、后结算。今年,我市二、三级医院都要组建24小时生命救援队,对住院危重患者和突发病情变化的患者及时实施救治。在改善住院服务方面,要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改善住院保障条件,杜绝拒收病人问题,推行住院服务中心化。全面落实出院患者电话随访制度,二、三级医院出院患者一周内电话随访率要达到100%。在推进大医院延伸服务方面,要建立城市三级综合医院和县级医院派副高以上职称专家到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定期坐诊的制度,普遍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建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其他专业康复机构协调配合机制。

7、坚决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努力控制单病种成本,降低患者费用负担。要建立并落实费用控制责任制,将医疗费用控制纳入对医院综合目标管理考

比达到1:0.55,其他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总患护比达到1:0.5,二、三级医院病区平均护患比达到1:0.35。深化护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推进护理垂直管理体制,建立符合护理工作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和用人机制,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实行分层级使用护士,实施与绩效考核挂钩的薪酬分配制度。

9、努力改善医患关系。以平安医院创建、医院投诉管理、医患沟通为三大重点,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继续深化平安医院创建工作,努力形成部门协作合力。继续抓好医患纠纷人民调解组织和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建设两项重点工作,健全医患纠纷人民调解组织各项制度,统一工作模式、工作流程。扩大“医疗责任保险互助基金会”试点工作,有条件的县均可推行这一模式。下大力气整治医院周边环境中的突出问题,联合相关部门在全市开展专项集中整治行动。进一步完善医院内部安全防范管理制度,提高人防、技防、设施防水平。落实住院患者陪护管理的相关规定,为患者创造安静有序的诊疗环境。严格规范医院投诉管理,落实“首诉负责制”等各项工作制度,认真对待患者的各项关切。进一步加强医患沟通,切实维护患者的知情同意权、选择权等各项权益。努力将各类医患矛盾纠纷的处理引入合法化渠道。加强对市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和医疗损害鉴定工作的指导,确保公平公正和鉴定质量,提高社会信誉度。加强与新闻媒体的

种管理信息化为手段,加强对住院运行病历的质量监控,推进三级医师查房、疑难病例讨论、手术分级管理、术前讨论、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等医疗核心制度和“三合理”规范的自动监控系统的开发应用。突出抓好首诊负责制、院内会诊、交接班、病房值班、重症和危重病人监护等制度的落实。将质量安全纳入医师定期考核、医务人员绩效考核范围,完善激励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落实各岗位医疗质量安全责任。

12、严把关键科室质量。进一步加强医院急诊科规范化建设,三级综合医院全面达到、县级综合医院大部分达到省厅制定的建设管理规范要求。要畅通急诊绿色通道,实现与院前急救系统的无缝衔接,提高抢救的及时性、有效性和成功率。二级以上医院要重点加强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建设与管理,加强技术能力建设,与功能任务和需求相适应,上规模、上水平,努力提高危重症病例的救治成功率。加强手术病人管理和手术室规范化建设与管理,完善手术室工作流程,完善重大手术审批和患者知情同意制度,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严格落实手术分级和手术类别、术式、部位核对制度和其他各项工作制度。贯彻落实《江苏省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范(试行)》,规范临床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加强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监管,减少和杜绝生物安全事件的发生。加强医院消毒供应、血液净化、介入诊疗、放射治疗科室等其他关键科室的规范化建设与管理,确保质量安全。

测为重点,规范医院目标性监测,逐步夯实目标性监测工作基础。继续加强血液净化机构管理,严格准入制度,强化人员培训,严肃查处违规行为。贯彻落实《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和《江苏省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程序(试行)》的要求,规范处置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切实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所有医疗机构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都应将医疗废物交给有资质的医疗废物处理机构进行处理,各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医疗废物处理各环节管理,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监管,严厉查处违法行为。

16、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深入贯彻落实卫生部和省厅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及试点工作方案,大力推进临床路径管理。2011年,全市所有三级医院和县级医院都要规范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将临床路径管理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按病种付费制度改革有机结合,按照卫生部临床路径标准结合本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临床路径,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提高诊疗质量和工作效率,节约医疗费用。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相关疾病诊疗指南、《中国国家处方集》和省厅相关医政管理规范,抓好门诊处方质量管理,以处方质量促进门诊单病种规范化诊疗。

