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务员的监督与权益保障
公务员的监督与权益保障
10月23日
《公务员法》师资培训班
公务员的监督机制渗透在人事行政的各个管理环节,通过对公务员行为的法律监督,旨在实现公务员权利与义务的平衡。《公务员法》中的公务员监督机制,主要应体现在义务权 利、纪律处分、回避、申诉控告与仲裁等环节中。
(一)义务与权利
公务员的义务,就是国家法律对公务员必须做出一定行为或不得做出一定行为的约束和强制,即公务员的义务包括作为义务和不作为的义务。公务员的权利,就是国家法律对公务员在履行职责,行使职权,执行国家公务的过程中,可以做出某些行为,要求他人做出某些行为或抑制某些行为的许可和保障。
第十二条 公务员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
(二)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
(四)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五)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
(六)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七)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八)清正廉洁,公道正派;
(九)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十三条 公务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获得履行职责应当具有的工作条件;
(二)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
(三)获得工资报酬,享受福利、保险待遇;
(四)参加培训;
(五)对机关工作和领导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
(六)提出申诉和控告;
(七)申请辞职;
(八)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为此,公务员有义务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顷听人民的意见,接受人民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公务员必须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清正廉洁,公道正派;克己奉公。相对于机关来说,公务员个体又处于弱势地位。为此,公务员拥有对机关及其领导人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提出申诉和控告的权利;申请辞职的权利,等等。公务员必须遵守义务,否则就要受到纪律处分和法律制裁。公务员的权利必须得到合法保护,公务员合法权利被侵犯后,能够依法得到救济。
(二)纪律处分
制度要件
(1)纪律内容。包括政治纪律、千作纪律、廉正纪律、社会公德纪律等几个方面。
(2)纪律处分的种类。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受撤职处分的,同时
降低级别。纪律处分的期限为:警告,6个月;记过,12个月;降级、撤职,24个月。受纪律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其中受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的,并不得晋升工资档次。
(3)纪律处分的程序。处分公务员,应当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
给予公务员纪律处分,应当对公务员违纪行为的事实进行调查,并听取本人陈述和申辩。并按照管理权限和规定的程序,在规定期限内做出决定,并告知申诉权。公务员对纪律处 分不服的,可以按照国家公务员法有关规定提出申诉。
(4)纪律处分的解除。公务员受本法除开除以外的纪律处分,在受纪律处分期间,有悔改表现,并且没有再发生违纪行为的,处分期满后,由做出纪律处分决定的机关解除纪律处分;有特殊贡献或者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提前解除纪律处分。
解除纪律处分后,晋升工资、职级和职务不再受原纪律处分的影响。解除降级、撤职处分不视为恢复原职级(级别)、原职务。
(三)回避
公务员回避,是指通过对公务员所任职务、执行公务和任职地区等方面做出限制性规定,减少闲人为因素对于作的干扰,保证公务员公正廉洁地执行公务的法律制度。回避对公务员来讲,不是可为可不为的,而是必须履行的义务。
1.制度要件
(1)回避的种类与情形。一是任职回避,公务员之间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的职务或者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扣仟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干部、人事财务等特殊职位的工作。
因地域或者工作性质特殊,需要变通执行任职回避的,由省级以上公务员综合管理部门规定。
二是公务回避。公务员执行公务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涉及本人利害关系的;涉及与本人有上述所列亲属关系人员的利害关系的;其他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情形。公务回避的实质是防止公务员在执行公务中徇私舞弊。(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公务员在执行公务时,涉及本人或者涉及与本人有亲属关系人员的利害关系的,必须回避。(国家公务员任职回避和公务回避暂行办法》对公务回避做了进一步的规定,即在“人事监察、审计、仲裁、案件审理、税费稽征、项目资金审批、出国审批、人事考核、任免、奖惩、录用、调配等公务活动”时,涉及本人或者涉及与本人有亲属关系人员的利害关系,必须回避。作为预防性的措施,凡是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情形,都应在回避之列。当公务员执行公务时,涉及本人或者本人亲属利害关系时要回避,涉及与本人有密切关系的同乡、朋友、战友、同学的利害关系,并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也应当进行回避。
三是地区回避。公务员担任县、乡级机关及部分部门主要领导职务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实行地区回避。从实践看,县级以下党政主要领导职务是实行地区回避的重点。除此之外,一些特殊行业部门的主要领导比县级党政班子中的副职掌握更多的实权,这部分人进行回避更有必要。
(2)回避程序。有应当回避情形的公务员,本人应当提川回避申请。公务员执行公务时的当事人有权要求公务员回避:其他人员也可以向机关提供公务员需要回避的情况。
机关可以根据公务员本人、公务当事人的申请和要求,经审查后做出回避决定,也可以直接做出回避决定。
法律对公务员回避有特别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四)申诉控告
