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公务员制度》课程教学大纲[精选]
《中国公务员制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9050220
课程中文名称:中国公务员制度
课程英文名称:China Civil Servant System
课程性质:专业任意选修课
考核方式:考查
开课专业:公共事业管理
开课学期:7
总学时:
32总学分:2
二、课程目的和任务
国家公务员制度课程是公共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通过国家公务员制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家公务制度的内容,掌握国家对公务员的人事管理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态度和从事人事管理的能力。
三、教学基本要求(含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
1、了解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概念、目的、原则、特点以及对公务员进行人事管理的方法。
2、了解国外公务员制度概况。
3、掌握公务员管理机构,公务员义务与权利,公务员职位分类。
4、掌握公务员录用、考核、培训、职务任免内容。
5、了解公务员交流、回避、制度。
6、了解人公务员申诉、控告、监督。
7、掌握公务员行为规范。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 绪论(4学时)
国家公务员,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目的、原则、特点以及历史沿革。
第二章 国外公务员制度(2学时)
国外公务员制度概况、基本内容,英国美国文官制度,法国、日本公务员制度。
第三章 公务员管理机构(3学时)
公务员管理机构的设置形成和职责权限,我国人事管理机构的历史沿革,国务院各部门机构,地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事机构,国外公务员管理机构。
第四章 公务员义务和权利与公务员职位分类(3学时)
公务员义务与权利的概念、基本内容,公务员职位分类的意义和标准,原则与内容、程序与方法,国外公务员职位分类情况。
第五章 公务员录用与考核(4学时)
公务员录用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含义与原则,公务员录用考试的方法和内容,录用程序,公务员考核的含义、原则、内容、方法、等级、标准和后续管理,国外公务员考核。
第六章 公务员纪律与奖励和惩戒(2学时)
公务员纪律特征、内容,公务员奖励制度的基本原则、条件、种类、程序,公务员惩戒的程序、基本原则。
第七章 公务员职务升降、任免(2学时)
公务员职务晋升、降职,公务员职务任免,公务员任用方式,任免机关和任免权限,任职与免职。
第八章 公务员培训(2学时)
公务员培训的特点、意义、原则和种类,培训网络与法律保障,出国培训,国外公务员培训制度。
第九章 公务员交流、回避(2学时)
公务员交流制度,调任、转任、轮换、挂职锻炼,回避制度,任职回避、公务回避、地区回避。
第十章 公务员工资保险福利(2学时)
公务员工资制度、公务员的保险制度、福利制度。
第十一章 公务员辞职、辞退与退休(2学时)
公务员辞职与辞退、条件和程序,公务员退休制度,退休种类、条件、审批、退休公务员待遇和管理,国外公务员退休制度。
第十二章 公务员行为规范(2学时)
公务员行为规范及其基本原则、要求、基本内容、违反公务员行为规范的后果,实施公务员行为规范的主客观条件。
第十三章 公务员的监督及公务员申诉与控告(2学时)
公务员管理的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监督事宜、方法,对负有主要或直接责任人员的处理,公务员申诉、控告及其性质、意义、制度与内容。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含现代化教学手段)
理论讲授、案例讨论相结合。
六、实验(或)上机内容
七、前续课程、后续课程
前续课程: 政治学、行政管理学
后续课程: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教材:[1]舒放等.《国家公务员制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参考资料:
[1]杨景宇.李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释义》[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2]应松年.《公务员法释义》[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5.撰写人签字:院(系)教学院长(主任)签字:
第二篇:《公务员制度》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国家公务员制度
二、总学时:54学时
三、学分:3学分
四、课程简介:本课程通过一种比较视野介绍不同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国家公职人员的管理方式,突出介绍各国公务员的管理方法和原则。课程重点介绍中国公务员制度的主要内容以及中国干部人事制度一些基本特征和改革的内容,特别是200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对公务员制度提出的新亮点,在教学中会作出重点阐释。
五、基本教材:舒放,王克良.公务员制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六、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了解公务员制度作为人事制度的现代形态,它是怎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同时了解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尤其是2005年新《公务员法》颁布以来,我国公务员制度和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同时让学生了解不同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国家的公务员制度的差异及其原因。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已经是国家公务员的学员或有志于成为公务员的学员比较全面地了解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内容,以便使自己自觉遵守公务员制度的有关规定并努力为政府工作奠定基础。
