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2 17:01: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第一篇: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 进一步推进全市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满足农村群众不同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我们通过召开座谈会、现场调查等方式,对全市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截止目前,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54家,其中:综合医院6家、中医院3家、疾控中心2家、卫生监督所2家、妇幼站2家、中心血站1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6家、乡镇卫生院12家、村卫生所(室)173家、个体诊所313家、厂矿卫生室(所)14家。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实际开放病床1813张,每千人拥有床位3.81张。全市共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160人,其中:乡村医生和卫生员220人,每千人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64人;执业(助理)医师1480人,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3.11人;注册护士1200人,每千人拥有执业护士2.52人。

(二)全市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卫生事业发展作为执政为民、密切党群关系、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事来抓,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坚持以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为突破口,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紧紧围绕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努力提高城乡居民医疗服务水平,着力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完善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推动城乡互补互动、统筹发展,缩小城乡卫生服务差距,形成了城乡卫生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让群众充分享受到了卫生事业发展成果。一是加快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村卫生服务条件。近年来,通过多渠道争取资金,新建了永昌县医院门(急)诊楼、住院医技楼,所由乡镇卫生院全部完成了改造,70%的村卫生室完成了标准化建设,为乡镇卫生院全部配备了急救车辆及车载设备,村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部建立了残疾人康复室。二是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卫生服务技术结构。采取送出去和请进来、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下乡支农和进城进修等多种措施,切实加强农村卫生机构队伍建设。全市所有承担公共卫生职能的乡村医生全部接受了全科医师培训;45岁以下乡村医师中有83.9%具备了中专以上学历,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占31%;农村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普及率达到100%。为乡镇卫生院录用了245名医学类专业毕业的大学生,解决了基层卫生人才匮乏的问题。三是加强农村卫生机构、从业人员、卫生技术应用等准入管理,理顺了农村卫生管理体制,全面推行乡村卫生组织管理一体化。四是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修订完善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健全应急机制,应急能力进一步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率达到100%,继续实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平均达到了97.77%;8月龄至4岁儿童麻疹强化免疫接种率98.54%,全市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覆盖率达到100%。农村妇女儿童健康状况持续改善,孕产妇死亡率和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连续4年为零报告,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了100%,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9.81‰和10.35‰。五是强化公共卫生服务职能,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我市市、县、区公共卫生配套经费全部落实。在省上确定的9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基础上,市政府单独设立专项基金,增加了地方病防治、职业病防治、公共卫生监督管理、农村卫生急救体系建设和婚前医学检查等5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从2010年开始,我市将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纳入常规化管理,符合手术标准的可以随时到定点医院免费接受手术治疗。按照国家确定的服务内容,主动为城乡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实施国家免疫规划,加强各类传染病防治,广泛开展儿童、孕产妇和65岁以上老年人卫生保健,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逐步规范。全市共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456789份,建档率94%。

二、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优质资源短缺,服务能力较低,服务质量不高,不能满足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

(二)农村卫生基础设施薄弱,医疗服务能力不足问题比较突出。农村卫生基础薄弱的问题还没有完全得到解决。目前,全市还有30%的村卫生室未完成标准化建设。

(三)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卫生队伍结构不尽合理,现有技术人员水平较低,医疗设备利用率不高,特别是人才资源短缺问题尤为突出,普遍存在医疗骨干人才短缺或断档、重医轻护现象,既缺少高学历、高职称、专业技术过硬的学科带头人,又缺少业务骨干,部分村卫生所乡村医生年龄偏大,知识老化,缺乏农民企盼看得了病、看得好病的好医生;面对目前优质卫生资源特别是人才资源集中在城市,农村卫生人才向城市流动趋势加剧,农村基层卫生机构留不住人才,技术服务能力严重不足的现实,农民就近享受优质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难以满足。

(四)农村传染病、重大疾病的防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等形势仍然严峻。

三、促进农村卫生事业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增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强县、乡、村三级农村卫生网络建设,按照“小病不出村、一般常见病多发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疑难危重病不出市”的思路,在卫生资源配置上真正向农村倾斜,切实把医疗卫

生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坚持发展抓项目,加大县级医院及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建设力度,增强县级医院的综合医疗服务能力,减轻农民的医疗负担。加强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增强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基本医疗和农民健康管理服务工作的能力。加大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推进力度,推进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提高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能力。

(二)加快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村卫生服务条件。按照中央、省、市的有关政策规定,逐年加大对卫生事业的经费投入,要把卫生事业投入的重点从城区转向农村,大幅度提高对农村卫生院(所)的投入比例,逐步缩小城乡投入差距。以争取项目为重点,依据国家和省上颁布的相关标准,落实好项目建设条件,利用好已有的项目,实施好在建项目,争取好投资项目,规划好未来项目,着力改善医疗卫生服务条件。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合理规划,统筹安排,主要依靠中央、省项目资金,多渠道筹措资金,重点加快村卫生室建设步伐。

(三)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卫生服务技术结构。制定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充分发挥现有人才作用的政策措施。加大农村卫生人员的学历教育和在职培训力度,鼓励城市卫生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持续开展对口帮扶和支援农村卫生活动,帮助提高农村卫生技术人员业务素质。通过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等项目,优化农村卫

生技术人员学历和技术结构,提高现有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

(四)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提高重大疾病防治能力。着力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加强重点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继续实施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完善免疫服务形式,规范预防接种行为,提高免疫接种率和服务质量,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切实加强传染病疫情预警监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制定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队伍演练,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五)强化公共卫生服务职能,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结合全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进程,切实抓好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强化绩效考核,加快资金支付进度,努力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下大力气提高城乡卫生管理和发展水平,逐步缩小不同人群享有卫生服务和健康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提高群众的健康水平,增强卫生事业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逐步实现卫生事业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第二篇:卫生局关于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

这是一篇关于调研报告的范文,可以提供大家借鉴!