《公务员法》既是一部管理法,也应是一部权益保护法。相对于机关来说,公务员处于弱势地位,机关可能在管理公务员的过程中行为适当,机关及其领导人员也可能滥用管理权力,侵犯公务员合法权益,因此,需要建立监督纠错保障机制,确立对公务员的救济渠道。而申诉控告属于一种内部监督纠错保障机制。如果机关不能公正地对待公务员,就很难使人们服机关能公正地对待社会普通公民。公务员对机关具体人事处理行为不服的,可以提出申诉,但不一定追究机关的过错责任。公务员认为机关及其领导人员侵犯其合法权益,可以依法向上级机关或者有关的专门机关提出控告,并要求追究责任人责任。申诉与控告都是维护公务员合法权益的法律监督手:,但申诉的目的是及时修正机关的不当人事管理行为,控告 于制止和惩罚机关及其领导人的违纪违法行为。
申诉控告与人事争议仲裁不同。与申诉控告不同,人事争肿裁属于一种准司法行为,由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人争议仲裁的申请人可以是公务员个人,也可以是机关,而申:控告只能是公务员;人事争议仲裁适用调解原则,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而申诉控告不适用调解原则,机关负举责任。
申诉控告与行政复议虽然都是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监督纠错制度,但二者之间也存在区别。一是调整范围不同,行政复议调整的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与行政机关之间发生的行政纠纷,而申诉控告调整的是机关与公务员之间的有关人事争议。二是申请和受理的方式不同,行政复议申请人申请时,可以用口头或书面两种方式提出,申诉控告则必须以书面方式提出。行政复议的受理机关可以是本级行政机关,也可以是上级行政复议机关,申请人可以自由选择,而申诉控告则有严格的规定。
1.立法思想,既要保护公务员的合法权益,又要维护机关正常的工作秩序这应是设计申诉控告制度的基本立法思想。为了加大对公爷员合法权益保护,《公务员法》立法过程中倾向性的意见是取一级申诉为二级申诉;将纪律处分的受理机关统一为监察机。为了维护机关正常的工作秩序,应明确规定公务员可以将复核作为申诉的前置程序,避免上交矛盾;规定公务员提出申诉控告的时限;增加“最终申诉处理决定”的规定。
2.制度要件
(1)公务员申诉控告的条件。公务员对涉及本人权益的处分、辞退、取消录用、定期考核被定为不称职或者基本称职以及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出申诉的其他具体人事处理不服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人事处理行为之日起30日内向原处理机关申请复核,对复核结果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复核决定之日起15日内向同级公务员综合管理部门或者做出该人事处理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提出申诉;也可以不经复核自知道该人事处理决定之日起30日内直接提出申诉。
行政机关公务员对纪律处分不服的申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的规定办理。
公务员对机关及其领导人员侵害其合法权益的违法、违纪行为,可以向上级机关或者有关的专门机关提出控告。
(2)公务员申诉控告程序。
申诉的程序可设计为:
原处理机关应当在接到公务员递交的复核申请书后30日掏做出复核决定;提出申诉;受理公务员申诉的机关应当自受理之日60日内做出处理;
为受理公务员申诉、控告的机关应当自受理之日起60日内做出处理。案情复杂的,可以适当延长,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0日;
公务员对申诉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申诉处理决定之日起30日内,按规定向做㈩申诉处理决定的部门(机关)的上一级部门(机关)提出一,再申诉(只规定二级申诉);
最终申诉处理决定。可能发生二级申诉的,二级申诉的处理机关为最终申诉处理决定。没有可能做㈩二级申诉的机关,最高机关做出的决定和中央一级公务员综合管理部门做出的 申诉决定为最终处理决定。
(3)申诉控告中的责任。公务员的责任:公务员提出申诉与控告,应当忠于事实,不得捏造事实、诬告、陷害。
受理公务员申诉、控告机关的责任:在规定时限内,在查明事实真相的基础上,依法保护公务员的合法权益。
做出原人事处理决定机关的责任:经受理公务员申诉的机关审查认定为错误的具体人事处理行为,原处理机关应当及时予以纠正;拒不纠正的,应当追究其领导人员的责任。
第二篇:老年人权益保障
一、《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立法概述
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简称《老年法》)的立法宗旨有三:一是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二是发展老年事业;三是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这三个立法宗旨揽括了《老年法》的所有内容。
第一,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在《老年法》总则里第一条指出:本法的目的在于“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发展老年事业,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的美德。”第七条规定:“全社会应当广泛开展敬老、养老宣传教育活动,树立尊重、关心、帮助老年人的社会风尚。”把弘扬我国赋有中华民族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作为本法首肯的立法精神。在分则方面,《老年法》第十条规定:“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家庭成员应当关心和照顾老年人。”《老年法》特别突出了家庭赡养与扶养。子女关心和照料父母是法律规定的义务,这包括了经济赡养、情感慰藉和生活照料多个层面。
第二,发展老年事业。老年事业泛指从物质、精神、医疗保健、照顾服务等方面给予老年人提供保障而采取的制度措施,建立的设施以及为此而形成的管理服务机制。老年事业主要包括:(1)为老年人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如养老、医疗保健制度和社会救助救济;(2)建立老年福利设施,如敬老院、福利院等老年人生活服务设施;老年人医院、康复中心等疾病护理康复保健设施;老年大学、老年人活动中心等文化教育、体育娱乐设施;(3)实施照顾服务;(4)完善老年事业的管理机制和科研机制。
第三,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老年法》第三条对健全老年社会保障制度作了原则性规定:“国家和社会应采取措施,健全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改善保障老年人生活、健康以及社会发展条件,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以下称:“五个老有”)。
“五个老有”是实现本法的宗旨也是前述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高度概括,体现了老年人社会保障目标的内涵,这是本法立法的精髓所在。老有所养是指老年人在物质和精神方面得到基本的保障,包括经济保障、生活照料、精神慰藉。老有所医是指老年人在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等方面得到保障。老有所为是根据老年人的精力、专长和兴趣,继续发挥作用,使其能为社会做贡献。老有所学是老年人为自身健康发展而获得对各种科学知识和技术继续学习的机会。老有所乐是指通过参加各种文化艺术活动,使老年人心情舒畅、情感需求得到满足。为实现“五个老有”,对老年人实施的社会保障项目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区服务、住房保障、老年教育、法律援助等,基本上包括了老年人权益保障的基本内容,解决好“五个老有”就可以保障老年人的基本权益,确保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二、宪法、法律关于老年人保护有关规定