17、确保血液质量安全。认真实施《献血法》、《江苏省献血条例》、《血站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质量管理规范,0提高我市临床医疗技术水平。今年将对市级临床重点专科进行重新评审,建立优胜劣汰机制,提高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水平。按照“淮海经济区内领先、省内一流”的要求,严格标准,从严把握,结合实际,高标准建设市级专科(病)诊疗中心。依托市医学会建立新技术、新项目推广应用平台,努力形成新技术、新项目共享机制。

19、大力促进县级医院建设发展。要按照省“城乡一体化战略”,加强县级医院建设发展,积极创造条件,为县医院发展打造新的平台,努力做到“大病不出县”。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城市大医院对口支援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各项要求,加强对口支援工作的管理,提高对口支援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可持续性,切实做好对口支援工作。年内三级医院、县级医院分别在对口支援的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推广应用10个以上新技术、新项目。

20、促进薄弱临床专科发展。进一步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疾病谱变化、老龄化和城乡居民生活方式改变,大力加强儿童、传染病、精神病、康复、老年护理、妇产等相关专科服务能力建设。高标准建设市级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传染病医院、精神病医院、康复医院。各县(市)都要按规定要求建设好传染病分院或病区。结合行政区划调整,各县(市)可将有条件的非建制乡镇卫生院转建为精神病专科医院、康复专科医院。加强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和管理,按照规范

2和《江苏省实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办法》,严把医疗机构设置审批、执业登记、变更校验、日常监督、依法查处关,创造规范有序的医疗市场环境。依据《卫生部关于医疗机构审批管理的若干规定》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根据“无规划、不审批”的原则,严格医疗机构设置审批。实行医疗机构设置审批公示制。加强医疗机构设置审批备案管理。医疗执业登记必须实行现场审查制度,严格执行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准确核定医疗机构诊疗科目,规范核定医疗机构类别,规范医疗机构命名。依法规范医疗机构执业变更、校验等工作。认真落实卫生部《医疗机构校验管理办法(试行)》和《江苏省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办法(试行)》,加强对医疗机构日常执业行为的监管。加强医疗机构档案和信息化管理,统一使用医疗机构注册联网管理系统,提高医疗机构设置审批、执业登记、校验、变更工作的时效性、便捷性和准确性。坚决查处超范围执业、命名不规范等违法违规行为。

23、严格人员队伍监管。贯彻执行《执业医师法》,加强执业(助理)医师准入和执业管理。依法严格把好医师资格考试关、注册关。组织实施《江苏省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做好医师定期考核工作。加强对见习、实习、进修医师执业行为的管理。依据《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加强医师会诊管理,规范医师会诊行为。加强医师多定点执业备案管理,依法依规查处无证执业、超范围执业等

4工作。将继续组织开展病历质量检查、医疗核心制度落实情况和医疗服务情况的暗访以及医政管理相关规范标准执行情况的抽查活动,通过这些专项检查,促进各项法律、法规、制度、规范的落实。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务必要按照我局部署,积极开展各专项检查,及时反馈检查结果,明确整改要求,促进医疗机构整改落实,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管理绩效。

第五篇:医政工作简讯

医政工作简讯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www.xiexiebang.com

2010-04-29

16:08:13

------------------

第9期

目录

▲2010年全国医政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 1

▲马晓伟副部长肯定2009年医政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3

▲马晓伟副部长围绕医改大局全面部署2010年医政工作„„„ 6

▲2010年医政工作要点„„„„„„„„„„„„„„„„„10

2010年全国医政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

2010年全国医政工作会议于1月28日至29日在江苏南京召开。会议分析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背景下医政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部署了2010年全国医政重点工作,通报了2009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情况,表彰了“全国三级综合医院病历质量评比”获奖单位。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题为《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扎实做好新时期医政工作》的重要讲话。他充分肯定了2009年医政工作成绩,明确指出要围绕中心,服务医改大局,积极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单病种质量控制、推进电子病历促进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继续开展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项目等和医改相关的重要工作,特别强调了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问题,全面部署安排了2010年医政工作。