一、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情况

目前,全县有各类医疗机构103个,其中县属医疗机构2个(县医院和中医院),卫生机构5个(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妇保所、爱卫办、农卫办),民营专科医院1家,乡镇中心卫生院3所,乡级卫生院和分院15所,个体医疗机构22家,厂矿学校医务室4个,村卫生室51个。在职卫生技术从业人员513人其中:执业医师184人,执业助理医师95人,注册护士163人,检验、药剂55人。公共卫生信息报告点176个(每个行政村、社区各设一个点),共配备了14名乡镇公共卫生管理员和176名村级卫生信息联络员。

二、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县卫生工作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就发展方面来看仍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有:

一是卫生发展资金不足。2008年末全县医疗卫生单位固定资产5125万元,其中县城占92.64%,农村只占7.36%。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短缺,大部分卫生院都还停留在五六十年代的“老三件”水平,医疗用房破旧,医疗卫生服务功能不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开展不平衡,难以有效正常开展农民健康体检工作和满足农村人群的一般医疗需求。

二是乡镇卫生院技术力量薄弱。随着新农合工作的实施,乡镇卫生院业务量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呈现出医疗技术力量明显不足。据统计,乡(镇)卫生院,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不到30%,70%以上无专业学历。没有一所乡(镇)卫生院能开展阑尾炎手术,有的甚至不能开展最简单的清创缝合手术。中高级卫生技术人员缺乏,高层次、高素质人员明显不足,医疗质量难以保证,很难吸引更多的病人就诊,因而绝大部分卫生院存在以药养医问题。自乡镇卫生院体制改革后,老专业技术人员提前离开岗位,如今临床医生严重缺乏,再加上由于资金短缺,卫生院无力安排医务人员参加进修或接受再教育,使医务人员失去知识更新的机会,造成知识老化问题十分突出。

三是缺乏特色专科,竞争能力不足。由于卫生院设备陈旧,技术力量业务水平一般化,缺乏特色专科,为群众提供服务的项目手段不能明显优于乡村医生和个体开业医生,且乡村医生凭借其身居村民之中的“地利”条件和灵活、方便、人员少、消耗低、积极性高等特点,使卫生院竞争能力不足,形成“小病找村医,大病送医院”的格局。

四是卫生院存在管理水平不高问题。据调查,全县大部分卫生院院长都是从临床医务人员中选拔出来的,未接受管理知识培训,不熟悉管理工作,经营理念和办法缺乏,难以调动职工积极性。管理机制滞后,很难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医疗服务运行过程中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五是“重医轻防”问题。长期以来,乡镇卫生院的“重医轻防”现象非常严重。目前乡镇卫生院防保人员不仅数量过少,而且质量低下,使得乡镇卫生院防保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提供公共卫生服务本应是乡镇卫生院工作的重心,但是由于现行体制的原因,使得原本在功能上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的县、乡、村三级卫生机构逐渐转为全面竞争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公共卫生服务无法带来明显收益,故被逐渐弱化,导致乡镇卫生“重医轻防”现象愈演愈烈。

作为“夹心层”的乡镇卫生院,在医疗领域,其便利性和服务价格不及村卫生室(所),在服务质量上又难以与城区医院匹敌,在竞争中逐渐落入下风。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农村卫生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一些惠及乡镇卫生院的政策相继出台,改善了乡镇卫生院的硬件设施,“新农合”在报销方面向乡镇卫生院倾斜,另外,“十二项公共卫生工作”的开展也为其带来了发展的契机。然而,这些政策仅仅只是“救活”乡镇卫生院,使他们能维持正常运转,没有在乡镇卫生院回归其本来定位上做出实质性贡献,大多数乡镇卫生院仍然行进在“重医轻防”的老路上。

三、医疗卫生事业今后发展的思路

如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和新体制变化,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和村级医疗机构管理,我们的建议和设想是:

一是充分认识发展壮大卫生院力量的意义和作用,明确功能定位。建立和完善县、乡、村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是政府的重要责任。在这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中,乡镇卫生院是“枢纽”。它以公共卫生为主,综合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并承担辖区内公共卫生管理职能。多年以来,由于人们对乡镇卫生院功能定位认识偏差,甚至把它当作生产性企业来运营,以致造成对卫生院投入少、工作条件差、卫技人员流失多的难以生存的局面。我们认为,要加快乡镇卫生院建设,改变目前的状况,首先要进一步明确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定位,转变观念,加大投入,切实把乡镇卫生院工作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充分发挥其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中的枢纽作用,实现“常见病不出乡镇”的目标。

二是制定相应倾斜政策,支持卫生院发展。(1)政府和财政部门要在财力上增加对农村卫生事业的投入,应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妥善安排用于卫生院建设的资金用于设备购置、人才进修和基础设施的完善等。如今年加快人民医院和石塘卫生院的迁建,积极实施崇头、大湾、沙铺、云坛卫生院扩建,改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2)针对乡镇卫生院留不住人的问题,应由政府每年拨一定的专项经费,解决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的保险、工资待遇等基本问题,解除其后顾之忧,使其能安心全力投入工作,稳定卫生队伍,使其留得住、干得好。(3)针对卫生院人才短缺现象,政府部门应制定并出台相应倾斜政策,吸引更多的优秀卫生人才,充实基层卫生院人员队伍,提高其整体素质水平。(4)加强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充分发挥县级医院的龙头作用,实行对口支援,定向培训等方式,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切实提高农村卫技人员业务水平,提高乡镇卫生院的服务力上新水平。

三是改革管理体制,完善经营方式。(1)进一步深化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积极探索和完善现行体制下符合各乡镇实际的卫生院运行模式,加大行政协调力度,充分运用现行政策,以当前十二项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开展为契机,积极争取县政府增加投入,真正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的卫生管理体制。(2)认真做好乡镇卫生院长的选聘工作。实行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把那些懂管理、素质高、有事业心的优秀人才选拔到卫生院院长的岗位上。开展对乡镇卫生院院长的管理培训不断提高乡镇卫生院院长的管理水平。同时进一步加强乡镇卫生院院长的管理和民主监督,实行院长目标责任制,对不称职的乡镇卫生院院长及时予以解聘。(3)深化人事与分配制度改革,引进竞争制度,建立新的用人制度。对专业技术职称进行评、聘分开,竞争上岗,实施全员聘用制,鼓励人员合理流动。在分配制度上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向一线、专业技术、高风险岗位倾斜,真正做到调动全院的积极性。(4)大力推行农村社区服务和新农合医疗制度。随着社会经济不断进步,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基本改善,卫生院要加快发展就必须改变原有的经营机制和服务模式,应当改变原来的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大力推进集医疗、预防、康复、健康教育等于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并将其作为深化农村卫生改革、激发医院活力,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作为促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一剂良方。

第三篇:卫生事业调研报告

安宁区卫生事业采访报告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的关键时期。当前我区正处在城市转型时期,区委九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区上下要按照省市区域发展战略和总体思路,紧紧围绕“全域统筹,率先发展,打造兰州现代都市核心区、新兴产业聚集区和生态人文宜居区”的总体奋斗目标,以“做好一篇文章、打好三大战役,强化一个保障、落实四个到位”为重点,推动全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这对于推行我区区域卫生规划,实行卫生工作的全行业管理,将产生重大的影响。我区医疗卫生事业面对新的形势勇于探索,开拓创新,坚持全区“35313”战略思想,努力使卫生工作成为产业强区的保障,生态宜区的基础,民生安区的主力, 高位建区的助推,为安宁区社会经济发展、全区居民的健康发挥服务保障作用。现将安宁区卫生事业现状及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176家,其中三级医院1家,二级医院 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家,社区卫生服务站25家,卫生所8家,个体医疗诊所118家,其它医疗机构13家;每千人口拥有医院床位2张;卫生技术人员1179人,其中执