我国宪法、民法通则、婚姻法、继承法、刑法以及劳动法等重要的法律规范中,都对老年人合法权益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宪法》第45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第49条第3款规定:“父母有扶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
《民法通则》第104第1规定:“婚姻、家庭、老人、母亲和儿童受法律保护。”
《婚姻法》第2条第2款规定:“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第21条第1款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扶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该条第3款规定: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继承法》第7条规定遗弃和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者丧失继承权;第10条规定父母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第12条规定“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劳动法》第70条规定:“国家发展社会保险事业,建立社会保险制度,设立社会保险基金,使用权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第73条规定:劳动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1、退休;
2、患病、负伤;
3、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
4、失业;
5、生育。
此外,《刑法》第260条第1款规定:“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该条第2款规定:“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第261条第1款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抚养义务而拒绝抚养,情节恶劣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三、国务院行政法规、法规性文件和部委规章
国务院行政法规、法规性文件和部委规章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作了规定:离退休、生活待遇、优抚安置、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社会福利与社会救济、老年设施建设规范和税收、社区服务、社会参与和老年体育以及公证和法律援助等内容。从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所收录的实用老年法律法规汇编中,有 190 多项国务院行政法规、法规性文件和部委规章。如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等行政法规,这些法规、规章为处于弱势地位的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此外,还有最高人民法院在审判过程中就遗产、继承、追索退休金等疑难案件所做的批复,总共有十几项司法解释。
四、《老年法》内容
按照《老年法》规定的老年人应享有的特殊权利和利益,从目前各省市的立法实质内容来看,主要对从国家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受赡养扶助的权利、继续受教育的权利、劳动权利、参与社会发展的权利等几方面作出了规定。
第一,从国家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各地的老年人权益保障地方法规都规定:“老年人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有享受社会发展成果的权利。”离退休老年人的养老金领取;孤寡老人的社会福利救济;交不起医药费时可减免;请求法律援助、减免诉讼费等内容是各省提供给老年人具体的物质帮助。
第二,受赡养的权利。老年人为子女操劳终身,为社会辛勤劳动,贡献毕生的精力,在它们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时,理应在生活上得到家庭和社会的尊敬、关怀和帮助,让他们安渡晚年,这既是社会的职责,也是家庭的功能。目前中国的国情有80%是农村人口,缺少相应社会福利保障,主要依靠家庭承担养老任务。各地方法规关于家庭赡养的章节都设置了如何保护老年人的受赡养权的规定。第三,婚姻自由权。老年人的婚姻自由权指老年人有权按照法律规定、自主自愿决定自己的婚姻问题,排除任何组织和个人的强制与干涉。现实生活中老年人的结婚自由与离婚自由时常受到不法干涉。因此,各地方法规基本上都重申这一权利,加重对老年人婚姻自由权的保障。
第四,财产所有权。老年人享有财产所有权是指财产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的所有、收益、处分等权利,是老年人确立其社会地位的物质保障,许多养老纠纷的发生就是老年人没有充分享有财产所有权。各地的老年人权益保障地方法规都涉及到老年人对个人财产的权利的保护。
第五,房产权。由于住房紧张,老年人住房问题比较突出。老年人的住房经常被挤占,从大房到小房、到厨房甚至被挤到牛棚、猪圈,更严重的被挤出家门。人到老年,活动范围缩小,住房是他们最重要的生活环境,一旦受到侵犯将直接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晚年生活质量。《老年法》第十三条规定了如何保障老年人房产权。各地在老年法的基础上对房产权进行规定,部分地方对老年人变更房屋所有权设置了相对复杂的程序。
第六,继承权。老年人有劳动能力时,曾为维持家庭生活和抚养子女辛勤操劳。到晚年丧失劳动能力时,需要得到子女的赡养、扶助,愉快地安度晚年。当其子女先于自己死亡时,为了保证老年人的生活水平不致降低。《继承法》规定了老年人有权继承子女的财产;《老年法》第十九条强调保护老年人继承权。各地方法规规定在分割遗产时,应当优先照顾老年人的利益。当老年配偶间发生一方死亡的事实,生存方 享有配偶身份的继承权。
第七,继续受教育的权利。社会不断发展,知识需要更新。离退休老年人愿意继
续受教育,国家与社会应支持与帮助。各地基本上重申了《老年法》第三十一条规定:“老年人有继续受教育的权利。”
第八,劳动权利。老年人虽已离退休,但是他们的劳动权利并没有丧失。特别是随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事业进步,老年人健康状况普遍提高,寿命延长。我国老年人中蕴藏大量的宝贵人才,存在巨大的创造潜力。国家应当为他们提供劳动就业的机会,创造条件使他们为社会做贡献。各地方法规具体规定老年人的劳动权。
第九,参与社会发展的权利。社会发展离不开老年人的参与,老年人可以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维护社会治安等。各地方法规明确规定这种权利。