七、教学方法:以学生讲授为主,教师点评和补充为辅,选择适当时机和事件进行有效率的案例讨论。
八、考试方式:
期中:课堂学生分组讲授,按每组讲述情况打分
期末:每名学生本学期阅读一本行政管理专业方面的学术专著(教材除外),期末考察题目与每个人所选专著有关。
九、授课大致内容第1章 总论
1.1 公务员的概念
1.2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沿革
1.3 我国建立公务员制度的目的1.4 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原则
1.5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
1.6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实施现状和改革重点
第2章 国外公务员制度
2.1 国外公务员制度概况
2.2 国外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内容
2.3 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2.4 美国文官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2.5 法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2.6 日本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第3章 公务员管理机构
3.1 公务员管理机构的设置形式和职责权限
3.2 我国人事管理机构的历史沿革
3.3 国家公务员局
3.4 国务院各部门人事机构
3.5 地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事机构
3.6 国外公务员管理机构
第4章 公务员职位分类
4.1 公务员职位分类概述
4.2 公务员职位分类的意义和标准
4.3 公务员职位分类的原则和内容
4.4 公务员职位分类的程序和方法
4.5 国外公务员职位分类情况
第5章 公务员考试录用
5.1 考试录用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5.2 公务员录用制度的含义和原则
5.3 公务员录用考试的方法和内容
5.4 公务员考试录用的程序
5.5 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组织
第6章 公务员考核
6.1 公务员考核的含义、渊源和意义
6.2 公务员考核的原则、内容和方法
6.3 公务员考核的等次、标准和后续管理
6.4 公务员考核的发展趋势
6.5 国外公务员考核
第7章 公务员职务任免
7.1 公务员职务任免的含义
7.2 公务员任用方式
7.3 任免机关和任免权限
7.4 公务员任职
7.5 公务员免职
第8章 公务员职务升降
8.1 职务升降的含义与作用
8.2 职务晋升
8.3 公务员降职
8.4 国外公务员晋升
第9章 公务员奖励
9.1 公务员奖励制度概述
9.2 公务员奖励的基本原则
9.3 公务员奖励的条件、种类和程序、批准权限及监督
9.4 国外公务员奖励制度
第10章 公务员的纪律与惩戒
10.1 公务员纪律的特征
10.2 公务员纪律的内容和意义
10.3 公务员的惩戒
10.4 惩戒的程序
10.5 惩戒的基本原则
10.6 解除处分
10.7 国外公务员的纪律与惩戒
第11章 公务员培训
11.1 公务员培训的起源、特点和意义
11.2 公务员培训的原则和种类
11.3 公务员培训的网络与法律保障
11.4 出国培训
11.5 国外公务员培训制度
第12章 公务员交流和回避
12.1 公务员交流制度概述
12.2 调任
12.3 转任
12.4 挂职锻炼
12.5回避
第13章 公务员工资保险福利
13.1公务员工资制度
13.2公务员保险制度
13.3公务员福利制度
13.4国外公务员工资福利制度
第14章 公务员辞职与辞退
14.1辞职和辞退的概念
14.2辞职辞退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14.3辞职的条件和程序
14.4公务员辞去领导职务的条件和程序
14.5公务员辞退的条件和程序
第15章公务员的退休
15.1退休的概念和意义
15.2公务员退休的种类、条件和审批
15.3退休的待遇和管理
15.4国外公务员的退休制度
第16章 公务员申诉与控告
16.1申诉和控告的含义
16.2申诉和控告的性质和意义
16.3申诉和控告制度的内容
第17章 公务员行为规范
17.1行为规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
17.2行为规范的历史沿革
17.3行为规范的基本内容
17.4行为规范的后果
17.5实施行为规范的主客观条件
第5章 公务员职位分类
5.1 公务员职位分类概述
5.2 公务员职位分类的意义和标准
5.3 公务员职位分类的原则和内容
5.4 公务员职位分类的程序和方法
5.5 国外公务员职位分类情况
第18章 职位聘任
18.1职位聘任的涵义
18.2聘任制实行的范围和条件
18.3职位聘任的实施
18.4聘任制公务员管理
18.5人事争议仲裁
第19章 公务员管理的监督
19.1监督主体和监督对象
19.2监督事由和监督方式
19.3对责任人的相关处理
第20章 公务员的公文传制和处理
20.1处理公文的基本知识
20.2公文撰制的基本要求
20.3主要公文的撰写方法
20.4公文处理
十、重点知识
一、概念
1.公务员制度
2.恩赐官职制和政党分肥制
3.职务与级别
4.公务员职位分类
5.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综合管理类
6.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
7.职位聘任
8.人事争议仲裁制度
9.选任制和委任制
10.公务员交流
11.调任和转任
12.任职回避、公务回避和地域回避
二、简答题
1.简述我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比较的特点?