江苏省副省长何权出席会议并致辞。出席会议的还有解放军总后卫生部医疗局局长李清杰、江苏省政府副秘书长朱步楼、江苏省卫生厅厅长郭兴华等有关领导。卫生部医政司司长王羽主持大会,医政司副司长赵明钢主持了会议交流和讨论。

会议隆重表彰了全国三级综合医院病历质量评比获奖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等15所医院获“2009年‘医疗质量万里行’全国三级综合医院病历质量评比活动一等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等24所医院获“二等奖”,陕西省人民医院等29所医院获“三等奖”。卫生部要求,各地要组织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向获奖单位学习,把加强病历质量管理作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升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实、抓细、抓好,不断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据了解,这次病历质量评比活动是卫生部2009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卫生部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的重大举措,是卫生部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病历质量评比活动。该活动组织了临床、病历质量、护理三方面的专家,对全国87家医院的870份病历在书写格式、内涵质量、技术水平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卫生部医政司王羽司长在大会上通报总结反馈了2009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工作情况,要求2010年持续深入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

江西省卫生厅、北京市卫生局、重庆市卫生局、吉林省卫生厅、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浙江省台州医院,分别以《大力实施“光明·微笑”工程,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强区域医疗机构规划,合理配置医疗服务资源》、《抓质量保安全,抓内涵促发展,深入持续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高度重视,狠抓落实,全面做好甲型H1N1流感医疗救治工作》、《深圳市实施临床合理用血管理实践》、《加强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管理,实现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推广临床路径管理,规范诊疗行为,控制医疗费用》为题进行了大会交流。

卫生部、总后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武警总后勤部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各省(区、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各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城市卫生局,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有关大学医院管理部门负责同志,部管医院,卫生部直属有关单位、有关学会、协会负责人,病历质量评比获奖单位负责人等计约300人参加了会议。代表们反映,今年是新医改的开局之年,这次会议非常重要、内容丰富、思路清晰、任务明确、重点突出。大家表示要认真学习马晓伟副部长的工作讲话,全面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努力促进2010年医政工作取得更大成就。

马晓伟副部长肯定2009年医政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马晓伟副部长在医政工作会议上讲话首先肯定,2009年全国医政战线和医务工作者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主线,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全国医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是积极稳妥做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工作。“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项目共计为全国21.1万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了复明手术。印发了《卫生部关于多点执业有关问题的通知》,在广东省和云南省昆明市开展医师多点执业试点工作。完成了22个专业112个病种的临床路径编制和发布工作,印发了《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拟于两年内在14个省73家医院和公立医院试点城市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组织制定了《电子病历基本规范》。

二是组织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2009的活动主题为“持续改进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是近年来时间最集中、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一次“国检”,对全国28个省(区、市)的280家医疗机构进行督导检查,有500多名管理和业务专家参加检查。除了大型综合性医院,还首次深入到县医院和民营医院进行检查,首次采取各省专家组省际循环互查的形式,为各省搭建相互学习、促进、提高的平台。针对117个采供血机构和医院感染薄弱环节进行了重点专项检查。全国各地高度重视“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成立了领导机构,制定了工作方案,采取多种方式督促落实。各医院在活动中,初步形成了上下联动、内外互动、责任明确、协调统一的工作格局,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卫生部还组织开展了全国三级综合医院病历质量评比活动,通过以评促改、以评促建,进一步规范病历书写,提高病历内涵质量,促进各项医疗质量管理核心制度的落实。

