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根滩镇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应急重点工作整改报告

时间:2019-05-12 17:01: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竹根滩镇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应急重点工作整改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竹根滩镇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应急重点工作整改报告》。

第一篇:竹根滩镇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应急重点工作整改报告

竹根滩镇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应急

重点工作整改报告

2012年6月21日上午,市卫生局组织专班对我镇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应急重点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检查中发现存在不少问题,并提出了宝贵的整改意见。为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我院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应急重点工作以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各项工作任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有效促进医改工作的顺利开展。针对我院存在的问题,院领导高度重视, 组织专班,认真研究措施,制定整改方案,迅速落实。

一、加强领导,成立专班。我院迅速召开专题会议,落实整改方案,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疾病预防控制强基工程实施方案。会议由院长主持,各分管院长、院各相关科室负责人和公共卫生科全体工作人员均参加了此次会议,同时成立了各项工作领导小组:

1.疾病预防控制强基工程实施领导小组

组 长: 郭平卫生院院长

副组长: 王桂军院党支部副书记工会主席

谭芳院党支部书记卫生院副院长

徐成琪卫生院副院长

成 员: 宋长艳卫生院副院长

安顺义院计财科主任

李维德公共卫生科主任

丁末英公卫科副主任

汤宏凯门诊部主任

朱龙清住院部主任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 郭平卫生院院长

副组长: 王桂军院党支部副书记工会主席

谭芳院党支部书记卫生院副院长

徐成琪卫生院副院长

宋长艳卫生院副院长

成 员: 安顺义李维德汤宏凯朱龙清谢志刚

周启梅张君美丁振峰彭翠萍

二.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对照《潜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应急工作要点》和这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按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疾控六大项工作计划认真履行职责,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对村下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实施细则及考核标准共27份,明确各村卫生室2012年疾病预防控制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职责和任务,形成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三.完善实用有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多部门联防联控机制;加强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管理;及时调整卫生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和应急队伍,并以正式文件下发,组织相关应急知识培训,按照适量储备的原则补充部分应急储备物质,使卫生应急处置工作有了充分的保障。

四.根据市卫生局关于印发《2012年潜江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和《2012年潜江市卫生应急工作要点》的通知(潜卫发[2012]34号)以及潜江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疾病预防控制项目工作计划等文件要求,落实长效管理措施,加强服务意识,树立全局观念,密切配合,加强协调,积极参与公共卫生工作。规范公共卫生科建设,争取各级领导的支持,完善我镇公共卫生科的改、扩建。成立了全科医师责任团队,重点落实加强对村级各卫生人员培训、技术指导、信息收集与工作督导,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处置并重,以有效处置各类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目标,以重大疾病防控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基础,切实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服务能力和水平,全面做好2012年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应急工作。

五.进一步强化预防接种安全意识,加强培训,落实了疫苗在运输、储存过程的冷链监测,规范冰箱使用编号与温度记录,确保疫苗使用安全。加强儿童接种率的管理,规范了接种知情同意书和儿童免费服务手则的填写。落实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建设和产科系统管理,加强责任,确定了信息收集与录入责任人,确保产科系统信息及时录入,规范儿童个案信息卡的填写。设置独立的犬伤门诊,做好犬伤患者的伤口处理,完善各种记录。

六.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和慢性病人的管理工作。卫生院制作宣传栏2个、安排各村卫生室制作宣传栏1个,内容必须每2月更新一次,同时开展健康知识讲座,要求做好健教资料的纸质

和影像记录,提高居民基本卫生健康知识知晓率。规范慢性病人管理,开展35岁以上人群慢病筛查工作,按要求做好慢性病人的随访、登记,并输入电子档案,要求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相符;提高老年人健康档案规范管理,建立新的健康体检表;提高居民健康档案完整率和动态档案管理率,确保到年底达到规范化档案。

七、加强传染病报告与管理。落实手足口病、麻疹、结核病、艾滋病及夏秋季重点传染病的防控措施,落实预检分诊机制,设立预检分诊台与发热门诊;加强辅助科室检查异常结果反馈机制,实行双签字;规范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本的填写,开展院内新进人员及全员人员的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传染病病种、报告程序及诊疗措施的认识,增强首诊医生责任意识,落实奖惩制度;认真开展结核病人的追踪,做好追踪到位的纸质记录,加强对村卫生室化疗督导员的督导;加强对结核病、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群众防治知识的知晓率。

八.切实加强院内控感工作,制定了独立的院控感管理领导小组,每天负责向院委会通报检查情况。对现有的焚烧炉进行了清理,由专人登记医疗废弃物并按规定进行处理,划定安全的深埋区。切实加强对可回收医疗废弃物的管理,持续做好回收工作; 院污水排放采取加含氯剂并沉淀后处理。开展了全院医护技工作人员无菌操作知识培训,增强了控感意识。