2.简述我国公务员的管理原则?
3.简述政务官与事务官的区别?
4.简述西方国家关于公务员范围的规定及我国《公务员法》对公务员范围的调整?
5.我国将公务员职位划分为哪几类?其内涵是什么?
6.简述机关招考公务员的程序?
7.我国关于公务员兼职、任期和任届是怎样规定的?
8.我国规定的公务员不得辞职的条件有哪些?
9.我国规定的机关辞退公务员的条件有哪些?
10.我国规定公务员辞去领导职务有哪几种情形?
11.简述公务员奖励的种类和条件?
12.简述“公开选拔与竞争上岗”的涵义?
13.简述我国公务员工资的构成? P236
14.我国规定了公务员的哪些权利和义务?
15.简述我国公务员必须遵守的纪律有哪些?
16.简述我国公务员惩戒的种类和处分期?
17.简述公务员回避的范围和实行回避制度的意义?
18.在申诉控告制度中公务员的法律责任和国家机关的义务各是什么?
19.简述公务员申诉、控告的条件各有哪些?
20.违反《公务员法》的主要情形有哪些?
十一、教学参考资料
[1]李和中.国家公务员制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2]吴志华.美国公务员制度的改革与转型.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
[3]李和中,陈广胜.西方国家行政机构与人事制度改革.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4]谭功荣.公务员制度比较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年。
[5]舒放,王克良.公务员制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6]宋世明.中国公务员法立法之路.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4年。[7]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8]许安标.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释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9]侯通山.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辅导读本.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
[10]孙柏瑛: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
[11] 纪培荣:国家公务员制度教程新编(第2版),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年。
第三篇:“国家公务员制度”课程教学大纲
“国家公务员制度”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Civil Servant System
课程编号:MAGT468
5学时:
2学分:32(授课26学时,讨论6学时,课外6学时)
适用对象: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四年级
先修课程:行政管理学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1] 舒放、王克良.国家公务员制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李和中.21世纪国家公务员制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3]周敏凯.比较公务员制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性质:专业课
目的:
1.使学生深入理解我国现行公务员制度设计的基本原理、作用机制等;
2.培养学生审视我国公务员制度发展相关现象及其原因后果的能力;
3.培养学生成为公务员、特别是进行公务员管理的基本知识储备和能力。
二、课程内容简介
国家公务员制度是行政管理专业高年级的专业课程。公务员制度使国家行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内容覆盖了公务员的录用至公务员退出的全过程的制度发展历史、发展趋势和我国现行的制度内容。通过中西对比、历史比较和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我国现行公务员制度设计的基本原理、运行机制以及改革方向等。
三、教学基本要求
1.认识公务员制度发展对我国行政改革的重要意义;
2.掌握西方国家和我国主要的公务员管理体制和公务员分类方式;
3.掌握我国公务员体系的主要进入方式和管理制度设计; 4.掌握我国公务员的考核激励制度;
5.掌握我国公务员的职务管理、特别是职务任免、升降和交流回避制度;
6.掌握我国公务员体系的主要退出方式和管理制度设计; 7.理解我国公务员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趋势。
四、教学内容及安排
第一章:国家公务员制度发展概述
1.掌握公务员制度的相关概念 2.了解西方公务员制度的发展历程 3.了解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历程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第二章:国家公务员管理体制和管理机构
1.了解和认识西方国家主要的公务员管理体制类型 2.掌握我国公务员管理体制
3.掌握我国公务员管理的主要机构、职能和相互关系
第三章:国家公务员分类制度
1.国家公务员的分类方法及其发展趋势 2.我国的国家公务员分类制度
第四章:国家公务员进入制度
1.了解我国国家公务员体系进入的主要方式
2.掌握我国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适用对象、方式和程序 3.掌握我国公务员调入制度的适用对象、方式和程序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第五章:国家公务员的考核制度
1.掌握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设计
2.了解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实际运行状况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第六章:国家公务员的监督制度
1.掌握我国公务员监督制度设计 2.了解我国公务员监督制度实际运行状况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第七章:国家公务员的职务管理制度
1.掌握我国公务员职务任免制度设计和实际运行 2.掌握我国公务员职务升降制度设计和实际运行 3.掌握我国公务员交流回避制度设计和实际运行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第八章:国家公务员退出制度
1.掌握我国公务员辞职制度设计和实际运行 2.掌握我国公务员辞退制度设计和实际运行 3.掌握我国公务员退休制度设计和实际运行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第九章国家公务员的工资福利、权益保障制度
1.了解我国公务员工资福利设计和实际运行 2.了解我国公务员权益保障制度设计和实际运行
五、实践环节
无
六、课外学时分配
七、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成绩占80%,平时作业占10 %;平时表现占10 %。