三是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要素准入和管理体系建设,医疗服务要素管理逐步向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精细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启动了《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规划》、《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评定管理办法》、《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和《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等文件制订和修定工作,颁发了《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业务科室建设和管理的通知》,着力加强专科建设,加强病理科、重症医学科、急诊科等临床“短板”科室能力建设。完善医师资格考试相关工作,对医师资格信息和护士执业注册信息进行实时网络化管理,31个省(区、市)全部实施护士执业注册的电子化管理,建立了全国注册护士信息库;对四川、贵州、云南、甘肃四省少数民族地区乡镇卫生院参加2009年临床、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考生单独划定合格分数线,解决基层和少数民族地区缺少执业助理医师问题;对港澳台医师获得内地医师资格、在大陆短期行医作出管理规定;推进专科医师试点工作。继续贯彻实施《护士条例》和《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护士队伍数量大幅度增加,临床一线护士配置明显提高。颁布《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对医疗技术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实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前第三方技术审核制度。下发首批允许开展的15个第三类医疗技术管理规范,指定中华医学会等5家单位作为卫生部第三类医疗技术审核机构。湖南、江苏、上海、广东制发了第二类医疗技术目录并指定审核机构,指导医疗机构开展医疗技术审核申请工作。继续做好心血管介入、妇科内镜等诊疗技术准入管理。

四是继续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建设。初步形成以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为基础,促进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制和体系建设的思路和框架,指导各地质控中心规范化建设。目前,全国有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成立了283家省级质控中心,涉及30个专业,开展医疗质量控制工作。对急性心肌梗死等6个病种进行质量控制,制定质控指标,建立质控信息系统,对全国三级医院单病种质控信息报告进行培训。推进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病例信息报送工作,加强植(介)入类医疗技术和服务项目的管理,对全国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病例信息进行质量控制。自2009年7月以来,全国报送的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病例近20万例,接近2009年全年病例总数的80%。确定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13家医院对2-型糖尿病、冠心病、终末期肾病等10个病种进行单病种质量管理和费用控制试点。完成了试点病种质量管理和费用情况的基线调查,已经进入中期评估阶段。

五是积极应对重大传染病和突发事件,做好医疗救治工作。及时组建甲型H1N1流感临床专家组,按照卫生部制定的诊疗、隔离、医院感染控制方案、指南开展人员培训,指导医疗机构科学开展医疗救治工作。按照关口前移、分级分类救治和“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加强重症病例早期识别和治疗。各省际间、地区间、综合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间、医疗机构不同专业间建立了医疗救治对口支援机制。开展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血浆采集、应用和抗甲型H1N1流感免疫球蛋白生产工作。及时调整充实手足口病临床专家组,加强培训,对疑难、复杂、重症病例组织会诊和抢救,建立省际对口联系制度,组织全国医务人员对河南、山东等省手足口病医疗救治工作进行了长达5个月的支援。集中力量做好“7·5”事件伤员医疗救治工作。“7·5”事件期间,医疗机构共接诊伤员1850人,抢救病危重症伤员319人次,出动救护车700余次。各省继续保持和发扬2008年抗震救灾过程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良好作风,主动伸出援手,提出对新疆给予人力、物力、财力支援,树立了医疗系统良好形象。

六是全面推进其它医政工作。组织开展了“志愿服务在医院”活动,开展了优化医院服务流程试点工作,完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相关规定,加强血液管理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继续做好康复、戒毒医疗服务管理有关工作,成效显著。

马晓伟副部长

围绕医改大局全面部署2010年医政工作

马晓伟副部长强调,今年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攻坚之年,也是启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的第一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全国医政战线要紧紧围绕公立医院改革这个中心,服务大局,支持和参与医改,积极投身医改,围绕改革安排、部署工作。一是要认清形势,统一思想。要进一步增强工作的主动性,自觉地把医政工作放在医改工作的全局,紧紧围绕公立医院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原则去谋划、安排和部署医政工作。要抓住机遇,从我做起,集中力量解决多年积累的管理和服务方面的问题,为改革的顺利实施创造条件。二是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好医政重点工作。开展好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继续做好单病种质量控制工作,推进电子病历相关工作,促进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同时积极完成医改的各项其他重要任务。三是要进一步改进服务,方便群众看病就医。要倾听群众意见,关心群众疾苦,尊重群众诉求,从患者角度重新审视和梳理群众看病就医过程中可以改进的环节,可以优化的流程,可以改善的服务,切实解决群众关切的问题。全面加强临床护理工作,在方便群众上下功夫,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马晓伟指出,今年医政重点工作可概况为“三大三小”。“三大”分别为:一是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实施临床路径,对医疗活动深入到病种进行管理,可在很大程度上使医疗行为有所遵循,对医生的随意诊疗有所约束,防止或限制过度检查、过度治疗和过度用药,使医疗过程更加清楚、透明,医疗服务成本测算更加精细、科学,从而为下一步医疗服务付费方式的改革和医保费用支付奠定基础。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是落实各项改革措施的有效平台和有力抓手,未来两年要将临床路径管理试点作为落实各项改革措施的核心抓紧抓好。