五、修订的《老年法》新增内容 1、2013年7月1日起,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开始实施,新法首次从法律上明确了将每年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年节。
2、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所称老年人是指60周岁以上的公民。
3、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禁止歧视、侮辱、虐待或者遗弃老人,禁止对老年人实施家庭暴力,国家要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对老年人的保障水平。
4、在老人赡养方面,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赡养人应当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强迫老年人居住或者迁居条件低劣的房屋。老年人自有的住房,赡养人有维修的义务。
5、该法还规定,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护,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干涉老年人离婚、再婚及婚后的生活。赡养人的赡养义务不因老年人的婚姻关系变化而消除。
6、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实施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住房保障制度或者进行危旧房屋改造时,应当优先照顾符合条件的老年人。
六、广州地区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
1、《广州市老年人优待办法》
第一条 为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发展老年事业,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助老的美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及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具有本市行政区域常住户口,年满60周岁以上的公民,享受本办法规定的优待。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公民,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履行优待老年人的职责和义务。第三条 本办法由市老龄工作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各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同实施本办法。
第四条 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逐步加大对社会福利设施的投入,采取措施,健全对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制度,改善保障老年人生活、健康以及参与社会发展的条件,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第五条 年满60周岁不满65周岁的老年人凭《广州市老年人优待证》(以下简称《优待证》)进入定点公园和文化馆、纪念馆、艺术馆、博物馆、展览馆,有月票的,按现行优待办法购买;没有月票按次购票的,享受半价优惠。乘坐市内线路公共汽(电)车、过江轮渡和地铁,享受半价优惠。
65周岁以上老年人凭《优待证》享受前款各项的免费。第六条 老年人凭《优待证》进入市内各体育健身场所、电影院活动或者观赏的,享受半价优惠。
第七条 老年人凭《优待证》可以免费使用收费公共厕所。第八条 老年人凭《优待证》乘搭车、船、飞机可以优先购票并优先检票进站,上下车、船、飞机。
候车、船、飞机室应当设置老年人专用座椅。
第九条 市内各医疗机构,应当专设老年人服务窗口,对持《优待证》的老年人免收普通门诊挂号费。
有条件的医院应当设置老年人家庭病床。
第十条 邮政、电信、银行等部门应当为老年人专设服务窗口或者设置老年人优先标志,对持《优待证》的老年人应当优先办理用邮、领取养老金及其他相关业务。第十一条 孤寡老人和虽有赡养人或者扶养人,但赡养人或者扶养人确无赡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租赁并居住房管部门管理的公产房,免交租金。
离、退休干部、职工租住公房(以租赁登记承租人为准)的,租金按现行优待办法收取。
第十二条 商场、饮食、维修等商业、服务单位应当根据自身的服务特点,为老年人提供各种优先、优惠、优质服务。
第十三条 农村老年人不承担义务工、不缴纳各种集资费。第十四条 各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应当做好社区助养为老服务工作,建立方便老年人的便民服务档案,为老年人提供及时的服务。
第十五条 10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凭《优待证》,由其户籍所在地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每月发给不少于200元的长寿保健金。第十六条 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老年人,法律援助机构、律师事务所或者有关部门应当及时予以法律援助。
公证机关办理扶养、助养、赡养老人的协议公证时,免收公证费。
第十七条 本市老年人优待证由市老龄工作委员会统一制发和管理。
符合本办法规定的老年人可以向户籍所在地的街、镇老龄工作委员会申领本市老年人优待证,经区、县级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审核后,报市老龄工作委员会核发。
第十八条 对不按本办法规定履行优待老年人义务的组织或者个人,由区(县级市)老龄工作委员会责令其改正,并进行批评教育;对不履行优待老年人义务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市老龄工作委员会提请其所在单位或者上一级主管部门对直接责任人、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
2、广州市有养老机构在2006年推出《亲情协议》,入住时,子女向父母保证“每周至少探望一次,至少致电问候一次”,如子女不常探望父母将被列入“不爱爸妈黑名单”,不断收到院方以短信、电话、电邮等方式发出的“快来看老人”温馨提示。今后,广州市将在养老机构推广,《亲情协议》提醒老人子女及时尽孝。
3、广州市老龄委目前正组织人员进行调研,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制订广州的地方细则。广州市老龄委撰写专门调查报告,然后将该报告呈交市人大常委会有关方面,吁请市人大组织全市部分人大代表进行《老年法》的执法检查,在此基础上制订广州市贯彻《老年法》实施细则。
4、《广州市社会医疗保险条例》
《条例》体现“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法律适用原则,即《条例》实施之前已参加职工社会医疗保险的人员,最低缴费年限仍按原规定10年执行,《条例》实施后首次参加职工社会医疗保险的人员,最低缴费年限调整为15此外,《条例》还明确规定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通过整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城乡居民社会医疗保险,实现统一政策、统一管理、基金统筹。