大纲制定者:白 萌大纲审核者:刘 波
第四篇:《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
英文名称: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课程代码:14111206
一、课程基本情况
1.学
分:9 学时: 148
(理论学时:148 实验学时:0)
2.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必修课 3.适用专业:对外汉语 4.适用对象:本科
5.先修课程:古代汉语、现代文学、当代文学 6.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 材:
1、《中国文学史》(四册),袁行霈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六册),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参考书:文学史:《中国文学史》(全四册),游国恩等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中国文学史》(全三册),中国社科院编,1962年版;《中国文学史纲要》,袁行霈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中国文学史》(全三册),章培恒等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汉文学史纲要》鲁迅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中国诗歌史》张松如主编,吉林大学出版,1989年版;《中国小说史稿》北京大学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中国小说史略》鲁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
思想史:《中国思想史》葛兆光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中国文学批评史》郭绍虞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美的历程》李泽厚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中国美学史》李泽厚著,刘纲纪主编,中国社会科出版社,1984年版;《中国历代文论选》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作品选:
《中国历代诗歌选》林庚、冯沅君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古代散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北京大学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选注,中华书局,1990年版。
二、课程介绍
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中国古代文学》是对外汉语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从上古到本世纪初,近三千年来,我国文学留下了数量巨大的光辉遗产,成为中华民族和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系统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发展轮廓,系统认识中国古代文学的优秀作品,培养和提高对作品的阅读、分析能力和鉴赏水平。
这门课程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在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增进爱国热情,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在以丰富的历史知识、生动的艺术形象、优美的文学语言教育、感染学生方面,都将担负重要的任务。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使学生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掌握本大纲所规定的基本知识,基本观点。2.使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通过古汉语和本课程的学习,使他们能够借助注释阅读中等难度的古代文学作品。
3.使学生能够运用文艺理论,独立地分析评述古代的作家作品,把握其思想与艺术的基本特征。
4.使学生能够熟读或记诵一定数量的作品。
总之,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较好地胜任对外汉语教学,并具备独立研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三、课程内容、学时分配及教学基本要求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共20学时)
概况(共1学时)
1.社会概况 2.文学概况
第一章 建安文学(共2学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曹氏父子
知识要点:曹操的生平及创作,曹丕的生平及创作,曹植的生平及创作 第二节 建安诸子
知识要点:建安七子及其创作,女诗人蔡琰 教学重点:掌握曹操和曹植的创作内容与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三曹的评价问题,曹植的政治遭遇与诗赋的创作关系,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章要求了解建安文学的基本特征,了解三曹及七子的创作,重点掌握曹操和曹植的创作内容与艺术特点。
第二章 正始和西晋文学(共2学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正始文学
知识要点:正始文学的特点,“竹林七贤”,阮籍的生平及创作,嵇康的生平及创作 第二节 西晋文学
知识要点:太康文学,左思的生平及创作,其他诗人
教学重点:阮籍和左思的创作内容和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阮籍《咏怀》:政治抒情组诗的出现,繁缛:太康诗风的特征,咏史诗的渊源与特征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章要求了解正始和太康文学的基本特色,重点掌握阮籍和左思的创作内容和艺术特点。
第三章 陶渊明(共3学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陶渊明的生平与思想
知识要点:晋末的政治、学术概况,陶渊明的生平和思想 第二节 陶渊明的创作
知识要点:思想内容,艺术特点,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重点:陶渊明诗的艺术成就
教学难点:日常生活的诗化,朴素中见绮丽,平淡中见警策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章要求了解陶渊明的生平、思想及其创作的内容与特色,重点掌握陶渊明诗的艺术成就。