第二篇:竹根滩镇卫生监督工作总结

竹根滩镇卫生监督工作总结

为了全面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继续开展以非法行医专项整治、食品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传染病防治监督等为重点的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推进卫生综合执法,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完善内部工作制度,切实加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在市卫生局组织下我们学习卫生监督员对《全国卫生监督工作规范》、《卫生监督稽查工作规范》等规定的同时,制定并实施《职工守则》、《职工礼仪准则 》、《卫生监督员守则 》、《卫生监督员着装风纪要求 》、《卫生监督员职业道德规范 》、《卫生监督员“十不准” 》、《会议制度》等17个内部规章制度,建立严格的执法程序和行政执法监督制约机制,建立健全执法责任制,严格规范执法行为,进一步提高卫生监督队伍素质,提高执法办案能力。

二、按照市卫生局有关要求,竹根滩镇制定了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并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以打击非法行医,医疗机构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行医为主要内容的专项整治工作。2010年组织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3次,共出动卫生执法人员 6人次,取缔无证行行医,进一步规范了我镇医疗市场管理,依法严惩了非法行医等违法犯罪活动,规范了医疗机构执业行为,提高了医疗质量,使医疗服务市场秩序得到明显好转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开展医疗机构的校验工作。2010年完成了33个村卫生室《医疗机构机构执业许可证》换证工作;监督村医对33家《医疗机构机构执业许可证》进行了校验。

开展食品卫生法规及卫生标准宣传。根据有关文件,我镇分别开展了《食品安全法》宣传、卫生标准周卫生标准宣传、食品安全法宣传周宣传各120卫生法规宣传,共提供咨询服务16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83余份。

开展卫生保障工作和节庆食品专项整治。2010年在专项监督检查方面,组织了

315、五一、十一国庆等节庆食品卫生专项检查,共出动卫生监督人员10余人次。

开展违法食品查处。学校周边儿童食品专项检查、全年共出动卫生监督员工20人次,收缴不合格食品20余公斤。

积极预防食物事件。在防止食物中毒方面,我镇采取了禁止加工四季豆、禁止在集体供餐时加工野生菌、无凉菜专间禁止加工凉拌菜“三禁”措施,确保了不发生食物中毒。

做好以宣传职业病防治法,维护职工身体健康为主要内容的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加强职业卫生和放射卫生监管,在职责范围内开展《职业病防治法》的监督执法工作。加强《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工作。

做好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提高公共场所预防传染病防治的能力。

1、开展美容美发场所专项监督检查。2010年开展美容美发场所检查四次,责令整改3家。

2、加强开展旅店业检查,开具卫生监督意见书4份。加大传染病防治监督工作力度。

1、加强以防治艾滋病为主的卫生监督工作。2010年开展了公共娱乐场所安全套发放情况检查,共检查各类娱乐场所13家,责令放置安全套及设置安全套设施6家;配合疾控部门组织培训公共娱乐场所业主防治艾滋病知识。

2、开展以结核病归口管理和传染病检查。在开展结核病归口管理检查中,开展全镇医疗单位结核病归口管理工作,并对部分村卫生室提出了整改意见。

加强学校卫生监督检查工作。根据上级有关部门关于开展学校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监督检查的通知,2010年开展了两次全面学校卫生安全大检查,共提出整改意见4条,检查考点食品卫生进行监督检查,保障了学校食品安全和学生身体健康。

加强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2010年,我镇在卫生局安排下,开展了农村饮用水安全检查,与市疾控部门共同对农村饮水监督检查和消毒,确保了农民饮水安全。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010年经过卫生监督员的努力,确保了不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和其它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但是卫生监督工作存在着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

1、在监督体系和能力建设上,乡镇卫生监督员在辖区卫生监督上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工作能力不高。

2、卫生监督机构与卫生行政机关、疾控部门的的事权划分、职能划分有待于进一步明确。

3、在食品卫生管理方面,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缺乏有力的推行措施。

4、在打击非法行医方面,有待于建立长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四、2011年工作打算。

(一)全面提高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水平。

(1)提高卫生审查的工作质量。制订核发卫生许可证的标准,通过卫生审查,使执法相对人具备卫生法律法规要求的基础卫生设施、工作环境和卫生管理制度。突出抓好餐饮单位、学校食堂及有毒有害企业的卫生审查。把从业人员卫生法规知识的培训作为重点常规工作,将从业人员卫生法规知识培训合格证及健康合格证明列入卫生审查的重要内容、核发卫生许可证的前置条件。

(2)加强经常性卫生监管。将经常性卫生监管作为卫生监督工作的重点,要求所有现场科室的主要精力应当放在日常性卫生监管上。同时根据工作职责和管理对象的不同,明确各自科室的监管内容,将现场卫生监督的覆盖率、户次率质量作为业务工作和考核的主要指标。同时鼓励现场监督员重视运用新理论、新方法解决日常监督管理中的难点问题。