第三篇:破产法与破产企业职工权益保障
破产法与破产企业职工权益保障.txt两人之间的感情就像织毛衣,建立的时候一针一线,小心而漫长,拆除的时候只要轻轻一拉。。保护破产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是我国破产法律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1986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以下简称《破产法》),对于破产企业职工的保护作了明确规定。自《破产法》颁布至今,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破产法对于破产企业职工的保护也日益完善,一系列相关的配套法规、政策、司法解释等相继出台,逐渐构成了较为完善的保护破产企业职工的法律制度。
由于我国《破产法》的有关规定比较原则,因此,从《破产法》颁布以来,国务院及其所属部委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规定对《破产法》的相关内容加以完善,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国务院1994年10月25日发布的《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破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
[1994]59号)、《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国发[1997]10号)、财政部《国有企业试行破产有关财务问题的暂行规定》(财工字[1996] 226号)、1996年《关于试行国有企业兼并破产中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经贸企[1996]492号)等。这些政策和规定对破产企业职工保护做了非常具体的规定。
我国破产法有关破产企业职工的保护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有关职工安置问题,关于这一点,在企业《破产法》第4条中明确规定:“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妥善安排破产企业职工重新就业,并保障他们重新就业前的基本生活需要,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二是有关企业破产财产及其清偿顺序问题,如《破产法》第37条第2款规定:“破产财产优先拨付破产费用后,按照下列顺序清偿:(一)破产企业所欠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二)破产企业所欠税款;(三)破产债权。”
2002年7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32次会议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并于2002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规定是最高人民法院继1991年首次对适用企业《破产法》司法解释后,对适用该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相关规定所进行的第二次全面系统的解释,它进一步规范了人民法院对企业破产案件的审理,对我国破产法律制度的完善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若干规定》加强了对破产企业职工的保护,对于破产债权、非破产财产、清偿顺序、试点城市国有工业企业与一般国有企业破产的区别等都做出了明确规定。这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破产法有关职工保护的立法,更好地维护破产企业职工合法权益,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破产债权
《破产法》对涉及企业职工等劳动主体的破产债权,仅仅规定了破产企业所欠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属于优先受偿的债权,没有对其进行分类,从而导致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对因企业破产解除劳动合同时劳动者的补偿金、非正式职工劳动报酬、职工集资款等问题无法可依,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职工的合法权益。《若干规定》在总结司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以往的政策、法规进行了完善,有许多新的突破。其中第56条、57条、58条分别对企业职工等劳动主体给予特殊的保护,将解除劳动合同对劳动者的补偿金、非正式职工的劳动报酬和企业向职工的集资款,解释为企业《破产法》第37条第二款第(一)项可以优先受偿的债权,充分反映了国家法律对劳动者群体的保护,对维护社会稳定具有积极的意义。
1.劳动者补偿金优先受偿的规定。
破产企业职工的保护是现代各国破产法的一般原则。破产法对企业所欠职工工资和报酬的保护,属于对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获取劳动报酬权的保护;对劳动者因企业破产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金的保护,属于对劳动者未来损失的保护。《破产法》仅仅将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作为第一顺序清偿的债权,而对劳动者未来损失的保护未作规定。《若干规定》基于保护劳动者权利的角度出发,对《破产法》第37条采取扩大解释的方法,将对劳动者未来损失的补偿这部分解释为第一顺序清偿的债权,给予其和职工工资、劳动保险费用同等的法律地位。
在《若干规定》第56条中明确规定:“因企业破产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依法或者依据劳动合同对企业享有的补偿金请求权,参照企业破产法第三十七条第二款第(一)项规定的顺序清偿。”这就意味着,因企业破产解除劳动合同对劳动者的补偿,可以依据劳动合同约定的补偿金,也可以在没有约定时依据劳动法及其相关规定进行补偿。
2.非正式职工劳动报酬优先受偿的规定。
我国破产法规定的优先清偿的职工工资依其性质属于劳动报酬,法律并没有区分劳动者的身份,因此只要是属于劳动报酬性质的债权,劳动者均应享有破产法规定的优先受偿的权利。《破产法》第37条第二款第(一)项规定的“职工工资”,在文义上未对“职工”一词加以限制,所以“职工工资”既指正式职工的工资,也指非正式职工的工资。因此,《若干规定》
第57条规定:“债务人所欠非正式职工(含短期劳动工)的劳动报酬,参照企业破产法第三十七条第二款第(一)项规定的顺序清偿。”这样就为实践中法院在审理破产案件时,对于破产企业拖欠企业非正式职工的工资,尤其是拖欠农民工的劳动报酬问题的处理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3.职工集资款优先受偿的规定。
《若干规定》第58条规定:“债务人所欠企业职工集资款,参照企业破产法第三十七条
第二款第(一)项规定的顺序清偿。但对违反法律规定的高额利息部分不予保护。职工向企业的投资,不属于破产债权。”