第四章 南北朝诗文及民歌(共4学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谢灵运及其山水诗
知识要点:山水诗的兴起,谢灵运的山水诗作 第二节 鲍照
知识要点:鲍照的生平,鲍照作品的内容及艺术成就 第三节 谢脁与永明体
知识要点:谢脁的生平及创作,“永明体” 第四节 庾信
知识要点:庾信的生平与创作,其诗赋的艺术成就 第五节 南北朝民歌
知识要点:南朝民歌与《西洲曲》,北朝民歌与《木兰诗》
教学重点:山水诗和“永明体”在诗史上的地位,南北朝民歌的艺术成就
教学难点:山水中寻找人生的哲理与趣味,奇矫、凌厉、险俗的风格,声律:诗歌创作中新的追求,庾信文章老更成,乡关之思的内容与表现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章要求了解山水诗的兴起与谢灵运的诗歌成就,了解鲍照乐府诗的艺术成就,了解“永明体”及庾信的创作成就;重点掌握山水诗和“永明体”在诗史上的地位,以及南北朝民歌的艺术成就。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的小说(共2学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志怪小说
知识要点:干宝的《搜神记》,其他志怪小说 第二节 志人小说
知识要点: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葛洪的《西京杂记》等 教学重点:《搜神记》和《世说新语》的艺术成就
教学难点:《世说新语》的文学成就,魏晋南北朝的小说的特色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章要求了解小说的概念及其兴盛的原因,了解小说的种类及其代表作品;重点掌握《搜神记》和《世说新语》的艺术成就。
第六章 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批评(共2学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典论·论文》与《文赋》
知识要点: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 第二节 《文心雕龙》与《诗品》
知识要点:刘勰与《文心雕龙》,钟嵘与《诗品》 教学重点:《诗品》 教学难点:《文心雕龙》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章要求了解《典论·论文》、《文赋》、的主要成就。重点掌握《文心雕龙》、《诗品》的诗学思想。
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共12学时)
概况(共1学时)
1.社会概况 2.文学概况
第一章 隋及初唐诗歌(共3学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上官体和沈宋
知识要点:上官体的特点,沈佺期、宋之问的创作,王绩的生平和创作,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生平及创作成就
第二节 吴中四士 知识要点:吴中四士,张若虚与《春江花月夜》 第三节 陈子昂
知识要点: 陈子昂的生平,其创作主张及实践 教学重点:“四杰”、陈子昂的创作
教学难点:陈子昂诗歌复古倾向的得与失,陈子昂的诗歌主张与唐诗风骨的关系,张若虚所创作的诗歌意境美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章要求了解隋及初唐时期的诗歌特点,了解“上官体”的特点,掌握“四杰”的创作成就,以及陈子昂的诗歌革新;重点掌握“四杰”、陈子昂的创作,熟练掌握他们的主要作品的内容和特点。
第二章 山水田园诗派(共2学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山水田园诗兴盛的原因 知识要点:社会原因,山水田园诗的特点 第二节 孟浩然
知识要点:孟浩然的生平思想,孟浩然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 第三节 王维
知识要点:王维的生平思想,王维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成就 教学重点:王、孟歌的艺术成就
教学难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境,孟浩然山水诗自然平淡的特点,创造静逸明秀之美的诗人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章要求了解山水田园诗派的产生及其特点,了解王维、孟浩然诗歌的基本特色;重点掌握王、孟歌的艺术成就,熟练掌握他们重要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点。
第三章 边塞诗派(共2学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边塞诗派繁荣的原因 知识要点:社会原因,创作特点 第二节 高适
知识要点:高适的生平,高适的创作及成就 第三节 岑参
知识要点:岑参的生平,岑参的创作及成就 教学重点:高适的创作及成就,岑参的创作及成就
教学难点:慷慨奇伟之美,追求不朽功名的高昂意气与冷峻直面现实的悲慨相结合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章要求了解边塞诗派的产生及其特点,了解高适、岑参的创作风格;重点掌握高、岑诗歌的艺术成就,熟练掌握他们重要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点。
第四章 李白(共4学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李白的生平和思想 知识要点:李白的生平,李白的思想 第二节 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
知识要点:浪漫精神,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反权贵,追求自由 第三节 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知识要点:全新的形式与风格,强烈的主观色彩,极度的夸张 第四节 李白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知识要点:浪漫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扫清六朝诗风 教学重点:李白诗歌创作的浪漫特色
教学难点:古题乐府的创新与个性特色,行云流水的抒情方式,清新俊逸的爽朗风神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章要求了解李白的生平和思想,其创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重点掌握其诗歌创作的浪漫特色,熟练掌握重点作品的内容及其艺术特色。
四、课内实验、实践环节及要求
无
五、考核办法
1.考核方式:考试 2.考核形式:全校统考闭卷
3.成绩核定:课程成绩=平时(20%)+期中(10%)+期末(70%)
大纲制订人:杨冬梅
大纲审定人:翟英华 大纲批准人:陈婉蕾
第五篇:《中国宪法学A》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宪法学A》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国宪法学A(The Law of Constitution)课程编号:162129 总学时数:48学时 讲课学时:48学时 实验学时:0学时
实践学时:0学时 上机教学: 0学时
学分:3学分