二是继续做好单病种质量控制。全面实行病种管理必须具备符合本国国情的疾病分类、科学统一的疾病诊断和治愈标准、临床路径、统一的质量监管措施、完善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5个基本条件。2010年,医政部门要在心血管介入和6个单病种质控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对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疾病的单病种质控管理,包括小儿白血病、小儿先心病、慢性肾衰血液透析、恶性肿瘤、心血管和骨科的植(介)入类医疗技术等。一方面通过质量控制规范医疗行为,另一方面要控制医疗费用。

三是推进电子病历相关工作。电子病历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对于推进医疗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精细化,有效发挥卫生系统的整体效能具有重要意义。要进一步完善有关的配套文件,规范电子病历的临床应用,同时加强对信息的分析研究和利用,提高时效性和针对性,发挥信息在决策和监管中的作用。

“三小”分别为:一是“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项目今年要完成35万例手术任务;二是要指导广东、云南实施医师多点执业试点工作,扩大试点省份,及时总结经验;三是在新农合制度实施中探索开展小儿白血病、小儿先心病和血液透析的大病保障工作。

在谈到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问题时,马晓伟表示,2009年全国在加强基础医疗质量管理和医疗安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医疗安全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医疗安全事件频发,社会反响强烈。反思这些事件,主要原因在于医疗机构对医疗安全工作缺乏足够重视,缺乏各项制度的执行力,管理水平和手段不适应需要,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监管不力,水平有限。针对这一问题,今年,卫生部将对医疗机构的医疗安全事件进行统计排名,严重的要通报并实行责任追究。

马晓伟指出,医疗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的负责同志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增强医疗安全意识和做好医疗服务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作为头等大事抓紧抓实。医疗机构要进一步端正办院方向,理清发展思路,推动医院进入科学、良性发展轨道。要落实管理和有效监管的措施,特别是核心医疗制度,加强对医疗机构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人群的管理。要建立健全医疗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对管理不善、出现问题后反应迟钝、调查不力、处置不当的医疗机构要依法进行查处,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马晓伟特别强调,根据全国卫生工作会议部署,2010年,医政工作要继续建立和完善医政管理法制体系、准入体系、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在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推动医政管理的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精细化和信息化,持续改善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一是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继续深入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逐步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建设,继续完善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二是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和重点科室管理。加强医疗机构规划管理、医疗机构分级分类管理,进一步加强对医院专科建设的指导,继续完善医疗机构科室管理,推进院务公开工作。三是继续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和医疗行为规范管理。加大《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贯彻落实力度,加强手术分级管理和植(介)入类医疗服务项目行为规范管理。四是加强血液管理,保证血液安全。继续大力提倡和发展无偿献血志愿工作者队伍规范化建设,开展血液筛查核酸检测的试点工作,进一步落实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完善供血网络和采供血机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加强血液管理相关培训工作。五是促进护理事业健康发展,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护理工作在医疗服务中重要地位和作用,保障护士尤其是合同制护士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六是统筹做好医师管理、临床合理用药、康复医学管理等其他医政工作,继续做好艾滋病、甲型H1N1流感、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手足口病等重大传染病医疗救治和上海世博会等重大事件医疗保障工作,协助有关单位做好《禁毒法》和《戒毒医疗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规范性文件的贯彻落实工作。

马晓伟最后说,2010年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项工作、特别是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关键一年,任务相当繁重,同志们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卫生部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维护人民健康为己任,同心同德,真抓实干,开拓进取,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2010年医政工作要点

2010年,医政工作继续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2010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和2010年卫生工作要点,继续建立和完善医政管理法制体系、准入体系、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在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推动医政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精细化和信息化。全力做好与医改有关的重点任务,全面推进医政工作。