业医师607人、注册护士572人;我局主要承担全区医疗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执法、新农合等工作。

二、卫生事业发展状况

(一)中央及当地政府实施医疗费用的政策落实

1、严格执行药品零差。根据省市精神,我区从去年6月起已经在政府举办的医疗机构全面实施了药品零差率。2011年,仅村卫生所和社区服务中心执行零差率就节约看病费用5.84万元,在区级成立会计核算中心和药品配送中心。会计核算中心全部实行“四统一、四不变”的管理模式。即:统一开设账户、统一会计核算、统一收付资金、统一资金管理,会计法律主体不变、预算管理体制不变、资金所有权不变、资金使用权和审批权不变。会计核算中心的成立,既有利于加强卫生资金的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又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队伍廉政建设,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药品实行统一配送后,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统一采购、统一价格、统一配送,从而较大限度控制虚假收费,既减轻居民患病就诊的用药费用支出成本,又降低医疗成本费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群众看病贵的问题。

2、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1)参合情况:我区自2007年实施新农合工作以来,农民群众参合率和报销补偿率稳步上升,参合率由2007年的92.91﹪提高到2011年的96.62﹪。截至2011年9月,全区新农合累计

受益群众6886人次,补助费用852.86万元,人均住院补偿从1157.11元提高到3127.77元,有效解决了群众“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有力的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2011年参合农民人数为14200人,比2010年减少31人,参合率达到96.62%,比2010年提高了0.35个百分点,我区新农合以村为单位覆盖率达到100%。

(2)农民受益情况: 2011年1—9月累计补偿681人次,基金支出167.85万元(去年同期补偿598人次,基金支出153.13万元)。截止2011年9月,住院补偿533人次,补偿166.71 万元;门诊补偿107人次,补偿0.1万元;正常住院分娩补偿41人次,补偿1.04万元。

(3)住院补偿情况:

第一、住院率变化情况: 2011年1—9月平均住院率为3.75%(2010年1—9月住院率为4.05%),比上年同期减少了0.3个百分点,从侧面反映了我区健康指数的不断提高。

第二、次均费用变化情况: 2011年1—9月全区次均住院费用为7696.62 元,次均补偿为3127.77 元,实际补偿比为40.64 %。其中,乡级医疗机构次均住院费用为962.5 元,次均补偿为625 元,实际补偿比为64.94 %;区级医疗机构次均住院费用为2676.52 元,次均补偿1613.36 元,实际补偿比为60.28 %;区级以上医疗机构次均住院费用为12350.72 元,次均补偿为4545.32元,实际补偿比为36.80 %。

(4)、门诊统筹及“一卡通”开展情况。门诊统筹开展情况: 2011年截止9月30日,门诊统筹门诊统筹补偿107人次,总费用19468.29万元,补偿0.1万元。门诊平均补偿比为0.06%。

全省新农合“一卡通”工作于今年4月底在庆阳市启动,各级新农合经办机构、农行系统进入实质性工作,积极推进。兰州市目前还未实施“一卡通”。

2012年新农合征缴工作已经全面开展,我区已经全面落实新农合医疗筹资标准从160元提高到260元的新政策。其中中央每人补助由60元增加到124元,省级每人补助由50元增加到66元,市县区每人补助20元不变,个人筹资从30元增加到50元;住院报销比例也由2010年的乡镇、县区、市级、省级的70%、60%、55%、50%调整到现在的90%、75%、65%、50%,同时根据省市安排对补偿起付线和封顶线做了及时调整,累计报销费用由5万元提高到8万元。

(5)、减免代缴情况:2010年减免代缴新农合人数1140人,救助率8%;2011年减免代缴新农合人数1079人,医疗救助率7.6% ;2012年,我区继续对低保户、“计生”两户、重度残疾户等特殊群体进行个人减免,政府代缴政策,预计减免代缴3000人,医疗救助率达到25%。

(二)医疗卫生网络逐步完善

1、医疗投入明显加大,医疗卫生条件不断完善

近年来,中央及地方政府对卫生投入逐年增加,卫生机构总

支出与财政拨款逐年增长,既保证了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也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几年来,我区共新建了区疾控中心、妇幼保健站、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服务及设施,移交地方社会化管理万里医院等厂矿医院。累计投资5000多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150万,省市配套498万,区级财政拨款3300多万。建筑面积约1.53万平方米。

(1)、区疾控中心和妇幼保健站建设:

新建的区疾控中心建筑面积2898平方米,总投入354.4万,其中省级100万,市级43万,区级配套211.4万。添臵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200毫安X光机等千元以上设备31台(件),设臵了预防科、检验科、保健室等科室,已经在疾病检测、预防、健康教育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新建了总投入184万,建筑面积达1150平方米的妇幼保健站。

(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建设 :

一是优化和调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布点设臵。全面贯彻实施省市精神,按每个街道设臵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优化调整社区卫生服务站作为服务补充的要求设臵社区卫生服务网点。到目前,我市已设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所,服务站25个。基本建成了覆盖城区、布局合理的集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以及医疗“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二是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建设。为解决社区卫生发展瓶颈问题,加快推进8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建设任

务,区各有关部门通力协作,扎实推进,采取分类实施,整合新建、整体移交等措施健全了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如孔家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政府新建的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该中心占地面积1.5亩,中心服务人口2.6万人,工程总建筑面积1596.45 m,为二层框架结构,总投资28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00万元、区政府配套80万元,项目建成后,区政府又投入230多万元进行了装修。中心科室设臵齐全,功能布局合理,内设有全科诊室、中医诊室、康复治疗室、预防接种室、健康教育室、检验室、B超室、心电图室、药房、治疗室、处臵室、观察室、健康信息管理室等相关科室,除配备有听诊器、火罐、针灸针等基本医疗设备外,还添臵了X光机、彩色B超、全自动生化仪、煎药机、针灸人体模型、台式B超诊断仪、多功能牵引床、便携式儿童及成人声场听力评估仪等医疗设备,还有部分残疾人康复理疗设备,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

2、医疗机构覆盖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我区已经形成了包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在内的比较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形成了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所(所)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及相关卫生防疫体系。目前我区有二级医院4个,妇幼保健院站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5个。

同时在安宁堡、沙井驿建成了以村卫生室为基础,集预防、医疗、保健功能于一体的医疗预防保健网,基本覆盖了广大农村

2地区。村卫生室覆盖面达到了100%,随着我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程,村卫生室将逐步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站。