本条规定也属于对《破产法》第37条第2款第(一)项进行的扩大解释,将企业所欠职工的集资款解释为与企业所欠职工工资具有相同地位的破产债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对于企业向职工集资形成企业对职工的负债,在企业破产时,职工对企业享有破产债权。《若干规定》的这一规定,不仅有利于对破产企业职工的保护,而且有利于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2)对职工集资款的保护仅限于合法权益。对于企业许诺给职工的高额利息不受法律保护,不仅高额利息不能优先受偿,而且不属于破产债权,法院不予确认。对不违反法律规定的利息部分,可以确认为破产债权,但根据司法解释的本意不能获得优先受偿,属于普通债权。(3)在企业股份制改造过程中,职工持有企业股份(如职工持股)属于职工向企业的投资行为,是一种股权性质的权利,不属于破产债权,在企业破产时不能获得清偿。
4.清偿顺序。
由于《若干规定》增加了劳动者补偿金、非正式职工劳动报酬、职工集资款三项内容,因此属于第一清偿顺序的劳动债权就由过去《破产法》规定的“破产企业所欠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两项内容增加到5项,依次顺序为:(1)企业所欠职工工资,包括欠付正式职工工资和非正式职工工资;(2)企业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后应支付职工的补偿金;(3)企业职工劳动保险费用;(4)企业向职工集资借款在扣除违反法律规定高息部分后应偿还款项。
二、非破产财产
所谓破产财产,是指破产企业所有财产中供分配给破产债权人的财产。非破产财产,则是指破产企业财产中不属于破产财产的其他财产。为了维护破产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自《破产法》颁布后,国务院及其所属部门发布了的一系列的政策和规定,对破产企业职工住房、破产企业投资兴办公共福利性设施、工会财产等有关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都作过具体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新出台的《若干规定》在此基础上对相关问题进一步作出了明确规定。
1.关于破产企业职工住房处理原则的规定。
根据《若干规定》第81条规定:“破产企业的职工住房,已经签订合同、交付房款,进行房改给个人的,不属于破产财产。未进行房改的,可由清算组向有关部门申请办理房改事项,向职工出售。按照国家规定不具备房改条件,或者职工在房改中不购买住房的,由清算组根据实际情况处理。”
本条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根据我国现行的房改政策,职工出钱购买的住房,产权归
个人所有,因此,破产企业的职工住房,已经签订合同、交付房款,进行房改给个人的,住房属于职工个人所有,不属于破产财产。(2)在企业宣告破产时尚未进行房改,意味着职工可以享受的住房房改优惠政策尚未享受,但企业被宣告破产后,已不具备给职工房改的主体资格,在操作上不具可能性,因此可由清算组代替破产企业向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房委会)等有关部门申请办理房改事项,向破产企业的职工出售。(3)按照国家规定不具备房改条件,比如企业的集体宿舍,或者产权不明的住房,或者职工在房改中不购买住房的,由清算组根据实际情况处理。
2.关于破产企业投资兴办公共福利性设施的规定。
根据国务院“国发[1994]59号文件”《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破产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国发[1997]10号文件”《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规定,破产企业的学校、托幼园(所)、医院等福利性设施,原则上不计入破产财产,由破产企业所在地的市或市辖区、县的人民政府接收管理,其职工由接收单位安置,但是没有必要续办并能整体出让的,可以计入破产财产。按照规定,上述政策只能在国务院确定的“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范围内的国有工业企业破产,适用范围受到限制。《若干规定》第82条规定:“债务人的幼儿园、学校、医院等公益福利性设施,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不作为破产财产分配。”这就意味着,自《若干规定》颁布后,所有企业破产中涉及幼儿园、学校、医院等公益福利性设施的处置,都将统一不作为破产财产分配。
3.关于工会财产不属于破产财产的规定。
作为具有社会团体法人资格的组织,工会在民事活动中的财产权依法受到保护。《工会法》
第46条规定:“工会的财产、经费和国家拨给工会使用的不动产,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和任意调拨。”必须指出的是,工会与企业法人是各自独立的法人主体,企业或企业工会对外发生经济纠纷时,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企业不承担企业工会的债务,反之,企业工会也不承担企业的债务。
根据《若干规定》第71条第(九)项的规定:“破产企业工会所有的财产不属于破产财产。”这一规定完全符合《工会法》的有关立法精神,从破产法的角度强化了对于工会财产的保护,对于遏制屡屡出现的企业破产中损害工会财产的现象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三、关于两类企业破产的不同规定
我国破产法有关破产企业职工的保护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有关职工安置的问题。按照《破产法》第4条的规定:“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妥善安排破产企业职工重新就业,并保障他们重新就业前的基本生活需要,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一般来说,破产企业职工的安置费用包括:(1)职工失业期间的救济费用,包括企业进入破产程序后职工的生活费;(2)企业离退休职工的离退休费和医疗费;(3)失业职工再就业的安置费用。在有关安置费的处理方面,试点城市国有工业企业和一般国有企业适用的法律是不同的。
目前,试点城市国有工业企业的破产案件须纳入全国破产计划,而纳入计划破产的企业,可以使用国务院的特殊政策。特殊政策主要表现为可以用破产企业的财产安置职工,破产债权和别除权都不能优先于职工安置费。这与《破产法》的规定是不一致的。根据国务院通知的有关规定,这些费用都可以从破产企业的财产中支付。例如,国务院“国发[1994]59号文件”中特别强调:“实施企业破产必须首先安置好破产企业职工”,并且规定:“企业破产时,企业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应当以拍卖或者招标方式为主依法转让,转让所得首先用于破产企业职工的安置”;“处置企业土地使用权所得不足以安置破产企业职工的,不足部分应当从其他破产财产所得中拨付”,等等。有学者认为,该规定在实践中导致了破产企业面临破产毫无危机感,而且容易导致破产约束机构趋于软化和松驰,不能使职工的个体利益愿望和企业的整体利益意识融而为一,使职工游离于企业破产后果的承受主体之外。[1](P70-71)还有学者认为,国务院的通知规定,关于破产企业的土地使用权及其他财产,即使已设置抵押,变卖所得也要优先用于破产企业职工安置,而不清偿抵押债权人。这与我国《担保法》关于抵押担保的规定相违背,实际上相当于以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废止或修改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认定抵押制度对破产企业无效,使债权人(尤其是银行)债权的安全得不到应有的法律保障。[2](P282)