一、稳步推进与医改有关的各项重点工作

(一)继续组织制定临床路径。推进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在至少50家医院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开展112个病种的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临床路径管理制度、工作模式、运行机制和评估改进体系,为在全国推广积累经验。

(二)制定并推行《电子病历基本规范》,组织开展医院电子病历试点工作。

(三)继续组织实施“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项目,为35万例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加强对定点医院的技术指导和管理,通过项目带动县医院眼科服务能力和基层眼保健网络建设。

(四)指导试点地区稳步实施医师多点执业,探索医师多点执业的有效管理方式,促进医学人才合理流动。

二、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医疗机构和医师管理

(一)加强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分级分类管理。修订《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指导各地制定实施《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开展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试点工作,制定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规划和评定管理办法;修订、补充医疗机构基本标准;修订《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制订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基本标准;加强医疗机构审批管理,组织实施《医疗机构校验管理办法》。

(二)加强医疗机构科室建设和规范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制定《医院临床专科建设管理办法》,指导医院加强专科建设,提高业务水平;开展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估试点工作,制定临床重点专科评估办法;继续完善医疗机构科室管理,制定血液透析室、药学部门、感染性疾病科、麻醉科、心理门诊等科室或业务部门建设与管理指南,并组织实施;指导医疗机构短线学科建设,提高综合医疗能力;组织临床营养科设置设点工作。

(三)继续加强医师管理。组织做好医师资格考试工作,开展乡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试点;完善医师执业注册制度,修订医师执业范围有关规定;完善医师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制定港澳台医疗技术人员在内地(大陆)执业管理制度。

(四)进一步推进院务公开工作。开展第二批院务公开示范点评选工作,开展院务公开专项检查和评比,落实院务公开日常监督和定期考核制度;开展医院软实力建设和评估方法研究;组织建设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信息系统;完善医疗广告管理制度;加强临床检验机构管理。

(五)推进专科医师准入管理。

三、继续建立、完善医疗质量管理控制体制和体系,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

(一)建立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制定下发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建设规划,建立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办法和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体系,组织开展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单病种医疗质量控制工作;继续组织、深入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推行手术安全核对制度,落实病人安全目标。

(二)改善医疗服务管理。探索建立志愿者医院服务制度,组织推行志愿者医院服务工作;延长医院门诊服务时间,建立医院全年365天门诊服务制度;推行医院门诊服务“先诊疗,后结算”模式;推进医疗机构医疗资源精细化管理。

(三)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开展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组织开展第一、二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建立全国统一的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继续做好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规范化管理和培训工作,完善相关专业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开展内镜诊疗医师的培训工作;推行肿瘤规范化治疗,建立肿瘤患者登记制度和治疗质量控制系统;规范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治疗、人工关节植入等医疗技术临床应用。

(四)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推进临床合理用药。组织开展全国合理用药监测工作;完善药事管理相关制度,修订下发《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规范临床用药,推行《国家处方集》,制定《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心血管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血液和血液制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建立临床药师制;做好临床药理基地、医疗器械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五)继续做好甲型H1N1流感和其他重大疾病医疗救治、重大事件医疗保障工作。

(六)进一步规范临床检验和院前急救工作。

四、强化血液管理,保证血液安全

(一)继续推动无偿献血工作。加强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工作和固定自愿无偿献血队伍建设,提高采供血机构服务水平,巩固自愿无偿献血比例,继续开展“世界献血者日”宣传活动,举办全国无偿献血表彰奖励活动。

(二)完善采供血机构网络建设,加强质量体系建设。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采供血服务网络建设,以血液供应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为目标,研究制订《2010-2015年全国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在偏远地区设置储血点,逐步完善采供血服务网络建设;开展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设置规划修订工作,进一步强化采供血机构质量体系建设,开展质量万里行-血液安全督导检查工作。建立采供血机构评审工作制度,开展血站绩效考核工作。积极推进血站实验室集中化检测工作,逐步实施血液核酸检测试点工作。

(三)制订《输血科、血库基本标准》,完善临床用血的评价体系,提高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