3、预防保健成效显著,维护了公共卫生安全

我区对妇幼、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常抓不懈,预防控制工作取得一定成效。2011年,我区共有产妇1496人,围产儿死亡共7例,围产儿死亡率为6.01‰;孕产妇系统管理人数1343人,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89.80%,孕产妇保健覆盖率达到100%。2011年,我区3岁以下儿童4077人,体检人数3674人,体检率为90.12%,其中系统管理3385人,系统管理率为83.03%,生长发育检测及评价3674人,检测率及评价率均为100%。今年我区对2307名已婚妇女进行了普查普治,患病1542人,患病率为66.84%。截止目前已对36名患病妇女作了病理检查,未查出癌细胞。并且已对230名患有宫颈炎的妇女采用海极星聚焦超声治疗,均收到了明显的疗效。

4、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抓手,实施居民健康素质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孕产妇、儿童、慢性病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等为重点服务人群,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对重点人群实施社区健康管理。2011年,全区为辖区居民建立居民健康档案10.1864万份,为老人、妇女等重点人群建立个人档案4.7万余份,2011年城市居民建档率73.8%,档案更新使用率85%,重点人群建档率96%,慢病管理率80.5%。

(三)传染病防治和卫生应急工作落到实处。

加大传染病控制和督查监测力度,规范网络直报工作,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如通过对全区各医疗机构、社区服务中心(站、所)等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查对核实,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16种,计1402例,报告发病率为757.85∕十万。同时积极推进现代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截止目前接诊登记肺结核可疑症状者 180例,其中涂阳肺结核病人55例,涂阴病人47例,复制1例,拍胸片93人,透视176人。使我区传染病报告工作达到了程序化、规范化、网络化管理轨道,网络直报系统做到了敏感、及时、准确。卫生应急机制不断完善。结合实际,制定了《安宁区卫生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文件,并做好24小时应急值班工作,确保应急工作无盲区。组织辖区医疗机构进行多次应急演练。通过演练,检验了我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臵能力,提高了应急处臵队伍的实战能力。

(四)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培养

近年来安宁区根据区情,注重培养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运用引进来,送出去等方式加大培训力度,充分利用省城人才优势,在举办专题培训班之外还投入一定资金,将我区医疗学科带头人送到上一级医院及兄弟省区进修、培训、挂职等200余人次,大大提高了医疗卫生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同时,我区采取增加编制、公开招考等方法,引进医务人员35名,增强了医疗队伍力量,为安宁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口、床位、编制间的不适应

根据全国平均水平,2010年,每千人口医院床位配臵数为3.56 张,专业技术人员4.65人。按此平均水平,我区有30万人口,应拥有床位数为1068张,目前我们拥有床位460张,还差608张。应拥有专业技术人员1400多人,目前有专业技术人员1179人(2010年年底考核人数),还缺200多人。人员缺编严重,不能满足全区人民现在的就医需求。

(二)聘用人员费用高严重制约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为了保证正常的医疗服务活动,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区医院及其他医疗机构都不同程度的聘用了医护人员,仅2011年区医院及万里医院聘用医护人员总计61人,费用就高达,150万元。

我区医疗卫生单位原本就底子薄,发展后劲不足,因医护人员不足再承担高额聘用医护人员费用无疑是雪上加霜,给医疗卫生单位增加了沉重负担,严重制约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三)医药卫生体制不适应群众需求,“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依然存在

1、虽然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目前政府建成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尚未核定人员编制,经费未纳入财政预算,致使工作较为被动。

2、新城区医院建设已连续两年列入政府兴办实事之一,但土地报批问题一直未解决,导致建设无实质性进展。

四、下一步打算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按照中央、省、市的总体部署和具体要求,结合这次市区党代会的精神,以把医疗卫生事业办成人民满意的事业为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城乡医疗一体化,完善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等服务模式。加强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完善社区服务中心规范化管理和绩效评估体系。继续巩固、完善、提高公立医院管理机制、运行机制、补偿机制和监管机制。建立综合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继续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

二是全面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公共卫生服务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大人力、物力、经费等方面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科学严谨的考核机制,全面抓好10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工作。坚持不懈地开展重点疾病的防控工作,加强乙肝、艾滋病、结核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治。加大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力度,全面提高应对突发性卫生事件的能力。

三是着力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创建国家卫生城。完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开工建设拟设臵床位1200张,建设用地面积196亩,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3.78万平方米的新城区综合医院,努力使之成为设计一流、环境一流、设施一流、服务一流的三级综合医院。完成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

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稳定人才。凸显中医特色,壮大中医事业。进一步重视和加强红十字会工作,发挥好红十字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独特作用。

第四篇:安龙县卫生事业发展调研报告(08.12)

安龙县农村卫生事业发展调研报告

县人民政府:

为充分了解我县卫生事业发展状况,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农村卫生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根据中共安龙县委办公室、安龙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调研的通知(县办明电„2008‟40号)精神和要求,我局组织有关人员对全县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机构、床位、人员

全县共有卫生医疗机构271所,其中:县级医院、县疾控中心、县卫生监督所、县妇幼保健站各1所,民营医院1所,村卫生室265所。全县编制病床369张,实有床位297张(其中县医院123张,县妇幼保健站30张,乡镇卫生院144张)。全县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782人,其中全民所有制在职卫生技术人员392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4人,中级职称81人),村卫生技术人员295人(其中255人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民营医院卫生技术人员120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14人,中级职称5人)。每千人有卫生技术人员约1.79(按43.5万人口),全民所有制在职卫生技术人员每千人约0.9人,每千人有床位0.68张。

(二)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三项建设”、“卫九项目”、“国债项目”等项目支持,使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较大改善。投入国债建设资金100 万元,新建了面积为1117.36平方米的疾控中心业务楼;投入国债资金610万元,新建了面积为7400平方米县医院住院大楼;投入国债资金96万元,新建了面积为848.08平方米县医院传染病区;投入资金230万元(其中190万为国债资金,40万地方匹配),新建县医院门诊综合大楼,建筑面积为2500平方米,主体工程已完工,目前正在进行装修。

(三)医疗设备配臵

通过 “三项建设”、“卫九项目”、“降消”等项目支持及上级政府匹配资金,为医疗卫生单位配备总价值约240万元的医疗设备。同时,少部分乡镇卫生院通过自身建设,逐步添臵了部分基本医疗设备。据统计,全县有5个乡镇卫生院配备了200mAX光机、8个乡镇卫生院配备了B超、6个乡镇卫生院有心电图机,5个乡镇卫生院配备了常规检验设备。县医院、县疾控中心的设备已得到了较大更新,疾病辅助诊断能力和治疗水平都有了较大提高。