对于这个问题,《若干规定》采取了以法律为依据的做法,没有将政策包括在其中,对国家破产计划未作专门规定,而是在第105条做了如下规定:“纳入国家计划调整的企业破产案件,除适用本规定外,还适用国家有关企业破产的相关规定。”这一规定将试点城市国有工业企业与一般国有企业破产做了明确区分,不仅有利于保护破产企业职工等劳动主体的利益,而且有利于对债权人合法权益的保护,既符合我国的国情,又有利于我国现行破产法律制度的完善。
试点城市国有工业企业与一般国有企业的破产除适用法律和政策规定不同之外,还存在以下不同:
1.可分配财产范围不同。
试点城市国有工业企业破产时,企业处置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所得必须作为安置费用优先安置职工,如有剩余可与其他破产财产一起统一列入破产财产分配方案参与清偿分配。而一般国有企业的土地使用权如果是以出让方式依法取得,企业破产时,在其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的剩余年限内,其依法处置土地使用权所得应纳入破产财产参与清偿分配。如果是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则企业破产时,土地使用权将被国家无偿收回,企业无权处置。
2.财产分配次序不同。
试点城市国有工业破产企业的财产分配次序为:(1)清算费用;(2)拖欠的职工工资、劳动保险费用和职工安置费用;(3)有效的财产担保债权;(4)欠缴的税款;(5)普通债权。一般国有破产企业的财产分配次序为:(1)清算费用;(2)有效的财产担保债权;(3)拖欠的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4)欠缴的税款;(5)普通债权。
3.职工安置不同。
试点城市国有工业破产企业职工安置依据法律和政策从预案操作到案件终结贯穿始终,而且是财产清算结束后的主要工作,可以占用处置土地使用权所得和其他财产。而一般国有破产企业职工安置工作必须在立案之前处理好,或者通过其他程序和途径解决,立案之后的清算、审理过程不再考虑职工安置问题,分配方案中也不体现安置费用。
四、破产费用
破产费用是指破产清算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支出,应当从破产财产中优先拨付。破产费用是在破产程序中随时发生的,为保证破产程序顺利进行,允许破产费用随时支付。在破产宣告后,破产财产不足以支付破产费用的,破产程序相应终结,未清偿的债务不再清偿。破产费用的开支范围包括:清算期间职工生活费;破产财产管理、变卖和分配所需费用;破产案件诉讼费用;清算期间企业设施和设备维护费用、审计评估费用;为债权人共同利益而在破产程序中支付的其他费用,包括破产企业催收债务差旅费及其他费用等。
由于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本身是第一顺序清偿的债权,优于国家税收和普通债权受偿,因此在清算期间优先拨付职工生活费、医疗费不会造成对国家税收和普通债权人的损害。所以《若干规定》第90条规定:“清算期间职工生活费、医疗费可以从破产财产中优先拨付。”该条规定是根据目前实际情况为援助困难职工而作出的一项特殊规定,在我国现阶段,与企业市场退出相配套的社会保障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破产企业职工生活尚缺乏足够的社会保障的情况下,从破产财产中优先拨付困难职工的生活费、医疗费,缓解这部分职工生活与医疗困难,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体现了我国破产法律制度对企业困难职工的保护。
第四篇:土地利用制度改革与农民权益保障
土地利用制度改革与农民权益保障
马晓河
在现有的土地制度安排下,农民的土地权利不能得到充分体现,农民没有完全的土地所有权、使用权、交易权、收益权。在这种制度安排下,农民的大量土地“被交易”和收益“被分配”了。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土地利用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保障农民对土地享有更加充分的权利。
从60年农村制度变迁看,我国土地利用制度经历了三次大的变革:一是在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实行了土地改革,通过“打土豪分田地”,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土地个人私有制;二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通过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将农民土地个人私有制改造为土地集体所有制;三是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的前提下,将土地的使用权承包给农民,实行土地家庭承包经营体制。
谨防出现“三无”农民
同第二次土地利用制度改革相比,改革开放以来的土地制度变迁基本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促进了农村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在现有的土地制度安排下,农民的土地权利仍然不能得到充分体现,农民还没有完全的土地所有权、使用权、交易权、收益权。在土地的征占用方面,农村集体所有土地必须通过国家征用转为国有后才能进入一级市场,农民虽然是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者,由于土地的集体所有权被虚化,农民人人都是所有者,但人人实际上都不是所有者。在此情况下,农民和农村集体组织不是农村集体土地市场交易的主体,根本无法进入土地交易市场。因此,土地卖给谁,价格是多少,收益如何分配,完全不由农民说了算。在这种制度安排下,农民的大量土地“被交易”和收益“被分配”了。在土地的征占用过程中,国家征地范围过宽,征地补偿标准过低,对失地农
民安置人数过少,土地收益大部分流入各级政府和开发商手中,农民所得只有很少一部分;另外,由于土地开发增值利益的极大诱惑,许多地方还出现了先占后批、少批多占、不批乱占土地的现象。这样的结果是,大量农民失地后,一方面在城乡二元户籍制度阻碍下难以顺利转化为市民,另一方面又难以获得应有的土地损失补偿,导致这部分人变成真正的“三无农民”(“三无”是指无地、无业、无社会保障)。在农村土地流转方面,宅基地及地上资产不能跨社区交易,承包地以及宅基地也不能抵押,一些地方乡镇政府和村集体组织违背农民意愿,随意变更甚至撤销农民的土地承包合同,为了招商引资还强制推行土地流转。在近几年的“增减挂钩”试点中,一些地区任意扩大试点范围,超额使用“增减挂钩”试点面积,还有的地区忽视农民意愿,以损害农民权益搞“增减挂钩”。所有这些都侵害了农民应有的土地权利。
不同的改革主张
面对当前农村土地征占用和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社会各界提出了不同的改革主张:有国有化主张的,有私有化主张的,也有主张保持现有土地集体所有产权不变的前提下,进一步强化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利。
不少主张国有化的研究者认为,土地所有权收归国有,并使土地所有权纯粹形式化,在此产权架构下实行“国有民营”,明确界定土地所有者和土地经营者的不同权益。他们认为,实行土地国有民营,可以有效防止土地兼并,使耕者有其田;还可以为国土统一整治和利用提供制度保障。在土地国有民营制度下,只要土地租赁期限长,经营者就不会因为没有土地所有权而在经营上受到限制。主张土地私有化的人认为,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实行土地私有制,土地私有制在世界历史上并没有影响工业化和国家现代化建设,也没有造成农村的动荡。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都是实行了土地私有化的国家,而恰恰是曾经实行土