先修课程:法理学 中国法制史 法学导论
教 材:周叶中 主编,《宪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参考书目:《宪法(中国部分)》 高等教育出版社 许崇德 主编 胡锦光 副主编 李步云 主编,《宪法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
李树忠 主编,《宪法学案例教程》,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年
《课程内容简介》:
本课程共三编十六章,形成了以宪法基本理论----宪法基本制度——宪法实施为主线的宪法学教学体系。第一编是宪法基本理论,详细论述了宪法的基本原理,包括宪法的概念、宪法的历史发展、宪法的制定、宪法形式与宪法结构、宪法规范、宪法的价值与作用、宪法与宪政等基本理论。第二编论述了中国宪法的基本制度.主要包括经济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选举制度和政党制度等。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主要论述了中国公民所具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基本权利包括平等权、政治权利、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监督权、请求权等。国家机构分为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两条主线。主要论述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国家主席、各级行政机关、中央军事委员会、自治机关,最后论述了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第三遍论述了宪法实施,主要是违宪审查制度。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开设的十四门主干课之一,为法学专业必修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系统掌握中国宪法学的基本原理、基本制度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要求学生掌握宪法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了解宪法学的理论前沿和制度建设的趋势;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
《中国宪法学A》授课课时分配表 章节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第十六章讲课***2习题课***0讨论课***2实验***0其他***0合计***24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共分十六章。
第一章:宪法的概念
主要内容是:宪法释义;宪法的本质;宪法的分类。
重点、难点: 宪法释义。
第二章:宪法的历史发展
主要内容是:宪法的产生和发展;旧中国宪法的产生和演变;新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重点、难点:宪法的发展趋势;1982年宪法及其修正案。第三章:宪法的制定
主要内容是:宪法制定权;宪法制定机关;宪法制定程序。重点、难点:宪法制定程序。第四章:宪法形式与宪法结构 主要内容是: 宪法形式;宪法结构。重点、难点:82年宪法的结构。第五章:宪法规范
主要内容是: 宪法规范的逻辑结构与种类;宪法规范效力与宪法规范变动。重点、难点:宪法规范效力与宪法规范变动。
第六章:宪法的价值与作用 主要内容是:宪法的价值与作用。重点、难点:宪法的作用。第七章:宪法与宪政
主要内容是:宪法与宪政的关系;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政。重点、难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政。第八章:国家性质
主要内容是:国家政权的阶级归属;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国家的基本文化制度。重点、难点: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九章:国家形式(上)
主要内容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重点、难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第十章:国家形式(下)
主要内容是:我国是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民族区域自治;特别行政区;国旗、国徽、国歌和首都。
重点、难点:特别行政区。
第十一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上)
主要内容是: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保障及其界限。重点、难点: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保障及其界限。第十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下)
主要内容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的基本义务;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及其行使原则。
重点、难点: 公民的基本权利。第十三章:选举制度
主要内容是: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选举的民主程序;对代表的监督和罢免。重点、难点: 选举的民主程序。第十四章:国家机构
主要内容是:代议机关;国家元首;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我国的军事领导机关。
重点、难点:代议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第十五章:政党制度
主要内容是:政党与政党制度概述;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重点、难点: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第十六章:违宪审查制度
主要内容是:违宪审查的主要模式;违宪责任;建立中国特色的违宪审查制度。重点、难点:建立中国特色的违宪审查制度。
三、教学方法
本门课程的教学手段主要采用课堂讲授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的方法,同时适度结合各国典型宪法案例,进行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的法学理论素质,开阔学生理论视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以及批判和反思能力。
四、成绩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
大 纲 执 笔 者:蒲 红
大 纲 审 定 者:
分管教学负责人签字:
编 写 时 间: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