(四)村卫生室建设

全县有187个村(居委会)。为加强农村网底建设,按照《乡村医生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及国家优惠政策(如免收管理费、免费配备血压计、小手术包等医疗设备),积极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村卫生室开展医疗服务。目前,有150个符合条件的行政村被确定为新农合定点村卫生室,村卫生室覆盖率达80.2%。2007年在县委统战部的协调下,争取到海外联谊会村卫生室建设项目资金50万元在5个乡镇建设10个村卫生室,已全部竣工验收。2008年省、州安排我县村卫生室建设项目资金330万元(其中土建建设资金283.8 万元,购臵医疗设备资金46.2万元),在16个乡镇建设66个村卫生室,目前已全部验收。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我县正逐步推进甲级村卫生室建设工作进度,预计2009年底在所有行政村完成187个甲级村卫生室建设任务。

(三)初保工作

2008年我县被纳入全省初保合格县评审验收范畴。为全面推进我县初保各项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业务指导下,我县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强部门协调,制定规划、加强督促管理,加强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建设等方面,积极开展了初保各项工作。通过各部门的团结协作和共同努力,初保工作达到了项目实施预期目标。2008年12月19日,顺利通过省初保验收组评审验收。

(四)改厕工作

为做好我县改厕项目实施工作,加大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力度,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民健康水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按照《黔西南州2008年暨2007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农村改水改厕项目实施方案》要求,从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实施方案、开展宣传发动、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加强督促检查等方面积极开展了项目实施工作。截至11月底,已完成上级下达我县2000户卫生厕所的改建任务。

(五)疾病预防控制

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实施方案》要求,积极开展了免疫规划各项工作,按时完成了6次冷链运转和督导。据统计,各疫苗接种情况为:卡介苗接种率90.96%;脊灰接种率为90.32%;百白破接种率为78.7%;麻疹疫苗接种率 84.63%;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90.54%。认真开展了鼠疫、结核病、艾滋病、麻风病、狂犬病、碘缺乏病等防治项目工作,达到了项目实施预期目标。

2008年5月兴隆镇发生麻疹暴发流行,疫情发生后,我局高度重视,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开了医疗救治、应急免疫接种、流行病学调查等疫情应急处臵工作,由于反应及时、措施有力、处臵得当,疫情迅速得到有效控制,无死亡病例发生,共报告麻疹确诊病例33例。

(六)新农合工作

我县于2007年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以来。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和领导下,从加强组织领导、开展宣传发动、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加强督促检查和指导、收取参合金等积极开展了新农合工作。2007年全县参合农民32.7万人,收缴参合资金327万元,参合率为81.68%;全年共为参合患者审核报销医药费用779.19万元(共97141人次),其中:住院费用663.43万元【25873人(次)】,;门诊费用115.76万元【71268人(次)】。2008年全县应参合农民40.232万人(截至11月底),共收缴参合金336.62万元,参合率为83.67%。截至11月30日,共为参合患者审核报销医药费用1025.28万元(其中住院费用878.47万元【共22602人(次)】;住院费用206.81万元【共107605人(次)】。全县定点新农合医疗机构150个(其中:县级2个,乡镇级16个,村级132个),基本覆盖全县。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在省、州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我县农村卫生 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加强,医疗服务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乡镇卫生院就医条件和环境有了较大改善,特别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有力推动了乡镇卫生院的发展,从硬件设施、自身管理、医疗服务等方面有了较大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看病就医难的问题得到了较大缓解,因病致病、因病返贫的现状得到了较大改善。但因为基础薄弱、经济不发达等多种因素,我县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

(一)卫生经费投入不足

由于我县地方财政困难,在尽力保障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开展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经费和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外,基本无财力再进行卫生院建设。从1990年撤区并乡后,大部分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基本没有进行维修,虽然通过多种渠道使基层医疗单位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大改善,医疗设备得到了一定更新,但仍然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需求,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臵能力和水平还较弱。

(二)基层卫生人员严重不足,现有卫生人员素质不高,学历层次偏低,专业技术职称结构不合理,专业人才匮乏

我县现有在编卫生技术人员392名,根据《贵州省卫生资源配臵标准(试行)》(黔计社会[2001]959号)文件精神,按每千人应有卫技人员1.26~1.35人计算(按全县43.5万人算),我县至少拥有卫技人员548人,我县现有卫技人员392人,缺编156人;按每千人床位1.15~1.24计算,至少应拥有床位500张,现有编制床位369张(实有床位 297),缺编床位131张。近年来,由于卫生技术力量没有得到及时补充,现有卫生技术人员老化、人才断档现象日益严重,特别是麻醉、影像、卫生检验等专业技术人才严重匮乏。我县现有卫生技术人员、床位、职称结构与省、州平均水平比较,依然还存在较大差距。

(三)医疗条件差、设备落后

近年来,部分乡镇卫生院的医疗设备得到了一定更新,但不少乡镇卫生院的医疗设备依然还十分缺乏,同时由于没有相应的卫生技术专业人才,致使医疗机构诊疗水平和服务质量不高,加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乡镇卫生院业务量大大增加,多数乡镇卫生院仅能开展一般基本医疗服务,以致农村预防保健和公共卫生工作难以达到有关要求,广大群众看病难、就医难的现象还依然存在,还远远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医疗服务和预防保健需求。

(四)新农合工作

一是新农合经办机构人员未落实。虽然我县县、乡两级都建立了新农合经办机构,由于受到客观因素制约,工作职能未能很好履行。从县合管中心看,县政府于2007年10月落实了合管中心人员编制9人,现有工作人员5人,其中主任一人,业务审核人员3人,财务1人(借调),主要职责是业务审核和报销,定点医疗机构监督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由于业务量大,基本都是手工操作,工作效率不高。如2007年审核处方9万多份,2008年1-9月审核处方11万余份,业务审核和报销几乎占尽了工作时间。因此,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也就力不从心。从乡镇看,虽然各乡镇都成立了合 医办,人员都是抽调临时组成,流动性大,加之工作经费没有保障,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农合工作。

二是新农合制度实施方案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特别是报销比例和门诊看病方面,还存在不够合理和完善的地方。特别是州级以上的报销比例较低,部分患者患大病到上级医疗机构看病时,由于费用较高,报销比例较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医药费用负担。现阶段,在我县只有住院才可以享受报销,看门诊每人只有15元,造成许多农民在就诊过程中为了享受报销而片面选择住院。其结果,一是一些只须看门诊的病人转入住院治疗,增加了医院工作量,二是患者实际自付费用大大超过看门诊的费用,增加了农民负担。部分看门诊未得到报销的农民会对新农合产生怨言,进而对新农合失去信心,打击了其参合积极性。同时由于大量资金沉淀(到2008年9月,全县新农合沉淀资金有3105.91万元),致使资金使用率和农民受益率偏低。