(3)重视卫生抽检和现场卫生检测。卫生抽检和现场卫生检测是卫生监督执法的重要依据、技术支撑和重要工作。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和实施本镇抽检计划,逐步开展各类现场卫生检测,提高现场卫生监督的技术含量。对婴幼儿食品、熟卤制品、冷饮等高危食品以及米、面、油等群众关心的食品实施重点抽检。(4)继续食品行业的量化分级管理。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在学校食堂、餐饮、超市、食品生产厂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全面推开,通过量化分级,有力促进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在食品卫生管理上的良性竞争,从其自身的角度促其不断改善食品卫生状况。

(5)继续开展打击非法行医工作。

竹根滩镇卫生组

二0一0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第三篇: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应急工作要

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应急工作要

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应急工作要

2016年,我市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应急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总书记系列讲话和省、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走在前列,共建**”发展目标,坚持规划引领、科学防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统筹推进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应急工作,全力做好G20国际峰会卫生保障,努力实现“十三五”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应急工作的良好开局。

一、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一)坚持规划引领,依法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一是编制“十三五”**市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慢性病防治、血吸虫病防治、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结核病防治等专项规划,制订**市癌症防治三年行动计划;开展2016年疾病预防控制重点课题调研。二是按照《2016年浙江省公共卫生任务书》要求,规范开展各项公共卫生工作。三是加强《传染病防治法》、《精神卫生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血吸虫病防治条例》和《浙江省艾滋病防治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二)创新工作机制,有效提升重点传染病防控能力。一是完善市、县两级公共卫生委员会议事协调工作机制,强化责任,联防联控,有效防范传染病输入,及时有效处置聚集性疫情,切实做好G20等重大国际峰会期间的传染病防控工作。二是按照《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版)》要求,进一步加强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管理和分析研判,落实重点传染病防控年部署、季调度、月评估制度,规范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重点场所聚集性疫情的处置。三是推进艾滋病综合防治,加大对高校学生、男男性接触者、性病门诊就诊者、低档暗娼等重点人群的宣传干预力度,提高艾滋病快速检测点的覆盖率和检测服务的可及性,扩大监测覆盖面;探索医防整合的“一站式”服务模式,根据国家调整后的标准,规范感染者随访管理,加强感染者和病人的抗病毒治疗;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健全城乡社区预防艾滋病和性病专职干预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四是推进结核病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完善疾控机构规划管理、医疗机构转诊、定点医院收治、基层卫生机构追踪管理的“医防合作、综合防治”服务体系;落实肺结核及耐多药肺结核病人定点规范诊疗;加强学校及流动人口的结核病防控;开展结核病防治督导,规范结核病社区健康管理工作。五是加强以霍乱为重点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以H7N9流感为主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布病为重点的人畜共患病和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加强牲畜交易、屠宰、饲养等重点人群布病监测;加强病媒生物综合监测和防制,避免因防控不力导致寨卡病毒病、登革热等新发和输入性传染病暴发、流行和蔓延。六是做好麻风病可疑症状监测和治疗工作,严格贯彻实施浙江省预防与控制梅毒和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加强性病报告和治疗管理。七是加强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对传染病的发现和报告能力,规范肠道门诊、发热门诊工作。八是结合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大力推进公共卫生信息化应用平台建设和大数据的分析利用。

(三)夯实免疫屏障,持续做好国家免疫规划工作。一是规范预防接种管理,认真落实常规免疫、日常和集中式查漏补种和应急接种各项措施,按照国家和省统一部署,认真推进国家免疫规划和二类疫苗接种工作, 调整脊灰疫苗免疫策略,做好消除麻疹和维持无脊灰状态工作。二是继续做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急性迟缓型病例(AFP)、麻疹和乙肝等病例监测工作,规范做好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处置和补偿工作。三是积极开展国家预防接种规范管理专项活动,加强督查,规范疫苗采购、运输、储存、供应管理,提高安全接种意识,避免发生接种差错事故。

(四)推进综合防控,不断提升慢性病防治工作质量。一是加强国家级、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创建和管理工作,进一步扩大创建覆盖面,完善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机制。深入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和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二是加强慢性病监测和网络直报,结合分级诊疗和社区签约服务,完善“医防结合”的慢性病防控和管理模式,推进实施国家和省癌症防治三年行动计划,抓好死因监测、慢性病及营养监测、癌症早诊早治和心脑血管病高危人群筛查干预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三是开展慢性病防控相关“宣传日”活动,开展健康生活方式核心信息宣教、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适宜技术和工具研制推广、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培养等。四是对符合适应症的学生实施免费窝沟封闭,提高服务质量。