地公有制的国家,经济社会都曾经出现过动荡。回顾中国历史,土地私有制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流。土地私有化会加剧贫富分化、造成社会不安定的说法是不合解决学逻辑的。如果土地私有化了,农民将成为自由民,若农民要弃农进城或从事他业,可以卖掉土地,不但是一笔收入,而且也是一笔资本,因此他进城时就是有钱人,而不是盲流。土地私有化不但对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而且对减少社会纠纷、安定社会、稳定地方财政也有重要意义。
主张保持现有土地集体所有产权不变的人认为,土地集体所有已经实行了很长时间,若改为私有,不仅受到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刚性制约,而且即使实行了土地私有,也无法有效解决当前土地经营中存在的诸多难题。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土地改革必须进一步强化农民的土地权利,赋予农民明确的、永久的、完整的土地用益物权。
土地利用制度改革重点
作者持有另外一种观点,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土地利用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保障农民对土地享有更加充分的权利。尽管现有法律法规和文件政策对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了许多改进,但在土地征占用、土地流转、宅基地及其房产等方面还留下需要改革探索的空间。今后在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基础上,土地利用制度改革应重点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
一是改革土地征占用办法。严格界定、区分公益性和非公益性用地界限,一方面要不断缩小公益性征地范围,将那些本该是非公益性并具有明显盈利性质的土地坚决划出剔除公益性范围;另一方面公益性征地也要尊重农民意愿,按市场价格补偿农民。不能打着公益性用地的旗号,人为压低土地补偿价格,以牺牲弱势群体——农民的利益搞建设。为了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应初步放开土地交易市场,培育多元化的市场主体,要将农民逐渐培育为土地市场交易的重要主体之
一。积极探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参与土地市场交易的办法,农村土地转为建设用地并不必须都要变更为国有土地,经批准农业用地也可转为集体建设用地直接进入城镇土地交易市场。无论是公益性还是非公益性土地交易产生的收益应按市场原则进行分配。要充分尊重农民对土地的收益权,不管是农村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建设用地,还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城镇土地市场参与交易,必须引入第三方评估的机制。
二是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政策。随着农村劳动力和人口大量流向城镇,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既要允许也应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同时,在完善荒地、林地使用权抵押制度的基础上,还要探索耕地、草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办法,允许承包经营权进行抵押,将极大地提高农村土地的价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获得银行贷款,能增加对土地的长期投资,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要严禁一些地区利用各种形式强迫农民流转土地,并侵蚀土地流转收益。即使是已经进城落户的农民工,也不能强制收回他们的承包土地,一定要按市场办法在自愿原则下鼓励他们转让出承包土地。
三是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随着农村人口的减少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在对农民实行“一户一宅”政策的基础上,可考虑从法律上实行农村宅基地私有化,并允许农村宅基地及其建筑物依法自愿有偿转让、出租、互换、继承、抵押等,使农村宅基地及其建筑物真正市场化。实现农村宅基地及其建筑物的市场化,如果农民进城就业,就可以依法将自己的房产及其宅基地卖掉,获得一笔资金,将其作为进城的资本,在城市购买房产,拉动城市经济发展。当前各地正在进行的土地“增减挂钩”和“并村上楼”,实质上是地方政府借用公共权力对农村集体所有权和农民财产权的一种变相侵蚀,其目的就是牺牲农村集体利益和农民利益,以保证地方政府在“增减挂钩”中利益最大化。
四是建立健全土地市场体系。市场是配置资源最有效的一种机制。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完善建设用地交易等,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培育土地市场。今后土地市场发育不能把农民排斥在外,农村集体土地说到底是农民的,而不是地方政府的。各级政府不应替代农民更不应替代市场包办一切,这不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初衷。政府对土地市场的干预要有边界,其作用是弥补土地市场失灵的部分,而不是代替市场与农民争利。今后,政府在土地市场上主要是健全土地法规,支持发育中介服务组织,加强监督和监管,维护土地市场的公正和公平性,坚决禁止各级地方政府在土地市场上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以损害农民利益为本级政府牟利。
第五篇:消费者权益保障委员会
消费者权益保障委员会
浙江万里学院消费者权益保障委员会是鄞州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与法学院合作成立,是鄞州区消保委12315热线联络站,成立与2005年。
我们的宗旨是: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指导广大群众消费,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受理消费维权案件,为消费者提供法律帮助。校消保委自成立以来,帮助同学解决多起消费纠纷问题,维护在校大学生及鄞州区周边群众的消费权益。
工作主要分对内和对外。对内在学校开展各项活动,对外主要是与工商局合作的鄞州区消费维权义工团队。鄞州区消费维权义工团队是根据宁波市鄞州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2011]8号文件成立的,由鄞州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领导和管理,下设消费维权讲师团、消费维权专家团和消费维权社会监督团。
期待厚德崇法、明理思辨、务实善用的同学加入我们!
消费者权益保障委员会