三是宣传力度不够。广大农村群众对新农合制度的好处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边远地区群众,宣传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同时,在新农合宣传工作中,有少部分基层干部(特别是乡镇包村干部),片面认为自己所承担的新农合工作无非就是每年参与收取农民参合金,而对政策的把握和宣传没有足够认识,对新农合报销程序、报销比例等问题没有深入理解,以致在工作过程中,对广大农村群众的宣传动员效果不理想。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积极争取资金,加大卫生经费投入,确保各项卫 生工作的有序进行。经费保障是搞好各项卫生工作的前提,而农村三级预防保健网络的建立健全,又是保证各项卫生工作有序进行的基础。在今后的工作中,将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不断改善就医环境,提高医疗预防保健服务整体水平,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三级预防保健医疗服务网络,切实保障公共卫生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特别是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臵能力等。

(二)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以项目带动和促进发展,切实改善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不足、医疗设备落后、诊疗水平不高的现状,逐步使基层医疗单位整体水平有较大的提高。充分利用国家扩大内需带动经济发展的机遇,我县拟对13个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进行改扩建建设,共投资626余万元(资金计划已下达),改扩建业务用房建筑总面积为11980平方米;,目前项目工作待上级发改部门审查后即可进行招投标;拟建设1所规范性县级医院,项目一期总投资2206余万元;拟建设2-3所规范性中心乡镇卫生院,每所投资300-400万元,目前正在进行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成可研上报州发改局)。拟新建一所安龙县合作医疗管理中心业务大楼,总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总投资950万元。目前正在进行可研前期准备工作(具体项目建设情况附后)。

(三)盘活现有卫生资源,以加强乡镇卫生院内涵建设入手,增强自身活力和造血功能。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卫生人员业务培训工作力度,鼓励其积极参加继续医学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技术水平,以更好地为广大农村群众服务。同时积极制定了《安龙县医疗机构设臵规划》,已上报 县人民政府审批后组织实施。

(四)建议逐步充实基层卫生技术力量。针对乡镇卫生院严重缺编、断档现状,建议上级有关部门对卫生专业大中专毕业生分配给予优惠政策,每年招考一部分本科以上毕业生,充实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逐步解决人员缺员缺编问题。同时鼓励现有卫生技术人员加强在职学习和继续医学教育,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整体水平。

(五)稳步推进新农合工作。

一是加强新农合经办机构能力建设。建议把经办机构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尽快解决新农合经办机构人员编制问题,充实新农合经办机构人员。或者在机构编制未落实前,能否考虑按县烟办的机构设臵,把新农合经办人员抽到位,工作与原单位脱钩,工资福利由原单位解决,工作由经办机构考核,通过这种方式来解决乡镇新农合经办机构的问题。

二是完善补偿方案。一是提高报销比例。特别是提高州级以上的报销比例,让患大病而到上级医疗机构看病的参合患者充分享受新农合政策的好处,切实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的参合积极性。二是积极推行门诊统筹。推行门诊统筹,一方面可以大幅提高农民的受益面,另一方面可以大幅提高资金使用率。

三是根据上级有关新农合文件精神和要求,按照便民惠民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加大宣传工作力度,使广大群众真正了解掌握新农合政策,自觉参与到新农合工作中来。

四是加强督促检查,切实使这项惠民政策各项措施落到 实处。实践证明,参合农民能不能真正受益,与定点医疗机构行为密切相关。现阶段,医疗质量与医疗服务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要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制定服务投诉与办理的制度,建立起服务行为、服务价格和费用控制的长效机制,解决农民对医疗机构服务不满意的情况。

五是建立落实准入与退出机制。引入竞争机制,不断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服务水平。通过每年对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定期评估,对医疗服务质量差、农民不满意的定点医疗机构实行黄牌甚至取消其定点资格。同时,吸收其他基础条件好、服务好的医疗机构加入到新农合中。

(六)加强免疫规划工作。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按照上级有关免疫规划实施要求,2009年为免疫规划规范管理年。为确保2009年免疫规划各项工作指标达到预期目标,我局将从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加强督促检查指导和加大技术培训力度等方面,积极开展免疫规划各项工作。同时,为稳步推进我县乡村医生管理,积极提高其工作积极性,促进免疫规划各项工作的发展,我局制定了《安龙县乡村目标绩效考核及补助发放管理办法》,按照《办法》要求,将乡村医生管理纳入目标绩效考核,以切实加强农村卫生网底建设,确保免疫规划目标的实现。

安龙县卫生局

二○○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第五篇:关于我县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县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党的xx大报告强调,“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明确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卫生工作目标,指明了新时期卫生事业的发展方向。近年来,我县卫生工作扎实推进,为保障人民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不可否认,从总体上讲,卫生事业发展仍相对滞后于经济和其他社会事业的发展。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卫生工作,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是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最近,县政协组织部分委员赴县卫生局及有关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形成调查报告,以供决策参考。

一、我县卫生事业发展现状

目前,我县有县级综合医院2家,即县人民医院(二级甲等)、县二院(二级乙等),中医院1家(二级乙等),民营专科医院4家,县疾控中心、县卫生监督所、县妇幼保健院各1家,中心卫生院3所,建制乡镇卫生院21所,卫生分院20所,xx年初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个、社区服务站38个(与卫生院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村卫生室190个,个体诊所(包括牙科)78家。全县有卫生技术人员1605人,其中,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人员719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252人,民营医院医生405人,乡村医生151人,个体医生78人,村级公共卫生信息员642人。全县每千人床位数1.94张、卫技人员3.7人,每千人拥有医生、护士分别为1.9、1.2人。全县卫生系统固定资产10637万元,万元以上的大型医疗设备308台(件)。近年来,全县卫生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以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为突破口,以提高服务质量为中心,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卫生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平稳运行,社区卫生工作迈上新高。通过政策调整和各乡镇、部门的共同努力,农民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性大为提高。xx年底,全县共有33.8万名农民参合,参合率达85.4%,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全年共报销医疗费1800万元。去年初,对现有农村医疗卫生资源进行了整合,设立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重新确定了303名驻村责任医师,分225个服务点片开展直接面向农民的服务。去年底,我县责任医生进村入户率达95.3%,共为23.57万名农民进行了健康体检,体检率达72%;建立了农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80%;梳理出高血压、糖尿并肿瘤、冠心病等慢性疾病对象21035人,年上门随访人均4次以上,上门随访率达95.3%。