(五)巩固消除成果,继续抓好重点地方病和寄生虫病防治。一是继续保持消除碘缺乏病目标的成果,做好碘盐和碘缺乏病监测工作,以县为单位实施重点人群碘营养状况监测评估。对尚存的地氟病村,要结合“五水共治”,配合水利部门做好改水项目。二是继续实行“春秋两季”查灭螺工作,加强螺情监测和联防联控,加快实施有螺环境改造项目,有效压缩钉螺面积,开展以流动人口为重点的查治病和晚血病人救治工作。加强督导检查,确保不发生本地感染的急性血吸虫病病例。三是推进消除疟疾工作,及时发现处置输入病例,顺利通过省卫计委对我市的消除疟疾考核。

(六)加强健康监测,切实做好五大卫生工作。一是继续推进环境、职业、放射、营养和学校卫生管理职能转变,理顺工作机制,加强能力建设,继续开展雾霾对人群健康影响等热点问题的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工作。二是做好环境污染物监测与风险评估、重点职业病及其危害因素的监测与风险评估、医用辐射防护监测项目;开展学生营养状况监测与干预,会同教育部门做好学生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和学生常见病防控工作。

(七)加强风险评估,确保完成食品安全工作任务。一是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建设,市疾控中心风险监测能力(设备配置)达到国家参考品目的85%以上,并逐步建立覆盖市、县两级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二是认真开展风险监测,确保卫生计生系统风险监测样品数达到辖区每千人口1件以上。加大对高风险隐患食品和重点区域食品的风险监测,确保G20峰会期间食品安全工作的万无一失。三是加强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全市所有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加强特定病原体食源性疾病、食源性中毒性病例以及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监测,加强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报告,全面推动特定病原体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信息系统(HIS)与浙江省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的对接。四是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调,定期会商、通报风险监测结果,及时向同级政府和有关监管部门通报食源性疾病报告和流行情况。

(八)加大排查力度,预防和减少精神病人肇事肇祸事件发生。一是加大疑似精神障碍患者排查力度,提高检出率,指导社区做好患者发现、诊断、评估、登记、治疗、随访和双向转诊等工作,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工作,预防和减少肇事肇祸事件。二是推动综合性医院精神(心理)科建设,继续做好686项目,做好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培训和基层医师加注精神卫生执业范围等培训工作。三是配合省卫计委做好“12320”心理援助热线的建立,提高心理健康服务水平。四是完善《浙江省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管理系统》,做好出院患者信息归属分类报送、转送工作,做好G20峰会期间精神卫生安全保障工作。配合综治部门,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以奖代补工作。

(九)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持续强化行风建设和宣传教育。强化全局意识,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主体责任,强化“一岗双责”。加强各类项目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凝聚力和执行力,树立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围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重点,以各类卫生宣传日为契机,创新疾病防治政策、知识和工作成效的宣传方式,融合推进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不断提升大众健康素养水平。

二、卫生应急工作

(一)加强部门协作,做好急性传染病防控工作。各地各单位要进一步健全和规范联防联控运作机制,加强部门间、军地间和地区间协作,充分发挥好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作用,做好自然灾害、事故灾害、社会安全事件以及其他突发事件的卫生应急处置和紧急医学救援工作。一是强化H7N9疫情防控。进一步做好宣传教育、疫情和外环境监测、早诊早治、溯源调查和督导检查工作,协助有关部门落实活禽交易市场管理和“清洁消毒休市”等各项防控措施,做到联防联控综合防治。二是严防中东呼吸综合症、登革热、寨卡病毒病、脊灰野病毒等输入性传染病输入。加强疫情形势研判,加大病媒生物监测力度,认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完善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应急预案,提早部署,防患于未然。三是加强学校传染病疫情监测和应对工作。各县(市、区)卫计局要加强与教育部门的沟通联系,提高学生相关疫苗接种率,加强饮用水和食品卫生管理,有效防控各类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发生。

(二)加强疫情监测,做好重大活动应急保障工作。一是做好G20杭州峰会卫生保障工作,在6月底之前,组织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综合监测、信息报告、风险评估和预警响应等工作的自查自纠和督导检查工作;强化各项保障措施,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确保各项重大活动顺利进行,切实避免因疫情、安全事件给活动举行带来负面影响。二是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会商制度。按规定完成区域内疫情风险评估报告,确保对每一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都开展专题风险评估;推进卫生应急预案规范化管理,强化信息及时报告和快速反应,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引导公众科学理性看待和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