(四)贯彻落实《单采血浆站管理办法》、《单采血浆站质量管理规范》和《单采血浆站操作规范》,促进单采血浆站质量体系规范化、标准化、法制化的建设。

(五)加强血液管理信息化建设。制订《血站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促进血站管理信息化;完善重大疾病-血友病防控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血友病患者基本信息、治疗信息及用药信息的血友病病例信息统一管理制度,规范血友病诊疗和凝血因子类药物应用;做好献血相关数据分析、统计工作。

(六)做好全国采供血机构人才队伍建设。

五、加强护理管理和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一)贯彻落实《护士条例》,制定《医疗机构护士管理规范》,明确医疗机构在护士管理工作中应当遵循的原则。完善护士执业注册管理,建立全国注册护士信息库,加强全国注册护士队伍的信息化管理。规范外籍护士来华执业管理工作。

(二)继续贯彻实施《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并总结评估,研究制定“十二五”时期护理事业发展的规划目标和重点工作。

(三)大力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强化基础护理,切实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在全国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点建设,树立一批典型,发挥示范作用;将医院临床护理质量特别是基础护理服务纳入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患者和社会的满意度。

(四)贯彻落实《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完善临床护理服务规范和标准,研究制定医院护理管理有关规范,进一步规范病房临床护理服务,保证护理质量。

(五)进一步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以及有关规范和标准,继续开展医院感染专项检查,建立医院感染暴发信息上报系统,对重大医院感染事件的瞒报、缓报、漏报要加大处理力度。

(六)继续完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六、进一步做好医疗康复、戒毒和防盲工作

(一)继续推动康复医学建设,促进康复医学发展。制定康复医学事业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加强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提高学科建设和管理水平。加快《康复条例》的立法进程。

(二)贯彻落实《禁毒法》和《戒毒医疗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规范性文件,规范戒毒治疗机构的建设、管理和戒毒医疗服务行为,对文件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开展技术培训,提高戒毒治疗水平。

(三)贯彻落实《全国防盲治盲规划(2006-2010年)》,做好规划总结工作。继续开展“视觉第一中国行动”三期项目,着手解决沙眼导致的可避免盲。统筹防盲资源,逐步完善、提高基层防盲网络建设和服务能力,全面推进防盲治盲工作

下载2012年医政主要工作2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年医政主要工作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16年医政工作要点

    2016年医政工作要点 根据卫生部、卫生厅、局党委XX年年卫生工作规划,结合我市卫生工作现状,XX年年医政工作重点是: 1、提高医疗质量; 2、降低整体医疗费用; 3、提高服务质量,改善......

    2010年医政工作要点

    附件: 2010年医政工作要点 2010年,以“保二争一”为目标,以抓医疗质量和安全为核心,以优化服务环境,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为主线,以做好地震伤员医疗康复工作为重点,全面开展各项医......

    2009年医政工作要点

    根据卫生部、卫生厅、局党委XX年年卫生工作规划,结合我市卫生工作现状,XX年年医政工作重点是:1、提高医疗质量;2、降低整体医疗费用;3、提高服务质量,改善就医环境;4、做好城市卫生......

    1号2011医政工作要点定稿

    枣卫医[2011]1号枣庄市卫生局关于印发 《2011年医政与医疗服务监管工作要点》的 通知各区(市)卫生局、枣矿集团卫生生活中心、局直各医疗卫生单位: 现将《2011年医政与医疗服务......

    2011年医政工作要点

    根据卫生部、卫生厅、局党委xx年年卫生工作规划,结合我市卫生工作现状,xx年年医政工作重点是:1、提高医疗质量;2、降低整体医疗费用;3、提高服务质量,改善就医环境;4、做好城市卫生......

    2009年医政工作要点

    2009年全省医政工作要点 2009年全省医政工作要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动力,进一步促进思想观念转变,创新工作机制,努力推动全省医政工作出成绩,上水平。紧紧围绕全省卫生工作重......

    2011年度医政药政工作要点(★)

    医政药政工作计划 2011年,卫生局医政工作继续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2011年全国医政工作会议部署和2011年自治区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全力落实公立医......

    医政工作要点(5篇材料)

    常丰乡中心卫生院文件 常卫发(2009)26号常丰乡中心卫生院 2009年医政工作要点各科室: 2009年,我院医政工作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