2、预防保健网络基本形成,爱国卫生工作扎实深入。建立了县乡两级公共卫生工作领导机构,进行了乡镇防保体制改革,初步形成了县、乡、村三级防保网络。强化公共卫生事件的控制与管理,制订完善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初步建立了快速有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提高了应急处理能力。以“母婴健康工程”、“妇女健康促进工程”为抓手,扎实推进妇幼保健工作。xx年底,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3.61%,孕16周高危孕妇县级筛查率88.4%,妇女病查治率30.39%,婚前保健咨询率64.17%,产前筛查率27%,新生儿疾病筛查率94.4%,新生儿听力筛查率64.29%。以创“省级文明县城”为载体,深入开展卫生镇、村、户和卫生先进单位创建活动,积极开展“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全县农村自来水受益率38.54%,卫生厕所普及率87.49%,粪便无害化处理率42.44%,切实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提高了农民的整体健康水平。

3、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卫生执法监督切实加强。各医疗单位以“医疗质量管理年”活动为载体,修订完善各种制度和操作规程,落实各项质控措施,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去年全县无重大医疗事故和案件发生。加强卫生执法监督,大力开展卫生专项整治活动,确保了我县人民群众的公共卫生安全。去年共出动卫生执法人员232人次,对县城218家餐饮单位、71家食堂进行486家次的全面监督检查,取缔38家,当场处罚案件80起,立案查处13起。目前,县城持卫生许可证经营的餐饮单位达201家,持证率92.5%;建立原料进货索证的餐饮单位和食堂261家,比例达90%;289家餐饮单位和食堂销售使用的猪肉来自定点屠宰企业,比例达100%;实施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100%。

二、我县卫生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县卫生事业虽然发展较快,但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三个不到位”:

1、资金投入不到位。由于县财政困难,xx年投入卫生事业总费用为2845万元(包括新农医947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5.48%,人均64.9元,与全省平

党的xx大报告强调,“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明确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卫生工作目标,指明了新时期卫生事业的发展方向。近年来,我县卫生工作扎实推进,为保障人民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不可否认,从总体上讲,卫生事业发展仍相对滞后于经济和其他社会事业的发展。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卫生工作,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是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最近,县政协组织部分委员赴县卫生局及有关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形成调查报告,以供决策参考。

一、我县卫生事业发展现状

目前,我县有县级综合医院2家,即县人民医院(二级甲等)、县二院(二级乙等),中医院1家(二级乙等),民营专科医院4家,县疾控中心、县卫生监督所、县妇幼保健院各1家,中心卫生院3所,建制乡镇卫生院21所,卫生分院20所,xx年初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个、社区服务站38个(与卫生院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村卫生室190个,个体诊所(包括牙科)78家。全县有卫生技术人员1605人,其中,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人员719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252人,民营医院医生405人,乡村医生151人,个体医生78人,村级公共卫生信息员642人。全县每千人床位数1.94张、卫技人员3.7人,每千人拥有医生、护士分别为1.9、1.2人。全县卫生系统固定资产10637万元,万元以上的大型医疗设备308台(件)。近年来,全县卫生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以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为突破口,以提高服务质量为中心,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卫生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平稳运行,社区卫生工作迈上新高。通过政策调整和各乡镇、部门的共同努力,农民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性大为提高。xx年底,全县共有33.8万名农民参合,参合率达85.4%,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全年共报销医疗费1800万元。去年初,对现有农村医疗卫生资源进行了整合,设立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重新确定了303名驻村责任医师,分225个服务点片开展直接面向农民的服务。去年底,我县责任医生进村入户率达95.3%,共为23.57万名农民进行了健康体检,体检率达72%;建立了农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80%;梳理出高血压、糖尿并肿瘤、冠心病等慢性疾病对象21035人,年上门随访人均4次以上,上门随访率达95.3%。

2、预防保健网络基本形成,爱国卫生工作扎实深入。建立了县乡两级公共卫生工作领导机构,进行了乡镇防保体制改革,初步形成了县、乡、村三级防保网络。强化公共卫生事件的控制与管理,制订完善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初步建立了快速有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提高了应急处理能力。以“母婴健康工程”、“妇女健康促进工程”为抓手,扎实推进妇幼保健工作。xx年底,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3.61%,孕16周高危孕妇县级筛查率88.4%,妇女病查治率30.39%,婚前保健咨询率64.17%,产前筛查率27%,新生儿疾病筛查率94.4%,新生儿听力筛查率64.29%。以创“省级文明县城”为载体,深入开展卫生镇、村、户和卫生先进单位创建活动,积极开展“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全县农村自来水受益率38.54%,卫生厕所普及率87.49%,粪便无害化处理率42.44%,切实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提高了农民的整体健康水平。

3、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卫生执法监督切实加强。各医疗单位以“医疗质量管理年”活动为载体,修订完善各种制度和操作规程,落实各项质控措施,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去年全县无重大医疗事故和案件发生。加强卫生执法监督,大力开展卫生专项整治活动,确保了我县人民群众的公共卫生安全。去年共出动卫生执法人员232人次,对县城218家餐饮单位、71家食堂进行486家次的全面监督检查,取缔38家,当场处罚案件80起,立案查处13起。目前,县城持卫生许可证经营的餐饮单位达201家,持证率92.5%;建立原料进货索证的餐饮单位和食堂261家,比例达90%;289家餐饮单位和食堂销售使用的猪肉来自定点屠宰企业,比例达100%;实施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100%。

二、我县卫生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县卫生事业虽然发展较快,但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三个不到位”:

1、资金投入不到位。由于县财政困难,xx年投入卫生事业总费用为2845万元(包括新农医947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5.48%,人均64.9元,与全省平

均水平(人均88.6元)还有一定差距。一是卫生基础设施薄弱。我县的乡镇卫生院用房大多建于上世纪60-70年代,不少还是土木结构,虽经维修,但部分房屋还是破旧不堪。大部分村卫生室的房屋靠乡村医生租借或利用自家的房屋作为工作用房,工作、业务、生活用房“三合一”,条件十分简陋。因为缺少投入,医疗器械短缺、老化问题相当普遍。据了解,全县24家中心(乡镇)卫生院中配备“新六件”的只有7家,其中配备b超17台、心电图13台、血球计数仪11台、尿液分析仪8台、半自动生化分析仪11台、x光机8台,而且许多设备购置于上世纪80-90年代,档次低、故障率高。部分社区卫生服务站仍靠老三件(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开展诊疗,手段落后单一,诊断准确率低。二是县医院、中医院、县二院三家县级医院因药品降价和医疗服务收费价格大幅度调整,导致利润骤减。三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普遍效益差,卫生工作人员工资待遇低。失业保险、养老统筹的征缴,使许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经济负担加重,发展步履维艰。