(三)提升工作能力,完善卫生应急综合能力建设。一是不断健全卫生应急组织管理体系。建立健全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应急工作组织机构,推进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卫生应急工作规范化管理。二是有序开展卫生应急演练与培训工作。围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安全事件、自然灾害等,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卫生应急培训,开展1-2次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应急演(拉)练,不断提升卫生应急能力水平。鼓励开展卫生应急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家庭的“五进”活动,倡导社会公益救援志愿者队伍参与卫生应急工作。三是促进卫生应急文化建设。充分利用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时机与成效,加强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采取多种方式加大系统内先进事迹、先进人物的宣传报道,营造良好的卫生应急工作氛围和社会舆论环境。四是大力推进“卫生应急工作示范县”创建。在全市已有义乌市、永康市和东阳市3家省级卫生应急示范县和金东区、兰溪市、浦江县3家省级卫生应急示范县建设试点的基础上,继续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卫生应急工作示范县创建活动。

(四)统筹区域资源,编制实施“十三五”卫生应急规划。确定“十三五”期间主要建设目标和任务,编制《**市区域卫生应急体系发展十三五规划》,积极开展省综合卫生应急基地建设工作,推进紧急医学救援和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快速反应队伍建设。

第四篇:竹根滩镇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工作实施方案

潜江市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

实 施 方 案

为贯彻落实《湖北省艾滋病防治办法》,实现《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11-2015)》、《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 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目标,根据《湖北省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为有效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实施范围

全镇33个村。

二、工作策略

(一)加强政府领导,落实部门责任。

镇村两级政府及医疗卫生单位应充分认识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将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进行科学规划,实行目标管理,加强监督考核,形成政府领导和部门协作的长效工作机制,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和专家技术组。同时加大财政经费支持力度,有效整合资源,合理安排资金,落实各项措施。各地应建立以卫生部门为主体、各相关部门参与的协作机制,充分发挥各部门优势,各司其职,全面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

(二)开展社会动员,促进广泛参与。积极协调利用媒体宣传、学校教育、社区宣教、家庭参与等多种形式,开展群众性艾滋病、梅毒和乙肝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特别要关注疫情相对严重地区人群、流动人口及青少年。为感染者及其家庭提供关怀和支持,减少歧视,营造良好的综合防治氛围。

(三)整合服务资源,提高干预效果。

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应科学整合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资源,为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孕产妇提供全面、系统的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综合干预服务。严格执行技术服务标准,建立适宜的检测、咨询、干预、随访等服务流程,健全防治物品、药品及时供应和合理应用制度,提高干预效果。

(四)扩大覆盖范围,促进常规开展。

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应不断扩大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覆盖面,在婚前保健、孕前保健、孕产期保健、儿童保健、性病防治、计划生育等服务领域,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服务,使更多育龄妇女、孕产妇及其家庭受益。卫生院应建立与常规妇幼保健工作相结合的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服务模式,充分发挥镇村二级妇幼保健网络的作用,促进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常规化和持续性开展。

三、工作措施 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在开展常规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同时,应为孕产妇提供全面、综合、系统的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干预服务。

(一)广泛开展健康教育,预防育龄妇女感染。

1、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要与各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发挥部门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制作宣传栏、张贴宣传画,举办有针对性的健康知识讲座以及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利用广播、电视/专栏、报刊/学校课程、节假日专题宣传、咨询等活动,为育龄妇女、农民工、青少年及其家庭发放宣传册、小折页等宣传材料,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知识的宣传,提高目标人群的知晓率和相关知识水平。

2、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在妇产科、婚前保健门诊、村卫生室等多种服务场所开展健康教育,结合常规的医疗保健服务,发放相关健康教育材料,为有需求的服务对象提供咨询和指导,提高服务对象对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及母婴传播服务工作的认识。为感染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育龄妇女及其家人提供预防母婴传播的信息、医疗保健及转介服务;帮助其制定适宜的家庭生育计划,指导其正确避孕、选择安全的性行为方式和使用安全套,减少非意愿妊娠和疾病传播。建议梅毒感染妇女在梅毒治愈后计划怀孕。

(二)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检测与咨询服务。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孕产期保健和助产服务,主动为所有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检测与咨询服务。在孕产妇初次接受孕产期保健时,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相关检测,尽早明确感染状况,尽早为感染孕产妇提供干预措施;要确保临产时才寻求助产服务的孕产妇及时获得相关检测与咨询,并可获得干预服务。

1、检测前信息提供。

结合孕产期保健服务,为所有孕产妇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检测前咨询,告知母婴传播的危害及接受相关检测的必要性等核心信息。

2、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

为孕产妇提供规范的艾滋病抗体筛查,及时对艾滋病筛查结果阳性者进行艾滋病确认试验,尤其要确保临产孕产妇尽早获得艾滋病抗体筛查,以及时为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干预措施。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有非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和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两类。采用其中一类试验对首次就诊的孕产妇进行梅毒筛查,对筛查结果阳性者,需用另一类试验进行复检,确定其是否为梅毒感染为孕产妇进行乙肝表面抗原检测,有条件的机构要为检测结果阳性者提供乙肝病毒病原体血清学(乙肝两对半)检测。

(三)加强感染的孕产妇及所生儿童孕产期保健和儿童保健服务。

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应加强对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孕产妇的孕产期保健和随访服务,包括采取安全性行为指导、营养指导、相关感染症状和体征的监测、安全助产等服务。

为感染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亲所生新生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提供婴儿喂养指导,开展常规儿童保健,加强生长发育监测,预防营养不良。

(四)为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干预措施。

1、应用抗艾滋病病毒药物。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应用方案可分为预防性抗病毒用药方案和治疗性抗病毒用药方案。对于处于艾滋病临床I期或II 期,免疫功能相对较好,CD4+T 淋巴细胞计数>350/mm3 的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建议采用预防性抗病毒用药方案;对于处于艾滋病临床Ⅲ期或Ⅳ期,CD4+T 淋巴细胞计数≤350/mm3 的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建议采用治疗性抗病毒用药方案。在应用抗病毒药物前和用药过程中,应为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持续的咨询指导及相关监测,提高用药依从性;定期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检测,密切关注可能出现的药物副作用;在发现孕产妇感染艾滋病时,孕期每三个月和产后4-6 周对孕产妇各进行一次CD4+T 淋巴细胞计数的检测,同时在发现孕产妇感染艾滋病时和孕晚期各进行一次病毒载量的检测,观察并评价孕产妇的病情,提供必要的处理或转介服务。

2、提供科学的婴儿喂养咨询、指导。

应告知艾滋病感染母亲,其所生儿童提倡人工喂养,避免母乳喂养,杜绝混合喂养。医务人员应与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其家人就人工喂养的接受性、知识和技能、负担的费用、是否能持续获得足量营养和安全的代乳品、及时获得医务人员综合指导和支持等条件进行评估。对于具备人工喂养条件者尽量提供人工喂养,并给予指导和支持;对于因不具备人工喂养条件而选择母乳喂养的感染产妇及其家人,要做好充分的咨询与指导,告知其坚持纯母乳喂养,喂养时间最好不超过6 个月,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尽早改为人工喂养。

3、为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提供随访与艾滋病检测。应在艾滋病感染母亲所生儿童满1、3、6、9、12和18 月龄时分别对其进行随访,提供常规保健、生长发育监测、感染状况监测、预防营养不良的指导、免疫接种等服务,并详细记录儿童随访的相关信息。

4、预防性应用复方新诺明。

对CD4+T 淋巴细胞计数≤350 个细胞/mm3 的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建议应用复方新诺明,以预防机会性感染;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的儿童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也应预防性应用复方新诺明:(1)艾滋病感染早期诊断检测结果为阳性;(2)CD4+T 淋巴细胞百分比<25%;(3)反复出现艾滋病机会性感染临床症状;(4)母亲应用抗艾滋病病毒药物时间不足4 周。复方新诺明用药方法、停药指征及注意事项等详见《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技术指导手册》。(五)为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干预措施。

1、为梅毒感染孕妇提供规范治疗。

根据孕妇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对 孕妇是否感染梅毒进行诊断,并对感染孕妇给予相应的规范治疗。对于孕早期发现的梅毒感染孕妇,应在孕早期与孕晚期各提供1 个疗程的抗梅毒治疗;对于孕中、晚期发现的感染孕妇,应立刻给予2 个疗程的抗梅毒治疗,2 个治疗疗程之间需间隔 4 周以上(最少间隔2 周),第2 个疗程应在孕晚期进行。对临产时发现的梅毒感染产妇也应立即给予治疗。在孕妇治疗梅毒期间应进行随访,若发现其再次感染或复发,应立即再开始一个疗程的梅毒治疗。所有梅毒感染孕妇的性伴侣应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及梅毒治疗。

2、为梅毒感染母亲所生儿童提供随访和先天梅毒的诊断与治疗。

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应对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进行定期随访,提供梅毒相关检测直至明确其梅毒感染状态,记录相关 信息。对出生时非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阳性且滴度高于母亲分娩前滴度的4 倍或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到梅毒螺旋体或梅毒螺旋体IgM 抗体检测阳性的儿童诊断为先天梅毒;对出生时非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阴性或出生时非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阳性、滴度低于母亲分娩前滴度的4 倍的儿童进行随访,对随访过程中非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由阴转阳或滴度上升且有临床症状的儿童,或者随访至18 个月时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仍持续阳性的儿童亦诊断为先天梅毒。对诊断先天梅毒的儿童给予规范的治疗,并上报先天梅毒感染的信息。对出生时非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阳性、滴度低于母亲分娩前滴度的4 倍但有先天梅毒临床症状的儿童,应先给予规范的治疗并随访,18 个月时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阳性者诊断为先天梅毒,上报先天梅毒感染的信息。