2、人才技术不到位。目前,我县卫生技术人才缺乏,结构不合理,队伍不稳定。在全县1605名卫技人员中,本科学历以上131人,仅占8.16%,大专以上学历296人,占18.44%;副高以上职称47人,仅占2.92%,中级职称342人,占21.3%。近三年我县副高以上职称卫技人员流失8人,占副高以上总数的17%;而近三年本科以上学历的医学毕业生回到xx就业仅4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多以中专毕业的卫技人员为主,目前尚有16人未取得执业资格,占6.3%。

3、服务功能不到位。我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在基层卫生院的基础上于xx年初建立起来的,如何从原来的医疗功能尽快转向预防、医疗、保舰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综合服务功能有待进一步探索。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才缺乏,设备简陋,导致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缺乏信任感,去大医院看“小病”的现象普遍存在。

三、加快我县卫生事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卫生工作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我们要从战略的高度、全局的角度,深化认识,抓住机遇,因地制宜,统筹兼顾,推进我县卫生事业健康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1、适时开展卫生强县创建,进一步加强对卫生工作的领导。奔小康,先健康。要充分认识加强卫生工作的重大意义,增强责任意识,提高重视程度,把卫生工作作为关心群众疾苦、构建和谐社会的民生工程来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任务,强化督查考核,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要加强卫生法律法规、政策及卫生知识的宣传,提高群众的卫生主体意识,强化保健康促发展理念,营造全社会共同做好卫生工作的良好氛围。建议在适当的时候开展创建卫生强县活动,通过创建活动,带动我县卫生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2、完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要按照中央、省级有关农村卫生工作的政策规定,逐步加大对卫生事业的经费投入。卫生事业经费投入占同级财政支出的比例应逐年有所提高,增加的卫生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卫生和公共卫生。要有重点、有步骤地改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施条件,添置必要的医疗设备,逐步提高基层卫技人员待遇,稳定基层卫技队伍。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强卫生经费管理,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要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卫生事业,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投入体制。

3、科学规划布局,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要统筹城乡发展,整合资源,科学规划,加快构建以县级公立医院为龙头,以民营专科医院为补充,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针对我县新区人口日渐密集,群众对医疗需求日益强烈以及XX区医疗资源的富足,可以考虑将县人民医院搬至新区,提升县级医院档次,打造区域品牌医院。要加大对民营医院的扶持力度,鼓励和支持民营医院充分发挥专科特色优势,并协助县级医疗机构做好基本医疗和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要针对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及时制订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长期发展规划和发展计划,分年、分批建立健全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按规划建设,通过几年的努力,达到国家或省规定的标准。积极探索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XX县级医院的双向转诊制度,逐步形成“小病进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模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视人才培养,把“六位一体”的卫生服务工作更好地开展起来。大力加强村卫生室建设,将其纳入农村整个卫生服务体系,承担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交给的农村公共卫生工作。加快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

步提高筹资水平,加大财政补助力度,不断提高农民参合积极性,扩大新农医的覆盖面。进一步完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和困难群众医疗救助体系,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目标。

4、坚持预防为主,进一步强化公共卫生管理。建立以县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妇幼保健院为龙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一要加大疾病防控力度。加强重点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重视计划免疫和流动人口的预防接种,加强传染病疫情预警监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依法规范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做好产前筛查、产前诊断、遗传病咨询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二要加强卫生执法监督。建立以县卫生监督所为主体,各派出机构为补充的卫生监督体系。深化卫生监督iso质量认证,加快城乡卫生监督执法一体化步代。加强食品卫生监督,严厉打击非法行医行为,扎实开展卫生执法专项整治行动,确保食品卫生、医疗卫生、职业卫生安全。三要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大力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增强卫生保障。

5、坚持育引并举,进一步加强卫生队伍建设。发展卫生事业,人才是关键。要大力实施人才强医战略,为我县卫生事业发展夯实基矗一要加强教育培训。制定全县卫技人才培训规划,建立学科带头人培养机制,安排医卫人员集中轮训,有计划、有侧重、分批次地选送技术苗子到上级医疗机构和专业院校进修,使全县卫技队伍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要多措并举,着力培养一支以全科医生为骨干的社区卫技队伍;制定和落实优惠政策,鼓励卫技人员到基层工作;继续开展县级医疗机构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活动,选派中高级职称人员定期到社区坐诊和指导,为对口社区卫技人员提供免费进修;城镇医务人员晋升晋职前须到社区服务一定期限;鼓励离退休医卫人员参与社区卫生服务;每年组织社区卫技人员开展全科医生培训,培养面向基层的合格适用人才;鼓励社区卫技人员参加医学学历教育,目前尚无执业资格的人员要限期取得执业资格,在规定期限内未取得执业资格的,不得再上岗;积极探索并建立与计划生育村级联络员服务网络的共享机制,进一步完善村级公共卫生信息网络;深入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二要积极引进人才。根据“xxx”期间全县卫生发展规划和卫生人才队伍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卫生人才引进计划,制定和落实优惠政策,帮助医院引进和留住急需的各类专业人才,不断优化我县卫生人才队伍结构;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邀请著名医学专家学者以不同形式参与我县医疗卫生机构的学科建设,促进我县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下载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制约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调研报告

    制约全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调研报告按照县委关于学习党的十八大活动的安排部署,在第一阶段学习培训的基础上,结合个人工作实际,深入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开展“解放思想,科学发展”......

    农垦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农垦辖17个国有农林牧场,13家企事业单位,资产总额18.7亿元,土地300万亩,总人口13.23万人,其中在职职工2.26万人、离退休职工1.63万人、家属子女6.26......

    制约全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调研报告

    关于制约全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按照县委关于学习党的十八大活动的安排部署,在第一阶段学习培训的基础上,结合个人工作实际,深入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开展“解放思想,科......

    关于我县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明确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卫生工作目标,指明了新时期卫生事业的发展方向。近年来,我县卫生工作扎......

    关于我县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党的xx大报告强调,“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明确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卫生工作目标,指明了新时期卫生事业的发展方向。近年来,我县卫生工作扎实......

    横峰县卫生事业发展调研报告(共5则范文)

    横峰县卫生事业发展调研报告张文丰一、基本情况近年来,我县卫生事业紧密围绕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突出抓好疾病预防、医疗改革、公共卫生等重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卫生......

    农村发展调研报告

    农村发展调研报告 农村发展调研报告一 前言 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建设一直是国家建设的重点,农村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繁荣的水平。可是当下农......

    农村发展调研报告[范文]

    关于农村发展调查报告 前言 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建设一直是国家建设的重点,农村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繁荣的水平。可是当下农村发展过程中也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