(六)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干预措施。对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医务人员应详细了解其肝炎病 史及治疗情况,密切监测肝脏功能,给予科学的营养支持和指导。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在出生后24 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00 国际单位)。按照国家免疫规划要求,完成24 小时内及1 月龄和6 月龄儿童的三次乙肝疫苗接种。

(七)为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孕产妇提供关怀和支持。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应根据本机构服务的特点和能力,通过多种形式或渠道为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孕产妇及其家庭提供预防母婴传播的相关咨询、避孕咨询指导、心理支持、综合关怀及转介服务等医疗保健综合服务,营造减少歧视的社会氛围,降低艾滋病、梅毒和乙肝对妇女、儿童及家庭的影响。

四、信息管理

建立健全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完善信息资料收集、管理及逐级上报制度。指定保密意识及责任心强的专职人员负责信息管理工作。加强信息的收集、报告、审核、管理及质量控制,确保信息数据上报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提高对信息数据的分析、利用及管理能力。

对所发现的孕产妇及婚检妇女中艾滋病、梅毒感染者和乙肝患者,还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艾滋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等相关要求进行传染病疫情报告。

五、质量控制

在数据信息收集过程中,应认真核对各类原始登记与记录,确保相关报表信息符合逻辑、完整、准确;及时对报告的数据信息进行逐级审核与汇总,确保数据信息管理、利用与分析的及时性与有效性。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应对本地区数据信息的及时性、完整性与准确性进行核查,定期组织开展信息漏报、重报等情况的专题调查,对相关报表中的错误信息进行修订,减少错报、重报及漏报,提高数据信息质量。

二0一一年六月八日

第五篇:2012年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监督工作计划

2012年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监督工作

2011年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监督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工作方针,创造条件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为高新区建设和发展服务、为辖区群众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服务。

一、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树立高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监督工作者新形象

以建立和完善高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监督机构体制为契机,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将完成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1年重点工作贯穿于“创先争优”活动全过程,继续开展用卫生系统涌现出的鲁有强、刘易、朱翠芳、张学文等先进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对全体干部职工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医护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树立高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监督工作者新形象。

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行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适应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改革的需要

在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监督中心成立之初就要将党风廉政建设、行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为建立一支高效、廉洁、务实、专业的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监督工作队伍的一个主要措施。按照打造“实力高新、魅力高新、活力高新”的要求,实行政务公开,公开机构职责、卫生行政许可事项与标准、服务内容与标准、办事程序、国家卫生惠民政策、收费标准、办理时限等,同时设立举报箱,公布投诉举报电话,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以民生为根本,以创建“和谐卫生”为宗旨,以规范监督执法行为、倡导诚信服务、提高保障能力为重点,实现行为规范化、服务亲情化、工作便民化、环境温馨化为目标的工作思路,发挥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监督工作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以“创佳评差”活动为抓手,很抓职工教育,内练素质,外塑形象。将解放思想、科学发展、医德医风、优质文明服务、“率先发展、争创一流”主题实践活动、卫生法规、规范操作等学习教育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坚持一周一会,一月一个主题活动,深入系统地对职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倡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义利观,以卫生系统涌现出的先进模范人物为榜样,校正自己的人生坐标,使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以服务为遵旨”的服务理念入脑入心,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规范书写卫生监督文书,严格执行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程序,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纠、执法必严、文明执法和文明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三、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监督工作人员的法律法规与业务培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根据高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监督中心新组建和工作人员相应的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监督工作相关专业知识、卫生监督执法法律储备不足的特点,今年要集中时间与精力对工作人员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护士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结核病防治条例》、《艾滋病防治条例》、《射线防护及射线装置防护条例》等138部条例及890个卫生标准的教育培训,使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监督人员基本掌握相关卫生防病与卫生监督法律法规和卫生标准,有针对性的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执法工作。

加强对工作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监督工作基本操作技能的培训,特别是卫生监督执法文书的规范化书写及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程序、规范的锻炼与提高,力争在年内达到基本能开展一般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能开展简易程序的卫生监督执法工作。

四、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一)建立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机制,力争年内工作机构、工作程序到位,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渭滨、陈仓两区的协助下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二)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管理,进一步提高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直报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信息报告质量,做好信息系统升级改造的准备工作。组织开展疫情报告管理的督导检查。

(三)切实落实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进一步加强结核病医防合作,以结核病防治项目带动全区结核病防治工作,全面加强病人发现、治疗和系统管理。在两区协助下不断提高报告率、转诊率、追踪率、追踪到位率和病人家属筛查率,特别是转诊率、追踪率、追踪到位率分别达到95%、85%、85%以上,结核病防治机构追踪到位率及病人家属筛查率达85%以上。

(四)学习贯彻《艾滋病防治条例》全面推进自愿咨询检测、高危人群行为干预、宣传教育等重点工作,宣传贯彻落实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

(五)免疫规划与预防接种 1.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条例》,按照《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的要求,组织实施我区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

2.组织开展1—14岁儿童麻疹强化免疫活动,加强麻疹监测工作。在两区协助下,七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

3.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建设,全面促进预防接种规范化门诊建设工作。

4.完成省市安排的出血热等相应传染病对应疫苗的应急接种工作和其他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响应工作。

(六)地方病防治

1.按照卫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工业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县级考核评估方案〉的通知》,继续开展碘盐监测和在校学生甲状腺肿筛查,普及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

2.配合市疾控中心切实加强大骨节病、麻风病防治工作,大力开展防治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提高居民自我防护的意识和能力。

(七)慢病防治

1.积极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围绕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等重点疾病,探索疾病控制工作与社区慢病综合防治工作的有效结合,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尽快建立健全有效预防和控制综合机制。

2.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学习贯彻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纲要》,实行目标管理。结合重要卫生日,组织开展大型宣传活动,普及群众防病知识。加强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确保全区中小学校健康教育开课率50%以上。深入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示范医院创建工作,促进卫生行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上新水平。

五、卫生监督工作

围绕社会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深入开展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医疗卫生、传染病防治、职业卫生、学校卫生等卫生监管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公共卫生安全,为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

(一)、加快卫生监督体系建设,规范工作运行机制。探索建立设置合理、运作规范、监管到位的机构体系,健全专职卫生监督协管队伍建设,加强对协管人员和社区责任医生的业务培训,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和考核机制,充分发挥协管员队伍作用。打造以卫生监督队伍为主,协管员队伍和责任医师队伍为辅,真正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区、突出农村,能够为老百姓提供全方位监管保障的卫生监督执法网络。

在两区监督部门的配合下从业从员健康合格证持证率98%以上,卫生许可证持证率不低于95%,“五病”调离率100%。

(二)加强对卫生监督员队伍的培训管理

全年对卫生监督人员业务培训不少于12期,其中法律法规培训不少于6期,对卫生行政许可、卫生行政处罚等稽查每月不少于1次,全年不少于12次,卫生监督员风纪、风貌经常性稽查全年不少于10次。

(三)以“五小”卫生整治为主线,切实加强卫生监管工作。

加强对创卫工作“五小”管理长效机制的贯彻落实工作,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对“五小”单位实行量化分级管理。

(四)、打击非法行医,净化医疗市场。与工商、公安、执法部门联合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推行非法行医取缔告知制度,遏制非法行医势头。完善医疗机构量化分级监管,将民营医疗机构、门诊部、个体诊所、口腔诊所、部分社区卫生服务站列入重点监管。着力探索和建立医疗机构长效监管机制,加强对医疗机构负责人法律法规培训,强化依法执业意识和自身管理水平。开展对医疗机构履行公共卫生职能的监督检查。建立辖区内医疗机构基础档案和日常监督档案,医疗机构监督覆盖率达100%。

(五)、全面开展小美容美发足浴行业整规工作。按照省、市对“五小”整治工作的部署,开展小美容、美发、足浴行业整规行动,推动美容美发、足浴行业规范经营。加强物品消毒管理,健全公用物品消毒管理制度,规范卫生与服务标准。引导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增强经营户法制观念,自觉抵制美容美发、足浴所涉及的假冒伪劣产品,做到服务流程清晰、价格公开、环境卫生合格,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六)、积极开展职业卫生监管,维护广大劳动者健康权益。

开展以钛制品、电镀和含三苯职业危害行业为重点的职业病防治的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按照《陕西省职业病危害监控处置工作规范》,积极开展职业病危害信息的有效监控与处置工作。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开展“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职业病防治万家企业行”专项执法行动,加大对重点职业病危害企业的监管力度,全面落实职业健康体检和疑似职业病诊治,维护广大劳动者健康权益。开展建设项目预评价,推行职业卫生管理台账。做好放射诊疗单位的放射诊疗许可工作和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监护管理。

(七)、以艾滋病防治监管为重点,加大传染病防治监督力度。

加强以艾滋病、麻疹、手足口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治监督力度,以农村、外来人口聚居地、学校为重点区域,根据不同季节、不同疾病的流行特点,做好传染病管理的专项检查。以医疗废物处置、内窥镜、口腔器械消毒和生物安全等为重点环节,加大医疗卫生机构消毒、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接种疫苗、发热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和肠道门诊的监管力度。

(八)、完成其他卫生监管任务,做好重大活动保障工作。

开展对保健食品、涉水产品、化妆品、消毒产品等涉及民生的健康相关产品和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管。加强卫生监督应急能力建设,开展食物中毒、职业中毒、传染病疫情等各类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的演练。全力做好高新区重大经济、社会活动、中高考等重大活动的卫生监督保障工作。力争不发生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下载竹根滩镇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应急重点工作整改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竹根滩镇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应急重点工作整改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